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周恩来班_主题班会

时间:2019-05-13 07:33:0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创建周恩来班_主题班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创建周恩来班_主题班会》。

第一篇:创建周恩来班_主题班会

创周恩来班主题班会

大家好,下面由我来简单介绍周总理的生平。

周恩来(1898~1976),字翔宇,曾用名伍豪等,浙江绍兴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和外交家,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领导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人之一。

1917年天津南开学校毕业后,留学日本。1919年回国。五四运动中,在天津组织觉悟社,从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活动。1920年去法国勤工俭学,发起组织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青年团旅欧支部书记、中共旅欧支部领导人。1924年回国。1927年8月1日领导了南昌起义。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一直担任政府总理,兼任过外交部长(并任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主席。是中共第五届中央政治局委员,第六届中央政治局常委,第七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兼书记处书记,第九届中央政治局常委,第八届、第十届中央委员会副主席)等职务。

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周总理的人生目标。周总理曾把这样一句话作为奋斗的动力:“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 ”现在仍有许多人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是的,周总理在地狱里拯救了全中国。在文革中他为自己选择了一条最艰难最痛苦的道路:忍辱负重,因势利导,挽狂澜于即倒,扶大厦于将倾。原因是他要的不是青史留名,而是保住这个国家。事实证明,他做到了。

下面我们来总结一下周总理的成就。①树立起古今中外难以逾越的人格高峰。②与他的战友一起建立起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③在文革中尽可能的保护他能保护的人,维持着中国的经济与国际地位。1972年,周恩来得了癌症,一直拖到1974年夏才住进医院。在这一年半中,邓颖超不论阴晴风雨,每天都要去看望周恩来,有时还参加医疗组织会议,讨论治疗方案,在需要作手术时,邓颖超总是守候在手术室外边,直到深夜、凌晨„„

周总理离开的时候,发生了一件感天动地的大事。那便是“十里长街

送总理”。天灰蒙蒙的,又阴又冷。长安街两旁的人行道上挤满了男女老少。路那样长,人那样多,向东望不见头,向西望不见尾。人们臂上都缠着黑纱,胸前都配着白花,眼睛都望着周总理灵车将要开来的方向。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奶奶,双手拄着拐杖,背靠着一颗洋槐树,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一对青年夫妇,丈夫抱着小女儿,妻子领着六七岁的儿子,他们挤下了人行道,探着身子张望。一群泪痕满面的红领巾,互相扶着肩,踮着脚望着,望着„„

夜幕开始降下来。几辆前导车过去以后,总理的灵车缓缓地开来了。灵车四周挂着黑色和黄色的挽幛,上面装饰着大白花,庄严,肃穆。人们心情沉痛,目光随着灵车移动。当总理的灵车缓缓开来时,好像有谁无声地指挥,老人、青年、小孩,都不约而同地站直了身体,摘下帽子,眼睁睁地望着灵车,哭泣着,顾不得擦去腮边的眼泪。许多人在人行道上追着灵车奔跑。就在这十里长街上,我们的周总理应送过多少位来自五洲四海的国际友人,陪着毛主席检阅过多少次人民群众。人们常常幸福地看到周总理,看到他矫健的身躯,慈祥的面庞。然而今天,他静静地躺在灵车里,越去越远,和我们永别了。灵车缓缓地前进,牵动着千万人的心。许多人在人行道上追着灵车奔跑。人们多么希望车子能停下来,时间能停下来!可是灵车渐渐地远去了,最后消失在苍茫的夜色中了。人们还是面向灵车的方向,静静地站着,站着,好像在等待周总理回来。

最后,我们来看一些对周总理的评价。

“只要周恩来看你一眼,就把你争取过去了。”

冰心说,“他是付出爱最多,也是得到爱最多的人。他是古今中外第一位完人。”

梁衡说,“悲剧是命运从总理身上一条条地撕去许多本该属于他的东

西,同时也在撕裂后人的心肺肝肠。那是永远无法弥补的遗憾,这遗憾又加倍转化为深深的思念。渐渐二十二年过去了,思念又转化为人们更深的思考,于是总理的人格力量在浓缩,在定格,在突现。”

威尔逊说,“周恩来的风度、品格和气质形成的独特魅力对见过他的人产生了感染力和吸引力。他富于同情心,理解他人,善于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往,这一切结合起来,是使其成为世界外交舞台上重要人物的基础。”

多年后,人们班周总理的精神归结为“周恩来精神”。

“周恩来精神”是一个完整、科学的系统,是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

论相类似的总体性范畴.它作为一个民间的、学术界、理论界的新概括,是为了对周恩来建树的卓著功勋、崇高境界及他的作用力、影响力作出的新的、更深层次的总结和概括.希望通过我的介绍,同学们可以对周总理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最后,让我们走近周总理,领悟“周恩来精神”,争创周恩来班级,让我们的身上散发中国人的傲气,为祖国的未来发奋图强。

谢谢大家。

第二篇:创建周恩来班 主题班会

P3.大家好,下面由我来简单介绍周总理的生平。

P4.周恩来(1898~1976),字翔宇,曾用名伍豪等,浙江绍兴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和外交家,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领导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人之一。

P5.1917年天津南开学校毕业后,留学日本。1919年回国。五四运动中,在天津组织觉悟社,从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活动。1920年去法国勤工俭学,发起组织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青年团旅欧支部书记、中共旅欧支部领导人。1924年回国。1927年8月1日领导了南昌起义。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一直担任政府总理,兼任过外交部长(并任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主席。是中共第五届中央政治局委员,第六届中央政治局常委,第七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兼书记处书记,第九届中央政治局常委,第八届、第十届中央委员会副主席)等职务。

P6.我们知道,周总理的外交才能是无人能及的,他敏捷的思维,出色的应变能力,在外交活动中充分体现了文明古国政治家的君子气质,如友好、正直、谦逊、耐心、优雅,体谅他人和讲求信用等,给各国政治家、外交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也给予当时蔑视我们的群体以有力的抨击,(P5.)牢牢地捍卫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些关于周总理外交的事迹。

P7.周总理出访柬埔寨,年轻的西哈努克亲王没有按照事先的安排,邀请周总理参观他心爱的小飞机。周总理去了。突然,西哈努克又请求总理乘坐他驾驶的飞机起飞浏览。望着周围阻止的目光,周总理还是答应了西哈努克的邀请。飞机上天了,盘旋了几圈后,终于平安地降落了下来。等离开现场后,有人提出周总理不应该同意西哈努克提出事先安排外的要求,这不符合国际惯例。周总理却说,西哈努克虽然年轻,可也是一个国家元首,对于他提出的要求,我们应当尊重。总理话锋一转,又说,你们是不是在心理还觉得柬埔寨是一个小国,我们就可以忽视了呢?在国际交往中,中国更应该尊重小国!

