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黑林镇中心小学法律法规知识竞赛试卷
黑林镇中心小学法律法规知识竞赛试卷
班级:姓名:分数:
一、判断题(正确的划“√”,错误的划“×”并改正)(5′×6=30′)
1.队列横过车行道时,须从人行横道迅速通过;没有人行道的,如果没有车辆,也可迅速通过。()2.我国是世界上最贫水的国家之一,人均水资源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
3.工业废水为水域重要污染源,具有量大、面广、成分复杂、毒性大、不易净化、难处理的特点。()4.废旧电池的回收和处理是一个世界性难题。()
5.行人横过马路时,只要没有车辆行驶就可以不走人行横线。()
6.当同学之间出现矛盾时,处理矛盾要考虑后果,特别要想到法律界限。()
二、单项选择题(6′×5=30′)
1.张力的父母离异后谁都不肯抚养他,他逐渐成为一个流浪儿,你认为张力应()。
A.继续在外流浪B.向父母索要抚养费自己生活 C.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权利D.到亲戚家借住
2.当遇有国家重要领导人和对世界和平或者人类进步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人逝世时一定要下半旗致哀,下半旗时应()。
A.将国家升至旗杆项,然后降至旗顶与杆顶之间的距离为旗杆全长的1/3处。B.将国旗升至旗杆全长的1/2处。
C.将国旗升至旗杆的1/3处。D.先将国旗升至杆顶然后再下降。3.下列对于我国国徽的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国徽中间是五星红旗照耀下的天安门,周围是谷穗。B.我国国徽及其图案可用于日常生活的陈设布置。
C.我国国徽的涂色是金红两色,谷穗、五星、天安门是红色,国徽的底及垂绶为金色。D.爱护人民币是爱护尊重国徽的表现。4.下列关于国家节水标志的说明正确的是()。
A.国家节水标志是由水滴、人手和地球变形而成 B.白色的圆形代表地球
C.手是拼音字母JS的变形,寓意为节约用水是保护地球生态 D.手是绿色的圆形,代表地球,表示节水需要大众参与
5.我国环保治理三大重点是()。
A.白色污染、汽车尾气、有磷洗涤B.白色污染、工业废气、有磷洗涤 C.沙尘暴、汽车尾气、有磷洗涤D.白色污染、汽车尾气、沙尘暴
三、简答题:(10′×4=40′)
1.未成年人主要的合法权益有哪些?
2.消费者享有哪些权利?
3.什么是违法行为?
4.水质污染的三大污染源是什么?
第二篇:黑林镇中心小学贯彻新教育法试卷(范文模版)
黑林镇中心小学贯彻新《义务教育法》有关知识
测试卷
学校姓名得分
一、填空题。(39分)
1、《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是年月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会议修订,于年月日 正式实施,这是我们义务教育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件大事。
2、新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业务教育法》共章条。
3、新修订《义务教育法》第二十二四条明确要求:学校应建立健全和,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加强管理,及时消除隐患,预防发 生事故。
4、各级人民政府保障教师和,改善教师工作和生活条件;完善农村教师。
5、《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十一条确定:凡满足周岁的儿童,其或者应当送其入学并完成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的儿童,可 以推迟到周岁。
二、选择题。(24分)
1、实施义务教育,不收()
A、学费B、住宿费C、杂费D、薄本费
2、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适龄儿童在()所在地学校就近入学。
A、户籍B、住房C、出生
3、国家建立统一的义务教育教师职务制度,教师职务分为()。
A、初级职务B、中级职务C、高级职务
4、义务教育阶段经费保障办法由()规定。
A、学校B、地方政府C、教育主管部门D、国务院
5、学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人民在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人和主管人依法给予处分。()
A、拒绝接收具有接受普遍教育能力的残疾适龄儿童,少年随班就读的。
B、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
C、违反《义务教育法》规定开除学生的。
D、选用未经审定的教科书的。
6、义务教育实行()统筹规划实施。
A、国务院领导B、县级人民政府C、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三、论述题。(36分)
新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与1986年颁布的义务教育法相比,有许多新的亮点,请结合学习贯彻情况作一阐述。
第三篇:黑林镇中心小学2011学教科研工作总结
黑林镇中心小学2011学
教科研工作总结
一、扎实开展课题研究
继续完善“研、训、用一体化”的教科研模式,坚持“教育教学工作课题化、课题研究常态化”的教科研工作方向。引领教师坚持常态研究,使教育科研逐步成为学校工作中的工作方式,把学习与研究、工作与研究结合起来,大力开展科研创新。加强对不同层次课题的管理,完善和修改学校科研制度和考核机制,发现和培养一批科研骨干。持续抓好课题研究过程的管理和研究反思的深化。
二、课题研究的管理与结题
