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做最好的团队节选
陈向东谈上下级沟通“潜规则”之留白理论 [图片] 分享 转载 复制地址 日志地址:
请用Ctrl+C复制后贴给好友。
转载自 622005005 2010年12月06日 14:40 阅读(2)评论(0)分类:我的收藏举报 字体:中▼ 小 中 大
[来源:新东方 作者:陈向东]
上下级沟通“潜规则”之留白理论
文章节选自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执行总裁陈向东的最新畅销书《做最好的团队》
记得以前看过一则小故事,说的是有一个小画家受到了人们的推崇,因为他的画只画在画布的下半部分,而上半部分则是空的,人们对他的“半边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人们甚至猜测这个孩子在画画时刻意留白是为了给予他们更多的想象空间和意境去体会,尽管后来大家发现原来是因为孩子个子太矮,够不到画布的上面而已,但是人们还是愿意购买他的画。等到这个孩子长大了,个子也足够高了,开始满画布地画时,他的作品却反而无人问津了。
团队之中也需要“留白”,要给予他人更多的空间去思考,去体会,去消除误会。中国有句老话,叫“一切尽在不言中”,很好地反映了其中的真谛。
给人留有余地
“我得到有关给人留余地的最佳建议,是史蒂夫·罗斯教我的。他是我的朋友,过去曾经营一家公司。1991年我出席时代华纳的董事会,当时史蒂夫在会议中发表演讲,谈到如何把事情做好,他这样说道:“记住,每笔生意都是小生意,但人生很长,你会一再碰到这些人,你在每笔交易中如何对待他们,都会产生长远的影响。所以你要在交易时留点余地,做到皆大欢喜,而不是吃干抹尽。因为一旦有一笔生意你把对方卡死了,总有一天他会整你的。这个世界谁都不傻,但是不要让人家认为你很傻,这样人家就会整你。比如说这个东西值100万,但最后200万成交了,对方以后肯定还是会整你的。”说上面这段话的人就是时代华纳的CEO,一个很厉害的人。
我遵循此忠告不下1 000次,但企业界大部分人不吃这一套。我想我们总是要和顾问、投资银行家、律师等人周旋,每次都是一场拔河,看谁能够在交易中占到一点便宜,但是大家往往忘了这些顾问会继续下一场交易,山不转水转,你我总是会再碰面的。”
这是我经常引用的一段话,强调尤其要注意和政府以及企业的合作。我曾经在北京新东方学校和政府官员打过交道,有一次市政府某个部门的人找到我说:“陈总,我们今年有预算要作一点培训,打听了一下你们的价格太高了,就算给个8折还高,能不能给我的优惠幅度更大一点。”我一听就完全明白了,就爽快地说:“没事,你说多少吧。”他就说:“陈总,你看在你们允许的情况下能够给我们的最低价格是多少。”我说:“你的预算是多少?”他说了,最后协议达成,双方皆大欢喜。那次合作,尽管我们没有赚到什么钱,但也没赔钱。而且后来我们之间有了更多的合作,大赚了几笔。如果那天我直接把他卡住,不但生意做不成,也许将来他有了机会甚至会产生报复心理,这就是社会。
背后说领导坏话的员工
孙犁是一家公司的副总,做起事来雷厉风行,绝不拖泥带水,手下人都很怕他,背地里叫他“孙老虎”。
一次,孙犁给下属小李打了一个电话,布置了一项重要且复杂的任务,并要求小李三天后给出结果。对于孙犁的指示,小李自然是唯唯诺诺,满口答应了下来,可一挂电话,他就开始嘟囔起来:“孙犁还真是个孙扒皮,这个任务怎么可能三天就做完,真不是人做的,简直是个神经病。”
刚嘟囔完,小李一转头突然发现孙犁就站在自己背后看着自己。原来孙犁刚才布置完任务之后,觉得有些细节说得不够清楚,于是就想直接过来当面给小李嘱咐几句,结果刚好碰上小李抱怨。
小李心里顿时感觉像腊月里被浇了一桶冰水,呆呆地看着孙犁。不料,孙犁只是对他笑了笑:“小李,我刚才电话里没法讲得特别细,这里刚好有我以前研究过的一些材料,你拿去看看,有什么问题再来找我。”
说完,孙犁转身进了办公室。
小李并未对孙犁的“不表示”感到庆幸,而是担心孙犁记恨在心,不由得忧心忡忡。
三天后,小李因为整体处在担忧的状态,并没能很好地完成任务。而孙犁并没有像他想象中那样给他找点麻烦,只是指出了其中的几个问题,让他继续完善。
一段时间后,小李明白孙犁并不打算计较那次背后的咒骂,才恢复了状态。
