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议信息技术在农村小学品德教学中的合理运
浅议信息技术在农村小学品德教学中的合理运用
摘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信息技术已经深入到农村小学品德课程的教育教学中。信息技术的介入扩展了小学品德课的容量,丰富了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但实践证明,信息技术是把“双刃剑”,教师在一味地追求信息技术的新鲜新颖的同时,而忽视了学生和教师情感交流的过程。因此,信息技术的运用应该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学生的生活出发、从学生的发展需求出发,并且教师要在研读教材和掌握学情的基础上,正确合理地将信息技术运用到农村小学品德课的教学中,才会正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才能真正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
关键词: 信息技术; 农村小学; 品德与生活; 品德与社会; 合理运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也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但我们也应该认识到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扮演着“双刃剑”的角色,它与学科教学的整合需要扬长避短,在此,本人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就如何实现信息技术在农村小学品德教学中的合理运用,有如下浅议:
一、信息技术在农村小学品德教学中运用的必要性
(一)小学品德课程的特点
小学品德课程分为品德与生活和品德与社会,品德与生活是面向小学低年级(1至2年级)学生设置的一门课程,它的内容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包括四个方面:“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脑筋、有创意
【1】地生活。品德与生活课程遵循儿童的逻辑,以儿童生活中的需要和问题出发,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的主要源泉。”品德与社是面向小学中高年级(3至6年级)学生设置的一门课程。它的内容设计不同于品德与生活课,它不是同一层面的领域划分,而是在多个层面上拓展和加深学习内容,它所涉及到的知识面广,信息量大,包括天文、地理、经济,民族,历史,法律等多个方面内容,并且及时反应社会现实,时代性强,变化快,“品德与社会课程和品德与生活课程相比,它的课程内容和活动设计更需要注重学生认识、思考能力的培养和基础知识的积累,更要符合中高年级学生从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转变的年龄特[2]征和接受能力”。
(二)小学生的心理特征
小学生好奇心强,形象思维活跃,逻辑思维较弱,想象力丰富,情绪情感不稳定,相对于成人比较单纯脆弱。同时小学生活泼好动,自制力差,注意力不稳定、不集中、不持久,且常常与兴趣密切相关,总的来说,小学生心理发展水平不高,社会经验少,知识面狭窄等„„
(三)信息技术的独特优势
面对小学品德课程的特点,面对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发展水平,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对文本、声音、图像等综合处理,能够充分创造出一个图文并茂,动静结合,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使教学内容形象化、生活化、清晰化、拟人化,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协同作用,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好奇心,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学生有了学习动力,学生有了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同时运用信息技术的课件上课能改变传统的单调的教学模式,实现教师的精讲,能取得传统课堂无法比拟的教学效果,所以,信息技术运用在小学品德教学中是十分必要的。
二、信息技术在农村小学品德教学中的合理运用
(一)教师可根据小学品德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施教内容的要求,从网络上或音像资料中收集儿歌,童话,故事,浅显的寓言,简短的卡通片,然后利用计算机中Flash、PPT、Authorware等软件制作工具,制作成适合自己上课用的课件,给师生创设特定的教学情境。
例如:我在义务教育课程小学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在自然灾害的威力》这节课中,我收集了十大自然灾害的视频,如水灾、旱灾、风灾、地震、泥石流、虫灾、火山爆发、滑坡、雪灾和森林火灾。我通过截屏、插入音频解说等方式,制作成适合自己上课的课件,在课堂中,当学生看到这些镜头时,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集中起来,有的学生还发出尖叫声来,这节课中,学生形象地感受到了自然灾害的破毁力,引发了学生的深深思考。
在义务教育课程小学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灾难之中的救护》这一课中,我收集和下载了关于地震、大风、火灾、雷电等卡通动画,然后配上文字,上课时通过动画演示,指导学生模仿,学生很快就掌握了救护的知识,实现了教学目标。
在小学品德课堂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课件的巧妙使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如果在课堂中恰当运用信息技术课件,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利用信息技术的手段,从学生日常接触到的事物和现象着手,从小学生经常碰到的人与人之间的人际关系中收集资料,然后制作课件,运用到课堂。
我在义务教育课程小学二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环保与生活》这节课中,关于如何做一位热爱环保的小公民,我首先用摄影机拍摄下校园中的一些事件,然后用电脑将这些资源剪辑、加工,制作成了切合学生实际生活的课件,课堂中,学生看到校园中有的同学乱丢纸屑、乱折树枝、浪费食物,还有的同学在课桌上刻字乱涂乱画等镜头,学生也看到了卫生干净的教室、穿着整齐的学生、随手捡拾垃圾的同学等现象,当学生看到自己的校园,自己实实在在的生活时,一下子精神起来了,你评我点,最后总结出那些是文明行为,值得表扬和学习的,那些是不良行为,需要摒弃,引以为戒。同样我在义务教育课程小学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春姑娘来到我身边》的这节课中,我用摄影机将春天里的小鸟,大树,小草、蜜蜂、杏花、桃花、天空、小河、泉水等美景拍摄下来,再用电脑剪辑,加工,制作成课件,在课堂上,一年级的小朋友看到自己周围的美景,觉到春天就在自己的身边,一下子兴奋起来了,活泼起来了,学生们又说了许多我没有拍摄到的生活美景,学生还通过联想,写下了在春天里的心愿,真让人收获到了意想不到的惊喜!
