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在共青团员中积极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紧迫性
浅谈在共青团员中积极开展社会主义
荣辱观教育的紧迫性
荣辱观是人们在依据一定的思想道德标准进行自我评价和社会评价活动中逐渐形成的关于荣辱观念的总和。一个社会要全面发展,应当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协调进行,以“八荣八耻”为具体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在此起到了发展标杆的作用。总书记关于“八荣八耻”为主要内
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涵盖了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思想,抓住了当前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显示问题,反映了社会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当前,我省正处在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新地历史起点上,共青团作为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作为共青团员的我们要更好的为推进“五化”,建设“三个江西”和实施“十一五”规划建功立业。共青团员作为一个高素质群体,理应具有较强的社会公德意识,但是团员青年的社会公德以及所反映的社会公德意识却不容乐观。我们随机在我所的团员青年中进行了一次调查,结果显示:100接受调查的青年都对社会上存在的不文明表示不满;但同时,100接受调查的青年承认,自己也有过不文明行为。这一调查结果反映了当代青年思想道德修养方面存在的共性的问题,即知与行相分离。4月3日的《郑州晚报》报道“为帮助贫困社会青年自立自强,一修鞋店老总愿意免费教授技术,出人意料的是,整整一天,询问者多,报名者无。”他们认为修鞋匠整天拿着别人臭哄哄的鞋子,很脏,看着都没有面子。“八荣八耻”中提到“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辛勤劳动为荣”,而有些人的“明明可为,而不愿为”的行为既怕苦怕脏怕累的想法严重背离了社会主义荣辱观,这种价值观的扭曲是应该纠正的。
因此我认为在团员青年中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是当代社会十分迫切的紧要任务,结合实际浅谈几点自己的看法和做法:
1、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强化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团组织要积极探索对团员青年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教育的方法,帮助团员青年确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我们要根据团员青年的认知特点和规律,遵循分层递进的原则,切实将理论教育转化为团员青年的价值取向和人生追求,并最终转化自己的理想信念。在此过程中,团组织要特别重视与党组织的联系,发挥党建带团建的作用,通过团员青年与党员结对子或紧密建立联系制度等方式,带动广大团员青年学习、理解和贯彻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热情,使得团员青年能更快、更好的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公民。
2、以促进团员青年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化素质教育。团组织有很强的群众性,在贴近青年、团结青年、组织青年等方面有很大的优势,所以一方面要努力使团组织成为青年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也要从自身性质出发,突出特色,发挥优势。我们基层团组织要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积极制定青年素质拓展计划,探索素质拓展证书制度和评价机制的建立。像在去年局团委要求局属各团委、各支部进行一次团内调研活动,此活动中我们发现并解决了不少团员青年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通过这些内涵丰富的活动,提高了团组织在青年素质教育中的影响力,并提高了团员青年对团组织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3、主动面向社会,加强实践教育。我们基层团组织要主动面向社会,积极开辟实践课堂,为青年成才提供实践机会,让他们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增长知识。在新的时期要特别加强“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的推进力度,引导青年主动面向社会,走向社会,在服务社会的实践中增强责任观,磨练意志。今年“3.5学习雷锋日”活动中,我们开展了“走进车主,推动窗口服务升级”的问卷调查活动,全体团员青年深入到司机车主中,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为今后更好的服务于他们掌握了第一手的宝贵资料,真正得让团员青年感到“以服务人民为荣”,在服务他人的实践中增进了解,加深感情,并用其实际行动带动精神文明,提高社会精神文明水平。
4、适应时代发展,注重创新教育。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共青团组织要积极探索建立共青团创新教育网络,努力开展多种多样的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主题的创新实践活动。创新源于实践,实践活动是学生进行创新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创新能力不是教出来的,而是在一种适合的学习环境和实践活动中不断尝试、大胆实践培养起来的。我们要在活动和教育阵地中注入创新意识的培养内容,在队伍建设中实施创新培训,有条件的团组织可以建立独立的“青年网站”或开辟“青年网上之家”,引导团员青年在网上开展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大讨论,依托网络配置资源,发挥共青团在教育、管理中的作用。