在这个案例中,孙犁表现出郑板桥所言的“难得糊涂”。小李的这个过失实为无心,对于团队而言并没有大的伤害,但也不能姑息,否则让团队内一直流传着不一样的声音对团队的凝聚力也是一种伤害。对于小李这样的行为,优秀的团队领导者可以表现出适度的宽容,更容易得到下属的敬佩。而对于小李而言,这次是一个教训。作为团队跟随者,非常忌讳这种“无心”的多言。
(陈向东,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执行总裁,中国青年企业家协会常务理事,全国青联委员,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特聘导师,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兼职教授)
陈向东谈上下级沟通“潜规则”之刺猬理论
上下级沟通“潜规则”之刺猬理论
文章节选自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执行总裁陈向东的最新畅销书《做最好的团队》
如果你是一个生活的有心人,或者善于观察生活的人,你一定会发现,历史的车轮在一个个大小不一的维度中重复着。很多事情虽然发生在不同的年代、不同的国度、不同的群体中,行事的方法和结果却惊人的一致,这就是一些看不见的规矩在左右着事物的发展。只要老总在公司,员工们无论大小事都会去请示,对于他们来说,只要向老总请示过了,自己就不用再承担责任。而且坐在老总办公室里谈工作,就会给自己造成“我很努力”的错觉。但是,请记住,如果一个企业的老总经常坐在办公室里,这个企业是看不到未来的。
团队规矩有很多,比如要记准团队成员的名字;批评尽可能选择在私下进行;给团队成员台阶下;宽容团队成员的失败;尊重团队成员的个人喜好;尊重团队成员的个人信仰;时时注意自己的品格影响;适当地与团队成员作近距离的接触;掌握团队成员的家庭状况(不可涉及个人隐私)等等。
如果我们把这些规矩进行整理归类,并对其中的关联进行整合,就能总结出如下的职场“潜规则”:
寒冷的时候,刺猬们就会开始聚集取暖。但因为它们浑身都长满了尖刺,如果靠得太近,反而会伤了彼此;离得太远,又达不到相互取暖的效果。于是,刺猬们就微妙地保持着一个“安全距离”,有了这个距离的存在,它们既不会扎到对方,又能达到取暖的目的,非常神奇。这就好像是我们彼此之间的相处,当我们彼此依靠的时候,能够凝结出有益的能量;但是当人与人之间走得太近时,性格、个体的差异就会带来许多矛盾和冲突。所以人与人之间,不能太远,也不能太近,需要有刺猬取暖时的那个“安全距离”的存在。用来形容恋人之间微妙关系的“距离产生美”,就是这个意思。
“知心姐姐”
马明明是一家公司的年轻主管,刚从大学毕业三年,而部门里大多是刚毕业的小姑娘,平时都把她当大姐姐对待,有什么心里话都会私底下和马明明说。不知不觉地,马明明手下的女孩都习惯在下班后找马明明诉说自己的不开心,从和男朋友吵架到是否买车买房,每个女孩在马明明面前都敞开了心扉。
马明明开始很开心,觉得这是一个融洽的团队氛围,底下的女孩能这样和自己推心置腹,说明她们对自己绝对信任。可是时间一长,马明明发现自己开始头疼,基本每个女孩都告诉了自己一些他人不可能知道的隐秘。自己虽然在处理她们个中关系的时候比较得心应手,但是一旦批评起来总会得到这样的反馈:“马姐,你是不是因为知道我的秘密开始疏远我了。”底下人亲热地叫出来的“马姐”也开始显得有些刺耳,自己仿佛成了一个“知心姐姐”。
团队内的关系融洽,并不意味着团队领导者和团队成员要走得非常近,领导与下属之间“亲密无间”也并不是一件好事。团队成员彼此之间最根本的关系还是工作关系,如果突破了正常的同事关系,反而容易给工作带来障碍。我调研的不少失败的团队,很多都是因为在团队组建初期有一位“知心姐姐”式的领导,没有区分清楚工作和生活,没有厘清团队融洽的真谛,到后来团队文化和精神面貌就出了大的问题。
来不及洗的内衣
王猛最近被公司委以重任,调到一个地方城市打头阵。得到上级领导如此信任,王猛自然干劲十足。
王猛做事,人如其名,非常的刚猛,事事冲在前线,每天都是早早到了公司,晚上也总是忙到深夜,对此,下属们都十分敬佩。
李芳芳是王猛的副手,十分认同王猛的做事风格,自己也是一个“拼命三娘”,也十分庆幸有这样一个领导。
