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会展政治功能的研判与思考

时间:2019-05-15 04:09:5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对我国会展政治功能的研判与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对我国会展政治功能的研判与思考》。

第一篇:对我国会展政治功能的研判与思考

对我国会展政治功能的研判与思考

就会展的定义而言,有多方面的表述,一般是指围绕特定主题多人在特定时空的集聚交流活动。狭义的会展仅指会议和展览会(含博览会);广义的会展除展览会和会议外,还包括运动会(大型国际体育活动)、节事活动(大型纪念和庆祝活动)和奖励旅游等。无论是广义的会展还是狭义的会展概念,大多具有政治功能。本文采用广义的会展概念进行研判,重点围绕由政府、政治组织举办的展览会和会议这两个方面展开分析。

一、我国会展的政治功能及其类型

随着现代会展业的发展,其功能也从原来简单的市场交换,逐步延伸到其它各个方面,包括经济功能、政治功能、社会功能、科技功能、教育功能等。

所谓会展政治功能,是指会展为一定的政治目的服务,宣扬一定的政治主张与观点。现代会展自诞生以来,就与政治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方面,会展能否成功举办,受到政治、军事、文化、法律、自然灾害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一般说来,在某个地区举办展会,首先需要有着稳定的政治局势。2008年奥运会和2010年的世博会之所以选址中国,这是同我们拥有稳定的政治环境分不开的。另一方面,会展的成功举办,无论其主题是否与政治直接相关,一般都能在不同程度上展示政治成果、交流政治理念、研讨政治议题、传播政治文化,并能扩大举办地的政治影响。例如,当一个城市举办一次大型展会时,短时间内聚集了大量人员,这些展会参与人员将亲身感受到这个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信息。当然,虽然会展与政治有紧密联系,但并非所有的会展活动都具有政治功能。特别是在西方市场化国家和地区,除政治性会议外,会展活动更多地体现出其自身所特有的经济特性,目的是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即便是举办大型纪念或庆祝活动,也都带有浓厚的商业色彩,会展的市场化程度很高。但在我国现行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下,政府在会展中占据主导地位等因素,这不仅表现在政府对展览会实行项目审批,而且表现在政府在不少展会中的亲力亲为,使得会展与政治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特别是由政府出面举办的会展活动,不仅仅考虑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更多地还考虑到政治效益。因此,我国目前的会展活动或多或少具有一定的政治功能。为了便于分析,我们根据展会的内容和形式,简单地把我国具有政治功能的会展分为三类。

1、政治性会展。主要是指那些纯粹以政治为主题或是带有政治题材的,并以获取政治利益为主要目的的会展活动。这类政治性会展包括政治成果展、政党集会、英模报告会等,其政治功能显而易见。目前国际会展大部分是科学和商业性的,与政治等方面关系不大。根据国际大会和会议协会(ICCA)2000年统计,国际会议从专业上划分,比例从高到低依次是医学类(32%)、科学类(13.6%)、工业类(8%)、技术类(7.4%)、教育类(4.7%)、农业类(4%),随后才是社会科学、商业管理、生态环保等。我国的情况也大致如此,但政治性会展所占比例稍高一些。

2、公益性会展。主要是指大型体育活动、大型纪念和庆祝活动,其主要目的在于获取特定领域的效益并能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大型纪念和庆祝活动包括国庆庆典、纪念抗战胜利活动等,其目的在于获取政治效益。大型体育活动包括奥运会、全运会等,由于它具有广泛的影响,吸引全球的注意力,尽管活动本身排斥政治,但一定程度上也受到政治的影响。以奥运会为例,一个良好的奥运会确实给予政治一个积极的作用,对于民族凝聚,国家稳定,世界的良好交流,世界和平的意义都是不言而喻的。同时,近期奥运会申办的一大特点是各申办城市纷纷请出政府首脑为申奥摇旗呐喊,这使得一场体育选举无形中介入了更多的政治利益。

3、商业性会展。主要目的是获取经济效益并兼顾社会效益。之所以说其具有政治功能,主要是因为我国不少商业性会展,多有政府的参与和介入。如国内比较有影响的综合性展览,如广州的“广交会”、厦门的“投洽会”、深圳的“高交会”、北京的“科博会”、上海的“工博会”、南宁的“南博会”等,政府介入比较深,大多数是由当地政府或中央有关部门直接参与主办或承办。另一些有影响的专业性展览,如北京的国际机床展、国际汽车展、上海的国际家具展、国际模具展、珠海的国际航空展等,则是由贸促会、商会或行业协会等具有较强政府背景的主体主办的。在商业性会议方面,有国际经济组织和其他组织在我国举办的有关经济、商贸方面的论坛、研讨会和年会等,如《财富》全球论坛、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年会、华商大会等,还有我国自行举办的商业性会议,如国际投资论坛、博鳌论坛等,政府也都有不同程度的介入。

由于我国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部门在会展活动中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商业性会展活动中的种种政府行为和党政领导人的具体参与,反映出其政治功能的作用。各地政府热衷于举办商业性展览会或相关的节庆活动,认为这是振兴地方经济,扩大招商引资,展示开放形象,提高知名度的一个重要途径。从这个角度出发,由各级政府或政府部门主办或直接参与的商业性展览会已经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商业活动或经济活动,而被认为是公众活动和政府行为,是一项提升城市两个文明建设、利国利民的德政工程。因此,具有很强政治功能的商业性会展是我们研究分析的重点。