(1)加强课题管理制度化建设,做到课题研究实施与资料积累、整理、分析与指导同步;研究实施与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同步;研究实施与成果表达同步,杜绝虚假研究。让每一个参与研究的教师能够在研究中不断提高科研能力。课题研究的管理实行课题组组长负责制,各课题组人员要明确分工,做到责任到人。各课题组制定出明确具体的课题研究阶段计划,扎实开展研究行动,不断反思和提炼物化成果。每月开展课题组组长例会1次;每月各课题组开展1---2次研究活动(教研活动时间),每次活动要定时间、主题、主讲或主持、记录人等,确保研究活动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2)本是国家级子课题《网络环境下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信息化运用》结题验收时间,结题材料要准备完毕。
三、扎实有效地组织教师学习和培训
(1)理论学习:利用业务学习时间,组织教师进行互动式的理论学习。学习的内容主要围绕三大块。一是关于专业知识的板块,组织各教研组教师深入学习各项教育法律法规以及与教师专业发展相关的书籍;二是读书板块:教科室将与学校图书室配合,推荐优秀的教育教学理论书籍、随笔供教师阅读,然后在业余时间,让教师来交流读书的感受;三是与课题相关的理论板块:教科室结合“十一五”规划立项课题,拟定讨论的话题,由教师寻找与话题相关的资料,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来畅谈对一些教育教学问题的看法。让大部分教师都有上台展示自己的机会,从而提高教科研理论水平。
(2)教师培训:重视对科研骨干和广大教师的教科研培训工作。针对不同层次、不同年龄及不同学科的教师提出不同的要求,加大学科、学术带头人的培养力度,为骨干教师的成才搭建舞台。积极鼓励青年教师参加评优课比赛、教学设计比赛等活动,给骨干教师提供更多展示、交流才华的机会,使骨干教师尽快脱颖而出,加强骨干教师的梯队建设,形成学校多层次、多学科的骨干教师队伍。本学期举行了全校优质课评比、教学设计比、现代化教育技术能力评比等活动,效果较好。
四、扎实推进论文的评比与发表
论文评比活动是引导青年教师开展教学反思和提高论文写作能力的有效载体。本学期组织4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参加“师陶杯”、“五四杯”等论文评比,探索建立骨干教师点评青年教师论文的机制,切实帮助青年教师提高参评论文的质量,鼓励骨干教师撰写高质量的论文,论文的参评数量和质量上有新的突破。
五、本学期取得的教科研成绩
1.年黑林小学有11个县级课题按时结题,2个市“十二五”课题结题,两个国家级子课题已交结题材料,并通过结题组的验收。2.2011年11月,我校有9项课题在市“十二五”划化课题评审中被批准立项,打破了多来来市级中长期规划课题的纪录,立项数量是以往几年总和的2倍。
3.2011年黑林小学报送县“十二五”课题数达26项之多,居全县小学前列。4.2011年黑林小学掀起了一股“教科研”热,论文获奖的档次一年高于一年,今年在省师陶杯论文评比中,黑林小学有四人获省二等奖,11人获省三等奖;在市“五四”杯论文评比中黑林小学一人获得了市一等奖的好成绩(赣榆县仅4人获一等奖),一人获得了三等奖的好成绩;今年在参加市“我的教育故事”评比中,黑林小学获得了市二等奖的好成绩。
5.2011年黑林小学一名教师获市“十一五”优秀教科研工作者称号,一名教师获市“十一五”优秀教科研成果奖。
黑林小学教科室 2012年1月16日
第四篇:黑林中心小学贯彻执行
黑林中心小学贯彻执行《江苏省中小学管理规范》实施方案 为全面贯彻落实《江苏省中小学管理规范》文件精神,加强新形势下的学校规范管理,促进学校向管理要质量,向管理要效益,切实提高学校管理水平,特制定此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进一步加强学校规范管理,指导学校依法管理、自主管理、创新管理,深入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切实规范办学行为,巩固发展合格学校建设成果,优化育人环境。
二、组织领导
为了将此项工作深入开展,加强对《江苏省中小学管理规范》实施方案的落实工作,经学校领导班子研究,决定成立领导小组,成员名单如下。
组 长:姜亚非 副组长:熊纪鹏 张一强
成 员:尹德娟 徐红 杨雪 吴彩花 胡洁 刘燕子 李倡 殷伟 徐梅田 熊圆圆 郭小李 沈启敏 冯美善 李永杰 刘广芳 单平清 樊灵艳
三、工作任务
(一)规范校园管理
加强校园显形文化建设,把创建安全、健康、文明的和谐校园作为突破口,加强校园基础设施建设,抓好校容校貌,使学校成为环境整洁优美、秩序井然、生机勃发的育人场所。加强绿化建设,逐步提高校园绿化的档次和水平,积极开展“绿色学校”系列创建活动。以健康向上、优美、整洁的校园环境陶冶学生情操,使学校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
(二)规范教学管理
健全教学工作管理机构,规范教学组织管理;加强课堂常规管理,杜绝教育教学事故发生,严格教学过程检查,重视校本课程开发,抓好新课程计划落实;规范教学质量管理,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健全教学质量分析和评价制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三)规范卫生管理
依照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精神的要求,加强对学校食品卫生工作的管理,坚决取缔无证经营的小卖部、小食店,禁止“三无”食品进入校园,细化食堂操作流程的控制和监督,杜绝食物中毒事件发生,确保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四)规范安全管理
抓好师生安全教育,强化师生交通安全、校车安全、消防安全和大型活动安全管理,落实保障师生安全的各项规章制度,消除各种安全隐患,层层签订安全工作责任状,强化《中小学生行为规范》和《小学生一日常规》要求,加大校园人防、技防投入,完善设施,提高科技含量,杜绝由于学校管理不善造成的师生伤亡事故。积极会同派出所、防疫站等有关部门,抓好学校周边环境的治理,清除校园周边的电子游戏厅、录象厅、歌舞厅、网吧以及无证经营的食品摊点、饭店和流动商贩等,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受教育环境。
