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教育实施品牌战略的认识和思考[范文]

时间:2019-05-13 07:50:5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等职业教育实施品牌战略的认识和思考[范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等职业教育实施品牌战略的认识和思考[范文]》。

第一篇:中等职业教育实施品牌战略的认识和思考[范文]

中等职业学校实施品牌战略的认识和思考

银生芳

摘要:中等职业教育得到了快速发展,经济社会要求中职学校加强学校内涵发展,积极实施品牌战略。本文从职业教育品牌建设的内涵、外延、实施意义、建设要求和可能出现的问题等方面加以阐述,思考中职学校创建特色,加强内涵,建设品牌学校。

关键词:中职学校特色品牌建设

“十一五”期间我国将实施职业教育示范性院校建设计划,促进他们在深化改革、创新体制和机制中起到示范作用。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全面推进职业学校内涵建设,努力打造各具地方特色的职业教育品牌,已成为当务之急。一个学校如何走好内涵发展之路,创出品牌,办出特色,提升品位,是摆在许多中小学校长面前的共同难题,更是值得学校管理者认真思考的一个问题。本文拟对新形势下如何构建有特色的中等职业教育和如何实施品牌战略谈一点认识和思考。

一、职业教育品牌战略的内涵和外延

教育品牌是从企业品牌中引申出来的概念,从狭义的角度来看,教育品牌是指学校的名称和可以作为学校名称的标志(学校牌子、校徽等)。从广义的角度来看,教育品牌是学校的名称、标志和为教育消费者提供教育服务,培养教育消费者的各要素(师资、校园文化、教学设施、管理实措等)的总合。

职业教育品牌是指校名、标志(校牌、校徽等)和为教育消费者提供优质职业教育服务的各要素(师资、校园文化、设备设施、专业建设、管理内涵、就业质量和产学研结合度及服务当地经济建设的能力等)的总和,是一个学校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标尺,是外延和内涵的统一。

中等职业教育品牌战略,就是要使中等职业学校通过优秀办学质量、优质管理、特色教学、品牌专业建设、高质量就业和产学研水平等开拓市场,使学校特色和品牌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同。实施品牌战略必须从教育规律及技能人才培养的特点出发,讲究教育效益,着重社会效益,办出特色,办出规模,办出示范性,避免质量与效益的失衡,才能实现中等职业学校科学、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二、中等职业学校实施品牌战略的意义

实施品牌战略能实现中职教育与普通教育“平起平坐”,增强社会的认同感,在外延拓展上下功夫,做活职业教育,在内涵发展上下功夫,做强职业教育,实现规模扩张和效益发展的协调统一。

——实施品牌战略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经济

1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职业教育作为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最直接、最密切,担负着培养大批高素质劳动者的重要任务,必须为经济社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和建设小康社会发挥应有的技能人才保障机制作用,大力实施职业教育品牌战略既是全体职教人的共识和经济社会的迫切需要,更是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对职业教育的必然要求。

——实施品牌战略是经济社会建设发展的必然要求。“十一五”期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企业技术水平的提高和产品竞争力的增强,将需要一大批品牌职业学校有所作为,为使我国真正成为人力资源强国而贡献能力。新时期新形势新任务,给中等职业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作为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直接、最密切的教育,我们要肩负起历史赋予的神圣使命,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乘势而上、加快发展,树立品牌意识,想方设法催生一批、打造一批、成长一批、壮大一批上档次、成规模、有特色、高质量的品牌职业学校,充分发挥示范性职业学校的品牌内生增长机制和对外吸引力,聚能蓄势而发,采取突破性举措,推进和带动我省中等职业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不断满足经济社会对品牌职业学校、品牌专业和品牌职业教育的需求。

——是中等职业学校自身建设和发展的要求。“十一五”期间我省职业教育将组织实施“八大工程”,开展示范性职业院校建设试点工作,培育壮大一批骨干职业院校,突出基础能力建设、体制机制改革、质量品牌建设、区域城乡联合、学校企业合作五个重点。为此,我们将以内涵发展、提高质量为目标,紧贴行业产业发展需要,创新办学模式,拓展产学研合作联盟,推进学科建设,优化专业结构,增强办学特色,推进示范专业建设,实施品牌战略,实现“学校有品牌、管理有特点、教师有特色、学生有特长、办学有创新、质量有保障”,全面提高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

三、对中等职业学校实施品牌战略的认识

改革开放以来,中等职业教育虽然取得了很大进步,但就整个教育体系和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要求来说,目前仍是我国教育事业的薄弱环节,真正意义上的品牌职业学校、品牌专业和有特色的中等职业学校很少,为适应日益发展的经济社会和人们对优质职业教育的需求,树立市场意识、品牌意识,实施品牌战略对于中等职业学校来说至关重要,它决定了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定位、市场定位,直接影响中职学校的生存与发展。因此,我们应从过去比较注重速度、数量的发展,转向质量、效益、规模和内涵发展,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创建有特色的中等职业教育。

——明确办学特色,把品牌建设作为中职学校发展的首要目标。办学特色是现代职教思想和先进办学理念与学校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坚持特色办学,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迫切要求和具体体现,只有坚持特色立校,才能达成兴校和强校的长远目标,才能确保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和持久生命

力。中等职业学校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吸引适龄受教育者,提高学校美誉度以及在社会乃至国际的知名度,提高核心竞争力,必须树立特色办学意识,在培养目标、办学模式、管理机制、课程设置、教学方法、专业建设、校园文化、师资队伍建设和技能人才培养等方面形成特色,特色反映质量、体现能力,品牌反映生命力和市场竞争力,有特色就有活力,有品牌就有吸引力,一所学校要办得有影响、有声誉,就必须走特色发展之路,不断提升学校品牌和知名度。

——确立先进的办学理念,确保学校健康可持续和特色发展。办学理念是中等职业学校最宝贵的无形资产,办学理念犹如学校办学的核心和灵魂,是一个学校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一所学校的内涵,很大程度上是由这个学校的教育理念和办学思想决定的,有什么样的理念,就会有什么样的学校,也就会有什么样的办学效果。各中等职业学校必须坚持科学的办学定位,在先进办学理念的引领下,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实施品牌战略,在专业、师资、实践教学基地、课程改革和教育研究等方面争创一流,通过持之以恒的努力,将学校打造成广大师生“和谐的校园”、“精神的家园”、“学习的乐园”、“创业成才的乐园”和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的摇篮。

