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法律基础及电子银行
商业银行经营的范围:吸收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办理国内结算、办理票据承兑贴现、发行金融债券、代理发行,兑付,承销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从事同业拆借、买卖,代理买卖外汇、从事银行卡业务、提供信用证服务及担保、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提供保管箱服务、经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经营范围由商业银行章程规定,报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批准。商业银行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可以经营结汇,售汇业务。
商业银行的法律特征:商业银行具有是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负盈亏,自我约束的企业法人。以其全部法人财产独立承担民事责任。商业银行的法律地位或性质是有限责任公司,包括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形式。
贷款的业务规则:1贯彻国家产业政策规划2严格贷款审查,贷款分离规则3贷款担保规则:保证贷款,抵押贷款,质押贷款4借款合同原则 应当与借款人订立书面合同5执行利率政策规则6资产负债比例管理规则7关系人贷款规则:不得发放信用贷款,发放担保贷款的条件不得优于其他借款人同类贷款的条件8依法贷款规则9借款人还款付息规则 贷款的担保:《担保法》规定法定的担保方式有:保证、抵押、质押、定金和留置五种。商业银行贷款担保通常采用:保证、抵押、质押三种。
合同的保全:是指法律为防止因债务人财产的不当减少给债权人的债权带来危害,允许债权人或者第三人行使代位权或者撤销权,以保护其债权的制度。
电子银行:是指商业银行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通过语音或其他自动化设备,以人工辅助或自助形式,向用户提供的方便快捷的金融服务。
网上银行:是指采用因特网数字通信技术,以因特网作为基础的交易平台和服务渠道,为客户提供综合、统一、实时、安全的零售和批发的全方位金融业务服务的商业银行或金融机构。
手机银行:又称为移动银行,是利用移动通信网络及终端办理相关银行业务的简称。
商业银行经营的范围:吸收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办理国内结算、办理票据承兑贴现、发行金融债券、代理发行,兑付,承销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从事同业拆借、买卖,代理买卖外汇、从事银行卡业务、提供信用证服务及担保、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提供保管箱服务、经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经营范围由商业银行章程规定,报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批准。商业银行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可以经营结汇,售汇业务。
商业银行的法律特征:商业银行具有是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负盈亏,自我约束的企业法人。以其全部法人财产独立承担民事责任。商业银行的法律地位或性质是有限责任公司,包括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形式。
贷款的业务规则:1贯彻国家产业政策规划2严格贷款审查,贷款分离规则3贷款担保规则:保证贷款,抵押贷款,质押贷款4借款合同原则 应当与借款人订立书面合同5执行利率政策规则6资产负债比例管理规则7关系人贷款规则:不得发放信用贷款,发放担保贷款的条件不得优于其他借款人同类贷款的条件8依法贷款规则9借款人还款付息规则 贷款的担保:《担保法》规定法定的担保方式有:保证、抵押、质押、定金和留置五种。商业银行贷款担保通常采用:保证、抵押、质押三种。
合同的保全:是指法律为防止因债务人财产的不当减少给债权人的债权带来危害,允许债权人或者第三人行使代位权或者撤销权,以保护其债权的制度。
电子银行:是指商业银行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通过语音或其他自动化设备,以人工辅助或自助形式,向用户提供的方便快捷的金融服务。
网上银行:是指采用因特网数字通信技术,以因特网作为基础的交易平台和服务渠道,为客户提供综合、统一、实时、安全的零售和批发的全方位金融业务服务的商业银行或金融机构。
手机银行:又称为移动银行,是利用移动通信网络及终端办理相关银行业务的简称。
商业银行经营的范围:吸收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办理国内结算、办理票据承兑贴现、发行金融债券、代理发行,兑付,承销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从事同业拆借、买卖,代理买卖外汇、从事银行卡业务、提供信用证服务及担保、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提供保管箱服务、经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经营范围由商业银行章程规定,报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批准。商业银行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可以经营结汇,售汇业务。
商业银行的法律特征:商业银行具有是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负盈亏,自我约束的企业法人。以其全部法人财产独立承担民事责任。商业银行的法律地位或性质是有限责任公司,包括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形式。
贷款的业务规则:1贯彻国家产业政策规划2严格贷款审查,贷款分离规则3贷款担保规则:保证贷款,抵押贷款,质押贷款4借款合同原则 应当与借款人订立书面合同5执行利率政策规则6资产负债比例管理规则7关系人贷款规则:不得发放信用贷款,发放担保贷款的条件不得优于其他借款人同类贷款的条件8依法贷款规则9借款人还款付息规则 贷款的担保:《担保法》规定法定的担保方式有:保证、抵押、质押、定金和留置五种。商业银行贷款担保通常采用:保证、抵押、质押三种。
合同的保全:是指法律为防止因债务人财产的不当减少给债权人的债权带来危害,允许债权人或者第三人行使代位权或者撤销权,以保护其债权的制度。
电子银行:是指商业银行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通过语音或其他自动化设备,以人工辅助或自助形式,向用户提供的方便快捷的金融服务。
网上银行:是指采用因特网数字通信技术,以因特网作为基础的交易平台和服务渠道,为客户提供综合、统一、实时、安全的零售和批发的全方位金融业务服务的商业银行或金融机构。
手机银行:又称为移动银行,是利用移动通信网络及终端办理相关银行业务的简称。
商业银行经营的范围:吸收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办理国内结算、办理票据承兑贴现、发行金融债券、代理发行,兑付,承销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从事同业拆借、买卖,代理买卖外汇、从事银行卡业务、提供信用证服务及担保、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提供保管箱服务、经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经营范围由商业银行章程规定,报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批准。商业银行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可以经营结汇,售汇业务。
商业银行的法律特征:商业银行具有是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负盈亏,自我约束的企业法人。以其全部法人财产独立承担民事责任。商业银行的法律地位或性质是有限责任公司,包括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形式。
贷款的业务规则:1贯彻国家产业政策规划2严格贷款审查,贷款分离规则3贷款担保规则:保证贷款,抵押贷款,质押贷款4借款合同原则 应当与借款人订立书面合同5执行利率政策规则6资产负债比例管理规则7关系人贷款规则:不得发放信用贷款,发放担保贷款的条件不得优于其他借款人同类贷款的条件8依法贷款规则9借款人还款付息规则 贷款的担保:《担保法》规定法定的担保方式有:保证、抵押、质押、定金和留置五种。商业银行贷款担保通常采用:保证、抵押、质押三种。
合同的保全:是指法律为防止因债务人财产的不当减少给债权人的债权带来危害,允许债权人或者第三人行使代位权或者撤销权,以保护其债权的制度。
电子银行:是指商业银行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通过语音或其他自动化设备,以人工辅助或自助形式,向用户提供的方便快捷的金融服务。
网上银行:是指采用因特网数字通信技术,以因特网作为基础的交易平台和服务渠道,为客户提供综合、统一、实时、安全的零售和批发的全方位金融业务服务的商业银行或金融机构。
手机银行:又称为移动银行,是利用移动通信网络及终端办理相关银行业务的简称。
商业银行经营的范围:吸收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办理国内结算、办理票据承兑贴现、发行金融债券、代理发行,兑付,承销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从事同业拆借、买卖,代理买卖外汇、从事银行卡业务、提供信用证服务及担保、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提供保管箱服务、经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经营范围由商业银行章程规定,报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批准。商业银行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可以经营结汇,售汇业务。
商业银行的法律特征:商业银行具有是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负盈亏,自我约束的企业法人。以其全部法人财产独立承担民事责任。商业银行的法律地位或性质是有限责任公司,包括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形式。
贷款的业务规则:1贯彻国家产业政策规划2严格贷款审查,贷款分离规则3贷款担保规则:保证贷款,抵押贷款,质押贷款4借款合同原则 应当与借款人订立书面合同5执行利率政策规则6资产负债比例管理规则7关系人贷款规则:不得发放信用贷款,发放担保贷款的条件不得优于其他借款人同类贷款的条件8依法贷款规则9借款人还款付息规则 贷款的担保:《担保法》规定法定的担保方式有:保证、抵押、质押、定金和留置五种。商业银行贷款担保通常采用:保证、抵押、质押三种。
合同的保全:是指法律为防止因债务人财产的不当减少给债权人的债权带来危害,允许债权人或者第三人行使代位权或者撤销权,以保护其债权的制度。
电子银行:是指商业银行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通过语音或其他自动化设备,以人工辅助或自助形式,向用户提供的方便快捷的金融服务。
网上银行:是指采用因特网数字通信技术,以因特网作为基础的交易平台和服务渠道,为客户提供综合、统一、实时、安全的零售和批发的全方位金融业务服务的商业银行或金融机构。
手机银行:又称为移动银行,是利用移动通信网络及终端办理相关银行业务的简称。
商业银行经营的范围:吸收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办理国内结算、办理票据承兑贴现、发行金融债券、代理发行,兑付,承销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从事同业拆借、买卖,代理买卖外汇、从事银行卡业务、提供信用证服务及担保、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提供保管箱服务、经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经营范围由商业银行章程规定,报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批准。商业银行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可以经营结汇,售汇业务。
商业银行的法律特征:商业银行具有是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负盈亏,自我约束的企业法人。以其全部法人财产独立承担民事责任。商业银行的法律地位或性质是有限责任公司,包括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形式。
贷款的业务规则:1贯彻国家产业政策规划2严格贷款审查,贷款分离规则3贷款担保规则:保证贷款,抵押贷款,质押贷款4借款合同原则 应当与借款人订立书面合同5执行利率政策规则6资产负债比例管理规则7关系人贷款规则:不得发放信用贷款,发放担保贷款的条件不得优于其他借款人同类贷款的条件8依法贷款规则9借款人还款付息规则 贷款的担保:《担保法》规定法定的担保方式有:保证、抵押、质押、定金和留置五种。商业银行贷款担保通常采用:保证、抵押、质押三种。
合同的保全:是指法律为防止因债务人财产的不当减少给债权人的债权带来危害,允许债权人或者第三人行使代位权或者撤销权,以保护其债权的制度。
电子银行:是指商业银行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通过语音或其他自动化设备,以人工辅助或自助形式,向用户提供的方便快捷的金融服务。
网上银行:是指采用因特网数字通信技术,以因特网作为基础的交易平台和服务渠道,为客户提供综合、统一、实时、安全的零售和批发的全方位金融业务服务的商业银行或金融机构。
手机银行:又称为移动银行,是利用移动通信网络及终端办理相关银行业务的简称。
第二篇:《法律基础》课程电子教案
《法律基础》课程电子教案 绪 论
目的要求: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法律基础》课的任务和内容结构,充分认识学习法学的意义,掌握学习《法律基础》的基本方法,为学好《法律基础》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主要内容:
一、为什么要学法
二、法、法学的定义
三、法律基础课的课程体系和学习方法 教学重点:学习《法律基础》的意义和方法
一、为什么要学法 学习这门课程之前,我们首先必须知道学习法律的重要性,即必须要了解为什么要学法。
请先阅读以下三个有关大学生涉法的真实案例,从中或许可以得到一些启示。案例一:我关他只想找回我的狗,不曾想犯罪了。大学生刘某买的两条狼狗丢失。刘某怀疑是邻家小孩狗娃偷的狗,便用拴狗的铁链把狗娃绑回家中,关在养狗的铁笼里,逼其说出狗的下落。三天后狗娃伺机逃脱。司法机关遂依法以非法拘禁罪将刘某逮捕归案。
在监狱里,刘某回答记者问题时说了标题中的那段话。面对这样的表白,我们感到:一个大学生连起码的法律常识都不懂,犯了法还不自知。但法律是无情的,等待他的将是几年的铁窗生涯。
案例二:在校大学生马某故意杀人案
某在校大学生马某毕业之际为分配好单位,请同乡王某(教师)为其送礼。后来马某发现王某将礼品据为己有而心生怨恨,便乘王某出差之机,将其妻和八岁的女儿杀害。马某被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为什么一个前途光明的在校大学生最终走上犯罪道路,成了凶残的杀人犯? 原因有多方面,最主要的是由于他不学法、不懂法,法制观念淡薄,仅凭一时冲动行事,终成死囚。
案例三:在校大学生张亮维权案
某在校大学生张亮收到家信,得知家中跑运输的汽车被同村田某偷开翻入沟中,修理费花去 2000 多元,停运损失达 1500 多元。田某坚持只付修理费,对其他损失概不负责。
张亮运用所学法律知识回信告知家人,田某侵害行为造成的损失包括:现有财产的损失,如修理费;失去的可得利益,如汽车正常运输时的纯收益。于是建议到法院起诉。最终张亮家人胜诉而得到赔偿。
案例一和案例二给我们的启示是,学法有助于我们不违法或者守法。如果说这种意义是消极的,那么,案例三中张亮用法维护自己家人的合法权益的事实说明,学法还具有维权和护法的积极意义。通过以上三个案例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启示:第一、文化水平高并不等于自身的法律素质就高,大学生也有可能是法盲。第二、在我国法制教育工作还很不完善,许多基础的法律知识还并未被广大群众所掌握。第三、法律知识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难免会碰到这样或那样的法律问题。法学理论工作者认为,在校大学生学法,具有以下重要意义: 1、是培养大学生遵纪守法,维护社会稳定与和谐的需要 2、使大学生正确理解和坚持实行依法治国方略,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需要、是完善和优化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文化素质,使之成为四有人才的需要 4、是实现党的十六大确定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的需要 结语:
在校大学生必须利用在校学习的有利条件,认真学习法律知识,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学会运用法律来解决和思考问题,把自己锻炼成为合格的现代大学生。
二、法、法学的初步定义
党的十五大提出了“依法治国”的宏伟目标,1999 年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对此做出了明文规定,将“依法治国”的方针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那么什么是法,什么又是法学?这都是我们通过学习这门课要解决的问题,其中关于法的含义及其本质、特征、功能等问题,我们将在第一章中学习,现在先来看看什么是法,什么是法学。
(一)什么是法
学习法的含义,先来看看古汉语中法的含义。古汉语中对“灋”的解释是“刑也”。按照《说文解字》,“平之如水,从水。”廌(zhi)是传说中的一种独角兽,能够分辨当事人有罪还是无罪,对有罪的就“触”,对无罪的则不“触”。从词源看,汉字“法”意指“平”“正”、“直”和“公正裁判”,有实体和程序两种含义。与“法”字有关系的另一个字是“律”。据《说文解字》解释,“律,均布也”。所谓“均布”,古代调音律的工具。说明律有规范人们行为的作用,是普遍的人人必须遵守的规范。
如果法与律连用,法强调平、正、直。律强调“人人必须遵守”、“范天下之不一而归于一”。
通过考察,关于法的定义,可以得出以下初步结论: 国家判断人们行为的是非曲直的标准(法)
体现国家判断人们行为的是非曲直标准的人人必须遵守的文件(法律)“法”与“法律”在中文中多数情况下可以通用,但含义不尽相同
(二)法学的概念
在介绍这一概念之前先请大家先来思考以下两道练习题: 第一道是个选择题: 法学产生的具体条件是:.法律资料有一定的积累.职业法学家的出现.国家的产生
第二道是个判断题:
法律思想可能先于法而产生,法学的产生也先于法吗? 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学习法学的基本知识 法学的定义:法学亦称法律学或法律科学,是研究法或法律这一特定社会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从这个定义我们不难看出,法律与法学的概念是不同的。法律是拥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依照立法程序制定和颁布的规范性文件,而法学是研究法律这一社会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法律现象是个比较复杂的概念,它包括法律意识、法律文化,法的创制、实施,法律监督和一切在法律上有意义的行为及法律规范(包括法律文件条款),法律关系(包括由法律关系构成的法律秩序)等等。
法学作为研究法律现象的一门学科,是为了认识这些现象的本质及其产生、发展的规律,为此,法学还必须研究与法律现象有着密切联系的社会关系、社会过程,以及制约着法的存在和发展的经济、政治和社会文化的发展和现状,特别是要研究那些从根本上决定着法的产生、存在和发展的经济状况。但是我们必须明确,研究这些非法律现象是为了认识法律现象这一目标服务的,所以,法学研究的对象仍是一切法律现象的总和。
法学是何时产生的呢?我们知道,法不是从来就有的,自然,研究法的学科也不是从来就有的,法学的产生:法学是社会科学中一门历史悠久的学科,法学是在法律产生和发展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由于研究法律现象的立场、观点、方法的不同,历史上出现了许许多多不同的法学流派,如注释法学派、人文主义法学派、自然法学派和马克思主义法学派,其中马克思主义法学与历史上一切剥削阶级的法学存在根本区别,这种根本区别集中表现在马克思主义法学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作为自己的法哲学基础,实现了阶级性和科学性的统一。
通过以上的学习我们就不难回答前面提出的问题了: 1、法学产生的具体条件是AB A法律资料有一定的积累 B职业法学家的出现 C国家的产生
法律思想可能先于法而产生
法学的产生也先于法吗?(晚于)
三、法律基础课的课程体系和学习方法 为了便于同学们了解和掌握这门课程,先向大家介绍这门课程的课程体系和教学重点。
(一)课程体系
《法律基础》分为三编九章,分别为: 第一编:社会主义法的基本理论 第二编:我国现行的主要法律制度 第三编:国际法律制度
其中,“第一编 社会主义法的基本理论”由两章组成: 我国社会主义法的基本理论
邓小平民主法制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我国的民主法制建设 “第二编 我国现行的主要法律制度”由六章组成: 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行政法是依法行政的法律依据
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依据 经济法是国民经济运行的法律依据 刑法是惩治犯罪的法律武器
诉讼与仲裁是实现实体法的程序法律保障 “第三编 国际法律制度”由一章组成: 国际法是我国对外开放和国际交往的基本准则
(二)、学习方法
法学是一门政治性、实践性都很强的社会科学。学习它必须要有严肃的态度,刻苦的精神和科学的方法,因此在学习中我们应注意掌握好以下方法: 1、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在解决问题上下功夫 法学作为以法律为研究对象的科学活动和知识体系,其本源是包括法律实践在内的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是法学的生命所在,离开社会实践,法学就会变成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法学的理论观点来源于实践,是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实践的理性化,又需要回到实践中,接受实践的进一步检验,在实践中完善和发展。法学的价值在于为实践服务。法学的实践性要求法学家必须围绕党和国家工作的中心开展研究,把法学研究的重心切实转向经济建设,就如何用法律引导、规范和保障市场经济,提供丰富、科学、及时而富有效益的智力支持和理论指导,同时要研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的法律问题,为党和政府决策服务,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法学的发展还有赖于实践的推动。实践需要法学,也解放和推动了法学。
学习本课程就是要联系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实际,联系国际军事斗争的实际,联系本人的思想实际,联系当前我国法律环境的实际,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进行学习、思考、研究和运用。2、把课内学习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 法律基础课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实践性,除在课堂内学习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和法律条文的规定外,还应当结合所学习的内容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拓宽视野,增强能力。可以利用电视录相、电影,参观调查,典型案例分析,模拟法庭、旁听见习,举办法律知识竞赛和请司法机关人员介绍办案工作经验等方法,亲身体验法律的社会作用。只有通过大量的实践才能深刻理解法律的内涵,发现法律中存在的缺陷和问题,为增强法律意识,进行法学理论研究提供必要的前提条件;同时实践中产生的结果也是验证理论研究正误的唯一标准。实践证明,这种方法不仅受到在校学生的普遍欢迎,而且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不仅使学生加深了对法律的理性理解,也提供给他们丰富的感性材料。思考题:、法、法律、法学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2、学习《法律基础》的目的及意义。3、学习《法律基础》的方法。第一章 我国社会主义法的基本理论
目的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着重掌握法律的本质和特征、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社会主义法律的制定和实施、社会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法制的相互关系等内容,了解我国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的含义和法律体系的组成。主要内容:
一、法的历史发展和本质
二、我国社会主义法的本质和特征
三、我国社会主义法律规范和法律体系
四、我国社会主义法的创制和实施
教学重点:
一、我国社会主义法律规范和法律体系
二、我国社会主义法的创制和实施 第一章 我国社会主义法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 法的历史发展和本质
一、法的产生和发展
法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是永远存在的。法是随着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是阶级社会才存在的特殊社会现象,其产生和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法的本质在于它是统治阶级意志的集中体现。
任何社会作为一个整体,都有一定的规则和秩序。如: 氏族习惯:原始社会行为规范 法律规范:阶级社会行为规范
道德规范:共产主义社会行为规范
(一)法的产生
现在请大家思考一个问题: 原始社会的氏族习惯是法吗?
