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一年级图形知识总结
一年级图形知识总结
长方形有四条边,相对的边相等;有四个角,四个角都相等。
正方形有四条边,四条边都相等;有四个角,四个角都相等。
平行四边形有四条边,相对的边相等;有四个角,相对的两个角相等。
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
最少要四个小正方形,才能拼成一个大正方形。最少八个小正方体可以拼成一个大正方体 两个同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一副七巧板有七块,其中有1个平行四边形,1个正方形,5个三角形.正方体、长方体、圆柱、球都是立体图形
长方形、正方形、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都是平面图形。
一年级图形知识总结
长方形有四条边,相对的边相等;有四个角,四个角都相等。
正方形有四条边,四条边都相等;有四个角,四个角都相等。
平行四边形有四条边,相对的边相等;有四个角,相对的两个角相等。
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
最少要四个小正方形,才能拼成一个大正方形。最少八个小正方体可以拼成一个大正方体 两个同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一副七巧板有七块,其中有1个平行四边形,1个正方形,5个三角形.正方体、长方体、圆柱、球都是立体图形
长方形、正方形、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都是平面图形。
一年级图形知识总结
长方形有四条边,相对的边相等;有四个角,四个角都相等。
正方形有四条边,四条边都相等;有四个角,四个角都相等。
平行四边形有四条边,相对的边相等;有四个角,相对的两个角相等。
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
最少要四个小正方形,才能拼成一个大正方形。最少八个小正方体可以拼成一个大正方体 两个同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一副七巧板有七块,其中有1个平行四边形,1个正方形,5个三角形.正方体、长方体、圆柱、球都是立体图形
长方形、正方形、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都是平面图形。
一年级图形知识总结
长方形有四条边,相对的边相等;有四个角,四个角都相等。
正方形有四条边,四条边都相等;有四个角,四个角都相等。
平行四边形有四条边,相对的边相等;有四个角,相对的两个角相等。
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
最少要四个小正方形,才能拼成一个大正方形。最少八个小正方体可以拼成一个大正方体 两个同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一副七巧板有七块,其中有1个平行四边形,1个正方形,5个三角形.正方体、长方体、圆柱、球都是立体图形
长方形、正方形、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都是平面图形。
第二篇:一年级认识图形教案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 认识立体图形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34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能够辨认这些图形,准确地说出它们的名称。
2.从实物抽象到图形,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3.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的活动中,综合运用多种感官,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实物与图形,建立空间观念。
难点: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实物与图形,建立空间观念。教具准备:
种立体图形的实物及图形卡片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师:小朋友们,今天机器人“悠悠”给我们每个小组的小朋友带来了一个百宝箱。想看看他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吗?
师:哪个小组的孩子给大家说说机器人给你们组带来了什么? 生:皮球,盒子,易拉罐......2.师:你能把这些物体按形状分一分类吗?(分好的小组用行动告诉老师)
3.小组汇报:你们组是怎么分的?为什么这样分?
(评价:有道理,看来你们组合作得很好)(提醒:请孩子们把机器人悠悠给你们带来的物体放回盒子里)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这些形状不同的图形——认识图形 二. 操作感知,揭示概念
(一)长方体的认识
1.师拿出长方体物体问:你知道它是什么形状吗?
像这样长长方方的物体,我们就叫它们长方体。
2.师:你能从你的学具盒里面找到长方体吗?用手摸一摸,说说你有什么感觉?(板书:摸)把你摸出的感觉和你的同桌说一说。3.汇报交流。
(1)每个面都是平的。
问:你是用什么方法发现的?(摸一摸)
(2)请你仔细看看长方体,还有什么发现?有6个面。
问:你是怎样知道的?(数一数)(板书:数)请你上前面来给大家数一数。比比看,谁的注意力最集中,能看清它是怎样数的?
【通过“数”的反馈,引导学生掌握“有序地数”的方法。】 请看老师是怎么数的?上下左右前后的数
(3)老师指着上下2个面问:你发现了什么?
