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组织格局创新工作制度
———乡(镇)党政领导支持机制
1.团建工作纳入党建规划制度。乡镇党委将团建纳入党建目标管理,年初与各村党支部签订责任书。乡镇党委每年两次考核各党支部党建工作,乡镇团委随同考核各团支部工作,严格落实“团建不达标,党建不评优”要求。
2.党政研究、交付团组织工作任务制度。乡镇党委重视在完成党政中心工作任务中发挥团组织作用,乡镇党委每年至少两次专题研究部署共青团工作,听取共青团工作汇报,交付共青团员工作任务。
3.党政对团组织经费、资源支持制度。乡镇团委工作经费纳入年度财政预算,每年向乡镇团委拨付工作经费不少于XXX元。乡镇党政每年为乡镇团委征订相关报刊杂志,保证乡镇公共资源给团组织使用。乡镇党政倡导职能机构对乡镇团委开展工作给予资源支持。
4.促进乡镇团干部成长发展制度。乡镇党委在培训学习、推优入党、评先评优等工作中应给予乡镇团委干部特殊支持,特别是对编制外副书记、委员应优先考虑,特别优秀的可推荐作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候选人和编制外团干部所在单位的后备干部。
——————乡(镇)团委工作运行机制
1.团委委员分工负责制度。乡镇团委采取分工协作的形式开展工作。团委书记负责全盘工作,专职副书记负责日常工作。根据编制外副书记、委员自身特长和优势,结合乡镇团委中心工作任务进行明确分工,分别承担相应工作职责。具体分工由全委会讨论通过。
2.团委委员例会和会议议事制度。乡镇团委书记班子成员每月开一次碰头会,每季度召开一次全体团委委员参加的工作例会。年中、年末述职会议可同例会一并召开。结合召开例会建立会议议事制,集体研究、讨论共青团工作。
3.团委委员轮值工作制度。在团委书记的统筹协调下,由1名副书记和1-2名委员每两月轮流值班一次,领办1个项目或举办1项活动,组织广大团员青年积极参与。1名副书记每年至少领办1个项目或主办一项活动,1名委员每年至少参与2个项目或2项活动组织。
4.乡镇团委对团委委员工作考核制度。结合乡镇团委工作实际和分工情况,制定团委委员考核标准,突出对工作实绩和团员青年知晓率、认可度的考核。考核采用述职、评议、测评和走访的方式进行,年中、年末各考核一次,考核结果作为推优、奖惩、诫勉、推出依据。
5.团委委员流动推出制度。团委委员因为工作变动、个人原因不能或者不适合继续担任相应工作的,由本人向乡镇团委和党委提出书面申请,经乡镇团委和党委同意,不再担
任团内相应职务。对不热心共青团工作、长期不履职的委员,乡镇团委应及时报送乡镇党委免去其团内职务。因委员流动退出形成的空缺,在两个月内通过提名、选举等组织程序及时产生。乡镇团委视工作布局需要,应及时调整委员数量结构。
————乡(镇)团委联系青年、整合社会资源机制
1.团委委员联系村团支部制度。团委委员视情况每人联系2-3个村团支部,委员每年到村入户的时间不少于30天。做到上级领导到村检查指导工作必到,村内发生重大突发性事件必到,布置重要工作必到,团支部开展重要活动必到,团员青年要求帮助解决重大问题必到。
2.团委委员走访联系青年制度。团委委员结合分工领域,经常深入青年家中了解青年情绪,倾听青年呼声,及时反映青年的意愿和诉求,帮助解决实际苦难。做到每年为联系点至少办一件实事,至少参加一次联系点的团组织生活,至少参加一次团日活动,至少联系3名农村团员或青年。团委委员坚持进村入户,记好民情日记,做到联系领域团员青年家庭情况清、基本状况清、特长爱好清、就业创业动向清。
3.团代表双询、双联、双评工作制度。“双询制度”即建立重大问题征询团代表意见和热点问题接受团代表质询制度,发挥团代表在重大事项决策和实施过程的参谋助手作
用。“双联制度”,即建立每名团委委员联系3-5名团代表、每名团代表联系3-5名团员制度”,发挥团代表在团群干群关系中的桥梁纽带作用。“双评制度”,即建立团代表监督评议团委班子制度,乡镇团委接受团代表一次团代表工作评议;建立团员监督评议团代表制度,所在小组团员对每年对团代表履职情况进行一次评议,发挥团代表的监督作用。
4.团委委员舆情分析汇报制度。团委委员结合分工领域在村队培养信息联络员,每个村民小组至少1名,每个村至少3名,组建信息联络员队伍。团委委员负责每月至少与联络员联系沟通一次,进行舆情分析,逐级上报,重大问题随时上报。
5.乡镇团委整合社会资源制度。乡镇团委应立足实际,积极主动整合乡镇职能机构工作资源,开展团委工作、服务团委委员。同时应建立激励机制,鼓励团委编制外副书记、委员利用自身特长和优势,力所能及地支持乡镇团委开展工作。