时间一长,王猛由于缺少休息,经常做事颠三倒四,顾不上很多细节,同事们也开始有些微词,但是李芳芳还是很坚定地站在王猛一边,支持他的每个决定。一次,晚上加班后,王猛与李芳芳出去消夜,也许是最近太过疲倦,王猛开始“倒苦水”,而恰巧李芳芳又是一个很好的聆听者,王猛不禁打开了话匣:“芳芳,你不知道我最近多苦,我现在实在太忙,连内衣都没时间洗,现在身上这件都已经有几天没洗了。”
李芳芳开始还在很有耐心地听王猛倾诉,也感慨领导的不易,不料王猛突然说到这种话题,不禁一阵脸红,感到恶心,仿佛心口里堵了一只苍蝇。随后,她就找借口终止了这次谈话。
从这次夜宵之后,王猛明显感觉到李芳芳和自己疏远了很多。
作为领导者,与下属之间还是应该保留一定的距离,尤其是存在性别差异时,领导者更需注意自己的言辞,有时在无意中随口说出的一句话,很可能就会伤害到自己的忠实跟随者。作为领导者,要永远明白,你是团队的领路人,方向正确了,大家才能齐行。在面对团队成员时,等距离化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向性的法则,否则就会伤害人,疏远人,离间人,分化团队,搞垮团队。
不做“好好先生”
何其,人如其名,在办公室里,从来都是和气一团,似乎没有人看到过他和谁红过脸。何其的性格比较内向,做事也慢吞吞的,他的人生信条就是做一杯温开水,不冷不热,平静无波。
每次办公室里评先进时,他总是人云亦云随大溜。而每当办公室里发生争论时,他又总是三缄其口,互不相帮,在一边慢条斯理地做自己的事,仿佛什么都没发生。
但是,有的时候,我们越是躲麻烦,麻烦就越会找上门来。
何其手下有一个实习生小刚,不小心损坏了市场部的一台相机。市场部主管汪涛立刻来找何其,要求小刚赔偿。
这台相机是国外进口的,损坏虽然不算太严重,但是维修起来还是要一笔不小的费用。小刚也在向何其寻求帮助。
这下,何其犯难了,不赔要得罪汪涛,而如果让小刚赔了,这个数目又有点大,传出去比较损害自己的形象。思前想后,何其决定,索性自己出了这笔费用,两边都得好处。
何其本以为这次算是破财消灾了,但没几天,没有得到足够教训的小刚又把市场部的DV给摔坏了,这下何其真的傻眼了。
何其这个好好先生当得有点过了,之前那次帮小刚垫钱,倒可以认为是一种对员工的变相关爱,但他至少应该跟小刚好好谈谈,告诉他应该从此事中吸取教训,避免以后再犯,如果仅仅是为了“两边不得罪”这么可笑的目的就太肤浅了,这样的工作方式是无法解决问题的。
(陈向东,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执行总裁,中国青年企业家协会常务理事,全国青联委员,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特聘导师,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兼职教授)
第二篇:《做最好的团队》有感
读《做最好的团队》有感
有幸拜读到陈向东博士的《做最好的团队》这本书,受益匪浅,感觉不像是和一个故弄虚玄的博士在进行思想交流,倒是有点像和张艺谋电影《我的父亲母亲》里那般亲切可爱的老师在聊天,他把多年来人生经历和生活积累的管理知识经过提炼,用一个易于被人们接受的方式表达了出来。
他在书中写道:“这个世界上很难有完美的个人,但很可能有完美的团队。”新东方的成长,就极好地证明了这个团队力量之伟大,而这两年来中国许多民办大学的破产,也从另外一个角度证实了因为学校领导不尊重人才、管理不善、或者是由“不善者”来管理而导致破产的理由。对领导而言,拥有宽阔的胸怀和宽广的视野,设定较高的奋斗目标,信任员工、激励员工,作出正确的决策,富有人情味地关怀下属,这样的团队无疑是高效的。对员工而言,尊重领导,具有责任心,充分信任公司的运作理念,与上级、同事间实现无障碍的沟通和分享,这样的团队无疑也是无法被超越的。
书中总结了九大黄金法则,从团队的组建,到团队的培养,再到团队的成长,为本书的核心内容。
诚信是 一个人的第二张“身份证”;诚信至上,诚信是金,诚信是一面镜子,一旦打破就会出现裂痕,一个人的声誉积累可能需要15年,但毁掉它可能只需5分钟。
沟通的关键是换位思考,情商的本质是同理心。
新老沟通—工作交接、沟通到位,扫除壁垒,工作的幸福来源于分享、付出和共赢。
上下级沟通—对上,让领导了解你努力的成果;对下,领导让下属理解你决策的依据。
