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加快工业园区配套功能建设的思考
xxxx工业园区(以下简称园区)是推动我县工业经济发展、建设“四型xx”的主战场,是接受发达地区经济辐射、实现产业转移的主平台。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园区发展迅速,在全县工业经济发展中的主体作用更加突出。然而,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园区的配套功能建设还相对滞后,已对园区的持续发展造成了严重制约。
一、xx工业
园区配套功能建设的现状和存在问题
xx工业园区规划总面积24.97平方公里,2003年开始开发建设,2006年3月被批准为省级工业园区,核定可开发面积4.16平方公里。五年来,园区开发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完成投资1亿元左右,完成主干道、供(排)水、通信、排污、供电等基础设施建设,建成混凝土路面11公里,铺设排污管道13公里,人行道2.9万平方米,安装路灯4公里,绿化面积1.9万平方米。二是公共服务设施基本配套。医院、宾馆、市场、学校等公共服务设施逐步完善,园区劳动力服务中心已投入使用,为企业用工搭建了平台,民工公寓、新碧学校、商品楼盘、中心商贸大街等项目前期工作有序推进,2008年有望开工建设。三是园区经济快速发展。累计完成开发面积1.94平方公里,共有入园企业107家,已投产企业89家。2007年,园区完成工业总产值45.7亿元,比2002年增长了13倍;实现财政收入8906万元,比2002年增长了9.3倍;产值超亿元企业13家;人口集聚超过3万人。园区在全县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带动作用更加明显,已成为xx工业经济的主要增长极。
然而,随着入园企业的增多,产业人口的集聚,园区配套功能滞后的矛盾也更加显现,已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园区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主要问题有:
1、生产性配套设施仍不够完善。污水处理厂、垃圾中转站尚未建成,园区内污水管网还未全部成网,大量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新建溪,工业污水大部分虽经企业处理排入新建溪,但仍不同程度存在排放不达标和偷排、漏排的现象,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影响。园区的绿化、美化、亮化工程建设仍有待进一步加强。
2、生活性配套设施仍十分滞后。受下小溪村土地无法征用的影响,园区规划中的中心商贸区建设一直无法推进,园区路网无法贯通,住宿、消费、娱乐等第三产业发展受到了严重制约,园区的城市形象始终难以形成,这也对园区的投资发展环境造成了较大影响。民工公寓尚未建成,大量外来民工的住宿成为大问题,除少数企业建有宿舍外,多数企业目前只能通过由民工租住周边民房的方式来解决,引发租金上涨。由于居住分散,管理不便,给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带来一系列问题。
3、服务配套水平仍有待提高。一是金融、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低,物流服务形式单一,企业物流主要依靠自身解决,园区现代化物流设施和物流体系建设滞后;二是劳务、法律、咨询、广告、设计等中介服务业服务能力弱;三是技术、公共创新平台建设缓慢,能体现地方产业特色的综合性研发机构严重缺乏。
二、影响xx工业园区配套功能建设的主要原因
1、开发起步晚,规划比较滞后。园区建设起步于2003年,当年即遇上了国家开展的工业园区和土地市场清理整顿。为了抢抓进度,赶上这趟末班车,园区把主要精力投入到了拉框架、建平台上,园区总体规划和配套功能建设规划缺乏严肃周密科学的论证,规划的滞后和反复调整导致园区项目前期难以细化,严重影响了规划的科学性和基础设施项目安排的合理性,园区配套功能建设落后于招商引资的现象一直未能得到改变。
2、融资渠道少,资金投入不足。近几年,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园区的资金来源主要依靠政府财政划拨,投入能力有限。而随着园区建设的快速推进,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在不断增加,园区建设资金短缺问题更加突出。许多配套项目虽有规划,但始终无法推进。
3、政策处理难,征地进度缓慢。由于农民对土地的过分依赖,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尚未健全,园区的政策处理和土地征用难度很大。特别是目前下小溪村土地的无法征用,已对园区配套功能建设造成了无法估量的影响。
4、园区职权弱,项目协调困难。虽然2006年园区进行了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实行了“区镇合一”,但很多县政府明确应赋予园区的职权没到位,给项目协调带来不少困难,加上项目的审批程序十分繁琐,这也对园区配套功能建设造成了一定影响。
三、加快xx工业园区配套功能建设的对策建议
加快园区配套功能建设,必须坚持以现代工业新城的理念为指导,把“产业功能”和“城市功能”有机结合起来,以项目开发为基础,以完善配套功能为重点,以提高整体竞争力为核心,统筹推进,协调发展,努力把xx工业园区建设成为一个基础设施完备、配套功能齐全、人居环境优美、产业布局合理、经济发展强劲的现代化工业园
