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面试(大学作品暴笑型)
面试
表演者:何连娇(以下简称何)宋振杰(以下简称宋)(待定)
开场**(场景:台上一张桌子,两把椅子,桌上有书本等)何:(手里拿着文件夹,从侧面上台,上来后向侧面挥手)行了回去吧,回去吧,回去吧(有些不耐心)——回去听通知,明天给你们发通知。(叹气)哎呀,这些同学呀,就是自我感觉良好,你说今天这是来面试加
入学生会文艺部的,就刚才这一二三号同学这条件、这素质,唉,简直没法说。这下面还有个四号,各位评委老师,那咱们看看四号?好,看看四号哦。(冲侧面喊)四号,四号,四—号—。
宋:(从侧上台,显得有些紧张)(冲台下观众)诶呀妈呀,这人可真多呀!(面向观众,挥右手)同志们好,同志们辛苦了!(稍有停顿)本人自我介绍一下吧,我叫宋振杰,今天是来面试加入学生会文艺部的,看我行不?不信我给你们来首诗:
化工的夜晚静悄悄,杨柳垂下绿丝绦。
远看有个人个很高,头发也是轻飘飘。
好像还在那弯着腰,近看才是何连娇。
怀里还抱着“小薇”家的“波斯猫”。怎么样?
小时候人们就说我有艺术细胞,说让我以后好好发展发展,可一直没有机会,这不一直上学呢吗?我的那两个姐姐可有出息了,知道她们是谁不?哈哈,我的大姐就是宋丹丹,二姐就是宋祖英,听说过她们吧?我们姐儿三个就数我落后了,这不?我今年考到哈尔滨理工大学来了,我想就我这宋振杰这条件这素质,面试一定能通过吧?观众朋友们,给点掌声鼓励鼓励,谢谢哦---。(走过去,敲门)报告----
何:请问你就是四号哇?
宋:(弯腰)四号是我,我就是四号。
何:那好,我们抓紧点时间,现在就开始面试,知道今天来是做什么来的吧,来之前准备了吧?
宋:知道是来做什么的,也没太准备呀。(此时有点紧张。低头弯腰)
何:那我们先来填写一张表,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你的情况。(看着宋,对他说)四号哇,太紧张了,别紧张,放松点,一会儿咱谈着谈着就不那么紧张了,坐下说话吧。
宋:(大方地坐下)那你放松地事儿嘛,问吧?
何:请问你姓名?
宋:啊,我叫宋振杰,理工来上学,人都说我长得像东邪,其实我像我大侄儿他二大爷。
何:宋振杰?你名字怎么写呀?
宋:宋氏家族的宋,振兴中华的振,杰出人物的杰。简单。我不就是宋氏家族振兴中华的杰出人物嘛。
何:(稍有吃惊状)嗬,这名字够响亮的啦。那你的性别是男的吧?
宋:(冲观众)这么大个部长,怎么连男女都不分呐。观众朋友们,我是男的吧!
何:我知道你是男的,我不是想征求一下你的意见嘛。
宋:(拉细嗓音,故作淑女状,站起来,对何说)据现在的社会判断,我还是男的。
何:出生日期?
宋:公元一九八五年五月二十八日。
何:(又有惊讶状)嗬,这生日也够伟大的啦。人都说男孩子的生日占二五八特别好,这回你全占上了?
宋:(很得意,笑着说)你看,那不是必须的嘛。全国人民都说这生日好。你也看出来了。也挺伟大。
何:(哭笑不得状)那你的政治面貌呢?
宋:面貌?(摸着自己的脸说)有人说我是瓜子脸,有人说我是大方脸。我就这两种面貌。部长你看像哪个?
何:不是,不是问你是啥脸,我问的是政治面貌。
宋:啥政治呀,要不我就是贫下中农。
何:不是,是政治方面的面貌,政治明白不?是党员还是团员呐?
宋:啊,你问那玩意儿有点儿毛病,没这么问的。你要是早这么说我不就早明白了吗?(郑重地对何说)我的政治面貌是“中共团员”。
何:什么,中共团员?没听说过呀。你团员怎么会是中共的呢?中共有团员吗?
宋:中共团员都不明白,那么没文化呢?中共团员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团员。
何:那叫共青团员。你肯定是这个。那你是哪儿来的呀?
宋:(正式一点儿)我是从东土大唐而来,来到哈尔滨理工大学求学的学生。说明白一点儿,就是东北的吉林省。
何:行啦,基本资料已经填完了,我们评委老师要问一下,你竞选加入文艺部的想法是什么呀?
宋:简单地说两句呀?从小喜欢文艺,家人都很鼓励。
我的老师巩俐,总是说我淘气。
中学文艺佳绩,荣誉洒满大地。
昨晚歌咏大戏,所有选手全毙。
不想创造奇迹,评委给点建议?
