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推动建立公开透明规范完整的预算体制(5篇材料)

时间:2019-05-13 09:46:0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国务院:推动建立公开透明规范完整的预算体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国务院:推动建立公开透明规范完整的预算体制》。

第一篇:国务院:推动建立公开透明规范完整的预算体制

国务院:推动建立公开透明规范完整的预算体制 摘自:宏观经济中新网2013-05-06 19:35

中新网北京5月6日电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6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2013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

会议决定,下力气推动建立公开、透明、规范、完整的预算体制,形成深化预算制度改革总体方案,完善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控制措施。削减、合并一批专项转移支付项目。扩大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范围。形成资源税费和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改革方案。

第二篇:政府预算公开透明(大纲)

一、为什么

美国公共预算学者克利夫兰在《民众控制政府》一文中讲到,如果国家是一条船,政府首脑是船长,那么,要控制政府首脑,只有通过控制“燃料”才能实现,而“燃料”就是资金。委托代理理论认为,利己是人的根本属性,无论是整个政府部门还是部门中的公务人员都是利己的。在分配和使用预算资金过程中,代理人总会具有机会主义倾向。公共经济中存在的不确定性和信息不对称,更加助长了代理人利用自己的信息优势采取某种机会主义行为的倾向。为此,公众需要监管政府以防其侵害自己的利益。监管政府最有效的途径就是监督政府的预算过程。这就要求政府预算要公开且透明。

1、预算透明与财政民主

预算公开透明是公共财政的本质要求。即从本质上来讲,公共预算是各政治利益相关方为实现自身及其代表利益的最大化而争取预算资金的过程。一旦各政治相关方达成了一致,就会形成体现为法律文件或者政府的资源配置计划等形式的预算结果。因此,这必须要求一套与之相对应的程序民主制度。

2、程序民主的基础环节

预算公开和透明是程序民主的基础环节。财政民主细化到具体的财政行为,则表现为财政收入与支出行为的民主化。这要求财政行为的决策程序、执行过程以及实施效果,须具备公开性和透明性等特点。

二、是什么

预算公开与透明是两个不同层次的概念。预算公开是预算透明的前提条件,但公开并不意味着透明。而预算透明则是通过预算透明度构建的一些量化指标来测量的。透明度涉及一些复杂的问题,比如,如何界定预算信息的范围?如何界定预算实体?哪些信息必须在预算中披露?预算数据应按权责发生制还是现收现付制实行? 从国际上看,预算透明度研究是具体化在对财政透明度的研究之中的,是透明度问题在公共财政领域中的延伸,是一个与财务透明度相关联的概念。

最早提出财政透明度概念的是考皮兹和克雷格(Kopits and Craig, 1998),他们在提出财政透明度定义的基础上进一步解释了内涵,即财政透明度是指向公众最大限度地公开关于政府的结构和职能、财政政策的意向、公共部门账户和财政预测的信息,并且这些信息是可靠的、详细的、及时的、容易理解并且可以进行比较的。预算透明的质量要素

一、完整性(充分披露性)

完整性是预算透明度的基本要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准则》中的透明度要求以及时和系统的方式对所有相关的财政信息(包括预算信息)进行充分披露。

二、及时性

所谓及时性,就是在信息推动决策作用之前,就为决策者所拥有。如果在事项发生很以后才提供信息,这样的信息其效用就会递减甚至无效。

三、可靠性

政府预算信息公开必须真实、可靠。政府必须如实地向公众报告其相关的财政收支、政策取向等具体信息。

四、可理解性

政府预算信息应当便于信息使用者理解,这里的信息使用者指的是“具有合理程度的知识而又愿意用合理精力去研究信息的人士。”

五、一贯性和可比性

为了全球信息使用者进行比较和鉴别,从而准确地评价政府的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政府预算信息公开必须保持横向和纵向的可比性。再解释完理论基础之后,我们来看看我国具体的实践经验。

我国的预算公开与透明 背景

一、政府对信息公开的推动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是我国公共管理制度变革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以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是这个条例的基本精神,这种精神与以往“以保密为原则”的管理制度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二、学术界对信息公开的推动

