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实效——农村小学品德教学的价值追寻
实效——农村小学品德教学的价值追寻
张圣安
肥东县众兴学区中心学校115348893@qq.com
摘要:《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是两门重要的课程,然而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部分农村学校的品德课堂教学低效甚至无效。本文从学科的实际出发,对提升课堂教学实效的策略做了深入具体的阐述,提出有趣导入的品德课是最成功的,贴近生活的品德课是最亲切的,结合时政的品德课是最鲜活的,诙谐幽默的品德课是最快乐的,形式多样的品德课是最开心的,学科整合的品德课是最喜欢的,现代手段的品德课是最愉快的七条策略,从而促进小学品德课程的均衡发展,提升品德课堂教学的实效。
关键词:品德课堂;教学实效;策略
引言:《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是两门重要的课程,然而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部分农村学校的品德课堂教学低效甚至无效。本文从学科的实际出发,对提升课堂教学实效的策略做了深入具体的阐述。正文: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是两门很重要的课程,由于受传统意识、师资力量、课程资源、评价体制等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因而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导致其课堂教学效率低下。针对这一问题,本文结合笔者实际教学状况,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提升品德课堂教学的实效:
一、有趣的导入
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如何打响第一枪,使“课伊始趣亦生”,把学生带入一种“心向往之”的教学境界,要求新,求活。但不能故弄玄虚,要像油锅里滴上几滴水一样,把课堂激活。一节课,导入得好与否,直接影响到该节课的质量。在教学中,我们应特别注重精心设计导入新课的不同方式,如“表演小品”、“成语(词语)接龙赛”、“讲故事” “猜谜语”“智力比拼”、“欣赏乐曲”“影视文件”等。例如在《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人教版下同 五上)一课,我是这样导入的:播放《爱我中华》这首歌,问学生,你知道这首歌唱出了什么?学生的回答很多,有的学生说我国有56个民族。师问你知道我国有哪些民族?生回答之后,师问你们想不想了解我国的少数民族。生说想,师说好,让我们一起来了解我国的少数民族。从而进入主题。
二、贴近生活
生活是品德教育的起点,也是品德教育的归宿。学生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具体的而非抽象的道德认知。因此,品德课教学要“生活化”,让美好的道德理智指导学生的生活,让美好的道德情感滋润学生的生活。教师必须珍视丰富多彩的儿童生活对儿童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价值,教学内容的选择必须贴近儿童的现实生活,让生活走进课堂,再从课堂走向生活,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如教《钱该怎样花》(四下),我创设了一次模拟买卖活动,让学生分别扮演成售货员与顾客,货柜里放着各种各样的实物,手中拿着十元钱,比一比,“看
谁买的巧又省,比一比,“谁的态度好”,结合自己买东西的经验,检验有没有买东西的简单知识,有没有运用知识的实际能力,有没有“生活俭朴,不乱花钱”的好思想。通过讨论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如买黄瓜买新鲜的,进而知道所有的蔬菜、水果、鱼虾肉类都应买新鲜的,不要买变质的;买饼干要看生产日期和保质期,那么也要看罐头、饮料、药品等商品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买文具应注重实用、价廉物美,买其它东西也要注意,不买华而不实的,要养成节俭朴素的好习惯;优秀的售货员招引的顾客多,不讲礼貌的售货员生意冷淡等等,从这场买卖消费活动中,学生如情入境投入到其中,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他们用自己的真情实感,扮演着不同社会角色,再现了某一社会事物和现象,从而提高学生观察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
