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国网唐县供电管理创新提升企业软实力
国网唐县供电管理创新提升企业软实力近年来,唐县供电在省市公司的正确领导下以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自觉践行“诚信、责任、创新、奉献” 的国网企业核心价值观。新一届领导班子成立以来,党委积极倡导“忠、严、细、实”的工作作风,努力营造“团结、和谐、紧张、舒畅”的工作氛围,不断解放思想、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为打造“严格规范、富有效率、充满活力”的唐电公司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单位先后荣获“省级文明单位”、“思想政治工作优秀企业”、“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国网唐县供电公司通过不断完善自主创新激励机制,积极鼓励和引导广大干部职工进行科技、营销、管理、文化等方面的创新,以自主创新为动力,不断增强企业发展活力,企业创新实力得到有效提升,整体竞争实力稳步提高。
一、结合实际,突出运用,丰富创新内容
唐县供电公司创新工作以创新体系与信息化建设为平台,以QC 小组和开展群众性创新活动为主要途径,同时借助外脑,与华北电力大学、中兴软件公司等科研单位联合,重点推进以管理体系建设为中心基础管理创新;以唐县特色为动力营销管理创新;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创新;以指标考核法相结合,突出激励作用的考核管理创新,全力打造全员创新、持续创新型供电企业。
基础管理创新。充分发挥SG186营销管理体系基础管理规范的作用,以SG186信息平台为载体,推进基础管理创新。管理方式由原来制度约束人转变为更形象化、更直观的信息系统约束人,交流方式由原来的口头交流转变为更具有可追溯性、可操作性的信息系统交流;以“体系目标化、管理流程化、流程信息化、基础规范化、持续改进化”为建设目标,实现企业管理全面标准化;创新监督监管机制,以客户满意度为考核依据,通过随访、电话、网络、短信等多渠道获取客户意见,提高客户满意度。
市场营销创新。以业扩报装提升为拉动力,以“135”工作法等整体网络应用提升为依托,将市场分析、市场预测与业扩报装紧密结合,通过营销战略创新实现业扩报装流程的优化,进一步提高客户满意度,不断提升市场控制能力。
营销管理创新。重点对营销管理信息化进行创新设计,进一步理顺SG186营销管理工作流程,突出工作重点,提高工作效率,提升工作质量,强化全体营销人员的业务素质、规范管理、文明管理,从而进一步提高市场占有率,进一步规范经营秩序,达到对经营过程的全面监控。考评机制创新。一个好的企业必然有一个好的考评机制。唐电公司考核管理办法经过前几年不断完善已经初具特色,达到了奖励先进、鞭策后进的目的。新一届领导班子结合先进考核制度进一步完善了考核机制,以月度、季度重点工作为主线进行工作关键绩效指标(KPI)考核。根据时间推进表和省市公司的安排部署,对各单位开展的进度和效果进行专项考核和综合考核,奖先罚劣。
二、搭建创新平台,为创新型企业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搭建以推动创新为着力点的信息化平台。信息化建设是国网企业提高管理水平、工作效率、执行力的有效手段之一。信息化建设与企业改革发展的结合日趋紧密,企业各项工作越来越多地依靠信息系统的支撑来实现。按照“统一标准、统一平台、统一数据库、统一接口”和“系统集成、资源整合、信息共享”的总体要求,根据《唐电公司信息化建设十二五规划》,搭建坚实的信息化支撑平台和数据中心建设,建立以SG186营销管理体系信息系统为中心,生产MIS系统、ERP系统、办公OA系统、95598呼叫中心、协同办公系统等系统一体化整合、提升,实现一个应用,一个数据库,实现了各业务系统基础数据的整合。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人才保障平台。公司按照发展战略、岗位任职资格、员工的职业发展规划等制定各岗位员工的培训规划。根据规划制定集中培训与分散培训,长期培训与短期培训相结合的培训体系。同时将短期培训计划纳入长期规划中,实现短期与长期培训的有机结合。不断创新干部培养形式,采取与国网企业,上下级锻炼交流,民主评议测评和竞争上岗等方式激活用人机制,并通过职称聘任、岗位技能聘用等方式拓宽了员工晋升通道,为实施人才战略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建设创新文化,为创新型企业建设营造浓厚氛围
创新企业文化。近年来,唐县供电公司党委十分重视企业文化建设,以全体员工的愿景为中心构建起
