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园长领导力

时间:2019-05-13 09:39:5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优秀园长领导力》,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优秀园长领导力》。

第一篇:优秀园长领导力

第4届优秀园长领导力素养训练营

——园长演说、心态、形象、礼仪训练

(2014年7月30日-8月3日,周三至周日,上海)

随着国家对幼儿教育高度重视,幼儿园的办学质量已经成为政府、社会和家长关注的焦点。普遍认为:一个优秀园长就是一所优质幼儿园。因此,园长自身的领导素养和管理能力已成为教育行政部门和社会各界评价幼儿园管理水平的重要的指标。为了提升园长的内涵和领导力素养,培养她们拥有优秀的口才、开阔的视野、优雅的仪态和平和心态,适应社会对卓越园长综合素质的要求,举办卓越园长领导素养训练营。本训练营依据园长现实工作需要的领导素养来设计课程,包括园长演说艺术、园长专业形象塑造、园长职业心态管理和园长实用礼仪等部分,旨在培育拥有智慧、品味和沉稳的卓越园长。

一、学习对象:希望持续提升自身修养、品味、人格魅力的园长、投资者、教育领导者等

二、时间地点:外地学员29日到富驿柳营路店(柳营路719号,近共和新路);上海学员30日到会场。

四、讲师介绍: 李老师:国家一级播音员、著名主持人;专业培训师;心理咨询师。清华大学特聘讲师。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园长领导力、演说力、心理训练特聘讲师,国际专业培训师行业协会特约理事;有20年的广播电视播音主持经历,曾担任央视新闻记者和节目编导,多次荣获 “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奖”。主讲课程:《园长压力与心态管理》、《园长专业心态塑造》、《园长演说口才与技巧》、《教育管理者语言表达艺术》等。张老师:园长礼仪及整体形像高级培训顾问。中国形象设计协会形象礼仪讲师;日本COLORTOP研究所认证个人整体形象咨询顾问;北京西蔓色彩认证个人整体形象咨询顾问;国家高级化妆师。曾获福建省彩妆造型大赛冠军。曾参与2008年奥运会、2010年世博会、2010年亚运会的礼仪、服务培训工作

五、教学安排:学习考察5天,包括专家授课、课中答疑、专题论坛、专家评讲、参观考察相结合。

六、活动费用:(1)学费:1980元/人,(含《培训手册》、资料费、《学习证明》费)。

(2)市内交通费:200元/人。

七、食宿安排:住宿:150-200元/天/人(含早),午餐:60-100元/天/人,费用自理。

八、教育证明:学习结束主办方出具《学习证明》。

九、报名电话:021-6***1942909肖老师QQ:***04653351

5十、报到方式:报名成功后将收到《报到通知》,告知您本次活动报到具体地点和乘车路线等相关事宜。

第二篇:园长的课程领导力

园长的课程领导力

在具体的课程运作过程中,园长的课程领导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程决策。课程决策是对课程进行选择、确定和应用的过程,也是课程发展、创新和优化的过程,其关系到课程实践的成败。可以说,课程决策是基础,是关键。1.把握课程编制的方向

课程编制是建立高品质课程的关键,直接影响到课程实践以及教师、幼儿的发展。同时,在课程编制过程中要涵盖了“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习体验和教学策略、课程媒介或资料、课程评价”等课程决策的内容要素既要形成具有本园特色的、适合不同幼儿多方面发展需要的课程,并能通过课程的实施丰富本园的内涵。

2.赋予教师决策的权利

课程领导力的真正内涵在于激发教师课程意识的觉醒,实现课程范式的转变。教师最了解自己的教育对象的能力与兴趣,因此可以作出最适宜本班幼儿发展水平与状况的课程决策。为此,园长作为课程领导者,首先要努力营造宽松、有利于教师广泛参与课程开发的环境,让教师享有自主选择、自主设计、自主尝试课程开发与实践的决策权;其次,让教师作为主体共同完善幼儿园课程方案并参与课程决策。当教师拥有课程决策权时,将有助于幼儿园吸纳来自于教师课程实践中的有效信息,并根据课程实践的变化完善课程决策。课程决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教师面临的是课程的实际情况,对已形成的课程决策内容教师要进行再判断和选择。在这期间,园长的课程领导力与教师在课程实践中的关系是:前者是导向、服务和激励,后者是开放、对话和重构;帮助教师明确课程选择的方向,引领教师基于新课程的“研究性”“生成性”“主体性”和“开放性”的特点,边进行课程实践,边进行课程决策,激励教师在课程活动的实际情境中自主、灵活地决定和开发课程。

二、组织架构。园长课程领导力的重点是如何重构组织,营造一个良好的课程实践生态环境和氛围,创造“智慧共享”的条件,使幼儿园成为教师平等对话、分享的场所。在这里,组织成员的人际关系是开放、合作和平等的。

1.建立课程实践研究的矩阵组织

矩阵组织是一种既有纵向联系又有横向联系,既讲分工又讲协作,将集权化与分权化结合起来,以工作任务为目标的组织结构。(如下图所示)

在课程实践研究的矩阵组织中,纵向为领导层面的信息流,横向为教师研究层面的信息流。纵向的领导信息流一方面体现为领导层影响力,另一方面也体现为支持和服务的功能,努力为课程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与条件,为那些面向问题的课程专题项目研究创造良好的平台。横向的研究信息流则主要围绕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目标,有机整合教育教学的资源,从事课程实践的创新和发展。

2.形成课程项目实践研究团队

为了避免幼儿园课程领导小组的课程决策带来的课程实施整齐划一的弊端,我们采用了“自下而上”的方式,根据教师的经验、特点和个人兴趣,并结合教师的自愿报名,成立了课程专题研究团队——“项目小组”,每一个“项目小组”在组长的带领下,通过共同设计项目计划、共同开展课程实践、共同参与课程决策与评估,共同开展课改 实践。

在课程项目组运作的过程中,我们采取递进式实践反思、同伴互助反思、专家引领和骨干示范等方法,通过“个体设计——互动对话——分析调整——现场观摩——互动对话——形成课例”的一系列环节,对课程实施的内容、方法、原则、评价等进行重新调整或选择,形成了具有系统性、操作性、合作性、分享性的实践操作载体——“共享课例”。

教师团队通过彼此开放的心态和开放的研讨氛围,在对话交流中重构课程知识结构和课程实践体系,同时,每一位教师都有权参与课程领导的工作。此时,课程领导本身也将被重新概念化为一种合作、探究、发现、学习和质疑的过程。

三、实践引领。园长课程领导力的提升与课程实践息息相关,课程实践中的引领有助于园长提升自身的课程领导力。

1.思维转变是课程领导的着眼点

尽管新课程的实施给予教师很大的空间,鼓励教师大胆创新实践,但在现实中,许多教师开展课程实践活动时总是按一种固定的模式进行,这种模式已经内化为教师本人的观念和行为,会不自觉地渗透在教师教育活动的各个方面,即使教师已接受了新课程的观念,在具体的操作中,仍然会回到传统教学的主导地位,限制幼儿主体性的发挥。这种固定模式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教师思维方式的模式化、固定化。园长作为课程领导者,必须引导教师抛弃固有的思维模式,转变思维方式。具体的做法为:

◆建立系统思维的方式。站在未来发展的角度思考现在的工作,即帮助教师首先站在幼儿发展的基点上思考教育对幼儿的意义和价值,然后设计相应的课程计划,大胆实践。园长要经常深入到教育第一线,掌握大量的课程实践信息,并与教师一起对这些信息进行归纳、分析,帮助教师总结具有普遍性的教育规律。通过分析、梳理、总结、提炼经验,使教师透过普遍现象,找出实质性、关键性的规律,逐渐形成系统思维。

◆促进动态思维的形成。帮助教师发现教育中各要素间的关系,引发教师思考,如区角活动与长远目标、阶段目标和教育活动的关系;预设活动与生成活动的关系;专家高深理论与教育实践间的关系等。在对关系的思考中,思维过程发生变化,固定的思维模式将被打破,动态思维逐渐建立。