区。
1、坚持规划先行,努力破解要素制约
(1)明确定位,抓好规划修编。按照县域中心城市“一心两翼”、“三区互动”的发展定位和建设县城工业新城的总体要求,调整、修编工业园区总体规划,进一步完善园区功能区块划分及产业空间布局,确保园区总体规划与全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县城和县域总体规划相衔接。在规划的内容上,要
注重资源的整合利用、产业的组织引导、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配套功能的完善,进一步突出园区的城市功能,为园区的长远可持续发展留足空间,为园区的工业经济发展提供有效的支撑。
(2)完善机制,破解征地难题。征地和供地是加快工业园区配套功能建设的先决条件。尽快解决征迁历史遗留问题,把解决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抓紧完善征地拆迁政策,建立和完善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等内容在内的相关社会保障配套制度,实行货币安置、留地安置、就业安置等多种积极有效的政策,多管齐下,全方位保障失地农民的利益。同时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提高失地农民的就业竞争能力。积极引导失地农民转变就业观念,鼓励企业优先吸纳失地农民就业。同时还要加大宣传力度,转变农民观念,使土地征用变为农民的自觉行动。
2、突出项目重点,加快配套设施建设
(1)加快建设生产性配套设施。要强化为园区、为企业服务的意识,抓紧建设一批当前企业生产所急需的基本配套设施,如园区污水处理厂、垃圾中转站、生态化防洪堤等工程的规划和建设,力争早日建成并投入使用。加大投入,不断完善工业园区水、电、路、讯、排污等基础设施,做好建成区的绿化、亮化和美化工程,树立良好的工业新城形象。
(2)不断完善生活性配套设施。坚持以人为本,在加快生产性配套设施建设的同时,逐步完善生活性配套设施。加大政策处理力度,力争2008年实现下小溪村的土地应征尽征,抓好园区中心商业街、民工公寓、商住楼盘、新碧初中的开发建设,尽快完善园区的三产服务功能,为园区企业主和员工解决吃穿住行、娱乐购物、就医就学等实际问题,解决企业发展的后顾之忧,全面提升园区的开发档次和服务水平。
(3)积极探索多元化投入机制。资金问题是制约园区配套设施建设的主要瓶颈。要积极探索多元化投入机制,为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保障。一要大力培育园区土地市场。调控城镇建设区内的农村和农民建房,有计划地推出商贸用地出让,以地生财,筹措园区建设资金。二要加大政府资金投入。园区企业的留县税收返还、工业项目用地的拍卖所得收入,除应正常上交的规费和审批费用外,剩余部分全部返还园区,或缓建一些非急需建设项目,挤出资金加大对园区配套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三是积极争取银行贷款。组建投资有限公司,以园区预留的商贸用地捆绑作担保,以投资公司名义向商业银行进行融资。四是试行土地资金委托保值增值制度。由各被征用土地的村集体将土地征用费按一定利率借给园区使用,这样既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园区的资金紧张问题,同时也有利于壮大村集体经济,维护社会稳定。
3、适应园区需要,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实现开发区向城市的转变,必须协调发展工业和服务业。要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逐步形成与园区经济发展相适应、与现代制造业相配套、与城市化进程相协调的现代服务体系。
(1)优先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是为企业发展提供紧密配套服务的新兴产业,是降低工业经济发展成本、改善投资环境、加深产业链、提高产业一体化程度的有效手段。加快园区物流中心和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鼓励企业以订单为中心改造业务流程,实现物资采购、生产组织、产品销售以及再生物品回收的一体化运作,加快周转,以大幅度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有效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积极发展各类中介服务组织。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进入园区创办中介服务机构,为入园企业提供金融、研究和开发、电子商务、法律、咨询、会计、信息、人才、广告等方面的服务,使之成为园区管理与服务功能的有效延伸。
(2)大力发展消费性服务业。以满足园区居民消费为目标,以医疗卫生、社区服务、文化休闲等消费性服务业为重点,逐步推出商贸用地拍卖,鼓励发展民工公寓、专家楼,适当发展高档住宅,不断提高园区居民的生活质量。要把农民工及其家属的计划生育、子女教育、劳动就业、妇幼保健等内容列入各有关部门的管理责任范围,促进园区的和谐发展。
