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完善机制加快产业转移(工业)园区发展——肇庆产业转移(工业)园区调研报告
完善机制 加快产业转移(工业)园区发展
——肇庆产业转移(工业)园区调研报告
近年来,肇庆把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作为招商引资的主攻方向,大力发展和打造产业转移(工业)园区载体,积极承接珠三角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园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总量和质量不断提高,对肇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提升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为了解产业转移(工业)园区发展情况,近期市统计局工业交通科对省认定的产业转移(工业)园区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
(一)园区基本建设情况
目前,我市经省级认定的产业转移(工业)园区有5个,其中:工业园区2个,分别是广东肇庆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和广东肇庆工业园区;产业转移工业园区3个,分别是中山(肇庆大旺)产业转移工业园、顺德龙江(德庆)产业转移工业园和中山大涌(怀集)产业转移工业园。5个园区总体规划面积共12370公顷,已开发面积共3980公顷,园内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均实现“三通一平”(通路通水通电、土地平整)。2008年,中山(肇庆大旺)产业转移工业园获广东省承接产业和劳动力“双转移”首批示范性工业园区,并获5亿元扶持资金。该园规划建设面积为2250公顷,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日臻完善,功能拓展迅速,双转移成绩斐然。
(二)园区入园企业生产情况
入园企业不断增加。截止2008年,5个产业转移(工业)园区纳入统计范围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共142家,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15.1%。其中,大中型工业企业19家;小型企业123家。
企业生产贡献突出。2008年,5个产业转移(工业)园区共完成工业增加值60.02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26.5%;对全市工业增加值的贡献率达27.5%,拉动全市工业增长8.4个百分点。其中中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47.49亿元,增长42.7%,占全部园区增加值的71.5%。
重工业成为园区的中坚力量。2008年,园区完成重工业增加值42.9亿元,增长36.6%,对园区工业增加值的贡献率为72.1%,拉动园区工业增长25.7个百分点;重工业增加值占园区增加值的比重为71.5%。其中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支撑了园区工业的快速增长,2008年完成工业增加值22.06亿元,增长76.5%,占园区工业增加值的36.7%。
高新技术园区发展迅猛。2008年,广东肇庆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82家,占全部工业园区规模以上企业的53.2%,完成工业增加值42.33亿元,增长45.5%;园中园中山(肇庆大旺)产业转移工业园入园企业达100多家,正式投产企业60多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3家,完成工业增加值11.88亿元,增长19.3%,各项主要经济指标位居全省产业转移园前列。
(三)园区发展存在的问题
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仍然滞后。近年来,肇庆市不断加大产业转移(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三通一平”工作不断推进,较好地完善了道路交通、通讯网络等条件。目前,广东肇庆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和中山(肇庆大旺)产业转移工业园的基础设施比较完善,基本实现“九通一平”(九通:道路、雨水、污水、给水、天然气、电力、热力、电信、有线电视;一平:土地平整)。但山区县产业转移(工业)园的配套基础设施有待进一步完善,主要表现在:电力供应受用电指标限制,供应不足,电压不稳;供水管道接驳不充分;通讯网络不稳定;生活文化娱乐设施不齐全等。
资金投入不足。除广东肇庆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和中山(肇庆大旺)产业转移工业园获得省财政的大力支持外,其它产业转移(工业)园区,在资金投入方面依然显得捉襟见肘。产业转移合作双方层次偏低且多数是松散型合作,较少得到转移方应提供的园区开发资金,自筹建设资金难度较大,园区开发受较大影响。