——以示范性专业建设为抓手,打造专业品牌。职业教育是专业教育,职业学校的品牌是依靠重点、特色专业来体现的,示范专业是职业学校主动服务经济和社会发展、体现特色的表现,示范性专业建设是学校创建品牌的基础工程。实施专业建设品牌战略既能升华管理理念,有利于抢占市场制高点,实现专业建设的连锁效应,又能提升师资队伍素质,提高实训能力。因此,我们要根据经济社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状况,办强优势专业,发展和壮大示范性专业,大力发展和创建品牌专业,在市场机制的引领下打造专业品牌,让品牌专业带出品牌职业学校。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打造招生就业质量品牌。职业教育有别于其他形式的教育,要生存和发展,就必须抓好生源市场和就业市场,失去“两个市场”,学校也就失去了生存、发展的源泉。从最近几年的发展中可以看出,中等职业学校创建品牌在招生和就业两个环节表现得尤为充分和突出,在生源市场上,招生竞争异常激烈,品牌直接决定着生源的流向,学生选学校,学生选专业,选的就是质量、特色和品牌。在就业市场上,中等职业学校只有通过展示自身形象、品牌和服务承诺,打造高质量的就业品牌,创建就质量的就业,才能在就业竞争中赢得自身的份额,实现“招生—培养—满意就业”的良性循环,受到企业和社会的广泛认可。如果提供的就业与质量不能确保,被市场淘汰的不仅仅是学生,也包括职业学校本身。

——打造管理品牌,创建品牌职业学校。追求特色、创建品牌是更好地促进学校的发展,而这些都需要办学体制和管理机制的创新。“三分靠教学,七分靠管理”,形象地说出了管理在职业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要创建品

牌学校,就必须打造出管理品牌,学校的教育、教学、教研、实习、实训、就业、教师、学生和行政等各方面的管理均要达到品牌要求,人人会管理,处处有管理,事事见管理,各部门岗位职责明晰,各项工作流程规范化、精细化、个性化,教师的主动性和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激发出来,人人把实现自身价值的过程与实现学校的目标统一起来,用品牌意识凝聚人心,用品牌质量征服社会,通过创造质量“品牌”和特色“品牌”,实现品牌效应引领学校提升形象,提升职校的知名度和社会的认可度,增强学校核心竞争力。

——加强校园文化品牌建设,创建有特色的品牌职业学校。校园文化是学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基和血脉,是教育的精髓和灵魂,是构成一所学校办学实力、活力和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是一种校园精神期待,是一种持续的教育力量。职业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要有针对性地让校园文化姓“职”,把职业教育培养体魄健全、身心健康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作为学校文化建设的根基,积极寻求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专业文化、技术文化的有效对接点,形成有鲜明职教特色和时代特征的校园文化体系。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主动与企业“零距离”适配,主动引入企业文化氛围,将企业文化的元素引进校园,丰富校园文化的内涵,实现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如校园增加体现技术发展的名人、代表性机器等雕塑和标语;将专业发展、技术流程、技术产品等图文并茂地、艺术地展现出来;在校徽、胸卡、校服、校园网、校园雕塑等对外校园标识上突出“职”的特点;以企业名称命名班级、以企业组织模式设置干部、以企业管理模式管理组织班级等等;培养学生专业美、技术美和劳动美、生产美的情愫,从而为培养更多更优秀的高技能人才奠定丰厚的校园文化基础,促进学校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四、实施品牌战略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打造品牌必须遵循市场规律和教育规律。品牌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产生发展起来的,打造职教品牌离不开市场,更不能忽视教育规律和违背职业教育规律。教育品牌的打造和形成是需要一个过程的,决不仅仅是口号、标语、广告、金钱能堆积起来的,它必须渗透到从校长到教师到学生上上下下的言行举止之中,体现在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尤其是学校的教育质量和内涵发展,更需要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奋斗。中等职业学校实施品牌战略决不是一朝一夕就能一蹴而就的,应该引进市场机制,采取市场手段,把运用市场机制办学和遵循职业教育发展规律有机结合起来,要做好论证工作,精心策划,稳步推进,决不能因为一着不慎而使其毁于一旦。

——实施品牌战略必须着重加强校企合作。中等职业学校要实施品牌战略,必须做好校企合作这篇文章,走职业学校与企业产学结合之路,学科链对接产业链,面向市场设专业,突出特色办专业,打造职业教育品牌,形成校企合作、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办学机制,实现职业教育的特色办学和品牌构想。一是校企紧密合作,让企业了解学校,接纳学生实习并安排就业,实施订单培养,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二是企业参与学校人才培养计划的制定,为专业提供明确的建设和发展方向,增强学校和教师的市场意识;三是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进行生产实践锻炼,让教师与企业实现“零距离”接触,定期邀请企业管理层人员来校对师生进行企业文化、制度和品牌战略的教育,以利于企业品牌战略与学校品牌战略的有效对接。没有校企合作,职业学校的品牌战略就会成为无水之源,无本之木,就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和产生持久生命力。

——实施品牌战略要有地域特点。实施品牌战略要各有各的招,各有各的特点和层面,不能全国同一个“面孔”,大家同一个“包装”,要具有区域特点和地域特色,要百花争艳,万紫千红。有地域性才能有专业性,有地域性才有特色,职业教育只有与当地经济社会建设紧密结合才会有生命力,家喻户晓的米脂家政、蓝田厨师、杨凌农科、渭北技工、秦巴茶艺、平度技工、青旅空姐、金蓝领等品牌不正是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只有本土的,才是最有生命力的”深入地提示了实施品牌战略要具有地域性的特点。

——将一味做大做强为做大做专做强。实施品牌战略是建立在内涵发展基础之上的。决不能以忽视内涵发展、牺牲质量为代价,更不能干砸牌子的事情。随着职业教育扩张外延的深入,增聚内涵、加强内涵建设已成为迫切的话题,我们既要规模扩张,又要做好注重内涵发展。笔者认为,中职学校要实现特色,创建品牌,做大做专做强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一是做大做强有利于中等职业教育,做专做强有利于中等职业学校的发展;二是仅“大”不一定利于管理,既“专”又强却有利于特色;三是无“专”不活,无“强”不稳,一味求“大”则有可能忽视质量,不利于实现“强职教”的奋斗目标;四是“专”有利于外树品牌,进一步提升“省重”和“国重”的办学水平,更好地起到辐射示范作用。个性是品牌的核心,质量是品牌的生命。扩张并不是无限的,并不是规模越大越好。我们既要满腔热情,又要积极稳妥,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品牌的可持续发展。

