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园林事业管理局关于印发重庆市主城区建设项目集中绿化管理办法的通知

时间:2019-05-13 09:38:2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重庆市园林事业管理局关于印发重庆市主城区建设项目集中绿化管理办法的通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重庆市园林事业管理局关于印发重庆市主城区建设项目集中绿化管理办法的通知》。

第一篇:重庆市园林事业管理局关于印发重庆市主城区建设项目集中绿化管理办法的通知

重庆市园林事业管理局关于印发《重庆市主城区建设项目集中绿化管理办

法》的通知

主城各区城市园林绿化主管部门:

现将《重庆市主城区建设项目集中绿化管理办法》印发你们,请按要求认真执行。

二○○三年四月二十三日

主题词:园林印发管理办法通知

重庆市主城区建设项目集中绿化管理办法

重庆市园林局

2003年4月23日

第一条依据《重庆市城市园林绿化条例》、《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城市绿化建设的通知》(渝府发[2001]38号)和《重庆市园林事业管理局、重庆市财政局关于加强主城区集中绿化建设费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渝园林发[2002]21号)的有关规定,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集中绿化,是指依据《重庆市城市园林绿化条例》第二十九条之规定,城市旧城改造区城市建设项目确因条件限制,难以保证规定配套绿地,由规划部门规划集中绿化用地,项目建设单位按规定缴纳集中绿化建设费,用于城市园林绿化建设。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渝中区、沙坪坝区、九龙坡区、大渡口区、南岸区、江北区、渝北区、巴南区、北碚区,高新技术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北部新区管辖的建成区范围内的城市建设项目。

第四条建设项目集中绿化面积为建设项目规定配套绿地面积减去该项目实际配套绿地(实际可用于绿化的用地)面积之差额。

建设项目实施的集中绿化面积不得超过规定配套绿地面积的40%。

第五条建设项目集中绿化手续由重庆市园林事业管理局(以下简称市园林局)审批。

第六条需进行集中绿化的建设项目,按以下程序办理:

(一)方案设计阶段

1、由建设单位在建设项目方案阶段向市园林局提出申请,经市园林局初审后,填写《重庆市城市建设项目实施集中绿化申请表》。

按权限由区城市园林绿化主管部门审批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持实际可绿化的绿地布置设计方案,送区城市园林绿化主管部门审查后,报市园林局初审。

按权限由市园林局审批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持实际可绿化的绿地布置设计方案,报市园林局初审。

2、经市园林局审查批准后,发给《重庆市城市建设项目集中绿化建设通知书》,并签发绿化工程设计方案初审意见。

(二)初步设计阶段

1、建设单位持实际可绿化的绿地布置详细设计方案和《重庆市城市建设项目集中绿化建设通知书》报市园林局审查。

2、经市园林局核准集中绿化面积后,建设单位持市园林局签发的《重庆市集中绿化建设费收费通知书》按规定缴纳集中绿化建设费。集中绿化建设费的收费标准按《重庆市城市园林绿化赔偿补偿规定》第十一条之规定执行,集中绿化建设费的计算按《重庆市园林事业管理局、重庆市财政局关于加强主城区集中绿化建设费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渝园林发[2002]21号)之规定执行。

3、市园林局依据《重庆市城市建设项目集中绿化建设通知书》和集中绿化建设费交费凭证签发《重庆市城市建设项目绿化工程设计方案审查意见书》。

(三)施工图设计阶段

1、建设单位持该建设项目实际可绿化的绿地设计施工图和《重庆市城市建设项目集中绿化建设通知书》报市园林局审查。

2、市园林局审查批准后,签发《重庆市城市建设项目绿化工程设计施工图审查意见书》,作为该建设项目实际配套绿地绿化工程验收的依据之一。

第七条实施集中绿化的建设项目,在该项目实际配套绿地绿化工程验收合格后,由市园林局核实实际配套绿地面积,签发《重庆市建设项目绿化工程验收合格证》,作为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核发《重庆市建设工程规划验收合格证》的依据之一。

第八条实施集中绿化的建设项目,凡未按规定时间完成或实际配套绿地建设质量和数量未达到规定要求的,按《重庆市城市园林绿化条例》第十五条第(四)、(五)款之规定处理。拒不缴纳集中绿化建设费的按《重庆市城市园林绿化条例》第三十六条第(七)款之规定处理。

第九条本办法由市园林局负责解释。

第十条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执行,原有关建设项目集中绿化的管理规定与本

办法相矛盾的,以本办法为准。

第二篇:重庆市城市建设项目配套绿化建设管理办法

重庆市城市建设项目配套绿化建设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了加快城市绿化建设步伐,提高城市绿化水平,加强城市建设项目配套绿化建设的管理,根据《城市绿化条例》、《重庆市城市园林绿化条例》等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城市建设项目配套绿化是指城市工业、民用、商业、市政、公共设施等建设工程的新建、扩建和改建项目依法按照规定指标进行的绿化建设。

本办法所称城市建设项目配套绿地是指城市各类工程建设项目依法按照规定应建设的绿地。

第三条

本市城市规划区范围的城市建设项目配套绿化建设的管理均适用本办法。

第四条

市城市园林绿化主管部门负责全市城市建设项目配套绿化建设的指导、监督和管理工作。

区县(自治县)城市园林绿化主管部门负责本辖区城市建设项目配套绿化建设的管理和技术服务工作。

规划、建设、土地房屋管理部门根据各自的职责做好城市建设项目配套绿化建设的管理工作。

第五条

城市建设项目配套绿化建设应坚持以下原则:

(一)各类建设项目的配套绿化用地,要一次提供,统一征用,同步建设。

(二)配套绿化要与建设项目同步设计、同步审批、同步建设、同步交付使用。

第六条

城市建设项目配套绿地占建设用地面积的比例为:

(一)旧城改造不低于25%。

(二)新建居住区不低于30%,并按居住人口人均不低于1.2平方米的标准建设小区绿地。

(三)占地80公顷以上的单位不低于40%。

(四)产生有害气体及污染严重的新建企业不低于40%,并按国家标准设立不少于50米的防护林带。

(五)学校、医院、疗养院(所)、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公共文化体育场地、部队等单位不低于35%,其他单位不低于30%。

(六)城市道路绿带面积占道路总用地比率为:城市景观路不低于40%;道路红线宽度大于50米的道路不低于30%;红线宽度在40—50米之间的道路不低于25%;红线宽度小于40米的道路不低于20%。

第七条

建设项目配套绿化费用必须占建设项目总投资的0.5%以上;居住区内绿地建设经费纳入住宅建设成本;道路绿化经费,应列入道路建设总投资;污染工厂外或工业区外的防护林建设费用,应由污染厂或工业区承担;地区综合开发或批租应将绿地建设纳入开发范围,批租收入中应按比例划拨资金用于绿化设施的建设。

第八条

城市建设项目配套绿地面积计算方法:

(一)配套绿地包括建设用地范围内的集中绿地、建筑物旁边绿地、道路绿地三部分。

(二)配套绿地面积指垂直投影面积,不得按山坡地的表面积计算。

(三)各种类型的运动场地不计入配套绿地面积。

(四)建设用地内的游泳池、消防水池、以及城市规划控制的自然水体或水系不计入配套绿地面积。

(五)红线范围内的城市道路绿地不计入配套绿地面积;建设用地范围内的项目内部道路绿化应计入配套绿地面积。

(六)景观水体面积可计入配套绿地,但面积不得大于配套绿地面积的10%。

(七)建设项目内配套的学校、医院等公共建筑单独核算配套绿地指标。

(八)新建居住区集中绿地建设应以植物造景为主,乔、灌、草、花合理搭配,且植物种植面积不得低于集中绿地总面积的80%,低于80%的按实际植物种植面积计算。

(九)高层建筑物绿地面积距外墙1.5米起算,多层及其以下建筑物绿地面积距外墙1.0米起算。高、多层建筑物底层架空且内部绿化与外部绿地联为一体的,其绿地面积从建筑物外墙基起算。

(十)建设用地范围内内部道路独立种植的行道树按1.5平方米/株计入绿地面积。

(十一)植草砖铺地及其缝隙内的少量绿化不计入绿地面积。居住区内种植乔木的室外停车场,以种植槽方式种植乔木的,种植槽面积按实际面积计入配套绿地;乔木胸径大于8厘米的,按种植时的实际覆盖面积的70%计入绿地面积。

第九条

新区建设项目配套绿地不宜进行架空平台绿化。如确因条件限制需要架空,架空平台绿化面积不得大于规定配套绿地总面积的50%。

旧城改造项目和城市中心区建设项目确因条件限制而进行部分架空平台绿化,架空平台绿化面积不得大于规定配套绿地总面积的70%。

特殊情况增加架空平台绿化面积,必须报市城市园林绿化主管部门批准,增加部分架空平台绿化面积的种植土深度不得少于2米。

第十条

按城市规划在长江、嘉陵江上建设桥梁时,每座必须同时建设不小于30000平方米的桥头公园绿地。其它河流建桥亦必须进行配套绿化,绿化面积视地理条件、整体景观合理确定。

第十一条

城市园林绿化主管部门要严格按照城市绿化法律法规的要求,做好城市建设项目绿化用地指标的审核工作。

第十二条

主城区范围内城市建设项目配套绿化的审批按重庆市并联审批的要求和程序统一办理,报建申请材料统一送主办部门(规划、建设部门)行政审批服务窗口。城市园林绿化主管部门按审批权限到主办部门领取申请材料后,依法对方案设计绿地指标和附属绿化工程初步设计进行审查,并在10个法定工作日内向主办部门回复协办意见,并签发《重庆市建设工程规划环节并联审批协办意见函》和《重庆市建设工程初步设计环节并联审批协办意见通知书》,回复“不同意”的审批意见应附不同意的理由,须缴费、领证的应附说明。

其他区县(自治县)城市建设项目配套绿化的审批按《重庆市城市园林绿化条例》规定执行。

第十三条

建设单位办理配套绿化审查手续需向城市园林绿化主管部门提供相关文件和资料。

(一)规划环节绿地指标的审查需提供:

1、建设工程选址意见通知书(包括设计条件要求通知书、规划设计红线图);

2、建设工程方案设计总平面图;

3、建设工程绿地布置总平面图;

4、建设工程方案设计全套图纸(含电子文档)及其它相关资料。

(二)初设环节绿化工程设计的审查需提供:

1、建设工程方案设计批复文件及附图;

2、建设工程初步设计图纸(含电子文档);

3、建设工程附属绿化工程初步设计平面图。

第十四条

城市旧城改造建设项目确因条件限制,难以达到规定绿地率指标的,可就近进行异地集中绿化建设,但集中绿化面积不得超过规定配套绿地面积的40%。

第十五条

城市建设项目需进行集中绿化建设的,严格实行统一审批管理制度。主城区的由区城市园林绿化主管部门审查,市城市园林绿化主管部门审批;其它区县(自治县)由所在区县(自治县)城市园林绿化主管部门审批。