长方体对着的两个面一样。
4.生活中,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的?(鞋盒,牙膏盒,文具盒)
【研究长方体的特征,采取放手让学生根据总结出的研究正方体的方法,进行独立研究,从而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和对学习方法的反思。】
(二)正方体的认识
1.师拿出正方体物体问:谁知道它的形状叫什么? 2.板书“正方体”。
3.请你在学具盒里拿出正方体,用手摸一摸,说说你有什么感觉。
小结:我们通过摸,感觉到正方体的每个面都是平的。4.师:谁还有不同的发现?(当学生发现正方体6个面都一样时)提问:你是怎样知道正方体有6个面的?能上前面来给大家数一数吗?)
5.师:还有的同学说正方体的6个面都一样。大家看一看是不是一样?板书“看”。
小结:我们通过数,知道了正方体有6个面。用心观察发现正方体的6个面一样大。
6.正方体和长方体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吗?哪里不同呢?
7.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形状是正方体的?(魔方,粉笔盒,正方体积木,墨水盒子)
(三)圆柱的认识
1.教师拿起一个圆柱形,请孩子们看看这个像什么?柱子。(板书:柱)
2.师:请你从学具盒拿这个的物体,摸一摸,再看一看,你发现什么了?(直筒筒的,上下一样粗,上下2个面是大小相同的圆面)(板:圆)像这个形状的物体我们就叫做圆柱。
3.老师把圆柱放倒推一推,你发现了什么?会滚动。那刚才我们认识的长方体和正方体能自由的滚动吗?不会自由的滚动。4.师:生活中你见过形状是圆柱的物体吗?(柱子,杯子,易拉罐)
(四).球的认识
1.师:刚才我发现咱们班的很多同学都喜欢球。请每人拿一个球,放在桌子上。
2.问一个学生:你拿的是什么球?(小皮球)再问其他学生:你呢?其他同学呢?
3.师:虽然他们拿的是不同的球,仔细观察,你们发现它们的形状怎样?(一样的)
师:(出示图)我们把这样的形状,统称为“球”。板书:“球” 4.师:老师刚才提的要求是把球放在桌上,可是我发现有的同学总是用手扶着球,这是为什么?
5.师:为什么球放不好就容易掉在地上呢?
看来,球是能滚动的。
6.师:除了刚才你们手里拿的这些形状是球,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物体的形状也是球?
三.通过学习概念,再次分类,加深理解 1.再次认一认。(1)师:请小朋友们闭上眼睛回忆一下,刚才我们认识的4种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2)只看图形,你能说出它们的名称吗? 师拿出图片让学生辨认(3)再次分类,加深理解。
师:看来你们都会认了。现在请1号同学在机器人悠悠给我们的八宝箱里面找出长方体放在自己的桌子上,2号同学找出正方体,3号同学找出圆柱,4号同学找出球,找完的小组请用行动告诉老师,开始找吧。
四.游戏活动,发展思维
(一)神奇魔术师
看过魔术表演吗?谁愿意上来当一回魔术师,从这个魔术箱里,变出不同形状的物体。
游戏1:请一个学生在箱子里摸,随意摸到一个物体,先告诉同学给大家变出来的东西是什么形状,然后拿出来请同学判断。
游戏2:问学生:你们想得到什么形状的东西?谁能实现他的愿望?(请一个学生上来,根据同学们指定的形状摸一个物品)
(二)超级侦探 师:老师这里有一个神秘的盒子,里面藏着一样东西,这回不许看,也不许摸,只能用耳朵听一听,然后根据你听到的声音,猜一猜里面的物体可能是什么形状,你们能行吗?
游戏1:教师把盒子左右晃一晃。问:你听到什么声音了?
你能猜出里面的物体可能是什么形状的吗?(球)
你能肯定是球吗?还可能是什么?(圆柱)教师再把盒子前后晃一晃,转圈晃一晃。问:现在你能肯定里面的物体是什么形状的吗?(球)打开看看。你们猜对了吗?
