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对因材施教的理解
在词典中对因材施教的解释是这样的:因:根据;材:资质;施:施加;教:教育。指针对学习的人的志趣、能力等具体情况进行不同的教育。因材施教也就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
因材施教出 处 《论语〃为政》子游问孝、子夏问孝朱熹集注引宋程颐曰:“子游能养而或失于敬,子夏能直义而或少温润之色,各因其材之高下与其所失而告之,故不同也。” 所谓因材施教,是指教师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使教学的深度、广度、进度适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同时考虑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个性差异,使每个人的才能品行获得最佳的发展。因材施教不但是我国古代教学经验的结晶,还是现代教学必须坚持的一条重要原则,它具有非常丰富的现代价值。实行因材施教, 对培养适应时代需要的创新型人才,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因材施教原则是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一定年龄阶段的学生,他们的心理特点和智力水平既有一定的普遍性,又有一定的特殊性,教学中针对学生的共同特点和个别差异,因材施教,有利于扬长避短,长善救失,有利于多出人才,早出人才,快出人才。传统的教育在很大的程度上是一种单
一、机械的模式化教育,面对兴趣爱好、知识基础、认知结构、能力水平千差万别的学生,他们忽视孩子们的个性差异,对学生制定统一的目标,用同样的方法,做同样的练习,要求同样的步伐,从而导致差生吃不饱,而优等生却消化不了,天才的学生不能脱颖而出。学生犹如被填充的容器,失去了自我,失去了原有的个性,这显然不符合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这种教学容易扼杀孩子的创新能力,导致学生因为别扭、困难而厌学,丧失了学习的主动性,丧失了原有的灵性。
那么教师如何因材施教呢?
(1)对学生的一般知识水平、接受能力、学习风气、学习态度和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知识储备、智力水平以及思想、身体等方面的特点,都要充分了解,以便从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教学。
(2)教学中既要把主要精力放在面向全班集体教学上,又要善于兼顾个别学生,使每个学生都得到相应的发展。
(3)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提出不同的要求,分别设计不同个性特点学生成才的最优方案 其实因材施教的真正含义也就应该是让孩子自由的发挥所长。
第二篇:对因材施教的理解
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
所谓因材施教,是指教师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使教学的深度、广度、进度适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同时考虑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个性差异,使每个人的才能品行获得最佳的发展。因材施教不但是我国古代教学经验的结晶,还是现代教学必须坚持的一条重要原则,它具有非常丰富的现代价值。实行因材施教, 对培养适应时代需要的创新型人才,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因材施教原则是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一定年龄阶段的学生,他们的心理特点和智力水平既有一定的普遍性,又有一定的特殊性,教学中针对学生的共同特点和个别差异,因材施教,有利于扬长避短,长善救失,有利于多出人才,早出人才,快出人才。
传统的教育在很大的程度上是一种单
一、机械的模式化教育,面对兴趣爱好、知识基础、认知结构、能力水平千差万别的学生,他们忽视孩子们的个性差异,对学生制定统一的目标,用同样的方法,做同样的练习,要求同样的步伐,从而导致差生吃不饱,而优等生却消化不了,天才的学生不能脱颖而出。学生犹如被填充的容器,失去了自我,失去了原有的个性,这显然不符合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这种教学容易扼杀孩子的创新能力,导致学生因为别扭、困难而厌学,丧失了学习的主动性,丧失了原有的灵性。
那么我们教师如何因材施教呢?