第十六条

主城区范围内建设项目集中绿化建设费由市城市园林绿化主管部门统一收取,收取的集中绿化费按50%的比例返还各区城市园林绿化主管部门;主城区范围外的由各区县(自治县)城市园林绿化主管部门收取。收取的集中绿化建设费,应缴入财政专户,专项用于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和发展。

第十七条

集中绿化建设费收费标准按照《重庆市城市园林绿化赔偿补偿规定》和市土地房屋主管部门公布的土地级别进行计算(单位:元、平方米):

S1:规定应配套绿地面积

S2:实际规划可配套绿地面积(不包括屋顶绿化、平台绿化面积或其折减面积)

S1—S2:为建设项目集中绿化面积

F1:建设项目所在地区集中配套绿化建设费的上限

F2:建设项目所在地区集中配套绿化建设费的下限

T1:建设项目所在区土地最高级别

T2:建设项目所在区土地最低级别

X:项目所在地的实际土地级别

第十八条

城市中心区及其周边改造区改(扩)建建设项目中多层及其以下建筑物的屋顶绿化和架空平台绿化,经城市园林绿化主管部门审定后,可冲减集中绿化面积:

(一)屋顶绿化的种植土层深度在0.3米以上的,按实际绿化面积的20%冲减集中绿化面积,但冲减的比例不得大于规定指标的10%。

(二)架空平台绿化种植土层深度大于1.5米,可种植大乔木的,按实际绿化面积的100%冲减集中绿化面积;种植土层深度1.0米≤H<1.5米可种植小乔木和大灌木的,按实际绿化面积的60%冲减集中绿化面积;种植土层深度0.4米≤H<1.0米可种植灌木、草坪的,按实际绿化面积的40%冲减集中绿化面积。

第十九条

城市建设项目配套绿化工程设计、施工,应由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园林绿化企业承担。园林绿化企业不得超越资质等级及业务范围承包工程。严禁无资质的单位和个人进行园林绿化工程项目的设计、施工。

第二十条

城市建设项目配套绿化工程应实行监理制度,并由具有相应资质的监理单位承担。园林监理单位的资质由市城市园林绿化主管部门负责管理。

第二十一条

城市建设项目配套绿化工程应实行招投标制度。财政投入30万元以上或绿地面积2000平方米以上的绿化工程应在重庆市园林绿化服务中心实行公开招投标。

第二十二条

绿化工程施工单位必须严格按照批准的设计图纸和园林技术操作规程施工,保证工期。苗木、施工材料等规格符合设计要求,工程质量达到设计标准。

第二十三条

城市建设项目配套绿化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完成,因季节影响不能栽植植物的,经城市园林绿化主管部门确认后在6个月内完成。绿化工程中的植物种植部分要求养护到绿化工程竣工后的一周年止。

第二十四条

各级城市园林绿化主管部门对本辖区城市建设项目(含市区重点建设项目)配套绿化建设,应积极履行监督管理职能,加强行业指导,加大检查执法力度,确保建设质量。

第二十五条

建设项目竣工后,项目建设单位应向城市园林绿化主管部门申请绿化指标核定。申请绿化指标核定需报送以下文件资料:

(一)核定绿化指标申请书;

(二)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及其附件复印件;

(三)建设项目方案设计或初步设计审查意见书及附图复印件;

(四)绿化工程竣工平面图;

(五)施工企业资质证书、营业执照复印件。

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应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城市建设项目配套绿化指标核定具体操作办法。

第二十六条

对建设项目配套绿化建设质量未达到设计要求的,城市园林绿化主管部门责令其限期整改;限期整改不力,且拒不缴纳代为绿化费的,按应缴纳代为绿化费的1至3倍处以罚款。

第二十七条

建设项目未按审批要求(注:如架空土层厚度达不到要求等)进行绿化建设或未达到指标的,由城市园林绿化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违规建(构)筑物应予拆除,不能拆除的,其相差规划指标面积按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商品房同等面积平均售价的8-10倍处以罚款。

第二十八条

建设单位未办理建设工程配套绿化审批而进行建设项目施工的,城市园林绿化主管部门责令建设单位限期按规定程序补办绿化审批手续,限期不补办的,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行政责任。建设项目已经竣工的,城市园林绿化主管部门对其配套绿化进行现场勘察,实地丈量,达到规定绿化指标的,责令限期补办绿化审批手续,限期不补办的,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行政责任;对未达到规定绿化指标的按第二十八条规定处罚。

第二十九条

城市园林绿化主管部门要模范执行本办法,并接受群众的监督。园林绿化管理人员执行公务时,应持有关证件或佩带标志,从严管理,秉公执法。凡玩忽职守、滥用职权、以权谋私的,由所在单位或上级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条 本办法由市城市园林绿化主管部门负责解释。

第三十一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第三篇:关于印发《重庆市教练车管理办法》

关于印发《重庆市教练车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重庆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总队

关于印发《重庆市教练车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各区县(自治县)交警支(大)队,各企业交警大队,机场交警支队,总队直属各单位:

现将《重庆市教练车管理办法》(试行)印发你们,请严格遵照执行。执行过程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请及时与总队车管所培训科联系(联系电话:63753254)。

二○○八年四月十日

主题词:交通管理 教练车 办法 通知

重庆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总队办公室 2008年4月10日印发

重庆市教练车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教练车管理,确保驾驶技能训练活动的安全和道路交通安全、有序、畅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重庆市道路交通安全条例》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教练车是指悬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核发的教练车专用号牌、从事驾驶技能训练的机动车。社会驾驶培训单位进行驾驶技能训练时,应当使用教练车。

