第一篇:和谐社会论文
青大学生如何从点滴生活中参与和谐社会构建
摘要:和谐之美,和谐之悦,不仅体现在社会中,大到国家,构建和谐社会,小到个人与他人的和平相处和气交友,和谐就要向航行在无际的海面上航行的“诺亚方舟”,不仅存在于人与人之间,更体现在行为举止方面,一枝橄榄叶象征着和平,给人带来安全感,一朵鲜艳的花朵象征着美好一样,要学会向“梅”“兰”“竹”“菊”四友一样永远存在社会上创造和谐。做一名幸福的大学生,不仅要自己幸福而且要带给他人幸福并且要传递给不认识的人。既要展现自己的魅力和过人之处也要吸收别人的做人哲学,优良的习惯。其实我们每一个再校的大学生在没有踏入社会之前都向一张白纸,你既可以在上面画上最美的图案,也可以写上动人的文字。然儿我们自己也可以当作那一支笔,自己的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这就叫做双向沟通,最好在交往的过程中达到了解和认识的目的,形成更为广泛的共识。
关键字:大学生和谐社会幸福
引言:当前,我国正处于“发展黄金期”和“矛盾凸显期”,不断增多的热点难点问题难免会给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在建设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是十分必要的。那么大学生应该如何参与和谐社会的构建呢?
正文:和谐社会强调人自身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等和谐关系,其中人自身的和谐是最基础性的和谐,其他和谐关系的实现是建立在其基础之上的,没有人自身的和谐,就没有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也就实现不了人与社会的和谐,最终也达不到人与自然的和谐。所以,构建和谐社会首先要处理好人自身的和谐,而处理好人自身的和谐就要求作为社会成员的每个人都努力地从我做起,达到自我和谐,这样整个社会才会变得更加和谐、更加美好。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从人人做起,从我做起,从自身做起。众音齐谐,才能奏起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壮美乐章。然而,从我做起,说起来容易,做起来不易,是需要一番“修炼”的。结合自身实际,我个人认为应该做好以下三点:
第一从我做起,应当树立诚信法治意识。每个社会都有一个规范体系,这一规范体系的基础是道德,而道德确立的根基是诚信。当今中国社会最缺乏的就是诚信,诚信的大厦早已坍塌,造假已经成为人们的习惯,人们视诚信法治为无物。一个没有诚信法治的社会不可能是和谐的社会。因此,构建和谐社会诚信在先,人人都必须树立起诚信法治的意识。
第二从我做起,应当讲究修养。儒学提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把自身修养的提高放到第一位。和谐社会强调人自身的和谐就是通过提高修养来达到和谐的目的。什么是修养,通俗地说,“心灵美”,思想品质好。而不做伤天害理的坏事,多做有益于他人、有益于社会的善事、好事,是修养的起点和最基本的要求。那些贪财、恋色、弄权、作恶多端之徒,腐败分子,究其违法犯罪根源,都是由贪欲、邪念所致,都是由自我内心的不和谐所致。所以我们应当不断地进行自我“修炼”,消除内心的邪念,催生内心的善意,并身体力行,带头实践,坚决与恶势力作斗争,以此影响、感染、带动大家共创和谐。和谐社会还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就是要处理好人际关系,也就是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要学会包容,对己严对人宽,对他人要宽宏大量,要理解人、尊重人、赞美人,只有这样才能共创和谐。
第三从我做起,坚决与学术、教育腐败作斗争。作为一名学生主要的职责就是学习,专心学术。然而,现在连圣洁的象牙塔内似乎也不圣洁了,学术、教育腐败泛滥。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象征,知识分子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脊梁。学术的腐败、教育的不平等、知识分子的堕落意味着文化的消亡、文明的沉
沦。因此,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坚决与学术、教育腐败作斗争,决不能让这颗毒瘤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在学术教育这块净土上蔓延、癌变。
第四,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社会的和谐需要社会方方面面的和谐,其中就需要校园的和谐、科系的和谐、班组的和谐、宿舍的和谐以及同学之间的和谐。只有社会各个层面都和谐了,一个社会的和谐也就有了基础和可靠的保证。我们大学生要通过构建和谐宿舍、和谐班级、和谐科系、和谐校园,处理好学习、生活中的各种关系,进而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积极贡献。
第五,从我做起加强学习文化知识,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学生以学为本,大学时代的学习积累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基础,它甚至会影响人们一生的学习与工作。因此,学习依然是大学生的首要任务,我清楚的意识到,作为一名合格大学生,必须具备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和过硬的专业技能。立身百行,以学为基。要以强烈的求知欲和上进心,发愤读书,打好知识基础,积极参加形式多样的健康有益的课内外活动,接触自然、了解社会、开阔眼界,增长见识,不断提高实践能力和自身综合素质,做一个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人民的人。
和谐作为一种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的精髓。中华文化的和谐精神可以归纳为八个字:“和而不同、求同存异”。就是说,和谐不是指完全同一,而是指事物多样性的有机统一。中华传统文化的和谐精神对我们处理当代国际、国内事务具有重要的价值。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会中`对和谐社会的内涵作了高度的概括,即我们的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是我们党根据我国社会发展的实际创造性地提出的一个新概念,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与我们党治国理政追求的完美结合,其内涵十分丰富和深刻。
构建和谐社会,人人有责,责无旁贷。让我们每一个人都行动起来,从我做起!从青年大学生做起!