5、关心团员青年人格塑造,重视心理健康教育。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共青团工作新的成长手段之一。在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中也要充分遵循和应用心理科学规
第二篇:浅谈在共青团员中积极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紧迫性
荣辱观是人们在依据一定的思想道德标准进行自我评价和社会评价活动中逐渐形成的关于荣辱观念的总和。一个社会要全面发展,应当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协调进行,以“八荣八耻”为具体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在此起到了发展标杆的作用。
总书记关于“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涵盖了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思想,抓住了当前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显示问题,反映了社会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当前,我省正处在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新地历史起点上,共青团作为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作为共青团员的我们要更好的为推进“五化”,建设“三个江西”和实施“十一五”规划建功立业。共青团员作为一个高素质群体,理应具有较强的社会公德意识,但是团员青年的社会公德以及所反映的社会公德意识却不容乐观。我们随机在我所的团员青年中进行了一次调查,结果显示:100%接受调查的青年都对社会上存在的不文明表示不满;但同时,100%接受调查的青年承认,自己也有过不文明行为。这一调查结果反映了当代青年思想道德修养方面存在的共性的问题,即知与行相分离。4月3日的《郑州晚报》报道“为帮助贫困社会青年自立自强,一修鞋店老总愿意免费教授技术,出人意料的是,整整一天,询问者多,报名者无。”他们认为修鞋匠整天拿着别人臭哄哄的鞋子,很脏,看着都没有面子。“八荣八耻”中提到“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辛勤劳动为荣”,而有些人的“明明可为,而不愿为”的行为既怕苦怕脏怕累的想法严重背离了社会主义荣辱观,这种价值观的扭曲是应该纠正的。
因此我认为在团员青年中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是当代社会十分迫切的紧要任务,结合实际浅谈几点自己的看法和做法:
1、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强化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团组织要积极探索对团员青年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教育的方法,帮助团员青年确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我们要根据团员青年的认知特点和规律,遵循分层递进的原则,切实将理论教育转化为团员青年的价值取向和人生追求,并最终转化自己的理想信念。在此过程中,团组织要特别重视与党组织的联系,发挥党建带团建的作用,通过团员青年与党员结对子或紧密建立联系制度等方式,带动广大团员青年学习、理解和贯彻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热情,使得团员青年能更快、更好的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公民。
2、以促进团员青年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化素质教育。团组织有很强的群众性,在贴近青年、团结青年、组织青年等方面有很大的优势,所以一方面要努力使团组织成为青年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也要从自身性质出发,突出特色,发挥优势。我们基层团组织要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积极制定青年素质拓展计划,探索素质拓展证书制度和评价机制的建立。像在去年局团委要求局属各团委、各支部进行一次团内调研活动,此活动中我们发现并解决了不少团员青年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通过这些内涵丰富的活动,提高了团组织在青年素质教育中的影响力,并提高了团员青年对团组织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3、主动面向社会,加强实践教育。我们基层团组织要主动面向社会,积极开辟实践课堂,为青年成才提供实践机会,让他们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增长知识。在新的时期要特别加强“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的推进力度,引导青年主动面向社会,走向社会,在服务社会的实践中增强责任观,磨练意志。今年“3.5学习雷锋日”活动中,我们开展了“走进车主,推动窗口服务升级”的问卷调查活动,全体团员青年深入到司机车主中,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为今后更好的服务于他们掌握了第一手的宝贵资料,真正得让团员青年感到“以服务人民为荣”,在服务他人的实践中增进了解,加深感情,并用其实际行动带动精神文明,提高社会精神文明水平。