三、联系时政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善于从儿童的生活中敏锐地捕捉有教育价值的课题,应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联系当地和儿童的实际,及时地把社会中新的信息、科学技术新的成果、儿童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等吸收到课程内容中去,不断提高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生动性,提高整个教育的质量。”我们在品德课堂教学中及时捕捉与教学有关的“时事新闻”,使课堂演绎出了意外的精彩。如通过《人类的家园—只有一个地球》(六下)的学习,联系世界环保日、世界水日、世界气象日等的设立的理由,让学生知道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地方,它是我们的家园,我们必须要保护好它、必须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并回家告诉家人告诉我们周围的人,告诉社会上的人怎样保护好地球。再如上《做个聪明的消费者》(四下)这一课时,我结合生活实际案例,发布2014年3.15专题节目内容:浙江康诺邦鱼肝油不是补品而是药、杭州广琪贸易公司销售过期进口食品原料、澳妙可婴幼儿奶粉篡改保质期、激光笔会灼伤儿童眼睛、涂改液甲苯超标34倍„„在课堂上学生围绕真实生活中的侵权案例展开了热烈讨论,课堂气氛非常活跃。
四、诙谐幽默
著名教育家斯维特洛夫说过:“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在美国,有幽默感是优秀教师必须具备的素质。作为品德教师,幽默更是不可缺少的品质。品德教学中,教师不失时机地运用幽默的语言授课能使课堂生花,能使教学增色,能使课堂教学变得风趣诙谐,睿智高雅,别具艺术魅力,进而创造出一种轻松愉快、和谐融洽的教学氛围,从而使学生以愉悦的心情主动、生动地去学习。如在上《小窗口 大世界》(四上)一课时,我在揭示课题这一环节的设计上就使用了诙谐幽默的语言形式。教师问学生怎么样让坐在井底的青蛙能不出井口就知晓天下事,这个问题的设计就充满着情趣,初看好像不太可能,但是现代传媒的用处就是来解决这些不可能的问题的。学生的回答更是让听课者忍俊不禁,他们说可以给青蛙在井里接上有线电视,让它看新闻,看故事片,他就知道外面的世界了;也可以给青蛙看报纸,可以通过让它上网,可以给青蛙听广播,从而让青蛙不出井口就能知晓天下事。看上去似乎天方夜谭的想像却在充分说明现代传媒的功用,给学生带来一个初步的感知,以次来揭示课题,可谓别出心裁。通过这样的对话教学,教师给学生以智慧的启迪,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中与教师和同学开展交流,在互相交流的过程中,学生自然地受到了教育,接受了新知。
五、形式多样
小学生最喜欢的课程是活动课。活动课以多彩的课程内容,活泼的授课形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我们的活动化、生活化教
学就是将活动课、情景剧的形式引入到课堂,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课堂上可以使用“小品表演”“快乐竞答”、“挑战高手”、“芝麻开门”、“幸运52”“智力快车”等电视节目形式,也可以用 “圆桌会议”、“小学生辩论会”、“开心家庭组合”等比赛形式,还可以用 “小小法庭”、“知识银行”、“我来当老师”“今天我是班长”模拟形式等等进行授课,还可以走出教室,走上田野、街头、工厂、社区等都会取得很好的效果。在小品表演中,学生可分角色表演日常生活中不尊重和尊重父母的种种表现,表演遵守交通规则中的正面和反面人物;表演如何礼貌待人、爱护公共设施、爱护班集体等等情景。在举行“圆桌会议”时,可改变原有的横平竖直的座位排列方式,让学生围坐在一起,教师就在学生当中活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相互交流,畅所欲言,为教师和学生搭建一个零距离互动平台;在“小小法庭”上,学生们用自己的理解审判那些不道德、不讲诚信、破坏环境、猎杀动物、审判那些因无钱到网吧上网而勒索他人钱财的人,他们可以用自己学到的知识,来诠释小学生的思想境界;走上街头当一次交警,走到田间第一回农民,走回家庭当一天家庭主妇„我相信这样的课收效一定很大。“参与是开心的,体验是开心的,成功更是开心的!”这是小学生发出肺腑的感叹。
六、学科整合新课标非常注重学科间的整合。新教材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本身就渗透了多个学科的知识,这是一大优势。根据新课标理念,教师在教学中就要应用各个学科的相关知识对学生进行综合教育,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等综合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教学《我爱家乡山和水》(二下)这一课时,而该册的语文园地三的“口语交际”和“写一写”的内容就是“夸家乡”。由于在品生课中,孩子们已经收集了很多有关于家乡的自然人文景观资料,并且还欣赏、品尝了家乡的一些特产,充分感受到了家乡的迷人自然风光、丰富的人文底蕴、独特的民俗风情。有了之前品生课的铺垫,在口语交际中学生跃跃欲试,谈到了合肥十景、合肥“包公故里、科教基地、滨湖新城”城市名片自然人文景观、还津津有味地回忆了合肥四大名点、合肥龙虾、巢湖银鱼、长丰草莓、肥西老乡鸡等特色小吃的美味,为随后的“写一写”提供了很多鲜活的素材。这样,学生可以调节一下课堂气氛,有些更能加深学生对所学的内容的理解,对提高课堂效率起到推动作用。总之,自然巧妙地整合美术、数学、语文、音乐等学科进行教学,使学生很喜欢我们的课。
七、现代化教学手段
