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团建典型材料
渭源县清源镇团委材料
清源镇位于渭源县县城所在地,下辖2个居民委员会,25个村委会,共有团支部36个,团员368人,其中农村团员257人,学生团员23人。28岁以下青年8933人。近年来,镇团委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团县委的帮助指导下,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党建带团建,立足于全面提升团干部整体素质,焕发基层团组织活力。以服务青年成长成材、服务新农村建设为主线,狠抓了农村基层团组织建设,使基层团组织的活力和凝聚力得到有效提升。
一、党团共建,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加强团的基层团组织建设,基础在支部,重点在团员,核心在团干部。团组织建设特别是农村团组织建设是共青团工作的基础和保障,做好新时期的党建带团建工作,是加强团的基层组织建设的有效手段。
工作中,我们积极争取党政领导的支持,坚持以党建带团建,以团建促党建,紧紧围绕全镇党政中心工作,把团的基层组织建设纳入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总体格局。用抓党建的方法抓团建,分类指导,重点突破,整体推进,切实理顺党建与团建的关系。既听从指挥,强调在实际工作中党对团组织领导和带动的重要性,同时也主动争取党组织的支持和帮助,牢记“永远跟党走”的使命,走出团的小天地,步入社会大环境,使团的工作得到社会的认同与接受。
在不断强化自身建设的同时,及时了解党组织的工作意图,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党团组织的有关文件精神,配合党和政府的重点工作,结合自身实际开展相关活动,并经常向党政领导请示汇报,听取他们对共青团工作的指导。组织团员干部听取镇党委、政府开展的党的理论进乡镇系列报告会。结合县委县政府开展的“创先争优、干部作风建设、三送三问三提高两密切一推动”活动的开展,送政策、送技能、送文艺、送健康进农村,关注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等弱势群体和重点人群,得到群众的肯定和一致好评。
二、格局创新,扎实开展“桥头堡”前移工作
为了增强团的工作力量,拓宽联系青年的渠道,切实把共青团工作的“桥头堡”前移,2011年在团县委的统一安排部署下,按照团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乡镇、街道团的组织格局创新工作的指导意见》和《甘肃省乡镇团的组织格局创新工作实施方案》文件精神,认真开展了镇团委的组织格局创新工作。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此项工作,专门召开会议进行了研究讨论,成立了领导小组,从一开始的宣传动员、制定工作方案、推举参会代表、筛选确定候选人到最后的选举,每一步每一个过程都行进协助和指导。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之下,2011年8月6日上午,我镇召开了团员代表大会,经各团支部推选的63名通过民主选举,产生了9名清源镇团委新一届委员会委员,这9名委员中有政府工作人员、大学生村官、小学教师、农村青年岗位能手和企业员工,9人均具
有大专以上学历,其中女性为5人。团市委张振亚书记出席代表大会,并做了重要讲话,指出了此次团代会召开的重要意义,对我镇开展的组织格局创新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号召全镇青年团员坚持发扬优良传统,抢抓机遇,求真务实,锐意进取,不断开创全镇共青团工作的新局面。
三、创新理念,延伸团建工作层面
基层团支部普遍存在班子配备不齐不强、年龄偏大、文化素质不高、活动开展不力等问题。我们拓宽思路,创新理念,紧紧抓住农村“两委”换届的有利时机,于2009年年底开展了团支部集中换届工作。按照团县委的安排,提出了在到村任职大学生、青年岗位能手、回乡知识青年、优秀党员等人员中选任团支部书记,并且村团支部书记进村级两委班子的的建议,得到了镇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在换届时,采取组织推荐、个人自荐、组织考察、乡镇党委任命或选举的方式开展选任工作。对新任团支部书记的人选,提出了明确标准和要求,切实做到了“高进、严管、优出”。通过一个多月的工作,全镇36个团支部全部配备了团支部书记,其中大学生村官2名,教师2名,企业职工3名,青年乡土人才12名,大专以上学历10人,女性11人。通过换届,团干部队伍进一步优化,大大激发了基层团组织活力。