生活即教育,儿童的生活是品德与生活课程的归宿。“也就是说,要使学生通过教材、教学所得的一切能回归到他自己的[3]生活中去,用以解决他们生活中的问题,改变他们的生活、生活方式,提升他们对生活的认识、态度、价值观等等”。因此,信息技术的手段取材学生生活的途径更加便捷,更加生动形象,有利于学生感性认识的积累,引发学生的思考。
(三)在农村信息技术相对滞后,没有强大的网络资源,学生没有条件上网查找资料和学习,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要另辟蹊径,教师可以收集教育资源,制作成课件或学习的资料供学生自学。
例如:我在义务教育课程小学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战争与和平》的这节内容,我从网络上下载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经典战役的视频,如《索姆河战役》、《诺曼底登陆战役》、《斯大林格勒战役》、《日本偷袭珍珠港战役》,然后用截屏技术制作成简短的视频画面,再配上文字性的说明,来反映这节课热爱和平的主题,最后刻成光盘,供学生自学。学生在教室或在家里,放在VCD、DVD播放机中观看,激发了学生的自学兴趣,同时也开拓了学生的知识面,同样,我在义务教育课程小学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各民族一家亲》这节课中,我利用网络和音像资料,将各民族的民族风情制作成学习资料,供学生自学。另外,我还从网络中下载关于小学品德的文本资料,再经过排版加工,打印成册,供学生阅读。我通过信息技术手段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学习的平台,当学生拿到这些光盘和图书资料时,真是如获珍宝,个个都高兴地乱跳起来了。
三、信息技术在农村小学品德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信息技术资源已经成为除教材之外的第二大课程资源,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不仅极大地提高了信息传输的质量和数量,也极大地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模式,丰富多彩的信息技术资源为学生打开了一扇丰富的认识世界的窗口,实现资源共享,并打破了学习环境的限制,弥补了传统媒体的不足,但信息技术是一把“双刃剑”,我们应结合小学生各年级在此年龄阶段的认知特点,以及在信息技术资源学习中的心理过程,审慎地加以选择和利用信息技术的课件。
(一)信息技术的课件不能替代品德课教学
如果一节品德课从头到尾全部是课件,教师成了播放课件的操作员,学生又变成了被动的接受者,这样忽视了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能发挥。在课堂上,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者,组织者,而学生是知识的主动探索者、学习者。一节品德课不是信息技术的课件越多越好,而是应该合理巧妙地运用课件,使教学成为一个师生互动的情感交流过程。
(二)信息技术的课件必须围绕小学品德的教学目标,加以选择和利用
一节品德课中,我们往往会看到图片、音乐、动画、视频等多媒体课件的交替出现,热闹非凡,但这些课件如果是脱离小学品德课的教学目标,不能为小学品德课的中心服务,只能说是“走秀课”,脱离了学生,脱离了生活,品德课的教育意义只能是空谈。
(三)信息技术的课件要符合小学生各年级的认知特点、心理过程和情感体验。
在小学品德课中,如果教师设计的信息技术课件过难,学生就不易接受,如果课件过于简单,又不能达到教学目标,只有在教师认真研读品德教材和掌握学情的情况下,在深入思考的基础上,合理制作和利用信息技术的课件,使信息技术真正成为
教师和学生的服务工具。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作为教师教学的工具和学生学习的工具,丰富了农村小学品德的课堂教学,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激励了学生的情感,给师生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信息技术在农村小学品德教学中要合理正确地运用,所以信息技术的使用一定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环境,才能使信息技术真正服务于小学品德课程的教学。
参考文献:
[1]李季湄 张华.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12,140,196-197.[2]高峡.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98-99.[3]鲁洁.再论“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向生活世界的回归.教育研究与实验[J],2004,(1):1.
第二篇:浅谈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合理运用
浅谈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合理运用
[摘要]: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模式有助于让学生在开放的学习环境中及时获取信息,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数学课堂教学,能生动直观的将原生态的教学信息再现于学生的感官。通过视听器官的协作运用,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教师需要适时、适当、适度地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的优越性,帮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乐趣、增长见识、开发潜能。本文试图从教师会用、善用、巧用三个方面探讨关于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几点做法及体会。
关键词: 情境 善用 巧用
《新课程标准》指出:“现代信息技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1]目前,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多媒体辅助教学已融入我们的小学数学课堂中,它以语言、文字、视频信号和声音等新颖独特的方式给广大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革新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被誉为教育史上的第四次革命。因此,作为教育教学的内容及方式也必须随着改变,同时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善于从自己学科的角度来研究如何使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有效教学,要善于把现代信息技术融入到小学数学教学中──就像使用黑板、粉笔、纸和笔一样自然、流畅,使教和学都能高效进行。
同时,我们又发现现代信息技术在各校都得到空前重视,目前有的学校规定:凡是公开课必须用多媒体。这就使得有些教师为了证明自己是在用现代信息技术,就用电脑展示几道口算题,感觉自己也是现代化教学。就连平时的日常教学,用多媒体觉得是一种时髦,以至于有的老师每节课都运用信息技术,造成老师们抢占多媒体教室的现象。这样的做法不仅“大材小用”,而且浪费了教师们的大量精力和宝贵时间,形成“高成本,低收效”的不和谐局面。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应如何正确发挥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功能呢?