发展后劲不足。尽管近年来山区县产业转移(工业)园区引进了一大批企业,但总的数量并不算多,投资也不算大,普遍存在规模偏小、质量不高、辐射不强等问题,特别是与本地优势资源结合不够。山区县矿产资源、农产品资源丰富,产量和质量都比较高,但是涉及资源精深加工的企业并不多,产业链条较长的不多,尤其是战略投资者不多,在带动工业素质整体提升方面后劲不足。
劳动力资源不足。随着园区不断建设,入园企业不断增多,用工需求也迅速增大,虽然我市劳动力资源丰富,但企业招工较难。一是青壮年劳动力许多已外出打工,留在家中的富余劳动力年龄偏大;二是劳动力技能偏低。企业需要的是技术工、熟练工,而现有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技能水平偏低,很难实现稳定就业;三是就业观念还未彻底转变。许多青年不太愿意在本地就业,外流现象比较突出,致使出现结构性用工紧缺,引进来的企业招不到足够的、合适的产业工人。
环境污染堪忧。一些园区在引进企业时,降低了园区的环保准入门槛,对企业的环评把关不严,未严格执行环保“一票否决”制,环评和环保“三同时”制度(指污染治理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执行率不高,有些园区没有设立污水处理厂等。
(四)加快我市产业转移(工业)园区建设的几点建议
当前,园区经济已成为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金融危机为产业转移与承接转移提供了一次难得的契机。因此,我市要紧抓实施《珠江三角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难得机遇,高度重视、关注产业转移(工业)园区的发展建设,把建设产业转移(工业)园区作为我市经济发展的重点和发展经济的重要举措,为园区经济的做大做强创造良好的环境。
1、出台进一步推动产业转移(工业)园区发展的指导性文件,并确立工作目标任务。每半年召开一次全市性专题会议,突出一个重点,有的放矢地出台一个政策性文件,有计划、有步骤地推动产业转移(工业)园区发展,加快全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步伐,实现全市经济协调发展。
2、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产业转移(工业)园区所在地政府要建立相应的工作制度,发挥地方政府的主导作用,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加强协调服务,解决园区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完善产业转移合作机制,落实市场化运作实体,明确各方责任,进一步推动产业、资金、人才、管理的转移。
3、学习借鉴中山(肇庆大旺)产业转移工业园发展的成功做法和经验。各地有关部门和单位要从本部门的职能出发,学习经验,研究制定和进一步完善推动工业园区发展的具体政策措施,继续加大产业转移工业园建设扶持力度,提升产业转移(工业)园的吸引力,促进产业转移(工业)园快进项目、早成规模、早见效益。
4、研究制定产业转移(工业)园区综合考核评价办法,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积极性。不但要考核园区的规划建设和招商引资情况,还应考核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产业配套、做好农村富余劳动力培训及相关服务、提升产业转移吸引力等方面的工作实效,将考核结果作为地方政府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
第二篇:加快西部地区工业园区发展与承接产业转移问题研究.1401doc
加快西部地区工业园区发展与承接产业转移问题研究
本文在分析加快西部地区工业固区发展与承接产业转移的客观原因和条 件的基础上,提出了充分认识工业园区对推动西部地区加快发展的龙头地位和作用,加大产业布局统筹安排等加快西部地区工业园区发展与承接产业转移的
5项措施及
对策。
关键词:
西部地区,工业园区,产业转移
西部地区工业园区发展与承接产业转移问题是
2008
年爆发国际金融危机以来
受到一定影响的西部发展问题。同时又是当前深入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面临的一 个亟待研究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拟对这个问题作一些思考和探讨。
一、进一步加快西部地区工业园区发展与承接产业转移的客观原因和条件
1.西部地区工业园区发展与承接产业转移虽在2008
年爆发国际金融危机以来
受到一定影响,但我国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国家必然要大力支持西部地区进 一步加快工业园区发展与承接产业转移。
在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
周年之际,党中央、国务院召开西部大开发工作会
议。这次会议,站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全面回顾了西部大开发的巨 大成就,深刻阐述了西部大开发的丰富经验,明确提
