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打造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
打造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
实现特色农业快速发展
■市科技局 单宏业
2008年以来,市科技局启动了市级现代农业科技园区的申报认定工作。经过县(区)推荐,择优认定了淮安优质稻米生产科技园、淮安设施蔬菜科技园等20家市级现代农业科技园。
经过两年的建设,各个园区都做了大量工作,形成了一些值得推广和借鉴的做法。如洪泽现代渔业科技园围绕异育银鲫“中科3号”产业链,从品种、高效养殖、疾病防控、示范推广、产品加工等方面加强产学研合作,做大做强水产产业;淮阴日光温室蔬菜科技园采用“合作社+公司+农户”运作模式,设施档次高,经济效益好,农民收益多;盱眙满江红龙虾科技园具有完整的产业链式结构,注重拓展园区功能,正在成为展示龙虾特色的生态农业观光园;淮安优质稻米科技园注重加强产学研合作;管镇三森肉鸡高效养殖科技园大力带动农民致富;盱眙玉皇山高效农业科技园区在综合性园区建设方面颇具特色。
主要做法和经验
结合农业产业特色化、规模化发展方向,明确园区规划。2008年,市科技局通过整合现有的各级各类农业园区、农产品基地,重点建设了淮安优质稻米生产科技园、洪泽现代渔业科技园、淮阴日光温室蔬菜科技园等一批符合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且具示范辐射带动作用的市级现代农业科技园区。树立了一批生态农业、设施农业、创汇农业、观光农业、精品农业的现代农业示范典型,逐步将科技园区建设成为推动我市农业科技创新、农业高新技术转化应用、利用先进技术、推广先进农业装备的示范基地。
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制定优惠政策,培育、扶持农业科技园区发展。如制定小额贷款优惠发放制度,对农产品商标注册实行补贴,鼓励公务员帮助农民担保贷款,对园区产品优先评比市级名牌产品并进行奖励,对园区和入园企业在项目争取上优先扶持等。涟水县委、县政府把园区建设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纲要,对建设农业园区过程中涉及的用地、用电、用水等方面制订了相关优惠政策。在技术扶持方面,除各园区积极加强与省农科院、南农大、扬大农学院、市农科院等科研和教学单位的合作外,市、县农业部门还鼓励农技人员领办、创办、协办园区,积极参与园区建设,既锻炼自己,又服务园区。市农业局明确专人对淮阴区丁集设施蔬菜科技园区、楚州席桥无公害蔬菜科技园区等进行结对帮扶服务,解决园区发展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协调相关管理和市场开拓中遇到的困难和矛盾。
以组织园区参加省级示范园区认定为契机,鼓励现有园区提升档次。为全面提升我市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水平,我市积极组织有关园区参加省级示范园区认定,并对通过认定的园区给予项目扶持或资金补贴。有关园区也不断加大项目资金的投入,着力改善园区的软、硬件设施,切实提升科技含量和服务水平。目前,我市已有淮阴日光温室蔬菜科技园、洪泽现代渔业科技园等2家园区获得省科技厅认定。
广泛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园区建设,建立多元化园区投入导向。在园区建设过程中,我市广泛吸引工商、民间资本投资建设现代示范园区,形成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投资格局。如淮阴日光温室蔬菜科技园在建设过程中,区政府每年安排100万元资金,用于园区重大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丁集镇政府共拿出300万元用于园区路电、沟渠配套投入,出资150万元用于300个日光温室的建设补助;政府相关部门互相协作,共同争取项目资金215万元;争取农行和信用社贷款1000万元,解决了300幢日光温室70%的建设资金。
面临的主要问题
我市农业科技园区由于还处于发展阶段,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也不少:一是部分地区、部分园区对什么是现代农业科技园区定位不准,为什么要建现代农业科技园区认识不透,如何建设现代农业科技园区不知所措;二是不少园区研发能力不强、投入不足;三是多数园区缺乏规范化企业运行机制;四是不少园区产业链条延伸不够,农产品加工力度不足。
下一步工作计划
加强产学研合作,为园区发展提供科技支撑。鼓励和支持入园企业或园区管委会与高校、科研单位等建立产学研联盟,集中突破一批产业发展重大技术,推动“技术、人才、企业、园区基地”一体化建设。鼓励科技人员以成果、技术入股,探索建立新型经营合作模式,建立形成按劳分配和按知分配相结合的利益分配机制。引导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人员以科技特派员形式,积极为园区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服务。
用好政策,进一步加大园区建设投入力度。鼓励和支持市级各类现代农业科技园区申报省级以上园区,积极争取省级以上各类资金支持。积极争取省内高效设施农业各种财政补贴资金用于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加速土地经营承包权流转,推进园区规模经营。
