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构建“和谐社会”的哲学思考
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目标。从哲学层面上思考构建和谐社会的问题,要认识到“和谐社会”应是“和而不同”的社会。和谐社会的“和谐”应是全面,整体的“和谐”,动态发展的“和谐”。由于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构建和谐社会就具有了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的特点。另外,我们要坚信“和谐社会”的光明前途以及要做好克服各种困难走曲折路的心理准备。s0100
从字面上看,“和”有和睦、和气之意;“谐”有相容、相合之意;“和谐”则强调一种协调、顺畅、有序的关系。正如十六大报告所内涵的“和谐社会”应上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的社会。它是任何一个时代里任何一个民族的人民都向往并棋盘实现的理想。老子有“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大同”社会的畅想,孟子有“天人合一”的思想阐述,范仲淹有“政通人和”社会的构想以及陶渊明有“世外桃源”的美丽憧憬等无不闪现出人们对“和谐社会”的向往。2004年9月19日,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上,中国共产党正式提出“建设和谐社会”的历史目标。目前,对“和谐社会”的思考和理解,学者们有许多不同的观点,笔者以为从哲学的角度思考把握构建和谐社会的问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和谐社会”应是“和而不同”的社会。“和谐社会”不是没有对立、动正、排斥的完全绝对的“和谐”,“和谐社会”也是矛盾的集合体。构建和谐社会首先要承认矛盾,不能妄想去构建一个没有矛盾的社会或只有“和”而没有“不同”的绝对的“和”的社会。这正如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不能实现一样。构建“和谐社会”实质上就是要处理解决好社会的各种矛盾,使社会的矛盾始终被控制在有序、稳定、协调的状态下。显然,“和谐社会”仍然存在矛盾,只不过和谐社会的“和”处于绝对的主导的优势地位,“不同”处于从属地位是“和”不断发展强大的基矗
改革开放25年,是财富急剧增长的25年,利益的分化必然导致各种矛盾的不断产生或被激化,加之目前中国最大的实际是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低,科技工艺落后。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有13亿庞大的人口压力且80%以上为农业人口,城乡差距逐渐扩大,贫富悬殊,分配不公以及~的严重等产生或计划了许多矛盾。我国也是一个地域广民族多的国家。960万平方公里广阔的领土上分布着56个大小不同的民族且东西部经济、科技、教育差距大,容易产生~。我国的海陆边境线绵长,邻国多。因领土、海域管辖权矛盾摩擦频繁。台湾的统一、“东突”恐怖势力、~问题仍很棘手。我国生态破坏非常严重,资源短缺令人担忧。因此带来了深刻的环境危机。国际上,传统与非传统安全威胁以及恐怖主义危害上升,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新的表现。世界仍不太平。
以上是我们构建和谐社会所面临的并且必须很好去处理的问题和矛盾。本质上说,构建和谐社会能力的高低就在于我们驾驭处理这些问题矛盾的优劣。问题和矛盾是会不断产生和被激化的,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社会问题和矛盾被控制的有序、协调、稳定程度是衡量所构建的“和谐社会”的标准。
其次,“和谐社会”应是全面、整体“和谐”的社会。事物的普通联系性要求我们在构建“和谐社会”时要注意把握两种“和谐”:一种是社会主义社会内部的“和谐”,另一种是我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和谐”。其中,社会主义社会内部的和谐是构件“和谐社会”的主要方面和根本,应包括:(1)人与自然的和谐,即要保护好生态环境,走可持续、科学发展之路。(2)人与社会的和谐,即要保持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的协调发展。(3)人与人和谐,即要做到人与人之间的机会、权利等的平等以及彼此间的诚信友爱、安定有序、充满活力。换句话就是人们都能各尽其能,各得其所。第二种和谐即与世界的和谐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外部条件。目前,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世界的联系日益紧密,相互依存,协作程度大为增加,国外许多国家特别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力水平高,技术工艺水平先进,在许多方面都超过并深刻影响着我们。因此,构建“和谐社会”应在坚持基本原则立场下尽最大可能和努力构建与世界的和谐,只有做到了与不同文明国家之间的和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完整全面的“和谐社会”。在这方面我们是有过深刻的血与辱的历史教训的。近代一百多年的落后被动挨打的局面与曾经强大无比的中华帝国的强烈反差很大程度上是我们在近代“闭关锁国”,盲目自大所造成的。故步自封、“小国寡民”是违背历史发展潮流的。这告戒我们在构建“和谐社会”时一定要坚持普遍联系的观点。“和谐社会”不单指自身的和谐,也包括与世界的和谐,认清这一点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
第三,“和谐社会”是动态发展的“和谐”社会。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和谐社会”应是一种动态的“和谐”社会并随历史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呈现出新的面貌和特点。“和谐社会”作为一新事物,它是一个由弱小到强大,由比较简单、低级的和谐到复杂、高级的和谐不断发展前进的“动态”过程。构建“和谐社会”如果忽略这一点,试图一步就构建一个非常高级理想的和谐社会,这是不可能成功的,这不仅违背了事物发展的规律,也不符合我国的实际。因此,构建“和谐社会”要看到其动态发展性和阶段性,只有把握了这一点我们才能进行科学的构建,这样才不至于我们重蹈以前我们所犯下的错误——“三年赶超英美”、“跑步进共产主义”等。
最后,“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和谐社会”的实现是一长期而艰巨的历史过程。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和谐社会”作为一新事物战胜并取代原有的社会形式是一个反复、长期的斗争过程。目前,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决定了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和谐社会”的构建不是一帆风顺的,会遇到各种困难,遭到各种挫折。因此,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构建“和谐社会”事业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保持清醒的头脑,准备克服各种困难,走曲折路。反对看不到构建“和谐社会”事业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的盲目乐观的态度。我们要在曲折斗争中开辟“和谐社会”前进的道路。
总之,从哲学的角度思考把握构建“和谐社会”的问题要认识到“和谐社会”的矛盾性,全面整体性,动态发展和阶段性以及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虽然,构建“和谐社会”会困难重重,阻力巨大,但我们应看到“和谐社会”是符合历史发展潮流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并得到广大人民群众支持的。加之,有与时俱进的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我们要坚信“和谐社会”前途的光明。众志成城、万众一心,以积极的实践行动投身“和谐社会”的构建当中去。
第二篇: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哲学思考
