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改革不能再敷衍

时间:2019-05-13 09:44:2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国企改革不能再敷衍》,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国企改革不能再敷衍》。

第一篇:国企改革不能再敷衍

国企改革不能再敷衍

作者: 苏培科 | 发表时间:2013.12.30

刊发于总2042期《中国经营报》[本周视点]版

十八届三中全会和改革决议充满改革气象,各行各业的改革路线图都一一浮现,在国企改革方面,如果不能打破垄断、国资管理效率和国企治理水平不能提高、继续通过行政力量廉价配置资源和资金、民营企业如果无法与之平等竞争,“国进”和挤占民间资本的事情会继续发生。上海对国企监管采取了分层分类:竞争类、功能类、公共服务类,也引入了激励约束机制,但整体改革的力度还不够,政府依然在管理和任命“一把手”,国资监督、管理与经营之间的架构设计仍不理想。

当前,中国国企改革的目标应该是“推动存量盘活的现代企业治理”,扫清国资监管和国企管理中的体制、机制障碍,引入市场约束机制,提高国资运营管理效率,高效发挥国有资本的用途,充分履行全民所有制的社会责任。但绝不是将一百多万亿元的国有资产私有化,这在目前不太现实,前苏联的“私有化”和休克疗法结果大家都看得很清楚,在权力与市场边界不清和收入分配两极化的情况下,快速“私有化”反而加速了权贵资本集聚资源和权贵私有化的进程,这个在中国折腾不起。国企改革只能先通过分级处理,比如真正涉及国计民生和要发挥社会责任的就划归到公共服务类,把与民争利和属于竞争类的项目分离或市场化转让,比如国企央企应该全部退出商品房开发领域,16家以房地产为主业的央企应该主要以承建保障房为主,如果继续让他们拿着全民所有制的资产不计成本地拉抬地价、炒高房价、获取垄断利润、与民争利,何谈战略意义?

另外,将上市类和不关乎国计民生的应该划归到竞争类,让其平等享有资源、平等竞争,打破垄断,减少行政资源配置,还原企业属性,不能再对竞争性领域实施牌照垄断和限制非公资本进入,比如金融、电信等应适当放开经营牌照,让民间资本也适当介入,以增加市场的竞争主体,以避免霸王条款的诞生和有效保护消费者的利益,毕竟那些“最赚钱”的央企超额利润大都是国内老百姓消费支付的,他们赚得越多老百姓的消费成本就越高,因此对竞争类国企要尽量采取市场优胜劣汰的方式来自然淘汰。

未来尤其要放弃对上市央企的“圈养”。既然他们已经是上市公司,就应该让他们成为一个独立的企业主体,让他们自由参与市场的竞争和淘汰。如果老把他们供养起来,其他民营企业根本无法与这些“圈养”的公司竞争,这些公司永远不倒,永远是最赚钱的公司,此举会对其他非公企业的投资、利润、市场竞争等都会产生一系列的挤出效应,也会阻碍中国经济结构转型。而且未来千万不能再给国企央企上市融资“开绿灯”,政策应该鼓励和支持创新型企业、中小型企业上市融资。因为大型国企最缺的不是钱,而最缺钱的民营企业和中小型企业。如果资本市场再对国企一路“开绿灯”会让很多民营企业和新兴战略型企业很难发展,毕竟市场里的资源是有限的,如果让股市和银行继续错配资金,不但拯救不了国企央企,反而会害了他们。因此,这一次国企改革不要再鼓励国企央企行政主导下的重组上市,一定要吸取央企上市扩张的经验教训,减少股市的行政供给,应顺应中国经济结构转型的大势,将竞争性国企的生死存亡交给市场机制去决定。

事实上,如果真的想提高国企央企的公司治理和完善现代企业治理,最好的办法应该是将竞争性国企的国有股全部转换成长期优先股,让官员企业家退出企业经营决策层,用市场化的激励约束机制来聘请最好、最懂行的优秀职业经理人来打理企业,让国企和国有资产脱胎换骨,实现国企管理从管企业走向管资本,从而避免现在盛行的“外行管内行”的局面,这才是国企改革的正道。

第二篇:国企改革再定位的思考

国企改革再定位的思考

2013-11-07 14:16 来源: 价值中国 作者: 卫祥云

据报载,由国资委牵头草拟的《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指导意见》已基本成型。该意见将“明确国有企业改革的路线图,还会对国有企业进行分类,实行分类指导,并结合其所处行业特点推进改革,在战略定位的基础上形成新的国资监管体系,设定推进改革的时间表。”