现在的品德教材呈现形式活泼,强调从儿童的视角出发,运用儿童语言,采取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如充分发挥图画、照片等在呈现教材内容方面的积极作用,增加教材的趣味性、可读性和启发性。然而,教材毕竟有它的局限性,无法产生声音和画面,引发学生的情感波动。所以在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与文本的整合,可以弥补这一缺陷,使得教学过程愉快。一是再现真实情景。如教学《祖国妈妈的生日》(一上)一年级学生对国庆节比较陌生,教材上图片第一张是开国大典,其余都是讲祖国儿女如何庆祝祖国妈妈生日的。教学时如果单从出示几张图片让学生感知,是无法激发学生的情感的,所以此时如果利用课件播放开国大典的盛况,再现当时的真实情景,不但会让学生知道祖国生日的由来,而且会让学生感受到国庆活动的隆重、热烈和喜悦,体会做一个中国人的自豪。二是缩短时空距离。如教学《不能忘记的屈辱》(六上)一课,教学目标主要是让学生知道近代以来中国曾经遭受到列强的侵略和凌辱,山河破碎,但这些距学生生活实际较远,教材中的照片、画面难以使学生体验到中国被受辱的那种情感,所以
此时播放一些圆明圆被焚烧、中国国宝被掳夺、南京大屠杀等课件,可缩短时空距离,增强学生的真实感,易激起学生的愤慨,体验那时民众心中的悲愤心情。三是化抽象为形象。抽象的事物不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在脑子里无法形成印象,当然进行的一系列明理的思维活动也很难活跃,因此,有必要借助信息技术抽象为形象。如教学《规则在哪里》(三上)一课,而“规则”这个概念对三年级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的,因此,理解这个概念成为本课教学难点之一。教学时可以结合教材中的画面制作成课件,如马路上的规则、学校里的规则、商店里的规则等,变静止为动态,帮助学生认识规则一词的含义,这样使学生对规则的概念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强化了对规则的理解和体验。
有趣导入的品德课是最成功的,贴近生活的品德课是最亲切的,结合时政的品德课是最鲜活的,诙谐幽默的品德课是最快乐的,形式多样的品德课是最开心的,学科整合的品德课是最喜欢的,现代手段的品德课是最愉快的。在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中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的有效方法比较多。只要老师们遵从新课标理念,认真钻研教材,选择灵活多样、切合实际的方法,就一定能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就一定能会使我们的课堂达到和谐实效。参考文献:
[1] 李稚勇.品德与生活 品德与社会课程与教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3] 韩立福.新课程有效课堂教学行动策略[M].北京:首都师大学出版社, 2006.[4] 陈宗杰.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M].长春: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5] 余文森,黄国才,陈敬文.有效教学丛书[M].福州:福建教出版社, 2008.
第二篇:“意义世界”:数学教学的价值追寻
摘要:儿童、数学、教师间的真实相遇生成教学的“意义世界”。作为生命实践形态的数学教学,应当超越对知识技能的过度追求,引导学生感悟数学知识背后所蕴含的思想、方法、文化及其对个体成长的意义,形成良好的数学素养,让学生徜徉在数学的“意义世界”中。
关键词:
意义世界
教学价值
实践重构
“意义”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事物所包含的思想和道理,包括内容、价值等方面的含义。在哲学中,意义是“客体对主体精神活动的一种指向” [1]。意义世界是人的精神家园,是支撑人生命实践活动的价值理念系统。意义世界是一个人的世界,是一个文化的世界,也是一个价值理念的世界。对人的生存意义的探询和追问一直是哲学的核心话题。作为生命实践形态的数学课堂教学,绝不仅仅是一个认知性的掌握知识、发展智力的过程,更应该是一个促成完整的人的生成与成长的过程,是一个个体生命潜能多方面得以彰显、丰富的过程。由此来审视当下的数学教学,或许“我们已经走得太远,忘却了为什么而出发?”
一、“意义失落”——数学教学的现实折射
当教学忽略了作为学习主体的儿童的成长需要,忽略了数学本身所具有的意义特性,当数学成为一种解题工具,成为一种“冰冷”的知识被传授,当老师眼里没有完整的数学、动态的数学,当数学教学不能给学生带来良好的学科感受,不能培养其良好的数学情怀,必将使学生对数学产生冷淡和漠不关心的态度,数学教学也就失去了教育的价值和意义。
(一)忽视“数学本质”,对形式的追求大于对内容的开掘
教学“三角形的认识”时,让学生“做”三角形是一个重要环节。为追求教学效果,一位教师不惜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准备钉子板、橡皮筋等各种材料,甚至提前“放水”,让学生进行演练。课堂上,学生制作的三角形规范到位,精彩纷呈。而这之后的比较和分析,教师却是轻描淡写,一带而过。当被问及“为什么要让学生做三角形”,教师却表现出一脸茫然和无辜──“教材上不就这样安排的吗?”