一、教师要“会用”
在当今这个高度信息化的时代,教师和教材文本不再是学生学习生活中唯一的信息源,教师应成为信息的组织者,学生学习的辅助者。教师要有新的思想、新的观念、新的知识和新的能力,光靠粉笔和黑板是适应不了目前教育教学的发展。而信息技术具有传统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优势。它能延展课堂的空间维度,拓展学生的视野,能实现听觉、视觉、情感等全方位的刺激,能让数学知识无限延伸。在多媒体辅助教学中,教师必须懂得如何使用信息技术来帮助自己的课堂教学,必须会熟练使用多媒体课件,熟悉并学会多媒体教学设计和编制多媒体教学课件,真正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和技能,从而在教育教学的改革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育人之妙,存乎一心。的确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中的运用,关键在教师。只有在教师真正掌握、能灵活运用的前提下,才能去用活用好多媒体辅助教学。因此,教师必需掌握基本的现代信息技术理论知识及其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与应用,才能顺应时代对教师的要求。比如我们学校要求每位教师要有相应的计算机等级证书。而且学校还创造条件让每位教师参加培训去掌握相关的知识,学校每学期还要组织教师进行计算机操作方面的比赛,多媒体教室对每一位教师都是开放的,随时都可以使用,引进计算机方面的人才,等等一切措施都为教师使用计算机创造了条件,为实现教育现代化增加了筹码。
二、教师要“善用”
小学数学学科的特点是抽象、概括,而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是容易接受直观形象的事物,教师要善于合理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来加强直观教学,使学生始终保持兴奋、愉悦、渴求知识的心理状态。
(一)善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唤醒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
由于数学知识自身的抽象性与严谨性,数学被大多数人认为是一门枯燥、乏味、难教、难学的科目。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由于传统教学手段等方面的限制,教师不能提供生动、直观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发生困难。随着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步伐的加快,多媒体进入了课堂,为原生态教学情境的创设提供了便利条件。
夸美纽斯说过: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情境教学就是从教学的需要出发,教师依据教学目标创设形象生动、富有感情色彩的具体场景或氛围,激发和吸引学生主动学习,达到最佳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方法。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为学习情境的创设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2]能将有时难以表达甚至根本不能用语言完整而准确地表达的图形、图像的运动信息以及一些抽象的理论、复杂的空间结构,通过文字、图形、三维动画、视频图像、声音等各种教学信息,使之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创设生动直观的原生态的情境,给学生带来了一种全新的学习环境和认知方式。比如,在认识“角”一课时,我以“大雁南飞图”入手来创设情境,引入课题。从大雁不断变换的队形中,放大大雁的“人”字形轮廊线,引入本节课要认识的新朋友“角”,为学生认识“角”提供了生动的可感知的原生态材料。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兴趣。又例如:在教学《比较数的大小》时,将数的比较融入小动物赛跑的情境中去,学生看着动物伴随着音乐奔跑的情境,兴奋极了,积极动脑思考,这些动物谁跑得快呢?凭着自己对生活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很快就做出了正确的判断,在比较谁跑得快的过程中,学会了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比如,学习图形之间的轴对称、平移、旋转及其组合等变换关系。用多媒体创设原生态的场境,使之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认知,有效地激发学生对数学的情感体验,获得较为深刻的感性认识,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所学的内容。
(二)善用多媒体拉近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之间的距离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在解决书本问题时非常流利,但在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时,就束手无策了。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其实只要我们深入思考就会发现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责任是我们教师,是我们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过分的把知识“纯粹”化,而忽略了知识与生活的关系。
新课程理念认为,小学数学教学的内容应当来源于学生的现实生活,我们在教学中,应把学生生活中能够见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原生态的数学现象和数学问题再现于课堂,来拉近学生生活与数学知识的距离,使原本抽象的概念变得通俗易懂,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的价值,感受到数学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而这些教学资源的提供,生活情景以及生活现象和问题的呈现就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来完成。
比如在教学“小明的一天”也就是学习24时计时法,对小学生来说比较抽象,我把班上一个学生一天的起居作息情况制成七组镜头:午夜12时,夜深人静,人们进入了梦乡;早上6时30分,天渐渐亮了,小学生起床洗脸;早上7时30分,小学生背上书包上学;上午11时30分,小学生放学;下午2时30分,学生背上书包上学;晚上7时,全家在看中央台的新闻联播节目;又是午夜12时,一天过去了。每组镜头,都配有钟面,看到时针、分针不停地转动。同学们边看边论,熟悉的人、熟悉的场面,普通计时法与抽象的24时计时法就在自己身边。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又如:三年级数学中平移与旋转介绍的就是学生身边的生活现象,可是什么是平移?什么是旋转?在生活中有什么用处?对三年级学生来讲还是比较陌生的,我们就利用摄像机摄取生活中的平移、旋转现象让学生观察,把学生的视角从课内扩展到课外,让学生的思维回到数学知识的原生状态中去认识概念、了解作用,增加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同时也让学生看到了生活中的数学知识。
(三)善用网络交互,提高练习效果,延伸数学知识
练习是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并发展为智力的一种活动。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中强大的交互功能,可以进行不同形式的练习,也可以进行一题多变、一题多解的训练,这样既巩固了新知,又发展了思维,培养了能力。如在安排课堂练习时。可以利用计算机将正确、错误的评价以及提示、指导、建议等信息及时反馈给学生。对学生的不同解题过程,通过网络在屏幕上显示,起到了交互作用。不仅使学生很快地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加深学习体验,而且教师也可从中获得教学反馈信息,及时采取补救措施,使教学过程向教学目标靠近,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分层教学和个性化教学。学生平时在巩固练习时对做题目最感到厌烦,觉得没有意思,我们在设计课堂练习时就利用多媒体将练习的形式不断变换。如在教学《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时,利用计算机网络将练习设计为闯关游戏,按练习的难度把题目分为几关,有过独木桥、摘草莓、登高山、游儿童乐园,并设置了只有闯过第一关才能闯第二关,关关都有鼓励的程序。学生在好胜心的驱使下,根据自己的能力,不断地克服困难,奋力拼搏,很多同学都顺利通过关口,到达了目的地。练习量虽然很大,但是学生丝毫没有厌倦的情绪,而感受到的是兴奋是成功的愉悦。下课后大部分学生说:这样的练习真有意思,能不能以后多上点这样的课。教师也可以随时根据学生不同情况进行不同的辅导,较好地体现不同学生完成不同数学的教学新理念。在数学课《认识图形》的教学中,有一个环节是学生上网搜索“平面图形”的相关知识,我就利用这个功能把学生网上搜集到的“交通标志牌”、“家具图片”等许多资料,调到大屏幕上,实现资源共享。