了以“心心向和”理念为主题的“心”文化架构体系。通过宣贯、实践,“忠心做人、爱心做事、倾心工作、舒心生活”的理念深入人心,营造出了“团结、和谐、紧张、舒畅”的氛围,“忠严细实”的工作作风得到落地,“心”文化成为支撑单位发展的软实力。创新服务品牌。在“心”文化建设基础上,唐县供电公司又以践行“诚信、责任、创新、奉献”核心价值观为实践主题,以“企业创一流”为总体目标,打造出了众心所爱、众望所归的“快乐”服务品牌,这不仅是突出服务主题地位,将服务提升到一个全新的战略高度,真正实现企业文化落地结果的重要工程,更是唐县供电成长发展史上的又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快乐”服务品牌由“温暖、舒畅、勤奋、关爱、欢欣、责任、激情”等元素提炼而成。唐县供电本着“至德、至道、至情、至行”的“四至”原则,为快乐服务品牌注入了“心心向和、心心达和、尽职尽责、收获快乐”的内涵,响亮地提出了“快乐服务,服务快乐,服务成就你我”的口号,展示了“一片真情可对天”的情怀,体现了“诚信、责任、创新、奉献”的品牌价值,特别是“用滴滴血汗,浇灌您的满意之树常青”的服务诉求,更传达出了唐县供电人对国家、社会、客户的服务承诺。另外,唐县供电公司还根据企业特点,创造性地构建起了以认识高度、道德暖度、心情悦度、反应速度、调研深度、待人诚度、执行力度、形象靓度为基本内容的“快乐八度”品牌架构图。
第二篇:如何提升企业软实力
如何提升企业软实力
企业软实力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部分,在企业发展建设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文章在探究企业软实力内涵及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围绕如何提升企业软实力这个主题提出了塑造企业形象、品牌形象,培育员工综合素质、优秀企业文化等建议。
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经济的快速腾飞促使中国企业获得了长足发展。但是,中国企业在品牌管理、技术创新、人才建设等软实力方面与国际优秀企业之间仍存在很大差距。如丰田、英特尔、诺基亚等世界知名品牌之所在其所处行业具有领先地位,是由于品牌、人才、技术、信誉等构成的软实力的竞争优势。因此,中国企业要真正具备与世界一流企业同台竞争的实力,还需要把握节奏培育好软实力,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只有这样,中国企业才有可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当前,越来越多的中国学者开始研究企业软实力,但因为研究的时间较短,相对国外的研究,软实力基础理论的研究还比较薄弱。企业软实力的培育需要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如何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稳定发展和长盛不衰并且获得成功,一直是企业家和学者们追求的目标和永恒的课题。
软实力的内涵及影响因素
(一)企业软实力的内涵
“软实力”这一概念是由美国哈佛大学约瑟夫〃奈在20世纪90年代初首先提出的,以后又有学者把“软实力”引申应用于企业。这一概念的提出明确了软实力的重要价值,即与传统硬实力同等甚至超过了它的地位。企业的软实力是指企业在某种社会经济文化环境下,为谋求自身发展长期形成的社会的文化认同感而产生的亲和力、吸引力、凝聚力。
企业之间的竞争包括硬实力和软实力。从长远来看,软实力甚至比硬实力更具有持久性和影响力。国家软实力主要由文化和经济元素构成,而企业软实力是国家软实力中的核心内容和基础。由此说明,培育企业软实力的目的,不仅可以提高企业当前的竞争力、生存能力和兴旺能力,更重要的是能够提升国家的软实力。
(二)企业软实力形成的影响因素分析
要全面提升企业的软实力,关键在于找出影响企业软实力发展的关键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硬实力
企业的硬实力是指企业办公楼、设备、资本等,是以物化形式存在的。企业的硬实力是软实力存在的基础,为软实力的发展提供物质载体。企业的硬实力和软实力都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基础,两者关系十分密切、相辅相成,软实力要靠硬实力支撑,硬实力要靠软实力辅佐。硬实力对软实力的影响作用在不同发展阶段影响程度不同。2.创新能力
企业的创新能力是指企业随时根据环境的变化,创造性地采取相应对策,以维护企业的竞争优势。创新能力贯穿于企业生产过程中,是企业发展动力与源泉的软实力。熊彼特在《经济发展理论》中提出了“创造性的破坏”以后,创新能力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无论规模多大、名气多大的企业,要想获得持久发展,都需要新的竞争优势、需要创新。
3.企业家的修为