第三条 市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道路状况和交通流量对教练车的训练行驶路线和时间进行规划。

第二章 教练车登记

第四条 办理注册登记的教练车应当符合公安部91号令《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及国家规定的二级车及以上技术条件。第五条 教练车注册登记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一)教练车技术状况必须符合《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GB7258—2004)的要求。

(二)各类型的教练车参数要求:

1.大型客车为车长不小于9米的大型普通载客汽车; 2.牵引车为车长不小于12米的半挂汽车列车;

3.城市公交车为车长不小于9米的大型普通载客汽车; 4.中型客车为车长不小于5.8米的中型普通载客汽车;

5.大型货车为车长不小于9米,轴距不小于5米的重型普通载货汽车; 6.小型汽车为车长不小于5米的轻型普通载货汽车,或者车长不小于4米的小型普通载客汽车,或者车长不小于4米的轿车;

7.小型自动挡汽车为车长不小于5米的轻型自动挡普通载货汽车,或者车长不小于4米的小型自动挡普通载客汽车,或者车长不小于4米的自动挡轿车; 8.普通三轮摩托车为至少有四个速度挡位的普通正三轮摩托车或者普通侧三轮摩托车;

9.普通二轮摩托车为至少有四个速度挡位的普通二轮摩托车。

第六条 教练车注册登记需提交以下资料:

(一)《教练车登记申请审核表);

(二)《机动车注册登记/转入申请表》;

(三)《组织机构代码证书》复印件;

(四)机动车来历凭证;

(五)机动车出厂合格证明;

(六)车辆购置税的完税证明;

(七)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凭证;

(八)车辆发动机号、车辆识别代号拓印膜;

(九)法律、法规规定的在机动车注册登记时提交的其他证明、凭证。第七条 教练车登记程序为:培训单位书面申请,车管分所审核查验,市级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批准。

第三章 安全装置及外观

第八条 教练车应按规定安装教练员能够控制车辆安全行驶的副制动器及其它安全防护装置。

第九条 教练车应当配备齐全有效的灭火器具、急救包、故障车警告标志等安全防护装置,各种附件、工具应当齐全。大型载货教练汽车应当配置安全扶梯、乘坐座椅、篷布等设施。

第十条 教练车应当按规定安装和使用号牌。车容应当美观、整洁,无破损、掉漆、附件缺损,各部件无积垢、油泥,无漏油漏水。第十一条 教练车车身应当按以下规定喷涂、粘贴:

(一)车身前后部应当喷涂或者粘贴统一的教练字样,做到醒目规范。

(二)车身前门两侧应当喷涂或粘贴驾驶培训机构名称和监督电话。机构名称应当与《机动车行驶证》上登记的名称一致。

(三)大型教练车后部应当喷印放大字样的号牌号码,其规格为号牌号码的2.5倍,并保持清晰、完整。

(四)教练车不得使用镜面反光遮阳膜,喷涂、粘贴其他标识或者车身广告,不得影响驾驶安全。

第四章 教练规定

第十二条 教练车在从事教练活动时,应当在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指定的场地、路线和时间内行驶。

第十三条 报考科目

二、科目三的人数,小型教练车每辆车配备学员不超过4人,中型教练车每辆车配备学员不超过6人,大型教练车每辆车配备学员不超过8人。

第五章 其他管理规定

第十四条 教练车应定期参加安全技术检验,达到车辆报废标准的,应当交回教练车号牌和行驶证,按有关规定办理报废手续。

第十五条 驾驶培训机构在教练车安全检查中被评为不合格单位的,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责令其限期整改,经验收合格后方可恢复训练及考试。

第十六条 驾驶培训单位因故被撤销或者吊销培训资格的,由核发地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收回教练车号牌和行驶证,并告知其办理档案转出手续。第十七条 教练车从事非教练活动或不按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指定的场地、路线和时间行驶等违反通行和登记规定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处罚。

第六章 附则

第十八条 本办法由重庆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负责解释。第十九条 本办法自2008年4月10日起试行。

相关法律法规引用

第三条、第十二条引自《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二十条:在道路上学习驾驶,应当按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指定的路线、时间进行……

第五条第二款:各类型的教练车参数要求引自《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公安部令第91号)之附件4 :机动车驾驶人准予驾驶的车型…… 第六条引自《机动车登记工作规范》第一节注册登记:车辆管理所办理注册登记的业务流程和具体事项为……

第八条引自《重庆市道路交通安全条例》第十四条:上道路行驶的教练车应当安装副制动器及其它安全防护装置……

第九条引自《重庆市道路交通安全条例》第十三条:配备有效的灭火器具、急救包、故障车警告标志等……

第十条引自《重庆市道路交通安全条例》第十一条: 对车辆进行维护和保养,保持车况良好、车容整洁……

第十一条引自《重庆市道路交通安全条例》第十四条:车身两侧及后部喷涂或者粘贴教练字样……《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十三条: 机动车号牌应当悬挂在车前、车后指定位置……机动车喷涂、粘贴标识或者车身广告的,不得影响安全驾驶……

第十三条引自《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二十条释义。

第十四条引自《重庆市道路交通安全条例》第十二条:经登记后上道路行驶的机动车应当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定期参加安全技术检验……第十一条已达到国家强制报废标准的机动车不得上道路行驶……

