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论周恩来精神
论周恩来精神
院系:计算机系专业: 学号:姓名:杨龙强软件工程20111308077
1论周恩来精神
摘要:周恩来为中华民族的崛起奋斗了一生,他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革命实践中锻造出来的人格精神感召着后来人。一代伟人当他辞别人世时,能留给后人的精神遗产,除了他的丰功伟绩和光辉的革命理论,就是他的崇高品质和独特的人格精神。学习和发扬周恩来的人格精神,将给我们宝贵的启示和教育,对实现中共十五大的战略目标,造就迈向21世纪的一代新人,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关键词: 励志 立志 奋斗 奉献
一、立大志,把个人理想和国家人民的命运紧密联系起来,把“为中华崛起”的崇高志向当作终生不渝的追求目标。这是周恩来人格精神的坚实基础,周恩来青少年时代正是中国历史上极其黑暗混乱的时期,中华民族正处在生死存亡的关头,少年周恩来深切地感到,广大同胞正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有着强烈社会使命感和远大志向的周恩来,曾在作文《奉天东关模范学校第二周年纪念日感言》中明确提出学习应以肩负“国家将来艰巨之责任”为目的,开始把个人前途和国家民族命运联系起来了。当校长问大家“读书为了什么”时,周恩来庄重的回答:“为了中华之崛起”。
1916年,他在《中国现时之危机》的演说词里,在分析国家的内忧外患之后,发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呼声,号召青年学生以救国为己任。1917年周恩来东渡日本,寻找救国救民真理。随着十月革命的影响日益深入,祖国酝酿着一场革命风暴的时候,1919年4月,他毅然弃学返国,投入轰轰烈烈的五四爱国运动。1920年为进一步研究马克思主义真理,寻求根本改造中国的方法。经过近三年时间的艰苦探索,推求比较,慎思明辨,他终于确立了共产主义信仰,从此义无反顾,并把全部精力投入到为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而斗争的伟大事业中,直到生命最后一息。周恩来思想成长的过程启示我们,一个有为的青年,只有树立革命大志,确定好人生的坐标,才能坚韧不拔,奋发前进,肩负起历史赋予的重任,他的生活才真正有意义,他的青春才能放射出绚丽的光彩。
二、为革命事业奋不顾身,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周恩来有着传奇般的经历,他一生中为党为人民进行过各种形式的斗争,承担过各种最复杂、最艰苦、最危险的任务,不知经历过多少次生与死的考验,不论是在风起云涌的五四运动中,还是在力挽狂澜的北伐东征中,或是在艰苦卓绝的万里长征中;无论是在一触即发的西安事变中,还是在出生入死的重庆谈判中,或是在气吞山河的解放战争中,周恩来奋不顾身、机智果断、英勇无畏的感人事迹都是随处可见的。
为了革命事业,周恩来长年为党工作在国民党统治的心脏———重庆、南京、上海,代表共产党同国民党进行长期的谈判斗争。周恩来在南京的驻地周围,不到一百米的范围内,国民党设置了十多个特务据点,门对门,窗对窗地进行严密的监视,四处闪动着狼犬般凶恶的眼睛。周恩来正是在这种险恶环境中,坚定沉着地同敌人进行着斗争,这需要何等坚强的毅力。1958年,黄河发生特大洪灾,洪水冲