企业家的修为是指企业家的修养、素质、诚信。企业家是建设软实力的主体和源动力,其具有企业管理的能力,称为“源动力”,这种“源动力”既不是企业家精神也不是企业家能力,而是企业家的修为。企业家自身的超强自我驱动力和自我完善力,能够激发员工士气,改变员工行为,塑造企业精神,从而打造优秀的企业文化。
综上所述,创新能力是影响企业软实力因素最为关键的因素。并且,影响企业软实力形成的各项因素并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同时,企业硬实力和软实力共同影响企业的经济实力,如何提升企业软实力
(一)全面塑造企业形象
企业形象指的是人们对企业的总体主观印象,是企业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扩展市场规模、赢得客户信任、获得政府扶持等都有很强的作用。一个优秀的企业应该将其品牌内涵、服务理解能内容渗透给客户、员工等受众对象,塑造企业形象,赢得更广泛的发展空间,主要从以下方面入手:
第一,积极提升企业的内在形象。主要包括:企业精神、社会信誉、售后服务等方面的形象。第二,塑造企业的外在形象。主要包括:企业办公环境、营业场所环境和员工着装等方面的形象。第三,积极宣传企业的形象。企业的公关部门要借助新闻媒体、报纸刊物等有影响力的媒介进行宣传,借以扩大企业的知名度。
(二)塑造品牌形象
品牌是一种形象认知度、感知度、忠诚度,是企业最重要的软实力。品牌的基本功能是促使消费者对品牌产生好感,使品牌对用户产生影响力。如何更好的塑造品牌形象,主要在于:
第一,突出自己的差异性。在塑造品牌形象时,要突出与强化自己的差异性,创造品牌优势,这种品牌优势是其他的企业无法复制的,成为其核心竞争力。第二,塑造品牌核心价值。品牌核心价值是品牌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关键,品牌的一切传播活动都要围绕品牌核心价值展开进行。例如,青岛海尔的核心价值就是“真诚”,其广告语为“真诚到永远”;诺基亚的核心价值是“科技、人性化”,其广告语为“科技以人为本”。
(三)全面优化员工的综合素质
人力资源是企业的核心资源,企业必须尊重员工、依靠员工,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为企业服务,促进企业与员工的和谐发展。要把握好以下几个关键环节:
第一,培育他们树立高尚的价值观,即培养他们自觉遵从高尚的价值标准,更多地关注社会公共利益,在面对“大我”与“小我”的选择中,应以大我为重,更多地关心社会集体利益,有集体责任感。第二,加强技术学习教育。企业每年都应针对各个岗位员工制定实用性强的培训方案和教育学习,以提升员工的职业能力。第三,奖罚分明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对参加各类培训的优秀员工和在各自工作岗位上表演突出的员工加大奖励力度,对违反公司规章制度、违反职业道德等的员工进行处罚。只有赏罚分明,才能调动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因此,全面优化员工的综合素质,着力打造“高素质、高质量、高标准”的人才队伍,可带动整个企业的快速发展进步。
(四)培育优秀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支撑企业发展的基础。培育优秀的企业文化可以彰显出企业独具特色的底蕴,塑造核心价值理念。要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培育特色文化。积极推进企业文化与当地传统文化相融的特色文化、社区文化等企业文化建设,着力打造体现行业特点、企业个性的文化品牌,构建企业独具特色的文化体系。第二,确立核心价值观。企业的核心价值观,是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的准则。企业要实现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有先进的核心价值观。第三,提升企业凝聚力。积极开展各式各样的公益活动和宣传活动。在企业中开展健康丰富的文化活动,能够陶冶员工的情操,提高员工的生活质量,使企业的凝聚力得到提升。
结束语
“硬实力”有时候可以在短期内获取,而“软实力”只能立足于企业本身,从潜移默化中逐步提升。因此,企业要着眼长远重视“软实力”,把提升企业软实力作为当前的重点工作。提升企业软实力只要能够做到规划全面、战略正确、投入适度、重点突出,就能对企业的发展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第三篇:完善创新管理体系 提升企业软实力
完善创新管理体系 提升企业软实力
冯印澄绘
2007年以来,河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南阳卷烟厂以国家局在全行业开展“创新年”活动为契机,大力开展理念创新、制度创新、机制创新,不断完善创新管理体系,进一步增强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以理念创新为先导
