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的通知
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的通知
(苏政办发〔2010〕1号)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各委、办、厅、局,省各直属单位:
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是有效集聚土地、资金、科技、人才等要素,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载体。为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江苏特点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现就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的意义
近年来,各地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积极探索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园区规模不断扩大,水平不断提升,有效提高了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为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发挥了积极作用。当前,我省正处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阶段,进一步创新发展思路、创新体制机制,积极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对于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有利于培育壮大优势特色产业,为发展现代农业树立新样板。通过集聚各种资源,综合运用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高起点、高标准建设一批规模化、标准化和产业化程度较高的生产示范基地,为农民提供看得见、摸得着的示范样板,实行典型引路、以点带面,有利于推动优势特色产业上规模、上水平,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二)有利于集成示范推广现代农业技术,为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搭建新平台。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推进农业科研、教学、推广、企业、合作组织发展多种形式的合作,实行农科教、产学研结合,有利于加快农业科技成果引进、吸收、集成、创新步伐,培育发展种子种苗、生物工程、科技服务、农产品精深加工等现代农业产业,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促进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
(三)有利于探索创新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形式,为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开辟新途径。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充分发挥园区产业效益较高的优势,引导农民合法、自愿、有序流转土地,是推进土地集中经营的有效途径。通过引导农民、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农业龙头企业、科研推广机构等到园区创业,采取土地、资金、技术等入股的形式,有利于探索建立新的农业生产组织形式和经营管理机制,推进多种形式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二、明确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的总体要求、目标任务和基本原则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省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的总体要求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按照“政府搭台、多元投入、市场运作、产业兴园”的要求,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地规划建设一批起点高、功能全、规模大、效益好、带动力强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区,进一步强化物质装备,提升科技水平,完善产业体系,创新经营方式,加快推进全省现代农业发展。
目标任务是:从2010年开始,用三年左右时间,建设一批产业特色鲜明、科技含量较高、物质装备先进、运行机制灵活、综合效益显著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每个县(市、区)规划建设一至两个重点农业产业园区,并建设一批专业性农业产业园区。省里在每个县(市、区)认定并扶持一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标准附后)。
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要遵循以下基本原则:第一,发展现代农业产业与促进农民增收相结合。园区建设必须坚持从当地实际出发,突出区域优势产业和特色产品发展,科学安排园区产业发展重点。园区的产业内容、经营管理方式等要符合当地现代农业发展方向。通过典型引导,带动当地优势主导产业发展,提升区域农业整体素质,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第二,政府扶持引导与社会多元投入相结合。加大公共财政投入,重点扶持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为园区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条件。引导和鼓励农民合作组织和种养大户、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业科研教育推广单位等参与园区建设,引导各类建设主体开展多渠道、多形式的联合与合作,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机制。第三,园区自我发展与示范带动相结合。园区要通过机制创新、技术创新,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增强自我发展能力。积极发挥园区示范推广作用,应用现代农业科技,辐射带动园区周边地区发展高效农业产业,带动培育市场竞争主体,推进面上现代农业发展。