三、教师要“巧用”
在当今的教育中,信息技术可以看作是各类学习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在学科的学习活动中结合使用信息技术,以便更好地完成课程目标。但这不等于是整堂课全用和天天都用,在利用信息技术之前,教师一定要清楚学科教学的需求,设法找出信息技术在哪些地方能提高学习效果,使学生完成那些用其他方法做不到或做不好的事,恰到好处地利用多媒体,这一点在数学学科上体现得更加明显。所以要牢记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本质与根本目的,该出手时才出手,灵活运用。
(一)化静态为动态时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利用多媒体的优越功能,不仅可以把课本里的画面由静态变为动态,而且能把一些比较抽象的难理解的问题通过图像、声音、动画等方式模拟成原生现实过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求知欲望。例如:在认识“角”一课时,把抽象出来“角”的顶点和两条边,利用多媒体进行闪烁,强化角的组成,同时将一条边固定,另一条边绕顶点移动,形成各种不同的角,引导学生发现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的关系。动静结合使学生充分感悟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二)化抽象为形象时用,让学生思维得到放松
小学生的思维正处在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时期,这就构成了小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与数学的抽象性之间的矛盾。如何解决这一矛盾,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能够成功地实现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在教学《线的认识》一课时。利用多媒体展示出了竖琴中琴弦,然后引出线段;展示出手电筒发出的光线引出射线;展示火车的两条无限延伸的铁轨引出直线,从鲜活的实例中让学生真正体会到线段、射线、直线三者之间的微妙关系。又比如在《相遇问题》中,用速度和乘以两物体共同行的时间,求路程和比较抽象,学生难于接受,于是用多媒体课件显示两人从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经过4分钟相遇的画面;然后用线段图表示两人走的路程和;接着闪现两人每分钟走的路程,并把它们合并成一条小线段,即速度和。走了4分钟,有4个这样的小线段,它们的总长度也是两人所走路程的和。教师无需更多的语言,只要借助计算机所显示的图像,便无声地传递了教学信息,将不易表述的内容清晰、形象、生动地展示于学生面前。而这种传递又是那么有吸引力、有启发性,使学生丝毫感觉不到由于思维产生障碍可能带给他们的心理压力,反而却尝到了成功的喜悦和学习的轻松快乐。
(三)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时用,简化学生的思维
利用多媒体辅助数学课堂教学,可以优化学生认知过程。现代教育技术可以把抽象的、难懂的知识点通过形、声、情形象化,让学生直接感知和理解教学内容,有利于突出重点,化解难点,优化学生的认知过程,简化学生的分析,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对重点部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通过“变色”、“闪烁”、“平移”等手段突出重点,刺激学生感官,引起学生注意,帮助学生审题,启迪学生思维。在几何知识的教学中,这一点尤其明显。比如在教学《角的度量》时,指导学生量角、画角、比较角的大小等,虽然教师有示范用的大量角器,但在教学时,学生根本看不清量角器上的刻度,若教师到每个学生的桌前示范,课堂效率将大大降低。若把这一部分制成多媒体课件,利用课件来显示量角器的各个部分,并对各个部分进行闪烁、变色来帮助学生加深对量角器及内外圈刻度的认识,以及如何使用内外圈刻度量角的过程进行演示,对量角、画角等掌握得比较快,记得比较牢。在教学《温度》时利用电脑使温度计中水银能升降,让学生明白正负数。又例如,三角形、梯形、平行四边形及圆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圆柱的表面积求法和体积公式的推导等,都可以用课件中的图形剪拼、填色、旋转等,非常直观地展示形成过程,渗透、转化数学思想,让学生参与学习过程,既知其所以然,又能促使学生的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使难点不再难懂,重、难点部分得到分散。
利用多媒体课件可交错表现动静两种状态,在教学中可直观设计、灵活操作。上述案例,灵活的运用了这些特点,把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学生能直接感知的甚至能参与其中的原生态情境,把静止不动的图形符号转化为不断运动的活动场景,充分表现数形结合的动态效果,为促进学生思维由具体向抽象的飞跃架桥铺路,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有效的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四、现代信息技术是一把双刃剑
如果使用的好,能给我们教学带来方便,能提高教学效率,但如果运用不当也会给我们的教学带来负面影响。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注意:
(一)课件画面要注意主次分明
心理学指出:“低年级学生,由于知识缺乏,经验不多,大脑兴奋与抑制的机能正在发展,因而他们的注意范围比较狭隘,往往注意了这个就忘了那个”。因此我们在设计课件时,不仅要注意画面光亮度、大小、呈现的速度、色彩搭配等等,更重要的是要突出重点,主次分明,否则会影响教学效果。
(二)课件制作应该注重实用性,而不应太花俏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多媒体只是一种教学手段,目的是为教学服务。因此我们认为在利用多媒体时,应该从教学内容出发,根据内容确定形式,首先考虑是教学的实用性,在实用的基础上考虑课件美观性,课件不宜做得太花俏,否则会喧宾夺主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影响教学效果。要从数学学科的角度需求出发来使用多媒体,要避免将信息技术装潢“门面”,从而丢掉粉笔、黑板及教师的示范作用。教师与学生之间富于人情味的及时交流,教师组织起来的探讨问题的活跃氛围等传统教学的优势,是任何现代化工具都不可替代的。实际上用粉笔加黑板的传统教具,教师在黑板上板书是需要一定的时间的,这一段时间正是学生审题、思考的时间,而且重点内容还可以始终保留。但一味地利用信息技术后,往往出现这样的情况:教师认为许多东西都呈现给学生了,但是由于速度比较快,没有给学生足够多的思考时间,表面上看整堂课信息量大,学生反映良好,其实是由传统的“人灌”改为披着现代化外衣的“机灌”[3]。
总之,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越来越凸现其重要作用,它的发展给我们的数学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与源泉,它突破了时空的限制,让数学知识贴近生活、无限延伸,并成为课堂教学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它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和师生互动的平台。但信息技术也不可改变其工具性,应服务于教学。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要把握好“度”,不可滥用,过多地使用图像、声音,会影响学生的深入思维,如果使用信息技术不当,还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理想的教学应该是把教师与信息技术的优势同时充分发挥出来,把多媒体辅助教学与传统教学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力求在最短的时间里找出最佳途径。让我们共同努力吧!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 《新课程的教学实施》 50页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8 [2]钟启泉 崔允漷 《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 89页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7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数学课程标准》 45页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7.1
第三篇:在识字教学中如何合理运用字理
在识字教学中如何合理运用字理
第十小学
冯永湄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还应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学生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作为汉字的主要特征、汉字教学的独特资源,字理成为设计识字教学体系或采用教学方法的依据,理所当然。但是,如何合理运用字理却值得思考。
一、分析字理是手段还是目的?