4、适应时代发展,注重创新教育。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共青团组织要积极探索建立共青团创新教育网络,努力开展多种多样的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主题的创新实践活动。创新源于实践,实践活动是学生进行创新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创新能力不是教出来的,而是在一种适合的学习环境和实践活动中不断尝试、大胆实践培养起来的。我们要在活动和教育阵地中注入创新意识的培养内容,在队伍建设中实施创新培训,有条件的团组织可以建立独立的“青年网站”或开辟“青年网上之家”,引导团员青年在网上开展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大讨论,依托网络配置资源,发挥共青团在教育、管理中的作用。
5、关心团员青年人格塑造,重视心理健康教育。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共青团工作新的成长手段之一。在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中也要充分遵循和应用心理科学规律,分析教育对象,设计教育内容、形式和方法。基层团组织应积极促进单位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和投入,努力建立团员青年心理健康档案,要利用组织优势,通过各种有效形式,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并有意识地开展挫折教育等工作,塑造团员青年健康人格,这样社会主义荣辱观也能更好的让他们得到接受。原创文章,尽在文秘知音www.xiexiebang.com网。
6、逐步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激励机制,把社会主义荣辱观融入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团组织要大张旗鼓地宣传表彰具有鲜明时代特点和广泛群众基础的道德建设先进典型,特别要宣传我们身边的一些人和事,为团员青年树立学习的榜样。团组织的一些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和评优表彰活动,也要把“八荣八耻”作为重要的内容和评选标准,要组织发动团员青年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道德评议活动,揭露抨击有悖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言行和现象,引导团员青年知荣辩耻,扬荣抑耻,近荣远耻。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有社会主义道德观作保障,“八荣八耻”概括精辟,内涵深邃,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鲜明导向。团组织要引导广大团员青年树立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倡导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从自身做起,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和发展,为顺利实现“十一五”规划的宏伟目标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第三篇:在高职院校中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doc
龙源期刊网 http://.cn
在高职院校中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作者:何亚非
来源:《教育与职业·理论版》2007年第21期
[摘要]荣辱观属道德意识和道德情感范畴。不同的荣辱观表现为不同的行为价值标准,为不同的时代服务。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中国优秀传统道德的继承和发扬,也是当今中华民族精神的支柱和道德标杆,高职院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当通过多种途径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关键词]高职院校 社会主义荣辱观
[作者简介]何亚非(1956-),女,江苏镇江人,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社科部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儒学。(江苏 常州 213004)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教育厅2006哲学社会科学课题“社会主义荣辱观与高职院德育”(项目编号:06SJD72001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7)32-0116-02
一、在高职院校中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现实意义
荣辱观是一种与道德义务紧密联系的由道德内化而形成的道德意识和道德情感,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具体反映。任何一个民族都要通过明确的荣辱观来实现其民族的凝聚和事业的发展。荣与辱都有两方面的含义:从主观方面讲,荣是指个人对自己思想行为的社会价值的肯定评价,它和道德良心中的知耻心、自尊心密切相连;辱是指个人对自己思想行为的社会价值的否定评价。从客观方面讲,荣是指社会对个人思想行为的社会价值的肯定或赞誉;辱则是社会对个人思想行为的社会价值的否定或谴责。因此,荣辱观是人们对荣与辱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是人生观的组成部分。
