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烟草专卖局质量管理体系工作要点(定稿)

时间:2019-05-13 09:52:4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国家烟草专卖局质量管理体系工作要点(定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国家烟草专卖局质量管理体系工作要点(定稿)》。

第一篇:国家烟草专卖局质量管理体系工作要点(定稿)

国家烟草专卖局办公室文件

国烟办综„2009‟92号

国家烟草专卖局办公室关于

印发做好当前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

建设工作的有关要求的通知

各省级局(公司)、工业公司,中国烟草实业发展中心:

现将《做好当前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工作的有关要求》印发给你们,请各单位在全面总结本单位2008年质量体系工作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制订本单位2009年体系建设工作计划并认真贯彻落实,务求取得实效。

2008年质量体系建设工作要按照《2008年质量管理体系评价考核标准》的各项内容进行简要总结,同时包括本省(区、市)体系建设进展情况、成效、特点及存在问题。

2009年质量体系建设工作计划要包括2009年工作目标、工

作重点、责任部门、时间要求、考核办法和改进措施。

请各单位在3月底前将2008年质量体系工作总结和2009年体系建设工作计划报国家局运行司。联系人:侯占蕾,电话:010—63606192,邮箱:houzl@tobacco.gov.cn;芮缅云,电话:010—63605714,邮箱:cloudray_cn@sina.com。

二○○九年三月十一日

(此件可上网)

主题词:质量管理建设通知

分送:国家局、总公司领导。

国家烟草专卖局办公室2009年3月12日印发

做好当前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

建设工作的有关要求

抓好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是加强企业基础管理的切入点和重要举措。近两年来,各单位按国家局要求全面启动了管理体系建设工作,有力地促进了企业的基础管理,提升了企业的管理水平。为全面贯彻落实2009年全国烟草工作会议精神,建设“严格规范、富有效率、充满活力”的烟草企业,以ISO9000体系建设为抓手,全面加强基础管理,现就当前体系建设工作提出如下要求:

一、总体要求

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贯标工作要认真贯彻落实2009年全国烟草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从企业实际情况出发,把标准转化为企业行为规范,突出运用,突出创新,突出解决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加强基础管理工作。

突出运用就是要通过体系建设形成有效的规章制度、清晰的岗位职责、健全的标准体系、顺畅的信息传递和严格的绩效管理,进而建立企业全面系统的内部运作秩序和规则。突出运用的关键在于各体系文件的有效执行,要强化体系的严格运行,不断提高体系文件的执行率,切实避免“两张皮”现象。

突出创新,就是要紧密结合企业实际情况,体系的建立和运行既要符合体系的标准,更要体现体系的实质和精髓,要努力使

体系通俗易懂、好用管用。要“以我为主”进行体系建设,形成具有企业自身特色的标准和流程,避免简单复制、简单套用标准,避免过分依赖咨询公司。

突出解决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就是要不断发现和解决问题,不断持续改进。工业企业要突出解决“四大中心”运转不畅、效率不高等显现“大企业病”苗头的问题。商业企业要以顾客为关注焦点,进一步理顺、完善和规范烟叶生产、卷烟营销、专卖管理等主要业务流程,努力提高服务质量,提高烟农、零售户、消费者和工业企业的满意度。

二、工作要点

1.已开展体系建设的工商企业,要按照2009年质量管理体系工作的总体要求,开展体系建设“回头看”,检查体系是否符合“三个突出”的要求,精简文件、优化流程、提高效率、提高水平,努力建设一流的管理体系。

未开展体系建设的工商企业,要严格按“三个突出”的要求和国家局的相关文件要求全面启动体系建设工作。

2.各省级局(公司)要加强对全省(区、市)体系建设的指导、督促、检查和协调工作,要全面总结本省(区、市)试点单位的经验,加强所属地市级公司间的学习交流,以点带面,推动本省(区、市)体系建设工作的整体推进。国家局将于下半年— 4 —

召开体系建设现场会,主题是展示体系建设先进单位的成功经验和做法,促进烟草企业加强体系建设,进一步提升基础管理水平。

3.各单位在体系运行中要重点抓好体系文件执行率的不断提高。国家局将在下半年组织工商企业进行体系建设的交叉检查,确保体系的有效运行。

4.稳步推进行业审核工作。省级工业公司和36个重点城市局(公司)为国家局行业审核必审对象,其他地市级局(公司)经省级局(公司)审核通过后,将审核结果报国家局经济运行司,国家局以随机抽查的方式进行审核。未上报省级审核结果的地市级公司不可申请第三方认证。各省级局(公司)要积极组建本省(区、市)行业审核队伍,制订审核方案,对本省(区、市)符合要求的地市级公司进行审核,为行业审核把好关。

5.各单位要加大体系运行的信息化支撑力度,通过信息化固化业务流程和管理程序,优化文件控制,提高流程运作效率,提高文件的执行率。

6.国家局将在新版GB/T19001标准发布后,组织开展行业审核员培训,逐步培养和打造一支知识过硬、经验丰富、专业能力强的体系专家队伍。各工商企业在抓好公司本部和卷烟厂、县公司(营销部)的全员培训的基础上,要更加注重内审员队伍的建设。各单位内审员队伍中,中层干部内审员占全体内审员的比

例要达到30%以上,并且每位中层干部内审员参加内审的次数每年不低于2次。

7.国家局将在今年适时组织行业体系知识竞赛,各省级局(公司)和工业公司要按要求组织开展好本省(区、市)的体系知识竞赛,选拔出优秀人员参加行业竞赛,进一步促进体系的宣贯工作。

8.各单位要扎实开展内审和管理评审,提高内审的深度和管理评审的改进能力,把内审、管理评审与企业日常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全面提高体系运行的质量和效率。

第二篇:2012年烟草行业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工作要点

2012年烟草行业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工作要点

2012年,行业质量管理体系建设要在“体系目标化”、“管理流程化”、“流程信息化”、“基础规范化”、“改进持续化”等五个方面持续强化和提升,向创建“一流的质量管理体系”目标不断迈进,切实提高行业体系建设整体工作水平。

一、总体要求

深入贯彻落实2012年全国烟草行业工作会议及2011年云南行业企业管理现场会议精神,以重基础、严管理、促规范为工作重点,按照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本质要求,深入推进基础管理“五项”工作,持续提升体系建设“五化”水平,创新工作思路,提高工作标准,注重工作实效,努力创建一流的质量管理体系。