二、我国会展业的发展阶段与政治功能的变迁

我国会展业的发展深刻记录着我国政治和经济的变迁。回顾新中国会展业的发展里程,大致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即起步阶段、发展阶段和提升阶段。在这三个阶段,会展政治功能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1、起步阶段:政治功能强势主导。从上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是我国会展的起步阶段。从国内举办的展会看,在计划经济条件下,生产产品都靠计划调拨,重大节日举办的展销会,以及在一些乡镇以集市贸易形式组织的物质交流会,其真正目的也不时推销商品和贸易,而在于宣传经济建设的成就和大好形势,主要是为政治提供服务。从出展业发展情况看,1951年3月,我国首次参加了“莱比锡春季博览会”,这标志着我国出展业的开端。此后近30年,我国出展业在配合新中国政府的外交政策,促进同世界各国人民的友谊,冲破西方国家对我国的政治孤立和经济封锁,宣传新中国的经济建设成就等方面发挥了独特的历史作用。总的来看,这一阶段我国会展活动数量少,组织水平和专业化程度较低,大都不具备现代展会活动的特征。据统计,1978年,我国境内国际展仅6个,出国参展办展21个。无论是举办国内展会还是出国参展,都带有浓厚的行政指令色彩,被看成是完成“政治任务”的手段。因此,当时的会展具有较强的政治性,政治功能居于主导地位。

2、发展阶段:政治功能有所弱化。从上个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是我国会展的发展阶段。在这一阶段,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会展受到各方关注,发展的宏观环境极为有利,会展业以年均近20%的速度递增。有关统计数字显示,1997年我国举办展览会总数为1063个、1998年为1262个、1999年为1326个。其中国际性展览约为48%,国内展约为52%。展览会的主办单位已发展到200多家,从单一的政府或具有政府背景的部门主办发展到政府、商协会、外贸公司、专业展览公司、中外合资展览公司、外资展览公司等多元主体举办的新格局。目前展会主要分布在北京、上诲、广州、大连、深圳等发达城市。与此同时,出国展览也发生了重大的变革。由中国贸促会组织的出国展,采取了以展览为手段,以贸易成交和销售为主要目的,改变了以往以宣传成就为主的展贸分离的整体式展出方式,展览的贸易性、专业性大大增强,我国展览业开始与国际展览业接轨。真正具有商贸意义的会展业得以蓬勃发展,会展的政治性特征逐步淡化。

3、提升阶段:政治功能趋向多元。进入新世纪后,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特别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我国会展业在形成一定规模后,面临着内外两个方面的竞争,进入了市场竞争时期。有的展会在竞争中壮大发展,有的在竞争中消失,但总体是展览业向大型化、专业化蓬勃发展。在这一阶段,我国会展在法制化、市场化、国际化、信息化方面都迈出新的步伐,其政治功能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在政府的强势介入下,一些大型重要展会为政治服务的目的更加明确,国家战略意图也在展会中从不同侧面得以体现。一是通过会展塑造国家形象。在北京举办奥运会对我国首先是政治,以谋取政治效益为首要目的。而举办世博会是上海来进入新世纪后的一个最大的形象工程,其政治性也自不待言。吴仪副总理曾指出:在中国政治文化中心北京举办的奥运会和在中国经济中心上海举办的世博会,将成为21世纪初促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双引擎”。二是通过会展加强国际合作。大型会展的举办,有利于增进政府合作的信任感,为政府间的会展之外的合作提供经验和机会。各国政府还可以通过会展活动,协调解决各种利益冲突,为冲突和矛盾的解决提供机会和条件。例如,中国—东盟博览会是由中国和东盟十国政府共同主办的国际盛会,它不同于一般的商业性展会,具有配合周边外交、推进自贸区建设、促进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深化中国与东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独特功能和作用。三是通过会展化解政治分歧。特别是在发展海峡两岸关系上,通过举办各类涉台研讨会、展览会、洽谈会,力求达到“以民促官”、“经济促政治”的目的。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对台特色突出,就是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四是通过会展促进政治经济生活中突出问题的解决。如即将举办的“2005中国首届扶贫经贸项目洽谈会暨国家重点扶持地区资源开发展览会”,其宗旨为“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加快扶贫开发进程”。

虽然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会展业整整落后了一个世纪。但随着上世纪80年代中国经济的崛起,我国会展业便进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中国会展业仅用20年便走过了发达国家100年的路程。目前,我国已基本形成了以北京、上海、广州、大连、成都、西安、昆明等城市为中心的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东北以及中西部等五大会展经济产业带框架。虽然就其规范性、竞争力、效益水平而言,目前我国会展业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但凭借中国经济强劲的发展势头,跻身国际会展中心地区的预期将不会是十分遥远的事情。根据中国贸促会完成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未来5至15年内,中国会展业年均增长率将保持在15%至20%左右。预计到2010年,我国会展业总收入将超过200亿元;2020年,我国会展业总收入将超过1000亿元。因此,我们认为,我国会展业目前正处于不成熟转向成熟转型的过程中,它必将步入第四阶段,也就是成熟阶段。在这一阶段,除政治性会展外的大多数会展活动将不再把政治功能作为附属功能,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在会展业发展中的作用将得以充分发挥,会展业将实现新的发展和飞跃。