(五)规范财产和收费管理
建立健全学校财产管理制度。建立校舍定期检查、维修制度,严格遵守财经纪律,有效、合理使用学校经费。加强教育收费管理,严格规范教育收费秩序,严肃查处各种乱收费行为,坚决取消不符合规定的教育收费项目。
(六)规范教师管理
坚持以人为本,切实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严肃工作纪律,严格执行岗位规范,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加强教师继续教育管理,建立健全继续教育各项规章制度,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促进教师全面健康成长。
(七)规范学生管理
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恶化道德品质教育,切实有效地贯彻《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严格要求,严格训练,使学生逐步达到行为规范的要求。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班、队活动及劳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积极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认真落实“两课两操活动”,组织学生开展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
(八)规范档案管理
建立健全教师业务、教学、校产、文书、会计等各类档案,合理分类,装订整齐,有专人负责,有一套管理制度和规定。有条件的学校要建立档案室,其他学校要建立档案资料橱,充分发挥档案资料的效益。
四、工作步骤
(一)动员部署阶段
1、组织师生员工认真学习上级文件精神,开展以“规范教育管理”为主题的大讨论,明确《江苏省中小学规范管理》的内容、特点和基本要求,提高全体教职工的思想认识,引导人人自觉参与“管理规范达标校”创建活动。
2、制定方案。召开领导小组会议,专题研究《江苏省中小学管理规范》的实施,制定实施《江苏省中小学管理规范》方案。
3、动员部署。召开贯彻落实《江苏省中小学管理规范》活动动员大会,部署活动开展。利用教职工政治学习例会进行教职工动员,并就落实和指导学生落实提出明确要求。利用升旗仪式进行学生动员,并就指导学生落实和监督提出要求。
4、宣传发动。利用校刊、广播、板报、班会、校会、网站等形式大力宣传贯彻落实《江苏省中小学管理规范》的重要性与紧迫性,播发有关文件和方案,形成宣传声势、营造舆论氛围,广泛动员师生员工积极参与,共同推动贯彻落实工作顺利开展。
(二)组织实施阶段
1、自查自纠。认真对照《江苏省中小学管理规范》要求,全面、客观地分析学校管理的现状,切实摸清底数,找准问题、差距与不足,认真开展自查自纠,撰写自查报告并上交教育局中教科。
2、建章立制。针对学校目前自身管理存在的薄弱环节进一步修订和完善现行的规章制度、管理规范、工作程序以及各项管理措施等,使学校的管理充分体现人性化、规范化、科学化。
3、迎检创优。严格按照规范管理的要求和市局的督察方案,全面细致地做好迎检准备工作,重点查找自身问题,努力发掘优点、长处和潜力,积极争取创建佳绩。
4、重点整改。针对上级检查组的整改意见书和自身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学习考察兄弟学校做法,查找差距、分析原因,按照各项规范管理要求,制定整改方案、完善改进措施、落实整改责任,切实解决实际问题。
5、经验交流。参加教育管理经验现场交流会,加强横向交流,注重学习取经,把学校规范教育管理的成功经验学到手,尤其要以规范管理好、社会反映好、教育质量好的先进典型为榜样,争取更大进步。
(三)总结评估阶段
对学校贯彻落实《江苏省中小学管理规范》的开展情况、经验和体会进行全面认真总结评估,并写出书面总结材料。
五、具体措施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认真组织教职工学习讨论,充分认识规范教育管理的重要性,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把贯彻执行《江苏省中小学管理规范》的情况做为评先和评优的重要标准,列入教职工尤其是班主任考核的重要指标。
2、加强领导,精心组织。
贯彻执行《江苏省中小学管理规范》,在教育局的领导下,有一把手校长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各处室配合抓,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将工作抓牢、抓实、抓好。
3、广泛宣传,营造氛围。
充分利用学校网站、校刊和橱窗、板报等宣传形式,广泛宣传《江苏省中小学管理规范》的指导思想、目标要求、工作步骤、重大意义、有效做法、成功经验和先进典型,提高广大教师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营造加快教育发展的良好环境,同时积极撰稿投寄公众传媒扩大影响。
4、明确责任,狠抓落实。
按照市教育局的总体安排,明确工作目标,分解工作任务,突出工作重点,落实工作职责,切实把这项活动抓出成效来。
5、强化督查,力求实效。
在贯彻执行《管理规范》实施过程的各个阶段各个环节,学校领导小组加大督导检查的力度,采取综合检查与专项检查、全面检查与重点检查、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检查、明查与暗访相结合的方法,开展督导检查,全面了解和掌握真实情况,及时改进和推动教育管理工作,以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6、建章立制,长效管理。