◆激活创造思维的火花。作为课程领导者,园长要为教师对课程实践的思考创造空间,让教师有机会在课程实践中实践自己的理念,发挥自己的主见;教师与园长之间经常沟通、交流、对话,特别对教师在课程变革中承受的巨大的心理压力给予精神上的帮助,给予宽松的人文关怀,只有这样,才能激发教师的主体性,激活教师的创造思维,才能让教育充满思想,让思想充满智慧;让课程实践充满创造力。

◆形成质疑问题的意识。课程领导者应帮助教师定期地对自己的课程实践进行反思,使教师对过去一成不变的课程实践方式产生怀疑,并在怀疑中发现问题;在发现问题中,围绕问题进行探究,这一问题既可以是成功的经验,也可以是自己失败的教训。要借助多种手段对问题展开思辨,鼓励教师将质疑、思辨的过程进行梳理,且能与全体教师分享这个过程,让更多的教师在“疑”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课程实践是课程领导的落实点

幼儿园实施课改的重点是,如何将课改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萌发教师教育的自觉。这是课程领导力成败的关键,而这个转化只能在课程实践中实现。实践中,我们主要采用以下策略。

◆引入策略——引导教师认同课程理念。园长不是孤立的课程领导者,园长要与教师形成课程实践的共同体,要努力做到“同理同心”,“理”就是构建共同的课程理念,“心”就是感同身受、互相支持。我们采用了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的方式架构课程,通过学习传播先进理念,通过专家引领理解课程理念,通过团队与专家互动认同理念,使每一位教师在先进课程理念的支撑下大胆实践创新。

◆放开策略——支持教师进行实践创新。教师应该作为主体参与到课程开发与实践的过程中,园长的课程领导力在于充分给予每一位教师创新的主动权,让教师大胆地实践自己认同的课程理念,并对自己的课程实践能力充满信心。

园长在“放开”的同时要把握两个原则:其一是明确“标准”,过去教师比较关注教材内容,而较少关注标准,如今应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关注教育对象、关注活动反思,让教师把“标准”融入教育活动的全过程,使课程实施的质量得以保证;其二是贯彻合理均衡原则,在幼儿园课程实践的过程中,引导教师处理好新课程与幼儿园特色课程之间的关系,坚持“合理均衡”的原则,充分体现各类课程对幼儿发展的综合价值。

◆追随策略——使教师的理念与实践相对应。园长应关注、追随每一位教师的课程实践,使教师课程实践的行为与认同的理念对应起来,帮助教师分析哪些行为符合课程理念,哪些行为违背课程理念,让教师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架起理念与实践的桥梁。

◆分享策略——帮助教师开展智慧碰撞。课程实践是一个不断调整、不断完善、不断创新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园长要及时捕捉课程实践中的创新行为,采用典型引领、交流分享的运作方式,将个体的经验进行群体分享,将群体的经验进行智慧碰撞,使教师群体在高起点上进行课程实践创新。

“课程领导是一种持续变化,充满活力的互动过程”,课程领导力体现在课程方案的架构、课程机制的建立与运作、课程的决策、课程的引领等方方面面。同时,园长作为课程领导者,不仅要帮助每一位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课程观,而且要带领全体教师共同构建园本课程;关注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升教师的教学能量;改善幼儿园的教学文化,构建理想的学习型组织,以实现最终目标——为每一个幼儿的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基。

一加强自身学习,不断反思与总结

课程的发展不仅需要领导者的管理水平,更需要其专业水平,对园长来说课程的发展过程是一个自身学习不断加强、专业知识不断完善的过程。对于最初的课程愿景建构,需要园长对各种教育理念的深刻理解和把握,才能做出抉择。课程实施是一个动态发展变化的过程,需要课程领导者引领教师团队实施课程,而先进的理念和专业的知识水平是课程实施的有力保障。对课程的总结与反思,更需要园长站在更高的角度来总结课程,并利用的智慧和远见为课程的发展方向提出自己的见解。对于园长来说,加强自身学习,不断反思与总结,努力提升自身的领导能力和领导水平是课程建构的有力保障。

(三)组建和谐稳定的课程团队

对课程的领导不是园长的个人行为,而是一种团队组织行为。经历这十几年的发展,笔者意识到构建和谐的团队是课程持续发展的关键。课程的建构不是一蹴而就,需要教师和专家团队的长期支持与配合。稳定的教师和专家团队是课程持续发展的关键。长期的课程建构过 课程实施中的园长指导

虎林路幼儿园

杨利华

记得张明生主任曾经在培训中说过:园本课程是园长参加、本园教师为主体,研究本园实际问题的课程。园长课程领导力是园长在国家课改委要求下,全面指引和统领课程改革在园中的实施和创新的能力。

所以说,教师有效实施课程,园长的指导也是非常关键的。我园自建立培育师生“自信、自主”“双自”品格园本课程以来,在指导教师实施课程方面我做了如下工作:

一、采用多元化的指导形式,深化教师对课程的认识。

1、辅导式指导(讲座、报告、学习会)

课程方案能被教师接受,园长带领教师学习很关键,园长应定时开设讲座,宣传课程理念、解读课程方案,帮助教师理解课程内容,掌握课程实施的基本方法,内化教师的教育行为,形成对园本课程的共识,园长对课程进行宏观指导。

2、研讨式指导(沙龙、会诊会、发布会)

课程园本化是一个反思、实践、再反思、再实践的过程。作为园长,应定期组织课题组成员和教师开展研讨,帮助教师解决课程实施中的问题,依靠教师的智慧和创意来做课程的“加与减”工作,不断提升课程方案实效性,园长对课程实行有效指导。

3、示范式指导(上课、评课、指导课)

课程方案实施有效,不只是纸上谈兵,而要在实践中验证。作为园长应该会上课,关注课堂教学的实践过程;会评课,关注课堂教学的研究过程;会指导课,关注课堂教学的改进过程,帮助教师不走弯路的实施新课程,落实微观指导。

二、确定针对性指导策略,提高教师实施课程的专业能力。

对于幼儿园不同层次的教师,在课程实施中的指导策略是不一样的:

1、对职初教师,园长指导重点落在一个“把”字上。因为职初教师刚踏上教师岗位,没有自信,也不会自我管理。她们中很多教师都不知道先学什么?怎样学?自己教错了也没感觉。所以要把脉、把关。把好入门关,我的做法是:推门听课,寻找问题;录像剖析,解读理念;记录案例,寻找规律。帮助职初教师理解教师行为背后的课程理念,知道怎样做老师,树立做教师的自信。

2、对成熟教师:园长指导重点突出一个“点”字上。因为成熟教师有经验,但是不擅于总结与反思,缺乏自信,走向成功往往缺一把火候。所以点拨、提升是关键。我的做法是:谈心激励、学习反思、梳理提升。帮助成熟教师在实施课程中反思一些做法、总结一些经验,找到自身新的增长点。

3、对骨干教师:园长指导重点放在一个“引”字上。因为骨干教师工作有自信,自我管理能力强,但是有时会孤独、迷惘,会进入发展瓶颈。所以引领、引导是关键。我的做法是:伙伴式研究、共享式学习。建立平等的伙伴关系,一起研究,分享学习成果,敢于放手,支持挑战,让她们有足够的空间,开展课程研究,开发课程,突破自我,形成自身的一技之长。

我园的办园目标是:培育师生“双自”品格,建设和谐发展乐园。在课程建设中,我倡导每位教师在课程实施中主体地位,创造性实施课程,开发课程,确保课程实施有效性,当然,在课程实施中我们也成长了一批优秀教师,所以说,园长在课程实施中的指导是关键。

发言之五:

课程实施中教师发展性评价

红星幼儿园

杨华

一、课程决策

课程决策是对课程进行选择、确定和应用的过程,也是课程发展、创新和优化的过程,其关系到课程实践的成败。可以说,课程决策是基础,是关键。

1.把握课程编制的方向

课程编制是建立高品质课程的关键,直接影响到课程实践以及教师、幼儿的发展。同时,在课程编制过程中涵盖了“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习体验和教学策略、课程媒介或资料、课程评价”等课程决策的内容要素。那么,如何使课程编制既体现适合幼儿发展的园本特点,又能落实课改精神?这一基本的价值判断促使我们从社会要求、课程特点以及幼儿的发展这三方面的因素构建课程。

