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公共领域政治功能转型
问题:
§20从私人的新闻写作到大众传媒的公共服务:作为公共性功能的宣传(广告)
1.什么是公共领域?什么是私人领域?它们的关系是什么?
哈贝马斯并不是第一个提出公共领域的学者,但在1962年《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中,公共领域第一次被概念化。公共领域理论也成为了炙手可热的理论。在哈氏看来,“公共领域”是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范畴”,它的完整概念应该是“资产阶级公共领域”,并具有特定的历史语境意义。它是指在欧洲中世纪“市民社会”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由具有批判力量的私人所构成的针对公共权力机关展开讨论批判的领域。哈氏从历史学的角度对公共领域的形成做了微观的描述。他指出,资产阶级公共领域形成的前提是“市民社会”的形成。资产阶级公共领域首先可以理解为一个私人集合而成的公众的领域;但私人随即就要求这一受上层控制的公共领域反对公共权力机关自身,以便就基本上已经属于私人,但仍然具有公共性质的商品交换和社会劳动领域中的一般交换规则等问题同公共权力机关展开讨论。这种政治讨论手段,即公开批判,的确是史无前例,前所未有。
私人领域:私人领域不是与公共领域相对的领域,公共领域是私人领域的一部分。公共领域受社会势力的影响,享有左右私人领域的权力。
私人领域中有个概念叫私人公众,他们因为私人利益而参与到批判公共权力中。而私人公众通过大众传媒参与批判就可视为是在公共领域进行的。
2.报刊的发展阶段及其特点是什么?
第一阶段:报刊属于私人通信系统,小型手抄行业,出版的目的纯粹是为了做生意,原则是利润最大化,活动局限于新闻交流和新闻监督。只售经济因素的影响。没有编辑,只有发行人。
第二阶段:个人新闻写作。报刊业有了商业基础,但报刊业本身没有商业化。出现:说教工具,学术、道德、政治批判与说教。主办人:文人、学者。经济上是以“破产”为代价的,没考虑经济因素,因此,在英国被称为是“有钱贵族的癖好”。发展:商业性的报纸出现发展起来。经历作者、编辑、发行人、印刷商集一身专门后,文人主办报刊的相互竞争使编辑职位产生。报纸的功能是传声筒和扩音器。不是简单的载体。编辑有选择性的编辑信息,传播信念。首要关注公众的批判能力,经济利益时第二位的。
第三个阶段:商业报刊业出现,广告产生,广告版面成为炙手可热的商品。报刊回归私人商业性质。但不同于小作坊的手抄业,发展成发达资本主义企业。股份公司。
3.为什么说编辑成了“零”雇员?
“零”雇员实际上是指编辑的评论自主权受到限制,甚至是被剥夺了。
报刊商业化,成长为资本主义企业后,受外部利益集团的影响,编辑部越来越受广告部的影响,甚至是被操控,虽然报刊业19世纪后半期还是私人公众的机制,但已经逐渐变成了特权私人的机制。从这个角度出发看,编辑受制于报刊的出版商。而政党报刊的编辑,受政治组织的控制,议会或者政党派别。等于听命于监督委员会。这两种情况都是没有自主权的受控制的“零”雇员。
4.广告充斥公共领域的原因?
报刊经历文人学者主办用于传播信念的时期,由于相互竞争走向商业化。发行人开始考虑回报的问题。广告则是最有市场的商品。广告主成为报刊的衣食父母。这是经济因素影响的结果。
广告充斥公共领域的另一个原因是特权私人的私人利益侵入公共领域。特权私人借由经济控制达到舆论控制的目的。
受卖方限制,寻求科学化的销售,产量不能无限制的随意改变。直接的价格竞争让位给广告----赢得客户市场的间接竞争。
5.舆论管理的方法有哪些?
制造新闻或者利用有关事件吸引人们的注意力,改变舆论。
公关部门给“发布中心”提供成套的信息和指南“文献”。将新闻报道与广告融合在一起,赋予宣传对象公共利益物品的权威性,让私人公众自由“取得共识”。
§21 公共性原则的功能转换
1.公共性原则的功能转换指什么?
公共性原则的功能原指公众权利之外的公众私人参与的新闻活动以争取批判权利,20世纪20年代以后,政治性功能发生转换,拥有公共权力的政府、政党和各种组织开始参与新闻活动。
2.公众与政党、议会的关系是如何变化的?
自由追时代:超越绅士集团而与当地选民结合成松散的“议会党团”,适应了在不同公众群体之间的不依靠权利维持的沟通活动。
资产阶级公共领域:党派自身把自己看做是“舆论结构”。议会的基础是广大群众的政治舆论,有人宣称,“政党精神”和纯粹的利益是相悖的,可以对它作出客观的判断。但但也有人放弃政党代表舆论的观点:“社会阶级的利益与政党学说之间相互结合,比政党自身所承认的还要紧密”。世纪末时,人们已经充分认识到资产阶级政党和公众利益之间非中立的关系。甚至要求建立自由主义阵营的阶级政党,以客观的判断。
公众与政党、议会的关系由对立走向协商,公众的舆论是在私人利益基础上产生的,针对公共权力。政党、议会制造出普遍利益,公众舆论自觉地与政党、议会宣传的意识达成一致。政党、议会将公众舆论框定了。
3.资产阶级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体现在哪些方面?
松散的选民组织让位给真正的政党---有超地区的组织、官僚机制、整合的意识形态、对选民进行政治动员。
职业的政治家机制颠覆了地方委员会的功能。实行中央统一领导。政党运用“宣传”的方式“整合”市民,“宣传”带有启蒙、教育、控制、广告的面孔。
4.为什么说垄断资产阶级公共领域是一种“重新封建化”?
19世纪的最后20多年以来(以1873年经济大萧条为标志),国家干预主义渐趋强化,资本主义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以后,国家干预社会领域与公共权限向私人组织转移即社会的国家化和国家的社会化同步进行,这一辩证关系逐渐破坏了资产阶级公共领域的基础———国家和社会的分离。哈氏据此认为,一个重新政治化的社会领域摆脱了“公”与“私”的区别,消解了原本属于私人领域的自由主义公共领域,这种情形与封建社会晚期有类似之处,因此,哈氏称之为公共领域的再封建化”。
资产阶级公共领域的特征在于,国家和社会的大型组织“苦心经营,大肆宣扬着自身的立场”。个人权威的神圣的光环和灵光又出现了。公共关系关心的不是公众舆论,而是对声望的舆论。公共领域是宫廷,可瞻仰其声望,但不能提出批判。
5.在重新封建化的公共领域下,如何保护批判的公共性? 今天的公共性是待“制造”的,虽有着“迎合”造成的广告效果,但也能对政治施加压力。因为“迎合”力可能转化为公民的投票抉择。要保护批判的公共性,就要真正的兑现公民的表决权。
§22 人为的公共领域与非公众舆论:民众的选举活动
1.为什么说议会选举只是一种公共领域的虚构?
政治公共领域作为一个批判公共权力的固定领域已经彻底瓦解了,政党的宣传任务定期的被制造成某种类似公共性的东西。公共领域受制度保障,竞选变得毫无意义。议会期待的则是具有批判意识到的私人公众在公共讨论中承担起积极的角色,发现合理的形式并引起普遍关注的正当而公正的政治行为的约束标准。
2.如何理解“政治消费者/新冷漠者”?
政党核心选民由两部分组成:
一个是“积极”的公民,他们是政党及其他社会组织的成员,或者是无组织但熟悉情况关涉很深的选民,通常是有影响的舆论领袖。他们往往是富有、受过良好教育的人,有更高的社会地位。他们更关心政治、更熟悉情况、更活跃、处于核心阶层。他们的舆论往往通过“具有批判意识”的公众的讨论成为“公共舆论”。
一个群体是在政党之间摇摆不定的选民,他们人数众多、不太关心政治、不太了解情况、对政治比较冷漠。他们常常对选举置若罔闻,毫不关心。他们通常受选举组织者通过展示或操纵所制造出来的公共性左右。政党都积极争取“没有明确意向”的后备军,通过迎合他们中特别流行的非政治的消费态度。依赖大众媒介像大众传播竞选广告,政治广告的消费者可能因为赏金或受到广告施加的消费压力而产生政治合唱。这些消费者有自己的政治见解,但无关直接的政治私利,所以成为了类似同龄人之间交流消费是好。
3.为什么说直接讨论这种“通常方式”已失去意义?
报刊和广播大众媒介在人为的公共领域里只是为了发布广告,政党向少数核心选民提出呼吁。具有批判意识的私人公众失去了批判的载体和工具。
政党聚会也失去了舆论形成工具的功能。只有当“无定向意识”的后备军参与会议时,才会比广告的用处大些。
4.怎么理解“一切为了人民,但一切都没有经过人民”?利益集团是如何操纵公共性的?
政党对选民动机了解越清楚,“政府”就越受人民的“操控”---充分了解选民的动机,利用其动机,就有必要承担起满足选民实际需要的义务,以这种方式来为“公共性”提供动因,定期制造出“公众舆论”。政府方面为达到这种目的刻意迎合大众的行为可以视为“一切为了人民”。
但是根据广告心理学的目的而准备的提议,不论客观上多么恰当,但都不是经过大众的主体意识和意志传递出来的,因此“一切都没有经过人民”,是政府通过广告制造出来的。
利益集团操控公共性主要是充分了解和利用大众的动机需求,尽可能的满足,为公共性的形成提供动因。1957年德国议会选举采取的措施具有典型性:
一公众的担忧或需求:对选举人年龄的担忧。
举措:对领袖像重新设计,在“班子”中间展示领袖风范。
二大众对恐惧感和安全的渴望。
举措:把竞争对手与布尔什维克威胁联系起来;
宣传政党是军事安全和社会安定的唯一保障。
三民众担心物价上涨,可能导致影响不理选票的后果。
举措:政府与实业界达成拖延协议,物价上涨在大选之后。
四改革社会保障体系,宣传福利社会和国家。
§23 自由主义法治国家向社会福利国家转变过程中的政治公共领域
1.怎么理解自由主义法治国家向社会福利国家的转型,并未彻底中断自由主义传统,而表现出连续性?