第二篇:和谐社会论文
浅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
摘要:根据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结合“以人为本”和“科学发展观”浅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
关键词:和谐社会、以人为本、科学发展、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种美好社会,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种社会理想。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崇尚追求和谐是中国文化的一贯精神。中国古代思想家孔子就有“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的论断。
中国共产党在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明确提出:要“坚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这就是我们今天讲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概念的来源之处。
其具体内容就是胡锦涛同志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中提出的“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内涵十分丰富,全面、深刻、正确理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根据我国的国情和历史特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与时俱进的历史过程。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崇尚追求和谐是中国文化的一贯精神。中国古代思想家孔子就有“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的论断。
从毛泽东思想武装人民建立新中国,经由邓小平理论指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中国,到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团结人民发展壮大社会主义中国,再到胡锦涛以科学发展观指导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无不体现了这一宏伟而艰巨的战略构想和理想目标。
由此可见,和谐社会不是一个静态的理想目标,而且是一个动态的与时俱进的历史过程。
第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然是一个民主法治的社会。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全面改革开放的时代,随着我国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不断完善,社会利益多元化和社会矛盾复杂化的趋势日益明显,人们对完善的律法和人权实现的要求越来越高。只有遵循“以人为本”的思想,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完善律法保证人民依法行使民主权利、依法履行义务,才能使人民群众和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更好地发挥出来,才能促进党和人民群众以及执政党和参政党、中央和地方、各阶层之间、各民族之间等方面关系的和谐,从而实现整个社会的和谐。
第三、公平公正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
公平正义是衡量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尺度,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取向。坚持公平公正,要在促进社会发展的同时,把维护社会公平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要正确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既避免差距悬殊,又防止平均主义;要正确处理好经济生活与社会生活的关系,实现社会全面进步;要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和发展的成果,把“以人为本”落到实处,朝着共同富裕的小康社会方向稳步前进。
第四、诚信友爱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
社会是由人组成的,社会和谐取决于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而诚信友爱是实现人际关系和谐的前提条件。诚信友爱是对人的要求,是人与人相处的道德底线。没有诚信友爱社会必然不能安定团结、长治久安。
把诚信友爱最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就是要把“以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结合起来,在完善法制,普及法律知识的同时,大力弘扬优良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只有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妥善地解决方方面面的矛盾,有效维护社会的和谐,体现中国特色。
第五,各尽其能才能创造一个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充满活力是社会主义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努力使人们做到各尽其能,让社会充满创造活力,就是为社会主体充分施展才能提供机会与舞台。各尽其能,使社会充满创造活力,就是尊重和保护一切有益于人民和社会的劳动;就是尊重一切为历史进步做出贡献的人;就是尊重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破除各种障碍的创造愿望、思想观念。
因此,充满活力的社会必定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它意味着不同的价值观念、行为模式、利益诉求的合理性,意味着人的基本权利和个性得到充分尊重。在这样一个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里,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社会各阶层才能充分发挥其个性与智慧,才能达到各尽所能,人尽其用。
第六,安定有序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外在表现。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是社会的主体。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总体目标。社会安定团结是人与人和谐的外在表现。
这就要求党和政府必须尊重人民诉求,做好“整合和凝聚”工作,力求保持各种因素、力量以及各方面利益关系的协调与平衡,使公平和正义的理念得到体
现,保持人与人之间的和睦关系,使社会成员各得其所,在稳定中谋求发展,在发展中保持社会的安定有序。
安定有序的社会状态从国际上来讲,就是要争取持久和平稳定的外部环境,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走和平发展的道路,永远不称霸。同时要审时度势、因势利导、内外兼顾、趋利避害,尽量搞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推行睦邻政策,坚持以冷静观察、沉着应对的方针和相互尊重、求同存异的精神处理国际事务,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争取尽可能长的和平时间。国际环境的相对稳定,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不可缺少的条件。
第七、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会主义社和谐社会社会本质基础。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之路。人类改造和利用自然都必须符合客观规律。科学利用自然资源,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经济持续发展和生存环境不断改善,才能推进人与自然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才能不断提高人的生活和生存质量,社会和谐才有了基础。
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意义
事实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从本质上讲也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和“科学发展观”与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要求结合的具体成果。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还较低,政治制度还不完善,法律制度还不成熟,加上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还不完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将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历史过程。
因此,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具体实践中,一定要按照中共中央十六届六中全会做出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要求,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以人为本“的理念和原则落到实处。
第三篇:和谐社会论文..