何:嗯,想法不错。既然你说你有文艺方面的基础,那你都会什么呀?带来了就给大家展示一下。
宋:不行,我现在有点儿紧张。
何:那紧张啥呀,放松点儿。在这儿就给大家唱几句。
宋:在这儿,当着这么多人面儿?别逗了,多不好意思呀。
何:让你
第二篇:大学面试
大學面詴 不容忽視(2009-05-06)
踏入五月,相信眾多高級程度會考生已陸續收到大學課程面詴的通知,筆者明白各考生在考詴中辛苦了一段長時間並希望作出適當調息,但希望在此提醒各考生一點,除了高考成績外,面詴表現對考生能否被取錄亦有一定的影響,考生千萬別忽略了面詴的重要性。
過去面詴中,有多名考生報讀了筆者學系。雖然,他們的高考成績並未達到筆者學科平均收生水平,但他們在面詴中表現卓越,取得滿意分數,令他們的排名次序得以提高,最後獲得取錄。
有見及此,筆者將會連同數名學生於未來三個月在「面詴實戰篇」、「常見問題篇」、「放榜後方向篇」以及「大學生活篇」四大篇章中,向各考生分享有關大學入學面詴,選科、出路以及大學生活等意見和經驗。
為了讓考生們面詴準備更充足,筆者將會在往後數篇的「面詴實戰篇」中,連同曾親身參與入學面詴的學生,與考生分享面詴需注意事項、技巧以及實戰經驗。在緊隨之後的「常見問題篇」中,筆者亦會剖析如何回答考生在不論個人面詴或小組討論中常常遇見的問題。
同時,為了讓考生們在放榜後更清晰去向,筆者亦會在之後的「放榜後方向篇」向考生提供關於選科的意見。最後,為配合各準大學生更快投入大學生活,筆者更會在最後篇章「大學生活篇」連同學生,於不同篇章中分享大學生活以及大學生常面對的問題,例如關於時間分配,情緒管理等等,令學生們能有更愉快和充實的大學生活。
面詴實戰篇(一):三步曲 – 3Ps(2009-05-06)
讀過跟巿場營銷有關科目的同學都必定曾聽過「4Ps」。其實,大學面詴也有三個「P」的。為了讓讀者更好準備面詴,以下要點不單適用於市場營銷學科,更可以作為其它學科的面詴參考。
第一步曲:Prepare 「準備」
「準備」是面詴前最重要的項目。
‧對症下藥──不同科目對取錄學生的標準不同,巿場營銷學系會較著眼於同學的表達能力、情緒管理、人際關係及工作態度。而其他學系,如法律學系,可能會較著眼於學生的英文及分析能力等等。
‧了解課程──了解課程特點亦是一個相當重要的準備,例如今年二、三月間非聯招單對單的面詴,筆者常問:「為什麼你要選這個課程呢?」如果你可舉出具體的例子指出某學系的優點,如巿場學系如何著重實戰,便能順利回答問題。
‧留意環境──面詴的題目很多時都是在新聞中取材的,尤其是當面詴是以小組形式進行。因此,同學必頇多看新聞報章及社評,了解時事,再多作思考。
‧認清自己──同學們要準備面詴,首先要知道自己的長短處,然後要用適當包裝令自己的長處更加突出。同時,同學亦要知道考官的要求,「對症下藥」,不要只把自己的長處及能力道出,而忽略了該長處跟被取錄的條件的關係。
第二步曲:Practice 「練習」
Practice makes perfect.即「熟能生巧」。
‧小組討論──你可自行跟朋友組成小組,隨意在報章中抽出題目討論,這就如中七考口詴一樣。多練習討論,可以令同學思考反應快一點,同時亦可以練習跟人討論時的態度及控制情緒。
‧個人──你可以用類似上述的方法,抽出題目,再多思考。很多時候,個人面詴主要是要看同學的反應和即時的組織能力,多些練習,你必定會領略到回答問題的技巧和增強思考速度的。
第三步曲:Present/ Perform 「表現(演)」
當一切都準備好、練習好,那就是時候讓同學在面詴中好好表現(演)。
保持冷靜、控制情緒、面帶笑容地小心回答,你便可以取得一個相當不錯的分數。
面詴實戰篇(二):DOs & DON’Ts(2009-05-11)
之前,筆者提及大學入學面詴三步曲 – 3Ps(Prepare, Practice, Perform),這次筆者想跟同學分享一些大學入學面詴的DOs & DON'Ts。
DOs
面詴前……
宜:提早詢問、留下名字及聯絡方法
如果同學對面詴安排或要求有任何問題或困難,都可以致電或以電郵聯絡學系。筆者曾收過一些同學的電話留言詢問並要求盡快回覆,但留言中卻沒有留下聯絡方法。過了幾天,該同學再次致電並質問筆者為何不回電,筆者只好告訴他沒有方法聯絡到他,但同學竟回應:「乜你冇來電顯示架咩?」真是貽笑大方。
宜:事前到面詴場地考察
曾經有同學因找不到面詴場地而遲到,並埋怨學系指示不清楚,害他找不到場地。準時到達是學生的責任,如果同學不清楚面詴場地的位置,應先到學校考察,以防因迷路而遲到。
面詴當天……
宜:帶齊所需物品
其實這是對同學是否有仔細閱讀指示的測詴。一般來說,個人面詴都需要帶備面詴通知/確認信、證書和其他獎項的證明文件等。而同學就必頇要根據指示帶齊所需物品到場面詴。
宜:保持笑容 正面積極
面詴時應謹記保持笑容,「笑」能令面詴官對你有好印象。不要因過份緊張而表情呆滯;遇到難題時更應保持冷靜、微笑,這可令你心情輕鬆一點,表現便會自然一點。
宜:坐姿端正 眼神交流
「人搖福薄,樹搖葉落。」面詴時,同學必頇注意坐姿儀態,不要東歪西倒。另外,學生亦要跟面詴官作眼神交流,這是禮貌和自信的表現。
DON'Ts
忌:衣著打扮不端莊
切忌穿牛仔褲、涼鞋或拖鞋面詴,打扮不應過份新潮(如女生穿熱褲加Leggings, 或穿套裝配網狀絲襪)。忌:欠缺基本禮貌
切忌沒有敲門,直衝面詴場地並且坐下;切忌沒有關門(考官要求除外),也沒有向考官打招呼;切忌讓電話在面詴期間肆意地響;切忌咬著香口膠答問題;離開面詴場地時,切忌沒有一句「謝謝」或「再見」便毅然離開。忌:無故缺席及遲到
很多同學會在面詴前一兩分鐘才到、遲到,甚至是缺席而沒有事前通知。筆者明白Y世代的同學喜歡自由、不喜歡交代,但這樣會嚴重影響其面詴印象。
忌:面詴前後判若兩人
其實面詴早在同學收到面詴通知便開始。面詴前同學可能會收到電郵或電話通知,有些同學不以為然,對來電者態度惡劣;面詴當日對接待的同事態度傲慢,直到見到面詴官才露出笑容,這是面詴大忌。事實上,許多面詴官,都會叫同事把面詴前「行為不當」或態度惡劣的同學記下來,以作評分參考。
