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神权思想与礼制政治功能
对早期中国政制意识形态的考察和分析 商纣的暴虐是商纣的败亡之根由,也是其治下一小邦国崛起最终取而代之的机缘,无论是在政制实践还是政制观念层面,替代者反其道而行之,己者的败亡之途成就了他者的兴旺之道,正所谓败不败于人也,败于己也。
相较于夏、商前朝,周朝的统治者表现出了成熟的统治艺术和统治智慧,如果追溯中国早期的政治、法律思想,在遍览三代的有限文献后,现代人的目光会充满惊讶地定格在周。因了遥远,也因了简单,再加上现代人强健的思维,前朝之事反格外清晰。固然,残存的古代文本是视线的引导,但后人的思维会把骨架补充,最终血肉丰满。唯一的可能,这种可能也许也是缺陷,那就是身处在当下的我们,也许会用现代的眼光来分析和看待几千年前人的思想,即骨架是古代,而血肉却是现代,最终的结果,会是一个非今非古的怪异。但实际上,汗牛充栋的历代文本又何尝不是这样一个意义上怪异呢?以当时的观念和需要为刀为刃为剑为先锋,清理和裁减,最终得到所要,而这个所要的意义与指向,也许迥异其原初的存在。如果有意识地为之是另一回事,而如果对那些极力还原历史的人,这是一个风险,而这样的风险,我们清楚知之,但难得脱,就象,人,又怎么能走得出自己的皮肤呢?
也许还不至于那么悲观,也许也有得脱之途,那就是尊重残存的古代文本,进行合理的逻辑推论,或者严密、理性的逻辑暗流,会给予我们对遥远存在的一个比较真实的认识?这是一个期待,期待之根本前提,是古人之理性和今人之理性皆同,理性之人可以互相理解,可以互相认识和沟通,不管是处于时间之流和空间之域的任何一点。也正是这样的期待,给予了现代人们回顾历史的一些勇气,一些底气,还有一些信心。
西周政治的亮点是其政治法律思想,流传于后世的,是当时占有统治地位的政治法律思想,从这个意义上看,为今人所熟知的,也就是当时的意识形态。如果我们考察中国历代的政治法律思想的历史,循其正统,就是一部连绵不绝的中国古代社会的意识形态历史。
法律思想和实践,渊源于政治之实践和思想,最初的阶段是两两不分,混沌一体,即使到了现代社会,学科上固然是分家,泾渭分明,但在实践的层面,却是错综纠缠,血肉相连,如果强而分之,或许就是树干和枝叶自异的局面。此言当不为过罢。考察西周正统政治法律思想,而直以意识形态名之,也正是基于这样的考量。
西周意识形态有两大构成要素,一是神权法思想,一是礼制思想。神权法思想围绕周王的统治地位展开,为周王成为天下之主,给予理论解说,并以国家权力为辅佐,遍及于王土,让国人信之。西周礼治思想主要解决王权之下的国家统治权力的分配和社会秩序的塑造和维持。如果讲神权法思想具有超念的意味赋予周王以高高在上的神圣的光环,那么礼制思想就是具有实践性的既是日常政治生活的规则和条理也是日常政治生活的展开、运转和实现。显然,无论是神权法思想还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思想及与两者匹配而形成的相应社会制度,都反映了文明社会初期的农业经济形态和生产力状况,也反映了其对生活于其中的人类社会观念和建制的直接影响。
一、西周神权法思想
中国的神权法思想,形成于夏代,极盛于殷商,动摇于西周。神权法思想是夏商西周三代统治合法性的根据。
夏代邈远,史料匮乏,从零星痕迹中,后人把神权法思想的萌芽定位在了夏代。“有夏服天命”,夏代的统治者认为统治权是秉承上帝或皇天的意志而获得。如果不服从统治秩序,统治者可以代表天进行天罚。但夏代的统治者没有回答,为什么他们可以获得天命,只是在既有的掌握统治权的基础上,为使其统治获得令人信服的合法性,而宣布自己是服天命。当然如果追根溯源,夏代统治者的权力,可能是来自于信任、才能和武力,但是这些因素,归根结底,无法为其统治赋予普遍性的、权威性的合法根据。
殷商时期,神权法思想发展得完备而系统。商代神权法思想回答了一个重要问题,即为什么
统治者会承受天命,答案是统治者的祖先与上帝的关系密切,甚至是具有血缘关系,这样祖先神与上帝神的融合,为商王独享天命,提供了权威性的理由。在制度上,也发展出了保障这种独占性的制度,如聆听天意的祭天仪式,只能由商王一个人进行,然后由商王告知于臣民大众,这是一个非常有效的维护商王秉承天命的制度,也是一个有效的把商王的意志转化为上帝意志从而获得神圣权威性和普遍服从性的制度。鉴于其有效性,后来就由西周继续发扬光大了。
周取代商,对神权法思想是一个打击,是现实对观念某一个方面的粉碎,但即使如此,神权法思想在新的现实之下,却在发展了。这就是西周以德配天的君权神授说。
以德配天从理论上解决了周取代商的难题,即主张一种新的观念,皇天无亲,唯德是辅。认为天授予天命的根据,不是殷商所主张的血缘关系,而是承受天命者的德行。德行者,保民也。这样把天命和人事联系起来,在统治正当性的神性因素里纳入了世俗因素,甚至这个世俗因素即保民、爱民的德,在统治权的归属上,更具有决定性。这是一个巨大进步。以德配天所确立的统治正当性的实质性根据,是在了德政,而天命是对这个根据的认可,反倒是具有了形式的意味从而退居其后。
以德配天在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关系上建立一个保护与服从的关系,被统治者的服从来源于统治者的德行,否则,就是缺乏天命,就可以不服从。这固然是神权法思想的一个发展,也是神权法思想作为强有力的意识形态走向末路的开端。以德配天也开启了神权政治走向世俗政治的通路。神权政治的特点是把统治者个人与神做直接的密切的个人性联系,可以是血缘上联系,也可以是智识上的联系,从而突出统治者的神圣的至高无上。而世俗政治,是把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直接相联系,二者之间是保护和服从的关系,是政治权力服务于民众福祉的关系。
以德配天,也昭示了后来几千年中国朝代的变迁,数朝的兴起沉落,莫不以失德于民和有德于民为原由和号召。从这个意义上看,西周之后的中国政治,从其意识形态观之,是实有以民为本的元素,只是由于制度本身再加上其他观念的桎梏,德治理念所产生的实际效果,只得这个观念所宣扬的部分甚至毫厘,而且也是只在盛世,才被人看到。
二、西周之礼
西周礼的核心原则,是亲亲,尊尊,长长和男女有别。这些基本原则,既对受规范对象的日常生活即家族生活进行规范和约束,另一方面,也超逸出家族生活范畴之外,在更高的社会政治生活层面直接发挥作用。
在西周时期,礼不下庶人,礼是调整奴隶主贵族阶级内部关系的一种行为规范。从西周之礼发挥作用的空间来看,一方面是奴隶主贵族的家族内部生活以及家族之间的交际生活,另一方面,也还是西周时期的政治生活。在这里,我们主要探讨西周之礼作为一种政治生活规范的存在及其所发挥的功能。实际上,西周时期的礼,其功能一方面固然是以家族为单位的对个体行为的调整,但另一方面,还有更大的更深厚的政治意蕴。如果讲,西周之礼的政治功能的色彩远远浓厚于其作为一种普通行为规范的色彩;其政治功能的重要性要远甚于其规范日常生活的重要性,这个观点也许并不为过,也是真实。
西周时期的礼,尤其是亲亲原则,承载了重要的政治权力的分配功能,而同时作为一种具有相当程度威信的规范,也对当时既存的政治经济文化格局赋予了正当性。从这个意义上来看,西周之礼,其特质更多的是一种具有直接性和在场性的政治生活原则,维护的是既有政治格局的现状和保其延续性,其功能发挥的空间,就是政治生活空间,其对政治的影响,具有直接性,而非中介。在这一点上,和后来的儒家之礼,具有明显区别。
亲亲原则,是西周礼的核心,其含义,是亲疏有别。亲疏有别的要求,不仅是发生在通常的日常生活之中,在政治生活领域,也是支配政治权力分配和政治利益享有的原则。
亲亲原则,对政治生活的指导,就是任人唯亲。在现代社会的话语场景中,任人唯亲已经具有了明显的贬抑,甚至等同于政治的落后或者政治的腐败,但是在华夏有朝有国的开端,任人唯亲,却是具有正当性的分配政治权力和政治利益的基本原则。
任人唯亲原则,确保了在政治上业已获取统治地位的家族,其优势地位的血脉延续性,从而“贵者恒贵”。而这些贵者,都是西周的皇亲国族。亲亲原则,把国家上上下下的政治生活,演变成一个具有血缘关系的庞大家族的家族生活。中国延续几千年的家国一体,有朝以来,就这样以国家强制力作为后盾,被塑造。需要强调的是,西周时期的家国一体,是真正意义上的家国一体。具有血缘关系的家族,垄断了政治生活的参与权,垄断了普通民众通过政治渠道,上升进入社会高层的途径,这和后来秦汉以后封建社会意义上的家国一体,还是有着明显的区别。
任人唯亲原则所产生的政治参与空间,明显的特征,就是封闭性,以血缘为屏障,阻隔了社会其他群体进入政治生活,为官为吏。如果讲政治生活空间的封闭方式,可以有多种,那么以血缘纽带为屏障的封闭,尤其具有私利性。如果可以把专制定义为政治生活空间的封闭,那么以血缘为纽带和维系的专制,尤其具有道德上的可谴责性。如果可以把专制制度也分为三六九等,那么以血缘为基础的专制,就是专制中的最低下者。
一般性地来讲,政治生活空间的一旦封闭,就成为一把双刃剑,一方面确实是保障了统治阶级的利益,但另一面,却也埋下了危及其统治的祸根。
封闭的政治空间所形成的对利益既得者的保护效应,只是具有短期性,而从长远来看,一方面,由于不具有竞争性,使得当权者失去了危机感,同时也就失去了奋斗和自我激励、自我提升的精神意志,因此,政治的平庸、萎靡甚至骄奢,就成为必然;另一方面,社会上的广大民众,对现有状况的不满,必然会进行反抗,反抗导致当权者对暴力镇压的格外倚重和青睐。暴力的使用者,其初衷固然是为了消灭反抗者,以延续和确保自身的安全和利益,但当政治生活里充斥着暴力和暴虐时,距离使用这些暴力和暴虐的政权自身的灭亡,也已经为时不远。
同亲亲原则一样,尊尊原则,也是一个具有直接性和在场性的政治生活原则。但尊尊原则的功能,具有辅助性,即辅助亲亲原则所塑造的政治格局处于一种被尊重被认可的状态。两相比较,显然亲亲原则,更具有根本性和基础性,是决定权力分配的基本原则,是政治生活的基础性原则。
这里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西周之礼作为一种规范,并不具有普遍性,而是具有特殊性。西周之礼的适用,严格地恪守着不下庶人的训诫,这固然是等级划分中位于高位的阶级为体现自己优越地位的一种特别表达或者就是一种需要,但从政治的角度看,这潜藏着一个危险,即礼作为一种国家权力的分配原则——在任何形态的国家里权力的分配原则都堪称是政治生活的最最基本原则,还作为一种为权力的分配赋予正当性的原则,特别是在后一个意义上,其适用范围的特定性、缺乏普遍性,实际是弱化了礼对全社会各个阶层的说服力量,而变为在一个小圈子里分配、然后在这个小圈子里论证分配的合理性或正当性。显然,具有国家整体意义的政治权力分配制度的正当性陈述,承担着明确的服务于政治统治的功能,而从确保政治稳定来讲,应当是及于全社会的所有民众的,这样才能获得广泛的民众支持。但礼不下庶人的规则,实际上是把民众的支持和接纳,置之度外,甚至就是漠视或者轻蔑。这样的权力分配制度,由于,缺乏最基本的政治要素——民众的支持,这是其一大明显的缺陷。
三、西周意识形态的后世影响
西周正统政治法律思想即意识形态对后世的影响,绵远而流长,非限于周一朝一代,其重大者,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以德配天的神权法思想,贯穿西周以降的中国古代社会。以德配天为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开启了从神权通向世俗的通路,政治统治的正当性最终奠定于人事,即保民和爱民,其成熟形态为仁政思想。以德配天也为中国朝代的更迭伸张了合理性,几千年中国古代社会的绵延,人们对朝代更迭的认同,如果讲缘起于以德配天,也许也不为过。二是以宗法等级制度为核心的礼的思想,成为中国古代社会正统统治思想的核心。当然在其后的时代,礼的适用范围和功能发生移转,从西周之时主要作为政治权力分配功能的原则,到汉代以后转变为社会生活层面秩序塑造和维持的机制,但礼的基本原则,亲亲、尊尊、长长和男女有别,并未发生改变,反而得到巩固和强化。三是西周意识形态奠定中国古代社会意识形态的基本格局。从周朝到终结于辛亥革命的中国古代社会,绵延2000余年,在这个过程中,经历多个朝代的更迭,但朝代的更迭似乎可以简单地理解为统治家族的更迭,而在社会秩序、生产方面甚至社会控制策略方面,各朝之间却是承继和延续,而且表现出了高度的相似性,当然在这个过程里,不排除一些历史性的进步,如生产工具的更新和发展所带来的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等等,但这些进步却改变不了历朝在社会政治、经济统治上的同质性质。中国古代社会为什么会持续2000余年之久?如果把古代社会视为一个绵延的整体存在,从其政治法律统治的思想,可以得到一些答案。从历史的角度看,中国古代政制的意识形态是一个超越了朝代更迭的思想体系,其自身包容了朝代更迭,蕴涵了朝代必然更迭的基因,包含旧朝代灭亡的必然性和新朝代出现的合理性,因而无论新旧朝代如何更迭,却是没有走出意识形态这个超越各个朝代的巢臼。
周朝的意识形态两大支柱,一是神权法思想,倡明君权神授,倡明贤德之人可以取代不贤之人,这是一个非常革命的思想,也是一个充满内在危机和忧患的思想。二是礼制思想,礼塑造了统治阶级所期待的社会等级秩序并维系之。无论是君权神授还是礼,都内化为中国古代社会正统政治法律思想的核心内容。但中国古代社会大一统的意识形态基本格局的奠定,追根溯源,是在了周朝。
