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礼制和宗法

时间:2019-05-13 07:34:3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国古代的礼制和宗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国古代的礼制和宗法》。

第一篇:中国古代的礼制和宗法

中国古代的礼制和宗法

一、礼的概念和内容

礼是古人为社会活动而制定的一系列制度、规定以及贯穿其间的思想概念和他们共同遵循的礼节仪式。

各个时代或地区的礼是有差异的,这种差异跟社会与文化的发展演变有密切的关系。

目前能够研究的礼制,最早只能上溯到周代。周人的礼是后代礼制的渊源。传统的观点认为礼分“五礼”,即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见《周礼·大宗伯》章)

后代研究《周礼》且比较著名的著作有:

①宋·张大亨《春秋五礼例宗》,将“春秋”经传所记事迹分属五礼。②元·吴澄《春秋纂言》,体例同上。

③明·石光霁《春秋钩玄》,体例同上。

④清·姚彦渠《春秋会要》,体例同上。

⑤清·秦蕙田《五礼通考》,以五礼通论古代礼制,内容最为详赡(shàn)。

五礼分述如下:

①吉礼,就是祭祀的典礼。祭祀是国之大事,所以列为五礼之首。祭祀的对象可以是上帝祖先,也可以是日月星辰、山川林泽、风雨雷电、神鬼怪魔等等。②凶礼,一般理解是指丧葬。除此之外,还应包括对饥馑、战乱等天灾人祸的哀吊。

③军礼,指战事和与战事有关的活动,如校阅、田猎、出师、献捷、献俘、筑城等需要大量人力的活动。

④宾礼,指诸侯对王朝的朝见、各诸侯之间的聘问和会盟等。

⑤嘉礼,内容较为复杂,婚礼、冠礼、飨宴、立储、庆贺、交游等都在此列。早期的礼与法律、官制之间并没有明确的界限,许多政治、法律方面的规定都见于礼的内容。到了秦、汉以后,官制、法律等与礼的界限才逐渐分明起来,而礼就专指“仪式”了,与现代的观念趋于一致。

在阶级社会中,礼是上层建筑的一部分。礼规定了社会了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的区分,规定了社会各个等级的尊卑贵贱,因而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如《礼记·曲礼上》:“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庶人贫苦,整日从事农业劳动,不能依照当时的礼制举行或参加各种典礼,所以礼制的内容就不能把他们包括在内。大夫是统治者,是贵族,如果有罪,有特殊的规定对待,刑法就不能把他们包括在内。所以,古代的礼是公开的不平等的。

礼有一个重要的作用,即礼是维护当时社会等级和统治阶级利益的有力工具。《礼记·坊记》:“制国不过千乘,都城不过百雉,家富不过百乘。”分封的诸侯国不可以有超过千乘的军力,城墙不可以有超过高一丈、长三百丈的规模,卿大夫之家不可以有超过百乘的财力。类似这样的许多规定,就是维护君主利益的等级堤防。

在《礼记·礼运篇》中,记载了孔子论礼的话:

夫礼,先王以承天之道,以治人之情,故失之者死,得之者生。《诗》曰:

相鼠有体,人而无礼。人而无礼,胡不遄死?是故夫礼,必本于天,殽(通

效)于

地,列于鬼神,达于丧、祭、射、御、冠、昏、朝、聘,故圣人以礼示之,故天下

国家可得而正之也。

只有遵循礼才能治理天下,这便体现了礼的重要性。

二、礼学与礼书

在古代社会生活中,礼制非常繁复,同时又十分重要,各朝都设有专门的管理礼制的官职。周代叫大宗伯。周礼的宗伯一职,后来就演变为礼部。

《周礼》记录的古代礼官有:

大宗伯主管礼制。

小宗伯副职。

肆师管理祭祀庙宇。

冢人管理丧葬冢墓。

大司乐管理乐舞。

巾车管理车舆旗帜。

司常同上。

大卜管理占卜(甲骨和蓍(shì)草)。

大祝管理祷祝祈禳(ráng)、从事盟诅。

司巫有男觋女巫。

大史、小史、内史、外史、御史管理文字天象等。

礼官是当时的知识分子,他们的工作中有大量的迷信成分,但是也包含有某些科学的因素。礼官人员众多,说明礼的繁复,需要有很多人共同从事这项工作,甚至这些工作要经受专门的训练,具有家族世袭性。礼经三百,威仪三千,说的就含有这样的意思。

作为教育的内容有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其中礼居于首位。礼由朝廷管理,有关礼的知识由指定的官吏掌握,此所谓“学在官府”。

到了东周,奴隶制社会解体,礼制的崩坏成了社会变革的标志。有关礼的知识被某些知识分子专门传授和掌握,与礼官逐渐分离,礼学于是产生。礼学的主要倡导者是孔子所创立的儒家。

孔子想要恢复的是西周的礼制,从他的话中可以看出礼在其学说中的重要地位。

《论语·泰伯篇》: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论语·季氏篇》:不学礼无以立。

《论语·尧曰篇》:不知礼无以立也。

《礼记·礼运篇》:礼者,君之大柄也。所以别嫌明微,傧(通摈)鬼神,考制度,别仁义,所以治政安君也。

现存《十三经》中,有三部书和礼有关:《周礼》,《仪礼》,《礼记》。人称“三礼”。

《周礼》是西汉前期发现的古书。汉景帝时,河间献王得《周礼》五篇,但原书有六篇,于是千金悬赏,终不可得,便以内容类似的书《考工记》权作第六篇。后献于朝廷,藏于秘府,至刘歆整理书籍,将其收入《七略》后,方加以提

倡。今人多数以为此书是先秦的著作。《周礼》六篇为《天官冢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马》、《秋官司寇》和《冬官考工记》,详细地叙述了职官与各种典章制度。清人孙诒让所作《周礼正义》86卷内容丰赡,是研究《周礼》最好的本子。

《仪礼》是一部残书。汉初高堂伯在鲁地教礼学,他所传的只有十七篇,主要是关于士这一阶层的礼制内容,所以又叫《士礼》。这部书的内容成形也相当早。清人胡培翚(huī)所作的《仪礼正义》40卷,是研究《仪礼》较好的本子。

《礼记》是儒家礼学的论文集。文章早的属于战国时期,晚的可到西汉前期。《礼记》在汉代有三家之学,即大戴(德)、小戴(圣)和庆氏。《大戴礼记》有85篇,戴圣加以删节,成《小戴礼记》46篇,汉代马融增补3篇,共49篇,成为现在我们看到的《礼记》。清人孙希旦《礼记集解》61卷是研究《礼记》比较好的本子。

三、宗法和姓氏

所谓宗法是中国古代社会血缘关系的一种原则,其主要精神是嫡长继承制。关于宗法制度的系统叙述,最早见于《礼记》的“大传”和“丧服小记”。从《礼记》上看,宗法的实行范围主要在大夫和士的阶层。

宗法最基本的特点是大宗、小宗的区分。

君主世袭制,常理是嫡长子继承国君之位,嫡长子以下的次子及各子,(嫡长子的弟弟)就是别子。别子不能与长子(继位的哥哥)同祖,所以必须分出去自立一家。别子是国公(君)之子,所以又叫公子。

别子自立一家,成为这一家始祖,这叫别子为祖。别子的长子、长孙、长曾孙等也按嫡长子继承的制度传家,世世以作为本家始祖的别子为祖,就称为大宗,大宗就不再会改变,所以说大宗百世不迁。

