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固定资产增值税
一般纳税人销售使用过的固定资产如何纳税
使用过的固定资产,是指纳税人根据财务会计制度已经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转型前,只对售价超过原值的固定资产征税,未超过原值的不征税。转型后,销售固定资产均应征税,其征税办法视情况不同而有区别。但需要注意的是房屋、建筑物等不动产的销售,以及企业整体转让的固定资产不征收增值税。
1.销售不得抵扣的固定资产按简易办法征税。一般纳税人销售自己使用过的属于不得抵扣且未抵扣进项税额的固定资产,按简易办法依4%征收率减半征收增值税。不得抵扣的固定资产包括:用于非增值税应税项目、免征增值税项目、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的固定资产,但不包括既用于增值税应税项目(不含免征增值税项目)也用于非增值税应税项目、免征增值税项目、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的固定资产;非正常损失的固定资产;非正常损失的在产品、产成品所耗用的固定资产;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的纳税人自用固定资产,纳税人自用的应征消费税的摩托车、汽车、游艇,其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
2.销售其他固定资产视是否已抵扣区别征税。自2009年1月1日起,一般纳税人销售自己使用过的其他固定资产,应区分不同情形征收增值税:(1)纳税人销售自己使用过的2009年1月1日以后购进或者自制的固定资产,按照适用税率征收增值税;(2)2008年12月31日以前未纳入扩大增值税抵扣范围试点的纳税人,销售自己使用过的2008年12月31日以前购进或者自制的固定资产,按照4%的征收率减半征收增值税;(3)2008年12月31日以前已纳入扩大增值税抵扣范围试点的纳税人,销售自己使用过的在本地区扩大增值税抵扣范围试点以前购进或者自制的固定资产,按照4%的征收率减半征收增值税;销售自己使用过的在本地区扩大增值税抵扣范围试点以后购进或者自制的固定资产,按照适用税率征收增值税。
小
第二篇:关于固定资产增值税论文
一、增值税转型的内涵与意义
现阶段增值税转型产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转型后规范的直接抵扣方法,购进原材料抵扣方法、购进固定资产进项税额抵扣方法均相同,这一转变使得税款的征收与缴纳变得更加简便。同时,固定资产入账价值的转变,消除了旧税法中存在的重复征税弊病,减轻了企业的增值税负,增进了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促进了设备与技术的更新。尽管在短时间内,增值税转型对于国家财政收入与涉税业务有很大的影响,但站在长足发展的角度,增值税的转型会更有利于财政税收的增加和固定资产涉税业务会计处理的简化。
二、固定资产增值税转型的会计处理
(一)固定资产进项税额处理
对于固定资产进项税额的会计处理,企业所购入的固定资产,根据增值税专用发票中注明的增值税额,借记在应交税费———进项税额的科目下,并根据增值税专用发票中所记载的应计入采购成本金额,借记固定资产的科目,应依据实际支付金额贷记应付账款。如所购入固定资产存在退货情况,会计处理则相反。对于企业自制固定资产,需要根据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增值税额,借记于进项税额。根据增值税专用发票所记载的在建工程成本,借记于在建工程,根据实际付款金额贷记在应付账款、长期应用款、银行存款等科目下。对于企业接受捐赠或企业投资人转入的固定资产,需要根据增值税发票注明的增值税额,借记于进项税额,已确认、扣除增值税额的固定资产,需要借记于固定资产科目。捐入代为支付的固定置产进项税额,需要将固定资产价值和增值税进行税额合并记录在代价营业外收入科目下。对于企业根据相关规定已经将增值税进项税额记入进项税额科目下的,如果存在固定资产专门用人与非增值税的免税、应税、个人消费、集体福利、非正常损失及不允许抵扣的项目,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应按照“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固定资产净值×适用税率”这一公式进行计算。
