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章化第一初级中学团支部工作简介 Microsoft Word 文档
章化第一初级中学团支部工作简介
我校团支部,是一个拥有优良的作风,在各方面积极都要求进步的团组织。工作中坚持“以党建带团建”,在上级领导下,一步一个脚印,无论是思想政治修养,风学风建设,还是社会活动方面,都取得了优良的成绩。以下是该团支部的工作简介。
一、争创建优秀团支部
1、建立健全团组织。
为了争创 “优秀团支部”、建设一支“责任意识高、工作能力强、纪律性好”团干队伍。团支部要求团干时常牢记“要正人、先正己”。以此来鞭策自己,凡要求学生做到的,团干先做到,真正做同学的表率。
2、发挥团干骨干作用、培养团干的组织能力
为了把学生培养成“四有”新人,放手让团干大胆工作,培养团干的自主意识,不断地发挥团干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他们的组织能力,让他们成为学校管理的得力助手。
3、以德育为本,加强思想教育
首先,团支部成立了政治理论学习小组,定期开展学习心得交流讨论会,其次,强化遵纪守法教育,通过思想品德课和其他法制教育的学习,把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通过学习《中学生行为规范》,提高遵纪守法的自觉性。最后,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心理素质。
此外,举办团员干部培训班。
二、定期发展新团员,壮大团支部队伍
1、每年的开学初团支部组织初中部全体学生学习团的相关知识,如了解团旗、团徽、团歌和学习团的章程等。
2、每学期初吸收部份同学为入团积极分子。对他们进行培训。5月份举行新团员入团宣誓仪式。
三、积极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
为了曾强团队的凝聚力,结合我校实际团支部利用每周国旗下演讲,通过《弟子规》诵读,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各班积极配合开展文明礼仪知识普及活动、学雷锋、清明节的扫墓活动和革命传统教育主题;教师节手抄报评比、国庆节举办“祖国在我心中”演讲比赛进行感恩教育;“脏话不出口,垃圾不落地”校文明周活动等活动。
第二篇:祁仪乡第一初级中学简介
祁仪乡第一初级中学
祁仪乡第一初级中学(以下简称“祁仪乡一初中”)位于祁仪镇东南部,占地32亩。东临清水河,南接原唐河第六高级中学(现为祁仪乡高级小学,西毗集市,北依祁仪中心小学(下简称“祁小”)。这里校校相连,既交通便利又远离市井的喧嚣,环境清幽,是读书求学的好地方。其特点:
一是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祁仪乡一初中的前身是祁仪乡小学,早在清末,祁仪的殷实富裕人家就在山陕会馆、大殿延师课读,1940年时任祁仪联保长兼校长的赵超立建成风格典雅古朴的“四维楼”2层14间,仅此就可满足200多人就读,说明那时祁仪的教育已成规模。解放后教育发展迅速。祁仪当时是区,1964年小学高年级5轨连同一至四年级共22班,在校师生1200多人,施教范围昝岗街以南、房云寺以东、马振扶街以西,成为唐河县有名的小宝塔学校。尔后任县教育局长的袁绍美、县教研室主任宋文杰相继任校长。1969年教育受极“左”思想影响盲目发展,祁仪小学“戴帽”为“祁仪公社初级中学”简称“祁仪社中”。1981年教育贯彻“调整、整顿、巩固、提高方针,祁仪社中从祁仪小学中分离出来,1983年更名为“祁仪乡初级中学”,1987年为与乡在东岗另建的初中有所区别,正式定名“祁仪乡第一初级中学”。
在现存建筑中,“四维楼”正处于祁小大殿的中轴(子午)南延线上,其东侧是1985年全乡集资、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助资并题名建成的“清芝楼”(“为纪念冯母吴清芝太夫人,其子冯友兰助资兴
