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浙江的实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浙江的实践-嘉兴的腾飞
(园林学院土木工程071班朱小凤200704100104)
摘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探索,是一个艰难而复杂的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每一步丰富发展,都是紧密联系实际,总结人民群众的实践经验,并从理论高度加以概括、升华而形成的。
关键词:社会主义;创新;创业;浙江;嘉兴
改革开放30年来,浙江一直处于改革的前沿,在全国发展大局中占有重要地位,中央对浙江也寄予厚望。邓小平同志曾深情地说:“我很关注浙江的发展。浙江的发展势头是不错的。要珍惜这个好的发展机遇,保持好的发展势头。”江泽民同志殷切期望浙江在新的历史时期,“力争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胡锦涛总书记对浙江工作提出了“努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继续走在前列”的要求。浙江人民牢记党中央的重托,抓住机遇,敢闯敢冒,大胆创新,产生了全国第一个个体工商户、造出了全国第一座农民城、成立了全国第一个农民专业合作社、诞生了全国第一家经工商注册的股份合作制企业„„走出了一条经济社会发展的成功道路,已成为我国体制机制最活、开放程度最高、经济发展最快、人均收入水平最多的省份之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浙江的成功实践,既是浙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同当地实际有机结合的成果,又为丰富和创造性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提供了鲜活素材。
浙江之所以能从一个资源贫瘠、欠发达的农业省份跨越式发展为经济大省,经济社会发展走在全国前列,最根本的原因是浙江各级党委政府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激发创业主体活力,鼓励广大群众的创业激情,挖掘广大群众的创业潜能,人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主体,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要素,是最宝贵的资源,是推动发展的根本动力。人民,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浙江的成功实践充分说明,创业的主体在于群众,创造的源泉来自群众,人民群众中蕴藏着无穷的创业热情、智慧和力量,全民创业是“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的根本途径。全民创业,能够顺应人民群众求富思变的强烈愿望,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让创业成为群众的精神追求,充分激发每一个社会细胞的活力,充分释放每一个市场主体的潜能,把广大的人力资源变成人力资本,把较多的民间资金变成发展资本,使全社会创业活动蓬勃开展、创造能量充分释放、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催生推动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内在动力,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大步迈进。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就是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决克服主观主义、教条主义,引导人们自觉树立创新意识,培养创新精创业是富民之源,是人民致富的根本;创新是民族之魂,是社会进步的根本。创业是创新的基础,创新是创业的灵魂,创业创新是互为补充、相互递进的辩证关系。创业蕴藏着创新,创新包含着创业。没有创业就没有创新,同样,没有创新,创业也就没有生命力。神,提高创新能力,推动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地处钱江潮头的嘉兴市,自古为富庶繁华之地,历史文化积淀深厚。2008年,面对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嘉兴全市仍实现生产总值1815.3亿元,增长10.7%,增速高于全省0.6个百分点;完成财政总收入252.1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26.9亿元,分别增长20.4%和
20.6%。作为我们党的诞生地之一,位于长三角中心地区的这个城市,像一只展翅腾飞的雄鹰,成为了众人瞩目的焦点。
2008年,面对危机,嘉兴市政府及时找准方向,深入进行分析,采取了一系列保稳促调的对策措施。首先就是抓住国家扩大内需这一有利时机,切实增加有效投入,大力实施“四个双百”和市区“百项百亿”工程,同时还启动了“千亿投入百日攻坚”活动,开工建设一批重点项目,其中被列入国家新增1000亿元投资项目共25项,列入省重点项目92项,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06.7亿元。
嘉兴统筹城乡工作也是很有特色的,其基本经验概括起来就是“五个坚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坚持以改善民生为根本;坚持以政府投入为主导;坚持以体制制度为保障。正是在这“五个坚持”经验的指导下,嘉兴初步走出了一条具有嘉兴特色的统筹城乡发展之路。
从当前取得的实际成效来看,网络化基础设施已基本建成,高速公路密度位居长三角同等地级市之首;等级公路通村率和路面硬化率全部达到100%,实现村村通公交,供水、通信等基础设施也加快向农村延伸,宽带网络100%覆盖到各自然村;均衡化的公共服务全面推进,“以县为主”的基础教育管理体制全面确立,15年教育全面普及,省级教育强县(市、区)、强镇创建实现“满堂红”。同时,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公共卫生体系等不断完善;一体化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嘉兴先后被列为全国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城乡统筹就业试点城市,并率先制定实施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办法和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不忘生态保护和建设,因此相继荣获了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等一系列称号;鼓励农民从事非农产业和自主创业,实现多元化增收。目前已有82%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到二、三产业就业,至去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连续5年超过城镇居民,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至1.95:1。
2008年,浙江省委、省政府又做出了把嘉兴列为全省开展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城市的决策部署,我们就抓住这一难得机遇,制定出台了改革总体方案和《关于开展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文件,推出了以优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为核心的“十改联动”,即以优化土地使用制度为核心,联动推进就业服务、社会保障、户籍制度、新居民服务、涉农管理、村镇建设、金融服务、公共服务、规划管理等改革,目前各项试点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之中。
在发展社会事业中,嘉兴市坚持教育为第一民生理念。全市义务教育入学率继续保持100%,大力发展成人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对于农村薄弱学校也进行改造,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努力构建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在全国率先推行市图书馆乡镇分馆模式。同时进一步健全以市级公立医院为中心、县级公立医院为支撑、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为基础的覆盖城乡的公共医疗服务体系。
中国人常说“安居乐业”,所以在完善社会保障工作中,嘉兴市首先不断加大住房保障力度,目前全市已有2000户家庭享受了廉租住房保障,6000户家庭享受了经济适用房保障。另外,政府也积极实施扩大就业和创业促就业政策,2008年新增城镇就业岗位6.1万个,并进一步完善企业欠薪保证金制度,着力打造“嘉兴无欠薪”品牌。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嘉兴是浙江省直接与上海接壤的城市,处于这样一个特殊的位置,它有条件也有责任扮演好浙江接轨上海的桥头堡角色。在实际工作中,政府以形成市、县、镇三级工作网络为基础,以加快建设基础设施为抓手,以培育壮大产业优势为突破口,以联合协作、项目合作为途径来认真贯彻执行浙江省委、省政府关于“主动接轨上海、积极参与长三角合作与交流”的战略部署,坚定不移地实施接轨上海扩大开放战略。目前,嘉兴不仅有20%的农产品销往上海、30%的制造业提供给上海、40%的招商引资来自上海、50%的旅游业得益于上海、60%的外贸出口通过上海口岸,而且同济大学浙江学院、嘉兴南洋职业技
术学院等已经成功落户嘉兴;1900多家嘉兴工业企业也与上海建立了多种形式的合作,可以说,嘉兴与上海在文化、经贸、人才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都在进一步的加深。
