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县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我县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的基本构架是:收入一个笼头,支出一个漏斗,建立国库单一账户体系,所有财政性资金都纳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管理,收入直接缴入国库存款账户或财政专户,支出通过国库单一账户体系支付到商品和劳务供应者或用款单位。其核心是通过国库单一账户体系对财政资金的运行进行管理,各单位不再设有实体银行账户;所有财政收入直接缴入国库,不再通过各个中间环节;各部门、各单位根据自身需要,在预算确定的范围内,决定购买何种商品和劳务,但付款过程由国库集中处理,所有财政支出由财政集中支付到商品和劳务的提供者或用款单位,确保财政资金运行的安全和高效。
一、我县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试点现状及成效
作为省、市确定的改革试点县,我县于2008年底制定出台了《改革试点方案》,并以县政府文件下发各部门及预算单位,同时成立了改革工作实施领导小组,具体操作我县的此项改革。由此标志着我县国库集中收付改革工作的全面启动。
在试点方案的框架之下,彬县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试点工作从2009年8月上线运行以来,在局领导的重视支持下,在各相关方面的配合努力下,排除了各方面的困难和阻力,保证了试点单位业务的正常运转,取得了此项改革的初步成功,赢得了省市县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接受了上级领导的检查和兄弟县区的学习。
在此期间,县局加强与试点单位、代理银行和人行国库的联系与沟通,解决了运行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简化了操作流程,保证了运行中所有财政资金的安全。2010年4月,在第一期试点的基础上,又进行了扩面试点,从原来上线的6家单位扩大到28家单位。截止10月底,28家预算单位通过国库集中收付系统拨付资金1181笔,总金额16914.2万元。其中,直接支付245笔,总计917.1万元;授权支付1036笔,总计15997.1万元。经过近两年的试点,改革运行平稳,取得了明显成效,全面实施条件基本成熟。经报请县政府主管领导同意,决定在全县县级全面实施此项改革,涉及一级预算单位52个,基层预算单位60个。
通过改革,显著的成效有四点:
1、提高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后,资金拨付程序的改变即由原来实拨资金变为用款计划的申报,试点预算单位的支付直达商品和劳务供应者或用款单位,不仅减少了资金拨付的中间环节,加速了财政资金的周转速度,而且财政资金不再大量沉淀在我县会计核算中心账上,而是聚集在国库,解决了过去财政资金流转环节多、在途时间长的问题,有利于国库资金实现保值增值,更有利于国库对全县财政资金的统筹安排,合理、灵活调度。
2、提高了财政资金使用的透明度。运用国库集中支付信息网络系统对试点预算单位资金的支付过程实施全程监测,能及时发现资金使用上的问题,大大提高了财政资金使用的透
明度,有效地保证了财政资金支付的安全和高效,杜绝了财政资金运转过程中存在的截留、挤占、挪用现象,加强了对试点预算单位事前的监督。
3、增强了试点预算单位的财务管理意识。国库集中支付使试点预算单位的指标管理、用款计划的申请、财务处理等方面必须符合国库集中支付信息系统的需要,客观上促进试点预算单位增强财务管理意识,做好管理工作,提高管理水平。
4、促使了试点预算单位重视预算的编制和计划用款。对于无预算的项目开支,管理系统自动拒绝支付;对于超计划用款,管理系统及时预警,实现了动态式,过程式的系统监控,确保了单位年初预算的执行,维护了预算的严肃性。
二、存在的问题
我县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经过两年多的试点运行,发现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亟待解决。
1、思想认识不够到位,各方面的阻力较大。主要表现:一是各单位使用资金时,必须通过国库集中支付局办理,失去了对资金直接支付权,其资金使用要受到严格的控制和监督。二是建立国库单一账户体系,资金集中国库,减少各单位的存款利息收入,因既得利益被打破而产生阻力。三是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后,其会计核算职能返回试点预算单位,打破了账务处理一贯依赖会计核算中心的思想,同时又增加了单位专职财务人员、办公设施等方面的改革成本。
2、部分试点预算单位的财务人员业务素质不高。一是近几年,会计核算中心代理预算单位记账,预算单位只设报账员,取消了出纳和会计岗位,有些预算单位认为报账员不需要太多专业知识,因此把原财会人员调离岗位,而把一些没有会计从业资格证的人员安排到报账员岗位,有的还是兼职的,甚至由临时工任报账员,报账员成为纯粹的“跑腿员”。报账员习惯了拿着支出发票等原始凭证到会计核算中心报账取钱,对会计知识也是一知半解。二是财务人员对国库支付制度政策理解不到位,执行过程中出现偏差,使制度不能得到很好的贯彻落实,给国库支付工作的正常运转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三是部分试点预算单位熟悉电脑操作的财务人员缺乏,造成电脑业务操作不太熟练,影响工作效率。我局作为全县的会计主管部门,要支撑起150多家预算单位的会计业务,培训任务相当繁重。
3、非税收入资金缴库未理顺,国库支付系统没有纳入单位的非税收入,影响试点预算单位用款。主要表现在:非税收入管理局开设的非税收入过渡性专户,试点预算单位要使用一笔预算外资金,必须先把资金转到非税收入资金专户或国库存款账户。预算单位没有根据确认的预算指标申报用款计划,再经过预算股审核下达计划后,在网上申请支付资金。
