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民村经济发展调查报告

时间:2019-05-13 08:41:1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回民村经济发展调查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回民村经济发展调查报告》。

第一篇:回民村经济发展调查报告

统一思想加快发展

——回民村经济发展调查报告 引言

回民村位于望江县漳湖镇南边,紧邻长江,光绪十年(1830)由安庆、九江一带为躲避战乱迁来5户20余名伊斯兰教信徒在沟口落户,为望江伊斯兰教之始。渡江战役中,伊斯兰教徒做出了重大的贡献,曾荣获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第五兵团授予的“伊斯兰英雄”锦旗一面。目前全村318户,总人口1245人,其中回民约占90﹪左右。全村耕地面积1596亩,主要经济作物以种植棉花、水稻、油菜为主,兼以养殖牛、羊、黄鳝等家禽和水产品。全村下设7个村民小组,共有正式党员32名,其中女性党员4名,预备党员2名。2009年全村总产值近450万元,人均纯收入达3480元。

2010年8月,经过安徽省统一选聘,我光荣的成为了一名大学生村官,被分配到望江县漳湖镇回民村。近日,接上级指示,要求我写一篇回民村经济发展调查报告。本着目标明确,实地走访,措施具体的原则,我写下了这篇报告。报告中,我就这半个月的走访做了一些结论,就回民村的经济发展现状提出了几点建议。

正文

1. 调查目的为了摸清回民村经济发展现状,及时有效地提出应对措施。

2. 调查对象

回民村全体村民,重点走访养殖大户,致富能手,村民代表。

3. 调查内容

回民村近年经济发展情况及发展中凸显的问题。

4. 调查时间

2010年9月15日——2010年9月30日

5. 调查结果

5.1回民发展现状

近几年来,回民村在镇党委、镇政府的直接领导下,在全体村民的共同努力下,以建设文明、和谐的新回民为目标,统一思想、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扎实工作,使回民村各项工作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回民村今年迎来了大发展,在市、县各级领导的关心和照顾下,村里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气象:村里改建了自来水厂,修建了村村通公路,实施了田间沟渠的开渠清淤工程,建设了新村部,村里公路边沟下水道重建工程开工,重新装修了幼儿园,建设了村卫生服务室。村里的种植业和养殖业都在热火朝天的忙着:村里牛羊养殖有悠久的历史、丰富的经验,取得了良好的效益;村里种植瓜蒌的试点工作正在和有关方面通力合作,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5.2回民发展中凸显出的问题

回民村虽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村民小富即安的心理十分严重,传统守旧思想根深蒂固。老人在家抱着一亩三分地,年轻人进城务工,日子还可以过得去,但是很难有发展。农民对土地过分依赖,但他们用地仍停留在传统农作物种植上面,面积小,成本高,不能规模化经营,很难提高土地利用率,难以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而且他们的行为让许多需要用地创造更多财富的人遇到了难题,他们要发展,但农民不让地,致使想带头致富的党员干部、致富能手富不起来,村里没有致富典型。我在基层走访的时候,这一点体会尤深。有些村民虽然思想较为先进,但在致富的道路上,得不到大家的理解,支持,响应,结果势单力孤,没有成气候。回民养羊的斯大爷跟我说,他现在的羊养殖在120只左右,基本上是供不应求,但是如果想扩大规模,很有困难。首先圈养一定要有大牧场,否则圈养的羊不仅成本高而且卖不上价钱,其次如果扩大规模,羊的死亡率会增高,凭他个人能力,很难承受这个损失,他希望能有几户共同承担,可惜村里没有人响应。

二、回民交通不是很好,信息闭塞,整体思想落后,村民有电脑的人不少,但会用电脑人不多,只有少部分人敢于接受新思想,敢于创新,敢于承担风险来创业。村民缺少致富的典型,没有学习的榜样,整体气氛较为沉闷。大家缺乏知识,缺乏科技,所以很多事想做也做不了,做了也做不好。就比如今年,由于棉花价格历年低迷,今年棉花产量减少了110万吨,加上印度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控制棉花出口的措施,棉花价格一路上扬,但棉农消息闭塞,并不清楚,也就没有扩大生产,没有充分享受到这次棉花涨价带来的实惠。针对这一点,回民村应该掀起新时期学习科技新高潮,党员带头学习,致富能手带头学习,带动全村学习氛围。

三、土地管理混乱。回民村要发展,土地是一个很重要的倚重因素。但目前回民村已有数十年没有重新规划土地了,土地分布极其分散,一家的几亩地能分成十几个片,很浪费人工。田间沟渠几乎年年泛滥,每到雨水季节,沟渠两边的农作物都要被淹掉不少,但是每到旱季,又抽不上水来。为了推进土地流转,土地重新规划、沟渠重新改造已成迫在眉睫之势。

5.3给回民村的几点建议 针对回民村以上情况,我的回民村经济发展总体规划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响应国家号召,实行土地改革,重新规划土地,实现土地规模化经营,推进土地流转。

回民村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村部“两委”班子要统一思想,端正态度,明确责任,只有自己的思想正确、统一,才能领导大家统一思想。

二、针对村民小富即安的传统心理,响应县委、镇党委号召,在回民村开展思想解放大讨论活动,重点解决回民村要不要发展和怎么发展的问题,通过大讨论活动统一思想、形成合力(具体内容另有立项)。

