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县委书记在县党代会上的报告
文章标题:县委书记在县党代会上的报告
各位代表、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中国共产党**县第七届委员会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
中国共产党**县第八次代表大会,是在我县改革开放事业进入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大会的主要任务是:认真总结过去四年我县建设与发展的主要成绩和基本经验,确定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选举产生新一届县委和县纪委班子,动员和组织全县各级党组织和人民群众进一步解放思想,乘势而上谋发展,加速提质强后劲,为实现**的全面崛起而努力奋斗!
一、过去四年的工作回顾和基本经验
**县第七次党代会以来的四年,是**发展史上不平凡的四年。四年来,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引下,各级党组织和全县人民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及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围绕第七次党代会确定的各项工作目标,团结奋斗,开拓创新,实现了经济体制由国有国营为主向民有民营为主的重大转变,经济发展由低谷徘徊向加速发展的重要转折,社会局面由矛盾交织向平稳过渡的重心转移,呈现出经济快速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
(一)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全县GDp由2001年底的18.2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29.77亿元,年均递增10.1%。剔除农业税减收因素,四年财政总收入净增5673万元,2005年达到12728万元,年均增长15.2,不但成功突破了亿元大关,而且在支出大幅增加的情况下实现了收支平衡并略有节余。四年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4.5亿元,相当于前6年的总和。县域GDp总量、人均GDp、地方财政收入、人均财政收入在省市排位分别有不同程度前移。
(二)“三化”进程全面提速。四年累计启动工业、农业产业化、基础设施建设项目103个。工业方面,组织投入资金3.37亿元,新、扩、改建企业64个,引进和建设了和泰纸业、鸿城纸业、**齿轮、**汽车等26家规模企业;形成了机械制造、造纸、建材化工、矿产品精深加工四大支柱产业;税收过百万的工业企业由1家增加到8家。农业方面,发展壮大了店门席草、贺家西(香)瓜、开云花卉苗木、**黄鸡等农业产业基地,培植了逢缘草艺、科迪动物药业、天水鸡业、春发食用菌等一批省市级农业龙头企业。城市建设方面,修建了**大道、金龙大道、沿江路、青山大道、工业大道等城市主干道和开云、先农、东方等休闲广场,实施了旧城改造,基本完成了先农花园的开发,启动了心怡小区、黄花新区、车站新区的规划建设,县城骨架基本拉开,四年城镇化率提高6.73个百分点。基础设施方面,争取了武广快速铁路客运专线及新**站、潭衡长输管线及县城天然气工程、湘江**港千吨级码头、潭衡高速公路等一批国省重点项目;新修了江东沙坪河桥、新桥新大桥;启动了通乡、通村公路建设,硬化了部分乡镇过境街道;实施了城乡电网改造,基础设施明显改善。
(三)改革开放深入推进。在农村推行了以税费改革为主的综合配套改革,全面免征了农业税和农业特产税,并实行粮食直补、良种补贴;推进了教育布局调整,四年撤并农村教学点46个;加快了乡镇机构改革步伐,成功实现了开云、师古合并。在企业领域推行了国有集体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先后启动了160余家企业改制,基本完成了县茶机厂、长江纸厂等114家企业的改革,安置职工8946人,新组建企业62家。在资源利用领域推行了市场化改革,首次实行县城公交线路营运权及的士牌照有偿出让,转让总标的达803万元,转让单价领先全省各县市。招商引资工作稳步推进,四年共引进内资5.79亿元,实际到位外资399万美元,成功引进了和泰纸业,实现了亿元企业零的突破;成功引进了港湘服装,实现了承接沿海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零的突破;成功引进湘旗农牧公司,实现了畜禽产品加工零的突破。
(四)社会事业快速发展。加快了岳云、二中、四中等省市重点中学的建设,恢复了县三中,改造了麇城中学,兴办了博雅艺校等民办学校,加快了中小学校危房改造步伐,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建设了县流行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成功抵御了“非典”、高致病性禽流感的侵袭。举办了纪念毛泽建烈士诞辰100周年系列活动,扩大了**知名度。新建了县图书馆大楼,开通了店门、东湖等6个乡镇的有线电视,实现了**电视台节目全县同步覆盖。四年实施科技项目50余个,科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不断提升。广泛开展了三个“十佳”、文明单位评选活动,公民道德体系建设更加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协商制度进一步健全,经济统战、海外统战、民族宗教统战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建设并完善了县政务便民中心及各乡镇政务大厅,村民自治、民主政治建设初见成效。坚决推进普法依法治理,始终对各种违法犯罪活动保持高压态势,“两案”发案率逐年下降。社保、低保、养老保
第二篇:乡党委书记在党代会上的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中国共产党**乡第八届委员会作报告,请予审议。
大会的主要任务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省委七届七次全会、州委五届六次全会、县委八届五次全会精神,总结我乡第八次党代会以来的党委、纪委工作,讨论、决定党委工作中的重大问题,选举产生新一届党委和纪委,动员全乡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为完成新时期党的中心任务而努力奋斗。
一、第八次党代会以来的主要工作
四年来,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乡党委坚持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核心,以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为关键,以完善乡党委的领导方式和工作机制为重点,以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为基础,全面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努力提高乡党委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带领全乡广大党员干部和各族群众,按照“生态立乡,基础稳乡,科教兴乡,产业强乡”的发展思路,以科技进步为动力,狠抓发展这一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突出重点,狠抓落实,在战胜困难中前进,在求实创新中发展,完成或超额完成了乡第八次党代会以来的各项目标和任务。
(一)切实加强理论武装工作,提高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
以认真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线,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重点,努力创新学习形式,深化学习内容,提高学习效果,进一步转变观念、明确发展思路、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切实把科学发展观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把思想理论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不断增强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努力把理论学习与理论宣传有机统一起来,着力回答群众普遍关心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用科学理论统一思想、凝聚人心,调动全乡广大干部群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积极性。
(二)抓实发展这个第一要务,提高领导经济工作的水平
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和运行特点,自觉遵循客观规律,增强预见性,准确把握经济运行中的主要矛盾,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开拓创新,狠抓各项工作的落实。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切实加大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着力抓好交通、能源、水利、生态等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明显增强。高度重视“三农”问题,粮食总产稳中略增,农业结构调整步伐明显加快,烤烟生产水平进一步提高,优质肉牛产业化步伐稳步推进,泡核桃产业发展初具规模,茶叶产业发展取得新进展,劳务输出成为农民增收的新亮点。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的方针政策,紧紧围绕全乡经济社会发展思路,坚持县委提出“优一兴三强二”的工作方针,突出重点,狠抓落实,全乡经济运行良好,农民收入稳步增加。2005年底全乡农村经济总收入达8865.58万元,五年年均递增4.2%;农民人均纯收入1414元,五年年均递增4.2%;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35万元,五年年均递增5.2%。
(三)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健康发展
认真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着力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广泛开展文明村、文明户、文明单位创建活动,“十佳人物”评选活动,爱国卫生运动和大型文体活动,使全乡科技、文化、体育、卫生、人口与计划生育、广播电视、对外宣传等社会各项事业健康发展。实施“科教兴乡”战略,“两基”成果得到巩固和提高,办学条件明显改善。
(四)不断深化改革,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积极推行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全面取消农业税,进一步减轻农民负担。农村信用社改革不断深化。积极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清理、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事项,政府职能转变加快。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迈出新步伐。完善政策措施,创新工作方式,改善投资环境,按照“政府创造环境,企业创造效益”的方针,加大对外宣传力度,敞开乡门,欢迎一切外来投资,除国家明令禁止的投资项目外不设任何限制。引进投资300多万元的松脂加工厂1个,投资300多万元的马街河小型水电站1个。
(五)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始终坚持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决策程序进行科学决策。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切实加强对人大工作的领导,并支持乡人大主席团规范化建设,依法履行职能,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依法开展工作监督和法律监督。坚持重大问题听取人大、政协的意见,促进科学民主决策。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加强党对工、青、妇工作的领导,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等人民团体联系群众的桥梁作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的方针,以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经济发展为目标,落实领导责任制,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活动,努力构建和谐社会。
(六)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解决群众切身利益问题
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开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重视解决好农村征地、房屋拆迁、林地、土地纠纷等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食品安全管理得到加强。扶贫开发工作卓有成效。民政救灾救济工作扎实有效,防灾减灾工作取得新进展。
(七)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切实提高执政能力
坚持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以增强拒腐防变能力为重点,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不断提高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乡党委始终把思想政治建设放在首位,扎实开展好建设学习型领导班子创建活动,创新机制,严格考核,全乡各级领导班子的思想政治建设得到加强。全面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以“五好五带头”为目标,进一步实施“云岭先锋”工程,党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号召力得到增强,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坚持科学民主决策制度,促进了各项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认真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切实开展好“两个务必”教育,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认真开展好社会评议机关作风活动,严格执行县委、政府制定的提倡移风易俗,禁止大操大办的规定。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县委、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乡各级党组织团结带领广大党员和各族干部群众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牢固树立和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兼顾、求真务实、开拓进取、团结干事的结果,是全社会齐心协力、艰苦奋斗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中共**乡委员会向各位代表并通过你们向全乡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表示忠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成绩来之不易,发展令人鼓舞。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工作中还存在许多的差距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产业结构单一,经济增长方式粗放,发展后劲不足;基础设施薄弱,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招商引资难度大,工业发展严重滞后;农村经济发展缓慢,负债压力大,财政增长、农民增收困难;安全生产、信访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以及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方面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高度重视这些问题,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努力实现全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未来五年,是我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为我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基础的重要时期。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社会和谐、山川秀美、民族团结、协调发展、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战略目标,突出又快又好发展这个主题,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必须按照“以人为本,转变观念,改革开放,打牢基础,调优结构,建强支柱,振兴科教,改善生态,优化环境,协调发展”的基本思路,努力推动经济社会又快又好的发展。“十一五”时期,全乡生产总值年均递增10%以上,财政总收入年均递增10%以上,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年均递增6%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递增18%以上,人均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以上;支柱产业群体基本形成,经济增长方式有较大转变;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全乡综合经济实力和竞争力进一步增强,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生态环境得到改善,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进展,和谐社会建设取得新成就,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一)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推动我乡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必须以科学的精神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以科学的方法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我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要创新发展思路。必须着眼于新的实践和发展,根据新形势的发展变化,总结新的实践经验,不断丰富和完善发展思路,从根本上改变经济总量小特别是工业经济总量小、发展基础薄弱等状况,努力实现又快又好的发展。要转变发展观念。必须坚持用发展和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路上的问题,千方百计加快工业发展和农民增收,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形成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的经济体系,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要拓宽发展途径。必须坚持从我乡的实际出发,按照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的要求,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乡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加快推进战略目标的实现。必须进一步增强抢抓机遇意识,充分把握机遇,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扩大招商引资规模,不断拓宽发展空间,增强发展活力。要强化发展举措。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强化体制机制创新,推动建立统筹发展的有效机制,建立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注重在指导方针和政策措施上加强薄弱环节,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统筹兼顾,整体推进,不断增强发展后劲。要提高发展质量。必须坚持速度与效益并重、规模与质量并举,正确处理好速度和结构、质量与效益的关系,既要强调速度,强调生产总值,更要注重经济结构的优化,注重财政收入、农民收入的实际增长,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要求,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有全乡各族人民共享。