几年来,我镇团委努力延伸团组织在非公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中的覆盖面,先后新建协会、合作社团支部3个,非公企业团支部3个,创建青年文明号2个。
在“推优”入党工作方面,进一步完善团员推优制度,把团组织作为党培养干部的基地,近年来,向党组织推优50余名,尤其是把优秀团支部书记作为团的重点“双推”对象,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培养推荐,使他们尽快脱颖而出,增强了团员青年的政治荣誉感,激发了他们学习、工作、创新、创效的积极性。
四、加强阵地建设,实现青年致富愿望
镇团委组织各团支部对全镇团员青年的情况进行摸底,了解了现今青年的致富愿望和优秀青年的组成和分布状况,在农村团员青年中广泛开展学习先进文化、学习科学技术、用好科学技术活动,以满足农村青年增收致富的需求。利用全县开展的三送三问三提高两密切一推动活动,协同镇畜牧兽医站、镇农林服务站技术人员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先后举办专业技术讲座10余次,发放科技明白纸10万余份,有效地激发了农村团员青年学科技、用科技热情。积极协调县农行、县信用联社、县邮政储蓄银行,利用渭源青年创业贷款亿元金穗扶持计划,争取到信贷200余万元,解决了青年制约创业的资金瓶颈问题。在全县开展的“三创”活动中树立了2个创业典型,创建青年创业见习基地2个,使广大青年看到了创业的前景。同时,在团县委的组织和帮助下,把印发的劳务输出信息下发到村、社,张帖到街道,累计组织劳务输出1000多人次,为农民创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近年来先后有7人被分别评为全县优秀青年企业家、青年致富
能手、致富带头人和优秀务工创业青年。
同时,为了丰富农村青年的文化精神需求,以县文化局创办的“农家书屋”为依托,在全镇13个村创办了文化书屋,开展了读书活动。截止目前,各村团支部协助各村委会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文化体育活动10余场次,农村青年参加义务劳动3000多人次,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五、预防为主,优化青少年成长环境
镇团委成立了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领导小组,在镇司法所和镇综治办的协助下,配备了7名中小学法制副校长,并多次开展青少年安全知识宣教活动,切实加强了青少年法制教育。同时,在镇综治办的协助下,开展了校园周边安全治理工作。
深入开展“青少年远离毒品行动”,制定经常性青少年禁毒教育制度,镇团委在“6.26”国际禁毒日利用学校开展了禁毒宣传教育活动,并在各村主要路口刷写宣传标语,形成了有效的舆论宣传氛围。
以“保护母亲河”和“六一”儿童节等为契机,广泛开展青少年道德实践活动,教育青少年争做“四有”新人。结合镇党委、镇政府的春节走访慰问活动开展了“关爱农村留守儿童”活动,同时全镇各村深入农户统计留守儿童,以便及时帮助解决他们的难处,使他们健康快乐的成长。
六、参与公益,实现良好的社会效益
在搞好基层组织建设,广泛开展社会活动的基础上,我们要求广大团员青年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中充当生力军,倡导文明新风,树立青年群体良好形象。特别是农村团员干部在产业结构调整、计划生育、综合治理等各项工作中发挥了生力军作用。2011年4月份和10月份配合镇党委、镇政府积极组织广大团员开展春季和秋季两次植树造林活动,两次活动中团员青年和青年志愿者积极性很高,共栽植沙棘、榆树苗木18万株,完成面山绿化和退耕还林补植补造1400余亩,为进一步改善我们的生态环境出了一份力,陶冶了广大团员青年的情操,增强了生态、环保意识。在2011年全县开展的三送三问三提高两密切一推动活动中,来自县中医院、镇计划生育服务站、镇文化站、镇农林服务站的志愿者们集中开展了健康义诊、妇幼知识培训、送文化下乡、送农业科技知识下乡等活动,弘扬了志愿精神。镇团委还积极组织广大团员干部开展为玉树、舟曲灾区,向困难职工、白血病患儿捐款、献爱心活动,累计捐款3万余元。