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哲学思考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后,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又进一步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强调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在准确把握社会主义的本质和科学判断中国国情的基础上提出的,也是我们党创造性地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分析当今世界和中国实际的重大理论创新。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于2006年10月8日至11日在北京召开,会议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胡锦涛同志指出:“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构建和谐社会思想的提出,不仅有其现实根据,也包含了许多内在的哲学思想。以下是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哲学思考。
一、物质与意识
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世界是物质的,社会也具有客观存在性,物质决定意识,而意识则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这一客观事实要求我们办事情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构建和谐社会思想的提出有其现实根据,这一思想是依据我国现实情况而提出的,既有符合其发展的条件,又有需要借此来解决的问题。一方面,当前我们已具备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有利的条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积极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为促进社会和谐进行了不懈努力。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对社会和谐的认识不断深化,明确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的地位,作出一系列决策部署,推动和谐社会建设取得新的成效。经过长期努力,我们拥有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种有利条件。另一方面,我国和谐社会目标也是党中央根据我国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而及时提出的,是我国改革开放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收入分配不
合理造成的两极分化、市场经济秩序的混乱、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健全以及党内腐败现象、人民群众的看病难、买房难、子女上学难等一些列社会问题构成了种种社会不和谐的因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正是居于以上两个方面的客观因素而提出的,正是为了不断巩固业已形成的和谐局面,正是为了消除社会的不和谐因素。同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这些都充分体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
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理论对实践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的意识和科学的理论可以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使人们的实践活动走向成功;错误的意识和理论会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导致实践的失败。这就要求我们的实践活动必须以正确的意识和科学的理论为指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人民伟大的实践,必须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是我们党不懈奋斗的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力,走共同富裕道路,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
二、联系与发展
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联系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马克思主义关于事物普遍联系的原理,要求人们要善于分析事物的具体联系,确立整体性、开放性观念,从动态中考察事物的普遍联系。整体与部分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不可分割。我们应该既要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又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必须从全局考虑,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
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同时,正如胡总书记所说的,作为每一个社区、家庭,每一个基层、细胞也即每一个部分都必须做到和谐,只有这样才能以局部的和谐推动整体的和谐。
事物的相互联系包含事物的相互作用,而相互作用必然导致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和谐社会理念就是一个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新事物。“和谐社会”是动态发展的“和谐”社会。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和谐社会”应是一种动态的“和谐”社会并随历史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呈现出新的面貌和特点。“和谐社会”作为一新事物,它是一个由弱小到强大,由比较简单、低级的和谐到复杂、高级的和谐不断发展前进的“动态”过程。构建“和谐社会”如果忽略这一点,试图一步就构建一个非常高级理想的和谐社会,这是不可能成功的,这不仅违背了事物发展的规律,也不符合我国的实际。因此,构建“和谐社会”要看到其动态发展性和阶段性,只有把握了这一点我们才能进行科学的构建。
“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和谐社会”的实现是一长期而艰巨的历史过程。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和谐社会”作为一新事物战胜并取代原有的社会形式是一个反复、长期的斗争过程。目前,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决定了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和谐社会”的构建不是一帆风顺的,会遇到各种困难,遭到各种挫折。因此,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构建“和谐社会”事业的长期性、艰巨性。
三、矛盾的观点
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在矛盾群中又分为根本矛盾和非根本矛盾、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而且矛盾具有普遍性,不同的矛盾又有特殊性。因此解决矛盾时既要坚持全面分析矛盾,也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掌握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原理,把马克思主义同我国实际和时代发展相结合,与时俱进,不断开拓新境界,是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中国共产党在深刻分析中国矛盾的情况下提出来的。
人与自然界时刻处于矛盾之中。矛盾普遍性原理、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启示意义,人类社会总是在矛盾运动中发展进步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持续过