出了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战
略部署和思路。
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必须坚持进一步加快发展西部地区发展。
进一步加快西部发展必然要加大对西部地区调整
产业结构的支持力度。
当前和
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制约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加快发展,影响西部地区与东部差 距继续扩大的一个重要因素,首先是西部地区的产业
结构不合理问题仍然比较突
出。西部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小,产业配套能力弱,资源 综合开发利用水平低,原料型产品和初级产品比重较
大,技术含量和经济效益不高;
粗放型经济特征明显,比较优势没有在国内外市场得到充分发挥。要进一步加快西 部地区发展必须从产业布局上调整西部地区产业结
构。必须结合西部地区资源优
势、区位特点、市场情况因地制宜地优化产业布局,调整产业结构。
进一步加快西部发展必然要加大对西部地区培育
和发展特色产业的支持力度。
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制约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加快发展,影响西部地区与 东部差距继续扩大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西部地区的特
色产业发展乏力,并且目前西
部地区资源产品就地加工的产业链条较短,深加工能力不强,产品技术含量不高,流通等服务业发展滞后,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弱,资源
优势尚未转化为经济优势,特
色优势产业亟待培育。发展西部地区特色优势产业,促进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和经 济优势转化,是增强西部地区自我发展能力和经济实力、实现西部地区又快又好发
展的必由之路,有利于增加地方财政收入,解决就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要加快 西部地区发展必须进一步结合西部地区资源优势、区位特点、市场情况因地制宜地
加大对西部地区培育和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的支持力度。
国家要继续大力支持西部地区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培育发展特色产业,在产业 布局上必然要在西部地区现有的工业基础上,加大对西部地区的工业园区等开发区 发展和承接产业转移的支持力度。
第一,西部地区的工业园区等开发区既是西部地
区高科技产业集中发展的载
体,又是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主阵地。加快西部地区的工业园区等开发区建设 和发展
.对促进西部地区工业化和城镇化,促进承接产
业转移、促进传统产业优化
升级、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带动区域经济增长、促进西部地区融入国际分工合作等 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国家要大力支持西部地区进一步完善各类的工业
园区等开发区基础设施;
进一
步发挥基础设施的先导效应,加强规划、合理布局、明确定位、完善设施、创新体 制,提高各类工业园区发展高科技产业转移项目的吸
纳和承载能力,更好地发挥产
业的聚集效应;国家要大力支持西部地区建设一批承接国际和东部产业转移的专门 的工业园区等开发区,努力使西部各地的工业园区等
开发区成为承接产业转移、带
动本地工业快速发展的基地和龙头。
第二,国家在产业布局上还要在西部地区现有的工业基础上,加大对西部地区
承接产业转移的支持力度。在继续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新形势下,国家在产业布 局上应大力支持西部地区从地区优势产业出发承接产
业转移。
大力支持西部地区实
施城市群和产业集群战略,发挥城市的聚集效应和产业的规模经济,以优势产业为 依托,围绕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形成产业配套,发
展产业集群,提高工业化水平;
国家应大力支持西部地区打造精品投资环境,降低产业转移成本,为承接产业转移 创造有利条件。
2.努力扩大内需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已见显著成效,为西部地区进一步加快工业 园区发展与承接产业转移创造了有利条件。
2008
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对西部来说能是
严峻挑战,也有一定发展机遇。
国际产业转移呈现出明显的梯度性、阶段性规律和趋势。可以预见,此次由美国次 贷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和世界经济波动,势必再次