建并题额,一九八五年十一月”),“清芝楼”前矗立着冯友兰先生半身镏金雕像(一九九六年立,时任县委书记袁晴超题)。“四维”明确告诉我们“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清芝楼”我们可以感悟到的是尊老爱幼、孝道及对教育的尊崇。两楼东西映照,共同构成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核,而著作等身学富五车的冯友兰先生的雕像无疑是祁仪所诞生“三冯二李”这些中国近代精英的杰出代表和旗帜,更是学子们心中不朽的丰碑。而今祁仪乡一初中又被命名为“河南省儒家文化与教育创新示范单位”,全体师生研习“
三、百、千”《弟子规》等儒家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起来,用以修身养性陶冶情操,传承着中华文明。
祁仪一初中旧址不仅是祁仪近代教育的渊薮和发祥地,同时也是近代中国革命的摇篮和策源地。1913年黄火青三兄弟(黄火青、黄冠群、黄民钦)就读于祁仪小学,后全部投入到中国革命中。1938年1月,原为祁小教员的李季在地下党黄子瑞引荐下走向延安,成为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讲话》之后第一位著名诗人。1937年抗战爆发,校长赵超立团结进步青年教师创办《乡间周报》(后改为《祁仪间日报》),这是唐南第一份抗日报纸。报纸从爱国人士冯子芳先生的收音机中了解前线状况发表,还刊发有黄子瑞所记述日寇两次侵犯祁仪的暴行和日掉队士兵口义夫被击毙的故事。报纸后改为《桐山日报》由几十份发展到250份。祁小在办报同时还组建话剧团到湖阳、黑龙镇、龙潭演出《放下你的鞭子》、《流亡三部曲》、等短剧。报纸和话剧使祁仪人民及时了解抗战前线状况,揭露日寇侵华暴行,唤起民众团结各阶层人士,万众一心,组成抗日统一战线起到推波助澜作用。1938年,北大史学研究所所长徐旭生来祁小发表演说,鼓动抗日,同年春县工委委员仝葆仁来祁仪发展赵超立、黄子瑞等加入中国共产党,成立祁仪党支部,秋成立唐南区委。1947年12月唐河部分乡镇解放,第一任唐南县长张致远就带领区委机关住祁小钟鼓楼东厢房,指导剿匪反霸、土地改革运动。1948年春,还主持召开了祁仪中心校教员和知识分子座谈会。
其二教学设施完善,彰显党委政府对教育高度重视
祁仪乡一初中现有建筑中除去“四维楼”,其余一砖一石均为1985年之后所建,是四万人的小乡,穷乡办教育,各界慷慨解囊,踊跃捐助的结晶,更是乡党委政府审时度势,果断英明决策的硕果。继1985年建成“清芝楼”之后,党委政府继续把教育放在重中之重优先发展战略地位。“国家兴衰,系于教育”、“十年级树木,百年树人”(管子语)、“教育关乎孩子未来,家庭幸福希望”、“社会发展,民族兴衰”、“集资建校,功在当代,利在千秋”,那岁月,这些至理被广泛宣传,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入心入脑。以致于在1987年、1992年全乡两次集资建校大会上出现从白发苍苍的老大娘(许河田秀兰捐卖兔毛钱100元)到稚气未脱的孩童(孙庄郭先胜5岁捐款10元),从工商个体户(粮食加工厂杨宝贵捐资4000元)到一般群众(孤寡老人郭敬山捐100元),党员干部竞相捐资的场面。两次集资240多万元,在建设二初中的同时,建成了我校的2号教学楼、教师办公楼、学生宿舍楼、餐厅、仪器设备实验楼,新修了大门、厕所,学校建筑面积达
5800平方米(生均10平方米),配备了仪器设备,达省定一类标准。又征地5亩,扩建操场5000平方米,满足了教育教学的需要。学校根据校园状况,合理设置硬化、美化、绿化、净化。如今,走进一初中,葱郁的树木、姹紫嫣红的鲜花映入眼帘,芬芳的香味沁人心脾,琅琅的书声传入耳鼓,真令人感到稚子课读的乐趣。
赫赫功绩,彪炳史册。祁仪乡一初中完备的教学设施是全乡四万群众与党政戮力同心奋斗的结果,保证了九年义务教育的顺利实施,全乡入学率、毕业率100%。1995年、2002年两次做为全县代表乡镇通过省市政府的验收,为全县争得了荣誉。
其三是革故鼎新,锐意进取
祁仪一初中现有教师39人,高级教师5人,中级教师12人,初级教师22人,学生9个教学班556人。