周总理的处变不惊,机智、简洁的回答一下子将西哈努克至于了不高不就的地位。

P8.大家请看这幅图,这是当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时周总理在机场迎接他的照片。照片上的这一幕,让许多记者措手不及。仔细看,尼克松总统的身体稍向前倾,而周总理的身体稍向后仰。有的同学可能知道,在日内瓦会议期间,美国代表企图把中国代表视为根本不存在。美国代表团团长杜勒斯当时命令美国代表团成不许同共产党中国的代表团成员握手。当周总理在休息室等候进入会场时,杜勒斯并不知道都有哪些人在休息室,于是他推门而入。周总理见杜勒斯进来了,准备走向前去同他握手,他一见到周总理,马上转头便跑。但是,美国代表团副团长史密斯将军对杜勒斯的这一做法却很不以为然,他认为即使是敌人,在停

1战以后双方也会互相握手。因此他走到周总理身边。由于杜勒斯曾命令不许同对方握手,他向周总理伸出手来,用手握一下周总理的肩膀。

对这件事的叙述或转述却出现在大量的外交史著作中,成为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程中引人注目的事件。周恩来本人在同外宾谈话中多次谈及此事,甚至在作大报告时也讲过。比如,他在1958年4月15日的全国外事工作会议上就说过:“我们不能像杜斯那样笨法,到了日内瓦还规定一条:不许握手。”

对此事印象最深的大概无过于首次访问中国的美国总统尼克松。1972年2月,他在飞往北京的航程对身边工作人员说了6次,要他们在飞机到达北京首都机场的时候不要紧跟着他出舱门,要让美国总统独自与周恩来握手,以弥补当年杜勒斯失礼。1972年2月21日,尼克松乘坐的“空军一号”在北京着陆以后,他即和夫人走下舷梯。这时,周恩来正在寒风中等着他。尼克松在回忆中写道:“我知道,1954年在日内瓦会议时福斯特·杜勒斯拒绝同周恩来握手,使他深受侮辱。因此,我走完舷梯时决心一边伸出我的手,一边向他走去。我们的手相握时,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这是次历史性的握手使中美敌对历史发生转折,是震惊世界的握手,是双方克服了无数政治隔阂、跨越了巨大文化差异的结果。这打破了中国外交的僵局,使中国外交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从此世界掀起了与中国结交的高峰。

(P5.)有人说,周恩来是有史以来世界上最无可挑剔的执政人物。江泽民主席用“三个结合”精准地评价了周总理的精神。分别是“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同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的结合;对上负责同对下负责的结合;高度的原则性同高度的灵活性的结合。”

P9.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周总理的人生目标。周总理曾把这样一句话作为奋斗的动力:“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 ”现在仍有许多人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是的,周总理在地狱里拯救了全中国。在文革中他为自己选择了一条最艰难最痛苦的道路:忍辱负重,因势利导,挽狂澜于即倒,扶大厦于将倾。原因是他要的不是青史留名,而是保住这个国家。事实证明,他做到了。

P10.还有一句我们耳熟能详的话:“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新学期开始,沈阳东关模范学校魏校长问同学们读书是为了什么?于是有人回答说:“是为了家父读书。”有人回答:“为明礼而读书。”也有人说:“为光耀门楣而读书。”当魏校长点名要周恩来回答是,坐在后排的周恩来站起来,庄重的回答:“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南开中学也因此将这句话作为翔宇楼大厅墙壁上的浮雕,用以激励学生发奋图强。

P11.下面我们来总结一下周总理的成就。①树立起古今中外难以逾越的人格高峰。②与他的战友一起建立起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③在文革中尽可能的保护他能保护的人,维持着中国的经济与国际地位。

P12.我们还知道,在周总理的背后,还有一位出色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祖国。她便是周恩来的结发妻子——邓颖超。在天津爱国学生运动中,周恩来与邓颖超都是冲锋在前的勇士,在觉悟社内,他们又都是志趣相投的战友。照常情,青年男女,特别是志趣相投的青年男女,在交往中相互爱慕,是自然之理,但那时周恩来与邓颖超这两颗充满激情的心,却丝毫没有去顾及个人感情,他们一心一意忙着救国,忙着斗争。

2又因为那时社会上封建思想很严重,对于男女之间的社交,“道学家”们攻击更甚,而“觉悟社”的社员们懂得,他们的行动,是对流言与诬蔑最有力的回答。因此,为了斗争,他们都更加严格地克制着自己的感情。

1920年11月7日,周恩来等197名赴法勤工俭学的学生,乘坐法国邮船“波尔多斯”号,前往巴黎去进一步探求救国救民的真理。而邓颖超则到北京师大附小当了教员,他们虽然相隔云山万重,但从来未间断彼此的联系。凭着鸿雁传书,他们交换着情况,交流着思想。此外,国内社友们还常会收到寄自法国的画片或贺年片,其中许多是周恩来寄来的。他曾在1922年底趁友人回国之便,给已转到天津教书的邓颖超带去了一张附有题诗的贺年片。正是在这种纯真的,志同道合的通信中,他们的感情逐渐成长了,终于定情。