三、切实提高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水平
(一)着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紧紧围绕本地农业主导产业、特色产业、新兴产业,结合沿海开发、丘陵山区开发、农业综合开发等,立足发挥区域优势,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园区建设要突出主体产业,综合性产业园区明确一个适合当地的主体产业,专业性园区要形成鲜明特色,园区主体产业产值比重要达到70%以上。园区要达到一定规模,实行连片开发建设,发挥规模效益。
(二)积极应用现代科技与物质装备。加强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园区农田基础设施要达到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道路交通畅通,水、电、通信等配套。充分运用智能温室、钢架大棚、喷滴灌、先进养殖设施等先进设施,提高园区产业发展水平。园区要积极引进、集成和推广国内外先进农业科技成果,引领本地现代农业发展。建设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引进、展示基地,开展农民技术培训,提高科技创新与推广应用能力。建立与产业发展相适应的种子种苗中心。
(三)大力培育市场竞争主体。园区建设要实行政企分开,政府着重抓好园区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园区载体优势,生产性投入以农业龙头企业、合作经济组织等为主体,逐步做大做强。要突出对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培育,依托入园农业龙头企业、农民经纪人、种养大户等,组建创办各种类型的农民专业合作社。鼓励园区及其周边农户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建立土地股份合作社。发挥园区技术优势,成立各种类型的专业化服务组织。积极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强化品牌创建,打造带动优势特色产业发展的知名品牌,积极推动园区产品通过无公害、绿色或有机农产品认定认证。
(四)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流通业。园区建设要坚持农业产业化经营思路,在建设特色产业、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的基础上,统筹谋划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和流通服务业,有条件的可以在园区内配套建设农产品加工、物流设施,切实提高园区农业产业化水平。高度重视农产品流通销售工作,加强与农产品批发市场、物流企业的衔接,建立稳定的农产品市场销售渠道。
(五)加强园区产业服务体系建设。紧密结合本地实际,突出地方特色,加强对现代农
业产业园区建设的规划指导、业务支持和资源整合,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加快发展。大力培育园区技术服务、农资供应、病虫害防治、农机作业等服务组织,提高服务水平,促进产业发展。强化对入园企业、合作经济组织等的指导服务,切实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全面掌握园区建设有关情况,及时总结成功经验,加强典型宣传推广,提升园区建设水平。
四、全面落实推进园区建设的各项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将其作为引领和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切实抓出成效。要认真抓好园区规划,提高园区建设水平。建立健全园区建设管理工作机制,明确管理部门,配备管理人员,负责园区规划、建设和管理事项。
(二)加强政策扶持。省、市、县各级都要加大对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的扶持力度,整合高效设施农业、农业科技、农业综合开发、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产品质量建设等财政扶持资金,支持园区建设和产业发展。加大对入园企业、合作经济组织等市场主体的政策扶持力度,在用水、用电、金融服务等方面给予优惠,在品牌创建、产业发展等方面给予奖励,充分调动各方面参与园区建设的积极性。对经认定的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省里将给予奖励扶持。
(三)加强认定管理。市、县(市)要认定一批市、县(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促进园区快速发展。为加强省级园区建设,省农业委员会会同省有关部门制定了《江苏省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标准》,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各地执行。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实行申报认定制,由园区创建县(市)提出申请,经市审核后,由省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会同省科技等部门组织评审并提出审核意见,报省政府同意后,予以认定授牌。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实行“动态管理、能进能退”,每两年进行一次目标考核,对考核不合格的园区撤销其“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称号。
