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富论》读后随笔

时间:2019-05-13 09:54:0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国富论》读后随笔》,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国富论》读后随笔》。

第一篇:《国富论》读后随笔

《国富论》读后随笔

由郭大力、王亚南合译的《国富论》终于浏览了一遍。《国富论》是经典,但也许与时下已经有了很遥远的时间距离,读起来不是很顺畅。由于是经典,后人对其中的很多内容又有了反复的阐述,自己对其中大部分内容已经有了了解,读起来有点食之无味的感觉。也许自己不能很好的做学问,不能反复比较大师们对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发展变化,毕竟,自己只是想从中得到自己从来没有知晓的东西。

读完以后,自己最大的感受,首先是认同作者从人的本性和事物发展的天性来分析社会经济的发展。

在书中,亚当斯密认为,农村的发展先于城市的发展,生活资料必先于便利品和奢侈品。在土地充足的地方,一旦人们拥有资本,便会投资于土地开垦而不是投资于制造业;若土地资源紧张,人们会先选择制造业后选择商业。进行这样的选择,部分是由于人们对风险的偏好和对稳定生活的向往。虽然不同国家和地区对各行业的发展顺序不同,基本是遵循这一规律的;只不过,风俗习惯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亦有影响。

在这些分析中,亚当斯密充分考虑人本身的诉求。人们从事农业、商业、制造业,是为了能够消费更多的东西,而更进一步的讲,是人本身对更高生活水平的向往,是由人本身对权力、对别人支配欲的渴望来推动的。社会发展固然有其规律,但人本身的作用也不可忽视。其实,社会本身就是由人构成的,人类从事的一切活动,归根到底都是为了让人本身生活得更好。这一点,是从人本身来看的最终目的,我们分析问题,也应该考虑到这一点。如果不能让我们生活得更好,又何必去遵循那些所谓的“社会规律”呢?

孔子有言,“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人活着,从基本的生存需要来看,本来就是吃和性。从这一点来看,中外先哲们的看法是一致的。

其次,作者作为被马克思认为的资产阶级经济学先驱,开章明义的认同劳动对社会财富的创造作用,这对我们构建当今社会的价值取向,仍有很大的“拿来”意义。

在《国富论》的序中,作者第一句便是:“一国国民每年的劳动,本来就是供给他们每年消费的一切生活必需品和便利品的源泉。”作为资产阶级经济学开

山鼻祖式的人物,尚且如此认同劳动的作用,今天我们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更不能忽视劳动的价值。

反观当前我们的社会经济,房地产的市场价值在国民总值中占据了越来越大的比重。但在房地产的总价值中,又有多少是劳动创造的呢?我想,其中的大部分,都是由土地的价格来推高的。土地是有限的,在卖来卖去中,把地产的价格推得很高,——而这并不是劳动创造的!如果一种资产,没有经过劳动的作用,但在市场中有很高的价格,那可以说,这就是泡沫了。发源于2008年的美国金融风暴,不就是由于金融衍生品的泡沫破裂而造成的吗?而那些所谓的金融产品,与现实简直距离了十万八千里,甚至很多人都不知道其中的现实价值。也就是说,这些金融产品脱离了人类基本的生产生活需要,并且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也没有了任何的作用,我们怎么能够肯定他们的价值呢?

当然,我并不否定金融创新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只不过,在金融创新大受推崇的今天,我们应该牢记古典经济学家对人类社会最初的思考,不要忘记劳动在社会财富中的创造作用。

在《国富论》中,亚当斯密从一些基本的认知入手,来分析社会发展的规律,我想,这正是我们应该继续发扬的地方。马克思写《资本论》,从人类最基本的吃的需要入手,分析商品;儒家主张大同社会,也是推崇基本的忠孝观念,——我想,这些都是人所最基本需要的,也是能够被全人类所普遍接受的,是一种普世价值观。

当今世界,中国经常不被别的国家接受,很大程度上,就是不认同我们主流宣传的价值体系。但是,在我们传统文化中,并不缺少的这样一种普世价值观;缺少的,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思考方法和宣传方法。不断的追溯到人类思想的本源,特别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本源,重拾那些有利于我们当前发展的东西,进而发扬光大中华文明,这是当前我们所应该重视的。