除了以上的DOs & DON'Ts外,小組討論和單對單面詴都會有特別需要注意的事項,下次筆者就會分析一下小組討論DOs & DON’Ts。
面詴實戰篇(三)DOs
宜:留心題目要求
討論偏離重點是一項嚴重錯誤。曾見過在討論如何推銷電磁爐的問題上,多位面詴的理科同學用其化學、物理知識作討論,研究電磁爐的好處,完全忘記題目重點是「如何推銷」,結果全組偏離題目,影響面詴分數。宜:勇於發表意見 適當回應
討論並無分對與錯,有意見就應整理提出,別因自己的意見跟多數同學不同而害怕;即使遇到同學反駁也不要緊張,無論你同意與否,在你提出自己的論點前,最好先作適當的回應,毋頇爭辯,這才是真正的討論。小組討論單對單面詴DOs & DON'Ts(2009-05-26)
DOs
宜:事先準備答題
個人面詴的問題一般比較容易捉摸,例如自我介紹、為什麼要取錄你、你選擇本校/本科的原因等。同學應認真就這些方向的問題作準備,包括中英文,甚至普通話版本,作「多手」準備絕對是有益無害的。
宜:控制情緒 冷靜分析
有時為了更深入了解同學的能力,面詴官會故意刁難或攻擊同學的弱點。筆者曾經問過這樣的問題:「你認為這間房需要用多少油漆才可填滿?」老實說,筆者都不清楚。這類提問是想了解同學的思考方式和分析力,同學不必即時作答,可先做分析再作評估。筆者亦曾故意指一位學生英文差,不適合讀大學,以測詴其情緒控制能力。對於這類問題,答案不是最重要的,反之是即時反應,謹記保持冷靜。
DON'Ts
忌:答問題長篇大論或過於簡短
有很多同學都不懂控制答題內容的多少,一想到什麼就答什麼,例如筆者問到同學有什麼優點時,有些同學會詳述他所做過的職務,顯示他有各種能力。其實,太長篇大論的答題會失重點,也令面詴官感到沉悶。當然,如果同學的答案過短,一句起兩句止,又或以單字回應面詴官提問,會令面詴官覺得你沒有禮貌,這也是沒有信心的表現,所以切忌犯這錯誤。
忌:說謊
有的同學為了討好面詴官,會在面詴中說謊。筆者曾問同學有沒有參與本學系舉辦的商業領袖論壇,有些沒有參與過的同學卻自信地答「有」,當筆者再問及內容時,同學就支吾以對,謊言敗露。同學切忌在面詴中說謊,影響面詴官對你的印象。
忌:太多助語詞
面詴時切忌使用太多助語詞,例如:「啦」和「囉」。說得太多不但令面詴官感到煩厭,亦會令他們覺得你沒有自信或準備不足。以英文作答時,亦不要說太多「Ar...」、「Um...」 等,這都會給予面詴官負面的感覺。個人面詴的目的跟小組討論不同,同學要懂得在面詴中突出自己,把自己最優秀的一面彰顯出來。
面詴實戰篇(五)如何突圍而出?
有些考生懼怕小組面詴甚於單獨面詴,因為小組面詴將競爭對手直接帶至你面前。在時間有限人數眾多的情況下,如何在小組中脫穎而出,對成功取錄與否十分重要。
曾經有位男生的表現令筆者留下很深刻的印象:小組討論中,這位男生面對九位女生競爭對手,題目是關於女性用品的討論。筆者本以為這男生會先聆聽別人發言,卻沒想到他一馬當先發表了自己的觀點。由於他對女性用品並不了解,他薄弱的論點毫無疑問地遭到其他女生「群起而攻」。然而,他不慌不忙,將他人的觀點記錄下來,然後一一回應,令原本處於優勢的對手反而緊張得面紅耳赤。雖然我對他的觀點並不完全認同,但十分欣賞他的處理手法。最後,他較其他人獲得更高分數。
從上面的例子中,我們不難看出幾個能夠幫助你從小組面詴中突圍而出的小貼士:
第一、不要拘泥於面詴話題。考官著重的不是你答案的對錯,而是你的臨場反應。面對困難的題目,懂得在短時間內有條理地組織語句,並善用相關論據支持你的觀點,會比苦苦尋求正確答案更有效。
第二、收集來自競爭對手的攻擊。當你的回答受到質疑和駁斥時,毋頇即刻反唇相稽。先記錄他們的觀點,再針對性地作出回應。這會令你的論點更有條理,更令人信服。
第三、表現你的風度和自信。面詴中,一個展現你信心的微笑會給考官留下好印象。當被為難或攻擊時,記得保持從容和鎮定。小組面詴不是辯論比賽,需要「理直氣和」而非「理直氣壯」,表現你的理性和可合作性,隨時把危機變成轉機。
單對單面詴 常見問題(2009-06-09)
除了使用小組討論來面詴外,其他學科的入學面詴或筆者的市場營銷學系轉系及非聯招入學面詴,會以單對單的形式來進行的。所以,筆者會在這篇文章中介紹單對單面詴中常見的問題。
單對單面詴的主要目的是要了解面詴者的個人能力,加上這是一個「一/二對一」的面詴環節,所以對方會把專注力全部集中在你的身上。要在面詴中成功,必頇給對方留下一個深刻的印象。
在單對單面詴中,「自我介紹」是必然出現的,也是你取得對方注意力的第一步。自我介紹的時限由一至兩分鐘不等,那麼如何能在這一至兩分鐘內突出自己呢?筆者建議在準備「自我介紹」時應該注重以下三點:(1)內容,(2)語文,(3)練習。
在「內容」方面,筆者建議,應該先了解自己報讀的學科想取錄一個怎樣的學生,再在此原則下集中及深入地闡述自己兩至三項獨特或過人之處,以自己的經驗去吸引對方取錄你。例如以曾參加年宵攤位經營去說明自己有商業頭腦,以過往參加不同類型的校內或校外活動去說明自己是一個主動學習的人等,以自己的成功例子去說服對方取錄你。
而在「語文」方面,必頇預備中文及英文的「自我介紹」各一篇。有些學科的面詴,如筆者所屬的市場營銷學系的入學面詴中,因為包括了中國企業管理課程,有可能要求面詴者以普通話作自我介紹。所以,除了中文及英文的「自我介紹」外,多準備一篇普通話的「自我介紹」便萬無一失。
至於「練習」方面,筆者強調在「自我介紹」環節中,千萬不可以背誦。反而應該把已準備好的「自我介紹」反覆練習,記下整篇的重點,在面詴中應用出來。
「自我介紹」完結後,面詴官會開始問及一些比較個人的問題,目的是要了解面詴者三方面的才能,分別是分析及應變能力、工作態度及人際交往技巧。所以,在面詴時應該突出自己這三方面的才能。筆者會就這三方面提供一些在面詴時常問及的問題。
常見問題分析及應變能力
1.請你用一個圓圈來形容自己。
2.為什麼我們要取錄你?
