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管理咨询业的发展历史与前景及现状[五篇模版]

时间:2019-05-13 07:44:4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我国管理咨询业的发展历史与前景及现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我国管理咨询业的发展历史与前景及现状》。

第一篇:我国管理咨询业的发展历史与前景及现状

我国管理咨询业的发展历史与前景及现状

管理咨询业是以自己的知识和智慧,帮助企业、事业成功、推动社会文明的建设发展,咨询 企业的生命在市场,咨询企业的成功就在于帮助别人出主意获得成功; 帮助别人成功的业绩 就越多,咨询公司自身的社会信誉就越高,在市场上占有的份额也会越大。我国管理咨询业的发展历史与前景 我国的管理咨询业是借鉴日本和欧美国家企业管理咨询的理论、方法和经验发展起来 的。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发展,80 年代初,我国咨询业应运而生。综观我国咨询业近二十年的发展历程,主要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八十年代的官办管理咨询业 我国咨询业的发展首先起源于政府创办管理咨询业,主要集中在投资、科技和财务咨询 领域。为了有效地调整国家产业结构,解决瓶颈产业和建立合理的价格体系,原国家计划委 员会系统在全国创立了“投资咨询”和建设“工程咨询”公司,以期实现国家投资决策的科学化 和工程建设的合理化; 为了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原国家科委和中国科协系统在全国创办和扶 持了一批“科技咨询”企业;为推动企业财务会计咨询的社会化,会计、审计、评估工作的社 会中介化,国家财政系统在各地创立了“财务会计咨询”公司和“会计师事务所”。2)九十年代前半期的信息管理咨询业 八十年代出现的信息咨询业是非规范和非市场化的,但其出现让人们也领悟到了信息的 价值。随着九十年代,我国经济开始向市场化方向发展,一批外资和国内私营“信息咨询” 公司和“市场调查”公司开始在市场经济进程中涌现,并为企业提供规范化咨询服务。早期对 信息咨询业的需求主要来自外资企业和部分合资企业。经过五年左右时间的发展,一部分按 市场规律运作的信息咨询公司脱颖而出,如“零点调查”、“盖洛普(中国)咨询”、“华南国际市 场研究”、“慧聪信息”、“浩辰商务”等。这些信息咨询与市场调查公司以其高质量的专业化 服务赢得市场,并在竞争中站稳了脚跟。3)九十年代后半期的管理咨询业 九十年代初期,我国信息咨询业开始进入起步发展阶段,但管理咨询业仍处在初级发展 阶段。最典型的就是早期的“点子公司”、“策划公司”。大概是 1992 年北京的何阳一个“点子” 卖了 40 万元,被媒体炒得沸沸扬扬,加之紧随其后的“点子公司”和几本宣传“点子”的畅销 书,让咨询的名头着实火了一阵。但把管理咨询业与流星般坠落的“点子公司”联在一起,这 是误解。一个没有文化的人也可能冒出几个“点子”,管理咨询却是典型的知识产业。时至九十年代中期,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日趋完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国外管理咨询 公司大批进入我国市场,我国的管理咨询业才开始起步发展。从此管理咨询业告别“点子” 时代,进入专业化发展阶段。到九十年代末,一部分国内管理公司开始在市场上崭露头角,如“汉普管理咨询”、“远卓战略”、“博峰营销”、“派力营销”、“博通经纬”等。北大学院黄东涛先生曾说过,“2000 年中国管理咨询行业的有效需求总额约 1 亿美元,美国达到 1,600 亿美元。在未来的 10 年中,中国管理咨询行业需求将以 10 倍的速度增加,到 2010 年中国管理咨询行业的有效需求总额将达到 100 亿美元。” 1 依据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发展报告(2001)》的调查数据来分析这个市场:到 2000 年末,我国国有工业企业约 800 万个,如果按 1/3 国有企业需要管理咨询来计算,我国就有 240 万个国有企业需要管理咨询;我国民营企业大约有 300 万家,按 20%的民营企业需要管 理咨询服务,就会有 60 万个民营企业加入到管理咨询需求行列中,全部加起来 300 多万个 企业。如果按每个企业平均 10,000 元的管理咨询需求算,全国就有 300 亿元的管理咨询投 入。偌大的市场,目前已经吸引了数家外国管理咨询公司进驻我国,抢占管理业滩头阵地。2001 年 12 月 11 日,中国正式加入 WTO。著名的跨国公司将纷纷强占中国这块宝贵的 市场,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将是国际范围的。企业日益面临着严重的挑战,在融入全球一 体化的同时,还必须妥善处理过去计划经济遗留下来的企业管理不适应国内外两个市场竞争 环境的后遗症。随着竞争加剧,中国企业必然会加速成长,众多企业现在已经开始认识到自 身必须首先具备良好的管理基础,一批企业也开始了对最佳管理实践的追求。参照国际企业 的发展趋势以及企业环境的不断变化,企业将会进

行持续的变革,尤其是实现企业战略、组 织、业务及信息技术的持续改善。这些对于现阶段的企业发展来说,是需要认真对待的。因 此,企业对管理基础的咨询,将会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长期以来,我国企业的管理水平就 很低,与世界管理水平还存在很大的差距。而加入 WTO 企业的竞争更是企业管理水平的竞 争,中国企业必须加大力度努力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因此,中国管理咨询业将有广泛的发 展前景。管理咨询业的发展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市场竞争愈激烈,对咨询业的需求愈大。可 以说,市场经济是咨询产业生存和发展的外部环境与基础。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不断走向成熟 和发展,可以预言,咨询产业将是我国二十一世纪最具希望的朝阳产业。

一、我国管理咨询业的发展现状 2000 年初,有这样一个数字,在全国工商登记的中国咨询公司现在是 13 万家,其中做管理 咨询的占 10%~15%。我认为,在当时这 10%~15%中,真正做管理咨询的公司还不到 5%,其他大多是靠企业内部培训或公开课程培训在支撑着。其实 5%这个数字仍然很大,真正出 色的管理咨询公司,我看全国大约有 200 家。而且绝大部分都集中在北京、上海,深圳和广 州一带其次。在 200 多家管理咨询公司中,真正能做战略咨询的公司还不到 10 家。国内目前存在的主要管理咨询公司: 类型 代表公司 产品内容 信息咨询业 盖洛普(中国)咨询、零点调查、华南国际市场研究等 信息调查、收集、整理和分析,为企业决策提供准确、完善的辅助信息 管理咨询业 人力资源咨询 2 北京韬略人力资源 北京佐佑人力资源 岗位人才结构设计、工资结构设计与工资水平设置、人员工作绩效评价、人力资源培训等 财务会计咨询 普华永道、毕马威、安永 德勤、安达信 提供会计、审计、财产评估和税务咨询等 市场营销咨询 北京派力营销咨询公司 营销策划、营销战略、品牌营销等 质量管理咨询 北京科立特 深圳康达信认证 全面质量管理、ISO9000 培训与认证等 创业管理咨询 北大纵横管理咨询公司 北京和君创业研究 为创业者服务,创业管理咨询、进行创业管理培训、协助创业者编写创业计划书以及帮助创 业者进行融资;为风险投资商服务,受托寻找创业投资项目、受托对创业项目进行评估、受 托进行创业投资、进行咨询服务等 IT 管理咨询业 上海汉普、安盛(Andersen,现为埃森哲,Accenture)企业管理模式设计、业务流程重组、管理信息化解决方案设计与管理软件系统的实施应用 战略管理咨询业 麦肯锡、波士顿、罗兰?贝格 北京远卓管理咨询 为企业提供战略设计、竞争策略、业务领域分析与规划设计等服务 这些咨询公司大体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梯队: 以麦肯锡为领头和典型代表的国际跨国公司,以其丰富的经验和优秀的人才等占 领了市场的主体。像麦肯锡、安达信、罗兰贝格等国际咨询公司,占了市? 》侄畹? 50%以 上。第二梯队: 国内有 5 年以上从业历史的比较成形稳定的咨询公司,构成了目前中国咨询公司 的主力。这里包括新华信,中信咨询,派力营销等咨询公司。在第二梯队的公司中,也正在 进行分化,有些公司由于战略明确而发展迅速,有些公司则由于各种原因而进入缓慢发展期。这部分公司的市场份额估计占到全部市场的 20%。第三梯队:国内众多新兴的成立不到 3 年的公司,数量众多,细分相对明确,这些公司可以 分为;专门从事风险投资相关咨询的咨询公司;专门从事 IT 计算机相关技术的咨询公司; 专门从事人力资源的公司;专门从事营销策划的公司;专门从事培训的公司,约占市场份额 3 的 30%。另外,在相当一段时期里,高端市场的 90%以上还在国外公司手里,我们做不了,如大型 企业、特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的并购、重组,以及大集团法人治理结构和海外跨国经营运作 的咨询服务,等等。另外他们有最先进的理念和管理方法,我们还缺乏长期积累的有关数据 支持。人家一个项目就是几十万或上百万美元,我们几个项目也挡不住他一个,因此,整个 营业额他们还占着相当大的比例。但是中端市场、低端市场,也就是中小企业,如民营企业、乡镇企业及事业单位转型的企业,我们可以做。这一块是我们的市场,我们要关注这个市场,研究这个市场。目前,中国管理咨询行业与国外管理咨询行业间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归结起来讲,这些劣 势主要是:管理咨询业主缺乏准确的核心业务定位;资金实力有限、咨询质量不高、管理咨 询队伍规

