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有感征文:人民心中永远的丰碑
人民心中永远的丰碑
——读《周恩来与他的世纪》有感
中国如果没有毛泽东,就可能不会燃起革命之火;如果没有周恩来,就会烧成灰烬。
——尼克松
半个世纪的风风雨雨,中国走过了一条漫长的路,上下求索的中国人民始终难忘一个名字:周恩来。每每听到‚周恩来‛这三个字的时候,我脑海中不由自主的浮现出那张坚毅又和蔼的面孔,心中总是燃起一种莫名的激情,他高大伟岸的身躯所散发出的精神力量,已深深震撼着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人。也是这个名字,陪伴中国走过了一百多年的风雨历程。在他逝世三十多年后的今天,依然有无数的人在怀念他,依然有无数的人为他的精神所感动!周总理那高大伟岸的形象早已深入人心,但是我对总理鞠躬尽瘁的一生产生更深刻和更细致的了解,是在我读完韩素音的《周恩来与他的世纪》之后。每次提到周总理,我们不是单单的对总理的光辉事迹的赞颂,我觉得更多的是对总理高尚人格魅力的学习!对恩来精神的传承和发扬!因为周总理已经成为人民心中永远闪耀着光芒的精神丰碑!韩素音先生说:周恩来是一位世界性的政治家。他不仅智慧过人,富有魅力,胆识超群,而且毫无自私自利之心;他鞠躬尽瘁,把自己一切都奉献给了他的国家和人民。这样的人物是极其罕见的。在读完《周恩来与他的世纪》后,我深深感受到了这点,略陈几点,与诸君共勉: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12岁那年。周恩来离开家乡,进了东关模范学校读书。
一天修身课上,魏校长向同学们提出了一个问题;‚请问诸生为什么读书?‛同学们踊跃回答,有的说:‚为做官而读书。‛也有的说;‚为挣钱而读书。‛‚为明理而读书‛…….周恩来一直静静的坐在那里,没有抢着发言。魏校长注意到了,打手势让大家静下来,点名让他回答。周恩来站了起来,清晰而坚定的回答;‚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魏校长听了为之一振!他怎么也没想到,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竟有如此的抱负和胸怀!他睁大眼睛又追问了一句;‚你再说一遍,为什么而读书?‛‚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周恩来铿锵有力的话语,博得了魏校长的喝彩;‚好啊!为中华之崛起!有志者当效周生啊!‛
是的,少年周恩来在那时就已经认识到,中国人要想不受到帝国主义的欺凌,就要振兴中华。这对一个十三岁的孩童来说是十分难能可贵的。长大了之后即使他已身居高位,但还是一直读书学习,他放眼于世界。周总理将他的一生都奉献给了人民,他之所以这样伟大,与他少年时崇高的理想是分不开的,而我们现在有时的碌碌无为,不正是因为缺少这份理想和执着吗?!
我参观了恩来童年读书处,觉得我们当代大学生,正是缺少这种读书精神,缺少这种忧国忧民的意识,很多人认为这个时代说爱国很虚伪,很假,那是因为你没有体会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于我们而言的归属感。正如那位校长说的:有志者,当效周生!我们应当树立伟大的理想,刻苦努力地学习。为我们的社会为我们的国家献出自己的一份力,这才不辜负周总理的殷切希望!
我们是在互相通信中恋爱的周总理与邓颖超相识于五四运动时期,周总理留学法国后,一直于邓颖超保持书信往来,在信中,周总理对邓颖超说起过对法国美丽景色的喜悦之情,倾吐了他的希望和梦想。他把自己所写的文章寄给她,再由她转送《益世报》以及此时已不再开展活动的觉悟社的朋友们。两人正是在一封封信里面积累了深深的感情。他们结婚后整整半个世纪的恩爱之情,真正为世人留下了一段举世传颂的爱情故事。
想一想,还有哪个英俊潇洒、位高权重的男人能像总理一样,一辈子忠于自己的婚姻,和自己的结发妻子共度一生?且他的妻子还不能生育。
邓颖超曾经送了一件毛衣给周总理,上面写着‚给你温暖,小超‛这件毛衣见证了他们相濡与沫的革命爱情。总理对爱人的忠诚是难能可贵的,在革命的岁月里,这对革命伴侣携手走过了一生。
在本书作者韩素音先生拜访85岁高龄的邓颖超,在问及于周总理爱情时,邓说:‚我们是在互相通信中恋爱的‛
1992年7月11日,邓颖超因病逝世。她生前所在的党支部,遵照她的遗嘱,用曾装过周恩来骨灰的骨灰盒,将她的骨灰撒向曾撒过周恩来骨灰的江河大海中,从而使两位伟人的恩爱之情与日月同辉,与江河同存!