4、试点预算单位仍存在多头支付现象。一是由于个别试点预算单位专户撤销尚未彻底,仍保留在会计核算中心办理业务,导致预算单位的部分专项资金没有纳入到国库单一账户体系进行集中收付管理。二是试点预算单位的工资支出由工资发放中心发放,未通过国库集中支付局支付。三是部分试点预算单位政府采购资金直接支付到政府采购办的采购资金专户中,未实现由国库集中支付局直接支付到商品和劳务供应者,从而形成了支付中间环节。四是县局业务股室的财政资金专户,给试点预算单位增加了申拨程序,间接增加了支付中间环节。
5、资金支付过程中存在风险。一是财政直接支付存在的资金风险。财政直接支付取消了资金拨付的中间环节,方便快捷。但存在着预算单位虚假套取财政资金的风险,收款人、收款账户是否真实难以核实,预算单位用款申请的合理性很难确定。二是财政授权支付存在的资金风险。与财政直接支付相比,授权支付的风险性更大。因为财政授权给预算单位后,财政部门的监督余地相对减小,给预算单位套取或转移、挪用财政资金提供了便利。同时,由于预算单位管理制约机制相对松弛,内控制度不够健全,这也为预算单位或有关人员违规操纵财政资金留有一定的空间。三是预算单位零余额账户支付存在的资金风险。预算单位通过零余额账户支取现金的额度,没有明确规定。预算单位常常从零余账户中支取数额较大的现金。这就脱离了国库单一账户体系,财政部门难以进行有效监控,少数单位正是利用这一弱点,在授权支付额度内大量提取现金,以逃避监管。同时预算单位也无法监控其公务人员的现金使用情况,存在一定的现金管理风险。再者,零余额账户支取的频率较高,至于支取行为合不合理,应不应该支付,财政部门无法审定。
6、国库集中支付网络系统存在两大问题。一是存在网络安全隐患问题。国库集中支付网络系统建设在预算单位之间没有使用专线连接,影响了预算单位支付管理信息系统运行速度,导致预算单位使用资金不方便,更降低了预算单位的工作效率。二是财务软件存在的问题。我县预算单位采用上级指定的财科账务系统处理软件,由于此财务软件自身存在的缺陷,给预算单位使用带来极不方便,更不利于国库集中支付局对预算单位的财务监管。
7、国库集中支付局的监督职能尚未发挥到位。国库集中支付局不但要服务,而且还要监督,为财政资金的安全运行和部门预算的实施提供有力的保障。但目前国库集中支付局办理业务时,没有完全让预算单位提供原始凭证,特别是授权支付业务,审核人员不能对单位所填支付凭证的真实性进行审核,监督职能受限,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这项改革的预期目标。正因如此,一些单位的差旅费、会议费、津补贴、招待费超标准报销,超标准发放,甚至有的单位把授权额度全部提现,为违规使用现金提供了条件。
三、对策及建议
1、进一步加强部门、单位之间的协调工作。县国库集中支付局要进一步做好财政部门各股室、代理银行、人民银行、广电网络、预算单位之间的协调工作,增强工作联系紧密的有关单位之间的合作意识。要想使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工作顺利开展下去,真正方便预算单位使用资金,必须取得相关单位的理解、支持和密切配合。同时,今后由于业务量的增加,一方面要加强对试点预算单位的改革服务工作;另一方面要建议代理银行多增设存、取款窗口和柜台,方便单位办理业务。
2、健全预算单位的财务管理制度。一是要增强预算单位负责人的改革意识和财务人员的责任意识。因财务管理工作不到位造成严重经济损失的,要依法追究单位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的相关责任。二是加强预算单位财务人员培训,提高其业务素质。各预算单位财务人员要熟悉实行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后出现的新制度、新业务、新方法,提高操作技能。国库支付涉及预算编制、用款申请、计划下达、项目管理等多个环节,财会人员不仅要做财务核算员,还要做掌握全局的预算员。同时,县国库集中支付局对电脑操作能力差、业务不熟练的财务人员,必须进一步加强指导,搞好培训,进一步提高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三是财政、审计部门要不定期或定期对各预算单位财务管理制度执行情况、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和财政资金的有效运行等方面进行督查,县国库集中支付局要制订对预算单位及财务人员绩效考核办法进行业务考核。
3、非税收入资金要及时划缴国库管理。行政事业收费管理局开设的汇缴结算户作为非税收入过渡性质账户,要做到预算单位的非税收入资金一到账,立即从汇缴结算户自行划缴国库存款账户和非税收入专户;同时,该过渡性账户月未做到无余额。确保预算单位对非税收入资金使用效率。
4、清理、撤消银行专户,健全运行机构。实行国库集中支付,推进财政国库管理,最关键的问题,就是所有的财政性支出都必须通过国库单一账户进行统一拨付。一是进一步加强对财政局业务股室、预算单位专户的清理、撤销、检查工作。国库集中支付局要对试点预算单位在会计核算中心专项资金专户进行全面清理,取消试点预算单位的专项资金专户,把专户资金移交国库集中支付局集中支付,但对个别试点预算的特殊专项资金可增设特设专户管理。二是完善改革运行机构内部设置。要增强国库集中支付局职能,把财政局工资中心、政府采购办直接纳入管理。这样更有利于内部之间的协调工作和增加合作意识,才能真正减少拨款和支付的中间环节,方便单位用款,才能真正达到推行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的目的。
5、预防资金潜在风险。一是建立内控制度,规范操作程序。财政部门、代理银行、预算单位应建立健全内部管理机制。财政部门必须尽快完善内控机制和外部监督机制,以防范财政资金风险,确保财政资金安全。同时,要规范与完善资金支付的操作程序,以确保财政资金安全。预算单位要将已取消的会计内设机构尽快健全。二是完善财政直接支付与财政授权支付的后续监管机制。财政资金从国库直接支付给供应商或劳务提供者后,财政部门采取以电函等形式及时向收款人查问资金到位情况和对预算单位的财务进行事后监控等措施,对财政资金进行跟踪。三是强化现金支付管理,完善现金额度控制制度和现金审批权限制度。对于预算单位提出的大额资金申请,财政部门要拒绝支付。如遇特殊情况确需支付大额资金,必须经财政部门、预算单位的财务主管领导共同审定后拨付,并在拨付后备案待查。在现金支付审核时重点就现金支付是否符合现金管理条例的规定等进行审核。要结合财务检查,监督现金提取后的实际使用情况。