三、对我国政府介入会展业的几点思考

1、关于政府与企业定位问题。在一个成熟的市场中,会展的发展应当按照市场化、规范化、商业化原则发展,政府直接参与的成分较少,但政府的支持必不可少。很多国家的政府通过间接方式为组织本国企业出国展以及在本国举办展览会提供相关服务与支持。在我国,会展活动特别是展览会、洽谈会常常被人们形象地说成是“政府搭台,企业唱戏”。但实际情况并非完全如此,往往是“政府搭台,政府唱戏”。如果企业有机会上台,也是个配角而已。由于会展市场发育不完善,政府亲力亲为介入会展,同时政府意识和行为尚不规范,一定程度上使会展市场竞争松散,淘汰退出机制无法形成,寻租现象日增,展会的实效性不强。因此,要正确认识并发挥好政府在会展中的作用。一是加快制定会展业发展规划,并将提升会展业水平作为商务发展“十一五”规划的重要内容;二是推动组建各级会展业行业协会,制订“游戏规则”,发挥行业协调自律功能,扶持会展专业公司成为会展业的主角。三是研究制定宏观调控的政策,对当前客观存在的多元化利益主体予以确认,并对其利益进行协调和平衡,培育企业成为会展市场的主体;四是在会展审批上,严格控制以政府名义举办的,动用政府财政资金的那些展览会,同时放宽对那些纯商业性的、属于企业行为的展览会的限制。五是对一些商业性会展的内容和性质进行科学、客观的分析,将其所承载的不必要的政治功能加以剔除。六是对政治性较强的公益性会展,特别是举办奥运会、世博会等大型活动,要统筹运作,算好经济帐。

2、关于政府办会的市场化运作问题。由于不少带有政治功能的展会属于非赢利性的,企业不会贴钱来办这类展会,目前由政府主办或强势介入是必要的、合适的,但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办会。举办会展活动的效益一般应包括三个方面:即主办者的收益、参展商的商业收益和促进旅游、交通、宾馆等服务业发展而获得的综合社会效益。只有按市场化运作,才能使三方面的利益都得到兼顾。反之,片面强调展览的综合社会效益,忽视主办者的收益和参展商的商业收益,既加重政府财政的负担,又不利于会展业的成熟和自身发展,延缓其发展成为一个独立产业的过程,使其有可能成为政府及部门的一个附属产业。因此,有必要推动由政府办会走市场化运作的路子。一是对政治性不强的一些展会,可以直接通过招投标方式授权中介机构或展览企业承办。二是对政治性较强的一些展会,若对交由完全市场化的企业来承办存有疑义,可考虑先成立一个企业化运作的内部承办机构。政府做为主办者,可以提出对展会的总体要求,然后由承办机构提出实现这个要求的承办方案。方案通过后,有些具体操作事项,如客商邀请、活动安排、展会布置等即交由这个承办机构通过市场化的手段去完成。三是由政府部门直接承办的展会,可考虑尽可能将活动筹划、宣传推介、项目包装等工作“外包”给专业公司承接。四是对那些完全具备市场化运作条件的展会,政府应该彻底退出,由 “官办官营”直接过渡到“民办民营” 的办会体制和机制。

3、关于政府办会的实效性问题。国内多数的博览会、洽谈会、招商会等活动,目前都过于注重形式上的好看,都偏重于把场面搞得轰轰烈烈,你请领导剪彩,我请明星助阵。不少地方把展会办得成功与否,与来的领导规格、来的领导人数直接挂钩,而对办会能吸引多少客商、取得多少实效考虑不多。更有甚者,一部分展会为了更好地体现自身的成果,一些地方和团组把早该签订的合同拖到开会时才签,甚至把一些已经实施的合作项目拿到会议上重新签约。再比如,个别常年性投资促进类展会,规模越办越大,到会境外客商越来越多,提供的招商引资项目也在增加,但签约成果反而下降。这中间原因很复杂,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招商引资成本的增加和综合效益的下降,是偏好形式、不重实效的结果。为提高政府办会实效性,一是政府在办会时要切实围绕提高实效,完善展会的功能设计。二是加强对政府办会的绩效考核,可考虑委托专业公司对展会进行评估,提出改进意见。三是加强对有效客商的邀请,尽可能减少各级领导出席商业性展会活动。四是加强对展会的统计调查工作,摸清情况,核实成果,指导工作。五是运用网络技术发展网上交易,构建在线展览会,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扩大了会展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4、关于政府办会借鉴国外经验问题。经过百余年的探索和发展,国外一些知名展会积累了许多成功经验,值得各地政府在举办各类展会时加以学习借鉴。这些经验大致可归纳为:一是注重形成相对稳定的办会模式,籍以实现举办效果的最大化。采用相对稳定办会模式,并因此使具体操作方式程序化,日渐形成稳定的办会资源,逐步扩大参会群体规模,提高办会实效。二是注重围绕核心主题,培育形成各自鲜明特色。三是注重完善服务功能,提供展前展中展后全过程的优质服务。展会的竞争,服务制胜是根本。以过硬的服务优势促进展会的发展壮大已成为一个发展趋势。四是注重展览和会议结合,丰富展会活动内涵。五是注重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六是注重全方位宣传推介,扩大影响面和吸引力。七是注重建立目标观众群,巩固和发展展览会举办的基础资源。八是注重品牌塑造,不断致力于发挥品牌效应。树立品牌展会的基础要素主要有:权威协会和行业代表的坚强支持;能代表行业的发展方向;提供专业化服务;强势的媒体宣传;获得“UFI”的资格认可等。应该看到,这些成功经验主要源于国外的“民办”展会,不能完全照搬照套,而要根据政府办展的特点和条件,有鉴别地加以采纳吸收。文章作者