别子的次子与以下各子称为庶子,同样,别子的长子、孙子等也都有庶子,所有的庶子都称为小宗。小宗的血缘关系超过五世,就脱离了亲戚的关系,这叫做小宗五世则迁。如血缘关系在五世之内的亲属丧葬,要遵守丧服规则,表示哀悼,如果超出五世,就没有丧服的规定。

在由大小宗构成的整个家族中,继别的大宗居族长的地位,享有一定的特权,称为宗子。别子作为公子,一般有卿大夫的爵位,贵族的身份,即有宗子承袭。因此,我们可以知道,宗法制与古代的等级制度有不可分的关系。

先秦的宗法制度,在秦汉以后一直有遗迹存在。汉至唐时,社会崇尚门阀谱系,与此有关。南宋以后,家谱之学又盛行起来,成为封建时代维系家族的重要纽带。

四、礼制举例

1.婚礼

周代结婚的年龄是男子三十而娶,女子二十而嫁。

《仪礼·士昏礼》记载了士阶层的婚礼过程:

①纳采:男方请媒人向女方请求联婚,以雁为礼物。

②问名:请问女子之名。

③纳吉:男方知女子之名,便要占卜,如获得吉兆,要反馈女家,并再用雁作为礼物。

④纳徵:双方定下婚约,男家要送礼,礼物为玄薰、束帛、俪皮(两张鹿皮)。

⑤请期:男家再用雁为礼物,问女家合婚日期。

⑥迎亲:新郎乘车亲往,后跟两辆从车,为新娘准备的车也是如此。

⑦送亲:新娘之父迎于门外,新郎再以雁为礼,行礼而出,新娘随行,父母不送出门。

⑧合卺:新郎迎新娘进家门,设宴共食,其礼节大致如孔颖达《礼记》疏:“以一瓢分为二瓢谓之卺(jǐn),婿之与妇各执一片以酳(yìn用酒漱口),故云合卺曰酳。”

⑨完婚:宴后,新人入房,由新郎摘去新娘的装饰,撤出室内之烛,婚礼完成。

⑩晨谒:第二天早晨,新娘要谒见公婆,献枣栗给公公,献干肉给婆婆,(有象征意义)最后献食给公婆。

2.冠礼

冠礼是一种成年礼。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女子十五岁行笄(jì)礼,表示已经成年,可以被承认为氏族的真正成员。

《仪礼》记录士冠礼的过程是:

①占卜:父亲筮(shì)来分别确定行冠礼的日期和给儿子加冠的来宾,然后将冠礼日子通知加冠来宾。

②行礼:冠礼日早晨,父亲将来宾迎入庙,儿子出房就位,然后行礼;来宾将规定的服饰给青年披上,反复三次,称为始加、再加、三加,并用酒祝祷青年。

③拜母:儿子由西阶下,去拜见母亲,然后再回到西阶以东。

④取字:来宾给青年取一个字,其父送来宾出庙门,青年会见兄弟姑姊,再拜见君主、乡大夫、乡先生等;其父用酒款待来宾,并赠束帛和俪皮。冠礼完成。

有没有字,是一个人是否成年的标志。

3.姓名

先秦的姓与后世的姓不一样。先秦的姓与母系氏族的制度有关,即那时的姓是一个氏族部落的标志,它说明了一个人是由那个氏族生出,所以称为“生”;由于当时只知道母,不知道父,所以加上女字旁作“姓”。当时的姓有姚、姒(sì)、姬、嬴、妫(guī)、妘(yún)、姺(shēn)、娀(sōng)、姞(jí)、孋(lì)、姜等。也可以说,姓是一种族号。后来由于子孙繁衍,一族分为若干分支散居各地,每支都有一个特殊的称号作为标志,这就是氏。氏可以看作是姓的分支。《通鉴·外纪》曰:“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 古代姓的数量不是很多,且有些姓在商、周时就已经灭绝了。

周代的姓氏制度和封建制度、宗法制度有密切的关系。贵族有姓氏,而一般平民没有姓氏。在贵族中,女子称姓,男子称氏,这是因为姓是用来“别婚姻”的,而氏是用来“明贵贱”的,两者作用不同。

周王室与同姓封国(鲁、晋、郑、卫、虞、燕、吴、虢)等国都是姬姓,异姓封国齐是姜姓,秦是赢姓,楚是芈(mǐ)姓,宋是子姓,越是姒姓等。古代礼制规定同姓不婚是不可违反的原则,因此,贵族妇女的姓比名更为重要,未嫁之时在姓之前加孟(伯)、仲、叔、季表示排行,如:孟姜,叔姬等。出嫁以后在姓前或加以国名或氏名,如:齐姜、秦赢、陈妫等,或加上配偶(国君)受封的国名,如:秦姬、息妫等,或加上配偶(卿大夫)的氏名或邑名,如:赵姬、孔姬等,或加上配偶或本人的谥(shì)号,如:武姜、敬赢等。

氏的情况比较复杂,一般诸侯以受封的国名为氏,如:郑捷(郑文公)、齐环(齐灵公)等;卿大夫及其后裔以受封的邑名为氏,如:屈完、知罂、解狐等;或以所居的地名为氏,如:北郭佐、百里术等;或以官名为氏,如:卜偃、司马牛、乐正克等;或以祖先的字或谥号为氏,如:孔丘(宋公孙嘉之后,嘉字孔父)、庄辛(楚庄王之后)、西乞氏(秦将百里术字西乞,其孙以字为氏)、高氏(齐文公之子字子高,其孙以高为氏)等;列国公族多以“孙”系氏,如鲁国的孟孙、叔孙、季孙氏等,有的因出于公室,就称公孙氏,有的出于王室,就称王孙氏。只要分立家支,就要命氏。男子以氏与名字联称,如孔子为孔氏,名丘,故称孔丘。

战国以后,人们普遍以氏为姓,姓氏逐渐合而为一,汉代则通谓之姓,并且从天子到庶人都可以有姓了。后世所说的姓,就是先秦所说的氏。后世的许多复姓,如长孙、宇文、慕容、独孤、拓拔、尉迟、呼延、哥舒等,不是汉族的姓。古人有名有字,字还要包括表示排行的伯、仲、叔、季。长子称伯(庶长子另称为孟),次子称仲、以下称叔、幼子称季,男女都一样。男子的字,下面常系一“父”字,如:仲尼父、仲山甫等;女子的字,下面常系一“母”或“女”字,如:孟妊车母、帛女等,一来表示业已成人,可以作为父母,二来可以表示性别。

第二篇:礼制与传统建筑

礼制与传统建筑

关键词: 礼制;传统建筑

摘 要: 礼制思想影响了中国传统建筑的发展。本文从空间格局、建筑形制、比例尺度以及色彩、材质等方面分析礼制思想在传统建筑中的体现,讨论了建筑作为文化载体与礼制文化的结合及意义。

一、前言

中国传统建筑发展了几千年,在世界建筑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体系。这套延续而独特的建筑体系深受传统中国礼制思想的影响,建筑形成了等级森严的表现。在漫长的封建体制重压下, 建筑的型制几乎没有质的发展。“大屋顶”和封建皇权一样, 统治了中国数千年。为了维护统治,沿袭旧制成为一种规范, 甚至是一种根深蒂固的习惯。中国建筑长时期缓慢的,却是极富韧性的超稳定发展,这表明了在中国古代建筑发展过程中, 存在一个相对稳定的建筑发展观。这种发展观即是传统的礼制文化。