当华夏时报某记者向国资委求证时,国资委相关人士回复称“并不了解改革方案最近进展情况”,并同时表示:国有企业改革指导意见不是一个单项方案,不仅涉及到国资委各个司局,还涉及到其他部委。由此看来,国企改革的许多问题确实需要国家高层和政府有关部门认真做好顶层设计了。同时,也需要认真吸收政府研究机构和民间智库的理性建议。而不是由目前的国资委搞一个指导意见就能够解决的。国有企业从1979年国务院宣布扩大企业自主权开始,至今已有24个年头。从起初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到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正式提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把产权关系明晰作为现代企业制度的第一特征,国有企业改革思路经历了又一次飞跃,也为国有企业的深化改革奠定了基础。

1996年,由国务院前总理朱镕基主导的国有企业“抓大放小”改革,则是国有企业调整战略布局的重大改革。通过改革,一大批亏损、甚至资不抵债的国有中小企业退出市场,尤其是竞争性领域的国有企业大面积退出;虽然其间不免国有资产流失和一大批老职工付出了改革的代价,但这是不得已的被动选择,亦是顺应时势和潮流的正确决择。现在看来,如果不是当时的审时度势,今天将交更多的学费或付出更加高昂的代价。

国有企业改革最后阶段的起点应该是2012年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十二五”发展规划,规划中明确提出对国有企业进行分类改革,按照“公益性与竞争性”的原则进行分类管理。我认为这句话具有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即牵住了国有企业改革的牛鼻子。因此,我曾发表多篇论文并出专著阐述“国企改革新思路”。提出国有企业应该分为公益性、自然垄断性和竞争性三个领域,认为“国有企业的分类管理应该成为国企改革的基本思路”,并明确提出“国有企业必须退出竞争性领域”。当然,退出的时间和路径可具体分析和研究,前提是在广泛征求各方意见的基础上,认真做好顶层设计。

最近,国企改革确实再度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也引起了政府主管部门和广大学者及经济学家的广泛讨论。我在对此现象感到高兴的同时,认为有必要对国企改革的再定位问题阐述一点观点和看法,以引起关心国企改革的同仁们和专家、学者的认真思考并提出理性的改革建议和意见。

一、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目标的四个维度问题。

部分业内人士和经济学者认为国有企业有四个维度的目标:一是作为一般企业的目标,即绝大多数的国有企业都应该是真正的企业,即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以盈利为经营目标。要达到这个目标就必须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使企业有活力和创新能力。二是作为国有企业的目标。即国有企业的主要任务是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包括国防产品、基础设施、社会保障、基础研发活动等。三是作为社会主义企业的目标,即国有企业改革应该达到分配合理、职工收入差距不大、民主管理、保障职工权利、企业盈利和全民共享等要求。四是作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有企业的目标,即既要表现在发展生产力上,在改进经营管理、促进技术进步上起到表率作用,也要表现在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上,在合理分配、民主管理、承担社会责任上起到模范作用,并引导其他企业逐步增加社会主义因素。

从以上关于国企改革目标的四个维度的主要精神和内容来看,显然是经济学者的一厢情愿和美好愿望而已。如果是针对某国有企业而言,四个维度具有不可置疑的正确性。但如果作为国有企业改革的再定位而言,按照这四个维度改革后的国有企业一定会成为“四不像”,在实践中也难以具体实施和操作。无法指导国有企业的进一步深化改革。

二、关于国有企业分类管理与改革的问题。

从2011年起,国资委陆续派出8个工作组赴央企调研,涉及到央企改革重组52个课题,参与调研的人员来自社会各个方面,不仅有国资委的官员,也有政府智库的专家和研究人员及法律界人士。

国资委副主任邵宁曾提出将国企分为“功能性”和“竞争性”两种类型。“十二五”规划中将国企明确为“公益性”和“竞争性”。而我提出的观点应该是三个类型:即公益性、自然垄断性和竞争性;其理由是“自然垄断性国有企业”是客观存在,与公益性目标有重合的地方,但不完全一致,因此应该单列为一类有利于分类改革。在国企分类改革上,广东省已先行一步,把国有企业分为竞争性和准公共性两大类。以上三种分类方法,虽表述不大相同,但实质并无大的差别。实际上,功能性、公益性两种叫法必然包括自然资源垄断性国有企业;而准公共性也必然包括公益性和自然资源垄断性国有企业。因此,关于国有企业的分类虽然有各种建议和意见,但“殊途同归”,分歧不大,只是需要进一步研究准确表达而已。