——实施品牌战略必须有一支优秀的教师和管理队伍。师资是职业学校的生命力,管理是灵魂,没有师资和管理,品牌和特色就成为无源之水。职业学校老师既要懂教学、专业,又要懂管理、市场,更要具备发展的眼光和超前的意识,只有这样,才能够领悟到职业教育的真谛,很快地把学校的品牌战略实施到专业建设和学校发展中。没有高素质师资和管理队伍,人才培养、教育创新、建特色、创品牌都无从谈起。

社会越成熟,品牌效应越明显,打造职教品牌已经成为职业学校赢得家长和求得生存与发展的关键。中职教育要想长久赢得家长和社会的信任和忠诚,必须树立品牌意识并认真审视其品牌策略,自觉遵循品牌建设和发展的内在规律,理性规范地运作职教品牌,才能满足家长对优质职业教

育的渴望、社会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迫切要求。职业学校的品牌存在于企业、社会、家长和学生的心目中,产生于有序的竞争和科学的发展中,坚守在恪守自己的承诺中。

参考文献:

[1] 刘宏.面向市场打造品牌—职业学校在校企合作中应突出品牌建设:《科技资讯》, 2006.34

[2] 史益大.打造专业品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7.02

[3] 左其琨.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初探:在安徽省首届中职校长培训提高班的讲课稿

[4] 姜大源.论职业教育的重点专业建设与品牌战略:《职教通讯》, 2002.01

[5] 王正东,田玉宇.抓住机遇锐意进取努力打造职业教育品牌:《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23

[6] 曹继军.抓住特色打造品牌:光明日报, 2005年6月28日

第二篇:中等职业教育现状及发展思考

中等职业教育现状及发展思考

关键词:职业教育 现状 发展思考

摘要:做为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的职业教育,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益显现,面临着职业教育的新环境和新形势,职业教育工作者必须正确认识职业教育面临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找准其发展的根本对策,把我们的职业教育做大做强。

在新形势下,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职业教育既是教育范畴也是经济范畴,其经济地位将日益显现。虽然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但面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分析中等职业教育的现状,研究发展对策,对其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职业教育面对的现状

当前社会普遍存在重学历轻技能、重视普高,轻视职高的思想,即是进入了职业教育,也被认为是无奈之举。人才价值观的错位,也使得家长不愿意让孩子到技校、中专、职高去学一技之长。许多家长宁愿交高额学费上普高而不上职校,也反映出技能人才得不到应用的社会地位和价值回报,因为在他们心中只有干部是人才,工人只是普通劳动者。所以说社会对职业教育普遍认识不足。

中等职业教育原有的办学条件和基础普遍较差,加上这几年招生规模持续扩大,办学压力加重,办学投资力度远远跟不上职校规模的发展速度,使中等职业学校的办学条件没有得到相应的改善,很多职业学校不仅教学设备奇缺,就连实训基地也大多名存实亡,经费投入不足必将制约职业教育质量效益的提高。所以职业教育经费投入不足,也是职校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

由于职校最近几年盲目扩张,一哄而上热门专业,并且出现了“无所不办,无所不能办,无所不敢办”的局面,造成了对口专业教师奇缺,于是赶鸭子上架,东“聘”西“借”,由于教育毕竟有自身的规律,教师培训也有一定时间及过程,还有一些政策方面的原因,造成了教师队伍中的“人才”型教师流失,还造成教师队伍不稳定。教师队伍中还出现了结构不合理、专业不对口,使得职业教育师资队伍整体素质不高。因此提高职业教育师资的整体素质是办好职业教育的关键。

民办职校的发展更是若不堪言,发展后劲严重不足,他们常常受到了些“土政策”的歧视,民办职校往往连初中的校门都难得进,更不用说宣传招生了,发展了。

二、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

1、“政策层面”逐渐好转。

第五次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召开后,温家宝总理在会上的讲话,要把职业教育提高普遍教育、高等教育同等的地位,国务院做出要把百亿资金投向职业教育的大手笔决定,而我国制定的“十一五”发展计划也提出未来几年国家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种种信号表明,我国职业教育的地位正在由上而下的发生着深刻的变化,逐渐向教育体系的主流位置挺进,大有迎来职业教育“第二春天”之势。

随着我国各项改革进入深水区,各行各业竞争的加剧以及民营经济的活跃,那种只看重学历不重视实际能力的落后观念必将被淘汰。我国未来的发展,定位是成为一个制造业大国,其中最关键的是形成人才结构的全面规划,培养合格的专业化人才,只有职业教育才能担当这个重任。可见职业教育是科技发展、生产水平不断提高的需要。

2、中等职业教育的经济地位将日趋凸现。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和我国入世的形势下,企业发展对人力资源配置将提出新的要求。一方面,随着科技快速发展,跨国企业大量进入及其本土化经营,将大大增加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另一方面,产业结构、地区结构和城乡结构调整迫切需要加快培养技术实用型人才。加快中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促进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是加快人力资源开发,全面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必然要求;是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促进劳动就业和再就业的重要举措;是推进农业产生化经营、实现工业现代化的根本措施,经济快速增长和产业结构调整,特别是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必然要求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和培训,同时,未来劳动就业的格局客观上的构成了庞大的就业培训需要,中等职业教育培训的总规模还将继续扩展。

三、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对策

1、要有效的整合资源 治理无序竞争 目前职业学校生源竞争非常激烈,一些职业学校在招生宣传上夸大其词,利用中介、回扣等其它手段拉生源,有些私立学校甚至打出零学费的旗号,严重影响职业学校的正常招生秩序。因此,中等职业教育要振兴,要发展,必须整合所有的职教资源,不分公办的还是民办的,无论是招生就业,还是升学,都要进行全部整合,组建职教集团,从招生、教学管理、就业分配等全方位进行资源整治,对不符合办学条件的学校实行关、停、并、转,提高综合实力,为职业教育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办学模式要转变,并突出实用性。职教资源整合后,要对这一地区的所有职业学校实行统筹管理,对待民办职校也要一视同仁,并建立职业教育专项基金,帮助职校改善办学设施,培训职校教师,减免职校贫困生的相关费用。职业教育学校要走校企联合的路子,推行企业订单,学校下单,政府买单的人才订单模式,增强学校的自身活力,职业教育还要从用人单位的立场出发,不能惟考试论,而应适应社会和专业发展的需求,在教育中突出职业性、专业性、实用性,才能实现技能人才的合理利用和顺畅流通。职业教育才会得到全社会的重视和支持。