1924年7月,周恩来从巴黎动身回国。当时,邓颖超任中共天津地委妇女部长。他们虽然在书信往来中间已经定情,但周恩来归国后近一年,却不曾有机会同邓颖超见上一面。1925年1月,高君宇在上海参加党的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之后,受周恩来之托,在返回北京的途中,特地在天津下车,到邓颖超任教的学校去看望她,并带给了她一封信,高君宇的这一次看望,对于他们的结合,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高君字被邓颖超称之为她与周恩来之间的“红娘”。

P13.周恩来和邓颖超彼此相惜,他们的爱情也充满着浪漫。1954年,为和平解决朝鲜问题和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周恩来率领中国代表团,出席了在瑞士举行的日内瓦会议。这时国内家中的庭院里,娇艳的海棠花正值盛开。海棠,是周恩来最喜欢的花。邓颖超赶紧压了一枝,连同原来医好的一片红叶,一同装在信封里寄去。信里还写道:“红叶一片,寄上想念”,表示了真挚的思念之情。周恩来托人带回了压制好的日内瓦出名的芍药花与玫瑰花,作为回很亲人的礼物。这两地的花和叶后来装在一个镜框里保存着,成为一件特殊的工艺品,更是他们情深似海的见证。1960年,邓颖超在协和医院做手术,正值暑天,周恩来的外事活动已安排的满满的,无法抽身。他就让身边的工作人员在手术那天不断同医院取得联系,以便随时知道手术后的情况。有一天,他还利用去机场接外宾之便,顺便到医院去看望。邓颖超见他日程排得那样紧,“还抽身来看望她,于心不忍,反劝他适当注意休息,不要以她为念。周恩来工作的特点是不分时间,不分地点,都随时批阅文件。有时没有桌子,他就顺手拿本书垫,但书写起来不太方便。后来他发现用一块小三合板来衬垫就方便多了,从此以后卧室和没有桌子的地方便都放上一块小三合板,以备随时可用。周恩来盘膝坐在床上垫着三合板,批改文件,实在辛苦。特别是在他高龄,重病之后更是不免感到劳累,为了改善他的工作条件,邓颖超亲自设计了一个一边高、一边低,适合周恩来靠坐在床上伏案工作的小床桌。为了不使文件散落到床上,减少他用左手去扶持文件的力量,在桌面四周还加了边框。这张作为他们恩爱见证的小床桌,曾出现在周恩来生平事迹展览会上。

P14.1972年,周恩来得了癌症,一直拖到1974年夏才住进医院。在这一年半中,邓颖超不论阴晴风雨,每天都要去看望周恩来,有时还参加医疗组织会议,讨论治疗方案,在需要作手术时,邓颖超总是守候在手术室外边,直到深夜、凌晨……

P15.周总理离开的时候,发生了一件感天动地的大事。那便是“十里长街送总理”。天灰蒙蒙的,又阴又冷。长安街两旁的人行道上挤满了男女老少。路那样长,人那样多,向东望不见头,向西望不见尾。人们臂上都缠着黑纱,胸前都配着白花,眼睛都望着周总理灵车将要开来的方向。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奶奶,双手拄着拐杖,背靠着一颗洋槐树,焦急而又

3耐心地等待着。一对青年夫妇,丈夫抱着小女儿,妻子领着六七岁的儿子,他们挤下了人行道,探着身子张望。一群泪痕满面的红领巾,互相扶着肩,踮着脚望着,望着……

夜幕开始降下来。几辆前导车过去以后,总理的灵车缓缓地开来了。灵车四周挂着黑色和黄色的挽幛,上面装饰着大白花,庄严,肃穆。人们心情沉痛,目光随着灵车移动。当总理的灵车缓缓开来时,好像有谁无声地指挥,老人、青年、小孩,都不约而同地站直了身体,摘下帽子,眼睁睁地望着灵车,哭泣着,顾不得擦去腮边的眼泪。许多人在人行道上追着灵车奔跑。就在这十里长街上,我们的周总理应送过多少位来自五洲四海的国际友人,陪着毛主席检阅过多少次人民群众。人们常常幸福地看到周总理,看到他矫健的身躯,慈祥的面庞。然而今天,他静静地躺在灵车里,越去越远,和我们永别了。灵车缓缓地前进,牵动着千万人的心。许多人在人行道上追着灵车奔跑。人们多么希望车子能停下来,时间能停下来!可是灵车渐渐地远去了,最后消失在苍茫的夜色中了。人们还是面向灵车的方向,静静地站着,站着,好像在等待周总理回来。

P16.最后,我们来看一些对周总理的评价。

“只要周恩来看你一眼,就把你争取过去了。”

冰心说,“他是付出爱最多,也是得到爱最多的人。他是古今中外第一位完人。”

梁衡说,“悲剧是命运从总理身上一条条地撕去许多本该属于他的东西,同时也在撕裂后人的心肺肝肠。那是永远无法弥补的遗憾,这遗憾又加倍转化为深深的思念。渐渐二十二年过去了,思念又转化为人们更深的思考,于是总理的人格力量在浓缩,在定格,在突现。” 威尔逊说,“周恩来的风度、品格和气质形成的独特魅力对见过他的人产生了感染力和吸引力。他富于同情心,理解他人,善于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往,这一切结合起来,是使其成为世界外交舞台上重要人物的基础。”

P17.多年后,人们班周总理的精神归结为“周恩来精神”。

P18.”周恩来精神"是一个完整、科学的系统,是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相类似的总体性范畴.它作为一个民间的、学术界、理论界的新概括,是为了对周恩来建树的卓著功勋、崇高境界及他的作用力、影响力作出的新的、更深层次的总结和概括.P19.希望通过我的介绍,同学们可以对周总理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最后,让我们走近周总理,领悟“周恩来精神”,争创周恩来班级,让我们的身上散发中国人的傲气,为祖国的未来发奋图强。