“一流的质量管理体系”要达到以下要求:质量管理思想方法特别是“以顾客为关注焦点”在企业各业务工作领域得到全面贯彻和应用;形成以质量管理体系为基础的科学、规范、统一、高效的综合管理体系和系统管理平台;企业“大质量”观全面形成,质量目标的引领作用突出,关键质量目标逐年提升;体系文件具有规范性、先进性和实效性,文件执行率达到100%;核心业务流程信息化率达到90%以上;“一把手”对体系建设工作高度重视并发挥指导推动作用,“全员参与”得到充分体现,“建体系”、“用体

— 1 — 系”得到全面落实,体系的持续改进氛围浓厚,实施效果显著。2012年,要围绕以下五个方面开展“体系建设创一流”工作:

1.坚持一流的质量目标引领。

第一,形成健全的目标体系。目标指标要突出反映企业发展战略与重点目标任务,要能反映企业重点核心业务工作和流程关键环节的工作质量要求;要有清晰的目标层级结构,加强目标细化和分解,使之全面覆盖,有机统一,层层落实;要科学确定目标值,目标值需体现和反映持续改进的思想要求。第二,清晰界定目标管理职责。建立科学的目标管理流程,理顺企业综合管理部门与各专业条线部门在目标管理上的职能归口,形成目标管理的持续改进循环机制。第三,建立完备的目标测量系统与考核机制。建立顺畅的目标数据源收集渠道,确保数据来源准确,计算方法科学。强化数据分析与处理,使目标管理结果真正作用于体系改进与提升。

2.建立一流的体系文件。

第一,突出“精”,实现文件的精简、高效。确保体系文件对同一业务管理事项要求明确,标准统一,流程高效,操作简捷,逐步实现文件由“繁”到“简”,由“厚”变“薄”。第二,突出“严”,使体系文件结构严密、科学严谨。根据行业标杆和企业历史情况,从严制订企业标准,以先进的目标要求引领企业提升水平,实现超 — — 2 越。在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文件之间要形成充分的关联支撑结构,使体系文件具有层次性、完整性和较全的覆盖性。第三突出“实”,使体系文件切实发挥实效性和实用性。注重将行业相关管理规定和工作要求及时转化为体系文件,确保体系标准要求成为企业各项业务管理工作的唯一执行标准,真正使文件受控和具有较强的权威性,发挥体系文件对实际业务工作的规范指导作用。

3.实施一流的信息化支撑。

第一,加快体系信息化建设步伐,实现体系运行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借助信息化手段,全面落实体系要求,控制工作过程,记录工作痕迹,评价运行效率。通过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把优化后的制度和流程加以固化,通过对流程关键节点的运行监控,真正实现管理“可视”、过程“可控”和绩效“可考”。第二,加强对企业重点核心业务流程的运行管理。工业企业要围绕提升集团化运作效率和“四个中心”协调运转能力,商业企业要围绕市场预测、品牌培育、精准营销、现代物流、专卖管理、烟叶生产经营等核心业务,促进并实现体系建设核心工作领域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第三,强化过程的监视和预警预控管理。借助信息技术固化和运行流程控制标准,确定稳态控制界限,快速发现异常并实施报警,采取有效的纠正预防措施对异常运行加以修正。

4.实现一流的持续改进。

第一,加强持续改进的系统性管理。要围绕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组合各项改进课题,实现各种先进管理方法、质量技术的集成应用,以系统性、集成化的持续改进促进企业管理在某一方面的重大突破。第二,扎实开展内部审核。要制订出反映本组织实际的审核方案,方案设计既要全面覆盖体系范围,又要突出重点,反映出对管理薄弱环节的针对性。内审要重在发现系统性、倾向性的问题,内部审核的内容必须反映本单位体系文件的具体要求,确保内审工作的质量与成效。第三,做实管理评审。管理评审要紧紧围绕行业中心工作,从战略管理的高度,结合行业发展实际扎实开展,不断提高体系建设水平。要与目标指标的实现与策划、企业发展战略的调整与制定等有机结合起来,深入研究影响体系有效运行的关键性问题,跟踪并确保改进项目的落实。

5.强化一流的队伍保障。

第一,加强各业务系统管理中层、业务骨干的培养。强化各系统管理人员对体系文件要求和PDCA过程方法的理解和应用,建立和完善以目标管理为主线的PDCA改进循环机制,切实发挥各业务系统管理人员的在体系运行中的持续改进作用。第二,加强内审员队伍建设。围绕提高内审水平和体系改进能力,强化 — — 4 内审员队伍管理,完善内审员培训制度和激励机制,使内审员知识储备、职业技能和管理经验不断提高。使其在各个岗位上充分发挥日常指导、审核纠正的作用,为体系持续有效运行奠定人才基础。第三,牢固树立顾客意识,提高全员执行力。强化全员“标准意识”、“质量意识”、“服务意识”的培育,加强顾客需求的有效识别和转化,确保“顾客满意度”水平在原有水平上有所提升。

二、工作要求

1.制订方案,注重实效。行业各单位要高度重视,围绕以上五个方面工作,切实将“体系建设创一流”作为2012年体系建设工作的突出重点和主要任务,结合企业实际制订具体的工作方案和推进计划。进一步明确工作主线,突出工作重点,创新工作思路,切实加强工作的组织推动力度,注重工作的延续性、创新性和实效性,确保今年“体系建设创一流”工作取得实质成效。

2.对照要求,修订文件。各单位要根据工作要点的相关要求对照开展体系文件自查修订工作。特别要突出文件对过程的规范指导作用,围绕各过程目标,识别过程关键控制点,规定相关管理事项的准则和测量分析要求,制订纠偏对策,切实提高文件体系的基础核心作用,使体系文件的规范性、先进性和实效性达到全面提升。

3.完善目标,动态提升。各单位要结合相关要求进一步完

— 5 — 善本单位的质量目标体系,进一步突出指标对重点工作领域的引领,进一步识别和制订出反应过程质量、服务质量、工作质量的目标指标。目标指标值的设定要在去年已达到水平基础上适当调高,企业质量目标完成情况要实现整体同比提升。

