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精神资料

时间:2019-05-13 07:33:2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周恩来精神资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周恩来精神资料》。

第一篇:周恩来精神资料

1998年2月23日,江泽民在纪念周恩来诞辰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周恩来的精神就是三个“结合”,即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同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的结合;对上负责同对下负责的结合;高度的原则性同高度的灵活性的结合。

淮阴师范学院王家云副教授在其《试论周恩来精神之内涵》一文中提出了周恩来的十大精神,即积极进取、刻苦好学、甘当公仆、团结协作、求真务实、唯物辩证、勇于创新、严于自律、宽厚平等、无私奉献。

1、积极进取精神。周恩来的一生是追求真理、崇尚理想、生命不息、奋斗不止、不断进取的一生。首先,是追求真理,崇尚理想。周恩来少小求真之心极盛,目睹患难之中国,年仅13岁的他就庄重地确立了“为了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坚定信念。为了追求真理,虽几经反复,但毫不气馁。他东渡日本、远赴欧洲考察,在彷徨中决意另辟“新思想”,“对一切主义开始推求比较”,最终选择了共产主义这个救中国的良方。从此,对共产主义坚信不疑。从爱国到倾向革命到信仰共产主义并为之奋斗,体现了他追求真理、崇尚理想的执着精神。一旦信念确立,便坚信不疑,矢志不渝,把整个身心放在共产主义事业上,以人民的疾苦为忧,以世界的前途为念,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其次,是永不满足,不断前进。为了实现共产主义这一崇高理想,周恩来在中国革命的各个历史阶段都站在斗争的最前列。在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为寻找真理东奔西走,为寻求解放北上南下,南昌举旗,西安周旋,重庆舌剑……历经无数艰难险阻,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立下不朽的功勋。全国解放以后,作为一国的总理,他经常与邓颖超同志互勉:要努力学习,适应时代的要求,跟上时代的步伐,站在时代的前列。他经常告诫自己“偶一不注意,便有落后的危险,还得再鼓干劲。前进再前进啊!”从日内瓦到万隆,他遍访各国;从西双版纳到天山,他深入各地;为了民富国强,他呕心沥血,反复探求,躺在病床上还在筹划祖国的统一与四化大业,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2、刻苦好学精神。周恩来一生酷爱学习,且善于学习,学以致用,不断丰富自己,改造自己,进而改造社会。首先,是好学。周恩来自幼酷爱读书。他认为“一物不知,学者心耻”。对于“圣贤书籍,各种学科”必须广泛阅读,要“深究而悉讨”,而不能“浅尝辄止,见异思迁”。因此,他奉天东关模范学校学习时,常常感到学校规定的课程不能满足自己的求知欲,于是便利用课余时间,到图书馆和阅览室博览群书。投身革命后虽肩负重任,但一刻也不放松学习,无论是革命战备的戎马岁月,还是社会主义建设的繁忙时期,他都千方百计挤时间读书,哪怕是在飞机上、火车上,也是手不释卷。其次,是善学。周恩来读书学习不仅善思好问,善推求比较,还善于向社会学习。他远涉重洋,赴欧洲勤工俭学时,除在学校读书外,还利用假期进行社会考察。他在伦敦给他的伯父信中说:“在伦敦念书,非仅入课堂听讲而已,市中凡百现象固皆为所研究之课目也。”周恩来世界观的确立,乃至革命建设中诸多重大思想的形成,除了得益于他博览群书、涉猎各种知识外,还得益于他向社会学习、向实践学习的求知方法。第三,是学以致用。周恩来 “面壁十年图破壁”的诗句,集中地表现了他对学习与运用、知与行、认识与实践的辩证关系的深刻理解和一生践履。年轻的周恩来即深刻地认识到,求学并非是为了个人名利,而是为了中华之崛起、腾飞。学以致用,成为周恩来一生的思维“定势”,不仅为他提供了学习的方法,而且为他提供了孜孜以求的动力,激励着他活到老、学到老。

3、甘当公仆精神。周恩来的一生是为人民服务的一生,他视自己为人民的公仆,视为人民服务为自己工作的出发点、毕生的追求。首先,视人民为国家的主人,自己为人民的公仆。把人民群众置于国家主人之地位,是他乐于做人民公仆的思想基础。他想到的是衣食住行都是人民给的,没有捞取个人财富的权利,只有给人民做勤务员的义务。他始终以人民公仆的形象出现在人民面前,虔诚地向群众学习,真诚地为群众服务,最典型地表现了共产党人所倡导的主仆之间的关系。这也是他永远赢得人民爱戴的重要原因。其次,是视为人民服务为自己工作的出发点。周恩来少年时代就有了乐于“服役”的精神追求,甘于默默地为公众“服役”,而从不吝惜时间与精力。当他完成世界观的转变,成为共产主义者后,又把“服役”精神上升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境界。他强调,我们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人民服务的,视为人民服务为自己的义务,把“为人民服务”的徽章佩戴在胸前,时刻警示着自己。人民遇到疾苦,常使他陷入痛苦的自责之中。1973年他重返延安,目睹人民贫困的情景,禁不住潸然泪下,痛心地自责,我对不起老区人民。1975年,大手术之后的他依然牵挂着远在千里之外的云南锡矿工人的健康。他抱病去看望谭震林同志时说:“死我并不怕。古人说,人活七十古来稀,我已是七十七岁多的人了,也算得上是高寿了。可是这二十几年的时间,总应该把国家建设得好点,人民的生活多改善一些,去马克思那里报到,才感到安心。现在这种状况去报到,总感到内疚、羞愧。”这是何等崇高的境界!他的一生就是忘我地、不知疲倦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生。他是为人民服务的典范、楷模。

4、团结协作精神。周恩来襟怀博大,立志划一个最大的圈子,广交朋友,善于协作,力争团结大多数人一起奋斗。首先,是胸怀广阔。周恩来早在五四运动时期,就在斗争实践中体会到革命必须团结各阶层广大群众。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之后,更坚信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自己的真理。他告诫青年要改变观念,不要画地为牢。成为孤家寡人;要“先划一个最大的圈子,把亿万人民群众团结在一起”。他鼓励青年在精神上要有一种气概,即“在千军万马中敢于与人家来往,说服教育人家,向人家学习,团结最广大的人们一道斗争。”实践中,从西安到重庆,从万隆到莫斯科,之所以能游刃有余,把能够争取的、能够和我们合作的人士都团结起来,就在于他胸怀广阔。其次,是广交朋友。周恩来不仅有“划一个最大圈子”的气概、胸襟,还有广交朋友的办法。他少小即“善交游”,“挚于友谊,凡朋友公益事,无不尽力”。确立共产主义世界观后,更自觉