P20.谢谢大家。

第三篇:周恩来班创建材料

创建周恩来班活动阶段总结

在此,我与大家交流一下我曾经创建“周恩来班”几点尝试,请大家指正。

一、建立健全班级的各项管理制度,是创立“周恩来班”的根本保证。俗话说得好“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一个集体如果没有制度作保证,行动就没有准则和依据,他要这么做,你要那么做,集体就成为一盘散沙,是没有任何战斗力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个优秀的班集体的建立,必须要有一个完善的班级管理制度。我们必须制定了一系列具有班级特色的管理制度。如:班级的一日常规、民主管理制度、奖惩制度等,这些制度、公约,有的是用来约束同学们的言行,有的用来明确自己在这个集体中的责任和义务;有的则是用来说明个人和集体成长之间的关系。通过这些制度的规范和约束,使同学们明白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做到严守纪律、团结协作、相互关心、共同进步。

二、确立明确的目标是创建“周恩来班”的动力

目标是行动的动力。在我们创建的初始阶段,我就让我们班的每一个同学都制定了个人发展规划,并制订了班级发展的长远奋斗目标和近期奋斗目标,并通过班徽、班训和班级宣言等形式体现出来。每个同学不仅有了自己的奋斗目标,而且也共同规划了班级的奋斗目标,明白了个人成长离不开班级环境的建设,因为班级环境建设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个人奋斗目标的实现。

在学习方面,我们结合我校星级少年评比活动,引导学生努力学习,争做学习之星。在综合素质的培养方面,我们要让每位同学都有能力展现自己的风采。如杨旻同学在市县级演讲比赛,讲故事比赛中获奖。展青豆同学在绘画竞赛,我县写字比赛中获奖,龚俊涛同学在读书征文活动中,小书报竞赛中获奖。目标给了我们不竭的动力,每一次进步、每一次成功、每一次目标的实现,都在无形中给了我们能量,我们每个人都在努力中看到了闪光的自己。同时,我们的“周恩来班”也在不断完善、不断进步中变得不可动摇。

三、以集体活动为载体,丰富同学们的学习、生活,增进同学间的友谊,增加班集体的凝聚力,是创建“周恩来班”的核心内容。凝聚力的强弱是衡量一个班集体好坏的重要标志。在集体活动中,同学们有更多的接触机会,相互沟通、相互了解,相互信任,增进感情。我把活动大体分为三类:一类是环境建设:大力宣传、营造创建周恩来班的氛围,同学们通过讨论,制定了班级宣言;确定了班徽、班训;并通过板报、手抄等进行大力宣传:板报、手抄报也是学习、宣传总理精神的窗口,使同学在学习、宣传总理精神的同时,也能不断发展自己的能力。在德育处的领导下我们成功召开了“争做星级少年”的班队活动。第二类是班级组织的各种活动:根据学生在校学习的不同时期,我们把学生的创建活动大体分为三个阶段

(1)、学习交流阶段:

①、走近周总理、学习周总理的读书活动:这一时期,我们班平

均每人阅读了几本关于周总理的书籍,多次上网查阅有关周总理的资料。

②、组织同学们观看了《周恩来》、《开国大典》等影片,去寻找周总理的感人故事和英雄事迹。

③、组织学生观看课件<<一代伟人—周恩来生平事迹简介>>。④、开展读书交流活动,把同学们了解到的有关周总理的知识相互补充,充分提高学习效率;

⑤、开展有关“周总理生活故事演讲”活动,培养学生要注重生活细节,做任何事都要从点滴做起的良好习惯;

⑥、开展有关“周总理诗词书法比赛”活动;

(2)、行为内化、发展提高阶段:这一阶段,我们组织活动 ①、在德育处的领导下组织学生开展祭扫烈士墓活动。

②、召开“学会感恩”的主题班会;

③、在升旗仪式中,作国旗下讲话发言《感恩父母》;

④、要求每位同学为父母洗一次脚;当一次家。

3、责任系列:

①、召开“责任和使命”的主题班会,动员学生要“牢记使命,负起责任”;

②、参加“让爱心相随,责任相伴”的主题报告;

③、组织学生参加“爱心献特校”的捐款活动;

第四篇:周恩来班创建

创建条件

1.争创班级要用周恩来同志的伟大精神教育和引导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高尚的思想品质和良好的道德情操,努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2.争创班级能够认真学习周恩来同志的伟大精神,有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刻苦学习的责任感、使命感,从小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确立远大志向,树立和培育正确的理想信念。

3.争创班级能够认真学习周恩来同志的道德风范,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培养良好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引导学生牢固树立心中有祖国、心中有集体、心中有他人的意识,懂得为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具备文明生活的基本素质,学会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基本关系。

评比标准:

1.正气、大气,有领袖气质;

2.尊敬师长,学习上进,成绩良好;

3.诚实守信,乐于助人;

4.积极参加社会实践,组织、参与学校各项文化活动;

5.合作意识强,有团队精神;

6.讲究个人和公共卫生,有环保意识;

7.模范遵守校纪校规,时时处处起表率作用;

8.对外代表学校形象,展现枫叶学子风采。

创建过程:

1.推荐阅读《大地的儿子——周恩来的故事》这本书,文笔流畅,通俗易懂,融思想性、故事性、教育性和可读性于一体。

2.推荐播放电影《周恩来外交风云》。

3.出五期关于周恩来的主题板报,并在活动范围内举行班级小报竞赛。

4.带领学生一起收集有关周恩来总理的书籍、材料及影视片等,并组织学习、剪贴、观看在完成对学生宣传周恩来的相关工作后,举办主题班会,主要内容是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讨论看完相关书籍、电影的心得体会。

5.完成以上步骤后,组织学生,根据他们不同的兴趣、爱好、特长,鼓励学生展示出他们对周恩来的了解,对于表现优秀的可以设置相关奖励,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6.学生背诵《小学生守则》及《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三字歌”》,与创建“周恩来班”活动结合起来,进一步规范自己的言行,已命名的班级率先示范,其它班级为创建做好准备。