学校在贯彻落实,《管理规范》的过程中,做好学校管理制度的建设和创新工作。坚持用创新的精神研究制订本校的各项管理制度,形成配套完善的长效管理机制,使学校逐步走上依法管理、自主管理和创新管理的轨道。
六、具体安排 三月份 1、3月9日,学校召开领导班子会议,组织教干学习文件精神,研究落实活动的步骤、措施,成立活动领导小组。2、3月12日,召开教职工会议,组织学习文件精精神及《江苏省中小学管理规范》。要求以年级组为单位,以“规范教育管理”为主题进行学习讨论。3、3月12日~~15日,召开领导小组会议,研究《管理规范》的实施,制定实施方案。4、3月16日~~19日,通过政治学习例会、升旗仪式广泛进行动员,明确提出活动的具体要求。5、3月20日~~30日,广泛做好宣传工作。将《江苏省中小学管理规范》及《中小学校园管理等十项基本管理制度》发布到“岗中在线”上;制成宣传材料发到每个办公室,各班级;将材料张贴到橱窗内。利用校园广播宣传贯彻落实《管理规范》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教师写出心得,学生搞一次学习宣传《管理规范》的征文活动。
四月份
对照《江苏省中小学管理规范》要求,全面客观地分心学校管理的现状,开展自查自纠,找出问题、差距与不足,做好总结。
五月份~~六月份
针对自身管理存在的薄弱环节修订和完善学校现行的规章制度、管理规范、工作程序以及各项管理措施。
黑林中心小学 2007年2月
第五篇:2013年气象法律法规知识竞赛试卷
附件1:
气象法律法规知识竞赛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30×2=60分)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是(C)颁布的。
A.1999年10月31日 B.2000年1月1日 C.2000年10月31日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规定,县、市气象主管机构所属的气象台站应当主要为(B),及时主动提供保障当地农业生产所需的公益性气象信息服务。
A.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B.农业生产服务 C.发展区域经济服务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规定,地方各级气象主管机构在上级气象主管机构和本级人民政府的(C)下,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气象工作。
A.协调 B.指导 C.领导
4、《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规定,对在气象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C)。
A.给予鼓励 B.予以表彰 C.给予奖励
5、《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规定,未经依法批准,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迁移气象台站;确因实施城市规划或者国家重点工程建设,需要迁移()的,应当报经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批准;需要迁移其他气象台站的,应当报经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主管机构批准。迁建费用由(A)承担。
A.国家基准气候站、基本气象站……建设单位 B.国家基准气候站、基本气象站……当地政府财政 C.国家基本气象站、基准气候站……中央财政
6、《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规定,各级气象主管机构所属的气象台站应当根据需要,发布(A)等专业气象预报,并配合军事气象部门进行国防建设所需的气象服务工作。
A.农业气象预报、城市环境气象预报 B.城市环境气象预报、火险气象等级预报
C.农业气象预报、城市环境气象预报、火险气象等级预报
7、下列不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规定的气象灾害的是(B)。
A.暴雨 B.洪水 C.雷电
8、《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规定,违反本法规定,安装不符合使用要求的雷电灾害防护装臵的,由有关气象主管机构责令改正,给予警告。使用不符合使用要求的雷电灾害防护装臵给他人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A)。
A.赔偿责任 B.法律责任 C.刑事责任
9、《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规定,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有关气象主管机构按照权限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并处五万元以下的罚款:B A.合法途径向社会发布公众气象预报、灾害性天气警报的;
B.广播、电视、报纸、电信等媒体向社会传播公众气象预报、灾害性天气警报,不使用气象主管机构所属的气象台站提供的适时气象信息的;
C.从事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的单位进行工程建设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时,使用的气象资料是气象主管机构提供或者审查的。
10、《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规定,各级气象主管机构应当组织对城市规划、国家重点建设工程、重大区域性经济开发项目和大型太阳能、风能等气候资源开发利用项目进行(C)。