(二)固定资产销项税额处理
消费型增值税下固定资产销项税额中应税销售类的三种行为等于销售,即将这部分固定资产应用于免税项目、非应税项目、集体福利及无偿赠予。同样对于企业自制或委外加工的固定资产,会计销售类同样有三种行为等同于销售,即作为投资提供给个体经营者或单位、消费者个人消费、分配给股东,这几种情况下纳税人的交际应酬消费也包含于个人消费之中。
三、固定资产盘亏、报废的会计处理
对于企业固定资产出现损毁、报废等此类情况时,会计处理也应做出相应的改变,需将原来已经进行抵扣的进项税额转出,借记在累积折旧、固定资产清理的科目下,贷记在固定资产、应交税额—进项税额转出科目下,按照“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固定资产净值×适用税率”计算不得抵扣增值税额。当企业固定资产进行盘亏处理时,会计核算方面应该将已经抵扣的进项税额转出。在查实明确原因前,借记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固定资产损溢这一科目,贷记于固定资产、应交税费—进项税额转出科目。但需要注意的是,一些特殊情况下的固定资产涉税业务的会计核算不收增值税转型的影响。其中,租入固定资产、房屋或建筑此类的不动产、在营业税征收范围内的固定资产。租入固定资产又分为融资租入固定资产和经营租入固定资产两种。在我国税法制度中,将租赁视作应税劳务,出租方即为纳税义务者,融资租赁固定资产属于金融服务的范畴,租赁方则归属于服务业的范畴,上述两种租赁固定资产均适用营业税。与此同时,纳税人自用应征消费税的汽车、游艇等商品,进项税额在处理方案遵从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这一原则。
作者:董奕 单位:湖州中瑞税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
第三篇:山东省国家税务局关于加强增值税固定资产进项
山东省国家税务局关于加强增值税固定资产进项
税额抵扣管理的意见
【发文单位】 山东省国家税务局
【发布文号】 鲁国税函〔2010〕235号 【发文日期】 2010-05-31 【是否有效】 全文有效
各市国家税务局(不发青岛):
为进一步强化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以下简称纳税人)申报抵扣固定资产进项税额的监控管理,保障增值税转型成效,规范税收执法行为,现制定如下意见:
一、准确把握固定资产标准,严格划分抵扣范围
各级税务机关应根据相关税收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正确把握纳税人准予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的固定资产标准,确保政策贯彻落实到位。
(一)固定资产是指使用期限超过12个月的机器、机械、运输工具以及其他与生产经营有关的设备、工具、器具等。
不能移动或者移动后会引起性质、形状改变的财产,包括建筑物、构筑物和其他土地附着物以及以建筑物或者构筑物为载体的附属设备和配套设施不属于固定资产抵扣范围。其中建筑物、构筑物和其他土地附着物以及以建筑物或者构筑物为载体的附属设备和配套设施的范围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固定资产进项税额抵扣问题的通知》(财税〔2009〕113号)的规定为准。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固定资产进项税额抵扣问题的通知》(财税[2009]113号)规定,以建筑物或者构筑物为载体的附属设备和配套设施,无论在会计处理上是否单独记账与核算,均应作为建筑物或者构筑物的组成部分,其进项税额不得在销项税额中抵扣。
附属设备和配套设施是指:给排水、采暖、卫生、通风、照明、通讯、煤气、消防、中央空调、电梯、电气、智能化楼宇设备和配套设施。
因此,属于厂房附属设备和配套设施的照明灯具其进项税额不能抵扣。
(二)纳税人购进下列固定资产不得抵扣进项税额:
1.专门用于非增值税应税项目、免征增值税项目、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的固定资产;
2.非正常损失的固定资产;
3.应征消费税的汽车、摩托车、游艇;
4.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的其他不得抵扣的固定资产;
5.购进第1至4项列举的固定资产发生的运输费用。
二、落实审核查验责任,强化固定资产项目日常监控
主管税务机关应督促纳税人建立健全会计核算制度,正确设置账簿和相关会计科目,在增值税纳税申报时应如实正确填报《固定资产进项税额抵扣情况表》,并与《增值税纳税申报表》及附表中相关进项税额数据进行严格核对,确保相关数据的准确性、一致性。对未按规定内容及要求填报《固定资产进项税额抵扣情况表》及其相关资料的,主管税务机关除责令纳税人改正外,还应按照征管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做相应罚款处理。对固定资产进项税额抵扣数额较大或有疑点的纳税人,从发票、资金及实物等方面加强对纳税人的日常监控,防止纳税人弄虚作假。
(一)票据信息内容的审核。对纳税人购进固定资产取得的合法扣税凭证,重点审核其票面货物所填列名称是否属于固定资产抵扣范围,是否属于本企业生产经营所用的固定资产,发票开具时间与购货验收时间、安装(竣工)时间是否匹配等。
(二)对购进固定资产资金流向的审核。对纳税人资金流向有疑问的,应查验原始凭据,审核其是否按规定付款,资金流向、金额是否与销售方及所购进的固定资产实物相匹配。
(三)对固定资产使用及处置情况进行审核查验:
1.单笔金额较大或者累计金额较大的固定资产,要实地查看实物,调查生产厂家、产品规格、型号等,查明具体用途,并与购货合同、发票、入库凭证等进行核对,查验是否与信息一致;
2.对固定资产投入使用情况进行跟踪监控,审查其新增固定资产在用电、用料、新增销售等方面是否有明显变化,投入产出是否配比,防止虚假投入;
3.发生不动产与动产混合在建工程项目的企业,严格划分购进固定资产的实际用途,防止纳税人扩大范围多抵扣进项税额的情形;
4.对固定资产处置情况进行跟踪监控。固定资产发生非正常损失,是否进行进项税额转出;转让固定资产的,严格审查所转让固定资产的购进时间,按现行政策规定征税。
三、实施重点核查评估,加大异常企业管理力度
主管税务机关应根据本辖区纳税人固定资产抵扣的日常监控情况,定期或者不定期进行核查或纳税评估。对在固定资产抵扣方面存在异常的疑点企业,应作为重点核查评估对象。
(一)对存在以下情形的纳税人应作为重点核查评估对象:
1.当期全部进项税额中,主要项目是购进固定资产发生的进项税额;
2.进项税额变动异常,与销售额变动幅度不匹配;
3.增值税纳税申报情况明显异常;
4.存在其他固定资产抵扣异常的。
(二)重点核查评估的主要内容:
1.购进的固定资产名称与增值税专用发票、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填开的名称是否完全一致,是否存在改变固定资产名称的问题;
2.进口固定资产取得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的同时,是否取得海关进口关税专用缴款书,两者记载的纳税时间、货物名称、数量、金额是否相符;委托代理进口的,是否签订委托代理合同,是否与其相符;
3.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车辆购置税完税证明、机动车保险合同等单据资料相关数据是否匹配,是否存在虚假购进或者购进个人生活消费用的机动车抵扣税款的问题;
4.发生的运输费用与购进业务是否相对应,与单位运价、运输里程等之间是否匹配,运费金额是否明显偏高,存在不合理现象;
5.购进的固定资产与资金规模、设备产能、物料消耗等相关业务是否匹配,以及其他需要核查的内容。
经核查评估发现问题的,主管税务机关除按照征管法及相关规定补税罚款外,对纳税人有明显偷逃税款嫌疑的,应及时移交稽查部门进行查处。
四、建立重点企业联系制度,深化抵扣分析
纳税人累计投资额1000万元(含)以上的重大固定资产投资及技改项目,应列入市级以上重点联系企业。主管税务机关应指派专人负责,及时了解和掌握其固定资产投资及技改项目的立项、开工和税款抵扣进度情况,并于终了后30日内填写《市级固定资产抵扣重点联系企业情况统计表》(见附件)上报市局。各级税务机关应深入企业做好调查研究,掌握纳税人固定资产进项税额抵扣变化趋势、增减变动的原因及规律,有针对性的做好固定资产抵扣及相关数据信息分析工作,为税源分析预测及组织收入工作提供依据。