附件:江苏省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标准
二○一○年一月一日
附件:
江苏省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标准
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以下简称园区)是以推进农业现代化为目标,以现代经营形式组织建设,产业特色鲜明、科技含量较高、物质装备先进、运行机制灵活、综合效益显著的现代农业发展示范区。
一、规划设计科学。规划由具有资质的单位编制,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农业特色产业发展、科技推广和种子种苗繁育、教育培训、综合服务等功能区布局合理,经当地政府批准。
二、产业特色鲜明。蔬菜园艺类园区核心面积1万亩,鼓励发展农牧结合生态循环农业。水产类园区核心面积5000亩。因地制宜发展农产品加工集中区和农产品批发市场。园区特色产业产值占园区总产值的70%以上。
三、科技含量较高。有科研教学推广单位作为技术依托。建设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引进、试验、展示基地,有专业化苗种繁育中心,良种覆盖率达到100%。实行标准化生产,产品通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或有机食品认证,有省级以上名牌农产品或著名商标。
四、物质装备先进。园区基础设施配套,农田达到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蔬菜园艺项目设施化比重达到80%以上,畜禽养殖实行规模化生产,渔业养殖池规格化。建设相应的农产品商品化处理、储藏加工和流通设施。
五、运行机制灵活。园区建设主体清晰,管理部门明确,内部制度健全。成立园区建设发展公司,注册资金1000万元以上,作为园区建设的载体。园区农业科技、信息、农资供应、农产品营销等服务体系健全。
六、综合效益显著。蔬菜园艺类园区年亩均效益8000元以上,水产类园区年亩均效益5000元以上,畜牧类园区年亩均效益2万元以上。辐射带动当地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成效显著。
发布部门:江苏省政府 发布日期:2010年01月01日 实施日期:2010年01月01日
第二篇:对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流转推动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
对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流转推动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
近年来,省市区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围绕“抓项目、建园区、兴产业、富百姓”的思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发展现代农业为核心,坚持把产业园区建设作为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载体,积极抓好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扎实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着力建设基础设施完备、特色产业突出、生态环境优良、科技应用优先、服务体系健全、富民增收
效益显著的现代农业发展平台。截止目前,全区共实现土地流转3.5万亩,建成市级农业示范区1个,启动建设区级农业示范园区2个,乡镇级产业小(园)区25个,累计建成生猪、猕猴桃、蚕桑等特色产业为主导的乡级产业小区98个,园区核心区示范面积达5万多亩,辐射带动面积12万亩,园区生产总值占全区农业总产值比重达30%以上。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突出科学布局,加快特色产业发展。一是坚持一园一品、多园一品,着力发挥主导产业优势。按照突出特色、一村一品、集中成园的产业发展模式,突破性发展优势产业。昭化园区建成猕猴桃核心示范园亩,无公害蔬菜核心园3000亩;石井新场园区建成生物发酵舍零排放生猪养殖园2个,标准化圈舍98幢,年出栏生猪2.5万头以上;平乐园区规划建设猕猴桃示范园3000亩,优质桑园3000亩。二是坚持因地制宜,着力发挥特色产业的“配套”效益。石井新场园区配套建设工业原料林3500亩,优质烤烟园1400亩;平乐园区建设大棚蔬菜园500亩,实现了生态循环、旅游观光、综合示范的目标。三是坚持龙头带动,着力发挥涉农企业“第一车间”的作用。依托广元福润公司建成生猪养殖园区78个,年出栏生猪可达60万头;依托三元茧丝绸公司建成蚕桑基地乡镇10个、蚕桑园区3个,面积达1万亩;依托区烟草公司建成优质烟叶生产园区3个,种烟规模达到2万亩,年产烟5万担;依托中新公司建成猕猴桃示范园区5个,面积达1.5万亩;依托升达木业和详和木业建成工业速生原料林园区3个,面积达10万亩;依托钏锬公司建成香葱和蔬菜园区4个,面积达4000亩,在加快产业发展的同时,为企业提供了充足的原材料保障,实现了一、二产业互动发展。
(二)突出基础建设,完善产业功能配套。一是围绕产业发展需要完善基础设施。为加快生猪产业持续发展,先后投资余万元,建成沼气净化池3000立方米,大力推广生猪生物发酵舍零排放养殖技术,切实解决了养殖污染问题;围绕猕猴桃产业发展,建成山坪塘27口,新修渠系2万米,坡改梯规范调形1.5万亩;围绕无公害大棚蔬菜种植,安装喷灌设施200余套、管网7000余米;围绕蚕桑生产,建设标准化蚕房300间,实现了基础设施建设与产业配套,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有力地促进了产业快速发展。二是围绕便民需要完善基础设施。坚持“节省、实用、够用”原则,切实加快园区道路建设。累计修建入园道路13.7公里,园区作业便道300公里,入户路1.2万米,基本达到了进出畅通。三是围绕改善群众生活条件完善基础设施。坚持“简朴、美观、大方”原则,采取“政府主导、群众主体、项目帮扶、信贷支持”的方式,大力实施“户办工程”,对园区内民居进行风貌改造,改善园区人居环境。累计投入帮扶资金3000多万元,实施风貌改造838户,建庭院530户700余亩,改厨、改圈、改水面达95%以上,建星级农家乐12家。