识字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为阅读和习作服务,直接目的是掌握其音、形、义,即读准字音,掌握字形,了解字义。实现直接目的有多种手段和途径,运用字理识字只是其中一种,若运用适当,不失有效、高效。学习“瓜”字,一般的教师会将音、形、义分开讲解,其中的字形教学常常是让学生机械地数笔画,结果往往是学生会漏写其中的提和点,将字误为“爪”。而运用字理引导学生识字,则会介绍构字方法,讲析形与义的内在联系,即“瓜”,金文作“
”,小篆作“
”,它模拟了瓜藤和瓜果的样子,中间部分是瓜果,现在变形为竖折点,不能误写为竖。
认知心理学认为,“记忆痕迹是信息加工的副产品,痕迹的持久性是加工深度的直接的函数。那些受到深入分析、参与精细的联想和表象的信息产生较强的记忆痕迹,并可持续较长的时间;而那些只受到表浅分析的信息则只产生较弱的记忆痕迹,并持续较短的时间”。机械地数数笔画、拆分偏旁,是“表浅”的分析、简单的加工;分析字
理,则是深入的加工,有助于深刻地记忆。加工所以增强记忆,是它为回忆提供更多的检索路线,给推导出要求记忆的信息提供更多的根据。揭示汉字音、形、义三要素的内在联系,形与义、形与音可互为回忆的线索。“目不暇接”的“暇”,左边是“日”,与时间有关,是“空闲”的意思,与“目”则无关,不要误解为“看”,此时字形成为识记字义的线索;反之,若对其左边是“日”是“目”拿不定主意,则可根据“空闲”之义与时间有关而作出正确判断。“分”音“fēn”,可成为“盆”的韵母是“en”不是“eng”的线索;“沐”音“mù”可成为其字形右边是“木”不是“术”的线索。因此,适当分析字理可以提高音、形、义的识记效果。
不过,“六书”的介绍、古今字体演变的展示,本身不是识字教学的主要目的,而应该是正确掌握汉字的音、形、义,尤其是其重点和难点——形。《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汉字的字理本身就是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此外还透露着其他丰富的民族文化信息,譬如思维特点、宗教信仰、哲学思想、伦理道德以及风俗习惯。因此分析字理是在传承民族文化。但是,这是次要的、间接的目的,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其作为提高汉字音、形、义识记效果的手段的性质。否则,小学的识字教学岂不成了大学中文等专业的文字学或汉字学课了吗?
字形的演化、读音的改变和意义的发展等,使得某些汉字的现代形体部分或全部丧失了理据,比如“己、未、因、不”,形与义、形与音都毫无内在联系了。有些字若寻根溯源,仍然可以找到字理,比如
“年”,小篆作“ ”,从禾千声,本义是收成,但这个义项通常只在阅读古籍时遇到,在目前的小学语文教材中还未发现,而“年”的现代形体,则无法看清“禾”“千”了。有些汉字字理相对显豁,比如“小”,甲骨文作“”,模拟沙粒形,表示细小,但是这类字现代形体简单,字义已为学生熟知,易学易记,即便不分析字理,学生也极少出错。分析诸如“年”“小”等字的字理,固然可以增加汉字文化知识,但对识记音、形、义的作用不大。“年”之类的汉字,音、形、义任何一个要素都已无法成为推导其他要素的线索;“小”之类的汉字,又无需深入加工或掌握更多线索便能记忆。若分析此类字的字理,是错把手段当目的了。
二、确保分析字理的有效性需要什么条件?
分析字理作为促进识记汉字音、形、义的手段,若要确保其有效性,必须满足以下条件:其一,分析对象为需要深入加工才能识记的汉字,否则是做无用功;其二,从现代字形看,分析对象的音、形、义应至少有两个要素具备内在联系;其三,具体汉字的字理必须与特定学段学生的认知水平、接受能力适配。学生是识字的主体,所谓对汉字的“加工”,必须是学生的自我加工。教师分析字理,是教师的加工,只有学生理解并接受了,才可内化为学生本人的加工,并有效促进识记。如果字理知识超越了学生的理解水平和接受能力,就不可能被内化,对于识记也就不会产生更大的促进作用。
字理知识能为小学各个学段学生所接受的汉字有“目、瓜、束、鼠、燕”等象形字,“刃、末”等指事字,“休、看、宝”等会意字,“渴、盲、衷、沐”等形声字。这些汉字形与义或形与音联系密切,即使是象形字,其所模拟的事物形状依然存留于汉字的现代形体中,字形所示之义也存在于学生的语言经验或知识背景中。但相当多的汉字则不然。由于汉字诞生了数千年,先人造字的理据或多或少已远离现代人的经验,它不是任何年龄段的人都能理解和接受的。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课文《要下雨了》中有“水里闷得很”一句话,其中的“很”字要求“会写”。初学的学生往往把左边的“彳”写成“亻”;学了“狠”字后,容易混淆二者。若明白“很”的字理,也许就会减少出错。“很”,形声字,从“彳(chì)”、“艮”声。“彳”,小步走,可组成词语“彳亍”,以“彳”为形旁的字,与“行走”有关,如“行、往、征、径、徐”。“很”本义与“行走”有关,指“违逆、不听从”,《国语·吴语》“今王将很天而伐齐”的“很”是这个意思。由“违逆”引申“狠毒”“残暴”,最后成为副词,用以形容程度深。这样的加工不可谓不深入,不过它只是教师的加工,它所提供的信息能为成人接受,若教师讲述得更通俗、生动一些,也能为高年级学生接受,但却不能被6岁半到7岁的一年级学生理解、接受,因为它涉及的种种知识,在这个学段学生的脑中还是一片空白,它们远远高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如此系统、完整的分析,违背了学生的认知特点,不但不能激起兴趣,甚至还会陷入“不说还明白,越说越糊涂”的窘境。
班固说:“古者八岁入小学,故《周官》保氏掌养国子,教之六书,谓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造字之本也。”周朝
距离文字产生的时代较今天近得多,其社会环境能够为结合字理的识字教学提供支撑。此外,周朝的小学教育当是一个阶段的教育,《白虎通》认为是孩子8岁至15岁时的教育,还有人认为小学结束时间为18岁或20岁。因此,随年龄增长而有区别地结合“六书”知识讲解字理以认字也是可行的。“六书”等文字知识在汉代被称为“小学”,这是因为孩童入学要先学文字,但却不能简单认为那时的孩子是要系统地通过“六书”来识字的。隋唐以后,“小学”所含知识范围扩大,成为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的总称。“小学”作为一门学问,当然不能与基础教育对等,它专门而深奥的学问,绝非童蒙之学,如音韵学向来被称为“绝学”,其书籍也被叹为“天书”,让人望而生畏。涉及“六书”的经典之作是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这部书历二十余年方编撰而成,从文字训诂入手,按“六书”义例,探讨汉字本义,它是学术著作,而不能简单看作童蒙教材。古代指向识字的童蒙教材,周代有《史籀篇》,秦代有《仓颉篇》,汉代有《急就篇》,魏晋南北朝有《千字文》,宋代以后有《三字经》《百家姓》,其中《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流传广泛,一直沿用至清末民初。这些教材的共同做法是将最常用的汉字,编纂成朗朗上口、便于记诵、在当初还算比较通俗易懂的文句,让孩子在反复的读背中认字,在反复的书写练习中巩固字形,同时也将常识教育和人格教育交融其间。没有证据表明,古代的童蒙识字是系统地结合“六书”等知识进行的。
“小学”在清代发展至顶峰,但未见关于系统运用“六书”理论、考索理据以认字的记述。童蒙教育大家王筠曾介绍他的教学方法:“识
„日‟„月‟字,即以天上日月告之,识„上‟„下‟字,即以在上在下之物告之,乃为切实。”这个教学方法,固然与理据相合,但同时也是联系字义关联的事物,以便学生直观地了解,而这个方法只是王筠所举方法之一,说明系统贯彻起来是有困难的。难以系统地结合“六书”、字理知识进行识字教学,应与孩子接受能力有限有关。
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学生适配是保证有效教学的前提。建立在学生知识背景、理解水平、接受能力基础上,与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能力相适应的教学才是有效教学。对诸如“很”的字进行字理分析,即使准备系统周详,讲解煞费苦心,效果也是没有保证的。
三、应如何看待其他识字方法?