4.落实报告,有效开展管理评审。上半年,各单位要结合行业当前的主要任务,立足自身实际,紧密结合“卷烟上水平”,结合“重基础、严管理、促规范”,结合“创建一流的质量管理体系”扎实开展一次管理评审,确保管理体系在上述几方面得到系统提升。国家局将适时对各单位管理评审开展情况进行抽查。

5.加强培训,提升素质。各单位要围绕“体系建设创一流”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题培训。国家局将于今年4月份,结合工作要点的有关要求,围绕目标管理、体系文件、持续改进等有关内容,组织举办两期行业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培训班。

6.交叉检查,整体提升。国家局将适时组织开展行业部分工商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建设交叉检查。重点围绕体系“五化”推进和持续提升情况,围绕今年工作要点的贯彻落实情况,围绕企业管理工作推进的有效做法和突出成效进行重点检查。促进行业体系建设工作的互动交流以及整体工作水平的持续提升。

— — 6

第三篇:国家烟草专卖局关于烟草行业全面实施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指导意见

【发布单位】国家烟草专卖局 【发布文号】

【发布日期】2006-09-30 【生效日期】2006-09-30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国家烟草专卖局

国家烟草专卖局关于烟草行业全面实施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指导意见

各省级局(公司)、工业公司,中国烟草实业发展中心:

为进一步落实“完善体制机制、优化资源配置、增强竞争实力、全面提升水平”的行业发展总体部署,适应行业新形势、新阶段、新任务所提出的新的发展要求,切实提高烟草企业科学管理水平,增强行业总体竞争实力,国家局决定在全行业全面推行和贯彻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以下称贯标),特制定本指导意见。

一、贯标工作的现实意义

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吸收了全面质量管理的理念,融入了目标管理的思想,涵盖了企业管理的各方面,具有很强的科学性、系统性和规范性。烟草行业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在全行业工业企业推行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20世纪90年代末部分商业企业开始尝试贯标工作,经过十几年的探索实践,贯标工作取得了很大进展和成效,对提高行业企业管理水平,提升企业竞争能力起到了较好的促进作用。绝大多数卷烟工业企业和部分商业企业通过贯标基本实现了企业自身管理制度与质量管理标准的有机融合,建立起了较为扎实的质量管理体系。但随着行业改革的不断深入,对贯标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贯标是行业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要求。对于工业企业,随着工业企业联合重组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的推进和行业贯彻国办发[2005]57号文件实施行业资产及管理体制改革,企业规模与管理幅度进一步增大。20世纪90年代行业所推行的贯标,都是单一企业为主体建立的质量管理体系,由于各成员企业原有管理理念、管理方式以及业务流程的差异,原有各自独立运行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亟需整合统一;而且,作为二级管理体制主体的省级工业公司本身并没有统一的质量管理体系,随着工业企业“四大中心”新的运行机制的建立,企业集团需要按照新的运行机制对成员企业原有各自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进行重新梳理、策划、编写,以形成企业集团内部自上而下、高度统一、全面覆盖的质量管理体系,以适应多点生产和多点管理的需要。对于商业企业,随着行业贯彻国办发〔2005〕57号文件实施行业资产及管理体制改革,地市级公司的市场经营主体地位已经确立,迫切需要进一步推行质量管理体系以加强基础管理,固化业务流程,提高服务质量,适应市场经营主体的发展要求。

贯标是有效防范大企业病的重要手段。随着工业企业联合重组向更高层次、更高水平迈进和县级公司法人资格取消,工商企业的管理幅度和复杂程度都进一步增大,如何有效防范大企业病,全面提升水平,实现企业由大变强,是工商企业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这就迫切需要一套成熟的管理理念和运行模式以提高企业管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贯标正是加快经营机制转变、强化技术基础、完善内部管理和提高管理效率的重要手段。通过贯标,企业可以科学规划企业管理体系,系统梳理企业工作流程,合理设置企业部门间工作接口,并适时清理不相适应的管理制度,建立起系统、规范的管理体系和自我发现问题、自我完善、持续改进的机制。

贯标是行业规范经营的需要。企业出现的不规范现象源自企业的各项管理制度不能落实到位,经营管理行为不规范,岗位职责不清,监督控制不严。通过贯标,可以明确企业每位员工的职责、权限,增强全体员工的质量意识、参与意识和管理意识;提高企业制度建设的科学化和系统化水平,真正做到凡事有人负责、有章可循、有据可查、有人监督;把管理从重视结果向重视过程转变,从指令管理向制度管理转变,规范各项运作环节,切实提高企业执行力。实现企业内部各项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为企业更好的解决自律问题提供实现载体。

二、贯标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指导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全面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和提高管理效率为目标,遵循“统一组织、突出实效、注重培训、强化内审”的原则,进一步全面贯彻和推行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从而建立科学、系统、规范的管理体系和持续改进机制,切实增强行业总体竞争实力。

总体目标:力争通过2至3年在行业工商企业全面实施以质量管理体系为主体,其他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相配套的现代综合管理标准体系。

2007年,所有经国家局批准已实施改制的省级工业公司,要全面启动并实施内容覆盖其所辖成员企业的统一的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同时做好与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以及GB/T28000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等其他相关管理体系与标准的有机结合。

2007年,直辖市公司及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各地市级公司要全面启动并实施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同时做好与GB/T28000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等其他相关管理体系与标准的有机结合。具备条件的省级公司在完成好所辖地市级公司贯标工作的同时,可建立并实施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

三、工作要求

为切实保证贯标工作的有效开展,各单位要统筹安排,精心组织,确保贯标工作稳步扎实推进。

1.国家局负责对全行业贯标工作的组织、引导和考核。各省级局(公司)、工业公司要加强对贯标工作的领导,实施单位“一把手”负总责,要明确专门机构具体负责所属企业贯标工作的组织、推进、监督和考核。各单位要自上而下做好动员、精心部署,明确职责任务,努力营造全员参与、协调配合的良好互动氛围。

2.要注重实效。工业企业要围绕全面提高核心竞争力,努力做到三个结合,一是与联合重组后企业管理整合相结合,通过贯标建立高效、顺畅、和谐、统一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二是与优化流程相结合,按照“技术、营销、物资采购、生产”四统一的运作模式,对贯标所涉及的企业所有工作环节、业务流程和程序内容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识别和梳理,对现有业务流程进行重组和优化。三是与实现企业由大变强,有效防范大企业病相结合,以高效顺畅为目标,运用控制方法,分析管理现状,诊断管理体系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建立持续改进的长效机制,达到体系运行全面规范与精简高效的统一,切实提高企业运行效率。