(二)切实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千方百计加快经济发展
加快发展是解决我乡存在的问题和困难的唯一出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首先就要提高党领导发展的能力。要始终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坚持和落实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科学编制“十一五”规划,努力加快全乡经济发展步伐。
1、加强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和生态建设,不断增强发展后劲。实施项目带动战略,促进社会投资,保持较高的投资增长速度,拉动经济增长。创新项目前期工作机制,认真做好重点项目的前期工作,把前期工作延伸到战略发展规划,投融资方案和引资方案,产业整合与存量盘活等方面,增加项目储备,提高项目质量,创新投融资体制,积极争取上级支持。适度举债建设,努力提高乡村公路通行能力。加大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进一步增强农业抗御自然灾害能力。继续实施好天然林保护工程和退耕还林(草)工程,加强小流域治理和水土保持工作,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努力使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扩大有线电视覆盖面,建立现代信息体系,认真组织实施农村电网改造和沼气建设项目,改善供电质量,逐步建设良好的生态能源体系。
2、统筹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着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当前,我国总体上已进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发展阶段。“十一五”时期,必须抓住机遇,加快改变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局面,扎实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协调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搞好乡村建设规划,节约和集约使用土地。稳定并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完成农村义务教育改革、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林权制度改革等任务。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加强农业设施建设,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转变农村经济增长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以“五小”水利工程为重点,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大乡村道路等公共设施的管护和建设力度,大力发展农村沼气。加快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加强农村基层文化、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实施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加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引导富余劳动力向非农生产和城镇有序转移,带动乡镇企业和小集镇发展,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加大扶贫开发力度,提高贫困地区人口素质,努力减少贫困人口。遵循“因地制宜、优势互补、突出特色、协调发展”的方针,实行分类指导,发展区域特色经济。形成合理布局、合作有序、各展其长、优势互补、相互促进的区域经济发展格局。
3、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工业经济和现代服务业发展,坚持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的方向,运用现代经营方式和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努力开拓新的服务领域,提高服务业的水平和层次,推进服务业全面发展。认真落实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健全完善服务体系。按照“非禁即可”的原则,积极引导民间资本投资基础设施、重点产业和公共事业领域,放手发展非公有制经济。通过工作创新、技术进步和劳动者素质提高,努力使经济增长由传统向现代、粗放向集约、资源消耗向再生可循环方式转变,提高经济增长质量,促进可持续发展。
4、突出特色,发挥优势,着力培育四大产业,走农业产业化发展道路。农业产业化是农业发展的方向,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要以产业化建设为目标,大力发展优势农产品为突破口,努力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基础上,着力培育烤烟产业、以生猪、肉牛为主的畜牧产业、泡核桃产业和茶叶产业四大产业,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烤烟产业要以提高烟叶整体质量和提高农民收入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实行择优布局、连片种植、合理轮作、科技兴烟,打牢烟叶生产基础,抓好基本烟地、基本烟农、基本设施建设的落实,提升烟叶市场化、专业化、标准化进程,全面提升烟叶生产质量。以生猪、肉牛为主的畜牧产业要进一步完善生猪、肉牛生产目标责任制,继续巩固和扶持示范村、示范户,加大品种改良力度。泡核桃产业要在做好基地建设基础上,强化规范管理。积极引导和鼓励县内外各种经营实体和个人在我乡从事核桃产品加工和营销,实现在生产环节上富民,在流通环节上富乡。茶叶产业要以生态茶园建设为基础,以茶园低改为依托,以龙头企业培育为核心,以市场开拓和品牌创建为突破口,大力发展生态茶叶经济。
5、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大力推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尊重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充分考虑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促进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以节约资源为核心,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鼓励企业循环式生产,推动产业循环式组合,形成资源节约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建设节约型社会。必须把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和环保执法力度,改善环境质量,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6、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增强加快发展的动力。加大改革力度,进一步扩大开放,全面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是加快发展的必然要求。要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继续推进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切实把政府经济管理职能转变到主要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上来,搞好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吸引全社会资金广泛参与,拓宽投融资渠道,积极争取更多的资金。推进工作机制的创新,不断创新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严肃查处机关干部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行为,推行首问首办责任制和限时办结制。提高对内对外开放水平,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不断优化投资环境,完善招商引资政策,创新招商引资工作机制,提高招商引资水平。
7、深化科教兴乡战略,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强科学普及,强化科技意识,提高群众的科技知识水平。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巩固提高“两基”成果。积极发展现代远程教育。切实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强化师德师风教育,提高师资水平。继续加大中小学校舍排危力度,“十一五”期间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实现“两免一补”。整合教育资源,动员全社会关心支持教育事业,抓好适龄少年儿童入学、巩固工作,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建设学习型社会。
8、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加快建设小康社会步伐。坚持“多能并举,转移重点,扶贫到村,攻坚到户”的原则,以增加贫困户收入为目标,以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为重点,继续抓好重点村和小康示范村建设、安居温饱工程、易地扶贫开发和小额信贷等工作。切实做好扶贫开发千村推进工程的准备工作,为下步实施千村推进工程打好基础,把扶贫与扶智结合起来,加强对贫困人口的技能培训。
9、加大劳务输出力度,努力增加农民收入。坚持“政府推动、市场拉动、政策促动、有序流动”的原则。强化信息服务,开展规范、专业、实用的劳动技能培训,努力实现由单纯的体力型输出向技能型输出转变,并鼓励回乡创业,从而不断拓宽就业渠道。
(三)切实提高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努力建设平安和谐**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既是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重要目标,又是重要保证。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不断提高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
1、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按照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规范党委与人大、政府及各人民团体的关系,支持人大依法履行国家权力机关职能,支持政府依法行政。加强和改善对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领导,支持他们依照法律和各自的章程开展工作,更好地发挥党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2、大力加强法制建设,稳步推进平安和谐**进程。牢固树立法制观念,充分运用法律手段处理行政、经济、文化和社会事务,严格执行《行政许可法》,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深入开展法制宣传,加大法律援助力度,始终贯彻“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的方针,坚持全面推进与重点开展相结合,注重抓好以点带面,用典型推动整体发展。营造规范有序、安全稳定、团结和谐的治安环境和人民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努力实现平安和谐**的目标。
3、大力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科学民主决策制度,对涉及全乡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事项和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要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听取意见,严格执行规定程序。建立和实行严格的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制度,坚持重大决策报告备案制度。
(四)切实提高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推动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
要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切实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社会各项事业更快更好的发展。
1、全面加强思想道德和精神文明建设。要不断创新思想政治工作内容、方式和手段,把思想政治工作延伸到社会各个领域,渗透到各个层次。加强舆论引导,关注社会热点难点,化解社会矛盾,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要切实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心理素质教育,积极探索和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网络,努力营造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思想文化环境。坚持正面、宣传、鼓劲的方针,加大宣传思想工作力度。认真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积极开展好文明单位、文明村、文明户创建活动和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努力使全社会形成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和文明和谐的社会氛围。
2、加快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要巩固“两基”成果,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加快科技进步,提高科技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率。大力加强公共卫生设施建设和农村卫生工作,要高度重视艾滋病防治工作,打好禁毒和防治艾滋病的人民战争,切实抓好计划生育工作,继续落实好农业人口独生子女奖励政策,稳定农村低生育水平。
(五)切实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
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问题,始终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解决好困难群众的吃饭、穿衣、住房、就医、子女入学等问题。积极推进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和发展,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和医疗救治制度,使农民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切实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加大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力度,科学制订应对各种自然灾害的预案。切实抓好安全生产,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切实维护社会稳定,确保人民安居乐业。增强大局意识和服务意识,全力支援重点工程建设,努力营造安定和谐的社会环境。
(六)深入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加强党的建设
根据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进一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更好地肩负起历史使命。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推进各项事业的发展,关键在搞好党的建设。