3、强化教学管理,提高社会认知度。

严格务实的管理,为学生创造优良的学习环境,也为学生的就业、升学提供良好的条件,要结合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和学校自身特点,积极进行教学改革,推进校企合作,改变传统教学模式,让企业直接参与学校招生,培养全过程,在培养目标、人才规格、专业设置、知识技能和教学评价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以就业为导向,采取灵活的学制和学习方式,可试行“学分制”,为不同学习水平者、半工半读者、工学交替者分段完成学业创造条件。只要实现了“管理有方、教学有法、升学有门、就业有路”的办学目标,就会得到社会的赞誉和肯定,就会改变学校上门求生源到学生家长找关系、走后门上职业学校的局面。

4、进一步完善中等职业学校的经费投入分担机制,和提高教师的待遇。

各级政府要进一步啬财政投入,确保职业教育硬件建设经费的逐年增长。积极有效的经费投入,有助于改善办学条件,有利于教师待遇的改善,有利于这支本来就不稳定的队伍的持续发展。有利于职业教育的健康稳步的发展。

5、重视“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学校应加快“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大力实现一体化教学实践,尽快改变现有师资队伍结构,构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终身学习的开放灵活的教育体系,建立一支能够适应以就业为方向,强化技能性和实践性教学要求的教师队伍,加强教师培训力度(包括班主任队伍培训),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职业教育良性发展与劳动就业的有机衔接。

诚然,中等职业教育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职业教育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也是进行人力资源开发,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发展先进生产力的必然要求,更是扩宽就业渠道,促进劳动就业的重要举措。作为一名职教工作者,必须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出发,进一步提高认识,为开创职业教育的新局面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第三篇:企业实施品牌战略的思考

文章标题:企业实施品牌战略的思考

1967年,美国可口可乐公司总经理曾宣称,假如可口可乐所有工厂在一夜之间被大火烧毁,它能在三个月内起死回生。因为只要可口可乐的牌子还在,就可以向银行贷款,恢复生机。

这就是名牌品牌的作用。

近年来,塑件化工厂把“品牌战略”工程摆上了战略地位,这是我厂在经营

理念上的根本转变。目前,塑件化工市场充满机遇和挑战,机遇是我们的塑件产品占领了消费量占全国总量40%的浙江、广东两省市场;挑战是韩国、东南亚国家的产品大量抢占国内市场,我们面对的是国际化竞争大市场。因此,我们必须创造出自己的品牌。

生产名牌产品是一个系统工程,它贯穿于企业的采购、科技、质量、生产、包装、管理、销售、服务全过程。品牌不仅要具有高雅的品质、完善的服务、合理的价格,还要具有独家特色。品牌的独家特色,不仅存在于产品本身,更应体现在企业内部的品牌形象上,即先进的科技水平、有效地管理、高素质的职工和企业强大的凝聚力。作为国有大型企业的塑件化工厂,我们应从这几方面入手,建立我们自己的“新晶”牌塑件品牌形象。

一、科技创新,推动品牌创新

企业发展需要创新,塑造品牌同样需要创新。随着经济结构的变迁,这个物质生产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已经由以前的设备转变为科技和信息,知识、科技已成为今日经济的核心。

创新首先要以市场为导向,开发研制高附加值的新产品,力求单位产品效益最大化。市场是技术创新的起点和终点。建立面向市场的技术创新机制,首先是科研要面向市场,市场是客观存在,又在不断发展变化。只有深入分析和把握市场,根据市场需求确定研究开发方向,才能实现市场价值,产生经济效益。近两年来,塑件化工厂根据不同用户的需要,不断开发新产品,增加品种和规格,提高产品的市场辐射力,先后创出了DTA1340、DTA1640-1947系列洗衣机内桶、医用塑胶、汽车内饰等专用牌号和产品。这些产品在性价比上已具备了和国外产品竞争的能力。占领了一部分市场,国内一些知名的洗衣机厂商甚至主动求购,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同时我们还不断开发更好、更新、附加值更大、科技含量更高的产品,真正做到了“生产一代、储备一代、预研一代”。这充分说明了创新才能不断拓展市场,才能赋予“新晶”牌塑件品以新的生命。

但是,还应看到,虽然我们现在一年生产的塑件品种牌号比过去20多年生产的牌号总和还要多,那也仅仅是60多个牌号,而国外同类装置能生产二三百各牌号。所以,要和国外大公司竞争,我们开发新产品的压力还很大。需要不断努力,大力开发新产品,积极提高新产品的科技含量,抢占更大的市场,在用户心目中,把“新晶”品牌形象定位在“新”字上。

科技创新还体现在把企业文化转化成产品投入市场,不仅有社会效益,而且能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一直以来,企业文化都是以一种潜在的方式存在于人们的头脑中,其价值也是模糊的。人们对企业的有形资产都能脱口而出,但往往忽视企业文化、才能等隐性资本。然而恰恰是这些隐性资本支配了有形资产,在影响着企业的发展。试想一下,如果没有一批管理者的经营才能、工程技术人员的知识,我们还会有“新晶”这样的品牌吗?企业文化也是资产,要把企业文化作为一项资产来管理。科技可以减少原材料、劳动时间、资本、空间和其它投入的需要。所以,塑件化工厂要创出“新晶”这样的名牌,还需要不断引进人才。以各种措施激发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企业不断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品牌形象也是建立在知识、企业文化基础上的竞争。

二、科学有效的管理是生产名牌的内在要求

科学有效的管理是名牌产品对生产过程的内在要求。管理就是要根据现代化大企业实际要求,科学地制定和完善全面的规章制度,使企业的生产经营各个部门、环节都有章可循,生产经营的各个部门、每名职工都必须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不能走样。对违犯规章制度和企业纪律的行为严肃的惩处。