地把他与实现共产主义的伟大目标结合起来,全方位多层次地交朋友。从国内的各党派到各阶层到国际上各国家各政党各阶层,无不尽力交接,进而扩大党的影响,扩大同盟者的队伍。第三,是善于协调矛盾。周恩来认为“团结就是在共同点上把矛盾的各方统一起来。善于团结的人,就是善于在共同点上统一矛盾的人”。他是世人称颂的善于统一矛盾的人。无论是在内政,还是在外交上,他总是着力去分析矛盾着的力量之间的共同利益,进而争取矛盾各方权衡利弊,求同存异,或扬同抑异,或存异待同。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他是一位创造性协调矛盾的大师。他多次解开难解的矛盾死结,推动中国革命不断进入新格局。他多次调节党内矛盾,挽救党和国家于危局,维护党和国家的团结统一,使党的事业立于不败之地。

5、求真务实精神。周恩来一生是求真务实的一生,他趋重实际,躬行实践,理论联系实际,对事业极端负责。首先,是趋重实际。周恩来从学生时代即逐步培养起趋重实际、言行一致、实事求是的优良品质。他认为“发于言,著于行,无丝毫假借,无智利相扰。”主张培植“趋重实际的精神”,极力提倡“思想要自由,做事要实在,学问要真切”。参加革命后,他更加自觉地将马克思主义应用于中国实际,郑重宣称“我们当信共产主义的原理和阶级革命与无产阶级专政两大原则,而实行的手段则当因时而宜”。即一切从实际出发。他不仅较早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精髓,而且自觉地运用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他反复倡导要“讲真话,鼓真劲,做实事,求实效”。创造性地发挥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其次,是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周恩来重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解与发挥,更重视对其运用。他认为:“我们无论求什么学问,如果只求一点观念,就是任何目的都不能达到,我们总要在实际上去做”,应“从实际问题上解释主义之理论的根据”。他坚信理论同实践相结合才能真正解决问题,否则就是空话,于事无补。他号召青年到群众中去,到实践中去,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去使理论适合实际去把知识用活。他自己的一生即坚持以此作为座右铭,堪称“活用”理论的典范。第三,是谨慎稳重。周恩来少年时即养成老成持重、审慎务实的习惯。之后随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的确立,逐步形成求真务实的精神,对事业、对人民高度负责。他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艰辛历程中,始终坚持实事求是,坚持要把主观能动性和客观可能性结合起来,既反保守,又反急躁冒进,强调干劲要大,步子要稳。面对落后的现实,他主张既要有雄心壮志,尽快赶上先进水平,又要循序渐进,不能一步登天。他坚持一切工作首先审慎地考虑对人民群众的利害关系,反对不关心人民疾苦的官僚主义。60年代初,他常半躺在床上,抱病核算审批国家的粮食配给表,一丝不苟。他一生是谨慎稳重、兢兢业业、求真务实的一生,是中国共产党内名副其实的实干家。

6、勇于创新精神。周恩来慎思明辩,反对迷信盲从,敢于独立思考,崇尚科学,敢于创新。首先,是反对迷信盲从,敢于独立思考。周恩来在学生时代即主张慎思明辨,对各种学说要“深究而悉讨”,不能浅尝即止,人云亦云。他对孔子儒学、耶稣教义和佛家经论都敢于大胆怀疑,主张破除迷信,反对盲从。他明确区分科

学与迷信的界限,说“迷信与信仰何别?别在其所信的理论与方法,能否用在实际上来试验,换过来说,便是能否合乎科学精神。”这实际上提出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的重大命题,闪烁着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光辉。他成为马克思主义者之后,更加坚定地崇尚科学,反对迷信,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其次,是善于从错误中发现和创造。周恩来不仅勇于作自我批评,而且善于作自我批评,即批评的时候“要注意和整理,要有发现和创造”。他在作自我批评时,并不满足揭露、认识、改正自己的错误,而是在检查错误事实、剖析犯错误的原因和探求改正错误的措施等环节中,力求发现有价值的东西,进而有所创造。第三,是科学地对待马克思主义,敢于创新。周恩来善于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结合起来,在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敢于创新,不断作出理论概括,对党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与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作出较多的建树。他较早地在建党初期就从理论上回答了中国革命必须经过长期武装,“真正革命非要有极坚强极有组织的革命军不可。”在大革命时期,他较早地提出武装工农的问题,较早地萌发了人民战争的思想并积极进行实践。土地革命时期,他又较早地对共产国际的“城市中心论”提出质疑。新中国建立后,他在所领导的经济、统战、外交、文教科技等工作中,不断开创新局面,皆得益于他科学地对待马克思主义,坚持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既有继承,又有发展,极大地丰富了毛泽东思想的理论宝库。

7、严于自律精神。周恩来严于律己,勇于自我改造、自我批评、自我约束、自我调控、自觉地过好“五关”。首先,是坚持自我改造。周恩来认为共产党人为了改造客观世界,首先要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他形象地说,“要把思想改造看成像空气一样,非有不可”。这是因为“时代是不断前进的,思想改造就是要求我们的思想不落伍,跟得上时代,时时前进”。他有一句名言,“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这实际上是他的座右铭,是他修身自律的真实写照。他的一生正是自我反省、自我总结、发扬长处、纠正短处、不断完善自己的一生。其次,是勇于自我批评。周恩来认为思想改造的方法,除了学习、实践,重要的是进行自我批评。他认为世上本没有完人,人总会有缺点,难免会犯错误,要完善自己只有不断地改正错误。他曾说,“领导威信不是从掩饰错误中而是从改正错误中提高起来的”。因此,他一贯主张缺点和错误的改正要从领导者做起、自我批评要从领导者做起。他正是这样自勉自励,一旦发现自己的错误,总是敢于正视,反复公开地作自我批评,努力从自己的思想、作风、立场、观点、方法上去找根源,从不文过饰非,更不诿过于他人。他曾表示过,如果我写书,就写我一生的错误。纵观他的一生,通览他的著作,他那勇于自我批评的自律精神清晰可见,他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中自我批评最自觉、最多、最深刻的人,堪称共产党人自我批评的楷模。第三,自觉地过好“五关”。周恩来认为自我改造要随着不断变化的新环境而提出新的任务。他提出领导干部要过好思想、政治、社会、亲属和生活等“五关”。前两关是经常讲的,但赋予新意,后三关是新提出来的。其中,对过好亲属关,不仅阐明过好这关的重要性,而且提出过好这关的办法。他不仅反复倡导,而且身体力行,率先垂范。他叮嘱他的侄儿不要透露他们的叔侄关系,他告诫他的亲属要靠自己奋起,不允许有丝毫特殊,自定了十条家规。至于生活关,他功高不奢,始终保持着无产阶级革命家艰苦朴素的本色。他吃、穿、行中有许多感人至深的节俭事例,在人民群众中广为流传。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他是共产党人自律的典范。