A.自然灾害论证 B.雷击风险评估 C.气候可行性论证
11、《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保护条例》已经2012年8月22日国务院第214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2年(B)起施行。
A.10月1日 B.12月1日 C.12月10日
12、《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保护条例》规定,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保护实行(C)、分级管理的原则。
A.分级保护 B.分工保护 C.分类保护
13、《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保护条例》规定,禁止实施下列危害气象设施的行为:A A.侵占、损毁、擅自移动气象设施或者侵占气象设施用地;
B.进行危及社会安全的爆破、钻探、采石、挖砂、取土等活动;
C.挤占、干扰电视台、无线电台(站)、频率;
14、《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保护条例》规定,大气本底站、国家基准气候站、国家基本气象站、国家一般气象站、高空气象观测站、天气雷达站、气象卫星地面站、区域气象观测站等气象台站和(C)的探测环境,应当依法予以保护。
A.气象探测设施 B.探测环境
C.单独设立的气象探测设施
15、《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保护条例》规定,禁止实施下列危害大气本底站探测环境的行为:A A.在观测场周边3万米探测环境保护范围内新建、扩建城镇、工矿区,或者在探测环境保护范围上空设臵固定航线;
B.在观测场周边3万米范围内设臵垃圾场、排污口等干扰源;
C.在观测场周边3万米范围内修建建筑物、构筑物。
16、《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保护条例》规定,禁止实施下列危害国家一般气象站探测环境的行为:A A.在观测场周边800米探测环境保护范围内修建高度超过距观测场距离1/8的建筑物、构筑物;
B.在观测场周边800米范围外设臵垃圾场、排污口等干扰源;
C.在观测场周边800米外修建公路、种植高度超过1米的树木和作物等。
17、《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保护条例》规定,申请迁移大气本底站、国家基准气候站、国家基本气象站的,由受理申请的(C)签署意见并报送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审批;申请迁移其他气象台站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主管机构审批,并报送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备案。
A.当地政府部门 B.州、市气象部门
C.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主管机构
18、《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保护条例》规定,各级气象主管机构应当加强对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保护的日常巡查和监督检查。各级气象主管机构可以采取下列措施:A A.要求被检查单位或者个人提供有关文件、证照、资料;
B.要求政府部门就有关问题作出说明;
C.要求被检查单位或者个人进入现场调查、取证。
19、《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保护条例》规定,违反本条例规定,危害气象设施的,由气象主管机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逾期拒不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的,由气象主管机构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并对违法单位处(B)罚款,对违法个人处1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造成损害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A.100元以上1000元以下 B.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 C.2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
20、《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保护条例》规定,违反本条例规定,危害气象探测环境的,由气象主管机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拆除或者恢复原状,情节严重的,对违法单位处(B)罚款,对违法个人处2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逾期拒不拆除或者恢复原状的,由气象主管机构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造成损害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A.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
B.2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 C.100元以上1000元以下
