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百姓心中的丰碑
百姓心中的丰碑
——记因公徇职的陆良县马街镇泉丰村党支书张金富
2002年9月4日,这是一个极为悲壮的日子,就在这一天,52岁的陆良县马街镇泉丰村支书张金富,在工作岗位上被歹徒严重刺伤后以身徇职,永远地“走”了,离开了朝夕相处的父老乡亲们,撇下了风烛残年的老父,诀别了相濡以沫的妻子,丢下了尚未成家的儿„„
噩耗传出后,宁静的泉丰村仿佛晴天劈雷一样,淳朴的乡亲们谁也无法相信和接受这个残酷的现实。悲痛之余,人们纷纷追忆着张支书生前的事迹,颂扬他的功德。
(一)张金富同志生于1950年10月,在陆良县马街镇泉丰村委会四组。在过去的艰苦岁月里,尽管他勤奋好学颇有悟性,小学毕业就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陆良县第一中学,但因家境贫困,只能转入二中,没过多久,便辍学在家,接过父辈的扁担、锄头,奔波在家乡的红土地上,过早地体验着生活的磨难和艰辛。1972年,胸有抱负的他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应征入伍到人民解放军80503部队。在军营,这位身出寒门的农家子弟倍感机会难得,从不虚度年华,不断锺练自己,学文化是标兵,搞训练是尖子,先后18次受到上级的嘉奖和表扬,并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80年,在部队一呆就是9年的他毅然服从组织的决定,退伍回到自己的家乡。根据他的思想表现和工作能力,镇党委将他安排到
泉丰村办事处担任治保主任、调解主任兼民兵营长。面对组织的挑选,他欣然接受,决心用成绩回报组织的信任。就这样,他全身心的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中,尽心揭力做好每一件具体的事,哪里有纠纷、矛盾,他就出现在那儿,抗洪旱、抢险情、助群众,危难之处都有他的身影。
(二)1999年下半年,陆良县在全县范围内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村改委工作执法。在同年8月举行的泉丰村首次“村官”民主选举大会上,工作一贯任劳任怨,且敢想敢干的张金富,受到了乡亲们的致信任和拥护,以高票当选为村委会副主任。2000年7月,他又被马街镇党委任命为村支书。随着角色的转换和职务的提升,他肩上的担子更重了,其信心也更坚定了,并一直以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为原则,他时常告诫村“两委”班子成员:人不可为自己,要为老百姓多做实事,雁过留声,人过留名。因此,自担任村主要领导后,他始终严格要求自己,克服“太平官”思想,带领干部群众千方百计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想主设法兴建各类公益事业,一步一个脚印地履行一个党员的职责,脚踏实地地实践着自己的人生准则成为乡亲们致富的领头羊。大家清楚寺记得——
2000年10月,担任村支书不久的张金富便在“两委”班子成员会议上提出泉丰村如何致富的关键问题——泉丰村如何能致富呢?大伙心中十分清楚,泉丰村虽地处陆良坝子边沿地带,有着良好的土地、水源等自然优势。但是,长期以来,优势和潜力却未能充分地挖掘和发挥,大家依然按照传统习惯耕耘着,以致经济受困,增收难于实现。
怎么办?如果改变又触动少部分人的利益。后经过张金富的反复做工做,在“两委”班子讨论后,最终形成两点共识:一是将村委会的800余亩旱地全部用于栽植蚕桑,使桑田面积由过去的200亩扩展到1000亩;二是将村后面山里荒废的2000亩地全部实施退耕还林,用于栽种经济类竹子和树木。方案确定后,得到了广大群众的认可和支持,但同时也触动了少部分的利益,他因此也受到不少人的威胁和殴打,他几次住进了医院,但他并没有被吓倒,经过多方做工作和带头苦干。经过一个冬春的努力,800亩蚕桑和2000亩竹子全部按计划栽植完毕,如今桑田有了效益,翠绿的竹子更是长势茂盛。