礼制文化的核心是儒家文化,在战国时期逐渐形成一套体系。自汉代起,儒家思想被君王所采纳,至此影响了2000多年。古代社会的国家管理方式既非法制社会,也非通常人们认定的人治社会,而是礼法社会。礼法是礼制与法律相结合的概念,融入哲学家的思想,法学家的智慧和政治家的实践。礼制是德治梦想的具体化,通过礼仪定式与礼制规范塑造人们的行为与思想;通过法律的惩罚维护礼法的绝对权威。可是中国的礼制最终的目的是通过规定人与人的之间的关系礼法,来维护一个稳定的社会统治秩序,最终的目的是为了维王者的统治。

孔子曰: “夫礼者, 所以定亲疏, 决嫌疑, 别同异, 明是非也。”即所谓的礼, 指的就是约束全社会的一套行为规范与准则, 其中有的是习惯, 有的则是明载典籍的条文法, 这便是古代中国的礼制系统。礼制营国的思想最早出现于周代, 孔子曰: “天下有道, 礼乐征伐自天子出”。他们心目中的礼被提到“上下之纪, 天地之经纬” 的高度;被作为“经国家, 定社稷, 序人民”的重要统治手段。所以周代建国极其重视建立秩序。“礼者别贵贱尊卑也”, 便是礼治秩序的实质。孔子对周礼推崇倍致, 并以“克己复礼”为神圣使命, 所以礼制也是儒家文化的核心内容。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礼制作为规范个人与家庭、个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之间应遵循的行为准则, 更是渗透到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 自然也深深影响了中国的建筑。

二、礼制、礼制与建筑 1.礼制

所谓礼制, 所指往往不一: 强调的是礼的等级名分制度, 泛指各类典章制度(包括社会制度、国家制度, 诸如封建制、宗法制), 又特指礼仪制度(制度化的礼仪)、礼器制度或各种有关的名物制度。传统建筑中的礼制突出上述第一层含义, 因为礼制所涵摄和强调的“等级名分”, 属于礼的精神和特制。其内核是宗法和等级制度。2.礼制与建筑

梁思成先生说: “ 建筑是人类征服自然, 改造自然斗争的记录。建筑又是一种艺术创造, 反映着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和政治经济状况;不同民族的衣食、器物、居室都有不同的(民族)性格或(民族)特征;建筑在人类一切造型创造中是最庞大、最复杂的, 所以它代表的民族思想和艺术更显著, 更强烈, 也更重要。建筑可以反映建造它的时代和地方的多方面的生活状况。” 从这段话中, 我们可以看出建筑除受其建造时的地理环境的影响外, 更重要的是受其文化的深刻影响。建筑是文化的载体, 作为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文化思想体系之一的礼制思想从城市规划布局到民居院落的形制乃至建筑规制方面都有所体现。

三、礼制在传统建筑中的表现手法 1.空间格局及建筑形制

都城形制往往是礼制最具体甚至最高体现。《周礼.考工记》中的“匠人营国”一节中记述: “ 匠人营国, 方九里, 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 经涂九轨。左祖右社, 面朝后市。市朝一夫。”王城必以宫城居中轴线, 因为这是天子所居之地。以宫城为平面坐标系的原点设立其他建筑群, 即宫城左前方为祖庙(宗庙)(礼制建筑是礼制体系下形成的独特建筑类型,宗庙是礼制建筑中非常重要的形式。古人以左为上, 可见宗庙在古人心目中的分量。), 右前方为社稷坛;祖庙象征宗法血缘, 社稷以示国土, “普天之下, 莫非王土” 也。宫城外前方为朝、后方为市。朝在宫之前, 君王面南, 群臣北拜。贸市为次, 占地又小, 只应设于整个王城北部“卑位”。而那些居民闾里分布于宫城外围, 与宫城保持一定距离, 既不得闯入城之禁地, 又要在位置上起到拥戴宫的作用。很明显, 这个王城的空间格局就充分体现了贵贱尊卑的礼治秩序。《礼记.曲礼下》: “君子将营宫室, 宗庙为先, 厩库为次, 居室为后。凡家造, 祭器为先, 牺赋为次, 养器为后。” 中国古代的居住建筑以北京四合院形式为最典型, 它更符合我国古代社会的家庭型制需要和宗教、伦理需要。其种类很多, 有小型的一进式, 也有复杂的多进式。最典型的就是三进四合院。从宅门进入宅内, 是一个小而狭的院子。南侧有一排朝北的房子, 叫“倒座”, 这是仆人住的房间, 也可供来客过夜住, 其它则堆放杂物。小院的北首有一垛墙, 正中(宅的中轴线上)有一扇装饰华丽的门, 叫垂花门, 门内一个大院, 即“四合院”的主院。主院是一个植有绿化、进深较深的庭院。庭院正中占主导地位的是正房, 中轴线贯穿其中, 坐北朝南, 体量是整个宅院中最大的, 这里住的是宅主(长辈)。其两侧还带有东西耳房和小跨院。正前方的左右是厢房, 那是晚辈住的地方。厢房则开间小, 进深也浅。正房之后有小院, 这是第三进, 一排房子坐北朝南, 叫“罩房”, 一般是女佣的住房、库房、杂物等。妇女不能随便到外院, 客人不能随便到内院, 内外分明。从建筑的规制及用途可以清楚地看到其尊卑、男女有别的特点, 这就是礼制思想的典型体现。仅按方位布局一说, 尚不足以显示礼治秩序, 还有“以大为贵、以多为贵、以高为贵”等一系列礼制等级制度的营建措施, 以进一步强化礼制规划秩序, 树立“王者之尊”的威严。

建筑作为起居生活和诸多礼仪活动的物质场所,理所当然要发挥“养德、辨轻重”的社会功能。房屋建筑是贯彻礼制等级制度的实体,在单体建筑中, 等级制还表现在屋顶做法上。屋顶的等级限制十分严格, 从最高等级的重檐庑殿、庑殿、歇山、悬山、到最低等级的硬山顶(表1),形成了完整的等级系列, 对于不同建筑的等级面貌, 起到了十分触目的标志作用。明代以后, 庑殿顶、歇山顶作为传统建筑中伦理品位显贵的大屋顶形式, 只能用于宫殿、帝王陵寝和大型寺庙殿宇之上, 以其庄重、雄伟之势表现帝王的至尊。2.比例尺度

“匠人营国”一节中关于城隅高度和道路宽度提出了礼制营建制度。其内容是: “王宫门阿之制五雉, 宫隅之制七雉, 城隅之制九雉。经涂九轨, 环涂七轨, 野涂五轨。”这个制度是按照城邑建设体制, 依爵位尊卑而定的营建等级制。卿大夫采邑都的城隅高度是五雉, 诸城的城隅高度是七雉, 而王城城隅高度是九雉。三级城邑的城隅高度是据“以高为贵”的礼制要求;三级城邑道路宽度是: 王城为九轨, 诸侯为七轨, 邑都为五轨。此“以多为贵”也。从这两个例子中, 我们可以了解到, “匠人”规定王城、诸侯城、都这三级城邑的礼制营建制度量的级差, 是用一组以“二”为公差的等差级数来表达。自王至卿大夫, 因“名位不同, 礼亦异数” , 所以“自上以下, 降杀以两, 礼也„”。这种等级制更重要的还在于约束各级城邑的大小规模。譬如各诸侯国的采邑规模, 西周就有严格的规定。“ 先王之制, 大都不过叁国之一, 中五之一, 小九之一。”(左传)。诸侯国都也是按受封爵位尊卑来定城的规模的。王城、诸侯城、都各级等第分明, 不容僭越。《礼记.王制》中关于祭祀房舍也有记述: “天子七庙: 三昭三穆, 与大祖之庙而七。诸侯五庙: 二昭二穆, 与大祖之庙而五。大夫三庙: 一昭一穆, 与大祖之庙而三。士一庙。庶人祭于寝。”关于第宅制度, 在封建社会里也是非常重视的。自从在周礼、仪礼等书中明文规定礼仪制度以来, 统治者们就愈益重视封建社会的整体秩序。园宅逾制的就有罪。秦汉时期没有明文可考, 不能妄测。而到了唐代已是封建社会发展的昌盛时期, 一切设施全有很严整的等级差别礼仪制度。建筑方面也制订了很严格、详细的规定。