————乡(镇)团委“十二个一”综合工作制度 每半年向党委进行一次专题工作汇报;每年召开一次团员大会或团代表大会;每半年至少开展一次大型活动;督促基层团支部每季度开展一次活动;每名团委委员至少联系一
个村团支部;每名团委委员联系一名重点青少年;每半年开展一次走进青少年活动(包括调研、走访、宣讲、反映诉求、办实事等工作内容);每年至少面向全体团员上一次团课;每半年集中发展一次团员;每年至少开展一次推优入党工作;督促每个村建立一支农牧业现代化突击队;建立一支稳定的志愿者队伍。
第二篇:街道团工委组织格局创新工作制度
街道党政领导支持机制
1、团建工作纳入党建规划。将团建主动纳入党建目标管理,每年两次向街道党工委汇报团组织自我考核结果。
2、主动承担党政交付团组织工作任务。积极在完成党政中心工作任务中发挥团组织作用,每年至少两次向街道党工委专题汇报共青团工作。
3、争取党政对团组织经费、资源支持。街道团工委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每年工作经费不少于500元。街道党政每年为街道团工委征订相关报刊杂志,保证街道内公共资源给团组织使用。街道党政职能部门能够对团工委开展工作给予资源支持。
4、促进街道团干部成长发展。街道党委在培训学习、推优入党、评先评优等工作中应给予街道团工委干部特殊支持,特别是对编制外副书记、委员应优先考虑,特别优秀的可推荐作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候选人和编制外团干部所在单位的后备干部。
街道团工委工作运行制度
1、团工委委员分工负责。街道团工委采取分工协作的形式开展工作。团工委书记负责全盘工作,专职副书记负责日常工作。本着突出优势、利于工作、注重服务、促进发展的原则,依据副书记及委员所处的行业、身份和特长,设定具体岗位,明确相应职责,按委员所在地域划分若干团员小组,由编制外团委副书记、委员直接负责团员小组的工作,将企业、学校、社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派出所、政府职能部门的青年组织联合起来,形成优势互补、共建共享资源良好局面。
2、团工委委员例会和会议议事。街道团工委书记班子成员每月开一次碰头会,每季度召开一次全体团工委委员参加的工作例会。年中、年末述职会议可同例会一并召开。结合召开例会建立会议议事制,集体研究、讨论共青团工作。可根据会议实际需要,主动邀请街道党工委领导和团区委领导参加会议,还可邀请来自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优秀青年代表参与会议,让辖区更多青年认识、了解共青团工作;查摆工作运行中的问题、不足和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地方,提出需要上级党、团组织协调解决的事宜,听取来自各条战线、各级组织、各个领域的不同声音和意见建议,研究讨论下一阶段团的工作安排。
3、团工委委员轮流值班。在团工委书记的统筹协调下,由1名副书记或1名委员每两月轮流值班一次,并在值班期间负责领办1项活动,组织广大团员青年积极参与。每名副书记每年至少领办1项活动,每名委员每年至少参与2项活动的组织工作。
4、街道团工委对团工委委员工作考核。结合街道团工委工作实际和分工情况,制定团工委委员考核标准,突出对工作实绩和团员青年知晓率、认可度的考核。考核采用述职、评议、测评和走访的方式进行,年中、年末各考核一次,考核结果作为推优、奖惩、诫勉、退出的依据。
5、团工委委员的流动和退出。团工委委员因为工作变动、个人原因不能或者不适合继续担任相应工作的,由本人向街道团工委和党委提出书面申请,不再担任团内相应职务。对不热心共青团工作、长期不履职的委员,街道团工委应及时报送街道党委免去其团内职务。因委员流动退出形成的空缺,在两个月内通过提名、选举等组织程序及时产生。
街道团工委联系青年、整合社会资源制度
1、团工委委员联系团支部。团工委委员每人联系1-2个辖区团支部,委员每年到深入青年群体、团支部的时间不少于10天。做到上级领导到社区检查指导工作必到、社区内发生重大突发性事件必到、布置重要工作必到、团支部开展重要活动必到、团员青年要求帮助解决重大问题必到。