总之,近年来,清源镇团委认真学习了党的各项会议精神,密切联系青年,服务青年和学生,为当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贡献。当然,我们要正视存在的弱点:一是农村的团建工作还比较薄弱,各项工作开展的不平衡,少数团干部的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二是团员发展进度缓慢,流动团员管理困难;三是缺乏开拓进取的精神,缺乏新思维、新路子;三是缺乏资金,影响了一些重要活动的开展。今后要在这些方面多下功夫。
第二篇:王村中学团建典型材料
王村中学团建典型材料
近年来,在上级团委和学校党支部的直接领导下,校团委紧紧围绕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总目标,依靠团支部和广大团干部,组织开展了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各种教育活动,使广大团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团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不断增强,下面就近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大力加强团的思想建设,不断提高团员青年的思想政治素质。第一,把对团员青年的政治方向教育,摆在思想教育的首要位置。组织“一学一做”学习,广大团员青年进一步认清了形势,提高了认识,明确了方向,充满了信心。学校团委成功地举办了多期入团教育培训班,对品学兼优、有入团要求的同学进行了党、团的基本知识和共产主义理想教育。
第二,坚持不懈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充分利用升国旗仪式、团员宣誓仪式,利用传统节日,通过举行演讲比赛、团知识竞赛、歌咏比赛以及黑板报、手抄报评比,加强了对团员青年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精神的培养。第三,深入持久地开展学雷锋送温暖活动。
第四,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形成良好的育人环境。第四,加强对团干部的教育培养,不断提高其工作能力。第五,做好团员发展工作,不断壮大团员队伍。
二、今后团的工作展望与努力方向
第一,要坚持把学习党、团基本知识摆在共青团的首位。第二,引导广大团员青年勤奋学习,苦练本领,立志成才,加强团员先进性教育。
第三,优化育人环境,创建活泼向上的校园文化。
第四,促进团组织内部结构合理化,提高团组织的工作水平。让我们在上级团委和学校党政领导的正确领导下,上下一致,同心同德,开拓奋进,为王村中学的美好明天而努力,为实现伟大祖国梦而奋斗!
第三篇:交通系统团建典型经验做法
交通系统团建典型经验做法
在强化政治引领上务实功。坚持政治建团和思想立团同向发力,把学习贯彻思想作为青年理论学习首要任务。推动青年干部列席厅党组中心组学习形成制度、成为常态,*年共组织*期青年理论e家学习会,组织开展全厅“学百年党史,建交通强省”主题团课,带动全厅各级团组织青年大学习,厅青年理论学习小组在《七月风》、*机关党建网发表理论文章近*篇,厅团委负责人参加团中央调学获中央团校优秀学员。
在大抓基层基础上出实招。坚持党建带团建,利用智慧团建系统,加强全厅团组织基层基础建设,督促基层团组织按期换届,实事求是开展定标定级、星级评定,切实做到底数清、情况明。认真做好共青团员发展和推优入党工作,*年,发展团员*人,推优入党*人。加强青年干部道德建设,举办道德讲堂,专题辅导新时代道德纲要,交通青年开展“以德润身,强国有我”学习交流,厅党组主要负责人及在肥厅领导全部出席。坚持主动作为,厅党组高度重视团青工作,专门听取汇报并研究团青工作。
在充分发挥团青作用上见实效。坚持团结青年、服务青年、依靠青年,用心用情做好团青工作。近年来,我厅集体、青年干部个人每年受到省部级以上各类表彰*个以上。扎实开展“青春志愿行、温暖回家路”等志愿服务,“爱心驿站,情满旅途”志愿服务获省直机关十大志愿服务品牌。连续*年组织开展“梦想课堂”志愿服务活动,今年我厅梦想课堂活动被省文明委列为*年精神文明建设重点事项,活动开展受到新华网、*日报、人民网广泛宣传报道,新华网客户端点击量近*万。
组织厅青年党团员开展调研实践活动,连续*年荣获省直机关二等奖。*年,全厅新增*个全国青年文明号、*个省青年文明号标兵、*个省青年文明号、*个省直机关青年文明号先进集体;多个团组织和团员获团省委、省直团工委表彰;*名同志获“*好人”“省直机关青年岗位能手”“省直机关敬业奉献道德模范”称号,向省直团工委推荐*名“省直机关十大杰出青年”候选人。*年,*名青年干部分别入围全省青年岗位能手、全省向上向善好青年,目前正在公示。