西周意识形态之成为汉朝以后所形成的中国古代社会正统意识形态的基础,以儒家尤其以孔子为媒介.怀抱统一、安定、和平的政治理想的孔子,春秋时期穿越于烽烟四起、分崩离析的诸侯之间,悲叹曰:吾从周.彼时的孔子之从周,尚为一介学者的个体性思想,对他所侧身的家国天下并为实质性价值或意义.当孔子被尊为圣人和先师的汉代以降,孔子的学问成为贯穿其后中国古代社会的主流,于是乎,在意识形态层面,也都跟随着孔子从了周。无怪乎?无怪也。
作者简介:北京青年政治学院法律系教师,副教授。免费考研网www.xiexiebang.com
第二篇:礼制与传统建筑
礼制与传统建筑
关键词: 礼制;传统建筑
摘 要: 礼制思想影响了中国传统建筑的发展。本文从空间格局、建筑形制、比例尺度以及色彩、材质等方面分析礼制思想在传统建筑中的体现,讨论了建筑作为文化载体与礼制文化的结合及意义。
一、前言
中国传统建筑发展了几千年,在世界建筑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体系。这套延续而独特的建筑体系深受传统中国礼制思想的影响,建筑形成了等级森严的表现。在漫长的封建体制重压下, 建筑的型制几乎没有质的发展。“大屋顶”和封建皇权一样, 统治了中国数千年。为了维护统治,沿袭旧制成为一种规范, 甚至是一种根深蒂固的习惯。中国建筑长时期缓慢的,却是极富韧性的超稳定发展,这表明了在中国古代建筑发展过程中, 存在一个相对稳定的建筑发展观。这种发展观即是传统的礼制文化。
礼制文化的核心是儒家文化,在战国时期逐渐形成一套体系。自汉代起,儒家思想被君王所采纳,至此影响了2000多年。古代社会的国家管理方式既非法制社会,也非通常人们认定的人治社会,而是礼法社会。礼法是礼制与法律相结合的概念,融入哲学家的思想,法学家的智慧和政治家的实践。礼制是德治梦想的具体化,通过礼仪定式与礼制规范塑造人们的行为与思想;通过法律的惩罚维护礼法的绝对权威。可是中国的礼制最终的目的是通过规定人与人的之间的关系礼法,来维护一个稳定的社会统治秩序,最终的目的是为了维王者的统治。
孔子曰: “夫礼者, 所以定亲疏, 决嫌疑, 别同异, 明是非也。”即所谓的礼, 指的就是约束全社会的一套行为规范与准则, 其中有的是习惯, 有的则是明载典籍的条文法, 这便是古代中国的礼制系统。礼制营国的思想最早出现于周代, 孔子曰: “天下有道, 礼乐征伐自天子出”。他们心目中的礼被提到“上下之纪, 天地之经纬” 的高度;被作为“经国家, 定社稷, 序人民”的重要统治手段。所以周代建国极其重视建立秩序。“礼者别贵贱尊卑也”, 便是礼治秩序的实质。孔子对周礼推崇倍致, 并以“克己复礼”为神圣使命, 所以礼制也是儒家文化的核心内容。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礼制作为规范个人与家庭、个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之间应遵循的行为准则, 更是渗透到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 自然也深深影响了中国的建筑。
二、礼制、礼制与建筑 1.礼制
所谓礼制, 所指往往不一: 强调的是礼的等级名分制度, 泛指各类典章制度(包括社会制度、国家制度, 诸如封建制、宗法制), 又特指礼仪制度(制度化的礼仪)、礼器制度或各种有关的名物制度。传统建筑中的礼制突出上述第一层含义, 因为礼制所涵摄和强调的“等级名分”, 属于礼的精神和特制。其内核是宗法和等级制度。2.礼制与建筑
梁思成先生说: “ 建筑是人类征服自然, 改造自然斗争的记录。建筑又是一种艺术创造, 反映着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和政治经济状况;不同民族的衣食、器物、居室都有不同的(民族)性格或(民族)特征;建筑在人类一切造型创造中是最庞大、最复杂的, 所以它代表的民族思想和艺术更显著, 更强烈, 也更重要。建筑可以反映建造它的时代和地方的多方面的生活状况。” 从这段话中, 我们可以看出建筑除受其建造时的地理环境的影响外, 更重要的是受其文化的深刻影响。建筑是文化的载体, 作为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文化思想体系之一的礼制思想从城市规划布局到民居院落的形制乃至建筑规制方面都有所体现。
三、礼制在传统建筑中的表现手法 1.空间格局及建筑形制
都城形制往往是礼制最具体甚至最高体现。《周礼.考工记》中的“匠人营国”一节中记述: “ 匠人营国, 方九里, 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 经涂九轨。左祖右社, 面朝后市。市朝一夫。”王城必以宫城居中轴线, 因为这是天子所居之地。以宫城为平面坐标系的原点设立其他建筑群, 即宫城左前方为祖庙(宗庙)(礼制建筑是礼制体系下形成的独特建筑类型,宗庙是礼制建筑中非常重要的形式。古人以左为上, 可见宗庙在古人心目中的分量。), 右前方为社稷坛;祖庙象征宗法血缘, 社稷以示国土, “普天之下, 莫非王土” 也。宫城外前方为朝、后方为市。朝在宫之前, 君王面南, 群臣北拜。贸市为次, 占地又小, 只应设于整个王城北部“卑位”。而那些居民闾里分布于宫城外围, 与宫城保持一定距离, 既不得闯入城之禁地, 又要在位置上起到拥戴宫的作用。很明显, 这个王城的空间格局就充分体现了贵贱尊卑的礼治秩序。《礼记.曲礼下》: “君子将营宫室, 宗庙为先, 厩库为次, 居室为后。凡家造, 祭器为先, 牺赋为次, 养器为后。” 中国古代的居住建筑以北京四合院形式为最典型, 它更符合我国古代社会的家庭型制需要和宗教、伦理需要。其种类很多, 有小型的一进式, 也有复杂的多进式。最典型的就是三进四合院。从宅门进入宅内, 是一个小而狭的院子。南侧有一排朝北的房子, 叫“倒座”, 这是仆人住的房间, 也可供来客过夜住, 其它则堆放杂物。小院的北首有一垛墙, 正中(宅的中轴线上)有一扇装饰华丽的门, 叫垂花门, 门内一个大院, 即“四合院”的主院。主院是一个植有绿化、进深较深的庭院。庭院正中占主导地位的是正房, 中轴线贯穿其中, 坐北朝南, 体量是整个宅院中最大的, 这里住的是宅主(长辈)。其两侧还带有东西耳房和小跨院。正前方的左右是厢房, 那是晚辈住的地方。厢房则开间小, 进深也浅。正房之后有小院, 这是第三进, 一排房子坐北朝南, 叫“罩房”, 一般是女佣的住房、库房、杂物等。妇女不能随便到外院, 客人不能随便到内院, 内外分明。从建筑的规制及用途可以清楚地看到其尊卑、男女有别的特点, 这就是礼制思想的典型体现。仅按方位布局一说, 尚不足以显示礼治秩序, 还有“以大为贵、以多为贵、以高为贵”等一系列礼制等级制度的营建措施, 以进一步强化礼制规划秩序, 树立“王者之尊”的威严。
建筑作为起居生活和诸多礼仪活动的物质场所,理所当然要发挥“养德、辨轻重”的社会功能。房屋建筑是贯彻礼制等级制度的实体,在单体建筑中, 等级制还表现在屋顶做法上。屋顶的等级限制十分严格, 从最高等级的重檐庑殿、庑殿、歇山、悬山、到最低等级的硬山顶(表1),形成了完整的等级系列, 对于不同建筑的等级面貌, 起到了十分触目的标志作用。明代以后, 庑殿顶、歇山顶作为传统建筑中伦理品位显贵的大屋顶形式, 只能用于宫殿、帝王陵寝和大型寺庙殿宇之上, 以其庄重、雄伟之势表现帝王的至尊。2.比例尺度
“匠人营国”一节中关于城隅高度和道路宽度提出了礼制营建制度。其内容是: “王宫门阿之制五雉, 宫隅之制七雉, 城隅之制九雉。经涂九轨, 环涂七轨, 野涂五轨。”这个制度是按照城邑建设体制, 依爵位尊卑而定的营建等级制。卿大夫采邑都的城隅高度是五雉, 诸城的城隅高度是七雉, 而王城城隅高度是九雉。三级城邑的城隅高度是据“以高为贵”的礼制要求;三级城邑道路宽度是: 王城为九轨, 诸侯为七轨, 邑都为五轨。此“以多为贵”也。从这两个例子中, 我们可以了解到, “匠人”规定王城、诸侯城、都这三级城邑的礼制营建制度量的级差, 是用一组以“二”为公差的等差级数来表达。自王至卿大夫, 因“名位不同, 礼亦异数” , 所以“自上以下, 降杀以两, 礼也„”。这种等级制更重要的还在于约束各级城邑的大小规模。譬如各诸侯国的采邑规模, 西周就有严格的规定。“ 先王之制, 大都不过叁国之一, 中五之一, 小九之一。”(左传)。诸侯国都也是按受封爵位尊卑来定城的规模的。王城、诸侯城、都各级等第分明, 不容僭越。《礼记.王制》中关于祭祀房舍也有记述: “天子七庙: 三昭三穆, 与大祖之庙而七。诸侯五庙: 二昭二穆, 与大祖之庙而五。大夫三庙: 一昭一穆, 与大祖之庙而三。士一庙。庶人祭于寝。”关于第宅制度, 在封建社会里也是非常重视的。自从在周礼、仪礼等书中明文规定礼仪制度以来, 统治者们就愈益重视封建社会的整体秩序。园宅逾制的就有罪。秦汉时期没有明文可考, 不能妄测。而到了唐代已是封建社会发展的昌盛时期, 一切设施全有很严整的等级差别礼仪制度。建筑方面也制订了很严格、详细的规定。
《唐会要.舆服志》载: “又奏准营缮令, 三品以上堂舍不得过五间九架, 厅厦两头, 门屋不得过五间五架。五品以上堂舍不得过五间七架, 厅厦两头, 门屋不得过三间两架。勋官各依本品, 六品七品以下堂舍, 不得过三间五架, 门屋不得过一间两架”。“又庶人所造堂舍, 不得过三间四架, 门屋一间两架。”《宋史.舆服志》载:“庶人舍屋许五架, 门一间两厦而已。”《明史.舆服志》载: “洪武二十六年定制公候前厅七间两厦, 九架, 中堂七间九架, 后堂七间七架, 门三间五架。家庙三间五架。廊庑庖库, 从屋不得过五间七架。一品二品厅堂五间九架, 门三间五架。三品至五品厅堂五间七架, 门三间五架。六品至九品厅堂三间七架, 门一间三架。洪武三十五年申明禁制, 一品至三品厅堂各七间。庶民庐舍洪武二十六年定制不过三间五架。三十年复申禁饰不许造九五间数, 房屋虽至十二十所, 随其物力, 但不许过三间。正统十二年令稍变通之, 庶民房屋架多而间少者, 不再禁限。”由此可以看出,对于建筑的比例设定,有着严格的礼制要求,等级分明。《大清会典事例》载述: “府第房屋规制„顺治九年定亲王府基高十尺, 外周围墙, 正门广五间启门三, 正殿广七间, 前墀周围石栏, 左右翼楼各广九间, 后殿广五间, 寝室二重, 各广五间, 后楼一重, 上下各广七间, 后殿至楼左右均列广庑, 压脊仙人以次凡七种, 余屋用五种„又定公侯以下官民房屋台阶高一尺„。十八年题准, 公侯以下三品官以上房屋台阶高二尺, 四品以下至士庶房屋台阶高一尺。”
等级的限定深深地渗透到技术性的细枝末节。结构构件尺寸同样有严格的模数规定。如宋代建筑构屋之制, 以“材”为祖的材分制度和清“斗口”制度.不同等级的“材”用于不同等级的建筑,用这些数字的差别标示出了不同等级人的建筑等级差别.3.色彩、装饰
装饰图案的用量、门窗络纹花样、雕刻题材、彩画式样也有数量有等级规则。《唐六典》:“王公以下屋舍不得重栱藻井,仍通作乌头大门,非常参官不得造轴心舍及施悬鱼、对凤、瓦兽、通栿、乳栿装饰。士庶公私宅第皆不得造楼阁临视人家。庶人所造堂所,仍不得辄施装饰。”《明会典》: 只有五品以上官吏所建的房屋梁柱间许施青碧彩绘, 屋脊许用瓦兽。装饰色彩也体现着严格的等级秩序。在五行说中, 黄色、金色代表中央, 象征高贵与华丽, 因而在清代被规定为皇家宫殿的御用色, 即以黄色为尊, 其下依次为: 赤、绿、青、蓝、黑、灰。天子龙衮, 诸侯黼,大夫黻, 士玄衣纁裳。服饰上的等级差别也体现在传统建筑装饰的文化主题、规格、品位等等, 如龙的装饰图案, 一般只能出现在皇家的都城、宫殿、坛庙、陵寝等建筑上。
“楹, 天子丹, 诸侯黝, 大夫苍, 士为黄。..天子宫殿前柱子可漆成红色, 诸侯的为黑色, 大夫的为蓝色, 士人堂屋前的柱子则只能漆成黄色。礼有以文为贵者: 天子龙衮, 诸侯黼, 大夫黻, 士玄衣纟熏裳。天子之冕, 朱绿藻, 十有二旒;诸侯九, 上大夫七, 下大夫五, 士三。此以文为贵也。”(《礼记.礼器》)宋代: 仁宗景三年(公元1036 年)诏: “非品官毋得起门屋, 非宫室寺观, 毋得彩绘栋宇及朱漆梁柱窗牖雕铸柱础。”对于一般宅制规定: “私居执政亲王曰府, 余官曰宅, 庶民曰家, 诸道府公门得施戟, 若私门则爵位穷显经赐恩者许用之, „六品以上宅舍许作乌头门, 父祖舍宅有者, 子孙许仍用之。凡民庶家, 不得施重木共藻井, 及五色文采为饰, 仍不得四铺飞檐”(《宋史.舆服志》)。清代: 据《大清会典事例》载:“顺治九年定亲王府正门殿寝均绿色琉璃瓦, 后楼翼楼房屋均本色筒瓦, 正殿上安螭吻, 凡有正屋正楼门柱均红青油饰, 每门金钉六十有三, 梁栋贴金, 绘画五爪金龙及各色花草, 正殿中设座„凡房庑楼屋均丹楹朱户, 其府库仓廪厨厩及廪候各执事房屋, 随宜建置于左右, 门柱黑油, 屋均板瓦。又定公侯以下官民房屋, 梁栋许画五彩杂花, 柱用素油, 门用黑饰, 官员住屋, 中梁贴金, 二品以上官, 正屋得立望兽, 余不得擅用。”如今天故宫博物馆中的太和殿采用品位最高的重檐庑殿屋顶, 赤柱黄瓦, 额枋青绿, 屋顶走兽与斗拱出挑的数目为最多, 雕刻精美, 彩绘以龙、凤为题, 色彩偏于金黄。
四、结 语
礼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在建筑上主要表现为: 自觉地以建筑形式区分人的等级, 达到维护阶级社会秩序的目的, 这在世界上是中国仅有的。如果说西方古典建筑体系以宗教建筑为主导, 那么中国古典建筑体系, 可以说是以礼制性建筑为主导。基于礼的需要而形成的建筑等级制度, 是中国古代建筑的独特现象, 它对中国古代建筑体系产生了一系列重大的影响。严密的等级制度, 把建筑布局、规模组成、间架、屋顶做法, 以致细部装饰都纳入等级的限定。形成固定的形制, 并长期延续趋向固定程式, 从而使得整个建筑体系呈现出建筑形式和技术工艺的高度规范化;保证了建筑体系发展的持续性、独特性。虽然现代社会礼制思想逐渐淡化,但建筑作为文化的载体和体现,在现代传统文化的传承方面,传统建筑的复兴和继承,是我们这代建筑师需要不断摸索和探讨的。