看来,通过听我们也能判断出物体的形状。板书“听”。
游戏2:再拿出一个盒子,教师用同样的方法晃,让学生听。
师:谁来说说,你觉得里面的物体可能是什么形状的?
(学生根据声音猜出可能是长方体,可能是正方体,也可能是圆柱。)
在大家出现了不同意见时,我们想知道谁猜得对,应该怎么办呢?
生:打开看看吧!(教师打开后,把里面的东西放到实物投影下边。让学生只能看到其中的一个面是正方体,学生猜是正方体,这时再举起来让大家看。是长方体)
讨论:说一说为什么会看错?通过这个游戏,你明白了什么道理呢?
【超级侦探的游戏,则是通过“听”使学生在进一步认识的基础上,沟通了形体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发现图形特征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对学生进行可能性思想的渗透,同时又让学生体会到研究问题时方法不是唯一的,要注意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渗透观察物体、考虑问题时要全面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三)猜谜大王
1.圆圆鼓鼓小淘气,滚动起来不费力。2.正正方方6张脸,平平滑滑都一样。3.上上下下一样粗,放倒一推就滚动。4.长长方方一物体,平平稳稳随处见。五.练习六.知识拓展
第三篇:一年级数学认识图形反思
《认识图形》教学反思
郝 萍
《认识图形》这节课堂教学是对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区别。是对长方体、正方体、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圆、圆柱和球的初步认识。这节课的教学,要求学生能够在实际情境中识别这些图形,但不要求学生准确的表述这些图形的特征。“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基于学生在学习以前,对这些立体图形已经有了一些认识,所以在教学时我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让学生通过观察图形,动手摸一摸使学生从中感觉每个图形的形状。通过教学活动,加深学生对图形的认识。
这节课的教学目的,主要是通过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实物、动手分类、小组合作、概括总结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体这四种立体图形的名称,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想象、动手操作和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本节课教学效果比较好的方面是:
在开课时我设计了情境,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求知欲。导入部分,我通过让学生认识、观察生活中经常见到的物体,动手操作等经常见到的物体根据不同的形状进行了分类。另外,我能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所分物体的不同形状抽象概括出了球、圆柱、正方体、长方体的名称,从现实的生活中引出数学内容。通过教师提供的大量实物素材,例如:乒乓球、魔方、茶叶筒、积木块等实物,使学生感受到了生活中就有数学知识,对要认识的这些图形有了最直观的感受和学习的兴趣,从而让学生体会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通过小组合作、动手给物体分类、观察分类后每种物体的特点,抽象概括出了每种立体的名称,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对于每一种图形的认识都经历“引入——抽象——给出图形名称”三步,帮助了学生在直观的基础上建立球、圆柱、正方体、长方体的表象。通过列举生活中见到的物体,有利于学生把课本上的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的联系起来。
教学中的不足之处:
1、上课时,课堂教学秩序组织欠佳,个别学生好动、注意力不够集中。
2、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学生对长方体的认识是一个难点,由于长方体的的形状种类较多,学生掌握起来比较困难,我设计的作业拓展性不够。如有两个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没有认识,书中第七页第六题,在练习“正方形是用下面哪些图形画出的”这类题时就出错了,因为有一个长方体就是有两个面正方形的情况,有很多同学就没有观察出来,他们就认为长方体的六个面都是长方形。
教学改进的措施:
1、让学生列举日常生活中见过哪些物体是这些形状的。把数学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使学生慢慢学会发散地思考问题,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加学生用数学的乐趣。
2、精心设计练习,通过小组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图形的特征,以达到加深各类图形的认识和区别的目的。
3、让学生拿出四种物体放在桌面上滚一滚,从而发现圆柱和球,很容易滚动,长方体和正方体不易滚动只能推动。
4、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向学生设疑:圆柱和球都能滚动,那滚动时有什么不同吗?可让学生拿实物在桌面滚 一滚,看发现什么?让学生在小组内充分发表意见得出结论。(球可以任意滚动,而圆柱体不可以任意滚动)
5、给学生提供充分动手实践的机会,通过观察、操作、发现,用感观来体验不同立体图形有不同的特点,加深对各立体图形的认识,培养学生动手操做,用脑思考的能力,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合作与交流。
2018-5-14
第四篇:一年级下册数学图形教案设计
一年级下册数学图形教案设计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篇一:
第一单元认识图形
教学目标:
1.通过拼、摆、画各种图形,使学生直观感受各种图形的特征。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用数学交流的能力。
3.能辨认各种图形,并能把这些图形分类。
教学重点:
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和三角形的实物与图形。
教学难点:
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和三角形的实物与图形。
教学准备:图形卡纸、实物、学具等。
一、复习,探究新知:
1.小朋友们还记得这些图形朋友吗?