第四篇:城关街道三和社区团建工作典型材料
强化引领 突出重点 共促基层团建新发展
——昌乐县城关街道三和社区团建典型材料
◆单位简介
城关街道三和社区地处昌乐县城西部,位于宝通街以东,利民街以南,三和街以北,青年路以西,由城关街道原砚家河、高家河、申明亭、田老等7个自然村合并而成,现有常住居民1082户,3393人。社区是按照上级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指示精神建设的新型农村社区,规划占地400亩,共分三期进行建设。目前,一期、二期已建成单体住宅楼275座7.2万平方米,入住居民100余户,三期建设10万平方米的多、高层住宅楼,已开工建设10座多层,建成后能实现7个村的居民集体入驻,可集中居住人口4000余人。
社区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完善社区功能,逐步完善了“三组织一体系”(即社区党组织、社区自治组织、经济组织和服务体系)的工作格局,其经验做法得到了国家有关部委以及省、市、县领导的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并指出其代表了中国农村社区的发展方向。社区先后被评为“潍坊市新农村建设示范点”、“潍坊市基层党组织建设示范单位”等荣誉称号,并为全省农村社区建设现场会提供了现场。在加快基础建设的同时,社区大力实施党建领航、团建争优、社企共建战略,不断加强基层团组织队伍建设。目前,三和社区团委共有成员10人,现有团员208名,下设8个团支部。
1◆工作特色
近年来,三和社区团委结合社区党委中心工作,大力实施了“党建领航、团建争优、社企共建”的基层团建新思路,通过社区党建带动团建、社企联建互促,进一步延伸了团的工作触角,扩大团组织覆盖面,使基层团建达到了基本组织健全完善、基本队伍坚强有力、基本活动务实有效、基本制度科学管用、基本保障稳定可靠的工作目标,大力推进了基层团组织建设。
◆主要做法
近年来,社区团委认真贯彻落实各级团委关于加强基层团组织建设工作的方针要求,以扎实开展农村团建“两强两带”工程为指导,通过五抓五促,不断提升社区团组织阵地的工作水平,进一步增强了基层团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抓班子建设,促社区团建。社区积极拓宽选人用人渠道,大力选拔工作能力强、群众基础好的优秀青年担任社区团组织负责人。在最新一届团委班子成员中,有5名热心教育事业、关心孩子成长的优秀退休教师和2名优秀大学生村官担任了委员和五老志愿者职务。在农贸城等团支部,选拨、推荐了大批团员青年在岗位上得到了锻炼,极大的提升了团干部的工作能力。同时,积极开展社企联建工作,分批分阶段
在社区的企业等“两新”组织中开展团支部联建,先后与英轩实业有限公司团委、清林园餐饮有限公司团支部建立了共建关系,输送了大批优秀青年到社区企业中进行锻炼、培训、就业,不仅增强了青年的创业奉献意识,发展成才意识,同时,也为广大青年成才成长,就业创业搭建了广阔平台。
抓队伍建设,促社区团建。按照有一个过硬的团委书记和团组织班子;有一支充满活力的团员队伍;有一支稳定的青年志愿者队伍要求,三和社区团委切实加强社区团组织队伍建设,注重在致富带头人中选拨优秀青年充实到团组织队伍中来,为共青团发展储备力量,目前,已有天地神农瓜菜合作社负责人、昌乐农贸城青年创业代表等10余人被吸收到团组织队伍中来。围绕青年创业就业工作,社区加大对“青年星火带头人”、青年农民特别是失地农民的培训力度,组织开展各类实用技术培训、与杰出青年座谈、青年创业讲座等活动10余次,先后有200多名社区青年接受了培训,100多名青年在昌乐农贸城、英轩实业等成功就业,切实提高青年农民的致富能力。
抓阵地建设,促社区团建。充分整合社区资源,按照“有场所、有牌子、有必要设备、有制度”的标准,在社区内建立了图书室、电子阅览室、活动室、知心爷爷奶奶谈心室、志愿者活动室、团员活动室、关工委办公室等活动场所,为青年提供了高档次活动阵地。开通三和社区QQ群和飞信群,方便青少年进行网络沟通,拉近了与青年间的关系,为青年提供了交流的网络阵地。积极与北关创业辅导基地团支部联系,先后为社区青年开辟了大学生就业见习基地,青年创业园、青年就业创业培训基地,给社区青年打造了创业的阵地。
