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赴京津冀豫苏学习考察情况的报告(推荐)

时间:2019-05-13 09:36:2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赴京津冀豫苏学习考察情况的报告(推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赴京津冀豫苏学习考察情况的报告(推荐)》。

第一篇:关于赴京津冀豫苏学习考察情况的报告(推荐)

关于赴京津冀豫苏学习考察情况的报告

按照县委、县政府的总体安排,*日,由县长**同志带队,率领部分县领导和发改局、经济局、商务局等部门的领导一行*人,先后对北京中关村丰台园、天津经济开发区、天津静海经济开发区、张家港经济开发区、河南文安县左各庄以及江阴市华西村进行了广泛深入的学习考察。通过听取经验介绍、座谈交流、实地参观、走访企业、边看边议等形式,学习了解了他们发展园区经济的诸多先进经验,开阔了眼界,找到了差距,大家深感收益匪浅,启发很大,不虚此行。现将学习考察的有关情况作以简要汇报。

一、基本情况及特点

这次考察的工业园区,经济发展的高速度,机制和体制的创新,以及人家勤于创业、勇于创新、敢于创造的精神,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总的看,感到主要有这样五个特点:

特点之一:园区经济起步早。走过的这些园区,基本都是90年代初成立,历经了10几年的发展历程,具备了 相当大的规模。中关村丰台园于1991年11月由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设立,1994年4月被批准为国家级高新区,1996年成为全国首批向APEC开放的科技工业园之一,规划范围为5平方公里的产业基地和12公里的国际孵化大道。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于1984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建立,为中国首批国家级开发区之一,已走过了21年的发展历程,总规划面积达到40平方公里。静海经济开发区是天津市政府于1992年6月批准建立的省级开发区,总规划面积达到12平方公里,其中起步区2平方公里,新区10平方公里。张家港经济开发区成立于1993年11月,规划面积达到35平方公里。建立园区最晚的是左各庄镇,2000年11月经河北省批准建立胶合板技术民营科技产业园区。

特点之二:经济发展速度快。这些园区自成立以来,经济迅猛增长,已经成为承载当地经济快速发展的平台。中关村丰台园入驻企业已达2700多家,技工贸收入500万元以上的企业442家,其中千万元企业240家,亿元企业60家,十亿元企业12家。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2004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30多亿元,同比增长25.3%,人均地区生产总产值达到20万元。完成财政收入83亿多元,同比增长23%。天津静海经济开发区今年前7个月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亿元,同比增长30%,实现销售收入12亿元,同比增长21%,实现税收0.8亿元,同比增长38%,出口创汇4100万元,同比增长6%。张家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已累计批办工业企业1500多家,其中三资企业300多家,超千万美元的三资企业32家,累计完成合同外资32亿美元,注册外资16亿元。仅2004年开发区新批三资企业就达50多家,到帐外资

1.5亿美元。

特点之三:产业结构层次高。从我们考察的情况看,这些地方的产业结构经过多年的调整,已经高度优化,高度集中,并且特色突出。中关村丰台园已经形成了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先进制造业与新材料三大产业格局,涌现出了北京贝尔、燕化高新、北方天鸟、四环科宝等一批优秀企业。同时,园区借鉴国内日渐成熟的“总部经济”理论,正在建设中国首家总部基地,截止到今年6月份,已经完成了总部基地西区内全部303栋总部楼建设工程,已经有包括中国诚通控股公司、中华通信系统有限公司、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等150多家涉及30多个行业的高科技企业总部签约入驻总部基地。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形成了电子通讯、机械制造、医药化工、食品饮料四大支柱产业,2004年共完成工业总产值近1600多亿元,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90%多,摩托罗拉、天津三星通讯、中美史克制药等一些著名企业先后投资建厂。静海经济开发区引进了美国、英国、德国等国家的投资商200家,初步形成了以电子、制药、汽车配件、机械设备、食品、纺织为主导的工业体系。建园区最晚的左各庄镇,主导产业更为突出,有中国北方最大的胶合板生产基地的称号,全镇拥有胶合板及相关产业。

特点之四:投资环境引力强。考察的这些园区,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都致力于软硬环境建设,营造一流的洼地效应。中关村丰台园产业基地内设有城市主、次干道标准和支路标准的道路22条,内部道路8条,形成了纵横交错的道路网络,园内供水、供电、供气、通讯系统十分完善。在政策上享受国家和中关村科技园区扶持高新技术产业的优惠政策,同时,丰台区政府还出台了《关于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丰台园还建立了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创新管理服务体系,实行了“一站式”为高新企

业服务。推行全程办事代理制,编制《绿色服务指南》,构建了绿色服务体系,为企业总部建立服务“绿色通道”,开通“入园服务”和“支持保障”两个直通车。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专门成立了投资服务中心,行政审批单位全部设有分支机构,实行“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企业不出投资服务中心大楼,即可办成一切手续。静海经济开发区具备道路、供电、通讯、供水、天然气、排雨、排污和场地平整“七通一平”的条件,满足了企业入区建设的需要。同时,他们还在不断提升配套档次,到今年下半年随着集中供热、供蒸汽项目的建成,可实现“九通一平”。在优化服务环境方面,静海县委、县政府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强开发区管理的若干规定》,对开发区实行封闭管理,实行管委会一口对外,建立了低收费报建、无干扰经营的管理体系。在项目审批上,实行一站式审批工作流程,由开发区项目部、规划部采取领办的方式,在县经济发展服务中心完成项目注册、报建等一条龙审批。在行政收费上,县职能部门收取的各项费用,实行开发区管委会代缴(房地产项目除外),职能部门不直接对企业收费。在职能部门检查管理上,明确县职能部门入区执行公务需提前向开发区管委会提交检查对象、检查计划、检查内容、检查依据等,先由开发区企业管理部通知企业按职能部门要求做好准备,在商定的时间内,由开发区指定专人陪同执法部门进入企业,按预定计划和程序进行检查。

特点之五:土地运作力度大。在解决制约园区经济发展壮大的土地问题上,各地思想都比较解放,善于规避政策,勇于创新措施,敢于以我为主。中关村丰台园将所需土地由政府收回,给农民青苗补助费,入驻园区的企业必须聘用所占土地的农民为职工,使农民成为工人。丰台园成立直属企业丰台科技园商贸有限公司,对所占土地进行拆迁,兑付各项补偿费,然后以零价土地再与二级开发商合资进行集中开发,利润按照4:6比例进行分成,政府用政策、用规划来把握开发进度。左各庄镇将机动地的使用权全部下放给各村,由各村自行决定机动地用途。天津静海经济开发区以开发区为投资主体,通过贷款购买土地,扩充开发区的规模,在购买的土地中,有2平方公里还是农田。而且明确了对节约土地资源的鼓励办法,对于建设二层以上标准厂房的企业,按照每平方米20元的标准给予奖励。同时,对达不到规划建设要求的企业,进行收回,重新进行出让,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

二、感受和启发

这次五省市之行,是一次学习借鉴先进地区发展园区经济的好机会,也是一个反思不足,谋划重点,明确方向的好过程。五省市的经验可圈可点,我们从中得到“五大启示”。

一是有眼力才有魄力。五省市园区经济的成功发展,首先得益于他们具有抢抓机遇、开拓进取的创业精神。他们不仅夺开放之先机,而且紧紧抓住国家几次大的政策机遇,以开阔的眼界、超前的思路、超凡的措施来实现跨越式的发展。在考察中我们鲜明地感受到,除了气候、地缘条件等一些不可比因素外,我们之所以和人家差距较大,最根本的、最重要的还是差在思想上,差在精神上。走过的这些园区,听对方介绍经验,没有一个嘴里总挂着上面怎么说,全都是从加快发展的角度出发,只要认准的事,就大胆试,大胆闯,就讲怎么干,不在意怎么看,体现出了唯发展是举的工作魄力。从我们的实际看,现在已经远远落在了后面,决不能再按部就班,坐失良机,止步不前,必须解放思想,登高望远,只争朝夕,勇于创新,敢于拼搏,唯有如此才能加快绥棱的发展。