1、巩固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全面实施“云岭先锋”工程,不断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基层党组织是党执政的组织基础。要巩固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坚持各项长效机制,积极创新基层党建工作机制、工作方式,创造性的全面实施“云岭先锋”工程,用新思路、新办法解决基层党建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五好五带头”为目标,以解决基层党组织建设中的薄弱环节为突破口,以发挥党员作用,树立党员形象,保持本文来自文秘之音网,在百度中可以直接搜索到网络站党的先进性为着力点,突出重点、分类指导,进一步夯实党的执政基础,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努力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各党支部要按照“三个一”创建活动要求,明确任务、责任到人、完善措施、抓好落实,乡级机关要继续开展好“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为主题的争先创优活动。农村要以深入开展“三级联创”活动为载体,突出“三培养”工作,继续广泛开展“三带”竞赛活动,同时,要按照乡党委提出的“六个一”要求,认真抓好落实、务求实效,加强“两委”班子建设,切实解决极少数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的问题,不断提高党组织领导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带领农民脱贫致富的能力。
2、加强和改进党风廉政建设,不断提高拒腐防变的能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关系党的生死存亡,要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作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抓实抓好,始终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防范的方针,建立健全与新形势相适应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高度重视反腐倡廉工作。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继续开展警示教育活动;要按照《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和《云南省公务员八条禁令》,筑牢思想道德防线和党纪国法防线,不断提高广大党员干部拒腐防变能力。
三、转变作风,狠抓今年各项工作的落实,为实施“十一五”规划开好局
今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做好今年的各项工作至关重要。要进一步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乡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继续坚持“一二三四”的工作思路,即坚持打牢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一个基础”;突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小集镇建设“两个重点”;加快扶贫开发、劳务输出和科技推广“三个步伐”;实现非公经济、基础教育、项目资金争取和招商引资“四个突破”,积极做好服务重点工程建设工作,切实加强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党的建设,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奋斗目标是:全乡生产总值增长10%以上,财政总收入增长10%以上,地方财政收入增长6%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5%以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实现以上目标,必须抓好以下工作重点:
经济建设工作重点:继续打牢基础,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实施好一批事关全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项目,保持固定资产投资平稳较快增长。继续抓好“五小”水利建设,加快推进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提高乡村公路通行能力。努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完成好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工程建设任务。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烤烟产业要继续坚持“双控两提高”的方针,狠抓各项骨干措施的落实,进一步提高烟叶质量和效益;以生猪、肉牛为主的畜牧产业要继续抓好品种改良、饲草饲料生产、疫病防治、科学养殖等各项工作,不断提升肉牛产业化水平;泡核桃产业要完善措施、加大力度、强化科技、规范管理,进一步扩大泡核桃产业的规模和效益;茶叶产业要依靠科技,从低产改造入手,培植龙头加工企业,进一步提升茶叶产业的整体效益。进一步加大劳务输出力度。启动林权制度改革,抓实农村能源建设、天然林保护、生态林建设工程。进一步加强财政、税收工作,依法加强税收征管工作。进一步扩大开放,力争招商引资实现新突破,非公经济迈上新台阶。
政治建设工作重点:继续加强和改进党对人大、政府工作的领导。支持、保证人大代表依法行使职权、充分发挥作用。支持政府依法行政,进一步深入学习、宣传和贯彻《行政许可法》和《南涧彝族自治县自治条例》,严格按照自治条例办事。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按照各自《章程》独立地开展工作,更好地发挥党联系广大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坚持完善政务公开、村务公开等办事公开制度,加强基层民主建设,保障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利。深入开展普法教育,加大法律援助力度。完善重大决策的规则和程序,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对事关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利益的重大决策,实行公示制度,广泛征询意见。
文化建设工作重点:高度重视和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牢牢掌握宣传舆论工作的领导权和主动权,坚持用科学理论武装各级干部和广大群众的头脑。以人为本,全面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要继续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和职业道德建设,努力建设“诚信**”。要切实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心理素质教育,积极探索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网络,努力营造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思想文化环境。抢抓机遇,加强文化事业基础设施建设。要以加快推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为核心,完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科技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努力提高科技对经济的贡献率。以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为根本出发点,优化教育结构和教育资源配置,巩固“两基”成果,加强基础教育。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治体系建设,高度重视艾滋病防治工作,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全面推行和落实农村计划生育“奖优免补”政策,提高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整体水平。努力推进广播电视、体育和对外宣传等各项事业协调发展。
社会建设工作重点:坚持稳定压倒一切,层层抓落实的维护稳定工作格局。依法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扫除各种社会丑恶现象。预防为本、严格执法,全面加强禁毒工作。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巩固“平安**”创建成果,全面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争取并实施乡司法所标准化建设,加快建立和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提高防范能力。坚持不懈地开展社会矛盾纠纷排查,建立健全防范突发事件、重大自然灾害及社会风险的预警和应对机制。健全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相衔接的社会保障体系。重视和维护下岗职工、农民工、特困户、残疾人、老年人等困难群体利益,努力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关心、帮助困难群体的良好风尚。重视食品安全,确保人民群众吃上放心食品;切实做好救灾和安全生产工作,建立健全化解重特大安全事故的长效机制,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四、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为“十一五”经济社会提供坚强保证
实现我乡“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全面完成今年的各项工作任务,必须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不断提高统领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为开创全乡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提供坚强保证。
(一)切实加强党的思想建设
必须坚持不懈地抓好理论武装工作。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广大党员干部的头脑。必须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立足于不断提高新形势下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立足于解决实际问题和现实问题,进一步完善学习制度,丰富学习内容,创新学习方法,落实学习考核奖励机制,增强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必须坚持不懈地解放思想,坚决革除陈旧落后的观念,大胆创新,开拓进取,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在解放思想中更新观念,以思想的大解放,促进经济社会的大发展。必须坚持不懈地巩固和扩大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切实加强党的组织建设
始终坚持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充分发挥党委的核心领导作用,全面提高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体制,转变领导方式,健全和完善领导工作机制,集中精力抓大事、把方向、管全局,加强综合协调,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真正形成加快发展的合力。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进一步完善党委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不断提高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进一步加强“学习型、创新型、团结干事型”领导班子建本文来自文秘之音网,在百度中可以直接搜索到网络站设,提高各级领导班子科学执政、依法执政、民主执政的能力和水平,切实把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成为政治坚定、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廉政、团结统一、团结和谐、团结干事的坚强领导集体。认真做好老干部工作,充分发挥老同志的作用。深入实施“云岭先锋”工程,真正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引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斗堡垒。加强对干部队伍的教育和管理,真正让想干事的人有机会、能干事的人有舞台。
(三)切实加强党的作风建设
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的精神,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增强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切实减少会议,减少应酬,真正把精力放在求发展上,把心思用在求实效上,把劲头用在抓落实上。要始终坚持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充分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防止和克服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多做有利于发展、有利于改革、有利于稳定、有利于群众的实事,坚决反对损害群众利益的“形象工程”和“面子工程”。要发扬脚踏实地的务实精神,做每一项工作都要着眼于高起点、高标准、严要求,用科学化、数字化的标准抓落实,使各项工作真正取得实效。
(四)切实推进党风廉政建设
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和制度。深入开展理想信念、从政道德、党的优良传统、法律法规和反腐倡廉教育,不断增强领导干部的廉洁从政意识。始终牢记“两个务必”,认真落实“四大纪律、八项要求”,狠刹空谈、浮夸、吃喝、攀比、粗暴等歪风。继续严格执行移风易俗、禁止大操大办的规定。加大惩治力度,严肃查处违纪违法案件,严厉惩治腐败分子,以改革的精神和创新的思路研究解决反腐倡廉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全面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深入开展。
各位代表,形势催人奋进,发展重任在肩。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牢固树立和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团结和带领全乡各级干部群众,进一步坚定信心、抢抓机遇,开拓进取,扎实工作,为实现全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而努力奋斗!
第三篇:书记在党代会开幕式发言
今天,我受县委委派参加镇第十一次党代会。在此,我谨代表县委,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全体与会代表致以崇高的敬意!
第十一次党代会,是营上镇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顺利完成“十一五”规划,起步实施“十二五”规划,扎实推进全镇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的会议,是镇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喜事。下面,我就开好这次党代会提三点要求:
第一,要充分认识这次党委换届工作的重要意义。这次党代会,核心任务是选出一个好班子、讨论出一个好报告。能不能开好这次会议,选举出一个开拓创新、团结奋进、勤政务实、为民谋利的好班子,讨论出一个符合营上镇实际、指导营上镇发展的好报告,直接关系到营上镇全体干部群众的利益,关系到未来五年甚至更长一段时期的发展,关系到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在的贯彻落实。镇党委要根据《党章》、《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暂行条例》等有关规定,按照《县委关于认真做好全县乡(镇)党委换届工作的通知》要求,把握好乡镇党委换届的基本程序,积极稳妥地组织好、开展好换届选举的各项工作。各位代表要保持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县委的安排部署上来,把这次换届工作当成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一次有利契机,当作营上镇加快发展的一次良好机遇,真正选出让党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新一届乡镇党委班子,讨论出一个指导发展、推动发展的好报告,换出凝聚力,换出战斗力,换出发展力。
第二,要正确处理好行使民主权利与贯彻党委意图的关系。这次乡镇党委换届,县委提出的候选人预备人选是根据乡镇领导班子配备要求,坚持德才兼备原则,按照《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规定,充分考虑营上镇领导班子建设和工作实际需要,并经过县委常委会认真研究确定的。在选举过程中,各位代表一定要增强组织观念,自觉与党委保持高度一致,旗帜鲜明地贯彻执行县委的决定,既要严格依法办事,充分发扬民主,正确行使自己的权利;又要正确领会党委意图,讲党性,顾大局,在行使自己权利的过程中严格按组织意图办事,对党忠诚,对人民负责,把正确行使民主权利与贯彻党委的意图统一起来,把党委的决定贯彻落实到选举工作中。对有不同意见的同志要及时同他们交心谈心,解释县委的人事安排意图,通过积极的思想工作,把代表的思想统一到县委人事安排意图上来。
第三,要严肃纪律,确保选举工作顺利进行。会议期间,各位代表一定要严格遵守党的章程、组织原则和党内政治生活准则,讲政治、讲党性、讲纪律,不搞小动作,不打歪主意,不偏听偏信,不信谣传谣,不允许对他人进行诬告陷害、诽谤中伤,不允许以威胁、贿赂、欺骗及其他手段妨碍代表自由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不允许有任何非组织活动和非法言行,对影响选举工作的不良现象,尤其是违纪违法行为,要坚决、及时、有效进行制止,对审议、酝酿和选举中出现的重要情况要及时报告、及时处理,确保选举工作顺利进行。我相信,大家一定会坚定地站在党性原则的立场上,以党的事业和人民群众的利益为重,从营上镇发展的大局出发,在政治、思想和行动上同县委保持高度一致,确保会议各项目标任务顺利完成。