程。我们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居安思危,深刻认识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科学分析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更加积极主动地正视矛盾、化解矛盾,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不断促进社会和谐。
构建和谐社会,必须抓住和解决主要矛盾。“主要矛盾”的涵义,是在一定历史时期内居于关键地位的矛盾。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一直讲“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是主要矛盾”,并因此制定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路线。这一点,至今仍然是正确的,必须继续坚持。现在三农问题、财政资金分配不公问题、公民权利问题、民主法治问题等等都是这个问题在新时期的具体表现。所以要构建和谐社会首先要解决这个主要矛盾。
解决这个矛盾首先要注意几点:提高执政能力,维护社会公平,协调利益关系。从而从源头上减少矛盾。解决这个矛盾要广泛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要妥善处理各方面利益关系,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和构建的成果。为此,必须注重社会公平,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当前,我国社会建设领域面临的矛盾和问题,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后必然产生的。解决这些矛盾,关键还是要靠发展。
四、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动力,才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坚持以人为本,不仅是对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继承、运用和发展,而且是对唯物史观的继承、运用和发展;不仅要把人民群众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而且要把人民群众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中坚力量。正如胡锦涛同志指出的那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发挥各方面的创造活力,不断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谐社会是一个具有创造活力的社会。它需要最大限度地动员和组织最广大人民群众投身于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事业中来。这就要求:第一,必须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只有把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反映好、协调好、处理好,把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
兼顾好、处理好,人们的心情才能舒畅,各方面的关系才能协调,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充分发挥出来。第二,必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只要从事正当职业,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必须尊重他们的劳动、知识和创造,在体制、机制、法制上保障他们想干事业、能干事业、干成事业,真正做到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第三,必须坚决贯彻执行一切相信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只有既相信群众、依靠群众、联系群众,又领导群众、组织群众、教育群众,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人民群众的创造活力,使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投身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第四,必须切实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保证人民依法行使民主权利。第五,必须大力弘扬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的精神,大力营造鼓励创造、尊重创造、保护创造的良好社会氛围,支持人们进行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和其他方面的创新,使我国社会发展始终充满蓬勃的创造活力。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从多个哲学角度来认识,才能加深对这一理念的理解,也有利于每一个人出一份自己的力推动和谐社会的构建。
第三篇: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哲学思考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哲学思考
摘 要:半个世纪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在华夏大地上奋笔书写着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华丽篇章,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新世纪新阶段,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政治命题,赋予和谐社会新的时代内涵,充分体现了我们党的政治智慧、历史眼光和理论创新勇气。为此,本文首先讨论了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着“以人为本”的时代主题,接着分析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坚持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关系,最后做了总结。因此本文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和广泛的实际应用。
关键字:和谐社会;以人为本;人与自然的和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唯物主义
1.引言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拓宽了我们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发展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视野,是对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继承、丰富和发展,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认识成果。
2.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着“以人为本”的时代主题
“以人为本”是我们的时代主题,这是一种理念。“以人为本”中的人是对象,本是原则、理念、要求。人有三层:个人、群体、人类;本有三义:相对人对物的依赖,把人当主体;相对人被边缘化,把人当作依据;相对把人当作手段,把人当作目的。因此,它要求我们尊重人、关怀人、为了人。马克思说:“人是人的最高本质”。“以人为本”之所以是时代主题是因为以前我们对人的关注不够,对人的尊重不够,构建和谐社会体现了对人的关怀,并为实现人的本质、人的价值和人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以人为本”是人自由地占有自己的本质,人的本质是人社会关系的总和。和谐社会为人的交往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人的交往范围大大地扩大了,人的关系的种类和数量大大地增加了,人的本质越来越丰富了,更重要的是人的关系是和谐的。“以人为本”为了人,从人出发不断推动人的发展。这是一个人不断自我超越、不断实现自我、不断获得自由的过程,只有这样才使得“以人为本”不至于空洞化,不至于是一种宣传和口号。
3.人与自然的和谐