一些人将分析“六书”、结合字理识字视为识字教学的正宗方法,而对其他方法不以为然。识字教学不是汉字学教学,更不是古文字教学。牢记识字教学的目的,诸多是非不辩而明。迄今为止的种种识字教学方法,都不能包医百病、包打天下。数笔画、拆分偏旁、在熟字基础上加加减减、编字谜或编顺口溜等手段,多数都不符合甚至违背“六书”之理,但也都是对与汉字有关的信息的程度不等的加工,它们对识记字形有程度不同的效果,特别是对部分或全部丧失理据的汉字而言,这些方法可能效果会更好一些。牢记教学目的,不把识字教学视为传统的汉字学,就会乐于采纳这些方法。“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分析字理以助识字,只是方法之一。教学时,应视“字情”灵活机动地运用方法,方能取长补短,获取教学的最大效益。
值得一提的是,教学实践中有一种“字说”的方法,不是结合“六
书”理论、字理知识识字,而是随心所欲地解构汉字,对形与义的关系进行非汉字学的解释,如为不漏写“臭”下的一点,将其分析为“自大一点就是臭”。这与机械拆分汉字不同,其解读貌似分析字理,但那是“伪字理”,甚至是“反字理”,与汉字学知识相悖。但是,若结合识字教学目的来考量,同时对汉字的加工又是学生自己的或内化为自己的,对此也能接受。
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不能区别有生命和无生命的事物,认为自然界中的树木花草、日月星辰都和自己类同,赋万物以生命。“为什么只有在湖边才会有波浪呢?”孩子会说:“波浪是在淘气吧。”8岁大的孩子还会认为有个力大无穷的人隐藏在山后,太阳是他玩的火球,每天早晨他把太阳抛到空中,晚上再收回来。周作人说:“儿童没有一个不是拜物教的,他相信草木能思想,猫狗能说话,正是当然的事;我们要纠正他,说草木不思想,猫狗是动物,不会思想或说话,这事不但没有什么益处,反是有害的,因为这样使他们的生活受了伤了。即使不说儿童的权利那些话,但不自然的阻遏了儿童的想像力,也就所失很大了。”有关研究认为,儿童把无生命客体看作是活的和有意识的认识倾向是暂时的、不稳定的,它直接依赖于知觉或表象中所注意对象的某一拟人特点,这是儿童的泛灵心理,而非泛灵观念。即便只是心理倾向,但也足以让儿童随意游走于现实和非现实之间。比如,他们分明知道布娃娃不过是玩具,但依然会为它摔在地上而心疼不已。
这种泛灵心理,必然直接影响他们对汉字的加工方式,不是热衷
追寻汉字的科学理据,而是用自己的心灵赋予点、横、竖、撇或其他构字偏旁、部件等符号以独特的生命讯息,使之充满浪漫和诗性的色彩,这在低年级更为显著。比如“满”,形体简化前写作“满”,属形声字,左边的“水”是形旁,表示意义,右边是声旁,表示读音,但现在已不能单独成字。这是基于汉字学的加工,也是符合成人理性逻辑的加工。但低年级孩子则这样识记:一天下雨了,水(氵)满了起来,两个孩子(两),躲进草房子(艹)里避雨。这种加工方式完全出自孩子的心理,更易于达成识记目的,而且孩子也知道这不过是自己的联想而已,绝不会误将其视为古人造字的原理。因此,实际教学中偶尔使用这样的识字方法,也不必一概加以反对。
“六书”、字理知识是汉字教学的独特资源,合理开发、恰当运用,可使识字教学如虎添翼,高效地达成目的。但字理识字也不是万能钥匙,运用过滥,学生定然不堪其负、反受其累。造字规律,不等于识字教学规律,将正确讲解汉字的理据当作是识字教学的科学性,是值得考虑的。
第四篇: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合理使用信息技术的体会
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合理使用信息技术的体会
【内容摘要】:现代社会,在课堂教学中合理使用信息技术,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有效整合是教育教学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也是小学基础教育信息化的重要任务。本文重点论述我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合理使用信息技术的体会,并通过多个自身教学实例阐述多媒体课件使用的优点以及所要注意的方面。
【关 键 词】:信息技术、丰富情境、提供资源、提供媒介、合理整合、合理使用。
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合理整合,使得我们的课堂教学内容充实、层次明晰、色彩绚丽。课文“活”起来了,提高了教学效率,增强了教学效果。有了信息技术这双翅膀,对于深化语文学科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率以及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和全面能力都具有重要意义。在当今信息社会,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也使当代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呈现出了全新的趋势。合理使用信息技术,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有效整合是教育教学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也是小学基础教育信息化的重要任务。语文是传统的基础性学科,把信息技术与它很好地整合起来,将会大大地改变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信息技术对于改变教学内容、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师生互动方式都有着积极作用,可以实现教学过程的可视化、互动化和个性化,使课堂活起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也提高了教师的业务素质。下面我谈谈自己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合理使用信息技术的一点体会:
一、对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的认识
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是“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中的一个部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包含两层意思:①要用信息技术(包括计算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去整合学科课程;②信息技术既是整合的手段,也是“整合”好的课程的有机要素。两者不是谁辅助谁的关系,而是应该两者逐渐融为一体的。信息技术是为了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服务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学应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选择不同的教学策略。教学中应当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运用多种直观形象的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 把信息技术融入语文教学,能够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收集、分析、综合信息的能力,增强他们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为学生生动、活泼、自主学习创造新的空间与条件,并且促进学习方式与教育方式的变革。