第二篇:《国富论》读后有感

《国富论》读后感

《国富论》是由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亚当·斯密于1776年,也就是美国《独立宣言》发表的那一年撰写而成的。它被誉为西方经济学的《圣经》,经济学的百科全书,影响世界的十大著作之一。此书一经出版,其影响力便波及欧美大陆。18世纪以前,就已出了9个英文版本,可以说是一鸣惊人。《国富论》发表之后,被译为多国文字,传到国外,一些国家制定政策时都将《国富论》的基本观点作为依据。这部著作是现代经济学的开山之作,后来的经济学家基本是沿着他的方法分析经济发展规律的,同时也奠定了资本主义自由经济的理论基础。正因为此,我利用闲暇时间,带着虔诚的心态认真拜读了这篇历史巨著,从而有了初浅的认识和了解。

在《国富论》里,亚当·斯密在否定重农主义和批判重商主义的基础上,说明了分工和贸易如何增加国民财富。并界定了君主或国家的职责和收入来源。全书分为5篇,具体而言,第一篇讨论的是劳动生产力改良的原因,以及产品在不同阶层之间自然分配的顺序。第二篇讨论的是资产的分类,性质,储蓄和使用。第三篇以罗马帝国衰落后,欧洲农业发展所受的制约及其农村的衰落,和商业城市兴起的实际,探讨了财富增长的不同路径。第四篇则在此基础上,从最受推崇的重商主义开始,论述了重农主义和重商主义两种政治经济体系的后果。第五篇则讨论君主或国家的开支方向和收入来源。亚当·斯密论述所有问题时,都有一个基本前提,这个前提总是被他或隐或现的提及:在经济生活中,每个人都在追求自己的利益,经济的出发点是利己心。

劳动分工思想,分工思想我们最早上在高中学政治时期提到的社会三次大分工,到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人类社会已经在不知不觉中进行了三次社会大分工:发生在原始社会中期的原始农业与原始畜牧业分离的第一次社会大分工,促进着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的过渡;发生在奴隶社会中期的农业和手工业分离的第二次社会大分工,促进着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第三次社会大分工是当时的英国所处的时代,商业与手工业的分离,促进着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这些思想虽然都是马克思具体提出的,而这些思想的雏形却是亚当.斯密的提出。一个资本主义思想的开山鼻祖,一个社会主义思想的无上宗师,似乎是两个势不两立门派的绝顶高手,却在社会发展与历史研究这门武学中得出了同样的结论与感悟。三次社会分工是生产力的三次飞跃使亚当.斯密充分明白分工合作的重要性,劳工分工可以充分提高劳动效率。例如平时资本家们生产产品,都是让工人一人对一台机器的生产,而到了第一次科技革命的时候,汽车的生产首次利用上了流水线作业的方法,每个工人都有属于自己零件的任务分工,他们不用在一个人或几个人对着一辆车子工作,每个的工作似乎都是一拧螺丝那么简单,可是分工后出来的效果却是企业效益的高度暴涨,这就是劳动分工思想的魔力。

剩余价值论,这似乎又是马克思提出的,而这也是亚当.斯密最先提出的,不过他们所处的角度不同,亚当.斯密站在资本家的角度,提出了利润从何而来,就是从榨取工人的剩余价值中来,只有这样才能不断的积累资本,扩大生产规模,进行再生产,这样资本家们就会越来越富有,而资本主义国家也会因此而积累大量的财富而称霸世界。马克思是站在工人的角度,提出资本家取得利润的实质就是榨取工人的剩余价值,最终的目的就是让工人们站起来,用无产阶级暴力革命

来推翻资产阶级。

阶级论,首次提出了封建地主阶级,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的关系,属于生产关系之间相互矛盾却又相互依赖的关系,地主为了取得高额利润而抬高地租,资产阶级又要为了减少成本和提高利润而与地主讨价还价和降低工人工资或提高工人劳动时间。而工人的目的就是少干点活以及提高自己的工资而与资本家进行交涉,甚至罢工与暴力革命。这生产关系的三环一环套一环,缺一不可。其实这个思想在我国的现实社会也是有很大的意义,我国最大的地主就是国家,因为土地是国有的,在可用土地资源日益紧张的今天,国家不得不将地租抬高,卖给有竞争力的房地产商,而代表资本家的房地产商为了支付高额的地租而抬高房价,而作为类似于三环中工人阶级的消费者,就要和房地产商讨价还价,甚至不断变幻东家,以取得符合自己经济实力的住处。而在很多人因为买不起房子而担忧的时候,国家又要考虑消费者的实际情况下条文说如果房价再不下调,就对城市一二把手进行惩办。所以说,三环之中一环套一环,环环相扣,互相影响,这种思想用在今天,用在中国也是完全适宜的。