首先,依据社会要求。编制课程目标与内容时,首先要了解社会对幼儿成长发展的期望与要求,从而确定幼儿应当获得什么经验,对其现在乃至一生有益。对社会要求的考虑可以使我们的教育更好地适应社会,培养符合社会要求与期望的人。

其次,依据课程特点。将二期课改的共同性课程与浦南幼儿园原有的早期阅读课程相融合,在保证新课程有效实施的前提下,把地方、幼儿园、班级等层次的课程功能统一起来,开发并形成具有本园特色的、适合不同幼儿多方面发展需要的课程。

再次,依据幼儿的发展。在课程编制中要充分考虑到不同年龄阶段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特别是幼儿的认知方式、情感需要和学习特点,了解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理解发展的一般性与特殊性的关系,从而更好地因人施教。

2.赋予教师决策的权利

课程领导力的真正内涵在于激发教师课程意识的觉醒,实现课程范式的转变。教师最了解自己的教育对象的能力与兴趣,因此可以作出最适宜本班幼儿发展水平与状况的课程决策。为此,园长作为课程领导者,首先要努力营造宽松、有利于教师广泛参与课程开发的环境,让教师享有自主选择、自主设计、自主尝试课程开发与实践的决策权;其次,让教师作为主体共同完善幼儿园课程方案并参与课程决策。当教师拥有课程决策权时,将有助于幼儿园吸纳来自于教师课程实践中的有效信息,并根据课程实践的变化完善课程决策。

课程决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教师面临的是课程的实际情况,对已形成的课程决策内容教师要进行再判断和选择。在这期间,园长的课程领导力与教师在课程实践中的关系是:前者是导向、服务和激励,后者是开放、对话和重构;帮助教师明确课程选择的方向,引领教师基于新课程的“研究性”“生成性”“主体性”和“开放性”的特点,边进行课程实践,边进行课程决策,激励教师在课程活动的实际情境中自主、灵活地决定和开发课程。

二、组织架构

课程改革的特点决定了幼儿园课程管理模式正在逐步发生变化,由过去的科层式“金字塔”形状向“组织分权”管理方式转化,管理重心不断下移。园长课程领导力的重点是如何重构组织,营造一个良好的课程实践生态环境和氛围,创造“智慧共享”的条件,使幼儿园成为教师平等对话、分享的场所。在这里,组织成员的人际关系是开放、合作和平等的。

1.建立课程实践研究的矩阵组织

矩阵组织是一种既有纵向联系又有横向联系,既讲分工又讲协作,将集权化与分权化结合起来,以工作任务为目标的组织结构。(如下图所示)

在课程实践研究的矩阵组织中,纵向为领导层面的信息流,横向为教师研究层面的信息流。纵向的领导信息流一方面体现为领导层影响力,另一方面也体现为支持和服务的功能,努力为课程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与条件,为那些面向问题的课程专题项目研究创造良好的平台。横向的研究信息流则主要围绕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目标,有机整合教育教学的资源,从事课程实践的创新和发展。

2.形成课程项目实践研究团队

为了避免幼儿园课程领导小组的课程决策带来的课程实施整齐划一的弊端,我们采用了“自下而上”的方式,根据教师的经验、特点和个人兴趣,并结合教师的自愿报名,成立了课程专题研究团队——“项目小组”,每一个“项目小组”在组长的带领下,通过共同设计项目计划、共同开展课程实践、共同参与课程决策与评估,共同开展课改实践。

在课程项目组运作的过程中,我们采取递进式实践反思、同伴互助反思、专家引领和骨干示范等方法,通过“个体设计——互动对话——分析调整——现场观摩——互动对话——形成课例”的一系列环节,对课程实施的内容、方法、原则、评价等进行重新调整或选择,形成了具有系统性、操作性、合作性、分享性的实践操作载体——“共享课例”。

教师团队通过彼此开放的心态和开放的研讨氛围,在对话交流中重构课程知识结构和课程实践体系,同时,每一位教师都有权参与课程领导的工作。此时,课程领导本身也将被重新概念化为一种合作、探究、发现、学习和质疑的过程。

三、实践引领

园长课程领导力的提升与课程实践息息相关,课程实践中的引领有助于园长提升自身的课程领导力。

1.思维转变是课程领导的着眼点

尽管新课程的实施给予教师很大的空间,鼓励教师大胆创新实践,但在现实中,许多教师开展课程实践活动时总是按一种固定的模式进行,这种模式已经内化为教师本人的观念和行为,会不自觉地渗透在教师教育活动的各个方面,即使教师已接受了课程的观念,在具体的操作中,仍然会回到传统教学的主导地位,限制幼儿主体性的发挥。这种固定模式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教师思维方式的模式化、固定化。园长作为课程领导者,必须引导教师抛弃固有的思维模式,转变思维方式。具体的做法为:

◆建立系统思维的方式。站在未来发展的角度思考现在的工作,即帮助教师首先站在幼儿发展的基点上思考教育对幼儿的意义和价值,然后设计相应的课程计划,大胆实践。园长要经常深入到教育第一线,掌握大量的课程实践信息,并与教师一起对这些信息进行归纳、分析,帮助教师总结具有普遍性的教育规律。通过分析、梳理、总结、提炼经验,使教师透过普遍现象,找出实质性、关键性的规律,逐渐形成系统思维。

◆促进动态思维的形成。帮助教师发现教育中各要素间的关系,引发教师思考,如区角活动与长远目标、阶段目标和教育活动的关系;预设活动与生成活动的关系;专家高深理论与教育实践间的关系等。在对关系的思考中,思维过程发生变化,固定的思维模式将被打破,动态思维逐渐建立。

◆激活创造思维的火花。作为课程领导者,园长要为教师对课程实践的思考创造空间,让教师有机会在课程实践中实践自己的理念,发挥自己的主见;教师与园长之间经常沟通、交流、对话,特别对教师在课程变革中承受的巨大的心理压力给予精神上的帮助,给予宽松的人文关怀,只有这样,才能激发教师的主体性,激活教师的创造思维,才能让教育充满思想,让思想充满智慧;让课程实践充满创造力。

◆形成质疑问题的意识。课程领导者应帮助教师定期地对自己的课程实践进行反思,使教师对过去一成不变的课程实践方式产生怀疑,并在怀疑中发现问题;在发现问题中,围绕问题进行探究,这一问题既可以是成功的经验,也可以是自己失败的教训。要借助多种手段对问题展开思辨,鼓励教师将质疑、思辨的过程进行梳理,且能与全体教师分享这个过程,让更多的教师在“疑”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课程实践是课程领导的落实点

幼儿园实施课改的重点是,如何将课改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萌发教师教育的自觉。这是课程领导力成败的关键,而这个转化只能在课程实践中实现。实践中,我们主要采用以下策略。

◆引入策略——引导教师认同课程理念。园长不是孤立的课程领导者,园长要与教师形成课程实践的共同体,要努力做到“同理同心”,“理”就是构建共同的课程理念,“心”就是感同身受、互相支持。我们采用了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的方式架构课程,通过学习传播先进理念,通过专家引领理解课程理念,通过团队与专家互动认同理念,使每一位教师在先进课程理念的支撑下大胆实践创新。

◆放开策略——支持教师进行实践创新。教师应该作为主体参与到课程开发与实践的过程中,园长的课程领导力在于充分给予每一位教师创新的主动权,让教师大胆地实践自己认同的课程理念,并对自己的课程实践能力充满信心。

园长在“放开”的同时要把握两个原则:其一是明确“标准”,过去教师比较关注教材内容,而较少关注标准,如今应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关注教育对象、关注活动反思,让教师把“标准”融入教育活动的全过程,使课程实施的质量得以保证;其二是贯彻合理均衡原则,在幼儿园课程实践的过程中,引导教师处理好新课程与幼儿园特色课程之间的关系,坚持“合理均衡”的原则,充分体现各类课程对幼儿发展的综合价值。

◆追随策略——使教师的理念与实践相对应。园长应关注、追随每一位教师的课程实践,使教师课程实践的行为与认同的理念对应起来,帮助教师分析哪些行为符合课程理念,哪些行为违背课程理念,让教师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架起理念与实践的桥梁。