《唐会要.舆服志》载: “又奏准营缮令, 三品以上堂舍不得过五间九架, 厅厦两头, 门屋不得过五间五架。五品以上堂舍不得过五间七架, 厅厦两头, 门屋不得过三间两架。勋官各依本品, 六品七品以下堂舍, 不得过三间五架, 门屋不得过一间两架”。“又庶人所造堂舍, 不得过三间四架, 门屋一间两架。”《宋史.舆服志》载:“庶人舍屋许五架, 门一间两厦而已。”《明史.舆服志》载: “洪武二十六年定制公候前厅七间两厦, 九架, 中堂七间九架, 后堂七间七架, 门三间五架。家庙三间五架。廊庑庖库, 从屋不得过五间七架。一品二品厅堂五间九架, 门三间五架。三品至五品厅堂五间七架, 门三间五架。六品至九品厅堂三间七架, 门一间三架。洪武三十五年申明禁制, 一品至三品厅堂各七间。庶民庐舍洪武二十六年定制不过三间五架。三十年复申禁饰不许造九五间数, 房屋虽至十二十所, 随其物力, 但不许过三间。正统十二年令稍变通之, 庶民房屋架多而间少者, 不再禁限。”由此可以看出,对于建筑的比例设定,有着严格的礼制要求,等级分明。《大清会典事例》载述: “府第房屋规制„顺治九年定亲王府基高十尺, 外周围墙, 正门广五间启门三, 正殿广七间, 前墀周围石栏, 左右翼楼各广九间, 后殿广五间, 寝室二重, 各广五间, 后楼一重, 上下各广七间, 后殿至楼左右均列广庑, 压脊仙人以次凡七种, 余屋用五种„又定公侯以下官民房屋台阶高一尺„。十八年题准, 公侯以下三品官以上房屋台阶高二尺, 四品以下至士庶房屋台阶高一尺。”

等级的限定深深地渗透到技术性的细枝末节。结构构件尺寸同样有严格的模数规定。如宋代建筑构屋之制, 以“材”为祖的材分制度和清“斗口”制度.不同等级的“材”用于不同等级的建筑,用这些数字的差别标示出了不同等级人的建筑等级差别.3.色彩、装饰

装饰图案的用量、门窗络纹花样、雕刻题材、彩画式样也有数量有等级规则。《唐六典》:“王公以下屋舍不得重栱藻井,仍通作乌头大门,非常参官不得造轴心舍及施悬鱼、对凤、瓦兽、通栿、乳栿装饰。士庶公私宅第皆不得造楼阁临视人家。庶人所造堂所,仍不得辄施装饰。”《明会典》: 只有五品以上官吏所建的房屋梁柱间许施青碧彩绘, 屋脊许用瓦兽。装饰色彩也体现着严格的等级秩序。在五行说中, 黄色、金色代表中央, 象征高贵与华丽, 因而在清代被规定为皇家宫殿的御用色, 即以黄色为尊, 其下依次为: 赤、绿、青、蓝、黑、灰。天子龙衮, 诸侯黼,大夫黻, 士玄衣纁裳。服饰上的等级差别也体现在传统建筑装饰的文化主题、规格、品位等等, 如龙的装饰图案, 一般只能出现在皇家的都城、宫殿、坛庙、陵寝等建筑上。

“楹, 天子丹, 诸侯黝, 大夫苍, 士为黄。..天子宫殿前柱子可漆成红色, 诸侯的为黑色, 大夫的为蓝色, 士人堂屋前的柱子则只能漆成黄色。礼有以文为贵者: 天子龙衮, 诸侯黼, 大夫黻, 士玄衣纟熏裳。天子之冕, 朱绿藻, 十有二旒;诸侯九, 上大夫七, 下大夫五, 士三。此以文为贵也。”(《礼记.礼器》)宋代: 仁宗景三年(公元1036 年)诏: “非品官毋得起门屋, 非宫室寺观, 毋得彩绘栋宇及朱漆梁柱窗牖雕铸柱础。”对于一般宅制规定: “私居执政亲王曰府, 余官曰宅, 庶民曰家, 诸道府公门得施戟, 若私门则爵位穷显经赐恩者许用之, „六品以上宅舍许作乌头门, 父祖舍宅有者, 子孙许仍用之。凡民庶家, 不得施重木共藻井, 及五色文采为饰, 仍不得四铺飞檐”(《宋史.舆服志》)。清代: 据《大清会典事例》载:“顺治九年定亲王府正门殿寝均绿色琉璃瓦, 后楼翼楼房屋均本色筒瓦, 正殿上安螭吻, 凡有正屋正楼门柱均红青油饰, 每门金钉六十有三, 梁栋贴金, 绘画五爪金龙及各色花草, 正殿中设座„凡房庑楼屋均丹楹朱户, 其府库仓廪厨厩及廪候各执事房屋, 随宜建置于左右, 门柱黑油, 屋均板瓦。又定公侯以下官民房屋, 梁栋许画五彩杂花, 柱用素油, 门用黑饰, 官员住屋, 中梁贴金, 二品以上官, 正屋得立望兽, 余不得擅用。”如今天故宫博物馆中的太和殿采用品位最高的重檐庑殿屋顶, 赤柱黄瓦, 额枋青绿, 屋顶走兽与斗拱出挑的数目为最多, 雕刻精美, 彩绘以龙、凤为题, 色彩偏于金黄。

四、结 语

礼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在建筑上主要表现为: 自觉地以建筑形式区分人的等级, 达到维护阶级社会秩序的目的, 这在世界上是中国仅有的。如果说西方古典建筑体系以宗教建筑为主导, 那么中国古典建筑体系, 可以说是以礼制性建筑为主导。基于礼的需要而形成的建筑等级制度, 是中国古代建筑的独特现象, 它对中国古代建筑体系产生了一系列重大的影响。严密的等级制度, 把建筑布局、规模组成、间架、屋顶做法, 以致细部装饰都纳入等级的限定。形成固定的形制, 并长期延续趋向固定程式, 从而使得整个建筑体系呈现出建筑形式和技术工艺的高度规范化;保证了建筑体系发展的持续性、独特性。虽然现代社会礼制思想逐渐淡化,但建筑作为文化的载体和体现,在现代传统文化的传承方面,传统建筑的复兴和继承,是我们这代建筑师需要不断摸索和探讨的。

参考文献:

1.李文芳.基于礼制的传统建筑分析,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8.06; 2.楼庆西.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中国旅游出版社,2008; 3.潘谷西.中国建筑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第五版),2004; 4.刘敦祯.中国古代建筑史,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8。注:所有图片来源于网络。