由于泉丰村的电一直是由村上管理,由于监管和空耗等原因,农民用电价格过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2001年下半年张金富多方协调决定率先对泉丰村进行电网改造,然而这本是一项利民工程,却再次损害了一些平时用“飞电”人群的利益,他们多次聚集和煽动一些不明真相的群众到张金富家闹事,并多次恐吓,张金富也几次轻伤住院,他没有被吓倒,为了广大群众的利益,他带大家顺利完成了这一民心工程。他没有就此而止步,他的心早已在谋划着另外几件长久挂在心间的公益事业,修建水泥路面和兴建自来水和蓄水坝塘。众所周知,泉丰村座落于龙海山麓,村子东边山脚下有一眼四季流鲜的泉,名为贞珍龙潭。正是有了这个远近闻名的泉水的缘故,泉丰村的豆腐产业方兴未艾,成为名贯四方的豆腐村,全村长年做豆腐的人家就有150多户。然而,由于村庄道路破烂不堪,加之道路弯窄,取水不便,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村容村貌,制约着该村豆腐业的发展,再加由于季
节原因,平时水白白流淌,而到栽秧时却没有水可用,影响了栽种。有了目标后,他把自己的想法说给了“两委”班子成员,然后由村委会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定夺。为了不加重村民负担,又能把这些问题彻底解决,他多方筹集资金,终于为村铺筑了5000多平方米的村庄水泥道路,从此,泉丰村告别了泥泞时代。此后,他又汇同其他村干部一道,跑镇上、奔县里、尽量争取改水经费,终于在2002年元月将自来水问题解决,全村610户人家,户户用上了清澈甘甜的自来水。
他还非常关心教育,多方筹集资金投入教育,他常说:穷不能穷教育,为了提高教师的积极性,他每年都筹集一定资金作为教师的福利,有一次近年关,太困难了,他就向别人借2万元给教师发放福利,为了解决泉丰村地处偏远的双坝塘学生的入学问题,他双多方筹资修建了双坝塘学校„„。
在乡亲们眼里,张金富做的实事,好事远远不止这些,他不仅是个心中时时装着人民群众疾苦的好同志,而且是个清正廉洁的人。村委会经费比较紧张,他就取消办集体伙食,干完工作后就各自回家吃饭;乡镇干部下乡到村上,他就领着到自己家中就餐;外出办理公事,他不要任何补贴;到了年终,他从不乱了奖金„„他说:“做为上名村干部,只有为老百姓服务的义务,没有凌驾群众之上的权力。”
(三)2002年9月2日中午,张金富与村委会的五名同志一起前往县城有关部门协调争取修筑村庄水泥路的资金补助。晚上8时40分,他们怀着喜悦的心情回到村里,刚进村委会大门,便被丧失理性,丧
心病狂的歹徒用三角刀刺中腹部,随后驱车逃逸。目睹此状,同事们急忙将他送往县人民医院抢救。2002年9月4日凌晨1时半,张金富终因肠股动脉被刺通,失血过多抢救无效死亡。
一个先后16次受到县、镇表彰的“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个人”就这样倒下了,他没有倒在血与水的战场上,没有倒在抗洪抢险中,却倒在了平凡的岗位上。他“走”了,却驻在了父老乡亲们的心间。
第二篇:丰碑,矗立在百姓心中
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丰碑,矗立在百姓心中》。我是一名党员,一名老百姓的党员,一名愿意贡献出自己青春和热血的党员。
我是一名乡镇干部,一名普通而又平凡的驻村干部。有人形容乡镇干部是人民的公仆、人民的勤务兵,样样工作都得干,又好比革命的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在刘集乡,到处可以听到驻村队员人到岗、心到位、带动农民共同奋斗的动人事迹,这些党的干部、党的队员,一个个扑下身子埋头苦干。哪里经济发展滞后,哪里矛盾复杂突出,哪里工作条件艰苦,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他们正用满腔热血谱写着一曲曲新时期党群、干群鱼水情深的新篇章。
工作队深入村庄,采取走村串户、深入田间地头与农民谈心等多种方式,开展广泛深入的调查摸底工作。一趟趟走访调查,一次次促膝谈心,所驻村有多少耕地,多少人,群众主要有什么经济来源,有几家贫困户,几个致富能手,党员干部队伍是什么状况,工作队员都了如指掌,希望真真正正地为当地‚留下一支永不撤离的工作队。人人一个‘金点子’,户户一个致富经‛。
大冉庄村‚养猪大王‛王俊杰深情地拉着驻村队员的手说:在以前,我也想自己搞一个项目,就是心里没底,听了驻村干部的讲话,开阔了眼界,了解了市场,心里有数了,胆子就大了。回村后,他建起了养殖场,现在每年猪出栏量都在300头以上,年获利10万元,王俊杰的致富经历一时在群众中产生了轰动的效应,带动了许多群众,如今大冉庄村生猪养殖已形成了规模,乡亲们说这才是实实在在的富了一方百姓。