抓项目建设,促社区团建。在项目建设推进过程中,三和社区坚持党建带团建工作思路,横向联络相关单位团组织,纵向联系街道团工委,形成了街道团工委、社区团委、单位团组织互动互助,共建共享的良好局面。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吸引就业门槛低,带动能力强的项目落户社区,为青年提供就业机会。先后引进了投资近50亿元的昌乐农贸城、田禾国际农副产品交易中心、国际商贸城、清林园酒店、英轩实业等10多个三产服务业项目,提供就业岗位5000余个。积极开发文化娱乐项目,由社区团委牵头,成立了三和社区书画好者协会和文艺表演队2支,汇集40余名文艺书画爱好者,定期在社区开展活动,丰富社区的文化生活。定期组织篮球比赛、象棋比赛等活动,不断丰富社区内青年的精神文化生活,形成了文明健康的生活风气。
抓志愿者建设,促社区团建。充分发挥志愿者在基层团建工作中的作用,大力开展志愿者活动,在社区团委的努力下,三和社区通过社会招募、网络招募等模式,先后招募志愿者100余名,组建了科普志愿者、老年志愿者、五老志愿者等6支各具特色的志愿者服务队伍,定期为社区居民开展
卫生清扫、特困子女帮扶、扶弱助残等义务服务活动。组织开展读书捐书活动,为社区图书室充实书籍300余册。与街道卫生院合作,常年开展送医疗进社区志愿服务,为孤寡老人、留守儿童等群体提供医疗保障。五老志愿者每天都会安排专人接待咨询青年,帮助他们解疑答惑,健康成长,已累计接待青年儿童100余人。科普志愿者积极联系相关单位,邀请科协为社区青少年讲解科普知识,已举办科普宣传讲座5场,极大丰富了社区青少年的课外生活。切实将志愿者服务融入到了社区发展的各个环节中,全力服务社区建设。
第五篇:团建
基层团建工作的思考与建议
——禹城市中街道办事处团委
现状:市中街道办事处,目前“两新”组织单位达2400余家,其中企业400余家,以小企业居多,个体工商户可达2000余家。团员青年数量较大,来源范围较分散,通常来自社会的各个层面,有少量的大学生和普通农民工,来源渠道的多样化及年龄、学历层次的差异致使这部分人员综合素质参差不齐。近年来,我处根据上级相关要求,针对街道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分类引导,引导带动“两新”组织群团组织组建工作,并充分发挥“党建带团建”的积极作用,使“两新”团组织不断壮大。在服务群众,促进企业发展,促进双拥工作,凝聚百姓共创和谐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树立了良好形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但是,在实际工作开展中我们也切实体会到,由于街道“两新”组织其客观存在的变化大,规模小,差异大,多样性地特征,较传统领域团建工作面临困难较多,其特殊性和复杂性致使“两新”团组织工作实际开展存在诸多制约因素和薄弱环节。
主要存在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从“两新”组织企业内部来看,团员队伍发展滞后。街道“两新”组织企业多半是小企业,或个体工商户,其生命周期较短,由于受拆迁、扩大、停业、转型等因素影 响,员工流动频繁,员工队伍自然不能稳。因此“两新”组织员工流动快,往往使团员青年找不到归属感。此外,受企业规模、行业、管理方式、经济效益等方面影响,企业主及员工素质差异性大。一些企业主缺乏政治认识,政治参与,政治要求的认知,对“两新”团组织建设工作思想认识不够。企业员工受企业文化及自身素质的影响,其“受雇于人”、“受制于人”、“我干活你给钱”观念根深蒂固,政治上进心弱,思想和心态较复杂,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两新”团组织队伍建设的步伐,影响了党员发展工作的积极性。
(二)从党组织政治引领工作来看,思路不清,凝聚力不强。基于“两新”组织其特有的经营机制,客观上不可能配臵专职工作人员对团员队伍建设进行管理工作,一些制度缺乏可操作性,工作难以落到实处,对“两新”组织政治引领作用发挥不明显,其在工作方式方法上也过于单一,不够灵活。至使企业员工缺乏对组织的认同感,加入团组织积极性不高,同时,由于“两新”组织团支部成员的分散性,团员之间疏于联络,缺乏交流学习及信任感,对培育高素质,凝聚力强的团员队伍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影响。
(三)“两新”组织团组织覆盖率不高。根据“两新”组织现状来看,群团组织覆盖率不高,不能充分有效发挥团组织的服务引导作用及推优职能。由于我处近几年城中村改造,城市社区化建设刚刚起步,一些由农村刚刚组建起来的 社区,比如马庄、后寨子、城角韩社区等较之几个像安居、湖滨、洛北花园等发展成熟的城市社区来说,其在管理、建设、服务等各方面,亟需引导,各方面服务需求显而易见,自身能力建设有待提高。充分发挥群团组织其吸引凝聚作用,吸收众多游离于团组织之外青年,不断拓宽入党积极分子入党渠道,实现群团组织推优入党职能作用,成为社区建设的客观需求。