xiexiebang.com范文网【www.xiexiebang.com】
第四篇:赵书记在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上的报告
赵乐际书记在第十二次党代会上的报告
在全面建设西部强省进程中,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抓住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改革开放,更加注重保障改善民生,紧盯目标、脚踏实地,戮力同心、砥砺奋进,为2020年与全国同步够格地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打下牢固基础。
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中国共产党陕西省第十一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
中国共产党陕西省第十二次代表大会,是在全省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不懈解放思想,坚定不移改革开放,继续推动科学发展,不断富裕三秦百姓,为全面建设西部强省而努力奋斗。
攻坚克难团结进取,成就辉煌令人振奋
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是陕西发展史上很不平凡的五年。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省委团结带领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十七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抓住西部大开发历史机遇,一心一意谋发展,扎扎实实促和谐,认认真真抓党建,成功抵御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冲击和特大地震、暴雨洪涝等自然灾害,顺利完成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阔步跨入西部强省行列,三秦大地发生了令人鼓舞的变化。
经济实力大幅提升。过去五年最显著的成就是经济平稳快速发展。全省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4.9%、去年达到12391亿元,人均GDP先后突破3000、4000、5000美元,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29.9%、达到2579亿元。现代农业加快发展,粮食连年丰收,水果产量全国第一。新型工业化迈出坚实步伐,能源化工、装备制造等优势产业迅猛增长,航空航天、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纺织、食品等传统产业加速升级,金融、旅游、物流等服务业快速成长。基础保障条件明显改善,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西部第一,郑西客运专线、西安地铁2号线、西安咸阳国际机场3号航站楼等项目投入运营,渭河整治、引汉济渭等工程取得重大进展。关中创新、陕北持续、陕南循环区域发展格局基本形成,西咸新区开发和各类园区建设亮点纷呈,县域工业化和城镇化扎实推进,市县综合实力显著增强。节能减排任务如期完成,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成效明显,全省山水林更加秀美、天地人更加和谐。
改革开放不断深化。过去五年最鲜明的特点是体制机制创新。国有企业改革取得重大突破,政策性破产顺利完成,国有经济活力明显增强,形成了一批竞争力强的企业集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更加健全,混合所有制经济快速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占到半壁江山。13家企业上市,融资478亿元。政府职能加快转变,财税金融、科教文化等领域改革力度加大,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走在全国前列,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提前完成。投资环境不断优化,进出口总额、实际利用外资均翻了一番多,新增29家世界500强企业来陕投资。企业“走出去”步伐加快,西安世园会成功举办,西洽会、农高会、欧亚经济论坛影响扩大,绿色、现代、开放、和谐、奋进的陕西形象进一步提升。
人民生活显著改善。过去五年最明显的变化是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9268 元增加到1824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260元增加到5028元,年均分别实际增长10%和11.2%。居民家庭财产普遍增多、银行储蓄大幅增加,消费结构不断优化,衣食住行用水平进一步提高。累计民生投入7347 亿元,新建改建农村公路9万公里,解决1337.3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建成保障性住房15.92万套。农村已婚育龄妇女和65岁以上老人享受免费体检,农村孕产妇享受免费住院分娩,70岁以上老人享受生活保健补贴,蛋奶工程惠及全省农村寄宿中小学生。就业规模日益扩大,全民创业、家庭创业、自主创业热情高涨。最低工资、城乡低保、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等标准稳步提高,全民养老、医疗保险实现制度全覆盖,优抚安置、老龄工作、慈善和残疾人事业健康发展。地震灾区恢复重建任务全面完成,避灾扶贫生态移民搬迁取得阶段性进展,344万人实现脱贫,贫困人口基本生活得到保障。
民主法制全面加强。过去五年最可喜的局面是全省上下团结和谐干事创业。人民代表大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民族区域自治、城乡基层群众自治等制度进一步落实,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形式更加灵活多样。爱国统一战线巩固壮大,民族、宗教、侨务等工作不断加强,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桥梁纽带作用充分发挥。法治陕西建设步伐加快,地方立法成果丰硕,执法司法水平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深入人心,社会公平正义有效保障。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和双拥共建取得新进步。
文化建设成效明显。过去五年最直接的表现是文化发展活力大大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扎实推进,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开展,爱国守信、勤劳质朴、宽厚包容、尚德重礼、务实进取的陕西精神不断弘扬,公民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升,陕西人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公益性文化单位管理机制更加完善,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全面完成,文化产业快速壮大,精品力作不断涌现,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过去五年最集中的体现是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升。城乡免费义务教育积极实施,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质量普遍提高。城乡卫生服务网络更加健全,基本药物制度、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立医院等改革日益深化,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有效缓解。全民健身和竞技体育取得新成绩。利益共建共享机制逐步推广,流动人口、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得到更多关爱,社会管理服务和创新进一步加强,平安陕西建设深入开展,人民群众安全感不断增强。
党的建设扎实推进。过去五年最突出的标志是各级党组织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显著提高。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效明显,学习型党组织建设进一步深化。市县乡换届圆满完成,领导班子综合研判有序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和组织制度创新不断深入。目标责任考核富有成效,全省上下扭住目标、崇尚实干、竞相发展的氛围更加浓厚。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活动扎实开展,农村升级晋档、科学发展和城市文明社区、和谐家园长效机制初步建立,机关、企业、高校等党的建设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和老干部工作成绩显著,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不断完善,涌现出郭孝义、杨宗兴、侯伯宇等先进典型。惩防体系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整体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新成效。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前进道路上还有许多矛盾和困难,工作中也有不少缺点和不足,突出表现为:产业结构不尽合理,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区域城乡发展不够协调;体制机制不相适应,市场主体不足不优,开放水平有待提高;基础设施相对薄弱,能耗水平依然偏高,资源环境约束日益突出;就业压力持续加大,群众收入特别是农民收入偏低、贫困面还比较大;人民内部矛盾多样多发,创新社会管理服务任务繁重;一些基层党组织作用发挥不够,有的党员干部作风不正、党的意识和宗旨意识不强,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对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五年的实践经验弥足珍贵,创造的精神财富影响深远。回顾过去五年,我们深深地体会到,实现陕西又好又快发展,最根本的就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中央精神与陕西实际紧密结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一是坚持党的思想路线。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走符合陕西实际的发展路子。二是坚持科学发展。始终扭住发展第一要务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抓住机遇发展陕西,在促发展中转方式,在强实力中提质量,夯实兴陕富民的强大物质基础。三是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了人、依靠人、发展人、富裕人,让全省人民共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四是坚持改革创新。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用改革的方法破解难题,用开放的思路引领发展,用创新的举措推动工作,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五是坚持统筹兼顾。始终总揽全局、统筹规划,既着力推进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解决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又注重促进各方面利益和谐,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六是坚持加强党的建设。始终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大力弘扬延安精神,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这些宝贵经验,我们必须倍加珍惜、长期坚持、不断发展。
五年的探索充满艰辛,铸就的辉煌来之不易。回顾过去五年,我们可以自豪地说,这是陕西发展征程上继往开来、锐意进取、团结拼搏、阔步前进的五年,是陕西历史上经济增长快、发展质量好、城乡面貌变化大、群众得到实惠多的五年,是陕西人民市场经济观念、民主法治意识、现代文明素质、创业创新活力不断提高的五年,是陕西各级党组织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显著增强的五年。五年来的成就,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正确领导、亲切关怀的结果,是历届省委接续奋斗、不断积累和老同志关心支持的结果,是全省党员干部群众和社会各个方面齐心协力、共同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中共第十一届陕西省委,向全省共产党员和各族人民,向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各界爱国爱陕人士,向驻陕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官兵,向长期关心支持陕西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海内外朋友,表示衷心感谢和崇高敬意!科学绘制发展蓝图,全面建设西部强省
陕西发展已经站在新的起点、走在上升通道,阔步迈入中等发达省份、全面建设西部强省其势已成、其时已至。我们一定要保持清醒头脑,准确把握发展方位,适应形势任务新变化,顺应人民群众新期待,顺势而为、乘势而上,励精图治、奋发有为,不断把陕西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推向前进。
当今之陕西,用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来审视,呈现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主要是: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但经济欠发达依然是基本省情,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发展方式尚未根本改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但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改革攻坚面临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但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数量仍然较多,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任务艰巨;区域城乡发展的协调性进一步增强,但农业、农村发展仍然滞后,区域差距仍然较大;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但民主法制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社会主义文化不断繁荣,但同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的旺盛需求仍有较大差距;社会活力有效激发,但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社会利益格局的深刻变化带来诸多矛盾;对外开放日益扩大,但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仍然较多。这些重要特征,既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在陕西的具体表现,也是我们推进改革、谋划发展的根本依据。
综观大势,和平、发展、合作仍然是时代主题,世界经济结构深入调整,全球经济治理机制加速变革,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孕育新的突破,国际市场能源需求持续旺盛,为我们用好两种资源、集聚发展要素提供了良好环境。国家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等战略,加快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支持关中—天水经济区建设、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呼包银榆经济区发展,启动新一轮扶贫开发规划,积极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鼓励产业梯度转移,加快发展实体经济,为我们发挥比较优势、释放发展潜能创造了难得机遇。全省经济内生动力不断增强,干部群众谋发展、促和谐、奔小康成为思想主流,干事业、兴产业、创家业成为自觉行动,自我加压、不断赶超、争创一流成为共同意愿,为我们推动科学发展、加快富民强省奠定了坚实基础。
今后五年,我们的奋斗目标是全面建设西部强省。这个目标承前启后、催人奋进,接续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的建设西部强省,衔接省“十二五”规划确定的中等发达省份,是陕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现实路径。全面建设西部强省的主要标志是经济强、科教强、文化强、百姓富、生态美,这五个方面体现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涵盖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相辅相成、互为依托,共同构成有机整体。
——经济强,就是全省生产总值比2011年翻一番,人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投资、消费、出口拉动增长更趋协调,特色现代产业体系更加完善,区域城乡协调互动发展机制逐步健全,各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格局不断巩固。
——科教强,就是科技创新能力和科技进步指数大幅提升,西部地区创新高地基本建成。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稳步提高,率先在西部地区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进入全国人力资源强省行列。
——文化强,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公民思想道德素质明显提高,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形成,文化产业占生产总值6%以上,文化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更加充满活力,文化软实力进一步增强。
——百姓富,就是城乡居民实际收入比2011年力争翻一番,达到或接近全国平均水平,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明显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明显提高。社会就业更加充分,社会保障能力不断提升,贫困人口明显减少。
