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某高校升旗仪式写真
之一
有气无力主持人,早饭吃的真起劲,学生干部四处蹿,查人!
之二
队伍站得真是妙,七扭八歪挺搞笑,老师领导在哪里?
睡觉!
之三
国旗升得还不错,就是没人唱国歌,忽听国歌震天响,广播!
之四
代表讲话国旗下,没有人听蛮尴尬,有人在问说的啥?
废话!
第二篇:高校升旗仪式演讲稿
作为一名大学生应该具备的素质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大家早上好:
我是**,今天我非常荣幸在这样一个庄严的场合下,为大家做国旗下的讲话,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作为一名大学生应该具备的素质》。
我们身在社会中,身份、角色也在不停地变化之中。我们这一刻讨厌别人,下一刻往往成了别人讨厌的对象。当我们身为游客的时候,总是依着自己的兴致,随地吐痰、吐口香糖、踩踏草坪、在文物上乱写乱涂;当我们是市民的时候,又是对随地吐痰、乱写乱画的现象深恶痛绝。当我们和同学相处的时候,总会埋怨同学的“不拘小节”,无论是在学习上还是生活上的说话、借东西;而我们自己又往往懒得去理那些“小节”。当我们乘坐公共汽车的时候,总是为能抢到座位而沾沾自喜,挤到、踩到别人的时候从不屑于说对不起;当我们被人挤到或踩到的时候,总是对对方不说声抱歉的话而耿耿于怀甚至拳脚相加。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的精神需求层次和自我认知价值的越来越高,就越来越希望得到理解、受到尊重。毫无疑问,在当前的形势下,礼仪已不是个别行业、个别社会层次的需求,而是全民所需。
同学们:在学校,我们应该是一个好学生。与老师、同学之间讲尊重、有诚信;上课守纪律,就餐有秩序,集会、活动讲规则;言语礼貌文明、举止大方得体、服装整洁庄重。
在家庭,我们应该是一个好孩子。爱劳动,让父母顺心;懂节俭,让父母舒心;求上进,让父母放心;有孝心,让父母开心。
在社会,我们应该是一个好公民。公共场所讲公德、重形象;人际交往宽容大度,以礼相待;邻里社区讲卫生、守秩序、有爱心。
本学期开学以来,我们感受到了校园的优美、整洁,每处细节都焕发着文明的光辉。同学们文明的行为习惯、整洁健康的仪容仪表,营造出了良好、有序、和谐的学习环境。当然我们也不能因此漠视和纵容身边发生和存在着的一些不文明行为,如随地吐痰,乱扔垃圾;在教学楼走廊追逐打闹、大声喧哗;有的同学相互之间讲脏话、粗话,甚至还有个别同学故意损坏学校的公共财物;有的同学
戴首饰、染头发、男同学留长发;上课不遵守课堂纪律,有的还在课堂里吃零食„„。这些不良习气损坏了学校的形象,也自己降低了自己的素质,与文明渐行渐远!
同学们,现在正值党的十八大大力宣传之际,学院积极响应,召开了学习十八大精神的讲座,也组织“寝室文化节”和“校园文明行”活动,校园文明建设是一个工程,一项事业;同时也是一种文化,一种精神。从现在做起!让大学生的素质不再是纯粹的理念,而是每个同学的自觉言行!让大学生的素质不再是外在强加的约束,而是自我内化的一种快乐!让我们携起手,为建设文明和谐的校园而努力,用我们的文明与素质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城墙。
我的发言完毕!
谢谢!