模小且素质不高、整个行业组织管理较弱等。最真正的,也是最根本的还是中国企 业的管理理论体系尚未真正形成。但是中国管理咨询业自有其优势。比如,中国的管理咨询业经营者们,对于中国的国情、历 史与文化要比国外的管理咨询公司理解的深透、全面、具体;能最大限度的发挥低成本以及 交易费用;对细分市场信息有着更多的了解;便于联系和保持更多的客户关系与营销渠道; 更能够与客户沟通等等。中国管理咨询业的优势,麦肯锡兵败实达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 但是,目前我国管理咨询业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主要有: 1)学院派咨询难成气候。在西方发达国家学院派咨询也普遍存在,这派咨询最明显的优势 是理论和思想的沉淀。但主要问题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咨询方案尽管很系统,但缺乏有效 的操作性,而管理咨询最终的目的是让企业能够有效的实施。二是缺少真正咨询公司必备的 组织体系和人力体系。通常由导师带领几个学生为企业咨询,而缺乏一个咨询公司必须具有 的资讯、研发、咨询和培训开发的核心体系。目前,我国以高校为背景的(学院派)咨询公司有很多,如以北京大学为背景的北大纵横管 理咨询公司和光华管理学院的爱尔睿达管理咨询公司,以清华大学为背景的诺亚舟管理咨询 公司、九略管理咨询公司等。2)除去学院派咨询,活跃在我国管理咨询市场上的咨询机构还有各种各样的咨询公司,但 是他们也存在着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 l 缺乏咨询专家,缺乏企业管理理论和经验基础。咨询公司是以自己的知识智慧和 长期积累的经验帮助别人成功,这就要求咨询公司有足够的专家群体以及专家网络来满足咨 询的需要。因此咨询专家也就构成了咨询企业的关键要素。但是由于我国咨询业发展历史短 暂,并且发展过程之中缺乏人才的积聚,我国咨询业人才缺乏并由此引起的缺少企业经营管 理理论和经验的现象已经十分严重。l 大多数管理咨询企业缺乏核心竞争力。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独特的竞争要素。决定 咨询行业竞争能力的要素很多,但价值观和市场定位至关重要,价值观是咨询公司的核心,比如麦肯锡公司的“客户利益高于一切”的职业道德观念。市场定位也非常重要,它代表了咨 询企业提供的产品定位,又比如麦肯锡就是把客户群定位在 CEO 等领导决策层。纵观我国 的管理咨询业,还没有那一家这方面有明显的趋向。l 缺乏企业品牌。我国的咨询业有一个奇怪的现象:我国有十大策划家,却没有让 业内人士脱口而出的咨询企业,我国的咨询企业数以千计,却至今没有一家众望所归的管理 咨询权威。l 咨询公司的服务并不规范。与国外的大型咨询公司相比,国内的咨询公司还有一 定的差距,没有成型的咨询体系,没有咨询案例数据库,并且动态信息源不够。这样至少有 一点企业不能提供严谨、详实、规范的文体表达,那么咨询的需求方明显的感觉就是产品没 有档次。4 3)缺少配套环境,缺少运营规则也是制约管理咨询行业和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这包括: l 国家工商系统对管理咨询企业存在理解上的分歧; l 缺乏规范的行业准入标准,没有对管理资讯师和顾问进行认证的机构; l 新闻媒体对咨询业的报道也含糊不清等。以上这种政策使得咨询业至今没有自己的行业组织,没有自己的运营规则,没有共同遵守的 价值观与职业操守。也正是由于整个行业没有运营规则,企业的利益缺乏有效的保障同样企 业也缺乏责任约束与道德约束,在这种情况之下,企业也就不可能持续发展,也不能不断壮 大,那没有知名的企业也就很正常了。4)企业与咨询公司之间缺? ?斫庥牍彩兑惨欢 ǔ 潭壬现圃剂俗裳?档姆⒄埂S捎谧裳?? 袼?峁┑氖且恢治扌巍⒍??闹?恫?罚??没 еЦ 兜淖裳?延迷蚴怯行蔚摹⒕蔡?模?诼 蚵舴ⅰⅰ?缴闲牍┬杷?焦餐?鞒雠?Α6杂谔峁┳裳??竦囊环嚼唇玻?枰?】赡艿南富 ?裳?桨福?岣卟僮餍裕??弊⒁馔 ü?晒 ∏ 咐?茉欤?髁⑿庞?銮啃璺降男判模欢杂谛 璺嚼唇玻?匦胍郧罢啊⑼腹?窒罂幢局实难酃饧按葱碌募壑党叨绕兰圩裳??镜墓ぷ鳌U ?菲兰墼谛戮?玫奶跫?拢?葱虏呋?砟詈涂蒲 Ч 芾怼⒎椒 ā⒂??J蕉杂谟呕?笠底试磁 渲谩⑻岣咝?省⒔档统杀尽⑻岣咝 б 娴闹匾?饔谩5?呛芏嗥笠低??吹募?行蔚奈镏什 聘唬?源葱戮??勰睢⒖蒲 Ч 芾砟J健⒒?频戎?缎宰什?谄笠涤行挝镏什聘淮丛旃?讨 械娜?中陨?负椭圃甲饔玫娜鲜渡杏心:??Α? 咨询需求者与咨询服务提供者之间的认识也存在一定差距。咨询需求者不知道