原始社会的社会调整方式是氏族习惯,法在原始社会并未产生 人类学最新研究成果直接证明了这一点
首先,凡是生产力发展仍然处于采集、狩猎以及简单养殖业阶段的社会,其社会调整也是最简单的。
其次,在只有简单的社会分工,不存在私有财产和阶级分化的社会,人们遵守规则主要是由于内在的自发性,出于习惯,而不是出于外部压力的结果。再次,凡是氏族首领权力越小的社会,其社会关系越简单,存在法的可能性越小。最后,在原始社会由于文化单一,有共同的价值观念,历来的习俗完全可以承担社会调整的功能,无需更复杂、高级的调整方式。下面给大家看一道题:
马克思主义法学出现以前,人们普遍认为法是从来就有的,永恒存在的。在这种观念之下,下列哪些现象被认为是法()A.原始社会行为规范 B.自然规律 C.人的理性、民族精神 D.上帝的旨意 ABCD
2、法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是永远存在的。法是随着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是阶级社会的特殊社会现象。法的产生和发展 , 经历了漫长的过程。
3、法随着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产生而产生 人类进入奴隶社会才开始有了法。4、法产生的经济、政治和社会根源 1、经济根源:适应调整经济关系的需要 2、阶级根源:适应调整阶级关系的需要 3、社会根源:适应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需要 5、法产生的标志
国家的产生使正在形成的私有制获得社会普遍承认的形式,并得到国家强制力保证,使法这种新的行为规则具有物质后盾。出现权利与义务的划分 出现专门解决纠纷的机关
(二)法的发展
法在其发展过程中呈现出一种历史的阶段性,表现为不同的历史类型。所谓法的历史类型,是依据法所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及其体现的国家意志的性质的不同而对各种社会的法律制度所做的分类,这是一个与社会形态相联系的概念。法律发展史上曾先后产生过四种类型的法律制度: 奴隶制的法律制度
奴隶制法是指奴隶制国家制定和认可的,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奴隶制法是维护奴隶主阶级的重要工具,是奴隶主阶级利益和意志的表现,其内容由奴隶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来看几幅图片: 封建制的法律制度
封建制法是指封建制国家制定和认可的,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封建制法是维护封建地主阶级的重要工具,是封建地主阶级利益和意志的表现,其内容由封建地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再来看几张图片:
这是格拉提安努斯教令,是教会法的一种。于公元 11 — 12 世纪由意大利一位名叫格拉提安努斯的僧侣编纂而成。这是1832年俄罗斯帝国《法律汇编》 这是公元 12 世纪法国《奥莱龙法集》 资本主义的法
资本主义法是指资产阶级国家制定和认可的,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的总和。资本主义法是维护资产阶级的重要工具,是资产阶级利益和意志的表现,其内容由资产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社会主义的法律制度 前三种类型的法,都是建立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基础上的,都是剥削阶级意志和利益的体现。与此相对立,社会主义法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体现人民的共同意志和根本利益,是最高类型的法。
法的历史类型是马克思主义法学对法作的分类,提示了法的本质。
二、法的本质和特征
(一)法的本质
这是个法学中“争论不休的问题”,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法学的迷津” 法的本质指的是法有别于其他社会现象的特有的质的规定性。马克思主义法学产生前,不同学派曾对法的本质做过不同的阐述: 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宁肯受死而不愿违反雅典的法律,他认为,法是自然的一部分,而人在自然面前是无能为力的。
近代的自然法学派认为,法是体现“永恒正义”的“健全理性”
有的认为,“理性,也就是自然法,指导着有理性的全人类:人们既然都是平等和独立的,任何人就不得侵害他人的生命、健康、自由或财产。”
实证主义法学认为,法是主权者的命令。人类之所以需要法,是一个国君成功统治社会必需的,是维持社会秩序、增进社会整体利益必需的。法律是贯彻统治者意志的一种手段,是君主先行使惩罚权的一种方式。
马克思主义关于法的本质的论述,可以概括为以下方面:(1)法是统治阶级的意志体现。法是一种社会规范,是以国家政权意志形式出现的社会规范。国家政权由执政阶级掌握,因此法首先和主要体现执政阶级意志。法是统治阶级整体利益和共同意志的表现 不是他们各个成员个人的意志和利益的简单相加,更不是个别集团、个别人的任性
如果法只体现统治阶级中某个集团的离开了阶级整体利益的意志,这样的法实际上就是个别人的家规家法或少数人的帮规帮法,马克思说,“法应该是社会共同的,由一定物质生产方式所产生的利益和需要的表现,而不是单个的个人的恣意横行”。
(2)法是被奉为国家意志的统治阶级意志。统治阶级意志并不都表现为法,只有以国家意志表现出来的统治阶级意志才是法。(3)法的内容是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法体现执政阶级意志,但执政阶级意志并非凭空产生,而是由执政阶级生活其中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法作为一种有目的的意识属于上层建筑范畴,是物质关系的反映。因此法便最终决定于构成物质关系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法决定于社会物质生活条件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各个侧面,如物质生产方式、地理环境、人口状况等,对法都具有作用,其中物质生活方式还具有决定性作用;另一方面,法的诸多侧面,如法的产生、特征、本质、作用、价值、发展等许多环节,都决定于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此外,历史传统、国家形式、道德、宗教、政治观念、风俗习惯以至国际环境也都能对法产生重大影响。
(二)法的特征
这里所说的法的特征是指法与上层建筑的其他组成部分(如社会道德规范)相比较而体现的特殊性。、法是一种特殊社会规范
社会关系是人们在生产活动和社会活动中形成的关系。社会关系的建立和存在,又是以人们的行为作为条件的。法正是针对行为而设立的社会规范。但法律是经过抽象概括的行为规范,它无须对具体人或事作出具体指引。
和法的社会规范特征相似的还有纪律、宗教等,都是规定人们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禁止做什么,但法与这些规范相比,还有别的特征。2、法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法的制定和认可是法律创制的主要方式。
所谓法的制定,是指国家机关通过立法活动产生新规范。
所谓法的认可,是指国家对既存的行为规则予以承认,赋予法律效力。3、法以权利和义务为内容 法律通过法律规则体现,具体的法律规则以授权、禁止和命令的形式规定了权利和义务,法律规则的后果则是对权利和义务的再分配。
法律对人们行为的调整主要通过权利义务的设定和运行来实现,因而法律的内容主要表现为权利和义务。、法依靠国家强制力,通过一定程序予以实施 法律的实施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如果没有国家强制力作后盾,那么法律在许多方面就变得毫无意义。违法行为得不到惩罚,法律所体现的意志也得不到贯彻和保障。
国家强制力是指国家的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有组织的国家暴力。其它社会规范也有强制力,但不具有国家性,这是法律的一个显著特点。以上是第一节的内容,现在我们来看第二节: 第二节 我国社会主义法的本质和特征
一、我国社会主义法的本质
我国社会主义法的本质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法是工人阶级领导的广大人民的共同意志 我国宪法第一条就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与此相适应,社会主义法的本质同社会主义国家本质一样,都是阶阶统治的工具,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是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共同意志的体现。
(二)法是上升为国家意志的以工人阶级为领导的广大人民的共同意志
马克思主义认为,法的本质是国家意志,同样,社会主义法也是社会主义的国家意志。
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决定了要把工人阶级和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广大人民的共同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成为人人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即社会主义的法。(三)法的内容是由其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
社会主义法是建立在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它必然反映自己的经济基础,受自己经济基础的制约并为之服务。因此,社会主义法的内容,是由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
二、我国社会主义法的特征 我国社会主义法,既具有法的一般特征,也具有一切剥削阶级类型的法所不具有的新的特征。
(一)我国社会主义法体现了社会主义原则、人民民主原则、民族平等原则、权利和义务一致性原则。、我国社会主义法体现了社会主义原则。
社会主义社会的性质和基本特征决定了社会主义法的性质,它必然与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制度相适应并为之服务。“社会主义法”,顾名思义就是社会主义性质的法。因此,我国社会主义法必然要体现社会主义原则。2、我国社会主义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 3、我国社会主义法体现了民族平等的原则 4、我国社会主义法体现了权利义务一致性原则
(二)我国社会主义法是由国家强制力和广大人民自觉遵守相结合来保障实施的。众所周知,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由于国家的阶级本质不同,法的国家强制性在性质上就迥然有别。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在人民内部实行民主,对敌人实行专政。因此,社会主义强制的锋芒是针对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的敌对分子以及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刑事犯罪分子的。
三、我国社会主义法与共产党的政策
政策是国家或政党为完成一定时期的任务而规定的活动准则。执政党的政策直接影响甚至指导法律的制定,乃至成为某一具体法律的基本内容。
(一)社会主义法与共产党的政策的一致性
在我国,共产党的政策与社会主义法的一致性表现是: 1、二者都体现了人民的意志; 2、二者都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3、二者都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服务 4、二者都是管理国家的方法和手段
(二)社会主义法与共产党的政策的区别 1.制定机关不同
社会主义法是国家权力机关通过法定程序制定或认可的,具有国家意志的属性;而党的政策是党的领导机关按照党章规定和程序制定的,不具有国家意志的属性。2.表现形式不同
社会主义法必须是公开的,面向社会公布的具体的行为规范,明确规定人们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而党的政策则可以是公开的,也可以是“内部”的。虽然政策也有规范性,但一般比较原则,不如法律具体。3.实施的方式不同
社会主义法的实施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对任何违法者实施制裁,具有普遍的适用性;而党的政策的实施主要靠宣传教育和党纪来保障,党纪只适用于党内,对党外人员则不能制约。
4.调整社会关系的范围不同
社会主义法调整与国家生活有关的政治、经济、文化领域以及公民的权利义务等;而党的政策调整社会关系的范围比法律要广,它可以通过各个渠道渗透到各个领域。
(三)社会主义法与共产党政策的密切联系
在我国,社会主义法与共产党政策存在如下的密切关系: 1.政策是制定法律的直接依据。2.法是贯彻政策的重要工具。
3.社会主义法对共产党的政策有制约作用。
(四)应当克服的两种倾向
在理解社会主义法与共产党的政策的关系时,我们必须以辩证的方法加以分析,反对两种倾向:
一种是“对立论”; 另一种倾向是“等同论”。
前者把党的政策和法律分割开来,对立起来,否认党的政策对法的指导。这会导致对四项基本原则的否定,从而也破坏了社会主义法制。”后者则认为政策就是法律。这必然会有损法律的权威,导致法律虚无主义思想的泛滥。第三节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规范和法律体系
一、我国社会主义法律规范
为什么说法律规范不等于法律条文? 什么是法律规范?
法律规范是指国家机关制定或认可,反映统治阶级意志,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则。
法律规范是构成法的“细胞”。一国的法就是该国全部法律规范的总和。(一)法律规范的构成要素
任何一个法律规范都由以下三个部分构成: 1.假定
或称之为适用条件部分。一个法律规范并非在任何条件下和任何情况下都能适用。适用某一法律规范,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或出现一定的情况。凡是规定何种条件或情况下可以适用该规范的那个部分,就是法律规范的适用条件部分。2.处理
即行为规则本身,或称之为行为模式部分。行为模式部分是法律规范的核心,它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一种模式和标准,即允许、禁止或要求主体作一定的行为或不作一定的行为。3.制裁
法律后果是指主体的行为符合或违反该规范行为模式部分的要求将会产生的结局即法律后果。
这种法律后果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积极性的法律后果,即这种行为将得到法律的认为,保护乃至奖励,另一类是消极性的后果,即这种行为将得不到法律的承认、保护,有时甚至要予以撤销或制裁。
法律条文是法律规范的文字,法律规范是法律条文内涵的意思表示。法律规范与法律条文不具有一一对应关系。一般而言,法律规范由多个法律条文组成。
试用以下实例分析法律规范与法律条文的区别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身权利不受侵犯。”(二)法律规范的分类
法律规范是用以调整社会关系的。社会关系的复杂性,决定了法律规范的多样性。把多种多样的法律规范,根据一定的标准加以分类研究,有助于对法律规范性质、内容和特点的了解,这对正确制定和实施法律是很有意义的。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规范,根据对主体的要求的性质,法律规范可以分为: 1.授权性规范
授权性规范是授予主体某种权利的法律规范。它即不规定主体必须作某种行为,也不规定主体不得作某种行为,而是赋予主体作或不作某种行为的可能性,至于是否作或不作这种行为,由主体自行抉择。表述这类规范多用“有权”、“可以”、“得”等字样。2.义务性规范
义务性规范是规定主体必须作某种行为的规范。法律条文中多有“义务、必须、应当”等字样。3.禁止性规范
禁止性规范是规定主体不得作某种行为的规范。多有“禁止、不得、不准”等字样。
二、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一)法律体系的概念 什么是法律体系?
法律体系是指由一国各个法律部门的现行法律规范所组成的有机统一整体。根据法律规范所调整的对象的性质以及调整方法的不同,法律规范可划分为若干个法律部门,这些法律部门互相配合和协调一致,从而形成一个有机统一的法律体系。
(二)法律部门的构成
根据法律规范所调整的社会关系的性质,通常是把调整同一类性质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划分为一个法律部门。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主要由以下几个法律部门构成: 1、宪法 2、行政法 3、经济法 4、民商法 5、劳动法 6、环境法 7、诉讼法 8、刑法 9、军事法
第四节 社会主义法的创制和实施
一、我国社会主义法的创制 什么是社会主义法的创制? 社会主义法的创制,又称为社会主义法的制定,也可以说是社会主义国家的立法,它是指我国国家机关依照其法定的职权和程序,制定、修改和废止法律文件以及认可法律规范的活动。
社会主义法创制的体制和程序
(一)立法体制
社会主义法的创制体制是指有关法的创制的权限划分所形成的制度。
社会主义法的创制体制的核心是立法权限的划分。我国于 2000 年 3 月 15 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将我国社会主义法的创制权限划分如下: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和修改除应当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以外的其它法律;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对全国人大制定的法律进行部分补充和修改,但不得同该法律的基本原则相抵触。(2)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行政法规 行政法规由国务院组织起草。国务院有关部门认为需要制定行政法规的应当向国务院报请立项;
国务院各部、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审计署和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直属机构可以根据法律和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在本部门的权限范围内,制定规章。
(3)中央军事委员会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军事法规。
中央军事委员会各总部、军兵种、军区,可以根据法律和中央军事委员会的军事法规、决定、命令,在其权限范围内,制定军事规章。
(4)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
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根据本市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的地方性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报省、自治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施行。
(5)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自辖市的地方性法规,制定规章。
(6)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自治区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后生效。自治州、自治县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大常委会批准后生效。(7)经济特区所在地的省、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授权决定,制定法规,在经济特区范围内实施。
(二)立法流程
社会主义法创制的程序,是指有关国家机关制定、修改和废止法律或其他法律规范的步骤和方法。它通常包括四个步骤:
提出法律议案;审议法律草案;通过法律;公布法律。
二、我国社会主义法的实施
法的制定和生效之后,就存在着实现的问题,也就是法的实施。社会主义法的实施是指社会主义法在社会生活中的具体运用和实现。社会主义法的实施,主要包括法的执行、法的遵守和法律监督。(一)法的执行 法的执行,简称执法,从广义上说,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及其公职人员,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具体实施法律的活动。从狭义上说,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在行使职权过程中,贯彻和实施法律的活动,我们在此采用广义的解释,即包括行政执法和司法 行政执法,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包括中央人民政府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在行使行政管理的过程中,组织贯彻和实施宪法和法律的活动。行政执法原则:(1)依法行政原则。
它要求执法主体的设立及其职权的设定必须有法律依据,执法行为必须合法,执法程序必须符合法律要求。(2)执法合理原则
它要求行政机关的执法活动必须符合立法的目的,最大限度地尊重公民的权利和自由,尽可能考虑公民的便利,做到适宜、适当、合理、公正。(3)执法效率原则
它要求行政机关在对社会实行组织和管理的具体活动中,做到迅速、及时、准确、有效。
(二)司法,是指司法机关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运用法律处理案件的专门活动。其特征:
一是主体为国家的司法机关
在我国,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行使国家司法权(审判权和检察权)。二是职权法定
司法机关依法处理案件,只有司法人员才能行使司法职权,其他任何机关、组织、个人无权行使。三是程序法定
司法机关处理案件必须依法定职权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进行,不得违反法定程序办案。
四是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
司法机关依法作出的各种裁判一经生效,对有关当事人就具有法律约束力,必须切实执行,如果拒不执行判决或裁定,司法机关可依法强制执行 司法的基本要求
司法的基本要求是“正确、合法、及时”。(二)法的遵守 1、守法
(1)守法的含义 社会主义法的遵守,通常称之为法的遵守,是指社会主义国家中的一切国家机关、武装力量、各政党和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单位和全体公民,都必须遵守法律的规定,严格依法办事。(2)守法的基本要求
①在主体上,要求一切组织和一切个人都必须遵守法律
不仅一切国家机关、武装力量、政党、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集体组织和全体公民都要守法,而且在我国领域内的外国组织、外国人和无国籍人也必须守法。②在范围上,要求遵守国家机关制定的所有规范性法律文件和非规范性法律文件 ③在内容上,要求正确享用法定权利,切实履行法定义务,与一切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2、违法
(1)违法的含义
违法是相对守法而言的,是指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或者公民因违反法律规定,致使法律所保护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遭受破坏,依法应承担法律责任的行为。(2)违法的构成
违法应当包括下列条件:
①侵害了法律所保护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 其具体表现可能是物质的,如国家、集体对公共财产的所有权、公民的财产权等;也可能是非物质的,如公民的人身权和知识产权等。
②行为人具有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及其由这种行为所造成的后果 单纯的思想或意识活动,并不能构成违法。
③违法的主体必须是具有法定责任能力和行为能力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社会组织。
④行为人在主观上是出于故意或过失 下面我们来看一个案例:
试分析本案中村民谢某违法行为的构成要件 “要与干警同归于尽”村民抗法被拘留
村民钏某擅自建房,国土局作出处罚,责令其拆除。钏某不服,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法院一审判决维持被告的行政行为。但钟某仍不拆除,国土局遂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同村村民谢某煽动群众围攻执行人员,扬言要与干警同归于尽而使执行受阻。法院当场作出对谢某实施拘留和处罚的决定。村民谢某违法行为构成的四要件: 违法行为侵害客体
违法行为以及该行为造成的后果 违法主体的责任能力和行为能力 行为人的主观上心理状态(3)违法的类型
按照违法行为的具体性质、危害程度和所承担的法律责任的不同,违法行为可分为:
①刑事违法 ②民事违法 ③行政违法 ④经济违法 ⑤违宪、法律制裁 来看个案例: 1999 年 7 月,村民钟某擅自在人行道建房,国土局对钟某出具《行政处罚决定书》,责令其自行拆除。钟某不服 , 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法院作出维持被告行政行为的一审判决。但钟某仍不自觉拆除,国土局遂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在执行中,同村村民谢某煽动不明真相的群众围攻执行人员 , 并扬言要与干警同归于尽,致使执行受阻。法院当场作出对谢某实施拘留和处罚的决定。此案如何判决的 , 请看幻灯
实施违法行为的责任人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国家机关依照法律规定对其实施相应的法律制裁。
法律制裁包括:民事制裁;行政制裁;刑事制裁;(二)法的监督
社会主义法的执行的基本要求是正确、合法、及时,那么一旦法的执行出现偏差如何处理呢,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便要加强社会主义法的监督才能使法的执行完全地正确、合法、及时。
社会主义法的监督,是指中国共产党,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对各种法律活动的合法性依法所进行的监察和督促。(1)执政党的监督 ①执政党监督的含义
中国共产党的法律监督在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整个法律监督体系中的关键。②执政党监督的方式
第一,党通过对国家机关的领导,发挥党对国家机关各项工作的监督作用。党对国家机关的领导包括政治、思想和组织上的领导,其中包括党对国家机关执行职务活动的合法性进行监督,保证国家机关执行和遵守法律。第二,党对党员的监督。
党对党员进行监督的具体形式: 一是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保证每个党员和各级党组织都在政治上、思想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
二是通过国家机关的党组织,对所在机关的党员和党员干部实行监督; 三是通过党的纪检部门,对在执行职务过程中违法乱纪的党员给予严肃的党纪处分,对违反行政法和触犯刑律的,建议行政机关或司法机关追究法律责任。(2)国家机关的监督 国家机关的监督包括:
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国家行政机关的监督和国家司法机关的监督。国家权力机关的法律监督,是指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对法的创制和实施活动的合法性的监督。
行政机关的法律监督包括上级行政机关对下级机关、政府各部门之间以及行政机关对企业事业单位和公民执行和遵守法律、法规等活动的合法性所进行的监督。司法机关的监督包括检察监督和审判监督。
社会监督是社会力量对法的创制和实施活动的合法性、合理性所进行的监督。它与国家机关监督密切相关,相辅相成,是我国法律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包括:
社会组织的监督、新闻舆论的监督和人民群众的监督等。
社会组织监督包括工会、共青团、妇联组织等人民团体以及群众性的专门性、学术性团体所进行的监督,形式主要是建议、批评、申诉、控告和举报等。新闻舆论的监督,主要是通过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经过自己的调查和了解,将行政执法和司法过程中出现的违法失职行为和不公正现象公之于众,督促有关机关对此予以纠正。人民群众的监督可以采用各种形式进行,如向国家机关的信访人员和机关写信面谈或向有关国家机关建立的举报中心举报;直接向司法机关和其他机关申诉、控告等,同时,各级干部还可直接同群众见面,举行现场办公会,倾听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思考题:、法的本质和特征是什么? 2、法律规范包括哪些要素?、我国社会主义守法有哪些要求?、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监督包括哪些内容?