(3)努力构筑公共技术平台。产学研结合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积极搭建产学研结合的行业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加强科技创业服务中心、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及行业协会的建设,加快集成各种中介服务资源,形成针对产学研合作需求的具体服务项目。深化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为企业提供技术引进、成果转化、专利孵化、信息咨询和人才培训等专业服务,提升园区的综合竞争力和技术创新能力。
4、优化发展环境,不断提升综合竞争力
(1)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建立高效统一的管理体制,明确园区管委会对区内行政、经济和社会事务实行统一领导和管理,进一步理顺园区管委会与县有关部门的关系,明确管理权限和职能划分,特别要做好与有关部门的业务衔接,使园区管委会承担的行政审批业务具有与相关部门同等的行政效力。协调税务、工商、环保、劳动安全、消防等行业管理部门,积极参与配合园区企业的管理和服务工作,在确保园区封闭管理的前提下,避免产生管理死角。
(2)进一步提高办事效率。强化工业园区职能,优化办事环境,提高办事效率。要尽快建立县审批中心园区分中心,并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实行“一门受理、抄告相关、同步审批、限时完成”的审批程序,使入园企业得到高效、便捷、优质的服务。
(3)进一步集聚扶工合力。各有关部门要从讲大局的高度出发,切实增强“亲商、安商、富商”意识,在全社会营造一种重工、扶工、促工的氛围。要拓展和深化促进企业发展的“绿色通道”,主动上门服务,简化办事流程,提高办事效率。加强与企业的密切联系,及时帮助企业解决困难,尽力做好帮扶服务工作,着力改善工业园区的投资环境。
第二篇:工业园区配套功能建设调查报告
XXXX工业园是推动我县工业经济发展、建设沿江开放开发的主战场,是接受发达地区经济辐射、实现产业转移的主平台。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园区发展迅速,在全县工业经济发展中的主体作用更加突出。然而,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园区的配套功能建设还相对滞后,已对园区的持续发展造成了严重制约。
一、工业园配套功能建设的现状和存在问题
XXXX工业园区规划总面积45平方公里,2005年开始开发建设,2012年被批准为省级工业园区,核定可开发面积4.16平方公里。七年来,园区开发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完成投资13亿元左右,完成主干道、供(排)水、通信、排污、供电等基础设施建设,建成混凝土路面11公里,铺设排污管道13公里,人行道2.9万平方米,安装路灯4公里,绿化面积1.9万平方米。二是公共服务设施基本配套。医院、宾馆、市场、学校等公共服务设施2012年开始建设,正在逐步完善,园区环境监测中心已投入使用,为企业环境搭建了平台,公租廉租房、公园等项目前期工作有序推进,2013年有望建成使用。三是园区经济快速发展。?累计完成开发面积2.94平方公里,共有入园企业 家,已投产企业 家。2012年,园区完成工业总产值45.7亿元,比2011年增长了13倍;实现财政收入 万元,比2011年增长了 倍;产值超千万元企业 家;人口集聚超过 万人。园区在全县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带动作用更加明显,已成为全县工业经济的主要增长极。
然而,随着入园企业的增多,产业人口的集聚,园区配套功能滞后的矛盾也更加显现,已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园区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主要问题有:
1、生产性配套设施仍不够完善。污水处理厂、垃圾中转站尚未建成,园区内污水管网还未全部成网,大量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港口河,工业污水大部分虽经企业处理再排放,但仍不同程度存在排放不达标和偷排、漏排的现象,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影响。园区的绿化、美化、亮化工程建设仍有待进一步加强。
2、生活性配套设施仍十分滞后。受土地征用有一定难度的影响,园区规划中的四星级酒店建设一直无法推进,园区住宿、消费、娱乐等第三产业发展受到了严重制约,园区的城市形象始终难以形成,这也对园区的投资发展环境造成了较大影响。公租廉租房尚未建成,大量外来民工的住宿成为大问题,除少数企业建有宿舍外,多数企业目前只能通过由民工租住周边民房的方式来解决,引发租金上涨。由于居住分散,管理不便,给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带来一系列问题。
3、服务配套水平仍有待提高。一是金融、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低,物流服务形式单一,企业物流主要依靠自身解决,园区现代化物流设施和物流体系建设滞后;二是劳务、法律、咨询、广告、设计等中介服务业服务能力弱;三是技术、公共创新平台建设缓慢,能体现地方产业特色的综合性研发机构严重缺乏。
二、影响XXXX工业园配套功能建设的主要原因