目前,我厂在管理上仍需进一步转变观念,彻底抛弃粗放经营、一岗定终身等弊病。尽快树立靠服务求生存,凭本事定岗位的新思路。要加强全体职工的竞争意识、质量意识、创新意识、效益意识。闯出一条“服务生存、竞争取胜、创新发展”的新路子。我厂从去年开始全面推进成本战略,坚持眼睛向内,挖潜增效。从每一个岗位抓起,从每一滴水、每一度电入手,精打细算,把各项费用的发生都严格地有效地管理之中,取得了显著效果,现在各项费用都稳重有降。但是,我们还存在未抓住重点关节的问题。如因工作责任不清、权限不明、管理不到位发生的工作推诿扯皮现象。今年3月,一塑化装置发生VS电机烧毁事故就是明显的例子,事故发生后,电气、仪表专业竟查不出事故原因,落实不了事故的责任者。正如刘书记所指出:VS电机事故直接损失14万元,这需要我们职工节约多少水,多少电?所以,电气仪表合二为一是个不错的改革举措。重点却要在岗位责任制、明确专业分工等管理上下功夫。

应该指出,企业的党员干部廉洁公正、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情况对企业科学有效的管理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一般职工如果违犯了企业的规章制度,对企业的影响只是局部的。如果企业的党员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对自己要求不严,不能自觉地遵守企业的规定,对企业的生产经营的影响则是全局性的和决定性的。所以,企业管理更要注重对干部的管理,要以“严”取胜。

三、培育名牌员工队伍

企业要创名牌,必须提高职工素质,培养造就一批素质高/敬业爱岗的名牌员工。有些企业虽然想一心一意地创“名牌”但未必能在市场竞争中获胜,原因之一就是忽视了职工素质的培养,很难设想,“名牌产品”会出在一个职工素质低下的工厂里。业界有句名言:产业的现代化必须先“化”人。此话不假。企业要创名牌产品,必须要有名牌职工作保证。众所周知,美国是世界公认的“经济巨人”,美国企业的产品遍布全球,他们成功的奥秘之一就是重视员工的培育。通用电气公司要求公司全体技术骨干每月集中学习8天,大学毕业且在本公司工作4年以上的职工,每年听课学习要达到500小时。并且,在企业里实行“职务轮换制度”,目的是培育自己的管理人员。正因为通用公司既重视制造产品,又重视培育“名牌员工”,所以,才使企业兴旺发达,经久不衰。

目前,在塑件化工厂广泛开展的“职工素质与品牌形象”主题教育,充分体现了提高职工素质、培育名牌员工的重大意义。我们不仅要培育职工遵守“五项纪律”的自觉性,还应该注重职工业务能力的提高。如今,我们厂已经没有了像一塑型车间“堵漏大王”—陈德旺那样出类拔萃的职工了。为了“新晶”名牌,在厂内培养有绝招、会绝活的个工种职工迫在眉睫。相对而言,我厂在对管理干部/技术人员的培养方面要重视得多,如送出集训、进修,场内岗位轮换等。但受益面、受教育者还不多,还需加大力度、增加人数。同时,要提供给他们充分的发展机会和空间,注重层次,使干部队伍能够经受住考验。

培育名牌职工还需重视对人才的引进、开发和储备。当今世界最大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只有培育出“优质”人,才能由“优质”人生产出优质的产品。资源开发的重心已由物质资源开发转向人力资源开发,人才是第一资源。令人欣喜的是“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已经在我厂得到实践。所以,我们每年都要抢“名牌生”,作为后备力量。我厂每年都有人才流失,人数虽少,影响却大。我们应该提供优越的生活条件和待遇、提供人才发展机会来吸引人才,留住人才。需要说明的是,我们培育的名牌职工实际上是注重科技、注重知识。就是要通过科技、自主创新而不是资金、资本或自然资源,来表达我们品牌形象的鲜明特色。

四、增强企业的凝聚力

凝聚力也是品牌的内涵之一。凝聚力从哪里来?首先,它来自于企业领导的率先垂范。领导者的他人格魅力是战胜困难、开拓前进必不可少的条件。我们面临的是社会负担重、原材料不足、原料涨价、经济技术指标低等困难。从表面上看,所有问题都集中在物上,但一个被忽视的因素却是缺乏“人气”---凝聚力。所以,我们要培养凝聚力,就要树立战胜困难,勇担责任的勇气,人人出力,人人努力,形成一各大气候,这就是我们“新晶”品牌的隐形资本。

其次,要重视对企业精神、企业文化的培育。企业精神是由企业职工的道德规范、行为准则逐渐凝结起来的一种共同价值取向。它表现为全体职工的向心力、凝聚力、责任感和使命感。一个企业的活力就是品牌的精髓,在于企业职工的积极性、智慧和创造性地发挥。企业要在职工中倡导、培育并能在实践中逐步形成一种同心同德、励精图治、拼搏向上的企业精神,就能形成积极向上的群体意识。

再次,要与职工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特别是企业对职工的关心。目前,我常一个人在一个岗位上工作几十年直到退休的状况一定要打破。职工对企业的认同感腰增加。应该以提高待遇、拓宽工作范围、机遇发展机会等方式把职工的命运和塑件化工厂的命运联系在一起。

名牌战略是一项长期艰巨的系统工程。我们在建设名牌的同时,更要注重“新晶”品牌的独家特色,那就是苦练内功,塑造全方位、多功能的企业品牌形象,并赋予其丰富的文化价值,成为“新晶”品牌的精神财富。

《企业实施品牌战略的思考》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企业实施品牌战略的思考。

第四篇: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状况调研思考

一、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现状

1、**市共有中等职业院校4所,即**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市职业教育中心)、青铜峡职业教育中心、盐池职业中学、同心县石狮职业中学。在校生总数为4587人。生源结构以城乡分:城市占23.3%,农村占76.7%,以地域分:本市辖各县(市、区)占95.2%,周边县(市、区)及陕、甘、蒙毗邻地区占4.8%。

4所职业院校共有教职工421人,其中管理人员20人,工勤人员43人,教师358人,其中兼职教师60人,专任教师中专科学历16人,本科以上学历342人,占全体专任教师 的95.5%。

2007年全市用于职业教育总投入1756.1万元,其中财政投入1483.2万元,学费收入241.8万元。到目前为止,尚未制定中等职业学校生均预算内财政拨款标准。

全市现有市级综合实训基地1个,县级实训基地2个,近五年中央财政共投入730万元,省级财政投入2400万元,县级财政投入160万元,院校自筹36万元用于实训基地建设。