第四篇:关于固定资产抵扣增值税的调查报告
关于固定资产抵扣增值税的调查报告
自2009年1月1日起,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以下分别简称《细则》)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 “消费性”增值税正式实施。由“生产型”增值税向“消费型”增值税转型,是一项重大的政策变革,此次增值税转型改革,将允许企业抵扣新购入设备所含的增值税,会直接减轻企业负担。同时有利于刺激企业购置新设备,推进产业升级,促进企业技术改造,增强企业发展后劲。但同时,在增值税转型政策的实施中,购置设备抵扣增值税出现了一些问题,目前所存在的问题值得税企双方认真研究及探讨。
一、固定资产抵扣现状
2008年12月24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下发《关于全国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若干问题的通知》(财税[2008]170号),文件规定:自2009年1月1日起,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购进(包括接受捐赠、实物投资,下同)或者自制(包括改扩建、安装,下同)固定资产发生的进项税额,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凭增值税专用发票、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和运输费用结算单据从销项税额中抵扣,其进项税额应当记入“应交税金一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
在2008年12月24日170号文件下发之前,国家将实行“消费型”增值税已是尽人皆知的“国家机密”,在政策正式下发前的一、两年内是各媒体竞相炒作的内容。资深专家预测、媒体经济版面爆料,将政策内容推测的有板有眼,这就为某些纳税人提供了“税收筹划”的空间。于是,2009年1月1日后固定资产抵扣的种种现象表现如下。
(一)偷梁换柱——修改资料
170号文规定:纳税人允许抵扣的固定资产进项税额,是指纳税人2009年1月1日以后(含1月1日,下同)实际发生,并取得2009年1月1日以后开具的增值税扣税凭证上注明的或者依据增值税扣税凭证计算的增值税税额。依照政策规定,2009年1月1日以后实际发生的固定资产采购业务,可以抵扣固定资产进项税额。
对于购置时间横跨2008、2009两个的固定资产(以设备为主),进项税能否抵扣,将会对纳税人实际税负产生较大的影响。纳税人为了获得最大的税收利益,会将尽可能多的固定资产列入抵扣范围。购置时间横跨20082009的固定资产若要纳入可抵扣范围,简单有效的方式就是修改有关固定资产购置的相关资料,包括:购货发票、货物运输发票、购货合同、设备基础土建合同、设备竣工验收鉴定单、设备到货检验单、仓库入库(出库)单,预付账款调整为应付账款,甚至是设备生产厂家的设备出厂标签的生产日期。当然,有关固定资产购置资料的修改离不开固定资产销售方的配合。在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已转移给购货方,销售业务在已经不可能取消的情况下,销售方(运输方)也乐意配合,同时,销售方又可以延迟确认收入当期少计提税金。剩下的工作就是采购方苦练内功,“修改制造”自己所能控制的资料,以及进行内部人员关于设备运达、安装、调试时间“确认”的培训,统一口径。这既是所谓的“税收筹划”。
(二)暗渡陈仓——延迟付款、延迟交货、延迟开票
通过修改有关固定资产购置资料的方法,固然可以使“假戏”做的惟妙惟肖,但是有一点是无法做到的,就是按照原合同的约定已经付款的银行付款记录是无法修改的,木已成舟,覆水难收。
既然购置资料的修改无法达到目的,那么采用延期付款或不付清尾款等方法,要求销货方在2009年1月1日以后交货并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销货方处于同样的原因也乐于接受购货方的要求。