断了郑州黄河铁桥。周恩来亲临现场,冒雨视察水情,指挥抗洪斗争。1966年,河北邢台地区发生强烈地震。大地还在颤动,周恩来已出现在灾区。哪里有危险,哪里有险情,哪里发生意外重大事故,他就出现在哪里。就是在日常工作中,周恩来勤奋刻苦、忘我工作的精神也是感人肺腑的。
三、一生只讲奉献,从不索取,把个人有限的生命完全溶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去,是周恩来人格精神的核心,他急人民之所急,想人民之所想,忧人民之所忧,喜人民之所喜。把人民的疾苦时刻放在心上,把实现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利益,作为自己人生的追求。他尽管为了国家大事日理万机、昼夜操劳,仍经常深入农村、工厂、学校、部队,与工人、农民、知识分子、战士促膝交谈。仔细了解他们的疾苦,询问他们的要求,倾听他们的呼声,征求他们的意见。并及时把群众的意愿化为党的方针政策,扎扎实实地为人民谋利益。他经常出现在人民群众遇到旱涝、风雪、地震等重大灾害或事故的地方。1956年,当他得知因救灾措施不力,广西部分地方出现饿死人的现象后,沉痛地说:事情的性质是严重的。我们的人民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不关心人民疾苦或关心不够,那是不能容许的。1958年7月,在黄河出现特大洪峰的危急关头,他亲临黄河大桥工地,冒雨和工人们一起抗洪抢险。1961年5月,在灾情较严重的河北武安县,他同社员同吃一锅饭,就人民反感的公共食堂等问题调查研究,并及时地向党中央提出了纠
正“大跃进”偏差的办法。1966年3月8日和22日,邢台地区发生了两次强烈地震。周恩来在3月9日就赶到了灾区,他不仅带来了毛泽东主席的亲切慰问,还鼓励灾区群众团结起来!自力更生!奋发图强!发展生产!重建家园!周恩来到灾区视察,正是余震不断的时候。可他根本不管这些,迈开大步,跨越一条条尺余宽的地面裂缝,穿过一道道随时都可能倒下来的断壁残垣,哪里有群众就到哪里去,哪里有危险就在哪里出现。
四、周恩来的人格精神,还体现在他那出众智慧、临危不乱,多谋善断的非凡决策和指挥能力上,翻开中国革命的史册,在每一个重大斗争回合中,周恩来都是力挽狂澜,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建立了不朽的功绩。周恩来在重大决策活动中不仅能够慎重稳妥地进行决断,而且还善于在极其复杂而又微妙的事态中驾驭事态的变化,显示了丰富的决策经验和临危不乱的决策胆略。
五、周恩来的人格精神还体现在务实求真,明达磊落,睿智超群的气度,顾全大局,严守纪律,不争功不诿过的自谦品德上,于周恩来,不仅人民尊重他,朋友钦佩他,就是当年战场上兵戎相见的国民党当局中,无论是上层人士,还是中下级军官,甚至是士兵,不乏对他充满敬畏之感的人。周恩来陪同毛泽东在重庆与蒋介石谈判时,国民党派来当警卫的一个排的宪兵也成了周恩来做工作的对象,十分关心他们的生活。周恩来没有丝毫架子,宪兵们非常感动。蒋介石得知情况后,便下
令对派来的宪兵一星期换防一次。周恩来身体力行,率领大家把工作做到了国民党宪兵中间。他们不仅听从指挥,做好保卫毛泽东的工作,而且换防时不少士兵洒泪而别,难舍难离。学习和发扬周恩来的人格精神,将给我们宝贵的启示和教育,对实现中共十五大的战略目标,造就迈向21世纪的一代新人,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身为21世纪祖国的花朵、祖国的栋梁、未来的接班人、能有多少人学到周总理的精神呢!