1、开发起步晚,规划比较滞后。园区建设起步于2005年,世界经济仍将保持较快增长,产业结构调整转移步伐将进一步加快,面临着极好的发展机遇,用千载难逢来形容也不过分。全国经济总体上已进入了新一轮的扩张时期,尤其去年4月份以来实施的有保有压的宏观调控政策,国民经济正保持着平稳较快增长的良好态势。为了抢抓进度,赶超发展,园区把主要精力投入到了拉框架、建平台上,由于是新鲜事务,大家没有经验,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园区总体规划和配套功能建设规划缺乏严肃周密科学的论证,规划的滞后和反复调整导致园区项目前期难以细化,严重影响了规划的科学性和基础设施项目安排的合理性,园区配套功能建设落后于招商引资的现象一直未能得到改变。
2、融资渠道少,资金投入不足。近几年,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园区的资金来源主要依靠政府财政划拨,投入能力有限。而随着园区建设的快速推进,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在不断增加,园区建设资金短缺问题更加突出。许多配套项目虽有规划,但始终无法推进。
3、园区职权弱,项目协调困难。虽然2005年园区成立了管理机构,但很多县政府明确应赋予园区的职权没到位,给项目协调带来不少困难,加上项目的审批程序十分繁琐,这也对园区配套功能建设造成了一定影响。
三、加快XXXX工业园配套功能建设的对策建议
加快园区配套功能建设,必须坚持以现代工业新城的理念为指导,把“产业功能”和“城市功能”有机结合起来,以项目开发为基础,以完善配套功能为重点,以提高整体竞争力为核心,统筹推进,协调发展,努力把XXXX工业园建设成为基础设施完备、配套功能齐全、人居环境优美、产业布局合理、经济发展强劲的现代化工业园区。
1、坚持规划先行,努力破解要素制约
(1)明确定位,抓好规划修编。按照域中心城市“强攻新城”、“决战新工业”的发展定位和建设县工业新城的总体要求,调整、修编工业园区总体规划,进一步完善园区功能区块划分及产业空间布局,确保园区总体规划与全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县城和县域总体规划相衔接。在规划的内容上,要注重资源的整合利用、产业的组织引导、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配套功能的完善,进一步突出园区的城市功能,为园区的长远可持续发展留足空间,为园区的工业经济发展提供有效的支撑。
2、突出项目重点,加快配套设施建设
(1)加快建设生产性配套设施。要强化为园区、为企业服务的意识,抓紧建设投产一批当前企业生产所急需的基本配套设施,如园区污水处理厂、垃圾中转站、生态防洪排灌站等工程的建设,力争早日建成并投入使用。加大投入,不断完善工业园区水、电、路、讯、排污等基础设施,做好建成区的绿化、亮化和美化工程,树立良好的工业新城形象。
(2)不断完善生活性配套设施。坚持以人为本,在加快生产性配套设施建设的同时,逐步完善生活性配套设施。加大政策处理力度,力争2013年实现周边村镇的土地应征尽征,抓好公园、公租廉租房、商场超市、酒店、医院、学校等配套设施的开发建设,尽快完善园区的三产服务功能,为园区企业主和员工解决吃穿住行、娱乐购物、就医就学等实际问题,解决企业发展的后顾之忧,全面提升园区的开发档次和服务水平。
(3)积极探索多元化投入机制。资金问题是制约园区配套设施建设的主要瓶颈。要积极探索多元化投入机制,为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保障。一要大力培育园区土地市场。调控城镇建设区内的农村和农民建房,有计划地推出商贸用地出让,以地生财,筹措园区建设资金。二要加大政府资金投入。园区企业的留县税收返还、工业项目用地的拍卖所得收入,除应正常上交的规费和审批费用外,剩余部分全部返还园区,或缓建一些非急需建设项目,挤出资金加大对园区配套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三是积极争取银行贷款。组建投资有限公司,以园区预留的商贸用地捆绑作担保,以投资公司名义向商业银行进行融资。四是试行土地资金委托保值增值制度。由各被征用土地的村集体将土地征用费按一定利率借给园区使用,这样既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园区的资金紧张问题,同时也有利于壮大村集体经济,维护社会稳定。
3、适应园区需要,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实现开发区向城市的转变,必须协调发展工业和服务业。要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逐步形成与园区经济发展相适应、与现代制造业相配套、与城市化进程相协调的现代服务体系。
(1)优先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是为企业发展提供紧密配套服务的新兴产业,是降低工业经济发展成本、改善投资环境、加深产业链、提高产业一体化程度的有效手段。加快园区物流中心和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鼓励企业以订单为中心改造业务流程,实现物资采购、生产组织、产品销售以及再生物品回收的一体化运作,加快周转,以大幅度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有效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积极发展各类中介服务组织。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进入园区创办中介服务机构,为入园企业提供金融、研究和开发、电子商务、法律、咨询、会计、信息、人才、广告等方面的服务,使之成为园区管理与服务功能的有效延伸。