三、推进回民村重点工程的建设,加快修建回民村主干道,完成道路亮化等基础设施,加快推进回民清真寺的重建工程,广开思路,多方面筹措资金。

四、实施土地规模化经营,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工作。这既是回民村经济发展的有力抓手,也是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农村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这项工作很难,但很重要,不能操之过急、一蹴而就,但也不能畏难不进,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统筹兼顾,切实解决好村民关心的土地难题,这方面也需要各级领导给予大力支持。现在很多回民想发展就是缺地,很多回民没有土地或者土地不够,这些都严重制约着他们的发展,致使想富的没有富起来,没有致富典型农民就没有学习榜样,于是小富即安的心理有了滋生的土壤,恶性循环(具体内容另有立项)。

五、村民的安置工作要做好。回民村是个大家庭,每一个村民都是我们的家人,都是我们关心和服务的对象。村民不愿让出土地,是因为他们除了种地,没有什么别的技能,一旦土地被承包,他们的收入会大幅减少。而实施土地流转工作,必然有部分村民失去土地,村“两委”要做好这方面的工作,一

定要提出有效措施,切实安顿好这部分村民衣食住行等生存发展问题。

六、牛羊养殖在回民村有悠久的历史,农民养殖牛、羊有丰富的经验,相关方面的技术也比较成熟。但是牛羊养殖在回民村推广有难度,首先回民村用地面积少,缺少牧场,一旦扩大养殖,土地面积可能不够;其次,牛、羊养殖有一定的技术性,需要具有丰富经验的老农指导;再次,如果扩大养殖,会使牛、羊发病率、死亡率增高,可能盈不补亏,这就需要多家农户共同承担风险,但这又会陷入用地不够和没人响应的尴尬局面。所以,牛、羊养殖的推广应当慎重,应等条件成熟才适宜推广。在村里,还有一家饲养肉鸽,取得了良好的效益,他们家现有肉鸽150对,年收益在一万元左右。肉鸽饲养所需占地面积小,成本低,效益高,推广容易,一人可以饲养近400对鸽子,容易形成规模。所以在规模化养鸽这一方面村里应重点扶持,形成创先争优中的致富典型,继而推广,带动周围群众致富。

七、农业种植方面,村里的瓜蒌正在试点种植,瓜蒌属于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风险低、易于推广的农产品,一旦试点成功应予推广。

结尾

回民村在今年有着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市、县级多个单位对回民村很关心,他们的对口帮扶,给回民带来了很多的实惠,村里也完成了很多的建设,这一点我们也很欣慰。我们应当抓住这次机遇,让回民村的建设上一个新台阶。村“两委”在搞村级建设时,有很多需要注意的问题。在发展的过程中,我们要顾及到全体村民的利益,统筹安排,不让一个村民在致富的康庄大道上掉队。在工作方法上面,要以人为本,从实际出发,多和村民沟通交流,站在村民的立场上考虑问题,要讲民主。“民有私约如律令”,要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以新的理念和思路破解农村发展难题。农民是一个充满着创造力的群体,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农民创造的;乡镇企业是农民创造的;基层组织的建设也是农民创造的,农民一系列的创造推动了我们的社会发展。目前农民也在创造着各种各样推进农村改革的方法,这些都是我们值得研究和尊重的。在生产发展方面,胡锦涛主席说过,农村发展,一靠政策,二靠科技。在这方面,村“两委”应当注意紧抓村民的科技学习,让党员带头学习,带动全村学习氛围,努力向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农作物方向发展。今年棉花价格连续上扬,但这是以棉农的大量减产为代价的,所以整体来说棉农并没有取得多大实惠,我们在生产时,要广开思路,独辟蹊径,紧盯科技前沿,追赶式前进,跨越式发展,努力向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符合本地实际,市场需求量大的农作物方面发展,在这方面村里发展的瓜蒌是个很好的典型。在推进土地流转方面,要把握好集中连片规模化经营、现代化农业、市场化运作、农民利益最大化这4个导向,把握好中央文件中“一个坚持、三个不得、三个关键”的三大要点,坚持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双层经营制度不变,在不改变土地集体所有制的性质、不改变土地的用途、不损害农民土地承包的权益的前提下,确保土地流转依法、自愿、有偿进行。

立足第一方阵,争当崛起先锋。回民村“两委”应当立足实际,放眼长远,不怕困难,勇于开拓,以创先争优为契机,以吴勇祥同志为榜样,要有满腔热情、服务群众的宗旨意识,要有爱岗敬业、恪尽职守的优良作风,要有一心为公、淡泊名利的高贵品质,要有不畏艰难、勇于牺牲的奉献精神,要有艰苦奋斗、加速发展的坚定意志,要有攻坚克难、追赶跨越的必胜信心,要有扎实苦干、创先争优的实际行动,以更加饱满的精神,更加昂扬的斗志,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之中,进一步增强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切实解决老百姓最关心的实际问题,为促进回民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用我们大家的聪明才智、辛勤工作把回民的明天建设得更加美好!