◆分享策略——帮助教师开展智慧碰撞。课程实践是一个不断调整、不断完善、不断创新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园长要及时捕捉课程实践中的创新行为,采用典型引领、交流分享的运作方式,将个体的经验进行群体分享,将群体的经验进行智慧碰撞,使教师群体在高起点上进行课程实践创新。

“课程领导是一种持续变化,充满活力的互动过程”,课程领导力体现在课程方案的架构、课程机制的建立与运作、课程的决策、课程的引领等方方面面。同时,园长作为课程领导者,不仅要帮助每一位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课程观,而且要带领全体教师共同构建园本课程;关注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升教师的教学能量;改善幼儿园的教学文化,构建理想的学习型组织,以实现最终目标——为每一个幼儿的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基。

提升园长课程领导力实现有效教学

作者:刘琴来源:莱钢湖滨幼儿园 时间:2012-12-03点击:776次

园长课程领导力是指园长在对幼儿园课程内涵的把握的基础上,以本园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教师的成长需要为出发点,对园本课程建设的领导能力。

《纲要》指出:“幼儿园园长和教师学习和理解《纲要》,以有效地依据《纲要》的指导思想和基本要求,根据儿童发展的实际需要,制订教育计划和组织教育活动,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提高教育技能。”课程设计与实施的主体是广大教师,园长通过领导者行为的影响力,来促进幼儿园课程园本化建设和教师的专业发展。因此,园长课程领导力是一种团队领导力,不是园长的个人行为,取决于园长和教师共同的素质与行为,与幼儿园的整体发展息息相关。

幼儿园课程实施现状分析。

1.幼儿园使用教材种类比较多,相互之间缺乏联系整合。

2.课程开展不深入,浅尝辄止。开展主题教学时,老师们对主题理解和挖掘不够深入,活动材料准备不充分,活动开展缺乏有效性。

3.园长参与协同不够,老师交流较少,幼儿园课程开展不统一无计划性,无法整合各种资源优势。

4.课程开展以集体活动为主,忽视幼儿个体差异。

由上分析得知,幼儿园课程实施离不开园长参与与调控,发挥园长领导职能、提升园长课程领导力是提升幼儿园教育质量必要保障。课程实施园本化是实现有效教学的主要形式,需要有效开展园本研修、园本教研做前提,探索适合一线教师专业成长的研究方式,提高教师课程实施能力。

因此,我园确立“优化教研,结合区域活动,建构园本课程,实施有效教学,促进幼儿全面健康发展。”作为提升园长课程领导的重点。如何提升园长课程领导力,实现有效教学?经多年教学实践,我们有如下总结:

一、转变园长角色,担当园本教研第一责任人

园长是幼儿园课程实施园本化的第一责任人,是课程实施的倾听者、指导者和服务者。园本教研是实现课程园本化的必要前提。应结合本园幼儿的发展水平和需要,根据儿童的个性、学习特点去规划具有园本特色的课程内容,做到“随”时开展,“深”入进行。

1.“随”字教研。发挥园长推动作用,使教研与教育同步,随时、随发、随研,环环相扣,渗透幼儿一日生活点滴、随机开展。园长要把握幼儿园教育行为和内容主体方向,多转、多看、多听、多谈、多比较,及时发现问题、呈现问题并组织老师解决问题。

2.“深”字教研。课程园本化实施的过程是园长领导全体教师结合本园幼儿的发展水平和需要,根据儿童的性格年龄特点,进行主题教学学习、理解与创造性地“再设计”的过程。

我园实施课程内容较为丰富,有省编教材、数学、美术、陶艺、感觉统合、奥尔夫音乐。在课程实施前一个月,我们一起制定月主题与活动计划。根据主题计划,在课程开展前一周,园长和老师一起研究具体活动内容,采纳各课程优势,按照《纲要》中五大领域内容要求,“再设计”出适合我们孩子发展要求的五、六节主要活动,其他内容(如思维游戏、安全、礼仪等)根据一日活动流程,以微型课程形式在过渡环节中渗透和利用。老师们形象的把这种“再设计”称为“通课”。通课最大优势在于集中集体力量运用到具体活动中,使课程深入有效开展。主要表现在:

(1)集体讨论选择适合孩子发展的课程内容,共同设计活动流程,确保活动开展有效性。

(2)老师明确活动的教育重点和教育难点,更好的把握课程。

(3)平行班成为活动整体,老师们分工合作,共同准备、交换使用材料,节约时间,优化资源。

(4)优化丰富幼儿一日活动,过渡衔接科学,教育内容层次递进。

(5)方便园长和教师一起总结和提炼教学经验,拓展教师思维,弥补年轻教师经验不足。

(6)调动各班优势资源,使其成为园所共同资源。

(7)成功的实现了课程的园本化,积累构建了我们自己的园本课程、精品课程。

“深”字教研涉及幼儿园教育的各方面,通课只是我们内容中关于课程开展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针对某项活动,我们一贯开展这样深入、细致、科学、有效的教研模式,使整个幼儿园教育融为一体,和谐有序。

二、发挥园长引领、支持作用,直接服务于教师发展,提升教师专业成长

1.充分发挥园长伯乐作用

(1)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确保教师参加教研和培训,提高教师个人学习、反思能力。

(2)建立与教师平等对话的合作伙伴关系,关怀信任每一位教师,保障其权益,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

(3)搭建科学平台,挖掘教师自身资源,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园长作为幼儿园管理者,应善于发现教师的优点和长处。只有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优势,运用集体的智慧,相互协同配合,才能有效促进幼儿园整体教育水平提升。由此,我们开展名师评选活动,实施名师责任制。根据老师们的不同特长优势,评选各类名师,比如教学活动名师,区角指导能手,家园联系专家等等。每位名师根具不同的任务承担不同的活动,如:教学名师每学期要承担2次示范课、2次优化教学专题讲座,同时要带两位徒弟。在此基础上,每学期开展优秀师徒评选作为奖励机制。

(4)邀请幼教专家来我园进行专业讲座;及时将园长、老师外出培训内容总结整理并带给全园教师,从而让每一位老师了解掌握幼儿教育的新发展,共同提升。

2.积小成大,让每一位教师成为千里马

园长作为课程领导应以发现、创造与分享教师的成功经验为基础,调动每一位老师的积极性,倡导分享合作精神,取长补短,进而提升教师的专业发展。

(1)说:请老师自己说一说在日常工作中遇到的故事。如:教育困惑与喜悦,家长工作得失等。

(2)论:将故事呈现出来进行讨论分享,过程中总会碰撞出很多火花,直观的为老师们解决某个问题提供很多思路。

(3)做:将整理好的成功经验运用到自己的工作中。

(4)思:及时反思,总结整理新的经验。

幼儿园有效教学取决于教师日常教育素质与行为,教师专业成长也主要在日常教育实践中实现。每个老师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基本上都是大同小异,对个人而言这些问题都是琐碎小事,但将小事聚拢在一起,则变成了关系到学前教育各方面的大事。我们的“说、论、做、思”活动,也成了每位老师掌握一线教育经验的宝典,最直接、最实用的提升教师的专业成长。

三、巧用区域,完善园本课程

我园课程主要采用“集体、分组、个别”教育的模式。前面所述“通课”可以很好的帮助老师们开展集体、分组活动,而个体教学主要通过区域活动呈现。区域活动是满足幼儿个别差异需要的最好的活动形式之一。区域活动中,孩子们通过材料操作、伙伴配合等形式,收获着快乐,获得了不同领域的感知,自由的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

巧用区域,则需巧用园长的整合、协调作用。区域活动材料多,更换相对频繁,教师盲目无序的投放,容易造成材料浪费、教师精力疲乏。因此,班级间区域的设置、材料投放的异同等都需要园长的整合和协调。因此,区域活动有效运用是园长课程领导力的重要体现。我园区域活动在园长协同整合下,打破了年龄、班级间的界限,促进班级间配合,实现操作材料再利用。整个幼儿园如同一个大区域,活动效果日趋完善。由此,借助区角活动的多种功能,是形成我园园本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1.利用主题区域活动,生成园本课程