和谐社会建设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新世纪新阶段,我们面临的发展机遇前所未有,面对的挑战也前所未有。和平、发展、合作成为时代潮流,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同时,国际环境复杂多变,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我们仍将长期面对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占优势的压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趋完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不断加强,综合国力大幅度提高,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社会政治长期保持稳定。同时,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任务艰巨而繁重。特别要看到,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这种空前的社会变革,给我国发展进步带来巨大活力,也必然带来这样那样的矛盾和问题。我们党要带领人民抓住机遇、应对挑战,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
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走共同富
裕道路,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
社会要和谐,首先要发展。社会和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取决于发展的协调性。必须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为社会和谐创造雄厚的物质基础。同时,更加注重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更加注重发展社会事业,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在中国几千年的漫长岁月里,长治久安的太平盛世虽不乏其例,周期性的社会动荡和农民起义也屡见不鲜。社会不和谐及社会动荡的原因何在?我们既要从正面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还要认真地从反面探讨中国历史上社会出现不和谐的原因。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古代思想家的许多“盛世危言”及他们对社会不和谐状况及其原因的指陈和披露,也为我们提供了深刻的理论参照和历史教训。在这个意义上讲,要构建现代和谐社会,对此进行总结和研究也很有必要。总之,发掘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探索中国历史上社会不和谐的原因,对我们今天构建现代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当然构建和谐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这个工程成功与否,还有待于诸如现代民主政治与法治社会的建立。正如胡锦涛总书记在阐述“和谐社会”的特征时所强调的,我们今天着力构建的和谐社会首先是要实现“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这显然极具政治眼光和政治智慧。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充满创造活力、生动而有序的社会,既富有活力,也保持稳定;既包含各方面不同利益,又能把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处理妥当。这是一种活而不乱、活而有序、和而不同、矛盾统一的社会。
和谐社会不会凭空而至,也坐等不来。只要既着眼长远,又立足当前,人人有责任、人人有行动、人人有贡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就能早日变为美好的现实!
第四篇:和谐社会论文
和谐社会
【论文关键词】和谐社会的提出 和谐社会的意义
和谐社会的发展意义
【论文摘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社会学角度看,就是要构建社会结构各个层面的和谐,和谐社会的社会价值量,为什么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意义。
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种美好社会,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种社会理想。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崇尚追求和谐是中国文化的一贯精神。中国古代思想家孔子就有“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的论断。
中国共产党在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明确提出:要“坚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这就是我们今天讲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概念的来源之处。
其具体内容就是胡锦涛同志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中提出的“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内涵十分丰富,全面、深刻、正确理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根据我国的国情和历史特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与时俱进的历史过程。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崇尚追求和谐是中国文化的一贯精神。中国古代思想家孔子就有“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的论断。
从毛泽东思想武装人民建立新中国,经由邓小平理论指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中国,到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团结人民发展壮大社会主义中国,再到胡锦涛以科学发展观指导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无不体现了这一宏伟而艰巨的战略构想和理想目标。
由此可见,和谐社会不是一个静态的理想目标,而且是一个动态的与时俱进的历史过程。
第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然是一个民主法治的社会。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全面改革开放的时代,随着我国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不断完善,社会利益多元化和社会矛盾复杂化的趋势日益明显,人们对完善的律法和人权实现的要求越来越高。只有遵循“以人为本”的思想,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完善律法保证人民依法行使民主权利、依法履行义务,才能使人民群众和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更好地发挥出来,才能促进党和人民群众以及执政党和参政党、中央和地方、各阶层之间、各民族之间等方面关系的和谐,从而实现整个社会的和谐。
第三、公平公正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
公平正义是衡量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尺度,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取向。坚持公平公正,要在促进社会发展的同时,把维护社会公平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要正确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既避免差距悬殊,又防止平均主义;要正确处理好经济生活与社会生活的关系,实现社会全面进步;要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和发展的成果,把“以人为本”落到实处,朝着共同富裕的小康社会方向稳步前进。