第三篇:白鹿原中的宗法思想

论《白鹿原》的宗法制度

中国文学经典《白鹿原》以素有“仁义之村”的白鹿村为背景,描写了白鹿两家三代人的恩怨,展现了中国农村的历史发展面貌,被称为关于农村发展的诗史。而旧中国的农村,就是封建传统思想的一个缩影,不管是在社会、经济、文化、道德、法律等方面都有所反应。所以,我就《白鹿原》所体现出的,中国旧农村以宗法制为代表的封建传统思想来展开我的论述。

宗法制在中国由来已久,包括长幼有序、继承、婚嫁、祭祀、伦理、道德等内容;其不仅是周天子为巩固统治而设立的一系列政治法律制度,更是中国封建社会所延续的基本思想观念。宗法制影响着中国历史千百年的发展,几乎涉及到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起着规范人民行为、稳定社会秩序的作用。在白鹿原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宗法思想:无论是白鹿两家从出生到祭祀,白鹿村的婚丧嫁娶,甚至是到了抗战时期白鹿两家面临着国仇家恨时的抉择,无一不是渗透着传统宗法制度。

一、白鹿两家的恩怨及争斗,是宗法思想中嫡长子继承制度引起的。

如小说写道:白鹿两家原是一家,但族长一直由大房白家继承,但二房鹿家一直不服,所以总是暗中与白家争斗;到了白嘉轩与鹿子霖这代,白家衰落、买田产,鹿子霖与白嘉轩的争斗白热化,鹿家为取代白家成为族长的明争暗斗日益加剧等等。

这种种的原因就是宗法制嫡长子与庶出子地位不平等、待遇不公平的引起的。家族由始祖的开始传宗继统并且世代均由承继,每个人的命运、地位、权利仅靠出身决定而非个人平等努力得来,以此来维护家国稳定的落后思想必将在社会的发展中毁灭。

二、白嘉轩求子的曲折历程,是宗法思想中男尊女卑家庭观的反映。

小说写道:白嘉轩娶了六房太太,但都因命薄而死,没有给他留下一个子嗣;六门婚事使得原本家门已衰的白家家资殆尽,但白嘉轩及其母还是坚持买田产买祖业也得再娶以生子不使白家无后等等。

在这里“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宗法制观念可谓根深蒂固,对男嗣的偏执追求使妇女地位低下,沦为了传宗接代的生殖工具。“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道德伦理深深禁锢着妇女的人权,也扭曲了对繁衍后代的理解。

三、白鹿原年轻人对族规的反抗,是宗法思想中宗权礼教束缚的体现。

小说中白鹿两家的年轻人:白灵的思想先进、具有反叛精神,她追求自由爱情反对传统封建包办婚姻;她不顾族长、家规的禁止,与初恋情人鹿兆海因为理想相同而相爱、后又因为信仰不同而依然决绝等都体现了白鹿两家的年青人以自己的不同方式与家庭抗争的过程。这里百灵、鹿兆海对宗权礼教的反抗就是新进思想与宗法制积弊碰撞的过程。在反抗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了宗法制中所谓“仁义”的虚伪,以及封建规章礼教的愚昧落后和对人性自由的束缚。

纵观《白鹿原》,无论是行文的线索还是社会现象的描述,都是极大地针砭了旧中国农村以宗法制为代表的封建传统思想并进行了深刻地反思。但不可否认的是,宗法制度在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各个方面也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宗法制乡土社会有着美好的一面,其恬静有序、德义礼仁乃至文化传统,都能通过书中的族长白嘉轩、文人朱先生等表现出来。白嘉轩作为小说的主人公,是一个遵循儒家教义、维护社会秩序的长者,在他身上一方面体现着刚强、坚毅的硬汉精神和正直、仁义的做人态度;另一方面也体现着中国传统道德规范的反动与保守。

白嘉轩身上所存在的矛盾也是当时中国社会所面临的矛盾,而最终,宗法制乡村社会仍在革命历程中一步步风雨飘摇直至土崩瓦解,这也象征着落后的封建社会宗法制度终将被更先进民主的法律思想、制度所取代。

第四篇:浅析《论语》中孔子的礼制主张

浅析《论语》中孔子的礼制主张

[摘 要] 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礼”是具体体现其“仁”和“中庸”思想的制度和行为规范,也是治理国家和成就个人事业的准则。孔子在《论语》中多处强调“礼”的重要性,对礼的这些现实作用的阐述,不仅淡化了传统礼制中突出宗教信仰的神秘色彩,扩大了礼的调节范围,也为重建和推行礼制找到了最充分的依据。

[关键词] 礼制;社会秩序;个人修养

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礼”是具体体现其“仁”和“中庸”思想的制度和行为规范,也是治理国家和成就个人事业的准则。孔子在《论语》中多处强调“礼”的重要性,“为国以礼。”“不知礼,无以立也。”“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等,都是孔子对于“礼”的重视的体现。

孔子所处的是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春秋时期,由于社会转型,政治格局和阶级关系发生调整,使礼制的发展也随之遇到挑战和阻碍。孔子面对这一社会问题,在传统礼制的基础上,对其进行继承和改进,使礼乐制度得以复兴,逐渐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仁”和“中庸”不同的是,“礼”在孔子以前已经历了一段漫长的发展过程――夏礼、殷礼、周礼。夏、殷、周三代之礼,因革相沿,到周公时代的周礼,已比较完善。周礼是将以祭祀祖先为核心的原始礼仪,加以改造制作,予以系统化、扩展化,成为一整套宗法制的习惯统治法规。[1]孔子推崇周礼,因周礼是在夏、殷两代的基础上丰富起来的,较为系统和完备,所以有“周礼尽在鲁矣”的说法。然而孔子在寻求前人创造的思想文化中进步的部分并予以弘扬的同时,也对其消极的成分加以摒弃和改造,如周礼中用“人俑”随葬的礼法,孔子就坚决反对。

孔子对传统礼仪的最大改造,是要求人们不要只注重形式而是注重精神实质,用“仁”的新精神置换传统礼仪的内涵,主张重视现实和人事而轻事鬼神,并要求将主要用于调节统治集团内部关系的礼用于善待百姓,慎用刑罚而以德化民。[2]《子罕》篇中,子曰:“麻冕,礼也;今也纯,俭,吾从众。拜下,礼也;今拜乎上,泰也。虽违众,吾从下。”孔子赞同用比较俭省的黑绸帽代替用麻织的帽子这样一种做法,但反对在面君时只在堂上跪拜的做法,表明孔子不是顽固地坚持一切都要合乎于周礼的规定,而是在他认为的原则问题上坚持己见,不愿作出让步,因跪拜问题涉及“君主之防”的大问题,与礼冕的材质问题有根本的区别。此处一“从”一“违”大有深意:麻料织成的礼冕虽然符合传统的礼仪,但没有大家现在都戴的丝料织成的礼冕这么节省,所以孔子在这个问题上同意大众,因为这里材料的更换不影响礼冕在特定的仪式中所表达的意义。然而“拜下”这一仪式的有无却直接涉及我是否能够表达对君王的尊敬。按照传统,臣见君,先在堂下下拜,然后再在堂上下拜,而省去“拜下”仪式在孔子看来是一种不恭敬,因为这一仪式所表现的乃是我对君王的加倍恭敬,因此,“拜下”的免去意味着我对君王尊敬程度的某种降低。所以,尽管违反众人一致的做法,孔子仍然要坚持“拜下”这一仪式。由此可见,孔子所欲坚持的其实并非只是某种已经过时的传统礼仪或仪式,而是他所理解的礼的真正本质:礼表现我对他者的尊敬。孔子以冒此“非礼”之讥表明,他所谓“非礼勿动”等等并不意味着对于任何既成的传统礼仪的盲目坚持,而是对他所理解的礼的精神的真正维护。[3]