忍辱负重为人民
《周恩来与他的世纪》这本书中讲到,在他幼小的记忆中,印象最深刻的便是她母亲陈氏给她讲同样是楚州的韩信的故事:‚韩信勇敢胆大,从不吹牛。说话总是心平气和,虚心倾听别人意见。一次有个屠夫带着一帮恶棍要羞辱韩信,令他从其胯下爬过去。韩信明白,若不从命,就会遭杀身之祸。于是他真的从屠夫的胯下爬了过去。在他为汉朝立下赫赫战功之后,他又遇到了那位屠夫,不仅没有杀害他,反而还奖励了他。‘谢谢你,屠夫,你给了我一次很好的教训。’‛周恩来问道:
‚难道他不想报仇?‛
‚只有心胸狭窄的小人才会为了个人的恩怨而寻求报复。大人不记小人过。‛ 这个故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周总理以后为人处世的态度。因为在拯救国家,拯救人民的征途上,总理也同样遭受过屈辱:1930年李三立左倾错误使党损失严重,周恩来试图回国来纠正错误,却遭到了责难,是非被颠倒。但为了大局的稳定,他放弃了申辩,忍辱负重,维护了党的统一。他曾跟在江青的后面喊:向江青同志学习。但他最后坚持了下来,终敌人粉碎。他的伟岸身躯,在历史的长河中,站成了人民心中永远的丰碑!
为中华腾飞而努力奋斗!
参与北伐、组织上海工人武装起义、武昌起义、参与并成功完成反围剿、长征、西安事变、抗日战争时期的民主统一战线、解放战争时期的民主统一战线、民主建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出使苏联、发展核武器、万隆会议、反帝全球统一战线、会见尼克松、重返联合国。。。
一个人一生中只要做成了其中一件,便可无憾。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是人民对他担任各项工作时所付出努力的肯定和钦佩。只要国家需要他,人民需要他,他就义无反顾地站出来,为国家,为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新中国成立以后,周恩来成为了国家领导人之一,却仍过着节衣缩食的日子。在作者的记忆中,总理老是着一套简朴而又发旧的中山装,只有在会见外国友人时才会暂时换上西装。小时候学过《一夜的工作》这篇文章,被文中日夜操劳的总理深深打动,周总理为祖国的地位夜以继日地工作,在世界各地积极奔走,唇枪舌剑,为新中国的外交打下了牢固的根基。这对一个举步维难的国家来说,是多么不容易啊!
苏联总理柯西金曾这样评价周总理:他是绝顶聪明的人,只要他在世一天,我们是不会进攻的,也不可能进攻的。美国前总统尼克松也认为周恩来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政治家,并亲自为总理脱大衣......这就是我们伟大的周总理,一个光明磊落,无一丝瑕疵的革命者,他一生的追求,一生的奋斗,都是为了人民的利益,国家的富强。在这个日益喧嚣的社会,在这个容易浮躁的年代,年轻气盛的我们需要总理的精神来帮助我们摆脱困惑和迷惘。
浮舟沧海,立马昆仑,总理正是这句话的生动写照。忧国忧民,将他的大爱撒播到中国大地上,我为祖国拥有这样的一位伟大总理而感到无比的自豪!为祖国操劳了一生,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他交代说:“把我的骨灰撒到江河大地去做肥料吧。”他将自己一生中最后的一切也要奉献给人民,他才心安。这种鞠躬尽瘁,死而“不”已的精神,是他一生对人民的“大爱”所注定的。
韩素音这样评价周恩来——他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有彻底献身精神的革命者。在我看来,总理的精神如一盏高悬的明灯,照亮着我们一代代人前进的道路!