而《国富论》当中最为重要,也最有意义的思想莫过于自由主义了,也是我们高中政治经常提到的价值规律与市场调节,俗称“看不见的手”,在当时的世界局势当中,唯有英国敢于消除世界上任何的贸易壁垒而公开的和任何国家进行贸易合作,英国以自己对其他国家的贸易优惠来换取其他国家对自己的优惠。甚至在英法战争中,英国运用自己的财富采购着先进的武器来消灭法国部队,而这些财富都是通过英国卖给法国军队用来做军服的棉纺织品而赚来的。

当然,一味的自由主义虽然能使资本家取得高额的利润,可是另一方面却会使资本家过于的盲目对待市场,投资市场,为了高额的利润哄抬物价,结果会出现生产出大量的剩余产品,资本家为了不使物价下降,公然违背价值规律,宁可把商品扔掉也不降价卖给消费者。而消费者由于消费不起干脆不消费,甚至游行示威,这导致的最终结果只能是资本家破产,国家的统治不牢固。于是在第一次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后,诞生了凯恩斯主义,即我们今天说的国家宏观调控,俗称“看的见的手,看不见的手,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只凭市场调节,就会出现经济危机,只凭宏观调控,就会使市场失去自由与活力,止步不前。

读罢此书,我最深的感受,是亚当·斯密建立在大量的充分的事实基础之上的严密论证,开创了经济学科的理性思辨传统。《国富论》的编者马克斯・勒纳评论说:“这是一本将经济学、哲学、历史、政治理论和实践计划奇怪地混合在一起的书,一本由有着高深学问和明敏见识的人所写的书。这个人有强大的分析能力,能对他的笔记本中所有的材料进行筛选;又有强大的综合能力,能按照新的和引人注目的方式将其重新组合起来,斯密对他当时的学术领域的各种思想是极为敏感的。他像后来的马克思一样,不是一个关在自己房子里的与世隔绝的学者,他仿佛全身装着天线,能收到并吸收所能接触到的一切信息。他在封建欧洲解体之末、近代世界开始之时写作,在这个世界中,封建制度仍以既得利益集团经常表现的顽固性在坚持。他正是为反对这种利益集团而写作的。结果是,他的书不只是为图书馆架藏而写的,它对经济意见和国家政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它形成了我们今天住在其中的整个生活环境。”《国富论》远远不是一部通常所认为的学术论文,它不愧为经济学科的“奠基”之作。

第三篇:《中国大趋势》读后随笔

《中国大趋势》读后随笔

东坡总支李贤进

非常欣慰,在当今以美国为首的西方社会普遍打压中国发展、扭曲中国形象、嫉妒中国发展成就的大背景下,还能有这样一位客观的学者,站在他自己的角度,对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取得的伟大成就给与了充分的肯定,对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取得的巨大成绩以及中国社会形态的成因进行了客观、深入的剖析。《中国大趋势》一出版,就迅速串红,在全球范围内产生了十分广泛的影响。西方人写中国的书,仅从其在全球的销量,近三十来年怕无出其右者,简直可以看成是现代版《马可〃波罗游记》。为什么会产生这么大的影响力呢,我认为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作者奈斯比特在1982写了一本当时的畅销书《大趋势》,《大趋势》说的是美国,是对当年美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全面分析,这本书准确地预测了美国后来的发展,作者后来还写过一本书《亚洲大趋势》,又准确地预测到了亚洲国家后来的发展情况。现在,作者写了《中国大趋势》,对中国的现在和末来的发展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这当然会引起全球读者的眼光。在奈斯比特的眼中,中国现在的成功是基于什么样的因素呢?中国的末来发展前景又将如何呢?这都是读者想通过这本书来获得的答案。当然,不同的人读这本书,心态肯定是不同的。我呢,是带着一种赞赏和感激的心情来读这本书的。我相信还有怀着另外一种心情来读这本书的人,那些想打压 1