参考文献:
1.李文芳.基于礼制的传统建筑分析,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8.06; 2.楼庆西.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中国旅游出版社,2008; 3.潘谷西.中国建筑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第五版),2004; 4.刘敦祯.中国古代建筑史,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8。注:所有图片来源于网络。
第三篇:德育政治功能拓宽
德育政治功能拓宽。德育政治功能随着国
际和国内政治发展而发展。(1)现代世界各国各民 族之间既有竞争 , 又相互合作与尊重。为了全人类 利益, 也为本国、本民族自身利益 ,人类必须超越国 界,超越民族、文化、宗教和社会制度的不同, 通力合 作。这样 ,德育政治功能主要在于促进社会公正、和 谐、维护国际和平、合作、团结。(2)突出和平教育。即学会和平地解决冲突, 包括社会冲突和自然界冲 突。使人们懂得以理智代替战争, 以宽容代替暴力 , 以和平代替冲突 ,这是和平教育的根本宗旨。(3)我 国现代政治集中表现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因而执 行党的基本路线 ,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 ,保证社会主
解放 四 十多 年 , 德 育 , 尤 其是中 小 学德育 , 几 乎 始 终是 和 它 的政 治 功 能 连 在 一 起 的 , 大体 已 经形 成 了
这么 一个规律 : 重视政 治 的 时代 , 就 必 然重视德 育;反
之 , 德育也就被 忽视。在许多 人 头 脑里 , 德育 即 政治.甚 至 认为 , 无产 阶 级的 革命接班 人 , 就得 靠学 校培养 出
来。这就给我 们提 出 了 一 个 问题 , 德育 的政 治功 能 究竟
有 多 大 , 学 校 特别 是中 小 学 德 育 _ 〔 作 的 主要 任务 , 是 不
是培养无产 阶 级政治 家 ? 历 史 地看 , 在 革 命 和 战 争 年代 , 政治 斗 争 是 中 心 , 强 调德育 的 政治 功 能 , 是 必 然 的。在 一 场 你死 我 活 的政
治 斗 争 中 , 首 先 要 考虑 的 是 一 个 人站
在 哪一 边 , 而 不是
考虑他 的道德修 养 有 多 高 , 能 力 有 多 强。如果 站 在敌对
一 面 的 , 他 的 道 德、知识和 能 力 只 能 加 强 对方的 力 量。
革命胜利 了 , 中 心 转 移 厂 , 要 搞 经 济 建 设 了 , 政治 就 应
当淡 化(当 然 不是 消 失)六 f 一 年 代 提 出 “ 阶级 斗 争 为
纲 ” , 不 适当 地 夸大 了政 治 斗 争 和 形 势 , 把许 多 人 民 内
部 矛 盾 , 甚 至 党 内外 的 某 些 不 同 意 见(其 中许 多是 正 确 的 意 见)、善 意 的 批评 都 归 之 于 阶级 斗 争、路 线 斗 争 , 酿 成 了 一 场 比 一
场 更 残 酷 的、消 除 内 部 不 同 意 见 的 政 治 运 动。受 这 个大 气 候 的 影 响 , 学 校 的 德 育 , 其政 治 功 能 被 强 调 到 了 一 个 不 适 当 的地 位 , 从 而 实 际 卜削 弱 厂 德
育 的 其它 功 能。从 其 结 果 看 , 这 样 做 , 并 没 有强 化 犷德
育 的政 治功 能 , 因 为 五 六 1 · 年 代 的 政 治 斗 争 , 愈 来 愈 失
去 厂它 明 确 的政 治 日 标 , 权 力 斗 争 逐 步 发 展 为 派 别 斗
争。所谓路 线 斗 争 , 已 经 成 为 少 数 人(如 林 彪 集 团、四
人帮)夺 取权 力 的 方 法 和 手段 , 所 谓 “ 路 线 斗 争觉悟 ” ,已 经 成 为 对 某 一 集 团 效 忠 的 表 态。在 这 种 情 况 下 , 学 校
德 育 中 的 政 治 , 已 无真 理 l h J 言 , 政 治 功 能 又 如 何 体 现 ? 这是一个 非 常深 刻 的 历 史 教 训。
改革开放 以 来 , 情 况 有 了 很 大 的 变化 , 但政 治 牛
争、阶 级斗争不 会 消 失 , 大 大 小 小 的 政治 风 波 , 仍 然 妻
程 度 不 同 地 影 响 经 济 建设 , 坚 定 正 确 的政 治 方 向 问 题 , 理 所 当 然 要成 为 执政 党 的 头 等 大 事。但这恐怕 不 能 成
为 中小 学 德育工 作 的 主 要 甚 罕 是 唯 一 内 容 的 理 由。这
可 以 从 需 要 和 可 能 两 个方 面 来 加 以探 讨 : 从需要讲 , 时
代变 了 , 中 心 转 移 了 , 教 育 已 经从 “ 为 无产 阶 级政治 服
务转 而 要 为 社 会 主 义 经 济 建设 ” 这个 巾 心服 务 了。经 济中小
学 , 有 没有这 样 的可能 , 即 把所有 的 学 生 , 培养成 “ 革命 的接班 人 ” 或无产 阶级政 治 家 ? 首先应 当 弄 清楚 的 是 : 在一场 尖锐复 杂的 政 治斗
争 中 , 群众 的 政治 态度取决于 什 么 ? 按照唯物主 义 的 观
点 , 存 在 决定 意识 , 广大人 民群 众的政 治 态度 , 来 自他
们 长 期 的 亲 自感 受 , 而 不是哪个理论家 的说 教。为 什么 人 民 拥 护共 产 党、拥 护 社会 主 义 ? 因 为 积几 十 年 的 经
验 , 人 民群众认识 到 : 共产 党是 为 人 民谋幸 福 的 , 社会
主 义 是共同 富裕 之路。如 果共产党 不 再 为 人 民服务 了 , 腐 败 了 , 社 会 主 义 改变 不 了 广大 人 民贫 困落 后 的状况 , 人 民还 会 拥 护 党 和 社会 主 义 吗 ? 没有这个 基 础 , 政治 思
想 工 作 , 宣 传 工 作 , 只 能 起 暂时作 用 , 我 们 不 要 不 适 当 地 夸 大 教 育 在 这方面 的 作 用 , 甚 至 以 为 , 群众拥 护 党 和
社会 主 义 的 信 念 , 是 教 育 的 出 来 的;而政 治 风 波 的 出
现 , 主 要 责 任 在 教 育。其次 , 在 一场激 烈 的 斗争 中 , 群
众 具体 站 在 哪 一 边的 问题 , 也决不是 教育所能解决 的。
从 解 放 以来 历次政治 运动 和 政 治 **看 , 术仅其 发生 的 原 因 不在 于 教 育 , 而 且 事后 不管 如 何 “ 总 结教训 ” , 从
教 育上 找 原 因 , 提 出 培 养 “ 无产 阶 级革命 的 接班人 ” , 都
无 法阻 止 下 一 场政治 风 波 的 出 现。而且 实 际 上 , 在风 波 中 , 大 多 数群众的 倾 向性 , 并不 决 定 于他 在 学 校 受 到 过
何种 教 育 , 甚 至 也并 不 决定 于 他是否 拥 护 党 和社 会 主
义。1 9 5 7 年 的几 十 万右 派 , 究 竟有 多 少是真 正 反 党 的 ? 实 际 上 , 其 中不 乏 坚 定 地拥 护 党、拥 护社会主 义 的 马 克
思 主 义 者 , 而 有 些 当 时 的 “ 左 ” 派 , 却 正 是投机分子 , 往 往 分歧正 不 在 “ 大是大非 ” 上而是 对具体 间题的 看法
上 有所不 同。于是 在 当 时 的政 治 风 浪 中 “ 站 错 了 队 气 大 多 数 群 众是 无 辜 的 , 追究 他 们 , 历 史 已 经证 明 , 是一种 “
左 ” 的方法 , 只 能 使 党 脱离群众。今后 , 决不 应 当 再
采取错误 的 方法 , 把在政 治 ** 中 “ 站错 了 队 ” 的 群众
(不是极少数骨干)打成 反党反 社会主 义 分子 , 因 为 这 不 是 事 实。第 三 , 我 们 能不 能 要求所有 的 群众 , 都成 为
政 治 家 , 成 为马 克 思 主 义 者? 我 看不 能。毛 泽 东 同志就
不 只 一次讲过 : 真 正 的 马 克 思 主 义 者总 是少数 , 真理 常
常 掌 握 在 少数 人 手 中。我 们 学 校 的 教育 目 标 , 不 是要让
人 人 成 为 革 命 家 和 马 克 思 主 义 者 , 而 是成 为 “ 四 有 ”(理 想、道德、文 化、纪律
争最 终 取决 于 人 才的 竞 争 取 决 于 下 一 代 的 素质 和 能 力 现 在 我 们 家庭 和 学 校 教育 中 的束 缚个 性 发展 过 分 地 。, , 强 调 千 篇一 律的 升学意识 以 至 那 种 高 奢望的 盼 子 成 龙 走 应 试 教 育的老 路 都 是 同时 代 精神 格 格 不 入 的 ,“
” , 。就
以 家庭 和 学校 对 学生 的呵 护 来 说吧 我 听 到一 位 家长 在考虑 是 否 让 孩 子 参 加 中 日儿 童 探 险 夏 令 营 时 的思 , 想剖 白 : 提到 要 让 儿 子 参加 同 国外小 朋 友 一起 过 夏 令 营 生 活 起 先 是 一 种 光 荣感 继而 听 到要 到 风 吹 日 晒 的 草原 ,“
” , 去 探 “ 险 ” 担 心 孩 子 吃 不 消 ” 的念 头便升 了起 来 是 经 过 一 番 思 想 斗争才允 许 孩 子 上 路 的 这 恐 是令 日 中 国父 母 , “
。, 尤
其是 独生 子 女 父 母的 典 型 心 态 在这 一 点 上 我们 确 实 不 如 日 本人 让 孩 子 花钱 买 罪 受 心 甘 情 愿 让 下 一
。,“
” , 代 到 异
国 他 乡 胜受危险 和 困境 磨炼 的精神 由 于 我们 的 家长 和 学 校 忽 视 了这 方 面 的 教 育 因 而 正 如 孙云 晓 同志 在 。, 《较
蚤 》 一 文 中说 的那 样 在 9 2 , 中 日 儿童 夏令 营 中 国孩 子 的 一些 欠 佳的 表 现 暴露 了中 国教 育的 弱 点 这 教育指 家 , , “ , 庭 学校 与社会 对 孩 子 影 响 的 合 力 ” 问 题 的 危害 正 在这 里 我们 不 能 对此 熟视 无 睹、。,。个 天 我 们 在大 力提 倡 和 发 扬 中华传统 美德 其 中特 别 重 要 的 是 那 种 勤奋 朴 实 。、、坚韧 不 拔 的 气慨 然 而 在
。, 现 实 中 我们 孩 子 身上 的这 些 品 格 继 承 了多少 ? 发 扬得怎样 ? 不 错 在 少年 中 出 了赖 宁 等一批 优秀少 年 可 就 一 , 。般情 形 而 言 孩 子们 怕 困难 怕挂 折 怕 吃 苦 也 是十 分普 遏 的现 象 而 传统 的美德并未真正 继 承 下 来 这 不 能 , , , , 。怪 怨 孩 子 而要 从我们 学校 教 育 家庭 教 育的 不 当倾 向 中寻 找 原 因 最近国 家正 在 利 用 电视 等宣 传媒介 放 映 ,、。, , 百 部革命历 史题材 的 爱 国主 义 影 片 效 果很 明 显 但 这 只 是 一 个 方 面 而 大 童 的 工作 是 要 从学校 教 育这 个 “ 主 。, 阵
地 ” 起 步共 青 团中 央 根 据新 时期 的特点 推 出 了 跨世 纪 中 国 少 年雏 鹰行 动 这 是 颇 有 远 见 的 一 着 它 的。,“
” 。目 的
是 立 足 于 现代化的 开 放 教 育 瞄 准 了为 下世 纪 培 养全 面 发展 的 人 才 我们 的 学校 尤 其是 小 学租 初 中 要 配 。, , 合 这
个 行 动 , 转变 自 己 的 教育观 念少以 新 的 教 育方 略 迎接时代 对 人 才培养的挑战。, ,。, 。责任感 和 事 业心 的 问题 按照 中 国教育发 展 的 进 程 在 本世 纪 末 要 墓 本实 现普及 九 年 义务教 育 这 是 经 济
。达 小 康对人 才素质 上 的 客 观 要 求 不 然 教 育就 要 拉经 济建 设 妓后 腿 可 是 在近年 来教 育投 入 赶 不 上 事业
。。, 发 展
需要 教育水平滞后 的情形 下 困难 是 严 重 存在的 怎 么 办 ? 中 央 正 在下 决心 按 照 小平同志 宁 肯栖 牲 一 点 速度 , 。“ , 也要把教育搞 上 去 ” 的 精神 逐 步增 加 对 教育 的投 入 力争教育的 外 部条件和 内 部设 施 得 到一 些 改 善 但 是 对 , 。, 于 我们 这样 大 的 国 家 期 望 值 不 能大 高 在 一 定 意 义 上 讲 需 要我 们 义 无 反 顾地 艰 苦 奋 斗 。,“
” 。在讨论孙云 晓 《 夏 令 苦 中 的较 蚤 》 一 文 时 有 人 不 同意 较 童 这个 词 因 为从 组 织 者 到 参 加 者 整个 活 动 都 , 充 满 了 中 日 少年 朋 友 的 友 谊 这 话 不低 笔者亲 耳 听 到 了参 加 夏 令 营 的 中 国 小 朋友 谈 他们 同 日本 少年 的。生 谅 互 , 助 尤 其 是 中 国儿 童 表现 出 了主 人 翁的 谦让精神 但 是 就 是 在参 加 者 的发 言 中 也 总叉从 两 国 少 年 在各 方 。, , 面 的