加强思想引导。通过宣传,全厂干部职工理解了“管理创一流、创新是出路”的管理理念,并认识到这一管理理念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通过开展形势任务教育和解放思想大讨论,干部职工敢于不断否定自我,主动适应外部环境的新变化,积极投身于企业改革发展当中。通过相互交流和学习,干部职工的创新意识、竞争意识得以增强。培养团队精神。在各个生产车间、管理部门、班组中开展团队教育和创新型组织创建活动,在全厂范围大力弘扬团队精神和创新精神,着力塑造创新团队,使全厂干部职工有和企业荣辱与共的使命感,有精诚团结和相互协作的集体感,实现思想统一、行动统一。
构筑共同愿景。以烟草行业文化、价值系统和公司的企业文化纲要为参照,以已形成的一些管理理念为基础,充分结合行业形势发展需要,提炼升华出“和谐凝聚力量、超越成就梦想”的核心价值理念和“超越是我们的责任,创新是我们的追求”的核心管理理念。通过组织开展企业文化落地等培训活动,增强干部职工对实施一流管理、打造优秀卷烟工厂这一企业共同愿景的认同感,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和价值体系。
健全创新管理机制
建立创新培训教育机制。开展“订单式”创新知识培训,与上级创新管理部门建立长期培训合作关系,定期邀请省市企联的创新管理专家、教授到厂,为管理人员、班组骨干讲授创新知识,现场指导创新实践。以建立企业管理学院和推进学习型组织建设为载体,坚持“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的培训方式,全面开展创新知识培训,提高干部职工创新能力。
建立季度创新亮点评价机制。在部门总结、提炼、申报的基础上,组织厂创新推进组织的相关评委,从创新、实用、科学和经济等方面,对每季度部门申报的创新亮点项目进行评审。对涉及面广、创新性突出的项目,及时组织评委开展现场指导验收。通过组织季度创新亮点评价,促进各部门全面开展创新活动,形成创新管理经常化和制度化的工作机制。
建立创新成果交流转化机制。对评定的部门季度创新亮点项目,及时在厂网站上发布,并组织各部门开展交流学习。对推广效果较好的创新项目,通过标准化管理,及时使之转化成生产力。组织季度优秀的创新亮点项目参与创新成果交流发布;筛选优秀创新成果项目参加省市企联等行业外评审、交流活动。
建立创新管理激励约束机制。加大创新成果奖励幅度,对及时完成创新项目、创新成果突出的团队或职工,不仅进行经济奖励、增加职工的奖金系数,还视其情况使其享受岗级晋升等待遇。增加创新管理责任目标考核指标,年初对各部门下达创新目标计划,年末组织综合考评。实行干部业绩创新能力分级管理,依据部门创新成果多少、优劣等情况,将干部创新能力和业绩考核分为创新类、改进类和一般类3个等级,按照“3∶2∶1.5”的比例分配薪酬。
建立厂内创新竞赛新机制。以开展目标挑战和争创省级、厂级卓越绩效金牌榜活动为载体,搭建创新竞赛舞台,建立厂内创新竞赛竞争机制。鼓励广大干部职工在竞赛中提出各类创新突破举措,以竞赛促创新。
建设包容失败的创新管理文化。通过强化激励措施、建立帮扶机制、搭建合理化建议转化平台等,积极培养、建立容许失败的创新管理文化。对能够如期实现的创新措施,按照规定对相关部门和职工及时兑现物质上的奖励和精神上的激励。对不能够如期实现的创新措施,由相关的职能部门积极帮助职工分析失败原因,鼓励他们继续努力、大胆尝试。
完善创新保障体系
完善创新管理组织保障体系。成立由厂长任组长,主管副厂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创新推进领导机构,并在各部门和一线班组成立相应的推进组织,即建立和完善厂、部门、班组三级创新推进机构。在日常工作中,三级创新推进组织一级带一级,层层促落实,充分发挥组织协调职能,为活动顺利开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建立创新舆论引导体系。利用班子会、部门一把手会议、班组晨会,以及网络媒体、开设专栏等形式,开展对创新重要性和必要性的宣传,建立创新舆论引导体系,在全厂范围营造出人人参与、人人重视创新的良好氛围。
建立管理评价体系。以提升生产厂管理软实力为目标,探索建立管理评价体系,强化持续改进管理。同时,把创新管理工作与对标管理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利用管理评价分析平台,建立管理反思平台,并及时将先进企业完成的目标、成功经验与本厂的做法、指标进行对比。鼓励干部职工通过对比和反思,看到本企业与先进企业在生产管理、设备管理、质量管理等方面的差距,并积极进行创新改进。
构建缺陷管理体系。在开展管理评价的基础上,尝试推行“建立缺陷管理数据库”的新举措。通过分析评价,建立厂级、部门级缺陷数据资料,实施缺陷库分级、分类管理。实行月度和季度缺陷信息调查、取证、分析,及时制定创新的突破性举措,不断完善缺陷改进、跟踪、检查制度。建立持续改进、动态管理机制,实施“计划----执行----检查----处理”闭环管理,使缺陷管理步入科学化、规范化、常态化的轨道。