8、无私奉献精神。周恩来的一生,是坦荡无私,淡泊名利,一心为公,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一生。首先,是一心为公,淡泊名利。周恩来到中央苏区时,尽管大家由于折服其才能而推荐他做红一方面军的总政委,但他执意不肯,而强调毛泽东的经验、长处,坚持重新任命毛泽东为总政委。在遵义会议上,他作为 “三人团”成员之一,在全力支持毛泽东的同时,主动承担责任,自我批评,避免会议可能出现的僵局,确保会议成功。会后,他作为“党内委托在军事指挥上下最后决心的负责者”,自觉地退居于助手的地位,让毛泽东全权指挥红军的军事行动,确保毛泽东在党内军队的领导地位的逐步确立。其次,是顾全大局,相忍为党。周恩来认为“领导者在必要时应忘记他所受的侮辱”。在中国革命的复杂环境中,处在党内斗争漩涡之中的他,为了党和人民的利益,他总是忍辱负重。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面对党内斗争中对自己的各种误解,甚至是恶意中伤,他报以忍受和缄默,竭力维系党的团结统一。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当他组织实施反冒进受到错误批评时,尽管心情很沉闷,但仍然努力忘却所受的屈辱,带领周围同志团结奋斗,勤奋工作,以尽量减少思想路线的失误带来的损失。三年困难时期上下交困,怨言颇多,为顾全大局,即使有些问题不是他的责任,他也毫无怨言地主动承担起来,以求大家向前看。“文化大革命”中,尽管他自己处境十分艰难,仍然表现出一个共产党人的能容天下难容之事的博大胸怀。他一方面以血肉之躯挺身抗击,力挽狂澜;另一方面又顾全大局,忍辱负重,苦苦周旋,苦撑危局,以维护党和国家的最高利益。第三,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周恩来曾说过“人民的世纪到了,所以应该像牛一样努力奋斗,团结一致,为人民服务而死。”“为人民服务而死”,这是他毕生的追求,也是对他一生最好评价。为了民族的解放,他南征北战,出生入死,临危不惧,处险从容。为了国家的强盛,人民的幸福,几十年如一日,日理万机,三更未眠五更起,紧张、不知疲倦在工作。1972年,身患癌症的他仍抱病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以古稀之年,承担了超负荷的工作,常常连续工作几个昼夜,累了只能扶着椅子歇歇,生怕“一坐下就会睡着”!1976年,弥留之际的他从昏迷中醒来,便对医生说,我这里没有什么事了,你们还在这里干什么呢?快去照顾其他同志要紧,他们那里更需要你们。他投身革命的大半个世纪里,倾心血于人民,尽赤胆于祖国,唯独没有自己。他真正地成为世人钦羡的“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周恩来名言 周恩来 入于污泥而不染、不受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侵蚀,是最难能可贵的革命品质。

周恩来 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周恩来 我们爱我们的民族,这是我们自信心的源泉。

周恩来 只有忠实于事实,才能忠实于真理。

周恩来 每一个人要有做一代豪杰的雄心壮志!应当做个开创一代的人。周恩来 我们爱我们的民族,这是我们自信心的泉源。

周恩来 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周恩来选集》 任何新生事物在开始时都不过是一枝幼苗中,事物之可贵,就因为这新生的幼苗中,有无限的活力在成长,成长为巨人,成长为力量。

联合国秘书长瓦尔德海姆站出来,在联合国大厦门前的台阶上发表了一次极短的演讲,总共不过一分钟。他说:“为了悼念周恩来,联合国下半旗,这是我决定的,原因有二:一是,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她的金银财宝多得不计其数,她使用的人民币多得我们数不过来。可是她的周总理没有一分钱存款!二是,中国有10亿人口占世界人口的1/4,可是她的周总理没有一个孩子。你们任何国家的元首,如果能做到其中一条,在他逝世之日,总部将照样为他降半旗。”说完,他转身就走,广场上外交官各个哑口无言,随后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第二篇:周恩来资料

周恩来,1898年3月5日生于江苏省淮安府山阳县(今淮安市)。原籍浙江省绍兴县(今绍兴市)。1913年8月,考入天津南开学校。1917年6月,在天津南开学校毕业。9月,赴日本留学。

1925年2月和10月,先后参与两次东征的领导工作。8月与邓颖超结婚。1927年3月,领导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8月1日,领导南昌起义。

1930年9月,主持召开中共六届三中全会。

1931年12月,进入江西中央苏区,任中共苏区中央局书记。1932年10月,任红一方面军总政委。1933年5月,任中国工农红军总政委。1934年10月,参与领导中央红军长征。1935年1月,出席在贵州遵义召开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支持毛泽东的正确意见。1936年12月,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周恩来作为中共代表出使西安,与张、杨二人迫使蒋介石接受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1937年7月,起草《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1939年1月,任中共中央南方局书记。1945年4月至6月,出席中共七大,当选为中央委员、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1947年8月,为中央军委副主席,兼代中央军委总参谋长。1948年9月起,协助毛泽东指挥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

1949年4月,率中共代表团同国民党政府代表团在北平谈判。6月,主持进行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工作。9月,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作关于《共同纲领》问题报告,当选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央人民政府委员。10月1日,出席开国大典,被任命为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随后又担任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等职。1950年1月、2月,和毛泽东在莫斯科与苏联领 1 导人会谈,签署《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10月,协助毛泽东组织领导抗美援朝战争。1951年,和陈云等领导人开始主持编制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年1月,参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选举法起草工作。

1954年9月,出席全国人大一届一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被任命为国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12月,当选政协第二届全国委员会主席。