计算机系11软件工程杨龙强
20111308077
第二篇:周恩来精神
1、淮安分行营业部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对于银行消费者这一特殊类型的消费者进行特殊保护,(1)将银行消费者安全保障权(包括人身安全、财产安全、信息安全)、知情权,获得相关金融产品与服务知识的权利、公平交易权、求偿权进行细化分析,以便做到详细清楚地了解。(2)同时积极履行相关的自身义务,除承担一般经营者应承担的义务外,还依情况承担风险提示业务、保护消费者金融隐私的义务、消费资讯揭示义务、不得通过服务章程或者格式合同与条款向消费者转嫁风险的义务、参加存款保险的义务,确保消费者放心。
2、同时,及积极配合银行业协会的指导、监督,促使其成为银行消费者保护的重要辅助手段。
3、营业部在日常的工作中积极行动,切实保护银行消费者的权益。
一是不断开发适合消费者的特色产品。大力开发电子银行交易渠道,先后开通了网上银行、电话银行、手机银行、转账机、家易通等产品,极大地方便了消费者服务。二是精心组织,采取进商户、现场咨询等方式,积极宣传普及金融知识。开展了多种多样专项宣传活动。三是认真做好金融消费者投诉处理。在营业大厅明显位置公布了服务收费价目表、日常投诉受理电话,摆放了客户意见箱、意见簿;定期开展客户回访和问卷调查,多渠道、多方式收集金融消费者的投诉建议。四是针对自动取款、存款机相关业务,设置了专人负责,每天都对机器进行维护,保证消费者的用卡安全,确保消费者的账务正确。五是强化服务监督检查和考核评价。通过查看监控录像、现场暗访等方式,监督检查柜面服务工作情况,及时发现和整改问题;采用“神秘客户”方式,不定期对全行营业网点进行柜面服务暗访,以客户体验视角监测营业网点服务环境及员工服务行为,了解营业网点服务规范履行情况。
第三篇:周恩来精神
学总理精神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作为一名淮安人,我从小就对周总理有着无限的崇敬和爱戴,教科书上每一篇关于总理的课文都会深深的打动我。《一夜的工作》,《总理借书》等等的故事都成为了口口相传的佳话。他高风亮节,丰功伟绩,十二岁便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大志向。
一转眼走进了大学,我们的校园坐落在周总理的故乡,进入学校大门,最初映入眼前的就是那“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几个苍劲有力的大字,在整个校园环境中,随处可见宣传标语,丰富多彩的纪念活动,周总理班,总理精神主题教育月等等,处处弥漫着浓郁的周恩来文化气息。
回首往昔,我们怎能忘记,在那苍茫的风雨年代,祖国山河水深火热,总理为了革命,为了中华之崛起,东渡日本,西赴欧州,风萧萧,路漫漫,上下求索救国救民之路,把马列主义的火种播撒到中华大地。
他是共产党的优秀代表,他身上凝聚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中国人民的优秀品质。他仿佛是一台永远不知疲倦的机器,经冬复立春的不停运转,倾心血于人民,尽赤胆于祖国,正因为如此,周总理的名字才永垂不朽,才会感染着代代莘莘学子,才会在亿万人民心中永存。
周总理的一生,心怀坦荡,光明磊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周总理的一生,谦虚谨慎,不骄不躁,无私奉献,一心为公。
岁月的流逝磨不灭我们对总理的思念,他似乎什么也没有留下,但又似乎把一切都留给了我们,他留给我们的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他的精神更是我们21世纪大学生学习的榜样,是我们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指路灯。
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现在的生活过于安逸,诱惑无处不在,也许我们会沉沦会迷失,然而周总理的精神就是心中那一盏明灯,为我们指引方向。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让我们把总理精神转化为学习的动力,为自己铸造一身钢筋铁骨,在未来的道路上,披荆斩棘,勇往直前!
第四篇:周恩来精神
高分0941 关于争创“周恩来班”
宣
读
材
料
系别:材料与化学工程系
班级:高分09
41姓名:王 璐 洋
尊敬的老师、同学们,很荣幸能够站在这个舞台上,跟大家一起缅怀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学习他的先进事迹和不朽的精神。我的演讲题目是“怀念”
<怀念>
“理想信念最坚定,终身奋斗无怨悔!”
“走遍神州好行者,未能如愿家乡回!”
当我们想起远在他乡的亲人时,想起周爷爷那苍老的大手时,想起他那那慈祥的目光时,我们是否应该向他写一封书信呢?我觉得内容应该是这样的:
“亲爱的恩来爷爷
您还好吗?