礼制作为《论语》中所表述的“礼”的一个分支,指全社会的等级制度和伦理秩序,除此之外,“礼”还有礼仪和礼貌之意,指具体的礼节仪式和个人在待人接物时所表现出来的道德修养。然而这三个方面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它们仍有一些交叉重叠的部分。孔子的礼制主张主要分为三个方面,第一,孔子希望通过礼制的宣扬来规范个人立身处世的原则;第二,希望礼制可以作为调节人际关系的准则;第三,也是最重要的方面――希望把礼制作为治理国家的手段。

孔子告诫他的儿子伯鱼说:“不学礼,无以立。”礼是立身的法则,不学礼,则无法立身。告诫他的弟子们:“兴于诗,立与礼,成于乐。”即人的修养开始于学《诗》,自立于学礼,完成于学乐,再次强调了礼对于立身处世的重要性。孔子要求:“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君子广泛地学习是不够的,还要以礼来约束自己的言行,这样才不至于离经叛道。孔子告诫颜渊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这是孔子指出的修行仁德的具体细节。礼是一种立身的法则,同时也是规范“中庸”和“仁”等思想道德境界以及其他美德的准则。《颜渊》篇中,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孔子认为约束自己而遵守礼的规定就是仁,礼是仁的外在形式,二者相辅相成。《泰伯》篇中,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也就是说,恭敬而无礼就会烦扰不安,谨慎而无礼就会胆怯,勇敢而无礼就会违法作乱,直率而无礼就会尖刻伤人,即使是美德也需要适当的规范,而这个规范就是礼。

礼规范个人言行的同时,也在调节着人际关系。孔子的学生有若认为:“礼之用,和为贵。”即礼的施行,以和谐为美,礼的社会功用就是调和人际关系,建立和谐社会。荀子认为:“人生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欲望使人争夺利益,而先王以礼制来约束他们,才能做到使社会不混乱,调和人际关系是为了更利于统治,人与人的关系和谐了,社会自然稳定。在君臣关系上,孔子提出“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在君民关系上,则有“上好礼,则民易使也”和“道之以德,齐之以礼”,在家庭关系上有“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义礼”。这些都是礼在人际关系中的具体运用,孔子希望可以通过“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而达到“四海之内,皆兄弟也”的理想局面。

最后,孔子把礼作为治理国家的手段,正如荀子认为的那样“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孔子在这一问题上指出:“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用礼来治理国家没什么困难,而如果不用礼来治理国家,则又该怎么对待礼呢?在治国问题上孔子强调“德治”,礼则是“德治”的外化,孔子理所当然地将推行礼制看作治理国家的手段,即所谓“为国以礼”。德治和礼制相结合的治国手段较之于刑罚的方式更为有效,《为政》篇,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用政令来训导百姓,用刑罚来整饬百姓,百姓就会尽量避免获罪,但却没有羞耻心,而用道德来引导人民,用礼教来整饬人民,人民就会有羞耻心而且归顺。可见,德治和礼制是从根本上净化民众的道德,使整个社会风气得以提升。然而这种缓和的治国手段并不是对法治的轻视,《孔子家语?刑政》记载到,子曰:“圣人之治化也,必刑政相参焉。太上以德化民,而以礼齐之。其次以政言导民,以刑禁之,刑不刑也。化之弗变,导之弗从,伤义以败俗,于是乎用刑矣。”可见刑罚只是最终手段,德治为先。

孔子对礼的这些现实作用的阐述,不仅淡化了传统礼制中突出宗教信仰的神秘色彩,扩大了礼的调节范围,也为重建和推行礼制找到了最充分的依据。[4]发展到今天的“礼”,更侧重的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所必需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脱离了封建社会时期维系等级制度的本质。礼之用,和为贵,尊重礼,实践礼是为了创造更加幸福的生活和构建更为和谐的社会。

参考文献:

[1]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年1月第1版,第13―14页。

[2]王恩来:《人性的寻找――孔子思想研究》,中华书局2005年4月第1版,第113页。

[3]伍晓明:《吾道一以贯之――重读孔子》,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3月第1版,第130页。

[4]王恩来:《人性的寻找――孔子思想研究》,中华书局2005年4月第1版,第119页。

作者简介:张梦清(1992―),江苏南京人,扬州大学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

第五篇:中西方姓名宗法与宗教信仰异同

内容提要:中西方文化源远流长,在其各自的姓名称谓文化中,尤其是宗教信仰与宗法观念的命名上有其共性,也有其差异,本文就各自文化中宗法与宗教观念的比较及姓名的价值观念、美学观念等进行分析研究,以更好地了解中西方语言与文化的历史及姓名的内涵与外延,从而达到交际的目的。关键词:姓名 宗法观念 宗教信仰 共性 差异

引言:众所周知,“语言和文化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常敬宇,1995:1),而“在人类社会中,称谓系统是一个极其庞大的语言文化系统„„人际称谓系统是一种依附于语言的特殊系统,‘语言是最重要的人类交际工具’,是一种社会现象„„没有语言,人类社会便无法生存和发展。”(田惠刚,1998:1)西方一些学者(Gilman和Brown,1958;Brown和Gilman,1960;Brown和Ford,1961;以及SusanErvin-Tripp,1972)曾对称谓语和社会的关系,称谓语的社会功能,以及称谓语的使用规则等作过调查研究,其成果得到普遍运用(贾玉新,2003:332),笔者在研究中也发现,浩瀚的中西称谓语中有许多语用隐喻含意在里面,常根据人的社会地位高低贵贱、体型、性格特征、语言文化、头衔、区域及宗教信仰等来进行相互间的称呼。因为我们知道“现代隐喻理论明确地把隐喻看作是一种认知现象。语言中的隐喻正是这种认知活动的反映和手段之一”。(束定芳,2000:50)

一、汉语宗法成分称谓:

1.1汉语称呼系统中的宗法成分:由于中国是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两千年封建制度的文明古国,因此,宗法观念比较森严,也表现于称呼中。“在中国古代社会中,以家庭为核心向外扩展所建立的社会关系,必然回形成社会的差序结构。与社在这种中国特有的家庭一社会结构中,亲属关系的重要性按照秩序井然的直系血亲或旁系血亲来排列„„家庭会的联系完全以家庭与家庭的血缘关系为基础,由家而家族,由家族而宗族,宗族有宗法,尊卑有序,等级森严。”(田惠刚,1998:222)汉语称谓中直系血亲的称谓十分复杂和严格。古代有五种“六亲”之说。“