社会福利国家在延续自由主义国家法律传统当找那个必须对社会关系加以改造,因为它想维持一种能够包括国家和社会的总体法律秩序。
2.自由主义基本权利和社会主义基本权利指什么?是什么关系? 自由主义基本权利:拒绝国家干预或者侵犯基本上应当属于按照一般法律交换原则行事的私人领域。
社会主义基本权利:确保私人领域和具有政治功能的公共领域免遭公共权力的直接干预;从机构上对财产和家庭加以保护。
从社会功能上讲,二者是共处在一起的。
3.为什么说政治基本权利的保障已不够,言论、出版、集会、结社等自由,还需要一种结构保障?这种结构保障指什么?
言论自由和出版自由都不能再被看做是作为私人的个人的传统的意见表达的一个部分,因为私人都要依靠国家机构的保障,才能有平等的机会进入公共领域;
集会和结社自由性质也改变了。政党和公共组织控制着有影响和政治意义的集会和结社的形成。
结构保障是指通过使组织承担起义务,完成建设使命和内在秩序的建设,有效的保障公众参与政治公共领域。相对应的是对公共特权的保障。
4.怎么理解“私人自律只有作为一种派生的自律才有可能存在”?
社会福利国家立足根据规定标准通过民主程序把一切与国家相关的组织利益统一起来。
5.怎么理解社会福利国家还是税收国家,还没有变成国家社会?税收国家怎样才会变为国家社会?
和自由主义国家啊一样,社会福利国家限制从宪法所保护的私有财产中收取税收。
当一切具有政治影响的社会力量都处于民主力量的控制之下,税收国家就彻底的转变成国家社会。
6.怎么理解国家和社会相互渗透?什么是国家社会化?什么是社会国家化?它对公共领域产生了什么影响?
政治机构承担了商品交换和社会劳动领域中的某些功能,社会力量也具有了政治功能。在政治公共领域中,社会组织事理和国家达成政治妥协。
阻碍了削弱公共性原则的现实趋势:公共性的要求被国家机构推广到了所有与国家有关的组织当中。有组织的私人公众取代了单个私人公众。无组织的私人公众通过政党和组织内部的公共性渠道,依靠各种组织与国家交往所发挥公共性,真正参与到公共交往的过程中去。国家和社会之间的政治妥协经历这样一个过程才能合法化。
7.社会福利国家中的政治公共领域表现为哪两大趋势?
资产阶级公共领域的没落形式,它允许组织凌驾于被剥夺了权力的公众头上,发挥展示或操纵的公共性。
社会福利国家和自由主义法治国家之间保持连续性,就会遵守具有政治功能的公共领域的要求,因此,被各种组织剥夺了权利的公众应该通过这些组织推动公共交往的批判过程。
8.具有政治功能的公共领域的两个前提是什么?
官僚决策的最小化:实质就是减少公共权力对私人公众,尤其是无组织的单个私人形成的公众的干涉。
根据能够认识到的普遍利益使利益结构冲突相对化。
第二篇: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 第一二章 PPT 讲稿
§1 PPT-P2 第一章的标题是“资产阶级公共领域的初步确定”,第一节从“公共”一词入手来讲公共领域的起源问题,这里面涉及到的一些名词概念包括:公共的、公共性、公共领域、私人领域等。此外,理解这些概念则需要我们建立在对如下概念的理解上:市民社会、自律等。
本书中提到,“举凡对所有公众开放的场合,我们都称之为公共的;公共性所发挥的主要是评判功能,本身表现为一种独立的领域,即公共领域,它和私人领域是相对的。有些时候,公共领域说到底就是公众舆论领域,它和公共权力机关直接相抗衡;公共领域是“市民社会”所特有的,既是商品交换场所,同时也是社会劳动领域,有着自身的规则。”
市民社会的概念请大家参考31页的注释54,主要抓住两点:一是将他们与贵族、农民以及城市中的下等阶层相区别,也就是说他们不是贵族、农民及城市中的下等阶层;二是最后一句话“从更宽泛的意义上讲,我们也称他们是受过教育的资产阶级,是资产者,他们和大众有着严格的区别”。这样的市民阶层所构成的市民社会。
私人和自律等名词概念我们将在下面提到。--------------哈贝马斯由古希腊时期“公”与“私”的范畴(在中世纪,公与私最初是罗马法中规定的范畴)入手,简要讲了公共领域早在那时就已经存在了。他说道,在高度发达的希腊城邦里,自由民所共有的公共领域和每个人所特有的私人领域之间泾渭分明。
/ 16
PPT-P3 文中提到,在古希腊人看来,公共领域是自由王国和永恒世界,与作为必然王国和瞬间世界的私人领域相对。这种相对体现在私人领域涵括着人的“生的欲望”和“生活必须品的获得”,而公共领域则为个性提供了广阔的表现空间,如果私人领域让人有些羞涩,那么公共领域则让人引以为豪。
这里面我们可以看到一种“人”的解放,在我们看来,抓住“人”的变化是抓住本书主旨,也就是公共领域结构转型的关键,另一个关键是“机制”的变化,也可以先粗略理解成“场所”的变化,此外,还有“对象”的变化,讨论对象或礼仪。我将会在下面反复提到这三个关键线索。PPT-P4 本节中我们还无法解释但对理解下面的内容很有帮助的一段文字是:随着现代国家以及从中分离出来的市民社会的出现,这些范畴(“公”与“私”)才又被重新装备到法律上,并产生了深远的意义。他们既能帮助政治建立起自我理解,又能帮助特殊意义上的资产阶级公共领域在法律上得以制度化。在此期间,大约从一个世纪以前开始,其社会基础又一次发生瓦解;公共领域的崩溃趋势是一目了然的:随着其范围的急剧扩大,其功能则越来越弱。§2 PPT-P5 第二节主要讲了“代表型公共领域”从出现到消亡的过程,时间段从中世纪中期一直到十九世纪。
(一)出现和发展
/ 16
在欧洲中世纪,同样由“公”与“私”这对范畴入手,哈贝马斯提及“公共”与“特殊”、“共有制”与“特有制”以及“所有权”与“公共性”等范畴,其结论是:公共领域作为一个和私人领域相分离的特殊领域,在中世纪中期的封建社会中是不存在的。但“公共性”的是存在,比如君主印玺及英国国王,他们都具有公共性,这种公共性是一种公开的代表形式。此时的代表型公共领域不是一个社会领域,而是一种地位的标志,即地位的代表,所有权的代表。
这里还提到,代表型公共领域的出现和发展与个人的一些特殊标志是密切相关的:如权利象征物(徽章、武器)、生活习性(衣着、发型)等等,就是“一整套关于高贵行为的繁文缛rù节”,这些繁文缛节是贵族共同规范,无论何时何地,只要表现其领主权利,就必须遵守。例如:“宫廷—骑士的代表型公共领域”、15世纪在法国布艮gen第宫廷中达到极致的“贵族的代表型公共领域”、以及最早出现在佛罗伦萨,接着又出现在巴黎和伦敦的“新的代表型公共领域”。
其中,“新的代表型公共领域”源自意大利北部早期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贵族文化。因为它吸收了始于人文主义的资产阶级文化(人文主义最初是在宫廷生活中形成的,它目的是要对宫廷生活自身加以改造),从而具有了强大的生命力。
代表型公共领域以封建君主的宫廷(场所)为核心,以宫廷礼节为对象(路易十四时期)。其中的“人”从基督教骑士转变为受过人文教育的宫廷侍臣,再到贵族。他们从代表封建特权转变到代表君主。
文中提到巴洛克节日,以及到17世纪中叶才出现的城堡中的庭院。
/ 16
PPT-P6
(二)消亡
文中提到,“在早期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基础上,民族和领土主权国家形成了,于是,封建制度的统治基础发生了动摇”。以这些为前提,“王室贵族统治阶层把社交场所改造成为‘上层社会’的活动领域,这个领域在18世纪已经清晰可见了”。“这个时候的代表型公共领域已经是正在从国家当中分离出来的社会内部的一个禁区”,也就是说,这个时候,出现了国家与社会的分离。哈贝马斯强调到,“只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才有现代意义上的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之分”。代表型公共领域在18世纪已经明显开始瓦解了。PPT-P7 到了18世纪末,“代表型公共领域所依赖的封建势力、教会、诸侯领地和贵族阶层发生了分化,形成了对立的两极”,进而形成了作为私人自律领域的“市民社会”与国家的对立。
上述分化主要体现在:①封建王权发生了分化——首先突出表现为公共财政和封建君王的私人财产的分离;②宗教改革——使宗教变成了私人的事情,“宗教自由”在历史上成为第一个私人自律领域,也就是说,宗教改革使当时的人们有了自主选择是否信教及如何信教的自由,人们此时感受到了一种主体性,一种“自律感”。③统治阶层发展成了公共权力——公共权力机关具体表现为官僚制度和军队,以及司法机关,与越来越私有化的宫廷世界区别了开来。
基于这种分化,代表性公共领域走向消亡了。
/ 16
§3 PPT-P8 正如徐珂老师所说的,哈贝马斯受马克思影响深刻,在我试着理解这本书中的内容时,也比较关注发生各种变化之前的“变化”,发现这些变化通常都是经济方面的,比如贸易、金融、市场上的变化等等,成为了公共领域各种转变上的初级动力。
(一)机制变化(场所等)
本节中,哈贝马斯同样是由经济上的变化入手。经济上的变化,导致了机制(场所)、“人”和对象上的变化。
首先看机制上,文中第一句话首先提到了一个趋势:早期金融和贸易资本主义从13世纪开始由意大利北部城市逐步向西欧和北欧蔓延,伴随这个趋势,首先出现了“堆料场”,之后在贸易的交通要塞上出现了“大集市”,以及后来的“交易会”和“交易所”,这些也就是商品自由交换乃至资本流动的场所——市场。随着场所的发展,形成了“一种广阔的经济依附网络”。
在这些场所类地机制之后,又逐渐出现了邮政和出版机构,也就是说,将“人”联系起来的交往方式出现了新的变化。
(二)资域与代域之间的作用过程
哈贝马斯在论述资产阶级公共领域是如何发生的过程中,贯穿其中的是资产阶级公共领域与代表型公共领域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
首先,在资域刚刚发生时,它与代域之间的作用表现为互不冲突,相互影响。文中首先提到,资产阶级人文主义在开始的时候完全能够适应贵族的宫廷文化,而且早期资本主义不仅在经济观念和作为正当职业的商业活 5 / 16
动方面显得保守,在政治上同业很保守。此时,旧的生产方式仍在抱残守缺,没有彻底的加以改造,所以此时的资本主义自身特性很模糊。13世纪出现的早期资本主义到17世纪末仍然模糊的很,作为陈旧交往领域的代域还没有根本上受到新的公共领域的威胁。早期资本主义的交往因素只有到了重商主义阶段才表现出其革命力量。
但本节中,哈贝马斯在第一段就写下了如下精彩的评述:这种资本主义一方面强化了封建等级制度的统治关系,另一方面又释放出了一些因素,有朝一日将消解这些统治关系。这听起来多像马哲的否定之否定规律啊!