推动国际分工体系调整和中国沿
海发达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加速国际和沿海地区产业资本向中西部地区转移。
在金融危机冲击下,国外和东部的产业资本向西部地区转移有助于拓展企业的 生存与发展空间,推动沿海地区产业转型升级,优化内地产业布局和产业集聚,带 动经济欠发达的西部地区发展。
与此同时
2008
年下半年以来,我国努力扩大内需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己见显著成效,这也是有利于西部地区进一步加快工业园区发展与承接产业转移的国内外宏观 经济大环境条件。
3.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西部地区发展的较好态势,也为西部地区进一步
加快工业园区发展与承接产业转移创造了有利条件。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协调发展理
论为指导,根据我国区域经济必须协调发展,即我国东、西部地区经济必须协调发 展,才能推进我国全国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和发展的客观要求和需要而作出的全
局性、历史性的伟大战略部署。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西部地区广大干部群众 奋发努力,国家在规划指导、政策扶持、资金投入、产业布局等方面,加大了对西
部地区的支持力度;
通过加大结构调整和对内对外开放力度,西部地区电力、煤炭、石油天然气、有色金属、棉花、畜牧、旅游等特色
优势产业,在全国市场上已占有
重要位置,西部地区经济加快发展。
西气东输、西电东送、青藏铁路、水利枢纽、公
路干线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
设进展顺利,并开始发挥效益,基础设施明显增强;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生态林 保护、风沙源治理等生态工程不断推进,生态环境得
到了更有力保护。油路到县、送电到乡、广播电视到村、沼气到户,以及人畜饮水、生态移民等农村基础设施建 设,有力地改善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使老百姓也
得到了更多实惠。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西部地区发展的较好态势,又为西部地区进一步加快 工业园区发展与承接产业转移,奠定了更好的基础设施条和物质技术基础等有利条 件,因而,也就必然进一步为加快西部地区工业园区发展与承接产业转移创造有利 条件。
第三篇:产业转移问题调研报告
产业转移问题调研报告免费文秘网
免费公文网
“>产业转移问题调研报告2010-06-29 19:12:07免费文秘网免费公文网产业转移问题调研报告产业转移问题调研报告(2)2006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若干意见》中,明确了将中部地区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综合交通运输枢纽的定位。紧接着一场由沿海向内地进行加工制造业产业转移的浪潮汹涌而来,仅深圳市至2008年10月的内迁电子企业达到786家;湖北省孝感市2007年签约了23个沿海地区的亿元产业转移项目,安陆市引进100多家沿海企业,盘活存量资产近15亿元,实际
投资总额近50亿元。去年下半年以来,受金融危机影响,内迁企业有所减少,但在国家刺激消费、拉动内需等宏观政策的实施下,中部地区承东启西的位置、广袤的地域、巨大的消费市场必将成为沿海企业战略布局的首选地,今后几年,产业转移浪潮将会更加澎湃。
**市,自古被誉为“万里长江此封喉,吴楚分江第一洲”,可以说是坐拥中部的十字路口,但在新一轮产业大洗牌中,却收获寥寥。面对稍纵即逝的发展良机,**市要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举全市之力,将占城区一半以上面积的**开发区做活、做大、做强、做优,加速追赶跨越,实现宜城板块率先崛起。培育新兴产业的“黑马”经济
**新余市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市,近年来却屡屡被人提起。该市通过引进了太阳能硅材料生产企业ldk公司,带动了整个新能源产业集群的形成,一年的产
值达到了近200个亿,财政收入占到了该市的半壁江山。
新余市曾经有着与**市类似的情况,过分依赖大型国有企业,**一直是依赖石化总厂,新余依赖的是新余钢厂,近年来受国际原油、钢材料价格的波动,国有企业纷纷“感冒”,地方政府也跟着打“喷嚏”。新余市在初期也尝试发展钢铁制造以外的其他传统产业,如装备制造、纺织加工,但无法与产业链已成熟完整的其他地区竞争。他们另辟蹊径,瞄准新兴的太阳能产业,主动上门引进苏州的ldk公司,仅仅两年时间ldk公司就将产值做到了100个亿,确实是个奇迹。
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因为在发展初期,并没有成熟产业的白热化竞争,就看谁敢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市要从实际出发,结合自身优势,在**开发区发展两个新兴产业。