2、全市有农村中等职业学校3所,即青铜峡职教中心、盐池职业中学、同心石狮职业中学。3所学校共有在校学生3162人,生源主要来自本县(市、区),农村学生占80%以上;共有教师151人,其中兼职教师17人,本科以上学历教师达92.1%;2007年职业教育办学资金总投入1648.1万元,其中财政投入1450.2万元,学费收入166.8万元,各县(市、区)尚未制定中等职业学校生均预算内财政拨款标准;现有实验实训基地2个,近五年内中央财政投入青铜峡职教中心实训基地160万元,投入盐池县职业中学实验实训楼400万元,青铜峡市和盐池县财政分别投入30万元和166万元。

二、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进入新的世纪以来,**市职业教育快速发展,职业学校建设步伐加快,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办学条件不断完善,学校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逐步提高。但与外省区及本区部分市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存在着许多问题,既有整个职业教育的共性问题,也有本市的实际问题,主要有以下方面:

1、从总体上看,全市职业教育发展不平衡,山区县(区)教育发展极为缓慢,表现在一是职业学校及培训机构教育资源配置过少,办学条件薄弱;二是中等职业教育占高中阶段教育的份额过低,在校学生普职比为5:1;三是农村职业教育及成人各类培训无法全面、有效开展,严重制约了新农村建设进程。

2、本市职业学校招生难、培养的毕业生就业难。主要原

因:一是人民群众和学生观念比较陈旧,对职业教育认可度低,在就学的价值取向上有偏差,把培养目标定位在科研或管理人才上,重理论学习,轻动手操作,都想当“白领”,不愿做“灰领”和“蓝领”。在升学选择上总是先选择普通高中,实在没有办法才选择职业学校;二是由于本地经济发展速度不快,经济总量小,就业岗位相对过少,毕业生就业供大于求,造成毕业生就业难,由“出口难”反作用于“入口难”;三是本市的职业院校,由于办学条件、师资、管理等方面的原因,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有差距,人才规格与市场需求不对应,造成在就业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四是政府在毕业生就业方面作为不够,没有从改善民生的角度出发,出台相关的政策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

3、发展中等职业教育最大的难点是投入严重缺乏。职业教育是成本最大的教育,主要体现在师资配备、学校功能建设和实训设备配置。全市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空编75人,由于人事管理体制的制约无法补充,同时由于经费短缺学校也无能力自主聘用教师。学校实习、实训设备数量缺乏,档次较低,所有学校都没有建成设施完备、功能完善、设备充足的实训基地,无法满足实训实习需求,严重制约着办学水平的提升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4、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方式单一,学校实践教学环节薄弱,实践条件差,半工半读、工学结合的办学模式没有形成,不能满足部分学生采取灵活方式完成学业的需要;校校联合效益不明显,“一年在农村学校,一年在城市学校,一年在企业实习”和“一年在学基础,一年在学技能,一年顶岗实习”两个“三段式”的培养机制及“课堂教学――实习实训――工厂操作”的学习循环方式没有完全形成。

5、校企合作路子不宽,机制不完善。从学校角度看,乐于合作的企业较少,主要原因一是有的企业提供顶岗的岗位少,不能满足一批毕业生的需要;二是有的企业的专业与学生实习专业不对口,一批学生要分散到几个企业顶岗,管理难度大,从学校方面考虑安全责任大;从企业角度看,顶岗实习毕竟是实习,不仅影响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同时还必须特别做好劳动保护和安全保护,要派出师傅指导、提供顶岗工资等,只有义务而没有收益,如果不是订单培养,为本企业增加技术工人,企业是不合算的,所以企业的积极

性不高。

三、对加快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意见和建议

1、加大投入,着力改善办学条件,增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一是要加强职业院校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加强市级中等职业学校建设,**民族职业技术学院暨**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是市级中等职业学校,是在全市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的学校,原校址布局零乱,容量有限,制约了学院的持续发展

。根据自治区2007年全区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关于统筹整合职业教育资源,做大做强做特职业教育的精神,市委、政府决定将其迁建入教育园区,占地1000亩,概算投资4.7亿元,目前仅完成投资5000万元,资金缺口非常大。建议自治区政府和有关部门借国家拉动内需、加大教育基础建设投入的机遇,重点支持**民族职业技术学院暨**市职教中心迁建工程,给予大额度的资金投入,将其建成教学、培训、住宿、文体活动、实习实训等设施齐全、功能完善、环境优美、充满人文气息的育人环境。塑造职业学校的新形象,发挥市级职业学校的示范带动作用;同时要加强县级职教中心和中等职业学校建设,使其改变薄弱状况,达到规模适度,满足当地中等学历教育、各类从业人员岗位培训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需要。二是加强实训基地建设,依托**民族职业技术学院高标准、高起点建设一个全市职业学校和培训机构共享的综合实训基地,达到设施完善,设备一流、数量充足;同时在各县(市、区)建设一个中等规模、满足所设主要专业实习实训需求的实训基地。

2、改革人事管理机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根据职业

学校普遍存在缺教师、现有教师结构不合理的现状,要加强师资配备,区、市人事部门对中等职业学校要实行灵活的编制政策,给予职业学校招聘教师的自主权,要让职业学校根据专业教学需求,在人事部门的监督下,在编制总额范围内自主选聘专业教师,引进人才。

2、深化改革,提高中等职业学校办学水平。要以市场

需求为导向,以就业为目的,设置专业,确定培养目标,根据学生的需要确定培养方式。在专业建设上即要依托当地主导产业设置与之相适应的骨干专业和特色专业,也要设置为新型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服务的外向型、标准化专业,着力加强专业建设。同时全市范围内应统筹设置专业,避免重复设置,实行资源合理配置,提高办学水平。在办学模式上,要积极探索与东部职业学校实行分段接续式合作办学模式,利用东部地区优质的教育资源和良好的就业环境,使本地学生实现输出培养和就业;在培养方式上建议采取“在校学习一年,在企业顶岗实习半年;再在学校学习一年,在企业顶岗实习半年”的方式,强化学生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相结合,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4、加大中等职业教育的宣传力度,使人民群众及学生充分认识接受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同时宣传好国家给予中职学生每年每生1500元生活补助的政策及中职学生就业趋好的形势,引导广大家长和学生在就学选择上更加实际,逐步认同职业教育。

5、建议在国家已实行中等职业教育助学政策的基础上,对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无论城市和农村学生实行全免费,学校的培养成本均由各级财政按比例分担。实行免费后,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学籍管理系统,要出台更加具体的学籍管理办法,严格学籍管理,对学生的流向和在校学生情况要加强监测,并按月上报教育行政和财政部门,审计部门要加强对学校使用财政拨款情况的审计,保证财政核拨的教育经费有效用于教育教学。