报告人:陈杰

2010年9月31日

第二篇:对--村经济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

-----村经济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发展农村经济意义重大,党中央历来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工作。2012年2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家产品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中央1号文件)正式发布,这是新世纪指导“三农”工作的第9个中央1号文件,中央1号文件的出台,再次显示了党中央、国务院对“三农”问题的重视和关心,始终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发展农村经济的意义重大,党中央高度重视农业和农村工作,强调要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作为一名即将毕业的农业经济管理大专生,我有责任学习和贯彻好中央关于“三农”的各项政策和意见,为此,我选择了以“农民经济发展情况调查”作为切入口,真实地去了解和关注“三农”问题。2012年-----村进行驻点调研,通过走访、问卷、查阅资料等形式对当地经济发展情况开展了调查。

一、----村经济发展现状

距离政府驻地16公里,辖中寨、红场、帮歪、垭口4个村民小组,2011年底全村菜有352户,1451人,是一个景颇族、汉族的杂居区。帮歪村有党员59名,女党员7名,占党员总数的11.86%,少数名族党员49名,占党员的83.05%,35岁以下党员13名,占党员总数的22.03%,大专以上文凭党员2名,占党员总数的3.39%,有入党积极分子8名。全村土地面积37.7平方公里,海拨1514米,平均气温15度,年降水1403.1毫米,适合种植甘蔗、水稻等农作物,全村耕地面积7437亩,人均耕地5.3亩,林地36095.9亩。

通过多年努力,====村的经济虽然有较快发展,但与发达地区相比,经济还是落后,贫富差距还是非常之大,也还存在着许多制约经济发展的因素。

二、====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1、林地资源得不到科学化利用

帮歪村林地距离村庄比较远,道路崎岖,都是一些狭窄的泥土路,大型交通工具无法进山,雨季也是难上加难。林地中的木材乱砍乱伐严重,卖木材、烧炭等砍伐都是一片片的光,无论大树小树,一片郁郁葱葱,空气清新的树林,瞬间变得光秃秃的,一个个孤伶伶的树桩触目惊心的立在那里,这里雨委雨量充沛,一年之后变成了杂草的海洋,冬天之后,杂草一片金黄,站在杂草里,杂草灰让 1

你无法呼吸,一场野火,这里又变成火的海洋,许许多多的树在烈火中死亡。

2、农民科学技术水平较低

全村1451中,大学生有11名,高中生有15名,小学生461名,帮歪村民科技水平低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由于许多村民以前生活在大山里,教育条件差,三十多岁以上的人们得不到良好的教育,大部分村民大字不识几个。二是由于是民族地区,思想比较保守,跟不上新科技的步伐。三是由于资金问题,没有相关有技术人员组织培训或是现场指导,生产经营方式以粗放型为主,许多农民都以自己的方式方法耕作着,饲养着,严重的与社会脱节了。

3、基础设施建设有待完善

帮歪村覆盖面积广,尤其是山地面积,耕地主要是山地,虽然多年建设,但基础设施始终不够完善,制约着帮歪村的经济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村寨公路不够完善,多数村民小组还未修通公路,只有一些临时路面。第二,饮水问题尚未得到全面解决,大部分村民受着缺水之苦,第三,学习教育设施尚未齐备,影响着帮歪教育的发展,导致劳动者素质低下。

4、群众市场经济意识普遍不高

由于科技文化落后,农民自身素质偏低,目前,帮歪村大部分农民市场观念较单薄,不知道怎样融入到当今社会大市场中,有些还仅局限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意识,生产不成规模,养殖不成规模,产品质量跟不上,不能在市场交易中使自己的产品增值,经济效益低,就这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不考虑,也不知道自己该种植什么,养殖什么而使自己的经济收入更高。

5、医疗条件较差,农民健康得不到保障

由于资金问题,帮歪村的医疗设施较差,没有资深的老医生,也没有经验丰富的医生,医疗环境得不到定期消毒,医护人员没有统一的医疗服装,由于工资比较低,医护人员没有固定上下班时间,给村民带来多方面的不便,身体健康得不到保障,必然影响了正常的农业生产。

三、=====村经济发展的对策思考

1、科学的管理利用林地资源

向全村群众宣传好国家森林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并要求大家认真遵守,有计划的砍伐大树,留下不成材的小树,不能只顾眼前利益,而没节制的砍伐树木而烧炭,在被砍光的林地里科学种植核桃树,科学的管理,以便提高农民的收入。

2、推广科技,有计划的发展优质高效产业

加大科学宣传力度,不断提高农民科技水平,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这一主绕,一是加强对农民的科技培训,通过办科技培训班,办科技讲座,设身处地的指导等多种形式提高农民的科技水平,让更多的农民尽快掌握农业科技技术,二是要加强对农业信息的收集和反馈,在全村逐步形成镇村一体化科技信息网络,提高农民运用科技信息发家致富的本领。

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核心,以农业结构调整为主线,建立“以种促养,以养带种,多种经济协调发展”的良性循环模式,巩固粮食,甘蔗产业的基础上,提高对畜牧业生产的认识,全面加强对畜牧业工作指导,坚持以种植业为基础,做好畜牧业科技推广,坚持因地制宜,注重发展的原则,在现有示范户的基础上,加快对养殖专业户的培训步伐,扩大冬闲田种草面积,促进养牛业,养猪业,养鸡业,养鸭业,养鹅业的发展,建立重大动物疫病防治及监测系统,定期开展防疫工作。组织村民进行培训,培训市场经济方面的知识,理财方面的知识,管理方面的知识,不断提高农民科学致富的意识和能力。