显然,这样的教学更多只是在追求一种外在的“形式”。一味追求教学的形式,造成的可能是数学本质的流失,是课堂教学的失真,是学生学习的失效,是数学文化品格的迷失。不要忘记,在情境背后还有知识和能力,在知识背后还有文化和精神,在技巧的背后还有思想和方法,在逻辑的背后还有直觉和猜想,在应用的背后还有原理与模型。把握数学本质是一切教学法的根!
(二)漠视“儿童存在”,以成人的立场替代儿童的视角
在“用转化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中,出示问题:+++=
后,教师立刻引导:想一想,如果把一个正方形看成“1”(电脑依次出示正方形的、、、),看到这幅图,你有什么想法吗?学生很快得出:+++=
=,教学效果顺畅。但随后的练习却暴露出了问题:不少学生用通分的方法解决上面的问题。对此,这位教师感到很困惑──“已经讲过了,怎么会这样呢?”
其实,儿童学习数学一直以来都有其自身的方式。教学中,教师用自己的理解代替儿童的理解,用成人的思维代替儿童的思维,割断了数学学习与儿童成长之间本源性的联系,使教学成了一件与儿童“无关”的事情,儿童感受不到数学之于自身成长的意义,体味不到思维的乐趣。
(三)轻视“过程价值”,用冰冷的美丽淹没火热的思考
在“长方形的面积”教学中,一位教师仅仅用15分钟就轻松地得出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之后大量时间则用来练习,课堂内完成包括教材和练习册上的所有习题并进行了评讲。在问及为什么这样处理时,教师的回答很干脆──“这点东西学生都知道,还需要教吗?”
当下,教学中依然存在“短时高效”“当堂掌握”等过于追求“结果”的教学倾向。教师只注重知识的传授,不引导学生经历知识发生的过程,割裂过程与结果的连续性。轻视教学过程的内在价值,其实就是轻视师生生命过程的内在价值。这样的教学表面上教学效率的提高,实际上泯灭的却是学生学习的兴趣、激情和创造力。教师对数学及数学教学本质的误解,让数学教学“变了形”“走了味”。异化的数学教学可能使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创造力日渐流失。
二、“生成意义”——数学教学的内在诉求
在教育立场中,数学不仅是事实性的“符号存在”(数学的概念、原理、法则等),更是儿童“生命实践”的活动存在;不仅是无可怀疑的真理汇集,更是儿童“有意义”的创新建构。意义是“客体对主体精神活动的一种指向”,这种指向只有在人的体验、理解中才能显现出来。数学教学的意义就在于数学活动对儿童精神活动的一种指向。生成意义是教学活动的根本出发点,也是教学活动的本质之所在。
(一)儿童:追寻意义的存在海德格尔说:人是一种意义性存在,人所栖居的世界是一个意义的世界。教学活动中的儿童,无疑是一种寻求意义的存在,儿童学习数学本质上就是儿童寻求自身存在意义的过程。儿童学习数学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地寻求知识背后的意义,并与自身“经验结构”相融合进而创生新的意义。这里的意义,不仅仅是知识本身的意义,更有主体自身成长的意义,还包容着作为整体人所需要的精神、情感等方面的意义。
(二)数学:蕴含意义的领域
郭元祥教授指出:“知识具有三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符号表征、逻辑形式和意义。” [2]意义是知识的内核,是其内具的促进人的思想、精神和能力发展的力量。作为个体生命成长的重要媒介的数学知识,同样蕴含着对人的思想、感情、价值观乃至整个精神世界具有启迪作用的“意义”。这个角度来看,数学不仅是一个符号的孤岛,更是一个蕴含意义的领域。
(三)教学:生成意义的溪流
教学的本质是思维对话。“对话不是单纯的言语应答,而是各种价值相等、意义平等的意识主体相互作用的一种形式。”[3]英国思想家戴维·伯姆认为,“对话仿佛是一种流淌于人们之间的意义溪流,它使所有对话者都能够参与和分享这一意义之溪,并因此能够在群体中萌生新的理解和共识。”[4]从这个角度上讲,任何不能使学生获得新的意义系统的教学,无论采用什么手段和方法开展,在本质上只能是灌输。