2010年上海世博会是经济的“奥运会”,也是促进长三角经济腾飞发展的重要机遇。对于嘉兴来说,上海世博会带来的消费效应、投资效应和文化效应都是不可估量的。比如,到目前为止,仅住宿这一块上海还有不少缺口,这将为嘉兴宾馆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一次很好的机会,还有旅游及餐饮。
因此,自上海世博会成功申办以来,嘉兴就抓住机遇,主动参与。自2004年起就专门成立了嘉兴市开放办,后又成立了嘉兴市合作交流办以对接上海世博局,并成为全国第一个选派干部赴上海世博会事务协调局挂职锻炼的城市。此外,还按照上海市农产品市场准入标准和要求,加快发展生态高效农业,切实加强安全质量检测,并积极组织企业赴上海举办农产品展示展销活动,嘉兴农产品在上海市场的知名度和竞争力不断提高。抓住上海产业梯度转移机遇,结合嘉兴块状经济和特色产业群,做好主动承接和配套文章,大力推动嘉兴产业升级和产业创新,汽车配件、机电一体化、精细化工、电子通讯等一批特色优势产业得到明显提升。充分挖掘嘉兴历史文化资源,大力开发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精品旅游项目,并连续两年在上海举办“接轨上海,服务世博”嘉兴旅游推广活动周,以吸引世博会期间更多的客人来嘉兴观光旅游。多年来我们还从构筑大交通入手,集中力量建设了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杭浦、申嘉湖、杭州湾跨海大桥北岸连接线等高速公路全面建成,与沪杭高速共同形成了3条接轨上海的“大动脉”。近日,沪杭高铁又已进入正式施工阶段,这对嘉兴来说又是一个极大的喜讯,我们相信,随着高铁开通,嘉兴与上海将会实现真正的“零距离”接轨,融入长三角的发展程度也会进一步加深。
借着世博会的东风,嘉兴正在努力地向临沪世博旅游第一城靠近,成为承接世博产业转移的集聚地,努力为浙江省参与世博、服务世博起到门户作用、示范作用和引擎作用。
总体来说,不论是浙江这个大地方还是嘉兴这个小地方,正是因为人民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走出一条具有自己特色的发展路子,才有今天这样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政治课教参编写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教育科学出版社。
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江泽民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江泽民:《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人民日报》2006年版。
胡锦涛:《共同创造人类的美好未来》,《人民日报》2005年1月1日。
《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人民出版,2006年9月14日。
第二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绿富”共赢
摘要:生态文明是人类迄今为止最高的文明形态,是我国今后发展的重要方向,本文介绍了生态文明的含义,详细地分析了其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工业文明的区别和联系,并就我国目前面临的严峻的生态危机指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紧迫性和重要意义,最后从四个方面给出了相应的措施:提高全民意识;做大生态经济;健全法律体系;发挥宏观调控。
关键词:生态文明;含义;必要性;措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的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综合国力显著提高,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与此同时,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也日益突出,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水污染、大气污染、噪声污染越来越严重,直接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最近大面积“雾霾”天气的出现引起了全国人民的恐慌,面临前所未有的生态危机,只有建设生态文明,才能避免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开创出一条文明的、生态的经济发展模式,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的生态问题、环境问题早在10多年前就已经提上了议事日程,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明确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把生态建设上升到文明的高度,十八大更是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的战略高度,要求把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并进一步明确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目标和四大措施,表明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认识的深化,为我们今后建设“美丽中国”指明了方向。
一、生态文明的含义
自然生态有着自在自为的发展规律,但人类社会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改变了这种规律,把自然生态纳入到人类可以改造的范围之内,这就形成了一种文明形态,即生态文明,它同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说它们有联系,是因为生态文明既包含物质文明的内容,又包含精神文明的内容:生态文明并不是要求人们消极地对待自然,在自然面前无所作为,而是在把握自然规律的基础上积极地能动地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使之更好地为人类服务,在这一点上,它是与物质文明一致的。而生态文明所要
求的人类要尊重和爱护自然,将人类的生活建设得更加美好;人类要自觉、自律,树 立生态观念,约束自己的行动,在这一点上,它又是与精神文明相一致的,毋宁说它 本身就是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说它们有区别,则是指生态文明的内容无论是物 质文明还是精神文明都不能完全包容,也就是说,生态文明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这种文明的宗旨是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前提,实现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统一。生态文明观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既追求人与生态的和谐,也追求人与人的和谐,是人类迄今为止最高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和工业文明具有鲜明的特色,工业文明为了追求经济利益,往往忽视了自然资本的亏损以及对自然发展的维护,认为自然是人类的奴隶,自然资源是取自不尽、用之不竭的;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征服与被征服、掠夺与被掠夺、奴役与被奴役的关系,自然的一切都是为人类这一物种服务的,人类成为自然界的中心。生态文明突出生态的重要,强调尊重和保护环境,强调人类在改造自然的同时必须尊重和爱护自然,而不能随心所欲,盲目蛮干,为所欲为,人类必须树立人与自然的平等观,从维护社会、经济和自然系统的整体利益出发,在发展经济的同时,重视资源和生态环境支撑能力的有限性,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二、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
1、生态文明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
党的十六大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的宏伟目标,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们必须把经济发展放在首位,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然而我国长期推行的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削弱了生态资源基础,甚至使得很多自然资源濒临灭绝,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直接的突出矛盾赤裸裸的摆在我们面前。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我们不能为了追求经济的增长无节制地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地球的面积和空间是有限的,它的资源也是有限的,它对人类活动的承载力更是有一定限度的。恩格斯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人类的活动必须保持在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中,才能得以长久地生存与发展。
目前,我国的生态状况十分严峻。全国75%的湖泊出现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全国沙漠和沙化土地面积174.3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85%;人均森林面积和蓄积分别为世