第十七条引自《重庆市道路交通安全条例》第八十一条:在道路上教学机动车驾驶技能……

第四篇:重庆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关于印发

重庆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关于印发《重庆市区县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发文单位:重庆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 文

号:渝国土房管发(2008)221号

发布日期:2008-4-7 执行日期:2008-4-7 各区县(自治县)国土房管局、国土资源局,国土资源管理分局,市土地整理中心,市土地勘测规划院,各有关单位:

为严格落实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加强规范区县投资土地开发整理管理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重庆市土地管理规定》(渝府令第53号)、《国土资源部土地开发整理若干意见》(国土资发[2003]363号)等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结合我市实际,我局研究制定了《重庆市区县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现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八年四月七日

重庆市区县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严格落实耕地占补平衡制度,规范和促进区县投资土地开发整理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重庆市土地管理规定》(渝府令第53号)、《国土资源部土地开发整理若干意见》(国土资发[2003]363号)等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区县投资土地

开发整理项目管理。

本办法所称区县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以下简称“项目”)指区县(自治县)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以下简称“区县国土管理部门”)为实现耕地占补平衡,使用本级管理的土地开发整理专项资金或其它自筹资金实施的土地开发、土

地整理、土地复垦项目。

第三条 重庆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以下简称“市国土房管局”)是全市土地开发整理行业主管部门,负责研究制定项目政策规定、技术标准、行业规范和补充耕地计划,发布项目指南,实施入库项目核查和备案,确认项目新增耕地并颁发合格证,负责项目专业技术服务机构管理。

区县国土管理部门是本行政区域内的项目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申报补充耕地计划,确定计划实施项目和项目踏勘选址,组织审查项目勘测资料和实施方案,申请项目入库备案,办理项目入库手续,监管项目实施和工程监理,会同农业等相关部门实施项目竣工和基本农田补划验收,组织实施权属调整和后期管护与利用等。

区县国土管理部门在当地县级人民政府的组织领导和市国土房管局的指导监督下开展工作,对项目管理和实施的合法性、合规性、真实性负责。

区县国土管理部门土地整理专业机构为项目承担单位,负责项目实施,组织项目工程招标,选择工程监理,管理工程施工,组织项目竣工初验和工程交接。

第四条 项目管理坚持以下原则:

(一)权利、义务和责任相统一的原则;

(二)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三)简化程序,提高效率的原则;

(四)规范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

第二章 前期工作

第五条 项目实行计划管理。当年1月30日前,区县国土管理部门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土地利用计划,向市国土房管局申报补充耕地计划。

市国土房管局根据全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土地利用计划、新增耕地潜力分布和社会经济发展要求,在3月30日前下达区县补充耕地计划,发

布项目指南。

第六条 区县国土管理部门根据补充耕地计划和项目指南,在村社申请、乡镇建议、项目承担单位申报的基础上,组织开展项目踏勘选址,确定计划实施项目。

项目踏勘选址应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和项目指南,围绕基本农田保护、农业产业化发展、新农村建设、城乡区域统筹、扶贫济困、地灾搬迁避让、新增耕地潜力等实际情况,先易后难,分步实施,以土地整理、土地复垦为主,适度土地开发。

第七条 项目承担单位按照区县国土管理部门确定的计划实施项目,安排开展实施项目的前期工作。可在市国土房管局建立的专业技术服务机构目录库中随机抽取或公开择优选择土地测绘机构开展

项目区1:2000土地勘测。

土地勘测应符合重庆市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测绘管理相关规定,成果应真实、准确、规范。

第八条 区县国土管理部门应组织审查项目区土地勘测成果,并

出具审查意见书。

第九条 计划实施项目应编制项目实施方案。编制单位可在市国土房管局建立的专业技术服务机构目录库中随机抽取或公开择优选

择。

实施方案编制应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工程布局,准确计算工程数量和合理预算工程投资,并符合有关技术规程、规范和标准,满足新增耕地确认要求并能够指导项目工程实施。

实施方案主要建设内容应在项目区进行公示,广泛征求项目区农民群众和基层组织意见。

第十条 区县国土管理部门应组织专家评审项目实施

方案,并出具评审意见书。

实施方案评审工作应符合《重庆市区县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实施方案评审办法》有关规定。

第十一条 项目实行核查、备案管理制度。

区县国土管理部门在组织开展项目前期工作时,应告知市国土房管局并接受其核查;在办理项目入库手续前,应向市国土房管局申请项目备案并取得项目备案通知书。

第十二条 申请项目备案提交以下资料:

(一)项目备案申请表;

(二)项目踏勘选址报告;

(三)项目区最新变更的1:1万标准分幅土地利用现状图(标明项目区边界)、1:2000土地勘测成果资料及审查意见书;

(四)项目区最新变更的土地利用现状台帐;

(五)项目实施方案及评审意见书;

(六)项目1:2000规划图;

(七)项目涉及部门及乡镇、村社、农民群众意见材料;

(八)项目资金来源说明;

(九)项目区现状图片资料(远近景各5组)。

区县国土管理部门对申请项目备案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负责。凡资料有伪造、虚假的,市国土房管局将不予备案,并视其责任予以通报。

第十三条 市国土房管局受理项目备案申请后,除特殊情况外,在10个工作日内完成项目备案工作,出具项目备案通知书或不予备案通知书。

第十四条 项目备案审查内容:

(一)申请备案资料是否齐备、规范;

(二)项目选定是否合理、合法、合规;

(三)项目新增耕地数量是否可行;

(四)项目建设标准、投资标准是否符合规定;