重点发展新型汽车蓄电池产业
目前,各地都在发展电动汽车产业,国家发改委、商务部相继出台了支持电动汽车发展的配套措施。我市也出台了支持电动汽车发展的若干意见,望江开发区生产的“安达尔”牌电动汽车已上路行驶。据了解,目前电动汽车的最关键的技术不在于电机,而在于蓄电池,目前的电存储技术远远限制了电动汽车的发展。
西方曾有个淘金的故事,众多的淘金者都去渡河挖金矿,大多无功而返,却有人专门为淘金者摆渡赚了个盆满钵溢。如今电动汽车领域利润丰厚,技术含量较低,众多企业一哄而上,我们是否可以做一个淘金者的摆渡人,发展电动汽车的瓶颈——高容量蓄电池产业。
蓄电池产业对环境承载力的要求较高,目前的蓄电池企业,大都集中在较
为偏远的城市或县城。**开发区新城东区印染工业园毗邻长江,先期将建设高水平污水处理厂,在做好工业“三废”和环评等工作的基础上,重点考虑对口引进蓄电池产业。同时,**开发区是国家火炬计划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的核心区,区内的环新集团、安簧集团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积累了雄厚的资金,面对汽车行业的“电动”化,应未雨绸缪,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开发新品。政府应积极促进这些企业与相关科研机构合作设立研发生产中心,研制高容量车用蓄电池或其他配套产业。重点发展新材料产业
**开发区的和兴化工是一家以生产丁二酸为主产品的企业,近年来与清华大学合作研发出了可完全降解塑料原料工艺,并已通过国家相关部门验收,一万吨pbs生物可完全降解塑料生产线即将进行试生产,是目前国际上首条pbs生产线,标志着pbs产品从实验室走向大
规模工业化生产。
随着“禁塑令”的实施,环保意识的增强,科学发展的推进,可降解塑料产业无疑是个朝阳产业,**开发区应做足“降解”文章,在新城东区辟设“可降解塑料生态产业园”进行招商引资,引进和兴化工的下游企业,生产可降解塑料产品,不失为明智之举。
培育产业发展的优质“土壤”
总投资42亿元的熔安动力低速船用柴油机项目落户、格力70万套空调项目投产、美的冰箱研发大楼竣工……在与我们相隔不到180公里的省会合肥,一批批大项目的落户让我们惊羡不已,而这正是省会合肥不遗余力的进行软、硬两个环境建设所带来的丰厚回报。软环境建设的倒逼效应
在合肥市行政服务中心,对一个投资项目进行审批,无论什么原因如有职能
部门接到通知后没到会,就视为审批通过,除了缺席默认制,在软环境建设当中,合肥市还推出了超时默认制、全程代办制
第四篇:产业转移问题调研报告
2006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若干意见》中,明确了将中部地区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综合交通运输枢纽的定位。紧接着一场由沿海向内地进行加工制造业产业转移的浪潮汹涌而来,仅深圳市至2008年10月的内迁电子企业达到786家;湖北省孝感市2007年签约了
23个沿海地区的亿元产业转移项目,安陆市引进100多家沿海企业,盘活存量资产近15亿元,实际投资总额近50亿元。去年下半年以来,受金融危机影响,内迁企业有所减少,但在国家刺激消费、拉动内需等宏观政策的实施下,中部地区承东启西的位置、广袤的地域、巨大的消费市场必将成为沿海企业战略布局的首选地,今后几年,产业转移浪潮将会更加澎湃。
**市,自古被誉为“万里长江此封喉,吴楚分江第一洲”,可以说是坐拥中部的十字路口,但在新一轮产业大洗牌中,却收获寥寥。面对稍纵即逝的发展良机,**市要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举全市之力,将占城区一半以上面积的**开发区做活、做大、做强、做优,加速追赶跨越,实现宜城板块率先崛起。
培育新兴产业的“黑马”经济
**新余市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市,近年来却屡屡被人提起。该市通过引进了太阳能硅材料生产企业ldk公司,带动了整个新能源产业集群的形成,一年的产值达到了近200个亿,财政收入占到了该市的半壁江山。
新余市曾经有着与**市类似的情况,过分依赖大型国有企业,**一直是依赖石化总厂,新余依赖的是新余钢厂,近年来受国际原油、钢材料价格的波动,国有企业纷纷“感冒”,地方政府也跟着打“喷嚏”。新余市在初期也尝试发展钢铁制造以外的其他传统产业,如装备制造、纺织加工,但无法与产业链已成熟完整的其他地区竞争。他们另辟蹊径,瞄准新兴的太阳能产业,主动上门引进苏州的ldk公司,仅仅两年时间ldk公司就将产值做到了100个亿,确实是个奇迹。
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因为在发展初期,并没有成熟产业的白热化竞争,就看谁敢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市要从实际出发,结合自身优势,在**开发区发展两个新兴产业。
重点发展新型汽车蓄电池产业
目前,各地都在发展电动汽车产业,国家发改委、商务部相继出台了支持电动汽车发展的配套措施。我市也出台了支持电动汽车发展的若干意见,望江开发区生产的“安达尔”牌电动汽车已上路行驶。据了解,目前电动汽车的最关键的技术不在于电机,而在于蓄电池,目前的电存储技术远远限制了电动汽车的发展。