第三篇:各高校支教写真巡展活动策划书
各高校支教写真巡展活动策划书
一、活动名称:各高校支教写真活动策划书
二、前期安排:
1、时间:2010年11月15、16日
8:00—18:30
2、地点:长沙理工大学云塘校区 汀香园、甘怡园门口 【主办单位】 长沙理工大学学生社团联合会 【承办单位】 长沙理工大学拓荒者协会
三、活动简介:高校写真活动是大学之间充分展示学校支教魅力的活动,旨在帮助同学们了解大学,了解支教,通过图片巡展的方式加深同学们对各所高校支教的认识与记忆,本活动将以图片展出、现场咨询为主要活动形式,由各大高校自有公益社团或其他相关组织联手共同主办。
四、活动对象:学校所有师生。利用学校食堂前人流量大、停留时间长的特点,活动将面对路过的学生及教职员工开展。
五、活动方式:
1.以专题宣传展板、海报、条幅等图文展示方式为主,直观地对学生进行视觉上的冲击,是同学们直观的了解各所高校支教的魅力。
2.通过现场宣讲、咨询及派发宣传单的形式,向感兴趣的学生讲解各高校支教情况。
3.适当采取留言、做游戏等互动方式。
六、活动安排:
1、将方案初稿提供给各校,协商修改方案,提前沟通,及时了解各高校支教海报、宣传展板用地范围,划分好位置。
2、积极招募志愿者及公益社团进行现场活动、秩序的安排与维护。负责活动期间负责拍照及录像,活动后收集并整理活动相关照片。并对观看者提出的一般性问题予以解答。
3、联系专门人员对行动组织概况、发展历程、机构设置及工作流程等方面情况的介绍与咨询。
4、各个小组负责组织成员的工作安排、监督,协调各部门、小组之间配合,协调行动与志愿者之间的配合工作。
七、活动流程
1、前期筹备。拟定大概的活动主题、形式及流程,并开会讨论其可行性,并提出修改及完善方案。
2、考查活动现场,组织人员进行现场布置。
3、将各所高校支教图片有故事性地摆放。
4、桌椅、伞、条幅棍、绳子、胶布等物资准备齐全。
5、根据报名人数及各自在场时间安排分组工作。
6、分组后进行悬挂校内宣传所用条幅及海报。
7、确定集合地点,各小组负责人领取工作责任表,并对小组成员作简单培训。
8、各小组负责人提前半小时进场,领取物品与资料,确保本组工作准备就绪。
9、各组负责人及成员积极按照活动安排对前来参观的学生及教师进行讲解活动。
10、活动结束后,所有工作人员在协调处统一安排下进行撤场,并进行物品清点、登记以及现场垃圾清理工作的安排与监督。
【注意事项】
1、留意天气变化,提前通知活动组织者应对,及时做好防雨、防晒和防风的准备工作。
2、注意活动安全。活动中各组组长应妥当安排活动、及时了解本组活动情况,注意现场观众人群的疏导,如发生意外事件(如扎堆、哄抢等情况)应先停止本组活动并劝说围观群众疏散现场,同时马上汇报协调处。
3、所有参与成员必须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及校园管理的规章制度,不得损害公共设施,并自觉维护拓荒者协会组织形象,积极主动完成工作。
第四篇:各高校支教写真巡展活动策划书
各高校支教写真巡展活动策划书
一、活动名称:各高校支教写真活动策划书
二、前期安排:
1、时间:2010年11月15、16日8:00—18:302、地点:长沙理工大学云塘校区 汀香园、甘怡园门口
【主办单位】 长沙理工大学学生社团联合会
【承办单位】 长沙理工大学拓荒者协会
三、活动简介:高校写真活动是大学之间充分展示学校支教魅力的活动,旨在帮助同学们了解大学,了解支教,通过图片巡展的方式加深同学
们对各所高校支教的认识与记忆,本活动将以图片展出、现场
咨询为主要活动形式,由各大高校自有公益社团或其他相关组织
联手共同主办。
四、活动对象:学校所有师生。利用学校食堂前人流量大、停留时间长的特点,活动将面对路过的学生及教职员工开展。
五、活动方式:
1.以专题宣传展板、海报、条幅等图文展示方式为主,直观地对学生进行