据说,参与国资委指导意见讨论的人士提议将现有国有企业分为四类。即公益性、竞争性两类有其合理性,且与国家“十二五”发展规划相一致。而所谓的公益为主、市场为辅或市场为主、公益为辅两类则非驴非马,存在着较大的不确定性。如果是这样分类,还不如“十二五”规划中的表述更为合理,更利于具体改革目标和措施的实施。我们应该明确的是提出国有企业分类管理,不是为了分类而分类,分类只是手段,目的是通过分类对症下药,提出更有针对性的改革措施和办法,而不能把手段当作目的。

三、关于国有企业退出竞争性领域的问题。

国有企业退出竞争性领域的问题,本是一个无需争议的问题。

中共十五大和十五届四中全会早已提出“有进有退”的国企改革战略方针,而改革开放的实践和国有企业脱困的现实也无疑证明了国有企业退出竞争性领域的正确性。

虽然,目前我国仍有三分之二的国有企业和40%的国有资产分布在一般加工生产行业和商贸服务行业,但这不是继续留在竞争性行业的理由。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张文魁研究员的研究表明:过去几年,国有企业在营业收入、营业利润、总资产、净资产等方面的增值速度,都远不如私营企业;国有企业的市场表现远不如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其效益指标也远逊于民营企业。我也计算过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资产利润率,两者相比至少相差50%。

目前,对于国有企业不应该彻底退出竞争性领域主要观点有三。一是个别竞争性领域的国有企业还有利润;二是全部退出竞争性领域可能会引起经济社会混乱;三是给外资企业乘虚而入的机会。殊不知,这不过是“半夜看三国,替古人担忧”之虑。针对上述三个观点我的意见是:一是目前个别企业有利润不等于今后会有好的发展,个别不能代表一般;二是全部退出竞争性领域是一个较长时期的战略决择,可以设计退出的时机和路线图;三是盲目认为国内民营企业竞争不过国外私营企业的观点经不起推敲,存在崇洋媚外之嫌;不给国内民营企业的机会何以判断其竞争力不如外企呢?

国资委副主任邵宁在谈到分类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时提出:“对竞争性国企而言,需要依托资本市场进行公众公司改革,它们的最终体制模式将是干干净净的公众公司,完全按照资本市场的要求和规划运行。”邵副主任讲得很好,但国企改革的实践证明,要做到“干干净净的公众公司”谈何容易?举目四望,环顾全球,还真难找到在竞争性领域搞得好的国有企业。再看看国内上市公司,信手拈来真不乏在竞争性领域造假的国有企业。如果说过去部分国有企业靠行政垄断、价格保护、贷款优先和官商勾结还能够得以存活的话,今后难道还要让这些企业继续拿国有资产交学费,重复“捣乱、失败,再捣乱、再失败,直至灭亡”的老路吗?难道“过去的路已经错”,今后还要再错十年、二十年吗?难道国企脱困的历史教训还不够深刻吗?

当然,关于国有企业退出竞争性领域的问题,我认为有主动退出和被动退出两种退出方式。如果说,过去我国国有企业的大面积退出是不得已的被动退出,现在则已经有些“好了伤疤忘了疼”。因此,我们现在是应该明确主动退出的时候了,因为我们实在找不到国有企业在竞争性领域存在与扩张的好处是什么?当然,退出的方式方法和时机要认真做好顶层设计,分步实施,逐步解决。

四、关于国资委的再定位问题。

国资委是国务院委托的对国有资产进行监督与管理的特设机构,是在产权所有人缺位的情况下,代表国家对国有企业的生产经营与改革进行管理和指导。在现行的管理体制中,国资委既代表政府履行出资人职责,是国有企业出资的股东(部分国有企业资产);也履行国务院“直属特设机构”的行政管理职能。所以,新任国资委主任蒋洁敏提出理直气壮地壮大国有经济没有错,保增长也无可非议,符合“屁股指挥脑袋”之原则。因此,在没有建立“国民权益基金”前,国资委实际上承担了不能承受之重。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和深化改革双重任务使国资委步履维艰,负重前行。况且,金融证券类国企和文化类国企等领域还未纳入国资委统一出资和管理。这都是国企改革再定位需要认真研究解决的问题和新课题。