2.你能把这些图形平平的面画下来吗?学生在纸上画一画
3.你们画下的图形有什么特点?
学生小组讨论并且小组小结最后派代表全班交流
不同点:共同点:长方形对边相等4个角都是直直的平面的正方形4边相等4个角都是直直的不断开的圆没有角即封闭的)
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
二、巩固发展:
1.说一说,你身边哪些物体的面是你学过的图形?
2.用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画一画自己喜欢的图形?
小组内评一评,各小组展示作品。
3.练习一第1题
请小朋友涂一涂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知道各涂什么颜色吗?小组讨论合om
作,反馈汇报哪些涂成黄色,哪些涂成蓝色,哪些涂成紫色,哪些涂成红色?
4.用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拼一拼图形。
同桌合作比一比哪一桌拼的最好?全班交流展示。
5.第2题:数一数有几个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
独立完成,说说你是怎么数的?有什么好方法?
小结方法。
三、提高练习:
取长方形纸一张,对折再对折
取正方形纸一张,对折再对折
取正方形纸一张,对角折再对角折
观察结果
四、总结:今天你们学到了什么?
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个有什么特点?
你有什么想问的?
课后小记: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边的特征。
2.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3.通过学生大量拼摆图形,发现图形可由简单到复杂的变化及联系,感受图形美。
4.通过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进行交流、合作探究和创新的意识。教学重难点: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边的特征。
教法设计:引导观察,动手操作,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教师出示一个风车,并以谈话引入:同学们看,这是什么?
你们喜欢风车吗?谁动手做过这样的风车?给大家介绍一下做这样的风车要用哪些东西?
二、感受新知,观察比较
1.提问:你们说得很对,作风车的风叶要用一张正方形的纸,正方形上个学期跟我们见过面了,是个老朋友了,回忆一下,上学期除了正方形你还认识哪些图形?
在这些图形中,哪些图形和正方形最相似?为什么?
2.提问:它们都有四个角,四条边,先来看看长方形,它的四条边有什么特点?
上面的边对着下面的边,这样相对的边我们把它叫做对边。
3.引导学生继续观察长方形的边。
提问:我们能想办法证明长方形对边相等吗?
生可以自由选择证明方法,如对折、测量等,并请用不同的方法的学生上台演示。
4.引导学生观察正方形的边,有什么发现?
你能证明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吗?
5.小朋友们真了不起,通过你的观察,动手验证了两种图形边的特点,那你能不能利用手中老师发给你的长方形的纸做一个风车呢?说一说你在做风车的过程中发现了哪些图形?
6.一个简简单单的风车,就让我们发现了这么多的图形,你能试着用这些图形来拼更多的图形吗?大家来试试!