(2)大力发展消费性服务业。以满足园区居民消费为目标,以医疗卫生、社区服务、文化休闲等消费性服务业为重点,逐步推出商贸用地拍卖,鼓励发展民工公寓、专家楼,适当发展高档住宅,不断提高园区居民的生活质量。要把农民工及其家属的计划生育、子女教育、劳动就业、妇幼保健等内容列入各有关部门的管理责任范围,促进园区的和谐发展。
(3)努力构筑公共技术平台。产学研结合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积极搭建产学研结合的行业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加强科技创业服务中心、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及行业协会的建设,加快集成各种中介服务资源,形成针对产学研合作需求的具体服务项目。深化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为企业提供技术引进、成果转化、专利孵化、信息咨询和人才培训等专业服务,提升园区的综合竞争力和技术创新能力。
4、优化发展环境,不断提升综合竞争力
(1)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建立高效统一的管理体制,明确园区管委会对区内行政、经济和社会事务实行统一领导和管理,进一步理顺园区管委会与县有关部门的关系,明确管理权限和职能划分,特别要做好与有关部门的业务衔接,使园区管委会承担的行政审批业务具有与相关部门同等的行政效力。协调税务、工商、环保、劳动安全、消防等行业管理部门,积极参与配合园区企业的管理和服务工作,在确保园区封闭管理的前提下,避免产生管理死角。
(2)进一步提高办事效率。强化工业园区职能,优化办事环境,提高办事效率。要尽快建立县审批中心园区分中心,并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实行“一门受理、抄告相关、同步审批、限时完成”的审批程序,使入园企业得到高效、便捷、优质的服务。
(3)进一步集聚扶工合力。各有关部门要从讲大局的高度出发,切实增强“亲商、安商、富商”意识,在全社会营造一种重工、扶工、促工的氛围。要拓展和深化促进企业发展的“绿色通道”,主动上门服务,简化办事流程,提高办事效率。加强与企业的密切联系,及时帮助企业解决困难,尽力做好帮扶服务工作,着力改善工业园区的投资环境。
第三篇:工业园区配套功能建设调研报告
关于加快工业园区配套功能建设的思考
**工业园是推动我县工业经济发展、建设沿江开放开发的主战场,是接受发达地区经济辐射、实现产业转移的主平台。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园区发展迅速,在全县工业经济发展中的主体作用更加突出。然而,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园区的配套功能建设还相对滞后,已对园区的持续发展造成了严重制约。
一、工业园配套功能建设的现状和存在问题
**工业园区规划总面积45平方公里,2005年开始开发建设,2012年被批准为省级工业园区,核定可开发面积4.16平方公里。七年来,园区开发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完成投资13亿元左右,完成主干道、供(排)水、通信、排污、供电等基础设施建设,建成混凝土路面11公里,铺设排污管道13公里,人行道2.9万平方米,安装路灯4公里,绿化面积1.9万平方米。二是公共服务设施基本配套。医院、宾馆、市场、学校等公共服务设施2012年开始建设,正在逐步完善,园区环境监测中心已投入使用,为企业环境搭建了平台,公租廉租房、公园等项目前期工作有序推进,2013年有望建成使用。三是园区经济快速发展。?累计完成开发面积2.94平方公里,共有入园企业 家,已投产企业 家。2012年,园区完成工业总产值45.7亿元,比2011年增长了13倍;实现财政收入 万元,比2011年增长了 倍;产值超千万元企业 家;人口集聚超过 万人。园区在全县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带动作用更加明显,已成为全县工业经济的主要增长极。
然而,随着入园企业的增多,产业人口的集聚,园区配套功能滞后的矛盾也更加显现,已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园区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主要问题有:
1、生产性配套设施仍不够完善。污水处理厂、垃圾中转站尚未建成,园区内污水管网还未全部成网,大量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港口河,工业污水大部分虽经企业处理再排放,但仍不同程度存在排放不达标和偷排、漏排的现象,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影响。园区的绿化、美化、亮化工程建设仍有待进一步加强。
2、生活性配套设施仍十分滞后。受土地征用有一定难度的影响,园区规划中的四星级酒店建设一直无法推进,园区住宿、消费、娱乐等第三产业发展受到了严重制约,园区的城市形象始终难以形成,这也对园区的投资发展环境造成了较大影响。公租廉租房尚未建成,大量外来民工的住宿成为大问题,除少数企业建有宿舍外,多数企业目前只能通过由民工租住周边民房的方式来解决,引发租金上涨。由于居住分散,管理不便,给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带来一系列问题。