A公司购置大型生产设备,2009年3月取得运输企业开具货物运输发票,6月取得设备生产厂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全部抵扣进项税。但是根据运输企业出具的“货物运输运行路单”,其提供的设备运输业务全部发生在2008。至此可以看出,该企业的采购业务实际发生在2008,为搭乘固定资产进项税抵扣的“早班车”,推迟开具设备购置增值税专用发票及设备运输发票。
(三)混水摸鱼——假退货
通过“延迟付款”、“延迟交货”进而“延迟开票”的方式,也存在操作漏洞。作为固定资产
核算的设备,采购一般都需签订购销合同,付款方式、付款时间、交货时间、违约责任等作为重要条款,合同都有相应的约定,如果设备生产厂家延期交货,按照合同约定需要支付一定金额的违约金。但在“延迟交货”、“延迟开票”的操作流程中,见不到设备采购方的违约金收入。
“延迟交货”不能自圆其说,索性将2009年1月1日以前购入且取得发票的设备,找到某种借口虚构退货业务,让生产厂配合开具红字发票冲减销售,重新开具2009年1月1日之后的专用发票进行抵扣。
(四)顺手牵羊——扩大抵扣范围
不论是“修改资料”、“延迟开票”还是“假退货”等手段,都是在抵扣时间上做文章。若要获得更大的税收利益,除在抵扣时间做文章之外,还可以扩大固定资产抵扣范围。
购置固定资产不区分设备用途、设备性质,只要取得专用发票即进行抵扣。于是,固定资产抵扣清单中就出现,食堂使用的:消毒碗柜、多功能灶头;职工俱乐部使用的:灯光、音箱设备;办公大楼安装的:电梯、中央空调、消防设备等。
不能抵扣进项税额的固定资产,往往是与其他固定资产一同集中采购,采购时并不明确实际使用单位,直接办理物资入库手续,同时办理进项税认证抵扣,后期物资出库也不再做进项税额转出处理。
二、固定资产抵扣税务管理
凡此种种的固定资产抵扣违规现象,问题无非是集中在两点,第一,延迟固定资产发票开具时间;第二,扩大固定资产抵扣范围。如何做好固定资产抵扣税务管理,是纳税人应着力研究的问题。
(一)固定资产抵扣时间管理
170号文规定2009年1月1日以后“实际发生”的固定资产采购业务,可以抵扣固定资产进项税额。购置固定资产业务涉及到几个关键时点,即:合同签订日、首付款日、设备到货日、设备安装竣工日、设备验收日、及发票开具日。那么,具体哪一时点可以认定为是“实际发生”日呢?
1.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实际发生”时点
《细则》第三十八条规定:条例第十九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收讫销售款项或者取得索取销售款项凭据的当天,按销售结算方式的不同,具体为:
(一)采取直接收款方式销售货物,不论货物是否发出,均为收到销售款或者取得索取销售款凭据的当天;
(二)采取托收承付和委托银行收款方式销售货物,为发出货物并办妥托收手续的当天;
(三)采取赊销和分期收款方式销售货物,为书面合同约定的收款日期的当天,无书面合同的或者书面合同没有约定收款日期的,为货物发出的当天;
(四)采取预收货款方式销售货物,为货物发出的当天,但生产销售生产工期超过12个月的大型机械设备、船舶、飞机等货物,为收到预收款或者书面合同约定的收款日期的当天;
作为固定资产核算的生产设备的采购,设备采购金额较大,部分设备生产周期较长,生产工期可能超过12个月,货款支付多采取依照设备金额“三、三、三、一”的比例分期付款。根据《细则》的规定,分期收款方式销售货物,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书面合同约定的收款日期的当天;生产工期超过12个月的大型机械设备,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收到预收款或者书面合同约定的收款日期的当天。
B公司2009年7月购入固定资产“数控智能复合加工中心”。C公司发票开具时间2009年6月10日;固定资产竣工验收单,验收投产日2009年3月6日;合同签订时间2008年10月30日,合同约定结算方式:合同签订后付总货款30%,发货前付款至总货款90%;2008年11月2日支付第一笔预付款,2009年1月12日支付第二笔预付款。C公司“数控智能复合加工中心”采取的是分期付款方式销售,根据《细则》的规定,2008年11月2日支付第一笔预付款时增值税纳税义务发生,应当向B公司开具销售发票。