植根于浓厚传统文化沃土之中,祁仪一初中多年来把“办让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准则,认真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坚持德育为首,五育并举,协调发展,坚持科研兴校,质量立校,攻艰克难,稳步前进。学校管理粗放型逐步细化到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细微末节;教师教学手段较低,学校学习洋思经验坚持“日清、周清、月清”;学生自主能力差,学校培养其自我掌控能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我能学”、“我会学”。教风严谨,学风浓郁。
几经拼搏,硕果满枝。几年来,学校先后获得省厅“示范家长学校”、“环保绿色学校”,“市教育局高效课堂建设先进单位”、“科研科普先进单位”,县委颁发的“文明学校”、“五好党支部”、教体局颁发的“学校管理”、“科研科普”、“法制教育”,中招教学质量评估先进单位。有政治、语文、体育、数学、物理、化学等教研组跻身全县前6名之列。2011——2013年学校获得高考升入“985”院校考生追踪奖励一万元,2013年获全县毕业班优秀生奖金1000元,一批批莘莘学子在这里通过学习,改变着自己和家庭的命运,成为国家栋梁之材,学校向党和四万父老乡亲交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第三篇:团支部简介
双下村团支部简介
双下村共青团按照镇团委的工作部署,于2014年1月24日,召开双下村团员大会,产生新一届委员会成员5人,其中书记1人,副书记1人,委员3人以下是我村团支部的基本情况。
一、新一届成员基本情况:
双下村新一届团支部成员有刘剑秋为团支部书记;陈戈为团支部副书记;黄小真、黄衍和、李望凯为团支部委员。
刘剑秋,男,汉族,1991年11月出生,2011年9月参加工作,广东河源人,大专学历,现在双下村委会任资料员,为新一届共青团双下村团支部委员会书记。陈戈,男,汉族,1986年11月出生,2008年3月参加工作,广东河源人,大专学历,现任村委会书记助理,为新一届共青团双下村团支部委员会副书记。黄小真,女,汉族,1998年01月出生,广东河源人,现在田家炳就读,为新一届共青团双下村团支部委员会委员。
黄衍和,男,汉族,1982年6月出生广东河源人,为新一届共青团双下村团支部委员会委员。
李望凯,男,汉族,1993年5月出生,广东河源人,现在双下村卫生站工作,为新一届共青团双下村团支部委员会委员。
二、合作社基本情况
为大力支持青年的发展与成长,我村设立8个专业合作社并选出年轻有为的青少年担任专业合作社的书记,专业合作社分别是洪洞种植专业合作社、金太阳幼儿园团支部、大王腾养殖专业合作社、双下卫生站合作社、添记种植专业合作、旺业种养专业合作社、新乡村食府合作社、正清和餐厅合作社;团支部与各合作社成员保持密切的联系,多次组织户外活动,通过户外活动的交流有效的教育引导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三、青少年就业及慰问工作
团支部对我村失业人士做了具体的统计,结合各家庭实际的情况,优先解决困难家庭青少年的就业问题。在2013年,通过团支部联系周边厂家如:“农夫山泉”“粤东钢铁厂”及各专业合作社等企业,帮助青少年就业8人。
每年春节,我村通过村党支部对单亲家庭和现役军人的家属到家慰问,解决实际困难,并送上慰问金。
第四篇:团支部简介
团支部简介
——07**高职团支部
团 支 书:
组织委员:
宣传委员:
**团支部成立于2007年9月,是一个团结向上、不断进取、与时俱进的团体,本支部于2008年9月19日进行第二次改选。成立新的团支部,同时注入了新的活力。相信在新一届团干的带领下,我们团支部会取得更好的成绩。本支部现有党员1名,预备党员5名,团员81名,团干7名。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积极认真地完成了上级交给我们的任务。本支部的宗旨是:齐心协力,不断适应团员发展的需要,全心全力为班级服务,为争创先进集体、优秀团支部而努力奋斗!