21、《云南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规定,气象灾害防御遵循以人为本、科学防御、(C)、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原则。
A.政府领导 B.政府协调 C.政府主导
22、《云南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规定,县级以上气象主管机构按照职责,具体做好本行政区域内气象灾害的监测、预报、预警、风险评估、气候可行性论证、气候评价、(B)及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等气象灾害防御工作。
A.雷电预测 B.雷电防护 C.技术评价
23、《云南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规定,气象灾害防御规划的内容包括:A A.防御目标、任务和基本原则;
B.雷电发生发展规律、现状及其趋势预测; C.暴雨易发区域、时段和重点防御区域;
24、《云南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规定,与气候条件密切相关的下列规划和建设项目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由县级以上气象主管机构组织开展气候可行性论证:A A.城乡规划、重点领域或者区域发展建设规划; B.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公共工程和大型工程建设项目; C.重点经济开发、区域农(牧)业结构调整建设项目;
25、《云南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气象主管机构对下列区域或者建设项目进行雷电灾害风险评估:A A.学校、医院、旅游景区和其他城乡雷电易发区域; B.机关、事业单位和易燃易爆场所; C.油库、电信等新能源基地。
26、《云南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规定,新建农村学校和村民集中居住区在选址和规划审批前应当征求气象主管机构的意见或者进行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气象主管机构应当在(C)日内提出意见或者进行风险评估。
A.30 B.20 C.15
27、《云南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规定,气象灾害防御设施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和(B)不得侵占、损毁和擅自移动。A.单位 B.个人 C.企业
28、《云南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规定,县级以上气象主管机构应当建立气象灾害预测预报体系和分灾种预报业务系统,对灾害性天气、气候事件组织会商、分析和预测预警,及时向(B),并通报相关防灾减灾机构和有关部门。
A.上级气象主管机构 B.当地人民政府报告 C.上级人民政府
29、《云南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根据气象灾害应急处臵需要,可以采取下列措施:A A.划定并公告气象灾害危险区域;
B.组织政府部门和其他可移动财产撤离危险区域; C.立即抢修被损坏的道路、通信、供(排)水、供电、供气等基础设施;
30、《云南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规定,各级人民政府、气象主管机构和其他有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其上级机关或者监察机关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C A.依法编制气象灾害防御规划或者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的;
B.按照规定采取气象灾害预防措施的;
C.隐瞒、谎报或者玩忽职守导致重大漏报、错报灾害性天气警报、气象灾害预警信号的;
二、判断题(40×1=40分)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所建设的地方气象事业项目,其投资主要由本级财政承担。(√)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规定,国家鼓励和支持气象科学技术研究、气象科学知识普及,培养气象人才,推广先进的气象科学技术,保护气象科技成果,加强国际气象合作与交流,发展产业,提高气象工作水平。(√)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关心和支持少数民族地区、边远贫困地区、艰苦地区和海岛的气象台站的建设和运行。(√)
4、《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规定,外国的组织和个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其他海域从事气象活动,必须经气象主管机构会同有关部门批准。(×)少了国务院
5、《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规定,国家对公众气象预报和灾害性天气警报实行集中发布制度。(×)统一
6、《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建设,组织有关部门编制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并采取有效措施,提高防御气象灾害的能力。有关组织和个人应当服从人民政府的指挥和安排,做好气象灾害防御工作。(√)
7、《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根据防御气象灾害的需要,制定气象灾害防御方案,并根据气象主管机构提供的气象信息,组织实施气象灾害防御方案,避免或者减轻气象灾害。(√)