后记:
读罢此书,感慨万千,只略陈了其中一二,以表对总理的无限怀念之情。周总理的远大抱负,及恋爱观,人生观,价值观等等,都是留给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人民心中永远的丰碑!
我们年轻一代是祖国的希望,应当学习周总理的精神,以这种精神为我们前进路上的航标,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为社会主义事业而奋斗!
第二篇:心中的丰碑建党90周年征文
心中的丰碑
(作者:)
如果有人问我,党在你的心中是什么?我可以自豪地说,党就是一面飘扬的旗帜,一盏指路的明灯;如果有人问我,党在我心中有多重?我可以郑重地回答,党在我心中重千斤;如果有人问我自己是否践行了党的伟大精神,我可以明确的说,我在生活中时时刻刻铭记党的精神,并在日常生活中做好!
5000年的灿烂文化让我为我的祖国深感骄傲,但中国近代史却是一段屈辱的历史,外国侵略者用鸦片和大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他们在中国的国土上飞扬跋扈,烧杀抢掠,肆意地践踏着我们的锦绣山河。
中国人民为挽救中华民族,进行了各种试探,长夜漫漫,路在何方?路在何方?1921年的一个夏日,中国共产党诞生了,仿如一道曙光划破黑暗的长空。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它挺身而出,带领着千百万革命志士,用燎原的星火唤醒了四万万劳苦大众,历经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赶走了帝国主义,推翻了蒋家王朝,用鲜血和生命赢得了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从那一刻起,党在我心里是一座丰碑,是一个灯塔,是一面旗帜,让我敬仰、引我前行、促我奋进。中国共产党从诞生到现在,已走过了90年的光辉历程。90年来,我们党由小到大,由弱变强,广大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冲破重重难关,夺取了革命斗争的胜利,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国家日益昌盛,人民的社会地位、物质生活水平和文化教育水平进一步提高。缅怀党的历史,使我们更加坚信: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人民开创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新胜利,谱写国富民强的辉煌篇章。
90年的实践,我们深深感到: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武装起来的党;是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党;是肩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深受全国各族人民拥护和爱戴的党;是伟大、光荣、正确的党。
第三篇:真正的丰碑矗立在人民的心中——读李林森事迹有感
真正的丰碑矗立在人民的心中
——读李林森事迹有感
8月2日晚间,万源市委常委、组织部长李林森同志追思会在万源市河西新区亲水平台隆重举行。该市近万名机关干部、社区居民、大学生村官、中小学生以及社会各界人士自发聚集在一起,深切缅怀李林森同志。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社会各界人士自发聚集前来缅怀李林森同志呢?记得著名诗人臧克家曾经说过,“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答案只有一个:李林森同志虽然走了,但是他还活在万源千千万万人民的心中。
“公正廉明,无私奉献,燃尽生命写忠诚,山河无不垂泪;锐意创新,情牵百姓,呕心沥血铸党魂,万民有口皆碑。”这是群众送给李林森同志的挽联,表达着无数市民对他的深切怀念和感恩。