1、父子、兄弟、姑姊、甥舅、昏媾、姻亚(《左传·昭公二十五年》)2.父、子、兄、弟、妇。(《周易·家人》3.父、子、兄、弟、妻、子。(《汉书·贾谊传》)”4.父子、兄弟、从父兄弟、从祖兄弟、从曾祖兄弟、同族兄弟。(贾谊《新书·六术》)„„等”(田惠刚,1998:225)现代一般只有第三种,即:“父、子、兄、弟、妻、子”。所以,古代有“六亲不认、株连九族”之说。古时候,信奉宗教及其普遍,所以有的姓氏反映出宗教色彩,华人有“佛/佛图”等姓,皆因先人习佛图之教,所以以此为姓。佛图为梵文/Buddha的音译,现已借用英语词,意为“佛,如来佛”,而中国宗教中的佛教与道教,特别是自汉代从印度传人中国的佛教,对中国的思想和人名文化都产生过巨大的影响。佛教宣扬的普渡众生、救苦救难等思想渗透人心,人们甚至在姓名中也表示出对佛的虔诚。如:隋末武将有宋金刚,唐代武后手下有高力士,晋到隋朝,名和字全部用佛教人名或术语的数不胜数,如:“悉达、菩提、菩萨、弥陀、文殊、师利、普贤、药王、罗侯、目连、须拔、须达、舍利、提婆、修罗、夜叉、罗刹、伽陀、沙罗、沙门、三藏、三宝”等(杨泳江,1998:202)道教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它宣掦“清静无为”,“逍遥自在”,“绝仁弃义”等思想。道教文化为中国神话、民间传说、美术音乐等提供了大量丰富多彩的素材,同时也影响到中国的人名文化,如:“人们多以丹、黄、庄、道、道德、全真、正

一、本、元、玄、一、得

一、天师、清静、仙、紫、斋、观、道台、”等有关道教的字或词取名(杨泳江,1998:203)。[!--empirenews.page--] 1.2西方宗教信仰人名:从研究中发现,人们在大量称谓中都应用了隐喻、换喻、提喻等形式。我们人类社会的名字就是在长期的生活斗争经历中所获得的。如:美国新奥尔良原是一个法国城市,许多人名、地名都是法国、西班牙的命名,许多建筑物也是以法语命名的。由于西方国家许多人都相信基督教、天主教等宗教信仰,英语中的所谓“教名”,也叫“洗礼名”。这个词在法语中称为“Nom de Bapteme”。欧美各国有姓基督(Christ),圣经(Bible),教皇(Pope)等以宗教名命名的。英语名字中的Elizabeth的隐含意为(神的誓言),丹斯为(酒神之子),John为(神的恩赐),Mike为(神之宠)”等(杨,1998:203),这些名字来自宗教或希伯莱语,即来自基督教、天主教、犹太教以及古西腊、古代罗马神话或者其它宗教里的人名。如:男子叫“John,Adam,Jacob,David,Paul,Peter,Daniel”,女子叫“Susan,Mary,Elizabeth,Eva,”等的较多。这也是为什么英语里重名特多的缘故。因此英语有James,Peter,Diana(等取自《圣经》中人物名为姓者;还有那些圣徒在姓前加ST(stunt之略),如ST.Leger(圣莱杰),(圣莫尔),(圣路易士)等如此形形色色的姓,这些人名足以反映出当时人们对宗教的某种信仰与神往。不少英语国家名字来自于希腊或罗马神话,如:(1)、Alex-tinder(阿里山大)——源于希腊语,意为“男人的保护神”,取自希腊神话中特洛伊王子帕里斯王子的尊称。(2)、Diana(黛安娜)源于拉丁语,取自罗马神话中月亮与狩猎女神的名字。(3)、Hector(赫克托)源于希腊语,意为“保护者”取自希腊神话中特洛伊战争中的英雄名。(4)、Helen(海伦)源于希腊语Helios(太阳),转义为“灿烂的”;取自希腊神话,以美著称,她引起了长达十年的特洛伊战争,故而有“Hden Of Beauty”(美人祸水)一说。(5)、Irene(艾琳)源于希腊语,意为“和平”;取自希腊神话,和平女神。(6)、Ulysses(尤里西斯)源于拉丁语,意为“愤怒的”,取自罗马神话中的英雄。英语中还有许多源于希腊语与拉丁语的,大家喜闻乐见的传统人名,如:Alice(艾丽斯),源于希腊语,意为“真理”。Katherine,源于希腊语,意为“纯洁之人”。Jewel,源于拉丁语,意为“宝石”Susan(苏珊)源于希伯来语,意为“百石花”等(1998:362,363)根据认知科学中的范畴学理论以及隐语理论的构思法,以上宗教命名法也是中西方人们在长期的生活斗争中所归纳出来的。束定芳先生在他撰写的隐喻学研究中谈到:“隐喻性思维是人们认识世界的根本方法之一。人们通过对不同事物的相似性的比较而认识事物的特征。尤其是创造相似性的隐喻,通过发现原来没有任何联系的事物之间的相似性而为人们了解某一事物提供了新的角度。正如莱考夫和约翰逊也认为,隐喻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束,2000:99)宗教命名就是给予我们一个全新的角度来看待人类所生活的世界,研究中西方文化更是让我们与世界同步,让我们更了解目的语国家的社会与文化。

二、英语民族宗教命名的历史与文化内涵

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等国的一大部分居民都是英国移民的后裔,他们的名字大多与英国人的名字相似,因此我们很有必要考究一些英国命名。英国人的祖先是五世纪左右由欧洲大陆的滨海地带移居不列颠岛。英国民族根据《圣经》中的人物取名已成惯例;人们依此为荣。如以下命名:

1、“Adam”(亚当)《圣经》故事中的人类社会始祖。源于希伯莱语,隐含义为“出自红土”。

2、“David”《旧约》中的人物,伯利恒人耶西之第八子,因杀死巨人歌利亚而著名,系古以色列第一任国王。该名源于希伯莱语,意为“可爱的”。

3、“Jacob”(雅各布),《旧约》中的人物,系耶稣12名使徒之一。

4、“Paul”(保罗),《新约》中的人物;耶稣死后传播新法,名扬四海。

5、“Eva”(伊娃)即夏娃,亚当之妻。来源于希伯莱语,意味着“生命”。

6、“Peter”(彼得),《新约》中的人物;又名西门,是耶稣12名师徒中的第一名,以善于体会耶稣的意图而著名;该名源于希腊语“石头”。(田,1998:362)而圣经中“Judas,Nero”等叛徒、暴君的名字则没有人愿意用。由于英美国家使用教名取名的较多,故重名现象相当普遍。[!--empirenews.page--][1][2]下一页

三、汉英姓名宗法及宗教观念比较

中华民族由于悠久的宗法观念,汉族人名的宗法色彩非常浓厚,又因这一民族比较含蓄,其中隐喻、转喻的命名比比皆是。汉族人名有所谓族名,如笔者母亲出生地安徽望江县有一“方上村”,全村除外乡人外,都姓“方”。福建省某一乡村解放前一农民大户人家有四百多口人,连春、夏、秋、冬的衣服都实行配给制,姓名也是家族式的宗法命名。《红楼梦》里贾、王、薛、史都是金陵城里的四大家族,每家势力都极大,连新来的官也必须拜见并巴结他们,否则轻则丢官,重则丢掉性命。“族名既是宗教结构次序的形象观照,也是社会交往时的识别表征,还是宗教结构次序的形象观照。”(田,1998:416)如:《红楼梦》中贾氏子孙有文字辈(贾赫、贾政、贾敏等),草字辈有(贾兰、贾蓉、贾蔷等),玉字辈有(宝玉、贾琏、贾环、贾珠等)。汉族的某些人名常常从内容上体现出宗法观念和伦理道德。如:“继祖、绍祖、光祖、耀祖、显祖、述祖、敬先、耀宗、”等名字的语用现象表示出中国人敬宗延嗣的传统观念。又如:中国人名中常出现“孟德、信德、礼德、敬德、爱德、帮德、宗德、宗仁、自忠、克检、忠良、忠义、忠信”等表示民族风格与美德的隐含意义,这些美德表示了中国人“温良、仁义,忠贞、忠孝、诚信、贤良、方正、节俭”等优良品德。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长幼有序”的国家,“有一些特殊的排行字,如:伯(孟)、仲、叔、季、稚、幼等,从周代以来沿用至今,用以区分长幼次序。例如周末有名的伯夷、叔齐两兄弟,观其名可知是老大、老三;孔子、字仲尼,当是老二;东汉班彪二子班固、班超的字分别为孟坚、仲升;三国孙策、孙权两兄弟的字分别为伯符、仲谋;先秦故事中的孟姜女等,都使用这些排行字。”(王国安,2003:31-32),以上称谓现象,我们可知,中国的人名文化是非常丰富,非常复杂、亦非常讲究的。