3.你認為需要用多少罐油才可以把這個房間翻新?
4.你的母親和女友在同一時間失足墮海,你會選擇先救哪一個?
常見問題-工作態度
1.如果你遇到一些只享成果而不貢獻的組員/同事(Free-rider),你會怎樣做?
2.你有幾項工作必頇完成,你會怎樣安排你的時間?
3.你的上司要求你做一些不合道德的事,你會怎樣做?
4.你平時有沒有看書?
人際交往
1.你喜歡與什麼人相處?
2.如果有同學/同事不喜歡你,你會怎麼做?
以筆者的經驗,很多面詴者在個人面詴中的表現都未如理想,他們都不能正確地掌握問題的重點,以致其答案過份空泛。所以,筆者會在下回分享一些大部分面詴者未能掌握的問題的答題技巧,希望能幫助各位於面詴中把自己最好的一面表現出來。
文:Alex Tham、江敏華
Alex Tham──香港城市大學市場營銷學系收生主任,專責BBA Marketing(1119), BBA China Business(1066), BBA Marketing Information Management(1183)收生事宜。
俞逸瓊──香港城市大學市場營銷學系二年級內地學生,入學時獲「單科狀元獎學金」,並曾參加海外交換生計劃前往丹麥哥本哈根商學院學習。
第三篇:转型应用技术型大学
转型应用技术型大学
重庆6高校参与试点
重庆晨报讯(记者 林祺 实习生 匡怡蒙)昨天,重庆市属高校转型发展联盟在重庆第二师范学院成立,重庆科技学院、重庆第二师范学院、重庆三峡学院、重庆人文科技学院、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6所高校将逐步转型为应用技术型大学,为重庆经济产业发展提供高层次的技术人才。
此前,教育部提出,教育领域将重点推进几个方面的改革,其中一项就是对占全国普通高等院校一半的600余所地方本科高校实行转型,向应用技术型和职业教育类型转型。目前,重庆有市属本科高校22所,1999年至今新设立的有12所,多存在办学定位不清、办学特色不明显、人才培养同质化等问题。
教育部2012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率排名显示,2012年就业率排名第一的是985高校,第二位是高职院校,第三位是211大学,第四位是独立学院,第五位是科研院所,第六位是地方普通高校。
市教委主任周旭表示,应用型本科始终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短板。我市将增加应用技术型专业的数量和比例,同时调控招生计划,招生指标向应用型高校和紧缺、急需人才的专业倾斜。
据悉,此次重庆参与首批试点的6所院校属于教育部确定的转型发展试点高校,占到教育部目前试点高校的近1/6。
周旭表示,联盟的成立将为重庆产业链提供高端应用人才。今后6所院校将共同培养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学校之间将实现专业互选、学分互认、教师互聘。
第四篇:大学学术论文研讨会作品
大学学术论文研讨会作品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大学学术论文研讨会作品》的内容,具体内容:大学是生产者,生产人和知识,二者彼此紧密配合。学生不是纯粹的被生产者,自己也参与自己的生产过程,这就是自生产性。下面是我整理的,希望你能从中得到感悟!篇一大学八特征...大学是生产者,生产人和知识,二者彼此紧密配合。学生不是纯粹的被生产者,自己也参与自己的生产过程,这就是自生产性。下面是我整理的,希望你能从中得到感悟!
篇一
大学八特征
摘要:大学是生产者,生产人和知识,二者彼此紧密配合。学生不是纯粹的被生产者,自己也参与自己的生产过程,这就是自生产性。学术性是大学的突出特征,大学的活动都是非政治的。学术是大学的核心,这不是一般的知识,而是高深学问。大学有能力有必要自己进行组织,外部过多的介入将阻滞大学发展。大学具有无限包容性与开放性,其中又不乏交锋与批判。大学必然是超越的,超越已有,超越自我,超越时空,同时也具有明显的保守性。
关键词:大学;特征;超越;包容;生产性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人类至少有 382 万年历史了。也许,新的考古学发现还能将这个数字增
大,但眼下所知即如此。
大学有多少年了?这个问题倒无需考古学回答。从博洛尼亚大学以来,约 900 年了。
自有了人类,人就反复问自己:人是什么?自己是什么?至少是文明史以来,更自觉地问着:人是什么?后来,苏格拉底用一句名言代表了对这一问题的初始回答:认识你自己。亦即,认识人自己。他并没有回答“人是什么”的问题,只是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一个任务。认识了人自己,对于“人是什么”当然就可有所认识,可获得某种答案。
出现了人,就问“人是什么”;出现了大学,就问“大学是什么”;出现了教育,当然也问“教育是什么”。这都表明,人总是希望明明白白地活着。为此,甚至还问:“人活着干什么?”“人为什么要活着?”“为什么要生儿育女?”
物质是 137 亿年前出现的。人们还问“物质是什么?”时间、空间也是那个时候产生的,于是人们还问“时间是什么?”“空间是什么?”英国哲学家霍金还写了一本书:《时间简史》,就是为时间写下历史。当然还有了宇宙史、天体史、地球史、海洋史。认识一个事物,首先就从那个事物的历史去认识吧。
怎样认识大学呢?当然也就可以从认识大学的历史着手了。认识北京大学,只要认识北京大学的历史,那大半也就认识它了。把大学作为一个整体来考察,其历史的研究,当然较之考察某一所大学困难一些。但这也是一条值得选择的认识和研究途径。何况,较之人类,较之地球,较之宇宙,大学的历史是短之又短了。因此,研究“大学是什么”的问题是不宜过分感到为难了。
研究一个事物,还可以从这个事物的特性去研究。认识了它的特性,这应当算是认识了这一事物。这种特性,也许主要是指它当下的特性,但这种特性也是历史积淀的结果。当然,如果把研究其特性与其历史结合起来可能会更好。
在这篇短文里,我们从对大学特性的探讨去认识大学。这里罗列了八个方面。
一、生产性,非消费性
大学是生产者,虽然它也消费,消费纸张笔墨,耗费钱财物,大学里的人们也有衣食住行上的花销,但主要是从事生产的。哪一个生产部门在生产的同时没有钱财物的一些消耗?