商业企业要围绕“三个满意”的核心,努力做到三个突出,一是突出服务质量,通过贯标,将“三个满意”的要求转化为企业员工的行为规范并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使商业企业的服务水平不断提高。二是突出流程优化,按照地市级公司市场经营主体地位的要求,合理优化流程,切实提高效率。三是突出规范经营,切实解决自律问题。

在贯标过程中,工商企业都要充分利用信息化的手段,通过统一的信息化平台支撑体系的运转,落实并运行质量管理体系的各项管理原则、方法和要求,从而实现集成管理,提高管理效率。

3.企业在实施贯标过程中,要在遵循体系标准规范的原则框架和管理理念前提下,充分结合企业实际情况,系统设计体系的咨询、建立、运行、认证工作方案和规划。要根据实际情况,与贯彻GB/T28000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有机结合、协调推进。尚未建立和实施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企业可以将两个标准同时咨询策划和实施。商业企业贯标要采取先个别试点,后在全省行业范围内分批次推广实施的方式,保证全省贯标工作稳妥、高质量开展。

4.各单位要高度重视贯标的分层次培训工作,要通过不同形式的培训,建设一支具有全面质量意识的高素质人才队伍,造就一批行业贯标专业人才和骨干。国家局每年也将组织一至二期专业型培训班,逐步培养和打造一只既精通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又熟悉企业管理的专家队伍。

5.在实施第三方认证前,各单位必须组织内部审核,内部审核通过后方能组织第三方认证。国家局将适时抽调行业专家进行行业审核,以确保企业贯标的有效性。

6.省级局(公司)、工业公司要根据本指导意见要求,制订本单位的贯标工作实施方案并于2006年11月30日前报国家局经济运行司。

二○○六年九月三十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四篇:9001,16949,3c质量管理体系审核要点

3C审核要点

一、程序文件:

(一)认证标志的保管使用控制程序;

(二)产品变更控制程序;

(三)文件和资料控制程序;

(四)质量记录控制程序;

(五)供应商选择评定和日常管理程序;

(六)关键元器件和材料的检验或验证程序;

(七)关键元器件和材料的定期确认检验程序;

(八)生产设备维护保养制度;

(九)例行检验和确认检验程序;

(十)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十一)内部质量审核程序;

(十二)与质量活动有关的各类人员的职责和相互关系;

此外,还应有必要的工艺作业指导书、检验标准、仪器设备操作规程、管理制度等。

二、质量记录:

工厂应保存至少包括以下的质量记录,以证实工厂确实进行了全部的生产检查和生产试验,质量记录应真实、有效:

(一)对供应商进行选择、评定和日常管理的记录;

(二)关键元器件和材料的进货检验/验证记录及供货商提供的合格证明;

(三)产品例行检验和确认检验记录;

(四)检验和试验设备定期进行校准或检定的记录;

(五)例行检验和确认检验设备运行检查的记录;

(六)不合格品的处置记录;

(七)内部审核的记录;

(八)顾客投诉及采取纠正措施的记录;

(九)零部件定期确认检验记录;

(十)标志使用执行情况记录;

(十一)运行检验的不合格纠正记录;

记录的保存期限应不小于两次检查之间的时间间隔,即至少24个月,以确保本次检查完之后产生的所有记录,在下次检查时都能查到。下面的是:申请初期需要提供的资料:

一、产品送样要求

1.每一申请单元中主送型号样品送2个,覆盖型号样品各送1个。2.若样品为不可拆卸结构,应提供一个可拆卸样品。

二、送样时应提供以下资料:

1.CCC认证申请表(请用中文及英文填写)2.申请人的营业执照复印件 3.产品说明书; 4.产品规格书;

5.产品维修手册(如有);

6.产品电路图(包括原理图和印制刷线路版图);

7.同一申请单元中主送型号产品与覆盖型号产品的差异说明(如有);

8.产品与安全有关的关键元部件明细表和对电磁兼容性能有影响的主要零部件明细表

9.中文铭牌和警告标识

10.产品关键安全元件认证证书复印件; 11.工厂审查调查表

12.产品的CB测试证书和报告(如有); 13.产品的商标使用授权书(如有); 12.一致性声明(书)

建立公司的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

1)质量管理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标准、产品检验标准、记录; 2)质量管理体系运行3个月以上 选择认证机构

1)目前国内的认证有3种:国外认证机构(有中国公司并备案)、国外认证机构(有中国公司没有备案、或备案只是业务开拓)、国内认证机构;

2)选择国外认证时应注意:查询CNCA官网,确认备案情况,没有备案属于在中国非法经营,最好不要选择; 3)选择国内认证机构应注意:

a)可以根据公司的产品选择对应的认证机,如:电讯类产品选泰尔认证中心;

b)选择公司所属地有分公司、办事处的认证机构,节省差旅费用;

c)认证审核费用可以参照国家针对性认证的最低限价,一般不得高于最低限价,大部分认证公司的实收价格低于最低限价,可以洽谈;

d)要求认证安排全职的审核员来公司审核,兼职的审核人员工作作风、专业态度会比较差,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最好不要安排周六、周日审核; 签订认证合同并提交资料 1)签订认证合同:

a)注意审核费用:初次审核、监督审核、换证审核的费用应明确;

b)注意描述审核的产品范围:如:衬衫、西裤、西装的设计、生产和销售;

C)企业的经营范围、质量管理体系范围、认证范围的关系应明确:经营范围包括质量管理体系范围,质量管理体系应包括认证范围。2)提交认证所需资料:

a)认证申请表

b)企业基本信息表

C)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d)经年审的公司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

e)经年审的组织机构代码证复印件

f)产品工艺流程图

g)内审报告

h)管理评审报告 确认认证安排:

1)确认认证合同受理是否成功?一般认证公司会主动跟我们确认。

2)确认第一阶段审核时间安排;现在ISO审核都会有二个阶段,对于简单的行业,如外贸公司,可以第一阶段、第二阶段合并,所以要确认第一阶段审核安排。

IOS9001审核要点

TS16949审核要点

1.企业合法资质

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税务登记证、需确认营业执照的范围,是否与ISO/TS16949申请审核范围冲突,同时确认是否进行了最新年检。2.汽车产品供应链证明