而西方国家宗教出现以后,取名开始成为一种重大的宗教文化仪式。因此,其取名时的宗教色彩相当浓厚,按照基督教和天主教的教义,孩子出生后要行洗礼,并举行隆重的宗教仪式。以前对小孩命名的人必须是牧师。后是父母亲,而现代人连亲戚好友也可为小孩命名了。而虔诚的教徒家庭中,仍很重视请牧师命名仪式。无论是否受洗礼,大多数孩子的名字一般用教名,这反映出宗教信仰在西方国家已深入人心,根深蒂固。用教名为婴儿取名是父母对子女、对家庭的未来表达良好祝愿并寄托殷切希望的一种传统习俗;所以,尽管重名现象严重,仍然乐于为之。教名多为《圣经》和古希腊、罗马神话中人物。例如:Adam为人类始祖;Augustus为古罗第一代皇帝恺撒(Caesar)的尊称;Eden是上帝为人类社会建造的乐园;Hercules是罗马神话中的大力士;Diana是月亮女神;Flora是花之女神;Helen是希腊神话中的美女;Cabfiel是《圣经》中的七大天使之一等等(田,1998:418)。西方人命名一是常采用现有教名的异体,如:Anton,Antonio是Anthony的异体,Catherine和Elizabe&的异体各多达几十个。二是采用教名的昵称,有些昵称可以对应于多个互不相干的教名,如;Jerry,有些昵称在长期的使用中升格为独立的教名,如;Gail;等。西方人还喜欢用圣经(Bj-bb)上的名字为孩子命名,如:Andrew,James,Peter,Philip,Thomas,Andam等都是西方人普遍喜爱的名字,而没有人愿用Judas等恶人的名字来为孩子命名(田惠刚,1998:365)。[!--empirenews.page--]

四、中西人名文化价值取向

从古到今,汉语中的人名充分体现了人们的价值观念。如:“文化大革命”中,人名有许多体现革命传统的名字,“卫国、卫军、卫兵、卫红、红军、红兵、宏志、红兵、伟国、伟志、学军、学工、学兵”等称谓。另有许多中国人在取名时,常常以隐喻形式意味深长地表示自己建功立业,实现抱负的愿望。如:农民领袖人物李自成、中国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现代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鲁迅先生的原名周树人、近代金石学家魏建功等。“汉民族对马有特殊的文化联想,(有“伯乐识千里马”之说)常把马比作杰出人物,因而许多人喜欢用马部首的字如‘驹’、‘骅’、‘骐’、‘骢’、‘膦’、‘骥’等为名,这也往往是表示企盼在事业上出人头地,有所建树。”(王国安等,2003:37)另外,中文人名中有表“长寿富贵、福寿双全、平安吉祥、家庭和睦”等价值观念,如: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许多人常用“来福、双喜、福贵、长寿、多寿、长发、吉祥、发财、平安、祥和、祥生、祥云、”等来命名。英语中也有敬慕名人的称谓,如:美国第一任总统Gorge.Washington,第十三任总统Abraham Lin-cob,以及Jefferson,Roosevelt总统等的名字用作地名、城市名特多。另外,如:“Homer(荷马),Franklin(富兰克林),Milan(密尔顿),Byron(拜伦),Alexander(亚历山大)等等”,“教名的数量有限,但却深受西方人喜爱,而较少用非教名为孩子命名„„教名多为《圣经》和古西腊、罗马神话中的人物。中国汉族不但无此习惯,而且还必须尽可能地‘避讳’名人的名字,西方人可以父子同名或者常人与伟人同名,但在汉语人名中是绝对不容许的。”(1998:418)西方人还有用明亮的颜色词命名的习惯,如;Green(格林),Black(布莱克),Blue(布鲁),YeHow(耶露),Pink(平克)。另用一些表“幸福、明亮、快乐、甜美、美满”的抽象名词来命名,如:“Bliss(极乐),Bfight(明亮的),Sweet(甜蜜的),Goodyear(幸福岁月),Woolworth(羊毛——价值),Words-worth(话语——价值)Gold(金),Silver(银),Copper(铜),Stone(石头),Glass(玻璃)”等。(1998:372)

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可知在浩瀚的中西称谓系统中,以宗教和宗法观念命名的现象比比皆是。由于中国的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是一个宗法社会,宗族有宗法,尊卑有序,等级森严,因此,命名也是遵照这一系统而行,而西方对基督教、天主教等顶礼膜拜,人们用教名的现象普遍存在,用圣经里的名字命名更是数不胜数,研究人名文化,对我们研究并学习中西语言的共性大有裨益。

下载中国古代的礼制和宗法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古代的礼制和宗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国古代

    中国近现代仁人志士对国家出路探索的艰辛及启示 【内容摘要】鸦片战争之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办封建社会,为了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对国家的出路进行探索,......

    神权思想与礼制政治功能(5篇模版)

    对早期中国政制意识形态的考察和分析 商纣的暴虐是商纣的败亡之根由,也是其治下一小邦国崛起最终取而代之的机缘,无论是在政制实践还是政制观念层面,替代者反其道而行之,己者的......

    《红楼梦》中体现的中国封建阶层礼制

    浅探《红楼梦》中体现的中国封建阶层礼制 【摘要】中国,作为一个长久以来的礼仪之邦,一直以来以传统的礼仪文化著称,人们为“法”和“礼”还有道德等各种规范共同约束。在文学......

    民俗学论文-赣中南客家礼制风俗探究

    赣中南客家礼制风俗探究 (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研究生院 2009级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 袁建锋 学号:2009010500 ) 摘 要: 客家,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重要的一员,具有显著特性的汉族民系......

    中国古代科技

    中国古代科技 1.造纸术 (1)西汉先后出现絮纸和麻纤维纸。甘肃天水放马滩出土的绘有地图的纸,是目前世界上所知最早的纸。 (2)东汉宦官蔡伦于105年改进造纸术,制造植物纤维纸。 (3)造......

    中国古代神话故事大全(本站推荐)

    中国古代神话大全 《精卫填海》 “精卫填海”是古人颂扬善良愿望和锲而不舍精神的神话故事。 相传,太阳神炎帝的小女儿去东海边游玩,不断掉进大海淹死了,她死后,灵魂化作一只小......

    中国古代名人名言大全

    中国古代名人名言大全 1、人为刀俎,我为鱼肉。2、前事不忘,后事之师。3、尺有所短,寸有所长。4、桃李不言,下自成蹊。5、失之东隅,收之桑榆。7、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8、运筹帷......

    中国古代诗歌大全

    容介绍:《中国古代诗歌大全》收录作品时间自先秦始,直至当代(只包含现当代的古体诗和近体诗,不包含新诗),内容丰富,涵盖面广,包括汉赋、乐府诗、古体诗、近体诗、词、散曲、元代杂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