作者:陈婧

第二篇:对会展经济发展的思考

**,因1935年1月召开**会议而闻名于世,中国革命在此完成第一次伟大的转折。改革开放30年来,**会议这个城市品牌愈发显示其在城市发展中重要作用。为更好地利用**的知名度、美誉度,塑造城市个性化品牌,中共**市委提出了提升“转折之城”、打造“会议之都”,大力发展会展经济的战略构想。这是对历史文化名城**崭新的形象定位,也是建设

成与其知名度和影响力相称城市的重大举措。体育是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必将能够在发展我市会展经济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一、我市体育事业的基本情况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市深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以改革开放和科技兴体为动力,以提高全民身体素质为出发点,坚持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协调发展的方针,我市体育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体育场馆建设不断完善,全市共有各类体育场馆三千余个,人均占有体育场地0.59平方米;能容纳2.6万人的汇川体育场和能容纳5600人的汇川体育馆,已成为**市的标志性建筑。群众体育蓬勃发展,每年都组织全民健身社区体育大赛,市直机关拔河赛、中学生田径运动会等群众体育竞赛,做到了月月有赛事。我市常年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在230万人以上,占全市人口的35%。竞技体育取得突破性进展,2008年,我市运动员邹市明代表中国参加第29届奥运会,获得48公斤级拳击比赛金牌,取得历史性突破。体育产业出现良好的发展势头,今年体彩发行预计超过一亿元。运用市场化运作,成功举办了2004年全国男篮俱乐部联赛,2004年全国女足联赛、中澳男篮国际对抗赛、中国甲a男篮西部巡回赛、全国青年女篮俱乐部联赛,2005年中国国家队—美国明星男篮对抗赛;2007年中、美男篮对抗赛,中国、古巴、意大利三国拳击对抗赛,娄山关国际山地越野挑战赛;2008年全国a男乒乓球联赛等。

二、对会展经济的理解及基本思路

会展集商品展示、交易和经济技术合作等功能为一体,并具备信息谘询、投资融资和商务服务等配套功能,在贸易往来、技术交流、信息沟通、经济合作诸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在中国经济舞台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会展经济与体育产业从内涵上有许多吻合之处,都是带动服务、交通、旅游、餐饮等产业的重要手段。

基本思路:

1.进一步提升体育场馆设施建设水平,打造体育竞赛、训练基地。2003年,西南地区同类城市中最好的体育场馆汇川体育中心落成投入使用,之后场馆功能陆续完善,更新、添置了包括拳击台在内的各种比赛、训练设施,能够承办全国及至国际大型单项体育赛事。去年,我们向国家体育总局递交了《关于申报将**列为国家拳击训练基地的请示》。今年,**市市民体育健身中心工程被列为“十件实事”之一,这是进一步提升我市场馆水平的举措,建成后,不仅将方便市民健身,其功能设计上也更加丰富,特别是从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今后运动队来遵期间接待能力问题。

随着全市体育场馆设施的不断完善和提高,为运动队在遵期间的比赛和训练提供了硬件保证。

2.努力培养和引进与全市体育场馆水平相适应的管理人才。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随着场馆的不断落成,给我市的体育事业、体育产业带来了极好的发展空间,但随之出现的是管理上的挑战。未来我们需要一批懂管理、懂体育,又有经营理念的高级体育管理经营人才,他们需要掌握先进的体育经营管理理念、市场化的体育运营方式。

解决这个矛盾,短期可以采取“请进来”的办法,通过政府给予优惠政策引进人才。长期还是要在高等院校通过推进教育创新,深化教学改革,紧密结合世界形势的发展和需要,改革培养体育管理人才的方法,建立符合时代要求的新的体育管理教学体制,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体育管理人才。

3.大力发展特色鲜明的地方和民间体育赛事(运动),使之成为旅游业的重要补充。

举办在面向旅游市场,打造体育旅游产品的赛事活动,能够融自然与人文、观赏与体验于一体,开发和丰富我市旅游产品,推动旅游、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以“娄山关、海龙屯国际越野挑战赛”为例,2007年比赛持续一天,2007年延长至两天,比赛吸引了众多国内外参赛队伍,将娄山关、海龙屯的秀美风光和历史渊源向全世界进行了充分展示。今后这项赛事将提升至全国山地运动会。