汽车产品供应链的证据或客户出具的证明 3.汽车顾客特殊要求清单 汽车顾客特殊要求,这个可以根据与客户签定的协义或合同中去找,找客户最关注是产品的那方面,方便后续去定特殊特性。4.内审员清单

TS16949内审员资格证,包括了体系、产品、过程审核的培训。5.汽车产品APQP 申请认证的产品完整APQP资料,且PPAP提交客户进行批准。6.过去12个月的关键指标和绩效趋势

按照TS16949要求运行12个月,这里运行12个月实际上是要有12个月生产。根据三大关系(顾客导向、支持过程、管理过程)建立企业的关键指标,进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如没有不足12个月,认证时只能出具符合性证明。7.TS16949体系运行最近几个月的证据

按照汽车产品订单生产情况准备最近几个月记录,从业务订单到出货的记录,包括客户的打分情况。

8.建立公司的过程关系图、过程分析表,且有ISO/TS16949所有要求均被过程覆盖到的证据

TS16949过程关系图(必要时用章鱼图),过程分析表(必要时用乌龟图)。9.内审报告

内审资料,包括审核计划,审核发现,纠正措施等,同时确认要一次完整根据TS16949要求进行审核,采

用过程方法,且包括与申请汽车产品相关的产品、过程和体系审核。10, 管理评审报告

管理评审资料,包括评审通知,评审输入资料,评审输出资料,改进事项等。11.目前的顾客满意和抱怨状态,包括报告和评分

客户满意度评介报告,这里包括内部评价,如:品质、交期、客户审核的自评,还有客户每月的评价,如:对来料品质、交期、超额运费、服务等的评价。12.TS16949体系文件

按照TS16949要求,建立ITS16949体系所需的文件(含手册、程序、作业指导书、表格)

13.TS16949文件控制的资料

文件清单(手册、程序、作业指导书、外来文件),记录清单(所有与汽车产品相关汇总表),文件发分与回收记录(手册、程序、作业指导书、外来文件)

APQP资料

一、计划和确定项目阶段需提交的资料: 1.1 顾客的呼声

1.2 业务计划/营销策略 1.3 产品/过程基准数据 1.4 产品/过程设想 1.5 产品可靠性研究 1.6 顾客输入 1.7 设计目标

1.8 可靠性和质量目标 1.9 初始材料清单 1.10 初始过程流程图

1.11 产品和过程的特殊性的初始清单 1.12 产品保证计划 1.13 管理者支持

二、产品设计和开发阶段需提交的资料: 2.1 设计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DFMEA)2.2 可制造性和装配设计 2.3 设计验证 2.4 设计评审

2.5 样件制造——控制计划 2.6 工程图样(包括数学数据)2.7 工程规范 2.8 材料规范

2.9 图样和规范的更改

2.10 新设备工装和设施需求 2.11 产品和过程特殊特性 2.12 量具/试验设备要求

2.13 小组可行性承诺和管理者支持

三、过程设计和开发阶段需提交的资料: 3.1 包装标准

3.2 产品/过程质量体系评审 3.3 过程流程图

3.4 车间平面布置图 3.5 特性矩阵图

3.6 过程失效模式和后果分析(PFMEA)3.7 试生产控制计划 3.8 过程指导书

3.9 测量系统分析计划

3.10 初始过程能力研究计划 3.11 包装规范 3.12 管理者支持

四、产品和过程确认阶段需提交的资料: 4.1 试生产 4.2 测量系统评价 4.3 初始过程能力研究 4.4 生产件批准 4.5 生产确认试验 4.6 包装评价 4.7 生产控制计划

4.8 质量策划认定和管理者支持

五、反馈、评定和纠正措施阶段需提交的资料: 5.1 减少变差 5.2 顾客满意 5.3 交付和服务

六、控制计划方法阶段需提交的资料: 6.1 目录 6.2 概述

6.3 控制计划栏目描述 6.4 过程分析 6.5 补充件

PPAP资料

1.设计记录.2.工程更改文件(如果有)3,顾客工程批准(如果要求)4.设计FMEA 5.过程流程图 6.过程FMEA 7.尺寸结果

8.材料,性能试验结果 9.初始过程研究 10.测量系统分析

11.具有资格的实验室文件.12.控制计划

13,0件提交保证书.(PSW)14.外观批准报告(AAR)如果适用

15.生产件样品,$散件部品要求检查清单 16.标准样品 17.检验辅具

18.符合顾客特殊要求的记录

总共18部分,这是标准的要求,在实际运用中那些要强制性提供,那些可以不提供,这要看客户的要求.也要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吃透以上18点内容与PPAP的总的内容,你就明白了.否则你知道这个名称,不知道怎么样提供才是符合标准的,那对外企来说准会让你另做的.APQP资料2 1.项目分析

初始过程流程图

初始物料清单

项目输入明细表

APQP问题清单(初始)

初始项目团队成员

特殊特性清单(初始)

2.立项会议

确立项目团队

APQP关键任务与节点

内部问题反馈

3.项目策划

APQP进度表

APQP状态表

项目研发经费预算

设计任务书

APQP问题清单(更新)

4.产品设计开发 DFMEA

工程规范(规格书)

工程图样(总成)

工程图样(塑胶)

工程图样(五金)

外协、外购图样和规范

物料清单

包装规范

设计评审

设计验证

设计更改

更改评审

设计更改验证

设计确认

小组可行性承诺

5.过程设计开发 新塑胶模具清单

新五金模具清单

工装清单

生产设备清单

生产设备采购申请单

试生产过程流程图

车间平面布置图

PFMEA

量产过程流程图

生产作业指导书

生产人员培训(计划)

6.项目质量策划 样件控制计划

特殊特性清单

PV验证计划

检具、辅具清单

检验设备清单

检验设备采购申请单

试生产控制计划

检验作业指导书

MSA计划

MSA

PV验证(尺寸,性能,功能)量产控制计划

包装评估

过程能力研究

检验人员培训(计划)

7.新物料策划 供应商要求SOR

物料验收标准

供应商开发报告

物料采购申请单

合格供应商确定书

硬件资源清单汇总

8硬件资源开发 开发新塑胶模具

塑料件验收报告

模具验收报告

开发新五金模具

五金件验收报告

开发新工装

工装成型件验收报告

工装验收报告

开发新检具

检具/检测工装验收报告

定型/定位夹具验收报告

新生产设备采购

生产设备验收报告

新检验设备采购

检验设备验收报告

新物料采购

验收新物料

9.试生产

试生产(模具)策划表 试生产(内部/总成)试生产报告

持续改善

工程封样

10.PPAP提交 PPAP提交

PPAP批准跟进 Run@Rate(外部)早期生产遏制SLC 生产移交

11.项目总结 经验分享

项目研发经费核算 项目工作标准化

资料存档

后期工程更改

硬件资源清单更新

第五篇:质量、环境、安全管理体系最新审核要点

质量和环境/安全管理体系审核重点检查项目

质量/环境/安全体系审核要点

一、手册及文件评审;体系总体评估(Q:4.2.2;E:4.1 ;O:4.1)1)手册是否界定质量/环境/安全相应体系的范围?是否有质量体系条款删减?删减合理性如何?