二是有外力才有活力。考察的这些园区,无不把招商引资、借助外力发展作为“一号工程”,采取各种灵活有效的方式,招大商,引大资,上大项目。与我们不同的是,人家现在招商引资有选择,有重点,而且很挑剔,目标定位在投资大、见效快、有市场,符合产业规划、可持续发展能力强的企业上。天津静海经济开发区明确了“外资以日、韩、台为主,内资以民营企业为主,产品以技术含量高、投资密度大、无污染项目为主”的招商定位,采取会议招商、委托招商、以商招商和网络招商并举的立体化招商手段,广辟信息源,加快了项目引进。在工作机制上,创立了全员招商和任务指标与工作绩效挂钩,年终考核兑现奖惩的工作机制,有效地激励了全体工作人员的招商积极性和创造性。目前,已有台湾大成集团、台湾齐鲁公司、日本丸美屋株式会社等一大批外商企业投资建厂。

三是有载力才有张力。规模经济的扩张,高平台的构筑,需要强有力的承载。五省市大手笔规划建设的工业园区,已经成为吸引外资的最佳载体,以高起点的规划、完善的基础设施、一流的管理服务,吸纳著名企业的入驻。这些工业园区,已经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龙头,拉动外向型经济发展的作用十分突出。

“没有梧桐树,引不来金凤凰”,要加快绥棱经济的发展,必须把工业园区建设摆上“重中之重”的战略地位,以开发引大资,招大商,迅速提升经济发展层次。

四是有引力才有实力。五省市之行,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就是他们确立营造投资环境的新理念,并通过软硬环境的不断提升和整合,使单一的环境因素产生“磁场”效应、“洼地”效应,吸引了更多的人才和资金的聚集,以致于园区开发速度比不上项目签约落地的速度。学习这些地方的经验,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树立环境就是生产力的观念,确立“亲商、安商、富商”的意识,创造引得来、留得住,有奔头的投资环境。

三、几点建议

先进地区的成功经验和作法可资借鉴。可比与不可比并不重要,重要是的我们受到了鞭策,拓宽了思路,重要的是我们要在可比中深刻反思,迎头赶上,在不可比中立足实际,创造业绩。根据外地的成功经验,结合绥棱的实际,我们共有五点建议,概括起来体现为三个“新”。

建议之一:思想解放要有新高度。要从政策扶持力度、市场竞争能力、体制改革深度、环境创建水平等查找我们与先进地区的差距,看看束缚我们发展的瓶颈问题到底有什么,有多少是因为不敢创新、不会创新、不愿创新造成的。要教育广大干部思想再解放一点,观念再更新一点,步子再迈大一点,坚决破除解放思想中的体制的、意识的、传统的以及人为的种种障碍,坚决改变一切束缚发展的作法和规定,淡化管理意识,强化服务意识,该突破的要勇于突破,该变通的要大胆变通,把解放思想落实到每一件具体工作中去。

建议之二:招商引资要有新力度。增强绥棱的发展后劲,关键在招商引资,潜力也在招商引资,必须走好借助外力发展的路子,力争实现三个突破:即吸引大公司方面要有新突破,吸引外资方面要有新突破,投资质量和总量方面要有新突破。为保证实现上述目标,要做到“五个更”:一是领导力量要更强。在保证现有领导力量的同时,加强招商局建设,抽调发改局、经济局、商务局的精干人员充实到招商引资队伍中来。同时,要组成两个招商专业队伍,分别由两个县领导牵头,负责吸引省内资金和省外资金。二是激励机制要更活。要进一步健全外商投资鼓励机制,坚持“一事一议”、特事特办的原则,落实“按项目给土地、按效益给优惠”的政策,制定更加优惠的土地出让和财政扶持办法,以吸引更多外商到我县投资兴业。同时,为条件相对较差的乡镇开辟外商投资工业区,实行单独统计,税利分成,为这些乡镇的招商引资创造条件。三是招商方法要更多。要积极借鉴静海开发区的经验,积极拓宽对外联系渠道,参与或举办各种招商会议、活动,切实用好委托招商、网上招商等新方式,鼓励各种中介机构按照市场化的方式进行招商。同时,对现有的外商投资企业,要精心呵护,悉心服务,使其尽可在获得良好收益的基础上增资扩股,进一步发展壮大,进而实现以商招商的乘数效应。四是招商方向要更清。基于我县的气候条件、发展氛围和地缘条件无法与五省市相比,更很难像左各庄那样“无中生有”,没有木材资源,能够做大木材产业。在招商引资的定位上应坚持立足资源优势,以有利于我县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为导向,以无法入驻南方经济园区的企业为重点,引进小型加工企业与大企业相结合,引进劳动密集型企业与高科技型企业相结合,引进外资与启动内资相结合,引进设备人才与嫁接改造传统产业相结合,进一步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五是招商环境要更优。要大力加强机关效能建设,进一步落实岗位责任制、服务承诺制、首问负责制、效能考评制、失职追究制和公开办事制度等,进一步加强政务服务中心建设,提供“一门式”咨询,“一条龙”服务,做到“一站式”办结。要继续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清理各类行政许可和审批项目,坚决杜绝“三乱”问题。

建议之三:园区建设要有新手笔。要学习五省市的经验,高起点、大手笔规划建设工业园区,全面打造加快经济发展的平台。当前,重点要按照规划一步到位,建设分步实施,项目滚动建设的原则,加快启动**路工业园区建设,理清发展思路,研究好发展模式、土地使用、配套建设、产业类型、管理机制等问题,争取把绥北路工业园区发展成为规划一流、管理一流、速度一流、效益一流、服务一流的经济园区。

第二篇:关于赴京津冀豫苏学习考察情况的报告

按照县委、县政府的总体安排,*日,由县长**同志带队,率领部分县领导和发改局、经济局、商务局等部门的领导一行*人,先后对北京中关村丰台园、天津经济开发区、天津静海经济开发区、张家港经济开发区、河南文安县左各庄以及江阴市华西村进行了广泛深入的学习考察。通过听取经验介绍、座谈交流、实地参观、走访企业、边看边议等形式,学习了解了他们发展园区经济的诸多先进经验,开阔了眼界,找到了差距,大家深感收益匪浅,启发很大,不虚此行。现将学习考察的有关情况作以简要汇报。

一、基本情况及特点

这次考察的工业园区,经济发展的高速度,机制和体制的创新,以及人家勤于创业、勇于创新、敢于创造的精神,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总的看,感到主要有这样五个特点:

特点之一:园区经济起步早。走过的这些园区,基本都是90年代初成立,历经了10几年的发展历程,具备了 相当大的规模。中关村丰台园于1991年11月由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设立,1994年4月被批准为国家级高新区,1996年成为全国首批向ApEC开放的科技工业园之一,规划范围为5平方公里的产业基地和12公里的国际孵化大道。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于1984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建立,为中国首批国家级开发区之一,已走过了21年的发展历程,总规划面积达到40平方公里。静海经济开发区是天津市政府于1992年6月批准建立的省级开发区,总规划面积达到12平方公里,其中起步区2平方公里,新区10平方公里。张家港经济开发区成立于1993年11月,规划面积达到35平方公里。建立园区最晚的是左各庄镇,2000年11月经河北省批准建立胶合板技术民营科技产业园区。