投放材料时,我们有意识地投放一部分和主题相关联的材料。如此,区域活动可以成为主题活动的有效补充和延伸,生成更多课程。

以中班上学期主题活动六《我在马路边》为例,本次的活动紧紧贴合幼儿生活实际,孩子们非常喜欢。根据主题内容,我们在建构区投放各种汽车、交通标志牌作为辅助材料;益智区投放滚动实验材料等等。通过不同区域不同材料的投放,极大的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1)美工区:孩子们最初热衷制作各种形状、各种颜色的汽车;设计自己的汽车品牌标志;举办汽车展等。在老师的指导下,孩子们自己用不同形式(绘画、粘贴等)设计行车路线图,制作交通标志、设计路灯等等。(2)益智区:孩子们尝试滚动实验;简单认识地图,并和爸爸妈妈一起绘制社区达到幼儿园路线图。绘图活动又生成一系列相关活动,如:绘制“小区、幼儿园”、“莱钢旅游”地图、“同一目标找不同路线”、“不同路线找最近”、“我的蓝图---设计未来家园”、“迷宫游戏”、“救援游戏”、“地图飞行棋”等等。这些活动渗透了科学、数学、设计、规划,极大提高了孩子们的语言表达、合作、逻辑思维等各种能力。(3)建构区:建构独立建筑物是中班上学期孩子们的建构特点,老师引导孩子“修路、筑桥” 将建构区独立的建筑物用的行式进行连接成一个整体,将孩子们自制的路灯、交通标志等作为辅助材料,运用到建构活动,初步形成幼儿主题性建构。随着孩子们设计绘制能力的提升,孩子们开始根据自己的设计进行搭建,比如孩子们开始对建筑物命名:停车场、花园、超市居民楼等。(4)角色区:孩子们一起玩小小交警游戏。(5)图书区:孩子们自由绘制和主题相关联的小书。

2.区域活动为课程开展呈现具体情景

具体形象思维是幼儿思维特点,而幼儿园科学、数学活动很多都是抽象逻辑思维。区域活动渗透很多科学、数学知识,孩子们在游戏操作中自然的将这些知识情景化。

(1)建构区活动:孩子们在搭建过程中感受着数概念和数量关系,如:多少、相同•不同、相等•不相等、对称•不对称。以及形状及其关系、面积、体积、空间形状;测量(大小、长度、高度、宽度、深度、面积、体积、角);分类、排序、配对等。

(2)超市游戏:超市游戏很好的将数学知识情景化、生活化。学期初,我们整合学习内容制定好各项计划,结合幼儿生活,将数量对应、等量代换、10以内加减法及不同形式应用题、钱币认识等一系列数学知识,通过超市、银行游戏等形式,有计划、有层次的带给孩子们。孩子们既是在学、又是在玩,更重要的他能将所学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制定购物计划,学会合理消费、科学理财。通过我们对孩子们学习方向的把握和学习计划的制定,将原本抽象逻辑的数学教学变得生动活泼。孩子们可以不同形式、不同重点的、不厌其烦进行一年的超市游戏。我们的孩子在游戏中感受数学的智慧,通过爸爸妈妈的配合,将这种智慧最终运用到生活中。

3.区域活动是幼儿园园本课程的有效补充和完善

以上所述两种区域活动形式渗透老师的计划和目标,孩子们活动受老师的引导更多。除此之外,老师们投放很多非目标性的材料,供孩子们自由选择和操作,既满足幼儿自主发展需要,又为老师们提供教育契机,完善补充了我们园本课程的发展。

四、发挥园长人际影响力,整合各种资源,服务幼儿园课程有效开展

园长课程领导力强调领导者的人际影响力。幼儿园教育不是一次活动的教育,好的幼儿园教育融入了教师、家长乃至整个社区的教育技能、教育智慧。这需要园长调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增强教师们的职业认同感,激发家长、社区参与课程,注重系统思考、民主决策、形成共同愿景,有效促进幼儿园整体教育水平提升,建立品牌园所。最终实现孩子快乐、家长放心、教师幸福、社会满意的办园目标。

以上是我们园对“提升园长课程领导力,实现有效教学”的总结,希望广大幼教同仁批评指正。

第三篇:专题讲座园长课程领导力

专题讲座

幼儿园园长课程领导力提升

刘昊(首都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院,讲师)

本讲座的题目为“幼儿园园长课程领导力提升”,主要讲述三个问题:第一,“WHY”的问题——为什么要提升园长的课程领导力?第二,“WHAT”的问题——什么叫园长的课程领导力?第三,“HOW”的问题——如何提升园长的课程领导力?

一、为什么要提升园长的课程领导力

首先,通过一个案例来了解园长对幼儿园课程的选择、决策、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在本案例中,这个幼儿园之所以遇到各种困难,其根源在于课程的设置出了问题。课程,是教育的核心问题。如果课程的设置与实施不当,不能够满足幼儿、家庭、社会的需求,也不符合本园实际的话,必然会对幼儿园的各项工作都带来不利影响。而课程的决策者,应当是幼儿园园长。这就是为什么要强调园长课程领导力的原因。

具体而言,园长课程领导力的重要性体现在三个层次上。第一,从宏观的层次看,园长课程领导力是国家贯彻学前教育目的的核心一环。一个国家举办学前教育的目的,可以包括五大层次:理想的目的,即依据教育价值观所拟定的教育宗旨;正式的目的,即写入国家正式文件中的教育目的,在我国,《幼儿园工作规程》中对学前教育目的所进行的规定就属于正式的教育目的,即“ 实行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 ”;教师的教育目的,即教师心目中所理解的教育目的;教育过程中的教育目的,即教师在实际的教育工作中所真正贯彻的教育目的;幼儿身上体现出的教育目的,即从幼儿的学习、发展成果上,其身心是否体现出和谐发展的状态。在这几个层次上,后三个层次能否体现国家在宏观层次上对教育目的所作出的规定,都取决于园长是否能够有效引领全园教职工深入领会、切实贯彻国家的教育目的。第二,从中观的层次看,幼儿园的教育质量一般可以分为三种:“结构性质量”、“过程性质量”与“结果性质量”。所谓结构性质量,指的是实施学前教育活动的物质、环境、人力等支持性条件,包括校舍环境、教学设施的配备和质量、班级规模、师生比例、教师受教育状况等要素。而过程性质量,是指学前教育活动实施过程当中所体现出来的质量,如课程内容的设置与教学实施质量、教师与幼儿之间的情感联系、互动质量等要素。而“结果性质量”则指幼儿的学习与发展状况,也就是教育的成果。在三者中,结果性质量是判定幼儿园教育质量的最终决定因素和检验标准。而研究表明,对幼儿发展水平影响最大的,就是过程性质量,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课程的设置和实施。这同样取决于园长对课程的领导能力。最后在微观的层次上,园长的角色定位应当包括三种:首先是要

做好领导者,具体而言,要思考幼儿园的发展战略,运筹帷幄,把握发展大方向;其次要做好管理者,使每位教职员工各就其位,磨合良好、高效运行,并且心情愉快,保持激昂的工作热情;最后,最重要的,园长还必须是一位教育者,要有教育思想、教育经验,有能力带领本园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什么是园长课程领导力

课程领导力,由两个词组成,“领导力”和“课程”。分别来看这两个词的含义。关于领导力,基辛格曾说过:“领导就是要让他的人们,从他们现在的地方,带领他们去还没有去过的地方。”而在《领导者的对话》一书中,将领导力定义为:“领导能力是把握组织的使命及动员人们围绕这个使命奋斗的一种能力。”具体而言,领导力应当包括如下的环节:思想输出、方案设计、团队组织、过程管理、目标制订、评估调整。而“课程”则包含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过程、课程管理、课程评价几个要素。综合起来,课程领导力就是指:“以园长为核心的团队,围绕本园课程的目标、内容、实施过程、管理、评价等各个要素实施领导力,促进园所课程质量提升的能力”。