(五)项目新增耕地质量是否满足按等级折算要求。

第十五条 区县国土管理部门根据项目备案通知书,在10个工作日内办理项目入库手续。逾期未办理入库手续或不按备案资料入库的项目,市国土房管局不受理其新增耕地确认申请。

第三章 项目实施

第十六条 项目按国家、重庆市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规定,实行法人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合同制、公告制和审计制。

项目承担单位为项目法人。

第十七条 土地平整等分布较广、技术含量较低且难以量化的建设任务,当地农民群众有实施意愿并具备实施条件的,由承担单位或委托项目所在乡镇、村社组织农民群众实施,资金直接兑付给农民;当地农民群众不具备实施条件或没有实施意愿的,应征得项目区村民代表大会或三分之二以上农户同意,并对实施方式予以公告后,纳入工程施工招标内容进行招标。

第十八条 项目应充分发挥项目区基层组织、农民群众的作用,鼓励其参与项目工程施工监督。

项目区基层组织、农民群众监督情况作为项目工程竣工验收、新增耕地确认的重要依据。基层组织、农民群众参与工程项目监管补助可在工程监理费结余或管理费用中列支。

第十九条 项目应严格按经备案和批准的实施方案组织工程施工。确需变更的,按以下情形处理:

(一)不涉及变更项目实施规模、范围、新增耕地面积、工程重大布局和降低投资标准、建设标准的,由施工单位提出变更方案,经工程监理、实施方案编制单位和承担单位同意,报区县国土管理部门批准。

(二)涉及变更项目实施规模、范围、重大工程布局和降低建设标准、投资标准的,应向市国土房管局申请变更备案,取得变更备案通知书后,由区县国土管理部门批准变更方案。

第二十条 变更备案申请由区县国土部门提出,并报送

以下资料:

(一)变更备案申请;

(二)项目变更方案(含图件);

(三)工程监理单位意见;

(四)实施方案编制单位意见;

(五)项目承担单位意见;

(六)项目区农民群众意见;

(七)涉及变更区域的照片(远近景各5组)。

第四章 项目竣工验收与新增耕地确认

第二十一条 区县国土管理部门负责项目竣工验收,对

项目竣工验收结果负责。

第二十二条 项目竣工验收程序

(一)施工单位自检;

(二)承担单位初验;

(三)区县国土管理部门组织竣工验收。

第二十三条 项目竣工应按照经备案及批准的实施方案据实验收。主要单项工程、新增耕地质量等可组织相关部门进行专项验收,形成专项验收意见,作为项目竣工验收的依据。

第二十四条 市国土房管局负责项目新增耕地确认和发证。新增耕地确认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完成项目建设任务;

(二)完成项目竣工验收;

(三)有书面申请新增耕地确认表;

(四)申请新增耕地确认资料齐备、规范。

第二十五条 项目新增耕地确认由区县国土管理部门向市国土房管局提出申请,并报送以下资料:

(一)申请项目新增耕地确认资料

1、申请项目新增耕地确认表;

2、项目备案通知书和入库通知书;

3、经备案及批准的实施方案(含项目规划图,涉及变更的提

供经批准的变更方案);

4、项目竣工报告及其相关附件; 5、1:2000项目竣工图、1:1万土地开发整理前后的土地

利用现状图及电子光盘;

6、项目财务决算报告及批复文件;

7、项目审计报告;

8、新增耕地测算报告;

9、新增耕地分等报告;

10、工程监理总结报告和农民群众监督资料;

11、土地权属调整情况报告;

12、项目实施前后对比图片(远、近景各5组);

13、项目招投标资料及相关合同、协议书;

14、项目工程质量检验资料;

15、项目工程移交及后期管护资料;

16、据实验收项目的图、表、册及验收意见。

(二)项目新增耕地补划基本农田图件、表册、责任书。

项目竣工图测绘、新增耕地测算分别由项目工程施工单位和项目承担单位委托专业技术服务机构实施。专业技术服务机构应在市国土房管局建立的专业机构目录库中随机抽取或择优选择。

项目竣工报告包括项目建设任务完成情况、工程建设质量情况、资金使用与管理情况、土地权属调整情况、工程管护措施、投资预期效益分析和项目组织管理的主要措施、经验、存在的问题、改进措施及文档管理情况;竣工报告附件包括项目建设情况表、项目经费收支情况表、前后土地利用结构变化情况表。

项目竣工图在项目规划图的基础上实地补测和修测,包括地形、地类和工程等内容,工程内容应进行编号和列表。

项目财务决算报告由项目承担单位编制,区县国土管理部门

或财政部门批复。

项目审计报告包括工程造价审核和财务审计内容,由区县审计机关或具有审计资质的中介机构出具。

新增耕地测算样方测量中,样方布设应按典型性、代表性的原则随机选择,符合统计分析要求。不同坡度、类型的样方数各不少于2个,单个样方面积不小于1公顷,样方总面积不低于建设规模的5%.新增耕地分等报告编制应符合《农用地分等规程(TD/T1004-2003)》。新增耕地补划基本农田图件以项目所在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为底图编制,用文字标注补划基本农田的数

量,以线条标注补划范围。

项目实施前后图片应具有相同的参照物。

第二十六条 申请新增耕地确认资料的核查,由市国土房管局委托专业机构实施。申请新增耕地确认资料通过专业机构核查后,市国土房管局在15个工作日内,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组成新增耕地确认专家组,实施项目新增耕地确认工作。新增耕地确认专家组对新增耕地确认结果负责。