人与自然的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物质基础和前提。******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指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重要目标。社会的和谐有赖于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的不和谐,人对自然资源的盲目的无限制的掠夺,必然会造成自然资源的枯竭,森林的破坏和减少,土地的退化、荒漠化和沙漠化,水资源的减少和污染,最终导致人类生产和生活环境的恶化。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比较突出。如果不能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不但不能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还可能引发严重的经济社会问题。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之路,是实现经济社会和人自身全面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4.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拨乱反正,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不是阶级斗争,而是不断提高的人民物质文化需要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把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变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如何解决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呢?就要坚定不移地推进经济建设和生产力的发展。现在看来,我们社会上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归根到底,取决于生产力发展。财富的最大化就是要把蛋糕做大,分配的公平化就是要把蛋糕分好,蛋糕做大是前提和基础,必须坚定不移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生产力作为根本任务,把蛋糕做大。但是,同时不能忽略了公平问题,不能忽略公平分配问题,要把蛋糕分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要有两个基本的执政能力,一是把蛋糕做大,一是把蛋糕分好。共产党人执政既要有把蛋糕做大的本事,还要有把蛋糕分好的能力,执政能力应当有机地包括这两个方面。[ ]
5.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坚持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关系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思想基础,因而也是我们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近几年来,我国理论界特别是哲学界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丰题,对我国社会主义时期特别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存在的社会矛盾、矛盾性质、基本特征及解决这些矛盾的途径、方式和机制等问题,展开了广泛深入的讨论和研究,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成果。这对于提高人们对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规律和建设规律的认识,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并进一步丰富与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我们党自建党以来80多年的奋斗历程中,不论在民主革命时期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始终一贯地明确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这一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发展着的哲学,它将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变换着研究的重点或主题,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本身却是相对稳定的,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要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前提下去讨论理论创新,要从理论与实际、继承与发展的结合上去理解或解读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提出的新理念和新思想。
6.总结:社会和谐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要求矛盾的双方或矛盾的多方在运动过程中能达到并保持多赢或双赢的局面。具体说,就是既要强调人与人的和谐,又要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既要达到内部各阶层、各利益团体之间的和谐,又要争取外部世界格局的和谐发展;既要培育微观的各个社会组织细胞的和谐发展,又要促进宏观的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既要经济、政治、文化等各子系统内部的和谐。又要形成各子系统之间的和谐关系,使之共同发展。“和谐社会”这一理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一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二是人的和谐。造就和谐的人的个体,就是要使一个人有健全的人格。有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能合理地处理个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的错综复杂的关系,做到融人自然、融人社会、融人集体。集体和谐是建立在个体和谐基础之上的,社会的和谐也有赖于人的和谐,即社会发展是以人为主体的,人的发展是以个体为本位的。三是社会分工的和谐。社会分工的和谐包括社会各类人员的比例构成的合理性、社会效益的最大化、社会效率的增长性和社会地位的公平性等。
“和谐社会”理论的提出,既是对我国一段时期内社会发展目标的科学设定,同时这一理念的提出还在哲学上有着深刻的意蕴。“和谐社会”理念是对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在社会主义发展新条件下的科学阐释。这一理念不仅继承和发扬了中国传统哲学的“和合精神”,批判地吸收了西方分析社会发展的理性主义传统,而且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社会发展的理沦。
第四篇:街道构建和谐社会的思考
文章标题:街道构建和谐社会的思考
找文章到xiexiebang.com更多原创-(http://www.xiexiebang.com/)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街道是构建和谐
社会的重要因素,是我们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基层的最根本体现。我们认为街道的核心是社区,如何建设好社区才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正如胡锦涛总书记的指出的那样,要“从建设和谐社区入手,在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上发挥服务作,在密切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关系上发挥桥梁作用,在维护社会稳定、为群众创造安居乐业的良好环境上发挥促进作用。”介与我街道实际,对如何构建和谐社会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构建和谐街道,要正确认识街道在和谐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社会管理体制和社会服务网络不断创新和健全的社会,是稳定有序、安定团结、各种矛盾得到妥善处理的社会。街道是城市的基础,是与老百姓联系最密切的机关,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地位不可替代,作用不可估量。