大学生产也像其他生产部门一样是需要成本的,需要资本的。大学投入的主要是人力资本,尤其是智力资本。
大学生产的产品是什么?基本产品是两种,一种是知识,它在传递知识的同时,也生产知识;又通过传递知识而培养人,又可称之为对人的生产。不过,确切地说,这应当是人的再生产。进入大学里来的人,业已有多方面的成长,进入大学后继续成长,通过种种活动而得以再生产。简言之,大学的第一桩事是生产人,第二桩是生产知识,这两桩事是彼此紧密配合的。
二、精神生产,非物质生产
大学主要从事精神生产,又称精神劳动。大学也参与修铁路、建桥梁,但它的主要工作是提供设计,提出工艺思想,进行理论指导。大学不生产柴米油盐、金银铜铁,但它研究动植物的选种、培植、改良,研究地质、勘探,还研究选矿、冶炼。
大学不从商,却研究商学;大学不从政,却研究政治学;大学不从军,却研究军事学。大学着重于一个“学”字,并在“学”字上倾注自己的思想、理论,倾注精神。
有一种说法,叫做“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其实,这一说法不很确切。教育本是劳动,不过它是精神劳动;教育本是生产,不过它叫做精神生产。人类早就存在着这种性质有所差异的两种劳动生产。在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中写的是“教育同物质生产结合”。他们是把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相区别的,都是劳动生产,只是性质上有所不同。
三、学术性,非政治性
大学当然是学术的,它是做学问的地方。传授学问,研究学问,发展学问,创立新的学问,皆学术也。
为什么说是“非政治的”呢?
我们看看什么是政治。《中国大百科全书》对于中国的说法和西方的说法都作了介绍。我们简录如下:
“中国政治学界对政治概念的主要看法有:①政治是各阶级为维护和发展本阶级利益而处理本阶级内部以及其他阶级、民族、国家的关系所采取的直接的策略、手段和组织形式。②政治是一定阶级或集团为实现其经济要求而夺取政权和巩固政权的活动,以及实行的对内对外全部政策和策略。③政治是主要由政府推行的、涉及各个生活领域的、在各种社会活动中占主要地位的活动。④政治是阶级社会的产物,是阶级社会的上层建筑,集中表现为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之间权力斗争、统治阶级内部的权力分
配和使用等。”[1]
无论按上述四种理解中的哪一种来看,大学的活动都是非政治的。中国的解释如此,按国外的解释来看,大学也不是从事政治活动的。大学研究政治学,这是学术活动中的一项,它是研究政治学而不是从事政治活动。亦如,大学不从商也研究商学、不务农也研究农学、不从军也研究军事学一样。
布鲁贝克曾在他的《高等教育哲学》中说高等教育哲学基础之一是政治论[2]。不管他的说法是否恰当,说政治论与说政治也是不同的,恰如政治学不是政治一样。
四、高深性,非一般性
大学是从事学术活动并通过这种活动培养学生的地方。但大学区别于中小学的是,它不是研究一般的学术,而是研究高深学问的地方。大学里,也要学习一些基础知识,却是为进一步学习相对高深的专业知识做准备,有些也是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素养做准备的。这些预备性知识也相对于基础教育阶段学习的内容更高深一些。
大学知识的高深性是与一定的专业性相联系的。例如,大学所学习的物理专业,其高深性当然与物理学直接相关。物理学在中学虽也学习过,但是大学物理无论就内容还是就表达形式而言都更高深了。比如说,它要用微积分表达中学课本里出现过的速度与加速度的关系,把速度表达为加速度的微分,把距离表达为速度的积分。这不只是表达方式的不同,而且是认识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大学学术的高深性还包括了对形而上知识的看重。实际上这是更多追根
溯源的结果。执果索因,不断地追溯而上,寻求最初的原因,这既是哲学精神,又是实际的哲学式学习与研究活动。
大学学术当然还讲究创造性。它不仅传授知识,而且还要发现知识、扩展知识。
这种高深性还是与时代性相联系的。已有三百年历史的微积分,今天的大学生也要学,但其表达形式之深刻已发生很大变化。今日的大学理科学生也学习几何学,几何学已有数千年历史,但还必须学习只有百多年历史的非欧几何。要学习已有三百多年历史的经典力学,还要学习只有百余年的相对论。
也就是说,大学必须学习新兴学科。要学习两千年前的亚里士多德的哲学,也要学习只有两百年历史的黑格尔哲学,还要学习习近平现代的哲学,如萨特的,尼采的,海德格尔的,卡西尔的,伽达默尔的,冯友兰的,张岱年的,金岳霖、贺麟等人的。
五、自生产性,非被生产性
人们在说到包括大学在内的教育与别的生产部门的区别时指出,教育的根本点是生产人。但是,这样说是远远不够的,是没有说到点子上的。
在教育中,尤其在大学里,学生不是纯粹的被生产者。更重要的是,学生自己也参与自己的生产过程。这就是自生产性,这是根本区别于其他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之所在。在大学里,这种自生产性更为明显,学生们常常自觉地确立自己的发展和成长方向,常常自觉地修读和修炼自己,生产自己,让自己变得更有知识,更有智慧,更有教养。这就是他们自生产的结果,虽然在此过程中少不了教师的引领和指导,但终归要靠他们自我完
成。
人们常说“教是为了不教”,对于大学,这是更现实的目标。从本科生到研究生,这是在学校里的最后历程,都是为无需再教做准备。当那种自生产性发挥得越好时,他们有效地高质量地走完这一历程的可能性越大。
当初的博洛尼亚大学十几名学生,那就是学生自己组织的,教师也由学生聘请,由学生给教师发放工资。这大约是高度的自组织性。教师也只在被组织者行列,更没有专职的行政人员来组织,也无需其他什么人领导。
最初的哈佛大学大体也如此。
如今,大学规模空前扩展。多的,学生有数万人;少的也有数千人;袖珍式的加州理工学院只有两千多人,但组织工作因内涵之丰富而变得十分复杂了。
即使如此,大学也无需外界介入,大学有能力有必要自己进行组织。大学里聚集着一批最智慧的头脑,他们知道如何更好地活动和运行。有谁比他们更懂得大学?有谁比他们更知道如何进行管理?哈佛、耶鲁、斯坦福、牛津、剑桥......还需要别人来组织管理吗?他们不是自组织而需要他组织吗?