第二十七条 新增耕地确认程序

(一)听取项目工程建设情况和项目工程竣工验收情况报告;

(二)查阅有关资料;

(三)实地查验新增耕地数量、质量情况,听取项目区农民群众和基层组织的意见;

(四)反馈新增耕地确认情况。

实地查验采取抽查的方式,抽查比例不低于实施总面积的10%.其中,面积超过1公顷的土地开发、土地复垦地块

为必查内容。

第二十八条 项目新增耕地确认中发现擅自违规缩减项目资金、降低建设标准或改变项目实施规模、范围、工程数量、工程重大布局等对新增耕地数量、质量影响较大的问

题,应中止确认工作。

新增耕地确认不合格的项目,由区县国土管理部门组织限期整改后重新申请新增耕地确认。

第二十九条 新增耕地确认合格的项目,市国土房管局颁发《重庆市建设项目耕地占补平衡开发整理合格证》。经确认并发证的新增耕地,可用于本行政区域内建设占用耕地占补平衡或申请市级新增耕地储备指标收购。经确认的新增耕地应纳入土地利用变更调查。

第五章 附则

第三十条 本办法由重庆市国土房管局负责解释。

第三十一条 本办法施行之日,《重庆市区县(自治县)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实施办法(试行)》(渝国土房管发[2002]98号文)同时废止。其它涉及区县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的有关规定与本办法不一致的以本办法为准;本办法未明确的,执行现行规定。

第三十二条 本办法自颁布之日起施行。

第五篇: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重庆市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管理办法(修订)的通知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重庆市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管理办法(修订)的通知

2012-3-26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重庆市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管理办法

(修订)的通知

来源:法律图书馆 重庆市人民政府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重庆市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管理办法(修订)的通知

渝府发〔2012〕32号

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

《重庆市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管理办法(修订)》已经2012年1月6日市人民政府第117次常务会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重庆市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管理办法》(渝府发〔2003〕23号)同时废止。

二○一二年二月二十九日 重庆市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管理办法(修订)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的管理,确保江河行洪排涝畅通,保障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重庆市河道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在本市行政区域内的河道(包括湖泊、水库、人工水道、行洪区、蓄洪区、滞洪区)管理范围内,兴建开发水利、防治水害、整治河道的各类工程或修建拦河、跨河、穿河、穿堤、临河的桥梁、隧道、管道、缆线、码头、道路、渡口、排污口、厂房、仓库、民房等永久性、临时性建筑物、构筑物以及临时占用河滩地的,必须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 河道管理范围:有堤防的河道,河道管理范围为两岸堤防之间的水域、沙洲、滩地(包括可耕地)、行洪区、两岸堤防及护堤地。

无堤防的河道,重庆主城规划区内的河道管理范围,原则上按100年一遇的洪水位划定;万州、涪陵、江津、合川、永川等五大区域性中心城市规划区内的河道管理范围原则上按50年一遇洪水位划定,其他区县(自治县)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的河道管理范围按20年一遇的洪水位划定;其余河道管理范围原则上按10年一遇的洪水位划定。

第四条 在河道管理范围内兴建建设项目,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防洪标准、岸线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和航运要求及其他技术要求,不得影响河势稳定、行洪畅通、堤防安全和航运安全。

第五条 在河道管理范围内兴建建设项目,项目建设单位或个人应按本办法的规定,向河道主管机关提出申请,经河道主管机关审查同意,并经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施放治导线后方可进行施工建设,经河道主管机关验收后方可投入使用。

第二章 建设项目的申请

第六条 在河道管理范围内修建各类永久性建筑物、构筑物的,项目建设单位或个人应按以下规定向河道主管机关提出申请:

(一)列入国家基本建设计划的建设项目,应在按照国家规定的基本建设程序报批立项前,向河道主管机关提出申请;

(二)未列入国家基本建设计划的建设项目,应在申办建设用地规划选址手续前,向河道主管机关提出申请。

第七条 在河道管理范围内修建各类永久性建筑物、构筑物的,项目建设单位或个人在向河道主管机关提出建设申请时,应提交以下材料:

(一)兴建建设项目的依据;

(二)建设项目的防洪评价报告;

(三)建设项目涉及河道部分的工程建设方案、图纸以及防御洪水的标准与防范措施;

(四)建设项目占用河道岸线和河道管理范围内的土地情况;

(五)水文资料使用批准文件。

防洪评价报告应包括河道演变、防洪评价计算、防洪综合评价、防治与补救措施等内容。建设项目可能影响第三者合法水事权益的,还应提供建设项目影响第三者合法水事权益的情况和相关协议书。

在河道内实施航道整治、地质灾害防治、地质遗址保护等工程,可以简化有关申请材料。第八条 在河道管理范围内修建各类临时建筑物、构筑物或占用河滩地开展生产经营等各类临时活动的,项目建设单位或个人应向河道主管机关提出申请,并同时提交以下材料:

(一)建设项目涉及河道部分的工程建设方案、图纸以及防御洪水的标准和度汛措施;

(二)建设项目占用河道岸线和河道管理范围内的土地情况;

(三)建筑物、构筑物的拆除日期。

建设项目可能影响第三者合法水事权益的,还应提供建设项目影响第三者合法水事权益的情况和相关协议书。

第九条 建设项目的防洪评价报告应由具有相应级别的水利水电勘察设计资质或水文水资源调查评价资质的单位编制。其中,长江、嘉陵江、乌江河道管理范围内的市级审查权限以上的建设项目,其防洪评价报告应由具有甲级水利水电勘察设计资质或甲级水文水资源调查评价资质的单位编制。