自己需要咨询 什么,选择谁来提供咨询服务,以及在咨询过程之中双方的不信任和在时间、费用、咨询目 标等方面的背离使得咨询的成功性大大的降低。虽然中国管理咨询产业的发展与国外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但是,自从 2002 年以来,中 国管理咨询业的发展可以说势头非常迅猛,业界形容为:“迎来了管理咨询的春天”。北京新 华信? 芾碜裳??? 2002 年对中国管理咨询业调查后得出的结论有: 1)中国管理咨询市场迅速增长 2002 年,管理咨询公司的新增客户数量增长 80%,市场渗透率增长 32.5%(见图 1)。咨询 项目数量更是长势喜人,2002 年上市公司所委托的咨询项目数相当于前三年项目数的总和,是 2001 年的 2.2 倍。注: 当年新增客户数量=当年第一次接受咨询服务的新客户数量 市场渗透率=曾经接受过咨询的上市公司数(咨询时间不限)/上市公司总数 2)客户接受管理咨询的地域差别巨大 北京、上海、广东在市场规模上领先。值得一提的是,北京的市场渗透率也名列前茅,高达 74%,是发育最为成熟的区域市场。从发展速度上看,东部发展快于西部,东部增长速度高 达 125%,明显高于西部 29%的年增长速度。3)战略和人力资源咨询市场份额最大,高管激励咨询增长速度最快 高管激励咨询尽管只有 9%的市场份额,但增长极其迅猛。2002 年 7 月 22 日《人民日 报》刊登的《积极稳步地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经济结构调整》中提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政府与企业的关系还没有真正转到适合市场经济要求的轨道上 来,各负其责、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公司治理结构还没有真正形成,企业内部劳动、人事、分配制度还需? 绦?母铮?词故且丫?鲜械墓?衅笠挡簧僖残枰?晟乒娣丁!? 2003 年 10 月 14 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再次强调:“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按照现代企业制 度要求,规范公司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营管理者的权责,完善企业领导人员的聘任 制度。”可以预见,随着近年来国家对国有企业改革的大力推进,高管激励咨询和公司治理 相关的咨询将继续超速发展,最终将在未来的管理咨询市场中赢得一席之地。5 因此,年是中国管理咨询行业发展的一个转折点。经过十年的市场培育,管理咨询公司 终于欣慰地看到咨询的春天已经来临。究其原因,既有中国企业管理意识和资金实力的因素,也有国家政策环境的鼓动,同样与管理咨询从业者长期以来润物细无声的努力和积累密不可 分。管理咨询终于走上了快车道,无论是对于管理咨询行业本身,还是对于中国的企业界以 及我们的国家,都不能不说是一件大喜事!注: 第三部分最后三小点的相关数据和图标来源: 新华信管理咨询 赵民 杨岚 杨洋的 《2003 年度管理咨询行业市场发展报告》。本文发表于《信息经济》2004 年 4 月刊。曾老师:武汉大学管理学硕士,现任武汉时代光华教育发? 褂邢薰?臼紫?裳?宋省⒏呒杜 嘌到彩 Γ??挝浜核勘??欧⒄寡芯坎烤?怼⑽浜盒伦试雌笠倒芾碜裳?邢薰?靖弊芫? 怼⒆裳?芗唷T?鲜 α⒅居诠芾碜裳?肱嘌凳乱担?ㄗ⒂谄笠嫡铰怨芾怼⒆橹?芾砗腿肆 ψ 试垂芾砝砺邸⒓际跤胧导?奶剿饔胙芯浚?胧澜缰??目绻??九祷?恰?BM、宝洁等在 中国地区的人力资源总监建立有长期的战略合作关系,是华中地区著名的战略、组织与人力 资源管理咨询专家和管理技能、领导力与团队建设等领域的培训专家。在“中国管理传播网”、“中国管理突围网”、“中国管理思维网”、“中国华夏管理网”、“中国医药经济研究中心”等媒 体和网络上都设有曾老师的咨询专栏。同时,曾老师还是《总裁》和《知识经济》等杂志推 荐的咨询专家。曾老师曾在《企业管理》《经济日报》《咨询与决策》《经济问题探索》和、、、《 中 国 管 理 传 播 网 》 等 杂 志 和 媒 体 上 发 表 文 章 40 多 篇。zqxco ulting@163.com,jltraining@163.com 6

第二篇:浅谈我国婚纱产业发展现状与前景

浅谈我国婚纱产业发展现状与前景
[论文摘 要]婚纱的市场需求量越来越大,婚纱的成衣率在逐年上升,婚纱的生产与销售 成为众多企业追逐的热点。我国婚纱企业应把握时机,从容应对,才能在这个婚庆产业“掘 金”行业不断扩充,新婚消费蛋糕持续增大的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人民群众的生活素质不断提高; 随着着装观念的不断改 进,人们追逐时尚的脚步也越来越快,新人对于结婚礼服亦有更高的期待和要求;同时这是 一个东西方交融的时代,西方的社交礼仪也同时被我们认可、接纳并遵照执行,这一切表明 我们的装扮已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因此,婚纱的市场需求量越来越大,婚纱的成衣率在逐 年上升,婚纱的生产与销售成为众多企业追逐的热点。

一、婚纱市场需求状况

(一)婚纱市场有金可掘 据中国民营经济周刊 2008-03-08“婚纱市场有金可掘”中报道: “上世纪 1980 年前后的 生育高峰直接导致了近几年的结婚高峰。全国结婚产业调查统计中心 2006 年 3 月发布的 《中 国结婚产业发展调查报告》显示,近几年,中国每年大约有 1000 万对新人喜结良缘,新婚 人群愿意把积蓄的 31%用于和婚庆有关的消费,以 2005 年为例,仅城镇新人花在婚礼上的 消费就多达 4183 亿元人民币。” “据不完全统计,在新婚消费方面,有约 90%的新人愿意花费整个婚庆支出预算的约 15%,用来购买婚纱或租借婚纱拍摄婚纱照。较大的市场需求使得中国婚庆市场持续升温,也带动了婚纱消费市场。” 业内人士分析,现在婚纱市场在中国大部分城市的婚纱影楼中已经接近饱和状态,以后 只会在完善和整合上争取有所突破,婚纱在这一块市场的增长有限。但是婚纱个人消费市场 却刚刚起步,而且有很大潜力。

(二)婚礼服需求问卷调查 笔者在福州市区针对 20---30 岁的女性,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共发出了 500 份问卷。其调查结果如下:在假设只选择穿着一件婚礼服的前提下,有 72.3%的人选择在婚礼当天穿 婚纱,25.2%的人选择穿中式旗袍,2.5%的人选择一般套装。婚纱拥有方式的选择为:38.2% 的人选择租用,49.5%的人选择购买,12.3%的人自己制作。毋庸质疑,婚纱还是具有绝对号召力的,不过也不能忽视,还有相当一部分人钟情于中 式的婚礼服,而板正的套装就不怎么受欢迎了。调查问卷的分析得出结论: 婚纱的日渐流行,显示了婚纱市场强大的生命力。过去,个人买婚纱是件很奢侈的事情,只能租借,但随着生 活水平的提高,拥有自己的婚纱成了许多人结婚时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买一件属于自己的婚 纱--

---婚纱终于脱离了结婚道具的“命运”,真正被赋予了爱的意义。

(三)婚纱消费模式的转变 据 2007 年中国婚庆市场研究报告显示,在结婚消费项目选择上,2006-2007 年新人对 仅结婚才需要的主要服务和产品选择中,其首选为婚纱摄影(85.6%的新人需要拍摄婚纱照); 其次为婚宴服务(78.74%的新人准备到酒楼举办婚宴);然后依次为婚礼服务、蜜月旅游和 购买婚纱,56.2%的新人计划请婚庆公司为他们举办婚礼; 即 46.4%的新人将安排蜜月旅游; 36.6%的新人要为新娘购买婚纱。在 90 年代以前,婚纱大多是婚纱摄影店或婚礼喜铺租的,而且款式、颜色的选择相对 较少。近年来随着国内婚纱产业的发展以及新人对婚纱卫生和个性化的要求,引发了买婚纱 的热潮,婚纱礼服的消费量猛增。目前,婚纱“以买代租”的消费时尚已经为多数新婚人群