界的1/5和1/8,森林覆盖率居世界第130位;七大江河水系,劣五类水质占27%;668个城市中有400多个城市缺水,其中100多个城市严重缺水;因缺水影响城市工业产值2000亿元;尚有3.6亿农村人口喝不上符合卫生标准的水等等。生态恶化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最大因素之一,面对如此严重的生态危机,只有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下大力气改善生态环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才能实现。
生态文明建设,能够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必需的物质基础;生态文明观念,作为一种基础的价值导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随着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对生活质量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希望喝上干净的水、吸上清新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品、住上舒适的房子等。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使自然生态保持动态平衡和良性循环并与人们和谐相处,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更加迫切。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便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更无法为人民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建设生态文明任重而道远。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对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2、生态文明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物质文化生活产品,但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短缺等问题也日益严重。一些地方将经济发展等同于GDP增长,单纯依靠大规模要素投入获取经济增长速度,资源消耗惊人,环境污染严重。不文明的消费模式也对环境和资源造成很大压力。这种高耗能、高污染、高浪费、低效益的发展模式,这种竭泽而渔式的发展,对生态破坏极大。从大量消耗能源资源到节约节能、保护生态环境,不仅是对经济增长方式、发展模式、发展道路的深刻变革,而且是对经济发展理论的深刻变革。对工业化道路进行深刻反思,重新认识资源的有限性和稀缺性,以最小的生态代价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成为当代经济发展理论的重要方向。党中央继提出科学发展观之后,现在又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这正符合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规律和潮流。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是关系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根本大计。我们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新型工业化道路是生态文明的工业化道路,它要求减少资源消耗、减少污染排放,走一条既能节约资源,又能使人与环境友好相处的经济发展之路。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达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赢。
3、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人类文明形态是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提出并长期坚持加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思想。十六大报告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全局,把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同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一道,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基本目标明确提了出来。从此物质文明、精神文明这“两个文明”建设变成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这“三个文明”建设。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这一新观点,这是我们党对人类文明形态认识的深化和提高。因此三个文明建设发展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这“四个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必将极大地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四个文明”建设的全面推进和协调发展,必将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4、生态文明建设是树立负责人大国形象和地位的必然选择。
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是全球性问题,需要全世界各个国家来共同解决。我国在发展理念和方式的转变上,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而不像一些发达国家那样把破坏环境的负面效应转嫁到其他国家和地区身上,建设生态文明不仅对中国自身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而且对维护全球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建设生态文明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生态环境建设的高度重视和对全球生态问题高度负责的精神,体现了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正在为人类共同的未来做出实实在在的新贡献。
只有充分认识到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意义和紧迫性,才能进一步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才能把生态建设融入到现代化建设的主过程中,才能进一步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实现建立美丽中国的目标。
三、生态文明建设的措施
1、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全民的生态文明意识。
长期以来,我们对于经济落后的忧患意识较重,但对于环境保护落后、生态建设落后的忧患不够,对生态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内在关系和结构性矛盾认识不足,导致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受到威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必须把生态文明摆在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同等重要位置和高度,将生态文明的理念渗透到生产、生活各个方面,积极推进绿色消费,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同时建立完善的环保教育机制,尤其要抓好学校教育的环节,特别要重视青少年生态道德意识的培育和提高。只有使人们从小就懂得生态保护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和道德观,才能在人们的心灵深处构筑起牢固的生态屏障,才能养成良好的生态道德行为,切实防止破坏生态的悲剧重演。
2、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关键是做强做大生态经济。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并不是不要发展经济,而是要坚持科学发展,使经济增长与生态保护和谐共进,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社会和谐进步。要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更重要的是,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所谓循环经济,即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遵循生态学规律,使经济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谐循环,维护自然生态平衡。循环经济是一项涉及自然、经济、社会各个领域,涉及生产、流动、消费各个环节以及地区、产业、企业各个方面的系统工程。建设生态经济,必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努力形成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的生产方式;大力调整优化工业产业结构,淘汰和关闭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落后工艺、设备和企业,鼓励发展节能、降耗、减污的高新技术产业,走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3、健全生态文明建设的法律体系