上海财经大学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于2009年3月推出《2009年中国财政透明度报告》,其研究结论通过对项目负责人蒋洪教授在2009年3月举行的第十二届全国政协第四次会议上所作的大会发言以及中央电视台“新闻会客厅”栏目的专访报道,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对推动我国财政信息的公开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三、社会公众对信息公开的推动

2009年1月7日,上海律师严义明分别向国家财政部和发改委提交了信息公开的申请,其内容包括财政预算和决算信息以及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进展的具体情况。

2009年2月13日,北京律师杨慧文再次向国家发改委提出了关于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的信息公开申请。另外,他还向北京各政府部门申请公开公车使用、公款接待、公款出国财政支出等政府信息。

发展进程与重大事件

一、财政部公布中央财政“四张预算表”

2009年3月20日,经第十一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的2009年中央财政预算在财政部官方网站正式公布,这是财政部首次在全国人大审议通过预算草案后的第一时间将其向社会公开。财政部此次公布的中央预算信息包括2009年中央财政收入预算表、2009年中央财政支出预算表、2009年中央本级支出预算表以及2009年中央对地方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预算表。

二、广州市公开114政府部门预算

2009年10月16日,应“公共预算观察志愿者”之一李德涛先生的申请,广州市财政局通过广州财政网站公布了广州市2009年本级部门预算。

三、国资委公开央企经营状况

2009年,国务院国资委积极推动国有企业信息公开。国资委于2009年2月5日公布了《国务院国资委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信息公开实施办法》。这个文件标志着我国国资信息公开制度已初步形成。

四、从预算透明实际效果看,我国预算透明度政体仍显偏低

(一)国际比较

综上所述,不可忽略的是,伴随着各项改革的推进,我国财政预算透明的程度与我国自身纵向相比较有了很大的提升。然而,如果将我国放在全球视野中进行比较,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基本要求中专门为发展中国家和转归国家制定的最低实施标准为考察标准,我们会发现我国财政预算的整体透明度仍较低,与一些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2009年,在透明国际组织发布的“清廉指数”(Corruption Perceptions Index)排名中,中国在180个国家中排名第79位。(二)国内评价

2009年上海财经大学发布了《中国财政透明度报告——省级财政信息公开状况评估》,评估显示,如果以100分为满分,我国31个省级财政透明度总体情况大约为20分。【2010和2011的报告,总体得分略有上涨】

2011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中国政府透明度报告(2010)》对43个较大的市及59个国务院部门,实施政府信息公开的情况进行了测评。结果显示,国务院59个部门中仅有8个得分在60以上,43个地方政府也只有13个得分超过及格线。国务院部门预算信息的公开不理想,主要表现为预算信息公开程度不高、信息公开条目不清晰。

(一)财政预决算版块

为评价我国省级政府预算信息公开程度,我们在财政预决算版块中设有6项指标,分别是:

1.“是否公布预算和预算执行情况报告”

考察该省财政厅网站是否公布本省预算和预算执行情况,作为政府预算公布的最基本标准。

2.“是否及时公布”

反应了政府预算公开的及时性。3.“预决算报告内容是否详尽”

是否有详细的收入支出分类、统计数据及文字说明,只公布公正收支概况而没有分类说明,为不详细。

4.“预算调整数情况”

以预算执行数和预算数之间的差额或决算数完成预算数的比例为判断标准。5.“是否公布预决算表”

包括财政收支预决算表、政府性基金收支情况表、国有资产经验预算表等。只有由所公布即可,不考虑表格数量多少。6.“是否公布部门预算”

是否公布细化的部门预算。以至少公布财政部门预算收支总表和财政拨款支出预算表为标准。

(二)财政收支情况

财政收支情况版块中设有4项指标,分别是:

1.“是否公布财政收支情况”

以是否按月或按季度公布政府财政收支情况为标准 2.“是否及时公布”

以财政收支情况是否公布到统计日期的上个月为标准 3.“公布内容是否详细”

按照收支情况是否有分类、款、项等为标准,只公布概况而未分类者为内容不详细,公布有收支总量情况并有类、款或项说明为内容详细。4.“是否公布‘三公’经费支出”