2、团工委委员走访联系青年。团工委委员结合分工领域,经常深入青年家中了解青年需求,倾听青年呼声,及时反映青年的意愿和诉求,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做到每年为联系点至少办一件实事,至少参加一次联系点的团组织生活,至少参加一次团日活动,至少联系3名社区团员或青年。团工委委员坚持进社区入户,记好团情日记,做到联系地域内团员青年家庭情况清、基本状况清、特长爱好清、就业创业动向清。
3、团代表双询、双联、双评。“双询制度”即建立重大问题征询团代表意见和热点问题接受团代表质询制度,发挥团代表在重大事项决策和实施过程的参谋助手作用。“双联制度”,即每名团工委委员联系5名团代表、每名团代表联系5名团员制度,发挥团代表在团青关系中的桥梁纽带作用。“双评制度”,即建立团代表监督评议团工委班子制度,街道团工委接受团代表一次团代表工作评议;建立团员监督评议团代表制度,所在小组团员对每年对团代表履职情况进行一次评议,发挥团代表的监督作用。
4、团工委委员舆情分析汇报制度。团工委委员结合分工地域在社区、“两新”团组织培养信息联络员,每个社区至少2名、每个“两新”团组织至少1名。组建信息联络员队伍。团工委委员负责每月至少与联络员联系沟通一次,进行舆情分析,逐级上报,重大问题随时上报。
5、街道团工委整合社会资源制度。街道团工委应立足实际,积极主动整合街道职能机构工作资源,开展团工委工作、服务团工委委员。同时应建立激励机制,鼓励团工委编制外副书记、委员利用自身特长和优势支持街道团工委开展工作。
街道团工委“十二个一”综合工作制度
1、每半年向党工委进行一次专题工作汇报;
2、每年召开一次团代表大会;
3、每半年至少开展一次大型活动;
4、督促基层团支部每季度开展一次活动;
5、每名团工委委员至少联系一个社区或“两新”组织团支部;
6、每名团工委委员联系一名重点青少年;
7、每半年开展一次走进青少年活动(包括调研、走访、宣讲、反映诉求、办实事等工作内容);
8、每年组织一次团课;
9、每年集中发展一次团员;
10、每年至少开展一次推优入党工作;
11、每年在社区开展一次文明宣传活动;
12、建立一支稳定的志愿者队伍。
第三篇:镇团委组织格局创新工作制度
镇党政领导支持机制
1、团建工作纳入党建规划。将团建工作主动纳入党建目标管理,每年两次向镇党委汇报团组织自我考核结果。
2、主动承担党政交付团组织工作任务。积极在完成党政中心工作任务中发挥团组织作用,每年至少两次向镇党委专题汇报共青团工作。
3、争取党政对团组织经费、资源支持。镇团委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每年工作经费不少于500元。镇党政每年为镇团委征订相关报刊杂志,保证镇内公共资源给团组织使用。镇党政职能部门能够对团委开展工作给予资源支持。
4、促进镇团干部成长发展。镇党委在培训学习、推优入党、评先评优等工作中应给予镇团委干部特殊支持,特别是对编制外副书记、委员应优先考虑,特别优秀的可推荐作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候选人和编制外团干部所在单位的后备干部。
镇团委工作运行制度
1、团委委员分工负责。镇团委采取分工协作的形式开展工作。团委书记负责全盘工作,专职副书记负责日常工作。本着突出优势、利于工作、注重服务、促进发展的原则,结合镇团委中心工作任务进行明确分工,分别承担相应工作职责。具体分工由全委会讨论通过。
2、团委委员例会和会议议事。镇团委书记班子成员每月开一次碰头会,每季度召开一次全体团委委员参加的工作例会。年中、年末述职会议可同例会一并召开。结合召开例会建立会议议事制,集体研究、讨论共青团工作。可根据会议实际需要,主动邀请镇党委领导和团区委领导参加会议,还可邀请来自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优秀青年代表参与会议,让辖区更多青年认识、了解共青团工作;查摆工作运行中的问题、不足和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地方,提出需要上级党、团组织协调解决的事宜,听取来自各条战线、各级组织、各个领域的不同声音和意见建议,研究讨论下一阶段团的工作安排。
3、团委委员轮流值班。在团委书记的统筹协调下,由1名副书记或1名委员每两月轮流值班一次,并在值班期间负责领办1项活动,组织广大团员青年积极参与。每名副书记每年至少领办1项活动,每名委员每年至少参与2项活动的组织工作。
4、镇团委对团委委员工作考核。结合镇团委工作实际和分工情况,制定团委委员考核标准,突出对工作实绩和团员青年知晓率、认可度的考核。考核采用述职、评议、测评和走访的方式进行,年中、年末各考核一次,考核结果作为推优、奖惩、诫勉、退出的依据。