集成各类科技计划,大力支持园区建设。积极争取国家、省级科技富民强县、苏北发展计划项目、省农业科技支撑计划、科技平台建设等项目资金,同时,集成市级农业科技支撑、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引导资金等,对园区建设进行倾斜支持。
继续加强园区的管理考核。市科技局将对园区建设实行动态管理,强化考核,有进有出。同时,做好园区实施情况统计季报表等日常管理工作。
第二篇: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定义[推荐]
什么是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
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是以技术密集为主要特点,以科技开发、示范、辐射和推广为主要内容,以促进区域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为目标。不断拓宽园区建设的范围,打破目前形式上单一的工厂化、大棚栽培模式,把围绕农业科技在不同生产主体间能发挥作用的各种形式,以及围绕主导产业、优势区域促进农民增收的各种类型都纳入园区建设范围。
模式上,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为原则,以产品、技术和服务为纽带,利用自身优势、有选择地介入农业生产、加工、流通和销售环节,有效促进农产品增值,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民增收。突出体现农业科技的作用,形成新品种新技术引进、标准化生产、农产品加工、营销、物流等各种形式的示范园网络。
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发挥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典型示范作用,探索传统农业向高产、高效、优质的现代化农业的发展路子,发挥了为农业服务的整体服务功能。
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是现代农业的展示窗口;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孵化器;是生态型安全食品的生产基地;是现代农业信息、技术、品种的博览园;是提高农村经济效益和农民收入的必然选择。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以环境优美、设施先进、技术领先、品种优新、高效开放为特点,代表现代和谐农业的发展方向,是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亮点工程。
提高农业科技示范园的高科技含量和现代化管理水平是建设好农业科技示范园的关键。农业科技示范园自建设以来,无论是从规模上还是经济效益上都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也暴露了许多问题。如何实现农业科技示范园的可持续发展,是经营管理者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第三篇:韶关市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
韶关市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规划
一、规划设计简要说明:
1、规划原则:
(1)以建设韶关市新世纪的精品农业展示区为目的,规划应具有超前性、先导性,体现新理念、新手法、达到高起点、高标准。
(2)贯彻“尊重自然”与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以建设生态型农业空间环境为规划目标,满足园区的示范性、生态性、科技性、高产性和效率性。创造一个布局合理、功能齐备、交通便捷、环境优美的示范园区。
(3)适应土地开发与建设实际,面向农业整体景观环境塑造,有利于起步与分期开发,正确处理规划区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
(4)分期实施的原则,为保证开发项目的顺利实施,达到有序合理的目的,对地块开发时序进行分类,作为开发进程的依据。
2、规划目标:
集现代农业高科技试验示范,环保生态型效益农业生产、农业科普教育及都市体验型旅游休闲农业于一体的农业科技景观示范园区。
3、功能分区:
韶关市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主要分为五个区,即设施园艺示范区,现代生物技术示范区,旅游观光功能区,青少年科普德育教育区和培训办公及管理服务区。
设施园艺示范主要有花卉示范、蔬菜示范、瓜果示范、水稻新品种示范等。设施园艺的主要特点是运用大棚来种植培育良种蔬菜瓜果和花卉等。大棚按材料的特点分为三种,即玻璃棚、PC板大棚、薄膜大棚、不同的大棚根据培育植物对光照需求来配置。设施园艺主要分布在园区主轴线的北部和东部,轴线中间布置水稻品种展示和花卉种植,构成开阔的视觉效果。
现代生物技术示范区,主要结合原苗圃基地建设而成,分为组培训脱毒速成繁育中心、食用菌制种中心、工厂化育苗中心和中心试验室等,几个中心由一组建筑组合而成,形成半田合院落,突出中心,便于管理。
旅游观光功能区主要分布在西侧和西南侧的水池片区,结合山体和水体形成生态茶艺苑,特色花果区,珍禽动物园,滑草场,烧烤场,垂钓场等等,充分利用优美的自然环境,使旅游的氛围更加优静完整。
二、总 体 规 划 方 案