总地来说,园长领导本园的课程,主要包括三项工作:课程的决策——为本园选择优秀的、适当的课程,确定课程理念、课程总体目标,并对课程的层次、结构等做出恰当的定位;课程的管理——组织实施幼儿园课程,保证日常教育、教学、教研工作的顺利、高效进行,发挥课程的效果;课程的评价——对课程的实施过程、结果做出准确评价,并在此基础上修正、完善幼儿园课程,促进可持续发展。

三、如何提升园长的课程领导力

(一)做好课程决策 在此方面,要做好两个工作: 1.确定正确的课程理念

可以以“一个标杆”为依据来选择正确的、科学的课程理念。这个标杆,就是国家颁布的《幼儿园课程指导纲要(试行)》。在这个文件中所体现出的精神,我们可以用一些关键词来进行简单概括。如,对于幼儿的学习,正确的教育理念提倡幼儿要“主动建构、增强自主性、发展兴趣、强调发展适宜性、全面发展、享受童年生活、健全人格、自由、创造性、探索、参与、表现自我”等等,对于教师的作用,则应当是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以“尊重、鼓励、启发、平等对话”的方式激励幼儿的学习。相反地,将儿童视为“小大人、成人的附属物”,认为 童年完全是成年生活的预备,他们是被动学习、割裂地学习的,提倡灌输、分科教学、居高临下、指令、过度保护、过度指导等教育方式的,则不是科学的、正确的教育理念。

在日常的工作中,园长们要经常面临形形色色的课程模式、产品等,就需要利用专业知识、采取批判性的思维,对其加以甄别和判断。如当今市场上流行的“脑潜能”开发教育,有不少打着脑科学的幌子,片面地夸大了其教育效果,秉承了不科学的教育理念,需要园长等专业人员帮助家长们加以甄别。

还有一些常见的不当理念,如“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给我一个机会,还你一个神童”“全面开发孩子的脑潜能,拥有一个爱因斯坦式的大脑”“专门培养艺术天才/ 科学天才的课程”等等,对于家长甚至一些专业人员都具有相当的蛊惑性,尤其需要有理论、有经验,有判断力的园长帮助教师、家长去加以厘清、判别。

2.进行恰当的课程定位与选择

在此方面,可以采用“两层筛子”和“二维坐标系”进行课程的选择和定位。(1)两层筛子

第一层筛子,要运用有关儿童发展的知识、理论、经验,把关“可能性”问题,识别和筛选出真正符合幼儿发展规律和身心发展特点的,幼儿有可能学到的课程内容。可以称为对课程内容的“去伪存真”过程。比如,某些“少儿读经”的教育方式,在孩子未出生就给他们读经,妄图在其“不专心就能学”的阶段达到所谓“一心百用”乃至“一心千万用”的效果。这显然是违背了幼儿发展规律的,在胎儿时期,孩子的各种感官系统尚未发育成熟,别说听取经文,就连普通的说话声都难以辨别。而出生后相当长的时间里都没有能力看清、听懂。

第二层筛子,要基于一定的教育观念,着眼于儿童的长远、终身发展,分析幼儿阶段的真正需求,从“可以学”的东西中选择、突出“有价值”的课程内容,在此基础上形成幼儿园的课程特色。这可以称为“去粗取精”的过程。因为儿童可能学的东西很多,但在有限的时间里,应当挑选那些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教给他们。例如有的孩子学珠心算或“手脑速算”,虽然能够学会,并且短期内表现出算数能力的迅速提高,但从长远看,这些技能对于小学之后数学的学习并无太大帮助,有时甚至会有负面的影响。因此不应该学。基于很多研究的结果,对于幼儿未来的小学学习生活有巨大帮助的,是一些非认知的因素,比如交往、情绪等社会性发展,以及坚持性、专注力、耐心等学习习惯、生活习惯的养成。在此方面,《完美成长·品格 + 智能》课程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好的范例。该课程将对幼儿的当前发展以及未来一生发展都具有重大价值的 21 种品格提炼出来,采取多种形式施加教育,可以说是抓住了幼儿时期“应当学”的东西,值得我们借鉴。在此方面,我们提出一个“二维坐标系”,帮助园长们根据自己幼儿园的实际情况,准确地找到本园适合采用的课程形式。

(1)横坐标,是以课程的综合性程度为轴,将幼儿园课程分为两种取向。

第一种,分科课程,即从不同门类的学科中选取知识,按照知识的逻辑体系,以分科教学的形式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课程。在幼儿园课程中,主要体现为“领域式课程”,即分领域的课程。

第二种,综合课程,是打破传统分科课程的知识领域,组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学科领域构成的课程。在幼儿园课程中,主要体现为“主题课程”、“网络课程”等形式。

通过《小班科学活动:蚂蚁过河》、陈鹤琴先生的“龟兔赛跑单元活动教学”、“蛋的秘密”以及美国“项目教学”中的案例,体会分科课程、综合性课程的特点。

两种课程各有优势和劣势: 第一,分科课程的优势劣势:

它的优势在于,首先它所教授的知识更于集中,教师便于把握、组织;其次,所谓“术业有专攻”,新手教师专攻某一个或某几个领域,更易于迅速积累经验,获得成长。

它的劣势在于,首先,它一定程度上不符合幼儿的发展需要和特点,因为陈鹤琴先生曾说过,“幼儿的生活是整个的,所以我们对他们的教育也应当是整个的”,而不是用人为划分的学科、领域进行割裂;其次,从长远来看,教师分领域的教学,虽然短期内会成长较快,但它实际上会限制教师的高层次专业发展,因为一个真正高素质的教师,必定要是个全面的多面手,对于每个领域都应比较熟悉,才有可能深刻地理解幼儿的发展规律和教育教学活动的规律。第二,综合课程的优势劣势: 综合课程的优势劣势:

其优势在于,它契合了现代学前教育理念,符合幼儿发展需求和身心特点;并且它能够促进教师的全面发展。

其劣势在于,它对教师的水平、思考习惯和教学技能要求较高,缺乏经验和相关能力的教师难以胜任;其次,相对而言,采用综合式课程,需要较多的课程资源予以支持。

(2)纵坐标,是以课程的结构化程度为轴进行划分。两个取向包括: 高结构化课程:有固定、模式化的课程内容、教学程序,甚至对教师的教学操作也作出规定,灵活性低,不允许教师自由发挥、灵活创造、生成。

低结构化课程:对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程序没有规定,允许教师根据儿童的需要和特点随时调整、发挥、创设、生成。

通过“回合试验教学法”、少儿英语教学的案例、科学活动“测量”等例子体会高结构化课程和低结构化课程的特点。两种方式同样各有优缺点:

第一,高结构化课程的优势在于:(a)所教授知识更为系统、有条理,学习效率较高;(b)便于教师组织、把握,教师“上手”快。而其劣势在于:(a)相对僵化,一定程度上违背了现代的学前教育理念;(b)实际上对教师的要求并不低,高结构化课程的良好设计,需要教师对幼儿有深入的了解。

第二,低结构化课程的优势在于:(a)符合幼儿的学习特点和学习方式,有利于其全面发展;(b)教学过程灵活,给教师巨大的发挥空间,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劣势在于:(a)不易组织,对教师要求较高;(b)往往需要更多的家长沟通工作,以获得家长的认可与支持。

在上述的二维坐标上,每位园长都应分析本园的实际情况,恰当地作出课程形式的选择和定位。具体而言,应综合考虑三个主要因素:(a)本园的教师队伍水平(b)可用的课程资源(c)家长的观念与认识水平。可以问自己如下的问题: 关于教师水平:

本园教师中,模仿型、独立型、创造型、风格化教师各占多少比例?

本园教师是否有观察和体会幼儿的兴趣、需要的能力?

本园教师是否熟悉各个年龄段幼儿的特点和学习能力?

本园教师是否熟悉五大领域的教育目标和要求?

本园有多少教研人员能对教师设定的目标、教学方法和环节是否适当进行有效的指导? 关于课程资源:

本园在五大领域是否有充足的教学参考书供教师阅读、使用?

本园是否有足够的户外场地?

本园各班的师生比例有多大?

本园是否有高水平的外部专业支持?

本园各个班级之间能否共享教育资源? 关于家长观念:

家长更看重孩子在哪些方面的学习?