3、服务配套水平仍有待提高。一是金融、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低,物流服务形式单一,企业物流主要依靠自身解决,园区现代化物流设施和物流体系建设滞后;二是劳务、法律、咨询、广告、设计等中介服务业服务能力弱;三是技术、公共创新平台建设缓慢,能体现地方产业特色的综合性研发机构严重缺乏。
二、影响**工业园配套功能建设的主要原因
1、开发起步晚,规划比较滞后。园区建设起步于2005年,世界经济仍将保持较快增长,产业结构调整转移步伐将进一步加快,面临着极好的发展机遇,用千载难逢来形容也不过分。全国经济总体上已进入了新一轮的扩张时期,尤其去年4月份以来实施的有保有压的宏观调控政策,国民经济正保持着平稳较快增长的良好态势。为了抢抓进度,赶超发展,园区把主要精力投入到了拉框架、建平台上,由于是新鲜事务,大家没有经验,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园区总体规划和配套功能建设规划缺乏严肃周密科学的论证,规划的滞后和反复调整导致园区项目前期难以细化,严重影响了规划的科学性和基础设施项目安排的合理性,园区配套功能建设落后于招商引资的现象一直未能得到改变。
2、融资渠道少,资金投入不足。近几年,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园区的资金来源主要依靠政府财政划拨,投入能力有限。而随着园区建设的快速推进,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在不断增加,园区建设资金短缺问题更加突出。许多配套项目虽有规划,但始终无法推进。
3、园区职权弱,项目协调困难。虽然2005年园区成立了管理机构,但很多县政府明确应赋予园区的职权没到位,给项目协调带来不少困难,加上项目的审批程序十分繁琐,这也对园区配套功能建设造成了一定影响。
三、加快**工业园配套功能建设的对策建议
加快园区配套功能建设,必须坚持以现代工业新城的理念为指导,把“产业功能”和“城市功能”有机结合起来,以项目开发为基础,以完善配套功能为重点,以提高整体竞争力为核心,统筹推进,协调发展,努力把**工业园建设成为基础设施完备、配套功能齐全、人居环境优美、产业布局合理、经济发展强劲的现代化工业园区。
1、坚持规划先行,努力破解要素制约
(1)明确定位,抓好规划修编。按照
第四篇:工业园区配套功能建设调研报告
关于加快工业园区配套功能建设的思考
**工业园是推动我县工业经济发展、建设沿江开放开发的主战场,是接受发达地区经济辐射、实现产业转移的主平台。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园区发展迅速,在全县工业经济发展中的主体作用更加突出。然而,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园区的配套功能建设还相对滞后,已对园区的持续发展造成了严重制约。
一、工业园配套功能建设的现状和存在问题
**工业园区规划总面积45平方公里,2005年开始开发建设,2012年被批准为省级工业园区,核定可开发面积4.16平方公里。七年来,园区开发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完成投资13亿元左右,完成主干道、供(排)水、通信、排污、供电等基础设施建设,建成混凝土路面11公里,铺设排污管道13公里,人行道2.9万平方米,安装路灯4公里,绿化面积1.9万平方米。二是公共服务设施基本配套。医院、宾馆、市场、学校等公共服务设施2012年开始建设,正在逐步完善,园区环境监测中心已投入使用,为企业环境搭建了平台,公租廉租房、公园等项目前期工作有序推进,2013年有望建成使用。三是园区经济快速发展。?累计完成开发面积2.94平方公里,共有入园企业 家,已投产企业 家。2012年,园区完成工业总产值45.7亿元,比2011年增长了13倍;实现财政收入 万元,比2011年增长了 倍;产值超千万元企业 家;人口集聚超过 万人。园区在全县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带动作用更加明显,已成为全县工业经济的主要增长极。
然而,随着入园企业的增多,产业人口的集聚,园区配套功能滞后的矛盾也更加显现,已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园区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主要问题有:
1、生产性配套设施仍不够完善。污水处理厂、垃圾中转站尚未建成,园区内污水管网还未全部成网,大量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港口河,工业污水大部分虽经企业处理再排放,但仍不同程度存在排放不达标和偷排、漏排的现象,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影响。园区的绿化、美化、亮化工程建设仍有待进一步加强。
2、生活性配套设施仍十分滞后。受土地征用有一定难度的影响,园区规划中的四星级酒店建设一直无法推进,园区住宿、消费、娱乐等第三产业发展受到了严重制约,园区的城市形象始终难以形成,这也对园区的投资发展环境造成了较大影响。公租廉租房尚未建成,大量外来民工的住宿成为大问题,除少数企业建有宿舍外,多数企业目前只能通过由民工租住周边民房的方式来解决,引发租金上涨。由于居住分散,管理不便,给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带来一系列问题。