视觉上的冲击,是同学们直观的了解各所高校支教的魅力。
2.通过现场宣讲、咨询及派发宣传单的形式,向感兴趣的学生讲解各高校
支教情况。
3.适当采取留言、做游戏等互动方式。
六、活动安排:
1、将方案初稿提供给各校,协商修改方案,提前沟通,及时了解各高校支教海报、宣传展板用地范围,划分好位置。
2、积极招募志愿者及公益社团进行现场活动、秩序的安排与维护。负责活动期间负责拍照及录像,活动后收集并整理活动相关照片。并对观看者
提出的一般性问题予以解答。
3、联系专门人员对行动组织概况、发展历程、机构设置及工作流程等方面情况的介绍与咨询。
4、各个小组负责组织成员的工作安排、监督,协调各部门、小组之间配合,协调行动与志愿者之间的配合工作。
七、活动流程
1、前期筹备。拟定大概的活动主题、形式及流程,并开会讨论其可行性,并提出修改及完善方案。
2、考查活动现场,组织人员进行现场布置。
3、将各所高校支教图片有故事性地摆放。
4、桌椅、伞、条幅棍、绳子、胶布等物资准备齐全。
5、根据报名人数及各自在场时间安排分组工作。
6、分组后进行悬挂校内宣传所用条幅及海报。
7、确定集合地点,各小组负责人领取工作责任表,并对小组成员作简单培训。
8、各小组负责人提前半小时进场,领取物品与资料,确保本组工作准备就绪。
9、各组负责人及成员积极按照活动安排对前来参观的学生及教师进行讲解活动。
10、活动结束后,所有工作人员在协调处统一安排下进行撤场,并进行物品清点、登记以及现场垃圾清理工作的安排与监督。
【注意事项】
1、留意天气变化,提前通知活动组织者应对,及时做好防雨、防晒和防风的准备工作。
2、注意活动安全。活动中各组组长应妥当安排活动、及时了解本组活动情况,注意现场观众人群的疏导,如发生意外事件(如扎堆、哄抢等情况)应先停止本组活动并劝说围观群众疏散现场,同时马上汇报协调处。
3、所有参与成员必须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及校园管理的规章制度,不得损害公共设施,并自觉维护拓荒者协会组织形象,积极主动完成工作。
第五篇:第六课 社会写真
第六课 社会写真
一、知识概述
咏叹百姓疾苦,针砭时弊,关注社会,是中国诗歌自古以来就具备的优良传统。如《诗经》,其中就有“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说法。唐宋以来,许多进步诗人,他们继承了诗歌关注社会这一优良传统,着力倡导并实践了诗歌讽喻现实的功能。他们所创作的作品,可堪当时的社会写真。
“先向歌诗求讽刺”选录了唐宋时期几篇反映当时社会现实的诗篇。学习此类文章,一则要加强诗歌诵读练习,体会语言的细微之处;二是要分析讽喻诗的艺术特征,体会叙事铺陈的显明和议论抒情的隐晦,体会诗的意境。
二、重点知识归纳及讲解
石壕吏
杜甫
(一)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杜少陵、杜工部等,世称“诗圣”。其诗真实地再现了安史之乱前后唐王朝由盛而衰这一历史转变时期的社会现实,内容极其丰富,范围极其广阔,思想极其深刻,故而被称作为“诗史”。
代表作有“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等。
(二)写作背景
唐肃宗乾元二年春,郭子仪等九节度使60万大军包围安庆绪于邺城。由于指挥不统一,被史思明援兵打得全军溃败。唐王朝为补充军力,便在洛阳以西至潼关一带强行抓人当兵,人民苦不堪言。这时,杜甫正由洛阳经过潼关,赶回华州任所。途中就其所见所闻,写成了《三吏》《三别》。《石壕吏》便是其中一篇。
“石壕吏”重点在于“吏”。这里的“吏”到底是怎样的一类官吏?这类官吏的活动又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呢?