2)手册是否包含或引用必须的程序文件?是否有过程之间关系的描述? 3)结合公司文件体系及运行状况总体评估质量/环境/安全运行情况?

二、方针目标(Q:5.3,5.4.1;E:4.2,4.3.3;O:4.2,4.3.3)1)查质量/环境/安全的方针、目标: 2)是否形成文件,并有正式批准的证据?

3)质量/环境/安全目标是否与质量方针一致?是否是在质量/环境/安全方针的框架下展开的,与所确定的范围是否一致?

4)在与质量环境管理相关的职能和分层次上是否建立了质量/环境/安全目标?是否形成了文件?有批准的证据吗。

5)针对相应的环境/安全目标是否有相应的方案,方案是否包括:时间、方法、责任人?

6)各部门是否已经对相关的目标完成情况进行统计,是否实现?如果没有实现是否已经有相应的改进措施?落实情况?是否形成了文件?有批准的证据吗?

7)质量/环境/安全方针是如何向全体员工传达的?并通过其他过程审核时与各个层次员工的接触,了解员工对质量/环境/安全方针的理解程度; 8)质量/环境/安全方针在什么时机评审?如果已经进行了评审,查评审的情况,是否保证了质量/环境/安全方针的持续适宜性?

三、环境因素/危险源辨识(E: 4.3.1;O: 4.3.1;)

1)是否按照工作流程或部门职责识别了环境因素/危险源,并保留了环境因素/危险源清单等相应的记录,是否有审批?环境因素/危险源是否齐全?

质量和环境/安全管理体系审核重点检查项目

2)针对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控制措施是否形成程序文件?查看文件或询问相应程序规定。

3)是否已经评价并有相应的评价记录,有重大环境因素/危险源清单等记录?

4)是否已经针对重大环境因素/危险源建立了相应的控制方法,如:运行控制程序或目标方案? 查看控制措施记录。

5)重大环境因素/危险源是否经过评审或重新评定?查看风险评价记录。6)是否有关于重大环境/危险源的监测或检查?查看记录。

四、文件管理(Q:4.2.1,4.2.3;E:4.4.4,4.4.5;O:4.4.4,4.4.5)1)查文件的编制、审核、批准的相关记录; 2)通过交谈了解实际情况与文件是否相符?

3)查文件的发放、借阅、更改等是否符合相关文件的规定,如果是用发放记录进行控制,发放记录能证实发放的全部情况吗?是否能区别文件的发放对象?是否有发放编号?是否有文件的签收的证据?

4)标准要求必须形成程序文件的过程:环境因素、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能力、培训和意识、信息交流、运行控制、应急准备和响应、监测和测量、合规性评价、文件控制、记录控制、内部审核、不合格品控制、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是否制定了程序文件?相应的文件、记录清单和有效文件清单?

5)抽查不同部门现场的文件与文件的发放记录是否一致,查现场的文件的受控情况,到文件的使用部门,查相关的文件是否发放到位?有效、在用的文件是否能够提供?

6)各部门使用的文件是否保存完好?内容是否清晰?是否会产生有误的信息?

7)规定了哪些文件评审的时机?是否按规定的时机对文件进行了评审?文件评审发现了哪些问题?是否引起了文件的修改?文件修改经过审批了

质量和环境/安全管理体系审核重点检查项目

吗?对文件更改的审批符合文件管理的规定吗?更改后的文件是否保证了充分性和适宜性?

8)查文件的作废管理:作废文件是否都已收回或自行销毁?收回的废文件是否已销毁?如有发放记录,可从中抽一些作废文件查收回或销毁的证据;合理保留的废文件是否有标识能防止误用?

五、记录管理(Q:4.2.4;E:4.5.4;O:4.5.4)1)查看记录控制程序,了解其记录的控制措施?

2)查记录清单、记录的归档情况,记录是否清晰、易于识别和检索? 3)查现场的使用的记录与受控版本是否一致?

4)结合其他过程的审核,查相关记录的贮存、保存期限和处置?

六、法律法规及外来文件的管理(Q:4.2.3g),7.2.1;E:4.3.2,4.5.21;O:4.3.2,4.5.2)

1)外来文件/法律法规的分类情况如何?职责如何安排?特别是对外来文件/法律法规更新的跟踪渠道和职责怎样规定?

2)查外来文件/法律法规清单或目录,组织对与质量/环境/安全管理体系有关的外来文件是否识别充分了?特别是新换版或修订的外来文件是否已识别了?

3)外来文件/法律法规的发放如何控制?重要的外来文件是否有明确的发放对象?

4)作废的外来文件/法律法规是否收回或销毁?

5)在使用部门查必要的外来文件/法律法规是否有提供?保存是否完好?是否有无关的外来文件?

6)如何对守法情况和法律法规的适宜性进行控制和评价?是否定期的进行评价?收集的法律法规是否与重要环境因素/危险源相对应?

7)针对公司所确定的其它环境/安全要求是否遵守如何进行评价?查看证实记录。

质量和环境/安全管理体系审核重点检查项目

七、管理职责(Q:5.1,5.2,5.4.2,5.5.2 ;E:4.4.1;O:4.4.1)1)管理层是如何实现管理承诺的证实(守法宣传;方针制定;目标确保制定;资源评审;管理评审实施等)

2)通过交谈和查阅相关证据,了解最高管理者是如何传达满足顾客和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重要性的?

3)通过交谈了解最高管理者提供了哪些资源?这些资源能否满足质量/环境/安全的相应需求?