3、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增强经济发展后劲

落后的农村基础设施直接制约着帮歪村的经济发展,只有加大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力度,才能增强经济发展。就帮歪村目前情况看,需要抓好以下工作:一是进行农田改造,二是进行坡改梯在稳定承包土地基础上,继续争取国家对土地整理的项目,努力把基本农田改造成耕作方便农田或是山地,加大沟渠管道建设,把大山中的泉水聚集,引流,方便人畜饮用。三是完善农村道路网络建设。2012年1月,交通运输部召开农村公路建设领导小组会议公议强调,要支持“扩大成果,完善设施,提升能力,突出重点,统筹城乡”的方针,特别指出农村公路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环节和重要保障。我国将坚持不懈地积极推进农村公路建设,并将建设重点逐步转移到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地区,我们必须抓住这次机遇,尽早尽快把公路修好,使各个村庄在雨季同样畅通无阻。四是多渠道筹措资金增加教育经费投入,吸内更多的优秀教师来执教,这样才能使帮歪村的教育水平得到提高,才能够使人民群众的综合素质逐步得到提高。五是优化村寨风气,严禁赌博、酗酒、吸毒、传播邪教,相信迷信。六是提高农民生活环境质量,房前屋后种植果树,例如坚果树,桃树,橘子树等,公路旁种植风景树提高空气质量,不断创造绿色未来,留给未来一个未来。

4、加大医疗方面的资金投入,管理力度

积极向上级部门反映,争取资金,不断完善医疗设施,力争引进更多专业水平高、经验丰富的医生到村卫生院工作,以给当地农民提供完善的医疗服务,保障农民的身体素质,以更好地为为农业生产优质的人力资源。

5、发挥政策优势,因地制宜,做好农村整体发展规划

2012年,云南省会议决定云南多措并举促进农民收入倍增收意见提出四项举措:一是充分发挥家庭经营性收入对农民增收的主渠道作用,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增加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二是把提高工资性收入作为农民增收的重要增长点,通过农村劳动力有效转移就业,增加农民收入,力争到2015年的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从2010年的23.5%提高到30%以上。三是深化农村改革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四是把提高转移性收入作为农民增收的新途径。为此,村两委班子要积极组织村民学习这些政策措施,让村民充分了解国家政策,呼应国家号召,适时购植农业机器,便更多的劳动力剩余出来,转移到其它行业,全力拓宽村民的经济收入渠道,以带领全村群众走向富裕之路。

第三篇:关于我县村集体经济发展的调查报告

关于我县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我国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对农村经济尤其重要,其发展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关系到农民收入高低。总书记强调,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亿万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决定着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强农业、美农村、富农民的重要举措,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围绕如何壮大我县村集体经济这一主题,从5月份至9月份,深入到XX镇、X镇、XX镇部分村组进行专题调查,学习考察了脱贫攻坚、秀美乡村建设、空心村整治、高标准农田改造等重点工作,查阅了有关资料,并与相关村组、合作社负责人进行了座谈,在此基础上作了认真分析与思考。

一、基本情况

从调查的情况来看,XX是农业县,农村人口比重相对较高,县委县政府一直把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作为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尤其是2018年以来,全县大力实施“三年攻坚计划”,从财政投入、配套措施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有力举措,形成了促进村级集体经济全面发展的扶持体系,基本消除了村集体经济“空壳村”。

(一)用活政策助力增收

我县加大制度创新,从政策层面大力支持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最大程度释放政策红利。一是加大财力支持。科学合理地整合涉农资金,县里每年安排不少于200万元的财政专项资金,采取贷款贴息、以奖代补等方式,对经济薄弱村发展集体经济项目进行重点扶持。二是加大人力支持。运用县直驻村帮扶队、乡镇包村干部、农村第一书记等力量,大力开展定向结对帮扶活动,带项目下村,促产业兴村,从源头增强村级集体自身造血能力。三是加大措施配套。全面挖掘土地、金融、财税等部门的优农惠农政策,在土地流转、金融支持、税收优惠、人才保障等方面出台了支持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的优惠措施。

(二)建设秀美乡村增收

大力开展以村庄整治为主要内容的秀美乡村建设,既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又积极汇聚乡贤风采,引领乡风文明,农村地区的环境面貌、设施配套和道路交通得到了有效的提升,为壮大集体经济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如XX镇XX村XX组,以“花卉苗木为主题特色”,规划“三横两纵一步道”,通过累计拆旧4500平方米、改水改厕23户等方式,实现了电网、广电网络、通讯网络“三网进村”和道路硬化、住宅美化、河道净化、环境绿化、路灯亮化、垃圾处理无害化“六化”,整个村庄变得焕然一新,越来越多的游客慕名而来。

(三)理顺土地资源增收

土地是最基本的生产资料,集体土地是农村实现集体收入最重要的物质基础。我县结合高标准农田改造推动土地整合流转,通过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加速土地连片流转、增值提效,并对流转面积在150亩以上且全部集中连片,用于种植高效经济作物的,给予所在村每亩30元的一次性奖励,作为村集体经济收入。如XX镇XX村,2017年争取上级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将近600亩土地进行高标准农田改造,合资成立天勤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带动大户、吸纳散户、帮扶贫困户”为目标,采取用土地入股形式,流转粮田近3千亩,吸纳社员30余户,从事粮食种植、加工、销售一条龙服务,并对合作社老百姓的粮食进行保底收购,增强合作社老百姓种粮热情。