7.召开主题班队会,深化周恩来总理精神学习活动。

8.组织学生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让学生了解伟人的一生。

9.聘请有关人员来校做周恩来总理先进事迹报告会。

10.组织学生开展学习伟人演讲活动。

11.组织学生畅谈学习体会及心得。

12.班级成立周恩来小队。

13.定期举办手抄报展。

14.就活动过程,收效等进行总结。

第五篇:周恩来主题班会

周恩来主题班会活动方案 活动目的: 为充分挖掘周恩来思想道德教育的丰富资源,充分发挥和彰显周恩来精神对中学生的教育优势,针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实际,组织全校学生学习、弘扬、传承周恩来在思想道德方面所具有的高贵品质、高雅情操和高尚风范,通过一系列活动的开展,促使全班学生“懂礼貌,守纪律,勤读书,能吃苦,讲团结,有作为”,使学生从小树立崇高理想,以天下为己任,胸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抱负,勤奋学习,立志报效祖国。

通过活动,让学生充分认识认真读书的必要性,激发他们的责任感,学习周总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精神。活动准备:

教室 主持人 诗朗诵 故事 歌曲

活动过程:

一、主持人宣布主题班会活动内容——“向周恩来同志学习”,并挑选一位同学上台讲述周恩来同志的经历。

二、主持人引出“ 周恩来身上“凝聚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及“周恩来精神”等话题,让台下的同学们讨论发言。

三、诗朗诵《祖国万岁》

四、具体开展“六个一”活动。

1、每位学生读一本周恩来故事书。要把这次活动和读书活动紧密联系起来,要求每位学生至少读一本周恩来故事书,至少会讲一则周恩 来故事,设计一份读书小报。

2、开展主题班会活动。阅读和上网查阅有关周恩来的文史、图片;参观周恩来故居、纪念馆等形式,使周恩来精神让更多学生所了解、崇敬和学习,让更多学生为生在周恩来故乡而骄傲和自豪。

3、出一期主题黑板报。

4、开展一次讲周恩来故事比赛或演讲比赛。

5、树立一批典型的人和事。对个班级在学习活动月中涌现出来的优秀学生进行表彰,激发更多的学生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来。

6、组织一批优秀学生去瞻仰周恩来纪念馆。

五、主持人由小结引申到责任感,让台下学生讨论“目前,我们学生的主要责任是什么”。(经讨论得出主要责任是读书学习)

六、齐唱《我爱你,中国》

七、总结:篇二:周恩来主题班会有感

周恩来主题班会有感

谈及周恩来,相信大家对这句话一定很熟悉——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他以自己的所作所为践行着这句名言。周恩来同志作为一代伟人,生活上保持一贯艰苦奋斗的作风,工作上可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翻看他的生平,不难发现他可谓命运多舛,刚满十岁,生母和继母相继去世,从此,他就得像一个成年人一样担起家庭的负担,自己养活自己,正是这样的一个环境,铸就了一代伟人。他长期担任党和国家的重要职务,工作繁忙,日理万机,无论是在极其艰苦的战争岁月,还是在和平建设时期,他都时时处处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从而形成了伟大的周恩来精神。

他有着远大的理想,1911年,十多岁的他,在一所普通的学校,在一个普通的教室里,他说出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句话,也许说有点“时势造英雄”的意味,但我认为这与周恩来总理的个人修养肯定是有内在联系的,因为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这样的想法的。他有着聪慧的外交智慧,诙谐而幽默。当外国记者问他在中国为什么人走的路叫“马路”,周恩来总理从容地说:“因为我们走的是马克思主义道路”,所以叫马路。他有着无私奉献的精神,他虽身居高位,但从不谋私利。他的“十条家规”,不知会让现在的多少官员感到羞愧。他有着崇高的国际威望,1976年1月8号,这天伟人的心脏停止了跳动,举国悼念伟人的逝去,联合国为他降半旗,他赢得了世界人民的尊敬。这就是

我们敬爱的周总理,他以自己的行动践行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样一个理想,并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高风亮节,在中国人民心中矗立起一座不朽的丰碑,为中国的共产主义事业奉献了自己的一生。周恩来总理虽然已经与世长辞,但是他的精神必将永垂不朽,它是将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有为青年为了中国的振兴而奋斗。周恩来精神是中华民族的最优秀的文化精神和共产主义精神的完美统一,是中国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具有永恒的价值。

最后与大家分享周恩来总理的一些修养要则以共勉:1.加紧学习,抓住中心,宁精勿杂,宁专勿多;2.努力工作,要有计划,有重点,有条理。3.适当的发扬自己的长处,具体的纠正自己的短处。希望大家怀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理想,努力践行“周恩来精神”,充实地过好每一天,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也许你我曾经都怀揣着这样那样的梦想,但是真正得到实现的可能很少,因为把梦想放在脑子里和嘴上都是没用的,只有真正地付诸实际行动才能把梦想变为现实。篇三:创建周恩来班 主题班会

p3.大家好,下面由我来简单介绍周总理的生平。p4.周恩来(1898~1976),字翔宇,曾用名伍豪等,浙江绍兴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和外交家,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领导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人之一。p5.1917年天津南开学校毕业后,留学日本。1919年回国。五四运动中,在天津组织觉悟社,从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活动。1920年去法国勤工俭学,发起组织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青年团旅欧支部书记、中共旅欧支部领导人。1924年回国。1927年8月1日领导了南昌起义。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一直担任政府总理,兼任过外交部长(并任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主席。是中共第五届中央政治局委员,第六届中央政治局常委,第七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兼书记处书记,第九届中央政治局常委,第八届、第十届中央委员会副主席)等职务。p7.周总理出访柬埔寨,年轻的西哈努克亲王没有按照事先的安排,邀请周总理参观他心爱的小飞机。周总理去了。突然,西哈努克又请求总理乘坐他驾驶的飞机起飞浏览。望着周围阻止的目光,周总理还是答应了西哈努克的邀请。飞机上天了,盘旋了几圈后,终于平安地降落了下来。等离开现场后,有人提出周总理不应该同意西哈努克提出事先安排外的要求,这不符合国际惯例。周总理却说,西哈努克虽然年轻,可也是一个国家元首,对于他提出的要求,我们应当尊重。总理话锋一转,又说,你们是不是在心理还觉得柬埔寨是一个小国,我们就可以忽视了呢?在国际交往中,中国更应该尊重小国!