4)最高管理者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的意识如何?是否清楚如何通过组织的一系列活动来实现?是否明确了责任?是否清楚地了解市场变化和顾客需求?是否了解顾客满意或抱怨的情况? 5)质量管理体系变更时是否仍在正常有效地运行?

6)管理者代表是如何履行质量管理体系所需的过程的建立、实施和保持的职责的?

7)管理者代表通过什么方式向最高管理者报告质量管理体系的业绩?提出了哪些改进的建议?

8)在提高员工质量/环境/安全意识方面,管理者代表领导协调、组织实施了哪些活动?效果如何?

9)管理者代表在内审工作中的职责如何?

八、信息交流与沟通、合作与协商(Q:5.5.1,5.5.3;E:4.4.3; O:4.4.3)1)各机构、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权限是否已明确?没有矛盾、含糊和不一致? 2)确定的职责和权限是如何向员工传达的?

3)部门内部与部门之间如何对职责权限、环境因素、危险源、法律法规目标实现等事件进行沟通的?: 4)本组织有哪些内部沟通渠道和方式?

5)通过各部门的审核了解各层次管理者对自己的职责和权限是否已经清楚并理解?

质量和环境/安全管理体系审核重点检查项目

6)内部沟通有哪些内容?沟通的效果如何? 7)如何就环境/安全方面的知识向业户进行宣传?

8)如何接收外来的文件、法律法规关于环境方面的信息接收?如何处理?或分发?

9)质量/环境/安全意识的宣传教育活动的证据,如会议记录、发言提纲、宣传品、简报、内刊等?

10)是否在危险源辨识、事件调查、方针及目标制定等活动中由员工进行参与。查看是否建立、保持和实施员工参与的程序。11)是否与影响的外部方就安全方面进行协商?

九、管理评审(Q:5.6;E:4.6;O:4.6)

1)管理评审频次是什么?是否发生过追加管理评审的特殊情况?

2)管理评审活动是否进行了策划?查上一次管理评审的资料,包括了输入、输出、评审记录评审报告等资料?各项资料是否满足标准要求? 3)管理评审的内容围绕质量/环境管理体系持续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是否评审了质量/环境管理体系(包括方针和目标)改进的需要? 4)管理评审是否形成了关于质量/环境管理体系及过程的改进、产品的改进、对资源需求的决定和措施?整改的证据是否符合要求?

十、人力资源管理、能力、意识和培训(Q:6.2;E:4.4.2;O:4.4.2)1)查人员能力的确定:根据法规和公司岗位的职责权限规定,是否确定了任职人员相应的能力要求?体现在什么文件中?(如《岗位说明书》)2)相关人员的上岗证书,是否符合要求(抽查电工证、焊工证、内审员证等资料)?

3)是否有与质量/环境/安全管理相关的重要岗位?岗位职责如何?现有人员是否符合要求?

4)抽查部分人员的教育、培训、技能和经验的记录或通过现场考核,确认是否满足能力要求?

质量和环境/安全管理体系审核重点检查项目

5)是否制定关于培训或招聘方面的计划?查看招聘材料。

6)对员工进行质量意识培训教育的相关证据,如会议记录、培训记录、宣传品、与各层次员工交谈等。

7)对培训或其他措施是否进行了评价,效果评价的证据?

8)如何确定各种服务过程对人员能力的要求?以及现有人员进行考核评估的材料,对发生不符合要求采取的措施?以及措施的实施效果的验证。9)如何进行员工能力考核、激励的?

十一、基础设施(Q:6.3;E:4.4.1;O:4.4.1)

1)了解各部门基础设施的分类情况,管理的职责和分工是怎样的?管理要求、保养制度等?保养和维修是否符合要求?

2)对基础设施管理工作的检查如何进行?对基础设施完好状况的检查工作的情况如何?检查的结果怎样?

3)有问题的基础设施是否进行了处置?对潜在问题是否采取了预防措施? 4)文件及记录:基础设施管理台帐,基础设施的技术文件资料;现场观察基础设施的管理情况;基础设施申购的相关资料;基础设施大、中、小修及日常维护保养计划及实施记录;对基础设施的检查及后续措施的记录。5)环境/安全所需要的设备、设施是否能够满足要求?

十二、工作环境(Q:6.4)

与质量/环境管理体系相关的工作环境的要求,现场工作环境实况,各项管理制度实施的证据,对工作环境检查的记录及后续的改进措施。

十三、服务过程的控制/运行控制/应急准备与响应(Q:7.1,7.5.1,7.5.2,7.5.3,7.5.4,7.5.5;E:4.4.6,4.4.7 ;O:4.4.6,4.4.7)

1)各部门提供服务提供过程基本情况的文件,如运输、维修等服务提供过程的文件,服务实现的质量目标是什么?达到了吗?实施记录、对实施的检查和控制记录

2)设定的质量/和环境目标和过程的标准,实现各种目标和标准要求的记录

质量和环境/安全管理体系审核重点检查项目

或文件;

3)与服务过程监督和测量相关设备和监测装置的管理记录,如:测温的仪器、压力表等;

4)现场服务的提供情况,包括服务过程,监视、监督和检查过程,各种为保证服务质量和环境管理的实现的过程设备和监测装置的现场管理和相关的记录,过程监控和检查活动提出的改进措施证据; 5)放行、交付活动的记录和现场情况;

6)为客户提供服务后的满意调查、服务质量跟踪等实施的记录和现场情况; 7)各服务或设备、机房的现场的各种监视和测量状态标识的样式及现场标识的状况;维修零部件、车辆等的追溯性信息。

8)服务过程中涉及的顾客财产的登记或台帐,识别、验证、保护、维护的记录,发生丢失、损坏、不适用的情况及向顾客报告的记录;

9)产品防护的管理制度,现场中防护的标识、搬运、包装、贮存和保护的现状,搬运工具,包装材料及包装后的产品情况,贮存设施和条件等; 10)各种环境管理要求的废弃物(固废、废水、废气等)的管理、处置的记录以及发现不符合的处理证据,和纠正措施效果的验证;

11)各种安全管理要求的危险源控制、处置记录以及发现不符合的处理证据,和纠正措施效果的验证;

12)各类应急相应的预案的实施或演习的证据和演习效果、预案实施效果的评估和改进的记录以及现场的情况。

十四、与顾客有关的过程及顾客满意/不合格控制(Q:7.2.1,7.2.2,7.2.3,8.2.1)1)查各部门与顾客有关过程的职责安排及分工,查与顾客有关的质量/环境目标和各种目标实现情况的记录。

2)就服务质量/目标,环境管理目标/方案如何与顾客沟通,并确定顾客的需求(顾客明示的或隐含的要求、法规要求、组织自己附加的要求)?查阅相关的文件和记录。

质量和环境/安全管理体系审核重点检查项目

3)对向顾客提供的特约服务应查有关的要求的评审:公司是否有能力满足这些要求,如何传达顾客的信息?发现问题时是否采取了后续措施?结果如何?