(四)开发集体资产增收

农村集体资产也是村集体创收的重要来源。对于不适宜耕种的荒山、荒坡、荒沟、荒滩,以及闲置的场地、厂房、学校、设施设备等集体资产,部分村根据区位优势和市场需求,进行合理开发运作,将资源劣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如XXXXX村,村支书率先租赁荒山种起了11亩“试验田”,随着“试验田”的壮大,村民们纷纷承包起荒山,种起了果园。如今的华林村已是远近闻名的“果业村”,全村盘活荒山种植椪柑、脐橙1500多亩,几乎户户是果农。2013年,村里还清了债务,此后又通过大力发展果业、养殖业、林木苗木等村集体经济,现在年收入达15万元左右。

(五)发展特色产业增收

各地涌现出了一批美丽乡村特色精品村,这些“明星村”,在村级经济发展、村民增收致富、新农村建设或者推动重点工作上作出了成绩,带动形成了一大批乡村休闲旅游、民宿农家乐、茶叶、猕猴桃、蔬菜等特色产业和特色产品,如XX镇XX村,成立“XX县乡情农作物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与XX有限公司合作,建立“XX”电商扶贫蔬菜基地,保障年均3000元收入的70个扶贫就业岗位,保障村集体年均收益4.9万元。

二、存在问题

当前,我县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仍比较突出,这已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还较为缓慢,对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作用还明显偏弱,在新形势下急需进一步发展壮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缺乏稳定固定的收入来源

一是收益渠道单一。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主要是仓库、厂房、闲置校舍、门面等出租和山林、水塘等发包的收入。这两者相对来说属于依靠自然资源或资产取得的“死收入,难以产生更大经济效益。甚至多数村已将集体土地、山林、水库等资产全部包产到户或组,已无集体资产可用,没有采取反租倒包、租赁承包、土地入股等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或与致富能手合股联手经营等方式,把潜在资源用好用活。二是发展环境限制。凡临近县区、集镇和工业园区的村,受益于区位优势、交通优势、信息优势、经营理念等主客观条件,村集体经济实力较强。而集体经济薄弱的村,一般都是地理位置偏僻,可开发利用资源少,而且交通不便、信息闭塞,主要靠上级划拨的办公经费维持运转。三是缺“第一桶金”。有的村很想发展经济,也看准了项目,但缺乏启动资金,只能望洋兴叹。

(二)村级集体支出持续增加

一是村级日常支出负担加重。村集体经济除承担村组织的管理运转费用外,还需要承担本村的社会管理服务职能和公益福利事业的供给,此外,各条线的创建活动,也增加了村里的资金支出,现在各种会议也较多,各种误工报酬、办公开支等支出也在大幅上升。各项开支呈现出逐年递增的态势。二是公益福利事业支出比重加大。在统筹城乡、加快秀美乡村建设的新形势下,各级对村级组织的工作要求越来越高,村民对村级公益事业建设的期望也越来越高,村级组织投入压力也越来越大,由于公共财政投入很多是有比例的“以奖代补”,意味着村级组织干事越多、自己投入的资金也越多,没有集体经济收入或收入较少,配套资金不能全部解决容易形成债务。三是长效管理支出大大增加。秀美乡村建设后,村庄环境面貌大大改善,上级的项目资金只能完成秀美乡村主体工程建设,有时也会因资金不到位造成缺口,没有专项的管理经费,而需要开支的公益设施维护、绿化养护、环卫保洁、路灯电费等费用也大幅度上涨。

(三)缺少积极肯干的发展人才

一是大部分年富力强、懂经济、有头脑、有闯劲的年轻人纷纷外出务工或创业,导致多数留在农村的人年龄偏大,且思想保守、观念落后,缺乏经营能力。这种情况在贫困、偏远山区尤为明显,致使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缺乏带头人,影响了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二是村干部常规工作任务加重、压力大,没有把主要心思和精力摆在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和增加群众收入上,工作思路老套,抓农村经济因循守旧、按部就班,特别是近几年来,县级财政的补助力度不断加大,一些村干部也存在“等、靠、要”的思想,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所欠缺。三是干部群众对发展集体经济的思想认识程度不高。对如何发展农村集体经济认识模糊,对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劲头足,但对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缺乏积极性,有畏难情绪,还有少数干部群众集体观念淡薄,缺乏奉献和开拓精神,认为市场经济就是谁有本事谁致富,只要经济发展了,自身富裕了,有无集体经济无关紧要;也有人认为搞集体经济只会富了村干部,对村“两委”缺乏信任,对发展集体经济不关心、不支持。这些错误的认识,成为制约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四)欠缺保障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长效机制