表现 来抒 发 己 见 的 其中 较 量 ” 的意味十 分 浓 重 这是 客 观 事实 因 为 寻找 各 自的优 劣 这 显得 十 分 合 情合 理。“ , , , ,、。孩 子 们 感 到 我们 在顽 强 精神 意 志品 质等方 面 确 实很 有 向 日 本小 朋 友 学习的 地 方 这 种 较 量 ” 与其说 是 两
“ 国孩子之 间 的 还 不如说 是 在两 国教 育工 作者之问展 开 的 十 几 岁的 少 年之 问 的 差距 难 道 不 应 当 说 是 两 国 教。, 育
水平之 问的 差 距 吗 ?!应 当承 认 我们 当今的 教 育 在智能 结 构 知 识 水平适 应 能 力 以 及 学生 体 能 等方 面 同 2 1 世 纪 的 发 展 和 市 , ,、、, 场 经 济 的要 求 有 着很大 的差 距 要 改 革 教 育 首 先 要 改 变 教 育工 作者 的思 忽 和 观 念 因此 教 育 者任 务 重。。, 大 放。大 一 点 说 中 国 能 否 在下个世 纪进 入 世界先 进 行 列 有无 竟 争能 力 在很 大 程 度 上 取决 于人 才 的 教 育水平, , , “
。少年 。强 则 国 强 ” 这是 一 百 多年 前改 革家梁 启 超讲 的 一 句名 言 今 天 尽 管 时 代 不 同 了 道 理 是 不 悖的 因此 我们 的 , 。, 教育工 作 者 必 须 把 自 己 的 责任 感 和 事业 心放 在这个基 点 上 猫 准世 界教 育的 先 进水平脚踏 实 地 走 下 去 以 , , , , 教
育 家的 胆略 和 眼 光 把教育和 教学水平搞 上 去 这 是对 2 1 世 纪人 才开 发 的 最 杰 出的贡 献 , 。(上接第 5 页)力 要 不要 经过 学 校 教育 培养 出一 批 , , 马 克 思 主 义 者 ? 当 然要 , 但那 是少数 ,顶 多 是百分之 儿、甚 至 是千分 之几、万 分之 几 , 高 中 阶级打下 一 点 基 础 , 培养这么 一批马 克 思 呈 义 者 ,并 使 他 们 进 入 各级领 导
核 心 , 对于 党 和 国 家 的 命运 ,至 关重要。如 果 要 研究 学
校 德育工作 的政 治 功 能 , 恐怕这 倒 是个重大 问题 不 可
忽视。很 可惜 , 对于 这个 间题的 研 究 , 目 前还 非 常 不 够
。为 什 么 要提 出 德 育 的 功 能 问题 来 进 行 探讨 ? 因 为
“ 阶级斗争 为纲 ” 的传 统的 “ 左 ” 的 思 想 仍 然 束缚 着
人 的 头 脑 , 应 当 加 以抛弃 的 一 些 做法 ,仍 然 统 治着 学 校 的 德育工作 , 使得德育 的 某它 功 能 难 以 发 挥 ,德育 的路
子越走越窄。比 如 , 现 在 非 常 强 调德 育 的 渗透 这本 来
是 非 常 正确 的 , 但 一 讲渗透 就是政 治 思 想 的 渗透 在
课 文 中硬 “ 提炼 ’ , 出 一些 东西 贴 上 标 签 ,似乎 苦此 别
无 他途。其 实 学 生 的 一切 活动 包括 他 们 的 社 会 活 动、家 庭 生 活 无 处没 有 德 育 因 为每 一 件 事、每 一 项 活 动 都 离 不 开 是 1卜、善恶、真 伪 离 不 开 道德、情感、意 志、性 格、心理 而 离 开 r 这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 具有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必须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 地位。”我们在高等教育改革中,要特别坚持高校办 学的社会主义方向,要重视大学生政治生活的特性,注重发挥高等教育的政治功能,按照 “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的要求做好高校的德育工作。
一、必须认清大学生在政治生活中的特性
大学生这一群体,集青年和知识分子于一身,青 年的本质和知识分子的特点,决定了大学生政治生 活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就是双重性、矛盾性。第一,政治思想的前倾趋向和现实社会难以接
受的双重性。大量的事实表明,在成长过程中,大学 生在政治生活中难免受制于情绪。尤其是在社会风 气不良的情况下,青年大学生的情绪便特别强烈,表 现为情绪化的思想和情绪化的行动。情绪化的行动 则往往导致行为的冲动。青年大学生偏激的政治思 想中,不乏理想和模式化的东西,也不排除趋向未来 的合理成分,这就是青年大学生政治思想的前趋倾 向。在青年大学生前倾的政治思想中,充满着政治化 色彩和急切的政治情绪,往往幻想大于现实,理想超 前实践。他们在思考问题、选择方案、参与实施时,更 多的是把自己的主张建立在理论、书本和未来期望 的基础上,很少考虑实践的因素和现实的条件。但是 一定的政治总是现实的政治,任何政治主张和政治 意图都不可能不受现实的制约,都不能不顾社会现 实,因而,青年大学生在政治生活中的良好动机、善 意愿望和某些合理主张往往难以为社会现实所接
教育是 “
受,甚至有被极少数别有用心的人利用的危险。青年 大学生在政治生活中前倾的政治思想同社会现实不 适应的矛盾,常常令一些热血青年为之困惑。第二,政治生活客观效果正向与反向的双重
性。在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中,青年总是率先投身社 会革命。在社会变革的激流中,青年往往首当其冲地 向旧社会、旧事物提出挑战。大学生是青年中接受高 等教育、文化层次较高的一部分,他们同样为推动社 会前进作出了努力。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青年大学生 自身素质的提高,青年大学生越来越成为一支社会 进步的正向推动者。在当今中国,无论是投身改革大 潮,发展商品经济,还是推进民主政治,建设精神文 明,青年大学生总是义不容辞,身体力行。但是,历史 的经验也启示我们,由于青年的政治观尚不成熟,社 会经验比较缺乏,政治热情的狂热冲动往往干扰着 他们积极有效地参与政治生活,甚至出现政治能量 的破坏性释放,也有可能为错误的社会政治思潮推 波助澜,成为社会进步的障碍。青年学生政治生活的 客观效果的这种两重性,是判别其政治生活进步与 否的最终分水岭。
第四篇:新闻媒体的政治功能
新闻媒体的政治功能
新闻媒体的作用是双向的:一方面,它可以被民众启动,形成对政府和政治过程的有效制约,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另一方面,它可以为统治集团所利用,成为政府控制社会的利器。总的来说,新闻媒体的政治功能主要包括传播信息、影响舆论、设置议程、政治社会化和监督政府等五个方面。
1.传播信息
报道新闻和传播信息是新闻媒体的首要任务。它以源源不断的报道反映社会各方面的变动,延伸了人类的耳目,扩展了人们的视野,加强了应付环境的能力。对于政府来说,媒体把信息传播给全社会,不仅有助于消除隔阂,建立共识,而且有助于公民获取关于当前政治事态的信息,成为“有所知的公民”,为其政治参与提供信息基础。
我们知道,媒体是进行政治沟通的有效工具,因为它比面对面的直接沟通更具优势。然而,政治沟通的成效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信息传播过程。根据拉扎菲尔德(Lazarsfeld)和卡茨(Katz)的研究,信息传播分为两个过程:每个群体的意见领袖(如教师、牧师和专业人士)谨慎地从新闻媒体获取政治暗示,然后他们在日常接触中把这些暗示和观点传给那些不怎么关心政治的朋友们,由此,政治信息就传播给了每个人。从这种意义上讲,媒体所传播的信息能否深入地影响公众往往依赖于这些意见领袖,他们是政府所必须触及、影响和说服的对象。当然,电视和网络在一宗程序上侵蚀了意见领袖的作用,它们把政治消息直接带进千家万户。
2.影响舆论
舆论是社会上相当数量的公众对他们共同关心的某个问题所表示的个人意见、态度的汇集,它反映了一个社会各个群体的需求,可以为执政者及其决策提供信息和支持。作为公共权力代理人的现代政府,必须及时对公众舆论作出回应,否则很可能削弱或丧失合法性。
新闻媒体不仅是舆论的表现渠道,而且可以通过对特定事件作广泛而深人的报道以及有倾向性的评论,引起公众对该事件的注意,并动员社会上尽可能多的人就当前话题发表意见,大多数人的意见自然就形成了舆论。媒体,特别是电视、网络等现代媒体,通过信息轰炸和影像刺激,很容易制造出即刻的公众情绪和公众压力。当美国公众看到科索沃阿族难民的图片、洛杉矶四名白人警察对黑人罗德尼·金拳脚相加的镜头、美军机组人员家属哭泣的画面时,他们无需任何文字翻译和理性解释,便会产生情绪的冲动。这种冲动带来的是美国政府应当采取相应政治行动的诉求。
在这种媒体制造的即刻公众舆论面前,决策者往往缺少思考的时间和空间,极易作出错误的决策。1992年,在加州地方法院宣判白人警察无罪后,当地发生严重种族骚乱,布什总统大发雷霆,要求联邦司法部严惩四名白人警察;事实上,当时有多少美国公众(包括总统本人)知道新闻媒体对罗德尼·金被殴事件的扭曲呢?2001年中美撞机事件发生后,美国媒 体对美国政府和军方的正面报道,对机组人员家属的同情,使美国人的爱国主义情绪高昂;在这种维护美国国家利益的集体情绪的激发下,美国政府在中国释放其机组人员后,立即翻脸不认人,而且威胁要向中国派航空母舰,以保护美国飞机在中国境内的侦察活动。
新闻媒体这种影响舆论的功能往往被各国政府用来进行政治宣传,力图引导舆论,使其决策获得公众的支持,或者改变不利于其决策的舆论。正是因为此,“媒体现在已经不仅仅是观察者和信使了,它们更是政府里面的主要演员。它们制造、塑造并常常歪曲决策的信息基础”。
3.设置议程
议程设置理论(agenda—setting theory)认为,新闻媒体通过加大对某些问题的报道量或突出报道某些问题,能够影响受众对这些问题重要性的认知,由此可以设定社会的议事日程,并从而形成一种舆论压力,迫使政府把这些问题纳入自己的议事日程。虽然政策问题不是媒体制造出来的,但媒体的新闻报道会使政府重新考虑问题的优先次序。就如美国前总统卡 特的律师劳埃德·卡特勒在《外交》杂志上所说的:“一个问题无论多么紧要,只要没有什么电视报道涉入,在白宫的日程表上就可以随便安排在哪个早晨。人们常常把它搁在一旁,先考虑电视新闻中出现的意外事件,并要及时在下次节目中对此作出适当反应。”②许多研究也表明,媒体的宣传报道与公众的观念及政府的行为有着较强的相关性。
新闻媒体设置议程的作用在越南战争期间美国政府的政策转变过程中表现得十分明显。战争初期,媒体基本上保持了一种合作态度;随着战争的越陷越深,新闻界的态度逐渐发生变化。媒体对美军陆战队夷平越南村庄和美国大兵屠杀越南平民的报道,激发了美国人民的反战情绪,使得公众对越战的支持率急剧下降。当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著名的节目主持 人沃尔特·克朗凯特宣布越战不能取胜时,约翰逊总统清楚地意识到已经无法赢得公众对战争的支持,应当重新考虑对越南的政策。美国前国务卿詹姆斯·贝克曾指出,很多时候电视已经成了何种事件构成危机的判官。“电视宣布前南斯拉夫的解体,宣布巴尔干半岛的战争是一场危机,因此电视要不停地报道,导致克林顿政府必须为此做点什么。但是,(美国)的电视对卢旺达危机却没有报道,尽管那里的屠杀是惨绝人寰的。”
新闻媒体的议程设置功能给西方国家政治生活带来的一个显著变化就是:在各种选举中,“问题”的比重增大了。这就是说,选民在投票时,不仅会考虑竞选者的政党背景,更会考虑他们对各类问题的具体态度;与此相适应,竞选者不再把重点放在党派之争上,而是紧紧抓住一些问题大做文章。1992年克林顿竞选的成功就是这方面一个范例。他在竞选中避开其对手布什得意的海湾战争等国际问题,紧紧抓住经济衰退、失业率上升等内政问题不放。结果,布什虽赢得了冷战,却丢掉了总统的宝座。
4.政治社会化
几乎所有研究政治文化的学者都认为,新闻媒体也是一种重要的政治社会力量。在瞬息万变的现代社会,媒体是人们获取日常生活经验之外信息的主要来源。各种新闻媒体持续地向公众输送着某种经过选择的资料和观点,以及对这些资料和观点的分析与评价。这种对社会公众的“信息灌输”,常常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使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下来,从而 形成某种特定的政治倾向与态度。在美国,即使是三岁的儿童也能够在电视上认出总统,知道他们是国家的“老板”。
当然,如果新闻媒体的报道与其他社会化机构(如家庭、教会)的教导相冲突,它们也可能不成功。在苏联,家庭对个人政治观点的形成比无所不在的媒体更有影响力。在1979年伊斯兰革命以前,伊朗的新闻媒体曾为国王所控制,试图培植对他的忠诚,但是虔诚的穆斯林教徒从地方清真寺的“毛拉”那里得到指导,憎恶国王,媒体对此也无能为力。可见,媒 体并不总是可靠的,尽管统治者一直利用它来传播社会主导价值和文化。
5.监督政府
媒体作为一种批评者,它对民主政治良性运行的作用很早就为人们所公认。托马斯·杰弗逊在1787年就写道:“如果只剩下没有报纸的政府和无政府的报纸两种选择,那我毫不犹豫地选择后者。”之所以需要媒体来监督政府,是因为公职人员可能滥用职权,侵害公民权利。不仅如此,随着政府工作的日益复杂化,渎职和贪污的机会也会成倍地增加。相对于其 他监督机构而言,新闻媒体有着独特的优势:传递信息迅速、覆盖面广;相对中立和清白;有批评政府的传统。