——生态美,就是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节能减排指标全面完成,空气质量明显提高,森林覆盖率超过45%,三秦大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
在全面建设西部强省进程中,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抓住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改革开放,更加注重保障改善民生,紧盯目标、脚踏实地,戮力同心、砥砺奋进,为2020年与全国同步够格地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打下牢固基础。
我们坚信,经过全省上下五年不懈努力,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生机勃勃的陕西必将谱写出新的盛世华章,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生态良好的新陕西将更加精彩地展现在世人面前,富裕文明、厚德务实、充满活力的陕西人将豪情满怀地创造新的辉煌。
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动经济建设新跨越
全面建设西部强省,经济建设是基础。要围绕科学发展、富民强省主题,紧扣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着力构建具有陕西特色的基础保障、产业支撑、创新驱动、协调发展、制度保证体系,努力提升经济综合实力和区域竞争力。
一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这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保障条件。要坚持基础先行,加快形成适度超前、功能配套、安全高效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抓住国家加快水利改革发展机遇,实施引汉济渭、东庄水库、陕北黄河引水等重大水利工程,加快水源工程建设,提高水资源保障能力。大兴农田水利建设,实施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提高农业抗旱能力。抓好防汛工程建设,加强病险水库治理,提高防洪保安能力。
围绕建设全国重要交通枢纽,实施客运专线、铁路干线、能源通道等重点工程,推进关中城际铁路建设。以高速公路为龙头,以国省干线和农村公路为重点,完善路网结构,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加强西安咸阳国际机场设施配套,建成延安、汉中、安康新机场。支持新增国际航线,积极发展通用航空。加快西安、咸阳地铁和快速干道建设。
推动西电东送、陕电外送电源和通道建设,改造升级骨干网架和农村电网,加快建设智能电网。完善输油、输气管网,扩大气化陕西覆盖面。统筹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三网融合,实现“数字陕西” 向“智慧陕西”迈进。加强大中城市市政设施建设,完善县城和重点镇水路电气讯等公用设施。
二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这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要加强要素集聚集群,强化产业互动联动,突出发展实体经济,不断提升产业整体水平。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稳定粮食播种面积,严格保护基本农田,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以苹果、猕猴桃、核桃、红枣为重点推进果业提质增效,以设施蔬菜、园区养殖为重点提升规模化、标准化水平,培育多元化深加工体系,打造国内一流的绿色果品基地和蔬菜、养殖基地。发挥杨凌示范区辐射带动作用,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应用。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完善农产品流通体系,加强疫病和灾害预防,增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保障能力。
坚持新型工业化道路,深入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和产业调整振兴规划,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制造业与服务业、科技与产业融合,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稳步扩大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产能,延长产业链条,提高资源转化率。加强航空航天、汽车、输变电等产业本地配套,推动重大装备自主化、成套化、高端化,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装备制造基地。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建设全国重要的信息产业基地。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改造纺织、食品、医药、建筑等产业。
坚持现代与传统并举、生产与生活并重,着力发展面向民生、面向生产、面向农村的服务业。完善物流设施和信息服务,强化中心城市物流节点功能,推进西安国际港务区、咸阳空港等园区建设,打造全国重要物流枢纽。鼓励商业银行在陕设立分支机构,扶持地方金融机构发展,壮大保险、信托和期货等产业,发挥产业基金、风险投资、贷款担保等金融工具作用,建设西部金融中心。加强景区建设,做优文化旅游、红色旅游、生态旅游品牌,打造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拓展互联网增值服务,提升商贸、餐饮等服务业水平。提高居民消费能力,完善消费政策,优化消费环境,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产业融合是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要打通三次产业界限,创新产业组织形式,继续实施大企业大集团引领战略,积极开拓新领域、发展新业态。支持企业面向市场、围绕主业做优配套产品,深化业务互联和市场互通,在强强联合中扩大市场份额。加速生产要素流动聚合,鼓励相近行业共享技术,依托龙头企业建设园区,培育特色鲜明的产业群和产业带,提高产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三是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这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所在。要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加强科学研究与高等教育结合、科研机构与企业结合、科技与金融结合、军工与民用科技资源结合,促进经济向创新驱动、内生增长转变。依托特色产业推进科技创新,深化统筹科技资源改革,建设国家级创新平台,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促进产品换代、培育产业品牌。深入实施科技创新工程,加强核心共性关键技术联合攻关,不断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
面向市场需求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以利益为纽带打通设计、研发、转化、生产各环节,加快发展成果交易、企业孵化、信息咨询等中介服务,大力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支持组建更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促进创新要素向基地、园区和企业聚集。继续实施军民融合“双百工程”,支持军工单位培育军民结合型创新企业,支持民口单位参与军品配套科研生产。
坚持人才优先发展,加强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队伍建设,健全培养、引进、流动、使用机制,继续实施千人计划、百人计划、三秦学者等重点人才工程。严格知识产权保护和管理,完善科技成果评价奖励制度,鼓励技术要素参与收益分配。弘扬创新精神,营造勇于创新、宽容失败、鼓励竞争、崇尚合作的良好氛围。
四是统筹区域城乡发展。这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要深入实施关中创新、陕北持续、陕南循环区域发展战略,坚持整体谋划、板块开发、错位发展,不断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全面实施《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支持西安发挥区域中心城市作用,加快推进西咸新区组团开发,走城镇协调、城乡统筹、工业化和城镇化紧密融合的发展路子。加快陕北和渭北能源化工基地建设,以工业园区为重点推进深度转化,壮大非能源产业,创建可持续发展示范区。发挥陕南资源和生态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做大循环经济聚集区。深化跨省区域合作,落实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和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规划,建设呼包银榆重点开发区和陕晋豫黄河金三角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
坚持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衔接互动。推进大中城市建设,打造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加快西咸一体化、宝鸡关天经济区副中心城市、渭南“陕西东大门”、杨凌世界知名农科新城建设,深化铜川资源型城市转型,支持榆林、汉中建设百万人口大城市,支持安康、商洛建设五十万人以上中心城市。做大县城、发展乡镇,搞好县域工业园区和重点镇建设。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推动公共设施向农村延伸、现代文明向农村拓展。支持延安、西安率先实现城乡统筹。
五是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这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动力。要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配置相结合,更加自觉推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更加主动提高对内对外开放水平,加快建立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国有企业改革,推动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合作,发展壮大混合所有制经济。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着力转变职能,规范行政行为,建设服务型政府。稳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继续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健全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促进财力与事权相匹配。加大金融体制改革力度,健全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完善中小企业和“三农”金融服务。
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全面落实民间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市政建设、社会事业等领域政策,不断提高非公经济份额。按照催生一批、培育一批、引进一批、优化一批的思路,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壮大各类市场主体。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发展要素市场,整顿市场秩序,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开放是发展进步的必由之路。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引进国际高端产业、技术和人才,促进我省优质资源与国内外一流企业对接融合,打造内陆型经济开发开放战略高地。继续改善投资环境,简化办事程序,提高服务水平,维护投资者合法权益。加快开放型经济突破发展,培育多元化出口主体,壮大外向型骨干企业和产业集群,加快重点特色产品出口基地建设,鼓励引进先进技术和关键设备,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配置资源、拓展市场。办好西洽会、农高会和欧亚经济论坛,加强对外交流合作。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实现政治建设新进步
全面建设西部强省,政治建设是保障。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发挥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制度优势,巩固全省政通人和、团结民主、拼搏进取的生动局面。
一是支持人大履行职能。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职权,善于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全省人民的意志。加强地方立法,围绕推动科学发展、加快富民强省的重大问题,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不断提高立法质量。加强监督工作,围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点问题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改进监督方式,加大监督力度,不断增强监督实效。加强人大代表主体地位,创造联系群众、开展活动的有利条件,推动了解民情、反映民意、集中民智,不断提高代表履职能力。加强人大常委会自身建设,不断提高人大工作科学化水平。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依法依章开展工作。重视国防教育和民兵预备役工作,支持驻陕部队和武警部队建设。
二是发挥人民政协作用。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落实省委支持人民政协履行职能发挥作用的《若干意见》,支持政协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依章开展工作,更好地协调关系、汇聚力量、建言献策、服务大局。发挥协商民主优势,坚持重大决策充分协商,推动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发挥人才荟萃、智力密集优势,支持政协就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全局性、综合性、前瞻性问题开展调研视察、咨政建言,调动社会各界人士参政议政的积极性。发挥联系广泛、包容各界优势,支持政协委员反映社情民意、做好群众工作,增进社会不同利益群体和谐。
三是发展完善基层民主。坚持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扩大基层民主,完善管理制度,把城乡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加强基层政权建设,健全政务公开、村务公开等制度,实现政府行政管理与基层群众自治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完善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推进厂务公开,支持职工参与管理。发挥社会组织积极作用,增强社会自治功能。
四是壮大爱国统一战线。积极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和海内外同胞关系和谐,引导各方思想上同心同德、目标上同心同向、行动上同心同行。加强同民主党派合作共事,支持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更好履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职能。加强新形势下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鼓励党外人士做我们党的挚友和诤友。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做好港澳、对台、侨务和外事工作。
五是推进法治陕西建设。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尊严、权威。加强宪法和法律实施,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加快法治政府建设,推动各项工作法制化。坚决维护司法公正,保证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规范基层执法行为,提升公正廉洁执法水平。加强公民意识教育和“六五”普法宣传,完善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制度,引导干部运用法律解决实际问题、群众依法按程序维护权益,营造全社会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
加强宣传思想工作,开创文化建设新局面
全面建设西部强省,文化建设是引领。要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和省委《实施意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积极实施文化强省“八大工程”,促进文化繁荣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思想保证、精神动力、舆论支持和文化条件。
一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巩固全省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继续推进思想解放,开阔眼界、开阔思路、开阔胸襟,增强机遇意识、市场意识、竞争意识,盯着排头学先进,以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精神开展工作。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加强党的历史和形势政策教育,精心组织党的十八大精神宣传活动,发挥主流媒体导向作用,用好管好新兴媒体。大力弘扬陕西精神,形成男女平等、尊老爱幼、扶贫济困、扶弱助残、将心比心、和谐相处的人际关系,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推动“学雷锋”和志愿服务活动常态化,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和家庭责任。