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中。一个人,特别是一名领导干部,我们不要看他在位时的风光,而要看他退休或者离去后的口碑。真正执政为民的干部,真正廉洁奉公的干部,他的事迹会在人民群众中口口相传,永垂不朽。如果碌碌无为,甚至鱼肉百姓,即使勒石刻碑,也会淹没在群众的唾沫之中。
李林森同志虽然走了,但活在人民心中,李林森同志虽然没有为自己立碑作传,但他在人民心中树下一座无字丰碑。
这一座丰碑,是李林森同志用生命和热血浇注。2004年,他无惧滔天洪魔肆虐,在宣汉五宝带领全镇人民舍身忘死“洪”口夺命,创造了抗洪救灾的人间奇迹。
这一座丰碑,是李林森同志用智慧和责任雕刻。他担任万源市委常委、副市长期间,在新农村建设中作出了突出贡献。他任万源市委常委、组织部长以来,致力组织工作创新发展,开创了万源组织工作新局面,创造性开展“四评村官”做法,受到了中央、省、市各级领导肯定批示并在全国推广。
这一座丰碑,是李林森同志用人格和党性描画。他鲜明正确用人导向,凝聚出了干事创业万千力量。他永葆清正廉洁本色,生动诠释了俯仰无愧的真挚情怀。
李林森同志在身患肝癌、肺癌近两年来,强忍癌魔晚期及多次高难度手术的痛苦折磨,忘我地一心扑在工作上,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呕心沥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组织部部长李源潮同志批示“李林森同志是一位公正廉明,无私奉献,愿为党的事业燃尽生命之火的基层组织部长”。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李林森同志虽然为党的事业燃尽了生命之火,但是他在人民心中留下了一片永远的光明,树立了一座不朽的丰碑。
第四篇:心中的丰碑范文
心中的丰碑
-----观龚全珍老人事迹有感
肖丽红
为了在全校师生中深入学习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我校利用教师例会的间隙,组织全体教师观看了信仰之光暨龚全珍老师事迹报告会。龚全珍老人的坚持以及她坚定不移的信仰让我深受鼓舞,应该说,龚老给让我经历了人生中最感动的一次心灵洗礼。
龚全珍老人年轻时,放弃本可以优越的生活,选择与甘祖昌将军一起回乡与乡亲共同建设美好的家园;离休后,又发挥余热,锲而不舍地关心和帮助着青少年成长,将革命前辈的优良传统源源不断地传递给下一代。让老一辈革命者的理想、信念和革命信仰一直传承着。老人已经耄耋之年,却让年轻的我相形见绌,我不禁想到了自己在工作和生活中的表现,面对目前在学校全面铺开的课改,我又热情,课很多时候却由于困难而停滞不前,最终没能获得实质性的收效;面对可爱的学生,我怀有一颗爱心,却常常因为冲动和缺乏耐心而或多或少给一些孩子带来困扰。从龚全珍老人身上,我似乎寻找到了日后的方向,有爱心和上进心是极好的,可要作为一个素质教育时代的合格教师,隐忍、坚持和宽容的个性更为耀眼。简朴而平淡的生活不叫贫穷,心中缺乏信仰才是生活的悲哀。
我想,作为一名普通的小学教师,虽然我不是党员,但不能以此为借口而碌碌无为,龚全珍老人就是我心中的一座丰碑,在对待教学工作中,我应该把龚全珍老人当做“镜子”,一面自我对照、寻找差距的“镜子”,言行举止都要以她为参照,从而给自己“正衣冠”,并真正从思想上去“洗洗澡”和“治治病”,切实履行作为一名教师该尽的义务,真正成为孩子们的良师益友。
第五篇:心中的丰碑
心中的丰碑
敬爱的周总理与夫人邓邓颖超同志的纪念馆位于天津风景秀丽的水上公园北侧,馆内藏品丰富、文物价值弥足珍贵。据有关资料显示,该馆已征集文物、文献、照片及其他资料8000余件,珍品达百余件,小到周恩来写的申请书,大倒周恩来的专机。
一进纪念馆瞻仰厅,正面耸立着周恩来邓颖超的汉白玉雕像《情满江山》,大型壁毯《海阔云舒》作为背景,周恩来英俊潇洒,邓颖超端庄高雅,两人相依,面带慈祥的微笑,注视着前方,他们展望的是中国的未来。雕像两旁,是一副对联:总理精神,永世长存!透过雕像,我们除了看到的是一对恩爱的夫妻外,还看到了一对伟大的革命者,在中国革命的道路上,相互扶持,一起战斗,一起度过那些艰苦的岁月。两侧浮雕墙镌刻出五四运动、南昌起义、红军长征、西安事变和开国大典、祖国建设等历史性画面。