三、徜徉在“意义世界”中——数学教学的实践重构
教育的终极意义不在穷尽真理,而在润泽生命。“数学所照亮的不是与人无关的符号世界、规律世界,而恰恰是引导我们如何发展的意义世界。当我们在进行数学活动时,与其说是活动在操纵意义,不如说意义在引导我们的精神。”由此,敞亮知识背后的“意义世界”,让儿童徜徉在数学学习的“意义世界”中,用意义引领成长,成为数学教学的必然追求。
(一)回归儿童的“生活世界”
“生活世界”是数学的意义之源。数学中的许多概念、原理都可以在“生活世界”中找到原型。回归“生活世界”,用生活的事件来丰富、润泽数学知识,数学的意义才会向我们敞亮。
例如,在寻找“图形覆盖现象的规律”教学中,例题呈现的是一个“纯粹”的数学问题:用红色方框框10个连续的自然数,每次框两个数,一共可以得到多少个不同的和?学生结合直观操作,也能准确地把握其中的规律。但是站到他们的立场上思考:为什么要学习这个找规律呢?这样的规律在生活中有用吗?为此,在教学中,我创设了问题情境:体育彩票开奖,一共有七个号码,选对其中连续的两个就可以中五等奖,五等奖的彩票有几种不同的情况呢?在研究完五等奖之后再研究其他的中奖情况,将问题情境与整体的教学贯通起来。问题本质没有变化,但鲜活生动的生活素材,让学生深切感受到数学学习在实际生活的价值和意义。
(二)还原知识的“生命形态”
数学“客观知识”是人类生命实践活动的智慧结晶,是前人通过辨析比较大量材料、提炼抽取本质属性、归纳概括命名的活动过程而形成的。经过简约化提炼和形式化表达,数学知识凝结为一种符号化知识,它遮蔽了前人生命实践活动过程中的真实复杂性和丰富生动性。教学中,如果教师不对这些符号化的结果性知识作加工处理,把它们直接搬到课堂教给学生,那么学生面对的就是显性的、外在于自己的知识世界,他们只能以被动方式接受这些抽象的现成知识,很难有知识形成过程的和实践体验。还原知识的“生命形态”意味着:让数学知识恢复到其产生时的鲜活状态,让其成为一种“过程形态”的知识。引领学生用自己的认知方式和思维方式去经历、体验人类创造知识的关键历程。
例如,教学“混合运算”,大多数教师认为混合运算顺序是一种规定,没有多少道理可讲,可以堂而皇之地告诉孩子。教学中,我设置一个冲突的情境:计算飞镖比赛成绩,第一次:9环、7环、8环、5环;第二次8环、7环、8环、8环。学生很快发现,第二次的成绩中有三个8环,可以先算“三八二十四”,然后再加上7等于31。教师引导学生列出综合算式:7+8×3,8×3+7,体验无论8×3在前还是在后,都要先算。借助真实的问题,很自然地理解了“先算乘法”的合理性。在数学体系内部,数学规定要考量其唯一性、相容性和不循环性。对于小学生来说,鉴于他们的理解能力,这些方面并不能自如地走进小学课堂,但把数学规定源头所体现出的人类思维的自由性呈现给学生,不仅完全可行,而且可以改变学生对数学的态度。
(三)植根儿童的“数学经验”
数学知识不仅包括被整个数学共同体所认同的“客观性知识”(科学形态的表征),还包括从属于学生自己的“主观性知识”(个体认识的表征),即带有鲜明个体认知特征的“数学经验”。学生的数学经验反映了其对数学的真实理解。在哲学上,所谓理解是指理解者在其“前理解”的基础上与理解对象达到一种“视界融合”的过程,是意义不断创造与生成的过程。显然,这里的“前理解”包括儿童的“数学经验”。为此,教学中教师要充分重视学生的数学经验,主动了解学生的数学经验,让数学教学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发挥数学经验在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例如,在“折线统计图”教学中,我首先呈现条形统计图并进行分析,激活学生已有的数学经验。然后引导学生从整体上观察条形统计图,并用手比画气温的变化趋势,同步画出轨迹,把条形的顶端简化为一点,自然引入折线统计图。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比较两者的异同,突出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这样的教学利用学生已有的数学经验,使学生对折线统计图的特点理解更加深入。