1956年9月,出席中共八大,作关于第二个五年计划建议的报告,当选中央委员、政治局常委和副主席。1957年8月,在民族工作座谈会上提出党关于民族工作的理论和政策。1959年4月,在全国人大二届一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继续担任国务院总理。1960年 8月,主持制定对国民经济“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1962年1月、2月,出席七千人大会,讲话强调实事求是的思想工作作风。11月,主持领导发展尖端科技的中央专委会工作。1963年1月,在上海科技工作会议上指出,建设现代化强国的关键是科技现代化。1964年10月,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后,宣布中国政府关于核武器问题的承诺和建议。12月至翌年1月,出席全国人大三届一次会议,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完整提出“四个现代化”目标和“两步走”战略。再次被任命为国务院总理。1966年春,担任北方八省、市、区农业小组组长。3月、4月赴河北邢台地震灾区视察并指导华北抗旱。8月,出席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会后实际主持中央日常工作。1969年4月,出席中共九大,当选为中央委员、政治局委员、常委。

1971年9月,和毛泽东一起领导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的政变阴谋。

1973年3月,主持中央政治局会议,讨论通过恢复邓小平党的组织生活和国务院副总理职务决定。8月,出席中共十大,当选中央委员、中央政 2 治局常委、副主席。1975年1月,出席四届人大一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重申“四个现代化”目标。四届人大确定以周恩来、邓小平为核心的国务院领导班子。

1976年1月8日,在北京逝世。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周恩来一直任政府总理,1949~1958年曾兼任外交部长;当选为中共第八、九、十届中央政治局常委,第八、十届中央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政协全国委员会第一届副主席,第二、三、四届主席。是中共五届中央委员,中共六至十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六届、七届中央书记处书记,一至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周总理外交大事件: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3年12月31日,周恩来总理在同印度政府代表团就关于两国在中国西藏地区的关系问题举行谈判时,首次完整地提出了互相尊重领土主权(在亚非会议上改为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在中印、中缅联合声明中改为平等互利)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并得到印方的赞同。1954年4月29日,中印两国政府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正式写入了双方签订的《关于中国西藏地方和印度之间的通商和交通协定》的序言中,从而使五项原则首次作为一个整体在国际条约上成为发展国际关系的指导原则。

日内瓦会议1954年4月19日,中国政府任命周恩来总理兼外长为出席日内瓦会议代表团首席代表,张闻天、王稼祥、李克农为代表。日内瓦会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首次以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和身份参加讨论国际问题的一次重要会议。

万隆会议 周恩来三次力挽狂澜,三挽狂澜第一回合:伊拉克发言人开始疯狂地攻击共产主义。周恩来:“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

三挽狂澜第二回合:锡兰总理科特拉瓦拉直截了当地说:台湾应成为一个独立国家。周总理机智巧避锋芒。三挽狂澜第三回合:当印度总理尼赫鲁被亲西方国家攻击的异常愤怒时,周恩来站出来重申求同存异的主导思想。乒乓外交1971年3月在日本名古屋举行第31届世界乒乓球锦标,“中美接近”,轰动起来。美国乒乓球代表团团长斯廷霍文向中国代表团提出:“希望美国选手去一次中国”、“也希望中国乒乓球选手到美国去。”比赛结束后,他们得到了访华邀请。周恩来接见美国运动员时说:是你们“打开了两国人民友好往来的大门。” 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后,4月12日至30日,以庄则栋为团长的中国乒乓球代表团访问了美国。

中日邦交正常化1972年9月29日上午11时20分,在人民大会堂周恩来同日本首相田中首相签订了《中日两国政府联合声明》;之后,日本宣布“日台条约”失效。中国与日本政府正式建立外交关系。首次登陆日本的大熊猫是康康和兰兰,它们是周恩来总理为庆祝中日两国实现邦交正常化而特意挑选的。它们在日本受到了国宾待遇,大熊猫专机进入日本领空时由战斗机护航,当时的内阁官房长官二阶堂进亲自带队迎接。1972年11月4日,上野动物园举行了大熊猫与日本人民见面的特别公演,许多人为了一饱眼福,不惜排队3小时。日本所有媒体均对此进行了报道。此后,大熊猫笼子上的“中国人民赠日本人民”的字样经常见诸报端。周总理精神方面:

1、积极进取精神。周恩来的一生是追求真理、崇尚理想、生命不息、奋斗不止、不断进取的一生。首先,是追求真理,崇尚理想。周恩来少小求真之心极盛,目睹患难之中国,年仅13岁的他就庄重地确立了“为了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坚定信念。为了追求真理,虽几经反复,但毫不气馁。他东渡日本、远赴欧洲考察,在彷徨中决意另辟“新思想”,“对一切主义开始推求比较”,最终选择了共产主义这个救中国的良方。从此,对共产主义坚信不疑。从爱国到倾向革命到信仰共产主义并为之奋斗,体现了他追求真理、崇尚理想的执着精神。一旦信念确立,便坚信不疑,矢志不渝,把整个身心放在共产主义事业上,以人民的疾苦为忧,以世界的前途为念,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其次,是永不满足,不断前进。为了实现共产主义这一崇高理想,周恩来在中国革命的各个历史阶段都站在斗争的最前列。在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为寻找真理东奔西走,为寻求解放北上南下,南昌举旗,西安周旋,重庆舌剑„„历经无数艰难险阻,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立下不朽的功勋。全国解放以后,作为一国的总理,他经常与邓颖超同志互勉:要努力学习,适应时代的要求,跟上时代的步伐,站在时代的前列。他经常告诫自己“偶一不注意,便有落后的危险,还得再鼓干劲。前进再前进啊!”从日内瓦到万隆,他遍访各国;从西双版纳到天山,他深入各地;为了民富国强,他呕心沥血,反复探求,躺在病床上还在筹划祖国的统一与四化大业,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2、刻苦好学精神。周恩来一生酷爱学习,且善于学习,学以致用,不断丰富自己,改造自己,进而改造社会。首先,是好学。周恩来自幼酷爱读 5 书。他认为“一物不知,学者心耻”。对于“圣贤书籍,各种学科”必须广泛阅读,要“深究而悉讨”,而不能“浅尝辄止,见异思迁”。因此,他奉天东关模范学校学习时,常常感到学校规定的课程不能满足自己的求知欲,于是便利用课余时间,到图书馆和阅览室博览群书。投身革命后虽肩负重任,但一刻也不放松学习,无论是革命战备的戎马岁月,还是社会主义建设的繁忙时期,他都千方百计挤时间读书,哪怕是在飞机上、火车上,也是手不释卷。其次,是善学。周恩来读书学习不仅善思好问,善推求比较,还善于向社会学习。他远涉重洋,赴欧洲勤工俭学时,除在学校读书外,还利用假期进行社会考察。他在伦敦给他的伯父信中说:“在伦敦念书,非仅入课堂听讲而已,市中凡百现象固皆为所研究之课目也。”周恩来世界观的确立,乃至革命建设中诸多重大思想的形成,除了得益于他博览群书、涉猎各种知识外,还得益于他向社会学习、向实践学习的求知方法。第三,是学以致用。周恩来 “面壁十年图破壁”的诗句,集中地表现了他对学习与运用、知与行、认识与实践的辩证关系的深刻理解和一生践履。年轻的周恩来即深刻地认识到,求学并非是为了个人名利,而是为了中华之崛起、腾飞。学以致用,成为周恩来一生的思维“定势”,不仅为他提供了学习的方法,而且为他提供了孜孜以求的动力,激励着他活到老、学到老。