走过瞻仰厅,便来到生平厅,生平厅包括九个部分,(一)风采:展示周恩来、邓颖超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合影照片和代表性的手迹诗词。
(二)追求真理:记述他们立志救国、领导爱国运动、从事建党活动的早期革命历程。
(三)拯救中华:再现周恩来领导南昌起义、坚持白区斗争、参与指挥长征、推动全民抗战、指挥解放战争及建立新中国等革命实践活动。
(四)总理国务:介绍周恩来出任政府总理、擘画建设宏图、促进民族团结、坚持独立自主和为促进世界和平作出的不朽贡献。
(五)领导妇运:展现邓颖超在领导妇女运动、增进与世界妇女交往中所做出的突出功绩。
(六)力挽狂澜:反映周恩来在“文革”期间,坚持顾全大局、保护大批干部、战胜反党集团、重构四化蓝图的雄才大略。
(七)继承伟业:回顾邓颖超晚年肩负党政要职、支持改革开放、增进国际友谊的卓越工作。
(八)英灵永驻:追溯举国上下沉痛悼念敬爱的周恩来、邓颖超同志的情景,敬展先后敬放两位伟人灵骨的骨灰盒。
(九)遗愿化宏图:表现中国人民继承周恩来和邓颖超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遗志,以党的十五大精神为指导,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生平展厅采用复原场景、微缩景观、灯箱图表、超宽银幕、背投式大屏幕、触摸式显示屏等现代科技手段和大量翔实的历史资料、珍贵的文献文物,全面展示一代伟人、两位楷模的风采。
情怀厅设在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二楼东西两侧的展厅内,为情怀一厅和情怀二厅两部分组成。展线长120米,展地面积为500平方米,共展出文物、文献140余件。情怀厅以情为主线,以大量文物来展示两位伟人的崇高品格和精神风范。为了围绕主题营造氛围,两个展厅各安放一尊蜡像,和周围展线上的文物相互呼应。以“革命伴侣公仆风范”为题的情怀—厅。在大型油画“盛装迎主人”的背景前,一尊邓颖超“笑忆甘棠”的蜡像与展壁上的文物融为一体,在鲜艳、浓烈的海棠树映衬下,和蔼、慈祥的邓妈妈坐在院中的藤椅上,使人感到温暖和爱的贴近。此厅介绍了周恩来、邓颖超的爱情和亲情,表现他们之间“互爱、互敬、互勉、互助、互信、互谅、互让、互慰”的夫妻情谊及他们对亲属的热情相助和严格要求,更突出展现了他们把众多战友后代和烈士子弟视为亲生子女的高尚品格。四周展壁上展出的是周恩来、邓颖超在几十年艰苦斗争中遗留下来的生活用品和他们保存或赠送给亲属及烈士子弟的物品。这里展出的1938年至1974年间周恩来和邓颖超的部分通信和他们的合影照片,大多为邓颖超精心保存下来的。这些展品充分体现了他们艰苦朴素、廉洁奉公的美德,从而揭示了“革命伴侣公仆风范”这一主题。
看到周恩来的蜡像安详地坐在那里,面带慈祥的笑容,让人倍感亲切,同时我也注意到,老年的周恩来并不是我想象中的那么健壮,从他骨瘦的身躯可以看出,他为了中国的革命事业耗尽了自己的一生。他在生命的最后时刻都是在和疾病作斗争,早年的奔波让他晚年也过得那么痛苦,我们伟大的总理啊,什么赞词在你面前都显得那
么苍白无力,你的功勋岂能是任何文字能记载的!
周邓的爱情,也是广为人们所传诵的,他们从相识到相爱到相伴,是革命事业将他们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为了革命事业,他们也牺牲了好多,包括自己还未降生的孩子(邓颖超曾在奔波途中流产),他们一生没有孩子,可能是上天不忍心让任何人去打扰他们的二人世界吧!他们用一生的不离不弃来诠释着最真挚的爱情。他们有着共同的理想,共同的信念。
伟大的总理和总理夫人,我们想您们致敬!请您们放心,我们新的一代一定继承和发扬你们的光辉事业,肩负起建设祖国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