第四篇: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提升企业软实力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提升企业软实力
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为整体团队所认同并遵守的价值观、经营理念和企业精神,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行为规范的总称。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先生站在战略高度精辟指出,“国家富强在于经济,经济繁荣在于企业,企业兴旺在于管理,管理优劣在于文化”。可见,企业文化对于企业发展壮大的关键作用。企业有了积极向上的优秀文化,它就会重视创新、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赢得客户、打响品牌,终成“百年老店”;反之,企业缺乏优秀的文化,它就像一个没有个性和创业激情的人,终将在市场竞争中湮没沉沦,失去竞争力,为市场所唾弃。正是由于企业文化在促进企业发展战略实现过程中的灵魂和支柱作用,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才将其单独立项加以规范。本文就此进行解读。
一、企业文化在促进企业发展战略实现中的重要作用
美国兰德公司的研究表明,世界500强之所以强,固然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但关键在于以文化力致胜。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在当今激烈的市场经济竞争条件下,企业要实现发展战略,做大做强,应当重视和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一)企业文化建设可以为企业提供精神支柱。一个人活在世上应该有一点精神,要有理想和追求。因为有了积极向上的精神,他才能活出精彩,活得有价值。一个企业要在市场竞争中取胜,保持可持续健康发展,同样需要具备顽强拼搏、不懈奋斗的精神。有了这种现代企业精神,才能将企业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和全体员工的心紧紧连在一起,让他们尽最大努力,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为企业创造最大价值。有了这种现代企业精神,才能让企业在遭遇国际金融危机等重大困难情况下不致被击倒;才能让企业抓住发展机遇,实现跨越式发展。这种现代企业精神集中体现为企业文化。从这个意义上讲,建设企业文化,可以为企业提供精神支柱。
(二)企业文化建设可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所具有的不可交易和不可模仿的独特的优势因素,是企业竞争中最具有长远和决定性影响的内在因素。通常认为,拥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具有以下特征:具有良好市场前景的关键技术、真实稳健的财务状况、内外一致的企业形象、真实诚信的服务态度、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公平公正善待员工、鼓励员工开拓创新的激励机制等。所有这些特征,几乎都与企业文化有关。我国中医药行业的著名老字号—— —北京同仁堂[38.09 1.49% 股吧],之所以历经300多年而不衰,不可否认的是其拥有“核心技术”,但同样重要的在于历代同仁堂人前赴后续、不懈追求,始终恪守和培育“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修合无人心,存心有天知”的文化传承。为此,企业应当重视和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
(三)企业文化建设可以为内部控制有效性提供有力保证。《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明确指出,“企业应当加强文化建设,培育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倡导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开拓创新和团队协作精神,树立现代管理理念,强化风险意识。”企业文化是企业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的重要基础。内部控制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抓手,表现形式往往是系列规章制度及其落实。这些规章制度连同其他管理规范,甚至包括企业的发展目标和战略规划,要真正落实到位,都必须努力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规章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