二是发展繁荣文化事业。完善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扩大广播电视村村通、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家书屋等覆盖面,强化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档案馆等社会服务功能,健全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和科教文体法律卫生“四进社区”长效机制。积极发展体育事业。加强大遗址和重点文物保护,抓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坚持“ 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加大文艺创作生产扶持引导力度,实施文化精品战略,创作更多具有中华气派、陕西特色的优秀文化产品,打造“文学陕军”、“西部影视”、“秦腔戏曲”等特色品牌。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借鉴各种优秀文明成果,积极为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贡献力量。
三是做大做强文化产业。实施文化项目带动战略,积极发展新闻出版、文娱演出、印刷包装等传统文化产业,加快发展影视制作、创意动漫、广告会展等新兴文化产业。培育文化市场主体,支持民营文化企业发展,鼓励有实力的文化企业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重组,加快形成一批规模大、实力强、效益好的文化领军企业。推动西安曲江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区发展,打造华夏始祖、周秦汉唐、秦岭绿色等园区,建设陕北红色文化基地。
四是加快文化体制改革。深化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创新运营模式,增强市场竞争力。继续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机制,提高服务群众能力。完善管人管事管资产管导向相结合的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加强文化市场综合执法,不断提升文化管理效能。建立健全文化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加大财政、税收、金融等方面支持力度,提倡社会组织和机构兴办文化事业、创办文化企业。实施文化名家工程,加强基层文化队伍建设,打造规模宏大的文化人才队伍。着力保障改善民生,迈出社会建设新步伐
全面建设西部强省,社会建设是根本。要坚持以人为本、富民为先,一手抓发展、一手抓民生,以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加快社会管理创新,推动和谐陕西建设,努力使全省人民日子越过越好、幸福指数越来越高。
一是切实增加群众收入。增收富民是现阶段全省最紧迫的任务,也是各级工作的基本着力点。要千方百计提高低收入群众收入,认真贯彻中央新的扶贫开发纲要,加大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力度,推进避灾扶贫生态移民搬迁,改善贫困人口生产生活条件,健全公共服务体系,因地制宜促进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让更多贫困群众尽快脱贫致富。积极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健全职工工资正常增长和支付保障机制,推进企业工资集体协商,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促进群众收入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强化转移支付和税收调节,保护合法收入,取缔非法收入,缩小城乡、区域、行业之间收入差距。加强物权保护。引导群众增加家庭财产、争创殷实家业。
二是不断提升就业水平。就业是民生之本。要坚持就业优先战略,贯彻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健全统一规范灵活的人力资源市场,强化职业技能培训和就业指导服务,大力发展劳务经济,统筹解决高校毕业生、复员退伍军人、进城落户和被征地农民就业问题。继续推进全民创业、家庭创业、自主创业,加快发展服务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小微型企业,鼓励和支持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加强就业援助,开发公益性岗位,切实解决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健全劳动争议处理机制,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三是加快完善社保体系。社会保障是人民生活的安全网。要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险制度,力争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两年内覆盖城乡全体人民,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制度基本覆盖所有从业人员,逐步实现社会保险关系跨地区转移接续。加大特殊困难群体社会救助,健全低收入群众生活补贴与物价波动联动机制,提高城乡低保、农村五保供养标准。加快廉租房、公共租赁房、经济适用房等保障性住房建设。发展慈善事业,做好优抚、老龄、残疾人等工作。
四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要加快教育体制改革,加大投入力度,合理配置资源,促进教育公平,推动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继续加强学前教育,基本解决“入园难” 问题。加快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和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全面推行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支持高等学校内涵式特色发展,支持民办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增强高校自主创新和服务社会能力。加强职业教育、特殊教育和民族教育,健全覆盖城乡的继续教育体系。
五是加快医疗卫生发展。健康是人全面发展的前提。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坚持新增医疗卫生资源重点向农村和城市社区倾斜,加快完善覆盖城乡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和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努力使群众享有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服务。加快公立医院改革,鼓励引导社会资本和外资兴办医疗机构。实施乡村医生万人培训计划,提高基层医疗卫生队伍整体素质。继续实施农村孕产妇免费住院分娩,健全农村已婚育龄妇女和65岁以上老人健康体检长效机制。加强重大传染病和地方病预防,严格食品药品监管,强化医德医风建设,支持中医药事业发展。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六是创新社会管理服务。和谐稳定是社会建设的基本要求。要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坚持精细化服务、网格化管理、项目化推进,保持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稳定。坚持利益分析方法,强化和谐思维、辩证思维和创新思维,树立多边受益、共生共济、合作共赢理念,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求同存异、化异趋同,推动建立共建共治共享的利益共同体。强化维稳第一责任,完善“三位一体”大调解工作体系,落实领导干部接访、约访、下访、回访制度,全面推行重大工程和重大决策社会风险评估,从源头上减少和化解矛盾纠纷。健全农村和城市社区管理服务体系,完善流动人口和农村留守群体服务,加强特殊人群管理。健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深化平安陕西建设,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违法犯罪,严格安全事故责任追究,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加强隐蔽战线斗争,切实维护国家安全。
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促进生态建设新突破
全面建设西部强省,生态建设是支撑。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绿色发展理念,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认真实施主体功能区规划,加快形成高效协调可持续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建设绿色美好家园。一是构建绿色生产体系。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必然带来生产要素空间布局的剧烈变动。要坚持点上开发、面上保护,引导经济相对集中布局,保持和稳定农业生产空间,合理控制工矿建设空间,提高国土利用效率。实行最严格的节地节水制度,开展闲置土地清理、空心村整治和治沟造地,集约节约利用资源。严格落实节能减排责任制,加强高耗能行业节能技术改造,推广先进技术和节能产品,加快全国低碳试点省建设,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降低能耗、水耗、物耗水平。强化环境执法监督,健全高污染、高排放企业退出机制,推进排污权交易,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之路。
二是打造绿色生活空间。良好生活环境是人民生活质量提高的重要标志。要顺应群众宜居安康的需求,坚持城乡一体推进、预防治理结合,全面加强人居环境建设,努力让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新鲜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品、用上清洁的能源。完善城市公园绿地、休闲广场等设施,强化污水、垃圾无害化处理,加大噪音、光、重金属等污染治理,启动细颗粒物(PM2.5)监测与评价,实施关天经济区大气污染联防联控,使城市更加清洁靓丽。推进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完善农业环境监测体系,加快治理化肥、农药、地膜等造成的面源污染,实施改水改厕改圈和垃圾集中处置,推广沼气、秸秆、小水电、太阳能等综合利用,使农村更加干净优美。
三是培育绿色生态环境。保护好青山绿水是我们的历史责任。坚持保护优先和自然修复并重,以生态脆弱区和重要生态功能区为重点,加强生态环境整治,维护生态平衡,努力构筑生态安全屏障。巩固退耕还林还草成果,坚持植树造林,强化天然林保护,推进三北防护林和长江防护林等重点林区建设,加大荒山绿化和防沙治沙力度,实施关中大地园林化工程,打造公路铁路沿线千里绿色长廊。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健全生态补偿机制,加快资源开采塌陷区综合治理。加大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涵养地、城乡水源地和湿地保护力度,推进渭河、汉丹江综合整治等重点工程。加强秦岭生态保护,启动秦岭国家森林公园建设。
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推动党的建设新进展
全面建设西部强省,党的建设是关键。当前,执政、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外部环境的考验复杂严峻,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消极腐败的危险尖锐突出,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紧扣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一是切实加强理论武装。要坚持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指导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改造,组织党员干部认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自觉掌握和运用科学发展观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开展保持党的纯洁性教育活动,教育党员干部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信心,正确对待是与非、公与私、真与假、实与虚,自觉做到讲政治、顾大局、守纪律。统筹干部教育资源,充分发挥延安干部学院、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和干部教育基地的作用,做好新一轮大规模干部培训,增强各级干部谋发展、促和谐、惠民生、保稳定本领。加强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健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长效机制,推动学习型社会建设。
二是切实加强干部队伍建设。要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及时发现和使用那些政治坚定、有真才实学、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干部,特别关注在工作中有思路、有激情、有韧劲、贡献大的干部,在艰苦环境中埋头苦干、默默奉献的干部,在应对急难险重任务时勇担当、能负重、有作为的干部。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完善干部德的考核办法,创新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差额选任等方式,健全干部选用监督机制和责任追究制度,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加强干部交流,加大优秀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力度,重视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党外干部培养使用,调动不同年龄段干部的积极性。加强干部管理,坚持严格要求与关心爱护相结合,加大治庸治懒治散力度,解决干部能上不能下、能进不能出问题。进一步做好离退休干部工作。强化人才第一资源理念,认真落实人才发展中长期规划,统筹推进各级各类人才队伍建设,打造西部人才高地。
三是切实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要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强化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深化农村升级晋档、科学发展和城市文明社区、和谐家园活动,加强机关、企业、高校等基层党组织建设,探索两新组织党的建设有效途径。按照守信念、讲奉献、有本领、重品行的要求选优配强基层带头人,重视选调生和大学生村官等培养选拔管理,逐步提高基层干部待遇。做好党员发展工作,推行发展党员公示制、票决制,完善党员党性定期分析制度,探索依规依纪处置不合格党员办法。全面推广党员承诺、党员中心户、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和党员示范岗等制度,加强对老党员、生活困难党员的关怀帮扶,完善流动党员管理服务,加快形成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
四是切实加强制度建设。要以党章为根本、以民主集中制为核心,构建内容科学、程序严密、配套完备、有效管用的党内制度体系。推进党务公开,尊重和保障党员的主体地位和民主权利,完善党内事务听证咨询、党员定期评议领导班子成员制度,健全党内信息公布制度和党委新闻发言人制度。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推行党代表任期制,建立党代表提案制。完善党委重大决策程序,推行党委讨论重大问题和任用重要干部票决制,实行常委会向全委会定期报告工作并接受监督制度。健全领导班子综合研判机制,坚持和完善目标责任、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党风廉政“三位一体”考核制度。加强制度宣传教育,开展经常性督促检查,加大问责力度,做到制度面前没有特权、制度约束没有例外。全省各级党组织要自觉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严格执行党的纪律,坚决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
五是切实加强作风建设。要大兴密切联系群众之风,强化群众观点、群众立场教育,完善联系服务群众制度,深入开展以“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解民忧、解民怨、解民困”为主要内容的“三问三解”活动,引导党员干部自觉践行群众路线。大兴求真务实之风,深入调查研究,改进文风会风,引导党员干部把心思和精力用到察实情、办实事、求实效上。大兴批评和自我批评之风,保护坚持党性原则的党员,引导党员干部正确对待组织、正确对待群众、正确对待自己。大兴艰苦奋斗之风,牢记“两个务必”,弘扬延安精神,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以优良的党风促政风带民风。
六是切实加强反腐倡廉建设。要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依靠制度创新和群众参与推进反腐倡廉建设。严格执行《廉政准则》,加强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强化廉政培训,培育和倡导廉政文化,促进党员领导干部立身不忘做人之本、为政不移公仆之心、用权不谋一己之私。认真落实党内监督条例,加强和改进巡视工作,积极推进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强化对关键领域和重点部门的监督。巩固和扩大村民监督委员会等反腐倡廉制度成果,健全廉政风险防控机制,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和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坚决查处违纪违法案件,对任何腐败分子,都必须依法严惩,决不姑息。
同志们,宏伟事业任务艰巨,人民重托使命光荣。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倍加珍惜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倍加珍惜又好又快的发展势头,倍加珍惜团结奋进的良好局面,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同心同德,真抓实干,为推动科学发展、富裕三秦百姓、全面建设西部强省而努力奋斗!