街道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具有基础性协调作用。随着改革的深化,开放的扩大,社会生活中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存在大量的人民内部矛盾。处理不慎、不当,都会使矛盾加剧、激化,引发社会的不稳定、不和谐。从而影响到改革与发展各项目标的实现。街道应发挥党和政府最基层派出机构的作用,通过引导居民自治,加强社区建设,改善居民生活和生活环境,为群众排忧,为百姓解难,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进门。通过过深、过细、过实的群众工作化解群众的意见和不满,调解社会矛盾,体现社会公平,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和谐的社会环境。
街道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具有综合性管理作用。街道的职能决定了街道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具有综合性管理作用。街道所担负的社区建设、民主法制、扶贫帮困、社会保障等工作,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社会“以人为本”的特征,也体现了构建和谐社会的社会基础;街道设立综治办,计生办,民政救助站、劳动保障平台等7个职能部门,49项职能工作,来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婚姻观、倡导移风易俗、铲除邪教、破除迷信,在提升全社会的文明程度方向起着积极导向和推动作用;通过双拥共建活动的开展,巩固和发展军民团结的大好局面;通过辖区内党建“”工作新格局的建立,整合资源,达到优势互补、共驻共建;通过社区党组织对广大群众和青少年的教育管理,启迪广大民众的爱国热情和社会责任感。人大、统战等工作进社区,畅通了民主渠道,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创建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街道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具有民生性保障工作。社会保障工作是社会稳定的“减震阀”。街道是社会保障安全网的最后一道防线。街道可以通过增加社区服务项目,提高社区服务水平,对弱势群体进行社会捐助工作的开展,弥补政府社会保障,社会福利的不足,来维护居民的生活权益。为构建和谐社会创建安定祥和的生活环境。
二、构建和谐街道,要下力实施好以下几项“工程”。
党的十六大以来,各级政府都非常重视和谐社会的建设,我区各街道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积极探索社区建设和经济发展的新路子,街道的经济、社会各方面快速协调发展。就当前状况看,构建和谐街道要下大力实施好以下几项“工程”:
(一)、以完善辖区服务功能为主题的“民心工程”。衡量街道建设搞得好不好、成功不成功的唯一标准,是看群众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拥护不拥护。因此,我们开展街道工作一定要从实际出发,不搞形式主义,不做表面文章,扎扎实实为人民群众办好事、做实事。着眼于提高群众的生活质量和水平,围绕安居乐业,在服务居民上狠下功夫,建立区、街、社区三级服务网络,增强社区服务功能,拓宽服务领域,扩大服务项目,形成残疾人服务、老年人服务、家政家教服务、商业网点服务、休闲娱乐服务、康复医疗服务、治安综合服务、再就业服务等全方位、多形式的便民服务体系,形成“难有所帮、残有所助、弱有所持、老有所养”的社区服务新格局,实现居民一般性服务基本不出社区。通过建设15分钟“就医圈”为契机,进一步畅通了街情民意的“绿色通道”,在街道、社区架设居民与党和政府沟通的桥梁,对群众所反映的问题和信息分类进行处理,紧急的事情及时做、棘手的事情勇于做、热点的事情重点做、扶贫帮困的事情经常做、发生矛盾的事情协调做,真正让群众满意。
(二)、以关心困难群体生活和再就业工作为重点的“帮扶工程”。帮助解决辖区困难群众生活是街道、社区组织应尽的责任。要发挥街道、社区组织贴近群众的优势,对困难群体深入调查,摸清底数,提供零距离、亲情
化的服务,确保符合低保条件的辖区居民全部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同时,建立低保家庭备案登记制度,根据保障对象家庭收入变化的情况,随时决定增发、减发或停发保障金,切实发挥最低生活保障的“兜底网”作用。积极开展邻里互助、社会救助活动,在有条件的街办、社区兴办“爱心超市”,通过单位捐赠、个人捐赠、慈善机构捐赠、贫困资金购买等方式,筹集衣物、日常生活用品等,向生活特别困难的家庭免费发放,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保障是基础,就业是出路。要发挥社区服务领域广、服务项目多、就业门槛低、就业潜力大的优势,大力开发利民便民服务岗位,通过政府购买方式,挖掘社区保洁、保安、保绿等公益性服务岗位,帮助更多的下岗职工在社区实现就业,努力创建“无下岗失业楼院、无下岗失业社区、无下岗失业街道”。
(三)、以社区信息网络为手段的“数字工程”。依靠现代信息技术,建设数字化社区,是提高社区管理效率,提升社区服务水平的有效途径。在各社区居委会配备电脑,对社区实行微机化管理。充分利用网络联系千家万户的这一现代手段,依托电子政务网络,逐步搭建一个市、区、街道、社区联网的居民服务中心平台,同时建立“116190”服务热线。在中心平台的数据库中录入区内所有居民家庭住址、电话等资料,以及加盟服务的区内社区服务企业和志愿者资料。实现社区服务供给和居民服务需求的最佳快捷组合,逐步形成符合信息时代的社区服务模式。
(四)、以辖区稳定为目标的“平安工程”。辖区稳定是整个城市社会稳定的前提。切实加强辖区治安综合治理,努力为居民营造一个安定的居住环境。建立辖区安全防范的长效机制。同时,充分发挥居民小组、楼层中心户、社区居委会的作用,及时化解各类矛盾和纠纷,消除不稳定因素。进一步完善综合治理工作网络。建立专业队伍与群众相结合,人防、物防、技防并举的群防群治体制。着力抓好社区整合后的社区警务建设,逐步增加社区警力,增强社区居民的安全感。
(五)、以发展辖区经济为导向的“命脉工程”。经济发展不够,这是制约构建和谐街道建设的关键因素。近几年,区委、区政府为进一步促进乡、街经济更好更快的发展,不断壮大街道经济实力,充分调动其大力发展经济、培植税源、增收节支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于06年8月颁布了“财税管理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的通知”,并制定经济工作考核目标责任制。各个镇、街在抓项目和抓民营经济发展上下了不少功夫,使各个镇街的经济发展速度加快,经济实力提高,居民生活得到改善。但从全区经济发展的情况看,还存在民营企业规模小、经济总量低的问题;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单一,缺乏大项目支撑,尤其是高、精、尖的项目不多的问题;企业的管理落后,许多企业还没有跳出家族式管理的圈子。产品科技含量低,市场竞争力不强,企业发展后劲不足的问题。从城市街道的实际情况看,企业逐渐迁出,新建小区逐年增多,税源逐年减少。这些都是构建和谐街道必须解决的问题。构建和谐街道和社区,必须依赖必要的经济基础和物质条件。必须拥有与构建和谐社会匹配的财力和物力。从当前情况来看,街道在构建和谐街道中,还缺乏大量的财力和物力。在今后一段时间要坚持项目支撑,培育骨干企业。要从自身的优势出发定项目,搞好项目的市场调研和科学论证,保证项目的成功率。从发展的需要上项目,坚持高科技、高效益。用优势产品带动优势产业,形成有机的发展链条。形成规模化、集团化的企业骨干群。
三、构建和谐街道,要以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为保障。
建设和谐街道既是当前的紧迫任务,也是一个长期的奋斗目标。在以往的街道建设实践中,尽管没有明确提出“和谐街道”这一概念,但在事实中不论从工作思路、政策措施或多或少已经包括了这一内容,各项工作都与建设和谐街道紧密相关,都为今后更好地建设和谐街道的工作奠定了基础。同时,也必须看到,明确提出建设和谐街道这一重大任务,这使街道建设的主题更凸显了时代特征,使街道工作与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联系更紧密了,也对街道的各项工作要求更高了;还要看到,明确提出建设和谐街道这一重大任务,进一步体现了社会建设和管理的重心在基层这一要求。我们不仅工作上要依靠街道,更要建设街道、帮助街道、扶持街道,只有这样,才能把建设和谐街道工作扎扎实实地推向前进。
(一)、要更加注重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建设,形成常抓不懈的工作合力。