从实践来看,不少国家的新闻界历来就以批评政府、揭露官员政治丑闻为乐事。大到总统贪污渎职,小到议员的桃色事件,无不在媒体的注视之下。政府丑闻一旦被曝光,往往会激起全国的强烈反响,从而形成强大的舆论压力,使当事人轻则陷入困境,重则身败名裂。正因为如此,新闻媒体往往被称为立法、行政、司法之外的“第四种权力”或“民主的看门 狗”。近年来,在中央政府的鼓励下,中国的新闻媒体也开始监督政府,曝光地方官员的腐败行为,批评司法领域的不公。当然,与西方国家不同,中国的舆论监督不是独立的媒体依凭法律对政府进行监督,而是政府控制的,根据当前政策的需要而进行的一种自上而下的、有管理的舆论监督。
然而,新闻媒体毕竟是一种“软权力”,它不像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那样具有强制力,可以独立地发挥作用。新闻媒体对政府的监督并不产生直接的影响,它必须与民众及政治过程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发挥作用。即便在传媒界推崇备至的“水门事件”中,也是如此。在水门事件曝光后,尼克松仍能成功连任,甚至声言要吊销《华盛顿邮报》所属母公司的营业执照。尼克松后来被迫辞职,不只是因为报纸披露了他的丑闻,而主要是因为国会将要对他提出弹劾。在围绕“水门事件”所进行的总统与媒体的较量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绝不仅仅是新闻媒体,这是新闻媒体难以克服的局限性。
第五篇:思想与政治4生活与哲学
01高二政治 哲学的基本问题
1、什么是物质:物质是独立于意识之外的客观存在。比如说,我们所看到的高山流水,房子汽车、书桌黑板、铅笔钢笔等等,这些都是具体的物质形态(物质形态是物质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
什么是意识: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比如说,观点、理论、方针、政策,或者计划、方案等等。
2、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了两方面内容: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简单地说: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需要注意的是,思维和存在相搭配,意识和物质相搭配,是不能混淆使用的);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
其中,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对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认为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而且认为思维能够正确反映存在,也就是人能够正确认识世界的,它就是可知论,这种观点的主要代表人物是马克思和费尔巴哈等(马克思主义者主张世界是可知的,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认为思维和存在不具有同一性,即思维不能正确反映存在,这就是不可知论,主要的代表人物有休谟和康德等等(不可知论者认为思维不能正确反映存在。这种观点忽视了社会实践的发展和人类的认识能力的不断提高,是一种错误观点)。
3、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会成为了哲学的基本问题呢?
第一个原因:是因为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生活与实践中首先遇到的,也是无法回避的问题。比如说,同学们在学习过程当中的学习计划与学习的实际的关系问题;企业的经营策略和企业面对的实际的关系问题等。
第二个原因:从人类诞生数百万年以来从事的活动来看,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认识世界、一类是改造世界。无论是认识世界还是改造世界,都必须回答解决一个共同的问题,那就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所以说:哲学的基本问题,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它来源于人类的社会生活,反过来又成为人们社会生活中,思想和行动的一个出发点,它是解决人类社会生活的前提和基础。
4、联系实际看:我们要树立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这种世界观,并指导我们的行动,要求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主观符合客观。不能象唯心主义那样认为世界本质是意识,意识决定物质。用那种世界观指导行动,就会犯主观主义的错误,使主观背离客观。同时,要承认世界是可知的,这样就会激发我们探索世界的勇气和信心,加快探索未知世界的步伐。相反,否认世界的可知性,则会磨灭人们探索世界的勇气和信心,削弱人们的斗志,最终陷入神秘主义的泥潭。02高二政治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是围绕物质和意识谁是本源的问题展开的,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就形成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哲学派别。
2、唯物主义在人类的文明历史长河中,经历了哪些基本形态:
一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论。是古代人们对世界的一种比较正确的看法。像古希腊的泰勒斯。作为西方哲学思想的第一开创人,他首先摆脱了神创论的观点,提出并探讨了世界的本源问题,认为水是万物的本源。而在中国的五行学说认为,水、火、木、金、土一成万物。这些古代的哲学家,把哲学物质归结为某种,或者某几种的具体形态,它是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但是问题在于它混淆了,物质和物质的具体形态这两个概念,它用具体的形态来代替这个客观实在的物质的概念,那就缩小了物质所涵盖的范畴,把原本复杂的世界给变简单化了。这便是哲学的第一个基本形态,叫做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二是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在十七世纪自然科学的发展,揭示了自然界的各种事物,是由不同的元素组成的,所以在当时来看元素是组成化合物的基本单位,各种元素的分子又可以分解为原子,原子就成为了当时科学能力所能达到的对物质结构的一个最深层次的认识,认为它既不能分割 也不能转化。哲学家用这个理论,就来研究世界的本源,就得出了这样的结论,说物质就是原子,原子就是世界的本源或者是本质。这就是近代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它虽然也肯定了世界的本源是物质,但是确认为这个原子是不变的,是不可分割的最小的物质单位。虽然说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较之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有了一定的发展,这显然不能解释这种千变万化的物质世界,也说明不了日新月异的科学发展,为唯心主义提出了反驳的缺口,可以看出,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容易犯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错误,他认为不发展。
三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从发展中的科学中渐渐产生,它们秉承了唯物主义对于世界本源的方向的同时,系统地总结了当时自然科学的新成果,批判了形形色色的唯心主义的攻击,全面地阐述了哲学的物质观,确立了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除了坚持物质是世界本源外,还认为意识对物质也具有强大的主观能动性。他们正确地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也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反映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所以说,它是现时代的思想智慧,也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的思想武器。
4、唯心主义经历什么基本形态:
一是主观唯心主义。就是把人的主观精神,比如说人的目的、意志、感觉、心灵等,夸大为唯一的实在,当成第一性的工作,认为客观事物以及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主观唯心主义的代表人物:中国的王守仁的心外无物、英国的贝克莱的存在及被感知,都是认为人的主观精神决定整个世界
二是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比如上帝、理念还有绝对精神等,看作是世界的主宰和本源,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一种外化和表现。具体的表现为,认为世界是由某种神灵,或某种不可琢磨的绝对精神、绝对观念所创造和决定的。比如说,认为上帝创造了万物,认为神仙掌管着整个世界。如中国的老子和古希腊的伯拉图都是客观唯心主义的代表人物。
5、在哲学的发展史上,除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之外,还有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但它们是附属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
总之,我们要识别不同哲学流派本质,能够懂得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的思想武器。
03高二 政治 认识运动把握规律一
1、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那不仅仅我们看到的、感觉到的东西在动其实还有许多是我们没看到、感觉不到的东西它也在动。运动的基本形式有这么几种:如,物理运动、化学运动、生命运动、社会运动。
2、静止主要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说事物在它发展的一定阶段和一定时期,它的根本性质没有发生变化,暂时具有质的相对稳定性,从而就显示出了这种静止状态。二是说物体相对于某一参照系来讲,它没有发生某种运动,也就是指这种空间位置保持不变。静止是一种相对的、有条件的和暂时的。静止不是绝对不动,它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是运动的一种比较特殊的状态。
3、物质和运动的关系: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即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和永恒的。如果承认物质否认运动,就犯了形而上学的错误。就好比是刻舟求剑的那个人,他否认运动存在,所以找不到失落的剑,当然也因为犯了形而上学的错误,而成为了千古笑柄。如果我们只承认运动否认物质,这样会陷入唯心主义的泥潭。英国的哲学家毕尔生认为,万物的运动只是在概念中运动;黑格尔认为世界的发展是绝对精神的运动。他们就是把世界的运动,归结为人的概念或者绝对精神,否认了运动的主体是物质,犯了唯心主义观点。