所接受。在很多新婚人群中,租用婚纱的价格为人民币 180 元/次---600 元/次(视婚纱的 新旧程度而定),高档的就要上千元,其实买一件新婚纱的费用也不过如此,而且对新人来 说还有永久的纪念价值。因此大部分消费者都倾向于购买婚纱礼服。且旧婚纱的消毒处理无 法保证,许多新人为了避免交叉感染,也选择了“以买代租”的消费模式。

二、我国婚纱产业发展现状

(一)我国婚纱生产销售区域 广阔的前景和较大的市场需求带动了婚纱产业的发展,目前中国婚纱礼服业中,具有一 定规模、档次和效益的婚纱礼服生产企业主要集中在广东潮州、中山、深圳、广州、江苏苏 州、福建厦门和泉州等地,他们主要从事贸易加工。国内从事婚纱礼服生产销售的经营体超 过 1500 家,从业人员超过 3 万人。作为国内婚纱主要生产地之一的苏州,目前的婚纱制造 业发展迅速,而上海、潮州等地的婚纱加工产业也紧跟其后。现在中国的婚纱批发市场已形成广州、苏州两大集散地,广州江南大道北婚纱一条街,形成于上世纪 80 年代初期,是广州著名的婚纱街,它是全国最大的专营婚纱的交易集散地 之一。目前广州婚纱市场已形成了高中低档参差错落的产业布局,但近年受苏州婚纱街冲击,影响渐微。中国四大名绣之一的潮绣生产地广东省潮州市,2004 年被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中国服 装协会授予“中国婚纱晚礼服名城”荣誉称号,成为中国国内最大的婚纱晚礼服设计中心和 出口生产基地。从有关部门获悉,出入巴黎高级社交场所的欧洲名流喜欢穿的晚礼服大多产 自广东潮州;而美国的全美婚纱评比,综合指数位居前 3 名的产品均出自潮州。统计表 明,潮州婚纱晚礼服年产量已接近2000

万件(套),产值逾 40 亿元,产品 70%以上远销欧 美等 20 多个国家和地区。

(二)我国婚纱品牌状况 在我国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蔡美月国际婚纱、广东名瑞婚纱、云裳嫁衣、丽伊莎·王大 诚、VIVAN 品牌婚纱、木真了礼服、富丽纱婚纱礼服、世纪新娘婚纱礼服、格格旗袍、林莉 脱颖而出,成为“2006 中国十大旺销婚纱礼服品牌”。

(三)婚纱生产模式 目前国内的婚纱加工主要走两条路,一是内销,二是出口,不过总体来说出口销量远大 于内销。广州一些大的婚纱加工厂只做出口。世界80%以上的婚纱品牌都是在中国国内加 工贴牌的,由于事前签有协议,这些婚纱是不会在国内销售的。国外的婚纱业发展得很成熟,婚纱出口生产一般都是来料加工或是外商提供图片加工,风险小,利润厚。而国内市场的婚纱业起步晚,发展不成熟,国内很多人对婚纱的认识也还 不够,所以用于婚纱的消费与国外也有很大差别。国内市场没有多大利润,多数厂家认为在 国内婚纱市场风险大,利润低。所以国内市场的婚纱基本上是低端产品,成本低,做工差。

三、我国婚纱市场存在的问题 快速发展的婚纱产业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一)产品同质化,不能满足个性化需求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到来,人们接受新资讯的速度日新月异,追逐时尚的脚步也越来 越快,新人对于结婚礼服亦有更高的期待和要求,国内市场对婚纱的设计概念不能只局限于 传统的范畴,而应针对不同个性、不同需求的顾客做不同款式的设计。国内高端新婚消费市 场不成熟,缺乏为高收入新婚人群量身定做的产品和服务

(二)婚纱公司良莠不齐,鱼龙混杂现象影响行业发展 尽管婚纱礼服生产企业具有大中型企业,但除中国潮州、厦门等大型生产基地外,手工

定制和家庭作坊式的小型企业还是占大多数。因为该行业没有门槛,租房就能办厂,特别是缺少当地政府的协调与管理,很多小店无 序竞争、恶意竞价,靠盗取他人的设计,用最次的面料、最低的价格谋求生存。这一行为扰 乱了市场应保持的利润点,从而引发“开关店”“出走店”现象不断上演,甚至出现上海展、会对虎丘婚纱的制裁,不准虎丘婚纱出现在大型交易会上的事件。据 2008 年 03 月 17 日产经网---中国纺织报 “从中国国际婚博会看 2008 婚纱时尚” 报道: 目前,我国的婚纱市场存在着品牌混乱、价格混乱、还有同质化现象严重的问题。虽然市场 上存在着一部分国际品牌,但是数量少、价格昂贵,而且还容易被人仿制。“2007 年中国婚 庆市场研究报告”中也指出:国内的婚纱仿冒品过多、质量

普遍较差,而品牌货又太贵,这 些因素给中国的婚纱消费者带来了困惑。

(三)行业标准欠缺,行业管理力不从心 自从上世纪 80 年代我国实行“服装设计行业标准”以来,婚纱业除了在设计上遵照其 中的“连衣裙标准”以外,20 多年来再没有任何针对婚纱的行业标准出台。有专家表示,正是各项标准的缺失,直接导致了婚纱市场价格混乱的现状。2008 年 03 月,全国服装标委会在深圳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的协助下,顺利召开了 《婚 纱和礼服》纺织行业标准的审定会,来自全国各地的 20 多位专家和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最后,专家们一致通过了对《婚纱和礼服》纺织行业标准的审定,这项标准对婚纱的卫生、设计、原材料以及价格等方面做出了详细规范。这样,设计师在未来的婚纱设计中就做到了 有的放矢。

四、关于我国婚纱产业的建议及前景 依据中国婚博会对相关行业专家的调研,全国婚纱影楼平均每年以 10%的速度增加。同 时在婚礼服务、婚纱摄影、婚纱礼服生产、婚宴服务四大行业龙头企业带动下,逐步形成了 以结婚消费产品和服务为核心的行业集群。中国结婚产业的崛起及巨大的消费市场吸引了世 界同行的高度关注。近5 年来,在上海、北京、广州、深圳等地,婚庆产业依靠展览进行行业交流,促进相 关贸易和本地市场的销售,已经成为商家和厂家的共识。在众多婚庆展览中,中国国际婚博 会已发展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结婚产业的最知名大展。自举办 3 年以来,中国国际婚博会陆续 迎接了 30 多个世界顶级品牌参展。2008 年 2 月 29 日第七届中国(北京)国际婚博会的成 功举办,吸引了众多关注的目光。据悉,它将陆续在华南、华中、西南、东北等地区的主要 城市建立分会场,这将使中国国际婚博会成为全国结婚时尚的风向标。中国婚纱产业品牌成长还处在蹒跚学步阶段,对于日益壮大的婚纱市场,应该有一套相 应的规定和措施,要树立品牌意识,树立行业整体信誉形象。关于我国婚纱市场存在问题的一些建议: 重视婚礼文化,1. 提倡贴心服务、诚信服务。2.开展市场调查,充分开发国内婚纱消费市场。3.创建婚纱产业知名品牌,打造核心竞争 力,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4.婚纱设计应在遵循《婚纱和礼服》纺织行业标准规范的同 时,满足婚纱个性化需求。5.充分运用网络等现代科技手段,使其在婚纱产业中发挥更大 的宣传和销售作用。我国婚纱产业应把握时机,从容应对,才能在这个婚庆产业“掘金”行业不断扩充,新 婚消费蛋糕持续增大的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参考文献 [1]婚纱市场有金

第三篇:浅谈我国电子银行发展现状与前景展望

浅谈我国电子银行发展现状与前景展望

伴随着当前网络信息技术的深入发展和金融市场的日益创新,电子银行业务已逐渐成为各大银行发展的焦点。本文将从国内外电子银行发展现状、特点以及我国电子银行未来发展方向和实现路径等角度展开分析,找到我国电子银行业务存在的现有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从而不断提升服务质量,促进电子银行业的顺利运作与健康发展。

一、国内外电子银行发展现状

1、什么是电子银行?