西方曾有个淘金的故事,众多的淘金者都去渡河挖金矿,大多无功而返,却有人专门为淘金者摆渡赚了个盆满钵溢。如今电动汽车领域利润丰厚,技术含量较低,众多企业一哄而上,我们是否可以做一个淘金者的摆渡人,发展电动汽车的瓶颈——高容量蓄电池产业。
蓄电池产业对环境承载力的要求较高,目前的蓄电池企业,大都集中在较为偏远的城市或县城。**开发区新城东区印染工业园毗邻长江,先期将建设高水平污水处理厂,在做好工业“三废”和环评等工作的基础上,重点考虑对口引进蓄电池产业。同时,**开发区是国家火炬计划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的核心区,区内的环新集团、安簧集团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积累了雄厚的资金,面对汽车行业的“电动”化,应未雨绸缪,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开发新品。政府应积极促进这些企业与相关科研机构合作设立研发生产中心,研制高容量车用蓄电池或其他配套产业。
重点发展新材料产业
**开发区的和兴化工是一家以生产丁二酸为主产品的企业,近年来与清华大学合作研发出了可完全降解塑料原料工艺,并已通过国家相关部门验收,一万吨pbs生物可完全降解塑料生产线即将进行试生产,是目前国际上首条pbs生产线,标志着pbs产品从实验室走向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随着“禁塑令”的实施,环保意识的增强,科学发展的推进,可降解塑料产业无疑是个朝阳产业,**开发区应做足“降解”文章,在新城东区辟设“可降解塑料生态产业园”进行招商引资,引进和兴化工的下游企业,生产可降解塑料产品,不失为明智之举。
培育产业发展的优质“土壤”
总投资42亿元的熔安动力低速船用柴油机项目落户、格力70万套空调项目投产、美的冰箱研发大楼竣工……在与我们相隔不到180公里的省会合肥,一批批大项目的落户让我们惊羡不已,而这正是省会合肥不遗余力的进行软、硬两个环境建设所带来的丰厚回报。
软环境建设的倒逼效应
在合肥市行政服务中心,对一个投资项目进行审批,无论什么原因如有职能部门接到通知后没到会,就视为审批通过,除了缺席默认制,在软环境建设当中,合肥市还推出了超时默认制、全程代办制
和特事特办制,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把自己的信箱、联系电话公布在服务中心门口,随时接受监督。合肥的这些做法类似于司法领域的“举证倒置”,在职能部门和企业之间,职能部门往往处于强势,而这种经济领域的“举证倒置”却让企业获得了主动,倒逼职能部门转变工作方式、态度,提高行政审批的工作效率,是真正的“效能革命”。此外,合肥市政府对37项省及
省以上单位针对企业的收费项目统一买单。2008年由政府买单的37项收费总共支出是一亿多元,但据测算,这笔开支的投入产出比是一比五,甚至更高。
尽管**市不遗余力的改善投资环境,竭尽全力的为企业服务,但软环境还是不够令人满意。据了解,某个部门依据安徽省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一份文件,在**开发区内一家合资企业按照销售额比例收取的一项建设费高达30万元,而另一家销售额相当的本地企业通过“讨价还价”,30万元减至不到3万元,由此可见一斑。
**市应在软环境建设上痛下决心,借鉴学习合肥等地先进经验,将软环境建设与“官帽子”挂钩,出实招、动真格。建立联席会议制、工业项目领导负责制、项目代建制、全程代办制、超时默认制、特事特办制、缺席默认制、奖惩制、收费报销制等制度,着力营造宽松、和谐的软环境。
硬环境建设的撬动效应
经常到合肥出差的同志往往感叹省会日新月异的变化,而这些变化背后却是合肥在实现经济发展良性循环后,通过基础设施的建设,改善城市硬环境,促进招商引资、经济发展,带动财政增长,最终起到了对经济发展四两拔千斤的反哺效应。
注重道路设施建设。在**开发区主攻新城东区的战略布局下,起步区路网的方兴路一期、秦潭路等已全面完工,元桥路、平湖路等核心道路工程全面展开,水电气等与路网建设同步推进,承载产业进区的条件已经具备。而与新城东区紧密相连的东部新城商务区是规划中的城市中心区,为新城东区企业提供了人力资源、商务等多方面的城市综合配套能力。**开发区的新城东区建设不仅要做到“七通一平”,还应该增加水路通、厂房通、宜居通,即“十通一平”,以优良的基础设施建设撬动产业投资。
注重港口建设。合肥为了引进低速柴油机项目,投入巨资改造派河、合裕航道由巢湖入江,可谓千辛万苦“望”长江。据测算,仅长江上游就相当于四条铁路的运量,且水运成本一般比铁路低30%以上,也正如此,黄金水道再次兴起,沿长江岸线地带成为发展大型装备制造等重工业的最佳选择。**开发区的新城东区拥有很长的岸线资源,应依托马窝、长丰港区,建设适合大型重工业发展的临港产业带。
注重标准厂房建设。标准厂房的建设可以迅速提高企业的投产速度,减少企业在资金链上的压力。工业企业特别是产业转移企业,在建设初期既要生产又要建设,资金压力非常大。**开发区的新城东区可以采取引进外来投资合作等多种渠道,建设一些适合电子等企业生产的厂房,以迅速无障碍承接珠三角的电子等产业转移。
注重高新区建设。沿海等发达地区企业内迁往往是加工制造产业的工厂转移,而高端的研发总部一般都留在本地。**开发区的新城东区紧连将来的城市中心区,境内有秦潭湖、柘山等较为优越的自然地理环境,可建设一些高档生活区、商务会所、研发中心,以吸引高科技人才的聚集。
第五篇:加快工业园区建设 推进产业集群发展