上面这段话所提到的因素就是一种新的交换关系,包括商品交换和信息交换,它们是早期资本主义远程贸易的产物。PPT-P9
(三)对象
在这里我们将信息作为对象,通过把握信息的变化来发现资域发生部分过程。这里需要插一句的是,资域与代域之间的作用,也部分体现在了双方对信息的“争夺”,这种争夺一方面表现为资域中的“公众”(起初是商人)对信息的需求,另一方面表现为后来的政府当局用新闻媒体来维护其统治,当局通过媒体来发布命令和规定,以这些为起点,最终推动了“公众”(“人”)的形成。
其实,机制、“人”、对象三者的变化脉络并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相互搀和在一起的,我们只是这样大略的分开来理解。比如,(1)对象与机制之间的联系。随着贸易的广泛开展,商人对信息的需求使得大的贸易城市同时也成为了信息交流中心,商品和有价证券的交换推动着信息交换的发 6 / 16
展,邮政和出版大概与交易所同时出现,出于对商业秘密的保密(此处的原因还包括:市政管理机构和宫廷对保守统治秘诀的需要),首先出现的是由信息商汇集起来的私人信件——“书写的报纸”。
(2)对象的公共性的获得。随着商业上对信息的需求的增长,信息交流不仅仅是为了满足商品交换的要求,信息本身成为了商品。信息成为了商品,因此一切书面信息都是有价的,从而扩大信息的销路可以增加收益(增加盈利),扩大销路的方法是,将一部分现成的信息材料定期翻印,匿名发表——这样,这些信息就有了公共性。PPT-P10(四)“人”——公众的产生(1)从形式上看公众的产生
在第二节中我们提到了代域的瓦解乃至走向消亡。代域的这个萎缩过程,以封建等级特权被领主特权所取代为表征,从而为现代意义上的公共领域(这里指的是公共权力领域)的出现腾出了空间。伴随着代域的这一萎缩过程,过去的封建领主所有制变成了“公共治安”,也就是说,建立在封建领主所有制基础上的国家的特征,不再涉及具有代表性质的“宫廷”,而是与通过合法的垄断统治而武装起来的国家机器的运转潜能联系了起来;而过去的归属于封建领主的“私人”成为了这种公共权力的受众,进而成为了公众。
(2)公众中的主体——市民阶层
这里有一个实际存在的现象作为前提。之前我们提过,政府当局通过对信息进行控制来维护其统治,这和今天是一样的。从当局的角度来讲,当 7 / 16
局所发布的公告一般是针对所有臣民的,但由于臣民并不一定都是受过教育的并有阅读能力的,因此,这些公告通常并不能到达“普通人”那里,最多只能到达“有教养的阶层”。这里的“普通人”指的是农民、城市下等阶层(手工业者、小商人),而所谓的“有教养的阶层”,按照哈贝马斯的话讲——他们是公众的中间力量,从一开始就是一个阅读群体,也就是市民阶层,这一群体包括:政府官员(特别是法官)、医生、牧师、军官、教授和学者等,其中教授和学者处于整个市民阶层的最顶层,通过教师和撰稿人与法官、医生、牧师和军官——来发生联系。此外书中还有句话:“资本家”、商人、银行家、出版商和制造商,只要他们不像汉堡那样坚持城市不受王权管辖,他们就同样属于“市民”这个群体„ „ ”在第一张ppt中,我们已经解决了“市民”是什么的问题,也就是这里的这个注释:“从更宽泛的意义上讲,我们也称他们是受过教育的资产阶级,是资产者,他们和大众有着严格的区别。” PPT-P11
到这里,我们已经能够体会到两种实在的联系,一种是当局(公共权力)与“市民”之间的联系,另一种是“市民”内部彼此之间的联系。在我看来,这两种联系对于资域的产生至关重要,我们可以把这两种联系看做两种作用力。第一种联系所产生的是一种相对的、相排斥的作用力,这种作用力导致了国家与社会的分离,导致了资域与公共权力的对立;第二种联系所产生的是一种相互吸引的作用力,这种作用力使得资域不断的强化自身,使得资域由模糊变得清晰。PPT-P12 8 / 16
(五)资产阶级公共领域的产生过程
这里的经济前提是:伴随着政府继续推行重商主义,至于重商主义兴起的原因,我们这里不做探讨,我们这里把这个经济前提作为存在的事实,看看接下来发生了什么。
伴随着政府继续推行重商主义,当局通过制定政策来达到两个目的:一是控制商业经营活动,二是激发商业活力,当然,本质上是维护自身的统治地位。如文中所提到的,重商主义对国有企业没有丝毫好处,相反,通过行政途径,其商业政策对资本主义私有企业的兴衰却大有影响。从而私有企业依赖政策导向来调节生产活动。由于民众所需要的是生活必需品,而当局统治阶级需要的主要是相对应的奢侈品,鉴于私有企业对政策导向的依赖,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不断压缩个人必需品。生活必需品供不应求,则更需要商品的充分流通来调节供需,从而当地市场更加依赖国内市场,也就是说,市场的范围扩展开来。这样更加导致了作为消费者的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城市居民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为当局的商业政策所左右,而且是国家范围内的左右。进而出现了政府当局与民众之间的公共管理与私人自律的紧张关系。由民众组成的社会与公共权力的表征——国家之间形成了对立。从而产生了资域形成的现实条件——国家与社会的分离。这里的资域,准确的说是一个围绕着价格和税收进行批判的空间。这里的“对象”仍然属于信息,但是更加明确的价格信息和税收信息。此时,代域中的对象,关于衣着规矩——“一整套关于高贵行为的繁文缛rù节”已经离那时的人们远去了。资产阶级公共领域产生了。§4
/ 16
PPT-P13 第一节中我们没有解释的“私人”和“自律”的概念现在可以在这里解释了。虽然,按照书中的论述顺序,更详尽的解释将出现在第六节《市民家庭和公众私人性的机制化》当中,但这里不解释清楚是不容易理解下面内容的。其实,我们这里解释这些概念也主要是从第六节的内容来展开的。
此外,这一节中的第一句话作为理解第二章的关键,我们也暂时放在一边,当我们需要这句话的时候,我们再提到它。
(一)私人自律(1)私人
第四节中所提到的关于“私人”的内容,概括性很强,而且还提到了对“私人”理解的重要性问题。关于“私人”的概念,本节中说道:“私人”的古典意义即切身所需。在我看来,这是一种自己能个感受得到的所需,这种所需是什么,第六节的内容会告我我们。关于理解“私人”的重要性问题,文中提到这样一句话——公众想让统治遵从“理性”标准和“法律”形式,以此来实现彻底变革,因此就必须对资产阶级公共领域本身加以分析,特别是对这样的一个事实加以分析,即资产阶级公共领域中作为公众进行交往的是一些私人;唯有如此,才能揭示出这些理性标准和法律形式的社会意义。
拿出这句话除了说明哈贝马斯强调对于“私人”的理解的重要性,另外一个想指出的地方是“公众想让统治遵从“理性”标准和“法律”形式,以此来实现彻底变革”这句话,这句话可以解释为公众通过资产阶级公共领域对公共权力领域提出要求,或者说公众通过资域对当局提出要求,社 10 / 16
会通过资域对国家提出要求。这种过程,体现了公共领域的现实意义,拿到今天来讲,可以认为是我们通过公共领域来推动国家政权的变革。PPT-P14(2)私人自律
第六节中解答了什么“切身所需”,或者说什么是人的“切身所需”。书中的原话是,“这种自律首先似乎是建立在个人自愿的基础之上,坚决反对强制;其次,它似乎是建立在永恒的爱的共同体之中;最后,他似乎保证了受过教育的人能将其一切能力都充分自由的发挥出来。自愿、爱的共同体以及教育这三个因素和在一起就是人性概念,这种人性应当扎根在人自己身上,真正占据统治地位:纯粹人性一词听起来就是要求根据自身规律自行完善的内在世界从任何一种外在的目的当中解放出来。”(P51)
从这段话我们可以明显看出,私人自律是一种人性的解放,所谓的“切身所需”就是人对纯粹人性的一种要求。对于理解私人自律的关键就是最后一句——纯粹人性一词听起来就是要求根据自身规律自行完善的内在世界从任何一种外在的目的当中解放出来。PPT-P15
(二)私人的主体性
私人的主体性与公共性密切相关,在我看来,私人的主体性之间的相互联系产生了或者强化了公共性,从而使得私人具有了公众的身份,为公共领域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1)独立与虚构
在我看来,私人的主体性是私人的建立在一种虚构的独立之上的私人经 11 / 16
验。说它是建立在虚构独立之上,也就是说它不是现实独立的,这可以从第六节中关于家庭与社会之间的依附关系看出。第六节提到——尽管家庭领域本身想摆脱一切社会关系,保持独立和充满人性,但是,它和劳动领域以及商品交换领域之间还是有着一种依附关系——独立意识同样也可以从那种内在领域对于私人市场领域的实际依赖角度加以理解。
首先,文中通过列举三个方面的例子来说明家庭没有摆脱社会压力。哈贝马斯提到了金钱婚姻、爱情和理性的冲突以及人格教育与技能训练之间的矛盾,这三方面分别从我们之前讲到的自愿、爱的共同体以及教育三个方面,证明了家庭没有摆脱社会压力,即家庭与社会之间存在依附关系。这三方面也就说明了人性没有得到真正的解放,而且也佐证说明了私人、私人领域产生于家庭内部,准确的说是小家庭内部,因为人性将私人与家庭联系了起来。
那为什么说又是“虚购的独立”呢?为什么不直接说是非独立的呢?这是因为在私人自己看来,他拥有这种独立。这里涉及到第七节的一句话——成熟的资产阶级公共领域永远都是建立在组成公众的私人所具有的双重角色,即作为物主和人的虚构统一性基础之上。(P59)本句中的物主和人的虚构统一性是我们理解“虚构的独立”的关键。个人的角色包括物主和“人”,我们来看个人或者说私人,是如何从其作为物主的角色中感受到独立的。
哈贝马斯提到,商品所有者可以认为自己是独立的,由于他们从国家指令和控制当中解脱了出来,因此,他们可以根据盈利原则自由抉择,而无需听从任何人,只需遵守似乎隐藏在市场内部,发挥经济合理性的无名规 12 / 16
律。这些规律受到了公平交易这一意识形态的保护,因而公正应当能够彻底战胜权利。建立在拥有一定财产,并在交换过程中一定程度上得以实现的这样一种私人自律必须如此。物主在市场上的独立性和个人在家庭中的自我表现是一致的。他们似乎摆脱了社会压力的内心世界是一种在竞争当中实现私人自律的真正标记。私人自律否定了其经济学起源,它是一种在自以为独立的市场参与者唯一的实践领域之外的自律;它使市民家庭意识到自己的自律。(P50~51)
这一整段话,我要强调的就两个词,一个是“似乎”,另一个是“自以为”,这两个词的使用证明了,哈贝马斯明确的告诉了我们私人所感受到的独立是一种虚构的独立。PPT-P16(2)私人主体性
私人是从这种对独立的自我感受和自我理解中体会到了主体性,并通过写信表现出了主体性。
文中说道,在小家庭的私人领域里,私人甚至还以为自己独立于其经济活动的私人领域之外——并且还以为自己是相互能够保持“纯粹人性”关系的人,当时这方面的文学形式是来往书信。