同时,也有事例表明,外部过多的介入造成了大学发展的阻滞和迟缓。
大学的兴旺发达,与社会充分尊重他们的自组织权利并加以维护是密切相关的。维护了这种自组织权利,就是维护了高等教育的繁荣与兴旺。
七、大学的无限包容性与开放性
开放性的相对面就可能是封闭性了,而包容性指的主要是它不会拒绝研究任何事物。对于大学里的单个人来说,其学术所指不可能是没有选择的,而就整体而言,大学就会是包罗万象的。
大学,University,其字根 universe 就有宇宙、天地、万物的含义。大学正体现这种包容精神,它以宽阔的胸怀、深邃的眼光注视着天地万物及其演变。事实上,大学的包容精神是在它对无所不思的对象的无限性进行无所不在的思考这样一个过程中形成的,是它在这个过程里所观察到的无数神秘、神奇和神圣而感受到的。这一切,都是大学自觉思索、自身感悟的结果。
当然,大学的这种宏大也是由它对古往今来的无数演绎持久关注的结果。
要实现大学所自觉肩负的使命,要对古往今来做全方位的考察和研究,要完成如此复杂而艰难的学术探求,它高度的开放性也是必然的。这是无需外界提醒的,只要他想窥视宇宙的一切、人类的一切,它就不可能不让自己有很强的吸收力,让一切都可能进入它的视野。
由此,广泛的交流与合作也就是自然而然要展开的。大学与大学、大学与其他社会领域的合作,在各国的、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中,必然占有重要的地位。
实际上,包容与开放是相联系的,封闭就没有什么包容的问题了。高度的开放需要高度的包容,高度的包容只有在高度的开放下具有实质意义。
所谓包容与开放,又不可能不是有鉴别、有分析、有批判的。包容不是来者不拒,开放不是无所不受。并且,包容和开放带来的应当是更活跃的思想交流,交流之中应当也不乏交锋。同时,在交锋与批判之中的从容、深思、激辩,能更有力地体现大学的包容精神。
八、大学的超越性与保守性同在
大学是望着未来的,它培养的人才是否杰出,由未来鉴别;它所研究的学问是否提升了人们认识世界的水平,是否丰富了人类知识宝库,也是从未来获证的。所以,大学必然是超越的,超越已有,超越自我,超越时空。
大学也间或接触眼下的、应用的事项,但这对于大学而非一般的职业院校来说,不是主线上的工作。事实上,大学的学术性、高深性必然使之具有超越性。
然而,大学也具有明显的保守性。虽然大学瞭望着未来,可是,那是站在高高的历史山峰上的瞭望,因而,那也是一种守望,因回首而更好地瞭望。
历史留下的精华谁去挖掘、保护和发扬?历史留下的糟粕谁去明鉴和剖析?大学也会将这副历史重担扛在肩上。这也许就是它保守的一面。保守珍贵的历史,保护人类的精神家园。
超越是在保守基础上的超越,忠实的保守为超越提供坚实的基础,超越又为未来的保守提供丰富的资源。
有一个流行的“与时俱进”之说。实际上,在《汉语成语辞海》中有一相近说法为“与世推移”,意即“随着时代或形势的变化而变化以合适宜”[3]。这一成语早在三国时期就已出现,唐代亦有,吴晗先生也使用过这一成语。显然,这一成语并不首先出在今日。对它既有积极意义下的,又有消极意义下的运用。也许,就社会生活的某些方面,与时俱进是有某种实际意义的,但对于文化就有所不同了,尤其对于大学这样的以探究高深学问为己任的机构来说,至少不是十分重要的观念。无论是保守还是超越,都已超
出了“与时俱进”所表达的含意。
参考文献
[1]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编辑部.中国大百科全书[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6143.[2] [美]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王承绪,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15.[3] 朱祖延.汉语成语辞海[Z].武汉:武汉出版社,1999:1771.篇二
被侵蚀的大学
作为舶来品的大学,直到 1916 年蔡元培先生主持下的北京大学才有现代之意。“无论何种学派,苟其之成理,持之有故,尚不达自然淘汰之运命,即使彼此相反,也听他们自由发展”,随即北大成为“囊括大典,网罗众学的学府”。但是,论及大学自身的诞生历史,可谓悠久,其也在不断探索中定位自己的角色。在早期的英国模式中,红衣主教纽曼认为大学是“一切知识与科学、事实与原则、探究与发现、试验与思辨的至高保护力”,是追求真理的“象牙塔”。但是,随着时代的潮流发展,这一理想被洪堡的柏林大学所“摧毁”。在弗莱克纳斯的言语里,大学终于成为了“一个有意识地致力于追求知识、解决问题、鉴别成就以及培训真正高水平人才的机构”,大学开始慢慢注重专业研究。可历史的发展总是不经意地快于人们的手笔。随着时代的不断变化,大学逐渐从社会的边缘走向社会中心,并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克尔的眼中,现代的大学狂热地求新,求适应社会之变,求赶上时代,已经彻底地参与到社会中去。
可以说,现代大学不再是一个“乡村”或是“市镇”,早已变成一个五光十色的“城市”。大学在跌宕起伏的定位自身角色的过程中,作为重要推动力的市场力量早已不容分辩地占据一席之位。
一 我国高等教育市场化的由来