8、《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规定,各级气象主管机构应当加强对雷电灾害防御工作的组织管理,并会同有关部门指导对可能遭受雷击的建筑物、构筑物和其他设施安装的雷电灾害防护装臵的检测工作。(√)
9、《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保护条例》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保护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将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保护工作所需经费纳入财政预算。(√)
10、《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保护条例》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保护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并有权对破坏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的行为进行举报。(√)
11、《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保护条例》规定,地方各级气象主管机构应当会同城乡规划、国土资源等部门制定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保护条例,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依法纳入城乡规划。(√)
12、《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保护条例》规定,气象设施是基础性公共服务设施。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按照气象设施建设规划的要求,合理安排气象设施建设用地,保障气象设施建设顺利进行。(√)
13、《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保护条例》规定,各级地方政府应当按照相关质量标准和技术要求配备气象设施,设臵必要的保护装臵,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气象主管部门
14、《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保护条例》规定,在气象台站探测环境保护范围内新建、改建、扩建建设工程,应当避免危害气象探测环境;确实无法避免的,建设单位应当向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主管机构报告并提出相应的补救措施,经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主管机构书面同意。未征得气象主管机构书面同意或者未落实补救措施的,有关部门不得批准其开工建设。(√)
15、《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保护条例》规定,在单独设立的气象探测设施探测环境保护范围内新建、改建、扩建建设工程的,建设单位应当事先报告当地气象主管机构,并按照要求采取必要的工程、技术措施。(√)
16、《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保护条例》规定,气象台站站址应当保持长期稳定,任何单位不得擅自迁移气象台站。(√)
17、《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保护条例》规定,气象台站迁移、建设费用由政府部门承担。(×)建设单位
18、《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保护条例》规定,迁移气象台站的,应当按照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的规定,在新址与旧址之间进行至少3年的对比观测。(×)1年
19、《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保护条例》规定,迁移的气象台站经批准、决定迁移的气象主管机构验收合格,正式投入使用后,方可改变旧址用途。(√)
20、《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保护条例》规定,各级气象主管机构在监督检查中发现应当由其他部门查处的违法行为,应当通报有关部门进行查处。有关部门未及时查处的,各级气象主管机构可以直接通报、报告有关地方人民政府责成有关部门进行查处。(√)
21、《云南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自2012年10月1日起施行。(√)
22、《云南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规定,本条例所称气象灾害防御,是指对干旱、暴雨(雪)、寒潮、雷电、冰雹、低温、霜冻、连阴雨、大风、大雾和高温等造成的气象灾害开展监测、预报、预警、调查、评估、研究和防灾、减灾的活动。(√)
23、《云南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气象灾害防御工作协调机制,解决相关重大问题,督促有关部门履行职责,并将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纳入气象部门绩效考核。(×)政府