面对农业发展的新时期、加入WTO的新形势、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的新要求以及韶关列入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新契机,我们发展农业科技、推进农业现代化必须要有新思路。韶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作为广东省韶关区域农业试验中心、国家品种区域试验站,基础设施完善、技术力量雄厚、科研成绩突出,为韶关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以此为基础,组建韶关市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有利于推进韶关农业产业化、科技化、标准化、市场化和现代化。韶关市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的定位标准是集现代农业高新技术试验示范、环保生态型效益农业生产、农业科普教育及都市体验型旅游休闲农业于一体,“农科教、产学研”相结合,实行企业化运作、规范化经营,并以此为技术核心,发挥产前产后的独特作用,以经济为纽带把周边农村的种植业和养殖业带动起来,逐步形成以科技园为龙头的产业化生产流通体系,促进和带动区域农村经济向更高层次迈进。
一、园区位置
韶关市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设在位于市区西郊六公里,新的市行政中心及京珠高速公路出入口旁,占地面积400多亩的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内。
二、园区的具体规划与功能分区
韶关市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核心园区规划用地240亩,内设五个功能区。
1、设施园艺示范区
规划面积120亩,以开展现代设施农业技术应用示范为主,内含设施花卉示范小区、设施蔬菜示范小区、设施瓜果示范小区、生态型日光温室展示示范小区和水稻新品种展示示范小区等五个部分。通过多品种、多种栽培方式和配套技术的展示,生产绿色高效农产品,为现代高效设施农业提供成功的经验和模式,进一步促进周边农业科技水平的提高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2、现代生物技术示范区
规划面积10亩,内含组培脱毒速成繁育中心,食用菌制种中心、工厂化育苗中心和中心试验室等四个部分。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如基因技术、细胞技术、胚胎技术、酶技术与发酵技术进行种苗的快速繁育与生物工程制品的生产,达到环境、生态与经济效益协调发展的目的。
3、旅游观光功能区
规划面积80亩,以环园长廊为主线,内设生态茶艺园、特色花果园、珍禽动物园,滑草场、垂钓场、烧烤场等观光休闲园区,并做好园林工程配套建设,如道路绿化、标志小品、亭台楼阁、花果栽培和观赏鱼养殖等,使整个园区形成四季如春的现代园林式风貌,充满生机和活力,以吸引众多游客前来参观浏览和进行现代农业的教育。
4、青少年科普德育教育区
规划面积10亩,内设农作实践园和农史馆,为广大青少年提供科普教育和德育教育的场所,通过学习了解农业知识和亲身体验农业生产劳动,培养他们热爱生活、热爱劳动、崇尚科学的高尚情操。
5、培训办公及管理服务区
规划面积20亩,这一功能区主要以培训、办公及综合配套服务为主体,提供农业实用技术培训、新产品展示销售及餐饮住宿等服务。园区的日常管理及营销机构等也在这一功能区办公,并要求配备先进的信息工具,实现与国内外联网与信息交流。
三、园区建设步骤
韶关市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必须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建设,总体规划一步到位,项目分步实施,功能逐步配套完善的原则,力争用2-3年时间实现以现代设施为主体的科研生产带动其余相关功能区的建设,达到充分利用土地,边建设、边生产、边收益,逐步向周边地区辐射的目的。
园区建设分三个阶段实施,第一阶段为园区的启动与设施园艺示范区建设时期,第二阶段为设施园区功能开发和科普教育、旅游观光功能区建设期,第三阶段为培训服务功能区建设和园区发展完善期。经过以上三个阶段的建设,使示范园区试验示范、科研生产、科普教育和旅游观光整体功能得到完善,成为具有粤北特色的现代农业生产样板和技术推广基地,最终实现科技示范、辐射带动、创造效益的目标。
第四篇:小汤山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
小汤山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
北京市小汤山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始建于1998年,2001年被国家科技部等6部委命名为北京昌平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试点), 2010年通过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综合评议验收,是北京市首批的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也是北京市第一个农业项目规划与小城镇建设规划相统一,由首都规划委员会批准的农业项目,园区核心区面积2300亩,规划辐射面积111.4平方公里,涉及小汤山、兴寿、崔村、百善4个镇。