(三)文章分析
《石壕吏》是一首杰出的现实主义的叙事诗,写了差吏到石壕村乘夜捉人征兵,连年老力衰的老妇也被抓服役的故事,揭露了官吏的残暴和兵役制度的黑暗,对安史之乱中人民遭受的苦难深表同情。
诗歌可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暮投石壕村”到“老妇出门看”):前四句可看作第一段。首句“暮投石壕村”,寥寥五字,不仅点明了投宿的时间和地点,而且和盘托出了兵荒马乱、鸡犬不宁、一切脱出常轨的景象,为悲剧的演出提供了典型环境。“有吏夜捉人”一句,不说“征兵”、“点兵”、“招兵”而说“捉人”,已于如实描绘之中寓揭露、批判之意。主要体现了官吏的横暴,百姓的苦难。
第二层(“吏呼一何怒”到“犹得备晨炊”):“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两句,极其概括、极其形象地写出了“吏”与“妇”的尖锐矛盾。一“呼”、一“啼”,一“怒”、一“苦”,形成了强烈的对照;两个状语“一何”,加重了感情色彩,有力地渲染出县吏如狼似虎,叫嚣隳突的横蛮气势,并为老妇以下的诉说制造出悲愤的气氛。以下官吏与妇人的对话,主要是围绕家中是否有男丁而展开。其间通过妇人之口,讲述了三个儿子的命运:一子在战,二子已亡。唯剩乳孙寡妇。官吏苦苦相逼,欲强征哺乳的儿媳,老妇人不得已,急应河阳之役。
本部分虽为叙事,却于叙事中刻画了差吏之凶狠无情,表现了诗人对百姓疾苦的关注和同情。
第三层(“夜久语声绝”到“独与老翁别”):本层写官吏横征村民事件的结局和作者的感受。写听到哭声,表明诗人是以关切的心情倾耳细听,通夜未能入睡。写“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是于叙事中含无限深情。前一天傍晚投宿之时,老翁、老妇双双迎接诗人,而时隔一夜,老妇被捉走,儿媳妇泣不成声,只能与逃走归来的老翁作别了。老翁的心情怎样,诗人作何感想,这些都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余地。
(四)主旨概括
文章通过写差役趁夜捉人,最后老妇被抓的故事,突出了两点主旨:
第一,这首诗固然通过石壕吏趁夜捉人揭露了封建统治者的残暴,但最主要还是反映“安史之乱”引起的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
第二,作者并不反对平定“安史之乱”,因为“安史之乱”不平,国家就不会安稳,所以又有着对“老妇人”慨然赴国难这种精神的褒扬。
这两种主旨夹杂在一起,反映了杜甫思想上的深刻矛盾。纵观全诗,其主旨与情感,更多地还是倾向于表现安史之乱给百姓带来的痛苦,揭露了政治的黑暗。图示:
卖炭翁
白居易
(一)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自号香山居士,与元稹、张籍等人倡导新乐府运动。所写大量讽喻诗,敢于针对当权者的弊政,反映人民疾苦。另有叙事诗如《长恨歌》、《琵琶行》,描写细腻,生动感人,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影响极为广泛。在诗歌创作理论上,他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时而作”的主张。
古代讽喻诗可谓汗牛充栋,但是自觉明确地从咏叹民生疾苦、针砭时政这样的目的出发,系统进行创作的,白居易堪称第一人。他的《秦中吟》10首、《新乐府》50首,是有着明确政治目的、经过严密编排构建的讽喻诗系列,这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开创性的贡献。
(二)背景介绍
《卖炭翁》是白居易《新乐府》组诗中的第三十二首,原诗自注:“苦宫市也。”诗人以个别事例来表现普遍状况,通过卖炭翁的遭遇,深刻地揭露了“宫市”的本质,对统治者掠夺人民的罪行给予了有力的鞭挞。
(三)文本分析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伐薪烧炭南山中”,主要是讲述卖炭翁之炭来之不易。“伐薪烧炭”说明烧炭工序较为复杂,时间较为漫长。“南山”为烧炭地点,此处南山即王维诗歌中所谓的终南山,常有豺狼出没,荒无人烟,极言环境险恶。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抓住满面、两鬓、十指,对卖炭翁进行肖像描写,突出卖炭翁生活之艰辛。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此句是说卖炭翁为什么要在一个危机四伏、天寒地冻的环境烧炭,即为了解决穿衣和吃饭问题。这里暗示卖炭翁没有土地,贫穷得无立锥之地,故而烧炭换取微薄的收入是他唯一的生存途径。这样的描写,拓宽了百姓生活艰辛的深度与广度。