5、团委委员的流动和退出。团委委员因为工作变动、个人原因不能或者不适合继续担任相应工作的,由本人向镇团委和党委提出书面申请,不再担任团内相应职务。对不热心共青团工作、长期不履职的委员,镇团委应及时报送镇党委免去其团内职务。因委员流动退出形成的空缺,在两个月内通过提名、选举等组织程序及时产生。镇团委视工作布署需要,应及时调整委员数量和结构。
镇团委联系青年、整合社会资源制度
1、团委委员联系村团支部。团委委员视情况每人联系1-3个村或“两新”组织团支部,委员每年到村入户的时间不少于10天。做到上级领导到村检查指导工作必到、村内发生重大突发性事件必到、布置重要工作必到、团支部开展重要活动必到、团员青年要求帮助解决重大问题必到。
2、团委委员走访联系青年。团委委员结合分工领域,经常深入青年家中了解青年需求,倾听青年呼声,及时反映青年的意愿和诉求,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做到每年为联系点至少办一件实事,至少参加一次联系点的团组织生活,至少参加一次团日活动,至少联系3名农村团员或青年。团委委员坚持进村入户,记好团情日记,做到联系地域内团员青年家庭情况清、基本状况清、特长爱好清、就业创业动向清。
3、团代表双询、双联、双评。“双询制度”即建立重大问题征询团代表意见和热点问题接受团代表质询制度,发挥团代表在重大事项决策和实施过程的参谋助手作用。“双联制度”,即每名团委委员联系5名团代表、每名团代表联系5名团员制度,发挥团代表在团青关系中的桥梁纽带作用。“双评制度”,即建立团代表监督评议团委班子制度,镇团委接受团代表一次团代表工作评议;建立团员监督评议团代表制度,所在小组团员对每年对团代表履职情况进行一次评议,发挥团代表的监督作用。
4、团委委员舆情分析汇报制度。团委委员结合分工地域在村培养信息联络员,每个村至少2名,每个“两新”团组织至少1名。组建信息联络员队伍。团委委员负责每月至少与联络员联系沟通一次,进行舆情分析,逐级上报,重大问题随时上报。
5、镇团委整合社会资源制度。镇团委应立足实际,积极主动整合镇职能机构工作资源,开展团委工作、服务团委委员。同时应建立激励机制,鼓励团委编制外副书记、委员利用自身特长和优势支持镇团委开展工作。
镇团委“十二个一”综合工作制度
1、每半年向党委进行一次专题工作汇报;
2、每年召开一次团代表大会;
3、每半年至少开展一次大型活动;
4、督促基层团支部每季度开展一次活动;
5、每名团委委员至少联系一个村团支部;
6、每名团委委员联系一名重点青少年;
7、每半年开展一次走进青少年活动(包括调研、走访、宣讲、反映诉求、办实事等工作内容);
8、每年组织一次团课;
9、每年集中发展一次团员;
10、每年至少开展一次推优入党工作;
11、每年在村屯开展一次文明宣传活动;
12、建立一支稳定的志愿者队伍。
第四篇:乡镇组织格局创新工作总结
***乡共青团组织格局创新工作总结
我乡团委在各级团组织和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调查研究,精心制定方案,严密组织实施,工作取得预定的成效。共青团组织格局创新工作的开展进一步拓宽了乡团委的用人渠道、进一步优化了乡团委领导班子的结构、进一步增强了乡团委的凝聚力和创造力、进一步推动了乡团委各项工作的开展、进一步提升了全乡团建工作的整体水平。现就我乡团委工作组织格局创新工作总结如下:
一、主要做法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为团组织格局创新工作的顺利完成提供保证
为保证本次团组织格局创新工作有序进行,7月中旬我乡成立了以分管领导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同时制定了具体的工作实施方案。
(二)深入调研,精心组织,为团组织格局创新工作的有效完成奠定基础
为顺利完成本次团组织换届选举工作,准确地掌握当前我乡团组织的现状,制定科学的具体工作计划。我乡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把工作重心放在了调查摸底和宣传发动上。一是对所辖村的青年数、团员数进行统计和调查。特别是把各乡优秀青年的调查和统计作为重中之重的基础工作来抓。