建设和谐街道涉及方方面面,必须加强领导,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才能使工作富有成效。要健全和完善现有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形成党政领导更加有力、部门配合更加密切、社会参与更加踊跃的新局面。一是党政领导要更加有力。要积极争取把建设和谐街道工作纳入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要通过健全组织、出台文件、召开会议、政策支持、资金保障等有力措施,不断加大对街道建设工作的领导和指导,我们要很好地学习和借鉴。近年来,许多地方通过建立街道建设工作联席会议、街道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等组织机构,对领导和指导街道、社区建设工作产生了很好的效果。二是部门配合要更加密切。各部门尤其是依托社区开展工作的部门既要依法行政、各司其职,也要关心基层、关心社区,多体谅他们的难处,多为他们办实事、办好事、解难事。三是社会参与要更加踊跃。要号召驻辖区单位、辖区民间组织、物业组织参与建设和谐街道、和谐社区中来,并形成机制。一切有利于建设和谐社区的行为都要得到支持,愿望都要得到尊重,劳动都要得到肯定,价值都要得到认可,精神都要得到弘扬。要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辖区居民参与建设和谐社区活动,在实践中提高参与社区事务管理,建设美好家园的能力,把“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这句口号变成每位社区成员的自觉行动。
(二)、要更加注重工作队伍建设,不断壮大工作力量
街道的每一个部门及工作人员是各项工作的直接承担者,是上级部门与社区服务的直接提供者,肩负着协调利益、化解矛盾、排忧解难、服务居民的重要责任。要多管齐下,加强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一是要加强街道、社区党组织和街道、居委会干部队伍的教育培训,努力提高工作能力;不断提高协调关系、化解矛盾的能力;不断提高为居民办好事、办实事的能力。从推动落实街道、社区干部的工资待遇入手,以及养老、医疗、工伤保险,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调动和保护他们工作的积极性。要认真贯彻落实2005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力争在3—5年内每个社区都有一名大学生。二是要加强政府垂直部门专职工作者队伍的建设。政府垂直部门专职工作者主要是指有关部门转变职能,工作在基层、服务辖区居民的部门。多是从事劳动保障、计划生育、最低生活保障等工作的人员。他们是在新形势下,为适应我国社会主义新形式下应运而生的一支新兴街道工作力量。从我国社会主义构建和谐社会的趋势看,街道专职工作者将会成为我国街道工作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搞好街道工作的重要力量。要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不断拓宽服务范围,使街道专职工作者走知识化、职业化的道路。要进一步建立健全街道专职工作者考核、奖惩办法,建立保障机制,逐步提高他们的服务意识和工作水平。三是要加大辖区志愿者队伍的培育力度。目前,我街道有个社区志愿者组织、多名社区志愿者,但要看到,真正起作用的组织、真正坚持经常志愿服务的人还不是太多。要提高现有志愿者组织的凝聚力、影响力和自律力,推行志愿者注册制度,建立志愿者服务激励机制,支持和鼓励工、青、妇、残、老等群团组织的志愿者进入社区开展活动,并在社区吸纳对象;教育、引导广大居民发挥自身特长,积极参与志愿者服务,开展互助、帮扶活动,努力把社会上、社区里有爱心的人们联合起来,团结起来,组织起来,行动起来,让一切爱心充分展示,让一切善举竞相推出,以造福于社区,造福于居民。
(三)、要更加注重激励机制建设,推动社区建设的持久发展
激励机制是建设和谐社区的重要杠杆,应引起高度重视。一是立足基层,尊重群众的创造精神,及时总结和推广工作实践中的好经验。要鼓励创新,鼓励创造,从政策上促进,从制度上保证基层组织和群众的创造活力,形成各具特色、充满活力的社区建设格局。二是积极与新闻宣传部门、媒体舆论配合,大力宣传建设和谐社区中的好人好事。特别是那些热心群众工作、乐于奉献的人的事迹;那些关心他人、互帮互助的事迹;那些慈善公益、扶贫济困的事迹,在社会上形成有利于建设和谐社区的氛围。三是注意用先进典型引领实践活动。以往的实践证明,典型引路是推进社区建设发展的有效手段,在建设和谐社区中,我们要继续用好这一手段,开展好建设和谐社区示范活动。示范活动要从社区内的楼院、门栋、家庭抓起,从居民自治、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治安良好和文明祥和等基本任务和目标要求抓起,从解决社区居民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落实各项政策抓起,从自身特色、自身优势抓起,努力形成建设和谐社区的示范效应。街道可以采取适当形式,对建设和谐社区示范活动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予以命名表彰,以推动工作的深入持久开展。
(四)、要更加注重理论研究和调查研究,不断提高指导建设和谐社区的工作水平
建设和谐街道,是一项新的重大使命,我们还有许多规律性的东西没有掌握,还有许多领域没有认知,特别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还会有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因此,迫切需要在实践的基础上加强理论研究,加强调查研究。要加强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和管理理论的研究;加强对国外城市发展、社会建设理论的研究;加强对建立健全党组织领导下的充满活力的居民自治机制的研究;加强对完善和培育社区组织体系,特别是充分发挥民间组织在街道建设中作用的研究;加强对改进各项服务工作,形成行政机制、市场机制、资源共享机制、志愿机制共同发挥作用合力机制的研究;加强对有中国特色社工、义工队伍的研究;加强对建立政府调控机制同社会协调机制互联、政府行政功能同社会自治功能互补、政府管理力量同社会调节力量互动社会管理网络的研究;加强对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新型社区管理体制的研究;加强对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镇社区建设分类指导的研究。要做到继续“一手抓实践推进,一手调查研究”,通过专题调研、理论研讨等形式,不断提高调查研究水平,不断提高指导工作水平。对在调研中发现的问题,部门自己能够解决的,应该尽快出台文件、制度予以规范;需要几个部门联合解决的,要及时协商出台政策、办法予以实施;需要报请党委、政府解决的,要及时报请党委、政府决策。要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密切配合,充分发挥他们的人才智力优势,组织专家和学者有针对性地跟踪、研究符合中国国情的建设和谐街道的理论和实践,不断把握工作的规律性,增强创造性。
构建和谐社会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主要内容,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街道在构建“和谐社会”、“和谐社区”的全局中,任重而道远。只要我们时刻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把为人民服务作为工作的第一追求,就一定能创建出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好、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社会。
《街道构建和谐社会的思考》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街道构建和谐社会的思考。
第五篇:关于统一战线和构建和谐社会的一点思考
关于统一战线和构建和谐社会的一点思考
统一思想,充分认识统一战线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不可替代的作用