电子银行是依靠先进的网络信息、电子技术,为客户提供的一种自助式金融服务,主要包括网上银行、自助银行、电话银行、手机银行等类型。伴随着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及消费金融的日渐兴起,电子银行业不但通过创新消费模式拓展出全新的市场空间,而且逐渐对传统金融服务业行成不可忽视的挑战与冲击。

2、国外电子银行发展历程

电子银行最早兴起于美国,1996年,美国“安全第一网络银行”便开始通过网络开展金融业务,由于网上银行的客户、交易额等迅速超过传统银行,其业务覆盖范围快速扩大,得到英国、日本等其他国家的关注与借鉴。欧洲国家中英国和瑞士是最先发展网上银行,德国、法国等紧随其后。亚洲网上银行业务起步较晚,但是发展进程非常迅猛。

近几年,国外手机银行业务占据了较大的市场份额,得到了普遍的认可。许多国家开展了手机银行业务,尤以韩国与日本发展最快。就日本银行而言,手机银行己成为其零售业务的重要支柱之一。

总体来说,国外电子银行通过10余年的发展,立足于完善的信用管理体系和网络信息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已成长为金融市场不可忽视的力量,为我国电子银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3、国内电子业务发展现状

相对于国外,我国电子银行受到法律法规、信用体系建设不完全及网络信息技术较为落后等现状的制约,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

(一)网上银行

1997年,招商银行建立的“一网通”,首创我国网上银行的先河,中行、建行、农行等也随后陆续推出自己的网上银行。进入21世纪以后,网上银行业务流程更加现代化,网上银行越来越受到企业与个人的青睐。2010年我国网上银行市场交易额达到553.75万亿元,截止2010年底注册用户数超过3亿。图1为05年至10年我国网上银行的交易额及增长水平。由

图可看出交易额快速上升。

图105-10年我国网上银行交易额及增长情况

(二)银行卡及自助银行

据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末,我国银行借记卡发卡量为21.9亿张,信用卡发卡量为2.3亿张。各类银行结算账户共计33.76亿户,同比增长20%,另外,我国非现金支付工具办理支付业务共277亿笔,金额为905.2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9.4%和26.5%。其中银行卡业务共257.6亿笔,金额为246.8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0.8%和48.7%。银行卡的使用,为消费者日常购物、交易等提供便利,排除了携带大量现金的安全隐患,无纸化操作也促使交易顺利快速完成。

(三)电话银行

电话银行是近年来日益兴起的一种电子银行业务,它通过电话这一通信工具将用户与银行紧密相连,为客户提供各类查询服务的新型银行。各大银行均开通了“9”开头的电话服务热线,如中国银行:95566。电话银行操作简单,自动化管理,可实时查询,实现了银行“24小时制”的服务模式。

(四)手机银行

手机银行是我国电子银行的重要发展方向。手机具有方便携带、操作简单等特征,用户可以随时与他人沟通联系,是一种大众化的便捷通信工具。1999年,我国首次开发手机银行业务,为用户提供账户查询、缴费、转账与证券交易信息等服务。目前,中行、交行、工行等各大银行均已开通手机银行的业务,其中招商银行用户手机银行转账汇款0费用、建行用户可享受转账汇款1折优惠等活动,大大促进了我国手机银行业务的发展。

截至2011年6月,我国手机用户已突破9亿大关,超过3亿的用户使用手机上网业务,开通手机银行的用户已超7000万,标志着我国手机银行业务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二、电子银行发展特点

电子银行发展如此迅猛,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它具有无纸化交易、方便快捷、成本低廉等的特点。

(一)无纸化交易

传统银行的日常支付手段通常是通过现金、票据等来完成的,而电子银行的应用使我国实现了无纸化交易,它具有高效、安全、保密的特点,已成为银行业及其他领域的发展主流。

(二)方便快捷

电子银行使用非常便捷,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可以随时随地获得服务。电子银行提供的个性化服务,有助于针对性的为企业与个人提供理财投资服务,使其降低运营成本,提高资金的周转率。电子银行也为用户日常生活提供了便利,足不出户即可完成水电费、网上购物等的交易支付,省时省力。

(三)成本低廉

电子银行的交易成本低廉,能够实现银行、客户成本的双降,实现共赢。电子银行省去了以往传统支付的繁杂手续,减少了银行的开支,同时可以减少客户交通等的额外费用。

三、我国电子银行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应当看到,我国电子银行的发展存在一定的问题,应当引起从业者的重视。

首先,电子银行业务风险管理有待完善。电子银行的无纸化操作虽规避了携带现金的安全隐患,但由于我国各大银行电子银行的安全技术标准不统一,缺乏整体规划,潜在的信息安全漏洞以及银行内部风险监控体系的不完善为互联网犯罪提供了条件。作为电子银行运营的核心问题,风险管理漏洞如不能妥善解决,将成为制约行业长远健康发展的瓶颈。

其次,电子银行业务品种单一,经营理念落后。目前,电子银行服务仅包括账单查询、汇款、转账以及企业资金结算与调拨等业务。新型电子银行未能在传统银行的基础上加以创新,研发出具有行业特色的产品,长期局限于传统银行业务的窠臼。相对于西方银行以客户为主,针对客户不同需求提供个性化服务的经营理念,我国的电子银行仍以产品为主,服务项目存在较大的雷同性,无法满足不同层次的客户需求。不能通过聚焦细分市场,以产品的差异化来提高自身竞争力。

最后,电子银行法律不够健全,信用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由于我国尚未针对本行业出台完善的法律法规,影响了行业内信用体系的完善,阻碍了我国电子银行业务的发展进程。

对于我国电子银行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采取有力措施,推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把握战略定位,加大科技投入

电子化水平的高低是衡量电子银行综合实力的关键因素,直接关系到电子银行业务的顺利运行。因此,我们务必加大科技资金和开发的投入,加强优秀科技人员对电子银行各方面项目的深入研究与开发。

(二)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强化业务监督

我国电子银行业应建立统一的准入和支付标准,规范网上银行支付规范,避免不当操作引起的损失。同时应加强电子支付的网络安全建设,防范计算机、银行卡、手机银行在支付环节的信息遗漏风险。此外,央行应当积极引导各银行采用SET运作模式,在各交易参与方之间建立防火墙,提高信息安全性。

(三)提升银行服务质量,增加客户满足度

加强对高级复合人才的培养,提升银行从业人员的服务质量,有助于提高客户对电子银行业务的认识,提升电子银行业的品牌影响力。

为全面提升服务质量,应采取以下措施:

1、定期开展培训,加大培训力度。银行员工培训主要包括专业技能与综合素质方面,培训过程中能够挖掘员工潜力,使员工更好地掌握电子银行业务,并能够提高团队素质以及综合能力,增强员工防范意识,按规操作,相互监督。

2、创建学习型团队,培育员工终身学习的理念。

3、树立以客户为中心,以提升服务效率为目标的评估体系,不断地提高客户满意度。

(四)强化产品功能,以差异化促发展

电子银行的产品开发人员应根据客户的需求进行产品的研发,发掘细分市场,在传统银行原有功能基础上增加新功能,适应当前电子产品的发展。本着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长期持续对不同需求的客户进行咨询和调查,打造差异化发展战略,逐步搭建核心竞争力并赋予其新的内涵。