独竹漂,起源于我市赤水河,是一项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民族体育表演项目,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较高的观赏性、参与性和健身性。近期上海基尼斯纪录组委会专程前来考察我市这个项目,准备将其收入名录。贵州省体育局已申请将其列为2011年在我省举行的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比赛项目。如果能够进一步丰富内涵,做好包装和宣传,届时来遵的游客能够慕名而来观赏“一苇渡江”的风采,必将为体育旅游增添亮点。

三、希望及建议

一是各级政府要把体育事业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从实际出发,明确体育事业发

展的重点,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实施。将体育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进一步加强体育管理机构建设,在机构改革过程中,体育机构和管理只能加强,不能削弱,为体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保证。

二是要增加对体育事业的投入。体育是一项公益事业,体育的发展主要靠政府的支持。各县市区要从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出发,不断加大对体育事业的投入,按照《体育法》的规定,把体育事业经费、基本建设资金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和基本建设投资计划,并确保体育经费随着财政收入的增长逐步增加。

三是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协作,形成合力,共同促进体育事业的发展。有关部门要关心、支持并配合体育部门做好工作,按照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和有关法律、法规,共同研究和解决好体育改革和发展中的问题。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和行业体协等部门和群众体育团体也要结合自己的特点和优势,做好群众体育的组织、指导工作,新闻媒体要支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形成各级领导、部门、社会团体、广大人民群众重视体育、热爱体育、参与体育的社会氛围。

第三篇:对会展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

对《会展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

无论是基础英语还是会展英语均是一种非本民族的外国语言,因此它们的教学符合外语教学的一般规律,即它们都涉及语法、词汇和听、说、读、写等方面的训练。然而,会展英语又不同于基础英语,在巩固和提高学生在基础英语阶段获得的能力的基础上,侧重于专业词汇的学习积累,保证大量的专业英语阅读和写作实践,使学生能真正以英语为工具,进行本专业的商务沟通,熟练地获取和交流本专业所需的信息。此外,讲授会展专业英语对专业知识及相关学科知识的要求比较多,因此会展英语应由专业的会展英语教师负责,在会展专业英语课中不仅要讲解语言本身的问题,还要对相关专业知识和常识予以介绍,这样才能把会展专业英语讲得生动活泼。

当前会展英语教学面临的问题

从目前国内会展教育和培训的现状来看,由于对会展人才需求激增,社会上已经出现了大量自发的会展人才教育培训机构,包括大专院校的专本科会展专业、各类会展项目培训班、地方政府设立的会展职业培训班等等,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会展人才匮乏的难题。然而也应看到,有很大部分的专业教育和培训课程是在教育培训质量参差不齐,效果褒贬不一。据初步统计,目前上海设立会展专业的大专院校已达30余所,大部分都开设了会展英语专业课程。有些学校已经招收了数量可观的学生,但包括会展英语在内的教育模式尚处于探索阶段,普遍存在着以下问题:

师资力量稀缺/资格标准不明确

事实表明目前国内既拥有英语教学经验又具会展从业经验的教师可以说非常短缺。由于对会展类专业英语教师任职资格无明确规定,学校在聘任、选拔专业英语教师时产生良莠不齐的现象。就会展类专业英语教学工作而言,目前各院校大都由英语专业毕业的教师来兼任:英语专业毕业的教师具有扎实的英语专业知识,在学生听说读写等基础英语能力的教学训练方面有明显优势。然而,他们在会展类专业英语教学中却又苦于缺乏专业知识,难以深化专业英语的教学;此外也有少部分机构聘请相关会展类专业人士来承担教学工作:此类教师大多具有良好的英语语言能力,他们熟悉会展专业知识,在帮助学生阅读专业的英语资料、文献和介绍相关专业的英语知识方面有很大的优势,但他们在英语语言类的教学方法等方面有时达不到英语教师应有水平,从而限制和影响了学生专业英语水平与能力的提高。目前许多学校对专业类教师业务进修比较重视,但对从事会展类专业英语教学的教师的培训与进修还未真正引起重视。

会展专业英语教材系统不健全

由于会展专业是一门非常年轻的学科,从当前国内会展英语教材市场来看,系统科学,知识新颖的《会展英语》教材可以说凤毛麟角。现有专业英语教材基本上都是由有关学校从事英语教学的英语教师编着。这些教材在实际使用性和语言文字等方面存在质量上参差不齐的问题,而目前国内缺乏成熟的系列化会展类专业英语教材。此外,缺乏教学辅助材料,特别是课外学习的参考资料和供自学与练习使用的磁带、录像带等音像资料,也包括供自我学习与训练的教学软件。同时,引用原版英语教材力度不够,难以紧跟国际会展业的发展步伐。

教学手段缺乏创新

就会展英语教学方法而言,当前最常见的问题是:由于许多会展英语教师是由原有的英语教师担任,所以在“专业英语”课上常常会习惯性承袭基础英语的教学模式,一味强调英语的语法知识,而将会展专业英语课讲成一门普通英语课或英语翻译课、词汇课,让学生感觉不到英语与专业的紧密性,英语在实际专业领域的应用。此外,在许多院校或机构陈旧的黑板、粉笔加教材的单一教学模式,以及“一言堂”的授课方式还普遍存在,这种单一的教学手段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尤其是在专业英语教学中,难以创造一个专业情景或氛围让学生有效掌握和运用所学的专业英语语言知识。