(1)对学生的一般知识水平、接受能力、学习风气、学习态度和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知识储备、智力水平以及思想、身体等方面的特点,都要充分了解,以便从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教学。
(2)教学中既要把主要精力放在面向全班集体教学上,又要善于兼顾个别学生,使每个学生都得到相应的发展。
(3)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提出不同的要求,分别设计不同个性特点学生成才的最优方案
第三篇:我对因材施教的理解
我对因材施教的理解
一个家长跑到办公室,跟他儿子的任课老师说起他儿子的学习情况。他总结自己的儿子就是心态特别好,什么事情也无所谓,考试得多少分都不影响他的情绪。“要是成年人这个样是件好事,说明心理承受力强,但这么点的孩子就这样真叫人发愁”。他父亲总结道,后来他说到让老师哄着他儿子学,并坚信自己的儿子到了高中潜力会很大。最后这个家长说话的语调才从欢快中降下来,感觉比较沉重地说:“怪我让他上学早了,他幼儿园大班没有念,直接从中班上的小学”。现在这样的情况很多,正如有些老师说:简直把咱们当成幼儿园老师了。很多孩子在心理年龄还停留在小学三、四年级的时候就让孩子上了初中,导致老师、家长、学生都累。我孩子上学的时候,我征求了心理系教授的意见,她说:如果你的孩子各方面能力发展水平都很强,且身体也十分棒,你可以让他早上学,如果不具备这样两条,千万不要早上,尤其男孩子。现在证明了不满足这样两个条件的学生,在各项活动中都处于十分被动状态,这对孩子的性格发展是极为不利的,而且学习需要老师、家长盯着,孩子没有达到所在年级相应的承受力,总在逃避,影响了孩子的正常发展。在这样的情况下,作为老师和家长一定要注重调动孩子的自我意识,而不能过分强制,否则这种不正常的发展会一直持续,影响孩子一生的生活和发展。这里的因材施教就是:调动孩子的自我意识,而不能过分强制,不能仅看到眼前的得与失,而应尽量调整孩子的心理年龄与他们所在的年级处于一种平衡状态。如果家长和老师不注意培养孩子的自我意识,则会使他们所处的年级与他们的心理年龄不相符,差距越来越大,造成拖不动、拉不动的后果,使学生厌倦、逆反,使老师和家长精疲力竭、力不从心。当然,在注重学生自我意识培养的同时还要加强管理,否则会不成体统。
对那些老师、家长说句话就很上心的学生,要尽量让他们自主发展,以鼓励、引导为主,不去过多干涉,则有利于学生的发展。自主发展不等于放任自流,要给他们自己做主的机会,别压制多鼓励,要给他们约束,但要适度。
孩子的距离就在老师和家长不经意中慢慢拉开,到一定程度时则无法收拾。
第四篇:因材施教
摘要:小学数学教师都应该深刻认识到学生个体差异性,切忌教学时实施一个标准,搞一刀切,而必须尊重个性差异、实行因材施教。因为因材施教是实施差异性教学的核心,而分层教学是实施因材施教的有效方式。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因材施教
一、因材施教是实施差异性教学的核心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提出教学各因其材,墨子也主张教学要照顾学生的实际水平,做到“深其深,浅其浅,益其益,尊其尊”。教育学家维果茨基认为教师应该对每个学生的两种发展水平有清醒的认识,即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和可达到的发展水平,可达到的发展水平是指儿童还不能独立地完成任务,但在成人的帮助下,在集体活动中,通过模仿,却能够完成这些任务。这两种水平之间的距离,就是“最近发展区”,只有把握“最近发展区”,才能加速学生的发展。布鲁姆通过对学生学习的研究,指出学生在学习能力和学习速度上有一定差异。但是,如果提供适当的学习条件,特别是为中等生和学困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条件,90%以上学生的学习效果会变得十分相似。在一个班内,个性的差异是各式各样的,教师应充分了解每一个学生,对学生因材施教。
二、分层教学是实现因材施教的有效方式
分层次教学是将同一班级学生按一定的标准分成各个同质组,进而实行区别对待的教学方式。教师在同一课时对各组分别实施不同的方法进行教学。在传统授课模式下,容易产生基础较好的学生“吃不饱”、基础较差的学生“吃不了”的矛盾,而分层教学能很好地解决这一矛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为了更好地实现分层教学,我们可从以下几方面来实施。
(一)教学目标分层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对实施教学有导向作用。教师不仅仅要备教材、备教法,更重要的是要备学生。教学目标一般分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教学时,教师应该以学困生“吃得了”、中等生“论文格式”、“年终总结”、“跳一跳摘得到”、优秀生“吃得饱”为原则,既要有统一的教学活动,又要对学困生及时辅导,还要积极创造条件让优秀生充分发挥他们的才智,崭露头角。同时教师需要结合教学的实际情况,对不同类型的学生进行评价,保护学困生的自尊心,鼓励优等生不断超越自我,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二)课堂教学分层
课堂教学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主阵地,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分层教学,因材施教。教学有法而教无定法,只有灵活应用教学方法,对不同的学生实施不一样的教学方法,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时,课堂教学的分层可作如下设计。
1.创设情境:(1)思考:计量一个物体的体积需要看什么?(2)出示一个由12块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木块拼成的长方体积木,问:怎样求出它的体积?