荣辱观是中华传统美德中最基本的道德范畴,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伦理思想都共同称道“重义轻利”“先义后利”“见利思义”的义利观。西周时期《尚书·周官》中有“以公灭私,民其允怀”的提法,“重公轻私”“先公后私”的“公私观”是中国传统的主流,并由此体现个人荣辱与集体荣辱的关系。正是在这一传统公私荣辱道德观念的长期影响和熏陶下,中华民族形成了一种加强民族团结、褒扬民族和睦、强调国家统一的强大向心力和凝聚力,形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核心。今天的中国,价值多元化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观念的多样性和差异性日趋增强,现实生活中出现了荣辱不分、是非不明、美丑不辨的现象。整合和凝聚多元时代的道德共识,打造和夯实民族精神支柱,是非常必要而具有重大意义的现实课题。“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提出,顺应了广大人民群众树立道德标杆、设
置道德天平、优化道德风尚的迫切要求,对高校培养社会主义“四有”新人也具有重大的现实教育意义。
二、在高职院校中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存在的问题
1.学生不愿花费时间和精力去探寻真理,参与政治活动的热情不高,对政治理论学习不主动、不积极,部分学生甚至存在一定的逆反心理。虽然在社会主义主流文化的影响下,高职院校学生主体在政治上积极要求进步,追随中国共产党的纲领和宗旨,积极要求入党的学生大有人在。但存在参与政治活动热情不高等问题还应给予重视。
2.高职院校学生价值判断标准存在二重性。当前,大部分学生普遍认同科学、正确的价值观,但也有部分学生奉行“人生苦短、及时行乐”的人生哲学。在“义”和“利”的取舍上,往往“利”占上风,“双赢”观念比较容易接受,认为“无私奉献”只是一种说教或理想境界。
3.高职院校学生有积极进取的强烈愿望,希望成功,但也存在缺乏证明自己的勇气和改造自我的毅力的现象。有些学生妄想“走捷径”而弄虚作假,一旦得逞,惹得许多同学羡慕和模仿,认为“成者王侯,败者为寇”。这种思潮一旦蔓延开来,必将会导致学风、校风滑坡。另外,少数学生有焦虑情绪,人际交往中存在心理障碍。
4.缺乏艰苦奋斗、爱岗敬业的精神。高职院校培养的是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学生踏入社会的职业岗位应当是在生产第一线,他们是既要动脑更要动手的“灰领”或“银领”阶层。可是,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以贪便宜、图享受为荣,以吃苦耐劳为耻,不愿艰苦奋斗,缺少爱岗、敬业精神。主要表现为职业志向模糊,做事拈轻怕重,没有责任心和使命感,贪图享受安逸,拒绝先苦后甜,缺乏奉献精神等。
以上种种表现,说明高职院校学生荣辱观标准的模糊性和多元化,反映出目前社会上多元化经济和多元化价值观对高职学生思想的冲击和影响,以及在高职院校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紧迫性和现实性。“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主体,是社会的特殊群体,承载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崇高使命,我们对其荣辱观方面存在的问题不能等闲视之。
三、在高职院校中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途径
王国维说:“教育之宗旨何在?在使人为完全之人物而已。何谓完全之人物?谓人之能力无不发达且调和是也。”叶圣陶也指出,“光记住些什么是远远不够的。必得把某些精要的东西化为自身的血肉,养成永久的习惯,终身以之,永远实践……”。教师和学生是高职院校接受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两个主体,他们也是形成和谐校园文化的主人和受众,在高职院校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在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中融入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教师是教育对象的引导者,也是教育目标的执行者和实践者。车尔尼雪夫斯基说:“教师把学生培养成一种什么人,自己就应
当是这种人。”高职院校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首先应当完成教师的荣辱观教育。不仅是德育教师,而且应当包括全体教育工作者(甚至包括后勤服务的员工),都必须认真学习和领会“八荣八耻”的精神。教师先完成对自己荣辱观的校正和改造,真正达到“为人师表”的要求,努力达到“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的境界,体现校园人文环境的育人作用及对学生思想和行为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和道德教育才更有效果。
2.在开展党员(教师和学生)先进性教育时融入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1)各级党组织活动要保证有一定的时间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理论的学习和实践。在全体党员大会上要宣传和营造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浓烈氛围。(2)在培养和考察入党积极分子(教师和学生)的过程中以“八荣八耻”作为思想行为的引导和价值评判标准。这可以促使入党积极分子(特别是学生)自觉地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并形成定式。(3)在党员评优、评先进活动中,立足先进性和表率性评比,推动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实践和发扬。