法律作为以国家强制力为保障的调整社会关系的工具,法律在保护生态环境和资源的合理开发方面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手段。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完善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特别是要建立健全目标考核机制,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各级政府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制定和完善生态文明建设考核评估管理办法,探索和推行绿色GDP考核办法;同时坚决打击各种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把生态建设纳入法制化轨道。
4、制定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政策,充分发挥政府宏观调控的作用。
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有资本主义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在经济建设方面我们有宏观的计划性,在统筹社会发展,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浪费方面有一定的积极影响。所以政府在制定政策以及发展产业经济的同时,一方面要考虑经济效率,也要考虑生态效益。另一方面政府要鼓励生态环保型经济的发展,让重视生态环境、节约资源的企业和个人获得良好的收益,让不重视环境、浪费资源的企业和个人无利可图。除此之外,在干部考核方面,不能再单纯地以GDP作为考核干部政绩的唯一依据,还要考察他们如何解决环境和社会等问题,尤其要考察其在处理生态与经济矛盾时的决策表现是否符合“和谐社会”的要求。
四、结 语
虽然我国现在存在着很多环境问题,但是近几年我国在环境保护方面的确已经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当前,人与自然关系发展的总趋势正从冲突走向和谐,环境保护得到社会越来越多的重视。如今,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单篇论述生态文明,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总体布局的高度来论述,说明党中央已经把保护环境、保护生态平衡当作一件非常重要紧迫的事情。相信在今后,只要我们怀着极大的热忱投入到生态文明的建设中来,从每一个人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我坚信当每一个人都具备了生态文明的理念并付诸实践,为生态的保护和平衡做出应有的贡献,我们一定能实现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实现“绿富”的双赢。
参考文献:
[1] 孙新章, 王兰英等, 以全球视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3(23)(7)9-12.[2] 陈劭锋, 苏利阳等, 新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构想[J], 科技促进发展, 2013(4)9-25.[3] 朱天福, 陈颖珍, 时代呼唤绿色GDP核算[J], 中国发展,2000(1).[4] 卢福财, 环保产业化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有效途径[J],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3(1)5-7.[5] 钟宿方, 生态社会主义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J], 理论界, 2013(8).[6] 方世南, 深刻认识生态文明建设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的重要地位[J], 学习论坛, 2013(29)(1).[7] 谷树忠, 胡咏君, 周洪, 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内涵和基本路径[J], 资源科学, 2013(35)(1)2-13.[8] 鲍荣华, 吴初国, 着力改善环境质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浅议从源头防治北京空气污染,2013(2).
第三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民族地区的实践汇总
中南民族大学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 课程论文(实践报告)
课程名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学 院: 经济学院
专 业: 农村与区域发展
学 号: 2015120157 姓 名: 汪克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民族地区的实践
——以恩施州宣恩县为例
汪克坚
(中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武汉 430074)
摘要:邓小平同志曾说过,“马克思主义必须是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 社主义必须是切合中国实际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初级阶段社会形态的规律性认识,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此为理论基础,选择适合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客观实际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则尤为重要。通过不断探索、实践、总结和应地制宜求发展,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而这些实践与探索的丰富成果也成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则以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宣恩县为例,着重剖析宣恩县政府在深入贯彻中央关于民族地区发展精神,将理论与实际结合,摸索出了一条符合本地区发展的道路。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地区;宣恩县;探索与实践;地区发展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各民族地区的成功探索和实践,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中国共产党在新中国成立后探索和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有机组成部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民族间的齐心协力,离不开每一个民族的繁荣与发展,更离不开每一个民族地区的和谐稳定。但我们应清醒的认识到,由于历史、地理等方面的原因,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还比较落后,一些不稳定因素还存在。因此,深入研究、探索和实践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道路,对于我国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民族地区的稳定发展以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宣恩县地处湖北省西南边陲,隶属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宣恩县辖3个镇、6个乡,南北相距73.9公里,东西相距71.5公里,总面积2740平方公里。截至2010年末,宣恩县总人口35.56万人。政府驻地珠山镇。全县共有13个民族,汉族人口占33.6%,12个少数民族人口占66.4%。其中,土家族占41.9%,苗族占10.2%,侗族占13.9%;还有彝族、回族、白族、满族、壮族、蒙古族、畲族、朝鲜族、水族等。
在省委、省政府和州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宣恩县全县上下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四、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牢牢把握“市场、绿色、民生”三维纲要,坚持“兴产业、强基础、惠民生、促和谐”的总体思路,大力实施产业化、城镇化“双轮驱动”战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效益提升、活力增强、民生改善,整体呈现出持续稳定发展的良好态势,为全县消除绝对贫困民族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打下坚实经济基础。
一、坚持可持续发展观,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
在充分贯彻中央下达的可持续发展观和在科学规划的前提下,全县积极建设壮大特色农业产业链,以“伍家台贡茶、贡水白柚”为主的特色产业,不断提高产品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建成全国首批、全省唯一的“国家级出口茶叶质量安全示范区”,“伍家台贡茶”荣登“湖北最受欢迎十大茶叶品牌”榜。在县政府引导和扶持下,旅游产业升温提速。并在中央对民族地区生态精神文明相关建设指示推动下,大力发展生态文化旅游业。其中,伍家台休闲农业园被评为全省休闲农业示范园,荣获首届荆楚最美乡村“最佳景观奖”;狮子关景区、椒园片区景区的旅游综合开发,立足于椒园生态产业园现代化厂房、体验观光园、形成独具特色的产品;将水田坝建成“千户土家生态休闲旅游区”,谭家坝建成“苗乡体验休闲区”,大岩坝建成“侗乡特色新区”,伍家台建成“生态农业观光体验区”,彭家寨建成“土家族文化生态观光区”等等,这些民族民俗旅游区的建立,成为游客旅游观光、休闲体验的新目的地,促进了周围农村少数民族居民持续增收,推进了农旅互动、文旅互融和民族间交流。