增值税是环环相扣的抵扣链条,销货方的纳税义务发生时,也就是购货方行使进项抵扣权利之时。因此,从增值税抵扣链条的角度看“实际发生”日,即为销售方的销售收入确认日。由此,B公司2009年应取得C公司依照设备总价款70%的金额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抵扣进项税,这样可以保证增值税抵扣链条不出现脱节,避免国家税款的流逝。
2.固定资产抵扣时间管理
伴随2009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的结束,各地税务机关开始对纳税人上一纳税情况进行检查,固定资产抵扣进项税成为检查的重点。检查中如何理解“实际发生”,如何确定“实际发生”日,成为税企双方争论的焦点。政策理解不同,各地税务机关掌握的时点也不同,合同签订日、首付款日、设备到货日、设备安装竣工日、设备安装完成日,都有可能认定为“实际发生”日。
依照本文增值税抵扣链条的分析角度,“实际发生”日,即为销售方的销售收入确认日。纳税人固定资产抵扣需要准备充足的证据证明抵扣的正确性,证据包括:固定购销合同、入库单、银行付款凭据、运费发票等相关有效凭证。保证票据流、资金流及实物流互相印证,以此证据确定是2009年1月1日以后实际购入的设备,且在2009年1月1日以后开具增值税发票。
(二)固定资产抵扣范围管理
《条例》第十条规定:下列项目的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
(一)用于非增值税应税项目、免征增值税项目、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的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
(二)非正常损失的购进货物及相关的应税劳务;
(三)非正常损失的在产品、产成品所耗用的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
(四)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的纳税人自用消费品;
(五)本条第(一)项至第(四)项规定的货物的运输费用和销售免税货物的运输费用。
《条例》所列举的进项税额不得抵扣的几种情况中,最易出现问题是用于非增值税应税项目、免征增值税项目和集体福利几种情况。对用于集体福利项目抵扣进项税,相对比较容易甄别,根据使用单位的职能即可做出判断,用于集体福利项目进项税额不予抵扣即可。用于非增值税应税项目的进项税额抵扣则容易出现问题,其主要原因是非增值税应税项目不易区分。
《细则》第二十三条规定:条例第十条第(一)项和本细则所称非增值税应税项目,是指提供非增值税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销售不动产和不动产在建工程。
前款所称不动产是指不能移动或者移动后会引起性质、形状改变的财产,包括建筑物、构筑物和其他土地附着物。
纳税人新建、改建、扩建、修缮、装饰不动产,均属于不动产在建工程。
当发生动产用于不动产建造的在建工程项目,怎样区分购进固定资产进项税额是否可以抵扣,《细则》没有详细的规定。财税[2009]113号文,针对增值税改革实际运行中出现的固定资产抵扣范围不明确问题,进行明确规定。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固定资产进项税额抵扣问题的通知》(财税[2009]113号)规定:以建筑物或者构筑物为载体的附属设备和配套设施,无论在会计处理上是否单独记账与核算,均应作为建筑物或者构筑物的组成部分,其进项税额不得在销项税额中抵扣。附属设备和配套设施是指:给排水、采暖、卫生、通风、照明、通讯、煤气、消防、中央空调、电梯、电气、智能化楼宇设备和配套设施。
不能移动或者移动后会引起性质、形状改变的财产,包括建筑物、构筑物和其他土地附着物以及以建筑物或者构筑物为载体的附属设备和配套设施不属于固定资产抵扣范围。其中房屋、构筑物是指《固定资产分类与代码》中为“02”和“03”类的固定资产,以及以建筑物或者构筑物为载体的附属设备和配套设施的范围以113号文指定的《固定资产分类与代码》为准。