3.在素质教育中融入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颜元说:“心中醒,口中说,纸上作,不从身上习过,皆无用也。”重要的是使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自觉地践行。高职院校对学生开展素质教育的载体可以是课堂教学,也可是课外教育,还可以是社会实践等,无论哪种形式的教育教学都可以融入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第一,在文化基础课和专业理论课的内容教学中,积极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渗透教育,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荣辱观。教师每上一门新课时,在绪论和导言部分可以介绍这门课程或专业技术的时代背景、名人趣事及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意义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明确荣辱观对人生的影响,激发学生爱专业、爱祖国、爱人民的情感,帮助学生选择正确的荣辱观,自觉接受社会主义荣辱观及人生价值标准,立志报效祖国,服务社会。
第二,在指导学生专业实习实训和就业择业过程时,有意识地渗透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促进学生正确理解社会主义荣辱观对人生、对社会进步的意义,激发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情感,促使学生确立自强、自立、自爱的人生观念,珍惜今天的学习机会和大好时光,努力学好技术本领,自觉“以天下为己任”,立志为民族、为人民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同时,使学生懂得成大事必先从小事做起,在毕业择业时能脚踏实地、务实地选择就业单位,顺利地向社会人、职业人过渡,形成以“吃苦耐劳、有所作为”为荣和以“挑挑拣拣、无所事事”为耻的择业、就业氛围。
第三,开展班会、团课活动时精心设计、组织主题教育,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理念贯穿全过程。每学期的班会和团课,学生工作部门应当根据学生不同的成长阶段,提出合适的中心思想和主题内容,指导班、团课的正确开展。在开展班会时,班主任对学生的行为点评,应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标准,褒扬什么,批评什么,贬斥什么,在形式多样的班会活动中自然地传递给学生,并不断地重复、强化和巩固。在开展团课活动时,既要有中心主题,同时,围绕中心主题又可分解为形式活泼多样的若干个小主题。团课内容一定要与社会实际紧密结合,反对空对空,为活动而活动。我们应努力促使学生在活动中逐渐理解、消化和吸收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深刻含义,并逐步学会应用。
第四,校园社团活动中人文社科知识传播的导向性对学生行为具有引导作用。(1)校园环境的文化氛围建设必须有选择地进行,体现校园文化的鲜明导向性。“八荣八耻”是主旋律,职业道德和专业技术的宣传是内容和载体,在校园广播台、校园电视台、校园网站、心理咨询台(心理咨询电话)、标语、宣传栏、壁画、雕塑、校园景观设置、教学楼走廊布置等视听环境中,既要体现职业文化,又要宣传积极向上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还要体现健康活泼的多元文化,切合实际地反映学生所思所想,通过校园文化全方位、立体地熏陶,促使学生潜移默化地自觉地摒弃模糊观点,接受社会主义荣辱观及其价值标准,并自觉、自然地运用。(2)鼓励各类社团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国家、省、市级各类知识和技能竞赛,以此来模仿社会上的各类竞争,对学生是很好的实践教育。高职院校的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在家庭和社会的关爱下成长,没有受过多少挫折,心理承受能力较弱。怕吃苦,妄想作弊、投机取巧的心理在学生中尚有市场,他们对“在科学的道路上是没有捷径可走的,只有在崎岖的小路上不断攀登的勇者才能到达光辉的顶峰”等名言、警句似信非信。通过组织各类知识竞赛和专业技能竞赛,在准备参赛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到劳动、创造的开心和拼搏、奋斗的艰辛,培养学生面对挫折、顽强上进的勇气。帮助他们理解什么是正大光明,什么是光明磊落,使学生在竞赛实践中自觉运用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价值标准激励自己,并努力争取胜利。通过参赛,学生懂得了失败是人生道路上的必然,要学会承受,学会争取;他们明白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学会通过正当竞争去赢得发展,以此培养、锻炼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和创造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形成正确的价值标准和社会主义荣辱观。(3)引导学生恰当地进行人际交往。高职院校的学生与其他院校一样,独生子女占大多数,在家大多是父母的掌上明珠,一般都比较任性和自我。通过组织开展专业技术小作品创造和比赛、大型文娱体育竞赛、青年志愿者活动、主题社会调查等活动,使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学会彼此关心,相互支持,互相帮助,荣辱与共。当学生为了共同的目标发生分歧和摩擦时,指导老师应该及时对学生给予引导和指导,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排除障碍,在互谅互爱的过程中解决问题,增进友谊,学会得体交往,取得思想、竞赛(或活动)的双丰收,最终获得世界观、人生观的正确定位和思想认识的理性飞跃。[参考文献]
[1]石玉.杜威的道德教育观对我国学校道德教育的启示[J].教学研究,2006(3).[2]袁敏.论教师的荣辱观对学生的影响及示范作用[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6(4).[3]杨荣,马立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突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J].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4]王伟.论江泽民的德治思想[N].光明日报,2006-09-18.