特点之二:经济发展速度快。这些园区自成立以来,经济迅猛增长,已经成为承载当地经济快速发展的平台。中关村丰台园入驻企业已达2700多家,技工贸收入500万元以上的企业442家,其中千万元企业240家,亿元企业60家,十亿元企业12家。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2004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30多亿元,同比增长25.3%,人均地区生产总产值达到20万元。完成财政收入83亿多元,同比增长23%。天津静海经济开发区今年前7个月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亿元,同比增长30%,实现销售收入12亿元,同比增长21%,实现税收0.8亿元,同比增长38%,出口创汇4100万元,同比增长6%。张家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已累计批办工业企业1500多家,其中三资企业300多家,超千万美元的三资企业32家,累计完成合同外资32亿美元,注册外资16亿元。仅2004年开发区新批三资企业就达50多家,到帐外资1.5亿美元。

特点之三:产业结构层次高。从我们考察的情况看,这些地方的产业结构经过多年的调整,已经高度优化,高度集中,并且特色突出。中关村丰台园已经形成了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先进制造业与新材料三大产业格局,涌现出了北京贝尔、燕化高新、北方天鸟、四环科宝等一批优秀企业。同时,园区借鉴国内日渐成熟的“总部经济”理论,正在建设中国首家总部基地,截止到今年6月份,已经完成了总部基地西区内全部303栋总部楼建设工程,已经有包括中国诚通控股公司、中华通信系统有限公司、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等150多家涉及30多个行业的高科技企业总部签约入驻总部基地。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形成了电子通讯、机械制造、医药化工、食品饮料四大支柱产业,2004年共完成工业总产值近1600多亿元,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90%多,摩托罗拉、天津三星通讯、中美史克制药等一些著名企业先后投资建厂。静海经济开发区引进了美国、英国、德国等国家的投资商200家,初步形成了以电子、制药、汽车配件、机械设备、食品、纺织为主导的工业体系。建园区最晚的左各庄镇,主导产业更为突出,有中国北方最大的胶合板生产基地的称号,全镇拥有胶合板及相关产业。

特点之四:投资环境引力强。考察的这些园区,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都致力于软硬环境建设,营造一流的洼地效应。中关村丰台园产业基地内设有城市主、次干道标准和支路标准的道路22条,内部道路8条,形成了纵横交错的道路网络,园内供水、供电、供气、通讯系统十分完善。在政策上享受国家和中关村科技园区扶持高新技术产业的优惠政策,同时,丰台区政府还出台了《关于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丰台园还建立了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创新管理服务体系,实行了“一站式”为高新企业服务。推行全程办事代理制,编制《绿色服务指南》,构建了绿色服务体系,为企业总部建立服务“绿色通道”,开通“入园服务”和“支持保障”两个直通车。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专门成立了投资服务中心,行政审批单位全部设有分支机构,实行“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企业不出投资服务中心大楼,即可办成一切手续。静海经济开发区具备道路、供电、通讯、供水、天然气、排雨、排污和场地平整“七通一平”的条件,满足了企业入区建设的需要。同时,他们还在不断提升配套档次,到今年下半年随着集中供热、供蒸汽项目的建成,可实现“九通一平”。在优化服务环境方面,静海县委、县政府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强开发区管理的若干规定》,对开发区实行封闭管理,实行管委会一口对外,建立了低收费报建、无干扰经营的管理体系。在项目审批上,实行一站式审批工作流程,由开发区项目部、规划部采取领办的方式,在县经济发展服务中心完成项目注册、报建等一条龙审批。在行政收费上,县职能部门收取的各项费用,实行开发区管委会代缴(房地产项目除外),职能部门不直接对企业收费。在职能部门检查管理上,明确县职能部门入区执行公务需提前向开发区管委会提交检查对象、检查计划、检查内容、检查依据等,先由开发区企业管理部通知企业按职能部门要求做好准备,在商定的时间内,由开发区指定专人陪同执法部门进入企业,按预定计划和程序进行检查。

特点之五:土地运作力度大。在解决制约园区经济发展壮大的土地问题上,各地思想都比较解放,善于规避政策,勇于创新措施,敢于以我为主。中关村丰台园将所需土地由政府收回,给农民青苗补助费,入驻园区的企业必须聘用所占土地的农民为职工,使农民成为工人。丰台园成立直属企业丰台科技园商贸有限公司,对所占土地进行拆迁,兑付各项补偿费,然后以零价土地再与二级开发商合资进行集中开发,利润按照4:6比例进行分成,政府用政策、用规划来把握开发进度。左各庄镇将机动地的使用权全部下放给各村,由各村自行决定机动地用途。天津静海经济开发区以开发区为投资主体,通过贷款购买土地,扩充开发区的规模,在购买的土地中,有2平方公里还是农田。而且明确了对节约土地资源的鼓励办法,对于建设二层以上标准厂房的企业,按照每平方米20元的标准给予奖励。同时,对达不到规划建设要求的企业,进行收回,重新进行出让,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

二、感受和启发

这次五省市之行,是一次学习借鉴先进地区发展园区经济的好机会,也是一个反思不足,谋划重点,明确方向的好过程。五省市的经验可圈可点,我们从中得到“五大启示”。

一是有眼力才有魄力。五省市园区经济的成功发展,首先得益于他们具有抢抓机遇、开拓进取的创业精神。他们不仅夺开放之先机,而且紧紧抓住国家几次大的政策机遇,以开阔的眼界、超前的思路、超凡的措施来实现跨越式的发展。在考察中我们鲜明地感受到,除了气候、地缘条件等一些不可比因素外,我们之所以和人家差距较大,最根本的、最重要的还是差在思想上,差在精神上。走过的这些园区,听对方介绍经验,没有一个嘴里总挂着上面怎么说,全都是从加快发展的角度出发,只要认准的事,就大胆试,大胆闯,就讲怎么干,不在意怎么看,体现出了唯发展是举的工作魄力。从我们的实际看,现在已经远远落在了后面,决不能再按部就班,坐失良机,止步不前,必须解放思想,登高望远,只争朝夕,勇于创新,敢于拼搏,唯有如此才能加快绥棱的发展。

二是有外力才有活力。考察的这些园区,无不把招商引资、借助外力发展作为“一号工程”,采取各种灵活有效的方式,招大商,引大资,上大项目。与我们不同的是,人家现在招商引资有选择,有重点,而且很挑剔,目标定位在投资大、见效快、有市场,符合产业规划、可持续发展能力强的企业上。天津静海经济开发区明确了“外资以日、韩、台为主,内资以民营企业为主,产品以技术含量高、投资密度大、无污染项目为主”的招商定位,采取会议招商、委托招商、以商招商和网络招商并举的立体化招商手段,广辟信息源,加快了项目引进。在工作机制上,创立了全员招商和任务指标与工作绩效挂钩,年终考核兑现奖惩的工作机制,有效地激励了全体工作人员的招商积极性和创造性。目前,已有台湾大成集团、台湾齐鲁公司、日本丸美屋株式会社等一大批外商企业投资建厂。

三是有载力才有张力。规模经济的扩张,高平台的构筑,需要强有力的承载。五省市大手笔规划建设的工业园区,已经成为吸引外资的最佳载体,以高起点的规划、完善的基础设施、一流的管理服务,吸纳著名企业的入驻。这些工业园区,已经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龙头,拉动外向型经济发展的作用十分突出。“没有梧桐树,引不来金凤凰”,要加快绥棱经济的发展,必须把工业园区建设摆上“重中之重”的战略地位,以开发引大资,招大商,迅速提升经济发展层次。

四是有引力才有实力。五省市之行,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就是他们确立营造投资环境的新理念,并通过软硬环境的不断提升和整合,使单一的环境因素产生“磁场”效应、“洼地”效应,吸引了更多的人才和资金的聚集,以致于园区开发速度比不上项目签约落地的速度。学习这些地方的经验,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树立环境就是生产力的观念,确立“亲商、安商、富商”的意识,创造引得来、留得住,有奔头的投资环境。