6、完善国库集中支付网络系统建设。一方面要加大对国库收付制度改革专项资金投入,实现财政、银行与预算单位之间的支付网络专线连接。另一方面要完善财科账务系统处理软件功能,尽快建立网络版;同时,在支付软件系统中增设票据管理模块,以管理支付凭证的已用、作废、结存情况,设置授权支付凭证的取现额度。
7、推行国库集中支付与公务卡结算管理工作。为进一步规范预算单位财政授权支付行为,在公务支出领域加快推行具有“雁过留声、消费留痕”特点的公务卡,主要用于日常公务支出和财务报销业务的信用卡,对预算单位财政授权支付业务中原使用现金结算的公用经费支出,包括差旅费、招待费、手续费以及单位授权个人办理的零星物品采购支出等,原则上统一使用公务卡结算。从而杜绝一些预算单位大量的提取使用现金,减少现金使用,强化财政监督,打造“阳光”财政。
第二篇: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
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
姓名:欧莅学号:24082901801班级:08会八 序号:
43我国的预算会计是以预算管理为中心的宏观管理信息系统和管理手段,是核算、反映和监督中央与地方各级政府预算以及事业行政单位收支预算执行情况的会计。随着财税、金融、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制度改革不断深化, 预算会计制度也应相应作出调整和修改以适应新形势的发展。
在这里我想论述一下关于深化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的研究。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就是将所有的政策性财政资金全部集中到国库单一账户,并规定所有的财政支出必须由国库直接支付。我国国库收付制度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原则是: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公共财政的发展要求,借鉴国际通行做法和成功经验,结合我国具体国情,建立和完善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为基础、资金缴拨以国库集中收付为主要形式的财政国库管理制度,进一步加强财政监督,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更好地发挥财政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
一、我国传统的分散型国库收付制度存在的弊端:
1.财政部门与行政事业单位多头开户,转移、分散财政资金。
2.不包括预算外资金的国库资金不利于财政宏观调控政策的执行。
3.实行“以拨定支”制度,造成资金沉淀、财政支出信息失真。
4.国库资金结算环节多,影响了国库资金的及时入库,降低了国库资金的使用效率。
5.在分散型的收付制度下,对国库资金的监督不力。
二、要改革国库集中收付制度,重点包括:
1、建立国库单一账户体系。
(1)财政部门在中国人民银行开设国库单一账户,设置收支分类账,用于记
录、核算和反映预算资金收支活动。
(2)财政部门在商业银行开设零余额账户,用于财政直接支付,该账户发生的支出,当天与国库单一账户清算。
(3)财政部门在商业银行为预算单位开设零余额账户,用于办理预算单位授
权支付和与国库单一账户清算。
(4)财政部门在商业银行开设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设置收支分类账,用于
记录、核算和反映预算外资金收支活动,并用于预算外资金日常收支清
算。
(5)经省级人民政府批准或授权财政部门开设的特设专户,用于特殊资金的支付和与国库单一账户清算。
2、规范收入收缴程序。
(1)收入按新的政府收支分类标准分类。
(2)收缴方式。将收入由现行就地缴库、集中缴库、自收汇缴三种方式,简并
为直接缴库和集中汇缴两种方式。
(3)直接缴库。缴款单位和缴款人依法直接将应缴收入缴入国库单一账户或预
算外资金财政专户。
(4)集中汇缴。征收机关依法将所收的应缴收入汇总缴入国库单一账户,或预
算外资金财政专户。
(5)非税收入收缴改革。
3、规范支出拨付程序。
将支出分为工资支出、购买支出、转移支出、零星支出四类。对不同类型的支出,分别实行财政直接支付和财政授权支付。
三、进一步加快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的建议:
1.加大宣传力度,进一步提高对改革的认识。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是一项新生
事物,涉及方方面面利益调整,需要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需要人民银行、代理银行和预算单位的密切配合,需要上级部门统一指挥、统一调度。中央和省级财政要加大对基层改革业务和资金的支持力度,让基层有信心、有能力推进改革。各级有关部门都要熟悉和掌握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原则,坚持预算单位资金使用权、支出审批权和会计核算权“三不便”的原则,合理地规范各方面的职责权限。加大宣传力度,统一认识,统一步调,有效地调动各方面参与改革的积极性,减少改革压力。
2.进一步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一是改革预算批复时间。要实现按当年批准的预算作为用款申请的依据,我国预算批准的时间必须提前到上年12月31日前。二是优化预算科目。为了适应当前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必须对现有预算科目进行全面、合理的改革。一方面要与国际惯例接轨,另一方面还要尽量与我国现行的科目体系衔接,体现现行收支分类的延续性和稳定性。三要细化部门预算编制。实行部门预算是市场经济国家的普遍做法,是市场经济体制对财政管理体制的基本要求,是我国推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的前提和基础。部门预算是由各部门编制经财政部门审核后报人大审议通过的反映部门所有收入和支出的预算。细化部门预算编制,不仅可以提高预算编制的透明度,而且有利于防止预算执行中的不规范做法,有利于人大等部门对预算的审查和监督。同时,也能加强国库对预算支出的刚性约束,充分发挥国库的监督作用。