其实,儿童的“前理解”不仅包括“结构性知识”,更包括大量的“非结构性经验背景”。儿童不只是模仿和接受成人的思维策略或模式,他们要调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去过滤和解释新信息,以至同化它。正因为如此,儿童与其说是“学习数学”,毋宁说是儿童经验的“数学化”。
(四)凸显知识的“文化意蕴”
数学具有鲜明的文化特性。数学的概念、原理、公式、知识结构、数学方法、数学思想和数学观念所蕴含的真、善、美的客观因素和数学家信念品质、价值判断、审美追求、思维过程等深层次的创造因素,以及这些主客观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构成了庞大的数学文化系统。凸显知识的“文化意蕴”有利于提升学生数学的理解力和包容力。但知识背后的文化意蕴不能通过原理、公式、法则的掌握产生,它需要设置文化情境,通过理解、体验、联想、想象、顿悟等知性活动将文化情境中的价值和意义内化、整合为儿童的自我理解。
例如,教学“倍数和因数”,教师设置了这样的“文化情境”:向学生介绍自然数6是一个完美数,它的所有因数(除了本身以外)的和等于本身。接着让学生猜猜第二个完美数是几?并组织学生进行探索。然后介绍数学家找寻完美数的过程。最后,介绍在历经千年沧桑的古罗马宏伟建筑中隐藏着倍数和因数的秘密。伴随着一首首优美和谐的旋律缓缓流淌,教师又提醒学生,音符之间的和谐源自于倍数和因数的关系。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经历了数学的发现之旅,感受到数学的应用价值和神奇力量。更重要的是,在体味数学家求索之路的艰辛过程中,接受一次数学精神的洗礼!
第三篇:凝练学校核心价值,追寻教育真谛
凝练学校核心价值,追寻教育真谛
学校核心价值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是指导学校教育教学的纲领。在全面深化教育改革的形势下,学校教育如何适应时代的要求,是每一个教育管理者都应该思考的。教育的真谛就是让学生快乐、幸福、全面发展。凝练学校核心价值,就是对教育真谛的追寻。
追根寻源,理清教育的脉络
教育根和源的本质 首先,来自于国家的教育方针,学校教育必须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的目标,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其次,来自于国家教育教学的标准,学校的管理必须以法为准绳,以标准为纲,才能实施教育的本质。
学校教育和管理的内涵 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校长对学校的管理,首先是教育思想的管理,其次才是行政管理。思想管理主要是文化管理。文化建设的目的就是提高人的文明素质,内化于心,成为价值观、修养等;外显为行为,成为习惯,融为素质。
遵循历史,梳理办学理念
一是从历史积淀和文化传承方面,寻找办学理念和核心元素。二是根据历史撰写对联“昔日黄羊河畔立图景教学子,今朝安宁营门破困境育桃李。”三是从毕业校友回母校座谈中寻找教育的目的和培养的方向。四是从离开附中的同事感言中明确学校的教育核心。
践行核心价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为管理护行―“乐成”基础 首先,学校规模决定学校管理的层级。学校规模在年级平行班6个以上,学生千人以上,实行级部制,趋向扁平化管理;平行班级6个以下,学生千人以下,实行中心制,趋向垂直管理。其次,机构设置遵循学校核心价值,实行中心制。学校管理冠以“服务”二字,意味着学校管理机构重在服务,用管理的理念服务于学校的各项工作,把善于服务、乐于服务的教师聘任到各“中心”岗位,担负起管理、服务育人的重任。
为生命着色――“乐成”梦想 文化是为生命服务的,绿色成为学校乐成文化的梦想。物质文化的建设呈现绿色,以绿色为主色调,让学生感受绿色,绿色形成生命的磁场,让活泼的生命在绿色中成长!