周总理的处变不惊,机智、简洁的回答一下子将西哈努克至于了不高不就的地位。p8.大家请看这幅图,这是当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时周总理在机场迎接他的照片。照片上的这一幕,让许多记者措手不及。仔细看,尼克松总统的身体稍向前倾,而周总理的身体稍向后仰。有的同学可能知道,在日内瓦会议期间,美国代表企图把中国代表视为根本不存在。美国代表团团长杜勒斯当时命令美国代表团成不许同共产党中国的代表团成员握手。当周总理在休息室等候进入会场时,杜勒斯并不知道都有哪些人在休息室,于是他推门而入。周总理见杜勒斯进来了,准备走向前去同他握手,他一见到周总理,马上转头便跑。但是,美国代表团副团长史密斯将军对杜勒斯的这一做法却很不以为然,他认为即使是敌人,在停 1 战以后双方也会互相握手。因此他走到周总理身边。由于杜勒斯曾命令不许同对方握手,他向周总理伸出手来,用手握一下周总理的肩膀。

对这件事的叙述或转述却出现在大量的外交史著作中,成为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程中引人注目的事件。周恩来本人在同外宾谈话中多次谈及此事,甚至在作大报告时也讲过。比如,他在1958年4月15日的全国外事工作会议上就说过:“我们不能像杜斯那样笨法,到了日内瓦还规定一条:不许握手。”

对此事印象最深的大概无过于首次访问中国的美国总统尼克松。1972年2月,他在飞往北京的航程对身边工作人员说了6次,要他们在飞机到达北京首都机场的时候不要紧跟着他出舱门,要让美国总统独自与周恩来握手,以弥补当年杜勒斯失礼。1972年2月21日,尼克松乘坐的“空军一号”在北京着陆以后,他即和夫人走下舷梯。这时,周恩来正在寒风中等着他。尼克松在回忆中写道:“我知道,1954年在日内瓦会议时福斯特·杜勒斯拒绝同周恩来握手,使他深受侮辱。因此,我走完舷梯时决心一边伸出我的手,一边向他走去。我们的手相握时,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这是次历史性的握手使中美敌对历史发生转折,是震惊世界的握手,是双方克服了无数政治隔阂、跨越了巨大文化差异的结果。这打破了中国外交的僵局,使中国外交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从此世界掀起了与中国结交的高峰。

(p5.)有人说,周恩来是有史以来世界上最无可挑剔的执政人物。江泽民主席用“三个结合”精准地评价了周总理的精神。分别是“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同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的结合;对上负责同对下负责的结合;高度的原则性同高度的灵活性的结合。” p9.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周总理的人生目标。周总理曾把这样一句话作为奋斗的动力:“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 ”现在仍有许多人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是的,周总理在地狱里拯救了全中国。在文革中他为自己选择了一条最艰难最痛苦的道路:忍辱负重,因势利导,挽狂澜于即倒,扶大厦于将倾。原因是他要的不是青史留名,而是保住这个国家。事实证明,他做到了。p10.还有一句我们耳熟能详的话:“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新学期开始,沈阳东关模范学校魏校长问同学们读书是为了什么?于是有人回答说:“是为了家父读书。”有人回答:“为明礼而读书。”也有人说:“为光耀门楣而读书。”当魏校长点名要周恩来回答是,坐在后排的周恩来站起来,庄重的回答:“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南开中学也因此将这句话作为翔宇楼大厅墙壁上的浮雕,用以激励学生发奋图强。p11.下面我们来总结一下周总理的成就。①树立起古今中外难以逾越的人格高峰。②与他的战友一起建立起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③在文革中尽可能的保护他能保护的人,维持着中国的经济与国际地位。p12.我们还知道,在周总理的背后,还有一位出色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祖国。她便是周恩来的结发妻子——邓颖超。在天津爱国学生运动中,周恩来与邓颖超都是冲锋在前的勇士,在觉悟社内,他们又都是志趣相投的战友。照常情,青年男女,特别是志趣相投的青年男女,在交往中相互爱慕,是自然之理,但那时周恩来与邓颖超这两颗充满激情的心,却丝毫没有去顾及个人感情,他们一心一意忙着救国,忙着斗争。2 又因为那时社会上封建思想很严重,对于男女之间的社交,道学家们攻击更甚,而觉悟社的社员们懂得,他们的行动,是对流言与诬蔑最有力的回答。因此,为了斗争,他们都更加严格地克制着自己的感情。1920年11月7日,周恩来等197名赴法勤工俭学的学生,乘坐法国邮船波尔多斯号,前往巴黎去进一步探求救国救民的真理。而邓颖超则到北京师大附小当了教员,他们虽然相隔云山万重,但从来未间断彼此的联系。凭着鸿雁传书,他们交换着情况,交流着思想。此外,国内社友们还常会收到寄自法国的画片或贺年片,其中许多是周恩来寄来的。他曾在1922年底趁友人回国之便,给已转到天津教书的邓颖超带去了一张附有题诗的贺年片。正是在这种纯真的,志同道合的通信中,他们的感情逐渐成长了,终于定情。1924年7月,周恩来从巴黎动身回国。当时,邓颖超任中共天津地委妇女部长。他们虽然在书信往来中间已经定情,但周恩来归国后近一年,却不曾有机会同邓颖超见上一面。1925年1月,高君宇在上海参加党的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之后,受周恩来之托,在返回北京的途中,特地在天津下车,到邓颖超任教的学校去看望她,并带给了她一封信,高君宇的这一次看望,对于他们的结合,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高君字被邓颖超称之为她与周恩来之间的红娘。