第三篇:敷衍的造句

敷衍拼音

【注音】: fu yan

敷衍解释

【意思】:2<轻>(1)做事不负责或待人不恳切,只做表面上的应付:~塞责|~了事(2)勉强维持。

敷衍造句:

1、阿拉伯人不像欧洲人只是对内地敷衍了事地探险,而是寻求在这个地区的贸易能长久做下去。

2、在戈尔巴乔夫时期,务农人口数量降至前一时期的四分之一。只有老农们继续劳作,在国有土地上敷衍行事,维护着他们的自留地。

3、两封信函都是敷衍了事,胜者和败者都希望对方以及太太身体健康,诸如此类。

4、俄罗斯在对其入侵行为进行辩解的时候表现的非常敷衍,宣称此举是为了保护俄罗斯公民。

5、史蒂芬把他敷衍了一番,往后推托了一个星期。

6、如果我在一个争吵中,我会不会仅仅因为要敷衍了事,而告诉别人他们想听的,而不是支持自己的观点呢?

7、我对他敷衍地一笑,走了进去。

8、当总统只做出敷衍性的回答或根本就拒绝对一些重要问题回答的时候,那么国会还能做什么呢?

9、因此,可追溯性信息根本没有建立,或只是敷衍的建立,而且您失去了提高质量并且快速响应变更的机会。

10、半数受害者没有将犯罪行为报告警方,61%的受害者说,他们碰到过的警方态度很冷淡或敷衍了事。

11、于是收到敷衍或者冗余的答复,反而给交流途径带来了不便。

12、这个测试必须不能敷衍了事。

13、宽子(渡边真起子饰)和她的同事和家人们都关系疏远,她每天敷衍度日,为的就是可以回家与自己的充气性躯干在一起。

14、如果你只是敷衍的随便说句,很多朋友会不愿意向你寻求帮助。

15、他对办公室的日常工作只是敷衍了事,真正令他感兴趣的是打高尔夫球。

16、我问他的法术从何而来,但他的回答不过是敷衍,我只能知道他是从父亲那儿学到了这一手。

17、如果医保预算能够在今年秋季获得通过,它将是妥协的产物:远离自由主义思想,在开支问题上敷衍搪塞。

第四篇:中国大学生不能再迷茫

中国大学生不能再迷茫

中国大学已成官场,对教师待遇差,地位以钱权论辈,不以学术成就为考量,大学教授不得已抄袭论文,寻求官运,无心教育学子,故如今有4种选择,1出国留学(需相当经济能力)2香港求学(需一定分数,求学初期较艰难,往后前景大大优于大陆学生,学费4年50万,比出国便宜得多。)3在中国大陆学习需些雄心壮志和灵活头脑,确定在大学学习是为了将来经商做好知识储备,广交好友(生意一个人是做不成的)。为什么北大生出来卖猪肉,那些没卖猪肉的去哪了,他们大多都出国了,那些农家的孩子好不容易考上北大毕业之后会被打回原形,教育体制的落后,大学无法摆脱行政干预,没法独立管理,再好的校长也撑不起中国政府压在北大的重量展翅飞翔,学生只有一条路,创业,想想俞敏洪就知道了,大学中学不到多少东西,北大那些在国外微软,创新工厂中的牛人们是靠着努力学习和强大的自学能力,这是他们考进北大的原因,但我们不是,但我们可以学习俞敏洪广交朋友,不断积累学识,在机会到来时成就自己的生命,这是我们家境不够富裕又有强大进取心的学生一个很好的选择。大学是一个积累胆量,学识智慧,社会经验的时间,相比那些在国外,那些在香港。我们达到的高度将不比他们低,但努力一定要比他们付出的多。

第五篇:骆中,不能再等待

我们不能再等待

徐金奎

课改,是一个熟悉的老话题,同时又是一个沉重的新话题。几年前提出的,可我们都在停留,在等待,在彷徨……

一、现状反思--------课改不能再停留

今天,我先不分析课改受冷遇的种种原因,只谈谈我对现状的反思!1.关于课堂的反思 对照新课程理念,反观目前仍占据主导地位的传统课堂,有五个问题需要我们认真反思:

一是反思“我们的课堂状况”。学生昏昏欲睡,教师滔滔不绝,学生说打住吧,教师说我不累。最善意的谎言莫过于老师说:“我再讲两分钟”。这就是我们传统课堂,甚至目前不少课堂的真实写照。

二是反思“讲授法”。大家认为它最大的好处是能够快速地传递“知识”,但实际上知识是不能传递的,我们能传递的仅仅是有用或无用的信息;我认为它最大的弊端在于使人厌学。

三是反思“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旁观者?”当学生学习、思考、独处的时间和空间被教师用所谓的勤奋讲授无限制地占去的时候,他们自然就变成了学习的旁观者。

四是反思“学生怎样才是学会?”我们常这样认为,学生听懂了就是学会了,会做题就是了不起。但实际上,做题可能只是学习的开始。只有能够展示思想、观点、方法甚至问题,学以致用,才是学会。

五是反思“我们进行的是什么教育”?无限制占领学生的时间显然不是素质教育,但也不是应试教育,因为即使为了学生应试,也应该让学生主动学习,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把学生当作知识的容器、考试的机器,大搞题海战术、疲劳战术,不仅使学生不会思考,而且使学生连应试的能力也失去了。这样的教育既非素质教育,也非应试教育,而是我们必须痛下决心、坚决改革的教育。

2.关于育人的反思

看看我们学校领导、老师起早摸黑,像警察,像保姆,似园丁,却培养出:(1)一批“懒”学生:老师不布臵,他不做;老师不要求,他不写;老师不收,他不交;老师不检查,他不动。

(2)一批“被逼着学”的学生:不是“我要学”,而是家长逼,老师逼,逼一点,学一点!

(3)一批把上大学看得并不重要的学生。学生上大学的心情永远没有家长、老师急切!

(4)一批眼高手低,说的总比做的好的学生。在他们眼里,老师、家长都是老土,out啦!(5)一批并不感恩,反而想方设法逃离老师、学校和家长,仇恨学习的学生。(6)一批高分低能、自私自利、丧失创造力、我为中心的学生。

到底为什么我们这么无私付出,学生却并不领情,我们这么辛苦,学生却与我们如此对立?我们如此执着的教育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呢?

3.关于高考的反思 我亲身经历了近十年的高考备考,负责任地说,所有的学校领导、高三年级管理人员、高三老师都为每年高考付出了心血、智慧和艰辛,都想尽了千方百计。可是,我们(包刮整个黄冈很多同类学校)一切为了高考,但最终却输了高考!而像湖北宜昌,北京十一学校等,他们不为高考却赢得了高考!

为什么现在领导越来越难当,老师越来越累,学生越来越苦,成绩却那么难以提升呢?

冷静反思,深深感到:课改不能再停留,该行动了!

二、责任担当-------骆中不能再等待 骆中是全县基础教育课改的龙头,引领着教育改革的航向,理所当然要担当起课改引领者的责任!

多年来,在“一切为了高考的”美丽借口之抚慰下,我们对于课改选择了等待、等待、再等待!而今,冷静思考一下,不得不承认,罗田或者说黄冈这种非素质非应试的教育已经走进了死胡同,课改是我们教育的唯一出路!经过认真思考,我对罗田骆中的课改作了如下探索,仅供参考。

1.从学习理念开始

理念引领行动,高度决定高度。可以说,一切变革都是从思想和理念的变革开始的,思想变了,观念变了,改革的行动才能变成自觉自发的行为。

骆中为加强老师对课改理念的学习和探究,本学期开展了以下活动:(1)开设“教学大讲堂”。学校的想法是让课改的思想和理念以一个讲堂为平台,逐步深入人心。于是开设了教学大讲堂。李希贵校长曾说:“有了先进的办学思想和教育理念,还需要教师心悦诚服的接受这种先进的办学思想和教育理念,并用行动去诠释、践行,在每一个课堂里实现,让每一个学生受益。”大讲堂半个月开讲一次,邀请有学校层面的管理者,也有普通的一线教师,只要是有独到见解,就能在这个平台展露才华。内容都是关于课改的实践和探索的。本学期已经开讲了三次,参加听课的已达五百人次,效果很好!