3.强化预算单位财务管理,完善支付方式。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力度大,改革
范围广,相应配套管理工作都应跟上,各预算单位也应转变观念,调整工作方式,加强单位财务管理,提高会计的业务能力,适应新业务的变化。
4.完善配套措施。加大各项配套制度的改革力度。要进一步完善改革的各项配套
措施,重点抓好部门预算编制的改革,逐步使所有财政资金的支付建立在明晰的预算基础上。同时,积极开展非税收入直缴财政工作,取消各单位非税收入在收付中心的过渡账户,使财政收入更加及时、足额地缴入国库或预算外资金专户。
5.预防资金潜在风险,完善财政直接支付与财政授权支付的后续监管机制。
(1)建立内控制度,规范操作程序。财政部门、代理银行、预算单位应建立健
全内部管理机制。财政部门必须尽快完善内控机制和外部监督机制,以防范财政资金风险,确保财政资金安全。基层代理银行要尽快解决管理松散、把关不严和与财政部门之间信息梗塞之弊端。同时,要规范与完善资金支付的操作程序,以确保财政资金安全。预算单位要将已取消的会计内设机构尽快恢复。
(2)监督关口前移,防患于未燃。财政资金拨付给供应商或劳务提供者前,政府
采购部门要切实负起责任、配合财政预算管理部门对预算单位的资金申请、所提供的购销合同、商品供应者或劳务提供者的资质及收款账户的真伪,进行全面鉴定。
(3)完善财政直接支付与财政授权支付的后续监管机制。财政资金从国库直接支
付给供应商或劳务提供者后,财政部门必须采取措施,对财政资金进行跟踪。同时,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以电函等形式及时向收款人查问资金到位情况,发现问题,及时采取补救措施。二是通过网络系统对代理银行与人民银行当日的清算票据进行及时监控,防止代理银行有关人员的舞弊行为。三是对预算单位的财务进行事后监控。
(4)对预算单位零余账户提取现金实行限额支付。对于预算单位提出的大额资金
申请,财政部门要拒绝支付。如遇特殊情况确需支付大额资金,必须经财政部门、代理银行、预算单位的财务主管领导共同审定后拨付,并在拨付后备案待查。
要彻底进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不仅要继续完善国库集中收付的收缴、支付、监控机制,加强账户管理。而且要通过研究制定财政资金支付条例,以及修订预算法、国家金库管理条例等措施,确立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的法律地位。
第三篇:浅析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
浅析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
一、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现状及成效
从2000年开始,我国政府开始着手推进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经过大量的考察实践和前期准备工作,并借鉴发达国家国库管理的经验,2001年2月,国务院通过了由财政部和中国人民银行制定的《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试点方案》,确立了我国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的目标、指导思想和原则、改革的内容、配套措施及实施步骤。改革方案中明确提出,我国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的目标是建立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为基础、资金缴拨以国库集中收付为主要形式的财政国库管理制度。2002年,财政部和中国人民银行又联合印发了《中央单位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试点资金支付管理办法》。截至2007年底,中央所有部门及所属9300多个基层预算单位实施了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全国3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本级,300多个地市,1300多个县(区),超过23万个基层预算单位实施了改革。财政部日前发出通知,明确了2011年深化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的具体内容和目标:全面深化国库集中支付改革,进一步扩大改革级次和范围,实现所有中央预算单位和所有一般预算、政府性基金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资金实行国库集中支付。今年是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推行的第十年。被称为一场“财政革命”的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给我国预算执行管理制度带来了根本性变革,确立了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在我国财政财务管理中的核心基础性地位。
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存在问题分析
但是,改革过程中许多工作还在不断磨合,需要进一步完善。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涉及各预算单位、财政部门及商业银行的利益,这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深层次改革的复杂性与系统性,其存在的问题也日益显现出来,主要表现在:
1.思想认识不够到位,各方面的阻力较大。主要表现:一是由于实行了国库集中收付制度,财政部门在签发支付命令后,财政资金即由国库直接支付给支出单位的商品或劳务供应者,财政部门成为掌握财政资金支付的最后环节,触动了财政内部部门职能的调整,财政部门的工作成倍增加,责任也加大了,一些同志存在抵触情绪或畏难情绪。二是取消了支付部门在商业银行的各种账户,商业银行减少了信贷资金来源,银行支持地方经济的积极性受到影响,将给政府带来较大的压力;三是虽然政府财政资金是属于国家的,但长期以来一直由支出部门分散使用,现在政府集中使用后,支出部门将失去对大部分资金的直接支付权,并由此减少存款的利息收入,部门的“既得利益”被打破,其积极性会受到打击,阻力加大。
2.配套法规跟不上。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首先涉及到一系列法律法规和制度的修改,包括《预算法》、《国家金库条例》、《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其次,部门预算编制还需进一步细化。此外,代理银行手续费问题也要尽快进行相应调整。1
3.国库单一账户体系建设不够规范,信息系统建设不够健全。首先,上级财政部门提供的支付核心软件,缺乏灵活性,难以满足不同地区的需要;网上运作速度慢,给财政和预算单位的工作带来许多不便。在整合财政软件系统、实现财政数据资源共享方面,还有许多工作要做。其次,基层改革成本较大,上级只下通知要求加大改革力度,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网络系统建设无法全面展开,基层预算单位仍然依靠手工操作,没有网络系统支撑的改革是不可能深入进行的。
4.支付资金过程中存在风险。
(1)财政直接支付存在的资金风险。财政直接支付取消了资金拨付的中间环节,方便快捷。但存在着预算单位虚假套取财政资金的风险,收款人、收款账户是否真实难以核实,预算单位用款申请的合理性很难确定。
(2)财政授权支付存在的资金风险。与财政直接支付相比,授权支付的风险性更大。因为财政授权给预算单位后,财政部门的监督余地相对减小,给预算单位套取或转移、挪用财政资金提供了便利。同时,由于预算单位和基层代理银行管理制约机制相对松弛,内控制度不够健全,这也为预算单位、代理银行或有关人员违规操纵财政资金留有一定的空间。
(3)预算单位零余额账户支付存在的资金风险。预算单位通过零余账户支取现金的额度,没有明确规定。预算单位常常从零余账户中支取数额较大的现金。这就导致财政资金风险的存在。再者,零余账户支取的频率较高,至于支取行为合不合理,应不应该支付,财政部门无法审定。
三、进一步加快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的建议
1.加大宣传力度,进一步提高对改革的认识。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是一项新生事物,涉及方方面面利益调整,需要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需要人民银行、代理银行和预算单位的密切配合,需要上级部门统一指挥、统一调度。中央和省级财政要加大对基层改革业务和资金的支持力度,让基层有信心、有能力推进改革。各级有关部门都要熟悉和掌握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原则,坚持预算单位资金使用权、支出审批权和会计核算权“三不便”的原则,合理地规范各方面的职责权限。加大宣传力度,统一认识,统一步调,有效地调动各方面参与改革的积极性,减少改革压力。
2.进一步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一是改革预算批复时间。要实现按当年批准的预算作为用款申请的依据,我国预算批准的时间必须提前到上年12月31日前。二是优化预算科目。为了适应当前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必须对现有预算科目进行全面、合理的改革。一方面要与国际惯例接轨,另一方面还要尽量与我国现行的科目体系衔接,体现现行收支分类的延续性和稳定性。三要细化部门预算编制。实行部门预算是市场经济国家的普遍做法,是市场经济体制对财政管理体制的基本要求,是我国推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的前提和基础。部门预算是由各部门编制经财政部门审核后报人大审议通过的反映部门所有收入和支出的预算。细化部门预算编制,不仅可以提高预算编制的透明度,而且有利于防止预算执行中的不规范做法,有利于人大等部门对预算的审查和监督。同时,也能加强国库对预算支出的刚性约束,充分发挥国库的监督作用。
3.强化预算单位财务管理,完善支付方式。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力度大,改革范围广,相应配套管理工作都应跟上,各预算单位也应转变观念,调整工作方式,加强单位财务管理,提高会计的业务能力,适应新业务的变化。
4.完善配套措施。加大各项配套制度的改革力度。要进一步完善改革的各项配套措施,重点抓好部门预算编制的改革,逐步使所有财政资金的支付建立在明晰的预算基础上。同时,积极开展非税收入直缴财政工作,取消各单位非税收入在收付中心的过渡账户,使财政收入更加及时、足额地缴入国库或预算外资金专户。
5.预防资金潜在风险,完善财政直接支付与财政授权支付的后续监管机制。
(1)建立内控制度,规范操作程序。财政部门、代理银行、预算单位应建立健全内部管理机制。财政部门必须尽快完善内控机制和外部监督机制,以防范财政资金风险,确保财政资金安全。基层代理银行要尽快解决管理松散、把关不严和与财政部门之间信息梗塞之弊端。同时,要规范与完善资金支付的操作程序,以确保财政资金安全。预算单位要将已取消的会计内设机构尽快恢复。
(2)监督关口前移,防患于未燃。财政资金拨付给供应商或劳务提供者前,政府采购部门要切实负起责任、配合财政预算管理部门对预算单位的资金申请、所提供的购销合同、商品供应者或劳务提供者的资质及收款账户的真伪,进行全面鉴定。