3、甘当公仆精神。周恩来的一生是为人民服务的一生,他视自己为人民的公仆,视为人民服务为自己工作的出发点、毕生的追求。首先,视人民为国家的主人,自己为人民的公仆。把人民群众置于国家主人之地位,是他乐于做人民公仆的思想基础。他想到的是衣食住行都是人民给的,没有 6 捞取个人财富的权利,只有给人民做勤务员的义务。他始终以人民公仆的形象出现在人民面前,虔诚地向群众学习,真诚地为群众服务,最典型地表现了共产党人所倡导的主仆之间的关系。这也是他永远赢得人民爱戴的重要原因。其次,是视为人民服务为自己工作的出发点。周恩来少年时代就有了乐于“服役”的精神追求,甘于默默地为公众“服役”,而从不吝惜时间与精力。当他完成世界观的转变,成为共产主义者后,又把“服役”精神上升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境界。他强调,我们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人民服务的,视为人民服务为自己的义务,把“为人民服务”的徽章佩戴在胸前,时刻警示着自己。人民遇到疾苦,常使他陷入痛苦的自责之中。1973年他重返延安,目睹人民贫困的情景,禁不住潸然泪下,痛心地自责,我对不起老区人民。1975年,大手术之后的他依然牵挂着远在千里之外的云南锡矿工人的健康。他抱病去看望谭震林同志时说:“死我并不怕。古人说,人活七十古来稀,我已是七十七岁多的人了,也算得上是高寿了。可是这二十几年的时间,总应该把国家建设得好点,人民的生活多改善一些,去马克思那里报到,才感到安心。现在这种状况去报到,总感到内疚、羞愧。”这是何等崇高的境界!他的一生就是忘我地、不知疲倦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生。他是为人民服务的典范、楷模。

4、团结协作精神。周恩来襟怀博大,立志划一个最大的圈子,广交朋友,善于协作,力争团结大多数人一起奋斗。首先,是胸怀广阔。周恩来早在五四运动时期,就在斗争实践中体会到革命必须团结各阶层广大群众。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之后,更坚信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自己的真理。他告诫青年要改变观念,不要画地为牢。成为孤家寡人; 7 要“先划一个最大的圈子,把亿万人民群众团结在一起”。他鼓励青年在精神上要有一种气概,即“在千军万马中敢于与人家来往,说服教育人家,向人家学习,团结最广大的人们一道斗争。”实践中,从西安到重庆,从万隆到莫斯科,之所以能游刃有余,把能够争取的、能够和我们合作的人士都团结起来,就在于他胸怀广阔。其次,是广交朋友。周恩来不仅有“划一个最大圈子”的气概、胸襟,还有广交朋友的办法。他少小即“善交游”,“挚于友谊,凡朋友公益事,无不尽力”。确立共产主义世界观后,更自觉地把他与实现共产主义的伟大目标结合起来,全方位多层次地交朋友。从国内的各党派到各阶层到国际上各国家各政党各阶层,无不尽力交接,进而扩大党的影响,扩大同盟者的队伍。第三,是善于协调矛盾。周恩来认为“团结就是在共同点上把矛盾的各方统一起来。善于团结的人,就是善于在共同点上统一矛盾的人”。他是世人称颂的善于统一矛盾的人。无论是在内政,还是在外交上,他总是着力去分析矛盾着的力量之间的共同利益,进而争取矛盾各方权衡利弊,求同存异,或扬同抑异,或存异待同。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他是一位创造性协调矛盾的大师。他多次解开难解的矛盾死结,推动中国革命不断进入新格局。他多次调节党内矛盾,挽救党和国家于危局,维护党和国家的团结统一,使党的事业立于不败之地。

5、求真务实精神。周恩来一生是求真务实的一生,他趋重实际,躬行实践,理论联系实际,对事业极端负责。首先,是趋重实际。周恩来从学生时代即逐步培养起趋重实际、言行一致、实事求是的优良品质。他认为“发于言,著于行,无丝毫假借,无智利相扰。”主张培植“趋重实际的精神”,8 极力提倡“思想要自由,做事要实在,学问要真切”。参加革命后,他更加自觉地将马克思主义应用于中国实际,郑重宣称“我们当信共产主义的原理和阶级革命与无产阶级专政两大原则,而实行的手段则当因时而宜”。即一切从实际出发。他不仅较早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精髓,而且自觉地运用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他反复倡导要“讲真话,鼓真劲,做实事,求实效”。创造性地发挥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其次,是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周恩来重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解与发挥,更重视对其运用。他认为:“我们无论求什么学问,如果只求一点观念,就是任何目的都不能达到,我们总要在实际上去做”,应“从实际问题上解释主义之理论的根据”。他坚信理论同实践相结合才能真正解决问题,否则就是空话,于事无补。他号召青年到群众中去,到实践中去,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去使理论适合实际去把知识用活。他自己的一生即坚持以此作为座右铭,堪称“活用”理论的典范。第三,是谨慎稳重。周恩来少年时即养成老成持重、审慎务实的习惯。之后随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的确立,逐步形成求真务实的精神,对事业、对人民高度负责。他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艰辛历程中,始终坚持实事求是,坚持要把主观能动性和客观可能性结合起来,既反保守,又反急躁冒进,强调干劲要大,步子要稳。面对落后的现实,他主张既要有雄心壮志,尽快赶上先进水平,又要循序渐进,不能一步登天。他坚持一切工作首先审慎地考虑对人民群众的利害关系,反对不关心人民疾苦的官僚主义。60年代初,他常半躺在床上,抱病核算审批国家的粮食配给表,一丝不苟。他一生是谨慎稳重、兢兢业业、求真务实的一生,是中国共产党内名副其实的实干家。