第五篇:中等职业教育论文

论中德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蒋易静

(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09应化2Z09331208)

【摘要:近几年,全球刮起了金融风暴。然而,在这场风暴中有两个影响较小国家——中国与德国。他们的经济发展让人羡慕,可是经济背后的职业教育,两国却相去甚远。本论文中,将主要讨论中德两国的职业教育和其经济发展的关系,最后根据全文的论述,进行比较总结。】

【关键词:职业教育 经济发展 中国 德国】

进入二十一世纪后,世界经济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时代。而中国也自加入WTO以后,贸易经济也发展到了一个空前的水平。自此,各企业需要大量的高素质的职业性人才。所以就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由此产生。

一、职业教育概论

职业教育是指使受教育者获得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职业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的教育。如对职工的就业前培训、对下岗职工的再就业培训等各种职业培训以及各种职业高中、中专、技校等职业学校教育等都属于职业教育。职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应用人才和具有一定文化水平和专业知识技能的劳动者,与普通教育和成人教育相比较,职业教育侧重于实践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职业教育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产物,也可以说是人自身发展的产物,而且是发展到某个特殊时期的产物。职业教育受益于社会,社会也可受益于职业教育,促进社会发展是职业教育的应有之义和神圣职责。他是区别于普通教育的一种特殊教育形式,具有自身的教育特点。

二、职业教育现状

(一)中国职业教育

自“十一五”规划纲要实施以来,在中央和各地的关注推动下,我国职业教育体系不断完善,办学模式不断创新,招生规模和毕业生就业率再上新台阶,驶上了发展“快车道”。据统计,2005年全国仅有中等职业学校11611所,当年招生537.29万人,在校学生1324.74万人。经过3年发展,2008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共有14767所,招生规模达810万人,在校生达2056万人。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招生规模已大体相当。“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模式,成了我国职业学校,尤其是中职学校毕业生高就业率的秘诀。虽然经过多年的发展,职业教育在我国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在教育体系中占据了一定的份额,但是从整体发展来看,我们的职业教育还不稳固,发展缺乏一定的支持力量,具体来说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职业教育在我国教育系列中还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和支持;

2、缺乏相关配套法律法规等制度的支撑和规范;

3、职业教育社会导向或氛围欠缺;

4、我国现行的职业教育在实践中许多还游离于企业之外,还没有形成与企业的良好互动,职业教育进行的场所大部分还是学校或实训室,完成的地点也还是学校,而非工厂、企业,缺乏实践性;

5、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是职业教育有效开展的关键;

6、在课程体系建设方面,我国职业教育的教材和课程建设与实践脱节严重;

7、教学方式陈旧;

8、职业资格准入部分形同虚设。

可以说,就目前来看,中国的职业教育与普通学校的教育差别仍然不明显,除了比普通学校多配备了一些实验实习的设施之外,并没有增加更多的实践课程。就国内来看,以分数衡量一切的大潮流也在职业教育中体现着。往往毕业考试的优异成绩,就基本上承认了某一个人已经是位“优秀的技术人员”。而实习成绩,也只不过是一个参考,与毕业考试比起来微不足道。而至于这个“优秀的技术人员”是否能熟练的操纵先进的工业设备,校方完全留给了企业自己去解决。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的技术人员到企业以后,不能马上地形成生产力,还需要一个相当长时间的适应过程。

(二)德国职业教育现状

德国职业教育的科学研究,正如其职业教育对经济的推动力一样,举世瞩目并始终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如果说德国经济腾飞的秘密武器是德国“双元制”①职业教育,那么制造这些秘密武器的是德国高水平的职业教育师资队伍,而促进德国职业教育师资培养的理论基础——职业教育学的发展、改革与创新的,则是德国职业教育的科学研究。

目前,德国约有30%的适龄青年人上大学,那些不能或不愿上大学的年轻人绝大多数(80~90%)则去接受不同形式的职业教育,其中又以接受“双元制”职业培训为主(约占70%),也就是说“双元制”培养的人员是德国技术工人的主要来源。正因为如此,“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被外界誉为德国经济腾飞的秘密武器。

所谓“双元制”,是一套企业与职业学校密切配合,实际与理论相结合的职业教育体制,是教育真正直接为经济发展服务。而“双元制”职业教育,是指学生在企业接受实践技能培训和在学校接受理论培养相结合的职业教育形式。学生在培训结束后可以立即投入生产,无需再经过一段实践的适应,满足了产业部门的需求。也可以说,“双元制”职业教育就是一种将传统的“学徒”培训方式与现代职教思想结合的企业与学校合作办学的职教模式,企业为“一元”,学校为另“一元”。接受“双元制”培训的学生,在企业获得一个培训岗位的同时,在职业学校取得一个理论学习资格。

三、职业教育和经济发展的关系

(一)中国职业教育和经济发展的关系

职业教育的意义体现在人力资源与经济发展的适应上,经济发展到任何程度,都代表着特定的生产技术水平,要求特定质量的人力资源与之相适应。目前,金融危机席卷了整个地球。虽然中国有政府的支持,避免了像欧洲一些国家的破产危机。但是,金融隐患仍然或隐或现地影响着中国的经济。为未来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进行人才储备,职业教育大有可为!2009年6月26日,国务委员刘延东在考察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时指出:“要把加快发展职业教育作为今后一个时期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突破口,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站在一个高起点上谋划职业教育的发展”。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越来越联系紧密。

在中国,以珠三角、长三角为经济发展中心。在这些地方,又以中小企业为主。对于中

小企业来说,科研人员是大脑,而技术人员则是整个企业的脊髓。职业教育作为培养优秀技术人员的任务可谓是任重而道远。

我国的职业教育密切配合着经济建设的发展,对我国经济发展起来举足轻重的作用。人力资源状况及生产能力是一个国家取舍各种技术发展战略的重要依据,是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舒尔茨人力资本理论得出的结论是:有技能的人的最有是一切最有中最为重要的最有,人力资本收益大于物力资本收益。目前我国的高技能人才仍存在大的缺口,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职业教育与在职培训,对我国经济起飞、大工业的兴起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对我国的工业升级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第一,它搭起了学校与工业界的桥梁;

第二,建立了我国与海外人才的桥梁,海外学人回来,凡与它研究项目有关的,都清工业

研究所取联系,判断最适宜他们专长的工作加以介绍;