(3)完善财政直接支付与财政授权支付的后续监管机制。财政资金从国库直接支付给供应商或劳务提供者后,财政部门必须采取措施,对财政资金进行跟踪。同时,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以电函等形式及时向收款人查问资金到位情况,发现问题,及时采取补救措施。二是通过网络系统对代理银行与人民银行当日的清算票据进行及时监控,防止代理银行有关人员的舞弊行为。三是对预算单位的财务进行事后监控。
(4)对预算单位零余账户提取现金实行限额支付。对于预算单位提出的大额资金申请,财政部门要拒绝支付。如遇特殊情况确需支付大额资金,必须经财政部门、代理银行、预算单位的财务主管领导共同审定后拨付,并在拨付后备案待查。
参考文献:
1.张乃荣。2011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财政法规制度—国库集中收付制度,2011
2.金洁,杨柳。浅谈财政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J].沙洲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6)
3.杨萍,张治国。浅议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的建立[J].南昌高专学报,2005(6)
第四篇:区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总结
区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总结2004年8月,我区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全面推进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全区**家预算单位全部纳入国库集中收付范围。全区已全面实施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为基础,资金缴拨以国库集中收付为主要形式的财政国库管理制度。目前,国库集中支付业务流程顺畅,手续简便,支付规范,改革取得了实质性成效。
一、改革的主要内容
(一)建立一个体系。建立由国库单一账户、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财政零余额账户、预算单位零余额账户和特设专户构成的国库单一账户体系。所有财政性资金全部纳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管理,收入直接缴入国库单一账户和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支出通过国库单一账户体系直接支付到商品和劳务供应商。
(二)采取两种形式。区别不同类型的财政支出,实行财政直接支付和财政授权支付两种方式。统发工资、政府采购支出及其他单笔资金超过3000元的支出,实行财政直接支付;其他零星小额资金支出,通过预算单位零余额账户实行财政授权支付。
(三)坚持三个不变。一是不改变预算执行主体地位。人代会批准的预算由各部门执行和组织实施,各部门预算执行主体地位依然不变。二是不改变资金使用权限。部门执行人代会审议通过的预算时,只要符合预算内容,资金的支配权和使用权都由各部门掌握。三是不改变财务管理权限。此项改革是对财政资金运作方式的根本改变,技术性、政策性、操作性都很强,必须大力提高各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预算单位在财务管理方面履行的职责和权限,改革后不仅不会削弱,而且还要加强。
二、改革的基本作法
(一)设置机构,配备人员为改革搭建工作平台。建立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为基础,资金缴拨以国库集中收付为主要形式的现代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是对财政资金的账户设置和收支缴拨方式的根本性变革,是一项十分庞大和复杂的系统工程。是财政四项管理制度改革中最关健的一环,必须要搭建良好的工作平台,保证改革的顺利实施。一是设置机构。按照改革的要求,经区编委批准成立了“国库股”和“国库收付中心”。“国库股”负责全区预算执行的监督、管理。“国库收付中心”为财政局二级事业单位,专门负责改革的各项具体业务工作。二是配备人员。在未增加人员编制的前提下,从财政局抽调2名年轻干部充实到国库收付岗位。
(二)领导重视,部门配合为改革提供坚实保障。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工作阻力大,困难多,必须依靠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依靠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为改革的顺利进行创造良好的环境和基础。一是领导重视。区委、区政府对此项改革非常重视,先后多次召开区委常委会、区长办公会等,专题听取工作汇报、研究解决改革中疑难问题,始终把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拿在手里,放在心里,作为源头治理腐败、整顿规范财经秩序、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成立了财政四项管理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改革的各项工作,听取工作汇报,协调各方面关系。二是部门配合。成立以副局长为组长,各业务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改革工作专班,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就改革事宜进行研究、讨论、协商,集思广义,解决了改革中的一个个疑难问题。建立协调机制。定期召集纪检监察部门、审计部门、代理银行和预算单位进行座谈,研究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中加强协调配合的方法和措施,解决国库集中收付业务中遇到的疑难问题。