2.提出问题:能否不切开物体,找出一个计算其体积的方法呢?并板书课题: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计算。再问:我们应该掌握哪些知识呢?
然后,根据学生回答归纳: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方法;(板书:方法)学了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有什么用?(板书:应用)。
(三)提问分层
提问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是启发学生思维的主要途径。要真正做好提问分层,教师在设计问题上必须认真研究。要根据不同水平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提出不同的问题,启发学生思维活动,循序渐进地掌握新知识。例如,教学“数位表上的游戏”时,教师可以分三个层次进行设问:第一层:(1)在数位顺序表上,右边第一位是什么位?第二位,第三位呢?(2)在个位上放上1个小圆片表示几?在百位上放上2个小圆片表示几?(3)523这个数是由几个百,几个十,几个一组成的?(4)你能用小圆片在数位表上摆出这个数吗?第二层:(1)还是523,小胖想在数位表上加上一个小圆片可以怎样放?(2)放在个位上这个数是几? 比523多了多少?其中的原因是什么?(3)放在十位上呢? 比523
多了多少?其中的原因是什么?(4)放在百位上呢? 比523多了多少?其中的原因是什么?最后一层:(1)还是523,移动一个小圆片,可以得到哪些数?(2)有没有规律,一个也不漏?(3)观察所得到的6个数,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这样分层提问,逐步增加了问题的难度,能满足不同能力的学生的学习愿望,使学生的兴趣更浓,掌握更多新知。
(四)练习分层次练习是强化知识和技能的有效方式,是数学学习的必要环节。因学生存在着差异性,教师在练习时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进行。例如:在学生学完《长方体的表面积》内容后,教师可以设计一组渐进性的练习题,包括三种练习。
1.模仿性练习。一个长方体的形状大小为:长3分米,宽1.5分米,高1.2分米,它上、下两个面的面积分别是多少平方分米?它左、右两个面的面积分别是多少平方分米?它前、后两个面的面积分别是多少平方分米?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
2.发展性练习。一个长方体木箱,长1.2米,宽0.8米,高0.6米。做这个木箱至少要用多少平方米木板?如果这个木箱不做上盖呢?
3.综合性练习。把第一题的木块平均分成三块后,木块的表面积增加多少平方厘米?总之,小学教师应该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和发展观,正确看待和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注重培养学生的健康学习心理,促进学生自主发展,不断优化课堂教学,使自己的教学在水平和深度上更加接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数学水平的提高,使全体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都得到发展,真正实现全体学生的共同进步和均衡发展。
由于小学生接受数学知识方面有的反应快理解快,有的则反省迟钝理解慢,因此,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因材施教。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达到快乐学习的目的。因材施教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将所任教的学生,按学习能力状况划分为不同的层次,从而展开教学,来提高教学效率的一种教学方法。下面就谈谈本人在因材施教教学中的一些体会。
一、适性教育的必要性。