能力沟通—不是“说”,是通过行动、态度、决策展示出来。先打动自己的心,我们用自己的时间为别人做事,还是用自己的时间为自己做事,我们用自己的时间去赚取钱财,还是用自己的时间去影响和改变社会?当我们能够为了自己做事而去投入、历练并且有所担当的时候,我们成长得最快。
打动别人的心,只要坚持以自己善良的一面去对待别人,只要真实、真诚、正直、无私、无我、公平,就一定会感动他人,打动人心。“一喜得帮助,周围是友情”这句话出自老一辈革命家陈毅,相互帮助,使彼此资源得到共享,感情得到交流,特别是共同解决了独自无法解决的问题,能实现个人价值的提升,让团队成长。
通过读《做最好的团队》这本书,归纳了几点对个人职业生涯的定位。
1.对自己要有清晰的认识:我要去哪里?我在哪里?我有什么?我的差距在哪里?我要怎么做? 合适的定位最终会让自己成为受益者。
2.要忠诚缺乏忠诚感:在工作中表现出来的是一种懈怠,对公司形象与维持团队整体的进步是一种伤害。公司希望看到: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不把自己当主人的成员也不是好的团队成员。
3.要有责任心:聪明和能力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要有责任心。有主人翁意识,有责任心,并不意味着纯粹依靠增加工作时间来体现。
要追求的新方向,在工作时期是否能投入,是否能把工作的每一分钟都利用好。
4.要有团队精神:拥有共同的价值目标:相互协作,互相帮助、推动,才有可能出现1+1>2的结果。团队精神的基础:尊重个人的兴趣和成就。
5.遵守道德:中国自古重视商业道德。企业要做大做强,必须关心社会,承担必要的社会责任。团队要想做好做大做强,要找到有道德、有品格、懂职场规矩的人。有了良好的道德操守和道德修养,才能提升个人的价值。
以上几点仅仅是《做最好的团队》一书的初步体会,在实际工作中有很多地方需要提高、完善,要同时或者交叉的持续进行。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竞争中企业要跟上时代,团队要不断更新,个体自然要跟紧步伐,适应、习惯了现有的模式,不能“乐不思蜀”,理智的分析、更新、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结合自身的需求和目标去在团队里工作,接受并认可团队,为团队带来价值,趋于个体与团队的完美结合。
第三篇:《做最好的团队》读后感
《做最好的团队》读后感
前段时间我阅读了《做最好的团队》这本书,读后产生了强烈共鸣,我将以此为契机让自己的能力和素养获得快速的提升和飞跃。
这个世界上很难有完美的个人,但很可能有完美的团队。如何在团队中成长,在团队中找到归属感,成为无数人关注和深思的问题。新东方执行总裁陈向东在职场打拼数十年,将自己多年积累的管理理念和职场经验寓于本书中,真诚、轻松地将同事之间的相处之道娓娓道来。如何在团队中发挥自己的能力和特长,如何跟领导干出一番好成绩,如何将团队成员关系处理得游刃有余,在《最好的团队:打造卓越团队的九个黄金法则》中都能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从我个人的工作实质出发,社工是上级指示精神传达贯彻者和执行者,在整个工作体系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要身体力行,做自己所说的,说自己做得到的,这样才能赢得领导的信任,在同事中树立学习的榜样,才能带动整个团队走向更高的辉煌。通过学习后,我认为要成为团队中优秀的一员应该具备以下品质:
一、奉献精神。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当自己加入一个团队后,就要为团队贡献自己积极的、正向的能量,促使团队发展壮大。如果将团队看作一颗大树的树干,自己是大树的枝叶,只有
树干营养充沛,生命力旺盛,枝叶才能有所依托,茁壮成长。
二、成就团队。成就团队就是有大局意识,个体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反对个人主义,克服自私自利心理,发扬协调关系,合作顺畅的团队精神,不要为了自我表现,突出个人能力而分散团队的向心力。