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证明,无论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或是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统一战线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统一战线是我们党的理论基石和政治优势,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政治保障和精神动力。在全面建设和谐小康社会的新世纪,统一战线是党的一个重要法宝,绝不能丢掉;是党的一个政治优势,绝不能削弱;是党的一项长期方针,绝不能动摇。统一战线发挥了凝聚人心、凝聚智慧、凝聚力量的作用,开创了大团结、大联合、大统战的新格局,统一战线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肩负着义不容辞的责任。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可靠政治保障。坚持好、完善好、落实好、发展好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这一基本政治制度,既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客观要求,也是加强党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能力、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必然要求,更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可靠的政 治保障。通过政治制度建设,最大限度地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巩固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共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
加强统战系统机关建设是充分发挥统一战线作用的最直接最有效的载体。要搞好政党合作,就要加强沟通、理解和协调,这样才能有良好的合作、协商和监督。执政党与参政党如果都能够拧成一股绳,就能形成合力、同心同德,按照共同确定的发展目标,按照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奋斗。各级统战部机关和民主党派机关作为执政党与参政党的统战工作枢纽,这在其中的作用至关重要。若统战部机关和民主党派机关的关系处理的不理想,就会对统一战线与多党合作制度的贯彻落实产生消极作用,甚至会影响改革与发展的大局。[大秘书网文章-http://www.xiexiebang.com 找范文,到大秘书网]
(二)新世纪新要求,必须加强统战部机关和民主党派机关自身建设
加强统战部机关的自身建设
加强统战部机关建设工作,是全面贯彻执行党的统战理论、方针政策,开创统战工作新局面的迫切需要,也是加强和改进统战机关工作的有力政治思想保证。
1、注重理论学习,不断提高实现政治领导能力。中国 多党合作制度的基本特征是“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共产党是执政党,在多党合作中处于领导地位,但不是***,不是以党治国。中国共产党对民主党派的领导是政治领导,即在政治原则、政治方向和重大方针政策上的领导,各民主党派享有充分的政治自由和组织独立。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不是在野党,更不是反对党,是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的政治联盟,是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同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的亲密友党,是进步性与广泛性相统一、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参政党。实行政治领导依靠正确的方针政策、思想政治工作、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要善于从行政管理的方法中解放出来,在平等协商讨论中实现政治领导。我国改革发展处在关键时期,在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国内外条件下,党要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继续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这三大历史任务,必须大力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统战工作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政策性和复杂性,往往包含、交织着不同性质的矛盾和各种社会利益关系。统战部机关应科学安排学习计划,采取切实措施,经常检查督促,运用多种方法,提高学习效果,要熟悉运用党的统一战线的理论、方针和政策,为进一步巩固、发展统一战线团结、稳定、振奋、活跃的新局面和构建社会主 义和谐社会贡献力量。要积极创新活动载体,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各类学习活动,寓上级的方针政策和会议精神于活动中,努力使全体机关干部成为勤奋学习、善于思考的模范,成为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模范,成为勇于实践、锐意创新的模范,成为善于协调、优质服务的模范。
2、全面落实岗位责任制,不断提高凝聚力量的能力。要按照“创新改革、转变职能、从严管理”的要求,以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为目标,强化责任意识,要大力推行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首问责任制等制度,实现以制度管人管事,规范机关从政行为。“清谈误国,实干兴邦”。新世纪新阶段的统战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出实招、干实事、求实效。从事统战工作的干部都是党的干部,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是分工不同,与统战服务对象要平等、平心、平和,做到“零距离沟通”,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搭建党与群众之间的连心桥,铸造构建和谐社会的“安全阀”。要充分调动各种统战服务对象的积极性,鼓励他们积极参加政治协商、切实推进民主监督、发挥特色参政议政、尽心竭力服务社会,为促进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全面发展而努力奋斗。“争、抢、挤”的工作要求值得提倡。即:“争”,就是要争做政治上、业务上的先进,争做党委的参谋,争取更多的团结对象,凝聚更多的力量;“抢”,就是要抢在事前了解情况,抢抓苗头协调关系、化解矛盾,抢占本职工作制高点尽职尽力;“挤”,就是要挤出时间多学习、多协调,挤进各重要机会和场合,多汇报,多宣传,寻求支持力量,要挤到各种各样的统战对象中多沟通、多服务。
3、树立正确人本观,不断提高服务保障能力。统战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是当前统战工作必须坚持和遵循的重要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统战工作要树立人才强国战略的人本观、和而不同的人本观和广交朋友的人本观。要负责联系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代表人士,及时通报情况、反映他们的意见和建议;研究、贯彻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及对民主党派的方针、政策;落实中央关于发挥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作用的工作;支持、帮助各民主党派强自身建设。做好统战工作要坚持团结、培育、保护和引导的方针。团结,就是团结可以团结的一切力量,为祖国富强和民族复兴多做贡献;培育,就是要通过政策的导向作用,鼓励和支持更多的人进入到统战阵营中来,不断扩大统战队伍;保护,就是要保护和兼顾各同盟者的合法权益、创业热情与合理政治诉求;引导,就是要本着求同存异的原则,采取教育和管理相结合的方针,处理好先富与后富、个人与社会、企业与国家、自由与法纪的关系,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和谐社会道路上健康成长。
4、增强服务与奉献意识,不断提高保持先进性能力。统一战线具有很强的广泛性、多样性和包容性,必须以民主的精神、协商的方式开展工作,必须要准确定位,保持良好的心态。统战部机关与某些“有权”机关在物质待遇方面存在着差异,因此作为统战机关干部,就必须要具备奉献意识,要处理好与统战服务对象之间的关系。要服务中心任务,凝聚各方力量,把统战部门建成团结之家;不断改进工作作风,营造和谐氛围,把统战部门建成民主之家;提倡广聚群贤,坚持求同存异,把统战部门建成交友之家;确保渠道畅通,广纳群言良策,把统战部门建成建言之家;增强服务意识,落实各项政策,把统战部门建成温暖之家。
推进民主党派机关的自身建设