4、运动和静止的关系:运动和静止同时存在,指的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同时存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如果我们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就会陷入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就像《刻舟求剑》那故事,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它会导致这种相对主义和诡辩论。在古希腊有个哲学家叫克拉底鲁,他认为万事只是一种不可名状的旋风,瞬息万变他拒绝给事物名称,主张对客观事物什么都不能说,他曾经说过,人甚至连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他承认运动,但是否定了相对静止,所以就导致了这种相对主义和诡辩论。克拉底鲁的老师,古希腊的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有一句名言:“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他认为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但是也有相对的静止,静止是有条件暂时的和相对的,这个观点他就是正确的。04高二 政治 认识运动把握规律二
1、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怎么去理解:(1)固有的联系,作为事物发展规律的联系,不是人们从外部强加给事物的,也不是人的主观意识去赋予这个事物的,而是事物在发展过程中自身所固有的。比如说万有引力规律。(2)本质的联系,区别与现象之间的联系,隐藏在事物现象中,对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起主要和决定性作用的,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内在的根本性质,贯穿于事物发展的整个过程。(3)必然联系。规律是事物的必然联系,不是偶然联系。只有事物变化发展中,确定不移的必然的联系,才能称之为规律。(4)稳定的联系。规律是物质运动过程中稳定的联系,而不是多变的易逝的。
2、规律的特性:(1)普遍性。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没有规律的物质运动是不存在的,没有规律的世界那是不可思议的。(2)客观性。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第一,就是指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这里边涉及到两层意思。一是指规律的存在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不管人们是否承认它,是否喜欢它,它都客观地存在着;二是指规律是否发挥作用也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规律起不起作用,关键在于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是否存在着。当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存在时,它就必然起作用;条件不存在,它就不起作用,跟人的主观愿望没关系。第二,意味着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因为人们不能根据自己的意志去创造一个客观上不存在的规律,也不能改造或消灭,只能随着客观事物本身的性质、内容和所依赖的客观条件的变化而变化,而不能由人的主观意志任意去改变。改变的都不叫规律,我们能改变的有一个词叫规则。第三,表现在规律是不可违抗的。规律的必然联系,说明它是铁的法则,具有强制性,人们想问题办事情不能同规律背道而驰,否则就一定会受到规律的惩罚。
3、实践中对待规律的态度。人们对规律的利用体现在两方面:第一,人们能够利用对规律的认识,预见事物发展的趋势和方向,指导实践活动。比如:草船借箭、卫星上天。第二,人们可以利用对规律的认识,改变或创造条件,促使或限制某些规律的发生。05高二政治 意识的作用
1、意识的特征: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意识体现出了如下的特征:一是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也就是说,人们在反映客观世界的时候总是抱有一定的目的和动机,在实施行动之前,还要预先去制定蓝图、目标、行动方式、行动步骤等等。二是意识活动还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也就是说,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的、有选择的,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还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意识活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是人类能够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
2、意识的作用。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是具有指导作用。一是人们在意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世界,即通过实践把意识中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二是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我们要自觉利用好意识这种调控作用,在生活中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3、在实践中要一切从实际出发。意识不是无所不能,我们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坚持正确的方法,要求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就是我们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所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
06高二政治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1、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在这里特别要强调,实践的主体是人,因为人有主观能动性,所以说只有人才有实践活动,其它动物的活动都不能称之为实践;另外强调实践是一种物质性的活动。
2、实践的三个特点: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历史性。
3、认识的来源。认识的来源只有一个那就是实践,而借助书本、媒体或者是网络等获取知识,是我们得到认识的不同的途径而已,那不是来源。所以,我们把我们获得的这个认识的途径可以分成这样两类:通过亲身参与实践活动而获得的认识,称之为直接经验;通过知识的学习和传递而获得的认识,称之为间接经验。
4、人们获得认识的途径有两个,它既有直接经验又有间接经验,那对我们的启示是什么呢?那我就是“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也就是读书要与实践相结合。
5、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比如:冥王星的降级问题,表明了什么样的哲学道理?在这个事件当中,我们发现专家的分析说明了如下这样三个观点:第一个就是实践给我们提出了新的问题、新的要求;第二个就是新技术、新工具的应用;第三个就是实践的发展锻炼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推动认识的不断深化。由此我们可以进一步归纳成一个观点:从实践我们可以获得认识并发展认识。
6、我们获得的认识怎么来检验呢? 我们说某种认识是不是正确,是指这种认识与客观事物是不是相符合。所以,要成为检验认识正确性的标准,它必须具备一个特点,这个特点就是要能够把主观,即我们的认识与客观事物联系起来。实践一方面联系着认识,受主观认识的指导,另外一方面又联系着客观世界,对客观世界进行改造和变革,这样人们把指导实践的认识与实践的结果相对照,与实践结果相符合的认识,当然就是正确的;如果反过来不符合那就是错误的,从而达到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目的。所以实践不仅是检验认识正确性的标准,而且是唯一的标准。
7、实践与认识的关系。(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因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2)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可以指导实践取得成功,而错误的认识会把实践引入歧途。所以我们更应该在实践当中去坚持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
07高二政治《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1、真理的含义: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理解:随着实践的发展,认识不是一成不变的,认识也要随实践的发展而发展。有用的观念就是真理,句话真的是不对的,这是一种实用主义真理观。反过来说,真理都是有用的。
2、真理的特点:(1)真理是客观的。真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形式上是主观,但从内容上,也就是它所反映的对象即是客观世界这个角度来说,真理具客观性。真理在形式上是主观的,而内容上是客观的,客观性是真理的根本属性。原因:第一,真理的内容来自于物质世界的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真理的内容不依赖于人和人的主观意志;第二,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社会实践。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2)真理是有条件的,是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真理与谬误在一定情况下它可以相互转化,真理是一种相对的而不是永恒的。
3、追求真理的过程:(1)认识具有反复性。在实践中反复认识,然后不断地去发展。认识的这种反复性要求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得以完成。(2)认识还具有无限性。由于人的认识能力的不断发展和提高,作为认识主体的人类也是世代延续,所以社会实践也在不断发展。人的认识能力必将随着社会实践发展,随着认识工具的不断丰富而不断发展。
4、认识具有上升性。认识是在一个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地深化,扩展和向前推移的一个辩证发展过程。是一种波浪式的前进,或者是一种螺旋式的上升。所以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是我们不懈的追求和永恒的使命。
08高二政治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1、联系是指事物之间或者是事物内部要素之间的一种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强调这么几个点:第一,是不同的事物之间的一种外部联系。第二,是事物内部要素之间的联系。要理解相互是什么意思,双方面才叫相互。