证广大团员青年民主权利的基础下,严格按照《关于开展乡镇共青团组织格局创新工作的通知》中的工作原则,和《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章程》和《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基层组织选举规则(暂行)》的相关要求,进一步规范选举的操作流程。
二、成绩与效果
(一)营造了民主选举的良好氛围。
由于我乡在团组织格局创新中领导有力,宣传动员到位,依法操作规范,组织协调有序,极大地激发了基层广大团员青年的对于团组织的热情,为下一步基层团建的开展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二)拓宽了基础团组织的选人用人渠道。
此次团组织格局创新,真正把素质高、能力强、作风实的优秀青年选进团组织,从制度安排、干部配备、工作指导上切实提高了农村基层团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为扎实推进基层团组织民主建设和团干部队伍建设,更好地团结带领团员青年在建设和谐**中发挥生力军作用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三)进一步增强了乡团委的凝聚力、创造力和影响力。选用编外人员到乡团委任职,让社会上各层次的去年精英、青年带头人、致富能手,或是不同专长、特长的青年同志有机会到乡团委服务、带领全乡青年朋友创造事业新局的
第五篇:组织格局创新工作规范
黄石港区基层团组织格局创新工作规范 为深入贯彻落实团中央进一步加强团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的意见和要求,按照团省、市委的部署,结合我委的工作的实际情况,对共青团组织格局创新工作提出以下操作规范。
一、目的和任务
1、主要目的。通过开展团组织格局创新工作,拓宽基层团组织联系青年和整合资源的渠道,增强基层团组织的活力,解决基层团组织普遍存在的工作力量不足、缺乏组织活力、联系青年渠道单一等问题,努力探索“使团的基层组织网络覆盖全体青年,使团的各项工作和活动影响全体青年”的实现路径。
2、主要任务。(1)在争取黄石港区党委和组织部门同意和支持的前提下,严格按照上级团委规定的标准和程序,积极稳妥地开展团组织格局创新工作。(2)加强团委工作力量配备,增配委编制外副书记、委员。(3)建立团委科学、高效的工作运行机制,构建区域联动工作格局。(4)合理设计团委工作载体和内容,培育特色工作品牌,发挥团委在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中的基础性作用。
二、人员选配要求
1、选配规模:街道选配团工委编制外副书记的人数一般为4至5人,辖区青年较多的街道可适当增加1至2人,原则上不宜超过7人;团工委委员8至10人,最多不超过12人。
2、选配标准:政治面貌是不限;热爱党,热爱青年工作,自愿义务从事团的工作;能密切联系青年,可以体现某类别青年的代表性;在特定社会领域具有较高威望,能调动一定的社会资源;能够将其本职工作或专业特长与团的工作有机结合,为推进团的事业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3、选配程序: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具体环节,包括政策制定、成立组织机构、宣传发动、人选推荐、确定正式候选人、民主投票、组织考察、任前公示、正式聘任等环节。在人选推荐环节坚持组织推荐、民主推荐和个人自荐相结合。选拔过程中采用适当方式体现竞争性。
4、结构要求:坚持编制内、外,专、兼职相结合的原则,人员结构上要有利于形成正确导向、整合社会资源、扩大联系青年的渠道,有利于推进重点领域团的建设和团的重点工作项目。注意扩大选人视野,从聚集青年较多的工业园区、行业协会以及“两新”组织、青年自组织中选拔副书记。非公职人员一般应不少于团工委副书记总数的二分之一。
5、任期与考核:编制外的副书记不占街道编制和领导职数,不享受相应行政级别和行政待遇。任职一般三年,可根据实际需求,适当延长任期与其所在街道团工委届期同步,任期内因工作调整等原因出缺时应及时增补,任期结束后其所任职务自动卸免。
三、选配工作流程
我委根据人员选配标准中选配程序的要求,结合实际情况,制定适合我区的选配步骤和方式。
1、请示汇报:要向本级党组织和上级团组织汇报团组织格局创新工作,争取党政领导的支持;
2、调研摸底:要对本辖区内团员青年情况进行调研,摸清底子。