重国家考级英语,轻会展专业英语的学习

会展类专业学生在校的基础英语与专业英语的教学应是相辅相成的。但因院校过于强调国家四、六级英语考试的通过率,甚至将其作为衡量学生能否毕业的标准之一,导致学生英语学习大部分时间都用在应付考试上,减少了专业英语学习时间,造成学生疏忽、轻视专业英语的学习。

值得注意的是,有许多会展类专业学生在第一学年结束后尚未能通过CET-4考试,还须在开始学习专业英语的第二学年甚至第四学年将主要精力用于CET-4考试。也有许多通过CET-4考试的学生还会继续准备CET-6考试,这就不可避免地占用了专业英语的教学时间。另外,有许多学生通过CET-4考试后,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大受影响,在专业英语的学习中往往敷衍了事,不肯再花大功夫。因此,现行这种为应付CET-4考试的教学方法是致使会展类专业学生难以提高英语口语能力和掌握专业实用性英语的主要原因。

构建和完善会展英语教学体系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从当前会展专业英语教学的现状看,可以说师资水平成为中国会展教育、培训软肋。因此需加强对从事会展英语教学的师资队伍规划和培养,尽快建立起一支英语水平高,又熟悉会展专业知识的富有专业英语教学经验的英语教师队伍。同时加强各院校间会展英语教师的学术交流,积极开展会展英语教学法的研讨,改革教法,交流教学经验,认真解决会展英语教师实习与业务培训等方面的实际问题,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提高会展英语教学能力,大力提高会展英语教学质量,以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我国会展业对会展人才的需要。

重视会展专业英语教材编撰

高水平的教材建设是保证教学改革顺利实施的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目前,会展专业英语课程尚无较为权威的统一教材。笔者经过几届的会展专业英语教学,总结归纳出会展专业英语教材的组织编写指导思路。

第一、开设会展类专业高等学校可联合组建会展英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尽快制定统一的会展英语教学大纲,继而组织力量编写能满足我国会展企业对会展英语实际需要的系列教材。

第二、教材设计应以学生为中心的主题教学模式进行,坚持以学生语言交际能力培养为重点,融技能训练、口语表达能力与语言和文化知识的传授为一体,突出了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综合实际能力。

第三、内容覆盖面要能反映整个会展类相关学科的基本内容,而不要过分集中在某一领域以保证习惯用法等方面的多样性。

第四、材料的选取应具有时代的气息,既有知识性,又有很强现代感,以拓宽学生视野,使学习者可以获取新的信息,受到启示。

第五、教材的知识编排体系应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循序渐进。

第六、在教材实现形式方面,突出多样化特点,提供视听、多媒体光盘等系列配套教材,为教师在教学中运用现代化教学方法和手段提供空间。

第七、鉴于国际会展业发展迅速的特点,会展英语教材的编写应当及时跟进、迎合行业对人才能力的要求。时刻关注行业的发展趋势,不断地更新教学资料,使会展英语的教学与时俱进,具有时效性。

改进会展专业英语教学方法

明确了会展英语的特点和教学指导思想后,具体的实践过程要通过多方面的实施。会展英语的教学除了涉及专业知识的传授之外,还有英语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从学生使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角度出发,积极鼓励教师改进和更新教学方法,使学生课堂里学到的知识能在实际工作中运用,力求使教学过程交际化。通过采取丰富多样的教学形式如让角色扮演,对热点问题进行讨论,参观实践,案例分析、模拟练习等等,为学生提供更多参与互动式的学习的机会,鼓励学生勇于运用所学的专业语言知识进行学习和思考。

加大投入现代化教学设备

为了使会展英语的教学具有有效性,除了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外,还应全面建立和提供现代化教学条件,包括影像视听、互联网、多媒体教学平台、会展活动模拟实训室等教学设备,并积极引进和鼓励教师自行编制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全面开展计算机辅助教学工作。

建立会展专业英语测试体系

为改变会展类专业英语教学随“过四级”指挥棒转的尴尬局面,可以探索建立合理的会展类专业英语考试制度。建议组织专家小组如会展英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对将来如何建立适用于高等学校会展类专业学生的英语专用等级考试制度与方法进行深入研究,并与职业适任证书及专业技能评估紧密结合,在适当时机推行新型的会展类专业专用英语等级考试制度,以切实促进学生对专业英语学习并提高他们的英语能力。

第四篇:对我国高等会展教育人才培养的思考论文

摘要:快速增长的会展产业对会展人才提出了更大的需求,相应的会展教育市场也日益火爆起来。在会展人才的培养上,如何有效开展会展教育以培养出更多优秀的高等会展人才,已经成为教育体系共同关注的课题。本文通过分析我国高校在培养会展人才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高校培养会展专业人才的对策。

关键词:高等;会展人才;思考

一、我国高等会展教育发展现状

从总体情况看,我国高等会展教育呈现出如下3个主要特点。

1.起步虽晚,但发展速度快

我国的高等会展教育最早开始于2001年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开设的展览设计专业。但是,我国会展高等教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经过不到20年的发展,截止到2007年底,全国已有90余所高等院校先后设立了会展专业或在相关专业设立了会展培养方向,每年向社会输送会展专业人才6000人左右。中国会展教育发展速度之快由此可见一斑。