三、几点建议

先进地区的成功经验和作法可资借鉴。可比与不可比并不重要,重要是的我们受到了鞭策,拓宽了思路,重要的是我们要在可比中深刻反思,迎头赶上,在不可比中立足实际,创造业绩。根据外地的成功经验,结合绥棱的实际,我们共有五点建议,概括起来体现为三个“新”。

建议之一:思想解放要有新高度。要从政策扶持力度、市场竞争能力、体制改革深度、环境创建水平等查找我们与先进地区的差距,看看束缚我们发展的瓶颈问题到底有什么,有多少是因为不敢创新、不会创新、不愿创新造成的。要教育广大干部思想再解放一点,观念再更新一点,步子再迈大一点,坚决破除解放思想中的体制的、意识的、传统的以及人为的种种障碍,坚决改变一切束缚发展的作法和规定,淡化管理意识,强化服务意识,该突破的要勇于突破,该变通的要大胆变通,把解放思想落实到每一件具体工作中去。

建议之二:招商引资要有新力度。增强绥棱的发展后劲,关键在招商引资,潜力也在招商引资,必须走好借助外力发展的路子,力争实现三个突破:即吸引大公司方面要有新突破,吸引外资方面要有新突破,投资质量和总量方面要有新突破。为保证实现上述目标,要做到“五个更”:一是领导力量要更强。在保证现有领导力量的同时,加强招商局建设,抽调发改局、经济局、商务局的精干人员充实到招商引资队伍中来。同时,要组成两个招商专业队伍,分别由两个县领导牵头,负责吸引省内资金和省外资金。二是激励机制要更活。要进一步健全外商投资鼓励机制,坚持“一事一议”、特事特办的原则,落实“按项目给土地、按效益给优惠”的政策,制定更加优惠的土地出让和财政扶持办法,以吸引更多外商到我县投资兴业。同时,为条件相对较差的乡镇开辟外商投资工业区,实行单独统计,税利分成,为这些乡镇的招商引资创造条件。三是招商方法要更多。要积极借鉴静海开发区的经验,积极拓宽对外联系渠道,参与或举办各种招商会议、活动,切实用好委托招商、网上招商等新方式,鼓励各种中介机构按照市场化的方式进行招商。同时,对现有的外商投资企业,要精心呵护,悉心服务,使其尽可在获得良好收益的基础上增资扩股,进一步发展壮大,进而实现以商招商的乘数效应。四是招商方向要更清。基于我县的气候条件、发展氛围和地缘条件无法与五省市相比,更很难像左各庄那样“无中生有”,没有木材资源,能够做大木材产业。在招商引资的定位上应坚持立足资源优势,以有利于我县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为导向,以无法入驻南方经济园区的企业为重点,引进小型加工企业与大企业相结合,引进劳动密集型企业与高科技型企业相结合,引进外资与启动内资相结合,引进设备人才与嫁接改造传统产业相结合,进一步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五是招商环境要更优。要大力加强机关效能建设,进一步落实岗位责任制、服务承诺制、首问负责制、效能考评制、失职追究制和公开办事制度等,进一步加强政务服务中心建设,提供“一门式”咨询,“一条龙”服务,做到“一站式”办结。要继续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清理各类行政许可和审批项目,坚决杜绝“三乱”问题。

建议之三:园区建设要有新手笔。要学习五省市的经验,高起点、大手笔规划建设工业园区,全面打造加快经济发展的平台。当前,重点要按照规划一步到位,建设分步实施,项目滚动建设的原则,加快启动**路工业园区建设,理清发展思路,研究好发展模式、土地使用、配套建设、产业类型、管理机制等问题,争取把绥北路工业园区发展成为规划一流、管理一流、速度一流、效益一流、服务一流的经济园区。

第三篇:赴苏浙沪学习考察报告

赴苏浙沪学习考察报告

国庆后,我随省党政代表团参加了树立和践行新发展理念赴苏浙沪学习考察活动。三天时间马不停蹄,先后到上海、苏州、南京、杭州市,一路亲眼目睹苏浙沪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充分领略先发地区转型升级的勃勃生机,切身感受当地干部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学到了三地践行新发展理念的举措经验,开拓了眼界,增强了信心,在审视中更看到了差距,扛回了新压力,催生了新理念和动力。

一、考察感受

所到之处,三个省市无不表现出在践行五大发展理念上先行一步,快人一拍,成效突出,印象深刻的有四个方面:

一是创新环境成效浓烈,“高温”灼人。

上海始终以海纳百川的精神抓创新,围绕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在创新模式、路径和成果上引领潮头;江苏围绕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苏,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等七大发展战略,聚焦建设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和先进制造业基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浙江坚持以“八八战略”为总纲,坚定不移打好“四换三名”、七大万亿产业培育等转型升级系列组合拳,真正做到了“干在实处、走在前列”。这些地方的创新理念和超前眼光,让人大开眼界、深受启发,更新甚至颠覆着我们的既有观念。

二是发展模式特色鲜明,成果诱人。

三省市最鲜明的是让人感到了宜居宜业、安居乐业、海内外人士汇聚,成为吸引各路人才想来愿留的“大磁场”,这是最综合、最有说服力的成果。上海围绕“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创新发展的先行者”要求,始终瞄准“四个中心”建设,可持续接力规划管理,努力建设卓越的全球城市;江苏在量质并进基础上致力各市携手合作,在区域统筹协调上走在前列;浙江秉持“两山”的发展理念,实现生态与经济的双赢。这些各具特色的经验做法,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借鉴。

三是思想观念开放,招数逼人。

苏浙沪虽然走在全国改革开放的前列,但他们仍然在不断地通过解放思想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更好更快的发展路径和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同时,苏浙沪的干部普遍有朝气,企业家充满国际领先的上进心,处处洋溢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对比苏浙沪,我们有些地方小富即安,小进即满,行动总是慢人一拍,这种差距,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缺乏忧患意识,我们必须跳出宣城看宣城,树立雄心壮志,在苏浙沪城市中立标杆、找定位。

四是善于吸引和用好各方面人才,环境宜人。

发展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虽然苏浙沪在功能定位、自然禀赋、产业结构上存在差异,但都坚持把加强人才队伍特别是“高精尖缺”人才建设作为竞争之本、转型之要,成功实现了以人才促创新、以创新推进新一轮创业的战略转型。我们要进一步强化“人才第一资源”的意识,让创新人才心无旁骛地为宣城发展建功立业。

苏浙沪之行,通过看比学,强化了忧患和危机,照出了差距和短板,也进一步压出了斗志与干劲,清晰了思路和目标。

二、下一步打算

宣城是全省唯一与苏浙同时接壤的城市,是长三角城市群的成员,理应在学习苏浙沪、树立和践行新发展理念上奋力争先。

(一)再更新观念,在换思维、谋创新上下功夫、求突破。

宣城虽然地理上紧邻江浙,但观念上相差不少台阶,必须开展观念更新学习讨论活动,进一步突破自我、找准定位、开拓眼界、加快创新,强化干部担当作为。要对标五大发展理念,从灵魂深处确立对新发展理念的自觉和自信,以行动践行落实新发展理念的招数和节奏。要对标苏浙沪的经验做法,重点学习上海自贸区为企业服务“只说Yes不说No”等体制机制、苏州工业园区借鉴新加坡经验的创新理念、杭州城市建设管理的有效举措,具体落实到简政放权、提高办事效率、营造良好环境、推进园区建设等实际问题上,真正把思想解放体现在政策中,渗透到平时的工作中,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中。