第二章 邓小平民主法制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我国的民主法制建设
目的要求: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和掌握邓小平法制理论历史地位和重要意义,完整准确地理解其精神实质和主要内容,自觉地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自觉地贯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方针;明确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基本方略的含义和重要意义,自觉地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和道德建设而不懈努力奋斗。主要内容:
一、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必要性 和重要性
二、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本方针、基本内容和基本要求
三、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四、以德治国,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重点难点:
一、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本方针、基本内容和基本要求
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基本内涵
三、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特征
四、法治与德治的联系和区别
五、怎样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
邓小平理论博大精深,民主法制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实行依法治国的理论基础。
邓小平同志是我党第二代领导核心,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他以对党、对国家、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励精图治,拨乱反正,对祖国的前途充满着信心。
通过这一章的学习,要求掌握邓小平有关法制的基本理论,明确邓小平民主法制理论作为我国立法工作指导思想的重大意义,树立为实现依法治国的目标而贡献力量的思想信念。
第一节 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法治”与“人治”都是治国的基本方略和基本方法,邓小平在科学地总结国际国内历史经验教训和比较
“法治”与“人治”孰优孰劣的基础上,提出并论述了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一、邓小平从总结国内国际历史经验教训的高度强调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二、邓小平从比较“法治”与 “人治”孰优孰劣的高度强调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三、邓小平从保证社会稳定和促进经济发展的高度强调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必要性和重要性
四、邓小平从社会主义本质内在要求的高度强调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必要性和重要性
第二节 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本方针、基本内容和基本要求
一、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本方针和两手抓的战略思想
1978年在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邓小平明确提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这十六个字是新时期我国法制建设的完整的指导方针,包括了法制的基本内容和基本要求。
(一)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本方针:“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所谓“有法可依”是对立法工作提出的要求,它要求国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和领域都要纳入法律的轨道,都要有法律,都要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是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前提条件。
所谓“有法必依”是对守法提出的基本要求,它要求一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党派、武装部队,以及全体党员、干部和群众都要严格遵守法律,都要严格依法办事。
“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是对执法机关和执法人员提出的基本要求,它要求执法机关和执法人员要严格、严肃执法,要正确行使人民赋予的执法权力,尽职尽责地坚决打击和制裁一切违法犯罪行为。因此,“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是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关键。
(二)两手抓的战略思想
搞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要有两手,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法制,这是邓小平一贯坚持、反复强调的战略思想。这种战略思想,深刻阐明了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辩证关系,也就是法制建设与经济建设的辩证关系。它们相互促进、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同时也强调了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保障,确定了法制建设在整个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中的地位和作用。
法制建设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离开法制建设的现代化建设是片面的、没有可靠保证的。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法制的重要意义在于:
第一,只有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法制,才能有利于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和稳定的社会环境,才能够保障良好的社会秩序。
第二,只有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法制,才能有效地调节经济关系,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加强国家对市场经济的干预和宏观调控,保障和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
第三,只有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法制,才能有力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才能保障和促进科学教育和思想道德建设的发展。
二、加强立法,健全法律制度
立法是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础工作,也是执法和守法的前提条件。
早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夕,邓小平就指出:“现在的问题是法律很不完备,很多法律还没有制定出来。往往把领导人说的话当作‘法’,不赞成领导人说的话就叫做‘违法’,领导人的话改变了,‘法’也就跟着改变。所以,应该集中力量制定刑法、民法、诉讼法和其他各种必要的法律。”
应当如何进行立法呢?邓小平进一步指出:“要经过一定的民主程序讨论通过”,“有的法规地方可以先试搞,然后经过总结提高,制定全国通过的法律。”,“现在立法的工作量很大,人力很不够,因此法律条文开始可以粗一点,逐步完善。”立法工作总的指导精神是“有比没有好、快搞比慢搞好”。
从五届人大以来的立法状况可以看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立法工作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也明确地提出了“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到二○一○年形成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立法任务和立法目标。
三、坚持公民在法律和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制的一项重要原则,也是邓小平法治思想的重要内容。
邓小平曾指出:“公民在法律和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党员在党章和党纪面前人人平等。人人有依法规定的平等权利和义务,谁也不能占便宜,谁也不能犯法。”
这一法治思想,具体地说,包括两个方面:
一、权利和义务平等。是公民不分性别、民族、种族、职业等,一律平等地享有法律规定的权利、平等地承担法律规定的义务,坚决反对特权。
二、责任平等。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它要求司法机关在适用法律时,以同一法定标准对待一切公民。因此,邓小平指出,不管什么人即使是担任高级领导职务的,只要他确实违反了法律、触犯了刑律,都应依法严肃处理。
下面是一段视频,是邓小平同志关于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论述,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四、支持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 邓小平认真总结了我国法制建设的历史经验,多次强调要维护法律的权威和尊严,指出:
“不管谁犯了法,都要由公安机关依法侦查,司法机关依法办理,任何人都不许干扰法律的实施,任何犯了法的人都不能逍遥法外。”
五、加强司法机关和司法队伍建设
司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司法中具有特殊的作用,因此,邓小平极端重视司法机关和司法队伍的建设。早在1980年的时候,他就尖锐地指出:“现在,警察不够,警官更不够,法院院长、法官、律师、检察官、审判员都缺乏。”他还特别指出,政法干部
“除了必须通晓各项法律、政策、条例、程序、案例和有关的社会知识以外,特别要求大公无私、作风正派”。
六、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根本问题是教育人增强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 严格、严肃执法固然是法律的实施,组织和个人自觉守法同样也是法律实施的重要方式。所以,法制建设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其根本问题是教育人自觉地遵守法律。邓小平多次强调
“加强法制重要的是要进行教育,根本问题是教育人。”
第三节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一、依法治国的必要性及重要意义
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一)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治经济,它一方面要求必须有调整各种行为的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另一方面要求法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具有崇高权威,市场经济活动必须依法进行。
(二)依法治国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依法治国就是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专制向民主过渡,人治向法治过渡,这是人类文明的标志。社会主义的“依法治国”同资本主义的“依法治国?quot;尽管在形式上有某些相似之处,但本质是不同的。
同时,依法治国也是促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需要。
(三)依法治国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历史经验表明,法令行则国治国兴,法令弛则国乱国衰。保持国家稳定、长治久安,最根本最可靠最有效的办法是实行法治。法律具有稳定性、连续性、规范性、强制性等特点和优点,它的作用是长久的、普遍的、有效的。它可以有效地维护社会秩序,是保护人民、惩治腐败、打击犯罪的有力武器。所以,依法治国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二、依法治目蒲诤捌涮氐?br> 在学习这部分内容的时候,我们先考虑一个问题:“法制”等于“法治”吗?
(一)“法制”与“法治”
我国法学界长期以来存在着法制与法治混用的现象,似乎有意回避“法治”一词。
1、法制
法制一词古已有之。古代著名的法学家商鞅曾说到:
“民众而奸邪生,故立法制,为度量,以禁止。„„法制不明,而求民之行令也,不可得也。”
当前许多人对“法制”有比较清楚的理解,认为:
“法制”就是法律制度。
2、法治
在讨论这个词的时候,我们先来看看法治一词的来源。
“法治”一词,中国古代使用较少。中国最早使用法治一词的是梁启超,他曾经以“人治主义”和“法治主义”区分和概括儒家和法家学说。
西方最早使用法治一词并给予科学定义的是亚里士多德。他认为:
“法治应包含两重含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是良好的法律。”(亚里士多德)
近代意义的法治,以民主政治为前提,意味着法律要体现统治阶级大多数成员的意志,同时是全社会必须服从的普遍守法原则。
3、小结:
通过上面的介绍,我们不难看出“法制”与“法治”的区别。(1)法制:法律制度之简称,起法律调整作用的实体工具;法治:要求政治民主,是治国的重大方针。
(2)法制:与国家政权相伴而生,有国家就有法制;法治:与民主政治相伴而生,有国家、法制不一定有法治。
(3)法制:静态;法治:动态。
总之,法制,通常理解是指国家的法律和制度,即一国或一地区法律上层建筑的整个系统。法治是相对于“人治”而言,主要是指应该依据宪法和法律治理国家的指导原则,而不是依据某个人的意愿作为指导国家的原则。有了较完备的法律制度,但却出现以权压法,以言代法的现象,仍旧不是法治,而是人治,所以有了法律制度的国家,也不一定是法治国家,只有依法管理国家的公共事务和各个环节,把国家的行政权力纳入法制轨道,才是真正的法治国家。但“法治”与“法制”又有很多相同之处,例如它们都是以法律为核心内容,都属于社会上层建筑的范畴,都受一定的物质生活条件制约,都体现统治阶级意志并为统治阶级利益服务等等,但总体来讲,“法治”的内涵要比“法制”大得多。
(二)依法治国的科学内涵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上,第一次明确而完整地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治国方略,界定了依法治国的科学含义,1999年宪法修正案对此作了明确规定。先来看视频:
可以看出,依法治国的科学含义为:
“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务,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首先,我国的依法治国,是在共产党领导下的依法治国。
其次,我国的依法治国,是广大人民群众的依法治国。
再次,我国的依法治国,是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的依法治国。
三、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特征
(一)共产党是我国法治国家的领导核心
共产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特征和优势。坚持、加强和改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首要任务和关键所在。
(二)保障人民民主是我国法治国家的政治目标
人民民主是法治的前提、基础和核心内容,法治是人民民主的体现和保障。因此,必须使人民民主制度化、法律化,用制度和法律来保障人民民主的实现。
(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法治国家的经济根基
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和最重要特征。确认、维护和保障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维护、巩固和发展作为经济制度基础的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任务和历史使命。因此,法治要保障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四)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是我国法治国家的理论基础
我们要坚持我国社会主义的性质和制度,就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必须维护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中的主导地位。在建设法治国家的过程中,特别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从而保证我国法制建设的正确方向和依法治国战略任务的顺利实现。
(五)建立科学有效的权力监督和制衡机制是我国法治国家的根本保证
执政党与国家权力机关之间,执政党与政府之间,公检法之间,政府与社会组织之间,企业组织之间,领导与个人之间,中央与地方之间都应建立正常的法律关系,建立并正常运行科学有效的权力监督和制衡机制,防止滥用权力,反对腐败。
总之,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四、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一项艰巨的系统的社会工程,这个工程,必须经过长期的努力,具备多种条件,通过多种途径才能实现。当前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大工作力度:
第一,要继续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特别是要加快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体系。
第二,要严格执法,不断加大执法的力度。
第三,要公正司法,继续改革和完善司法制度。
第四,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执法和司法队伍。
第五,要继续深人开展普法教育,提高全民的法律意识,首先要提高领导干部的法治观念和依法办事能力。
第四节 以德治国,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江泽民同志在2001年1月全国宣传部长会议的讲话中明确指出: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要把道德建设、德治、以德治国同法制建设、法治、依法治国结合起来。这是江泽民同志在深刻总结国内外治国经验的基础上做出的科学论断。
一、以德治国的基本内涵
“德”字原意为正道而行,也有心中有所得的意思。后来与“道”合起来使用。这时的“道德”是专指做人的道理,并在实际行动中表现出来。据此,对“德治”或
“以德治国”我们可以理解为:统治者靠“德化”、“礼教”来治理国家,进行统治的一种治国方略。
江泽民同志提出实行“德治”、“以德治国”是对历史上儒家倡导的“为政以德”、“以德去刑”治国方略的批判继承和借鉴。历史上儒家所说的“为政以德”的“德”是封建道德,“为政”是维护封建统治,江泽民同志所说的“以德治国”的“德”是社会主义道德,治理的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所以,二者既不能等同,也不能混淆。
二、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的联系和区别
1、二者的联系
法治与德治,历来是治理国家的两种根本手段,二者缺一不可,共同对调整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发挥重要作用。这是由法律和道德的共性、共同的功能和性质决定的。
法律与道德都是社会规范的表现形式,都是指导人们行为的准则,都是社会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都是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有着大体相同的内在价值和内容,都把实现正义、秩序和人类生活的幸福作为自己的终极目的。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法律与道德都是社会主义经济关系的反映,体现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本质和方向。这是社会主义法律与社会主义道德的共同点,内在联系的根本点,它们的目标和使命是完全一致的。
2、二者的区别
第一,二者范畴不同。
法律、法治属于政治建设,属于政治文明;道德、德治属于思想建设,属于精神文明。
第二,二者调整范围不同。
法律的调整领域有其一定的局限性,而且法律重在关注人们的外部行为的合法性,对人们行为的动机、内心世界的调整却很有限。而道德、德治主要是调整人们的行为动机、内心世界,以其说服力和劝导力提高社会成员的思想认识和道德觉悟。
第三,二者强制方式不同。
法律、法治的贯彻执行主要靠国家权力的力量,靠国家强制力保证。而道德、德治则是靠人们的内心的信念和社会舆论的力量来保证其贯彻执行。
法治与德治的这些区别是由法律与道德的区别决定的。法律与道德无论是在产生的条件和方式上、表现形式上、评价作用上,还是在调节社会关系的功能上、适用范围上、主体与规范之间的关系上以及鲜明性和不明确性上、对现有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的态度上、统一性和多样性上等等方面都有许多不同。
三、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同时大力推进以德治国
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一样,也是一项艰巨的、系统的社会工程。当前,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大工作的力度:
第一,要按照 “三个代表”的要求加强党的建设,使党始终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是党的最高之“德”。
第二,要加大反腐败力度,严惩腐败分子。
第三,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正气,对那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心里装着广大人民群众、清正廉洁的党员干部,要积极宣传、大力表彰和鼓励。
第四,要在普遍开展法制教育的同时,大力开展道德教育。
第五,要在建立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同时,建立健全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为核心内容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
本章小结
1、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于:它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它是国际国内历史经验教训的科学总结;它是保证国家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尊重和保障人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的需要。
2、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本方针、基本内容和基本要求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加强立法,完善法律制度;坚持在法律和制度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党委要支持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加强司法机关和司法队伍建设;法制建设的根本问题是教育人,增强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
3、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4、实行依法治国的必要性及重要意义在于: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依法治国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依法治国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5、我国依法治国的主要特点是:是在共产党领导下的依法治国;是广大人民群众为主体的依法治国;是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的依法治国。我国的依法治国“把坚持党的领导、发扬人民民主和严格依法办事统一起来”。
6、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特征是,共产党是我国法治国家的领导核心;保障人民民主是我国法治国家的政治目标;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法治国家的经济根基;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是我国法治国家的理论基础;建立科学有效的权力监督和制衡机制是我国法治国家的根本保证。
7、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就要继续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体系;就要严格执法,不断加大执法力度,依法行政,防止滥用权力;就要公正司法,继续改革和完善司法制度;就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执法和司法队伍,提高执法和司法人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就要继续深入开展普法教育,提高干部和群众的法制观念和依法办事的能力。
8、所谓 “德治”、“以德治国”是指统治者(领导者)依靠“德化”“礼”来治理国家,进行统治的一种治国方略。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德治与法治在范畴上、调整范围上和强制方式上有所不同。在全面推进法治、依法治国、法制建设的同时,要大力推进德治、以德治国、道德建设,并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不可偏废。
▲思考题:
1、邓小平民主法制理论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2、如何理解依法治国的科学含义及其重大意义?