3、服务配套水平仍有待提高。一是金融、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低,物流服务形式单一,企业物流主要依靠自身解决,园区现代化物流设施和物流体系建设滞后;二是劳务、法律、咨询、广告、设计等中介服务业服务能力弱;三是技术、公共创新平台建设缓慢,能体现地方产业特色的综合性研发机构严重缺乏。
二、影响**工业园配套功能建设的主要原因
1、开发起步晚,规划比较滞后。园区建设起步于2005年,世界经济仍将保持较快增长,产业结构调整转移步伐将进一步加快,面临着极好的发展机遇,用千载难逢来形容也不过分。全国经济总体上已进入了新一轮的扩张时期,尤其去年4月份以来实施的有保有压的宏观调控政策,国民经济正保持着平稳较快增长的良好态势。为了抢抓进度,赶超发展,园区把主要精力投入到了拉框架、建平台上,由于是新鲜事务,大家没有经验,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园区总体规划和配套功能建设规划缺乏严肃周密科学的论证,规划的滞后和反复调整导致园区项目前期难以细化,严重影响了规划的科学性和基础设施项目安排的合理性,园区配套功能建设落后于招商引资的现象一直未能得到改变。
2、融资渠道少,资金投入不足。近几年,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园区的资金来源主要依靠政府财政划拨,投入能力有限。而随着园区建设的快速推进,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在不断增加,园区建设资金短缺问题更加突出。许多配套项目虽有规划,但始终无法推进。
3、园区职权弱,项目协调困难。虽然2005年园区成立了管理机构,但很多县政府明确应赋予园区的职权没到位,给项目协调带来不少困难,加上项目的审批程序十分繁琐,这也对园区配套功能建设造成了一定影响。
三、加快**工业园配套功能建设的对策建议
加快园区配套功能建设,必须坚持以现代工业新城的理念为指导,把“产业功能”和“城市功能”有机结合起来,以项目开发为基础,以完善配套功能为重点,以提高整体竞争力为核心,统筹推进,协调发展,努力把**工业园建设成为基础设施完备、配套功能齐全、人居环境优美、产业布局合理、经济发展强劲的现代化工业园区。
1、坚持规划先行,努力破解要素制约
(1)明确定位,抓好规划修编。按照县域中心城市“强攻新城”、“决战新工业”的发展定位和建设县工业新城的总体要求,调整、修编工业园区总体规划,进一步完善园区功能区块划分及产业空间布局,确保园区总体规划与全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县城和县域总体规划相衔接。在规划的内容上,要注重资源的整合利用、产业的组织引导、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配套功能的完善,进一步突出园区的城市功能,为
园区的长远可持续发展留足空间,为园区的工业经济发展提供有效的支撑。
2、突出项目重点,加快配套设施建设
(1)加快建设生产性配套设施。要强化为园区、为企业服务的意识,抓紧建设投产一批当前企业生产所急需的基本配套设施,如园区污水处理厂、垃圾中转站、生态防洪排灌站等工程的建设,力争早日建成并投入使用。加大投入,不断完善工业园区水、电、路、讯、排污等基础设施,做好建成区的绿化、亮化和美化工程,树立良好的工业新城形象。
(2)不断完善生活性配套设施。坚持以人为本,在加快生产性配套设施建设的同时,逐步完善生活性配套设施。加大政策处理力度,力争2013年实现周边村镇的土地应征尽征,抓好公园、公租廉租房、商场超市、酒店、医院、学校等配套设施的开发建设,尽快完善园区的三产服务功能,为园区企业主和员工解决吃穿住行、娱乐购物、就医就学等实际问题,解决企业发展的后顾之忧,全面提升园区的开发档次和服务水平。
(3)积极探索多元化投入机制。资金问题是制约园区配套设施建设的主要瓶颈。要积极探索多元化投入机制,为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保障。一要大力培育园区土地市场。调控城镇建设区内的农村和农民建房,有计划地推出商贸用地出让,以地生财,筹措园区建设资金。二要加大政府资金投入。园区企业的留县税收返还、工业项目用地的拍卖所得收入,除应正常上交的规费和审批费用外,剩余部分全部返还园区,或缓建一些非急需建设项目,挤出资金加大对园区配套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三是积极争取银行贷款。组建投资有限公司,以园区预留的商贸用地捆绑作担保,以投资公司名义向商业银行进行融资。四是试行土地资金委托保值增值制度。由各被征用土地的村集体将土地征用费按一定利率借给园区使用,这样既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园区的资金紧张问题,同时也有利于壮大村集体经济,维护社会稳定。
3、适应园区需要,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实现开发区向城市的转变,必须协调发展工业和服务业。要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逐步形成与园区经济发展相适应、与现代制造业相配套、与城市化进程相协调的现代服务体系。