家长是否支持教师以游戏、活动的方式进行教学?

家长是否愿意参与教育活动、配合教师和幼儿提供一些支持?

总体而言,一所幼儿园的教师水平越高、课程资源越丰富、家长观念越开明和先进,就可以更多地努力采取综合化、低结构的课程形式,反之,则应根据实际需要,多采取领域式的、高结构化的课程形式。当然,所有幼儿园都应以综合化、低结构的课程形式为努力的目标。

(二)做好课程管理 1.基础管理

总体而言,园长要成为课程实践的指导者、支持者、服务者与宣传者。具体地说,在课程的管理中,要做好如下工作:(1)选用课程与教材

要筛选正规的、理念正确的课程与教材,并且根据幼儿园课程的定位,选用适合的课程与教材,前面的讲述中已经重点谈了这个问题,在此不再赘述。还要决定“核心课程”与“外围课程”(特色课程)。核心课程就是按照学习、生活、运动、游戏四大活动组织的全面的、主体的课程。外围或特色课程则是在其余的时间,安排的具有特色的课程,是核心课程的有效补充。(2)编写《课程实施方案》,以之为“纲”梳理、管理幼儿园课程

《课程实施方案》是幼儿园在一定时期内课程实施与管理的基本依据。幼儿园要从园情出发,形成一个有完整结构体系、可操作的课程实施方案,据此实施课程管理。具体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A 课程实施基本条件分析。一般而言,可借鉴工商企业管理中的“SWOT”分析或“SWS”分析,对本园在设施、设备、教师、管理人员队伍、家长、社区、外部专业资源等多方面的优势、劣势、机会、策略等进行细致的分析,决定恰当的课程内容和努力方向。

B 课程理念与目标。要有整体理念,以此为纲,要制定本园课程的总体目标,之下还有确定各年龄段、各个领域的分解目标。此方面,可参考《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及各地区所颁布的课程实施细则或课程指南(各地叫法不同,但基本各省市都会出台对于幼儿园教育内容的较为详细的规定)来加以制定。C 课程设置和组织形式。即本园要开始哪些形式的课程,分别占多大比重。针对每种形式的课程,还可以进一步在《课程实施方案》中确立操作要点,让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有章可循。

D 课程实施的组织与制度保障。组织保障,要建立课程领导与管理的组织与网络,包括幼儿园课程领导小组等,并明确各自的职责。制度保障,要建立成套的制度,确保课程实施的有效运行,相关的制度包括三大类:与课程实施者有关的管理制度,如人员培训、工作人事安排等制度;与课程建设有关的制度,如园本课程的研制(或教育方案)、课程质量评价分析等制度;与教学有关的工作制度,如教研制度、一日活动安排、教学环境创设、保教计划记录制订等制度。E 课程实施的资源保障。确定该内容的目标是:树立教师和幼儿家长共建、共享课程资源的理念与机制,充分挖掘幼儿园地域、社区、幼儿家庭等资源优势,争取社会及企业的支持,因地制宜地开发与充实课程资源,并采用多样化的手段实现有效利用。要考虑的可用资源包括:家长资源、社区资源、环境资源、设备资源(信息技术设施设备)、专业资源等。

F 课程评价工作计划。即确定日常教育活动评价的工作程序、方式、评价标准和工具等,对教育教学活动进行评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改进措施。这种评价应当是进行性的,旨在提出完善建议。在此方面,要注意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要采取自评、他评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并且建议采用规范化的方式进行评价,要共同商定评价标准,制定规范的评价工具。(3)宣传课程

“酒香还怕巷子深”,园长还应承担起向各界宣传本园课程理念、内容、方法、特色的任务。具体而言,应当向教师宣传,以统一思想,建立共同的愿景;向家长宣传,以宣讲正确的教育理念,争取家园合作;向领导宣传,以汇报本园的努力成果,为自己争取更多资源;向社会宣传,以提升本园的形象,扩大影响力。2.提升管理

除了上述的基础管理之外,有条件的幼儿园还应下大功夫思考如何进一步提升本园课程的品质与层次,更上一层楼。在此方面最重要的工作包括两项:

(1)加强教研,提高教师的自我成长、自我生成能力

可采取的教研工作形式多种多样,如微格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行动学习法、合作学习法等等。当然每个幼儿园、每个园长都有适合自身的行之有效的教研工作方法,由于时间和篇幅关系在此不做详细阐述。(2)确立特色,形成园所独特的课程文化风格

也就是总结和提炼本园的课程特色,形成鲜明的风格,提升课程的整体品质和形象。

总之,园长是幼儿园课程管理的第一责任人,也是一个幼儿园持续、高质量发展的最核心的力量。每一位园长,都应当成为有思想、有理念、有领导力、有执行力的专家型园长,带领全园教师不断为提升幼儿园课程质量、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地成长而不懈努力!

第四篇:幼儿园园长的领导力

幼儿园园长的领导力

姜堰市大伦中心小学夏志群

幼儿园园长的领导力是指幼儿园园长运用自己的科学知识、实践经验、聪明才智和胆识魄力去做好领导工作,并为达到促进全园发展这一目的而采取一定的手段和途径。一个好的园长就意味着一所好的幼儿园。园长在教师心目中能否获得真正的权威和影响力,在同行中、社会上有没有地位,有没有发言权,主要取决于能否提出有个性的办学思想;能否提供有特色的课程服务;能否推进学校的变革与发展;能否让学生活泼地成长。

幼儿教育在整个教育系统中的重要作用,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幼儿园的发展也有了更加广阔的空间。幼儿园发展的好坏与否,幼儿园园长起着关键作用。作为幼儿园园长,不仅是一个幼儿园的最高领导者和决策者,更是一个幼儿园的构造者和发展者。作为幼儿园园长,他的影响力是巨大的,他可以影响全园,影响教师,尤其是幼儿。作为一名管理者首先要把握好方向,在管理中做好导向,使幼儿园工作围绕这方面进行。其次,园长亲和力的体现是全面关注教师。幼儿园的领导者,所领导的最主要部分就是幼儿教师,教师是园长与幼儿之间的桥梁,是所有信息的传达者与载体,因此,领导好幼儿教师是办好幼儿园的关键。幼儿园园长的领导力就需要通过适当的方式渗透到幼儿园的日常工作中。

第五篇:幼儿园园长的领导力

幼儿园园长的领导力

幼儿教育在整个教育系统中的重要作用,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幼儿园的发展也有了更加广阔的空间。幼儿园发展的好坏与否,幼儿园园长起着关键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讲,一个好的园长就意味着一所好的幼儿园。幼儿园园长的领导力是指幼儿园园长运用自己的科学知识、实践经验、聪明才智和胆识魄力去做好领导工作,并为达到促进全园发展这一目的而采取一定的手段和途径。幼儿园园长要有着丰富的工作经验和领导经验,也要具备较高的个人素质。作为幼儿园园长,不仅是一个幼儿园的最高领导者和决策者,更是一个幼儿园的构造者和发展者。作为幼儿园园长,他的影响力是巨大的,他可以影响全园,影响教师,尤其是幼儿。在幼儿教育组织与实施中,有这么一条理论:“幼儿园的教育是为所有在园幼儿的健康成长服务的,要为每一个儿童,包括有特殊需要的儿童提供积极的支持和帮助。”那么作为一名管理者就要把好方向,在管理中就要做好导向,使幼儿园工作围绕这方面进行。那么幼儿园园长的领导力就需要通过适当的方式渗透到幼儿园的日常工作中。

一、立足全园是保障全园工作的基础

1、对于幼儿园的管理应该是严格的,而且严中有法。严格体现在制度上,严格的规章制度、岗位职责和工作流程,把幼儿园管理纳人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的轨道。制定的所有

制度都必须立足全园,从实际情况出发这样便于制度的有效实施。

2、对于全园的工作要有序进行。可以实施与本园实际相符合的管理体制。例如,有的幼儿园在科研方面较强,就可以在这方面继续完善和发展,增设科研小组,任命有能力的教师为学科带头人,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也起到了自我完善的作用。