4)查与顾客的沟通:如何与顾客沟通?(沟通的证据)对顾客的意见、抱怨和投诉是如何处理的?是否对顾客反馈的信息进行了记录并及时处理,特别是顾客的抱怨、投诉?

5)顾客满意度的质量目标?是否实现?文件中如何规定顾客满意监视和测量的过程?是否符合要求?顾客满意问卷或调查表,座谈会记录,调查报告和顾客反馈意见登记

十五、采购/不合格控制(Q:7.4.1,7.4.2,7.4.3,8.3)

1)与采购有关的质量/环境体系文件,相关的程序文件和支持性文件,采购要求、采购产品标准等;

2)相关的职责安排及质量/环境目标(对供方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的环境要求,以及实现情况);

3)查供方评价和重新评价记录及支持性证据(营业执照、资质证书、许可证、调查表、检验报告、样品试用报告、业绩证明材料、过程程序、设备情况、人员能力等),评价结果及后续措施记录,合格供方名单;

4)采购文件,如采购计划、采购合同、采购清单等,供货记录或报验记录,采购产品的验证记录等;

5)采购产品的质量情况记录,及相应的数据分析记录?对发现的不合格物品的处理和相关记录?以及是采取纠正措施的记录。

十六、监视和测量设备/不合格控制(Q:7.6,8.3; E:4.5.1 ;O:4.5.1)1)查监视和测量设备的管理文件;

2)按照文件要求的监视和测量设备台帐(包含质量、环境、安全三方面的监测设备),技术资料。

3)查检定、校准计划;校准检定机构的资质证明,校准记录校准检定证书、质量和环境/安全管理体系审核重点检查项目

标识

4)现场对监视和测量设备的管理;在搬运、维护和贮存期间对装置是如何保护的?

5)评审以往测量结果的记录;是否能够识别设备的校准状态? 6)对不合格的监测设备和受影响的产品采取了哪些措施?效果如何?

十七、内部审核/不合格控制(Q:8.2.2,8.3;E:4.5.5;O:4.5.5)1)查上一次内部审核所发现的不符合的整改和验证,上次内部审核的范围(是否包括了质量/环境/安全管理的全部工作内容?)2)上次内审的资料可包括:审核计划、审核检查表、审核检查记录、审核首、末次会议签到或记录、不合格报告、审核报告、对审核中发现问题的数据分析情况纠正措施及验证报告;

3)本次内部审核的计划(对具体审核的安排,即审核计划是否合理?审核文件(检查表)的准备是否充分?)

十八、服务过程和结果的监视和测量/不合格控制(Q:8.2.3,8.2.4,8.3;E:4.5.1,4.5.3;O:4.5.1,4.5.3)

1)如何对服务过程和结果进行监督和测量以保证质量/环境/安全管理目标的实现?是否有相关的文件规定?查实施的记录和检查的结果中出现的问题及后续措施的记录。

2)对环境/安全管理的各重要设备、工作过程如何进行监控?实施的过程和结果如何?是否能够提供问题及后续措施的记录?

十九、改进措施(不符合、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Q:8.4,8.5;E:4.5.3; O:4.5.3)

1)质量/环境/安全目标的完成情况和没有完成所产生的纠正预防措施? 2)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及其他相关的文件的执行情况?

3)来自日常的检查、测量、顾客满意等方面产生的不符合、投诉信息的纠正、预防措施是怎样的?执行验证的效果如何?

质量和环境/安全管理体系审核重点检查项目

4)查潜在不合格信息记录、纠正措施记录(不合格事实、原因分析、措施计划、措施的实施及结果、措施验证)以及不合格信息记录及评审记录。5)查看数据分析结果报告(是否涵盖顾客满意、与产品或服务要求的符合性、过程和产品的特性与趋势、供方相关信息),是否利用分析结果进行体系的改进?查看改进实施情况。

下载国家烟草专卖局质量管理体系工作要点(定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国家烟草专卖局质量管理体系工作要点(定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质量管理体系描述

    2.1质量管理体系描述 企业根据2010版GMP完善了质量管理体系,企业法人授权质量负责人、质量受权人全面负责质量管理工作及成品放行工作。质量部受企业质量负责人直接领导。质......

    质量管理体系

    质量管理体系 越来越多的企业管理者们都认为: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质量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中之重,必须走质量效益的经营战略道路。我公司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步建立了具有自己特色的......

    质量管理体系

    1、质量管理体系 (1)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及本工程的重要性,我们组织施工的指导思想是科学管理,严格要求,文明施工和先进的施工手段。工程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公司的信誉。为此公司内......

    质量管理体系

    三峡新能源傅村50MW光伏发电项目 质 量 管 理 体 系中州建设有限公司三峡新能源微山光伏项目经理部 年月日 三峡新能源傅村50MW光伏发电项目 质量管理体系 审批页 编制......

    质量管理体系描述

    XX制药有限公司质量体系描述 (一)质量管理 公司建立了药品质量保证体系,在公司总经理直接领导下,由质量受权人管理全厂质量工作,各岗位人员的职责明确;质量管理部下设质量保证(QA)、......

    质量管理体系

    质量保证体系 一、质量目标 交工验收的质量评定:合格。竣工验收的质量评定:优良。 合同履约率100%;工程竣工一次交验合格率100%。 单位工程合格率100%,优良率95%以上。 分部工程......

    质量管理体系

    一、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介绍 ISO9001标准是国际标准化组织在二十世纪对人类所作的一大贡献。它高度概括了世界经济发达国家工业化革命200年来质量管理的成功经验,是源自......

    质量管理体系

    质量管理体系 质量体系主要要素控制: 1.原材料采购之前要对分供方进行评价,从中选择生产管理好、质量可靠的厂家作为采购对象,建立供货关系,并作好记录。以确保所采购的材料具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