二、积极贯彻中央对于少数民族地区的工作指示,政府引导基础建设成果显著。
县城区主干道、背街小巷基本实现道路黑色化、街面一体化、管线入地和雨污分流;城区规范管理全面加强,县城区及重点区域实行全面禁鞭。智能交通系统投入运行,“两违”管控形势总体平稳。镇村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大力开展以“扫干净、摆整齐、保畅通”为主要内容的“乡镇集镇建设管理重点年”活动,乡镇集镇面貌发生明显变化,椒园镇被命名为“国家级生态乡镇”,并与沙道沟镇一起入围新一轮全国重点镇。“三坝两寨”建设成效明显,新建和改造特色民居1023户,黄坪村、伍家台村、板寮村成为全省首批“绿色示范乡村”,野椒园村、两溪河村被列为中国传统村落。基础底盘不断夯实。启动宣石线、王椿公路甘长线改扩建工程和沙道沟绕镇线建设,完成县乡道改造升级工程38.8公里,农村公路通畅率达到98%,农村饮水安全普及率达到89.85%,和平110千伏、黄河35千伏输变电工程投入使用。
三、坚持改革创新为民族地区发展注入活力,破除影响民族地区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
全县上下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通过各项改革深入实施,大力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制定公布县级“权力清单”,积极推进工商注册登记制度改革,净增各类市场主体2842户,增长24.7%,总数达到1.44万户;深化财政管理制度改革,对公务员津补贴和事业单位绩效工资进行调整与规范;完成卫生计生机构整合、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招商引资实现量的增加和质的提升,新签约项目26个,到位资金18亿元,增长36.3%;实际利用外资893.65万美元;项目资金到位率达到73%。完成外贸出口2720.7万美元,增长24.6%,改革放开后县产业焕发出新的活力。
着力深化改革开放。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做好“接、放、管”文章,做到“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有效破解要素制约。坚持以规划为引领,加大土地收储力度,保证项目建设用地需求。深化工商注册登记制度改革,全面落实“先照后证”,促进市场主体蓬勃发展。深入实施财政预算制度改革,增强预算统筹能力,规范财政收支管理。创新金融扶贫机制,新发展23个村级扶贫互助社。有序实施农村土地经营权确权登记、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着力抓好公车改革、户籍制度改革、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等其他各项改革。有效破解要素制约,坚持以规划为引领,加大土地收储力度,保证项目建设用地需求。通过以上种种措施,切实保障县域民族地区的经济与人文的蓬勃发展。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认真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工作基本方针,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四、全面落实党的十一二五规划,民族地区社会事业获得全面发展。
提升保障水平。建立大病医疗救助、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三留守”人员关爱服务、农村环境卫生整治长效机制;完善农村公益性事业建设“以奖代补”机制;实施好义务教育学校基本教学生活硬件设施建设问题。健全社会保险扩面征缴机制,提高社会保险待遇水平。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对城乡低保实行按标施保,切实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
优化公共服务。进一步加强综合应急救援体系建设,提高防范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加快推进县教育中心建设,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改善办学条件,整合教育资源。完善县、乡、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全面启动县民族医院整体搬迁,巩固提高新农合参合率和受益面。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加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力度,做好地方民族精神文明建设,县民族社会建设事业迈出了新的步伐。
五,突出本民族地区生态优势,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生态建设卓有成效。全县通过加强生态工程建设,大力推进绿化生态行动,实施好新一轮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等工程,完成绿化面积10万亩,注重彩色绿化、暖色绿化。启动实施贡水河国家级湿地公园、宝塔山森林公园一期工程建设。加强中小流域、坡耕地、石漠化治理,积极推广河道治理生态处理技术。推进乡村人工湿地、垃圾中转站建设,建立覆盖城乡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
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加强了对森林资源保护管理,加大了贡水河、酉水河保护力度,严格土地资源集约节约利用,保护好城乡的山水风貌。严格执行环评和节能评估制度,加强了地表水、饮用水、扬尘、油烟等污染监管,加大环保执法力度,确保民族地区生态空气质量优良。全面开展农村土地面源污染普查,强化农业化学投入品使用监管,推进测土配方施肥,从源头抓起防治土壤污染。贡水河湿地公园获准筹建全州首个国家级湿地公园,建成全州首个全参数空气自动监测站;县城污水处理厂实现达标排放;完成10个村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清洁能源入户6383户,培植特色村保护好传统民族村落,城乡面貌展现新风采并不断增强了全民生态意识。
六、结语
我国地域辽阔,历史悠久,民族众多,关系复杂,发展不平衡而又地区差异极大的民族社会,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指导和处理民族问题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当前,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总的形势是好的,改革开放和全球化的浪潮,给民族地区带来了深刻的变化,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不断巩固和发展。宣恩县站在时代发展的新常态下,紧密结合时代发展的特点和本民族地区特殊的地缘文化与环境;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纲领,通过深入贯彻执行中央对于民族地区优惠政策与建设指导,逐渐探索实践出一条适合本地区各民族繁荣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实现少数民族文化得到传承代继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道路。通过加快本地民族地区经济、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与公共服务体系服务能力的全面建设,城乡生产生活条件、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地区少数民族同胞生活水平全面提高,实现当地农村绝对贫困现象的基本消除,达到城乡建设统筹的统一协调发展,为达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为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焕发出自身的勃勃生命力。
参考文献
(1)胡兆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民族观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09.(2)韩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民族地区的探索与实践》[J].《学理论.下》,2014年,09期.(3)张晓琼,任新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边疆民族地区的探索与实践[N].贵州大学学报,2010-3-28(2).(4)邓小平文选[C].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4(3).(5)陈文通.《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认识》[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8年,第1期:4-14.(6)习覃.《县十七届人大五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R].宣恩:县人大,2015-01-15.(7)张晓琼,任新民.边疆民族地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探索与建设实践[N].满族研究,2009年,04期.(8)洪丽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民族特色研究》[D].大理:大理学院,2014.(9)字振华,《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研究》[D].陕西:陕西师范大学,2013.