同时,这一句还起到了承前启后的过渡作用。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从上面可知,卖炭翁极为贫穷,画面中的卖炭翁,年老体迈,衣衫褴褛。按常理,应该希望天气暖和一些,但尽管自己衣衫单薄,他却希望天气更加寒冷。因为,也只有这样,自己所烧的炭才能卖出个好价钱。这凸显了卖炭翁复杂的心理。“可怜”一词,包含了诗人对于卖炭翁的无限同情。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这正是卖炭翁的期待,故而他趁着天色尚早,不顾寒冷,驾车进程,可谓期待满怀。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日头已经很高,说明从城外到城内,从山野到城中,路途遥远,何其艰辛。然其中似乎并未能感觉到卖炭翁的一丝抱怨,这主要是因为此时的卖炭翁依然充满了期待:他似乎并不在乎路途多么难走,多么艰辛,只在乎一车炭能够值多少钱。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这四句是说卖炭翁先前的期待与希望转瞬间化为泡影。这几句,既有形貌描写,也有动作描写,表现了作者对统治者掠夺百姓行径的一种愤怒与批判。
(四)表达技巧
陪衬与反衬是《卖炭翁》一诗运用得最多的手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以肖像描写、环境描写陪衬卖炭翁生活的艰辛,激起人们对于生活艰辛的卖炭翁的无限同情。
第二,以环境之艰难反衬卖炭翁愿望期待之强烈,为前后鲜明的对比做好了铺垫,进而表现在“宫市”环境下百姓被剥削的悲惨命运。
第三,“翩翩两骑”与“牛困人饥”形成鲜明的对比,反衬出劳动者与统治者境遇之悬殊。
第四,“一车炭,千余斤”和“半匹红纱”形成鲜明的对比,反衬出宫市对百姓掠夺的残酷。
第五,以先前炽烈的希望与期待反衬后面希望化为泡影,让读者感受到一种可悲可痛。
(五)主题概括
诗人以个别表现一般,通过卖炭翁的遭遇,深刻地揭露了宫市的本质,表现了作者对百姓的无限同情,对统治者掠夺百姓的行径给予了有力的鞭挞。
关山月 陆游
(一)作者简介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爱国诗人。少年时即受家庭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但收复中原信念始终不渝。
创作诗歌很多,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或抒发政治抱负,或反映人民疾苦,风格雄浑豪放。抒写日常生活的诗歌中,也多清新之作。词作量不如诗篇巨大,但和诗同样贯穿了气吞残虏的爱国主义精神。杨慎谓其词纤丽处似秦观,雄慨处似苏轼。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代表作:《示儿》《书愤》《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临安春雨初霁》等。
(二)写作背景
宋孝宗淳熙三年(1176),陆游以“燕饮颓放”的罪名,被再次免官,从此闲居成都。其间,宋朝大片中原地区被金人占领而不能收复,陆游面对南宋半壁江山,感慨万端,于是在成都用乐府旧体写了三首诗,即《关山月》、《出塞曲》、《战城南》,三首古体诗自成一组,集中表现了诗人谴责朝廷议和、要求恢复中原的爱国精神。
这首《关山月》,写得尤其沉痛悲怆,为陆游乐府诗中的名篇。
(三)解题
《关山月》属乐府旧题。《乐府解题》说:“《关山月》,伤离别也。”这种离别,总是与征战联系在一起的。《乐府解题》对于“关山月”三字的出处,引古诗《木兰辞》“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四句作为解释。
《关山月》又是笛曲。唐代王昌龄《从军行》:“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奈)金闺万里愁。”
从南北朝至唐代,有不少诗人曾以《关山月》为题写过诗。他们的诗一般是抒写征人、思妇两地相思之情,隐含厌战、抱怨的情绪。陆游此诗却不同,思想内容比前人同题诗作更为深广,有着更为强烈的时代精神。
(四)文本分析
根据诗歌内容,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
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
第一层次,写南宋投降而议和后文恬武嬉、武备松弛的局面,这些都是“和戎”的后果。
戍楼刁斗催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
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
第二层次,写守边战士报国无门、英雄无用武之地、等待老死边疆的怨愤。
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
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
第三层次,写北宋遗民渴望恢复中原而连年失望的悲痛。
本诗三个层次分别描写了三个画面,以此形成强烈的对比:
豪门贵族醉心歌舞——高官乐;
边疆战士笛里寄怨——战士怨;
北宋遗民生不如死——遗民悲。
(五)主题思想
诗中巧借守边战士的口吻,痛斥统治者对敌苟和投降的政策,对南宋朝廷文恬武嬉、苟且偷安的行径给予了无情的谴责,表现出守边战士报国无门的怨愤和北宋遗民渴望恢复中原、统一祖国的强烈愿望。
三、难点知识剖析
(一)《石壕吏》中诗人同情老妇的遭遇,可对“捉人”一事一言也未发,最后走时也没对老翁表示安慰,你如何理解诗人的沉默?