p13.周恩来和邓颖超彼此相惜,他们的爱情也充满着浪漫。1954年,为和平解决朝鲜问题和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周恩来率领中国代表团,出席了在瑞士举行的日内瓦会议。这时国内家中的庭院里,娇艳的海棠花正值盛开。海棠,是周恩来最喜欢的花。邓颖超赶紧压了一枝,连同原来医好的一片红叶,一同装在信封里寄去。信里还写道:“红叶一片,寄上想念”,表示了真挚的思念之情。周恩来托人带回了压制好的日内瓦出名的芍药花与玫瑰花,作为回很亲人的礼物。这两地的花和叶后来装在一个镜框里保存着,成为一件特殊的工艺品,更是他们情深似海的见证。1960年,邓颖超在协和医院做手术,正值暑天,周恩来的外事活动已安排的满满的,无法抽身。他就让身边的工作人员在手术那天不断同医院取得联系,以便随时知道手术后的情况。有一天,他还利用去机场接外宾之便,顺便到医院去看望。邓颖超见他日程排得那样紧,还抽身来看望她,于心不忍,反劝他适当注意休息,不要以她为念。周恩来工作的特点是不分时间,不分地点,都随时批阅文件。有时没有桌子,他就顺手拿本书垫,但书写起来不太方便。后来他发现用一块小三合板来衬垫就方便多了,从此以后卧室和没有桌子的地方便都放上一块小三合板,以备随时可用。周恩来盘膝坐在床上垫着三合板,批改文件,实在辛苦。特别是在他高龄,重病之后更是不免感到劳累,为了改善他的工作条件,邓颖超亲自设计了一个一边高、一边低,适合周恩来靠坐在床上伏案工作的小床桌。为了不使文件散落到床上,减少他用左手去扶持文件的力量,在桌面四周还加了边框。这张作为他们恩爱见证的小床桌,曾出现在周恩来生平事迹展览会上。p14.1972年,周恩来得了癌症,一直拖到1974年夏才住进医院。在这一年半中,邓颖超不论阴晴风雨,每天都要去看望周恩来,有时还参加医疗组织会议,讨论治疗方案,在需要作手术时,邓颖超总是守候在手术室外边,直到深夜、凌晨„„ p15.周总理离开的时候,发生了一件感天动地的大事。那便是“十里长街送总理”。天灰蒙蒙的,又阴又冷。长安街两旁的人行道上挤满了男女老少。路那样长,人那样多,向东望不见头,向西望不见尾。人们臂上都缠着黑纱,胸前都配着白花,眼睛都望着周总理灵车将要开来的方向。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奶奶,双手拄着拐杖,背靠着一颗洋槐树,焦急而又 3 耐心地等待着。一对青年夫妇,丈夫抱着小女儿,妻子领着六七岁的儿子,他们挤下了人行道,探着身子张望。一群泪痕满面的红领巾,互相扶着肩,踮着脚望着,望着„„

夜幕开始降下来。几辆前导车过去以后,总理的灵车缓缓地开来了。灵车四周挂着黑色和黄色的挽幛,上面装饰着大白花,庄严,肃穆。人们心情沉痛,目光随着灵车移动。当总理的灵车缓缓开来时,好像有谁无声地指挥,老人、青年、小孩,都不约而同地站直了身体,摘下帽子,眼睁睁地望着灵车,哭泣着,顾不得擦去腮边的眼泪。许多人在人行道上追着灵车奔跑。就在这十里长街上,我们的周总理应送过多少位来自五洲四海的国际友人,陪着毛主席检阅过多少次人民群众。人们常常幸福地看到周总理,看到他矫健的身躯,慈祥的面庞。然而今天,他静静地躺在灵车里,越去越远,和我们永别了。灵车缓缓地前进,牵动着千万人的心。许多人在人行道上追着灵车奔跑。人们多么希望车子能停下来,时间能停下来!可是灵车渐渐地远去了,最后消失在苍茫的夜色中了。人们还是面向灵车的方向,静静地站着,站着,好像在等待周总理回来。p16.最后,我们来看一些对周总理的评价。

“只要周恩来看你一眼,就把你争取过去了。”

冰心说,“他是付出爱最多,也是得到爱最多的人。他是古今中外第一位完人。” 梁衡说,“悲剧是命运从总理身上一条条地撕去许多本该属于他的东西,同时也在撕裂后人的心肺肝肠。那是永远无法弥补的遗憾,这遗憾又加倍转化为深深的思念。渐渐二十二年过去了,思念又转化为人们更深的思考,于是总理的人格力量在浓缩,在定格,在突现。” 威尔逊说,“周恩来的风度、品格和气质形成的独特魅力对见过他的人产生了感染力和吸引力。他富于同情心,理解他人,善于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往,这一切结合起来,是使其成为世界外交舞台上重要人物的基础。” p17.多年后,人们班周总理的精神归结为“周恩来精神”。p18.周恩来精神是一个完整、科学的系统,是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相类似的总体性范畴.它作为一个民间的、学术界、理论界的新概括,是为了对周恩来建树的卓著功勋、崇高境界及他的作用力、影响力作出的新的、更深层次的总结和概括.p19.希望通过我的介绍,同学们可以对周总理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最后,让我们走近周总理,领悟“周恩来精神”,争创周恩来班级,让我们的身上散发中国人的傲气,为祖国的未来发奋图强。p20.谢谢大家。

4篇四:创建周恩来班_主题班会

创周恩来班主题班会

大家好,下面由我来简单介绍周总理的生平。

周恩来(1898~1976),字翔宇,曾用名伍豪等,浙江绍兴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和外交家,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领导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人之一。1917年天津南开学校毕业后,留学日本。1919年回国。五四运动中,在天津组织觉悟社,从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活动。1920年去法国勤工俭学,发起组织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青年团旅欧支部书记、中共旅欧支部领导人。1924年回国。1927年8月1日领导了南昌起义。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一直担任政府总理,兼任过外交部长(并任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主席。是中共第五届中央政治局委员,第六届中央政治局常委,第七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兼书记处书记,第九届中央政治局常委,第八届、第十届中央委员会副主席)等职务。