第四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民族地区的实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民族地区的实践
——以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为例
刘xx(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湖北武汉 430074)
摘 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而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运用到民族地区的建设中也是一项重要的问题,本文着重探讨了在新的形势下,以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为例,在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前提下出现的新举措,主要从观念改变,经济建设,区域自治制度,精神文化建设等方面出发,解析恩施自建州60多年来在党的总方针指导下所获得的创造性的实践成果,证明了要把民族地区的工作做好,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党的理论创新成果贯彻到民族地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把中央精神和地区实际结合起来,努力走出一条体现中央精神、符合民族地区实际的发展路子。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民族地区;实践成果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建设和改革是伟大而艰巨的事业,完成这一事业,必须坚定的依靠中国最广大的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变革的基本力量,没有广大群众的充分发动、参与创造性的实践,任何社会变革都不会缺的成功。所以我们应该掌握群众路线,把自己融入广大群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之中。而如何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运用于民族地区之中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迄今为止我们已经取得了重大的实践成果
毛主席认为,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这是我们事业必定要胜利的基本保证。所以巩固和加强各族人民的团结合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因此中国共产党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相结合,创造出了一项伟大的实践成果,就是民族区域自治。
在新的形势下,要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大力加强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党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团结的教育,牢固树立“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思想,不断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为搞好民族工作,增强民族团结,必须千方百计地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逐步缩小民族地区与发达地区的发展差距,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以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为例,恩施自治州的成立掀开了恩施发展的历史新篇章。60年来,恩施州自治区沐浴着党的民族政策的灿烂阳光,承载着各族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奋勇前进,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团结带领全区各族人民,走出了一条符合民族地
区实际的发展路子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成立于1983年,是共和国最年轻的自治州,也是湖北省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州。全州国土面积2.4万平方公里,总人口400万,其中土家族、苗族等28
个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54%。随着恩施地区及各级人民政权的建立,昔日土司割据,贫困封闭,各族人民生活水平十分低下的鄂西山区走上了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道路,民族经济和社会事业不断发展,人民群众生活逐步富裕奔向小康的幸福之路。特别是随着党和国家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全州各族人民实现了民族区域自治的夙愿,激起了各族人民群众建设家乡,实现“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空前热情,全州面貌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60年来,自治区历届党委、政府从恩施实际出发,不断深化对区情的认识,在不同发展阶段提出了不同的工作思路,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这60年也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60年。自治区党委、政府把解放思想作为改革取得新突破、事业实现新发展的重要保障,引导干部群众把中央精神和恩施实际结合起来,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在开阔眼界中拓宽思路,在改革创新中破解难题,推动了干部群众思想的解放。自恩施州建州以来,通过认真贯彻民族区域自治法和相关法律法规,切实落实和执行民族政策,使全州各级干部和各族群众增强了依法自治的意识,得到了民族政策的实惠,增强了加快发展的信心,感受到了党和国家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国家结构形式的一项重要内容。所谓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范围内 ,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 ,以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 ,建立相应的自治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宪法和法律授予的自治权的政治制度。特别是近几年来,我们大力倡导依法治区、依法行政的新观念,以思想的解放、观念的更新,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各级干部在解放思想中想大事、议大事、谋大事、干大事,各族群众在转变观念中思发展、找出路、谋致富、奔小康,形成各种新理念加快发展、科学发展的浓厚氛围。恩施自治州成立60年来的光辉实践雄辩地证明,实现民族地区的繁荣发展和团结稳定,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条件下,民族问题具有不同的内容和特征。自治区历届党委十分重视加强和改善党对民族地区、民族工作的领导,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贯彻中央的决策部署,维护中央权威,确保政令畅通。恩施60年的历史和实践充分证明,没有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就没有恩施自治区的建立,就没有恩施各族人民的幸福安康,就没有恩施今天的发展。
二、始终坚持狠抓第一要务不放松,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三中全会以来,随着全党工作着重点的转移,特别是我省民族地区的现实,逼着我们的工作重点也要转移,逼着我们非抓经济工作不可。
自治区历届党委、政府立足恩施实际,团结带领全区各族人民,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目前,恩施州已建成特色农业基地500多万亩,农民人均高效经济作物面积达到1.5亩,建成了湖北省最大的烟叶、茶叶、高山蔬菜基地和全国重要的商品药材基地。尤其是恩施烟叶享誉海内外,恩施州的烟叶产量占湖北省的70%,白肋烟产量占全国的70%,出口备货量占全国的比重高达80%。
同时,全州积极推进特色优势资源开发,以食品、能源、烟草、药化、建材、矿产等六大产业为支柱的新型工业体系初步形成,工业经济呈现出总量扩大、效益提升的良好发展势头,工业在州域经济中的主导地位更加凸显。除此之外,恩施州牢牢把握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和高速公路、铁路开通的机遇,加快发展生态文化旅游业,旅游产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实现了历史性突破,成为州域经济新的增长极。恩施州建成了恩施大峡谷、利川腾龙洞、咸丰坪坝营、建始野三河等一批中外知名的品牌景区,恩施旅游的知名度明显提升。恩施州经济社会领域各项改革扎实推进,资源环境、土地管理、财政税收、集体林权、投融
资等重点领域改革不断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政府机构改革稳步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取得重大突破,科技、教育、文化等领域改革取得新进展。实施开放活州战略,着力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新格局,开放型经济取得明显成效。