(三)突出机制创新,增强园区发展后劲。一是创新园区投入机制。坚持以业主(企业)自建为主体,以项目资金投入为引导,合力推进园区建设。先后实现业主(企业)投入2亿余元,整合项目资金1.4亿元,部门帮扶98万元,有效保障了园区建设投入。二是创新园区运行机制。积极探索,大胆尝试,创造性地走出了一条“三方合作兴产业、五方联动建园区”的园区运行新路子,协调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村专合组织、金融机构三方签订合作协议,由龙头企业与专合组织签订农产品生产订单,金融机构贷款给专合组织,由专合组织负责贷款的统一分配、农产品的生产、销售及货款的回收,并按交货单分期支付贷款,保证了每个产业都有一个龙头企业带动,有效解决了千家万户小生产与现代农业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矛盾,实现了企业、协会、金融机构、农民、政府五方互惠共赢。三是创新园区产业风险防范机制。引导园区业主和农民积极参加政策性农业保险,建立现代农业园区产业风险基金,实行龙头企业订单收购,切实增强农业抵御自然灾害与市场风险的能力。目前,园区政策性农业保险覆盖面积已达1.7万亩,猕猴桃、蚕桑等产业均实行了企业订单收购。
(四)突出土地流转,加快现代农业发展。一是着力搭建土地流转平台。整合区政务服务中心和惠民帮扶中心资源,成立了区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和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机构,依托乡镇农村经营管理机构,组建了乡镇农村土地管理服务中心和农村土地流转服务站,制定了土地流转规范程序,有效地促进了我区土地有序流转。二是积极推进适度规模流转。引导农民通过转包、出租、置换、转让、入股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3.5万余亩,带动发展特色产业4万余亩。在昭化园区规模流转土地3000亩,发展香葱、猕猴桃和蔬菜等特色产业;在元坝园区流转土地1500亩,新建优质桑园1000亩,建成川北最大袋料地栽黑木耳基地500亩;拟在柳桥园区流转土地8200余亩,规划建成优质桑园1200亩、猕猴桃园区3000亩、蔬菜基地亩,形成“土地向业主、资金向园区、产品向企业、农民向产业工人”集中的格局,走出一条“让农民从土地中解放出来,让土地从农民手中流转出来,让农民非农化起来”的园区土地流转之路。三是加快产业化经营。坚持龙头企业建基地、引进业主和在外务工人员回乡建园创业,培育养殖业业主90个、种植业业主171个,采取“公司+业主+基地”的形式,积极推进企业和业主集约经营土地,加快发展生猪、蚕桑、烤烟、猕猴桃、无公害蔬菜等特色农产品基地,有效推进了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同时,农民通过收取土地租金、获得股金、取得薪金,有效增加了收入。
(五)突出督查督办,快速推进园区建设。一是强化组织领导。成立园区建设指挥部,由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任指挥长,区人大、政府、政协相关县级领导为副指挥长,实行分片负责,从相关区级部门抽调精干力量组建现场工作组,在建设一线协调解决园区建设工作中的问题,督促建设进度和把关工程质量。二是严格效能问责。将园区建设任务全部细化成项目,实行倒排工期,项目落实到每周,进度明确到每天,要求必须按进度完成任务,因特殊原因耽误工期的,必须加班赶上。无特殊原因延误进度的,实行责任倒查,诫免谈话,直至给予组织处理。三是定期督查督办。每周五以《园区建设落实动态》通报人员到位和进展情况,每周一区四大班子领导深入现场督办,在建设一线研究下一步工作推进措施。把园区建设纳入工作目标,与相关部门和乡镇签订目标责任书,年终实行单项考核,确保园区建设任务全面完成。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区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和土地流转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
一是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无经验可循,在体制机制创新上还需进一步探索完善。
二是资金整合难度较大,园区建设发展的投入瓶颈依然存在。三是土地流转规模较小,农业资源市场化配置不充分,集约化经营程度不高。
三、对今后工作的建议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继续围绕“提速加快、又好又快”的主基调,进一步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因地制宜搞好土地流转,全面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一是要突出园区产业培育、基础配套重点。切实把农业特色产业发展与园区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使农业产业成为园区发展的主要支撑;加快园区电、路、池、渠系等基础配套建设,完善园区功能,提高园区档次。
二是要全力以赴抓好平乐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全力推进园区道路、河堤、土地调形等基础建设和猕猴桃、生猪、蚕桑、无公害蔬菜等产业发展,确保园区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以崭新的面貌迎接全省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现场会的召开。
三是要积极创新园区发展机制。按照“龙头企业+基地+协会”模式,推动园区基地与龙头企业的对接,促进园区建设与工业发展互动共融;建立园区用工对接机制,搞好园区企业或业主同当地农民的用工对接,保障流转户农民依靠土地和务工增加收入;完善土地流转机制,建立土地股份合作社,推行全流转户“低保”制度和土地入股分红(租金加分红)机制,为园区快速发展提供土地保障;积极引导入园企业和农民参加政策性农业保险,建立现代化农业园区产业风险调节基金,抵御农业面临的自然与市场风险,保障土地流转户切身利益。四是要进一步加大项目整合力度。抓住灾后恢复重建机遇,加大各类涉农项目的整合力度,重点向农业园区倾斜,为园区建设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
第三篇:滨海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卫生院
滨海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卫生院
“三好一满意”旬工作汇报2011-8-25