这句话一方面从私人作为“人”的角色的角度,印证了我们前面提到的虚构的独立(甚至还以为)。关于私人主体性的方面,我有如下的理解:这句话中的“以为”是一种“自以为”,是产生并建立在个体的主体性之上的。哈贝马斯通过列举书写内容由“干巴巴的消息——报平安”向“心灵的复制和探访”的转变,说明“在家庭内部关系中,主体性有着相应的经验”。13 / 16
我理解就是说,主体性来源于家庭,准确的说是小家庭的私人领域中。PPT-P17
(三)文学公共领域的形成
(1)作为具有政治功能的公共领域前身的文学公共领域的形成;
文中提到,公共领域在国家和社会之间的紧张地带获得明确的政治功能之前,源自家庭小天地的主体性可以说无论如何都构建起了自己的独特空间。犹在公共权力机关的公共性引起私人政治批判的争议,最终完全被取消之前,在它的保护之下,一种非政治形式的公共领域——作为具有政治功能的公共领域前身的文学公共领域已经形成。
它是公开批判的练习场所,这种公开批判基本上还集中在自己内部——这是一个私人对新的私人性的天生经验的自我启蒙过程。
此外,文化有了商品的形式,而且它只有这样才能称得上是“文化”,因此,就要求它作为成熟的讨论对象,对于这个对象,与公正密切相关的主体性自身有着清楚的认识。
(2)文学公共领域的形成与代表型公共领域瓦解及资产阶级公共领域产生的关系
文中提到,(P34)成熟市民阶级„„桥梁。
这段说明成熟市民阶级中的资产阶级先锋派与“上层社会”、王公贵族在咖啡馆、沙龙及宴会的交往,形成了文学公共领域。而王公贵族是来自代表性公共领域的,从前就掌握这社交的方法,通过这种交往,资产阶级先锋派掌握了社交(交往)的方法,进而掌握了公开批评的技巧,从而,愉快的交谈很快发展成了公开批评,并向资产阶级公共领域过渡。
/ 16
§5 PPT-P18
(一)机制——提供一种氛围、一种社会交往方式(1)机制的特征
本节中,哈贝马斯提到了英国的咖啡馆、法国的沙龙以及德国的宴会,这几个场所在其公众的组成、交往的方式、批评的氛围以及主题的趋向上有着悬殊,但都有一些共同的特征:不考虑社会地位问题;反等级礼仪,提倡举止得体;“平等”——“单纯作为人”的平等。
(2)机制的作用
文章中有这样一句话,虽说不是有了咖啡馆、沙龙和社交聚会,公众观念就一定会产生;但是有了它们,公众观念才能称其为观念,进而成为客观要求。
可见,机制是“公众观念可以称其为观念”的必要条件,当然也是观念“成为客观要求”的必要条件。这个要求是对谁提出的呢?是资产阶级公共领域中的公众,也就是由私人集合而成的公众对公共权力领域提出的要求。PPT-P19
(二)机制的转变
关于机制的转变我想去除一个错误观念——机制是一种具体场所。显然,在今天,机制绝对不仅仅是一个具体场所。任何能够提供给公众一种社会交往方式的“地方”(这里指抽象意义上的“地方”),能够将公众彼此 15 / 16
的观念联系起来的“地方”都可算作机制。
我认为下面这句话能够变现出,机制由具体场所向媒体刊物的转变。“1709年,进咖啡馆的人已经形成广泛的圈子,以至于这样一种上千人的圈子只有靠一份报纸才能组织起来,并且可以维持下去。”
【逻辑整理】 PPT-P20 讲到这里,我们终于可以收获一些东西,也是我今天特别想和大家分享的。这部分整理除了包括前面已经谈到的对这本书的理解,还包括第六节及第七节的一些内容。
/ 16
第三篇:当代公共政治理论课教学综合转型调查研究_1231
【当代公共政治理论课教学综合转型调查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和90后学生日益成为高校学生主体,作为给国家培养高学历、高素质人才的高校必须把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放在首位,公共政治理论课在其中发挥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作为高校公共政治理论课教师只有适应时代和学生的需要,在坚持原则的情况下,适当从教学方式、方法、语言表达方式、师生关系、课时安排、理论联系实际等方面进行全面转型,才能培养出思想理论水平高、信仰坚定的人才。
关键词:大学生;公共政治理论课;调查研究
高校公共政治理论课教学已经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高校作为培养国家高层次人才的基地,公共政治理论课是主导方式和方法,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进步,具有非常新颖思想的“90后”独生子女大量进入大学。笔者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在内蒙古科技大学中随机抽查了200位同学,共发放200份问卷,收回200份,回收率100%,通过全面调查了解了学生关于公共政治理论课的需要和态度。
一、当代我校公共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教师方面的问题及原因
(1)老教师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手段比较传统,而新教师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方法没有成型,大部分公共政治理论课教师都是60和70年代出生,再加上现代技术手段的更新,老教师的传统教学方式、方法、思维和理念已经与新时代学生的思想有了差距。年轻教师教学手段比较新,但与传统教学手段配合比较差,同时教学方法、理念没有成型,知识面还没有打开。
(2)年轻教师和非专业老师比例过大
随着高校扩招,教师队伍也在不断扩招,队伍中年轻教师所占教师总量的比重在逐年增加,而且这其中基本上都是80后,为了解决教师和学生比例不平衡的问题,有些学校甚至让相关专业教师带课,他们并不是公共政治理论课的专业教师,缺乏基本的专业知识和技巧的训练,当然这样做,使“80后”老师和“90后”学生之间距离比较近,容易沟通,但缺乏基本的教学训练。
2.学生方面的问题及原因
(1)新时期学生的思想特点
随着我国社会的转型,尤其是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大部分学生都是在改革开放后期出生的,无论从思想上,还是在生活、消费、学习等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尤其是90后学生,他们思想新颖、独立生活能力差、心理承受能力较低、接受新事物能力比较强等。对于从事和研究公共政治理论课的教师来说,必须紧紧抓住现时期学生的新思想、新观念。
(2)理工科学生人文社会科学基础比较差
理工科院校的大背景下,教学对象绝大部分是理工科的学生,由于我国高中阶段的分科导致在人文素质方面缺乏训练,有些同学连基本的常识都不知道,造成很多学生不及格,其中不会答题也是造成他们不及格的重要原因。
(3)教学管理方面的问题
第一,课时设计不合理
理论课时太多,实践课时太少,不利于学生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当中,特别是与理工科学生动手能力强不相符合,学生普遍感觉到自己所学知识没有太
多的用处,仅仅用老师的讲解解决不了他们的思想问题。
第二,单位班级人数过多
现在我校公共政治理论课每个班级的人数都是在150人以上,这样不利于学生学习听课,尤其坐在后面的同学听不到老师的讲课内容,更不利于老师进行课堂管理。
二、解决当代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问题需综合转型
公共政治理论课教师是教学的主导,在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中居于主导地位,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因此,当二者发生矛盾时,要求主导发挥主观能动性,根据教学的规律调整自己的状态,适应主体的需要。
(一)希望教师能够在授课时以学生为主体
传统教学思维存在的问题是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居于主导地位,往往由于这样的思维造成自己成为主体,教学主体和主导角色的倒置,也是造成课堂教学氛围沉闷和师生互动比较少的主要原因。新时期,学生的思想比较活跃,而且对于传统的东西有质疑心理,作为老师应该把主动权交给学生,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尤其是提问的积极性,学生有问题教师最好能够在课堂时间随时解决,这样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喜好调整自己的授课内容和方式,既解决了老师怎么讲和讲什么的问题,也便于师生沟通,也便于调节师生关系。
(二)希望授课方法和手段能够多样化
在问到“你认为公共课老师使用什么手段上课效果最好”时,80%的学生认为讲授和多媒体相结合的方式最好。尤其问到“你认为老师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应该展现什么内容”时,有58%的同学希望老师用“多种资料并用”的方式讲课。其中有56.5%的学生希望多媒体应该多展现一些影像资料,并且比例占到40~50%的课时量。
传统的黑板讲授和现代多媒体课件、视频、图片有机结合,让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也能够从中感觉到一种多样化的现代技术知识,让传统美和现代美在课堂中相得益彰地表现在学生的面前,从而改变了课堂气氛的沉闷和学生对于本课程的抵触情绪。
(三)希望师生关系缓和、合作、和谐
当问到“你认为带课老师在课间或上课期间与你们交流生活、学习、思想、现实问题的重要性”时,有41.5%的认为非常重要,有55%的同学认为比较重要。特别是有18.5%和74.5%的同学认为老师课间和同学们交流完全能够和有些能改变师生之间的关系。可见,课间五分钟交流对于学生和老师关系的改变非常重要,另外有77.5%的同学认为老师与同学的关系好坏影响听课效果。
学生和老师的深入沟通,要求教师由神坛走向人间,要关心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就业等方面的问题。在上课的过程中结合课程知识内容,给学生一些解答和引导。比如学生对于民主问题、就业政策、学习英语等问题,教师都可以结合实例、经历和国家、学校的相关制度和政策给学生进行必要的解答,这样的老师才能得到学生的认可,才能够真正与学生打成一片,真正和学生在内心深处进行交流和沟通,也才能缓解两者之间的关系。但是由于扩招,学生和教师的人数不断上升,教学地点和住址之间的距离太远,而且学校没有设置教授办公室,造成学生和老师之间的交流频率少,交流的深度比较浅,这些因素无疑影响了师生之间的交流。