(二)再增强信心,在落实“五大发展见行动”上善作为、争位次。

省委认真贯彻中央决策部署,正在研究制定实施“五大发展行动计划”的意见。我市第四次党代会以五大发展新理念为根本遵循,明确提出了建设皖苏浙省际交汇区域中心城市和“一个提前、四个提升”的目标任务,我们要结合学习苏浙沪,在全省发展大局中增强信心,勇于作为,争先进位。要认真学习苏浙沪登高望远的世界眼光、高人一招的创新精神、敢闯敢试的胆识胸襟,着力打造充满活力的现代产业之城、要素汇聚的综合枢纽之城、有品有味的山水生态之城、共建共享的平安幸福之城,把宣城建设成生态大公园、文化大观园、旅游大乐园、宜居大家园。要认真学习苏浙沪永不满足的工作激情、善作善成的实干作风,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气神,以新理念引领新发展,做到每天都是节点、全年都在冲刺,以只争朝夕的精神抓好每一天、干好每件事、交好每一份答卷。

(三)再突出定位,在融入长三角中担使命、当先锋。

我市近年来的发展主要得益于面向长三角的招商合作,我们要抓住这次学习考察带来的机遇,强化长三角成员意识,乘势而上,认真总结现有经验,在加快完善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互通互联的同时,围绕主导产业和产业转移的趋势,强化主动有效对接。要坚持目标往东看、步子靠东迈、身子朝东挤、位次向东赶,市、县以及开发园区都要在苏浙沪城市中进一步找准标杆,确定比学赶超的目标,着力从思想观念、体制机制、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创新要素、开放平台、人才引进、新型城镇化、生态环境等方面全面对接,努力把宣城建设成为全省融入苏浙沪的桥头堡、示范区,展示安徽发展新形象的窗口,成为苏浙沪要素资源辐射的重要承接地、休闲旅游健康养生“客厅”,使宣城真正位于长三角,全面受益长三角,对接服务长三角。

第四篇:市级老同志赴陕豫地区学习考察报告

***市级老同志赴陕豫地区学习考察报告

市级老同志赴陕豫地区学习考察团

(2011年12月)

在全国上下喜庆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之际,***市级老同志考察团一行52人,带着市委、市政府的亲切关怀和深情委托,于2011年9月1日至8日,赴陕豫地区考察了西安、延安、洛阳、开封、郑州等地。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这次学习考察,线路选定好、内容确定好、时机选择好、组织服务好、考察效果好,工作人员非常敬业,老同志积极配合十分满意,是组织市级老同志赴外地学习考察的一次成功之旅。具体来说,这次学习考察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饮水思源,寻根访祖。同志们踏着黄帝的脚印前进,来到有着“中华民族人文圣地、黄帝祭祀文化之乡和生态旅游历史名城”之称的黄陵县,在微风细雨中,瞻仰轩辕庙,拜谒黄帝陵,追寻中华民族共有的始祖——轩辕黄帝的足迹。二是重走圣地,洗礼心灵。在革命圣地延安,同志们仿佛触摸了战争年代的脉搏,在心灵上感到强烈震撼之余,深切缅怀了为缔造新中国而舍生忘死、无私奉献的革命先烈,努力追寻革命先辈们不屈不挠的坚定信念,再次接受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实事求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延安精神的洗礼。三是颐养天年,愉悦身心。陕豫地区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耐人寻味,优美的中原风光惹人陶醉,浓郁的现代气息令人沉浸,老同志忘记年龄,忘记烦琐,顾不及劳累,跋山涉水,登高望远,游景点、进园区、入企业,一路欢歌笑语,吟诗作赋,其乐融融。四是增进友谊,拓宽视野。这次考察的内容很全面、很实用,同志们既感受了陕豫地区丰厚的历史底蕴和优美的自然风光,又吸收了陕豫地区先进的发展举措和成功的建设经验;既广结贤达、喜交朋友、话叙新***,又把握时机、宣传**、盛赞大变化。**这座历史名城、山水洲城和发展新城深受陕豫地区同志们的认同,激发了他们的浓厚兴趣,也为我们****率先建成“两型城市”和实现全面小康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这次学习考察,是市委、市政府连续五年组织市级老同志赴外地学习考察,也是老同志参与人数最多的一次学习考察,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一是离不开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全力支持。去年,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百忙之中听取了《***市级老同志赴川渝地区考察报告》的汇报,并提出今年要组织老同志赴陕豫地区考察。***、***、***、***等市领导非常重视,多次作出重要批示,并亲自安排部署。老同志一致认为市委、市政府对他们的关心和重视做到了言于心、践于行,一定要继续发挥余热,当好表率,不遗余力地支持市委、市政府工作。二是离不开工作人员的认真负责和勤奋敬业。市委办公厅、组织部、老干部局组织得力,配合密切,制定了详细的工作方案,每一个环节都考虑得细致入微,每一项工作都安排得体贴温馨。工作人员尽职尽责,尽心尽力,2 纪律严明,服务到位,真正做到了“老同志没有上车,工作人员不上车;老同志没有进房休息,工作人员不进房休息;老同志没有用餐,工作人员不用餐”的工作标准,尊老、敬老、爱老情节得到了充分展现,深受老同志赞许。三是离不开兄弟城市的热情接待和周到服务。考察的每个城市、每个县市、每个园区,都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条件和热情周到的服务,使我们有宾至如归的感觉。**市委办制定了接待方案,专门召开了工作部署会,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出席宴请并作了热情洋溢的致辞。**市委办精心安排,“四大家”领导出席宴请并陪同考察,给予了我们很高的礼遇。**市得知我们到陕豫参观考察,主动提出要宴请考察团一行,表达兄弟城市的友谊之情。四是离不开老同志的相互关心与真心理解。我们的老同志克服了考察时间紧、乘车路程远、身体条件限制等困难,发扬优良作风,身体力行,非常支持工作人员的工作,八十不言老,规章制度带头执行,令人可钦可佩,确保了考察任务的圆满完成。

二、陕豫地区发展的举措

近年来,陕豫地区紧紧抓住推进中部崛起和西部大开发的重大历史机遇,以世界的眼光、准确的定位、创新的举措来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其规划的大视野、投入的大气魄、发展的大变化给我们深深的启迪。

1.突出功能定位,提升城市品位。各地坚持用新的理念高起点规划城市,为城市高水平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一是注重长远发展。西安市规划将城市空间发展结构分为中心发展区、顺城旅游服务区、城市功能发展区和入城区,着力打造国家重要的科研 中心、区域性商贸物流会展中心、区域性金融中心、国际一流的旅游目的地以及全国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基地,成为国际化大都市。郑州市按照组团发展的理念,高标准做好都市区空间战略规划、建设规划和交通专项规划,编制宜居教育城、宜居健康城等宜居组团规划,努力形成组合有序、优势互补、整体协调的发展新格局。二是注重生态环境。洛阳市大力实施碧水蓝天青山绿地工程,形成了“林在城中绕、城在山水间”的城市景观,森林覆盖率达到45%,先后被评为国家卫生城市、全国节能减排二十佳城市、中国低碳旅游示范市等荣誉称号。西安市大力推进城市建设管理三年大提升和三年植绿大行动,城区新增绿地1804万平方米,城市生态水面达到4.5万亩,浐灞生态区和曲江新区成为中西部地区首批国家级生态区。三是注重文化品位。延安市突出“民族圣地〃红色延安”主题,深入挖掘革命历史、黄土风情文化内涵,加强革命纪念地保护、旅游景区开发和配套设施建设,提升红色旅游,拓展黄河黄土风情文化旅游,开发绿色生态旅游。开封市深入抓好菊花花会、清明文化节、收藏文化论坛等一批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宋文化品牌建设,加大汴绣、北宋官瓷、木版年画等一批具有宋文化特色的文化品牌开发挖掘力度,全力提升宋文化影响力。