第四篇: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一、学习时间:2011年4月
二、学习方式:以科(厂)为单位进行学习
三、学习内容:《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内容
1、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战略任务,指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2、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中,构建和谐社会的共同的价值追求具体表现为:在人改造自然的活动中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和生态文明;在经济活动中是在劳动本位的基础上追求效率、活力和全体人民群众的共同富裕以及物质文明;在政治活动中追求民主法治、政治文明;在文化活动中是追求真、善、美及其统一的先进文化和精神文明;在社会活动中是追求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和谐社会。
3、从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角度看,党的十六大政治报告所概括的中华民族精神具有历史合理性和现实针对性。这就是:“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其中爱国主义价值观是民族价值观的核心内容。在爱国主义价值观中,价值主体是中华民族、中华民族社会、中华民族人民;价值标准和评价标准是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根本利益和需要;价值目标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当代中国,价值目标实现的基本途径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由此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也是中华民族人民具有历史必然性的价值路径选择。因此,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价值观是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一项基本内容。
第五篇:在实践活动中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以实践活动承载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深入、持续、有效地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为构建和谐企业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思想、精神与道德支撑,通过在基层组织开展各类活动,单位党委切实将社会主义荣辱观根植于每位干部职工心中,并通过大家的自觉行动,转化为推动施工生产实践的精神动力。在不到3个月的时间内,共开展了大规模的活动4次,收到了全员受教、知荣明耻、团结一心、屡创高产的成效。将社会主义荣辱观与正确思想道德观结合,开展综合性的教育活动。
在以“八荣八耻”为核心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提出伊始,单位党委立即敏锐地认识到,全面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对于提升员工素质,稳定员工队伍有着必然的意义,同时也是保证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的必然要求,是加强企业凝聚力和树立企业形象的必行之策。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是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的新举措,具有全局性的指导意义,适用于全部的社会人。同时根据哲学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辨证关系原理,在普遍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基础上,又结合指挥部各方实际及人员构成情况,开展正确的思想道德观教育活动。指挥部党委制定了“两观”宣传教育提纲,深刻阐述“两观”的涵义,利用书刊、小册子、网络、内刊、文件、传真等多种传播途径和沟通媒介,使全体员工对“两观”的涵义、目的及意义有了综合性的认知及理解。同时号召员工自觉地以此为标尺,衡量自己在社会中、在岗位上、在家庭中的所作所为,努力做到知行合一,始终保有忠于岗位的责任心,以团结为目的的宽容心,对待家庭爱情的真诚心和人企共进的荣誉心。