(五)建立规范的法律法规

我国关于电子银行已经制定的规章包括:《电子银行业务管理办法》、《电子银行安全评估指引》,属行业指导性文件,而现行的《商业银行法》、《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人民银行法》等法律,均未对我国电子银行业务进行规定。监管法律的缺失导致我国电子银行业长期处于无序发展状态,影响了行业的健康发展。因此我国应在不断完善银行卡、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业务管理办法的基础上,积极推动出台相关立法,为我国电子银行业务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法律环境。

四、我国电子银行前景展望

电子银行伴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兴盛而产生,适应了现代电子网络时代的步伐。电子银

行业务作为一种虚拟的银行柜台,作为新兴的金融服务,为广大客户的金融理财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其发展势不可挡。

手机银行业务将凭借手机特有的优势,成为未来几年的发展热点。它有成为与网上银行与银行卡并驾齐驱第三极的潜力。另外,电子银行与第三方支付的竞争与合作将进一步加深。目前我国各大银行已与支付宝展开了合作,共同开拓电子商务市场。

我们应当立足国内市场特征,逐步解决电子银行的各项问题,推进我国电子银行与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

第四篇: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与前景 120814

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与前景 2012-08-14 10:13:31 来源:《中国经贸》杂志6期作者:李钢

中共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服务业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愈益凸显,服务业的现代化,特别是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虽然我国服务业取得一定发展,但是在规模、结构和质量等方面,与发达国家和很多发展中国家相比还有一定差距,服务业发展之路任重道远。

中共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服务业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愈益凸显,服务业的现代化,特别是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代服务业行业发展现状

我国现代服务业的概念最早是在1997年提出,广义上的现代服务业包括传统服务业升级和新兴服务业,亦即服务业现代化;狭义的现代服务业是指依托信息技术、现代化科学技术和技能发展起来的,信息、知识和技能相对密集新兴服务业。现代服务业可以分为:基础服务(包括通信服务和信息服务);生产和市场服务(包括金融、物流、批发、电子商务、农业支撑服务以及中介和咨询等专业服务);个人消费服务(包括教育、医疗保健、住宿、餐饮、文化娱乐、旅游、房地产、商品零售等)和公共服务(包括政府的公共管理服务、基础教育、公共卫生、医疗以及公益性信息服务等)。

“十一五”期间,服务业各行业结构继续优化,商贸服务业平稳发展得益于居民收入的大幅增长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国家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而出台的一系列扩大内需、促进消费等政策措施。这段时期,我国的批发零

售业发展迅速,5年中的年均增速达到16.3%,2010年实现增加值3.57万亿元,占全部服务业增加值的20.7%,比2005年增长了2.1个百分点。

金融业快速发展。“十一五” 时期,我国金融业实现了历史性飞跃,宏观调控体系不断完善,对外开放稳步扩大,服务水平显著提升,金融业整体实力持续增长,成功经受了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峻挑战,有力支持和促进了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2 010 年,金融业实现增加值

2.1万亿元,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2.1%,较之2005年的8.1%提高了4.0个百分点,金融业年均增长率为18.8%,居各行业门类之首。

我国房地产供给大幅增长,居民居住水平不断提高,房地产业有力推动了经济发展。2010年,我国房地产业增加值为2.23万亿元,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为12.9%,比2005年提高了1.5个百分点,5年的年均增长率为11.3%。

经过行业的重组整合和技术提升,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正在进一步向满足现代物流业要求的方向转变。2010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1.9万亿元,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为11.0%,年均增长率为8.4%。

随着通信能力的迅速提高,传统邮政业务稳步发展,电信业务快速增长。2010年,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3.3万亿元,比2005年增长1.7倍,年均增长21.7%;其中,电信业务总

量由20 05年的1.14万亿元提高到2010 年的3.1万亿元,增长1.7倍,年均增长22.0%,而同期全国完成邮政业务总量1985亿元,比2005年增长1.2倍,年均增长16.9%。

除上述按国民经济标准分类统计的现代服务业外,现代物流业、信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服务外包业、会展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旅游业以及总部经济等新兴现代服务业更是有快速喜人的发展。

我国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国服务业取得一定发展,但是在规模、结构和质量等方面,与发达国家和很多发展中国家相比还有一定差距,服务业发展之路任重道远。

一是总体规模偏小。世界银行数据显示,2009年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英国、德国、法国的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分别为77%、71%、78%、73%和79%,与中国同属金砖国家的巴西、俄罗斯和印度这一比重分别为69%、62%和55%。我国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远较发达国家及同等发展水平国家为低,显示出我国服务业发展有较大提升空间。(注:美国、日本所列数据为2 0 0 8 年。)截止到2010年底,我国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43.1%,无论是“十一五”期间的纵向比较,还是与国际上发达国家以及同等发展水平国家的横向比较,我国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偏低。此外,我国服务业就业人数占全部就业人数的比重也偏低。

二是结构有待优化。“十一五” 期间,虽然现代服务业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是我国服务业发展的结构性矛盾仍然存在。从服务业内部结构看,传统服务业较为发达,现代服务业和新兴服务业较为落后。

三是地区发展不平衡。我国各地区服务业发展水平差异明显,东部地区服务业发展水平要高于中西部地区服务业发展水平。这与历史因素、投资环境和经济水平等密切相关。扭转这一格局绝非朝夕之功,但值得注意的是,“十一五”期间,我国服务业地区发展不平衡的趋势有加剧倾向。

四是公共服务业供给不足。目前,我国居民总体收入水平不高,政府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能力不足,教育、住房、医疗等一系列支出预期因素迫使消费者压制即期消费。由于受计划经济体制影响,我国社会服务体系相当不完善,义务教育、医疗保险、社会保障、社会治 安等供给较为短缺,不能完全满足社会需要。

五是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不强。我国服务贸易的出口占货物出口总额比重只有全球平均水平的一半左右,全球是基本保持在20%,我国是11%多一点。服务的出口和服务的进口发展不平衡,我国的服务贸易长期处于逆差状态,服务贸易行业结构还不尽平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保险金融咨询等高附加值服务贸易在进出口总额中占的比重仍然偏低,运输、旅游等传统贸易仍占据主导地位。

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前景

发展环境

从国际上看,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服务经济主导的产业格局进一步强化。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全球产业结构服务型经济调整提升与主要发达国家再工业化的趋势并存,世界主要国家为了重塑国际竞争优势。美国面临着经济缓慢增长、欧盟陷入主权债务危机,但是在科技创新、引发方面的投入这几年不降反增,都把它作为一个重要的竞争力制高点,大力发展高

附加值的现代服务业,抢占战略制高点。现代服务业呈现出细分化、国际化、数字化的发展趋势。服务业的快速细分不断催生出新的服务业态,推动新兴服务业态和服务模式不断涌现,为现代服务业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国际金融危机并没有改变全球服务业国际化的发展趋势,反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服务高新技术的发展。

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角度和民生改善的要求来看,也对现代服务业提出了更加明确的要求。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型,迫切需要大力提升和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大力发展外包服务、电子物流等服务业,可以有效推动产业链转移、带动高附加值产业的发展。以知识密集、人力资本密集高成长性的现代服务业态,在服务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和水平,也迫切需要大力发展包括数字文化、数字健康、数字社区、数字旅游等这些从传统的公共服务业态衍生出来的高端服务业。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竞争优势,迫切需要发展科技服务业。科技不但要通过其创新支持产业的发展,其本身也是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愈加一体化。大力促进研发、设计、技术转移转化、创新创业、科技金融、科技咨询等科技服务业做大做强,培育科技服务业新模式,将极大提高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优势。