首先,我们必须要承认人的个性差异。受遗传因素、家庭教育及社会环境因素影响,每个学生对于数学的理解能力、学习兴趣、感悟能力有着很大的差异,以及受其基础知识掌握的影响。学生在学数学的过程当中就自然而然的出现优劣。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就会发现有些学生根本不需要老师多讲,知识掌握得很好,一节课下来迫于纪律的约束,老老实实陪着读书,浪费了许多时间。这种学生一般占一个班的四分之一左右。还有一些学生,老师按照正常的授课他们也只能听到8分懂,学得糊糊涂涂。一个班大概也占四分之一左右。面对这种“吃不饱”和“吃不了”的现象,如果我们的教学采用一刀切的原则,势必就会造成好的学生得不到培养,成绩差的学生得不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因此受到很大的打击。这时,因材施教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课堂教学的因材施教。
要做好因材施教教学,首要任务是对学生要有全面深刻的了解。从学生的智力因素、学习习惯、基础知识各各方面都要了如指掌。把学生从知识能力方面分为好中差三类,当然这种分类应该是模糊的,不公开的,只是存在于老师的心目当中,并不要向学生宣布,更不能以此来安排学生座位。以免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不利于班级的团结。把学生分好类后,课堂上就可以分槽喂养了。
1、知识结构设计的合理安排
数学课本和课程标准对学生的要求都是针对中等学生而制定的,它要面对绝大部分的学生。如果我们的课堂只是讲了这一点点东西,部分优秀的学生就会觉得太简单,课堂上很无聊。我们要在数学课堂上设计一些课外的、富有挑战性的知识补充进来,或者把课本上的一些知识发散开来,以满足部分学生的需要。
2、问题上的优化设计
不同层次的学生,我们要给他们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老师的提问是很有艺术性的,问得太难学生答不上,最后老师自问自答,课堂沉闷,问得太简单,学生得不到提高,也觉得没意思,课堂显得没有深度。要把握好问题的难易度,给不同层次的学生提难易适度的问题,要让他们想一想能够得着,就是我们平常说的“跳一跳,摘到桃子”。还要跟据学生的个性特点,提他感兴趣的问题,调动他的积极性。想像力非富的学生多提猜测性的问题,理解力较强的学生多提逻辑思维性的问题,表达能力强的学生多提概括性的问题,胆小腼腆的学生多提书上能找到答案的问题,成绩较差的学生多提基础知识概念性的问题„„等等。好的问题能让全班的孩子都参与到课堂中来,让每一个孩子都体验到成功的感觉,我们的课堂也因此变得生动而活泼。
3、教学上不同的要求
不同层次的学生,对于知识的形成过程和掌握程度我们都要有不同的要求。过高或过低的要求都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如在教学《圆的面积计算》这个内容时。公式的推导过程复杂而难以理解,字母运算也较多,理解能力较差的学生根本就不能掌握。这时我只要求这些学生掌握最后的计算公式就可以了,对于理解能力
较强的学生,对于公式推导过程一定要求掌握。邓小平同志说过,我们教师培养的大部分是普通劳动者。对于学生当中的后进生,我们教师确实要做到心平气和,课堂上也允许个别学生听不懂课,到了课后我们还可以用单独辅导来弥补。三、课后练习的布置
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我准备了三套作业。一套是全班都要做的,即当天新授的内容必需巩固的知识。一套是思考题,每日一题,给班上思维能力强的学生做,带有一定的趣味性。一套是根据实际情况对班上部分成绩落后的学生出的基础题,多数是计算类,文字题或近段时间内他们掌握不太好的知识点,等等。因为每套题目的量都不大,学生是选择性的做,所以并没有加重学生的作业负担。知识本是一种积累,一个学期下来,做思考题的同学可以做到60道左右,见多识广了,思维自然也开阔了。有时我忘记出题目,学生还追着要做,而且做思考题的同学还越来越多。做计算题、基础题的同学受到长期训练,计算能力也得到显著提高,基础知识也打牢了。
四、分层评价
把智力水平不同、基础能力不同的学生用一个标准来评价,很显然是不科学也是不平等的。这种评价方式会让基础差的学困生永远抬不起头,也让成绩优秀的学生高高在上,产生优越感。我的方法是分层评价。我把班上成绩接近的学生按4人或5人分为一组,小组内的同学从作业、平时测验、上课回答问题等方面来进行竞争。因为同组的同学实力相当,所以竞争也非常激烈。一个月评选一次,加以奖励。这样成绩中下等的学生拥有同样获胜的机会,也能得到奖品,他们的自信心也能得到极大的提高。成绩非常好的学生,由于同组的实力都很大,也会失败,更加激起他们的斗志,让他们知道,只有加倍的努力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时刻都有紧迫感。