6、勇于创新精神。周恩来慎思明辩,反对迷信盲从,敢于独立思考,崇尚科学,敢于创新。首先,是反对迷信盲从,敢于独立思考。周恩来在学生时代即主张慎思明辨,对各种学说要“深究而悉讨”,不能浅尝即止,人云亦云。他对孔子儒学、耶稣教义和佛家经论都敢于大胆怀疑,主张破除迷信,反对盲从。他明确区分科学与迷信的界限,说“迷信与信仰何别?别在其所信的理论与方法,能否用在实际上来试验,换过来说,便是能否合乎科学精神。”这实际上提出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的重大命题,闪烁着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光辉。他成为马克思主义者之后,更加坚定地崇尚科学,反对迷信,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其次,是善于从错误中发现和创造。周恩来不仅勇于作自我批评,而且善于作自我批评,即批评的时候“要注意和整理,要有发现和创造”。他在作自我批评时,并不满足揭露、认识、改正自己的错误,而是在检查错误事实、剖析犯错误的原因和探求改正错误的措施等环节中,力求发现有价值的东西,进而有所创造。第三,是科学地对待马克思主义,敢于创新。周恩来善于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结合起来,在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敢于创新,不断作出理论概括,对党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与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作出较多的建树。他较早地在建党初期就从理论上回答了中国革命必须经过长期武装,“真正革命非要有极坚强极有组织的革命军不可。”在大革命时期,他较早地提出武装工农的问题,较早地萌发了人民战争的思想并积极进行实践。土地革命时期,他又较早地对共产国际的“城市中心论”提出质疑。新中国建立后,他在所领导的经济、统战、外交、文教科技等工作中,不断开创新局面,皆得益于他科学地对待马克思主义,坚持 10 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既有继承,又有发展,极大地丰富了毛泽东思想的理论宝库。

7、严于自律精神。周恩来严于律己,勇于自我改造、自我批评、自我约束、自我调控、自觉地过好“五关”。首先,是坚持自我改造。周恩来认为共产党人为了改造客观世界,首先要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他形象地说,“要把思想改造看成像空气一样,非有不可”。这是因为“时代是不断前进的,思想改造就是要求我们的思想不落伍,跟得上时代,时时前进”。他有一句名言,“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这实际上是他的座右铭,是他修身自律的真实写照。他的一生正是自我反省、自我总结、发扬长处、纠正短处、不断完善自己的一生。其次,是勇于自我批评。周恩来认为思想改造的方法,除了学习、实践,重要的是进行自我批评。他认为世上本没有完人,人总会有缺点,难免会犯错误,要完善自己只有不断地改正错误。他曾说,“领导威信不是从掩饰错误中而是从改正错误中提高起来的”。因此,他一贯主张缺点和错误的改正要从领导者做起、自我批评要从领导者做起。他正是这样自勉自励,一旦发现自己的错误,总是敢于正视,反复公开地作自我批评,努力从自己的思想、作风、立场、观点、方法上去找根源,从不文过饰非,更不诿过于他人。他曾表示过,如果我写书,就写我一生的错误。纵观他的一生,通览他的著作,他那勇于自我批评的自律精神清晰可见,他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中自我批评最自觉、最多、最深刻的人,堪称共产党人自我批评的楷模。第三,自觉地过好“五关”。周恩来认为自我改造要随着不断变化的新环境而提出新的任务。他提出领导干部要过好思想、政治、社会、亲属和生活等“五关”。前两关 11 是经常讲的,但赋予新意,后三关是新提出来的。其中,对过好亲属关,不仅阐明过好这关的重要性,而且提出过好这关的办法。他不仅反复倡导,而且身体力行,率先垂范。他叮嘱他的侄儿不要透露他们的叔侄关系,他告诫他的亲属要靠自己奋起,不允许有丝毫特殊,自定了十条家规。至于生活关,他功高不奢,始终保持着无产阶级革命家艰苦朴素的本色。他吃、穿、行中有许多感人至深的节俭事例,在人民群众中广为流传。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他是共产党人自律的典范。

8、无私奉献精神。周恩来的一生,是坦荡无私,淡泊名利,一心为公,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一生。首先,是一心为公,淡泊名利。周恩来到中央苏区时,尽管大家由于折服其才能而推荐他做红一方面军的总政委,但他执意不肯,而强调毛泽东的经验、长处,坚持重新任命毛泽东为总政委。在遵义会议上,他作为 “三人团”成员之一,在全力支持毛泽东的同时,主动承担责任,自我批评,避免会议可能出现的僵局,确保会议成功。会后,他作为“党内委托在军事指挥上下最后决心的负责者”,自觉地退居于助手的地位,让毛泽东全权指挥红军的军事行动,确保毛泽东在党内军队的领导地位的逐步确立。其次,是顾全大局,相忍为党。周恩来认为“领导者在必要时应忘记他所受的侮辱”。在中国革命的复杂环境中,处在党内斗争漩涡之中的他,为了党和人民的利益,他总是忍辱负重。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面对党内斗争中对自己的各种误解,甚至是恶意中伤,他报以忍受和缄默,竭力维系党的团结统一。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当他组织实施反冒进受到错误批评时,尽管心情很沉闷,但仍然努力忘却所受的屈辱,带领周围同志团结奋斗,勤奋工作,以尽量减少思想路线的失误带来的损 12 失。三年困难时期上下交困,怨言颇多,为顾全大局,即使有些问题不是他的责任,他也毫无怨言地主动承担起来,以求大家向前看。“文化大革命”中,尽管他自己处境十分艰难,仍然表现出一个共产党人的能容天下难容之事的博大胸怀。他一方面以血肉之躯挺身抗击,力挽狂澜;另一方面又顾全大局,忍辱负重,苦苦周旋,苦撑危局,以维护党和国家的最高利益。第三,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周恩来曾说过“人民的世纪到了,所以应该像牛一样努力奋斗,团结一致,为人民服务而死。”“为人民服务而死”,这是他毕生的追求,也是对他一生最好评价。为了民族的解放,他南征北战,出生入死,临危不惧,处险从容。为了国家的强盛,人民的幸福,几十年如一日,日理万机,三更未眠五更起,紧张、不知疲倦在工作。1972年,身患癌症的他仍抱病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以古稀之年,承担了超负荷的工作,常常连续工作几个昼夜,累了只能扶着椅子歇歇,生怕“一坐下就会睡着”!1976年,弥留之际的他从昏迷中醒来,便对医生说,我这里没有什么事了,你们还在这里干什么呢?快去照顾其他同志要紧,他们那里更需要你们。他投身革命的大半个世纪里,倾心血于人民,尽赤胆于祖国,唯独没有自己。他真正地成为世人钦羡的“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总之,周恩来精神是中华民族最优秀的文化精神和崇高的共产主义精神的完美统一,是共产党人理想精神的集中体现,是中国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具有永恒的价值。