发展方向与任务

“十二五”期间,加快服务业发展就是要积极促进服务业的现代化,特别是要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把推动服务业大发展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营造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和体制环境,拓展新领域,发展新业态,培育新热点,推进服务业规模化、品牌化、网络化经营,不断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按照“十二五”规划的分类,现代服务业或新兴服务业均可以归类在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服务业之中。

第一个方向就是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深化专业化分工,加快服务产品和服务模式创新,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加速发展。一是有序拓展金融服务业,服务实体经济,防范系统性风险,有序发展和创新金融组织、产品和服务,全面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发挥大型金融机构的综合性服务功能,积极发展中小金融机构,发展网上交易等新型服务业态,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更好地发挥信用融资、证券、信托、理财、租赁、担保、网商银行等各类金融服务的资产配置和融资服务功能。拓宽保险服务领域,积极发展责任保险、信用保险,探索发展巨灾保险,创新保险营销服务方式,规范发展保险中介市场,推进再保险市场建设,建立健全保险服务体系。

二是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加快建立社会化、专业化、信息化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优先整合和利用现有物流资源,加强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衔接,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推动农产品、大宗矿产品、重要工业品等重点领域物流发展。优化物流业发展的区域布局,支持物流园区等物流功能集聚区有序发展。推广现代物流管理,提高物流智能化和标准化水平。

三是培育壮大高技术服务业,以高技术的延伸服务和支持科技创新的专业化服务为重点,大力发展高技术服务业。加快发展研发设计业,促进工业设计从外观设计向高端综合设计服务转变。加强信息服务,提升软件开发应用水平,发展信息系统集成服务、互联网增值服务、信息安全服务和数字内容服务,发展地理信息产业。积极发展检验检测、知识产权和科技成果转化等科技支撑服务。培育发展一批高技术服务骨干企业和知名品牌。

四是规范提升商务服务业。大力发展会计、审计、税务、工程咨询、认

证认可、信用评估、经纪代理、管理咨询、市场调查等专业服务。积极发展律师、公证、司法鉴定、经济仲裁等法律服务。加快发展项目策划、并购重组、财务顾问等企业管理服务。规范发展人事代理、人才推荐、人员培训、劳务派遣等人力资源服务。促进广告、会展业健康发展。

第二个方向就是大力发展生活性服务业。以扩大内需为导向,面向城乡居民生活,丰富服务产品类型,扩大服务供给,提高服务质量,满足多样化需求。

一是优化发展商贸服务业。优化城市综合超市、购物中心、批发市场等商业网点结构和布局,支持便利店、中小超市、社区菜店等社区商业发展。鼓励和支持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向农村延伸,完善农村服务网点,支持大型超市与农村合作组织对接,改造升级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引导住宿和餐饮业健康规范发展。支持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商贸流通企业。

二是积极发展旅游业。全面发展国内旅游,积极发展入境旅游,有序发展出境旅游。坚持旅游资源保护和开发并重,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推进重点旅游区、旅游线路建设。推动旅游业特色化发展和旅游产品多样化发展,全面推动生态旅游,深度开发文化旅游,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完善旅游服务体系,加强行业自律和诚信建设,提高旅游服务质量。

三是鼓励发展家庭服务业。以家庭为服务对象,以社区为重要依托,重点发展家政服务、养老服务和病患陪护等服务,鼓励发展残疾人居家服务,积极发展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和专业化养老服务机构,因地制宜发展家庭用品配送、家庭教育等特色服务,形成多层次、多形式的家庭服务市场和经营机构。加快建设家庭服务业公益性信息服务平台。加强市场监管,规范家庭服务业市场秩序。

第三个方向就是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和服务外包。一是加快转变对外贸易发展方式,大力发展服务贸易,扩大服务贸易规模,优化服务贸易结构,提升服务贸易的质量和效益。坚定不移地推进服务贸易领域对外开放,提高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重点扩大服务贸易出口,确立中国服务国际地位,实现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

二是大力发展服务外包。离岸外包与在岸外包并重发展,推动外包企业做大做强,培育龙头企业,大力扶持为外包企业提供知识产权、投融资、产权交易、企业孵化和品牌推广等服务的专业机构;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机制,优化人才结构,建立适应发展需要的人才培训体系;加强软件产业基地、软件出口(创新)基地、软件名城和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建设,发挥产业集聚区的龙头作用和示范效应;进一步加强服务外包公共服务平台和出口促进平台建设,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打造中国服务外包国家品牌,提升国家竞争力。进一步完善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政策

要以开放促改革,以竞争促发展,推动服务业制度创新,完善服务业政策体系,优化服务业发展环境。

第一,扩大开放,提高服务业对外开放水平。积极落实“十二五”规划要求,“扩大金融、物流等服务业对外开放,发展服务外包,稳步开放教育、医疗、体育等领域,引进优质资源,提高服务业国际化水平。”要以多种形式和灵活方式吸引外资,积极引进先进技术、管理经

验和通用标准,正确引导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流向有利于优化服务业产业结构的领域,同时注意加强监督管理。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不断提高服务业的国际化水平和核心竞争力。第二,加快推进服务领域改革,推动体制机制创新。建立公平、规范、透明的市场准入标准,打破部门分割、地区封锁和行业垄断,扩大服务业开放领域,鼓励和引导各类资本投向服务业,大力发展多种所有制服务企业,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服务业市场。探索适合新型服务业态发展的市场管理办法。推进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创新有利于服务业加快发展的体制机制。

第三,进一步完善服务业政策。“十一五”期间出台的促进服务业发展的相关政策陆续到期,应加快出台促进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后续政策,这不只是前期政策的延续与完善,还应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的力度,特别是应实行鼓励类服务业用电、用水、用气、用热与工业同价,扩大服务业用地供给,完善生产性服务业税收制度,拓宽服务业企业融资渠道,支持符合条件的服务业企业上市融资和发行债券,扩大政府采购服务产品范围,对成果转让、节能环保、研发设计等高新技术相关的服务业税收实施优惠政策等。CBU

作者为商务部研究院国际服务贸易研究所所长

编辑 / 杜建芳

第五篇:公共事业管理发展历史与现状

公共事业管理发展历史与现状

摘要:

“公共事业管理”在中国是个舶来品,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的影响,公共事业管理这个概念在中国出现和发展的时间都很短。而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的公共事业管理体制改革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当我们把公共事业管理体制放在改革的高度去思考,把研究公共事业管理体制改革当作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继续和深化,特别是随着“新公共管理”或“新公共行政”时代的到来,公共管理职业化的发展,对公共行政和公共管理的研究成为公共管理领域的新视点。

关键词:公共事业管理管理观念管理内容公共管理学 正文:

1.公共事业管理在国外的起源

早在20 世纪,美国就提出了公共事业管理,美国前总统威尔逊将各种科学的管理手段运用到公共管理中,结果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就此形成了公共管理,其主要的理论说明来自泰勒的科学管理和马克斯·韦伯的“官僚制”。虽然前期的公共管理带有官僚制的发展本色,但其发展速度快,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政府管理的深入,公共事业管理范围也逐渐扩大。在上世纪的70 年代,全球石油危机爆发,人们对公共事业管理的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此时,政府不断面临着财政危机,还面临着信任危机和管理危机,从而各国开始着手改革公共事业管理工作,试图用市场管理替代政府管理;政府设法控制财政开支,鼓励人民投资;精简政府人员;鼓励企业之间的竞争,并逐渐实现公共管理市场化。这次改革促进了公共服务市场化和社会化的生成,而这股潮流也持续到了今天,它所提出的企业化政府、学习型政府的改革理念与现实发展环境相符,能为我国社会主义公共事业的完善带来新景象。事实上,这次改革与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因素是分不开的,社会的发展带来了更多的公共事务:发展经济、维护社会正义、提供社会保障、增加国民福利、充分就业、改善环境、制止犯罪等,如今,公共事业管理越来越复杂,如果增加政府职能,又会削弱市场的能力,带来官僚制的异化,各种矛盾的出现,需要我们积极实现公共事业管理的专业化。这种想法一经提出,公共事业管理就开始了新的发展,它不再受制于传统行政管理理念,建立起与时代、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新型政府管理制度。在即将步入21 世纪的几年中,世界经济体系逐渐建立,经济贸易实现全球化,但在这一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需要我们解决的问题,例如政府绩效评估、公共组织与人力资源开发、危机状态下的政府管理、电子政务管理等,但这也为公共事业管理的发展开拓了空间。