三、动手实践
1.学生独立完成第3页的“做一做”。
2.第6页的第4题。
3.第6页的第5题。
四、小结
这节课我们进行了图形的拼摆,同学们学得很投入,课下请大家留心观察生活中有哪些基本的图形拼成的图案,说不定会有更多更好的发现。课后小记: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形状以及特征。
2、通过学生动手拼一拼、摆一摆七巧板,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能辨认和区别这两种物体。
教学重难点: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形状以及特征
教法设计:引导观察,动手操作,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1、长方形的特点。出示一个长方形ト醚生说长方形的特点。结论Τし叫斡兴奶醣擢ナ浅こさ摹
2、正方形的特点。出示一个正方形ト醚生说正方形的特点。结论φ方形有四条边ナ欠椒降摹⒄正的。
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1、第7页练习一第6题。
仔细观察,用那个物体能画出左边的图形?圈一圈。
2、第7页练习一第7题。
出示长方体,谁来说一说:长方体有几个面?
各个面分别是什么图形?
是不是长方体的每个面大小、长短都一样呢?
3、第6页练习一第4题。
昨天我们用相同或者不同的图形,拼出了自己喜欢的图案,今天我们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篇二:
第一单元认识图形
教学目标:
1.通过拼、摆、画各种图形,使学生直观感受各种图形的特征。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用数学交流的能力。
3.能辨认各种图形,并能把这些图形分类。
教学重点:
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和三角形的实物与图形。
教学难点:
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和三角形的实物与图形。
教学准备:图形卡纸、实物、学具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探究新知:
1.小朋友们还记得这些图形朋友吗?
2.你能把这些图形平平的面画下来吗?学生在纸上画一画
3.你们画下的图形有什么特点?
学生小组讨论并且小组小结最后派代表全班交流
不同点:共同点:
长方形对边相等4个角都是直直的平面的 正方形4边相等4个角都是直直的不断开的 圆没有角即封闭的)
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
二、巩固发展:
1.说一说,你身边哪些物体的面是你学过的图形?
2.用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画一画自己喜欢的图形?
小组内评一评,各小组展示作品。
3.练习一第1题
请小朋友涂一涂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知道各涂什么颜色吗?小组讨论合作,反馈汇报哪些涂成黄色,哪些涂成蓝色,哪些涂成紫色,哪些涂成红色?
4.用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拼一拼图形。
同桌合作比一比哪一桌拼的最好?全班交流展示。
5.第2题:数一数有几个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
独立完成,说说你是怎么数的?有什么好方法?
小结方法。
三、提高练习:
取长方形纸一张,对折再对折;取正方形纸一张,对折再对折;取正方形纸一张,对角折再对角折,并观察结果
四、总结:今天你们学到了什么?
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个有什么特点?你有什么想问的?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边的特征。
2.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3.通过学生大量拼摆图形,发现图形可由简单到复杂的变化及联系,感受图形美。
4.通过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进行交流、合作探究和创新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边的特征。教法设计:引导观察,动手操作,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教师出示一个风车,并以谈话引入:同学们看,这是什么?
你们喜欢风车吗?谁动手做过这样的风车?给大家介绍一下做这样的风车要用哪些东西?
二、感受新知,观察比较
1.提问:你们说得很对,作风车的风叶要用一张正方形的纸,正方形上个学期跟我们见过面了,是个老朋友了,回忆一下,上学期除了正方形你还认识哪些图形?在这些图形中,哪些图形和正方形最相似?为什么?
2.提问:它们都有四个角,四条边,先来看看长方形,它的四条边有什么特点?
上面的边对着下面的边,这样相对的边我们把它叫做对边。
3.引导学生继续观察长方形的边。
提问:我们能想办法证明长方形对边相等吗?
生可以自由选择证明方法,如对折、测量等,并请用不同的方法的学生上台演示。
4.引导学生观察正方形的边,有什么发现?你能证明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吗?
5.小朋友们真了不起,通过你的观察,动手验证了两种图形边的特点,那你能不能利用手中老师发给你的长方形的纸做一个风车呢?说一说你在做风车的过程中发现了哪些图形?
6.一个简简单单的风车,就让我们发现了这么多的图形,你能试着用这些图形来拼更多的图形吗?大家来试试!