第四、诚信友爱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
社会是由人组成的,社会和谐取决于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而诚信友爱是实现人际关系和谐的前提条件。诚信友爱是对人的要求,是人与人相处的道德底线。没有诚信友爱社会必然不能安定团结、长治久安。
把诚信友爱最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就是要把“以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结合起来,在完善法制,普及法律知识的同时,大力弘扬优良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只有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妥善地解决方方面面的矛盾,有效维护社会的和谐,体现中国特色。
第五,各尽其能才能创造一个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充满活力是社会主义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努力使人们做到各尽其能,让社会充满创造活力,就是为社会主体充分施展才能提供机会与舞台。各尽其能,使社会充满创造活力,就是尊重和保护一切有益于人民和社会的劳动;就是尊重一切为历史进步做出贡献的人;就是尊重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破除各种障碍的创造愿望、思想观念。
因此,充满活力的社会必定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它意味着不同的价值观念、行为模式、利益诉求的合理性,意味着人的基本权利和个性得到充分尊重。在这样一个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里,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社会各阶层才能充分发挥其个性与智慧,才能达到各尽所能,人尽其用。
第六,安定有序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外在表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是社会的主体。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总体目标。社会安定团结是人与人和谐的外在表现。
这就要求党和政府必须尊重人民诉求,做好“整合和凝聚”工作,力求保持各种因素、力量以及各方面利益关系的协调与平衡,使公平和正义的理念得到体现,保持人与人之间的和睦关系,使社会成员各得其所,在稳定中谋求发展,在发展中保持社会的安定有序。
安定有序的社会状态从国际上来讲,就是要争取持久和平稳定的外部环境,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走和平发展的道路,永远不称霸。同时要审时度势、因势利导、内外兼顾、趋利避害,尽量搞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推行睦邻政策,坚持以冷静观察、沉着应对的方针和相互尊重、求同存异的精神处理国际事务,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争取尽可能长的和平时间。国际环境的相对稳定,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不可缺少的条件。
第七、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会主义社和谐社会社会本质基础。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之路。人类改造和利用自然都必须符合客观规律。科学利用自然资源,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经济持续发展和生存环境不断改善,才能推进人与自然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才能不断提高人的生活和生存质量,社会和谐才有了基础。
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意义
事实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从本质上讲也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和“科学发展观”与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要求结合的具体成果。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还较低,政治制度还不完善,法律制度还不成熟,加上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还不完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将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历史过程。因此,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具体实践中,一定要按照中共中央十六届六中全会做出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要求,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以人为本“的理念和原则落到实处。
第五篇:和谐社会论文
内容摘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关系 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深化改革的关系。关键词 和谐社会 科学发展观 社会主义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已经更加明确地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创新,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体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践要求。在实践中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几个涉及全局的重大关系,提高激发社会创造活力、管理社会事务、协调利益关系、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开展群众工作、维护社会稳定的本领。从理论上看,反映事物内在联系,体现事物本质特点的关系也就是规律。从实践上看,把握了客观规律就能更好地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关键词:和谐社会长春
构建和谐生活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
十六大提出了我们党在21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指导思想、奋斗目标和战略部署。“全面小康”是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必须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与2000年我国达到的“总体小康”相比,“全面小康”要求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全面小康”包含了“社会更加和谐”的内容。有的同志提出,有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为什么还要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呢?我认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是清醒认识和准确把握我国社会发生的深刻变化,针对当前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出现的突出问题,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而确定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我国经济体制已经基本实现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这种转型不是细枝末节的变动,而是经济体制根本性的变革。