没有优秀的企业文化,就不能统一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和全体员工的思想和意志,就不能激发其潜力和热情,就不能培育对企业的认同感,就不能形成卓越的执行力。从这个意义上讲,为了真正发挥内部控制在强化企业管理、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效率和效果、促进实现发展战略中的重要作用,应当重视和加强企业文化建设,致力打造优秀的企业文化。
二、如何打造优秀的企业文化
打造优秀的企业文化,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不能一蹴而就。
第一,要注重塑造企业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坚持不懈、努力使全体员工都必需信奉的信条,体现了企业核心团队的精神,往往也是企业家身体力行并坚守的理念。它明确提倡什么、反对什么;哪一种行为是企业所崇尚的、鼓励大家去做的,哪一种行为是企业反对的、大家不应该去做的。正像一个人的所有行为都是由他的价值观所决定的那样,一个企业的行为取向也是由企业的价值观所决定的。这种价值观和理念是一个企业的文化核心,凝聚着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和全体员工的思想观念,从而使大家的行为朝着一个方向去努力,反映出一个企业的行为和价值取向。比如,迪斯尼公司的核心价值观就是“健康而富有创造力”,简短而内涵丰富。企业文化建设始于核心价值观的精心培育,终于核心价值观的维护、延续和创新。这是成功企业不变的法则。为此,应当注重以下方面:一要着力挖掘自身文化。要注意从企业特定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出发,把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有机地结合起来,总结出本企业的优良传统和经营风格,挖掘整理出本企业长期形成的宝贵的文化资源,在企业精神提炼、理念概括、实践方式上体现出鲜明的特色,形成既具有时代特征又独具魅力的企业文化。二要着力博采众长。要紧紧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以开放、学习、兼容、整合的态度,坚持以我为主、博采众长、融合创新、自成一家的方针,广泛借鉴国外先进企业的优秀文化成果,大胆吸取世界新文化、新思想、新观念中的先进内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扬长避短,为我所用。三要根据塑造形成的核心价值观指导企业的实际行动。
第二,要重点打造以主业为核心的品牌。品牌通常是指能够给企业带来溢价、产生增值的一种无形的资产,其载体是用以和其他竞争者的产品或劳务相区分的名称、术语、象征、记号或者设计及其组合。企业产品或劳务的品牌与企业的整体形象联系在一起,是企业的“脸面”或“标识”。品牌之所以能够增值,主要来自于消费者心智中形成的关于其载体的印象。在市场竞争中,企业无不重视其产品或劳务品牌的建设。打造以主业为核心的品牌,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企业应当将核心价值观贯穿于自主创新、产品质量、生产安全、市场营销、售后服务等方面的文化建设中,着力打造源于主业且能够让消费者长久认可、在国内外市场上彰显强大竞争优势的品牌。
第三,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以人为本”是企业文化建设应当信守的重要原则。企业要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全体员工办企业的方针,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用美好的愿景鼓舞人,用宏伟的事业凝聚人,用科学的机制激励人,用优美的环境熏陶人。努力为全体员工搭建发展平台,提供发展机会,挖掘创造潜能,增强其主人翁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激发其积极性、创造性和团队精神。同时,要尊重全体员工的首创精神,在统一领导下,有步骤地发动全体员工广泛参与,从基层文化抓起,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全员共建。努力使全体员工在主动参与中了解企业文化建设的内容,认同企业的核心理念,形成上下同心、共谋发展的良好氛围。