现在工作很忙吧,身体好吗?我现在生活挺好的,希望爷爷不要太牵挂,虽然我很少写信,其实,我很想家。希望爷爷要保重身体,不要让我们放心不下,干了一辈子革命工作,您也该歇歇啦!”虽然这封信这有几句话,可正是因为把您当成最亲最爱的人,才不会觉得只言片语,表达不出对您那真切的爱意。
小时候,怀念是一盏小小的灯,我在这头,爷爷在那头。
你是否还记得1996年8月22日晚,清华大学召开全校批判资产阶级反动路线大会。那天从清晨起就下雨。傍晚时周总理打来电话,询问大会的准备情况。负责大会筹备的同志考虑到周总理的身体,便在电话上请示:雨下得这么大,是不是延期举行?周总理问群众进场了没有?当得知有些群众已经进场时,周总理说:“风雨无阻,我马上就到。”在雨下得又大又急的时候,周总理赶来了。他身穿旧的灰色中山装,既没有披雨衣,也没有打伞,踏着半尺多深的泥水,在热烈的掌声中登上了主席台。临时搭成的主席台没有防雨设施,周总理冒雨坐在一张湿凳子上。雨水顺着他老人家的鬓角往下淌,衣服湿得一攥一把水。当时已经立秋了,小伙子们在雨中淋着都冷得发颤。大家看着年近七十的周总理坐在雨中,感动得热泪直流。挤满了整个大操场的十万名校内外群众齐声高喊:“请总理打伞!请总理打伞!”周总理笑着说。你们不是送给我一个红卫兵袖章吗?你们在风雨中锻炼,我也要在风雨中锻炼。大会进行了三个小时,最后,周总理在热烈的掌声中讲话。他热情地宣传毛主席关于文化大革命的方针、政策,号召大家学习、掌握、运用党中央《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牢牢掌握斗争大方向,向党内走资派展开猛烈的进攻。大会结束时,周总理热情洋溢地指挥大家高唱《大海航行靠舵手》。在周总理的亲切关怀下,大会开得圆满成功。
夜啊,静悄悄,当祖国度过了沸腾的白天,当人们梦里露出甜蜜的微笑,当熟睡的婴儿脸上出现幸福的酒窝,当晶莹的露珠挂上嫩绿的幼苗,我们敬爱的周爷爷的办公室的灯又亮了个通宵。春风知道,夏雨知道,秋霜知道,冬雪知道,几十年如一日,有一个人,他的一生睡的很少„„很少„„
长大后,怀念是一个方方正正的骨灰盒,我在外头,爷爷在里头。
周恩来(1898 ~ 1976)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和外交家,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之一。原藉浙江绍兴,1898 年 3 月 5 日生于江苏淮安。1917 年
在天津南开学校毕业后赴日本求学,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思想发生重要转折。1919 年回国,9 月入南开大学,在五四运动中成为天津学生界的领导人,并与运动中的其他活动分子共同组织进步团体觉悟社。1920 年去欧洲勤工俭学。1921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坚定了共产主义的信仰。1922 年和赵世炎等组织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任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旅欧支部书记,为中共旅欧支部领导人。1923 年被国民党本部委任为国民党巴黎分部筹备员、国民党驻欧支部特派员和代理执行部长等职,主持国民党驻欧支部的工作。1948年9月,参加领导和指挥了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同年11月任中央军委副主席兼总参谋长,为推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武装夺取政权、创建社会主义新中国,建立了不朽的功绩。
建国后,历任政府总理、外交部长、中央军委副主席,第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第二、三届主席。
我们常常看到的周总理,看到他矫健的身躯,慈祥的面孔。然而在那时,他静静地躺在灵车里,渐渐远去,和我们永别啦,但是人们面向灵车开去的方向,却是静静地站着„站着„这种力量叫人格,这种鞠躬叫尽瘁!人们耳边慢慢地起了他们的心声:大有大无一身清,九州天地撒骨灰;历史长街人为证,心中永远一丰碑!
而现在,怀念是一枚小小的勋章,我在家乡,爷爷在他乡。
珠江岸边,回响着您北伐时驰骋着的哒哒的马蹄声;南昌城头,飘扬着您亲手举起的火红战旗;草地雪山,印下您深深的足迹;西安古城,铭刻着您为革命出生入死的丰碑;红岩青松,镌刻着您忘我奋斗的史诗;扬子江水,述说着您劈风斩浪、虎穴斗敌。
有人说愿做总理的卫士,保卫在他的身旁,为他挡去暗箭明枪。有人说愿做总理的护士,照顾在他身旁,一刻不离总理病床。有人说,愿做总理的儿女,依偎在他身旁,为他捶背搔痒。这枚“为人民服务”的小勋章,见证了总理呕心沥血,废寝忘食;见证了总理大智大勇,不畏风霜;见证了总理顾全大局,治国安邦。
突然间有一首诗词回荡在我的耳边: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最后我有一个简单的梦想:我想为周爷爷斟满一杯烈酒,然后用我们男人的嗓子一起高呼:“为了祖国,为了人民„„干!”