这种变革已经并将继续对我国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产生重大影响。适应经济体制的这种深刻变革,社会体制正在发生转型。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社会出现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形式多样化,推动着我国社会体制的转型。对外全面开放是我国社会发生深刻变化的另一个重要原因。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多变性、差异性越来越明显。在这样一个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阶段,既有巨大发展潜力和动力,又有各种困难和风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显得特别重要而艰巨。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什么关系?一方面,如前面所提到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一种价值目标,又是一种不断推进的现实的社会历史过程,是价值目标和社会历史过程的统一。从这个角度看,“构建和谐社会”与“实现全面小康”两者的现实起点一致,目标一致,实践过程一致。另一方面,和谐是一种社会状态,我们在实现“全面小康”的过程中,通过解决当前发展阶段存在的突出问题,促使全面小康的目标在和谐的状态中实现。如果说,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个阶段性目标,那么,逐步消除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不和谐因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实现这个目标所要完成的重要战略任务。“和谐社会”是对“全面小康”的坚持和发展,是对“全面小康”中关于社会更加和谐要求的进一步展开和丰富,使得“全面小康”在理论形态上更加完整、系统。当然,社会主义和谐社
会是具体的、历史的,需要长期奋斗,不断推进,逐步实现。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和谐社会建设有不同的具体目标。我想,我们完全能做到通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协调方面,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全面发展和社会和谐方面,比现在中等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做得更好,从而体现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进一步证明社会主义能够获得成功。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关系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在总结国内外关于发展问题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而提出的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思想和指导方针。把坚持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统一于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和实践中。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是发展,是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社会物质财富的日益丰富。贫困是产生社会不和谐的重要原因,而发展则是消除贫困的根本途径。当然,富裕不一定和谐,但贫困肯定会导致不和谐。马克思指出:“生产力的这种发展之所以是绝对必需的实际前提,还因为如果没有这种发展,那就只会有贫穷、极端贫困的普遍化;而在极端贫困的情况下,必须重新开始争夺必需品的斗争,全部陈腐污浊的东西又要死灰复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先要抓住发展,做好发展这篇大文章。坚持科学发展观,其根本着眼点在于用新的发展思路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的发展;离开发展这个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就没有生机勃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做到“五个统筹”。统筹就是兼顾,兼顾才能和谐。从我国现实情况看,城乡发展存在的不协调,东西部发展存在的不平衡,不同社会阶层的成员之间存在的事实上的机会不均等,都制约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影响着人际关系的和谐。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逐步缩小这些差距,消除这些不协调、不平衡、不均等。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人是发展的主体,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人民幸福安康。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坚持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考虑广大人民的需求,为他们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保证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要坚持以人为本,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群体与群体、社会阶层与社会阶层的和谐。
总之,和谐社会在发展中构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才能实现社会和谐,而社会是否和谐,又是检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标准。
(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深化改革的关系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活力、公正、有序、安定,要达到任何一项,都需要深化改革。改革是化解并最终解决社会矛盾、实现社会和谐的根本途径。当前我们遇到的许多矛盾和难题,是前进中的、发展中的、能够通过改革和发展来解决的。形势逼人,不进则退。如果不坚持发展,不坚持改革,只能是死路一条。有人认为,现在各种社会矛盾是由改革造成的,这种看法无疑是完全错误的。如果在改革上畏首畏尾,甚至走回头路,不仅使我们面临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难以解决,而且会引发新的社会不和谐。完全可以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也就是不断深化改革的过程。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仅要求有较为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且要求