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周总理的人生目标。周总理曾把这样一句话作为奋斗的动力:“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 ”现在仍有许多人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是的,周总理在地狱里拯救了全中国。在文革中他为自己选择了一条最艰难最痛苦的道路:忍辱负重,因势利导,挽狂澜于即倒,扶大厦于将倾。原因是他要的不是青史留名,而是保住这个国家。事实证明,他做到了。

下面我们来总结一下周总理的成就。①树立起古今中外难以逾越的人格高峰。②与他的战友一起建立起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③在文革中尽可能的保护他能保护的人,维持着中国的经济与国际地位。1972年,周恩来得了癌症,一直拖到1974年夏才住进医院。在这一年半中,邓颖超不论阴晴风雨,每天都要去看望周恩来,有时还参加医疗组织会议,讨论治疗方案,在需要作手术时,邓颖超总是守候在手术室外边,直到深夜、凌晨?? 1 周总理离开的时候,发生了一件感天动地的大事。那便是“十里长街 送总理”。天灰蒙蒙的,又阴又冷。长安街两旁的人行道上挤满了男女老少。路那样长,人那样多,向东望不见头,向西望不见尾。人们臂上都缠着黑纱,胸前都配着白花,眼睛都望着周总理灵车将要开来的方向。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奶奶,双手拄着拐杖,背靠着一颗洋槐树,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一对青年夫妇,丈夫抱着小女儿,妻子领着六七岁的儿子,他们挤下了人行道,探着身子张望。一群泪痕满面的红领巾,互相扶着肩,踮着脚望着,望着?? 夜幕开始降下来。几辆前导车过去以后,总理的灵车缓缓地开来了。灵车四周挂着黑色和黄色的挽幛,上面装饰着大白花,庄严,肃穆。人们心情沉痛,目光随着灵车移动。当总理的灵车缓缓开来时,好像有谁无声地指挥,老人、青年、小孩,都不约而同地站直了身体,摘下帽子,眼睁睁地望着灵车,哭泣着,顾不得擦去腮边的眼泪。许多人在人行道上追着灵车奔跑。就在这十里长街上,我们的周总理应送过多少位来自五洲四海的国际友人,陪着毛主席检阅过多少次人民群众。人们常常幸福地看到周总理,看到他矫健的身躯,慈祥的面庞。然而今天,他静静地躺在灵车里,越去越远,和我们永别了。灵车缓缓地前进,牵动着千万人的心。许多人在人行道上追着灵车奔跑。人们多么希望车子能停下来,时间能停下来!可是灵车渐渐地远去了,最后消失在苍茫的夜色中了。人们还是面向灵车的方向,静静地站着,站着,好像在等待周总理回来。

最后,我们来看一些对周总理的评价。

“只要周恩来看你一眼,就把你争取过去了。”

冰心说,“他是付出爱最多,也是得到爱最多的人。他是古今中外第一位完人。”

梁衡说,“悲剧是命运从总理身上一条条地撕去许多本该属于他的东

西,同时也在撕裂后人的心肺肝肠。那是永远无法弥补的遗憾,这遗憾又加倍转化为深深的思念。渐渐二十二年过去了,思念又转化为人们更深的思考,于是总理的人格力量在浓缩,在定格,在突现。” 威尔逊说,“周恩来的风度、品格和气质形成的独特魅力对见过他的人产生了感染力和吸引力。他富于同情心,理解他人,善于和不同文化背景 的人交往,这一切结合起来,是使其成为世界外交舞台上重要人物的基础。”

多年后,人们班周总理的精神归结为“周恩来精神”。

周恩来精神是一个完整、科学的系统,是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 论相类似的总体性范畴.它作为一个民间的、学术界、理论界的新概括,是为了对周恩来建树的卓著功勋、崇高境界及他的作用力、影响力作出的新的、更深层次的总结和概括.希望通过我的介绍,同学们可以对周总理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最后,让我们走近周总理,领悟“周恩来精神”,争创周恩来班级,让我们的身上散发中国人的傲气,为祖国的未来发奋图强。

谢谢大家。

下载创建周恩来班_主题班会word格式文档
下载创建周恩来班_主题班会.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周恩来班创建工作总结

    “周恩来班”创建工作总结 追求真理、崇尚理想、生命不息、奋斗不止、不断进取、酷爱学习、善于学习、学以致用、胸襟博大、广交朋友、善于协作、理想远大、淡泊名利、一心......

    创建“周恩来班”工作总结

    创建“周恩来班”工作总结 我们班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和时代要求,将周恩来精神作为对学生进行思想品质教育的主要内容。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开展了行之有效的......

    创建周恩来班工作总结

    共和中心小学 四(4)、三(3)创建“周恩来班”工作总结 在过去的两年里,我们“周恩来班”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开展了行之有效的“学习周恩来”活动。把学习周恩来精神,创建周恩来班贯穿......

    周恩来班创建感想

    周恩来班创建感想 汪艳茹 江苏省盱眙县仇集中心小学五(2)班被学校授予周恩来班,在创建恩来班过程中,我班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深得学校领导及全体老师的一致好评。具......

    周恩来班创建计划[★]

    “周恩来班”创建活动计划 一、创建背景 根据省“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活动和市“周恩来班创建活动”文件精神,为了继承和发扬周恩来崇高的人格品德,激发同学们的民族自尊心......

    2011周恩来班创建方案

    2011-2012学年度“周恩来班”创建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教育是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基本途径,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工程。在众多纷繁多样的思想......

    周恩来班创建计划书

    浦人资1102“周恩来班”创建计划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周总理自小就有的志向,也铸就了他不朽的一生。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担负着建设祖国的重任,我们要学习周总理全心全意......

    创建周恩来班策划书

    机械工程系创建周恩来班策划书机械工程系机制1043班年5月3日2011机械系创建“周恩来班”计划书一、活动背景意义周恩来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化身,是中华民族以德为本的理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