▲课堂案例讨论
▲原江西省副省长胡长清因索贿受贿544万余元、行贿8万元、巨额财产161万余元不能说明合法来源被判处死刑,于
2000年3月8日执行。在前往刑场的刑车上,胡长清不无自嘲地对法警说:“我可以载入史册了,因为我是建国以来被判死刑的最高级干部。”
然而胡长清并非生来贪婪放纵。他的早年岁月、他的人生搏击与他后来的疯狂敛财攫色的劣行,有着强烈的反差。在即将执行死刑前夕,胡长清谈起自己的人生、自己的演变,感慨系之,声泪俱下,痛悔不已„„ 问:
1、胡长清堕落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此案的基本教训是什么? 第三章 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教案
目的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我国的基本政治、经济制度的内容,了解我国国家机构的组成及各国家机关的主要职责,了解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正确认识我国社会制度的优越性,增强权利义务观念。主要内容:第一节 宪法概述 第二节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第三节 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第四节 我国的国家机构
教学重点:
一、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二、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第三章 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第一节 宪法概述
一、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说到宪法,大家感到并不陌生,因为我们平时经常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宪法是母法等等。那么如何完整的表述宪法的概念?
宪法是国家根本法,是民主制度化、法律化的基本形式,是阶级力量对比关系的集中体现。
怎样理解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呢? 所以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因为宪法的内容中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即宪法的内容具有根本性。
(一)宪法内容的根本性 1、宪法的基本内容
根本制度,即国家制度和社会制度的基本原则,包括国家性质、政权组织形式、国家结构形式、基本经济制度、国家机构及其组织与活动基本原则、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
根本任务,即根据邓小平理论,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些问题都是立国之本。而普通法律所规定的内容,只涉及国家和社会生活某一方面的重要问题。2、国体与政体的关系
在这里还有必要给大家介绍一下国体与政体。
国家性质即国家的阶级本质,通常称为国体,是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政权组织形式,通常称为政体,是指根据统治阶级所确定的原则,具体组成并代表国家系统地行使权力,以实现阶级统治任务的国家组织体系。国家性质决定政权组织形式,政权组织形式又体现国家性质,因此国体决定政体,政体是国体的体现;两者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二)宪法效力的最高性
宪法的最高法律效力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 1、宪法的法律效力高于普通法律 宪法的效力高于普通法律,普通法律的内容与原则不得与宪法的内容及原则相抵触,否则该普通法律全部无效或抵触的部分无效。我国宪法规定,本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2、宪法的效力高于行政法规的效力
宪法的效力不仅高于普通法,而且高于行政机关制定的行政法规。3、宪法是任何组织和个人活动的根本准则
我国宪法序言规定:“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并且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
(三)宪法修改程序的严格性 1、宪法的修改程序
由于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的根本性问题,所以其制定和修改程序及通过的要求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我国宪法规定:“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多数同意才能通过。法律和其他议案只要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过半数通过。”、宪法稳定的意义
宪法是国家根本法,规定的是国家的基本制度和人民的基本权利、义务、应保持相对稳定。
如果变化过于频繁,可能会造成社会不稳定。但如果亘古不变,则会阻碍社会的进步。
宪法的修改应当在总结实践经验基础上有步骤、稳妥进行。
关于宪法的历史发展,我们就不再讲解,下面请大家看两段视频,以便了解我国建国后宪法的产生及现行宪法的结构。视频:建国后的四部宪法 视频:我国现行宪法的结构
下面看第二个大问题,这实际上是教材中第二节第二个大问题的一个层次。
二、我国的选举制度
(一)我国选举制度的主要原则 我国选举制度的原则有六项: 1、普遍性原则 2、平等性原则、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并用原则 4、无记名投票原则 5、监督原则、物质帮助原则 下面一项一项来看: 1、普遍性原则 普遍性原则,即选举的普遍性是指一个国家内享有选举权的公民的广泛程度。具体地说,是指在一个国家内,所有具有选举权的达到一定年龄的公民,不论其政治属性、社会属性等因素,都享有选举与被选举的权利。
在我国,公民享有选举权的基本条件有三个:具有中国的国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年满 18 周岁;依法享有政治权利。至于居住条件,我国未加以限制。但是我国法律规定“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没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2、平等性原则平等性原则,即选举权的平等性是指每个选民在每次选举中只能在一个地方并只能享有一个投票权。人民解放军单独进行选举,选举办法另订。不允许任何选民因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的不同,而在选举中允许某些公民享有特权或对某些公民加以限制或歧视。3、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并用原则(1)我国间接选举的范围
由下一级国家代表机关或者由选民投票选出的代表(或选举人)选举上一级国家代表机关的代表和国家公职人员的是间接选举。
我国现阶段间接选举的范围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设区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2)我国直接选举的范围
由选民直接投票选举国家代表机关的代表是直接选举。
我国现阶段直接选举的范围包括:县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和乡、镇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视频
4、无记名投票原则
无记名投票原则是指选民按照自己的意愿填写选票并且投票,而不署自己的姓名,不向他人公开自己的意图的原则。
我国法律规定“全国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选举,一律采用无记名投票的方法。”“选民如果是文盲或者因残疾不能写选票的,可以委托他信任的人代写。”、监督原则
主要指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接受原选民或选举单位的监督。6、物质帮助原则
指国家从物质上保障选民的选举权利的实现。
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在学习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首先思考两个问题: 民族区域自治的理论基础是什么? 什么是国家结构形式,它有那些类型?
(一)国家结构形式的概念
所谓国家结构形式就是指一个国家的整体和局部之间、中央和地方之间相互关系所采取的外部总体形式。
(二)国家结构形式的类型
国家结构形式可分为单一制和复合制两种。
单一制国家是由若干不具有独立性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国家结构形式。在单一制下,国家只有一部宪法,全国只有一个统一的最高权力机关,设立一个统一的中央政府,公民具有统一的国籍,各行政单位或自治单位均受中央政府的统一领导,不能脱离中央而独立,国家整体是代表国家进行国际交往的唯一主体。
复合制国家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具有某种独立性的成员单位(州、共和国)联合组成的联邦国家或国家联盟的国家结构形式。根据成员单位独立性的强弱,复合制又可分为邦联制和联邦制等形式。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采取单一制的国家结构形式。
(三)我国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 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建立单一制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符合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我国单一制的国家结构形式的表现如图所示。
(四)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讲这个问题之前,请大家先看一段视频 1、民族区域自治的主要内容
(1)民族自治地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组成部分(2)民族区域自治必须以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3)民族自治机关依法行使广泛的自治权 2、民族自治机关的设置 通过以上内容的学习,可以看出,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不包括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只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
四、特别行政区
(一)特别行政区的定义: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域范围内设立的享有特殊法律地位、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的地方行政区域。
(二)特别行政区的特征、特别行政区是我国不可分离的一部分
特别行政区政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级地方政权,直辖于中央人民政府。2、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权。
特别行政区政府由当地人组成,除外交、国防由中央统一管理外,可以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即享有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特别行政区现行的法律基本不变。
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权,但不享有国家主权,即没有外交权和国防方面的权力,也不是一个独立的政治实体。、特别行政区可以在相当长的期限内保留原有的社会经济制度和生活方式。依照法律规定,我国特别行政区在相当长的期限内不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原有的社会经济制度、生活方式可以保留。
1997 年 7 月 1 日,我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根据香港基本法的规定,建立了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在中央政府的领导下,实行“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1999 年 12 月 20 日我国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建立了第二个特别行政区政府,实行“一国两制”、“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第二节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在学习这一节课之前,首先请大家考虑一问题——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本质是什么?
一、政权组织形式
(一)政权组织形式的概念 政权的组织形式也称为政体,是根据统治阶级所确定的原则,具体组成并代表国家系统地行使权力,以实现阶级统治任务的国家组织体系。
(二)政权组织形式的类型 政权组织形式可分为两种类型: 1、君主制
其中主要有君主专制制和君主立宪制两种形式。2、共和制
主要有总统制、议会制、委员制三种形式。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含义
(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含义 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通过选举产生人民代表,组成全国人大和地方各级人大,作为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其他国家机关由人大产生,受它监督,向它负责,人大常委会向本级人大负责,人大向人民负责。
(二)历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委员长
依次是刘少奇、朱德、叶剑英、彭真、万里、乔石、李鹏。
(三)历届人民代表大会的提案概况
(四)历届人民代表大会的立法概况
现在我给大家出几道练习题,帮助大家理解这节课的内容: 1、根据我国宪法规定,我国行使国家立法权的机关是(C)A、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B、国务院
C、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D、中央委员会 2、如果全国人大常委会认为必要,或由以下哪一比例以上的全国人大常委会代表提议,可临时召开全国人大代表会议(D)
A、1 ∕ 2 B、1 / 3 C、1 / 4 D、1 / 5 3、全国人大代表每届任期为(C)
A . 3 年 B . 4 年 C . 5 年 D . 6 年、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不得担任下列哪些机构的职务(ACD)A .国家行政机关 B .人民团体 C .审判机关 D .检察机关
第三节 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一、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
(一)公民的概念: 通常是指具有一国国籍,并根据该国宪法和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并承担义务的自然人。
现在请大家思考一个问题——公民与人民在概念上有什么不同。
公民与人民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其概念的属性、概念所指的范围等都是不同的。
(二)公民的基本权利
公民依照宪法规定享有的人身、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基本权益。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我国公民享有以下基本权利和自由包括: 1、平等权 2、人身自由、政治权利和自由 4、宗教信仰自由、监督权和取得赔偿权 6、社会经济权利、教育、科学、文化权利和自由、妇女、婚姻、家庭、母亲、儿童和老人受国家保护 下面分别来看: 1、平等权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这我国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也是社会主义法制的一个基本原则。其基本精神是:凡我国公民都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也都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任何公民的合法行为,都平等地受到法律保护,违法犯罪行为也都平等地受到法律的制裁;任何公民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2、人身自由权
(1)公民人身自由的含义
公民的人身自由是公民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和享有其他权利的先决条件,它包括生存权和自由权。
(2)公民人身自由的主要内容
人身自由;人格尊严;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第一,人身自由权
即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第二、人格尊严
即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第三、住宅不受侵犯
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住宅。第四、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即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除因国家安全或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国家安全部门、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信进行检查外,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侵犯公民的上述人身自由权利构成犯罪的,应当受到刑事制裁。下面我们分析一个案例,看看在这个案例中女大学生杨某及其父亲的哪项宪法权利受到了侵害。
不坐我车打你头破血流
女大学生杨某因和父亲拒乘一辆满员中巴车,自己被打一耳光,父亲被打得头破血流,额部缝了 5 针。据证人说,他当时看到 3 名男子将杨某打倒在地,并在其头上连踹十几脚后离开。然后打人者中年纪较大者又返回,在杨某头上狠踢几下。旁边的年轻女孩上前拦阻,也遭此人毒打。打人者随后跳上中巴车离去。从案例中可以看出,杨某与其父的人身权受到严重伤害,应对加害人绳之以法。3、政治权利和自由
政治自由和权利包括两部分内容:
一是政治权利,含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二是政治自由,含言论出版自由、集会结社自由和游行示威自由。(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这是公民参加管理国家事务的一项最基本的政治权利,体现了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管理国家事务的主人翁地位。我国法律规定,凡年满 18 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依法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2)政治自由
这是公民表达个人见解和意愿,进行正常社会活动,参加国家管理的一项基本权利。但公民的这些政治权利和自由必须依法行使,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权利和自由,否则不仅得不到法律的保护,反而要受到法律的制裁。4、宗教信仰自由
请看一段关于宗教信仰自由的视频,通过这段视频,希望大家能搞清楚宗教信仰自由的基本含义。、监督权和取得赔偿权(1)监督权
公民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进行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2)取得赔偿权
由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侵犯公民权利而受到损失的人,有依法取得赔偿的权利。、社会经济权利
社会经济权利的内容包括以下方面:(1)劳动权
即有劳动能力的公民有获得工作并取得相应报酬的权利。劳动是一切有劳动能力的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国家采取各种措施和途径,创造劳动就业的条件,加强劳动保护,改善劳动条件,提高劳动报酬和福利待遇,保障劳动权利的实现。(2)休息权
即劳动者为保护身体健康和提高劳动效率而休养生息的权利。国家发展劳动者休息和休养设施,规定职工的工作时间和休假制度,保障劳动者休息权利的实现。(3)退休人员的生活保障权
国家依照法律规定实行企业事业组织的职工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退休制度,并保障退休人员的生活水平不降低。(4)物质帮助权 即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国家建立待业保险、养老保险、社会救济、医疗卫生等社会保障制度,以保障公民享有和行使这一权利。7、教育、科学、文化权利和自由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国家培养青少年和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公民有进行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国家对于从事教育、科学、技术、文化、艺术和其他文化事业的公民的有益于人民的创造性工作,给以鼓励和帮助,并保障公民享有和行使这些权利和自由。、妇女、婚姻、家庭、母亲、儿童和老人受国家保护
我国宪法规定,妇女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家庭生活各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国家依法保护妇女的合法权益,实行男女同工同酬,培养和选拔妇女干部的政策。同时宪法还规定,婚姻、家庭、母亲、儿童和老人受国家保护;实行计划生育是男女双方的义务;父母有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禁止破坏婚姻自由,禁止虐待儿童和老人;对虐待儿童和老人,以及拐卖妇女和儿童的犯罪,依法严厉惩处。
(三)行使权利的原则
关于这个问题请大家看一段视频。下面来看第三节的第二个大问题:
二、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
(一)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 这是我国公民必须履行的基本义务之一。国家的统一和全国各民族的团结,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胜利的基本保证,也是实现公民基本权利的保证。全体公民必须自觉履行这一义务,坚决反对任何分裂国家和破坏民族团结的行为。(二)遵守宪法和法律,尊重社会公德
我国宪法和法律是工人阶级领导的广大人民群众共同意志和利益的集中体现和反映,遵守宪法和法律就是尊重人民的意志,维护人民的利益;尊重社会公德,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是维护社会安定团结的需要。所以,每个公民都应自觉遵守宪法、法律和社会公德,与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破坏社会公德的行为作斗争。
(三)维护祖国安全、荣誉和利益。
这是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顺利进行的需要,任何公民不得为一己私利或小集团的利益而有损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如果危害国家安全,给国家利益造成损害,要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四)保卫祖国,抵抗侵略,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保卫祖国,抵抗侵略是每一个公民应尽的职责,也是维护国家独立和安全的需要,是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保卫人民的幸福生活的需要。所以,每一个公民都必须自觉地依法履行这一光荣义务和神圣职责。(五)依法纳税
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它“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公民依法纳税,对于增加国家财政收入,保证国家经济建设资金的需要,改善和提高人民生活都具有重要意义。每个公民应自觉遵守和执行国家税收法规和政策,与偷税、漏税、抗税的违法行为作斗争,以维护国家的利益。第四节 我国的国家机构
一、国家机构组织和活动的基本原则
(一)国家机构的定义
国家机构是指统治阶级为了行使国家权力、实现国家职能而建立起来的一整套有联系的国家机关的总称。
(二)我国国家机构组织和活动的基本原则主要有 1、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它是党的政治原则和组织原则在国家制度上的体现。我国宪法规定,我国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具体表现是:(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2)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3)中央和地方的国家机构职权的划分,遵循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宪法的这些规定充分体现了民主集中制的原则精神,正确地解决了人民与国家权力机关、国家权力机关与其他国家机关、中央国家机关与地方国家机关之间的关系,既发扬了民主,又保证了国家机构的集中统一。民主是集中的基础,集中是民主的表现。、社会主义法制原则
它是国家机构组织和活动最重要的基本原则。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和维护宪法与法律。我国国家机构是按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建立起来的。它们必须执行、遵守宪法和法律,必须依法办事。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要求。任何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反宪法和法律,都要承担法律责任,受到法律的追究。3、群众路线的原则 依靠人民群众,联系人民群众,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是国家机构组织和活动的重要原则和根本宗旨。我国宪法规定,一切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必须依靠人民群众,经常保持同人民的密切联系,倾听人民的意见和建议,接受人民的监督,努力为人民服务。一切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处理国家事务中,必须遵循这一原则,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勤政廉洁,当好人民的公仆。、精简和效率的原则
我国宪法规定,一切国家机关实行精简的原则,实行工作责任制,实行工作人员的培训和考核制度,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反对官僚主义。当前我国政府机构改革的重要内容和要求,就是按照这一原则精简机构,提高效率,转变政府职能,实行政企分开。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改革开放的需要。
二、国家机构的组织系统
(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性质
它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国家的立法机关,在我国国家机构体系中居于最高地位。、组成和任期
它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人民解放军选出的代表组成,每届任期 5 年,每年举行一次会议。3、职权
它行使的职权是:修改宪法;制定和修改基本法律;监督宪法的实施;选举、决定和罢免最高国家机关领导人员;审查和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和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审查和批准国家的预决算和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改变或撤销全国人大常委会不适当的决定;批准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建制;决定特别行政区的设立及其制度;决定战争和和平问题以及应当由它行使的其他职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是全国人大的常设机关,是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大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对全国人大负责并报告工作。它由全国人大选出的委员长、副委员长、秘书长、委员组成,每届任期与全国人大每届任期相同。可以连选连任,但是委员长、副委员长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它的组成人员不得担任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的职务。
它行使的职权是:解释宪法和法律,监督宪法的实施;制定和修改除应当由全国人大制定的基本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审查和监督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的合宪性和合法性;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审查和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以及国家预决算的部分调整方案;监督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工作;决定任免由全国人大任免之外的最高国家机关领导人员;决定任免驻外全权代表和批准、废除同外国缔结的条约和重要协定;规定军人、外交人员和其他专门衔级制度;规定和决定授予国家勋章、荣誉称号;决定特赦;决定战争状态的宣布;决定全国总动员或局部动员和戒严以及全国人大授予的其他职权。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1、我国国家元首制度的特点
国家主席是我国国家机构的组成部分,与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结合行使国家元首权。2、我国国家主席的产生和任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由全国人大选举产生,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年满 45 岁的我国公民可以被选为国家主席、副主席。国家主席、副主席每届任期与全国人大每届任期相同,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3、我国国家主席的职权
国家主席的职权是:对外代表国家,接见外国使节,根据人大常委会的决定,派遣和召回驻外全权代表,批准和废除同外国缔结的条约和重要协定等;对内提名国务院总理人选,根据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决定,公布法律,任免国务院领导人员,授予国家的勋章和荣誉称号,发布特赦、戒严、战争状态和动员命令等。
(三)国务院、国务院的性质
国务院即中央人民政府,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它对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负责并报告工作。2、国务院的组成及任期
由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长组成。实行总理负责制。国务院每届任期与全国人大每届任期相同,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秘书长组成国务院常务会议。、国务院的职权
国务院行使的职权有:制定行政法规,发布决定、命令;规定行政措施;向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提出议案;对所属各部、委和地方各级行政机关实施统一领导和监督;领导和管理经济、国防、民政、文教、卫生、民族事务等项工作;管理对外事务以及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授予的其他职权。
(四)中央军事委员会
中央军事委员会是全国武装力量的领导机关。它由主席、副主席、委员组成,实行主席负责制。中央军委主席由全国人大选举产生,其他组成人员由军委主席提名,由全国人大或其常委会决定,每届任期与全国人大每届任期相同,其职权在我国国防法中作了明确规定。下面请同学们考虑这个问题:
下列国家机关中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的有(ABD)A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B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C .中央军委主席 D .国务委员 思考题:、为什么说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如何正确认识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 3、我国公民享有哪些基本权利? 第三章 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教案 目的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我国的基本政治、经济制度的内容,了解我国国家机构的组成及各国家机关的主要职责,了解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正确认识我国社会制度的优越性,增强权利义务观念。主要内容:第一节 宪法概述 第二节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第三节 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第四节 我国的国家机构
教学重点:
一、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二、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第三章 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第一节 宪法概述
一、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说到宪法,大家感到并不陌生,因为我们平时经常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宪法是母法等等。那么如何完整的表述宪法的概念?