(1)优先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是为企业发展提供紧密配套服务的新兴产业,是降低工业经济发展成本、改善投资环境、加深产业链、提高产业一体化程度的有效手段。加快园区物流中心和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鼓励企业以订单为中心改造业务流程,实现物资采购、生产组织、产品销售以及再生物品回收的一体化运作,加快周转,以大幅度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有效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积极发展各类中介服务组织。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进入园区创办中介服务机构,为入园企业提供金融、研究和开发、电子商务、法律、咨询、会计、信息、人才、广告等方面的服务,使之成为园区管理与服务功能的有效延伸。
(2)大力发展消费性服务业。以满足园区居民消费为目标,以医疗卫生、社区服务、文化休闲等消费性服务业为重点,逐步推出商贸用地拍卖,鼓励发展民工公寓、专家楼,适当发展高档住宅,不断提高园区居民的生活质量。要把农民工及其家属的计划生育、子女教育、劳动就业、妇幼保健等内容列入各有关部门的管理责任范围,促进园区的和谐发展。
(3)努力构筑公共技术平台。产学研结合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积极搭建产学研结合的行业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加强科技创业服务中心、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及行业协会的建设,加快集成各种中介服务资源,形成针对产学研合作需求的具体服务项目。深化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为企业提供技术引进、成果转化、专利孵化、信息咨询和人才培训等专业服务,提升园区的综合竞争力和技术创新能力。
4、优化发展环境,不断提升综合竞争力
(1)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建立高效统一的管理体制,明确园区管委会对区内行政、经济和社会事务实行统一领导和管理,进一步理顺园区管委会与县有关部门的关系,明确管理权限和职能划分,特别要做好与有关部门的业务衔接,使园区管委会承担的行政审批业务具有与相关部门同等的行政效力。协调税务、工商、环保、劳动安全、消防等行业管理部门,积极参与配合园区企业的管理和服务工作,在确保园区封闭管理的前提下,避免产生管理死角。
(2)进一步提高办事效率。强化工业园区职能,优化办事环境,提高办事效率。要尽快建立县审批中心园区分中心,并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实行“一门受理、抄告相关、同步审批、限时完成”的审批程序,使入园企业得到高效、便捷、优质的服务。
(3)进一步集聚扶工合力。各有关部门要从讲大局的高度出发,切实增强“亲商、安商、富商”意识,在全社会营造一种重工、扶工、促工的氛围。要拓展和深化促进企业发展的“绿色通道”,主动上门服务,简化办事流程,提高办事效率。加强与企业的密切联系,及时帮助企业解决困难,尽力做好帮扶服务工作,着力改善工业园区的投资环境。
第五篇:加快工业园区建设
加快工业园区建设 促进合山经济转型
我局以我市2011年“学文件、强素质、增效率、促发展”活动为契机,认真学习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工业园区建设的意见》(桂政发〔2009〕99号)、《关于促进合山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实施意见》(桂政发〔2010〕35号)和自治区国土厅《关于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项目土地征收审查报批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桂国土资发〔2011〕35号)文件精神,努力为我市的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提供用地保障。
一、加强工业园区的规划布局。
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我局通过编制《合山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的机会,调整我市工业园区岭南片区的规划,通过实地调研,编制材料并积极汇报,取得上级领导的支持,同意调出该园区涉及的基本农田保护区地块。解决了我市工业园区的用地实际与规划脱节的问题。
二、加快工业园区用地报批
今年我局在全区用地指标压缩,用地规模受到重大控制的大环境下,积极努力向上级领导汇报争取,在上级只给予6.2834公顷用地指标的基础上,想法设法多争取到7.4318公顷的指标用于工业园区标准厂房建设,为我市的招商引资做出贡献。
三、积极推进增减挂工作
去年我市通过合山市岭南镇2010年第一个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解决了工业园区10.34用地指标问题,今年计划完成该项目的实施工作,争取剩余的10.34公顷的用地指标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