根据本院“三好一满意”活动方案工作要求,现将本旬工作成绩和存在问题小结如下:
本旬工作一是注重医务人员的业务学习,定立每周六下午下班前一小时为学习时间,尤其是病历、处方规范的学习,对本月的处方和病历给予现场考评,对不合格处方和病历与医生的绩效工资直接挂钩,同时直令限期整改到位,否则另行按排工作岗位;二是院领导积极引领全院医务工作者,认真重温和熟记岗位职责,强化医疗安全意识,将责任转化为工作激情和自觉行动,围绕岗位职责,加强自身业务素质和专业技能的学习,强化岗位意识,围绕病人,细化工作,优化组合,始终为每一位来院患者都提供优质、精湛的服务;三是从本月23日开展健康体检工作,并将此项工作做为今后长期工作来实施,对每一位体检对象各科目检查到位、健挡到位、服务到位,几天来共接受我院健康体检120人,受到群众的一致好评。
院“三好一满意”督查组在工作中发现存在部分缺陷,衣冠不整没佩戴胸卡两人,护理部护理病历未能及时完善,上班脱岗存在,上述几项都给当事人给予批评教育,犯错的同志认识到位,态度较好,保证在今后的工作中争取做“三好一满意”的排头兵。
(姜苏)
2011-8-25
第四篇:着力推进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
着力推进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
吕德胜
构筑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既是推进“三农”工作的核心内容,也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抓手。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全面部署了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大任务,提出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科技创新为手段、质量效益为目标,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业的竞争力归根结底是农业产业体系的竞争力。要建设好现代农业,关键在于构筑好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笔者认为需要把握好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主要任务。按照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基本要求,在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必须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不断拓宽农业内涵和外延,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拓展农业产业领域,提升农业产业竞争力。
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是集食物保障、原料供给、资源开发、生态保护、经济发展、文化传承、市场服务等产业于一体的综合系统,是多层次、复合型的产业体系。这种复合体将农业产业相关环节紧密相连,构成一体化的、涵盖其价值的形成和分配的经济系统。它是经过历史演化和市场竞争,由市场化农业及与其相关的产业所构成的一种新型的农业组织形式和经营机制,是农业产业化的高端形式。
从推进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基本任务出发,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需要抓好三大体系建设:一是农产品产业体系。必须在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加快发展棉花、油料、畜牧、水产、蔬菜、水果等各个产业,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供给。二是多功能产业体系。必须在发挥农业提供食物和原料功能的同时,加快培育和拓展与生态保护、休闲观光、文化传承、生物能源等密切相关的循环农业、特色产业、生物能源产业、乡村旅游业和农村二、三产业等,充分发挥农业多种功能,增进经济社会效益。三是现代农业支撑产业体系。必须加快发展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农产品加工、市场流通、信息咨询等为农服务的相关产业,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提高农业抗风险能力、国际竞争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
第二,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主要措施。《决定》指出,发展现代农业,必须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加强农业物质技术装备,健全农业产业体系。
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工夫:
一是科学规划产业布局,推进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根据保障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供给和发挥比较优势的要求,搞好产业布局规划,科学确定区域农业发展重点,形成优势突出和特色鲜明的产业带。同时,引导加工、流通、储运设施建设向优势产区聚集,逐步提高产业竞争能力和提高农业整体效益。在稳定发展粮食生
产的基础上,鼓励和支持优势产区集中发展棉花、油料、糖料、马铃薯等大宗产品,加快发展畜牧、水产、园艺类产品,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和乡村旅游业。
二是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产品加工业结构升级,扶持壮大龙头企业,培育知名品牌。要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提高农机推广服务和安全监理能力,普及主要粮油作物播种、收获等环节机械化,加快研发适合丘陵山区使用的轻便农业机械和适合大面积作业的大型农业机械。要对农机大户、种粮大户和农机服务组织购置大中型农机具,给予信贷支持。要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通过贴息补助、投资参股和税收优惠等政策,支持农产品加工、流通业发展。