2.依托园区承载,提升竞争实力。各地把园区建设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重要平台,作为实施功能分区、产业布局调整的关键环节来抓,高起点、高标准、大手笔、大规模推动产业园区建设。一是突出软硬环境“引力”。西安高新区实施“行使市级经济管理权限和部分行政职能”的新型政府派出机构,建立工4 作效能问责、服务承诺和超时默认等制度,实现了“一楼式”办公,“一站式”、“一表式”服务,受到了企业的广泛好评。郑州市郑东新区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和改善人居环境的意愿,引入环形城市、生态城市、共生城市、新陈代谢城市和地域文化城市的新型理念,实行重大项目审批“绿色通道”制度,推行首席代表、项目全程代办、网上审批、联合审批和一次性告知等制度,优化发展环境。二是广泛聚集人才“智力”。西安高新区大力实施“人才高地”战略,先后建立博士后工作站18个,引进高端人才5000多人,其中有25人入选陕西省百人计划,8人入选国家“千人计划”,被授予全国首批“大学生创业基地”和“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基地”。郑东新区龙子湖高校园区累计完成投资22.6亿元,开发建设面积达192万平方米,该园区确定入驻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河南农业大学等13所高校,入住师生约20万人,成为了集教育科研为一体的人才聚集区。三是激发自主创新“活力”。西安高新区建设了20个专业孵化器(8个国家级)、4个大学科技园,建立了12家技术与产业联盟、77个工程技术中心,聚集了100多家大型研发机构和210家本地大学、科研院所及军工企业转制分离的科技企业,科技创新成为了该园区快速发展的不竭动力。郑东新区大力实施科技自主创新工程,新批建设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家,新认定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1家,实施企业自主研发项目145项,知识产权专利授权量增长49.2%,被确定为第一批国家创新型园区。

3.打造宜居城市,提升幸福指数。各地普遍把改善人居环境、建设美好家园、造福人民群众作为提高城市品位、提升城市实力 的重要举措,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断改善民生,建设宜居城市。一是加大城乡基础设施投入。“十一五”期间,郑州市建成区面积由262平方公里扩大到316平方公里,城镇化率提高7.2个百分点;新建、改建农村公路累计达到5989公里,解决159万人饮水安全问题,投入130亿元完成了332个新农村建设项目,农村面貌迅速改善。洛阳市高标准规划建设城市,五年累计完成投资952亿元,市区规划面积由“十五”末的544平方公里扩大到694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由121平方公里扩展到170平方公里,实现了一跨洛河、再跨伊河发展。二是加强旧城及城中村改造。洛阳市创新提出“由业主形成意愿,通过政府职能部门嫁接,谁同意业主们的共同条件,就让谁开发”的自助拆迁模式,近5年共完成旧城及城中村改造投资96.5亿元,拆迁178.2万平方米。西安市坚持“四不准”、“六不拆”标准,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整村拆除、安臵优先、有形无形改造并重”的原则,加快推进城市改造,拆除120个城中村和30处棚户区,回迁安臵14.52万人。三是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十一五”期间,郑州市公共财政用于教育、社会保障、就业、医疗卫生等民生领域的支出累计达500亿元,在全国率先推行了市属国有破产和困难企业退休人员大病统筹医疗保险,在全国省会城市率先建立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西安市大力实施公厕免费、公交半价、放心早餐、放心馒头、蔬菜早市等一批惠民工程,大力改善民生,提高群众生活质量和水平,荣获2009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国家创业型试点城市等称号。

三、对市委政府的几点建议 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坚持开拓创新、砥砺奋进,“十一五”期间硕果累累,成为了**历史上经济社会发展快、城乡面貌变化大、人民群众受益多的时期之一,谱写了又好又快、率先发展的精彩篇章。为了更好地推进***“十二五”期间的发展,率先建成“两型城市”和实现全面小康,通过这次考察,结合实际调研,我们提出了一些不成熟的想法与建议,供市委政府参考。

1.以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引,大力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文化城市”是一种全新的城市形态。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发展战略,要深刻挖掘古城***的文化内涵,提升城市文化的软实力。一是着力提升城市品牌价值。以提升城市美誉度为重点,学习先进城市,抓住高铁、地铁双铁时代到来的契机,深入挖掘并整合城市文化资源,确定城市形象标识,提炼城市品牌核心价值,提出城市品牌主题口号,提升***城市品牌价值。突出“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的***精神和打造创业之都、宜居城市、幸福家园等品牌概念,充分展示***“山的秀美、水的灵动、洲的精致、城的大气”,积极与国内外权威机构和主流媒体进行合作,实施面向国内外城市品牌公关宣传计划,增强我市传媒的对外辐射力和影响力。二是探索城市文明发展模式。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华,不断丰富和发展城市人文精神。以“文明创建”为抓手,推动文明城市向更高层次持续发展,建立“文明***”创建的量化测评体系,健全决策机制、咨询机制、工作机制、教育机制、责任机制、监督机制、奖惩机制和保障机制,实行文明***测评指标包干责任制,实现创建工作制度化、常态化,不断提高城市文明程度。三是提升城市公共文明水平。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列入“民生工程”,加大公共财政的投入,扩大公益文化活动社会化运作范围。进一步拓展文明创建的内容、渠道,开展“文明礼仪在我身边”、“创文明城市、做文明市民”、“感恩***,传递文明”等群众性文明活动;深化文明家庭创建,加强文明社区建设,开展创建文明单位、文明学校和“企业爱员工、员工爱企业”等活动,组织军警民共建活动,创造和谐友爱的社会氛围。积极引导社会参与慈善捐助、无偿献血等公益行动,深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重视发挥慈善总会(分会)及义工组织等民间组织的作用,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建设。同时,还可组织学生、市民参观岳麓书院,特别是朱熹的手笔“忠、孝、廉、耻”四个大字,把传统教育与现代文明结合起来,对于建设文明***也是很有益处的。

2.以高起点城市规划为基础,大力推进宜居城市建设。要从世界眼光、战略思维的角度来衡量,从拉高学习标杆、赶超先进城市的要求来考虑,对***城市发展的定位进一步充实完善,进一步明确***城市发展的“全国坐标”、“世界坐标”,使***的发展更好地体现中国特色、时代特征、***特点。一是构建城市发展“绿网”。与西安、郑州、洛阳等中部城市相比,***要围绕山水洲城这一自然景观优势作文章,突出***城市的品位和个性,打造一个文化生态新城。要尊重自然规律、经济规律、人类发展规律,因地制宜、因山制宜,实行组团式布局、集约化发展、片区式开发,合理保护、科学利用好规划区内的重要山体,使山与城和谐相处,更好地体现“山在城中、城在山中、人在绿中”的城市特8 色。要科学研究和编制城市环城水系规划,最大程度用好湘江、浏阳河等河流,构建集城市防洪、景观、生态于一体的城市综合水系,使城市更具灵气和品位。二是构建城市发展“路网”。针对***城区“断头路”、“丁字路”较多的实际,从战略高度优化城市路网体系规划,优化路网结构,使之结构合理、功能清晰、交通顺畅。大力推进交通建设、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打通一批“断头路”、“丁字路”,拓宽改造一批城市主干道和次干道,新建一批城市道路工程,并从严规划和控制道路两厢土地开发,预留城市绿化和建设空间。要综合运用挖掘道路资源、调控交通流量、整治交通乱源、规范行停秩序、优化交通组织等一系列治堵措施,在目前城区二环以内41条主次干道路内和人行道全面实施禁停的基础上,广泛挖掘城区内公共停车位资源,缓解入城难、停车难等难题。特别应在大型公交枢纽增设停车位,全面推行机关、企事业单位(科研机构和学校除外)、小区停车两小时内免费。加快地铁、轻轨、路桥、过江隧道建设,尽量做到主城区不塞车和少塞车。三是构建城市发展“光网”。抓紧编制城市亮化整体规划,以高科技照明技术为手段,重点实施城市广场、主街主路、标志性建筑的亮化规划,配套做好背街小巷、楼体门面的夜景建设和改造规划。突出山水洲城特色,注重人性化设计,积极推广采用低碳、环保材料,做到生态、节能、环保并重,实用性、观赏性、舒适性并举。四是构建城市发展“蓝网”。要做好城市功能布局,积极拓展城市发展空间,进一步提升城市的发展定位,更加注重规划性、超前性、生态性、现代性和宜居性,拉开城市骨架。特别是先导区要重点规划布局一批省市级教科文 卫体等公共服务设施、商业金融服务设施、行政服务机构和大型住宅区,与高新区、麓谷、高等院校区有机联结,形成一个功能完整的现代化的城区架构。