三、动手实践
1.学生独立完成第3页的“做一做”。2.第6页的第4题。3.第6页的第5题。
四、小结
这节课我们进行了图形的拼摆,同学们学得很投入,课下请大家留心观察生活中有哪些基本的图形拼成的图案,说不定会有更多更好的发现。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形状以及特征。
2、通过学生动手拼一拼、摆一摆七巧板,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能辨认和区别这两种物体。
教学重难点: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形状以及特征
教法设计:引导观察,动手操作,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1、长方形的特点。出示一个长方形
是长长的。
2、正方形的特点。出示一个正方形
结论结论
是方方的、正正的。
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1、第7页练习一第6题。
仔细观察,用那个物体能画出左边的图形?圈一圈。
2、第7页练习一第7题。
出示长方体,谁来说一说:长方体有几个面?各个面分别是什么图形?
是不是长方体的每个面大小、长短都一样呢?
3、第6页练习一第4题。
昨天我们用相同或者不同的图形,拼出了自己喜欢的图案,今天我们继续来玩拼一拼的游戏。动手。汇报。
三、巩固新知第7页练习一第8题。
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第二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
十几减9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学会计算十几减9。
2.培养学生初步的抽思象教学过程
维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9十39十79十49十69十99十29十59十8
2.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9十()=129十()=139十()=149十()=15
二、新授
1.出示教科书P10的图。
引导学生看图,提问:谁能说一说这幅图的意思?(有15个气球,买了9个,还有几个?)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计算?该怎样列式?学生思考回答后,教师板书:15—9=提问:如果没有图,要算15减9等于几,该怎样想?
(学生以四人为一小组,互相商量。教师可提示学生联系旧知识进行计算。)学生汇报讨论结果,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
(1)9加6得15,15减9等于6(2)15可以分成9和6,15减9等于6;
(3)10减9等于1,l加5等于6;(4)15减5等于10,再减4等于6。
教师对学生的不同想法,应及时给予表扬,鼓励学生多动脑筋多思考。进一步提问:这么多的想法都是对的,那么你觉得哪一种方法又快又好呢?(鼓励学生用想加算减的方法:想9加几得15,15减9得6)同时板书得数“6”。
2.小朋友玩套圈游戏,投了14个圈,有9个没套中,套中了几个?提问:
(1)要求套中了几个,该怎样列式?(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14—9=)
(2)得多少?怎样想的?教师板书得数“5”。
3.小结:今天我们学习的是什么内容?(十几减9)教师板书课题。
该怎样计算这些题目呢?教师指题,引导学生总结出想加算减的方法,同时也鼓励学生可选择自己喜爱的方法进行计算。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科书P10“做一做”第1题。
让学生在桌子上用小棒摆一摆,边操作边小声地说想的过程。然后指名说,再在方框里填上数。
2.完成教科书P10“做一做(转载于:
作,反馈汇报哪些涂成黄色,哪些涂成蓝色,哪些涂成紫色,哪些涂成红色?
4.用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拼一拼图形。
同桌合作比一比哪一桌拼的最好?全班交流展示。
5.第2题:数一数有几个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
独立完成,说说你是怎么数的?有什么好方法?
小结方法。
三、提高练习:
取长方形纸一张,对折再对折
取正方形纸一张,对折再对折
取正方形纸一张,对角折再对角折
观察结果
四、总结:今天你们学到了什么?
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个有什么特点?
你有什么想问的?
课后小记:
第二课时:拼一拼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边的特征。
2.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3.通过学生大量拼摆图形,发现图形可由简单到复杂的变化及联系,感受图形美。
4.通过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进行交流、合作探究和创新的意识。教学重难点: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边的特征。
教法设计:引导观察,动手操作,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教师出示一个风车,并以谈话引入:同学们看,这是什么?
你们喜欢风车吗?谁动手做过这样的风车?给大家介绍一下做这样的
风车要用哪些东西?
二、感受新知,观察比较
1.提问:你们说得很对,作风车的风叶要用一张正方形的纸,正方形上个学期跟我们见过面了,是个老朋友了,回忆一下,上学期除了正方形你还认识哪些图形?