3、成立机构:要迅速成立由同级党工委和上级团组织领导参与的选配工作领导小组。
4、制定方案:要在调研摸底的基础上迅速制定本地团组织格局创新实施方案、选配标准和选配程序等。
5、宣传发动:要召开动员大会,并通过一定的宣传手段进行深入宣传发动,确保参与青年的广泛行和代表性。
6、人选推荐:要采用组织推荐、民主推荐和个人自荐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原则上报名人数要多于拟增配人数。
7、资格审查:要选配工作领导小组要对报名人选进行资格审查,确定正式候选人。
8、民主投票:要通过召开团员代表大会、代表会议,有条件的地方可组织竞职测评会,组织候选人进行竞选(或竞职)演说,以民主投票的方式选出编制外团工委副书记、委员拟任人选。
9、组织考察:要选配领导小组要对民主投票选举产生的编制外团工委副书记、委员拟任人选进行考察。
10、任前公示:要经组织考察合格的拟任人选报同级党工委和上级团委批准后,进行任前公示。
11、发文任命:公示完毕后,要由党工委和上级团委联合或单独发文,对新当选的编制外副书记、委员进行正式任命。
四、机制保障
团工委在同级党工委的领导下,切实加强团工委的机制建设。
1、完善党建带团建工作机制。要抓住团组织格局创新工作的契机,争取同级党工委对团工作的重视与支持,完善党工委定期研究团工作机制、建立党建带团建工作责任书签订机制、团工作经费纳入预算机制、团工作纳入党建同步考核机制;要加强团干部队伍建设,做到体制内街道团干部配备到位、待遇到位、作用到位;要推广基层支部直选海选、建立完善团工委班子述职评议制度,切实推进基层团内民主。
2、完善区域共建机制。要按照分片分线联系、协调共建的原则,明确街道书记班子职责分工,建立岗位目标责任制,统筹安排辖区内的组织建设、队伍管理、资源协调等工作。要探索轮值制等形式,推动区域内团组织打破行政隶属关系,突破领域的限制,建立区域内共青团工作联席会议机制,研究和解决青年最关心、最突出的问题,促进整体活跃。
3、完善项目化运行机制。围绕服务党政中心工作、服务青年成长成才,根据各领域、各行业团工作的特点,按照团工作项目化运作的要求,确定、分解、落实工作项目,以项目建设为牵动,促进各条战线团组织的活力提升、作用发挥。
4、建立合理的运作机制。要探索实行每月一次,编制内、外团干部共同参与的定期工作例会制度,保证编制外团干部能够有效参与团工委的决策和重要工作。同时要探索不定期的沟通交流制度,加强彼此之间的交流,形成稳定的议事机制和协作机制。要探索建立任职承诺和述职制,强化团员青年对团干部及团工作的监督,从而提升团干部做好团工作的责任意识。
5、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要强化编制外团干部对团组织的归属感,激发和保护好他们的工作热情。对于编制外的副书记,要通过考核激励,进一步强化责
任感,激发荣誉感,对工作完成较好的副书记进行表彰,在推优入党、推干荐才、评优评奖等工作中给予优先考虑,特别优秀的可推荐他们作为区人大代表候选人。要积极为编制外团干部搭建舞台、创造条件、优化环境,使他们在各自的职业领域、专业领域能够更好地发挥潜能、展现才华、取得成就、实现价值。
6、建立定期培训机制。对编制外团干部要注重个性化、差别化的培训,既要统筹兼顾团内业务培训与相关学科知识支撑的关系,又要侧重他们在联系青年和开展工作中所需要的沟通交流技巧、组织活动、青年权益维护、志愿服务精神培养等知识的培训,帮助他们尽快适应新的角色,使他们成为受青年普遍欢迎的带头人。
五、品牌建设
1、要以特色树品牌。要深化长期以来形成的青年文明号、志愿者、青年创业创新行动、青少年关爱行动、区域共青团整体化建设等共青团品牌工作,结合各自实际,继承传统、勇于创新,努力做到“一街一品”。
2、要以项目促品牌。要以品牌建设为目标,进一步落实品牌建设的理念、方法和要求,重点抓好各类项目的设计和落实。在各类项目的稳步推进过程中着力探索符合街道层级的工作内容和项目体系,实现以需求定项目,以项目育品牌,以品牌促共青团事业。
3、要以机制推品牌。团组织格局创新和项目体系建设必须坚持不懈抓落实、抓深化,并大力推进制度建设,建立机制保障。对于行之有效的传统工作项目,要集中精力持之以恒地抓;对于新的工作项目,要深入探索,稳步推进。要始终保持狠抓落实、狠抓深化的力度和韧劲,以项目为抓手,以机制为保障,着力打造共青团工作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