本指标是为了衡量省财政厅是否公开民众关注度很高的政府‘三公’经费支出,至少公开一项即视为公布。

(三)政府采购

政府采购版块中设有4项指标,分别是:

1.“是否设置采购目录”

以是否设置政府采购目录伟评价标准。2.“是否公布具体采购项目”

按照是否在采购目录或采购公告中公布具体的采购项目为标准。3.“是否公布招投标结果”

是否在网站公布中标公告为评价标准。4.“是否公布投诉处理结果”

以政府采购网站有投诉渠道,并且在网站上公布对投诉处理决定书为标准。

(四)政府非税收入

政府非税收入版块中设有4项指标,分别是:

1.“是否公布政府非税收入”

是否在预算报告、预算表或单独公布了财政非税收入总额为标准。2.“是否公布行政事业性收费” 3.“是否公布政府性基金” 4.“是否公布彩票公益金”

如果只是分别列示了上述三项收入数额,未对其项目细化,则评价为“是,但不详细”。对三项收入进行进一步明细划分的则评价为“是很详细”,未公布的评价为“否”。

(五)民生支出

民生支出版块中设有2项指标,分别是:

1.“民生支出内容公布是否详细”

是否在预决算报告重点提及民生支出,并对如何改善民生做出详细安排。2.“是否设置民生支出专版” 按照省级财政厅网站是否设有“改善民生”、“强农惠农”等与民生相关的专门版块评判。

(六)政府信息公开

政府信息公开版块中设有4项指标,分别是:

1.“是否有政府信息公开指南和目录” 2.“是否有申请公开的渠道”

是否公布了邮箱、电话等联系方式供民众申请公开政府信息 3.“是否有信息公开意见信箱” 4.“是否有政府信息公开年报”

(七)公众监督

公众监督版块中设有3项指标,分别是:

1.“是否有监督渠道和方式” 以省级财政厅网站是否设有民众监督和提出质疑的渠道和方式,例如设置公众咨询、投诉建议等版块。

2.“渠道和方式是否便利”

可以通过在线方式进行沟通视为渠道便利,如果只有电话、信箱等则视为不便利。3.“是否受理网上质询”

以是否在网站公布对受理的质询回复结果作为评价标准。

(八)政府网站设置

政府网站设置中设有3项指标,分别是: 1.“网站版块设置是否清晰” 2.“网站内容是否充实” 3.“重要财政信息是否醒目” 4.“更新是否及时”

以预决算报告更新是否及时为首要标准,其次考察地方财政收支数据是否更新至2015年,再次考察新闻公告类信息是否更新至当月。

第三篇:用公开透明推动改革大业

用公开透明推动改革大业

我们绝不能仅把政务公开视为简单的信息发布,而要看到它是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的切实保障,是人民群众实现民主权利的重要渠道,是突破诸多领域改革瓶颈的基础性工程

尽管时有波折,甚至不无反复,但作为不可逆转的潮流,“公开透明”正在带来积极变化。

面对舆论质疑,中国红十字会负责人表示“要把门打得开开的”,并推出捐赠信息发布平台;“7·23”甬温线特大铁路交通事故中,对信息公开的诉求,逐步让事故呈现出完整面貌;作为“破冰之举”,中央部委“三公”经费公开大幕拉开„„

有主动、有被动,有经验、有不足,但无论如何,公开透明正开启着中国慈善新时代,成为政府处置突发事件的必修课,也让更多部门开始学会在阳光下行政。这些变化与中办国办近日印发的《关于深化政务公开加强政务服务的意见》,让我们更清晰地看到新一轮改革的时代场景:公开透明正在成为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加强对行政权力监督制约、从源头上防止腐败的一个突破口。

从党的领导体制规范化制度化,到政府机构改革的不断推进,从实行基层群众自治,到实现城乡“同票同权”,从大力推进依法治国,到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在30多年改革开放的宏大历史叙事中,政治体制改革始终是其中备受关注的重要篇章,也是执政党不断推进的一个重点。这是我们把握中央对改革路径“顶层设计”的一个视角,将政务公开作为体制改革的关键环节,以改革促进公开、以公开推动改革,进而找到政府治理与公民参与的衔接点,这既体现了时代变革的大趋势,更可看出党中央“不失时机”推进改革的决心和智慧。