(四)希望授课内容能够理论与实际相联系
在问到“你认为老师在讲课时结合一些实际生活中的实例有多大作用”时,有51.5%的同学选择非常有用,有43%的人认为比较有用,从这些选择可以看出同学们对于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强烈渴望。有73%的同学认为学校应该在课程设计中增加实践课时。在问到最后一个问题“你认为老师还应该怎么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时,有很多同学反映一定要理论联系实际,反对照本宣科。公共政治理论课主要是应该联系实际,只有将理论应用到实践中才能够使学生理解所学的理论知识。传统上我们大部分老师采用的是灌输的方式,学生对于理论理解处于一种玄而又玄的状态之中,而且不便于学生理解。比如讲改革开放这一章内容,很多学生体验不到它30年的成就,只有让学生到父母或前辈中去了解以前的情况,或者进行调查,这些都需要学校扩大实践课时,教师参与引导才能让学生认识到改革开放的成就。
(五)希望授课语言方式多元化
当问到“你认为老师应该在这门课课堂上使用什么样的语言方式比较好”时,有68%的同学认为“多种语言方式并用”,这也反映了语言在授课过程中的作用,同时语言的变化也会增强学生听课的兴趣,改变注意力。
公共政治理论课本来讲解的内容比较严肃,而且大部分公共政治理论课教师经过长期的专业训练也比较严肃,课堂内容就会整体表现出一种比较沉闷的状态,所以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教师应该在细节上改变这种状态。尤其可以试着从授课的语言上下功夫,教学中可以采用一边讲课一边说课的方式,调动学生的兴趣,转移他们的注意力。还可以采用幽默诙谐的语言调节课堂气氛,让学生在非常和谐宽松而又愉快的气氛中接受知识,这样教师也感觉到了快乐,学生也能够很容易从中理解课堂内容,掌握课堂知识。
(六)希望老师能够多学科知识相结合,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在问到“你认为老师在课堂上使用什么授课更好”时,94.5%的同学选择用“多学科知识”授课,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在平时要不断充电,学习各种学科知识,给学生解答疑问。
大学教师就是为社会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学生在学校接受的理论知识如果太单一,就会影响到他们在实践中能力的发挥,尤其在理工科比较典型的高校更应该重视这个问题。在几年的教学中本人发现学生对于外界信息了解太少,而且大部分同学对于文科方面的知识基本没有了解,这些学生将来要走向社会,而单一专业教学培养出来的学生就不会很快进入角色和适应社会,所以在日常课堂教学中,尽量结合课堂内容讲解一些诸如社会学、伦理学、哲学方面的理论知识,让学生尽量了解更多的专业知识,这样他们进入社会之后就能够很快进入角色,而且能够很快适应社会,成长得自然就快。
(七)希望老师能够用抽象、形象和具体相结合的思维方式授课
近年来虽然理工科高校开始办社会科学专业,但学生主体还是理工科学生,对于公共必修的政治理论课而言,面对的大部分是理工科专业训练出来的学生,他们比较容易理解一些具体和形象思维形成的各种图片、表格、图形、实例等,但对于政治理论这样偏重于抽象思维形成的知识,他们感到比较难,所以我们这些文科知识背景的老师要转变一味地使用抽象思维给学生讲课,而应该结合课堂内容利用各种图表、数据、模型等比较形象的方式给学生授课,这样学生就可以利用自己的思维优势理解公共政治理论课内容。当问到“你觉得老师用什么样的思想方式讲课最好”时,有79%的同学选择抽象和具体思维相结合。如在教学中把课堂内容梳理之后做成表格,让学生一目了然了解理论知识,而且在平时讲课中不断让他们回到这个表格中进行对比,因此学生也理解比较快,如在讲到新
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改造理论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时,把三个时期各项情况放在一个表格中,列出每个时期党对我国社会性质分析、社会矛盾分析、解决方法、根本任务、纲领和经验教训等。让学生对比三个时期不同的社会性质会有不同的社会矛盾,解决社会矛盾的方法自然就不一样,但每次得出的经验教训又结合现实,让学生了解到以前的工作经验和方法现在还在继续使用。
(八)希望老师能够给在课余加强学习和研究
有89.5%的同学认为老师加强教学和科研对于课程学习非常有用。作为高校教师,除了做好自己的教学工作之外,还要不断进行科学研究服务教学、服务社会。高校教师如果不进行科学研究,自己的知识、信息、教学方法、教学理念就会落后,就会脱离实际,尤其对于信息时代的学生,首先,我们应该要求自己更加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和专业信息,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认可我们;其次是我们教授公共政治理论课的教师应该起码了解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最新变化和提法;第三,我们应该深入了解现代学生的思想、生活、学习方面的特点,只有真正了解了他们,我们才能够很好地教学,为了深入了解学生,建议我们这些老师多参与一些学生工作,或兼职班主任工作,这样可能是获得学生第一手信息的最佳手段。
因此,作为公共政治理论课教师是教学的主导,在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中居于主导地位,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因此,当二者发生矛盾时,要求主导发挥主观能动性,根据教学的规律调整自己的状态,适应主体的需要。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从教学方法和手段转型,同时要求我们从思维习惯、语言表达方式、师生关系、理论联系实际等方面进行比较全面的转型。当然这些方面的转型只是其中一部分,其他方面的转型还需要我们继续探索,随着时代和面对的学生不同要进行适时调整。
参考文献:
[1]韦日平.“80后教师、90后学生”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N].光明日报,2009-12-21.[2]黄家兴.思想政治课研究性教学的探索[J].黔东南民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22(5).[3]方义洁.试论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的改革中国高教研究
[J].2005,(4).[4]娄先革.“互动”视野中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J].高教论坛,2007,(4).[5]张先梅.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互动式教学的思考与实践[J].武汉:商业服务学院学报,2007,21(4).[6]观念更新:大学人才培养改革设计的价值引领[J].中国高等教
育,2009,(12).[7]刘向信.开展爱党教育,让大学生信任党和忠于党[J].高等教育研究,2009,(12).[8]浩歌.教学方法改革何时突破重围[J].中国高等教育,2009,(6).[9]陈光.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路径探析[J].中国高等教育,2009,(6).作者简介:童斌,男,1980年生,内蒙古科技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讲师,哲学硕士,主要研究哲学、社会工作。
立项:本课题通过内蒙古科技大学2009年教改立项,(JY2009085)
=====本文结束=====TXT&DOC=====2010/9=====
第四篇:村民自治论文政治领域论文:村民自治在农村政治领域的利益功能
村民自治论文政治领域论文:村民自治在农村政治领域的利
益功能
摘要:村民自治是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实行的基层民主制度,是农村经济体制深化改革后带来的必然的历史进程,是农村治理的有效选择。它一改过去农村政社合一、单一行政命令式的传统治理方式,建立了一种依法自治和直接民主的新型管理方式。试图从农村社会入手,对村民自治这一伟大实践及实行村民自治后农村经济、社会等各方面已取得的实际效果进行全面的考察、分析,从而探究村民自治在政治领域给农民及农村社会带来的实际利益功能。
关键词:村民自治;政治领域;利益功能
村民自治是我国农村政治体制的伟大创新。实行村民自治,是推进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客观要求,也是解决农村社会问题和化解人民内部矛盾的有效途径。对于推动农村的改革、发展和稳定,促进农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社会文明的协调发展,实现政治现代化,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尤其在农村政治领域具有极其重要的利益功能。
一、实现农民当家做主的民主权利
长期以来,广大农民无法实现真正的当家做主,村委会成员都由上级任命,村里的事情都由少数村干部说了算。村民自治通过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不
断实践,激发了农民当家做主的政治热情,培养了民主意识和能力,使民主和法制观念深入人心。广大农民开始认识到民主权利与自身利益息息相关,并形成维权意识,养成了民主习惯。实行村民自治后,广大农民拥有了对村委会的选举权、监督权和罢免权,对村中重大事务的决策权,对村规民约的制定和修改权等,拥有了切实的民主权利。广大农民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真正当家做主,管理农村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各项事业,建设新的生活。