高等教育市场化是 20 世纪末世界高等教育领域出现的一种重要变革趋势。1977 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将高等教育市场化定义为:“把市场机制引入高等教育,使高等教育运营至少具有如下一个显著的市场特征:竞争、选择、价格、分散决策、金钱刺激等。它排除绝对的传统公有化和绝对的私有化。”当各国纷纷将市场化引入高等教育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时,我国也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采取了这样的行动。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因政治改革、经济改革出现了摇摆和停顿,使国家面临着巨大的经济压力。在大学里,“通货膨胀冲击着教工微薄的工资收入,政府的财政拨款只包了教师的工资支出,仅仅维持着学校不关门,能用于购置图书、设备,进行课程建设和维修、养护的经费则所剩无几,甚至一分钱都没有,大学不得不去寻找新的财路”。1992 年邓小平南方谈话,确定了市场经济的发展模式,高校追求经济利益随即合法化,教师纷纷“下海”、学校不断“创收”成为潮流。高校在招生、收费方面实行的“双轨制”,使大学中的教育活动直接与经济利益挂钩,大学开始逐步市场化。其后的高校大规模扩招和上学实行收费,使高校可支配的资金数量越来越大,这更是加快了高校的市场化、功利化。而这一切的变化对我们的大学来说实在是太快了,容不得我们思考自身,况且也没有能力来思考,因为最初仅剩的大学传统早已被刚结束不久的“文革”涤清。高等教育市场化在我国的行进,着实比其他国家要复杂得多,各种冲突斗争也明显地多。
二 我国大学市场化中的冲突与斗争
高等教育市场化力求通过市场来达到利益最大化。可是,大学作为一种代价付出极高,事业需要大量资金支持,而提供资金的,都很少有只出钱而不试图控制大学或者改造大学的。这就使得为了维护自身独立性而需跟资金来源之间的抗争成为大学的必然使命。当然,置身不断变化的时代潮流中,大学需要对社会的需求作出回应,但是又需与社会保持一定的界限,进而保护自己的原有特性。可如今,在大学艰难寻求平衡的过程中,对其造成足够威胁的莫过于这无处不在的市场力量了。
面对强劲的市场化动力,市场力量和市场运行的规则已经在无形之中改变了我们大学的生存土壤,并在无形中向大学内核渗透,直逼大学的灵魂。大卫科伯在《高等教育市场化的底线》中肯定了市场化的活力打破了学术界的沉闷氛围,但是也对商业价值和市场标准在高等教育领域中泛滥而感到担忧。大学和市场之间的关系究竟该如何定位,众多国家都在探讨,其中不乏已经找到某种平衡的世界一流大学。可是,作为舶来品的中国大学,从诞生到现在仅有一百多年的历史积淀,在发展过程中也是跌宕起伏,大学传统时有时无。因而,没有主心骨和精神脊梁的我们在面对市场经济的汹涌奔袭时,剩下的更多是理想与现实、存在与生存、精神驱动与利益驱动之间的冲突斗争了。
(一)理想与现实的冲突
学术自由、大学自治被视为大学“不可或缺的灵魂”。追求真理、探索未知是最初的愿望,学者努力维护自己的精神殿堂,在理性的世界中遨游。
即使主张“服务应成为大学的唯一理想”的威斯康辛思想者们也不曾忘记“威斯康辛大学的首要任务是必须从事各种类型的学术研究工作,而不论这种研究的现实价值是否能够立即表现出来”。在市场经济的今天,他们也仍旧对学术研究心驰神往。可是,在实用主义泛滥的今天,整体浮躁的我们却断章取义地只注重到大学仅需要为经济服务,而忽视了大学探究高深学问的本质。在市场化日益深化的同时,我们在高等教育领域过分强调经济价值,忽视精神价值,甚至把利益作为大学的根本目的,市场作为大学的根本制度,这必然会刺激大学组织产生过分追求物质刺激的功利行为,必然会导致大学忽视引领社会的价值导向。当骨感、卑微的理想遭遇到残酷、铜臭的现实时,当教育的公共性、专业性被经济利益、市场性所掩盖时,当只注重市场化后所带来的金钱和声望,而忽视大学本身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基本价值时,缺乏历史厚重感和精神积淀的我们将会更快地走向虚无与迷茫。
(二)合理存在与生存需要的冲突
哈佛大学前校长洛厄尔曾说过:“大学的存在时间超过了任何形式的政府,任何传统、法律的变革和科学思想,因为他们满足了人们的永恒需要。在人类的种种创造中,没有任何东西比大学更经受得住漫长的吞没一切的时间历程的考验。”大学为世界的发展与繁荣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坚持学术自由和自主办学的传统被外部组织和内部成员所接受和认可,它的存在具有一定的合法性和合理性。
可是,在高等教育市场化程度不断加深的情况下,在竞争机制、利益机制的驱动下,我们考虑的不再是合理存在而是如何生存。为此,大学之间
开展了诸如争夺生源、创建品牌、学校排名与声望、拨款与经费、规模与效益等的激烈生存竞争。各高校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存活下去,只有追求眼下的利益,纷纷将自己置身于市场之中。市场与大学的紧密结合,一时间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人们也开始慢慢相信,市场的介入可能会让大学更好地存活,更合理地存在。可是,事实表明情况并非如此,我们忽视了大学存在合法性的根源。我们一拥而上地争创“一流”,不顾实际地高呼建设综合性大学,结果各校之间千篇一律,毫无特色;我们纷纷热衷兴建大学城,扩大学生规模,片面讲究就业率、考研率,结果造成学生培养质量低下;我们留恋排行榜上的名次,用数量化的指标和空洞的标准来衡量学术,结果学术泛滥;我们盲目适应市场,专业越设越细、越设越怪,等等。“一流的标准盖过了学术的标准,形式的好看虚掩了真实的内容,量化的指标漠视了实质的优劣,外部的评价凌驾于大学的自治。”终于,我们在竞争中存活下去,但仅有的内涵被完全抽空,变成了千篇一律的“大学”。更为过的是,市场化与行政化同流合污,权钱交易,更是将大学存在合法的根基――学术自由和大学自治,销毁殆尽。大学的管理人“不再有吸引他们的伟大思想,有的只是自己和他们的大学的生存需要”。
(三)精神驱动与利益驱动的冲突
究竟金钱是大学的生命,抑或是精神?在已经市场化了的大学里,究竟是精神驱动着大学前进,还是利益在作祟?在物欲横流的“象牙塔”中,知识的商业化倾向日益明显,学者、学生都在叫嚣着维护自身的利益,只有极少数人可以做到洁身自好,宁静致远。