公开透明是现代政治的重要目标,也是中国改革攻坚中的重要一环。以政务公开的改革举措和制度安排,一方面实施对权力的监督制衡,一方面开拓公众参与的有序途径,进而遏制权力失控、决策失误和行为失范,保障公众知情、参与、表达、监督的权利,由此实现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这正是“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题中之义。因此,我们绝不能仅把政务公开视为简单的信息发布,而要看到它是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的切实保障,是人民群众实现民主权利的重要渠道,是突破诸多领域改革瓶颈的基础性工程。

近年来,无论是浙江温岭预算公开、新疆阿勒泰干部财产申报、四川白庙“全裸账本”等基层探索,还是制定《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公开“三公”经费等制度安排和宏观部署,以公开透明促进各领域改革,已经带来了诸多令人欣喜的变化。比如政府职能的转变、治理模式的革新、公民意识的提升、有序政治参与的扩大。这些变化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其意义还会在未来的实践中逐步显现。

“公开”是沟通信任的基础,沟通信任则是民主政治的前提。广州市财政局在网上公布预算时,点击率猛增40倍,网站一度瘫痪。这种由公开政务带来的公众参与,是政府治理的宝贵资源。也许公开的过程伴随着挑刺质疑,甚至会让有关部门出丑,但这并不意味着动荡不稳,却标志着公民热情的唤起,政府公信力的奠基。各级执政者不仅要迎接公开改革带来的挑战,更要看到它所带来的机遇。只有充分领会中央的改革部署,认识到政务公开的深刻内涵,以巨大的勇气和自我调整能力适应公开、学会公开,才能在时代变革的洪流中掌握主动,更好地凝聚起人民力量、推进改革大业。

第四篇:关于规范全县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工作的暂行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加强对行政权力运行的监督和约束,确保我县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工作顺利、健康开展。依据《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和县委、县政府批转县纪委、监察局《关于开展推进行政权力公开

透明运行工作的意见》,结合本县实际,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推进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必须坚持依法公开,真实公开,及时准确,注重实效,有利监督的原则。

第三条推进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的基本要求是:

(一)强化对行政权力运行的监督,有效遏制消极腐败现象;

(二)提高依法行政水平,严格依法管理;

(三)提高工作效率,方便基层、企业、群众办事;

(四)进一步落实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制度;

(五)以群众满意不满意为衡量工作好坏的重要依据。

第四条县、乡人民政府和具有行政管理职能或行政授权的县直单位、基层站所,都必须推行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工作。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工作的范围是:

(一)县政府本级(县长、副县长);

(二)行政授权的县直行政事业单位;

(三)各乡镇人民政府;

(四)具有行政权力或行政授权具有执法资格的基层站所。

第五条各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本机关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负责依照本办法推进本机关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工作。

第二章行政权力公开的内容

第六条除涉及国家机密外,要求公开透明运行的所有行政权力,都要将相关法律政策依据、条件、办事程序和办理结果以规定方式公开,包括:

1、行政许可权及非行政许可的审批权;

2、行政处罚权;

3、征税权;

4、行政事业性收费权;

5、人员录用、调动、任免、奖惩等管理权;

6、大宗物资采购、工程招投标、国有土地出让、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和产权交易、各类财政性资金及其他公共性资金分配使用等重要方面权力的行使;

7、其它依法实施的行政权力。

第七条公开办事人员姓名、职务、岗位职责。机关工作人员办公桌上应统一放置有本人相片及姓名、职务的标示牌,在工作时间统一佩戴有本人相片及姓名、职务的胸牌、胸卡。行政执法人员的相片、姓名及执法证号(或代码号)要上墙公开。

第八条公开权力运行程序。对经县推进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县领导小组办公室)清理审核后所行使的所有行政权力,各单位要逐项登记,编制目录和单项职责流程图,及时向社会公开。

第九条公开办公办事制度。各单位的行政职能、科室设置及分布、办公电话;保留的行政许可、审批事项的办事依据、办理条件、工作纪律、服务承诺、违诺责任追究等;行政处罚、行政事业性收费的依据、项目名称、标准、范围等,均要公开。