结合诗歌背景可知,这是一场关系国家和民族的正义之战,当国家岌岌可危的时候,需要人民作出牺牲,杜甫一直是这么认为的。一边是人民蒙受的惨痛,一边是国家面临的灾难,这一切都深深刺激着杜甫沉重而痛苦的心灵,他渴望早日平定叛乱,唐王朝又急需补充兵力,所以没办法阻拦。
他陷入矛盾的漩涡中,一边反映战争带给人民的沉重灾难,揭露统治集团不顾人民死活;一边又旗帜鲜明地肯定平叛战争,鼓励、赞美人民忍辱负重、慷慨赴国的行为,大力赞扬了老妇人勇于承担苦难的精神。但杜甫在诗歌中表达了对战争中人民的同情,也有对县吏委婉的批判。这种矛盾也体现在他当时写的很多诗篇中。
(二)白居易是怎样刻画卖炭翁的形象的?
在这首叙事诗中,作者以白描的手法,成功地塑造了卖炭老翁的感人形象。“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这十四个字的肖像描写,不仅准确地表现了卖炭翁的职业和年龄特征,而且使人想到他的辛酸劳作和痛苦生活。长期受烟火熏烤使皮肤变色,终日扒摸木炭把十指染黑,而“两鬓苍苍”又表现出卖炭翁的凄楚和衰老。
“心忧炭贱愿天寒”是更深入一层的心理刻画。一般人在衣单不能御寒时,总想天气暖和,可是卖炭翁却在“衣正单”时“愿天寒”,一怕天气暖,炭卖不掉,衣食无所出;二想天气寒冷,卖个好价钱。这两句诗深刻地表现了他对“卖炭得钱”的殷切期望,反映了他十分悲惨的生活境遇。同时,这样写使下文“一车炭,千馀斤,宫使驱将惜不得”,显得更加有力量,更能激起读者对狐假虎威的“黄衣使者白衫儿”的痛恨。
同时,在诗歌中,作者还用了大量对照的写法来表现卖炭翁的困苦生活。
(三)《关山月》中作者是如何抒发自己的情怀的?
这首《关山月》诗的风格是沉郁、苍茫、悲凉、激越的。
诗人由近及远,把几方面不同的事物排列在一起,深刻而生动地表现了诗人爱憎的感情、是非观念,形象而具体地揭示出爱国和卖国两条政治路线的尖锐对立,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浓郁的抒情性。
同时诗人还紧扣“月”字,利用月亮的连续变化,周而复始,来表示时间的推移、季节的转换,这是从纵的方面贯穿和戎下诏十五年的历史。诗人从历史到现实,把长期和戎不战的政治局面,作了鲜明真切的艺术概括,沉痛悲愤之情充溢于字里行间。诗的语言也晓畅平易,精练自然,显出一种摧人泪下、惊心动魄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