3.以发挥产业群优势为支撑,加快提升壮大***经济实力。***经济发展可以说是又好又快,已进入了一马平川的时刻,可歌可泣。但与全国先进地区比,与发展的形势要求比,我们必须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为此应:一是要优化产业布局。目前各园区指导产业,同一产业跨园区、同质比竞争激烈,为优化效能,建议由市里统一调度,分篮敛收,防止一锅煮,浪费资源、流失效益、影响声誉。二是要加快产业升级。特别要把目标聚焦到世界500强和央企上来,做大自己的航空母舰,1~2个500亿或1000亿元的企业,就可支撑一个地区的发展。三是要抓准产业融合。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其互动效应和互动效益实在无量。四是要抓大促小。大企业要下决心做大做强做好,同时要重视小企业的发展,若干小企业加起来,也是一个大西瓜,采取有效措施,帮助小企业寻找资金。比如,小额贷款公司如何加快步伐,抓住资金的正当来源,加强管理,不要成立一家跨一家,如搞好了,对发展小企业乃至***整个经济的持续发展都大有裨益。

4.以统筹城乡发展为契机,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一是要跳出新农村建设的认识误区。当前的试点村建设中,有些农村基层干部认为:新农村建设就是国家拨点钱修水库、建公路、修房屋,搞点基础设施建设就完事,没有结合自身10 实际,更没有尊重群众意愿,选择群众最现实、最直接、最关心的问题入手。在资金拮据的情况下,如本来村里基础设施的主要问题是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水源的保证问题,但去修路,为争项目、争资金,哪里简单抓哪里,哪里领导重视就搞哪里。面对“贫血”程度严重且范围广泛的农村,想在短期内出成果、见实效的想法是不切实际的,必须脚踏实地稳步推进,根据自身财力制定长期的规划,摆脱工程性、运动式的短期行为模式,而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二是要加快农村小集镇的规划与建设。从目前的基础设施规划方面看,是一个村一个规划,已经不适应发展的需要,不仅使得本来不足的资金分散,缺乏整体效应,而且容易导致重复建设,最终造成浪费。建议把新农村建设和推进城市化进程有机结合起来,以动态和系统的观念统筹城乡建设和发展,依靠城乡统筹促进新农村建设;要加强对不同类型村庄规划建设的合理定位和分类指导,坚持保护历史文化、乡村风貌和地方特点,避免千村一面;要逐步建立起农村基础设施稳定的投入渠道,加大公共财政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加快制定和完善盘活集体土地、解决农民空关房问题和重点中心镇建设发展的相关政策。三是要大力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当前,由于对农村的硬件和软件建设缺乏明晰的思路和理念,更没有中长期的规划和措施,个别地区封建迷信沉渣泛起,赌博现象随处可见,许多农民虽然经济上十分富裕,但精神上相当贫困。因此,要在当前广泛开展的送戏下乡、送演出下乡、送书下乡、送电影下乡、送科技下乡等“送文化下乡”活动的基础上,变“送”文化为“种”文化,培养和激励“乡土艺术家”,大力弘扬花鼓戏、皮影、泥塑、剪纸等本地民间艺术,既可以保护大量的民间文化,还可以激发农村自身的文化活力。四是要加大对农村的投入。不断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着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村土地整理复垦,大规模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加快发展设施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流通业,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发展节水农业,不断强化农业产业的经营化、集约化和标准质量化,特别是要培养农民的现代农业意识。五是要加快建设一批五星级都市农业。打造一批集观光、旅游、餐饮、娱乐、休闲、购物于一体的五星农家乐,如望城区的百果园、开福区的大明山庄、岳麓区的润泉山庄等,以达到服务城市、富裕农村的目的,并建议在这些五星农家乐的基础上建立***农副产品生产实验供应基地,从资金、科技、政策、项目、人才方面给予支持。

由于视野的局限,以上汇报不一定准确、全面,更没有从全局的角度来思考,建议不成熟,仅供市委、政府参考。

第五篇:赴苏大学习总结

赴苏大学习总结

塔城地区党校夏特克

2013年5月,我有幸参加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校系统教师调研班,在苏州大学成教院进行了为期10天的考察学习。这次学习,丰富了我的理论知识,拓展了个人视野,给自己带来了多方面的思考。

一、考察学习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学习期间,主要采取专题授课、参观考察相结合的现场教学形式。在课堂上听取了金太军教授关于“社会管理及创新”和“现代文化建设与发展中的重大理论与实际问题”、高峰教授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理论与实践”,胡亚球教授的“现代社会纠纷样态及化解”,高志罡主任的“苏州经济发展战略与模式”,崔广全副主任的“苏州工业园区的发展与新加坡经验的借鉴”等一堂堂精彩的课,课堂教学与现场教学交叉进行;实地考察了常熟市蒋巷村的发展、苏州工业园区、张家港市的永联村、昆山市等。通过边听边看、和来自全疆各地的同事思想交流的方式,让我深深感到沿海发达地区思想解放程度之高,机遇意识之强,经济发展速度之快,城市建设和环境之美,这都让我开阔眼界,学会了了解一个地方的发展情况,就要从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历史、风土人情等各个方面加以观察和认识,从而与自己所在地区相比较,苏州发展理念和工作方法特别值得我们塔城人思考、学习、借鉴。同时,党校一般都与所处的社会环境相联系,并没有高高在上脱离生活或者自成独立小圈子与外界隔绝的现象,作为一

名党校教师,自己还很缺乏社会实际工作经验,没有多少实践感受,平日教学思想总圈在书本上,讲起课来干巴巴、枯燥无味,这一次,听苏大为我们请到的每一位教授讲课,令我感慨万千,他们都有共同的一点就是对本地历史、文化、政治、经济、社会环境等方方面面,剖析深刻、深入浅出、语言风趣幽默,阐述新形势下怎样认识解放思想,本地又是如何发挥好自己的优势,走在经济发展的前列?以及在转型升级中如何更新观念,创新理念,以更好的服务发展、服务大局。作为一名党校教学人员,应立足本地的历史文化社会经济等各个方面,好的讲解就是一张当地的政治经济或者文化的名片,比如高主任在讲到“苏州经济发展战略与模式”,他说起评弹,我们下了课,大家不约而同地去听评弹、买评弹的音像制品,可见高主任讲课的魅力有多大。

二、我所了解的苏州

苏州市位于长江三角洲中部、江苏省南部。东邻上海,南接浙江,西傍无锡,北依长江,全市总面积8488平安公里。高主任在介绍苏州经济发展战略时说,“这个数字(8488)中间的两个数字换一下位置,就成了世界屋脊珠穆朗玛峰的高度,我们苏州就是目前中国现有经济的“珠穆朗玛峰”,苏州现在的4个县市。年年进入综合实力百强县前十位,都不足为荣了”。江苏农民人均纯收入到2012年突破1万元,比全国提前8年以上;力争到2017年实现比2008年翻一番,比全国提前3年左右。而且江苏是城乡收入差别最小的省份,以地级市为单位的话,苏州城乡收入差别最小。虽然专家分析讲,苏州

新农村建设发展得益于苏州地处长三角,背靠大上海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区位优势,得益于改革开放以来苏州经济率先发展带来的工业反哺农业的先发优势。但客观上讲,苏州新农村建设发展与塔城地区的差距不仅仅是在经济实力上,更重要的是在人的思想观念、创新精神上。