二、语文教学实践中使用信息技术的体会
1、利用信息技术丰富语文课堂的学习情境
多媒体计算机教学具有形象直观、动态呈现、内容丰富、信息量大的 等特点,它提供的外界刺激――图片、动画、声音、文字等等形象而生动,符合小学生的感知特点,可以使教学声情并茂、知情并重,将枯燥的教学过程转变为富有情趣的过程,从而化难为易,化繁为简,让学生在丰富的情境下阅读、发现、质疑、思考、探究,从而大大提高教学效率。例如:《十里长街送总理》这篇课文,由于所处时代不同,学生很难理解人民对总理的一片深情,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情感的共鸣。教学开始,可用多媒体放一小段哀乐,问学生:听了有何感受?(难过、悲伤)师:你们知道吗?总理逝世的那天,举国悲哀,山河同泣,其悲壮如失去亲人,是什么原因使人民如此爱戴总理呢?以音乐渲染情境,直接而有效。将孩子的想像通过动画变成直观的画面,同时出现课文中词句,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兴趣,也丰富了孩子们的想像,整个教学在轻松氛围中进行。
2、信息技术可以为语文教学提供大量的教学资源
语文学科所涉及的知识面丰富而细致,在教学中仅靠教科书、教师参考资料所提供的资源是远远不能满足教学需求的。现代信息技术体现出了很强的网络优势,可以帮助老师、学生通过网络寻找大量的所需学习的信息资源,增大教学的信息量,充分开发语文资源,老师和学生还可以利用计算机进行交流、探讨,实现资源的共享。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大量的信息资源刺激着学生的感官,使学生可以掌握更多的知识信息,也有利于知识的保持。
3、信息技术可以为语文课堂教学提供学习“媒介”
学生由于受年龄和生活环境的限制,对很多语文知识和情境理解较困难,理解和感受语言的能力也有限,对于一些距离生活实际较远的文字内容理解就较困难,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学习的媒介,将学习内容的呈现形式加以转变,从而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和理解。如在教学《鸟的天堂》一课时,老师通过播放影片将学生“带入”岛上,让学生身临其境,利用画面和声音让学生了解鸟的“天堂”的来历,从而对课文中的鸟的天堂的描述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感受。
三、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需要注意的问题
1、信息技术要合理使用,与语文学科教学合理整合
我们在进行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的过程中,不能只顾形式上的热热闹闹,而要讲究实际效果。要根据语文的教学需要,遵循语文学习的规律,选择相应的信息资料,采取相宜的策略,通过适当的途径,运用有效的形式,让学生学得活,学得好,得益多。《新课程标准》中所说,语文教学必须遵循“语文学习的规律”。那么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也不应例外。如果 为形式而形式,脱离语文教学的特点,单纯作信息技术表演,将徒劳无功,是不可取的。这就需要教师对文本内容有深刻的理解,融会贯通,根据语文学习的规律,找准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融合的切入点。将两者融为一体,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此外,运用信息技术,不是输出的信息量越大越好,因为衡量学生学习效果的,是看学生接受信息并能正确反馈的信息量,而不是看接受过多少信息量。
2、采用信息技术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
在使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时,要从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和能力的基础出发,使之能够跟上信息技术教学的要求,才能实现二者融合。因为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整合,唱主角的是学生,学生对计算机的操作能力,对网络知识的了解,决定着教学活动能否顺利进展。因此,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以适合、适度为原则,这是教学成败的关键所在。建构主义理论要求我们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而不是像传统教学那样,只是把知识从教师头脑中传送到学生的笔记本上。所以,信息化教学也对学生的学习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高的学习自觉性、更强的自我控制能力、更强的自我学习能力。此外,教师在采集、整理语文教学信息的时候,要根据不同学生的需求,做到适量、适度,效果第一。我们还要相机搞好信息的反馈和调控,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随时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状况,针对不同的情况,加以指导,给予帮助,使每个学生都能达到预期的学习要求。
3、教师要善于利用现有资源,合理使用
很多教师都有这样的体会,在准备多媒体课件时费时费力,常常为了上一堂使用信息技术的课要准备几天甚至更长时间,所以平常教学时很少使用。我认为,老师应该善于使用网络技术为自己所需寻找便捷的方式和途径,网络上有着丰富的大量的资源,目前还开发有很多优秀的教育教学平台,我们可以通过网络合理使用,合理设计,这样即达到了使用的目的,又方便快捷,不需要每次都花费大量的时间专门制作。教师应该将更多的时间用在对教材的细致研究分析和教学的设计上,合理使用信息技术来帮助教学,而不要因为要使用信息技术反而影响了对教材的分析理解,影响教学的效果。此外,信息化时代的语文教师也应积极学习有关教育教学理论,努力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利用网络教学,需要比相对简单的多媒体教学有更高的技术支持。教师要熟练掌握现代信息技术,还需要掌握必要的网络知识,因此,为了适应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教师必须不断地学习现代信息技术,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操作能力,把自己首先融进现代信息技术中去。
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整合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教育发展的需要,我们应该有效地发挥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积极作用,使之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利于学生本身健康的发展,体现出它的先进性和不可替代性,实现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的最优化,切实做到信息技术与教师教学的整合、与学生学习的整合、与语文课程内容的整合、与教学管理的整合,真正达到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的终极目标,实现教育信息化。
参考文献:
《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现代教育技术——走进信息化教育》,祝智庭博士主编 《应用现代教育技术 全面实施创新教育》