一是扶持机制不够完善。政府部门在结对帮扶方面,往往容易出现重视农户个体、忽视村级集体的情况,逢年过节对老党员、贫困户搞搞慰问,送点物资,送点钱;有的虽然注重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但对壮大村级组织建设的物质基础认识不足,只重视“输血”而忽略了村集体“造血”功能的建立完善。对发展集体经济缺乏直接有效的政策支持,特别是在村集体资产与资本市场对接、村级人才库、农村电商等平台打造还没有一套更加系统有效的配套政策。二是村集体资产管理机制不够完善。少数村对集体资产处置缺乏长远观念和规范意识,项目合同签订不规范,会议记录、管理台账等资料不完整。甚至有的债权早已成为死账(如移民、死亡、迁移、人老无力偿还等),但没有经过相关程序进行处理,形成一批空债权;有的村集体经济组织在债权的清收上,力度较小,措施不力,导致大量的应收集体债权收不上来。三是对村干部的激励保障机制不够完善。激励机制手段单一,口头喊得多、行动落实少,有关规定又过于笼统,定性多定量少,考核指标往往不够量化,目标激励效果打折扣。另外在职村干部的养老保障制度参照企业职工标准办理,由于乡镇财力有限,部分村干部还存在养老难的问题。

三、对策建议

党的十九大报告作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新部署,提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根据这一要求,结合我县实际,现就进一步发展壮大我县农村集体经济,提出如下建议:

(一)补齐思想短板

一是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培育优秀的党支部书记。群雁要靠头雁领,一个村只有建立起一个好的党支部,才可以带动村民一起致富。要在返乡回村的“能干人”、下乡创业的“实干家”中发展党员,用知识、能力充实党支部,提高党支部领导服务发展的能力。二是树立权威, 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政治生态。村级党组织要旗帜鲜明地倡导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提升在思想文化建设和核心价值观培育层面的领导力和影响力。要虚心接受农村社会各类群体对党组织的监督与批评。村级党组织要主动同一切腐朽、落后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活动划清界限并进行批判和清理, 坚决遏制地痞村霸势力和封建迷信活动对农村社会治理的干扰和破坏, 树立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农村社会中的良好组织形象, 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和发展构建良好的社会基础。三是深入贯彻党的群众路线, 不断增加农村群众的获得感。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 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具体的决策和实践中要切实关注民生问题, 做到“想农民之所想、急农民之所急、给农民之所需”, 最大限度地维护和实现农民的各种利益, 不断增强农民的获得感, 牢固党在农村的群众基础。

(二)拓宽发展路径

坚持因地制宜,在农村产业发展上不搞“一刀切”,从实际出发,坚特“一村一策、一村一品”,创新实践多种发展方式。一是资源开发型模式。立足当地资源优势,依托现代农业科技园、产业园开发休闲观光农业、农家乐等,将自然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二是产业带动型模式。围绕优势产业大力创办领办种植、养殖、加工等经济发展项目,积极创办社会服务组织,把农民有序、合理地组织起来,形成规模优势进入市场。三是土地经营型模式。利用空心村整治、高标准农田改造等项目,积极推进士地流转,在充分体现群众意愿的基础上,通过盘活土地壮大集体经济收入。四是资产运营型模式。通过盘活现有资产把资产变成资本,采取多种经营方式最大限度地获取资本增值。有条件的村可以异地建厂房、建仓储设施,采取出租或入股的形式来发展集体经济,降低投资风险。

(三)推进产权制度改革

一是推广扶贫专项资金和其它资金入股经营主体的做法,在尊重贫困村和贫困户意愿的基础上,将财政扶贫到户资金,投入到效益较好的经营主体,确定贫困村和贫困户各自持有的股份比例,按股比获得收益分红。二是探索集体资产上市的管理制度,建立集体资产企业化的管理模式,在保障集体资产不流失的情况下,进行市场化运作。三是建立实践性较强的村集体资产与资本市场对接机制,类似县工业园区的建设模式,在确定土地使用性质的前提下,进行规模化流转土地,再进行上市招商引资,如流转1000亩水田,只能用于生态有机稻的种植,流转1000亩山地,只能用于有机茶的种植或猕猴桃种植等,主要根据我县产业发展方向而定。四是建立集体经济发展绩效化的激励机制,在集体资产保本的情况下,政策可以放宽一些,步子可以迈大一些。

(四)优化人才保障

一是坚持以农民为村集体经济发展的主体,要就地培养一批真正懂农业、爱农村的人去落实,要就地培养更多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二是加快鼓励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和懂经营、懂市场的人才通过下派、挂职、兼职等多种形式前往农村发挥作用,服务于乡村产业发展。同时建立科研机构与农业产业基地的联系机制。三是设立村干部待遇基金,为了确保村干部工资水平与经济发展速度同步增长,建议财政每年以新增财力中安排一部分资金,设立村干部待遇、村干部转移支付基金,专门用于解决村干部的生活待遇,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支出,力争村干部实现劳有所得,退有所安,老有所养。

(五)规范“三资”管理

在全面开展村级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规范化管理,逐步建立健全产权明晰、权责明确、经营高效、管理民主、监督到位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一是加强村级民主管理,建立健全农村集体经济民主决策机制,规范和完善民主决策的内容、形式和程序,不断提升村集体经营管理的民主性和科学性。二是建立健全村级财务预决算、现金管理、开支审批、经济合同管理、固定资产管理和使用、专项资金管理、收益分配等制度,确保支出科学合理、收入不折不扣。