我们祥符营区今年肩负着郑开大道服务区建设工作。服务区占用的是关系到群众生产生活生命的口粮田,又是省委、省政府的重点工程,占地面积200多亩,大多数群众心里有抵触,任务之艰巨可想而知。我们在包区领导的带领下深入村庄做工作,刚刚进村听到是指责、谩骂,看到的是的冷眼,群众怨声载道。区长王会军语重心长地对我们说:‚同志们,我们一定要有信心、耐心和决心,不要气馁。‛于是我们日夜穿梭在每个农户家中,一趟、两趟,甚至是十几趟,终于广大群众理解了、接受了,干群关系也融洽了,在短短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郑开大道服务区顺利开工建设。
祥符营村总人口
人,党员
名,今年被定为‚一池三改‛示范村,分解任务是189座。因为多数群众比较满意自己的生活现状,认为‚一池三改‛费时、费力、费钱,还不一定好用,不愿意改造。我们利用远程教育网络在村室为他们播放‚一池三改‛的好处,许多村民看到‚一池三改‛后卫生整洁了,生活环境改变了,自己又省钱了,都纷纷表示愿意进行‚一池三改‛。目前,祥符营村‚一池三改‛任务已全部完成。祥符营村一用户由衷地说:这是党委、政府的政策好,是让我们农民真真正正地得实惠,有人说:军人是最可爱的人,军队则是我们国家稳定的保障。作为一名武装部的工作人员,我们严格把关,保质保量的为军队、为国家输送优秀的人才,同时对现役军人家属在生活中出现的问题也时刻关注,为他们排忧解难,让军人在部队安心工作。崔庄村一现役军人的家属因和邻居宅基地发生纠纷到乡武装部反映,由于乡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此事很快得以圆满解决,看到他们满意的笑容,听到他们由衷的感谢,我们乡镇干部打心底里笑了,因为这是他对我们乡镇工作的一种肯定。
有人曾问驻村队员们:‚是什么动力和精神支撑着我们,使我们甘心放弃舒适的生活和工作条件,一心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呢?一位队员深有感触地说:老百姓是天底下最淳朴善良的,你对他们付出真情,他就以最真诚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哪怕是一捧花生、几棒玉米、一兜馒头、几个鸡蛋,但却是世间最可贵的,当你把村里那些孤苦无依的老人当作自己的父母,当你把那些烈日下劳作的庄稼汉当作自己的兄弟,当你把那些失学儿童当作自己的儿女,你还有什么苦累值得抱怨呢?你还有什么理由不为他们捧出一颗真心呢?一个人爱的最高境界是爱别人,一个共产党员爱的最高境界是爱人民!‛
金杯银杯,不如群众的口碑,金奖银奖,不如群众的夸奖,热爱人民的人,必然得到人民的热爱,我想他们已把名字刻在了百姓心中,那是四个金光闪闪的大字:共产党人
丰碑,永远矗立在百姓心中!
彭 超
2007年8月13日
第三篇:任长霞——百姓心中的一座丰碑
任长霞——百姓心中的一座丰碑
她是中原大地上的又一个女英雄。扫恶打黑,除暴安良,她铁面无私; 嘘寒问暖,扶危济困,她柔肠百转。
十里长街,白花胜雪,挽幛如云,那是流动在百姓心中的丰碑!一个弱女子能赢得百姓的爱戴,是因为,在她的心里有对百姓最虔诚的尊重!
任长霞(1964年-2004年),汉族,中共党员,河南省登封市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她自1983年加入公安队伍,作预审工作13年,协助破获大案要案1072起,追捕犯罪嫌疑人950人。1998年被任命为郑州市局技侦支队长后,她多次深入虎穴,化装侦察,亲自抓获了中原第一盗窃高档轿车主犯,先后打掉了7个涉黑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370多名,被誉为警界女神警。2001年,她调任登封市公安局局长,始终把人民群众的疾苦和安危放在心上,解决了十多年来的控申积案,共查结控申案件230多起。她带领全局民警共破获各种刑事案件2870多起,抓获犯罪嫌疑人3200余人,有力地维护了登封社会治安和稳定的政治大局。2004年4月14日20时40分,在侦破“1.30”案件从郑州返登封途中,突遇车祸,经医院全力抢救,因伤势过重,2004年4月15日零时40分牺牲,年仅40岁。
40岁正是人生最壮美的季节,然而,她却猝然倒在了为之奋斗不息的公安事业上。她以自己的忠诚、才干和辉煌业绩,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三八红旗手、中国十大女杰、全国青年岗位能手、全国优秀人民警察等20多项荣誉称号,以自己的毕生心血忠实地履行了“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神圣职责。
第四篇:评析《百姓心中的丰碑——追记公安局长的楷模任长霞》
评析《百姓心中的丰碑——追记公安局长的楷模任长霞》