2.涉及领域宽,多学科嫁接

从目前已经提供会展教育的高校看,涉及学科非常广泛,其中占主体地位的有六大类。旅游管理类;工商管理类,国际贸易类,广告学类,;艺术设计类;外语类等。从课程设置看,目前各高校提供的会展教育中,主要以会议、展览的策划和管理为主,其次为展示设计,装饰搭建以及服务接待方面的课程提供较少。

3.公办民办高校齐头并进,国内国外合作办学特征明显

从开办会展高等教育的主体来看,公办高校约占3/4的份额,民办高校约占1/4,当然也有“公办民助高校”以及“股份制高校”等其他形式。除此之外,“中外合作办学”的特征非常明显,来华合作办学的国家和地区主要有美国、德国、法国、澳大利亚以及中国香港地区。在中国大陆的教育体系中,相对公办高校来说,民办高校以及中外合作办学等具有更加明显的“市场导向性”。民办高校以及国外高校对中国会展教育的青睐,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会展教育比较乐观的市场前景。

二、我国高等会展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1.高校对会展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

由于多数高校会展专业脱胎于工商管理或旅游管理专业,对会展人才的培向缺乏明确定位,一些高校对会展人才的类型和结构明确认识,只是看到这是一个热门行业,学生就业形势就盲目跟进,导致其培养出的会展人才名不符实。

2.会展教育体系不够完善,专业师资力量严重滞后于市场需求

虽然说我国会展教育进入了“学历教育”时代,但会展学历教育方面的师资情况并不乐观。具体表现为,一是教师会展实践经验不足。教师大多没有从事会展操作的实践经验,重理论轻实践,使课程讲授空洞,没有针对性;二是会展理论知识匮乏。教师多是半路出家,什么专业的都有,虽然博士、硕士、教授较多,但多是学习经济、外语、旅游、历史、社会学、广告、管理等;三是没有建立起一整套会展学科体系,专业的内涵和外延没有界定,教师本身不具备系统的会展理论体系;四是会展教材没有形成系统,教师只能是摸着石头过河。上述种种表现都在不同程度的制约着会展教育的发展。

三、对我国高等会展教育人才培养几点建议

1.要慎重看待会展人才需求总量

要谨慎看待会展人才需求总量,谨防在解决“需求不足”的过程中出现“供给过剩”。面对会展业迅速增长的态势,会展教育的发展更是“异军突起”,目前已经达到年招生3000多人的规模。诚然,这种发展态势对缓解会展业的人才约束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但同时也应该看到会展业毕竟不是一个“大行业”,而且会展还具有明显的区域发展不均衡状态,会展业吸纳劳动力就业的总容量有限,尤其是展会组织环节,更是如此。所以在发展会展教育时,对总体未来市场前景的预测,一定要谨慎乐观,不断调整人才培养的专业结构,谨防出现“供给过剩”。

2.加强师资力量建设,为人才培养提供保证

要加强会展人才的培养,必须先有一支较强的师资队伍。一是学院人才与行业人才的互动。

一方面专业教师到相关行业担任一定的咨询管理工作,另一方面聘请相关行业的管理人员来学院任教,促进人才的互动。二是会展教育的专家、教师直接参加会展相关的行业组织。一方面为行业组织的相关政策、制度和相关的行业活动提供理论上的指导和咨询建议,另一方面可利用在行业组织的优势为会展教学服务。

3.注重学生岗位技能训练,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会展业是一门“学中干、干中学”的实用性极强的行业,会展实务不是在课堂上讲出来的,而是在实践中练出来的,高校应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让学生走出去,了解会展市场发展趋势,掌握会展项目运作流程,为此应多渠道、多形式拓展会展实践教学环节。

4.拓宽合作办学的思路与途径

为凸显会展专业开放性、国际化的特征,高校会展专业应加快合作办学步伐,广泛利用校外甚至国外教学资源,走国际化、合作化办学之路。与国外高校合作,积极探索国际合作办学模式。高校可与会展产业或会展教育发达的国家或地区高校建立合作办学关系,吸收国外高校成功办学经验,培养适应我国会展业发展需求的高质量人才;也可与当地会展协会建立合作关系,利用协会平台交流信息,参与各类会展项目,组织参与相关研讨会或论坛,承接会展科研课题,为学生实践创造条件;与会展企业合作,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战略伙伴关系。

参考文献:

[1]刘德艳 董 藩:美国的会展教育及对中国的启示[J].中国高等教育.2005,(11): 46~47.[2]刘大可:中国高等会展教育发展态势分析[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05).[3]张显春:对旅游会展专业人才培养及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考[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4).[4]肖轶楠:关于我国会展专业教学模式的创新思考[J].旅游学刊,2005.[5]周云峰 于景洋:会展管理与策划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商业研究,2005(7).