第五篇:乡镇党委书记在2021-2022年乡镇党代会上的报告
乡镇书记在2021年乡镇党代会上的报告
同志们:
中国共产党xx镇第x次代表大会是在全国进入“十四五”时期,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历史节点上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现在,我代表中国共产党xx镇第四届委员会向大会报告工作。
一、过去五年的工作回顾
镇第四次党代会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们团结带领全镇党员干部群众,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省市县委决策部署为遵循,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尤其是2020年以来,顶着疫情防控巨大压力,攻坚克难,锐意进取,取得了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新成绩。
(一)脱贫攻坚圆满交账。
五年来,我们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重中之重,科学决策,精准施策,深度聚焦“两不愁三保障”,扎实推进“六个精准”。2017年,以开展“百日攻坚”活动为抓手,同全县一起脱贫摘帽。2018、2019年,严格按照“四个不摘”要求,巩固提升脱贫成效。2020年,紧盯各级检查、督导、审计、巡视反馈问题,大打问题整改歼灭战。全镇2个贫困村988户建档立卡贫困户3327个贫困人口脱贫成效得到进一步巩固,顺利通过了脱贫成效检查验收。(二)产业转型逐步推进。
五年来,我们始终以优化产业结构为目的,以发展现代农业为主导,坚持发展多元经济,努力改变“一煤独大”,在基本稳定粮食种植面积的同时,积极培育“xx土蜂蜜”“xx葵花油”等特色农产品,发挥品牌作用,带动群众增收。集中发展中药材、菌菇等特色种植、林果栽培和牛羊猪鸡等特色养殖。探索建立“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龙头企业+基地+农户”农业发展模式,确保种养有技术、产品有特色、价格有保障,农民多收益。(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五年来,我们始终以通讯、水、电、路等基础设施提升为目标,逐年改造生产生活公用设施。公路交通网络化基本形成,镇村路、村村通、村组路基本硬化,村组街巷硬化率不断提高;行政村所在地全部安装了太阳能路灯;安全饮用水问题全部解决,村村办起卫生室,双向网改造完成三分之二,镇区污水处理站建成投用;建成了生物质压块厂、光伏发电站、电商服务站、爱心超市、残疾人康复室;建起了党建主题公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公园、廉政亭、法治亭等文化设施,人民群众满意度进一步增强。(四)民生事业强力发展。
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民生为本、民生为要,努力保障基本民生,改善普惠民生,增进群众福祉。全面落实各项社保政策,连年坚持妇女两癌普查,逐年实施雨露计划;坚持以技能培训促就业;按规定发放各种补贴、救助,逐步解决零就业家庭收入难问题;有计划按步骤地改造农村危房、治理煤炭采空区;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中小学教育质量稳步提升,2020年被县委县政府表彰为“教育强镇”。(五)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五年来,我们始终以习总书记“两山”理论和“三篇光辉文献”为指导,大打环保攻坚战。综合治理污染,严厉打击私开盗采,坚持植绿播绿,修复生态;开展创建国家卫生城镇活动,集中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推进煤改电、煤改气和农村改厕,获得国家卫生镇称号。(六)安全稳定持续向好。
五年来,我们始终树牢抓安全就是抓发展的理念,以创建“三零”单位活动为载体,以“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为推力,压实责任,优化机制,全面抓好治乱治违治盗采,防火防汛防事故,及时排查除隐患,化解矛盾调纠纷等工作,加强基层治理,建设平安乡镇,全镇没有发生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和非法上访事件,社会稳定,群众安居乐业。(七)管党治党全面加强。
五年来,我们始终紧紧围绕全面从严治党要求,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统筹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党风廉政建设和意识形态领域工作,落实主体责任,推进基层党建;深入开展“两学一做”专题教育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开展专项整治行动,持之以恒反“四风”,整顿软弱涣散党支部。通过持续建设,实现了党的基层组织全覆盖,各个党组织领导班子健全,机制制度建立,活动阵地分类达标,基层党组织的先进性、纯洁性进一步增强,党支部的领导核心作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较好发挥,保障了党的政策落实,农村政权稳固,经济社会发展。与此同时,农村改革、工青妇、民政、武装、统计、第七次人口普查等各项工作都取得了较好成绩。各位代表,同志们,这些成绩的取得,是省市县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镇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团结一致,共同努力的结果,是社会各界齐心协力配合支持的结果。这五年,大家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每一件事都不容易,每一个人都了不起。在此,我代表镇党委向大家表示最衷心地感谢,并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各位代表,同志们,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全镇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着一些突出问题和困难。产业转型方面,结构不优,层级不高,过度依赖煤炭等问题仍未彻底解决;乡村振兴方面,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农村人居环境还不很优,村集体经济发展不平衡,乡村治理任重道远;城镇化建设方面,采煤沉陷区治理和涉煤村庄土地利用、搬迁任务艰巨,城镇服务设施和服务功能仍有较多缺项,闲置房屋盘活及城镇人气提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干部适应新形势、解决新问题、推动新发展方面,还存在思维短板、能力短板、作风短板。这些问题,我们要高度重视,直面问题不回避,紧盯问题不放松,解决问题不畏难,扎实推进各项工作。
二、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
“十四五”期间,是我国建成小康社会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也是省委“三个五年”转型时间表的第一个五年,做好今后五年的工作意义重大。今后五年,我们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指示,牢记领袖“在转型发展上率先蹚出一条新路来”的殷殷嘱托,按照省市委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县委“xx”工作思路,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瞄准一目标(争创全省一流乡镇),打好两张牌(乡村振兴示范牌、城镇化建设品质牌),做强五支撑(产业强镇、生态强镇、旅游强镇、文化强镇、教育强镇),实现高质量发展,确保“十四五”产业转型出雏形,整体工作有突破性提升。
瞄准一目标:就是要瞄准争创全省一流乡镇这个目标。近年来,xx镇凭借天时地利人和,多项工作成绩显著,获得各级表彰。2014年,被誉为“xx省园林镇”;2019年,被誉为“xx卫生镇”;2020年,被誉为“xx市文明镇”。但是,千帆竞发,百舸争流,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前有标兵,后有追兵。我们必须高点定位,心态归零再出发,在新阶段中开拓创新,奋勇向前,由单项突破向整体创优挺进,为把xx建成全省一流镇而努力。这一目标定位,既是县委县政府对我们xx的期望,也是对xx人民盼富盼美呼声的顺应,重任在肩,势在必行。
打好两张牌:第一张是乡村振兴示范牌。乡村振兴,是中央实施“十四五”发展规划的重头戏,也是我们推动“三农”工作乃至全镇整体工作争先进位的主抓手。《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意见》中明确指出:“从脱贫之日起,设立五年过渡期。过渡期内保持现有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并逐项分类优化调整。”我们不仅要做好过渡期的衔接,还要顺势而为,趁势而上,在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上全面发力,先行探索,带动xx整体发展提档次、上水平、创一流。第二张是城镇化建设品质牌。xx的区位优势明显,西接县城,高速公路穿镇而过。历年来,城镇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我们要抓好规划建设,搭建城镇建设框架,抓好闲置房屋、校舍的盘活,抓好宜居安业的建设,让我们xx镇更有颜值品味。
做强五支撑就是建设五个强镇:即:产业强镇、生态强镇、旅游强镇、文化强镇、教育强镇。
建设产业强镇,就是利用我镇丰富的资源禀赋和各种有利条件,吸引项目、资金、人才等发展要素,创办多种产业。xx以发展物流、商贸为主,xx发展粗加工为主,加快高质量转型发展。建设生态强镇,就是护好用好xx的绿水青山,围绕xx旅游路,打造生态景观绿化带,持续打造“xx小镇”,发展生态经济。建设旅游强镇,就是利用周边xx、峰岭等已经成型的旅游资源,构建xx一日游消费圈。努力争取外来资金,开发xx、xx等旅游资源。建设文化强镇,就是要用好“xx”等文化设施,开展各种文化下乡活动,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武装人,在打造具有xx特色的文化品牌上实现新突破,营造文明向上、平安和谐的发展环境。建设教育强镇,就是要进一步整合优化资源配置,争取将闲置的校舍充分利用起来,向内争,向外引,打造相对聚集的文化培训区、高中教育强化区。
“一二五”工作思路,是镇党委经过广泛征求意见,集体研究提出的。这一思路对接县委“xx”总体思路,贴合xx镇情民意。“一目标”,是我们接续奋斗的方向和目标,具有前瞻性和指向性,全镇各项工作都要服从服务于这一目标。“两张牌”,是我们必须认真谋划,突破性发展的“锦囊妙计”。“五个强镇”建设,是实现整体工作争创全省一流的基础支撑,涵盖高质量发展各方面,贯穿高质量发展全过程。
各位代表,争创全省一流乡镇,我们要有信心。我们xx镇,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经过历届党委带领全镇党员干部群众的努力,经济社会发展态势较好。更重要的是xx镇人心向上,人才济济。这是我们建设一流乡镇的重要基础,我们要充满底气和勇气。
争创全省一流乡镇,我们要乘势而上。县委在“xx”工作思路中明确提出“两个争先进位”。一个是县域经济实力要争先进位,建设全省经济强县;一个各项工作要争先进位,争当全市排头兵。这是我们建设全省一流乡镇的强大动力、强势鞭策。我们要抓住机遇,扬帆起航。
争创全省一流乡镇,我们要大胆创新。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我们要预防和克服因循守旧、按部就班的消极情绪,创新思想,创新观念,创新方式,创新业绩,以创新求发展,以创新争一流。
争创全省一流乡镇,我们要万众一心。三人合一心,黄土变成金;众人拾柴火焰高。我们要团结一致,齐心合力,同心同向,凝神聚力。我们要毫不迟疑,立说立行,撸起袖子,甩开膀子,只争朝夕干起来。
(一)多点发力,接续奋斗,推进脱贫攻坚向乡村振兴平稳过渡
推进脱贫攻坚向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平稳过渡,是争创全省一流乡镇的基础性工程。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我们要聚焦四个方面,选准着力点,夯实这个基础。一是聚焦“有效衔接”,着力“巩固成果”。凡是脱贫攻坚期间的所得所获,包括水电路基础设施、街巷硬化、文体器材、卫生室、各种管网、易地搬迁房产等,都要坚守好,管护好,让它们在乡村振兴中继续发挥作用;严防因管护不当损坏和人为破坏,严防得而复失。二是聚焦“脱贫产业”,着力“提质增效”。对脱贫产业,不论种植业还是养殖业,不论中药材还是林果业,也不论牛羊猪鸡还是中蜂、菌菇,都要采取针对性措施,保证数量,优化品质,提高效益,获得收益;严防不管不顾,顺其自然,付出多,收益少,甚至有付出,无收益。三是聚焦“增加收入”,着力“拓宽渠道”。要保就业,促增收。动态使用公益岗位,优先安置容易返贫致贫和低收入人口就业。在基础设施建设中,实行以工代赈,增加容易返贫致贫和低收入人口临时就业。用好互联网、电商平台、直播带货平台和各种促销手段,开展产销对接,深化消费帮扶,把脱贫产品销出去,实现增产增收。要激活力,促增收。进一步深化“扶贫扶智扶志”教育引导,让群众确确实实认识到,眼前脱贫靠帮扶,长远致富靠自主,自觉行动起来,挖掘自身潜力,巩固脱贫成果,勤恳劳动,增收致富。四是聚焦“重点人群”,着力“区别帮扶”。对低收入人口,分类分层常态化帮扶,有劳动能力的,产业帮扶、就业帮扶;无劳动能力的,纳入农村低保或特困救助范围。对存在返贫致贫风险人口,及时检测,及时发现,采取针对性措施帮扶,筑牢返贫防线,确保不返贫致贫。对易地搬迁户,用好后续帮扶政策,确保搬得进,留得住,不返贫,能致富。
(二)多元支撑,重点突破,加力经济转型发展蹚新路
经济发展,产业转型是争创全省一流乡镇的核心要素、硬核支撑。我们要实施五业联动方略,推进工、农、商、旅、特等多元经济共同发展。