宪法是国家根本法,是民主制度化、法律化的基本形式,是阶级力量对比关系的集中体现。
怎样理解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呢? 所以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因为宪法的内容中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即宪法的内容具有根本性。
(一)宪法内容的根本性 1、宪法的基本内容
根本制度,即国家制度和社会制度的基本原则,包括国家性质、政权组织形式、国家结构形式、基本经济制度、国家机构及其组织与活动基本原则、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
根本任务,即根据邓小平理论,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些问题都是立国之本。而普通法律所规定的内容,只涉及国家和社会生活某一方面的重要问题。2、国体与政体的关系
在这里还有必要给大家介绍一下国体与政体。
国家性质即国家的阶级本质,通常称为国体,是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政权组织形式,通常称为政体,是指根据统治阶级所确定的原则,具体组成并代表国家系统地行使权力,以实现阶级统治任务的国家组织体系。国家性质决定政权组织形式,政权组织形式又体现国家性质,因此国体决定政体,政体是国体的体现;两者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二)宪法效力的最高性
宪法的最高法律效力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 1、宪法的法律效力高于普通法律 宪法的效力高于普通法律,普通法律的内容与原则不得与宪法的内容及原则相抵触,否则该普通法律全部无效或抵触的部分无效。我国宪法规定,本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2、宪法的效力高于行政法规的效力
宪法的效力不仅高于普通法,而且高于行政机关制定的行政法规。3、宪法是任何组织和个人活动的根本准则 我国宪法序言规定:“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并且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
(三)宪法修改程序的严格性 1、宪法的修改程序
由于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的根本性问题,所以其制定和修改程序及通过的要求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我国宪法规定:“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多数同意才能通过。法律和其他议案只要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过半数通过。”、宪法稳定的意义
宪法是国家根本法,规定的是国家的基本制度和人民的基本权利、义务、应保持相对稳定。
如果变化过于频繁,可能会造成社会不稳定。但如果亘古不变,则会阻碍社会的进步。
宪法的修改应当在总结实践经验基础上有步骤、稳妥进行。
关于宪法的历史发展,我们就不再讲解,下面请大家看两段视频,以便了解我国建国后宪法的产生及现行宪法的结构。视频:建国后的四部宪法 视频:我国现行宪法的结构
下面看第二个大问题,这实际上是教材中第二节第二个大问题的一个层次。
二、我国的选举制度
(一)我国选举制度的主要原则 我国选举制度的原则有六项: 1、普遍性原则 2、平等性原则、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并用原则 4、无记名投票原则 5、监督原则、物质帮助原则 下面一项一项来看: 1、普遍性原则 普遍性原则,即选举的普遍性是指一个国家内享有选举权的公民的广泛程度。具体地说,是指在一个国家内,所有具有选举权的达到一定年龄的公民,不论其政治属性、社会属性等因素,都享有选举与被选举的权利。
在我国,公民享有选举权的基本条件有三个:具有中国的国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年满 18 周岁;依法享有政治权利。至于居住条件,我国未加以限制。但是我国法律规定“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没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2、平等性原则平等性原则,即选举权的平等性是指每个选民在每次选举中只能在一个地方并只能享有一个投票权。人民解放军单独进行选举,选举办法另订。不允许任何选民因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的不同,而在选举中允许某些公民享有特权或对某些公民加以限制或歧视。3、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并用原则(1)我国间接选举的范围
由下一级国家代表机关或者由选民投票选出的代表(或选举人)选举上一级国家代表机关的代表和国家公职人员的是间接选举。
我国现阶段间接选举的范围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设区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2)我国直接选举的范围
由选民直接投票选举国家代表机关的代表是直接选举。
我国现阶段直接选举的范围包括:县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和乡、镇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视频
4、无记名投票原则
无记名投票原则是指选民按照自己的意愿填写选票并且投票,而不署自己的姓名,不向他人公开自己的意图的原则。
我国法律规定“全国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选举,一律采用无记名投票的方法。”“选民如果是文盲或者因残疾不能写选票的,可以委托他信任的人代写。”、监督原则
主要指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接受原选民或选举单位的监督。6、物质帮助原则
指国家从物质上保障选民的选举权利的实现。
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在学习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首先思考两个问题: 民族区域自治的理论基础是什么? 什么是国家结构形式,它有那些类型?
(一)国家结构形式的概念
所谓国家结构形式就是指一个国家的整体和局部之间、中央和地方之间相互关系所采取的外部总体形式。
(二)国家结构形式的类型
国家结构形式可分为单一制和复合制两种。
单一制国家是由若干不具有独立性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国家结构形式。在单一制下,国家只有一部宪法,全国只有一个统一的最高权力机关,设立一个统一的中央政府,公民具有统一的国籍,各行政单位或自治单位均受中央政府的统一领导,不能脱离中央而独立,国家整体是代表国家进行国际交往的唯一主体。
复合制国家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具有某种独立性的成员单位(州、共和国)联合组成的联邦国家或国家联盟的国家结构形式。根据成员单位独立性的强弱,复合制又可分为邦联制和联邦制等形式。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采取单一制的国家结构形式。
(三)我国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 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建立单一制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符合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我国单一制的国家结构形式的表现如图所示。
(四)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讲这个问题之前,请大家先看一段视频 1、民族区域自治的主要内容
(1)民族自治地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组成部分(2)民族区域自治必须以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3)民族自治机关依法行使广泛的自治权 2、民族自治机关的设置 通过以上内容的学习,可以看出,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不包括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只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
四、特别行政区
(一)特别行政区的定义: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域范围内设立的享有特殊法律地位、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的地方行政区域。
(二)特别行政区的特征、特别行政区是我国不可分离的一部分
特别行政区政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级地方政权,直辖于中央人民政府。2、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权。
特别行政区政府由当地人组成,除外交、国防由中央统一管理外,可以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即享有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特别行政区现行的法律基本不变。
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权,但不享有国家主权,即没有外交权和国防方面的权力,也不是一个独立的政治实体。、特别行政区可以在相当长的期限内保留原有的社会经济制度和生活方式。依照法律规定,我国特别行政区在相当长的期限内不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原有的社会经济制度、生活方式可以保留。
1997 年 7 月 1 日,我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根据香港基本法的规定,建立了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在中央政府的领导下,实行“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1999 年 12 月 20 日我国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建立了第二个特别行政区政府,实行“一国两制”、“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第二节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在学习这一节课之前,首先请大家考虑一问题——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本质是什么?
一、政权组织形式
(一)政权组织形式的概念 政权的组织形式也称为政体,是根据统治阶级所确定的原则,具体组成并代表国家系统地行使权力,以实现阶级统治任务的国家组织体系。
(二)政权组织形式的类型 政权组织形式可分为两种类型: 1、君主制
其中主要有君主专制制和君主立宪制两种形式。2、共和制
主要有总统制、议会制、委员制三种形式。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含义
(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含义 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通过选举产生人民代表,组成全国人大和地方各级人大,作为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其他国家机关由人大产生,受它监督,向它负责,人大常委会向本级人大负责,人大向人民负责。
(二)历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委员长
依次是刘少奇、朱德、叶剑英、彭真、万里、乔石、李鹏。
(三)历届人民代表大会的提案概况
(四)历届人民代表大会的立法概况
现在我给大家出几道练习题,帮助大家理解这节课的内容: 1、根据我国宪法规定,我国行使国家立法权的机关是(C)A、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B、国务院
C、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D、中央委员会 2、如果全国人大常委会认为必要,或由以下哪一比例以上的全国人大常委会代表提议,可临时召开全国人大代表会议(D)
A、1 ∕ 2 B、1 / 3 C、1 / 4 D、1 / 5 3、全国人大代表每届任期为(C)
A . 3 年 B . 4 年 C . 5 年 D . 6 年、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不得担任下列哪些机构的职务(ACD)A .国家行政机关 B .人民团体 C .审判机关 D .检察机关
第三节 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一、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
(一)公民的概念: 通常是指具有一国国籍,并根据该国宪法和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并承担义务的自然人。
现在请大家思考一个问题——公民与人民在概念上有什么不同。
公民与人民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其概念的属性、概念所指的范围等都是不同的。
(二)公民的基本权利
公民依照宪法规定享有的人身、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基本权益。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我国公民享有以下基本权利和自由包括: 1、平等权 2、人身自由、政治权利和自由 4、宗教信仰自由、监督权和取得赔偿权 6、社会经济权利、教育、科学、文化权利和自由、妇女、婚姻、家庭、母亲、儿童和老人受国家保护 下面分别来看: 1、平等权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这我国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也是社会主义法制的一个基本原则。其基本精神是:凡我国公民都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也都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任何公民的合法行为,都平等地受到法律保护,违法犯罪行为也都平等地受到法律的制裁;任何公民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2、人身自由权
(1)公民人身自由的含义
公民的人身自由是公民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和享有其他权利的先决条件,它包括生存权和自由权。
(2)公民人身自由的主要内容
人身自由;人格尊严;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第一,人身自由权
即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第二、人格尊严
即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第三、住宅不受侵犯
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住宅。第四、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即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除因国家安全或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国家安全部门、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信进行检查外,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侵犯公民的上述人身自由权利构成犯罪的,应当受到刑事制裁。下面我们分析一个案例,看看在这个案例中女大学生杨某及其父亲的哪项宪法权利受到了侵害。
不坐我车打你头破血流
女大学生杨某因和父亲拒乘一辆满员中巴车,自己被打一耳光,父亲被打得头破血流,额部缝了 5 针。据证人说,他当时看到 3 名男子将杨某打倒在地,并在其头上连踹十几脚后离开。然后打人者中年纪较大者又返回,在杨某头上狠踢几下。旁边的年轻女孩上前拦阻,也遭此人毒打。打人者随后跳上中巴车离去。从案例中可以看出,杨某与其父的人身权受到严重伤害,应对加害人绳之以法。3、政治权利和自由
政治自由和权利包括两部分内容:
一是政治权利,含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二是政治自由,含言论出版自由、集会结社自由和游行示威自由。(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这是公民参加管理国家事务的一项最基本的政治权利,体现了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管理国家事务的主人翁地位。我国法律规定,凡年满 18 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依法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2)政治自由
这是公民表达个人见解和意愿,进行正常社会活动,参加国家管理的一项基本权利。但公民的这些政治权利和自由必须依法行使,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权利和自由,否则不仅得不到法律的保护,反而要受到法律的制裁。4、宗教信仰自由 请看一段关于宗教信仰自由的视频,通过这段视频,希望大家能搞清楚宗教信仰自由的基本含义。、监督权和取得赔偿权(1)监督权
公民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进行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2)取得赔偿权
由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侵犯公民权利而受到损失的人,有依法取得赔偿的权利。、社会经济权利
社会经济权利的内容包括以下方面:(1)劳动权
即有劳动能力的公民有获得工作并取得相应报酬的权利。劳动是一切有劳动能力的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国家采取各种措施和途径,创造劳动就业的条件,加强劳动保护,改善劳动条件,提高劳动报酬和福利待遇,保障劳动权利的实现。(2)休息权
即劳动者为保护身体健康和提高劳动效率而休养生息的权利。国家发展劳动者休息和休养设施,规定职工的工作时间和休假制度,保障劳动者休息权利的实现。(3)退休人员的生活保障权
国家依照法律规定实行企业事业组织的职工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退休制度,并保障退休人员的生活水平不降低。(4)物质帮助权 即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国家建立待业保险、养老保险、社会救济、医疗卫生等社会保障制度,以保障公民享有和行使这一权利。7、教育、科学、文化权利和自由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国家培养青少年和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公民有进行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国家对于从事教育、科学、技术、文化、艺术和其他文化事业的公民的有益于人民的创造性工作,给以鼓励和帮助,并保障公民享有和行使这些权利和自由。、妇女、婚姻、家庭、母亲、儿童和老人受国家保护
我国宪法规定,妇女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家庭生活各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国家依法保护妇女的合法权益,实行男女同工同酬,培养和选拔妇女干部的政策。同时宪法还规定,婚姻、家庭、母亲、儿童和老人受国家保护;实行计划生育是男女双方的义务;父母有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禁止破坏婚姻自由,禁止虐待儿童和老人;对虐待儿童和老人,以及拐卖妇女和儿童的犯罪,依法严厉惩处。
(三)行使权利的原则
关于这个问题请大家看一段视频。下面来看第三节的第二个大问题:
二、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
(一)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 这是我国公民必须履行的基本义务之一。国家的统一和全国各民族的团结,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胜利的基本保证,也是实现公民基本权利的保证。全体公民必须自觉履行这一义务,坚决反对任何分裂国家和破坏民族团结的行为。(二)遵守宪法和法律,尊重社会公德
我国宪法和法律是工人阶级领导的广大人民群众共同意志和利益的集中体现和反映,遵守宪法和法律就是尊重人民的意志,维护人民的利益;尊重社会公德,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是维护社会安定团结的需要。所以,每个公民都应自觉遵守宪法、法律和社会公德,与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破坏社会公德的行为作斗争。
(三)维护祖国安全、荣誉和利益。
这是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顺利进行的需要,任何公民不得为一己私利或小集团的利益而有损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如果危害国家安全,给国家利益造成损害,要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四)保卫祖国,抵抗侵略,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保卫祖国,抵抗侵略是每一个公民应尽的职责,也是维护国家独立和安全的需要,是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保卫人民的幸福生活的需要。所以,每一个公民都必须自觉地依法履行这一光荣义务和神圣职责。(五)依法纳税
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它“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公民依法纳税,对于增加国家财政收入,保证国家经济建设资金的需要,改善和提高人民生活都具有重要意义。每个公民应自觉遵守和执行国家税收法规和政策,与偷税、漏税、抗税的违法行为作斗争,以维护国家的利益。第四节 我国的国家机构
一、国家机构组织和活动的基本原则
(一)国家机构的定义
国家机构是指统治阶级为了行使国家权力、实现国家职能而建立起来的一整套有联系的国家机关的总称。
(二)我国国家机构组织和活动的基本原则主要有 1、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它是党的政治原则和组织原则在国家制度上的体现。我国宪法规定,我国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具体表现是:(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2)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3)中央和地方的国家机构职权的划分,遵循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宪法的这些规定充分体现了民主集中制的原则精神,正确地解决了人民与国家权力机关、国家权力机关与其他国家机关、中央国家机关与地方国家机关之间的关系,既发扬了民主,又保证了国家机构的集中统一。民主是集中的基础,集中是民主的表现。、社会主义法制原则
它是国家机构组织和活动最重要的基本原则。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和维护宪法与法律。我国国家机构是按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建立起来的。它们必须执行、遵守宪法和法律,必须依法办事。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要求。任何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反宪法和法律,都要承担法律责任,受到法律的追究。3、群众路线的原则 依靠人民群众,联系人民群众,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是国家机构组织和活动的重要原则和根本宗旨。我国宪法规定,一切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必须依靠人民群众,经常保持同人民的密切联系,倾听人民的意见和建议,接受人民的监督,努力为人民服务。一切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处理国家事务中,必须遵循这一原则,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勤政廉洁,当好人民的公仆。、精简和效率的原则
我国宪法规定,一切国家机关实行精简的原则,实行工作责任制,实行工作人员的培训和考核制度,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反对官僚主义。当前我国政府机构改革的重要内容和要求,就是按照这一原则精简机构,提高效率,转变政府职能,实行政企分开。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改革开放的需要。
二、国家机构的组织系统
(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性质
它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国家的立法机关,在我国国家机构体系中居于最高地位。、组成和任期
它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人民解放军选出的代表组成,每届任期 5 年,每年举行一次会议。3、职权
它行使的职权是:修改宪法;制定和修改基本法律;监督宪法的实施;选举、决定和罢免最高国家机关领导人员;审查和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和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审查和批准国家的预决算和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改变或撤销全国人大常委会不适当的决定;批准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建制;决定特别行政区的设立及其制度;决定战争和和平问题以及应当由它行使的其他职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是全国人大的常设机关,是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大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对全国人大负责并报告工作。它由全国人大选出的委员长、副委员长、秘书长、委员组成,每届任期与全国人大每届任期相同。可以连选连任,但是委员长、副委员长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它的组成人员不得担任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的职务。
它行使的职权是:解释宪法和法律,监督宪法的实施;制定和修改除应当由全国人大制定的基本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审查和监督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的合宪性和合法性;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审查和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以及国家预决算的部分调整方案;监督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工作;决定任免由全国人大任免之外的最高国家机关领导人员;决定任免驻外全权代表和批准、废除同外国缔结的条约和重要协定;规定军人、外交人员和其他专门衔级制度;规定和决定授予国家勋章、荣誉称号;决定特赦;决定战争状态的宣布;决定全国总动员或局部动员和戒严以及全国人大授予的其他职权。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1、我国国家元首制度的特点
国家主席是我国国家机构的组成部分,与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结合行使国家元首权。2、我国国家主席的产生和任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由全国人大选举产生,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年满 45 岁的我国公民可以被选为国家主席、副主席。国家主席、副主席每届任期与全国人大每届任期相同,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3、我国国家主席的职权
国家主席的职权是:对外代表国家,接见外国使节,根据人大常委会的决定,派遣和召回驻外全权代表,批准和废除同外国缔结的条约和重要协定等;对内提名国务院总理人选,根据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决定,公布法律,任免国务院领导人员,授予国家的勋章和荣誉称号,发布特赦、戒严、战争状态和动员命令等。
(三)国务院、国务院的性质
国务院即中央人民政府,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它对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负责并报告工作。2、国务院的组成及任期
由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长组成。实行总理负责制。国务院每届任期与全国人大每届任期相同,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秘书长组成国务院常务会议。、国务院的职权
国务院行使的职权有:制定行政法规,发布决定、命令;规定行政措施;向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提出议案;对所属各部、委和地方各级行政机关实施统一领导和监督;领导和管理经济、国防、民政、文教、卫生、民族事务等项工作;管理对外事务以及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授予的其他职权。
(四)中央军事委员会
中央军事委员会是全国武装力量的领导机关。它由主席、副主席、委员组成,实行主席负责制。中央军委主席由全国人大选举产生,其他组成人员由军委主席提名,由全国人大或其常委会决定,每届任期与全国人大每届任期相同,其职权在我国国防法中作了明确规定。下面请同学们考虑这个问题:
下列国家机关中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的有(ABD)A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B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C .中央军委主席 D .国务委员 思考题:、为什么说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如何正确认识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 3、我国公民享有哪些基本权利?