第五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政治功能思考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政治功能思考

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意识形态,属于文化范畴。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政治。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政治存在较大影响,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政治功能,能够实现一定的政治目标。文章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政治功能进行一定探究,主要从凝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进、引领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和推动全面深化改革进行三个方面进行探究。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政治功能 伟大复兴 全民深化改革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核心所在,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更加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在全新的社会发展背景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科学明确地指出了我们应该建设怎样的国家、应该建设怎样的社会、应该培养怎样的公民等问题,因此其具备政治功能,能够对政治方面产生重大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政治功能主要体现在是凝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进的精神力量,是引领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重要指针,是推动全面深化改革进行的强大动力。

一、凝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进的精神力量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进的精神力量主要体现在凝聚人心、凝聚精神和凝聚力量三个方面。凝聚人心即要满足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根本需求,让人民从心底里认为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进而全体国民能够上下一心地拥护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国家层面要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都体现了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凝聚精神即要加强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发挥党的先锋示范作用等,将全国人民的精神振奋起来,让全国人民凝聚和弘扬中国精神,进而献身于我国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和公民?用娴囊?求揭示了我国实然与应然的统一和理想与现实的统一,凝聚全国人民的意志实现法治、自由、民主等目标。凝聚力量即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得全国人民同心同德、团结奋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意识形态的指导,其力量是强大的,能够为我国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能够激发每一位国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而奋斗。

二、引领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重要指针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引领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重要指针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指明前进方向,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指明创造世界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坎坷而漫长,近代许多仁人志士提出了各种方案,如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辛亥革命等,但是都未能取得真正意义上的成果,只有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真正取得了成功,如今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是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和社会主义道路建设的。2.引领正确航道,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华民族的复兴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只有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华民族才能实现伟大复兴,才能以世界大国姿态屹立于世界。3.排除各种干扰,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帮助我国排除在实现伟大复兴道路上的各种干扰。干扰主要指“左倾”和“右倾”,社会之一核心价值观能够防止“左”的同时警惕“右”,使得我国在发展和建设的过程中保持头脑的清醒,不会出现较大的错误。

三、推动全面深化改革进行的强大动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推动全民深化改革进行的强大动力主要表现在强化改革意识、坚定改革意志和加强改革行动三个方面。强化改革意识,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凝聚改革共识,为改革的进行开辟道路,并提供强有力的舆论和理论支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家层面要求的实现必然需要不断深化改革,对行政体制进行全面改革,对经济发展方式进行转变等。坚定改革意志,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将以人为本和共同富裕展现在了一个更加现实的层面。我国要实现共同富裕,要建成法治社会,要实现各方面的发展,就必须需要人民坚定的意志支持,相信政府、相信党。加强改革行动,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界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特征和特色,进而使得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展的行动更加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明确了改革进行的方向,在意识形态上强化了改革的行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实践过程同样也是全面深化改革进行的过程。

四、结语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对于经济、政治方面的影响是巨大的,尤其是政治方面。我们必须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政治功能,使其成为凝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进的精神力量、引领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重要指针和推动全面深化改革进行的强大动力。

参考文献:

[1]吴琳.试论依法治国背景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政治功能、价值表征与实践意蕴――基于社会层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行政与法,2015,(01).[2]刘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政治功能[J].人民论坛,2016,(02).[3]黄蓉生,白显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政治功能浅论[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4,(06).(作者单位:湖南师大附中梅溪湖中学)

下载对我国会展政治功能的研判与思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对我国会展政治功能的研判与思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对我国失业与再就业问题的思考

    1 概述 随着我国企业改革的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和建立企业优胜劣汰机制,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和国有经济从整体上摆脱......

    对我国的创造教育现状的思考与建议

    对我国的创造教育现状的思考与建议 摘要: 21世纪步入知识经济时代,技术和知识在其中所占的比重很大。当今世界,国家与国家之间在各个领域内的竞争,归根到底就是科学技术的竞争,是......

    我国对银行业监管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的思考

    我国对银行业监管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的思考【摘要】目前,针对金融产品过度创新引发的金融危机,发达国家已经开始认真吸取教训,力求在鼓励创新的同时,充分揭示创新背后暗含的风......

    对我国教学设计理论与实践的思考(最终版)

    对我国教学设计理论与实践的思考 张文兰李文光 北京师范大学信息科学学院 100875 Email:zhcsr@263.net 教学设计是20世纪60年代首先在西方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的实践性很强的......

    对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的分析与思考

    对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的分析与思考 李宋美智 前几天在新闻里看到素来以勤劳大胆以及有着敏锐的市场洞察力的温州人商人现阶段面临着很严重的问题,从改革开放初期,温州人便抓......

    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法制的认识与思考

    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法制的认识与思考作为一名刚刚走上高职院校任教的新教师,由于长期接受的是普通高等教育,很有必要认真的学习和认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法制及其特点。高等院......

    对我国企业文化的塑造与变革的一些思考

    对我国企业文化的塑造与变革的一些思考 六七十年代日本经济全面爆发,在制造业将美国人逼入了墙角,因此美国人在七十年代开始全方位的研究日本,希望到答案。造成这种局面的关键......

    对我国保险税收制度的思考

    [摘 要]我国现行的保险税制存在着整体税负偏高、不利于创造平等竞争的市场环境、影响总准备金的积累及税负不公等问题。为此,建议降低保险业的税负水平、取消对外资保险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