除此之外,恩施州牢牢把握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和高速公路、铁路开通的机遇,加快发展生态文化旅游业,旅游产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实现了历史性突破,成为州域经济新的增长极。恩施州建成了恩施大峡谷、利川腾龙洞、咸丰坪坝营、建始野三河等一批中外知名的品牌景区,恩施旅游的知名度明显提升。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恩施州作为资源富集、潜力巨大、尚待开发的后发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致力谋划州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战略、总战略、长远战略。
三、始终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
会主义民族关系
60年来,自治区历届党委、政府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坚持“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有力地促进了民族和睦、宗教和顺、社会和谐。恩施州认真落实国家的民族政策,始终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放在突出位置,实现了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巩固发展了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全面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把它用足、用活、用好国家赋予民族地区的自主权和各项优惠政策,有力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积极适应改革开放和科学发展的新要求,不断完善民族区域自治法的配套法规体系,制定了一系列地方性民族区域政策法规。促进了民族地区各项事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现如今地方性法规、政策更加完善,形成了具有恩施特色的民族区域自治法规体系,有力地保障了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广泛开展,民族团结和谐乡村、和谐社区、和谐单位、和谐家庭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涌现了“为民模范”周国知、“和谐使者”易满成、“百年义渡”万其珍、“愚公支书”王光国等在全国、全省产生重大影响的先进典型,展现了恩施人民艰苦奋斗、自强不息,无私奉献、重信守诺的传统美德和时代风貌。各族人民在这个大家庭里和衷共济、和睦相处、和谐发展,用自己的双手创造了美好幸福生活,为恩施州的改革发展事业提供了有力保障,为实现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在第五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恩施州被国务院表彰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
同时在我国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新的历史时期里,培养大量的具有共产主义觉悟并有一定管理和科学文化水平的少数民族干部,是实现民族地区的四个现代化,把少数民族地区建设成为具有高度物质文明和高度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前提,也是彻底解决我国新的历史时期民族问题的一个关键性的战略措施。少数民族干部队伍不断壮大。把培养、选拔和使用少数民族干部作为一项管根本、管长远的大事来抓,选派少数民族干部到中央国家机关和经济发达地区挂职锻炼或在各类培训机构进行培训,选拔应届优秀高校少数民族毕业生到乡镇、村和街道、社区工作,选派少数民族年轻干部担任农村党支部书记或农村指导员。目前,一大批少数民族干部成为各级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骨干,有的走上了各级领导岗位。
四、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极大丰富了民族地区人民的文化
精神生活
60年来,自治区历届党委、政府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极建设和谐文化,继
承和弘扬民族文化,使全区各族人民的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
坚持不懈地开展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教育,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党员干部、教育人民群众,科学发展、共建和谐的观念深入人心。
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组织开展一系列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总结推广了一批先进典型,推出了一批国家级文明村镇、文明行业和文明单位,营造了良好的社会风尚。民族地区的精神文明建设,是整个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民族地区精神文明建设,必须充分考虑到民族地区客观存在的特殊性,从实际出发,遵循民族工作的特殊规律,把加强民族地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与民族意识的良性调控很好地结合起来。
坚持不懈地繁荣和发展文化事业,发扬“小省区要办大文化”的精神,推出了一批优秀作品,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丰富了各族人民的文化生活。积极开展农村文化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
此外,恩施州以“清洁乡村、美化家园”活动为载体的文明新村建设模式和“以文化人、以文育民”的创建经验得到省文明办的充分肯定。目前,全州共有两个乡镇获评“全国文明乡镇”、两个村获评“全国文明村”。其中,走马镇连续两届被中央文明委评为“全国文明村镇”。全州共有7个乡镇获评省级文明乡镇、12个村获评省级文明村、21个乡镇获评州级文明乡镇、49个村获评州级文明村。近年来,深入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组织形式多样的普德、立德、行德、评德、颂德活动,大力弘扬勤劳节俭、诚信谦和、尊老爱幼、助人为乐的传统美德。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大力普及与群众生产生活相关的文明礼仪知识、科学知识,发动群众自觉抵制人情风、整酒风,改变婚丧嫁娶大操大办、比阔气、无事整酒等不良习俗。广泛开展“好孝子”、“好婆媳”、“致富能手”等评选活动,大力培育、宣传、表彰农村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平民英雄、文明之星等群众身边的榜样人物,用身边的人和事激励群众见贤思齐。以留守老人、留守儿童、困难群众、残疾人等为对象,广泛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扶贫济困、扶老助残等志愿服务活动,推动形成了邻里互助、融洽和谐的良好社会风尚和人际环境
五、始终坚持人民群众的利益高于一切,有力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和谐进步
60年来,自治区历届党委、政府始终坚持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高度重视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有效地推动了全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把教育摆到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经过多年的发展,恩施已建立起具有区域特征和民族特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坚持以人为本,努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实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扩大农村低保范围,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做到了应保尽保。加强城乡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实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全覆盖,着力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把扶贫开发作为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全力开展扶贫攻坚。引导贫困地区群众大力发展劳务产业,增加劳务收入,并法治惠及散居少数民族,恩施州除了自治民族土家族、苗族外,还有侗族、白族、蒙古族等其他少数民族16.8万人,占全州总人口的4.31%。通过建立民族乡、村,让本州散居少数民族进一步依法享有民族政策的关怀。
在保证散居少数民族享有民族政策的同时,恩施州依法对散居少数民族加大财政扶持力度。杂居散居少数民族工作是整个民族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份。杂居散居少数民族在各条战线上起着重要作用。他们勤劳、智慧,在从事农牧业和手工业等生产中具有专长,在发展祖