二、密切村委会与村民之间关系
随着农村经济形式多样化、利益关系多元化,各种矛盾和问题也更加突出和复杂,干群矛盾尤为突出。干群矛盾的主要原因在于,村民与村干部之间还没有形成制度化的利益协调关系,村委会形成了特殊利益集团,村干部谋取私利的行为严重损害了村民的利益。主要表现为:一是个别干部滥用职权、腐化堕落等现象日益严重,经济犯罪案件上升,造成集体财产流失,引起村民强烈不满。二是个别村干部作风不民主、主观臆断,决策时凭想象乱拍板,搞各种标准化、规范化达标活动等,不能为村民提供应有服务,还加重了农民负担。而且工作方法简单粗暴,引起村民的反感和抵触。三是官僚主义作风严重,工作透明度不够[1]。四是个别村干部任人唯亲,每遇民事纠纷,处事不公,损害群众利益。
村民自治制度的实施,让农民在农村社会真正的当家做
主,使干部融入到群众中,拆除了干群之间的隔心墙,探索了一条密切干群关系、化解农村社会矛盾的有效途径。
第一,民主选举促使干群关系得以密切。首先,通过民主选举的方式,村民可以用法律赋予的权利选出自己满意的带头人,心愿得到了体现,消除了上级任命干部带来的逆反心理,化解了干群之间无形的隔阂。村民们对自己选出的干部感情更融洽,拉近了干群之间的距离。其次,竞争性选举可以将那些行为不良、能力不强的干部选下去,新的有见识有责任感的精英取而代之。选举后的村干部认为,自己是村民选出来的,应该全心全意为村民服务。有效地扭转了村干部对上负责,不对下负责的局面,增强了责任感。不少新选出的村干部,上任后立即制定为民办事计划,沟通与村民的联系,干群之间形成齐心协力的新局面。再次,每三年举行一次的竞争性选举,对在任村干部构成了巨大的压力。为了能够连选连任,许多村干部遏制各种利益冲动,消除了官僚主义和特权现象,做各种决策时尽量照顾最多数人的利益,得到广大村民的支持和拥护,绝大多数村民都愿意配合村委会干部将大家共同关心的事情办好。
第二,村务决策避免和减少了村民因村干部决策失误而产生不满。通过村民会议或村代表会议的形式决策,农民有了充分表达意见的机会,为干群之间沟通交流开辟了组织渠道。村务决策还构成了对村干部决策的有利监督,防止其以
权谋私,促使干部工作作风的转变。“村干部遇到大事首先召开村民代表会议,形成决议后,代表们带头执行,使党的意志和国家的政策转化为群众的意志和自由行动,使广大村民又被重新组织起来,同时,通过村民代表的上情下达,下情上达,改善了干群关系。”[2]220 第三,民主监督有助于制约和规范村干部的行为。村务财务公开制度的实施,增加了农村工作的透明度,村干部的各种行为都被直接置于村民的监督之下。干部中贪污浪费、滥用职权的行为在压力下自然也就大为减少了,促进了村政廉洁。由此也消除了村民因为不了解村务状况而产生的对村干部的怀疑和不信任,干群之间关系更密切了。
由此可见,村民自治可以有效地化解干群矛盾,使农村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调整。但在一些地方,仍有少数村干部的统治能力建立在家族势力甚至农村恶势力的基础之上。个别村干部甚至蜕化为横行乡里、鱼肉百姓的村霸、地头蛇,严重损害了干部形象,破坏了干群关系[2]222。
三、为农民提供利益的制度化表达渠道
利益表达是农民反映需求的重要渠道,也是农民权利得以实现的重要方式,对化解矛盾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村民自治组织是村民在自愿的基础上组成的群众自治组织,有利于实现村民的利益整合、利益代表。村民自治实质上就是村民的利益表达机制,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
督,都为农民进行利益表达提供了重要渠道。
第一,村民自治为村民表达要求和愿望,宣泄不满情绪,通过制度维护自身权益提供了正常、合法、通畅的渠道。实行村民自治后,每个村民的利益主张都能得到有效的表达,村民自治组织能够真正了解组织成员的利益需求,平衡协调各个体利益的关系,使个体农民利益表达群体化,农民群体利益表达一致化,并将农民个体利益表达控制在合法范围内,避免不正当的利益表达。村民自治组织对农民个体的利益协调不是仅仅建立在利益对象、社会制度的供给基础上,而且建立在农村社区文化、道德、伦理的基础上,这样就降低了农民个体之间的信息收集、判断、分析和处理成本,使农民个体的利益在低成本的基础上实现利益整合、利益导向。因而有更强的信息收集、分析、判断处理能力,能够更好地实现利益识别和利益判断,进而使代表的农民利益更加广泛、全面、系统。
第二,通过村民自治的实施,持续的民主参与对村民形成通过制度化参与来维护自己权益的习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村民会逐步习惯于以制度化的办法来提出要求、维护权益和扩大影响,因而也就自动放弃了暴力参与[3]。制度化的参与将可能积累下来的矛盾一一化解,防止矛盾的激化,大大缓解了农村的各种矛盾和冲突。
四、促进基层党组织加强执政能力建设
长期以来,农村基层党组织习惯于“替民做主”,大事小事由村党支部讨论决定,缺乏一套民主程序,村务工作也因缺乏村民的支持而完成得不好。在广大农村地区,党支部负有领导本地区工作的责任,而村民委员会作为群众性自治组织,拥有对社区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自我管理的权力,这就导致在同一个村社区中实际上同时存在两个公共事务管理组织[4]。因而,如何处理村委会与村支部的关系一直是村级工作中现实的亟待解决的问题。
第一,村民自治推动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机制创新。村民自治的实施唤起了村民民主意识的产生,而村支书记毕竟只是党支部内若干党员选举产生的,村民对党支部权利的合法性产生了怀疑。为了确保党的领导地位,许多村党支部开始探索合法性的行动,更关注自己的民意基础。如山西河曲县首创了“两票制”,山东威海市和广东顺德市的办法是“两委合一”,将村民选举的机制导入了党支部的建设,获得了充分的合法性和权威性,促进了党内民主,也有利于解决村委会与村支部长期以来的矛盾状况,夯实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群众基础。
第二,村民自治促进党员素质的提高。经过民主选举,一大批年富力强的精英人物成为村委会干部,而有些党支部成员确存在文化程度低、综合素
质低、年龄老化的特点,不能充分发挥党的领导作用。这就促使村党支部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党员的综合素质,充分发挥其在农村发展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如有的地方实行了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把党员致富能手培养成村干部的“三培养”政策,引导党员干部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通过制度建设和技能培养等方式,党员素质不断提高,增加了带领群众致富和管理村务的能力,得到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第三,加快农村基层党组织转变领导方式。长期以来,农村党支部实行“一元化”领导体制,习惯于搞“家长制”、“一言堂”,包办代替本属村民自治范畴的事务。实行村民自治后,村民、村委会、上级政府和国家法律的多重压力有力地推动了农村基层党组织改进领导方式,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发挥领导核心作用。村民自治促使党支部在村民自治和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转变思想观念,主动把党支部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方面来。增强政策观念,提高政策水平,努力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改进工作作风。努力学习和掌握农业实用技术和现代管理知识,把提高村民的生活水平作为自己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实行村民自治以来,农民的法律意识、民主参与意识明显增强,更多地要求参与村务大事的决策。这就要求村党支部必须把村务决策建立在充分发扬民主的基础上,凡是涉及农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事项,都要
由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实行民主决策。通过民主议事、民主决策制度的推行,党支部的科学决策和民主决策水平不断提高,而且大大激发了村民参与和支持村干部工作的热情,从而实现了为民执政和靠民执政的统一。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的民主监督制度提高了办事透明度,加强了对党支部的监督制约,有效地防止和遏止了腐败现象的滋生,也增强了村民与村干部之间的信任关系,大大改善了党群干群关系,巩固了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5]。
村党支部领导方式和工作方式的创新,以及干部队伍素质的提高,对整个国家的政治体制改革,尤其是党政关系的调处及党的领导地位和领导方式的改革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王仲田、詹成付.乡村政治[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9:218.[2]肖唐镖、李昌金,等.中国乡村报告[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5.[3]仝志辉.村委会选举与乡村政治[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309.[4]蒋传光、张或、张文友.中国农村民主与法制进程[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6:54.