第五篇:101110101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
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江苏省镇江市京口区实验小学王美珍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一场教学设备上的革命已经在中国的教室里迅猛地展开了,而语文课更以其丰富的信息及其文字书写量大而费时的特点,期待着多媒体和网络的普及和有效利用。我校以我现在所教的班为改革试点,全班30名学生,人手一台电脑,宽带进入教室,连接到每台学生机上,这样为语文教学开辟了广阔的天地。
我们知道,无论多媒体还是网络,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的最终目的是要通过信息技术教育,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收集、分析、综合信息的能力,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学改革,促进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转变和更新,促进学习方式与教育方式的变革,为学生生动、活泼、自主学习创造新的空间与条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因此,如何通过有效信息技术教育,为学生学习语文服务,可从这几个方面考虑:
一、利用课件表现意境,帮助学生感悟课文。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学应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选择不同的教学策略。教学中应当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运用多种直观形象的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在阅读教学中采用多媒体,把课文中的抽象化为具体,静态化为动态,无声化为有声,通过生动直观的画面,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感悟课文。苏教版教学参考书后面配有一盘光碟,是一种很好的教学辅助材料。在教学课文《燕子》第三自然段时,我利用其中的多媒体进行演示:利用静态先演示一望无际的稻田和河岸边的垂柳,然后是燕子“唧”的一声从这边的稻田上飞到那边的柳树下,画面上展示的燕子动作轻盈、快捷。这时老师提问:“可以用什么词来形容燕子飞时的动作?”这样学生不仅课文中的语言文字上,更从生动的画面上体会到燕子的这一特点。通过多媒体把课文中抽象的语言文字外显为直观的动态画面,让学生充分感受了语言文字所描述的意境,帮助学生理解了课文,取得了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利用信息资源,拓展语文学习的内容。
网络为我们提供了极为丰富的信息资源和时时更新的各类知识,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上下五千年,纵横环球宇宙,任你自由地翱翔在知识的海洋里。网络使得语文学习的内容不再局限于课本。在阅读教学中,适当地引进、利用
网络上相关的学习资源,并引导学生上网查阅资料,有的可作为学习前的准备,有的可作为课文内容的补充,有的可作为学习的拓展……改变语文教学内容的旧、窄、死,使之变得新、宽、活,使语文学习的内容更开放,成为一泓不断更新、永远流淌的活水。
例如,学习《特殊的葬礼》之前,我要求学生在网上查阅有关塞特凯达斯瀑布的图片、文字资料,去了解现在塞特凯达斯瀑布的样子。学生通过观看视频资料,仔细阅读了相关资料,丰富了感性认识,学习课文时,老师用光碟展示课文第二段描写的瀑布一泻千里的气势,并与在网上查到的现在只剩下几条细流的瀑布对比,使学生受到震撼,从而,积极阅读课文,分析塞特凯达斯瀑布消失的原因。
又如《日月潭的传说》一课,让学生了解,日月潭不仅风景秀丽迷人,美丽的传说更增添它的动人魅力,打动着游客的心,镇江金山也有许多著名的景点,它神奇的传说也吸引着慕名而来的游客。我让学生搜集有关金山的文字或图片资料,学生找到了水漫金山的故事、白龙洞的传说、法海洞、玉带桥的传说等等,将学生的语文学习从课内拓展到课外,从课堂走向生活。当学生们沉浸在网上再现的情景中,如临其境,流连忘返时,乘势引导学生读说结合,进行口语交际,结合自己游览金山的经历,具体介绍某一处的景点及其传说和自己的感受。同学们畅所欲言,尽情倾吐心中的愉悦之后,又引导他们说写结合,把游览过程及内心感受整理成文章写入自己的文档。这样将网络上的语文资源充实到语文教材中,大大拓展语文学习的内容,使语文教材更加完善,更富于多元化,更富于时代性,更富有实效性。
三、利用网络信息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的方式。
未来社会呼唤既具有个性又富有合作精神的人。《语文课程标准》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在课堂上应为学生提供相互合作的机会,以使他们学会与人合作。
例如《动物的互惠互助》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一篇课文,我找到动物互惠互助的相关网站,网上也有与课文内容一样的文章和相关的图片,放在收藏夹中,准备推荐给学生。教学时,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请学生分小组再合作学习,老师提出学习要求:了解含课文中三对动物的互惠互助,同时根据老师提供的网址,利用网络浏览查寻其它动物互惠互助的资料,收集资料,复制图片,摘录文字,并整理收集到的资料,并用word制作电子作品,推荐一名同学详细介绍某一对动物的互助。
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任务自主查阅,在网页或网站上复制图片,摘抄文字。通过小组内的分工合作,把收集到的资料整合在一起,共同制作一份电子小报,并推荐一名同学向全班作汇报。整个制作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通过人机互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在汇报交流中,学生的语言表达得到培养,同时教师则通过屏幕监控,了解学习情况,及时反馈信息,进行有效的评价。汇报时,让其他小组说说听了他们的介绍好在哪里,看看有什么建议告诉他们。最后,再找出课文相关的段落有感情地读一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当学生拓展到其它动物的互惠互助时,老师提示学生,某些动物和人之间也存在互惠。这样,教师、学生通过网络进行有效的合作学习,实现某了多向立体交流。网络技术与语文教学的结合,改变了学生单一的学习方式,改变了教师传统的授课方式,为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总之,信息技术为语文教学拓宽了一个崭新的领域,展现了一个广阔的天地,在这片新的天地里,我们大有作为。
1、对格式的要求
知网学位论文检测为整篇上传,上传论文后,系统会自动检测该论文的章节信息,如果有自动生成的目录信息,那么系统会将论文按章节分段检测,否则会自动按每一万字左右分段检测。格式对检测结果可能会造成影响,需要将最终交稿格式提交检测,将影响降到最小,此影响为几十字的小段可能检测不出。都不会影响通过。系统的算法比较复杂,每次修改论文后再测可能会有第一次没测出的小段抄袭(经2 年实践经验证明,该小段不会超过200 字,并且二次修
改后论文一般会大大降低抄袭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