在这些图形中,哪些图形和正方形最相似?为什么?
2.提问:它们都有四个角,四条边,先来看看长方形,它的四条边有什么特点?
上面的边对着下面的边,这样相对的边我们把它叫做对边。
3.引导学生继续观察长方形的边。
提问:我们能想办法证明长方形对边相等吗?
生可以自由选择证明方法,如对折、测量等,并请用不同的方法的学
生上台演示。
4.引导学生观察正方形的边,有什么发现?
你能证明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吗?
5.小朋友们真了不起,通过你的观察,动手验证了两种图形边的特点,那你能不能利用手中老师发给你的长方形的纸做一个风车呢?说一说你在做风车的过程中发现了哪些图形?
6.一个简简单单的风车,就让我们发现了这么多的图形,你能试着用这些图形来拼更多的图形吗?大家来试试!
三、动手实践
1.学生独立完成第3页的“做一做”。
2.第6页的第4题。
3.第6页的第5题。
四、小结
这节课我们进行了图形的拼摆,同学们学得很投入,课下请大家留心
观察生活中有哪些基本的图形拼成的图案,说不定会有更多更好的发现。课后小记:
第三课时:练习课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形状以及特征。
2、通过学生动手拼一拼、摆一摆七巧板,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能辨认和区别这两种物体。
教学重难点: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形状以及特征
教法设计:引导观察,动手操作,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1、长方形的特点。出示一个长方形ト醚生说长方形的特点。结论コし叫斡兴奶醣擢ナ浅こさ摹
2、正方形的特点。出示一个正方形ト醚生说正方形的特点。结论フ方形有四条边ナ欠椒降摹⒄正的。
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1、第7页练习一第6题。
仔细观察,用那个物体能画出左边的图形?圈一圈。
2、第7页练习一第7题。
出示长方体,谁来说一说:长方体有几个面?
各个面分别是什么图形?
是不是长方体的每个面大小、长短都一样呢?
第五篇:一年级认识图形教学设计
《认识图形》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能够辨认立体图形并且初步感知了立体图形的特征基础上进行的。教材首先让学生找出长方体、正方体积木,在纸上描出长方形、正方形,初步体会面在体上。接着通过分类活动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找一找哪些物品的面是长方形的,哪些物品的面是正方形的。在此基础上,教材安排了观察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的活动,以便学生初步了解长方体、正方体各个面的特点,加深学生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一年级上学期,学生已经学习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初步认识了这些几何图形,形成了一定的空间观念。同时,学生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比较关注自己周围的事物。在参与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掌握了一些基础的学习技能:能够根据老师的具体要求进行有目的尝试,有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有初步的小组合作意识,有一定的观察问题和发现问题的能力等。教学目标:
1、经历用立方体描图形、观察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等直观认识图形的过程。
2、能辨别长方形和正方形,初步了解长方体、正方体6个面的特征。
3、体验长方形、正方形与长方体、正方体面的关系,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把描的图形分类,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教学难点:体会“形”与“体”的联系。
教法:新课标强调让学生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亲身体验、探索,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析与运用。所以,本节课我采用情境教学法、尝试教学法、活动教学法进行教学,让学生通过找一找、摸一摸、说一说、做一做、涂一涂的活动,亲身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学法:在合理选择教法的同时,我还会注重对学生学法的指导,让学生不仅学会,而且会学。观察操作、合作交流,这些学习方法我将它们融为一体,既体现了新教材的特点,又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多媒体辅助教学下,孩子们定会兴趣浓厚,积极性高,学习效果事半功倍。教学准备:
长方体、正方体等立体图形,小棒,学具盒 教学过程:
(一)炫我两分钟
主持人:用积木搭建的漂亮的城堡,在城堡中你看到了哪些学过的图形?(课件出示:漂亮的城堡)
生:正方体、长方体、圆柱、球、三角形……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回忆旧知,为学习新知作铺垫。
(二)组织活动,导入新课
小主持人用积木搭建了一个漂亮的城堡,老师也为同学们带来了积木。我们来做个小游戏,看哪个组找的又快又准。听到老师“开始”的口令后才能动手哦。
师:请同学们找出长方体积木,放在桌子的左边。---“开始”(学生听指令后快速完成)
师:请同学们找出正方体积木,放在桌子的右边。---“开始”(学生听指令后快速完成)
揭示课题:每组同学的反应都很快,你们都是积木小能手,老师为你们认真听讲,反应灵敏点赞加分。今天我们就在长方体和正方体基础上认识新的图形。(教师板书:认识图形)
(三)操作交流,探究平面
1、感知“面”在“体”上
谈话:瞧,字宝宝来看我们学习了!(出示“面”),这个面可不是我们吃的白面,今天老师要呈现给同学们不一样的“面”,这样的面在长方体和正方体上都存在。
请大家指一指、摸一摸你桌上的物体其中的一个面,并说一说有什么感觉。赶快行动吧!(引导学生说出“面”的主要特点是平。)【设计意图】体会“面在体上”“由体到形”,加深对“面”附着于“体”的感受。
2、动手操作,合作学习
(1)教师启发:谁能想出一个好办法,把这些平面图形从立体图形上请出来,留在桌上的白纸上呢?
(2)老师已经为你们准备好了纸张,下面就请大家动手选自己喜欢的立体图形,把这些平平的面请下来吧。(学生在纸上描,教师巡视指导)
(3)汇报、展示不同的方法。
师:做站位游戏,随机选取8名学生,拿着完成的八幅图片(四个正方形,四个长方形)到讲台上去。要求:同类的站在一排。师:有没有同学知道这两类图形叫什么? 生:左边的是长方形,右边的是正方形
师:像这组图形虽然颜色、大小、位置不同,但它们的形状都相同,我们把这种长长方方的图形叫它长方形,这种四四方方的图形叫它正方形。
【设计意图】教学时通过找图形、画图形、分类等有层次的活动,引导学生逐步体会图形的特征,形成表象。
3、探究边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这些图形,下面就用小棒来摆一摆,并观察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几条边呢?(学生动手操作,演示)
(四)巩固加深,迁移拓展
1、其实这些图形在生活中无处不在,请你在教室中找一找哪些物体的面是我们今天认识的图形。
2、老师也找到了几个图形,这些交通标志的表面都是什么图形呢?(出示交通标志的卡片)
小结:正是这些交通标志牌无时无刻都在提醒着我们注意交通安全。
3、那我们的家里也有这样的图形吗?我们先走进明明的家里看一看吧。(出示:68页练一练)
4、除了用积木能描出长方形和正方形,你能不能在方格纸上描出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出示:68页练一练第2题)(教师巡视指导,展示画得好的作品)
【设计意图】加强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和发现的良好学习习惯。
(五)探究长方体、正方体 出示正方体
问:正方体有几个面?都是什么形状的? 学生小组内交流,然后全班汇报。生:有6个面,都是正方形 师:你是怎么数出来的? 生:上下、左右、前后
生:先数出一圈4个,再数出上、下两个面 生:正方体6个面都相等 教师给予充分肯定。师:出示长方体
问:长方体有几个面?各是什么形状的? 生:有6个面。生1:6个面都是长方形 生2:有4个长方形,2个正方形 生3:……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操作,使学生体验到“由形到体”。让学生能够在观察、交流中思考问题,培养独立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六)实践应用,思维拓展 1、68页“练一练”第3题,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涂色,数一数。(有序地数)看谁涂得又快又漂亮。
【设计意图】动手操作,加深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的认识。
2、“练一练”第4题。
【设计意图】增加知识面的广度和深度,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扩展和延伸。
3、欣赏图形。
(七)总结评价,体验成功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你认为谁的表现最棒? 【设计意图】学生小组内交流学习的成果,体验成功的快乐。
(八)当堂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