第十条公开办事时限要求。凡法律、法规、规章已明确办事时限的,各单位的办事时限要比法定时限再缩短三分之一以上;法律、法规、规章没有规定办事时限的,必须结合工作实际,明确办结时限,尽可能规范审批环节,简化办事程序,优化办事规则。

所有行政许可权行使单位均要实行行政许可《受理通知书》制度。对于符合规定、手续齐全的,要马上办理;不能马上办理的要限时办理;在规定时限没有办结的,要向管理相对人说明原因。

第十一条实行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的单位所有公开的行政许可、审批内容必须具备以下要素:

(一)办事依据,即办理事项依据的法律、法规、文件等;

(二)办事职责,即部门的职权范围和责任;

(三)办事条件,即办理时限及办理要件等;

(四)办事程序,即提出申请、窗口受理、组织论证、部门审批等流转过程;

(五)办事时限,即法律、法规和规章明确的时限,或本部门结合部门自身实际制定的时限;

(六)办事纪律,即工作人员在办理事项中应遵守的纪律及违纪应受的处罚;

(七)办事结果,即事项办理的结果或不能办理的理由;

(八)服务承诺和对违诺违纪的监督方式、处理结果等。

第十二条凡进入县政务大厅、设立办事窗口的单位和部门,要严格实行限时办结制、工作无缺位制,推行“一站式”服务,切实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

第十三条行政机关履行法定职责所形成的文件和档案,应当依照有关规定及时移交县设立的文件中心和档案机构,并及时在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网上公布,供公众查询利用。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要求查询、复制应当公开的行政权力事项的信息资料的,相关行政机关应当依照相关规定提供协助。

第三章行政权力公开的方式

第十四条行政权力公开的基本形式有:

(一)通过公开栏、公开板、宣传资料和《办事指南》公开;

(二)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公开;

(三)通过新闻发布会、民主评议会、征求意见会、质询听证会公开;

(四)运用电子屏幕、触摸屏、办事窗口等形式公开;

(五)利用适合行业和工作特点、群众喜闻乐见的其他形式公开。

第十五条行政权力公开的特殊载体:

(1)行政审批服务中心(政务大厅)。进入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办理的审批

项目,由进驻部门通过电视、宣传资料、办事指南等方式向社会公布各自的审批项目、办理条件、程序、要求、时限及收费标准等内容,并作出承诺。

(2)网络公开。网络公开的内容,要与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工作的其它要求相呼应、相统一。涉县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网,由县信息中心具体负责网站的维护、更新与管理;行政审批、政府采购、建设工程招投标、经营性土地出让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专项资金分配使用、产权交易、公务员录用管理和城市规划等八条重点网络由牵头单位各负其责,并明确专人做好网络的维护、更新与管理。

第十六条直接受理单位和个人各类申请的行政机关,应在主要办事场所以适当的方式将应当公开的内容公布,便于前来办事的人员查询。

第十七条公开的事项内容发生变化的,行政机关应当即时更新相关信息和资料,保证信息资料的有效性和准确性,避免误导公众。

第四章组织实施及日常监督

第十八条县推进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指导、协调、监督行政权力公开工作的有关事项,具体工作由办公室组织实施。县纪委、监察局负责全县违反推进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工作行为的监督检查、责任追究工作。

各单位的推进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本单位行政权力公开的组织、指导、协调、监督工作。本单位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对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工作负全面领导责任。

第十九条实行绩效考核制度。绩效考核由县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组织监察、人事、法制等有关部门参加,每年进行一次,分组织考核和民主评议两部分。绩效考核结果将作为对各乡镇、县直各有关单位综合考核的一项重要依据。

第二十条县推进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工作领导小组聘请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其他人士担任行政权力公开监督员,参与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工作的监督检查。

第二十一条各单位推进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工作,应自觉接受党内监督、人大政协监督、新闻舆论监督和群众监督。县领导小组办公室要注重发挥民主监督的作用,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进行事前审议、事中监督、事后评议,保证公开的真实性、可靠性。

第二十二条行政机关定期向本级或者上级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工作领导小组报告本机关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工作。