加快工业园区建设 推进产业集群发展
□中共荆州区委
今年来,荆州区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市委“工业兴市”战略,按照“产业 兴园、园区兴工、工业兴区”的发展思路,以园区建设促进产业集群扩张,以 产业发展推动园区建设,突破性发展工业,初步形成了九阳机械电子工业园、拍马纸品工业园、城南纺织工业园、学堂洲建材工业园等四大园区和川店紫 荆、郢城岳山两个工业小区。园区建成面积13平方公里,聚集规模企业近1 00家,石油机械、造纸包装、轻工纺织、农产品加工、新型建材等五大产业 呈集群化发展。今年上半年,全区完成GDP23.5亿元,同比增15%; 财政收入1.4亿元,同比增27%;固定资产投资9.8亿元,同比增15 0%;外贸出口1660万美元,同比增113%;农民人均纯收入2023 元,同比增366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3.4亿元,同比增31%;工 业增加值7.5亿元,同比增35.6%;园区完成工业产值17.5亿元,五大产业完成产值22亿元,分别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75%和9 1%。全区工业经济呈现出速度加快、结构优化、产业集群、效益提高的良好 态势。主要做法是:
一、抓规划引导,明确产业集群发展方向
规划是产业发展的龙头。荆州区立足已经形成的园区基础和产业特色,按 照高标准、高起点、高速度的要求,聘请华中科技大学专家,对全区未来五年 的园区及产业发展进行了规划定位。在园区布局上,计划用3年左右的时间,建成以九阳大道为轴线,北有拍马工业园,中有九阳机械电子工业园,南有城 南工业园和学堂洲工业园的古城西环工业带,规划建设总面积25平方公里。在产业布局上,逐步将九阳机械电子工业园打造成国家级石油机械制造业基 地;将拍马工业园打造成中部地区最大的烟用品生产基地;将城南工业园打造 成集高新产业与轻纺工业于一体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将学堂洲工业园打造成为 “两湖”平原最大的新型建材基地。在产业发展上,突出抓好石油机械、造纸 包装、轻工纺织、农产品加工等优势产业的快速扩张。石油机械制造业,力争 年内实现产值25亿元,“十一五”末达到50亿元;造纸包装业,力争年内 实现产值14亿元,“十一五”末达到30亿元;轻工纺织业,力争年内产值 突破10亿元,“十一五”末达到30亿元;农产品加工业,力争年内实现产 值12亿元,“十一五”末达到30亿元。同时,加快培育新型建材和高新技 术两大新兴产业,力争“十一五”末,新型建材业产值突破30亿元,高新技 术产业产值达到10亿元,全区工业产值突破200亿元。
二、抓园区建设,搭建产业集群发展平台
园区是产业集聚的平台。为了解决工业企业规模小、布局散、园区档次低 的问题,今年来,荆州区从破解园区建设难题入手,举全区之力加速推进了园 区建设。一是破解“投入难”的问题。在区级财力较弱的情况下,财政预算内 优先安排700多万元,争取开行贷款5000万元园区建设资金。利用省市 扶持县域经济发展的政策机遇,将园区开发与城市建设、新农村建设项目捆绑 申报,向上争取扶持资金2000多万元。成立国资经营中心,运用市场手 段,经营园区土地资源,以土地换资金。探索实行“园区共建、设施共享、项 目共引、税收分成”的政策措施,调动了入园企业、镇办、开发区和交通、电
力、通信等部门共同建园的积极性。通过“多轮驱动”,解决园区建设资金难 题。在去年投入4000万元的基础上,今年又投入了5000万元。二是破 解“用地难”的问题。在国家严把土地供应“闸门”的情况下,随着四机厂、江汉建机、湖北四钻等企业规模快速扩张,大批相关企业配套跟进,原四机工 业园的土地供应严重不足。为了满足企业发展需要,荆州区投资2000多万 元对企业周边的四新渔场、园艺场两家企业实行改制;对“园中村”的居民实 行补偿搬迁,建还迁房115套、9200平方米;对其它零散建筑实行产权 互换;对村集体企业废弃地实行集中购买,通过多法并举,新增工业用地20 00多亩,已形成了九阳机械电子工业园的基本雏形。三是破解“建设慢”的 问题。成立园区建设指挥部,抽调精兵强将,组建6个工作专班,仅一年多时 间,九阳机械电子工业园就建成了九阳大道、太晖路等7条道路,初步形成了 “一纵六横”的路网格局,完成了11万伏的电网改造,绿化、下水、管网配 套工程正在抓紧施工,年内可全面实现“五通一平”。基础设施的改善,提升 了园区对项目和产业的承载能力。
三、抓项目引进,增强产业集群发展后劲
项目是产业之基。荆州区始终把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作为增强产业发展后 劲的主动力,通过抓招商、引项目来兴特色、强产业。一是依托产业优势抓引 进。石油机械和造纸包装是荆州区两大优势主导产业,其中石油机械产业是全 省产业集群建设的重点项目。为了壮大优势产业,我们采取“延伸链条引项 目、填补空白找老板”的办法,先后引进了华泰石油、众力机械等一批产业关 联企业。投资4000万元的紫江喷铝、投资4600万元的众力机械、投资 2000万元的强盛石油、投资1000万元的宏源包装项目年内均可投产。首期投资1.8亿元的上海宝臣石油套管项目、投资8000万元的上海姚记 扑克纸、投资1.5亿元的10万吨林浆项目也正在积极争取落户。二是依托 资源优势抓引进。学堂洲非耕地和沙石料资源丰富是荆州区的一大优势,利用 这一优势,先后引进了华升商混、中富管桩等8家投资过5000万元的新型 建材项目,其中有6家在建,4家年内有望投产。