国文化艺术事业中有贡献,是实现四化的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从2006年起,恩施州人民政府设立100万元的少数民族事业费,每年给每个民族乡10万元的资金扶持,给三家台蒙古族村每年5万元的资金扶持。在三个侗族乡建立20周年和铁炉白族乡成立之际,恩施州各单位共同从自己的工作经费中给每个民族乡挤出了30多万元的帮扶资金;恩施州中心医院不仅减免了民族乡各族群众在州中心医院住院欠下的各项医疗费用近20万元,而且还无偿援助每个民族乡5万元扶持资金;除此以外,恩施州计划发展局、扶贫办、民宗委等单位还从项目申报上大力帮助民族乡解决交通、饮水、环境保护等重点问题,当年给每个民族乡安排的项目资金都在一千万元以上,有力地推动了民族乡、村的基础设施建设。贯彻实施民族区域自治法是搞好区域自治、加快发展的根本措施。在恩施州,依法治州已经成为一种共识。
60年的光辉实践创造和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我们深深体会到,要把民族地区的工作做好,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党的理论创新成果贯彻到民族地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必须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把中央精神和地区实际结合起来,努力走出一条体现中央精神、符合民族地区实际的发展路子;必须切实抓住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努力实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着力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维护公平正义,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民族地区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必须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认真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工作基本方针,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不断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必须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高各级领导干部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为民族地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强保证。
参考文献:
(1)龙凡君.《加强民族地区精神文明建设的思考》[J].《桂海论丛》,1998年,05期
(2)冯立民培养少数民族干部问题浅议[J].《前沿》,1996年, 11期
(3)易咏梅.艾训儒.李娇娇.《恩施州旅游资源类型及分布格局研究》[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1期
(4)恩施州民委编.《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族志》[M].四川:四川民族出版社,1993年(5)张继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年
(6)陈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M].四川: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
第五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论文
河南农业大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研究生课程论文
题目: 浅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学
院
专
业
班 级
学 号
姓
名
河南·郑州 2016年1月
浅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五位一体”总布局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资源与环境开始制约着经济的发展,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文明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简要分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内涵,以及为什么建设及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等问题。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工业文明对自然的摧毁使得整个世界面临着生态危机,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中的社会主义国家,面临着来自国际环境与中国自然环境的双重压迫,中国的现代化道路无法复制西方的先污染后治理的工业化道路,必须探索出资源与环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道路。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正式提出的“五位一体”总布局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思想走向成熟。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涵义
生态文明是人类在认识和改造自然过程中,按照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生态系统运转的客观规律,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建立起来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类自身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和意识形态两方面的积极成果[1]。生态文明要求人自觉、自律,强调人类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促进,相互依存,共存与共荣。它既主张通过不断改造自然发展生产力,获取物质,提高人类的生活水平,更强调要尊重爱护自然,而不能为所欲为,盲目蛮干,肆意掠夺,要建设经济、社会、生态和谐统一的可持续发展的社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有其独特的特点,首先,它要求以人为本。人是社会的基础,人的生存与发展要从环境中获得生产原料,人类能动的改造自然,是主体;强调要尊重与保障人民的关于环境的相关权利,人民有对环境的监督权、参与权和知情权。以人为本不是把人类的利益凌驾于自然规律之上,而是要在自然规律发展的前提下,使人类的利益可持续发展。其次,它强调尊重自然,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要把尊重
3.怎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生态环境为指导,继承和发展毛泽东的生态环境保护思想,结合我国的生态建设实际情况和社会发展的要求来建设生态文明。
3.1 人民群众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力量源泉
建设生态文明必须紧紧的依靠人民群众,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参与其中,在全社会上牢固的树立起生态文明的观念。人民群众作为生态文明的建设者,他们的活动与生态文明的建设息息相关。自然环境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它自身具有自我修复功能,在其损伤的承受范围之内,可以自我恢复,然而,对于人类的活动,特别是进入工业文明之后,对自然环境的破坏远远超出环境所能承受的范围,人为的修复生态环境效果不佳,生态文明的建设重在对环境的保护,而不是先索取后治理,在这个过程中,每一个公民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广大人民群众,不仅是生态文明的创造着,也是生态文明的享有者。3.2 生态文明的发展要依靠科技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生态文明的建设方面需要依靠科学技术。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少,人口与资源的矛盾日益加剧。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的中央领导集体高度重视以科技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这方面的思想总结如下几点:一是积极采用先进的适宜的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改变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的增长模式。二是建立起能源资源技术支持体系。加大国家对相关技术开发的资金投入。三是在消费领域全面推广和普及节约技术,逐步形成节约型的消费方式。科技的发展为资源节约提供可能。加强环境方面的研究,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3.3 生态文明法制化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艰巨的长期的历史任务,生态环境的保护离不开法律,离开了法律法规,环境保护将变成一纸空谈。在邓小平领导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明确提出从制度和法律上保护我国的生态环境的顺利进行。1981年,邓小平提出:“是否可以规定每人每年都要种几棵树,比如种三棵或五棵树,要包种包活,多种者受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