第五章 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制度
目的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我国民法的调整对象和基本原则,正确区分民事主体的民事权利能力与民事行为能力,理解民事法律行为与代理的基本含义及要求,了解公民的民事权利与民事责任的基本内容,初步具备解决简单民事问题的能力。主要内容:
第一节 民法的概念、调整对象和基本原则 第二节 民事主体
第三节 民事法律行为和代理 第四节 民事权利
第五节 民事责任和诉讼时效 第六节 合同法
第七节 婚姻家庭法制度
教学重点:
一、民事法律行为和代理
二、民事权利
第五章 民事是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依据 第一节 民法概述
1986 年 4 月 12 日六届人大 4 次会议通过并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民法通则》是我国的基本法律之一。
一、民法的概念和调整对象(一)民法的概念
民法一词,现在为世界上各国共同使用。那么什么是民法呢? 据考证,民法一词源于罗马法的市民法。罗马法以法律调整的社会关系是否具有权力属性,而将法律划分为:政治国家的法和市民社会的法。前者具有权力属性,属公法;后者不具有权力属性,属私法。近代以来,世界各国逐渐用“民法”一词来表述以往所说的“市民法”。英语的表述为: Civil law。在我国的古代法制中,一直沿用“诸法合一”的体制,直至清朝末年,图强变法,才开始草拟“民律”。20 年代末,民国政府制定了民法典,正式沿用了民法这一名称。
现阶段,我国通用的民法概念是:
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从以上概念可以看出,民法是调整特定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具体的调整对象,在下一个问题中解释)。
(二)民法的调整对象
法律调整的对象为社会关系。每一具体的法律部门都以一定范畴的社会关系为自己的调整对象。民法的调整对象,无论私有制为主导的社会还是公有制为主导的社会,都概括为民事社会关系。民事社会关系包括民事财产关系和民事人身关系。我国民法的调整对象包括以下两个方面: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平等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
平等主体是指参与民事关系而处于平等地位的当事人,包括公民和法人。他们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独立的民事主体,相互之间不存在隶属关系,任何一方都不得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另一方。
民法调整的财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经济内容的社会关系。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财产关系的内容十分广泛,但根据法律调整对象的不同,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国家机关与企业事业单位之间所发生的财产关系,即纵向的财产关系,它不属于民法调整之列,主要由行政法、经济法来调整;另一类是平等主体之间发生的财产关系,即横向的财产关系,属于民法调整。2、平等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 民法调整的人身关系,是指与人身不可分离而又不具有直接经济内容的社会关系。民法调整的人身关系包括人格权关系和身份权关系:
人格权关系是指因民事主体本身所固有的权利而产生的关系,如生命健康权、姓名权、名誉权、肖像权,名称权等。
身份权关系是指基于权利主体一定的身份而产生的关系,如因血缘、婚姻等身份而产生的扶养权、赡养权、监护权;因作者、发明者的身份而产生的署名权、发表权等。
人身关系在法律上表现为人身权利,虽然没有直接的经济内容,但与财产关系紧密相关,往往是财产关系产生的前提条件。因此,我国民法在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的同时,也调整着一定的人身关系。
二、民法的基本原则
法律原则是指普遍适用于该法律调整范畴的基准性法律规范。这种原则性法律规范既是能引导出相应法律规范的依据,又是法律推理、法律推定所依赖的前提。法律的基本原则是指集中体现法律的特征和法律属性本质的,居于主导其他原则和法律制度地位的原则性法律规范。什么是民法的基本原则? 民法的基本原则,是民法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我国社会的客观经济规律在民法中的集中体现,是民事立法、司法工作以及民事活动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我国民法的基本原则有:
(一)当事人在民事活动中地位平等的原则。
平等原则是民法的核心原则。国家对民事领域的干预,也不得违背这一原则。平等原则要求:、任何当事人都只能以平等主体的资格参与民事活动
不得因职业、身份、年龄、民族、宗教信仰等方面的不同或所有制性质和经济实力的差异而处于特权地位。、当事人平等地享受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 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3、当事人的民事权利平等地位受法律保护
即在适用法律上不得因民事主体的不同有任何特殊。(二)自愿、公平、等价有偿、诚实信用的原则。
所谓自愿,是指平等当事人在确立、变更或终止民事法律关系时,要以各自的真实意思明确表示自己的意愿,互不强制。所谓公平,是指民事主体双方当事人权利义务要对等,所进行的民事活动是互利的,不允许一方损害另一方或第三者的利益。所谓等价有偿,是指当事人在民事活动中,要按照价值规律的要求进行等价交换,实现各自的经济利益,不允许一方无偿占有、调拨或剥夺他人的财产,或进行不等价交换而侵犯他人的利益。
所谓诚实信用,是指当事人在民事活动中应当真诚相待,恪守信用,不允许尔虞我诈、弄虚作假,用不正当的手段牟取利益。(三)保护公民、法人合法民事权益的原则。
民法通则规定,公民、法人的合法民事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犯。这一原则反映了社会主义民法的本质要求。它对于调动公民和法人参与民事活动的积极性,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四)遵守国家法律和政策的原则。
民法通则规定:“民事活动必须遵守法律,法律没有规定的,应当遵守国家政策。”
这里所说的法律,包括民法通则和其他民事单行法规以及部门法。由于在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一些民事关系不可能及时地在民事法律法规中做出明确具体的规定,这就需要依靠国家政策来配合法律发挥作用。因此,在法律没有规定的情况下,当事人从事民事活动必须遵守国家政策。(五)维护社会公益的原则。维护社会公益的原则,即当事人参加民事活动应当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损害社会利益,不得扰乱社会经济秩序。尊重社会公德,就是要求当事人在民事活动中,应当尊重社会主义道德风尚和社会公共生活准则。
不得损害社会利益,就是要求民事活动不允许违反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利益。不得扰乱社会经济秩序,就是要求在民事活动中必须遵循市场经济规则,不允许有恃强凌弱、坑蒙拐骗、搞不正当竞争等行为,扰乱和破坏社会经济秩序。第二节 民事主体
在法理学中,我们学习了法律关系的概念,现在我们来看民事法律关系的含义: 民事法律关系,是指由民事法律规范调整的具有民事权利义务内容的社会关系。任何法律关系都是由主体、客体和内容所构成的。民事法律关系也不例外。民事法律关系主体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予以划分,按其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区别,分为权利主体和义务主体。我国的民事主体包括公民和法人。
一、公民
公民通常是指具有一国国籍的人。我国公民是指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一)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 1、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的概念
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是指法律赋予公民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这种资格是自然人和法人能够从事民事活动,实际取得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先决条件。因此,民事权利能力是任何民事主体所必须具有的前提条件;否则,不能成为民事主体。
2、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的开始及终止(1)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的开始
公民的民事权利的开始是指公民从什么时候起取得享有民事权利能力。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开始于出生。
关于出生,有多种标准,主要有“受孕说”、“阵痛说”、“断带呼吸说”等。我国《民法通则》规定,公民“从出生时起具有民事权利能力。”(第九条)这是采用了“断带呼吸说”。也就是说,胎儿离开母体谓之生;断脐带后独立呼吸谓之“生”。简言之,胎儿活着离开母亲的身体,谓之出生。婴儿从出生时起即取得权利能力,即使生存时间短暂,也取得民事权利能力,即能根据法律规定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终生享有。(2)公民民事权利能力的终止 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终于死亡。
死亡,在法律上有两种:一是自然死亡,一是宣告死亡。
自然死亡,亦称生理死亡,指公民生命绝对消灭。确定死亡的具体时间,以医学上公认的死亡时间为准。现代医学主张停止呼吸、心脏停止跳动后、脑细胞死亡,生命完全终结时为自然死亡的标志。由于医学的发展出现了人体器官保持动作的方法,遂有脑细胞死亡说为标准的趋势。
宣告死亡,亦称法律推定死亡,指公民失踪一定期限后,依照民事诉讼程序对他作出的法律推定死亡。
两种死亡,同样引起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终止,使婚姻法律关系消灭,遗产继承人开始动作。
3、宣告失踪与宣告死亡(1)宣告失踪 ①宣告失踪的含义
宣告失踪是指关于公民下落不明满法定期间,利害关系人可以向法院申请宣告他为失踪人及其有关问题的法律制度。②宣告失踪的条件
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宣告失踪的条件有: 第一,须有公民下落不明的事实。第二,须下落不明连续时间满两年。下落不明时间的起算,一般从离开住所完全断绝消息开始之日起算。因意外事件下落不明的,从事故发生之日起算。因战争下落不明的,从战争结束之日起算。日期无法确定的,由人民法院认定。第三,须有利害关系人的申请。
利害关系人,指在法律上与失踪人有利害关系的亲属和其他民事主体,如配偶、子女、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弟姐妹以及债权人、债务人等等。利害关系人没有进行失踪宣告申请的,不能作失踪宣告。第四,须经民事诉讼特别程序由法院审理宣告。③宣告失踪的法律后果
第一,使人们得知该公民失踪,斟酌有关事宜的处理。第二,法律规定的代管人得依法对失踪人的财产进行代管。根据《民法通则》第 21 条的规定:
ⅰ、失踪人的财产由他的配偶、父母、成年子女或者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和朋友代管。代管有争议的,无以上代管人的,或者以上代管人无能力代管的,由法院指定代管人。
ⅱ、失踪人所欠税款、债务和应付的其他费用,从失踪人的财产中支付。ⅲ、代管人的职责是管理失踪人的财产,保护财产的安全,处理有关事宜。④被宣告失踪人的重新出现与宣告失踪的撤销
如果被宣告失踪人重新出现,或者确知其下落时,经本人或者利害关系人申请,法院依法撤销对其的失踪宣告。宣告失踪被撤销后,代管人的财产代管权终止。同时应将代管财产及有关事宜向该公民交清。(2)宣告死亡 ①宣告死亡的概念 即法律推定死亡,指公民失踪一定期限后,依照民事诉讼程序对他作出的法律推定死亡。
②宣告死亡的条件
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宣告死亡的条件是: 第一,须有公民下落不明的事实; 第二,须下落不明连续时间已满规定期限。一般的为 4 年,意外事故的为 2 年,时间的起算同宣告失踪;
第三,须有利害关系人的申请;
第四,须经民事诉讼特别程序,由法院审理后判决宣告。法院判决宣告的死亡日期,即为失踪人被推定死亡的日期。③宣告死亡的法律后果
宣告死亡与自然死亡有同样的法律后果。④被宣告死亡人重新出现与宣告死亡的撤销 宣告死亡,只是一种法律推定的死亡,这就可能出现被宣告死亡的人在他地生存或者重新出现的可能。
被宣告人重新出现,或者确知其没有死亡时,由本人或者利害关系人申请,法院即应撤销对他的宣告死亡的判决。撤销后,本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即恢复正常,有权请求返还其财产。依照继承取得他们的财产的自然人或者组织,应当返还原物;原物不存在的,给予适当补偿。其婚姻家庭关系,应根据实际情况,依照婚姻法及有关规定处理。
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在被宣告死亡期间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当然有效。(二)公民的民事行为能力 1、公民的民事行为能力的概念 公民的民事行为能力,是指公民能够以自己的行为行使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
公民的民事行为能力包括意思自治能力和民事责任能力两方面: 意思自治能力是指民事主体(集中在自然人)对自己行为的正常动作和艰苦后果的判断能力。
民事责任能力是指民事主体因有识别能力而实施不法行为,能承受法律制裁的能力。民事主体具有了这种资格,才能依法亲自独立进行民事活动,达到预期的法律后果。
2、公民的民事行为能力的类型
我国民法通则根据公民的不同年龄和智力状况,将公民的民事行为能力分为三种:(1)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周岁以上的公民,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16 周岁以上不满 18 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2)限制民事行为能力。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的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 的同意;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的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 的同意。(3)无民事行为能力。
不满 10 周岁的未成年人和完全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进行民事活动。(三)监护 1、监护的概念
监护是指对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人身、财产及其他合法权益进行监督和保护。
监护人和被监护人的含义:
履行监督和保护的人称为监护人; 被监督和保护的人称为被监护人。2、监护人的设立
(1)未成年人的监护人。
即对未成年人设立监护人。未成年人的监护人的设立又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①未成年人的父母是他们的监护人。
②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有监护能力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姐,或者与未成年人关系密切的、愿意承担监护责任,又经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单位或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同意的其他亲属和朋友作为监护人。③若无上述法定监护人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单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担任监护人。(2)精神病人的监护人
即对精神病人设立的监护人。
从公民的民事行为能力的角度来看,精神病人可分为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但法律规定的担任监护人的顺序是相同的。担任监护人的顺序是:
①配偶;父母;成年子女; ②其他近亲属; ③关系密切的、愿意承担监护责任,并经精神病人的所在单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同意的其他亲属和朋友。④若无上述法定监护人的,由精神病人的所在单位或者住所地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担任监护人。3、监护人的主要职责
①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财产等合法权益 ②代理进行民事活动和民事诉讼活动
③对被监护人给他人造成的损害承担民事责任 ④进行管理和教育,关心照顾被监护人的生活 监护人依法履行监护的权利,受法律保护。监护人如果不履行监护职责或者侵害被监护人的合法利益应当承担责任 ;给被监护人造成财产损失的,应当赔偿损失。
下面我们来看一个案例:
本案中监护人是否尽了监护职责 2000 年 11 月 21 日,一个由家人看管的正准备办理住院手续的精神病人,离开家人向医院外奔走。此病人边跑边脱衣服,几分钟后由其家人追上,并控制在公路绿带内。其家人安抚病人,将病人重新带回医院。问:该精神病人的监护人是否尽到监护职责?(四)个体工商户与农村承包经营户 1、个体工商户
(1)个体工商户的概念
个体工商户是指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依法经核准登记,从事工商业个体经营的公民。
(2)个体工商户主体资格的取得
申请从事个体工商业经营的公民,应当持所在地户籍证明及其他有关证明,向当地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申请登记,经县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核准领取营业执照后,才具有个体工商户的主体资格。2、农村承包经营户
(1)农村承包经营户的概念 农村承包经营户,是指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按照承包合同规定从事商品经营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
(2)农村承包经营户的民事主体资格的取得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只要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签订承包合同,就取得农村承包经营户的民事主体资格。(五)个人合伙 1、个人合伙的概念
个人合伙,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公民按照协议,各自提供资金、实物、技术等,合伙经营、共同劳动。2、个人合伙的特征
必须有两个以上的公民所组成 必须订立书面合伙协议
合伙人须共同出资、共同经营、共同劳动 合伙财产归合伙人共有
合伙人对外承担无限连带责任
二、法人
(一)法人的概念和种类 1、法人的概念
法人是指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社会组织。、法人应当具备的条件:(1)依法成立;
(2)有必要的财产或者经费;
(3)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4)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3、法人的种类
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将法人分为不同的种类。根据是否以营利为目的,可将法人划分为企业法人和非企业法人两大类。(1)企业法人 企业法人是指以营利为目的,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从事商品生产和经营的社会经济组 织。
主要包括:全民所有制企业法人、集体所有制企业法人、私营企业法人、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人、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人和外资企业法人等。(2)非企业法人
非企业法人是指不直接从事生产和经营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主要包括:机关法人、事业单位法人、社会团体法人等。除此之外,还存在一种法人与法人之间横向联合经营的经济组织形式,即称为联营。它是两个以上企业法人或事业单位法人,在自愿、平等、互利的原则基础上形成的横向经济联合体。
联营组成新的经济实体,具备法人条件的,经核准登记取得法人资格;不具备法人条件的,由联营各方按照出资比例或协议约定,以各自所有的或经营管理的财产承担责任 ;联营按照合同约定各自独立经营的,其权利和义务按合同约定,各自承担民事责任。
(二)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 1、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
(1)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的概念
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是指法人作为民事主体,参加民事活动,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
法人的成立应当具备的条件: ①法人成立的程序要件: A、须经合法设立;
B、须进行许可申请,许可决定或者设立申请登记; C、须为申请成立;
D、须为审查、核准程序; E、须为申请登记成立。②法人成立的实体条件: A、须有相应的法律依据; B、须有相应的法人财产;
C、须有依法制定的法人组织内部活动规章; D、须有相应的经营活动范围; E、须有相应的组织机构和人员。③法人的变更:
指法人在其存续期间和活动过程中所发生的组织机构、活动宗旨以及业务范围等方面的变化。④法人终止:
指法人作为民事主体的资格丧失,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不再存在,主要原因:A.依法被撤销;B.法人自行解散;C.依法被宣告破产;D.其他原因。
(2)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的特点
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的特点是相对于自然人而言的。法人属社会组织体,其人格是比照自然人的人格由法律拟定的。但它们的民事权利能力却因一个是自然人体,一个是社会组织,而各不相同。主要表现如下: ①民事权利能力的开始与终止不同
第三篇:法律基础系
一、法律基础系:
(一)夏清瑕
1、息讼研究
2、古代民间调解机制研究