有与之相适应的政治体制、文化体制和社会管理体制。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对体制改革和制度建设提出了全面要求,大体上可以分为四类:第一类是基本政治制度,包括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第二类是基本经济制度和党对经济工作实施领导的体制;第三类是作为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的民主集中制;第四类是落实上述制度的更加具体的、着眼于可操作的制度和机制。进行这些体制改革和制度建设,进一步加大改革的力度,并使各方面改革配套推进,必将极大地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初步建立起来,但远没有完善。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结合,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现在一些难题正处在攻坚之中,包括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进一步理顺分配关系,深化政府行政体制改革,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妥善处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等等。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管理体制改革都在积极稳妥地推进,但总的来说,与经济体制改革相比,还不完全适应,尤其是社会管理体制的改革明显滞后。这是目前诸多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得不到妥善解决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当务之急。加快推进社会管理体制改革,要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同时建立健全失业、医疗、养老等方面的社会保障制度,充分发挥其减震器、安全阀功能,解决困扰城乡社会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实践经验证朋,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可以相得益彰,这两方面的配合协调,将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产生持久的促进作用。要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提高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的水平。还要改革各种不利于社会阶层之间相互开放和平等进入的制度和政策。
要把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和谐作为深化改革的一项重要原则。社会和谐是判断改革成败得失的一个重要尺度。任何改革方案的设计和出台,都要避免引发剧烈的社会振荡。我们所进行的改革,受惠者应该是绝大多数人民群众。比如,国有企业改革或转制,要充分考虑工人群众的利益,防止出现多数人失去工作的状况。在明晰国有企业产权或出让产权时,要尽量做到规则的公正和透明。对于不得不下岗的职工,必须进行妥善的安排,使他们能有接受培训和再就业的机会。要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对失业工人给予社会救助和帮助等等。总而言之,代表并维护和落实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人民群众就会支持和拥护改革,社会就能安定和谐。这是20多年来改革成功的一条极为重要的经验。
(四)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坚持党的指导思想一元化与社会思想多样化的关系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完成执政使命的必然要求,是异常艰巨的历史任务。我们党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从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这两个根本性转变,要求我们党不断改革和完善执政方式。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既要使党的领导贯穿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之中,又不要使自身处于社会矛盾的漩涡中心,不断提高驾驭复杂矛盾的本领,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
意识形态从来都是政党用来凝聚人心、整合社会的重要工具。中国共产党经过80多年的发展,从小到大,由弱变强,领导着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并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从根本上讲,是由于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的结果。我们必须看到,在科技革命和经济全球化浪潮的推动下,随着改革的深化和开放的扩大,我国经济和社会结构发生深刻变革,社会阶层和社会思想出现多样化。这给坚持党的指导思想一元化带来严峻挑战。苏联和东欧共产党失败的教训表明,党的指导思想搞多元化,必然造成灾难性的后果。另一方面,无视社会现实的变化尤其是经济基础的深刻变化,对由此而产生的社会思想多样化不能采取正确的方针和政策,也会引起社会的不稳定甚至严重混乱。
党的意识形态应当充分反映社会大多数人的利益、愿望、要求和共识。无疑,我们党的性质决定了党的意识形态具有先进性。这种先进性应当也必须建立在代表社会大多数人根本利益的基础之上。只有反映社会大多数人的利益、愿望、要求,得到社会大多数人的认同,党的先进性才有最广泛的社会基础和群众基础。当然,党的指导思想和意识形态要反映广大群众的利益、愿望和要求,决不意味着要淡化党的阶级性。我们不能把党的阶级性、先进性和群众性对立起来,似乎强调阶级性、先进性,就不能讲群众性。如果执政党的指导思想和意识形态不能被社会大多数人所理解、所接受,甚至与他们的利益、愿望和要求相矛盾、相冲突,那就注定要失去吸引力。失去了对广大群众有吸引力的意识形态,也就谈不上什么先进性。
党的意识形态应当是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是建立在广泛的民族认同基础上的。任何一种意识形态,只有深深地扎根于民族文化的土壤中,才会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我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大国,如何在历史文明传承中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也是一个历史性课题。冷战结束以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实际上开展了一场大规模的“文化战”,他们凭借其经济强势,以文化作为手段,妄图达到控制世界的目的。这使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面临着双重任务,对外要防范西化、分化,对内要防止社会思想多样化对主流意识形态和基本价值观的淡化和冲击。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同时强调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不断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这里所说的中国实际,包括生长在中华民族文化基础上的中国特点、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离开中国优秀民族文化,与民族文化相脱离、甚至相对立的意识形态,只能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难以为人们所接受,是不会有什么生命力的。应当指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包含的和谐哲学、和谐思想正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党的意识形态应当始终坚持与时俱进。我们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不仅是用来解释世界,更要用来改造世界。世界在变化,时代在发展,党的理论应当随着时代的变化和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完善和发展。其中也包括对世界优秀文化成果的吸收和融合。我们既不能游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去追求什么“新理论”,也不能关起门来盲目地排斥那些本应属于全人类的精神财富。只有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党的意识形态才具有生机勃勃的活力。苏联和东欧国家的共产党丧失执政地位,首先在于他们失去了民心,而失去民心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党的意识形态变成了群众不再相信的陈腐说教,失去了说服力和战斗力。而僵化的理论是抵挡不住西化和资产阶级自由化冲击的。这方面的教训,我们应当引以为戒。
参考文献
1.李伟新.《党的和谐社会建设》 解放日报.2.《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汝信、陆学艺、李培林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3..《社会学视野中的和谐社会(五篇)》(李培林等,2004年11月30日《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