积极支持工业企业。凡是在我镇境内的工矿企业,不论国营民营、集体个体,也不论大中小微,我们都要以“互利双赢”为目的,尽好安全生产属地管理职责,积极支持,主动服务,协调好企地关系,提供优惠和便利。与此同时,加强协商合作,促进企业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为当地农民就业创造更多岗位。稳妥发展第三产业。充分利用我镇交通便利、车流量大、闲置房屋多等优势,通过打造“六最”营商环境,加快发展商贸、物流、餐饮等服务业。努力培育旅游产业。加强对xxx旅游景点的管理和开放;加大对xx的宣传推介力度,做好招商引资工作,争取早日开发;发挥镇区距离县城近的区位优势、便利的交通优势、宋家沟水库的独特优势和闲置房屋多、公共服务设施好、生态环境好、夏季凉爽等有利条件,建设度假村、康养地、避暑山庄等,带动全域旅游业。重点建设现代农业。以农业现代化为目的,从两个方面加快发展。第一,做好“稳粮”这篇大文章。深化农村改革,解决违法乱占耕地问题,遏制耕地“非农化”,坚守耕地红线;防止耕地“非粮化”,保证粮食种植面积;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增加科技投入,推广农业机械,推广病虫害绿色防控产品和技术,转变经营方式,提高粮食总产和单产,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保证粮食安全。第二,把特色产业做成品牌。坚持亮点突破,多轮驱动。两点突破是,在规模上求突破,盘活存量,扩大增量,做大体量,形成规模效益;在经营方式上求突破,变简单粗放为科学集约,变独家独户为适度集中合作,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多轮驱动,一是合作社带动。整合各种专业合作社,广泛推行“合作+基地+农户”发展模式;二是龙头企业带动。办好东团榨油厂、樊家坪中药材收购加工车间、圪咀头村农副产品加工厂、下善粉条加工厂四个龙头企业;三是示范园区带动。建立以东团村为中心的油料种植示范园区和榆泉村养殖示范园区;四是示范基地带动。建立一个科技示范基地,培养xx个科技示范户、100名科技明白人。五是专业大户带动。扶持培养xx个种植养殖专业大户。通过“五个带动”,逐步推出品牌产品,把特色产业做成品牌产业。
(三)再接再厉,持续发力,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
改善生态环境,是争创全省一流乡镇的题中应有之义。我们要采取三大措施,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让xx的山更清,水更秀,天更蓝,地更绿,土更净,空气更清爽,人民群众的生存环境更美好。一是大保护,保护好现有生态。依法制止和严厉打击一切破环生态行为,包括乱砍乱伐林木、乱捕乱捉野生动物、乱排乱放垃圾污水;实行封山禁牧,严禁焚烧秸秆,按规定禁煤、禁燃、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禁止生产、销售、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袋。二是大治理,治理各种污染,脏、乱、差、污、违同治,“五水”同治。修复因种种原因被破坏和受伤害的生态。坚决关停取缔无证经营和环保设施不达标、环保措施不落实企业,坚决禁止非法开采。对于有证合法开采的各种矿山,坚持谁开采谁修复,边开采边修复。三是大建设。全面实行河长制、路长制、林长制,完成县上下达的植树造林、退耕还林任务,抓住时机播绿增绿。办好生物质压块厂,扩大清洁能源使用面积,完成县上下达的煤改气、煤改电任务。要通过大保护,大治理,大建设,在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发展生态经济,促进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变。
(四)找准定位,创新载体,下大力气建设精神文明
乡风文明是争创全省一流乡镇不可忽视的重要支撑。我县正在开展创建文明县城活动,我们要抓住这一机遇,借助这种力量,从更高的站位、更贴近农村实际的角度、更扎实有效的行动,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力争在三至五年内把xx建成省级精神文明镇。要破陋习,树新风。向铺张浪费“说不”,坚决制止婚丧大事大操大办,日常生活中推进“光盘行动”;向高价彩礼挑战,引导群众养成平等文明新事新办的婚嫁习惯;向薄养厚葬叫板,推行尊老孝亲,厚养薄葬,丧事简办。要破迷信,讲科学。破除束缚改革创新的传统观念,破除落后的生产方式,破除不健康不文明的生活方式和习惯,推广科学技术技能,运用绿色、低碳、科学的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要刹歪风,扶正气。统筹治理假恶丑、黄赌毒和懒汉懦夫、不务正业、不靠勤劳致富,而醉心于搞歪门邪道、投机取巧、等靠要等社会毒瘤和歪风邪气,大力倡导和培养坚守正义、主持公道、热爱公益、助人为乐、向善向美等文明风气、社会正气。
实现以上目标,必须以党建为引领,整顿村级组织,健全村民理事会,修订村规民约,建立监督执行机构和制度机制;要建立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党群服务中心、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基因传承教育基地、文化室、农家书屋等活动场所;要深入、系统、坚持不懈地做好宣传思想工作,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人、武装人、教育人;要开展文明村、文明户、文明人评选表彰奖励活动,开展文体卫“三下乡”活动和丰富多彩的乡土文化活动;要从集体经济中拿出专项经费作保障;要以我镇全国文明村燕家河村和各地文明村为标杆,开展比学帮带活动;要把文明创建工作和爱心超市结合起来,和道德银行积分认定使用结合起来,和落实各项优惠政策结合起来,互相促进,相辅相成。
(五)保障民生,改善民生,多渠道增进群众幸福感
保障和改善民生,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是争创全省一流乡镇的目的所在。我们要开放思维,拓宽视野,从多方面鼓劲,多渠道加油,不断推进民生事业。
1、组织好务工就业,让群众的钱袋子鼓起来,增强获得感。按照“人人持证、技能社会”要求,加强实用技术技能培训;获取最新信息,利用多方渠道为农民工提供优质精准的就业机会;把关注、关爱、关心留守妇女儿童老人的工作提上议事日程,解除外出人员的后顾之忧,让他们少一些牵挂,多一些收入。
2、创优人居环境,让群众乐居乐业,增强幸福感。依据省政府今年年初新出台的农村宅基地审批管理办法,搞好农村建设规划,盘活闲置宅基地和农民住房,解决过去建房中的遗留问题。贯彻执行“一办法一标准”,加强对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上房屋建筑的管理,本着房屋安全、成本经济、功能现代、风貌乡土、绿色环保的原则,改善农民居住条件和居住环境,提升乡村风貌。以国家卫生镇和下善村省级卫生村为引领,深度整治农村卫生环境,把镇区“三下三拆三建”向广大农村推广,变镇区美为村村美。常态化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筑牢阻断疾病传播的铜墙铁壁,为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提供良好环境。
3、落实社保政策,让群众充分享受政策红利,提升满意度。凡是国家出台的弱势群体生活保障政策、医疗卫生健康保障政策、军烈属优抚政策、临时救助、救灾、救济政策、医保养老保等普惠政策、雨露计划和上学贷款政策等,都要公平公正落实,确保应享尽享,能得尽得,不漏一户,不落一人,最大可能地做到幼有所育,学有所教,病有所医,住有所居,劳有所得、弱有所扶、老有所养。
4、兴办惠民实事,让群众的揪心事少一点,提升自豪感。2021年办11件。一是“冬病夏治”,及早解决温暖过冬问题;二是继续实行减免费公交;三是完成县上下达的危房改造任务;四是完成xx采空区治理后续工作;五是治理xx村道路地质灾害;六是完成双向网改造全覆盖任务;七是建设xxx个村的污水管网;八是实施从xx村到xx的排污工程;九是完成xx收尾工程,尽早投用;十是完成xx处水源保护工程;十一是拓宽改造xx连村路,硬化xx村主干道和街巷,拓宽改造xx村主街道。
(六)抓好安全,维护稳定,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环境
安全稳定,是争创全省一流乡镇的重要保障。我们要以国家安全生产“三年行动”为指引,以我省“三零”单位创建活动为总载体总抓手,建设平安乡镇。
要牢固树立整体安全观。生产安全、交通安全、药食品安全、建筑工地安全、煤矿和非煤矿山安全、消防安全、住房安全、公共场所安全等,各种安全一起抓。继续实行属地管理,保证所属范围内的人员、财产、设备设施、生产生活安全。坚决压实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企业主体、法人主责和“三必管”职责。坚决执行各级各类各个方面的安全生产操作规程。定期和不定期结合,及时排查整改消除各种安全隐患。用好“雪亮”工程,严密监控高陡边坡等地质灾害风险点和关停封闭了的私开矿点。坚持防火、防汛、防盗采,防范各种自然灾害,发现问题,第一时间采取措施整改,整改不到位的根据规定叫停、关闭,直至取缔。继续推进城乡房屋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活动,把好排查、研判、鉴定、整治四个关键环节,做到排查全面、研判精准、鉴定科学、整治到位,确保全镇人民群众安全住房。密切关注疫情防控形势,不折不扣落实中央和省市县关于疫情防控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坚持依法治镇,加强基层治理。建立健全法治、德治、村民自治融合治理、相关单位联合治理和网格化管理的基层治理机制,提升基层治理能力。畅通群众诉求渠道,做好信访和人民调解工作。及时就地排查化解矛盾纠纷,按要求办理市县长热线和媒体反馈问题,第一时间回应诉求。做好社区矫正、解矫、刑满释放等重点人员的监管帮教安置工作和宗教组织人员的教育引导工作。
严格防控各种风险。不断提升政治判断力、领悟力、执行力,防控政治风险;认真落实民主集中制和“四议两公开”议事制,防控决策风险;制定和完善应急预案,防控意外风险,加大安全稳定保险系数。
三、全面管党,从严治党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争创全省一流乡镇,关键在党。我们要把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得更加有力,为实现宏伟目标提供坚强保障。
(一)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
教育和引导党的基层组织和全体党员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领导,坚决服从中央和各级党委,忠于组织,听从指挥;不妄议中央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搞分散主义、自由主义、本位主义、宗派主义、家族主义,不当两面人。(二)把思想建设作为党建基础。
学思践悟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结合庆祝党的百年华诞开展“学党史,悟思想、开新局、迎百年”活动,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和宗旨观念,坚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定为民服务信念。把意识形态工作和宣传思想工作统一部署,统一检查,统一考核,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占领意识形态领域。(三)把提升组织力作为党建重点。
把每个党支部都建设成能够把群众组织带领起来,说话有人听,行动有人跟;能够增加集体收入,群众拥护;能够维护安全稳定,保一方平安;能够落实党的政策,领导基层治理,解决各种问题,带领改革发展,完成各项任务,真正成为组织信得过,群众靠得住的领导核心。(四)把党风廉政建和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
坚决执行中央八项规定,持之以恒反“四风”,突出反对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培养求真务实、高效便民作风。镇政府各站所和镇直单位,要创造条件实行网上办、马上办、一个窗口办理、一次性办结。各村“两委”要建立党群服务中心和干部为群众代办制度,干部多跑腿,群众少受累。要坚持专项治理,不断整治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微腐败。(五)把干部选拔培养作为党建重要内容。
党支部强不强,关键看干部,看主要领导干部。我们要把目光放远放宽,从发展入党积极分子和新党员做起,从回乡大学生和返乡创业人员中考虑,从机关事业单位中下派,以求才若渴、爱才如命的心态,多渠道跨地域招贤纳才,不拘一格降人才。要通过压担子,铺路子,既严管,又容错,选拔和培养一批忠诚干净担当,为民务实清廉,想办事、能办事、办成事的干部。(六)把制度建设贯穿于党建工作的全过程。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落实。近年来,中央出台了许多党内法规、条例、细则、纪律等规章制度,重构重塑了党建体系,我们要不折不扣抓落实。特别要坚持“一课三会”,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实行“四议两公开”,用制度保障党性。对于一切不执行、不落实、应付差事、投机取巧、欺上瞒下、弄虚作假的人和事,坚决依照党内法规动真碰硬,运用“四种执纪形态”从严追责。各位代表,同志们,目标宏伟,任务艰巨,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前景美好,唯有奋斗。让我们团结起来,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伟大旗帜,昂首阔步踏上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凝神聚力瞄准一目标,精准施策打好两张牌,抓铁有痕做强五支撑,为把xx建设成全省一流乡镇而努力奋斗,以优异的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