2010年8月,科技部与北京市政府签订了共建国家农业科技城的协议,确定北京昌平国家农业园区将作为先行试点之一,根据“立足北京、面向世界、服务全国”的定位,按照“以现代服务业引领现代农业、以要素集聚武装现代农业、以信息化融合提升现代农业、以产业链创业促进现代农业”的思路开展国家农业科技城建设。
目前,园区现已有先正达生物科技(中国)有限公司、北京奥瑞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吉三多(北京)油脂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森淼种业有限公司、北京市正兴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42家农业企业入驻园区,形成了国有企业、股份企业、外资企业、民营企业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格局。企业总占地18875亩,其中国有土地 6865亩,联栋温室、日光温室、塑料大棚等设施52.6万平方米,保鲜库、加工车间等7.1万平方米。
园区管委会围绕功能定位,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面对制约园区发展的科技、人才等问题,确定了“科技带园区、园区带企业、企业带基地、基地带农户”的科技农业发展思路,紧紧围绕“打造商务花园式农业园区”的目标,统筹协调东、西区发展。通过加快国内外知名企业的入驻,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科学技术,提升科技支撑,快速提高园区承载能力。十年余来,小汤山国家农业科技园带动周边农民致富8万余人,安置城镇就业4万余人,组织技术培训9万人次,先后获得了“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国家引进国外智力成果推广示范基地”、首批 “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等9个国家级称号和 “北京市科普教育基地”、“北京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个省市级称号。
第五篇:北京小汤山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
北京小汤山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始建于 1998 年末,是北京市第一个农业项目规划与小城镇建设规划相统一,由首都规划委员会批准的农业项目,总体规划面积 111.6平方公里。2001 年被国家科技部第六部委命名为北京昌平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为北京市唯一的国家级农业园区。建园以来,受到了各级领导的关心与重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曾庆红;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刘淇;原国务院总理钱其琛、科技部部长徐冠华等领导曾先后到农业园视察指导工作。泰国、文莱公主、美国、加拿大、墨西哥、日本、荷兰、法国等国际友人亦来园参观考察。
我们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以经济发展为中心,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己任,以企业为主体,推进自主创新,着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产业布局,已培育出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化龙头企业,支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知名品牌,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先导产业,建立集聚效应突出的产业基地,形成了以高新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格局。2001 年以来相继有民营企业、股份制企业、台资企业等 46 家农业企业入驻园区,吸引各类投资 30 余亿元,拥有以博士、硕士等专业人才为主体的科研队伍 753 人,几年来共引进项目 118 项,自主研发 50 项,引进并推广新技术 145 项,新品种 528 个,并与多家科研院所建立了合作关系,为其提供科研、试验基地。经过几年的建设,园区已基本形成了“七区一园”的发展格局:以北方国家级林木种苗示范基地为代表的林木种苗区;以生产、科研、推广为主的精准农业区;以国家淡水渔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代表的水产养殖区;以草业中心、华都肉鸡公司为代表的农产品加工区;以鲜绿安公司、北京天翼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为代表的果品采摘区;以九华山庄、龙脉温泉度假村为代表的休闲度假区;以北京市小汤山苗圃为代表的园林园艺区;以三益集团、北林科技为代表的籽种农业园(即中心园)。其中牧草加工、物流配送、草莓、苗木、籽种等龙头企业共带动农户 9196 户,20000 余人,企业直接雇佣农民工 6260 人,组织各类培训 200 余次,9825 人参加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