第五篇:德育政治功能拓宽
德育政治功能拓宽。德育政治功能随着国
际和国内政治发展而发展。(1)现代世界各国各民 族之间既有竞争 , 又相互合作与尊重。为了全人类 利益, 也为本国、本民族自身利益 ,人类必须超越国 界,超越民族、文化、宗教和社会制度的不同, 通力合 作。这样 ,德育政治功能主要在于促进社会公正、和 谐、维护国际和平、合作、团结。(2)突出和平教育。即学会和平地解决冲突, 包括社会冲突和自然界冲 突。使人们懂得以理智代替战争, 以宽容代替暴力 , 以和平代替冲突 ,这是和平教育的根本宗旨。(3)我 国现代政治集中表现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因而执 行党的基本路线 ,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 ,保证社会主
解放 四 十多 年 , 德 育 , 尤 其是中 小 学德育 , 几 乎 始 终是 和 它 的政 治 功 能 连 在 一 起 的 , 大体 已 经形 成 了
这么 一个规律 : 重视政 治 的 时代 , 就 必 然重视德 育;反
之 , 德育也就被 忽视。在许多 人 头 脑里 , 德育 即 政治.甚 至 认为 , 无产 阶 级的 革命接班 人 , 就得 靠学 校培养 出
来。这就给我 们提 出 了 一 个 问题 , 德育 的政 治功 能 究竟
有 多 大 , 学 校 特别 是中 小 学 德 育 _ 〔 作 的 主要 任务 , 是 不
是培养无产 阶 级政治 家 ? 历 史 地看 , 在 革 命 和 战 争 年代 , 政治 斗 争 是 中 心 , 强 调德育 的 政治 功 能 , 是 必 然 的。在 一 场 你死 我 活 的政
治 斗 争 中 , 首 先 要 考虑 的 是 一 个 人站
在 哪一 边 , 而 不是
考虑他 的道德修 养 有 多 高 , 能 力 有 多 强。如果 站 在敌对
一 面 的 , 他 的 道 德、知识和 能 力 只 能 加 强 对方的 力 量。
革命胜利 了 , 中 心 转 移 厂 , 要 搞 经 济 建 设 了 , 政治 就 应
当淡 化(当 然 不是 消 失)六 f 一 年 代 提 出 “ 阶级 斗 争 为
纲 ” , 不 适当 地 夸大 了政 治 斗 争 和 形 势 , 把许 多 人 民 内
部 矛 盾 , 甚 至 党 内外 的 某 些 不 同 意 见(其 中许 多是 正 确 的 意 见)、善 意 的 批评 都 归 之 于 阶级 斗 争、路 线 斗 争 , 酿 成 了 一 场 比 一
场 更 残 酷 的、消 除 内 部 不 同 意 见 的 政 治 运 动。受 这 个大 气 候 的 影 响 , 学 校 的 德 育 , 其政 治 功 能 被 强 调 到 了 一 个 不 适 当 的地 位 , 从 而 实 际 卜削 弱 厂 德
育 的 其它 功 能。从 其 结 果 看 , 这 样 做 , 并 没 有强 化 犷德
育 的政 治功 能 , 因 为 五 六 1 · 年 代 的 政 治 斗 争 , 愈 来 愈 失
去 厂它 明 确 的政 治 日 标 , 权 力 斗 争 逐 步 发 展 为 派 别 斗
争。所谓路 线 斗 争 , 已 经 成 为 少 数 人(如 林 彪 集 团、四
人帮)夺 取权 力 的 方 法 和 手段 , 所 谓 “ 路 线 斗 争觉悟 ” ,已 经 成 为 对 某 一 集 团 效 忠 的 表 态。在 这 种 情 况 下 , 学 校
德 育 中 的 政 治 , 已 无真 理 l h J 言 , 政 治 功 能 又 如 何 体 现 ? 这是一个 非 常深 刻 的 历 史 教 训。
改革开放 以 来 , 情 况 有 了 很 大 的 变化 , 但政 治 牛
争、阶 级斗争不 会 消 失 , 大 大 小 小 的 政治 风 波 , 仍 然 妻
程 度 不 同 地 影 响 经 济 建设 , 坚 定 正 确 的政 治 方 向 问 题 , 理 所 当 然 要成 为 执政 党 的 头 等 大 事。但这恐怕 不 能 成
为 中小 学 德育工 作 的 主 要 甚 罕 是 唯 一 内 容 的 理 由。这
可 以 从 需 要 和 可 能 两 个方 面 来 加 以探 讨 : 从需要讲 , 时
代变 了 , 中 心 转 移 了 , 教 育 已 经从 “ 为 无产 阶 级政治 服
务转 而 要 为 社 会 主 义 经 济 建设 ” 这个 巾 心服 务 了。经 济中小
学 , 有 没有这 样 的可能 , 即 把所有 的 学 生 , 培养成 “ 革命 的接班 人 ” 或无产 阶级政 治 家 ? 首先应 当 弄 清楚 的 是 : 在一场 尖锐复 杂的 政 治斗
争 中 , 群众 的 政治 态度取决于 什 么 ? 按照唯物主 义 的 观
点 , 存 在 决定 意识 , 广大人 民群 众的政 治 态度 , 来 自他
们 长 期 的 亲 自感 受 , 而 不是哪个理论家 的说 教。为 什么 人 民 拥 护共 产 党、拥 护 社会 主 义 ? 因 为 积几 十 年 的 经
验 , 人 民群众认识 到 : 共产 党是 为 人 民谋幸 福 的 , 社会
主 义 是共同 富裕 之路。如 果共产党 不 再 为 人 民服务 了 , 腐 败 了 , 社 会 主 义 改变 不 了 广大 人 民贫 困落 后 的状况 , 人 民还 会 拥 护 党 和 社会 主 义 吗 ? 没有这个 基 础 , 政治 思
想 工 作 , 宣 传 工 作 , 只 能 起 暂时作 用 , 我 们 不 要 不 适 当 地 夸 大 教 育 在 这方面 的 作 用 , 甚 至 以 为 , 群众拥 护 党 和
社会 主 义 的 信 念 , 是 教 育 的 出 来 的;而政 治 风 波 的 出
现 , 主 要 责 任 在 教 育。其次 , 在 一场激 烈 的 斗争 中 , 群
众 具体 站 在 哪 一 边的 问题 , 也决不是 教育所能解决 的。
从 解 放 以来 历次政治 运动 和 政 治 **看 , 术仅其 发生 的 原 因 不在 于 教 育 , 而 且 事后 不管 如 何 “ 总 结教训 ” , 从
教 育上 找 原 因 , 提 出 培 养 “ 无产 阶 级革命 的 接班人 ” , 都
无 法阻 止 下 一 场政治 风 波 的 出 现。而且 实 际 上 , 在风 波 中 , 大 多 数群众的 倾 向性 , 并不 决 定 于他 在 学 校 受 到 过
何种 教 育 , 甚 至 也并 不 决定 于 他是否 拥 护 党 和社 会 主
义。1 9 5 7 年 的几 十 万右 派 , 究 竟有 多 少是真 正 反 党 的 ? 实 际 上 , 其 中不 乏 坚 定 地拥 护 党、拥 护社会主 义 的 马 克
思 主 义 者 , 而 有 些 当 时 的 “ 左 ” 派 , 却 正 是投机分子 , 往 往 分歧正 不 在 “ 大是大非 ” 上而是 对具体 间题的 看法
上 有所不 同。于是 在 当 时 的政 治 风 浪 中 “ 站 错 了 队 气 大 多 数 群 众是 无 辜 的 , 追究 他 们 , 历 史 已 经证 明 , 是一种 “
左 ” 的方法 , 只 能 使 党 脱离群众。今后 , 决不 应 当 再
采取错误 的 方法 , 把在政 治 ** 中 “ 站错 了 队 ” 的 群众
(不是极少数骨干)打成 反党反 社会主 义 分子 , 因 为 这 不 是 事 实。第 三 , 我 们 能不 能 要求所有 的 群众 , 都成 为
政 治 家 , 成 为马 克 思 主 义 者? 我 看不 能。毛 泽 东 同志就
不 只 一次讲过 : 真 正 的 马 克 思 主 义 者总 是少数 , 真理 常
常 掌 握 在 少数 人 手 中。我 们 学 校 的 教育 目 标 , 不 是要让
人 人 成 为 革 命 家 和 马 克 思 主 义 者 , 而 是成 为 “ 四 有 ”(理 想、道德、文 化、纪律
争最 终 取决 于 人 才的 竞 争 取 决 于 下 一 代 的 素质 和 能 力 现 在 我 们 家庭 和 学 校 教育 中 的束 缚个 性 发展 过 分 地 。, , 强 调 千 篇一 律的 升学意识 以 至 那 种 高 奢望的 盼 子 成 龙 走 应 试 教 育的老 路 都 是 同时 代 精神 格 格 不 入 的 ,“
” , 。就
以 家庭 和 学校 对 学生 的呵 护 来 说吧 我 听 到一 位 家长 在考虑 是 否 让 孩 子 参 加 中 日儿 童 探 险 夏 令 营 时 的思 , 想剖 白 : 提到 要 让 儿 子 参加 同 国外小 朋 友 一起 过 夏 令 营 生 活 起 先 是 一 种 光 荣感 继而 听 到要 到 风 吹 日 晒 的 草原 ,“
” , 去 探 “ 险 ” 担 心 孩 子 吃 不 消 ” 的念 头便升 了起 来 是 经 过 一 番 思 想 斗争才允 许 孩 子 上 路 的 这 恐 是令 日 中 国父 母 , “
。, 尤
其是 独生 子 女 父 母的 典 型 心 态 在这 一 点 上 我们 确 实 不 如 日 本人 让 孩 子 花钱 买 罪 受 心 甘 情 愿 让 下 一
。,“
” , 代 到 异
国 他 乡 胜受危险 和 困境 磨炼 的精神 由 于 我们 的 家长 和 学 校 忽 视 了这 方 面 的 教 育 因 而 正 如 孙云 晓 同志 在 。, 《较
蚤 》 一 文 中说 的那 样 在 9 2 , 中 日 儿童 夏令 营 中 国孩 子 的 一些 欠 佳的 表 现 暴露 了中 国教 育的 弱 点 这 教育指 家 , , “ , 庭 学校 与社会 对 孩 子 影 响 的 合 力 ” 问 题 的 危害 正 在这 里 我们 不 能 对此 熟视 无 睹、。,。个 天 我 们 在大 力提 倡 和 发 扬 中华传统 美德 其 中特 别 重 要 的 是 那 种 勤奋 朴 实 。、、坚韧 不 拔 的 气慨 然 而 在