在周恩来诞辰100周年纪念日上,江泽民指出:周恩来的精神,就是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同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的结合。周恩来的精神,就是对上负责同对下负责的结合。周恩来的精神,就是高度的原则性同高度的灵活性的结合。

在周恩来诞辰110周年纪念日上,胡锦涛指出,我们缅怀周恩来同志,就是要永远铭记和认真学习周恩来同志的精神,使之不断发扬光大。周恩来同志始终信仰坚定、理想崇高,集中表现为他对党和人民无限忠诚的精神;始终热爱人民、勤政为民,集中表现为他甘当人民公仆的精神;始终顾全大局、光明磊落,集中表现为他高度珍视和自觉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的精神;始终实事求是、严谨细致,集中表现为他求真务实的精神;始终虚怀若谷、戒骄戒躁,集中表现为他谦虚谨慎的精神;始终严以律己、廉洁奉公,集中表现为他无私奉献的精神。

注:同学们可自己多看一看关于周总理的书籍,从中学习总理的伟大人格。另外参考书籍《淮阴师范学院规章制度汇编》关于周恩来班评比办法与周恩来奖学金评选细则部分(P66-P67)和一些基本的党团知识。最后祝各位同学在本次周恩来知识竞赛中取得好成绩!

第三篇:周恩来精神

1、淮安分行营业部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对于银行消费者这一特殊类型的消费者进行特殊保护,(1)将银行消费者安全保障权(包括人身安全、财产安全、信息安全)、知情权,获得相关金融产品与服务知识的权利、公平交易权、求偿权进行细化分析,以便做到详细清楚地了解。(2)同时积极履行相关的自身义务,除承担一般经营者应承担的义务外,还依情况承担风险提示业务、保护消费者金融隐私的义务、消费资讯揭示义务、不得通过服务章程或者格式合同与条款向消费者转嫁风险的义务、参加存款保险的义务,确保消费者放心。

2、同时,及积极配合银行业协会的指导、监督,促使其成为银行消费者保护的重要辅助手段。

3、营业部在日常的工作中积极行动,切实保护银行消费者的权益。

一是不断开发适合消费者的特色产品。大力开发电子银行交易渠道,先后开通了网上银行、电话银行、手机银行、转账机、家易通等产品,极大地方便了消费者服务。二是精心组织,采取进商户、现场咨询等方式,积极宣传普及金融知识。开展了多种多样专项宣传活动。三是认真做好金融消费者投诉处理。在营业大厅明显位置公布了服务收费价目表、日常投诉受理电话,摆放了客户意见箱、意见簿;定期开展客户回访和问卷调查,多渠道、多方式收集金融消费者的投诉建议。四是针对自动取款、存款机相关业务,设置了专人负责,每天都对机器进行维护,保证消费者的用卡安全,确保消费者的账务正确。五是强化服务监督检查和考核评价。通过查看监控录像、现场暗访等方式,监督检查柜面服务工作情况,及时发现和整改问题;采用“神秘客户”方式,不定期对全行营业网点进行柜面服务暗访,以客户体验视角监测营业网点服务环境及员工服务行为,了解营业网点服务规范履行情况。

第四篇:周恩来精神

学总理精神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作为一名淮安人,我从小就对周总理有着无限的崇敬和爱戴,教科书上每一篇关于总理的课文都会深深的打动我。《一夜的工作》,《总理借书》等等的故事都成为了口口相传的佳话。他高风亮节,丰功伟绩,十二岁便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大志向。

一转眼走进了大学,我们的校园坐落在周总理的故乡,进入学校大门,最初映入眼前的就是那“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几个苍劲有力的大字,在整个校园环境中,随处可见宣传标语,丰富多彩的纪念活动,周总理班,总理精神主题教育月等等,处处弥漫着浓郁的周恩来文化气息。

回首往昔,我们怎能忘记,在那苍茫的风雨年代,祖国山河水深火热,总理为了革命,为了中华之崛起,东渡日本,西赴欧州,风萧萧,路漫漫,上下求索救国救民之路,把马列主义的火种播撒到中华大地。

他是共产党的优秀代表,他身上凝聚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中国人民的优秀品质。他仿佛是一台永远不知疲倦的机器,经冬复立春的不停运转,倾心血于人民,尽赤胆于祖国,正因为如此,周总理的名字才永垂不朽,才会感染着代代莘莘学子,才会在亿万人民心中永存。

周总理的一生,心怀坦荡,光明磊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周总理的一生,谦虚谨慎,不骄不躁,无私奉献,一心为公。

岁月的流逝磨不灭我们对总理的思念,他似乎什么也没有留下,但又似乎把一切都留给了我们,他留给我们的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他的精神更是我们21世纪大学生学习的榜样,是我们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指路灯。

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现在的生活过于安逸,诱惑无处不在,也许我们会沉沦会迷失,然而周总理的精神就是心中那一盏明灯,为我们指引方向。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让我们把总理精神转化为学习的动力,为自己铸造一身钢筋铁骨,在未来的道路上,披荆斩棘,勇往直前!

第五篇:周恩来精神

高分0941 关于争创“周恩来班”

系别:材料与化学工程系

班级:高分09

41姓名:王 璐 洋

尊敬的老师、同学们,很荣幸能够站在这个舞台上,跟大家一起缅怀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学习他的先进事迹和不朽的精神。我的演讲题目是“怀念”

<怀念>

“理想信念最坚定,终身奋斗无怨悔!”

“走遍神州好行者,未能如愿家乡回!”

当我们想起远在他乡的亲人时,想起周爷爷那苍老的大手时,想起他那那慈祥的目光时,我们是否应该向他写一封书信呢?我觉得内容应该是这样的:

“亲爱的恩来爷爷

您还好吗?