已投产的商品混凝土搅拌中 心预计年产值将突破3亿元。“大学城”科研人才密集是荆州区的独特优势,依托这一优势,引进培育了玉龙科技、华方软件、垃圾发电等近10个高新技 术项目。新型建材和高新技术产业已成为全区产业发展的“新秀”。三是依托 客商团队抓引进。客商是我们重要的人际资源。通过上虞市原副市长陈樱牛和 荆州舜隆房地产公司老总金庆荣牵线搭桥,荆州区已形成了一支浙江上虞客商 团队。在这支团队的大力支持下,独立举办了(上海)项目推介会,现场签约 项目23个,协议引资达10.2亿元,目前已有4个项目取得实质性进展。近期,这一团队引来的3位上虞老板将投资6亿元,在学堂洲征地1000亩 创建浙商上虞工业园。通过坚持不懈抓招商,今年上半年,全区共引进项目7 5个,招商引资到位资金7.6亿元,其中工业项目48个,到位资金3.6 亿元;入园项目46个,其中新开工项目37个,年内园区可新增投产项目1 5个。
四、抓骨干培育,壮大产业集群发展规模
骨干企业是产业扩张的强力支撑。今年来,荆州区通过大力实施“32 3”工程(即培育3家产值过10亿元、20家产值过亿元、30家产值过5 000万元的企业),一手抓核心企业带动,一手抓中小企业配套,促进了产 业集群规模扩张和结构升级。一是壮大核心企业,增强产业优势。重点扶持四
机、四机赛瓦、拍马集团、骏马纸业、荣海纺织等行业核心企业,扩大企业规 模,提升产品档次,创新管理机制,促使其加速成长为产业“航母”,带动关 联企业聚集发展。四机厂是荆州区石油机械行业的“火车头”,也是全省百家 重点企业建设项目。近几年,四机系列产品畅销国内外市场,企业发展前景十 分广阔。为此,我们积极引导和扶持四机厂向园区扩规,扩大产能,膨胀规 模。通过专门召开现场办公会,多次出面协调,帮助四机厂解决了西厂区扩规 所需的300亩用地;出资120万元对西环路进行整治,并将其更名为四机 大道,改善了四机厂物流货运环境。预计年内四机厂产值可达到18亿元,在 2005年的基础上翻一番,相当于再造了一个“四机厂”。环保治污是造纸 行业面临的最大问题。今年来,荆州区投入资金2600多万元,实施了拍马 工业园治污工程,建起6座造纸污水生化、物化处理厂,实现了东西两线污水 的达标限量排放和循环利用,促进了拍马、骏马两家造纸核心企业的可持续发 展。目前,全区核心企业对行业的贡献率已达到70%以上,预计年内产值过 亿元的企业将突破10家,上缴税金过千万元的工业企业达到3家。二是发展 中小企业,扩充产业总量。一方面,鼓励和促进龙头企业加速裂变,催生一批 专业化配套企业。湖北四钻是一家从四机厂分离出来的独立法人企业,主要为 四机厂配套生产各类石油专用设备及零部件,在四机厂的带动下,企业产值和 利税成倍增长,一跃成为全省先进民营企业。另一方面,依托核心企业带动,加强产业内上下游企业的配套协作,聚集中小企业规模发展。目前,全区石油 机械制造业聚集企业23家,造纸包装业聚集企业26家,纺织印染业聚集企 业36家,农产品加工业聚集企业20家,新型建材业聚集企业15家。三是 推动技术改造,提升产业层次。积极引导石油机械、造纸、纺织行业加大技改 投入,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 技术装备水平,使企业向规模型、效益型发展。上半年,全区完成技改投入 3.9亿元,实施过1000万元的技改项目12个。石油机械制造行业,四 机厂投资1.6亿元对压裂泵、高压管汇件两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进 行扩规批量生产;造纸包装行业,骏马纸业投入3000万元启动了纸品生产 线技改项目,项目投产后,集群纸品年生产能力可达到30万吨以上,销售收 入过20亿元;纺织行业,织机总数已突破5000台,其中剑杆织机380 0台,纺纱能力达22万锭。传统产业通过技改提升,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 力。
五、抓服务创新,优化产业集群发展环境
环境是第一品牌。荆州区始终把优化服务环境作为推动产业发展的重要手 段,在坚持过去一些行之有效做法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服务机制、服务内容和 服务形式。今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促成了园区工业项目规划 和建设手续市级审批权限的下放。荆州区以此为契机,对入园项目实行超前介 入、手续代办、跟踪协调,加速了项目入园。积极调整城南经济开发区管理体 制,剥离其社会职能,更好地发挥了开发区“招、建、管”的主体作用。扎实 开展“产业发展年”和“治三风、建功业”活动,搭建了机关干部服务企业、服务发展的有效载体。建立园区投诉举报中心和经济环境监督网络,形成了投 诉处置快速反应机制。政府出资组建园区治安巡逻队,全天候开展治安巡逻,改善了企业周边治安环境。依托区企业家协会和行业协会,引导企业间广泛交 流与合作,强化了产业内部联系。财政列支50万元建立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向武汉中信银行争取贷款8000万元,解决了部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目前,有利于产业健康发展的区域软环境正在逐步形成。(本文系中共荆州市委三届二次全会典型发言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