2、联系的特征:(1)普遍性。它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是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与周围的其它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第二,每一个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之间也是相互联系的,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所以我们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应该运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而反对孤立的观点看问题。第三,联系又是具体的。每一个事物与其它事物的联系,都是有条件的。这就要求我们,在用联系观点看问题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到这些联系的条件性。所以说“世界上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有联系的观点”是错误的,因为它没有看到联系的条件性。(2)联系的客观性。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那这就要求我们,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去把握事物,切忌陷入主观随意性和诡辩论。但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那就无能为力了,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这种联系,去改变事物原有的状态,调整原有联系而建立新的联系。(3)联系的多样性。联系的形式很多样,有直接和间接联系,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长远联系和眼前联系等等。所以我们不仅要看到那些直接的、表面的和眼前的联系,还要把握那些间接的、本质的和长远的联系,重视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中间环节,在想问题、办事情时,要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要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09高二政治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1、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因为:自然界是变化发展的,人类社会是变化发展的,人的认识也是变化发展的,整个世界都是永恒发展的。是不是所有的变化,都能称之为发展呢?不是。发展实质上讲是事物由小到大,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由不完善到完善的过程。是一种前进性和上升性的变化,是一种新事物产生和旧事物灭亡,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一个过程。如果这个变化是一种落后的、退步的、消极的变化,是不能称之为发展的。
2、什么叫新事物、什么叫旧事物呢?看它是不是符合这三个条件:(1)是否符合客观规律;(2)是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3)是否具有远大的发展前途。如果符合这个三个标准,那么就能够认为它是新事物,如果不符合这三个标准,那它就是旧事物。容易出现这样几个误区:(1)根据事物出现的时间来判断,认为新出现的就是新事物;(2)不能根据目前力量是否强大来判断。目前力量强大,发展速度快,成熟和完善的事物,也不一定是新事物。比如说,共产党刚刚建立的时候,力量很弱,但它是符合人民群众利益的,符合客观发展规律的,当然共产党的产生,它就是一个新事物;(3)从表面上、形式上去判断。比如说现在流行电脑起名,那通过名字,本来就是一种封建迷信,怎么能是新事物呢。我们要能够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生活,看待自己,看待身边所有的事物。
10高二政治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1、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的两种状态。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是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而质变指的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事物由一种状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是显著的和根本性质的变化。
2、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量变和质变的区别:从变化指向上来讲,量变是数量和程度上的变化,而质变是根本性质的变化;从变化状态上来讲,量变是一种渐进的不太显著的,慢慢地、一点一点地去变化,而质变是根本性的一个显著变化;从变化的结果讲,量变不管怎么变,它的性质是没有变的,事物还是原来那个事物,而质变不一样了,也就是性质发生了一定变化,这个时候,原来的事物就变成了另外一个事物。
量变和质变联系(1)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只有经历过量变,最终才会达到质变;(2)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当事物的量变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那事物就必然会发生质变;(3)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做好准备,开辟道路,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量变,这个事物就不断地经过量变、质变,新的量变、新的质变,永不停息地向前发展。
3、实践中要想成功,不是一下子就奔到了成功终点。我们要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要重视量的积累。11高二政治 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1、矛盾,即事物自身包含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矛盾简单说就叫对立统一。对立,所谓对立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属性趋势,也叫做斗争性。统一,所谓统一是指矛盾双方的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又叫做同一性。那它包括如下两种情形:(1)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是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的;(2)矛盾双方依据一定的条件可以相互转化。比如有这样一位专家,他曾经说“世界上没有垃圾,只有放错了地方的资源”。那如果我们用矛盾的方法来分析这个观点的话,想一想垃圾和资源,垃圾是没有用的,而资源是对我们来说有用的,它们是对立统一的双方,这个时候垃圾和资源,作为矛盾双方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但是这种转化不是随意转化的,要实现由垃圾向资源的转化,必须要去解放思想,进行创新,把垃圾变废为宝,实现垃圾到资源的转化。
2、对立和统一也就是同一性和斗争性之间的联系:首先,同一性离不开斗争性,同一性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不同的事物结合才能生成万物,否则就不能存在和发展,这是史伯曾经说过的“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孔子也曾经说过“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讲的是君子和谐相处却不盲目苟同,小人盲目苟同却不和谐相处,强调了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其次,斗争性离不开同一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第三,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12高二政治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1、矛盾的特征。(1)矛盾具有普遍性。对矛盾普遍性的理解,我们可以简单分成这样两句话,叫做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2)矛盾的特殊性。是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都各有其特点。表现在三个方面:(1)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矛盾。用这样的特殊性是来区分不同的事物的。(2)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这个是用来区别不同的阶段和不同的过程的。(3)是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双方也各有其特点。
2、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之间的关系。(1)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普遍性代表的就是一种共性,而特殊性代表的是个性。一方面:普遍性离不开特殊性,就像我说买水果,哪一种水果呢?需要用具体的形式表现出来,普遍性必须要通过某一种矛盾的特殊性来表现,普遍性是寓于特殊性之中的,没有特殊性表现出来,也就没有普遍性了,普遍性是包含在特殊性里面的。另外一方面:特殊性能不能离开普遍性。特殊性要是离开了普遍性,不包含普遍性的特殊性是不存在的,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一旦它离开了这个普遍性,那它就不再是这种事物了。13高二政治-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1、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复杂事物,是有很多个矛盾的,每一个矛盾的地位是不均衡的,处于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称之为主要矛盾,主要矛盾只有一个;剩下的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称之为次要矛盾,次要矛盾可能会有很多个。
2、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之间的关系。(1)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是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当一个主要矛盾我们解决好了,那么其它的矛盾问题,当中最主要的最重要的,能够起支配地位和决定作用的又会凸显出来,形成新的主要矛盾。启示我们: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1)要求我们在认识复杂事物的过程时,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我们都要兼顾得到,不能忽视其中一方面,但是我们要着重地把握主要矛盾,因为主要矛盾起决定作用,决定事物发展方向,恰当地要解决次要矛盾也不能忽视。在考试中,我们可以通过抓一些关键词,来确定它是解决主要矛盾的问题,比如说抓重点、抓关键、抓中心;比如统筹兼顾等等。
3、矛盾的主要方面,指的是在力量上处于优势,地位上是支配地位,并且起主导作用的方面叫做矛盾的主要方面;矛盾次要方面,它处于劣势,是被支配的,不起主导作用的,就是矛盾的次要方面。它们构成了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平衡的对立面。
4、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是相互排斥的,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来决定的;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也是相互统一的,相互统一就包括二者相互依赖,并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启示:我们在认识某一个矛盾的时候,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当然我们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抓主流,同时不能忽视支流;那从数量上看,主要矛盾是一,次要矛盾是多个。在研究事物单一矛盾的时候,就分成了矛盾主要方面和矛盾次要方面,主要方面有一个,次要方面也有一个,它是1比1的关系。因为所谓单一事物,就是指一个矛盾关系的双方,分成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