第四篇:XX村集体经济发展情况调查报告

xx村集体经济发展情况调查报告

一、概论

村级集体经济是农村经济的组成部分,其发展如何将影响全市农村经济大局。农村集体经济薄弱,将使农民生活环境和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较大的改善和提高,必然削弱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号召力,不但影响党在农村各项政策的贯彻实施,容易使农村产生不稳定因素,而且拖慢了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步伐,严重制约了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农村集体经济不发展,必然会给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拖后腿。

二、xx村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基本情况

该村是典型的以传统耕作农业为主的贫困落后村,交通区位优势还算一般,土地储备丰足,但由于水资源匮乏,制约村级集体经济不能形成具有特色的产业。全村共有10个组,358户人家,总人口1700人,耕地面积900余亩,大多数村民都出去打工了。xx村村干部3人,支部现有党员16名,预备党员3名(其中女党员2人,党员文化水平全部为高中和初中)。该村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村级活动场所亟待建立和完善,改变6、7、8三个组靠天喝水的困难局面,一个水库有待开发。

第五篇:一个村的社会和经济发展情况调查报告

一个村的社会和经济发展情况调查报告

滦平县水务局办公室

县水务局于2004年至2005年对一个村进行包扶,自01年我局第八批包村工作组进驻以来,我多次到村进行蹲点调研,2004年8月份县里开展了“党员联农户闯市场”活动,我局的18名党员与该村的农户结成致富了对子,我定期到所联系的曹维忠家进行座谈,根据这次培训班的调查安排,我利用“十一”期间的时间到该村进行了为期一天的社会调查,我问计于群众,了解群众的愿望,倾听群众的呼声,重点围绕产业结构调整,完善配套水系,增加农民收入,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广泛地听取了群众的意见和建议。

一、基本情况

全村145户,人口499人,土地面积 1530亩,现耕地面积 980亩,98年底人均纯收入不足800元,是出了名的贫困村,由于近年来黄河断流的影响,海水入侵,土地次生盐碱,耕地逐年减少,人均中、高产田0.9亩左右。自公社撤离后,该村的水利建设几近停滞,自99年借助宣传部部长联系该村契机,依托市县两级水利部门联合包村的优势,围绕水字做文章,循着水路找财路,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大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强农业发展后劲,提高农民收入。01年自我局工作组进村以来,先后无偿投资62.2万元,大大改善了该村的生产生活条件。一是将村内原饮水坑塘从0.7万方扩容到2.8万方。维修扩建了村里的自来水。二是从十八户干渠上为该村挖了一条长4.1公里的干渠。三是新建了一座0.5立方米每秒的扬水站。并对全村耕地进行了统一规划,开挖排碱沟 4.5公里,整平土地 1200亩。水利建设配套已具雏形。新建了柏油路,改善了村里的交通状况,投资近10万元,建设了高标准文化大院。

二、经济状况:

该村主导产业为旱作农业,去年该村种植小麦380亩,每亩投入在50元左右,产出300元,一年收成基本可解决全年温饱,全村今年植棉近200亩,平均亩产180公斤,去年棉花价格较去年低,每公斤皮棉在2.3元左右,亩净效益在290元,村劳动力农闲以外出务工和手工业经营者占到全村人口的1/3,目前全村有石材、油料、零售等商业经营9户,电气焊和机械维修8户,家庭养鸡7户,养羊92户,农产品加工3户,水产养殖4户,2001年底该村人均年收入为1364元,收入来源主要有两部分,一是农业收入,人均240元,二是家庭养殖及副业,该村现小尾寒羊存栏量达340只左右,户均两只,每只母体年效益大约在700元左右。我所联系的曹维忠一家今年种植小麦2.6亩,棉花1.3亩,大豆2.5亩,农业收入在1000元左右,曹维忠是村里的电工,年收入在5000元左右,其人均收入在2200元,在经济上是村里的中等户。存在的问题:

一、该村农业生产条件较为脆弱,农业发展受水的制约很大,通过对该村的农田、水库、渠道、扬水站等水利设施进行了实地考察,同群众一起分析查找原因,主要是干渠较长,引水不畅,需机提水,增加了用水成本,由于水的限制,致使该村农业发展缓慢,土地碱化,现在已有近800亩土地由于水的制约而弃耕。

二、土地较为分散,该村的土地村南有800亩,村北600亩,村西500亩,该村五队的耕地在崔家村南,土地的分散,致使输水渠道过长,势必增加用水量和用水成本,难以开展较大规模的农业开发,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尚未全面展开。第三,土地盐碱较为严重,村北和村西的耕地因灌溉不及时,已经开始碱化,需定期大水漫灌压碱或深沟排碱。发展对策:

该村的发展应以农业为突破口,围绕水字做文章,循着水路找财路,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大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强农业发展后劲,提高农民收入。

一、借助水利配套,进一步加大农业开发力度 该村现有人口499人,现有耕地1600亩,1999年至2000年在我们的住村帮扶下,对该村1200亩土地进行了整平,并建设了较为配套、合理的供排水体系,目前尚有1000亩已经整平的耕地耕地还未进行开发而弃耕闲置。因此必须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借助现有的水利配套设施,大力发展高效经济作物,推动粮经比例的缩小,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是在目前状况下**村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