3、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研究
4、大陆法系对清末和民国法制的影响
5、论汉朝至唐的刑罚制度的发展
6、论唐律的礼法结合
7、“明刑弼教”思想研究
8、清末刑事法律制度改革
9、清末民商事法律制度的发展
10、孙中山的中西结合法律思想研究
11、宋代司法审判制度的创新研究
12、中国古代经济法律制度研究
13、中国古代特权制度研究
14、中国古代的宗教法律制度研究
15、论马锡武审判方式
(二)钱叶六
1.论犯罪的本质 2.论犯罪的基本特征 3.论不作为犯
4.关于见危不救的立法思考 5.论刑法中的“持有” 6.论情节加重犯 7.论结果加重犯
8.论刑法中的因果关系 9.论刑法中的认识错误 10.论特殊防卫权
11.论防卫过当的构成及其刑事责任 12.论犯罪中止 13.论犯罪未遂 14.论不能犯 15.论危险犯
16.论共同犯罪的成立条件 17.论间接正犯 18.论教唆犯
19.论我国刑法中共同犯罪、间接正犯以及教唆犯的关系 20.论转化犯
21.论牵连犯与吸收犯的界限 22.论死刑的限制
23.腐败犯罪死刑废止研究 24.经济犯罪死刑废止研究 25.论终身刑
26.论非监禁刑的适用现状及其立法完善 27.论资格刑的立法完善 28.论罚金刑的立法完善 29.论刑法中的时效制度 30.论前科消灭制度
31.论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32.交通肇事罪若干问题研究
33.论遗弃罪
34.婚内强奸问题研究
35.“二人以上轮奸”加重情节之认定 36.论绑架罪
37.抢劫罪的加重情节之认定 38.论盗窃罪 39.论诈骗罪 40.论敲诈勒索罪
41.腐败犯罪的刑罚配置完善研究 42.未成年人刑事诉讼相关问题研究 43.论陪审制度
44.暂缓判决制度研究
45.违法证据排除规则比较研究 47.论刑事和解 48.论恢复性司法 49.论刑事犹豫制度 50.论作证豁免权
(三)范毅
宪法与行政法方向:
1.论人民代表大会开会制度的完善 2.论人大常委会“特别委员”制度 3.论我国宪法解释制度的构建
4.论当代违宪审查模式及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5.论网络言论自由的规制
6.宪法对弱势群体权利的保护 7.论农民工权利现状及保护 8.农民社会保障权现状及其思考
9.社会转型时期群体性纠纷解决方式研究 10.我国行政公开制度的现状及未来 11.论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现状与完善 12.论国家赔偿中的精神损害赔偿 13.论我国行政赔偿法律制度的完善 14.论引咎辞职
15.论我国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建构 16.行政和解制度探析
17.论行政复议法受案范围的完善
18.论行政复议法审理组织和结案方式的完善 19.论行政复议法管辖制度的完善 20.行政复议制度比较研究 21.论行政强制的执行模式 22.论行政诉讼法的完善 23.论审计监督现状与完善
24.财政预算的公开与监督研究 25.论公共财政与权力制约
(四)林道海
1、法的平等价值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2、正当程序的特征与意义
3、程序正义与实体正义的关系
4、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的区别及对于中国法制改革的借鉴
5、法律原则在司法中的作用
6、经济社会文化权利与公民政治权利的关系
7、司法判决的不确定性
8、论“讲法治”与“讲政治”的关系
9、论现代法律的权利本位
10、当代中国法制改革的基本内容
11、法治与德治的关系
(五)王保成
1、行政强制措施理论的困境及其立法完善
2、行政和解制度探析
3、论先行登记制度实施中的问题及其完善
4、行政奖励存在的问题及其法律规制
5、行政确认存在的问题及其法律规制
6、公证行为的法律责任评析
7、行政程序违法的法律规制
8、行政合同实施中的问题及其法律规制
9、听证制度实施中的问题及其完善
10、论非常设政府机构的法律地位
(六)朱彤
1、浅论实体正义与程序正义
2、我国律师业发展问题研究
3、危险犯研究
4、未成年人刑罚制度研究
5、我国人民检察院刑事监督的不足与完善
6、我国取保候审制度的不足与完善
7、刑事审判监督程序利弊研究
8、我国法院司法独立现状与不足研究
9、酒后驾车肇事问题研究
10、刑事被害人援助制度研究
11、人民陪审制度的改革与完善
12、被害人法律地位研究
13、检察权的滥用及其防治
14、司法工作人员犯罪的惩治与预防
15、未决羁押人员权利保护问题研究
16、侦查权的司法控制问题研究
17、我国警检关系研究
(七)金晶
1、刑法中的期待可能性研究
2、金融犯罪惩治规制研究
3、女性职务犯罪研究
4、职务犯罪的研究和预防
5、过失犯罪理论研究
7、论结果加重犯
8、论经济犯罪的概念和范围
9、女性犯罪研究
10、未成年人犯罪的研究和预防
11、浅析受贿罪
12、浅析交通肇事罪
13、中日经济犯罪比较研究
14、老年犯罪人犯罪研究
15、论信用卡诈骗罪
16、论被害人在犯罪中所起的作用
二、国际法系:
(一)苏世芬
1、论《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中的预期违约制度
2、论《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中的根本违约制度
3、论国际贸易中的货物所有权与风险转移
4、论信用证欺诈及其防范
5、论国际贸易支付方式的最佳选择
6、试论关税制度在当今国际贸易中的地位和作用
7、海运保函的法律效力初探
8、延迟交付若干法律问题浅析
9、论海上保险人的代位求偿权
10、论被保险人的告知义务
11、论船舶适航在海上保险中的作用
12、论海上保险人的代位求偿权
13、海事欺诈的若干法律问题及海事司法救济研究
14、论海上货物运输中的迟延交付
15、论我国《海商法》中的承运人代理制度
16、倒签提单若干法律问题研究
17、海运货损索赔举证责任研究
18、承运人适航义务研究
19、论托运人危险货物通知义务和责任 20、承运人责任期间分析
21、海上货物运输合同订立研究
22、托运人责任研究
23、实际承运人法律问题研究
24、浅析托运人中途停运权
25、浅析国际贸易结算中信用证的法律纠纷
26、论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预期违约
27、记名提单之研究
28、FOB合同下货物的保险
29、信用证项下进口押汇法律问题研究 30、无单放货的风险及其防范
31、浅析委付的含义及法律性质
32、国际货物买卖合同中所有权转移问题研究
33、论货物所有权转移的法律适用
34、国际贸易中提单与货物所有权转移关系研究
35、国际货物买卖所有权转移制度之研究
36、论海商留置权的行使
37、论提单首要条款的性质和效力
38、记名提单无单放货问题的探析
39、论倒签提单能否适用信用证欺诈例外原则
(二)刘超
1、试析国际法的渊源层次
2、试论中国接受国际法院管辖的可行性研究
3、论预防性自卫权在国际法中的地位和性质
4、试论中国海军打击海盗的国际法依据
5、国际金融危机与国际法挑战和应对
(三)王毅琳
1.全球金融危机引发的贸易保护和我国的涉外贸易政策的应对 2.中国的涉外贸易法律完善和全球贸易体系的协调 3.健全贸易法律 保护食品安全
-中外贸易中对食品安全的规制比较
4.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 5.非关税贸易壁垒在贸易体系中的运用
6.《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与我国《合同法》的若干比较
-可以加附标题缩小题目范围
7.试论国际贸易术语的法律意义
8.WTO的基本原则对中国涉外贸易法律的影响 9.试论WTO的贸易争端解决机制
10.国际贸易保护状态中的非歧视原则和呵护民族行业的发展 11.试论国际货物买卖合同违约责任 12.试论国际避税和反避税
(四)李煜
(a)行政法方向:
1. 关于行政程序法的制定 2. 论行政强制执行
3. 论行政合同的法律救济
4. 论行政规范性文件的法律效力 5. 论行政赔偿制度的完善
(b)经济法方向:
1. 试论我国反垄断法的立法模式 2. 论我国反垄断法的适用除外制度 3. 对行政性公司的经济法规制 4. 行政垄断及其法律规制
(c)国际经济法方向:国际税法
1. 试论国际避税及其法律管制 2. 论国际税法中税收无差别待遇 3. 论国际税收协定的滥用与反滥用
4. WTO的基本原则与我国涉外税法的冲突和规避 5. 我国所得税制度的国际协调与合作 6. 中国涉外税收优惠制度的完善和发展
(五)刘军华
1、论国家自卫权的行使。
2、论个人在国际法上的地位。
3、论21世纪国际法强制力的加强。
4、论我国对国际商事仲裁的司法监督。
5、论联合国在解决国际争端中的作用。
6、论WTO争端解决机制。
7、论联合国安理会的表决机制。
8、评析“先发制人”战略。
9、国际法视角下的伊拉克战争。
10、论南海诸岛的领土争端问题。
11、论国际法不禁止行为责任。
12、论中日钓鱼岛争端。
(六)邹钧
1.国际商法与国际经济法的关系简析
2.全球化对国际经济法发展的影响 3.中国反倾销法需要完善 4.国际经济法的调整对象 5.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经济法
6.WTO法律制度对国际经济法的影响 7.试论WTO争端解决机制 8.加入WTO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9.试论WTO的国民待遇原则 10.试论WTO的最惠国待遇原则 11.试论WTO规则与政府体制改革
12.试论世界贸易组织《政府采购协议》与中国政府采购制度 13.《服务贸易总协定》与中国服务贸易关系研究 14.反倾销与贸易保护
15.试论国际货物买卖合同中的风险转移和所有权转移的时间界限 16.试论国际贸易中的提单欺诈与防范; 17.中国对外资企业国际避税的约束 18.提单的物权效力 19.劳工标准与国际贸易
20.世界金融危机下的贸易保护主义 21.WTOT体制下的绿色贸易壁垒 22.ECPA的签订与两岸经贸的发展
23.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分析与评估
(七)刘昕
1、论《鹿特丹规则》下的无单放货
2、论《鹿特丹规则》下的海运控制权
3、《鹿特丹规则》利弊分析
4、论国际航空货物运输中货运代理人的地位
5、股权出资研究
6、论信用证业务中开证行和开证申请人之间的法律关系
7、论独立董事在上市公司规范运作中的作用
8、论创业板在我国资本市场中的地位及其作用
(八)张帆
1、论我国香港区际私法
2、论我国台湾地区的区际私法
3、论国际民商事案件管辖权的冲突及解决方法
4、论英国上议院在司法中的地位、作用及对我国司法的借鉴
5、试析“假外资企业”规避国内法的法律规制
6、论我国对跨国环境污染问题的法律适用(可结合案例)
7、涉外遗产继承法律适用问题研究(可结合案例)
8、试析我国对离岸金融的法律适用和监管问题(可结合国际金融危机背景)
9、论BOT项目的法律适用与监管
10、论跨国公司“召回”产品的法律适用问题(可结合案例)
11、试析我国涉外工程承包合同的法律适用(可结合案例)
12、论独立保函在涉外工程中法律适用
13、试析涉外信托财产权的法律适用
14、论我国对国际知名商标权的法律适用(可结合案例)
15、试析我国的域外送达制度及其完善
(九)塔利莉
1、BOT国际项目特许权协议法律问题研究
2、服务贸易中的自然人流动研究
3、WTO争端解决机制探析
4、论我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法律对策
5、外商投资企业国际避税法律问题初探
6、金融危机下遏制贸易保护主义的法律对策
7、论国际贸易中的货物所有权与风险转移
8、论国际经济法定义和产生
9、国际经济法的价值分析
10、浅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法律问题
(十)陈洁
1、离岸金融中心法律问题研究及对我国的启示
2、内幕交易的民事赔偿问题研究
3、从UCP600与UCP500的比较看信用证法律风险的防控
4、揭开公司面纱规则在我国的适用
5、浅议我国一人公司规制
6、论公司法人人格否定制度
7、论股东代表诉讼与中小股东权益的保护
8、中美国际货物买卖中救济方法比较研究
9、中美合同法对要约和承诺规定的比较研究
10、中美法律中关于赠与合同若干问题的比较研究
11、中美国际货物买卖合同成立之比较
三、民商法系:
(一)马思萍
(a)民法:
1、物权登记的法律效力及其完善
2、“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法律分析
3、论业主委员会的法律地位
4、农村改革中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法律规制
5、“小产权房”的法律研究
6、地役权与相邻关系的比较研究
7、论个人隐私权与公众知情权的法律保护
8、论我国现行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立法缺陷及完善
9、中国用益物权体系的构建
10、物权变动中第三人保护的制度选择
11、信托财产所有权性质的法律思考
12、论个人信用体系建设中对隐私权的法律保护
(b)金融:
1、金融危机与金融监管的法律思考
2、中国农村合作金融制度改革的法律思考
3、论中国民间金融的发展模式选择
4、论证券交易中的民事赔偿制度
5、论金融信用安全的法制保障
6、金融契约的法律性质评析
7、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机制的法律研究
8、论信息披露制度的法律完善
9、金融消费者权益的法律保护
10、金融控股公司风险分析与法律控制
11、金融危机与金融监管的法律思考
12、我国农村金融法律制度建设
13、我国民间金融发展的法制环境建设
14、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法制建设
15、村镇银行的法律思考
16、金融机构退出机制的建立
17、中央银行独立性的法律思考
18、巴塞尔协议国际银行有效监管原则
19、政策性银行的立法思考 20、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
21、从“次贷危机”看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
22、证券投资基金的法律规制
(二)刘洁
1.论知识产权滥用及其法律规制 2.论知识产权法定赔偿额的法律适用 3.论无权处分对合同效力的影响
4.论我国表见代理的构成要件及其完善 5.缔约过失责任的赔偿范围研究 6.探析商业秘密的法律保护 7.浅谈我国公司的清算制度 8.论侵害知识产权的民事责任 9.浅析隐名投资引起的法律问题 10.论外资并购中的商标权保护
11.我国不安抗辩权制度的评析及完善 12.论票据法上的利益偿还请求权 13.浅析票据抗辩的限制
14.破产重整中担保债权人的法律保护 15.略论我国公司法对发起人责任的规定
(三)叶敏
1、公司分立法律制度研究;
2、论法人出任公司董事的可行性;
3、论公司法上的“商业判断规则”;
4、公司破产程序中职工利益的保护;
5、公司实际控制人的法律规制;
6、股票期权相关法律问题研究;
7、论工会在民营公司中的法律地位;
8、证券登记法律问题研究;
9、构建我国金融控股公司法律制度——以全球金融危机为背景的讨论;
10、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的可行性与法律完善;
11、加快我国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的法律建议;
12、对“小产权房”的法律思考;
13、论我国住房保障法律制度的完善。
(四)汪华亮
1. 论隐私权的边界 2. 论一般人格权的内涵 3. 论法人人格否认制度 4. 论公司的司法解散 5. 论股东代表诉讼制度 6. 不动产善意取得制度研究 7. 抵押权顺位研究 8. 论占有的保护
9. 建设工程承包人优先受偿权研究 10.论情势变更原则
11.租赁抑或保管?——停车场与车主的法律关系探讨 12.买卖合同标的物风险转移研究 13.民法强制性规范研究 14.论侵权行为法上的过错 15.论共同危险行为 16.雇主责任研究
(五)王强
1、论民事权利的失效
2、论抗辩权
3、论意思表示之错误
4、论法人的民事责任能力
5、论合伙债务的承担与清偿
6、论表见代理
7、关于诉讼时效最新司法解释的理解与适用
8、论物权的区分原则
9、论善意取得的构成要件
10、论共同共有
11、论地役权
12、论担保物权的竞合
13、论抵押人对抵押财产的处分权
14、论一般人格权
15、论侵权行为的因果关系
16、论无意思联络的数人侵权行为与责任
17、论雇主侵权责任
18、论共同危险行为
19、论体育活动中损害的责任承担 20、论律师在刑事诉讼中的权利
21、论律师的民事法律责任
22、论江苏省律师收费制度
(六)储敏
1、对驰名商标特别保护的反思
2、对著名商标的法律保护
3、对商标权的合理限制
4、山寨文化与知识产权保护
5、对知识产权滥用的法律规制――以“专利池”纠纷为例
6、网络服务经营者的著作权责任
7、由停车场车辆失窃事件引发的法律思考
8、对合同法中重大误解行为的法律分析
9、无权处分与第三人善意取得
10、保管出租人的瑕疵担保义务
(七)董学立
1、论民法与市民社会的关系
2、论民法的非正式渊源
3、主体平等原则
4、论意思自治原则
5、论权利保护原则
6、论诚实信用原则
7、论禁止权利滥用原则
8、论公序良俗原则
9、论民法基本原则
10、行为能力制度与宣告失踪
11、权利能力制度与宣告死亡
12、论民事行为能力的分类
13、论表见代理
14、论撤销权
15、论无效制度
16、论民事法律行为
17、论民事权利外观制度
18、论委托合同与代理权授予的关系
19、论无权处分 20、论时效制度
21、论民事权利限制制度
22、论法人的本质
23、论合同自由及其限制
24、论物权法定原则
25、论物权法的公示公信原则
26、论小区车库的归属
27、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
28、论浮动抵押制度
29、论不动产善意取得制度 30、论不动产物权登记的效力
31、论成年监护制度
32、论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之共有部分的界定
33、一房二卖的法律适用
(八)杨军
1、试论民事权利的结构
2、论我国人身权法律制度的完善
3、我国精神损害赔偿制度及完善
4、建立我国禁止权利滥用法律制度的思考
5、对完善我国监护法律制度的思考
6、论物权效力的区分原则
7、完善我国拆迁补偿法律制度的思考
8、论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缺陷及其完善
9、论侵权责任的无过错归则原则
10、我国用益物权的体系及完善
11、论律师的言行豁免权
12、完善我国律师制度的几点思考
13、论律师职业道德
14、论律师执业风险
15、完善我国律师执业保障制度的思考
16、律师执业技巧论纲
17、论律师办理刑事案件的角色完善
18、律师职业的比较研究
19、我国弱势群体法律救济制度研究 20、知识产权客体研究
(九)黄良军
民事诉讼法、民商法方向:
1. 论民事诉讼的“一事不再理”原则 2. 论民事诉讼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3. 民事诉讼中的“陷阱取证”问题探讨
4. 论民事再审制度改革问题研究
5. 我国民事诉讼管辖权异议制度的问题及其完善 6. 民事审级制度改革探析
7. 论民事诉讼中法官的自由裁量权 8. 论电子证据
9. 民事简易程序问题探讨 10.论小额诉讼程序
11.民事诉讼调解机制的完善 12.论民事诉讼中举证责任的分配 13.中西方审级制度比较研究 14.律师权利保护研究
15.中西律师制度比较研究
16.我国人身损害赔偿的范围和标准问题探讨 17.论和谐劳动关系
18.建立企业和谐劳资关系的问题及对策 19.论征地农民的劳动权益保障 20.劳动争议司法解决机制的完善 21.就业歧视问题探讨
22.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完善 23.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 24.论养老保险制度的完善
25.我国劳务派谴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完善 26.对我国劳动合同期限制度的思考 27.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比较研究 28.中西劳动争议解决机制比较 29.论我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完善 30.我国对外劳动务输出中的法律问题 31.劳动合同中的保密与竞业禁止问题研究 32.道路交通事故的诉讼问题探讨 33.民事诉讼时效问题探讨
(十)王寨华
(a)婚姻家庭继承法:
1、论夫妻间的忠实义务
2、同居关系问题研究
3、非婚生子女保护制度评析
4、人工生殖法律问题研究
5、论共同遗嘱
6、论被继承人债务的确定和清偿
7、论债权、债务的继承
8、论占有的继承
(b)民事诉讼法:
1、重构我国民事诉讼审级制度的若干思考
2、论我国民事上诉制度之重构
3、完善我国反诉制度之构想
4、我国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的构建
5、民事诉讼再审制度之重构
6、民事诉讼证据规则的理解与适用
7、浅析我国的人民陪审制度
8、客观事实还是法律事实——我国证明模式之初探
9、论民事诉讼程序选择权
10、论司法改革与我国民事证据制度之完善
11、我国缺席判决制度之检讨与重构
(十一)胡宜奎
1.群体性纠纷解决机制研究 2.论协议管辖 3.适格当事人研究
4.论民事诉讼中的证明标准 5.举证时限制度研究 6.举证责任倒置研究 7.电子证据研究 8.论法院调解
9.论再审程序的启动
10.论我国民事简易程序存在的问题及完善 11.论仲裁协议效力的扩张 12.论仲裁的司法监督
(十二)陈红梅
(a)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学:
1.论我国劳动法中经济补偿金的性质; 2.论劳动法中竞业禁止; 3.论就业歧视
4.论农民工劳动报酬权的保护; 5.劳动派遣相关法律问题分析; 6.关于社会保险立法的思考; 7.对工伤认定条件的法律思考;
(b)环境保护法: 1.论非政府组织在环境保护法中的地位和作用; 2.论我国的公众参与制度; 3.论环境公益诉讼的完善; 4.自然保护区的环境管理; 5.论环境共同侵权; 6.装修污染防治立法研究
四、经济法系:
(一)徐文超
1.2.3.4.5.6.7.8.经济法的概念 经济法的地位
国有企业改制的法律问题 中小企业发展促进法研究 反垄断的法律规制方法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适用范围研究 房产新政的法律问题
关于人民币升值的法律问题
(二)张颖
1、公司资本制度改革研究
2、论公司法人格的健全与完善
3、公司章程法律效力研究
4、董事忠实义务研究
5、上市公司分立与小股东权益保护
6、公司设立中的民事责任问题研究
7、独立董事与中国公司治理
8、公司设立无效比较研究
9、中小股东利益保护若干法律问题的研究
10、论保险利益原则
11、规范公司设立若干问题探讨
12、股东出资瑕疵民事责任之探析
13、一人公司规制的法律思考
14、公司人格否认制度法律适用研究
15、我国机动车辆第三人责任强制保险的法律问题探究
16、论强制机动车保险法对受害人范围的扩张
17、论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商法基本原则
(三)崔勇
1、论税收法律关系的特殊性
2、对现行个人所得税法的思考
3、遗产税立法的若干思考
4、开征遗产税与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5、对现行流转税法的思考
6、中外所得税法比较
7、论税收管辖权
8、WTO条件下的中国税制评析
(四)祝贺
1.商业贿赂行为法律研究 2.论垄断协议
3.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行为研究 4.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的法律规制 5.搭售的不正当竞争性质及其法律规制 6.论不正当竞争法与知识产权法的关系 7.域名抢注的反不正当竞争法调整
8.论我国虚假广告法律规制的不足及完善 9.引人误解的虚假表示研究 10.论商业诋毁
11.商誉、商誉权及其法律保护 12.附赠式有奖销售的产品责任
13.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中的一般条款及其在司法实践中的适用 14.论新破产法的重整制度