三、忠诚。不管我从事的是多么平凡、繁杂的工作,都要具备崇高的责任心和高度的工作责任感,只有这样,才能把工作做到最好。工作无所谓崇高,真正崇高的是人对工作的态度。
四、集体荣誉感。团队的荣誉就是我们自身价值的综合体现,凡事要以团队的利益为最终目标,要时刻心系团队,与团队荣誉与共,每一项工作都要全力以赴,决不拖大家的后腿。
五、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保持有效沟通。如果工作关系良好、顺畅,非常有助于自己的工作。所以在做好工作的同时要注意协调沟通,征询对方需求,主动协作配合,适时反馈,同时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希望对方接收的信息,使工作关系中的同事相互促进,共同进步。
团队是每个个体的总和,需要发挥集体中每个个体的智慧和长处,发展壮大团队的力量,而个体通过团队校正自己的行为,提高工作能力,二者协调发展,相得益彰。正是这样的协调发展,使得一支团队能够超越简单的、按部就班的进步,达到能力的飞跃!
第四篇:《做最好的团队》读后感
读《做最好的团队》有感
认真阅读了《做最好的团队》书中着重阐述了如何成为团队里的一个人,让这个团队发展,让这个团队成为一个最棒的团队,分析了打造卓越团队的九大黄金法则,并通过一些成功人士的实际案例进行说明。读后产生了强烈共鸣,我将以此为契机让自己的能力和素养获得快速的提升和飞跃。
从我个人的角度出发,做最好的团队要求我们中坚力量要做好连接“头脑”和“四肢”的“脊柱”。我们是上级指示精神传达贯彻者和执行者,在整个管理体系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要身体力行,首先要是一名以身作则的先锋官,这样才能赢得上级领导的信任、才能在下属人员中树立学习的榜样,才能带动整个团队走向更高的辉煌。其次,要着眼团队,提高团队整体工作水平,使整个团队积极向上,综合工作能力不断提升。
一、要身体力行,做好表率。俗话说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身教重于言传”作为中层干部要在其所领导的团队中叫响“向我看齐”的口号。凡是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告诫大家“成绩不是吹出来的,进步不是拍出来的”。我作为一名好的中层管理者,只有事事以身作则,事事冲在前线,处处树立模范,才能更好的激发团队的工作积极性,才能激发团队的主动性,才能带领整个团队昂首阔步前进。同时,我们还要重视自身地学习,提高修养,形成实实在在的人格魅力,进一步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提高执行力。
二、要着眼团队,提高团队整体工作效率。众人拾柴火焰高集体的力量永远大于个人的力量。要时刻着眼于团队,只有团队的所有成员关系相处融洽,才能把团队的力量发挥的更好。团队内部融洽能达到志同道合、配合默契,及时完成工作任务。我们科室从事的都是执法工作,出勤执法任务都需要两人配合才能完成。这时候,个人的英雄主义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必须靠这个团队,靠集体的力量才能圆满的完成部门的任务。一个好的团队,必须要有效地凝聚和团结每一位员工的力量。发挥团队成员间相互帮助的精神,形成共同成长的机制,巧妙的完成从承担自己到承担他人的转换。“因才施管”才能激发最大潜力,知人善任是一种艺术。“上下齐心,其利断金”使团队成员精诚合作,培养和造就一支高绩效的、具有执行力的团队。
三、要用心沟通。对于我们而言沟通牵涉到上级、团队内部及育龄群众的沟通。主动与上级领导沟通,良好的沟通增加了上下级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信任,能及时得到领导的指示和帮助。自己少走弯路,提高工作效率。通过沟通可以促进彼此间的交流,实现技能和能力的互补,可以统一思想、增进协作和配合。可以了解情况、反馈执行,有效地发挥团队的作用,提升团队执行力。
第五篇:《做最好的团队》读后感(写写帮整理)
《做最好的团队》读后感