本团支部的主要责任和成绩:
一、不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团风建设,以提高团员们的整体意识,组织团员开展各种形式的思想教育活动。
二、高度重视“推优”大会,充分发挥党的得力助手作用。目前本支部
有63名团员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其中有入党积极分子24
名,他们充分发挥了带头作用,以高度的热情投入各项学习与工作
中,他们尽职尽责、学习优秀,在班级中树立了良好的典范。
三、不断完善与规范团内制度,组织学习生活正常有序,按时并足额缴
纳团费,按时参加团组织会议,并认真全面地传达会议精神。
四、不断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青年志愿者活动和课外活动。
五、积极与其他班级团支部合作交流,相互交流工作经验。联合班委搞
好班风学风建设,并取得较好成绩。充分发挥模范作用,带领团员
积极投身于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努力完成党组织和上级团组织交给的任务。
第五篇:夏邑县曹集乡第一初级中学简介[定稿]
夏邑县曹集乡第一初级中学简介
夏邑古城之美,美在龙湖;新城之美,美在运河。美丽的龙湖运河源于龙湖,在夏邑新城西区华丽转身,像一条美丽的巨龙蜿蜒东去,横贯新区,巍峨壮观的崔庄环岛宛若这条神龙的巨首,而夏邑县曹集一中更恰似镶嵌在龙首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学校位于县城东郊,位置优越,交通便利,环境优美,人杰地灵,是河南省首批农村寄宿式学校,商丘市电化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商丘市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示范学校,夏邑县规范化管理示范学校,夏邑县依法治校示范校,夏邑县文明学校,夏邑县花园式学校。
学校占地3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5500平方米。校园布局合理,规划科学,三季有花,四季常绿,是园丁耕耘的沃土,学子成长的摇篮。学校现有教学楼、办公楼、学生公寓楼各一栋,微机室、多媒体教室、仪器室、实验室、图书室、标准化篮球场、食堂、学生服务部等各种教学、生活配套设施一应俱全。
学校师资雄厚,生源充足,现有14个教学班,在校师生近千余人,其专任教师46人中,80%已具本科学历,中高级教师15人,市县级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优质课教师30人,省市县级骨干教师22人,国家和省市县级优秀辅导教师36人,夏邑县“十佳”教师3人。现任教师思想过硬,业务精湛,饱含爱心,富有经验,是一个团结和谐、充满活力的战斗集体。学校以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为中心,以实施和推进素质教育为主线,以“为了学生的一生幸福奠基”为理念,以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为目的,发扬“和谐、民主、务实、高效”的作风,弘扬“团结、勤奋、文明、向上”的校风,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努力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在2003年以来的中招考试和全县教育教学质量综合评估等多次检查中,屡获殊荣,多次受到市县教育部门的表彰。近年来,我校为高中输送的金开基、王洁、李松松、金晓雷、靳亚军、王伟、王雷、房春晓、崔庆贺、李欣、王猛、金庆等近百名毕业生先后升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南政法大学等国家级名校。“创一流学校,办一流教育,育一流人才”已经成为我校的一张办学名片。
“大鹏展翅同风起,扶摇直上九千里”。站在新的历史起跑线上,团结奋进的曹集一中人在王自力校长的带领下,将不辱使命,锐意进取,以最大的努力教育学生成长,培养学生成才,以更加优质的教育“点亮栗城龙湖明珠,创建夏邑教育阆苑仙葩”。
办学宗旨:为了学生的一生幸福奠基
校训:厚德砺志博学致用
校风:团结勤奋文明向上
作风:和谐民主务实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