15.论新破产法的破产管理人制度 16.论我国竞业禁止制度及其完善 17.论公司人格否认制度 18.公司的社会责任问题
(五)李磊
1、论经济法产生的基础(或原因)
2、论经济法的基本原则
3、论经济法的法律责任
4、论经济法的价值(或理念)
5、论经济法的调整对象——兼与民法、行政法的区别
6、公司法若干问题探讨
7、试论股份有限公司发起人的责任
8、试论公司的资本制度
9、试论“刺破公司的神秘面纱”制度
10、试论我国公司内部治理机制的完善
11、一人公司若干法律问题探讨
12、外资企业优惠政策的法学思考
13、金融危机与金融监管立法问题探讨
14、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若干问题探讨
15、我国纳税人权利的法律保护问题探讨
16、我国出口退税政策的法律分析
17、论企业合并的反垄断法之规制
18、反垄断法的实施机制探讨:公共执行与私人执行之辩证
19、论述我国反垄断法对跨国公司垄断行为的规制 20、反垄断法的域外适用问题探讨
21、论反垄断法的基本原则
22、行政垄断的成因及其法律规制
23、社会保障法若干问题探讨
24、试论商业贿赂及其法律责任
25、试论商业秘密的法律保护
(六)蒋小平
1、完善我国民间金融法制的若干问题探讨
2、公司资本制度改革研究
3、经济法的价值体系
4、经济法与民法的关系
5、试论新公司法下少数股东的法律保护
6、试论公司回购股份制度
7、试论少数股东的法律保护
8、对行政性公司的经济法规制
第四篇:法律基础
《法律基础》
一、重点复习内容:(按章节顺序排列,且加粗部分为重点内容)
第一章 绪 论
1.人类法制文明的起源 2.世界上的主要法系: ①法系的概念:是从比较法学的角度对历史上曾经存在的法律类型进行的分类。
②五大法系:大陆法系、英美法系、中华法系、印度法系、伊斯兰法系。
A.英美法系:也叫普通法系或判例法系,是根据以往判决的判例逐渐形成的一种在全国普遍适用的法律,其内部主要为普通法和衡平法两部分。以英国和美国为主要代表性国家,此外,加拿大、澳大利亚、马来西亚、爱尔兰、新加坡、巴基斯坦,以及我国香港地区等。B.中华法系:是指中国的封建法律制度和亚洲一些仿效这种法律制度的国家法律的总称。中华法系开始于秦朝,经过两汉、魏晋,完备于隋唐,以《唐律》为代表,后延续至宋元明清。如今,中华法系已经解体,在中国古代时期,对当时的日本、朝鲜和越南等国家的法制曾产生重要影响。③英美法系与大陆法系的特征比较 第二章 法的基本理论 1.法的基本概念 2.法的本质特征 3.法的历史类型: ①奴隶制法律制度:是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剥削阶级类型的法,是在原始氏族制度瓦解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②资本主义法律制度:确认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这是人类社会法制发展的历史性进步。
③社会主义法律制度:以前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为代表,以及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的陆续建立。4.法的制定
5.我国法的体系
6.法的形式(法的渊源)
①宪法;②法律;③行政法规;④地方性法规;⑤自治法规; ⑥行政规章;⑦国际条约;⑧其他法的形式。7.法的关系 8.法律行为 9.法律责任
第三章 宪 法 1.宪法的概念及分类 ①概念 ②分类
2.我国宪法的历史发展 ①《共同纲领》 ②1954年宪法
③1975年宪法——我国宪法史指导思想存在严重错误的一部宪法
④1978年宪法
⑤1982年宪法——现行宪法,是由第五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通过的
⑥1988年宪法修正案 ⑦1993年宪法修正案
⑧1999年宪法修正案——将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进宪法的修正案
⑨2004年宪法修正案——A.确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指导地位;B.增加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内容;C.在统一战线的表述中增加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D.完善土地征用制度;E.进一步明确国家对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方针;F.完善对私有财产保护的规定;G.增加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的规定;H.增加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规定;I.完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成的规定;J.关于紧
急状态的规定;K.关于国家主席职权的规定;L.修改乡镇政权任期的规定;M.增加对国歌的规定。3.宪法结构与宪法规范 4.宪法与民主政治建设 5.宪法的监督与实施 6.国家基本制度
7.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①公民的基本权利(政治权利)②公民基本义务 8.国家机构
①国家机构的体系与组织原则 ②中央国家机关
③地方国家机关 第四章 行政法
1.行政法的概念与特征 2.行政法的渊源和作用 3.行政法的基本原则:
①行政合法性原则;②行政合理性原则;③ 责任行政原则 4.行政机关、被授权组织与受委托组织: ①行政机关
②被授权组织:法律、法规(某些情况下包括规章)将某方面或某项行政职权授予并非行政机关的组织,被授权者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行政职权,实施行政管理,并独立承担相应法律责任。③受委托组织 5.行政相对人
行政相对人的范围包括我国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在特定情况下,我国境内的外国人、无国籍人、外国组织也具有行政相对人的法律地位。
6.行政主体的行为:①概念 ②分类 7.行政立法
8.行政许可、行政处罚与行政强制
9.行政诉讼第三人:同提起诉讼的具体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的其他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作为第三人申请参加诉讼,或者由人民法院通知参加诉讼。10.行政裁决与行政仲裁 11.行政指导与行政合同 12.行政复议法律制度 13.司法审查
14.行政赔偿与行政补偿 第五章 民 法
1.民法的调整对象及基本原则
2.民事主体——民事行为能力与民事权利能力
①完全民事行为能力:18周岁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②限制民事行为能力 ③无民事行为能力 3.民事法律行为 ①概念
②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条件 ③无效和可撤销民事行为 ④代理 4.人格权 5.物权 ①概念
②物权法的基本原则:物权法定原则;一物一权原则;物权的公示、公信原则
③所有权的概念与内容 ④用益物权的概念与内容 ⑤担保物权的概念与内容 6.合同法——合同自由原则 7.侵权法
①一般侵权行为
责任要件:(1)行为违法。行为违法是指行
为人对禁止性规定或命令性规定的违反。(2)主观过错。主观过错是指行为人因故意、过失而为的违法行为,表明行为人对自己行为的后果所抱的主观态度。(3)因果关系。因果关系是指客观现象之间的一种内在的必然联系。(4)损害结果。是指一定的行为或事件使民事主体的权利遭受某种不利的影响。权利主体只有在受到损害的情况下,才能够请求法律上的救济。②特殊侵权行为 第六章 商 法 1.商法概述 2.企业法
①企业和企业法 ②国有企业法 ③集体所有制企业 ④私营企业法
3.公司法:①有限责任公司 ②股份有限公司 4.证券的发行与上市与交易 5.保险法
①保险法的基本原则:A.守法和公平竞争原则;B.保险利益原则;C.最大诚信原则;D.损害赔偿原则;E.保险代位原则;F.近因原则。
第七章 知识产权法 1.知识产权的概念 2.知识产权的特征
3.知识产权的范围与内容 ①著作权:(1)作者权(著作人身权、著作财产权);(2)邻接权(表演者权、录制者权、广播者权、出版者权)。
②工业产权:例如专利权、商标权、反不正当竞争、其他工业产权(地理标志、商号、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植物新品种等)。4.知识产权法
5.知识产权法律体系 6.著作权法 ①合作作品
合作作品的著作权由合作作者共同享有。合作作品可以分割使用的,作者对各自创作的部分可以单独享有著作权,但行使著作权是不得侵犯合作作品整体的著作权。②合理使用 7.专利权法
①专利权的主体——发明人、申请人、专利权人
②专利权的归属:A.自由发明;B.共同发明;C.职务发明;D.委托发明 ③专利的种类 ④专利权的申请 ⑤专利权的内容 8.商标权
第八章 婚姻家庭法与继承法 1.婚姻家庭法的概念和原则
①婚姻家庭法是调整婚姻家庭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②基本原则 2.结婚
结婚的禁止条件 ① 禁婚亲:是指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禁止结婚。② 禁止结婚的疾病:患麻风病未经治愈或患有其他在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的人,禁止结婚。3.无效婚姻或被撤销的婚姻 ①可撤销婚姻: A.因胁迫结婚的,受胁迫的一方可以向婚姻登记机关或人民法院请求撤销该婚姻。
B.受胁迫的一方撤销婚姻的请求,应当自结婚登记之日起一年内提出。被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当事人请求撤销婚姻的,应当自恢复人身自由之日起一年内提出。②婚姻无效或被撤销的法律后果 A.无效或被撤销的婚姻,自始无效。B.当事人不具有夫妻的权利和义务。
C.同居期间所得的财产,由当事人协议处理;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根据照顾无过错方的原则判决。
D.对重婚导致的婚姻无效的财产处理,不得侵害合法婚姻当事人的财产权益。
E.当事人所生的子女,适用本法有关父母子女的规定。4.婚姻法禁止的行为 5.家庭关系 6.离婚
7.继承法的概念——法定继承的继承顺位 8.遗产的概念和范围 第九章 经济法 1.竞争法
①反不正当竞争法——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表现形式 ②反垄断法——200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2008年8月1日起施行)2.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3.产品质量法——199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2000年修订)4.税法
①企业所得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②个人所得税法——1980年《个人所得税法》(2005年10月修订)
5.环境保护法
我国环境保护的法律责任处理机关 ①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② 依照法律规定行使环境监督管理权的部门; ③
责任人员所在单位或者政府主管部门; ④
人民法院。
第十章 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
1. 劳动法调整的劳动关系的特征 2. 劳动者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3. 劳动合同法
4. 劳动争议的处理 5. 社会保障法 ① 社会保险法;②社会救助法:包括灾民救济、城镇贫困
居民救济、农村五保户救济、流浪乞讨人员的就医以及对救济人员及其家庭经济状况调查等;③社会福利法、; ⑤ 社会优抚法;
⑥ 社会保障管理监督法;⑥社会保障基金管理法;⑦社会
保障争议解决程序法 第十一章 刑 法
1.刑法的任务和适用范围 ①我国刑法的任务
②刑法的基本原则:罪刑法定原则、适用法律一律平等原则、罪刑相适应原则
③刑法的适用范围:
2.犯罪构成——犯罪主体,犯罪客体,犯罪主观方面,犯罪客观方面。
3.排除犯罪的行为:① 正当防卫;②紧急避险 4.犯罪的停止形态
①犯罪预备 ②犯罪未遂 ③犯罪中止 ④犯罪既遂 5.共同犯罪
6.刑罚种类与适用——减刑、假释 7.各种具体犯罪 第十二章 诉讼法
1.诉讼法的概念、基本原则和制度 2.诉讼证据与证明 3.诉讼证明及其过程 ①诉讼证明 ②证明对象
③举证责任——三大诉讼法对举证责任在当事人之间的分配B、变更劳动合同应遵循平等自愿原则 作出的不同规定 C、变更劳动合同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 4.刑事诉讼法——刑事附带民事诉讼 D、变更劳动合同可以采用口头形式 5.民事诉讼法:简易程序、诉讼时效
14、以下是对刑事责任能力的具体表述,其中存在错误的是:6.行政诉讼法(C)
A、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时的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第十三章 国际法 B、完全的精神病人实施的犯罪不负刑事责任 1.国际公法 C、醉酒的人实施的犯罪可以减轻其刑事责任 2.国际私法 D、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不负刑事责任 3.国际经济法
15、以下关于犯罪中止的阐述不正确的是:(A)
二、重点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华法系形成于中国封建社会时期,其代表性法律制度是:(C)A、秦律 B、汉律 C、唐律 D、魏晋律 2.行政规章的制定机构是:(B)A、国务院 B、国务院各部委 C、民族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 D、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 3、2004年宪法修正案对第四章的章名进行了修订,其中增加的一项是:(B)A、国旗 B、国歌 C、国徽 D、首都
4、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是指:(C)A、14周岁以上 B、15周岁以上 C、16周岁以上 D、17周岁以上
5、以下属于有限责任公司股东的义务的选项是:(D)A、出席股东会,参与公司重大决策B按照出资比例分取红利 C、公司解散时分配剩余资产 D、足额缴纳出资
6、以下关于婚姻法“禁婚亲”及因疾病禁止结婚的表述错误的是:(B)A、直系血亲 B、三代以外旁系血亲 C、患麻风病未经治愈 D、患其他医学认为不应结婚的疾病
7、我国刑法的时间效力在溯及力方面的所采用的原则是:(C)A、从旧原则 B、从新原则 C、从旧兼从轻原则 D、从新兼从轻原则
8、以下属于刑法中的自首的选项是:(D)A、归案之后揭发他人的犯罪行为的 B、提供重要线索并使其他案件得以侦破的 C、协助司法机关抓捕其他罪犯 D、犯罪后自动投案并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
9、根据刑事诉讼法,以下对拘传的表述正确的是:(C)A、拘传只能由公安机关进行 B、拘传相当于刑事拘留 C、拘传的时间不得超过十二小时 D、可以采取变通的方式连续拘传犯罪嫌疑人
10、以下关于行政诉讼第三人概念的表述正确的是:(B)A、可以与提起诉讼的具体行政行为没有利害关系 B、必须是参加到他人诉讼中来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 C、在法律上没有独立的诉讼地位 D、可以是某个行政机关
11、根据著作权法规定,下述的哪一项属于著作财产权范围:(D)A、发表权 B、署名权 C、修改权 D、复制权
12、关系属养父母与养子女的于:(C)A、血亲 B、自然血亲 C、拟制血亲 D、姻亲
13、以下对劳动合同变更的表述不正确的是:(D)A、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劳动合同
A、行为人在犯罪过程中被迫停止犯罪 B、行为人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 C、行为人彻底放弃正在进行的犯罪 D、行为人积极防止和避免犯罪结果的发生
(二)多项选择题:
1、以下作为公民政治权利的选项有:(AD)A、选举权 B、监督权 C、通信秘密和自由不受侵犯 D、游行、示威的自由
2、行政相对人的范围在特定情况下还可以包括:(BCD)A、我国公民和法人 B、我国境内的外国人 C、我国境内的无国籍人 D、我国境内的外国组织
3、对环境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进行查处的机关包括以下的:(ABCD)A、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B依法行使环境监督管理权的部门 C、人民法院 D、责任人员所在单位或者政府主管部门
4、社会救助法所涉及的主要方面可以包括以下的:(ABCD)A、灾民救济 B、城镇贫困居民救济 C、农村五保户救济 D、流浪乞讨人员就医
5、在诉讼证明及其过程中,主要的证明对象是以下的:(AB)A、实体法事实 B、程序法事实 C、证明材料 D、外国法
6、行政管理活动中的受委托组织的范围,可以包括以下的:(ABCD)A、行政机关 B、符合法定条件的企业法人 C、符合法定条件的事业法人 D、特殊情况下的个人
7、在我国行政管理活动中,行政相对人应履行的义务有:(ACD)A、遵守行政秩序 B、发布行政指令 C、服从行政命令 D、协助行政管理
8、根据我国婚姻法规定,离婚的程序主要有:(AC)A、协议离婚 B、胁迫离婚 C、诉讼离婚 D、调解离婚
9、根据继承法,第二顺序法定继承人有:(ABC)A、兄弟姐妹 B、祖父母 C、外祖父母 D、岳父母
10、民法通则规定特殊诉讼时效为1年,以下符合这一规定的选项是:(ABCD)A、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 B、出售不合格商品未声明的 C、延付或拒付资金的 D、寄存财物被丢失或毁损的(二)简答题 1.简述民法关于所有权取得方式的两种途径。答:所有权取得方式可以分为原始取得和继受取得两种。2.简述民法中的一般侵权责任构成要件。答;一般侵权责任要件,包括(1)行为违法(2)主观过错(3)因果关系(4)损害结果。
(三)论述题 1.试论我国犯罪构成理论对犯罪主观方面的阐述。答:(1)犯罪主观方面的概念;(2)分类,包括犯罪故意和犯罪过失。
第五篇:法律基础
一单项选择题:CDABD
二、多选:ABD、ABC、ABCD、BD。ABD.三、判断题1.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质上是无产阶级革命(û)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û)
3.社会主义社会个人收入的分配方式主要是按需分配的方。(û)。
4.我国的国家性质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ü)。
5.新型工业化道路主要就是要处理好工业化和农业化的关系。(û)。四.简答题:
1.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
答:毛泽东思想科学含义的核心,就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具体实践相结合:①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意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② 毛泽东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③ 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的内涵?
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来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进一步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相结合,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
一方面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实践的过程 另一方面也是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理论的认识和丰富的过程。
而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了的重大理论成果。
3.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 答:(1)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3)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4)社会主义荣辱观。
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容? 答:民主法治: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切实落实“依法治国”。
公平正义:各方面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诚信友爱: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充满活力: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坚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
安定有序:完善社会主义管理制度,保持社会安定团结。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五.论述题
1.如何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答:⑴提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提高对外贸易效益。⑵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战略。⑶切实维护国家安全。
2.论述我国为什么必须进行政治体制改革? 答:⑴政治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的需要.⑵•••是经济体制改革深入开展和健康发展的保证。⑶•••是保证国家长治久安稳定发展的需要。
3.怎样理解全面改革开放,如何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答:三者之间相互影响、~依存、~制约,发展是硬道理,改革,稳定都是为了发展。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是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的根本任务途径,也是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和国家长治久安的基础。稳定是改革和发展的前提,改革必须有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要妥善处理三者之间的关系:
⑴ 保持改革、发展、稳定在动态中的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⑵ 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⑶ 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