怎样才能成为理论上清醒、政治上坚定、组织上巩固、制度上健全、充满活力的致力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参政党?各民主党派要遵循客观发展的规律,坚持接受中共领导和发扬民主的统一,坚持进步性和广泛性的统一,坚持一致性和多样性的统一,切实加强党派的自身建设。作为参政党工作枢纽的党派机关更应率先践行。
1、解放思想,不断提高政治把握能力。着眼于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以科学的分析判断为提高参政党能力的首要任务。联系实际,提高政治把握能力,就是要坚定正确的政治理念,提高政治敏感性和政治鉴别力,把握正确的政治方 向,在事关大局及根本原则上,头脑清醒、是非分明,能经受住各种困难和风险的考验,始终以人民利益为本,坚持对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的信任。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需要一个社会公认的、与时俱进的政治理念。为此必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依据我国国情,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成果,积极探索,但绝不脱离国情照抄照搬。
2、实事求是,不断增强参政议政能力。参政议政要有时代特征、政党特性、界别特点、地方特色;要围绕党政工作的重点、改革发展中的难点、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易被忽视的冷点;要具有前瞻性、针对性、可行性、实效性;要充分运用各级政治协商活动、人大建议政协提案、反映社情民意、广泛的社会实践活动等载体;要准确地把握参政党的工作性质和要求,熟悉参政议政的内容和方法,发挥界别特点和优势,建立民主、规范、合理、高效的机制。参政议政,要在发挥各参政党界别特点和准确选题的基础上,在调查中提高发现问题的能力;要在整理报告中提高分析、辨别、归纳、创新、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在协商讨论中提高表达、说服的能力;要在转化成果中提高把全党的人才优势和智力优势转化为现实参政议政成果的转化能力。
3、立足根本,不断提高组织领导能力。要着眼于整合资源,发挥整体功能,以凸现自身优势为提高参政能力的突破口。各级领导集体要增强法制意识,坚持依法办事,提高 高屋建瓴、驾驭全局的能力和决策水平;要提高指挥能力、管理能力和协调能力;要练就良好形象,做到人品好、人缘好,具有人格力量和人格魅力,能尊重人、理解人、感动人、影响人,增强亲和力,要善意待人、普遍育人、量才用人、精确选人。要在弘扬优良传统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地打造能力、营造活力、增强凝聚力、扩大影响力。要加强学习,用科学的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锐意创新;要善于总结成功的经验,不断推广创新;要认识规律,掌握规律,依据客观规律办事。人人、事事、时时、处处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造就一支高素质的队伍、建设具有综合能力的领导集体、培养结构合理的后备干部、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和培养复合型机关干部。建设一支既能激扬文字、又能慷慨陈词,既善于做机关工作、为领导服务,又善于做社会工作、为群众服务,团结、创新、务实、高效的机关干部队伍。
4、与时俱进,不断提高合作共事能力。着眼于完善和发展多党合作政治制度,以善于在总格局中创造性的发挥作用为提高参政党能力的关键。主动协商、善于协调、团结和合,共创伟业。党派活动属于政治行为范畴,要以宪法为根本行动准则,不能脱离总格局,搞体制外的政治参与行为。各民主党派享有宪法规定的权利和义务范围内的政治自由、组织独立和法律地位平等。要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优势和 特点创造性地进行工作,不应人云亦云,要求同存异、长同消异。要与中共一道积极推进依法治国,善于协助中共把成熟的党的意志上升为法律意志、国家意志与人民意志,积极推进科学立法、普遍守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有机地结合起来,为建设人民支持、人民拥护、人民满意的国家,为建设公平正义、诚信友爱、民主法治、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富于创新、充满活力、人民富裕幸福、国家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努力奋斗。
学以致用,切实加强统战部机关与民主党派机关的建设
1、深入学习,充分认识构建和谐的统战部机关与民主党派机关的重要性,增强工作动力。统战部机关是党委主管统一战线机关工作的职能部门,是党在统一战线工作方面的参谋部和办事机关,协助党委了解情况、掌握政策、安排人事、协调关系、搞好服务。民主党派的各级机关是党派各级委员会领导下承办党务、做好事务、搞好服务的工作机构。不论是执政党或者是参政党,机关在整体工作中,都占据关键的枢纽位置。因此,构建和谐的统战部与民主党派机关的关系是构建和谐执政党与参政党关系的基本要求,也是全面贯彻执行党的统战理论、方针政策,开创统战工作新局面的现实需要,更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力政治思想保证。只有理论上清醒了,认识上统一了,工作上才能有动力。
2、明确工作思想和工作要求,建立健全基本工作制度,提高工作能力。要明确职责、落实责任,力求出实招、见实效,使机关工作效率、效益、效果更加明显。要健全机关内部的管理与考核机制,要做到务虚与务实相结合,虚务实做。针对统战部和民主党派机关工作很多都是软指标的特点,做到数量与质量并举,既有数量,又确保质量。要按照制度化、规范化的要求,健全结对交友、对口交流、双月座谈、统战部与各民主党派季度沟通等制度。根据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提倡满负荷工作制,落实全员考核办法。要按照公务员的考核要求做好每月月底总结和确定下月计划,做好季度小结、半年总结和全年总结。要形成每月自评、每季考核、半年查差距、年底总测评。同时把绩效考核与工作目标考核、党风廉政责任制考核、领导干部年终述职、公务员考核等有机结合起来,并把考核结果作为机关干部业绩评定、奖励惩处、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此外还应健全培训提高机制,在全面加强机关学习教育培训的基础上,明确统战干部培养选配目标。通过有计划地选派后备干部到省、市党校、社会主义学院培训学习和挂职锻炼等形式,加强后备干部建设。要充分利用党校、业余讲师团的阵地和上级组织的各类培训班等,有目的、有计划、分阶段、分批组织统战干部参加各种培训活动,提高做好新时期统战工作的能力。使人人受教育、个个有提高,竞争有动力,工作有干劲,努力使全体同志视野宽起来,思路多起来,精神振起来,工作好起来。
3、强化机关作风建设,营造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工作氛围,拓展效力。要弘扬实事求是的作风、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真抓实干的作风、开拓创新的作风、团结奋进的作风、雷厉风行的作风,努力做到在工作态度上要肯“说”肯干,在工作魄力上要敢“说”敢干,在工作能力上要会“说”会干,在理论研究上要评“说”评干。不断追求与时俱进的高效、成果转化的实效、履行职能的绩效。
4、深入开展主题竞赛活动,推进机关工作,增强机关活力。统战部机关要深入开展“树统战干部形象,建党外人士之家”活动,努力建设一支“学习型、思考型、民主型、创新型、实干型的高素质统战干部队伍”,真正把统战部门建设成为深受欢迎的党外人士之家。努力在以下三个方面取得成效:使统战干部思想上真正受到教育;使工作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切实得到解决;建章立制,推进制度化、规范化建设,建立起“党外人士之家”和“五型干部”的长效机制。持续有效的创建活动能不断激发新的活力。各民主党派机关可结合“参政议政、建言献策、立足本职、建功立业”等主题的活动,积极创建文明机关与优质服务单位。民主党派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有着自身的有利条件和独特优势,要把潜力挖出之来,把有利条件用足,把独特优势凸显出来,就要求民主党派机关重视发挥“平衡器”、“预警器”、“安全阀”与“服务器”的作用,要争做“十种人”: 统战政策的明白人、党务工作的热情人、广大党员的知心人、一专多能凝聚人、建言献策的领头人、换位思考理解人、坦诚亲和联系人、辨金识玉发现人、严于律己宽待人、和谐社会的拾柴人。要以理论创新指导实践创新,以身践行积极参加政治协商、切实推进民主监督、发挥特色参政议政、尽心竭力服务社会的参政党职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