三是加快农业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是重要支撑。一方面要促进农科教、产学研相结合,发挥与科研院所合作优势,培育高产高端高效农业;另一方面,以科技创新推进节能减排,大力发展循环农业、沼气建设和低碳经济,减少农业面源污染,提高农产品及加工品的有机化、标准化和绿色认证水平;再就是加大科技推广服务力度,加快推进农业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生产经营信息化,真正把科技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市场优势。
四是加强社会化服务,加快构建以公共服务机构为依托、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龙头企业为骨干、其他社会力量为补充,公益性服务和经营性服务相结合、专项服务和综合服务相协调的新
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支持供销合作社、专业服务公司、行业协会、农民经纪人、龙头企业等提供多种形式的生产经营服务。
五是推进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和农村流通现代化,重视市场流通对现代农业的支撑作用,加强农产品批发市场网络建设,健全农产品批发和零售、现货和期货市场体系,推广连锁配送现代物流方式,培育多元化市场流通主体。
六是培育农民新型合作组织,按照服务农民、进退自由、权利平等、管理民主的要求,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和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
七是加强农业标准化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严格产地环境、投入品使用、生产过程、产品质量全程监控,切实落实农产品生产、收购、储运、加工、销售各环节的质量安全监管责任,杜绝不合格产品进入市场。要支持发展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加大农产品注册商标和地理标志保护力度。
二〇一〇年十二月
学习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要点
(仅供参考)
1、“十二五”发展所处和“两个时期”
一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二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
2、“十二五”规划的重要性
科学制定“十二五”规划,对于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对于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十一五”成绩概括(三句话)
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创造的精神财富影响深远。
4、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国内外环境和国际国内形势
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对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我们要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科学把握发展规律,主动适应环境变化,有效化解各种矛盾,更加奋发有为地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5、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一个坚持、四个更加)
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6、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五个坚持”
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7、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
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重大进展,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社会建设明显加强,改革开放不断深化,使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
进展,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抵御风险能力显著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明显改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更加牢固。
8、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主要工作任务(“五个要”)
要坚持扩大内需战略、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要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要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
平,……。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9、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逐步完善的“11字”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必须逐步完善“符合国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10、全党必须增强的“五个意识”