推进工作落实的具体措施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确保“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深入开展。形成统一领导、统筹协调、具体负责、协同配合的领导体制,把“两新”组织团建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认真研究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落实办事处主要领导带头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全体成员合力抓的责任制度。建立健全团委成员联系“两新”组织团建工作的制度,团委领导班子成员分别确定1-2个联系点,并努力把联系点建成示范点,以点上经验推动面上工作。结合办事处实际,加快推进“两新”组织团建工作机构的组建和工作开展,按照有利于推动工作的原则,设立“两新”组织团建工作专门机构,以加强对“两新”组织团建工作的具体组织协调和指导工作。同时,要抓好分类指导,根据农村、社区、学校、企业等不同领域、不同地区、不同行业和不同单位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和措施,在各个层面有突破性的开展工作。
(二)要注重依托社区管理工作,实现“两新”组织团建工作全覆盖。大量的“两新”组织资源集聚在社区,社区是实现“两新”组织团建工作全覆盖的基础阵地。调研中发现,我处社区正处于农村变社区,社区城市化管理的雏形阶段,这就决定了社区管理工作的不成熟性。这种不成熟主要表现为社区服务水平低下且项目单一,街道对社区单纯的直接管理与任务指派,无法提升社区自制能力。要改变这种现状,一是要不断壮大社区群团组织。充分利用团组织吸引凝聚大量青年,并充分利用其推优职能,挖掘发现优秀青年,积极吸纳入党积极分子。同时,利用群团组织的优势,在每个社区争取发展1-2支青年志愿者队伍,不断优化社区管理服务水平。二是要推动综治工作进社区“两新”组织,提升“两新”组织对社区管理工作的参与度。社区综治工作,是街道维稳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社区“两新”组织为载体,强化“五进活动”(平安创建、法律服务、纠纷调处、治安管理、安全生产进“两新”组织)为着力点,提升“两新”组织对综治工作的满意度,不仅可以实现从“小盲区”到“全覆盖”的转变,也有利于不断提升“两新”组织在社区管理工作的重要地位,从而进一步提高吸引凝聚力,实现队伍不断优化、壮大。三是要注重借助外脑实现社区与农村、企业、学校“两新“组织的交流互动,不断开拓社区“两新”组织的视野度,促进提升社区管理化水平。
(三)通过开展丰富活动,创新“两新”组织培育管理的方式方法,不断增强自身活力。结合“两新”组织的特点,应注重发挥团组织协调各方的优势,协调有关部门为“两新”组织发展服务,努力优化外部发展环境。结合“两新”组织发展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活动。引导团员青年学政治、学文化、学管理、学技术,激励团员青年在本职岗位发挥表率作用,争当推动“两新”组织改革发展的带头人。组织开展科技攻关、劳动竞赛、技能比武等活动,充分调动团员青年干事创业的积极性。有针对性地开展主题实践活动,通过举办读书、读报、知识竞赛等活动,激发党员的责任感和自豪感,增强团员青年与企业的认同感。围绕维护各方合法权益开展活动,不断增强团组织自身建设,彰显活力。
(四)加强队伍建设,全面提高团干部队伍素质。一是要加强“两新”组织流动指导员队伍建设。从办事处垂直部门,大企业、学校等单位灵活抽取一部分思想政治过硬,业务能力强,创新意识强,本身素质过硬的优秀工作人员,组建一支精英指导员队伍,为不同领域“两新”组织团员组建工作队伍输入新鲜血液,协助办事处团建工作人员定期深入农村、学校、企业、社区开展相关宣传教育,业务培训等活动,为基层团支部组建工作营造氛围,夯实基础。二是探索建立一支团建工作志愿者队伍。根据“两新”组织单位“多、小、散”的特点,把热心团的工作的团员青年作为团建工作 志愿者,深入到社区“两新”组织中,宣传政策、沟通信息、反映诉求、维护稳定、促进和谐。三是加强农村团支部书记队伍建设。农村团干部较大企业,城市社区的团员骨干来说,由于其教育程度不高,村庄发展滞后等实际情况,往往无法应对工作上缺少办法、活动上缺少经费的困难,对此,我们要加强对这些团务干部的业务培训,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和工作水平。同时,要帮助他们解决各种实际困难,使他们感到工作有动力,手中有资源,职业有前途。