读了新东方执行总裁陈向东同志的《做最好的团队》这本书,使我受益匪浅,书中很多经验值得我们学习总结,书中所举的很多案例生动形象,很多知识在工作中值得学习和借鉴,一些教训也时刻在警醒着我们。读了这本书我知道了什么是团队,所谓团队就是在工作中由少数成员组成的小组,小组成员具备相辅相成的技术或技能,有共同的目标,有共同的评估和做事的方法,他们共同承担最终的结果和责任。
我们人保局就是一个大的团队,我们每个科室每个部门是一个小的团队。具体到我们每个科室,那如何才能做一个真正团结高效的团队,符合“团结、创新、高效、廉洁”人保精神?根据书中所释,我认为最重要的要有“团队精神”,如果连团队精神都没有的话,其他都无从谈起。如果这个团队中的每一个分子都充满团队精神,那么,这个集体、这个机关、这个团队就一定是个和谐的团队。这样的团队工作起来就一定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果。
所谓团队精神,是指团队成员为了团队利益与目标而相互协作的作风,共同承担集体责任,齐心协力,汇聚在一起,形成一股强大的力量,成为一个强有力的集体。大家都知道“拔河”运动,它是一种最能体现团队精神的运动,每个人都必须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心朝一处想、劲朝一处使,紧密配合、互相支撑,才能形成一股强力量,势不可挡,战胜对方,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举不胜举。
要形成好的团队精神我们必须要做到:相互信任,相互包容,相互补台,相互谦让。
第一,要相互信任。在一个团队中,不同的成员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要让团队的力量拧成一股绳,形成合力,信任是基础。这种信任包括上下级之间和同事之间的相互信任,说白了就是不要疑心生暗鬼。如果我们领导与下级之间、同事之间能都能相互信任,我们就能成为一个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团队。
第二,相互包容。包容才有和谐,尊重才能包容。相互包容,和谐共事,才能干事。俗话说:“牙齿还有咬着舌头的时候”。在一个单位共事难免有发生矛盾和误会的时候,这就需要我们有一种相互体谅、相互包容的胸怀。特别是对一些非原则的问题不要斤斤计较,以牙还牙,以眼还眼。一些鸡毛蒜皮的事就得以难得糊涂为座右铭。真计较起来既影响工作,又影响感情,没有任何价值。
第三,相互补台。相互补台,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但是只要具备了团队精神又完全可以做到。一是要树立全局观念。在分工越来越精细的现代社会,即便是最复合型的人才也不能一个人做完所有的事情,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每一个同志只有牢固树立全局观念,以全局利益为重,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团队中去,贡献自己的力量并汇聚他人的力量;才能在同事出现工作失误或不到位的情况下,及时堵漏,主动补台。同事之间的关系,虽谈不到什么生死之交,但一定要做到风雨同行、同舟共济。二是敢于承担责任。如果是一个
科室出现了问题,部门领导就不能总是找客观原因,或者找下属的原因,推卸责任。但是,聪明的领导,即使在下属犯错误的时候,也会责备自己找自己的原因。领导勇于、敢于、善于承担责任,是能及时消除因下属错误而产生的不良后果,迅速扭转工作局面的关键。这是一种更高层次的补台。一个领导如果能自觉做到这些,何谈产生不了凝聚力,何谈产生不了团队精神。
第四,相互谦让。“见困难就上,见荣誉就让”,这是我们的优良传统。在一个团队取得成绩的时候,在荣誉降临的时候,我们应该具备梅花那种“俏也不争春”的精神。过去有过深刻的教训,一个团队在奋斗的过程中能够和谐相处,互相支持,但在胜利之时却闹得不可开交,原因就在于不能相互谦让,争功争荣誉。这样的教训我们不能忘记。
团队精神的形成需要不断的积累、调整与修正,需要我们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