。, 现 实 中 我们 孩 子 身上 的这 些 品 格 继 承 了多少 ? 发 扬得怎样 ? 不 错 在 少年 中 出 了赖 宁 等一批 优秀少 年 可 就 一 , 。般情 形 而 言 孩 子们 怕 困难 怕挂 折 怕 吃 苦 也 是十 分普 遏 的现 象 而 传统 的美德并未真正 继 承 下 来 这 不 能 , , , , 。怪 怨 孩 子 而要 从我们 学校 教 育 家庭 教 育的 不 当倾 向 中寻 找 原 因 最近国 家正 在 利 用 电视 等宣 传媒介 放 映 ,、。, , 百 部革命历 史题材 的 爱 国主 义 影 片 效 果很 明 显 但 这 只 是 一 个 方 面 而 大 童 的 工作 是 要 从学校 教 育这 个 “ 主 。, 阵
地 ” 起 步共 青 团中 央 根 据新 时期 的特点 推 出 了 跨世 纪 中 国 少 年雏 鹰行 动 这 是 颇 有 远 见 的 一 着 它 的。,“
” 。目 的
是 立 足 于 现代化的 开 放 教 育 瞄 准 了为 下世 纪 培 养全 面 发展 的 人 才 我们 的 学校 尤 其是 小 学租 初 中 要 配 。, , 合 这
个 行 动 , 转变 自 己 的 教育观 念少以 新 的 教 育方 略 迎接时代 对 人 才培养的挑战。, ,。, 。责任感 和 事 业心 的 问题 按照 中 国教育发 展 的 进 程 在 本世 纪 末 要 墓 本实 现普及 九 年 义务教 育 这 是 经 济
。达 小 康对人 才素质 上 的 客 观 要 求 不 然 教 育就 要 拉经 济建 设 妓后 腿 可 是 在近年 来教 育投 入 赶 不 上 事业
。。, 发 展
需要 教育水平滞后 的情形 下 困难 是 严 重 存在的 怎 么 办 ? 中 央 正 在下 决心 按 照 小平同志 宁 肯栖 牲 一 点 速度 , 。“ , 也要把教育搞 上 去 ” 的 精神 逐 步增 加 对 教育 的投 入 力争教育的 外 部条件和 内 部设 施 得 到一 些 改 善 但 是 对 , 。, 于 我们 这样 大 的 国 家 期 望 值 不 能大 高 在 一 定 意 义 上 讲 需 要我 们 义 无 反 顾地 艰 苦 奋 斗 。,“
” 。在讨论孙云 晓 《 夏 令 苦 中 的较 蚤 》 一 文 时 有 人 不 同意 较 童 这个 词 因 为从 组 织 者 到 参 加 者 整个 活 动 都 , 充 满 了 中 日 少年 朋 友 的 友 谊 这 话 不低 笔者亲 耳 听 到 了参 加 夏 令 营 的 中 国 小 朋友 谈 他们 同 日本 少年 的。生 谅 互 , 助 尤 其 是 中 国儿 童 表现 出 了主 人 翁的 谦让精神 但 是 就 是 在参 加 者 的发 言 中 也 总叉从 两 国 少 年 在各 方 。, , 面 的
表现 来抒 发 己 见 的 其中 较 量 ” 的意味十 分 浓 重 这是 客 观 事实 因 为 寻找 各 自的优 劣 这 显得 十 分 合 情合 理。“ , , , ,、。孩 子 们 感 到 我们 在顽 强 精神 意 志品 质等方 面 确 实很 有 向 日 本小 朋 友 学习的 地 方 这 种 较 量 ” 与其说 是 两
“ 国孩子之 间 的 还 不如说 是 在两 国教 育工 作者之问展 开 的 十 几 岁的 少 年之 问 的 差距 难 道 不 应 当 说 是 两 国 教。, 育
水平之 问的 差 距 吗 ?!应 当承 认 我们 当今的 教 育 在智能 结 构 知 识 水平适 应 能 力 以 及 学生 体 能 等方 面 同 2 1 世 纪 的 发 展 和 市 , ,、、, 场 经 济 的要 求 有 着很大 的差 距 要 改 革 教 育 首 先 要 改 变 教 育工 作者 的思 忽 和 观 念 因此 教 育 者任 务 重。。, 大 放。大 一 点 说 中 国 能 否 在下个世 纪进 入 世界先 进 行 列 有无 竟 争能 力 在很 大 程 度 上 取决 于人 才 的 教 育水平, , , “
。少年 。强 则 国 强 ” 这是 一 百 多年 前改 革家梁 启 超讲 的 一 句名 言 今 天 尽 管 时 代 不 同 了 道 理 是 不 悖的 因此 我们 的 , 。, 教育工 作 者 必 须 把 自 己 的 责任 感 和 事业 心放 在这个基 点 上 猫 准世 界教 育的 先 进水平脚踏 实 地 走 下 去 以 , , , , 教
育 家的 胆略 和 眼 光 把教育和 教学水平搞 上 去 这 是对 2 1 世 纪人 才开 发 的 最 杰 出的贡 献 , 。(上接第 5 页)力 要 不要 经过 学 校 教育 培养 出一 批 , , 马 克 思 主 义 者 ? 当 然要 , 但那 是少数 ,顶 多 是百分之 儿、甚 至 是千分 之几、万 分之 几 , 高 中 阶级打下 一 点 基 础 , 培养这么 一批马 克 思 呈 义 者 ,并 使 他 们 进 入 各级领 导
核 心 , 对于 党 和 国 家 的 命运 ,至 关重要。如 果 要 研究 学
校 德育工作 的政 治 功 能 , 恐怕这 倒 是个重大 问题 不 可
忽视。很 可惜 , 对于 这个 间题的 研 究 , 目 前还 非 常 不 够
。为 什 么 要提 出 德 育 的 功 能 问题 来 进 行 探讨 ? 因 为
“ 阶级斗争 为纲 ” 的传 统的 “ 左 ” 的 思 想 仍 然 束缚 着
人 的 头 脑 , 应 当 加 以抛弃 的 一 些 做法 ,仍 然 统 治着 学 校 的 德育工作 , 使得德育 的 某它 功 能 难 以 发 挥 ,德育 的路
子越走越窄。比 如 , 现 在 非 常 强 调德 育 的 渗透 这本 来
是 非 常 正确 的 , 但 一 讲渗透 就是政 治 思 想 的 渗透 在
课 文 中硬 “ 提炼 ’ , 出 一些 东西 贴 上 标 签 ,似乎 苦此 别
无 他途。其 实 学 生 的 一切 活动 包括 他 们 的 社 会 活 动、家 庭 生 活 无 处没 有 德 育 因 为每 一 件 事、每 一 项 活 动 都 离 不 开 是 1卜、善恶、真 伪 离 不 开 道德、情感、意 志、性 格、心理 而 离 开 r 这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 具有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必须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 地位。”我们在高等教育改革中,要特别坚持高校办 学的社会主义方向,要重视大学生政治生活的特性,注重发挥高等教育的政治功能,按照 “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的要求做好高校的德育工作。
一、必须认清大学生在政治生活中的特性
大学生这一群体,集青年和知识分子于一身,青 年的本质和知识分子的特点,决定了大学生政治生 活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就是双重性、矛盾性。第一,政治思想的前倾趋向和现实社会难以接
受的双重性。大量的事实表明,在成长过程中,大学 生在政治生活中难免受制于情绪。尤其是在社会风 气不良的情况下,青年大学生的情绪便特别强烈,表 现为情绪化的思想和情绪化的行动。情绪化的行动 则往往导致行为的冲动。青年大学生偏激的政治思 想中,不乏理想和模式化的东西,也不排除趋向未来 的合理成分,这就是青年大学生政治思想的前趋倾 向。在青年大学生前倾的政治思想中,充满着政治化 色彩和急切的政治情绪,往往幻想大于现实,理想超 前实践。他们在思考问题、选择方案、参与实施时,更 多的是把自己的主张建立在理论、书本和未来期望 的基础上,很少考虑实践的因素和现实的条件。但是 一定的政治总是现实的政治,任何政治主张和政治 意图都不可能不受现实的制约,都不能不顾社会现 实,因而,青年大学生在政治生活中的良好动机、善 意愿望和某些合理主张往往难以为社会现实所接
教育是 “
受,甚至有被极少数别有用心的人利用的危险。青年 大学生在政治生活中前倾的政治思想同社会现实不 适应的矛盾,常常令一些热血青年为之困惑。第二,政治生活客观效果正向与反向的双重
性。在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中,青年总是率先投身社 会革命。在社会变革的激流中,青年往往首当其冲地 向旧社会、旧事物提出挑战。大学生是青年中接受高 等教育、文化层次较高的一部分,他们同样为推动社 会前进作出了努力。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青年大学生 自身素质的提高,青年大学生越来越成为一支社会 进步的正向推动者。在当今中国,无论是投身改革大 潮,发展商品经济,还是推进民主政治,建设精神文 明,青年大学生总是义不容辞,身体力行。但是,历史 的经验也启示我们,由于青年的政治观尚不成熟,社 会经验比较缺乏,政治热情的狂热冲动往往干扰着 他们积极有效地参与政治生活,甚至出现政治能量 的破坏性释放,也有可能为错误的社会政治思潮推 波助澜,成为社会进步的障碍。青年学生政治生活的 客观效果的这种两重性,是判别其政治生活进步与 否的最终分水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