现在工作很忙吧,身体好吗?我现在生活挺好的,希望爷爷不要太牵挂,虽然我很少写信,其实,我很想家。希望爷爷要保重身体,不要让我们放心不下,干了一辈子革命工作,您也该歇歇啦!”虽然这封信这有几句话,可正是因为把您当成最亲最爱的人,才不会觉得只言片语,表达不出对您那真切的爱意。

小时候,怀念是一盏小小的灯,我在这头,爷爷在那头。

你是否还记得1996年8月22日晚,清华大学召开全校批判资产阶级反动路线大会。那天从清晨起就下雨。傍晚时周总理打来电话,询问大会的准备情况。负责大会筹备的同志考虑到周总理的身体,便在电话上请示:雨下得这么大,是不是延期举行?周总理问群众进场了没有?当得知有些群众已经进场时,周总理说:“风雨无阻,我马上就到。”在雨下得又大又急的时候,周总理赶来了。他身穿旧的灰色中山装,既没有披雨衣,也没有打伞,踏着半尺多深的泥水,在热烈的掌声中登上了主席台。临时搭成的主席台没有防雨设施,周总理冒雨坐在一张湿凳子上。雨水顺着他老人家的鬓角往下淌,衣服湿得一攥一把水。当时已经立秋了,小伙子们在雨中淋着都冷得发颤。大家看着年近七十的周总理坐在雨中,感动得热泪直流。挤满了整个大操场的十万名校内外群众齐声高喊:“请总理打伞!请总理打伞!”周总理笑着说。你们不是送给我一个红卫兵袖章吗?你们在风雨中锻炼,我也要在风雨中锻炼。大会进行了三个小时,最后,周总理在热烈的掌声中讲话。他热情地宣传毛主席关于文化大革命的方针、政策,号召大家学习、掌握、运用党中央《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牢牢掌握斗争大方向,向党内走资派展开猛烈的进攻。大会结束时,周总理热情洋溢地指挥大家高唱《大海航行靠舵手》。在周总理的亲切关怀下,大会开得圆满成功。

夜啊,静悄悄,当祖国度过了沸腾的白天,当人们梦里露出甜蜜的微笑,当熟睡的婴儿脸上出现幸福的酒窝,当晶莹的露珠挂上嫩绿的幼苗,我们敬爱的周爷爷的办公室的灯又亮了个通宵。春风知道,夏雨知道,秋霜知道,冬雪知道,几十年如一日,有一个人,他的一生睡的很少„„很少„„

长大后,怀念是一个方方正正的骨灰盒,我在外头,爷爷在里头。

周恩来(1898 ~ 1976)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和外交家,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之一。原藉浙江绍兴,1898 年 3 月 5 日生于江苏淮安。1917 年

在天津南开学校毕业后赴日本求学,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思想发生重要转折。1919 年回国,9 月入南开大学,在五四运动中成为天津学生界的领导人,并与运动中的其他活动分子共同组织进步团体觉悟社。1920 年去欧洲勤工俭学。1921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坚定了共产主义的信仰。1922 年和赵世炎等组织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任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旅欧支部书记,为中共旅欧支部领导人。1923 年被国民党本部委任为国民党巴黎分部筹备员、国民党驻欧支部特派员和代理执行部长等职,主持国民党驻欧支部的工作。1948年9月,参加领导和指挥了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同年11月任中央军委副主席兼总参谋长,为推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武装夺取政权、创建社会主义新中国,建立了不朽的功绩。

建国后,历任政府总理、外交部长、中央军委副主席,第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第二、三届主席。

我们常常看到的周总理,看到他矫健的身躯,慈祥的面孔。然而在那时,他静静地躺在灵车里,渐渐远去,和我们永别啦,但是人们面向灵车开去的方向,却是静静地站着„站着„这种力量叫人格,这种鞠躬叫尽瘁!人们耳边慢慢地起了他们的心声:大有大无一身清,九州天地撒骨灰;历史长街人为证,心中永远一丰碑!

而现在,怀念是一枚小小的勋章,我在家乡,爷爷在他乡。

珠江岸边,回响着您北伐时驰骋着的哒哒的马蹄声;南昌城头,飘扬着您亲手举起的火红战旗;草地雪山,印下您深深的足迹;西安古城,铭刻着您为革命出生入死的丰碑;红岩青松,镌刻着您忘我奋斗的史诗;扬子江水,述说着您劈风斩浪、虎穴斗敌。

有人说愿做总理的卫士,保卫在他的身旁,为他挡去暗箭明枪。有人说愿做总理的护士,照顾在他身旁,一刻不离总理病床。有人说,愿做总理的儿女,依偎在他身旁,为他捶背搔痒。这枚“为人民服务”的小勋章,见证了总理呕心沥血,废寝忘食;见证了总理大智大勇,不畏风霜;见证了总理顾全大局,治国安邦。

突然间有一首诗词回荡在我的耳边: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最后我有一个简单的梦想:我想为周爷爷斟满一杯烈酒,然后用我们男人的嗓子一起高呼:“为了祖国,为了人民„„干!”

谢谢大家。

下载周恩来精神资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周恩来精神资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学习周恩来精神

    学习周恩来精神周总理年轻时说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誓言“险夷不变应尝胆,道义争担敢息肩”,立下了“面壁十年图破壁”的远大志向,自此踏上了救国救民的伟大道路。周恩来......

    弘扬周恩来精神[精选]

    学恩来精神, 创优良学风建动方案 一. 活动目的 学风是学生思想道德品质、学习精神与综合素质的重要体现,是学生成长的基础和前提。学风的建设是高校校风建设的重要内容。优良......

    通过学习周恩来精神

    通过学习周恩来精神,使我受益匪浅 在他的事迹中有着对国家的无限忠诚,有着对人民的无限热爱。历经无数艰难险阻,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立下不朽的功勋。全国解放以后,作为一国......

    周恩来精神学习心得

    周恩来精神学习心得周恩来这个名字,陪我们走过了一百一十年的风雨历程,在他逝世三十多年后的今天,我们依然深切的为他的精神所打动, 周恩来,集中华民族广博的智慧于一身,扬炎黄子......

    周恩来精神代代传

    周恩来精神代代传淮师附小三(4)班周昱宇“妈妈,这双鞋我下次再也不穿了,同学都说是女生穿的鞋,以后我不要穿姐姐的旧鞋子……”一天放学一进门我就委屈地对妈妈喊道。 晚上妈妈递......

    学习周恩来精神

    学习周恩来精神书桌上摆着一方周恩来总理水晶印台,身着中山装的周总理,神态自若的望着远方,俨然一副高瞻远瞩的模样。印台上有一行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句大家都很熟......

    论周恩来精神范文合集

    论周恩来精神院系:计算机系专业: 学号:姓名:杨龙强软件工程2011130807711论周恩来精神摘要:周恩来为中华民族的崛起奋斗了一生,他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革命实践中锻造出来的人格精......

    周恩来总理的资料

    周恩来总理的资料 周恩来(1898年3月5日-1976年1月8日),字翔宇,曾用名飞飞、伍豪、少山、冠生等,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中国共产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