第二十三条县领导小组办公室定期向人大报告工作,并向政协通报情况。

第五章责任追究

第二十四条建立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投诉处理制度。县领导小组办公室公布举报电话,及时处理群众投诉,反馈投诉处理意见,保障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工作健康开展。

第二十五条行政机关违反本规定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权向行政机关或者县监察部门投诉。接到投诉后,有关机关应及时调查处理,并给予答复。

第二十六条行政机关违反行政权力公开有关规定要求的,县推进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和县纪委、监察局有权责令其限期改正。

第二十七条县政府和行政授权的县直行政事业单位、乡镇人民政府以及行政授权具有行政职能的基层站所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推进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工作制度,具有下列情况之一的,追究其主要领导、主管领导和直接责任人的责任:

(一)未将应当公开的事项及时公开的;

(二)行政权力公开的内容不全面、不真实的;

(三)不按规定的公开方式公开应当公开的事项的;

(四)公开的范围与行政权力涉及的范围不一致的;

(五)不能按照已经公开的权力运行程序行使权力,擅自增加办理程序、办理条件或延长办理时间的;

(六)在权力运行中不正确行使权力,不作为或乱作为,造成不良影响或严重后果的;

(七)对本机关行政权力公开的载体未按规定及时更新的;

(八)擅自将不应公开或涉密的事项进行公开,造成不良影响或严重后果的;

(九)对因责权不明、公开运行不力而导致违纪违法案件发生的。

(十)对于监督检查机关责令整改的问题,拒不整改的;

(十一)投诉处理不及时,不向群众公开处理结果,酿成集体上访和群体性事件的;

(十二)其他违反行政权力公开有关规定的行为。

行政机关违反前款规定需要给予通报批评的,由县级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工作领导小组决定;对有关责任人员的责任追究,由县纪委、监察局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制定具体责任追究办法依法追究。

第六章附则

第二十八条 本办法实施中的具体问题由县推进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县纪委、监察局负责解释。

第二十九条行政机关应当依照本规定,结合本单位的实际,制定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工作的具体实施办法。

第三十条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五篇:关于规范全县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工作的暂行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加强对行政权力运行的监督和约束,确保我县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工作顺利、健康开展。依据《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中国共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和县委、县政府批转县纪委、监察局《关于开展推进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工作的意见》,结合本县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推进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必须坚持依法公开,真实公开,及时准确,注重实效,有利监督的原则。

第三条推进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的基本要求是:

(一)强化对行政权力运行的监督,有效遏制消极腐败现象;

(二)提高依法行政水平,严格依法管理;

(三)提高工作效率,方便基层、企业、群众办事;

(四)进一步落实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制度;

(五)以群众满意不满意为衡量工作好坏的重要依据。

第四条县、乡人民政府和具有行政管理职能或行政授权的县直单位、基层站所,都必须推行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工作。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工作的范围是:

(一)县政府本级(县长、副县长);

(二)行政授权的县直行政事业单位;

(三)各乡镇人民政府;

(四)具有行政权力或行政授权具有执法资格的基层站所。

第五条各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本机关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负责依照本办法推进本机关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工作。

第二章行政权力公开的内容

第六条除涉及国家机密外,要求公开透明运行的所有行政权力,都要将相关法律政策依据、条件、办事程序和办理结果以规定方式公开,包括:

1、行政许可权及非行政许可的审批权;

2、行政处罚权;

3、征税权;

4、行政事业性收费权;

5、人员录用、调动、任免、奖惩等管理权;

6、大宗物资采购、工程招投标、国有土地出让、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和产权交易、各类财政性资金及其他公共性资金分配使用等重要方面权力的行使;

7、其它依法实施的行政权力。

第七条公开办事人员姓名、职务、岗位职责。机关工作人员办公桌上应统一放置有本人相片及姓名、职务的标示牌,在工作时间统一佩戴有本人相片及姓名、职务的胸牌、胸卡。行政执法人员的相片、姓名及执法证号(或代码号)要上墙公开。

第八条公开权力运行程序。对经县推进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县领导小组办公室)清理审核后所行使的所有行政权力,各单位要逐项登记,编制目录和单项职责流程图,及时向社会公开。