全党必须增强党的意识、宗旨意识、执政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抓住机遇而不可丧失机遇,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增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大力发扬真抓实干精神,把党和人民赋予的职责看得比泰山还重,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以党同人民更加坚强的团结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扎扎实实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努力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
第五篇:对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流转推动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经验材料
近年来,省市区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围绕“抓项目、建园区、兴产业、富百姓”的思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发展现代农业为核心,坚持把产业园区建设作为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载体,积极抓好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扎实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着力建设基础设施完备、特色产业突出、生态环境优良、科技应用优先、服务体系健全、富民增收
效益显著的现代农业发展平台。截止目前,全区共实现土地流转3.5万亩,建成市级农业示范区1个,启动建设区级农业示范园区2个,乡镇级产业小(园)区25个,累计建成生猪、猕猴桃、蚕桑等特色产业为主导的乡级产业小区98个,园区核心区示范面积达5万多亩,辐射带动面积12万亩,园区生产总值占全区农业总产值比重达30%以上。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突出科学布局,加快特色产业发展。一是坚持一园一品、多园一品,着力发挥主导产业优势。按照突出特色、一村一品、集中成园的产业发展模式,突破性发展优势产业。昭化园区建成猕猴桃核心示范园亩,无公害蔬菜核心园3000亩;石井新场园区建成生物发酵舍零排放生猪养殖园2个,标准化圈舍98幢,年出栏生猪2.5万头以上;平乐园区规划建设猕猴桃示范园3000亩,优质桑园3000亩。二是坚持因地制宜,着力发挥特色产业的“配套”效益。石井新场园区配套建设工业原料林3500亩,优质烤烟园1400亩;平乐园区建设大棚蔬菜园500亩,实现了生态循环、旅游观光、综合示范的目标。三是坚持龙头带动,着力发挥涉农企业“第一车间”的作用。依托广元福润公司建成生猪养殖园区78个,年出栏生猪可达60万头;依托三元茧丝绸公司建成蚕桑基地乡镇10个、蚕桑园区3个,面积达1万亩;依托区烟草公司建成优质烟叶生产园区3个,种烟规模达到2万亩,年产烟5万担;依托中新公司建成猕猴桃示范园区5个,面积达1.5万亩;依托升达木业和详和木业建成工业速生原料林园区3个,面积达10万亩;依托钏锬公司建成香葱和蔬菜园区4个,面积达4000亩,在加快产业发展的同时,为企业提供了充足的原材料保障,实现了一、二产业互动发展。
(二)突出基础建设,完善产业功能配套。一是围绕产业发展需要完善基础设施。为加快生猪产业持续发展,先后投资余万元,建成沼气净化池3000立方米,大力推广生猪生物发酵舍零排放养殖技术,切实解决了养殖污染问题;围绕猕猴桃产业发展,建成山坪塘27口,新修渠系2万米,坡改梯规范调形1.5万亩;围绕无公害大棚蔬菜种植,安装喷灌设施200余套、管网7000余米;围绕蚕桑生产,建设标准化蚕房300间,实现了基础设施建设与产业配套,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有力地促进了产业快速发展。二是围绕便民需要完善基础设施。坚持“节省、实用、够用”原则,切实加快园区道路建设。累计修建入园道路13.7公里,园区作业便道300公里,入户路1.2万米,基本达到了进出畅通。三是围绕改善群众生活条件完善基础设施。坚持“简朴、美观、大方”原则,采取“政府主导、群众主体、项目帮扶、信贷支持”的方式,大力实施“户办工程”,对园区内民居进行风貌改造,改善园区人居环境。累计投入帮扶资金3000多万元,实施风貌改造838户,建庭院530户700余亩,改厨、改圈、改水面达95%以上,建星级农家乐12家。
(三)突出机制创新,增强园区发展后劲。一是创新园区投入机制。坚持以业主(企业)自建为主体,以项目资金投入为引导,合力推进园区建设。先后实现业主(企业)投入2亿余元,整合项目资金1.4亿元,部门帮扶98万元,有效保障了园区建设投入。二是创新园区运行机制。积极探索,大胆尝试,创造性地走出了一条“三方合作兴产业、五方联动建园区”的园区运行新路子,协调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村专合组织、金融机构三方签订合作协议,由龙头企业与专合组织签订农产品生产订单,金融机构贷款给专合组织,由专合组织负责贷款的统一分配、农产品的生产、销售及货款的回收,并按交货单分期支付贷款,保证了每个产业都有一个龙头企业带动,有效解决了千家万户小生产与现代农业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矛盾,实现了企业、协会、金融机构、农民、政府五方互惠共赢。三是创新园区产业风险防范机制。引导园区业主和农民积极参加政策性农业保险,建立现代农业园区产业风险基金,实行龙头企业订单收购,切实增强农业抵御自然灾害与市场风险的能力。目前,园区政策性农业保险覆盖面积已达1.7万亩,猕猴桃、蚕桑等产业均实行了企业订单收购。
(四)突出土地流转,加快现代农业发展。一是着力搭建土地流转平台。整合区政务服务中心和惠民帮扶中心资源,成立了区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和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机构,依托乡镇农村经营管理机构,组建了乡镇农村土地管理服务中心和农村土地流转服务站,制定了土地流转规范程序,有效地促进了我区土地有序流转。二是积极推进适度规模流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