第四,要强化企业文化建设中的领导责任。在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过程中,领导是关键。俗话说,一头狮子带领一群绵羊,久而久之,这群绵羊就会变成“狮子”。要建设好企业文化,领导必须高度重视,认真规划、狠抓落实,这样才能取得实效。企业主要负责人应当站在促进企业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对企业文化建设进行系统思考,出思想、谋思路、定对策,确定本企业文化建设的目标和内容,提出正确的经营管理理念。
企业文化建设的领导体制要与现代企业制度和法人治理结构相适应,要明确企业文化建设的主管部门,安排专(兼)职人员负责此项工作,形成企业文化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各职能部门分工落实、员工广泛参与的工作体系。与此同时,企业要深入调研、制定规划,认真梳理整合各项工作任务,分清轻重缓急,扎实推进。要着力将核心价值观转化为企业文化规范,通过梳理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对员工日常行为和工作行为进行细化,逐步形成企业文化规范,以理念引导员工的思维,以制度规范员工的行为,使企业全体员工增强主人翁意识,做到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同成长、共生死,真正实现“人企合一”,充分发挥核心价值观对企业发展的强大推动作用。
三、如何解决并购重组中的文化整合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收购享有“世界上最安全汽车”美誉的瑞典豪华品牌沃尔沃轿车,堪称“蛇吞象”故事的现代版。由此,人们自然会想起2004年联想集团[4.59 0.88%]收购IBM个人电脑事业部,它们之间不乏相同点。回顾收购后5年多走过的历程,在肯定收购取得了初步成功的同时,联想集团董事长柳传志并不讳言联想曾经走过的弯路,他的经验之谈中包括:对境外并购交易中文化融合的难度,估计多高都不算过分。他甚至由此发出感叹:“文化磨合决定收购的成败!”当初评估收购风险时,柳传志认为主要存在于四个方
面:市场流失、员工流失、文化磨合和业务整合。其中,文化磨合是他最为担心的。收购后维持上至最高管理层、下至销售人员不变,只是迈出文化磨合的第一步。在收购后的日常管理中,两国复杂的国情和两个企业各具特色的企业文化,还是给联想集团带来了种种不和谐的尴尬。由此可见,我国企业在进行企业并购尤其是境外并购过程中,应当重视并购相关风险,尤其应防止忽视企业间文化差异和理念冲突,确保并购重组成功。
国际著名咨询公司科尔尼公司的统计分析表明,企业并购失败风险主要发生在两个阶段,即企业并购交易开始前可研阶段和并购完成后整合阶段;而在约三成的失败案例中,风险均发生在并购前可研阶段。因此,企业在并购前,应当重视对并购双方的企业文化调查研究和分析评估,并将评估的重点放在并购双方在国家文化和企业文化之间的差异,以及文化能否相互融合等方面。企业并购完成后是否会发生文化冲突,应当作为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重要内容。
企业并购完成后,应当特别注重文化整合。一要在组织架构设计环节考虑文化整合因素。如果企业并购采用的是吸收合并方式,则必然会遇到各参与并购企业员工“合并”工作的情况。为防止文化冲突,既要在治理结构层面上强调融合,也要在内部机构设置层级上体现“一家人”的思想,务必防止吸收合并方员工与被吸收合并方员工“分拨”现象。如果企业并购采用的是控股合并方式,则应在根据公司法组建企业集团时体现文化整合。要在坚持共性的前提下体现个性化。
要以统一的企业精神、核心理念、价值观念和企业标识规范集团文化,保持集团内部文化的统一性,增强集团的凝聚力、向心力,树立集团的整体形象。同时允许子公司企业在统一性指导下培育和创造特色文化,为下属企业留有展示个性的空间。二要在并购交易完成后的企业运行中,进行深度的文化整合。可以考虑以下三种整合方式:以并购方的文化进行整合;以并购方的文化为主体、吸收被并购方文化中优秀的一面进行整合;以并购双方的文化为基础创建全新的优秀的文化。无论采用哪种方式,其过程相对都会较长。境外并购尤其如此。不变的原则是,应当采取多种有效措施,促进文化融合,减少文化冲突,求同存异,优势互补,实现企业文化的有效对接,促进企业文化的整合与再造,确保企业并购真正成功。
四、如何实现企业文化的创新
企业文化形成并用以指导领导和全体员工行为后,应当保持相对稳定,防止朝令夕改。当企业内外部环境和条件发生变化时,企业的发展战略可能发生改变,企业文化也应进行相应的调整,实现文化的创新与发展。
第一,要着力构建企业文化评估体系。企业文化评估是企业文化建设与创新的重要环节。企业应当定期对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以及取得的进展和实际效果进行检查和评估,着力关注以下主要内容:董事、监事、经理和其他高级管理人员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责任履行情况;全