第九条公开办公办事制度。各单位的行政职能、科室设置及分布、办公电话;保留的行政许可、审批事项的办事依据、办理条件、工作纪律、服务承诺、违诺责任追究等;行政处罚、行政事业性收费的依据、项目名称、标准、范围等,均要公开。

第十条公开办事时限要求。凡法律、法规、规章已明确办事时限的,各单位的办事时限要比法定时限再缩短三分之一以上;法律、法规、规章没有规定办事时限的,必须结合工作实际,明确办结时限,尽可能规范审批环节,简化办事程序,优化办事规则。

所有行政许可权行使单位均要实行行政许可《受理通知书》制度。对于符合规定、手续齐全的,要马上办理;不能马上办理的要限时办理;在规定时限没有办结的,要向管理相对人说明原因。

第十一条实行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的单位所有

公开的行政许可、审批内容必须具备以下要素:

(一)办事依据,即办理事项依据的法律、法规、文件等;

(二)办事职责,即部门的职权范围和责任;

(三)办事条件,即办理时限及办理要件等;

(四)办事程序,即提出申请、窗口受理、组织论证、部门审批等流转过程;

(五)办事时限,即法律、法规和规章明确的时限,或本部门结合部门自身实际制定的时限;

(六)办事纪律,即工作人员在办理事项中应遵守的纪律及违纪应受的处罚;

(七)办事结果,即事项办理的结果或不能办理的理由;

(八)服务承诺和对违诺违纪的监督方式、处理结果等。

第十二条凡进入县政务大厅、设立办事窗口的单位和部门,要严格实行限时办结制、工作无缺位制,推行“一站式”服务,切实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

第十三条行政机关履行法定职责所形成的文件和档案,应当依照有关规定及时移交县设立的文件中心和档案机构,并及时在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网上公布,供公众查询利用。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要求查询、复制应当公开的行政权力事项的信息资料的,相关行政机关应当依照相关规定提供协助。

第三章行政权力公开的方式

第十四条行政权力公开的基本形式有:

(一)通过公开栏、公开板、宣传资料和《办事指南》公开;

(二)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公开;

(三)通过新闻发布会、民主评议会、征求意见会、质询听证会公开;

(四)运用电子屏幕、触摸屏、办事窗口等形式公开;

(五)利用适合行业和工作特点、群众喜闻乐见的其他形式公开。

第十五条行政权力公开的特殊载体:

(1)行政审批服务中心(政务大厅)。进入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办理的审批项目,由进驻部门通过电视、宣传资料、办事指南等方式向社会公布各自的审批项目、办理条件、程序、要求、时限及收费标准等内容,并作出承诺。

(2)网络公开。网络公开的内容,要与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工作的其它要求相呼应、相统一。涉县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网,由县信息中心具体负责网站的维护、更新与管理;行政审批、政府采购、建设工程招投标、经营性土地出让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专项资金分配使用、产权交易、公务员录用管理和城市规划等八条重点网络由牵头单位各负其责,并明确专人做好网络的维护、更新与管理。

第十六条直接受理单位和个人各类申请的行政机关,应在主要办事场所以适当的方式将应当公开的内容公布,便于前来办事的人员查询。

第十七条公开的事项内容发生变化的,行政机关应当即时更新相关信息和资料,保证信息资料的有效性和准确性,避免误导公众。

第四章组织实施及日常监督

第十八条县推进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指导、协调、监督行政权力公开工作的有关事项,具体工作由办公室组织实施。县纪委、监察局负责全县违反推进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工作行为的监督检查、责任追究工作。

各单位的推进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本单位行政权力公开的组织、指导、协调、监督工作。本单位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对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工作负全面领导责任。

第十九条实行绩效考核制度。绩效考核由县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组织监察、人事、法制等有关部门参加,每年进行一次,分组织考核和民主评议两部分。绩效考核结果将作为对各乡镇、县直各有关单位综合考核的一项重要依据。

第二十条县推进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工作领导小组聘请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其他人士担任行政权力公开监督员,参与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工作的监督检查。

第二十一条各单位推进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工作,应自觉接受党内监督、人大

下载国务院:推动建立公开透明规范完整的预算体制(5篇材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国务院:推动建立公开透明规范完整的预算体制(5篇材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