在这两年的教学与探索教学中,我觉得因材施教教学对提高教学质量有着很大的作用。关键在于在平常教学中要坚持,只要做到持之以恒,把细节做好,功到自然成。
第五篇:因材施教
北宋初年著名教育家胡瑗首创分斋教学和主副科制度,其思想理论基础正是“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创立了一套独特的完整的教学理论和方法,史称“苏湖教法”。在教学中,他善于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来组织教学,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各就其性之所近,选定专攻科目,因此,每个人都能够各尽其材,学有所得。这种“因材施教”,不仅具有分科教学的性质,把学生培养成专业有用之才,而且具有为学生选定致力于事业方向的指导作用,使学生获得就职就业的知识技能。这是教育上的一个创举。经胡瑗二十余年在苏湖两地及京师太学的教育教学实践,培养了“先后至一千七百余弟子”,皆能裨于世用,由一地方教学法跃升成为了中央高等学府的教学法。在中国教育制度史上,胡瑗先生的“苏湖教法”第一次在同一所学校中分设经义斋和治事斋;第一次将实用学科与儒学经典放在同等地位上;第一次创立并实施分科教学和必修、选修制度,第一个提出了在集体教学的条件下通过分科进行因材施教,比以往在个别教学条件下的因材施教大大前进了一步。张载认为“教人至难,必尽人之材,乃不误人”,并要求教师对学问道德有精深的造诣,对人有全面的了解。张载的因材施教、尽人之材的教学观点,既继承了孔子、《学记》的思想,又有自己的体会和发明,内涵丰富全面。
程颢、程颐对孔子的因人而教思想推崇备至,他们把这一经验第一次概括成“因材施教”的思想,将其上升到理论的高度。他们说:“西北东南,人材不同,气之厚薄异也”,“君子教人,或引之,或拒之,或各因所亏者而成之而已”,“强勇者抑之,畏缩者充而养之。”可见二程对孔子“因材施教”思想领会之深。南宋教育家朱熹从人性论的角度出发,认为“禀气有异”,故资质不同,进而提出教育“必尽人之材”的主张。所不同的是,他从理,.论上做了新的论证,并在实践中提出了新的措施。朱熹关于实施因材施教这一教学原则的主张,同以往教育家提出的见解相比,更加深入和具体了。
明清时期,统治者为了巩固其封建统治,重视教育的作用,“因材施教”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明代中叶的教育家王守仁,对“因材施教”给予了新的解释,认为教学不单在于使人学到知识,发展道德理性,而更重要的是在于成就每一个性的独立人格。他说:“圣人教人不是个束缚他通做一般,只如狂者便从狂处成就他,狷者便从狷处成就他。人之才气,如何同得。” “因人而施,质异也;同归于善,性同也。”主张教育旨在成就不同学者的主观个性,造就豪杰之士的战斗精神,完成每一个性的独立人格,从辨证的角度阐述了在教育过程中处理好一般与个别的关系,。“教无定法”、“因人而施”这八个字,概括既简要又准确,是孔子“因材施教”教学思想的进一步深化发展。明末清初的教育家王夫之、颜元,在讲学授徒的实践活动中,也采用“因材施教”的原则教导诸生。王夫之说:“教思之无穷也,必知其人德性之长而利导之,尤必知其人气质之偏而变化之。” “顺其所易,矫其所难,成其美,变其恶,教非一也。”颜元也说:“人之质性各异,当就其质性之所近,心志之所愿,才力之所能以为学,则易成圣贤,而无龃龉捍格、终身不就之患。”他们都认为人性不同,才力各异,应当“因材施教”,导其所长,矫其所短,使学生“竭尽上达之旨”。
以上,我们十分清楚的看到,“因材施教”走过了它漫长而辉煌的历程,是从孔子的原始模式向着理性化模式不断演进的,它是一个随着社会的前进而前进,随着教育的发展而发展的动态的教育命题,包容着丰富的教育思想。因为它在时间上具有延续性,表现为环环相串,在空间上具有广袤性,表现为环环展开。环环相串和环环展开的统一,像个不断扩大的‘同心圆’。这就是“因材施教”的历史演进轨迹,表现出它的历史永恒性。这个永恒性,为“因材施教”提供了走向现代化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