谢谢大家。
第五篇:学习周恩来精神
学习周恩来精神
周总理年轻时说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誓言“险夷不变应尝胆,道义争担敢息肩”,立下了“面壁十年图破壁”的远大志向,自此踏上了救国救民的伟大道路。
周恩来,一个已经成为不朽象征的名字,他的故事和精神在1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经过世世代代的传承,越发感动我们的心灵,成为照耀我们不断前行征程的指路明灯。恩来精神来自于大浪淘沙的历史选择,为新时代进行伟大斗争提供了精神引领。
永远做人民忠实的勤务员”是周恩来的诺言。甘当人民公仆,始终热爱人民,恪守勤政为民,牢记人民利益高于一切是他一生的写照。出生于1898年的周恩来,少年时代深感西方列强入侵和封建统治腐败给社会和人民带来的深重危机和悲惨命运,社会的不堪和人民的疾苦让“亲民”情怀深植在他内心深处。在此后的人生岁月里,他总把自己看成人民的“总服务员”,反复强调“我们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人民的”,兢兢业业,始终履行“为人民服务而死”的诺言。他主张“我们国家的干部是人民的公仆,应该和群众同甘苦,共命运”,应该心系人民,急群众之所急,忧群众之所忧。只要是关系群众安危冷暖之事,他总是关怀备至、体贴入微。
那什么是周恩来精神?
第一,勤勤恳恳、任劳任怨、“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在‘文革’中,他只有八个字: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最后他终于因为劳累过度和由此引发的疾病而逝世。如果不是常年超负荷的工作,他是不会那么早就逝世的。周恩来的名字,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生动象征。
第二,严于律己、廉洁奉公、无私无我的奉献精神。他定力了十条家规:一、晚辈不准丢下工作专程来看望他,只能在出差顺路时去看看;二、来者一律住国务院招待所;三、一律到食堂排队买饭菜,有工作的自己买饭菜票,没工作的由总理代付伙食费;四、看戏以家属身份买票入场,不得用招待券;五、不许请客送礼;六、不许动用公家的汽车;七、凡个人生活上能做的事,不要别人代办;八、生活要艰苦朴素;九、在任何场合都不要说出与总理的关系,不要炫耀自己;十、不谋私利,不搞特殊化。
第三,求真务实、脚踏实地,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在“文化大革命”的疯狂岁月,他也努力采取措施,发展生产,稳定经济秩序。他在最高领导人的决策脱离实际时,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尽量按照实际情况进行贯彻,想办法予以补救,这才使很多从实际出发的正确主张和措施,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终于坚持了下来。
第四,团结同志,广交朋友,调动各种积极因素一起做好工作的精神。他宽厚真诚,平等待人,广泛团结各方面的同志、朋友,虚心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努力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毛主席也多次称赞他这个长处,说:“恩来的最大优点之一,就是同党内外都有广泛的联系,善于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
周恩来精神发轫于坚如磐石的理想信念,为新时代建设伟大工程提供了精神支柱。信仰的力量是无穷的,共产主义的美好社会愿景,从一开始就被我们党确立为最高纲领和远大理想,同时也感召和哺育着周恩来为之奋斗终身。周恩来同志在确立共产主义信仰时就说过:“我认的主义一定是不变了”“在任何艰难困苦的情况下,都要以誓死不变的精神为共产主义奋斗到底。”周总理的一生都遵奉自己的誓言。不论革命力量多么弱小,白色恐怖多么残酷,对敌斗争多么激烈,政治局势多么复杂,个人处境多么困难,他都始终保持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旺盛的革命精神。
斯人已去,精神永存。传承周恩来精神,是践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基石,是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源动力。桃花年年盛开,芬芳久久飘散,为的是沁透和滋养每一个为中华之崛起而奋斗的心田。精神不朽,英名长存。周恩来,天地间这个大写而不朽的名字,还会伴我们到永远,并成为永远照耀我们不断开拓新征程的指路明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