第三,引进技术后转移到民间。

随着我国经济朝着多元化法相发展,台湾产业结构也不断加以调整,目前我国职业技术教育将朝着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发展,以促进我国的经济全面发展。

(二)德国职业教育和经济发展的关系

由次贷危机引发的美国经济危机已经3年多了,但仍然侵蚀着地球的每个角落。而欧洲债务危机也让全球经济再次低迷。随着希腊、西班牙、葡萄牙、爱尔兰等国家的破产,使得欧洲的上空笼罩着灰蒙蒙的阴霾。然而就在如此恶劣的大环境下,德国的经济基本保持完好,甚至在2011年就业人口增加,财政赤字下降。联邦统计局的报告称,德国经济去年有两大亮点:一是失业率降至5.7%,为1991年来的最低点,就业人口达到4150万,为历史最高点;二是去年的财政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只有1%,而2010年这一比重为4.3%,按照欧盟稳定条约的规定,新借债务不得超过国内生产总值的3%。这样的成绩绝离不了德国健全的职业教育制度。正因为,职业院校将大批量优秀的技术人员提供给各个企业,才让企业有良好的运营。

即使如此可是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时代的到来,德国的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事农业和林业、以及第二产业的劳动力比例进一步萎缩,总共减少的劳动岗位绝对数为160万。

因此,德国职业教育体制(双元制)面临着新的挑战。在专业工人的数目、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双元制”的制度等等方面都将发生一场改革风暴。职业教育只有跟上社会经济的脚步,才能更好的发展,更好地为社会企业提供优质人才。

四、探讨两国职业教育和经济发展的关系

千禧年后,中国经济进入了快速腾飞的十年。在这十年中,中国GDP成较快增长,同比也较快。中国经济俨然已经登上了国际舞台,现在中国经济渐渐影响着全球的大环境。而德国作为高度发达的工业国,经济总量居欧洲首位、世界第四。德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4920亿欧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30340欧元。受全球经济和金融危机影响,德国2009年国内生产总值下滑5%。2010年德国经济强劲复苏,增长率达3.6%。

然而中德两国经济大国的职业教育制度却有天壤之别。德国以“双元制”为主的职业教育制度在全球职业教育体系中也是数一数二的。其“双元制”也有百年的历史了,而在“双

元制”制度下受教育的优秀的技术人员都以在自己的岗位上获得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中国则是一个职业教育发展较为晚的国家。其体系也不太完备,制度也有相当的欠缺。在中国,职业教育是不被重视的。反之,普通教育则是全民教育的中心点,这个可以从每年的高考可以看出中国是何等的重视普通教育。对于接受教育的学生群体则被贴上了“坏学生”的标签,也是在这样的环境下,这些所谓的“坏学生”也渐渐的不再认真学习专业知识。除此以外,中国的职业教育还缺少实践。在中国,职业院校的学生与普通高校的学生区别不大。最为职业教育的“动手”特色并没有很好的发挥。

在经济上,中国与德国的差距在逐渐减小,可是在职业教育方面,中德两国的距离可以用“鸿沟”来形容了。虽然,中国的职业教育体系在慢慢完善,可是离德国的职业体系相差甚远。近几年来,由于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化,德国职业教育也在经历着改革。但是,对于中国的职业教育来说,我们可以跟随着德国职业教育的步伐——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完善我们自身的教育体系。具体有以下几点:

1、根据市场经济实际的发展和需求来设置专业课程,将教育与就业相互衔接;

2、加强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充分发挥校企双发在职业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3、建立完善的职业教育法制体系和“双师型”②教师队伍,促进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健康发

展。

职业教育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后备力量,他是人才储备的摇篮。拥有一个健全的职业教育体系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经济的命脉。或许在短时间内,我们看不出其中的差距,可是经过时间的洗礼,两者的关系将越发密切。而最为职业教育的新型国家——我国,应当谦虚向先进的德国学习其优秀的职业教育体系。但是由于我国与德国的历史传统与现实状况有很大的差异,因而在借鉴时不能盲目照搬照抄,而应汲取“双元制”职业教育的精髓,不断改革与完善我国的职业教育,我国的企业和社会经济发展培养大批高素质的应用型技术人才。

【注释】

①孟庆国.现代职业教育教学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08.P102

②中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所.20年回眸——高等职业教育的探索与创新(1985~2005).科学出版社.P348

参考文献:

高原.对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现状的一点认识

[EB/OL]..2011-10-08.李玉鸿.德国职业教育的现状及改革思路[N].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01).冯思淇.职业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新论[J].中国商界,2009(11):186-187.李娟娟.论我国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J].才智,2011(09):191.

下载中等职业教育实施品牌战略的认识和思考[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等职业教育实施品牌战略的认识和思考[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等职业教育(全文5篇)

    试论中等职业教育在高中教育普及化进程中的作用——国际比较视阈 【内容提要】近代以来,欧美国家和日本在产业革命和社会民主化的要求下,积极推进高中教育的大众化和普及化,重......

    对中等职业教育学生评价的深入思考

    对中等职业教育学生评价的深入思考 XXX XXXX大学天津300000 摘要:学生是教学的载体,学校的培养计划、教师的教学效果最终体现在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方面。因此学生评价的质量在......

    对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几点思考(合集5篇)

    对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几点思考 摘 要:本文侧重从经济学角度分析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困难的原因并 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市场;技能 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不仅......

    对县域中等职业教育现状的思考

    对县域中等职业教育现状的思考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中等职业教育在目前以及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与此同时,为了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为社会培养更多的技术型......

    中等职业教育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的思考

    中等职业教育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的思考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政府根据各个时期祖国建设的需要不断推动职业教育的发展,尤其是2005后起我国的职业教育进入了快迅发展阶段,但根底线环......

    实施品牌战略(五篇模版)

    实施品牌战略,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各位领导、各位委员: 为更好的推进我区品牌战略的实施,提升企业和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推动我区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我们对全区品牌发展的现状进行......

    大力实施品牌战略

    让“百湖”品牌叫响大庆大庆广播电视集团 (2010年1月22日)近年来,广电集团在市委、市政府、市委宣传部的正确领导下,在市广电局等相关部门和各县区宣传部的大力支持下,认真践行市......

    对民营企业实施品牌战略对策的思考

    对民营企业实施品牌战略对策的思考 钱立洁2009-02-17 摘 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知识经济的兴起使人们对商品需求的层次日益提升,民营企业的生产品能否 适应市场要求越来越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