人物通讯《百姓心中的丰碑——追记公安局长的楷模任长霞》在第十五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被评为通讯类一等奖。这篇人物通讯作品写得真切感人,读下来,多少次泪眼模糊。
细节是故事情节的细胞,能为血肉注入活力,能凸显人物生动逼真的形象,精彩的细节不仅能加强通讯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也能因其动人魅力而令人终生难忘。这篇作品善于挖掘细节,写了很多任长霞为民解忧的事例,打掉以登封避暑山庄老板王松为首的涉黑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赵占义,照顾犯罪嫌疑人王小伟的孩子等一系列事迹点明了任长霞是真心为百姓办事的好官。文中百姓为感谢任长霞所做的一切,也深深打动读者的心,如文中张林约了6位上访老户,凑钱为任长霞做了挽幛,早早地来到了她的灵前,王青山老汉主动去帮助搭了三天灵棚,陈秀英每次进城看病买药办事情,都要到公安局长门口转转,总想看看任局长等细节,侧面反映出百姓对任长霞的爱戴与感谢。正因为有这些生动的细节,读者才能在细微处真切感受到任长霞与百姓之间的血肉联系,才能形成对任长霞清晰的认识和由衷的崇敬。
本文善于用事实说话,巧妙地使用了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记者没有用过多的笔墨表达观点,流露自己的情感,读者却在不经意间同记者一起为任长霞哭泣,如“像这样棘手的案件,她可以找一千个理由搪塞,找一万个理由推脱,可她没有,她情愿为咱百姓当靠山”,“孩子,从今以后你就是我的亲闺女”。
结构是通讯的骨架,为表现主题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嵩岳无言,颍水低徊。雨像泪一样飘洒,泪如雨一般倾诉。面对每一位受访者的泪眼,记者视线模糊,无法拍照,无法笔记”。这段话在文中出现了三次,将全文贯穿起来,将全文分成三个经纬分明的部分。
通讯的主题是通讯的灵魂,是通讯全文的统帅。这篇文章主题充满正能量,起到了积极正面的传播效果。以百姓心中的丰碑为题,点出了任长霞是百姓心目中的“好官”、“好公安局长”,任长霞心系百姓,把有限的生命时光几乎全都用到了事业上,为百姓办事,为百姓伸张正义,她给了登封一方平安,百姓把泪洒给她,把心掏给她,为她铸碑,所以历史就是这么公道,谁心里装着百姓,为百姓谋福利,办实事,百姓就把谁刻上心碑。一些官员官话套话不离口,一味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是得不到民心,得不到百姓的支持和爱戴。这篇人物通讯用任长霞的事迹宣扬了党的根基在人民,权为民所赋,权也要为民所用,官员的执行力对民众的支持率起着决定作用。
第五篇:心中的丰碑范文
心中的丰碑
-----观龚全珍老人事迹有感
肖丽红
为了在全校师生中深入学习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我校利用教师例会的间隙,组织全体教师观看了信仰之光暨龚全珍老师事迹报告会。龚全珍老人的坚持以及她坚定不移的信仰让我深受鼓舞,应该说,龚老给让我经历了人生中最感动的一次心灵洗礼。
龚全珍老人年轻时,放弃本可以优越的生活,选择与甘祖昌将军一起回乡与乡亲共同建设美好的家园;离休后,又发挥余热,锲而不舍地关心和帮助着青少年成长,将革命前辈的优良传统源源不断地传递给下一代。让老一辈革命者的理想、信念和革命信仰一直传承着。老人已经耄耋之年,却让年轻的我相形见绌,我不禁想到了自己在工作和生活中的表现,面对目前在学校全面铺开的课改,我又热情,课很多时候却由于困难而停滞不前,最终没能获得实质性的收效;面对可爱的学生,我怀有一颗爱心,却常常因为冲动和缺乏耐心而或多或少给一些孩子带来困扰。从龚全珍老人身上,我似乎寻找到了日后的方向,有爱心和上进心是极好的,可要作为一个素质教育时代的合格教师,隐忍、坚持和宽容的个性更为耀眼。简朴而平淡的生活不叫贫穷,心中缺乏信仰才是生活的悲哀。
我想,作为一名普通的小学教师,虽然我不是党员,但不能以此为借口而碌碌无为,龚全珍老人就是我心中的一座丰碑,在对待教学工作中,我应该把龚全珍老人当做“镜子”,一面自我对照、寻找差距的“镜子”,言行举止都要以她为参照,从而给自己“正衣冠”,并真正从思想上去“洗洗澡”和“治治病”,切实履行作为一名教师该尽的义务,真正成为孩子们的良师益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