5、下面我们通过表格,来对比一下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之间的区别:
5、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简单来说既主又次,不论是主次矛盾,还是矛盾主次方面既抓主又考虑到次,这叫两点论。那两点之间,我们着重抓那个主,这叫重点论。所以,两点论和重点论,就是匹配主次矛盾以及矛盾主次方面的方法论。我们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正确地看待社会生活当中的问题,正确分析自身的优势和劣势。14高二政治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1、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整体就是事物的全局和发展的全过程;局部从数量上看,它是一部分,是事物的局部和发展的各个阶段。区别:整体和部分在含义、地位、作用和功能上都是有区别的。整体居于主导地位,并且整体要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部分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过程当中,总是处于被支配的地位,部分要服从和服务于整体。联系:(1)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整体离不开部分,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功能,但是在一定条件下,这个关键部分功能及其变化,甚至会对整体功能起决定作用,看来部分的功能对整体来说,也是重要的。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离开整体,部分也就不成其为部分了。(2)系统化的方法。整体和部分是系统和要素的关系。部分有可能是合理有序地排列组成整体,也可能是杂乱无章地来组成整体。当部分能够以有序的、合理的结构形成整体的时候,那就构成了或者是形成了一个系统。再从含义上看,系统就是诸多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一个统一整体。要素就是组成一个整体的相互作用着的部分。系统的基本特征,是整体性、有序性以及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当系统的各个要素都按照一定的顺序发生作用,并且注重这种内部结构的优化的时候,整体的功能就会变得很大。因此要求我们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要注意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
2、党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思路是:整个国家的建设发展是一盘棋,从整体出发搞好宏观调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强调科学发展观。以协调发展为重心,把整个社会作为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完整系统整体,鼓励东部地区加快发展,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形成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所以,我们在解决整个中国发展问题的时候,既要树立这种全局观念,立足中国的整体发展,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全中国整体的最优发展目标。同时重视局部作用,搞好局部建设,用局部地区的发展来推动全中国的发展。
15高二政治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1、随着时间、地点和条件的转移,人们对同一个问题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是具有差异性的,这就是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特征。这提醒我们在进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时候,要做到与时俱进,防止简单化和片面化的倾向。不同的人生活的环境、家庭条件和受教育的程度都不同,经历着不同的社会实践,会对事物做出不同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那么究竟我们应该怎样判断和选择才是最正确的,有没有一个什么样的标准。
2、要遵循一定的标准: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为人民利益去服务,这是我们高层次的一种价值追求。我们要把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作为最高标准,这种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是社会实践的产物。要想把这种选择变成现实,我们的判断和选择,还要随着时空的变化而变化,要自觉去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16高二政治 用哲学解析成语拓展课
1、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米她就不能做饭,不管她多么地灵巧。强调这个客观存在的米,成为做好这一顿饭的一个决定性因素。所以,能够体现在唯物论里面所讲过的内容物质决定意识这个典型的唯物主义观点。
2、望梅止渴、心灵手巧。望梅止渴我们看到梅来止我们渴,其实讲的是看到梅以后,产生的一种思想意识,对我们的一种反作用。所以,强调的是意识活动对物质的反作用。
3、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由于人的知识构成不同,当然对同一对象的反映和理解也就不同。说明了对同一事物,不同的人所形成的意识是不尽相同的。
4、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因材施教、量体裁衣、对症下药以及随机应变。这一类的成语,体现根据不同的具体情况,用不同的方式去解决问题。所以既体现了唯物论里的一切从实际出发,也体现了辩证法当中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5、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表面现象的解决,没有深入到病症本质,不属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它是割裂了现象和本质的关系。
6、掩耳盗铃、画饼充饥。用主观感觉来决定客观存在,否认了事物本身的客观存在性,这是典型的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7、生死有命、富贵在天。讲自己的生命都是由老天爷来决定的,自己的个人发展、社会发展,都是由老天爷来决定的,由命里来决定的。把事物的发展,寄托在了想象当中,第三者的身上,想象当中的这种客观精神或者是绝对理念之上,它属于客观唯心主义思想。
8、郑人买履、按图索骥;邯郸学步、对牛弹琴;生吞活剥、削足适履;照本宣科这一类的成语,它们也都有一个共同性,讲的是做事就比较死板、很教条,没有做到从实际出发,当然也可以是不顾事物矛盾的特殊性,生搬硬套,所以它是违背了唯物论当中的一切从实际出发,也违背了辩证法当中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论。
9、知彼知已、百战不殆。讲的是深入调查实际,全面分析情况,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这恰恰体现了我们认识论里面讲的实践的观点,也体现了唯物论里面的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观点,另外还体现了全面看问题的观点。
10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讲的是一个遗传规律的问题。所以讲物质的运动都是有客观规律的,我们要按规律办事,尊重规律,在尊重规律的基础之上,发挥我们的主观能动性。
11、人变一世、天变一时。讲的是事物既是运动发展的,又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变一世,变的过程当中当然也得具有暂时的,一种相对的静止出现。所以,符合了我们曾经讲过的整个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一个统一,不能割裂二者关系。
12、高瞻远瞩。讲的是要善于从整体上看问题,我们不能够只看到眼前的这一点点,我们要看得远一点,看长远利益。整体看问题,统筹全局的意思。
13、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如果不能从整体和长远方面看问题,那局部关系也很难处理好。远的、大局的东西没有照顾到,那么小的方面和近在的眼前利益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14、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天外有天、山外有山;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唇齿相依、唇亡齿寒。这些讲的都是事物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联系,讲的是一个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观点。
15、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就是割裂了联系,变成了形而上学的观点看问题。
16、竭泽而渔、杀鸡取卵。都是无视联系的客观性,只顾眼前利益而不顾长远利益。
17、沧海桑田、斗转星移、物竞天择;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指的是世界上任何事物它都是变化发展的,所以三日以后,可能就不能用原来的眼光再去看了,不能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这是辩证法里面的发展观点。
18、除布旧新、推陈出新、吐故纳新和弃旧图新,讲的是不要旧的创造新的,是发展的实质,新事物产生旧事物灭亡,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过程。
19、欲速则不达。讲的是事物的变化发展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你想加快速度,要遵循事物变化发展的客观规律,它的客观的。
20、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讲的是,新事物它要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最终会必然战胜旧事物的,虽然在这个过程当中,可能会体现一些曲折性,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
21、抱残守缺、因循守旧、固步自封。说的是思想保守,用静止的观点来看待问题,不求进取,不应该用这样的方法去看问题。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17高二生活处处有哲学
1、哲学的起源。哲学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同时也离不开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2、哲学的功能。哲学是智慧之学,它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哲学追求的智慧,是探索关乎宇宙与人生的,一般本质和普遍规律的问题。哲学与具体方法相比,它更深刻,更具有普遍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