将社会主义荣辱观做为党委中心组学习的重要内容,以领导干部的率先垂范作用带动全体员工的积极行动。
党员干部要时刻起到模范带头作用,首先要在思想高度上保持先进性,对于最新的理论研究成果要及时吸收转化传达。单位党委中心组成员在完成集团公司既定学习内容之外,更自觉地将社会主义荣辱观做为学习的重中之重。集团公司每季度下发一次学习内容计划,做出大概的范围界定,单位党委根据实际情况,分割学习周期,将每个月的学习内容细化,并依据理论的更新而有所侧重。近一段时期来,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观念普及教育已经达到一定程度,需要更进一步的提升,即如何将社会主义荣辱观切实做为开展实践工作的道德依据。单位党委中心组成员不仅在理论学习上领先一步,更在实际行动上率先垂范。在理论学习上,首先是将学习内容和学习范例的先进事迹材料整理成方便携带的小册子,鉴于班子成员经常出差的实际,有利于随时随地地学习,在工作、学习两不误的情况下,提高思想素养。
将社会主义荣辱观融入到“六个一”活动中,以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直观表现八荣八耻的具体内容。
单位党委将抽象性的“荣辱观”融入到直观性的活动中,使党员群众都能从亲身实践中得到深刻感悟。在组织开展的“六个
一”活动中,不仅使荣辱观的整体教育与企业文化、党员教育等结合起来,也使得“各个一”都体现了八荣八耻的具体细节。所有参与“六个一”活动的党支部项目部都组织党员、职工以喜闻乐见的形式,在切实的活动中自觉地联系荣辱观,知荣明耻,谨慎言行,起到很好的自我约束,自我提高的作用。
在单位机关,新老党员参观了卢沟桥抗日战争纪念馆和长征主题展,并在党旗前宣誓,对当地历史历史有了新的更进一步的认识,激发了爱国主义情绪,纷纷表示,要谨记国耻,发扬艰苦奋斗优秀传统,以自身贡献强大企业,强大国家,践行“以热爱祖国为荣”。
在单位下属机构,党委书记带领全体党员干部职工学习《八荣八耻教育读本》,每周一个课时,并穿插时事新闻进行讲解分析。在书记的带领下,大家分批参观了所驻地的爱国注意教育基地,回来后互相交流所闻所见,开拓了眼界,增长了知识。
不仅组织参观活动,单位党委还积极鼓励大家开展学习活动。某机构采取原铁道兵带领其他员工学习《铁道兵之歌》等特有形式,使所有员工对铁道兵的光辉历史有了进一步了解,将铁道兵“逢山凿路,遇水架桥,铁道兵前无险阻;风餐露宿,沐风栉雨,铁道兵前无困难”的精神与“八荣八耻”结合起来,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服务人民精神,以辛勤劳动、崇尚科学为荣。另外还召开了“对照党章找差距,立足岗位做贡献”为主题的组织生活会,每名党员认真对照党章和党员先进性要求,查找自己在学习、工
作、生活、理想信念、遵守纪律、发挥作用等方面的不足。从这一角度出发,紧密联系八荣八耻,即丰富了民主生活会的内容,又活跃了八荣八耻的学习形式,一举两得。
将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融入到企业文化建设活动中,互为内容,互为形式,激发职工荣誉感、责任感。
自集团公司开展企业文化建设年活动以来,单位积极响应,并将此作为提升指挥部整体素质的契机,由党委牵头,各部门配合,办公室具体实施,持续不断地开展活动。首先是狠抓项目驻地建设,统一规范;其次是将项目文化建设作为考核项目绩效的重要标准之一;三是将文化建设作为项目经理的重要责任之一,在施工生产过程中落实、监督。通过以上做法,使企业文化建设在指挥部范围内形成一种自觉意识。正是这种自觉意识,促使全体干部职工将一切有利于企业发展的理论于成果融入企业文化的大范畴之内。指挥部党委抓住了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这个大好良机,号召员工结合历史,奋斗当代,一面传承和发扬铁道兵的独特文化和精神,热爱祖国、服务人民、艰苦朴素、勤劳奋斗;一面立足当代,继续树立铁建员工志在四方,科学向上的新形象,团结一致、勇于创新、遵纪守法、创造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