体员工对企业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企业经营管理行为与企业文化的一致性;企业品牌的社会影响力;参与企业并购重组各方文化的融合度;员工对企业未来发展的信心等。在此过程中,应当把握以下原则:一是,全面评估与重点评估相结合,注重评估指标的导向性。要突出关键指标,确保评估指标的可操作性。二是,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注重评估方法的科学性。要根据评估内容和指标功能,量身定制不同的评估标准。三是,内部评价与外部评价相结合,注重评估结果的有效性。既要引导企业通过对照评估标准,自我改进、自我完善,不断激发企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又要兼顾社会公众以及企业利益相关者,借助专业机构力量,提升文化评估专业水平和公信力。
第二,要着力根据综合评估结果推进企业文化创新。创新是事物发展的持续动力。企业要重视企业文化评估结果的利用,既要巩固和发扬文化建设取得的成果,又要针对评估过程中发现的企业文化缺失,研究分析深层次的原因,及时采取措施加以改进,以此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在此基础上,还要结合企业发展战略调整以及企业内外部政治、经济、技术、资源等因素的变化,着力在价值观、经营理念、管理制度、品牌建设、企业形象等方面持续推动企业文化创新。其中,要特别注意通过不断打造以主业为核心的企业品牌,实现企业文化的创新和跨越。
企业的软环境,不仅事关企业形象,而且事关人心向背;不仅事关当前,而且事关长远。在复杂多变的后危机时期,挑战前所未有,机遇同时存在。为抢抓这一重要机遇,企业尤其应当重视企业文化软环境建设,让持续优秀的企业文化促进企业走跨越发展之路。
第五篇:企业文化,提升企业软实力
企业文化,提升企业软实力
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先生说过,“国家富强在于经济,经济繁荣在于企业,企业兴旺在于管理,管理优劣在于文化”。企业有了积极向上的优秀文化,它就会重视创新、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赢得客户、打响品牌,终成“百年老店”。
一个人活在世上应该有一点精神,要有理想和追求。因为有了积极向上的精神,他才能活出精彩,活得有价值。一个企业要在市场竞争中取胜,保持可持续健康发展,同样需要具备顽强拼搏、不懈奋斗的精神。有了这种现代企业精神,才能将企业全体员工的心紧紧连在一起,让他们尽最大努力,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为企业创造最大价值。我国中医药行业的著名老字号北京同仁堂之所以历经300多年而不衰,不可否认的是其拥有“核心技术”,但同样重要的在于历代同仁堂人前赴后续、不懈追求,始终恪守和培育“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修合无人心,存心有天知”的文化传承。优秀的企业文化,可以统一全体员工的思想和意志,激发其潜力和热情,培育对企业的认同感,从而形成卓越的执行力。
通过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充分发挥企业文化的导向功能、凝聚功能、激励功能,使员工个人价值的实现与企业发展目标相一致,增强企业对人才的吸引力,增强人才对企业的归属感。让职工有家的感觉,让每个职工的心灵有所归属,精神有所寄托,生活有所保障,公司是职工的家,要让每位员工“快乐工作,幸福生活”。抓得住心,才能留得住人。试想:在如今物欲横行的年代,当职工对公司说“感恩”时,那是一句多么难得的话语,那其中包含了公司对职工多大的吸引力,那中间又能让职工焕发出为企业作贡献多么大的动力。我想,那将是每位老板、企业家听到的舒心最悦耳的话语。
以人为本,是企业文化的基础,也是企业在强化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下,发展人才、留住人才的最好办法。尊重人才,用美好的愿景鼓舞人。努力为全体员工搭建发展平台,增强其主人翁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激发其积极性、创造性和团队精神。努力使全体员工在主动参与中了解企业文化建设的内容,认同企业的核心理念,形成上下同心、共谋发展的良好氛围。
企业的软环境,不仅事关企业形象,而且事关人心向背;不仅事关当前,而且事关长远。在复杂多变的后危机时期,挑战前所未有,机遇同时存在。为抢抓这一重要机遇,企业尤其应当重视企业文化软环境建设,让持续优秀的企业文化促进企业走跨越发展之路。
郑峻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