自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学者的学术身份已经在原来的研究和教学身份的基础上出现了一种新的学术身份,即“学术经理人”。教师不再单纯追求真理或做真理的维护者、开拓者。他们也不再仅仅考虑哪些研究课题具有知识挑战性及学术价值,能以最好的方式服务社会、造福人类,而是更多考虑哪些课题有机会获取大量的经济回报,或者根据获得利润多少来从事资金提供者要求的研究。更有甚者,直接通过学术造假或是学术剽窃来换取自身利益,这在经济学中是完全符合逻辑的,因为,它实现了最少的投入换来了利益的最大化。从此,我们的教师开始面临着精神忠诚和利益忠诚两种不同价值观念的煎熬与抉择。
同时,我们高等教育肩负的一项重任就是培养学生,促进学生道德发展,进而提高整体社会的道德素质。但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中,大学里处处充满实用主义、拜金主义、功利主义、官僚主义风气,学生只注重眼前利益和物质利益,自身价值体系越来越受到市场文化的影响,幻想成为领导者或者人上人,忽视自身人格和心态的塑造,利益驱动着学生们的所有行为。学生在这种“隐性课程”的塑造下,浮躁和功利心态日益严重。事实上,“如果大学不是有意识地去培养一种社会和公民的责任感,这样的规范就会出问题,就会随着社会价值观倾向于个人和利己,而变得越来越难以实施。”
论及学科。学科作为高等教育系统的基本组织,它的发展为大学发展奠定了基础。可是,在市场化的背景下,利益依旧渗透进来,并驱动着各学科之间展开生死竞争。市场机制始终以追求利益最大化为根本目标,这就决定着市场会选择直接可以带来物质利益的专业和学科,而那些推动社会进步,与人类命运息息相关的基础学科和研究将会被漠视,排斥在边缘地
带,这种现象如今屡见不鲜。“在决定高教活动发展方向时,暂时的市场需要而不是内在的基础需要起着关键的作用,这使得基础研究受到很大的冲击,因为这种类型的活动见效慢、风险大,很少有人愿意投资”。可是,忽视了这种可以提供精神动力并且引导人类进步的基础研究,一时见成效的应用型研究又该如何稳步地前行?
高等教育市场化是不容回避的必然发展趋势,我们在积极面对市场化的同时更多地是要思考以何种姿态去迎接它。当缺乏历史厚重感和精神文化积淀的我们在面对强有力的市场化动力时,又该如何在理想与现实、合理存在与生存需要、精神驱动和利益驱动的冲突中寻求到平衡?又该如何把握住高等教育市场化的底线?市场化可以说是机遇,但是,对我们来说更多的是一种未知的挑战。我们的国家、政府、社会首先需要做的便是静下心来重新认清、定位我们的大学。
参考文献
[1]许美德.中国大学 1895―1995:一个文化冲突的世纪
[M].许洁英,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2]大卫科伯.高等教育市场化的底线[M].晓征,译.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3]高卿,吴远远.浅析美国高等教育市场化及其对我国高
等教育改革的启示[J].邢台学院学报,2008(3).
第五篇:大学职业生涯规划大赛作品
附件: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作品模板
说明:本模板仅供参考,作品中至少应含但不限于下列内容;
切勿照抄,提倡原创发挥!
引言
正文
(切勿照抄,提倡原创发挥!)
一、自我分析
结合大赛指定的网站上的测评,并完成测评,我对自己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的分
析。
1、职业兴趣——喜欢干什么;
我的职业规划测评报告中,适合我的职业有…….我的具体情况是……
2、职业能力——能够干什么;
我的职业规划测评报告结果显示,XX能力较好,XX能力较弱。我的具体情况是……
3、性格类型——适合干什么;
我的职业规划测评报告结果显示……,我的具体情况是……
4、动力类型——会做什么;
我的职业规划测评报告结果显示……,我的具体情况是……
5、胜任能力——优劣势是什么。
自我分析小结:
二、职业分析
参考职业规划测评报告建议以及通过XX等途径方法,我对影响职业选择的相关外部环境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
1、家庭环境分析
如经济状况、家人期望、家族文化等以及对本人的影响。
2、学校环境分析
如学校特色、专业学习、实践经验等。
3、社会环境分析
如就业形势、就业政策、竞争对手等。
4、职业环境分析
行业分析
(如XX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人业匹配分析)
职业分析
(如XX职业的工作内容、工作要求、发展前景,人岗匹配分析)
企业分析
(如XX单位类型、企业文化、发展前景、发展阶段、产品服务、员工素质、工作氛围等,人企匹配分析)
地域分析
(如XX工作城市的发展前景、文化特点、气候水土、人际关系等,人城匹配分析)
职业分析小结:
三、职业定位
综合第一部分(自我分析)及第二部分(职业分析)的主要内容得出本人职业定位的四、计划实施
详细执行计划如下:
本人现正就读大学x年级,我对自己在大学期间的职业规划是……
五、评估调整
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必须根据实施结果的情况以及因应变化进行及时的评估与修正。
1、评估的内容:
职业目标评估(是否需要重新选择职业?)假如一直……,那么我将…… 职业路径评估(是否需要调整发展方向?)当出现……的时候,我就…… 实施策略评估(是否需要改变行动策略?)如果……,我就……
其它因素评估(身体、家庭、经济状况以及机遇、意外情况的及时评估)
2、评估的时间:
一般情况下,我定期(半年或一年)评估规划;
当出现特殊情况时,我会随时评估并进行相应的调整。
3、规划调整的原则
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