(五)注重“两新”组织团员的教育管理,结合科学发展观,扎实开展各类创先争优活动。根据市委的相关要求,在“两新”组织中扎实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一是要认真总结调研经验,在“两新”组织中深入开展科学发展观学习教育活动,并结合“两新”组织其小型、业余、分散、多样的实际情况开展各类创先争优主题活动。二是要组建、发挥团员青年志愿者队伍的作用,为“两新”组织提供“菜单式”、“滚动型”服务,在“两新”组织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三是要以先进典型引路。深入挖掘一批在不同岗位上作出贡献的优秀团员青年;弘扬一批爱岗敬业、技能过硬、关心社会的青年致富能手。通过各类创先争优活动的有效开展,不断加强“两新”团组织自身能力建设,不断增强其自身吸引凝聚力,从而增强基层团组织活力,实现“两新”团组织培育管理的新跨越。
1、团组织阵地建设不健全。调查中发现,90%以上的乡镇都配有专门的团的工作办公室和活动阵地。但在村一级,由于村两委的办公阵地建设有限,大部分村都没有专门的办公室场所,有专门的团支部办公室和活动场所村的不足30%。村一级团支部有组织无阵地,有班子无场所的情况比较严重。
2、团干部年龄普遍偏大。目前,由于大量农村青年离家外出务工,留守的大多为老、弱、幼人员,村一级团的干部年龄普遍较大,团支部负责人年龄平均在30-40岁之间,少部分村团干部的年龄甚至超过了45岁以上。如郧县杨溪铺镇一个村团支部书记年龄为47岁。
3、团的工作经费缺乏保障。乡镇和村一级团组织的工作经费来源渠道单一,绝大多数村及机关单位没有将团的经费列入支出预算。乡镇团委的经费主要是从团费中来,靠开展活动拉赞助十分困难,工作费用相当紧张。
4、团干部兼职现象比较普遍。现在乡镇和村一级的年轻人都比较少,而且加之乡镇综合配套改革,精简了一批干部,工作人员比较紧张,大多数乡镇和村的团干部都身兼数职,特别是在村一级,团的主要负责人主要由村党支部书记或村“两委”委员兼任。多数团干部分别兼有办公室、组织、综合治理、计划生育、武装、妇女或工会等方面的工作,而专职的团干部很少,导致了团干部的精力有限,开展团的工作也相对有限。
5、团组织发挥作用不明显。现在农村青年少,大部分青年都外出务工,留在家的主要是“386199”部队,乡镇一级职能在农村税费改革后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服务青年和服务党政中心工作上,乡镇团委和村级团支部难以找到青年所求、党政所需的结合点,团组织发挥的作用有限,出现了青年需要的,团组织做不了、做不好,团组织要求的,青年不愿做的矛盾。
(二)街办(社区)团建工作。
1、街道团委在社区团建工作中的核心作用没有很好地发挥。面对共青团的开放性、社会化发展对团的传统工作模式和资源获取方式带来的新冲击,部分街道团委仍以不变应万变,不能充分有效地协调本辖区内社区单位和团员青年的活动,更没有制定出切实有效的应对措施和工作机制,共青团组织在社区团建这一块显得没有 抓手和力度。
2、团建工作覆盖面较小,团员意识淡化。社区团组织对本辖区内的团员青年不能有效地进行组织和管理,致使团员流失现象严重。特别是随着进城务工青年、待业青年、下岗青年等青年群体的出现,给社区团员的教育管理带来了巨大的压力,甚至出现了一些空档。出现了团员找不到团组织,成为“档案团员”的现象,导致团员意识在无拘无束中逐渐淡化。
3、团建工作的薄弱环节较多。社区团建工作组织形式单调、手段缺乏、力度不够,没有依据青年需求的前瞻性和实用性特点来开展工作。社区团建工作仅仅停留在收缴团费、义务劳动、开展简单活动等一些基础性工作,没有把团组织的优势充分利用起来,缺乏社区团建工作的有效载体。
4、文化设施和文化阵地严重不足。社区现有的文化场所和设施建设率和利用率都十分有限,对青少年的吸引力也不强,而网吧、迪厅、游戏室等场所则成了社区青少年业余活动的主要阵地,一些青少年长期沉缅其中,荒废学业,有的甚至酿成了家庭悲剧。
5、团组织建设缺乏科学、规范的制度和法规保障。在社区团组织中,团干部普遍感到团建工作不知从何入手,既缺乏必要的理论指导,也缺乏相应的法律、政策依据,导致社区团建工作仅凭热情和激情,规范化、持续性的运作方式没有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