(一)选好班长,建好班子。包括我们没有去的华西村,教授们谈到三个村新农村建设的成功实践,再次证明了,只有不断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大力培养选拔一支能力强、素质高、群众公认的村级干部队伍,增强基层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才能为新农村建设注入强大的活力。苏州新农村建设发展速度快、标准高是有目共睹的,不是哪个喊出来和吹出来的,是靠苏州人一步步脚踏实地、艰苦奋斗干出来的。用高志罡主任的话讲,就是“踏遍千山万水,吃尽千辛万苦,说尽千言万语,排除千难万险”,实干是可以出成绩、出经验的,也可以战胜困难、创造奇迹。如全国文明村——蒋巷村,曾经是一个“小雨白茫茫,大雨成汪洋”、穷土恶水、交通闭塞、血吸虫流行的苦地方,在村党委书记常德盛同志的带领下,怀着“天不能改,地一定要换”的精神和“穷不会生根,富不是天生”的信念,坚持走“农业起家,工业发家,旅游旺家”的创新发展之路,经过40多年的艰苦奋斗,变成了全国文明村、全国生态村、全国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村、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走在蒋巷村的村委政府大院,看到路两边的宣传栏里,老村长常德盛一句句朴实无华的话语,深深感动了我,“当干部要将心比心,要群众做到,想想自己能不能做到;要群众做好,干部一定要做好;要群众多出力,干部一定要先出力。”、“干工作要把整个精力,把一生扑在那里”、“当了干部就要严于律己、敬业奉献、清正廉洁,这样在群众中就有凝聚力、向心力,在群众中就有号召力,说话有人听,行动有人跟。”这种求真务实、吃苦耐劳的工作作风值得我们所有塔城人学习和借鉴,苏州经济的快速发展正是利益于当地的干部群众共同创造的结果。

三、考察学习的主要收获

与去年我参加的师资班学习不同的是,此次学习主要注重的是学习和实践相结合,使学员们充分体会到了学以致用的乐趣,在实践中学习,通过较系统的学习实践活动,极大地拓展了学习的深度和广度,提高了开拓创新和应对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今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解放思想,破旧立新。改革开放30年,苏州借助背靠大上海的区位优势和悠久文化的人文优势,看准时机,抢抓机遇,培育“不管东西南北风,咬住发展不放松;不闯官场闯市场、不比官职比贡献,有作为才有地位”的新思想,形成“亲商、安商、富商;干部办企业、老板当领导,全部放开、全民创业”的新观念,强化“小发展大困难,大发展小困难,不发展最困难”的新意识,走出了一条特色发展道路--苏南模式,诞生了“张家港精神”、“昆山之路”和“园区经验”三大法宝。苏州的实践证明,思想活跃,发展才有活力;思想僵化,发展必然受阻。只有在解放思想上先人一步,抢抓机遇,才能高人一筹;只有在思想解放上率先胜出,才能在加快发展上走在前

列。

(二)发展为先,紧抓不放。通过实地考察,教授讲解,我们了解到苏州五个县级市年年进入百强县前十强,并且排名相当靠前,作为一个团队,其综合实力集体性地在全国处于前茅位置,显得非常亮丽抢眼,这体现了苏州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比较科学和均衡、环境生态比较优良、人民生活比较幸福、社会比较和谐文明的事实。但他们始终不满足、不松懈,始终坚持发展不放松,聚精会神搞建设。即使现在已处于一个很高的平台上,他们仍然保持着强烈的危机感、紧迫感,奋力拼搏的精神丝毫没有减弱。他们的经验告诉我,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发展始终是第一要务,必须时刻紧抓不放。

(三)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

在这次考察学习中,让我难以忘怀的就是蒋巷村和永联村的领导干部,一个好的领导班子直接决定了一个集体的发展。蒋巷村以常德胜为首的领导集体的带领下,村民们看到了致富、的希望,他们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努力生产。作为带头人,常德胜吃苦在前,享乐在后,为了这个村的发展,他日夜操劳,走南闯北,一心想着自己的集体,自己的村民。也就是这种无私的奉献精神感动了村民,调动了村民的生产积极性。参观蒋巷后,想必每个来这里观看过,记录蒋巷村风雨历程的短短20分钟的片子,都会记得常德盛村长的“天不能改,地一定要改”的精神,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坚定信念,他敬业奉献,艰苦奋斗的高尚品质。常德盛无私奉献,有所作为,不图名利,一心为民的事迹使所有在场的党员接受了一次生动的先进性教

育。大家认为,做一件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勤勤恳恳,脚踏实地,所有党员都应该在先进性教育中,对照先进性标准,比较自己和优秀党员之间的差距,进而有力地推动各项工作的顺利发展。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永联历经35载风雨终破茧成蝶,离不开一位灵魂人物,他就是永联村党委书记、永钢集团董事长吴栋材。吴栋材是永联峰回路转的总设计师,他抓住了改革开放的实质,将永联老百姓的利益装在心里举过头顶,兴办钢厂,打造现代农业,带领永联人走“共建共享、共同富裕”之路。无论是作为村官还是一名企业家,吴都是集大成者,他将毕生心血倾注给了他深爱着的土地和百姓。

参观结束后,大家对常德盛同志和吴栋材同志始终保持坚定不移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忠诚党的事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努力促进社会经济持续、协调、科学发展的执着追求都感动不已,纷纷表示,带头创业致富,自己有了这种能力才能带领村集体、群众致富。这就要有奉献意识,不能只想自己致富而忘了共富。村两委班子齐心协力谋发展,深刻理解领会中央精神,结合本村实情科学发展,力争走出一条符合本村实情的新农村发展道路。这也正是我们欠发达落后地区值得借鉴和学习的地方。

下载关于赴京津冀豫苏学习考察情况的报告(推荐)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赴京津冀豫苏学习考察情况的报告(推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赴温州学习考察报告(推荐)

    赴 温 州 培 训 的 几 点 感 受 2012年5月7日至11日,我参加了由区教育局组织的在温州实验中学举行的“初中学校德育培训班”,在此之前,区教育局已经派出两批干部赴温州实验中学......

    赴广州学习考察报告

    赴广州学习考察报告 织金县桂果中学 张习香 第五期 学员 为探索新课改模式,学习先进教学管理经验,更新山区办学理念。12月23日至27日,毕节市初中学校校长考察团一行70人,在贵州......

    赴浙江学习考察报告

    为学习和了解浙江发展的经验,更新观念,转换脑筋,抓住西部大开发和“两站”建设的机遇,实现昭通跨越式发展。20xx年10月11日至20xx年10月19日,由市委王书记、市政府曹副市长带队......

    赴南方学习考察报告

    农村基层干部南方学习考察报告 按照党校统一安排,6月12日到20日在苏州农村干部学院参加了为期 8天的培训。培训期间,苏州市有关领导和专家教授对苏州经济和社会发展成功经验......

    赴上海学习考察报告(模版)

    赴上海学习考察报告 我有幸参加校长培训班去上海考察学习。这次考察给我很大启发,令我耳目一新,使我对教育的本质有了更深的认识。此次考察培训,内容丰富,既有超前性、理论性、......

    赴江浙沪学习考察报告

    放眼江浙沪 “工贸兴镇”迈大步赴江浙沪学习考察报告2006年是***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一年,“工贸兴镇”初露峥嵘,“二次创业”实现开门红,总体考核跃入全市第六名,然而新的一年,面对......

    赴浙江学习考察报告(最终定稿)

    为学习和了解浙江发展的经验,更新观念,转换脑筋,抓住西部大开发和“两站”建设的机遇,实现昭通跨越式发展。2003年10月11日至2003年10月19日,由市委王书记、市政府曹副市长带队,......

    赴浙江学习考察报告

    为学习和了解浙江发展的经验,更新观念,转换脑筋,抓住西部大开发和“两站”建设的机遇,实现昭通跨越式发展。2003年10月11日至2003年10月19日,由市委王书记、市政府曹副市长带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