第三章 建设项目的受理和审查

第十条 河道主管机关对申请在河道管理范围内修建各类永久性建筑物、构筑物的,实行分级受理和审查:

(一)在长江、嘉陵江、乌江及区县(自治县)城市规划区的河道管理范围内申请修建建设项目的,由市河道主管机关受理后按照审批权限组织审查或转报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审查。转报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审查的建设项目,应由市河道主管机关在转报前组织初审。

(二)申请修建跨区县(自治县)或对其他区县(自治县)有影响的涉河建设项目的,由市河道主管机关受理和审查。

(三)申请修建其他涉河建设项目的,由项目所在地区县(自治县)河道主管机关受理、审查,报市河道主管机关备案。第十一条 河道主管机关在受理涉河项目建设申请后,应及时组织有关方面专家并邀请建设项目行业主管部门对项目建设单位或个人提供的防洪评价报告、工程建设方案进行评审并提出审查意见。

第十二条 河道主管机关对建设项目审查同意的,应向提出项目建设申请的单位或个人发给审查同意书。

审查同意书应对建设项目占用河道行洪断面、位置、界限、工程规模、工程结构、防洪标准等作出明确规定,并对建设项目的设计、施工、管理提出相应要求。

河道主管机关对建设项目审查不同意的,或要求项目建设单位或个人就有关问题进一步修改补充后再进行审查的,河道主管机关应在审查意见中予以说明。

第十三条 市河道主管机关对区县(自治县)河道主管机关上报的建设项目备案材料有不同意见的,应在15日内作出修改或否决的决定,并通知区县(自治县)河道主管机关重新审查。第十四条 建设项目涉及航道、港口、码头、桥梁等范围和影响通航安全的,项目建设单位或个人还应报请有关主管部门审查同意。

第十五条 发展改革、规划、国土、建设、交通等行政主管部门对在河道管理范围内修建各类永久性建筑物、构筑物组织开展相关审批时,应有河道主管机关参与。涉河建设方案有较大变动的,应事先征得河道主管机关的同意,并由项目建设单位或个人重新申请办理涉河项目审查手续。第十六条 在重庆主城规划区的河道管理范围内申请修建各类临时建筑物、构筑物或占用河滩地开展生产经营等各类临时活动的,由市河道主管机关受理、审查,并在10日内作出是否批准的决定。

在其余河道管理范围内申请修建各类临时建筑物、构筑物或占用河滩地开展生产经营等各类临时活动的,由项目所在地区县(自治县)河道主管机关受理、审查,并在10日内作出是否批准的决定,报市河道主管机关备案。

第四章 建设项目的施工和监督管理

第十七条 涉河建设项目开工前,由审批项目的河道主管机关或其授权的单位按照审查同意书的要求组织施放河岸治导线,施工单位不得越线施工。对未经施放治导线或超越治导线施工的建设项目,河道主管机关或监管单位有权责令停止建设行为。

经批准的建设项目2年内未开工建设的,河道主管机关发给的审查同意书自行作废。

第十八条 项目建设单位或个人在开工前,应将含有施工弃渣清除方案在内的施工安排计划报送审批项目的河道主管机关。河道主管机关认为施工安排计划存在防洪安全隐患或弃渣清除方案不符合要求的,应书面通知项目建设单位或个人予以修正。

第十九条 项目建设单位或个人应根据施工安排计划确定的弃渣清除方案,分期清除施工围捻、残柱、沉箱、废墩、废渣等施工遗留物。

施工遗留物未按规定清除的,由项目所在地区县(自治县)防汛指挥机构责令项目建设单位或个人限期清除。逾期不清除的,由河道主管机关进行行政处罚后,交由防汛指挥机构组织强行清除,清障费用由项目建设单位或个人承担。

第二十条 对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的施工活动,河道主管机关有权依法检查,对工程的河道治导线施放情况和实际利用情况进行复核,被检查单位应如实提供有关情况和资料。建设项目施工、出渣、物资堆放等不符合防洪要求的,河道主管机关应提出整改意见,项目建设单位或个人必须执行。河道主管机关在检查中发现的重大问题,应同时报告上级河道主管机关和建设项目的行业主管部门。

第二十一条 工程施工完毕,项目建设单位或个人应及时向审批项目的河道主管机关报送有关竣工资料。市河道主管机关或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审批的重庆主城规划区河道管理范围内的建设项目,市河道主管机关应组织开展建设项目涉及河道管理事项的验收。其他涉河建设项目的竣工验收应有审批项目的河道主管机关参加。

第二十二条 河道主管机关应对审批的河道管理范围内兴建的所有建设项目建立项目数据库,并将数据信息无偿提供给有关单位查阅使用。

第二十三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的,由市、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河道主管机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重庆市河道管理条例》、《重庆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办法》、《重庆市水利工程管理条例》等有关规定实施处罚。

第二十四条 河道主管机关或其他有关管理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本办法规定,玩忽职守、滥用职权、越权审批建设项目,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刑事处罚的,由有权机关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五章附 则

第二十五条 在三峡工程重庆库区消落区范围内的建设项目还应当执行三峡工程库区消落区管理的有关规定。

第二十六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二十七条 本办法由重庆市水利局负责解释,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可根据本办法的规定制定实施细则。

下载重庆市园林事业管理局关于印发重庆市主城区建设项目集中绿化管理办法的通知word格式文档
下载重庆市园林事业管理局关于印发重庆市主城区建设项目集中绿化管理办法的通知.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