(2)开展“我与课改同行”的征文活动。为促进老师对课改理论的学习,教研处组织开展了征文活动。征文以教研组为单位组织评选,获奖论文将编成册子印发全体老师,并在学校网站发表。

(3)开展教师读书活动。经过书籍浸润的老师,一定是有学养的老师,也一定是受到学生欢迎的老师。老师的学术品位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态度。书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阶梯,也是教师参与课改的原动力!为了让老师在书的熏陶中实现着教育的梦想,享受着富有乐趣的教育人生,自觉自发地参与课改,学校打算成立若干读书小组,定期组织“读书报告会”“读书心得交流会”以及“好书推荐活动”。可以肯定地说,一所没有读书氛围的学校,学校里没有爱读书的老师,课改不可能顺利开展!用学术引领教师成长,教师得到的不仅是学术上的进步,还有思想和心灵的成长。

2.从“改课”做起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也是新课程实验的主阵地。只有通过课堂教学,才能把理想的课程转化成现实的课程。

教育改革必须坚定地从课堂改革切入,要彻底改变满堂灌、低效率的课堂教学模式,努力构建以生为本、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学模式。

“课改”必须“改课”,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堂教学改革。课堂教学改革的关键在于教学模式的改革,关键在于改进教学方法,把课堂还给学生,探索能引起学生兴趣的教学方法。为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本学期,我们采取了以下三项措施:

(1)以“周周课”活动为载体,大力加强新课堂模式研究。本学期以来,我校从高一至高三扎实开展了“周周课”活动,“周周课”活动的主要任务就是开展新课堂模式研究,每个年级每个备课组一周一讲课一评课,周周如此。“周周课”为新课堂研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是课堂改革的很好的推手!

(2)开展新课堂比武活动。本月。以“周周课”为基础,各组推选能代表本组新课堂模式的探究型课堂到学校,参与全校新课堂比武,此次活动目的是通过半学期的研讨和磨合,旨在推出新课堂代表性课堂及代表性的课堂模式,树立课堂改革的典范!

(3)开展多项新课堂课题研究。最近,教研处在教师中发出号召,要求老师们3-5人为一个课题组,积极参与“新课改背景下的高效课堂”课题研究。学校希望通过课题研究,为新课改创造研究氛围,为课改提供更为富饶的土壤!

3.从领导做起,从中青年骨干教师抓起。领导是课改的风向标,领导的高度引领着学校课改的高度。中青年教师是骆中教学的中坚力量,也是新课改的主力军。所以,我们决定从领导做起,从中青年教师抓起,在教师中培养一批课改先锋,然后由他们去带动其他老师课改。为此,学校成立了以教学管理干部、实验班老师和中青年老师为主体的“罗田骆中课改实验组”,并以此组织为平台,积极鼓励实验组老师大胆进行课改,号召他们努力寻求自己的一条课改之路!课改实验组工作已全面拉开,老师们十分主动积极,都在大胆尝试摸索!特别是教学管理干部率先尝试,起了先锋带头作用。

4.循序渐进,逐步走入课改深水区。

课程改革和评价体系的改革是课改的深水区。

(1)课程改革。课程改革是新课改的核心,也是一切教育思想和理念得以落实的最有效的载体,但同时,构建课程方案是一个历时长、涉及人员广、逐渐深化的庞大工程。需要科学谋划,全面规划。北京十一学校课程体系从2009年开始酝酿,先后历经了5年,如今,已开发了300门学科课程,30门综合实践课程,69门职业实践课程。骆中也正在根据罗田及黄冈实际,结合我校学生实际,整合国家、地方和学校的课程,努力开发出校本课程和综合实践课程。课程改了,学生学的内容变了,课改才真的推进了。

(2)评价体系。课改工作顺利推进,必须要有一套相应的评价机制作保障。作为学校,最关心的是党委政府、教育局对他怎么评价;作为老师,最关心的是学校对他怎么评价;作为学生,最关心老师对他怎么评价。所以,为保证课改顺利推进,我们要努力摸索出一套系统的科学的新的教师考核机制和评教评学机制。骆中一直在努力探索一套系统的教师聘任、评教和评学机制,预计在六月份高考之后召开教代会,将推出新的评价制度。

三、形势紧迫----骆中不能再彷徨 走出去看看,不得不惊叹我们的课改远远落后于别人!国家高考改革方案已经出台,各省市具体高考改革方案即将出台,新的改革形势带来了新的改革机遇,我们如果在新的机遇面前再不主动出击,彷徨犹豫的话,罗田教育就会失去再次崛起的机会。关于全县的课改,我提几点想法:

1.到底谁是课改的主体。学校是主体,政府为主导。如同课堂学生是主体,教师为主导。千万不要把主导和主体角色搞错了。所以,学校要自主、自发、创造性地、主动积极地推进课改,不要把希望寄托于教育局,被动课改!学校的主体地位不突出,课改将会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假课改。2.要努力培养一批专家型好校长。一个有高度的校长,能引领、造就一所有高度的学校。校长的思想、理念、高度决定着学校的高度。校长的高度应是高瞻远瞩的眼光、高屋建瓴的理念、海纳百川的胸怀、敢为人先的魄力,课改需要一批有高度的校长来领导。培养一批有理想有思想有高度的校长,是当务之急!

3.要打造一支有理想有素养敢于改革的教师队伍。一个校长的高度引领一所学校的高度,一所学校的高度引领一批教师的高度;一批教师的高度引领一群学生的高度。教师的高度应当有教育家的情怀、教育家的境界、教育家的心态和教育家的教学艺术。李希贵校长说:“只有一所学校有一大批优秀的教师,他们都以教育家的情怀、教育家的境界、教育家的心态、教育家的教育艺术来推动学校发展、影响学生成长的时候,教育家办学才能真正实现。”罗田教师素质整体上偏低,更缺乏教育家的情怀、境界、心态和艺术,当然难以引领新的课程改革。加强教师业务素养、思想素养,努力加大师资培训力度,用学术的力量去引领教师的专业成长,从而打造一支专家型教师队伍,这是教育局和每个学校都要做的文章。

4.做好谋划,稳步推进。课改是一项庞大的系统的复杂的工程,主要包刮课程改革、课堂改革和评价体系改革。这三个方面都要重视,不要忽视任何一个方面。要做好整体谋划,步骤规划,稳步推进。首先教育局、学校都要有一个科学的可行的总体课改方案,还应有每一年或一阶段的目标任务,然后逐步实施。而且,课改是一个长期艰辛的改革,需要足够的耐心和决心,需要数年的坚持和努力,远非一两次推进会所能解决的。

下载国企改革不能再敷衍word格式文档
下载国企改革不能再敷衍.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不能再和你做朋友

    两个人从相识、相知到相爱,在交往一段时间后,或有不得已的原因,或有不得告人的理由,由于种种的原因,最后不欢而散,在分手时,总有一方会说出那句最真实的谎言——希望我们还能是朋友......

    会议流程(不能再改版本):

    会议流程(更新至2016年9月3日): 9月10-11日  13:00-18:00 彩排 9月12日 13:00-14:00 来宾签到入场(外场) 一、签到: 1. 前台负责签到人员:胡轶强(备用)应雨辰、田婷婷、物业人员2......

    不能再错过的英语启蒙

    不能再错过的英语启蒙 ---读《不能错过的英语启蒙》有感普陀区虾峙学校王爱娜今天,我也想来谈谈关于《不能错过的英语启蒙》这本书的有感。虽然徐老师为我们推荐的三本书都很......

    一封平常的不能再平常的感谢信

    三年过的好快好快,这三年来,我受到了太多太多的帮助和呵护,一封平常的不能再平常的感谢信。我是最最幸福的!首先在这里要公开表扬我的好朋友付。谢谢你,真的!发自内心,三年来,我们一......

    国企改革

    中国大型国企改革中比较成功的案例有人问我,您认为中国大型国企改革中谁是比较成功的?我说:中国铁路是大型国企改革中比较成功的案例。为什么说铁路是大型国企改革中比较成功的......

    国企改革

    国企该不该改革,应该怎样改革,一直是国内经济学家争论的热点话题。面对2012年中国经济活动的收缩以及国有企业利润的同比下滑,经济学家指出新一轮国企改革可以给中国带来新的增......

    关于国企改革

    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的一些看法首先,国有企业是怎样形成的呢? 共产党掌握政权后,在城市通过没收和赎买的方式对旧中国的官僚资本和民族资本进行改造,逐步转变为国有资产。在此基......

    国企改革要“特”不能脱离“根”和“魂”(共5则范文)

    国企改革要“特”不能脱离“根”和“魂” 黄小平中国能建江苏电建三公司 10月10日至11日在北京召开的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