24、《云南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规定,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将气象灾害防御知识纳入中小学教学内容,增强学生的防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25、《云南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规定,县级以上气象部门和有关部门应当对在气象灾害防御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26、《云南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气象灾害防御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城乡规划。有关部门编制的区域性、流域性建设开发利用规划和其他专业规划,应当适应气象灾害防御的要求。(√)
27、《云南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气象灾害防御的综合监测、预测预报、预警信息发布和应急气象服务等系统的基础设施建设。建设方案由气象主管机构会同有关部门拟定,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28、《云南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规定,依法取得建设工程设计、施工资质的单位,可以在核准的资质范围内从事建设工程雷电防护装臵的设计、施工,所设计、施工的雷电防护装臵应当是其承担的建设主体工程的相应雷电防护装臵,并在建设主体工程的设计、施工之后进行。(×)同时
29、《云南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规定,住房城乡建设等有关部门对新建、改建、扩建建(构)筑物设计文件进行审查时,应当采取共同会审或者就雷电防护装臵的设计书面征求上级气象主管机构的意见。(×)同级
30、《云南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规定,雷电易发区内的矿区、旅游景点、村民集中居住区、易燃易爆场所或者投入使用的建(构)筑物、设施需要单独安装雷电防护装臵的,雷电防护装臵的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由县级以上地方政府部门负责。(×)气象主管机构
31、《云南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规定,未经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的雷电防护装臵,不得投入使用。(√)
32、《云南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规定,县级以上气象主管机构应当指导农村地区做好雷电灾害防御工作,督促农民建设符合防雷要求的建筑设施。(×)引导
33、《云南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规定,实施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应当遵守国家有关作业规范和操作规程,并向当地政府部门公告。(×)
社会
34、《云南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规定,气象灾害防御协理员、信息员负责气象预警信息的发布和气象灾情的收集上报。(×)
气象预警信息的传递和气象灾情的收集上报。
35、《云南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规定,气象主管机构应当按照本级人民政府的要求建立气象灾害监测信息平台,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当及时提供水旱灾害、森林火险、地质灾害、农业灾害、环境污染等与气象灾害有关的监测信息。(√)
36、《云南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重大气象灾害预警系统建设,建立重大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紧急发布制度,明确预警信息发布权限、流程、渠道和工作机制。(√)
37、《云南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规定,广播、电视、报纸、互联网等媒体应当及时、准确、无偿播发或者刊载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情况紧急时采用滚动字幕、加开视频窗口或者中断正常播出等方式,迅速播报预警信息及有关防范知识。(√)
38、《云南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在学校、医院、社区、机场、港口、车站、旅游景点等人员密集区、公共场所和乡村设臵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接收和传播设施;适当考虑农村偏远地区预警信息接收终端建设。(×)加强
39、《云南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重大气象灾害应急机制。根据气象主管机构提供的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信息和气象灾害的严重性、紧急程度,启动相应级别的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向社会公布,并报告上一级人民政府。(√)
40、《云南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编造或者传播有关重大气象灾害事态发展和应急处臵工作的虚假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