二、抓产业结构调整

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按照产业化发展的方向和要求,对有资源优势和市场需求的农产品,实行连片规划建设,形成有特色的区域性主导产业,为农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系列化服务,在目前状况下,该村的经济发展的主要工作精力应该放在抓产业结构调整上,利用紧邻灌区的灌溉优势,大力发展冬枣、薄荷等高效经济作物的种植。薄荷每亩投资110元,第一年收入在500元左右,自第二年每亩收入1200元左右,今年要搞好村里180亩薄荷的种养管护和销售,条件成熟时,再进一步膨胀产业规模,成为该村种植业的主导产业之一。

目前乡积极推进冬枣产业化经营,实行连片规划建设,形成有特色的区域性主导产业,具有相对的资源优势和市场需求,如果利用紧邻灌区的灌溉优势,发展300亩密植型冬枣圆。每亩按110棵,每棵7元计算,需投资23.1万元,具体资金筹集渠道为:为增强种植户的管护责任感,由种植户每棵承担2元,争取上级资金(市局现在在该村包村)扶持16.5万元,每棵5元,种植完成后,每棵补助2.5元,明年按成活率,每棵再补助2.5元,由于冬枣可以进行枣粮间作,第一年不影响粮食生产,第二年开始结果,每亩年收入可到1500元,人均增收900元,进入丰产期后,产量和效益将大幅度提高,与种植户签定种植合同,待有效益后,所投资金分期收回,用于该项目的滚动发展。使冬枣成为该村种植业的支柱产业。

三、重点支持发展种养业

继续重点支持发展种养业,集中力量帮助发展有特色、有市场的种养项目,以增加人均收入为中心,依靠科技进步,着力优化品种,提高质量,增加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以市场为导向,选好项目,搞好信息、技术、销售服务。我局工作组投入资金6万元,同养殖户签定了小尾寒羊和波儿山羊杂交养殖养殖合同,现在存栏量已达300多头,一只种羊的年效益可达700元,群众们发了“羊”财,积极性很高,如果因势利导,继续膨胀养殖规模,再购进波儿山羊母体和小尾寒羊,用于小尾寒羊和波儿山羊杂交的发展,可使该村的波儿山羊杂交体存栏量达800--1000头,成为该村的养殖龙头产业。人均年收入增加800--1000元。

四、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业

利用村北空置的荒地进行水产养殖,目前市县包村工作组正在积极的筹备,准备投资5万元,利用紧靠干渠的水源优势,开发荒碱地100亩,进行河蟹养殖,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五、努力改善村里的 交通状况

该村目前有两个自然村,五队在该村的东南部,出入道路仅靠一条土路,一遇雨雪,泥泞不堪,交通隔绝,村民深受其苦,成为阻碍五队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经与村两委商定,决定由包村工作组投资1万元,为该村五队修建500米长的道路一条,新建穿涵一座,以改变五队的交通状况。

六、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争创一流班子

按照市委组织部的有关要求,增强班子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搞好规范化管理和档次升级,严格定时定点办公制度,搞好党员的管理和科技培训,做好发展党员和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后备干部工作。帮助群众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从而为全村的发展理清思路,凝聚合力,形成动力。

七、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搞好文化大院建设,以此为根据地,积极开展“三个代表”学教活动,利用农闲时间,组织村民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致富技术,抓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村容、村貌有较大改观,力争早日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奋斗目标。

下载回民村经济发展调查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回民村经济发展调查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萃园村2009年经济发展调查报告[合集]

    萃园村2009年经济发展调查报告为了加快萃园村经济的发展,村干部和群众对村经济的发展方式众说纷纭。有的认为村级集体经济过时了,不用抓了;有的认为必须加大扶持力度,加快发展壮......

    般海村经济发展调查报告(精选五篇)

    一、基本情况般海村位于亚热带山区地区,海拔812米,总人口4320人,其中男2103人,女2217人,共902户,汉族3230人,占74.7%,哈尼议长1090人,占25.2%,劳动力(18岁至60岁)2530人,半劳动力(16—4......

    芦溪村经济发展现状调查报告正文

    摘要:本文选取湖北省长阳县磨市镇芦溪村为调查地点,以田野考察、人物走访等方式考察了当地新农村建设经济发展现状。以期略窥我国新农村建设的成就和不足。关键字:新农村建设芦......

    泗湘溪村集体经济发展情况调查报告

    泗湘溪村集体经济发展情况调查报告 为进一步做好“三送下乡”活动,更好促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2011年3月,县邮政局对泗湘溪村集体经济发展现状、存在问题进行了调查。现根据调......

    村经济发展调研

    敢问路在何方——新泉镇北村村级经济调研报告 北村书记助理黄瑜 作为新泉镇北村的大学生村官,经过近几个月年基层锻炼,我对北村村级经济的发展现状及艰难处境,有了更深入地了解......

    2018年北村回民小学工作计划

    2018年北村回民小学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以安全工作为重点,科学管理、依法管理、从严管理,深化教育......

    关于农村经济发展调查报告

    关于农村经济发展调查报告一、村庄现状由于近几年来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对农村的更加重视,在一系列惠农政策的实施下该村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人们不在担心温饱问题,而是更加......

    农村经济发展情况调查报告[大全]

    2020 农村经济发展情况调查报告 3 篇 【篇一】农村经济发展情况调查报告为推进我县农业乡村经济快速发展,经县委、县政府研讨决定,我们组织个乡镇党委书记、有关部分首要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