2.公共事业管理在国内的发展

教育部根据1997年,北大学和云南大学的申请,于1998年将其列入本科专业目录的,其专业代码为110302。1999年秋季东北大学、云南大学两所高校在全国率先招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大学生。随之,2000年,全国57所高校招

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大学生,2001 年招生院校是132所,2002年是180所院校,2003年是220所,2004年发展到300多所院校。内蒙古自治区有三所院校招收本专业。作为新办专业,(根据教育部评估指标体系的定义,办学不足三年的专业都称之为新办专业),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在我国的发展,呈现出风起云涌、势不可挡之势。

3.我国公共事业发展现状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 城市公共事业主要包括:公共交通、供水、排水、供热、供气、污水处理、道路与桥梁、市政设施、环境卫生、垃圾处理和城市绿化等在内的公共设施。自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 国家和各级政府为支持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对公共事业的发展给予了高度重视,注入了大量资金,使公共事业得到了重大的发展,并为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相对坚实的基础。我们选取部分指标来研究发展趋势。在1990年~2008年,我国公共事业各项指标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增长。其中增长最为显著的是:集中供热面积从1990年的2.1亿m2发展到2008年的34.9亿m2,年均增长率达16.9%;年末公共交通运营数由1990年的6.2万辆发展到2008年的37.2万辆,年均增长率达10.5%; 天然气供应量由1990年的64.2亿m3发展到2008年的368亿m3,年均增长率达10.2%。此外,城市排水管道长度、实有道路面积、燃气普及率年均增长均达到9%以上。

4.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在中国仅仅有6年的发展历史, 本来应该有极强的生命力和发展空间, 属于热门专业之一, 然而仅仅几年时间, 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该专业却面临非常尴尬的局面, 甚至陷入了困境。主要表现在:

(1).社会对公共事业管理的普遍认识不足, 不知道行政管理和公共事业管理的区别在哪里, 不明白公共组织和政府机关究竟有那些分工。

(2).各高校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认识也不足,对它的专业特点和培养目标的认识差别很大, 大多数的高校都是根据自己原来的行业优势来制定该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 划分出形形色色的培养方向。如卫生院校大多数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方向都是医疗卫生管理, 体育院校大多数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方向都是体育管理等等。

(3).社会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接受程度较差,认为该专业培养的学生不是专业人才, 没有实在的东西, 成了/万金油0, 而大多数的用人单位都需要专业技术人才。因此, 造成学生就业难。

(4).上述问题造成的后果, 直接的表现就是学生的就业难。虽然该专业仅仅有三届毕业生, 数量也有限, 但示范效应却很明显。该专业在家长、学生心目中的地位一落千丈, 甚至有网站将其列为中国高校十大最差专业之一。该专业学生普遍学习兴趣不高, 对前途感到渺茫。

5.新公共事业管理趋势

近年来,随着高新技术革命以及经济的自由化、国际化趋势的加强,西方政府内外矛盾日益尖锐,原来无事不管、无所不包的“万能政府”已越来越不能适应形势的发展。为了提高国家竞争能力,快速应付来自各方面的严峻挑战,避免因政府干预市场,从而导致“市场失灵”以致“政府失灵”,西方各国兴起了以

“政府再造”(government reengineering)为主要内容的第二次公共行政改革的浪潮。“新公共管理思潮”的主要代表美国学者戴维·奥斯本和特德·盖布勒提出了一些新的公共管理的思想,如:政府管理职能应是掌舵而不是划桨。新公共管理主张政府在公共行政管理中应该是制定政策而不是执行政策,即政府应把管理和具体操作分开;政府服务应以顾客或市场为导向。新公共管理认为,政府的社会职责是根据顾客的需求向顾客提供服务,只有顾客驱动的政府,才能提供多样化的社会需求并促进政府服务质量的提高;政府应广泛采用授权或分权的方式进行管理。政府应将社会服务与管理的权限通过参与或民主的方式下放给社会的基本单元:社区、家庭、志愿者组织等,让他们自我服务、自我管理;¼政府应广泛采用私营部门成功的管理手段和经验,如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强调成本--效率分析,全面质量管理,提高效率等;1/2政府应在公共管理中引入竞争机制。主张政府管理应广泛引进竞争机制,取消公共服务供给的垄断性,让更多的私营部门参加公共服务的供给,通过这种方式将竞争机制引入到政府公共管理中来,从而提高服务供给的质量和效率等等。

结束语:

我国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应该在新的时期迎接挑战抓住机遇不断促进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发展和进步。未来的社会竞争将更加激烈,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学习者应该要站在新的视角审视我国社会发展的面貌,要在不断提高自我的道路中完成职业规划的目标。只有这样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才能取得更大的发展,我国的社会管理事业也才能有全面的进步。

参考文献:

1、“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困境与出路”,吴劲松;

2、“我国公共事业管理发展探究”,林国银;

3、“浅谈公共事业管理的现状及前景展望”,郭婕;

4、“新公共管理对公共管理学科建设的启示”,张劲松, 蒋纯红;

5、“浅议我国公共事业管理发展现状及对策”,柴军艳;

6、“对国内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现状的思考”,孔春梅;

下载我国管理咨询业的发展历史与前景及现状[五篇模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我国管理咨询业的发展历史与前景及现状[五篇模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旅游服务与管理行业发展现状和前景

    旅游服务与管理行业发展现状和前景 旅游业具有“无烟产业”和“永远的朝阳产业”的美称,它和石油业、汽车业并称为世界的三大产业,已经成为全世界范围内最重要的经济产业,也是......

    中国工业设计咨询业的发展现状

    中国工业设计咨询业的发展现状 信息来源:报告在线信息作者:发布时间:2006-10-13 07:51回顾工业设计咨询公司的发展历程,很多早期的工业设计咨询公司是在珠三角地区兴起,开始大......

    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历史、现状与未来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一、 农村经济......

    我国公益广告的发展历史,现状

    摘要: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广告的应用也愈加普及。广告的形式多种多样,公益广告就是其中一种。它有别于商业广告,以反映社会现实、帮助改善或解决社会公共问......

    我国高速公路发展的历史和现状

    我国高速公路发展的历史和现状更新时间:2007-8-27我国的高速公路发展比西方发达国家晚近半个世纪的时间,从80年代末开始起步,经历了80年代末至1997年的起步建设阶段和1998年至......

    我国破碎机发展现状和2012年前景(合集5篇)

    我国破碎机发展现状和2012年前景2012年伴随国民经济继续高速良性发展,破碎机行业继续高速猛进,矿山机械行业市场竞争激烈,2012年的破碎机市场前景可以说是机遇与挑战并存,抓住发......

    我国奶业的发展现状和前景

    我国奶业的发展现状和前景 奶业是我国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奶业是一个国家发达程度和畜牧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奶业的发展对促进畜牧业产业升级,优化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

    我国远程教育现状与发展

    随着现代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网络迅速普及。有关资料表明,我国的上网人数仅次于美国,经常上网人数已达3000万,我国大多数城市都已进入到了可以通过宽带上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