(三)建章立制,规范账户为改革夯实基础。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是一项新事物,必须制定科学规范的方案,作好扎实的基础工作,确保改革的稳步推进。一是建章立制。没有规矩不成方园,改革必须制度先行。按照省、市要求,结合我区实行,制定了较完善、规范的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确定我区改革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主要内容、方法步骤及实施范围等,经区委、政府研究同意,由区政府批转执行。同时,在学习借鉴先进管理办法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先后制定了《零余额账户管理办法》、《资金支付管理办法》、《银行清算实施办法》、《会计核算暂行办法》等一系列配套制度。二是规范账户。国库集中收付改革的关键在于建立国库单一账户体系,必须对所有的银行账户进行清理,摸清家底,掌握情况。我们对全区所有单位的银行账户进行了清理归并,按照改革的要求,建立了国库单一账户体系,确保了各项收入直接缴入国库或财政专户,支出通过国库单一账户体系支付到商品、劳务供应商。我们对财政部门内部银行账户进行了进一步规范,将扶贫、国债、社保、粮食直补、项目建设、政府采购等专户移交到国库股和国库收付中心统一管理、集中支付,实行严格的指标核算与资金核算分轨运行,确保了财政专项资金的专款专用和效益的进一步显现。同时,实行严格单位银行账户开户财政审批、备案制度,执行严格的审批、备案程序。
(四)加大投入,建立系统为改革提供技术平台。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任务复杂、技术性强需要以现代化的技术手段为支撑,在各级领导的重视支持下,先后投入资金**余万元为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奠定了物质基础。一是投入**余万元用于国库收付大厅建设,对200多平米的大厅进行装修,购置办公和服务设备。二是投入**余万元用于网络系统建设,通过光纤互联建立了财、税、库高速信息网络。依托计算机和高速信息网络,构建了现代化的财政国库收付平台,基本实现了办公设备现代化、办公手段自动化、数
据管理信息化,极大地方便了预算单位和服务对象,提高了工作效率。
(五)简化程序,优质服务促进改革规范运行。一是简化程序。随着财政资金支付方式的改变,预算单位使用资金必须经过计划、申请、支付等环节,改革在带来规范有序的同时,也在不同程度上增加了预算单位的工作负担,影响了预算单位改革的积极性。财政部门必须不断改进服务手段和方法,规范服务行为和方式,简化办事程序和手续,才能使改革深入人心、取得实效、不断向前推进。我们优化业务流程设计,将代理国库、预算外资金专户、财政零余额账户和单位零余额账户统一开设在工行,使计划的下达,资金的汇划与清算集中在一家银行,减少了资金汇划与清算的环节,延长了业务受理时间,方便了单位用款。我们使用财政部统一的国库集中收付信息系统实施规范化的网络运行,提高办事效率。我们简化用款计划,用款计划只需分资金性质向预算股和预算外资金管理股申报,减少了申报渠道,简化了申报环节。同时,实行统发工资不报计划;日常经费按月报送计划,月初一次下达;专项资金按项目进度和程序报送计划,随到随批。我们简化政府采购资金支付程序,将政府采购资金的审核权限前移到国库收付中心服务窗口,由国库收付中心直接审核和支付政府采购资金,方便单位办款。二是优质服务。改革必须强化服务意识,规范操作程序,才能取得部门的理解与配合,特别是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是财政资金缴拨方式的根本性变革,预算单位有疑虑、有想法是可以理解的,也是正常的。因此,我们始终坚持加强沟通,简化程序,规范操作,优质服务,努力树造财政窗口形象。我们实行公示制,在大厅设置了醒目的业务流程图。我们实行服务承诺制,推出国库集中支付业务服务承诺。即公开办事程序,将业务流程及办事规则印制在《财政便民服务手册》送发预算单位;实行首问负责制,做到百问不厌,不推诿、不搪塞;提供文明服务,严格执行服务承诺和操作规则,挂牌上岗,诚信服务;受理快速准确,限时办结支付业务,并做到特事特办、急事急办;加强交流沟通,及时反馈单位意见和建议,促进工作不断完善。
(六)严格管理,强化监督确保改革取得实效。通过建立“一个池子蓄水,一个漏斗出水,一根管道直达”的财政资金管理新模式,严格管理单位的分配行为,确保财政资金按照预算的安排使用,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作用,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一是扩大国库集中支付的范围和层次。我们将全部预算内、预算外资金纳入国库集中支付范围,同时将粮食直补、项目建设、拆迁安置等专项资金纳入国库集中支付范围。我们不仅将部门纳入国库集中支付范围,还将集中支付的范围延伸到部门下属的基层预算单位,扩大了监管面。二是提高财政直接支付比例。财政直接支付的比重越高,财政部门对财政资金的控制和监管就越有效。我们对统发工资、政府采购、专项支出及单笔在****元以上的资金实行直接支付,将直接支付比例由最初的55%提高到65%。三是建立国库动态监控机制。强化实时动态监控,提高对预算执行的监控和信息分析,通过与代理银行配合及时制止预算单位违规行为,变事后监督为事前、事中监督确保财政资金安全、规范使用。
三、改革的主要成效
(一)规范财政预算管理。集中收付,是执行财政预算的过程,财政预算是集中收付的前提和基础,财政预算决定集中收付,没有预算的支出无法实现,大大增强了财政预算的约束力。
(二)增强财政调控能力。通过改革,财政资金集中收付,有效杜绝了预算内资金滥支乱用和预算外资金体外循环的问题,同时,未支付的财政资金集中于国库和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便于预算内外资金“捆绑使用”、综合平衡,为财政统筹管理和运用财力创造了条件。