3、幼儿园园长在作出重大决策前,要先在全园调查研究,掌握全园教职工的心态和想法,并及时和他们沟通,把上级指导思想传达给全园的工作人员。并定期开全园大会(包括家长委员会),结合当前的社会发展形势,分析本园的优势和劣势,听取全园职工和部分家长的意见,然后提出总体改革目标和操作思路。

二、关注教师是园长亲和力的体现

幼儿园园长是幼儿园的领导者,他所领导的最主要部分就是幼儿教师,教师是园长与幼儿之间的桥梁,是所有信息的传达者与载体,因此,领导好幼儿教师是办好幼儿园的关键。

1、园长对教师要体现人文关怀。目前很多幼儿园都实行人本主义的管理模式,这就需要园长在管理教师时讲究一个“情”字,以情动人,会调动教师的积极情绪,使教师能更充分地发挥自己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园长在处理

问题时,还要讲究情感因素,要分析问题的事因,处理得合情合理。如有的青年教师任教时间不长,各方面潜力很大,但是在班务工作中有时出错,不太细心,这就需要周围人以宽容的态度给予指导、帮助,如果轻易地给他戴上工作不负责任的帽子,肯定会给他的心理留下阴影,无意中打击了他工作积极的一面,产生消极影响。在《幼儿教育的理论指导》一书中曾谈到“教师的态度和管理方式应有助于形成安全、温馨的心理环境”,幼儿园里教师、保育员工资低,而且还要经常加班,他们的工作怎么会认真呢?某幼儿园的保育员将老鼠药放在了幼儿园的伙食里就是因为她与园长有过矛盾,然后把仇恨转移到幼儿身上,可见在工作中园长的管理不仅要严还要有情,讲人情味。尤其在实行园长负责制后,园长手中有了“权”和“钱”,那么作为管理者不能简单化地代替深人细致的思想工作,特别对教师的管理更不能以“管”代“理”,将考核作为“管”人、“卡”人的工具,动不动就用“钱”来压制。因为教师的劳动和创造性的劳动,没有宽松和谐的心理环境,是难以激发教师创造的思维火花的。因此,在执行制度的同时更要做好思想工作,要讲究方法,通情达理,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2、园长在考察教师工作的同时,还要关心教师的实际生活,尤其是家庭比较困难的教师。园里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帮助教师解决一些困难,使他们能够全身心地投人到工

作中。

3、园长要重视教师素质的提高和专业的成长。这也是实现学前教育发展目标的关键。推行素质教育,教师的素质是关键。一所幼儿园的发展水平最终是通过教师的水平体现的,园长必须把队伍建设放在核心地位。

目前幼儿园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科研型教师较少,技能型教师占多数,这对幼儿园的长远发展是不利的。因此当前社会对幼儿教师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幼儿教师的学历也从中专、大专转向了本科和硕士。

(1)采用多样化的策略培养教师的综合能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除了采用分层带教、业务学习、参加职后培训和鼓励自学进修外,还要采用各种方法和形式培养教师的综合能力。大胆起用、设岗培养骨干教师。可以组织科研小组,选拔学科带头人。管理上放手、放权;理论学习中导向、指导;注意不同层次、不同能力干部的培养;把好教育思想关和保教质量关。

(2)组织教师研究幼儿动态的学习过程,把握师幼互动的内涵。教师在理论上接受了新观念,但在实践转化中却往往只注重单方面对教育对象施加教育影响,全副精力集中在如何完成自己的预定目标,而忽视接受来自于幼儿反馈的各种信息。只有通过教师的自我认识、自我教育,使儿童观、教育观内化、自觉化,才能实现教师的自我调整、自我完善、自我发展。

三、保护幼儿是园长的基本职责

幼儿园要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作为管理者就要把这点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一些幼儿园因管理不严,从而出现了火灾等伤亡事故,也有些幼儿园把日常管理工作交给年龄较大的人来运作,管理不到位,制度不严,最后造成了严重后果。

四、园长的领导力要以理论为指导.在实践中创新

世界在变革,教育也在变革,要抢占竞争的制高点,人才、信息、创新是关键。这是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教育的规律也同样如此。作为园长应该把握机遇,迎接竞争的挑战。

1、园长要博览、勤思,以敏锐的眼光捕捉和教育相关的各种信息,宏观上要关注国内外社会发展的形势,把握中外幼儿教育改革的动态和新思路,思考我国新时期对人才的需求以及人才自身发展的需求,寻找改革的切人口。作为园长,开会、学习、参观交流的机会比较多,但要利用每个外出机会,努力发现和挖掘与教育、管理有用的信息和经验。微观上,要注重实地调查,随时捕捉典型教育事例,分析研究,发现问题的症结,寻找教改实践中规律性的东西。

园长是先行者,要带动大家一起来干。如在管理中还可以采用招标的方法,以双向目标聘任,来激发中层干部和教职工的主观能动性。有了主观能动性,再大的困难也能想办

法克服。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过程是教师创造性开展工作的过程,作为园长要起领头羊的作用,发挥教职工的主动能动性。发挥每个教师的潜能,将每个人的内在潜力与幼儿园的总体目标有机结合,形成整体力量,才能完成幼儿园的总目标。只有把教师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幼儿园就能有了活力,教育活动才能生动活泼。

2、园长要更新观念,做一个理性的思考者和勇于开拓创新的实践者。教育评价是幼儿园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了解教育的适宜性、有效性,调整和改进工作,促进每一个幼儿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的必要手段。在推进素质教育中,必须从转变教育观念着手,必须从自身做起。园长对办园的理性思考最终应付诸实践,落实在教育改革中,使幼儿真正受益。

领导力的发挥是无限的,但它需要领导者在自己的工作中不断地探索方法与追求创新,不断地完善自我与发展自我。幼儿园园长,这位特殊的领导者与教育者,更需要有敏锐的眼光和分析判断能力,永远站在幼儿教育的最前沿,促进幼儿园的全面发展,为孩子的发展奠定最坚实的基础。

下载优秀园长领导力word格式文档
下载优秀园长领导力.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园长课程领导力专题研修班学习心得范文合集

    园长课程领导力专题研修班学习心得 ——不断探索,寻找适合孩子的教育 金秋十月,硕果累累,在成长的路上,我们从未停下探寻的脚步。2016年10月24日,在龙岗区教师进修学校学前研修实......

    浅谈幼儿园园长如何提高领导力[共5篇]

    浅谈幼儿园园长如何提高领导力 领导力(Leadership)就是指在管辖的范围内充分的利用人力和客观条件在以最小的成本办成所需的事提高整个团体的办事效率。作为一名幼儿园园长......

    优秀园长推荐材料

    十佳校长推荐材料 他肩负组织的重托,独居女性阵营,挑起管理重担,和众姐妹们一道,齐心协力,同舟共济,为振兴XX幼教事业呕心沥血,忙碌奉献…… 一、以德为本,和睦相处,构建和谐集体 他......

    优秀园长事迹材料

    用爱心托起明天的太阳 ——记单龙寺乡中心幼儿园园长高卓如同志高卓如,扎根于山区教育事业已近二十个年头。一年前,他还是一名小学校长。2013年秋学期,随着单龙寺乡中心幼儿园......

    优秀园长发言稿

    优秀园长发言稿优秀园长发言稿 篇1各位家长:大家好!非常感谢大家在百忙之中抽时间参加这次家长会,你们的参与让我们感受到了您对我们工作的理解与支持,正是有了你们的信任、理......

    领导力和执行力[优秀范文5篇]

    领导力和执行力   为什么学习本课程 激烈竞争的环境中,是执行力的差异化淘汰着一个又一个企业,同时,更因为执行力的差别,淘汰着一个又一个经理人。不幸的是,管理理论的泛滥和执行......

    领导力

    《领导力》2017年11月考试考前练习题 一、简答题 1.浅谈三种常用沟通形式的改进策略。 2.简述领导与管理的基本区别。 3.试述领导者定位的实质。附:参考答案 1. 浅谈三种常用沟......

    领导力是什么

    领导力是什么,第一、领导力就是要求我们管理层能够以身作则,给员工树立榜样。第 二、领导力就是要求管理层具备优秀的人才观和大局观,第三、领导力就是要求我们管理层对自身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