为成功奠基――“乐成”发展 学校物质文化是学校文化的外在标志,是学校校园中具有文化意义、承载文化内涵的物质环境。近年来,学校对整体布局做了科学合理的规划,净化、美化、硬化、绿化、亮化“五化”校园,教学楼布置实验区“科学篇”、阅读区“读书篇”等各种标语。依托院墙建立班级文化长廊,“中国梦?我的梦”主题成为校园内最靓丽的风景线。让校园内的每个角落都充满着浓郁的文化气息,成为陶冶情操的好教材。
为成长铺路――“乐成”实践 学校立足于学生的“幸福成长,全面发展”,充分挖掘学校课程体系,构建“四园”实践课程。“四园”为:开心农场之劳动乐园、高尔夫球场之运动雅园、植物园实验园之实践家园、素质拓展中心之健康悦园。给孩子一片自由、快乐、梦想的天地,将会带给孩子无限的遐想,促进孩子享受自然,幸福成长,这就是教育的真谛。
总之,学校通过核心价值的提炼,引领学校发展的方向,成为师生的驱动力,向着特色学校的建设迈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作者单位:甘肃农业大学附属中学)
第四篇: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研究
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研究
作为我国义务教育课程体系的核心课程之一,《品德与社会》承担着培养社会主义国家公民良好道德品质的重任。对《品德与社会》课程的重视与否,课程上得好与坏,是德育能否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前提。虽然国家教育改革的方向一直朝着素质教育的方向发展,但不能忽视的是受应试教育的干扰,学校教育工作中出现的“重智轻德”现状未取得的良好改观。特别是在农村小学,思想品德课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脱离社会、脱离家庭,教师的任务不外乎讲解教科书,单纯地进行知识的灌输。教育教学偏离和违背了这一课程教学的总目标。笔者作为农村小学的一名品社教师,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和体会,逐渐《品德与社会》教学现状有了一些浅见,现就该课程的一些问题以及总结的经验教训谈谈自己的拙见。
一、认识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现状
1、教师队伍不稳定,教学思想陈旧。
从我校学生生源和教学现状来看,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社会、学校、家庭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不重视这门课程、教师本身素质跟不上这门新课程的发展等。由于农村小学规模小,教师人数有限,再加上年龄偏大的老师比重大,造成一线老师十分紧张。学校首先确定好语文、数学两科教师,《品德与社会》课等其他科目基本上就是兼任。兼任课程通常是以教师的工作量的大小、课时的轻重来搭配,很少考虑教师的教学、教研能力,方式很随意,从而客观上造成了《品德与社会》兼课教师队伍的不稳定。另外有些学校,则
是直接指派一些老教师担任该课程,这些老师由于年级过大,不能跟上教育的发展等诸多原因,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往往均采用了单一的、古老的教学模式,课堂没有生气。教师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在教学中仍存在说教化、简单化、灌输化和成人化的倾向,依然存在脱离学生实际、脱离社会实际的现象。
2、教学研究活动少,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严重滞后。
农村小学担任《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师一般不把该课程当成教学教研的主攻方向,他们对该课程的教学没有太多的热情,既不钻研教材,也很少研究教法。由于没有开展专门的教研活动,许多老师业务不精,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严重滞后。有的教师就容易流于说教的弊病,大多数学生很难接受这种直接灌输的教育,形成了知、行不能统一的问题。有的语文教师把《品德与社会》课上成了语文课,只注意讲解课文的语言文字,没有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违背了《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目标。有的教师则把《品德与社会》课当成高中的政治课,满堂空洞的说教,没有从小学生的实际感知能力出发,没有在活动中与学生积极互动,也不能达到三维目标。凡此种种,这些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落后严重影响了《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目标的实现,形成教学与教育的矛盾。
3、教学目标设定不明,应试教育阴魂不散。
《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与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是一个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由于没有专职的教师,很多教师把大部分或全部精力用在了主课上,而对《品德与社会》的课程标准
学习、钻研不够,教学中教师不能对整个教材体系进行整体把握。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设定不明确,很难达到教学目标。加之,偏重知识技能的应试教育依然盛行,教师在教学中也就容易忽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偏重追求学生考试成绩,学生的生活体验。
《品德与社会》课担负着“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的任务,是培养文明和谐社会合格公民的最重要的途径。上述几个方面,制约了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严重影响了《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效果,解决这些问题已迫在眉睫。
二、转变观念,改变现状
《品德与社会》是国家重视小学德育的重要体现,也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重要工具。因此,我们应该反思教学工作,转变观念,从思想上要引起足够的重视,“教好书,上好课”,让《品德与社会》真正触及儿童的内心世界,影响他们的心灵,在《品德与社会》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了以下几点:
1、学校要重视教师队伍建设
农村小学要努力做到《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师队伍的稳定,即使是兼职教师也要相对稳定,不能随意兼任。学校要大力开展《品德与社会》课教研活动,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新的课程标准,钻研教材,整体把握教材体系,加强村小教师队伍的培训,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帮助教师走出应试教育的阴影,把《品德与社会》课的课程改革落到实处。
2、教师要提高自身素质
《品德与社会》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以研究者的身份参与包括发现探索在内的获得知识的全过程,教师不是仅仅是知识的传播者,而应该更好的扮演好欣赏者、倾听者、学习者、合作者……去为学生的学习感知服务。一个人即使他的知识再渊博,如果没有一种积极正确的思想,那么他终究将被这个不断发展的社会所淘汰。作为传道授业者的教师不仅要有较高的文化修养、道德修养,更应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只有具备了扎实的专业知识,才能准确的评价学生知识掌握的程度并适时调整教学。只有努力钻研专业理论,加强教法研究,不断改进教法,优化教学过程,才能面向全体学生科学教学。只有与时俱进,掌握新的教具和新科技手段辅助教学,才能调用多种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以培养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3、创建开放型的教学模式
传统的封闭式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小学品社课程的教学。我们应从农村小学教学实际出发,对比传统教学模式,构建《品德与社会》课开放式教学模式,即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参与,通过自主探究解决问题。《品德与生活》的教学是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的,课堂教学中离不开学生的生活体验,也就是说教师可以把鲜活的生活、沸腾的社会、可爱的大自然引入教学,增加学生亲切感和熟悉感。在使用教材时教师要整合组织教材,更加注重与实际生活的联系,重视学生实践活动。传统教学空间囿于学校和课堂中,限制了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农村小学的开放式教学课堂可以从学校
实际出发,就地取材,把学生引向农村生活,拓展课堂学习内容,丰富社会阅历,提高综合实践能力。
4、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农村小学教学资源不足,教师要从学生生活入手,寻找学生自身资源来充实教学,在教学中体现学生主体,达到丰富教学资源,为教学服务的目的。比如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农村科技知识的教育,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讲述一下自己司空见惯的农业方面的知识,再回到课堂上进行总结,这样学生就会抢着发言,激发出浓厚的学习兴趣。这样就会顺水推舟的引导学生了解科学技术对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性,完成新课标要求的知识与能力的目标,接着也很容易实现情感价值目标,即增强学生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自觉性,培养他们从小爱农村、爱家乡、爱自然,树立建设家乡的思想意识。教学中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形成多向交流系统,让学生在教学中多参与、多实践,自主探究,使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培养能力。小学《品德与社会》是一门崭新的课程,教师都应该在现有的教学环境中让学生立足生活、回归生活、自主实践,充分感受学习的乐趣,并有所收获,有所成长!
第五篇:小学品德教学案例
地球怎么了
小学品德课教学案例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获得生态学的知识,初步知道什么是环境和环境问题,认识环境。
2、能力目标:提高学生利用资料提取信息,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使学生认识到环境污染的产生与人类的活动密切相关,努力规范自己的行为,培养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使学生认识到环境污染的产生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理解环保应从自身做起。
教学难点:分析环境质量与生活质量的关系,即让学生获得生态知识,初步知道什么是环境和环境问题。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查找相关资料,制作漫画; 学生准备:搜集环境污染等相关资料。教学过程:
一、情境激趣:
我们应知道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她就像一位伟大的母亲,无私地养育着人类和地球上的 一切生灵,看着她的儿女们幸福快乐地生活,她是多么的高兴啊!可是有一天,地球妈妈却变了,(出示漫画),你仔细看这四幅图,你发现地球妈妈有什么变化?
导入:我想,此时同学们的内心一定也和老师一样,会产生一个大大的问号,那就是——地球到底怎么了?(板书课题:地球?了),这节课就让我们共同来探究这个问题,好吗?
二、阅读感知:
1、奇怪同学们用心默读课文,看看你发现了什么?
2、组织汇报:(板书:环境污染)
(1)师点:我们这里所说的环境是指“自然环境”,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为人类提供丰富的物质基础和活动舞台。
(2)那你知道什么是环境污染吗?(出示小黑板“环境污染”:环境污染——指人类在生产和生活时所产生的有害物质,主要是废气、废水和废渣,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而危害人类正常的生活和发展。)
三、交流明理:
1、通过看书,并结合你搜集的资料,说说你理解的环境污染有哪些?(1)生自由汇报资料。
(2)(示分类)根据想睡觉提出的各种问题,对环境污染进行分类。
2、请你联系实际说说,这些污染会有什么害处?
(1)学生自由汇报,(板书:生态失衡,危害健康)(2)出示补充资料:(各类污染的图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