(三)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改革后收入直接缴入国库和财政专户,支出直接支付到最终用户,减少中间冗长转移过程,过去沉淀在单位的财政资金全部集中,财政部门科学灵活调度,降低了财政筹资成本,提高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四)促进财政其他三项改革的规范运行。国库集中收付改革中,支付程序的规范化和信息的细化,要求部门预算必须进一步规范、细化,从而在客观上推动了部门预算改革的完善和提高;国库集中收付改革后,部门所有财政资金都无法规避政府采购程序,财政资金直达供应商,有力地促进了政府采购的扩大和深化;国库集中收付改革的清理账户和归并资金,迫使各单位将所有资金进入财政“笼子”,使“收支两条线”改革更为彻底。
(五)推动依法行政进程。过去,部门和单位间由于行政职能的不同,导致收入分配上差距悬殊,苦乐不均,部门和单位之间相互攀比,想方设法找门路创收,甚至自立项目乱收滥罚,影响极坏。实行改革后,各部门各单位能从财政性资金收支的琐碎事务中解脱出来,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依法行政,各司其职。
(六)源头预防腐败行为。实行国库集中收付后,收支更加透明,约束更加有力,执行更加规范,监管更加到位,能够有效地防止过去少数单位挤占挪用专项资金,用于机关经费支出,超范围超标准收费,牟取部门利益,私设账外账,用于吃饭招待和发放钱物,个别领导干部和管理人员违法乱纪、徇私舞弊等腐败现象发生。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预算单位适应性亟待加强。一方面,过去财政部门将资金拨付到各预算单位,预算单位什么时候用钱、用钱干什么、用多少钱,可以随心所欲,改革后,单位头一个月就要对下个月的经费开支进行预计并向财政部门报送月度用款计划,没有计划的开支项目财政部门不予支付,部分单位的领导对于从批资金到报计划的转变不够适应。另一方面,改革后,对单位的财务人员提出了更高要求,单位财务人员要按月编报月度用款计划,用款时,属于直接支付的,要填写财政直接支付申请书,属于授权支付的,要填写财政授权支付凭证,单位财务人员的业务素质尚待进一步提高。
(二)预算编制难以满足国库集中支付的要求。按照改革的要求,财政部门对预算单位的支付依据是人大批准通过的预算,预算单位根据预算申报用款计划,收付中心依据批准的用款计划支付资金。但在实际工作中存在几个问题:一是预算编制和审批的时间滞后,不便于年初支出指标登记和资金支付管理。二是部门预算没有完善,有一部分支出没有完全细化到预算
科目、单位,支出类型、支付方式也没有划分明确,不能详细的反映财政支出的方向和用途。三是预算追加调整过于频繁,传递程序不够规范和及时,对账困难。四是预算外资金使用无年初预算,指标无法登记管理,带来用款计划和支付内容“失真”
(三)现行专项资金管理与实施国库集中收付改革有矛盾。按照改革的要求,一个单位只能开设一个零余额账户,所有专项资金都只能在这个账户中进行专账核算和管理。但是,现行部分专项资金都有各自的管理办法和要求,特别是要求专户管理,给国库集中收付带来了许多障碍。
(四)软件系统不够成熟难以真正实现数据共享。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预算执行的变革,如果改革后仍无法实现数据共享,改革的效果就会打折扣。在实际工作中存在国库集中收付系统、总预算会计系统、非税收入系统和工资统发系统分离,数据不能直接对接和共享,造成大量数据重复录入及对账困难。
(五)资金清算后无法办理业务。实施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后,必须进行资金清算,将零余额账户当天冲平。每天下午3点半进行资金清算后,单位无法再办理支付业务,不能继续使用资金,给单位用款带来不便。
五、完善改革的建议
(一)改进预算编制方法。一是明确科学合理的公用经费定额标准。二是严格按照部门预算的要求,尽量细化预算支出项目,明确支出类型和支付方式。三是要提前预算编制和审批时间,与预算执行同步,确保预算的严肃性。
(二)进一步完善国库集中支付运行程序。一是完善国库股职责,将财政部门内部账户、资金统一归并到国库股管理,同时,将财政资金的支付全部通过国库收付中心办理,真正做到收支分离。二是从实际出发,进一步简化审核和支付程序,确保单位及时用款。
(三)加快“金财工程”建设步伐。构建包括部门预算编制、财政总预算会计核算、指标管理、国库集中收付、非税收入收缴、单位财务核算系统等内容的和完善的政府财政管理信息系统,从而为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
第五篇:区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总结(精选)
本文件共有5745字符
●抱歉,你的权限不够,这篇文章阅读权限为正式会员!●投一篇稿件便可成为正式会员。【如何投稿】
●通过捐款方式也可成为正式会员,15分钟即可开通使用。【如何捐助】
内容预览:
区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总结
====年=月,我区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全面推进国库集
中收付制度改革。全区**家预算单位全部纳入国库集中收付范围。全区已全面实施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为基础,资金缴拨以国库集中收付为主要形式的财政国库管理制度。目前,国库集中支付业务流程顺畅,手续简便,支付规范,改革取得了实质性成效。
一、改革的主要内容
(一)建立一个体系。建立由国库单一账户、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财政零余额账户、预算单位零余额账户和特设专户构成的国库单一账户体系。所有财政性资金全部纳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管理,收入直接缴入国库单一账户和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支出通过国库单一账户体系直接支付到商品和劳务供应商。
(二)采取两种形式。区别不同类型的财政支出,实行财政直接支付和财政授权支付两种方式。统发工资、政府采购支出及其他单笔资金超过====元的支出,实行财政直接支付;其他零星小额资金支出,通过预算单位零余额账户实行财政授权支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