购置的给排水、采暖、卫生、通风、照明、通讯、煤气、消防、中央空调、电梯、电气、智能化楼宇设备和配套设施属于动产,当购置的目的是用于办公楼、车间(建筑物)建造;矿井、码头、仓库(构筑物)的建造,并且必须依托于建筑物或构筑物这一载体发挥其自身功效,那么购置的这部分动产进项税额不得抵扣。因此,前面讲到办公大楼安装的电梯、中央空调、消防设备等抵扣进项税是错误的。
防止所购置设备扩大范围多抵扣进项税额的情形出现,应着眼于自身的实物形态及实际用途进行判断。一是购置的形态类似于构筑物的固定资产,比如工业生产用池、罐、工业用塔、桥架等不易区分的固定资产,需对照《固定资产分类与代码》进行甄别;二是判断固定资产是否属于房产原值不可分割的部分,属房产原值不可分割的部分的固定资产,不得抵扣。
三、固定资产抵扣政策监管
每一项新的税收业务、政策出台,税企双方都有一个接受、理解的过程,纳税人由于接受的信息不全面或者理解上的偏差,容易出现政策执行中的偏差。期间税务机关及税务中介会通过不同的方式将税收政策贯彻至纳税人,以减少纳税人的失误。
然而,对于以各种方法违反税收法律法规和政策的纳税人,税务机关通过税务稽查给予查处,以维护良好的税收环境。
第五篇:允许抵扣增值税的固定资产
自2009年1月1日起,在全国实行增值税转型改革。其中关于对固定资产购入的增值税能否可以抵扣作了较为明确的规定。允许扣除购入固定资产所含的增值税。
允许抵扣增值税的固定资产
主要是机器、机械、运输工具以及其他与生产经营有关的设备、工具、器具等,总的原则是主要针对于生产经营用的固定资产。准予抵扣的固定资产使用期限须在一年以上。
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在2009年1月1日以后购进或者自制(包括改扩建、安装)固定资产,也包括接受捐赠、实物投资等发生的进项税额,均可凭增值税专用发票、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等有关凭据进行相关进项增值税的抵扣处理。
但以下情况的固定资产进项增值税额不得进行抵扣:
用于非增值税应税项目、免征增值税项目、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的固定资产进项税额不得抵扣。如提供劳务、转让无形资产、销售不动产和不动产在建工程等。
机器、机械、运输工具等固定资产,专门用于非应税项目、免税项目等,其进项税额也不得抵扣,但如果是既用于应税项目也用于非应税和免税项目的,也可以进行抵扣。
.非正常损失的购进固定资产进项税额不得抵扣。如因管理不善而造成固定资产被盗、丢失、霉烂变质的损失。
.非正常损失的在产品、产成品所耗用的购进固定资产进项税额不得抵扣。
纳税人自用消费品进项税额不得抵扣。对纳税人自用的应征消费税的摩托车、汽车、游艇进项税额不得抵扣。但如果是外购后销售的,属于普通货物,仍可以抵扣进项税额。
必须注意的是,房屋、建筑物以及用于不动产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不得抵扣进项税额。一是房屋、建筑物不得抵扣进项税额,不管是否与生产经营有关的房屋、建筑物,均不得抵扣。二是用于不动产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不允许抵扣进项税额。转型后,购进货物或者劳务用于机器设备类固定资产的在建工程允许抵扣,只有用于不动产在建工程的不允许抵扣。不动产是指不能移动或者移动后会引起性质、形状改变的财产,包括建筑物、构筑物和其他土地附着物。纳税人新建、改建、扩建、修缮、装饰不动产,均属于不动产在建工程,不能抵扣进项税额。
后续计量过程中,改变用途或非正常损失已抵扣税额的处理
纳税人已抵扣进项税额的固定资产,用于非应税项目、免税项目、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以及非正常损失、非正常损失的在产品和产成品所耗用的固定资产(因自然灾害发生固定资产损失除外,此进项税额准予抵扣,),应在当月按下列公式计算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 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固定资产净值×适用税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