中国发展空间的人,那些对中国的发展持怀疑态度以的人,那些对中国的成就充满敌意和嫉妒的人,心情肯定是很沮丧的,因为作者提出了与他们的希望截然相反的观点。

二是本书视角独特,分析透彻并且观点鲜明。对中国改革开放30年取得的巨大成就的原因,作者从八个方面进行了分析,认为这八个方面,就是支撑中国改革开放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飞速发展的原因,作者把这八个方面称为八大支柱。这八大支柱就是:①解放思想;从思想层面深入分析中国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原因,这个原因就是四个字:‚解放思想‛。这一点,可以说作者找得十分准确,切中要害。中国的改革开放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就是从一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中拉开维幕的!为什么要开展真理题的讨论呢?就是为了打破两个凡是,打破了两个凡是,我们才能从思想的禁锢中解放出来,才可能有小平的‚黑猫白猫论‛,才有了后来一系列的解放生产生的政策出台。直到现在,我们都还在提‚解放思想‛这四个字。只要我们的改革遇到了困惑或阻力,我们就会大提特提‚解放思想‛,‚解放思想‛为我们的改革开放提供了生生不息的源动力。②‚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结合;这个支柱说的是中国式的民主,作者认为中国式的民主与西方式的民主有很大的不同。中国式的民主是‚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结合,称为纵向民主。个人认为,作者所谓的纵向民主,其实就是我们经常提到的:要民主也要集中。个人在享受民主的同时,必须考虑他人、集体、国家的利益,也就是民主不是无限的。而西方式的民主是横向的民主,这种民

主极力主张个人权益,个人权利最大化,是构成西方民主的基础。作者没有武断地对两种民主的优劣作出判决,但作者肯定了中国式的纵向民主是对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这种民主形式,有其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和发展的土壤,是合符中国国情的一种民主形式。最终,两种民主是东风压倒西风,还是西风压倒东风,鹿死谁手,还是和谐共存,作者没有定论。但作者却认为:‚西方民主制度……是经过几百年才逐渐成熟的,中国仅仅花了一代人的时间就已取得了巨大进步,它还将继续前进‛,很显然,作者对中国目前的民主形式在末来的发展表现出了十分乐观的态度。③规划‚森林‛,让‚树木‛自由生长;改革开放,让之前各个领域(思想、文化、经济等)的一元模式向多元模式转变,并最终形成一个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态体系。这个生态体系的形成有两个关健词:‚规划‛和‚自由生长‛,‘规划’体现了自上而下的民主,体现了国家对社会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的宏观控制、指导、调剂等的作用,有了规划才能有序发展,才能科学发展,不能完全放任,不能完全靠市场。全民在国家的规划中自由发展,自下而上地践行国家规划。这个自下而上的过程,是自由的,开放式的,并对国家的规划产生积极的作用。④摸着石头过河;探索式的发展思路。这句话我们太熟了,因为改革开放这30年,我们正是摸着河里的石头一步一走过来的,其间有成功的经验,有失败的教训,因为没有先例,我们走的是一条前人从来没有人走过的路。这个过程充满了艰辛,也充满了希望,试想想,十六亿人的中国,为了生存和发展,义无反顾地在恶劣的环境中‚摸着石头过河‛,这个场景

是何等的宏伟,壮观!这让我想起了红军的长征,改革开放这30年,是新中国诞生后的又一次长征!⑤艺术与学术的萌动;‚没有艺术与知识分子的引领,任何社会都不会进步的‛,这个支柱说的就是两个文明之一的‚精神文明‛,在这里,作者比较全面介绍了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在文艺领域取得的确巨大变化和成就,并十分乐观地指出:当今中国孩子们的成长环境为他们创造了无限美好的前景与众多的选择,这使得末来几代中国人能够茁壮成长,为中国新社会的发展作出贡献。⑥融入世界;这部分阐述了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在文化思想、政治、经济、外交、军事等各领域的开放姿态以及取得的成绩,逐步展现出了一个开放的,合作的、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并得出:‚21世纪,中国将成为世界舞台上最重要的一员‛。这一点,是很多人不愿意看到的,但这一点,对于十六亿中国人来讲,却是莫大的鼓舞。⑦自由与公平;如果说解放思想,为我们的改革开放提供了源动力,30年摸着石头过河我们已造就了一片生机勃勃的森林,那么‚自由与公平‛将决定我们能走多远,将决定我们最终的成败。奈斯比特把‚自由与公平‛为作中国新社会发展的八大支柱之一,实在是高明,洞若观火、切中要害。给我们无限的思考。我们现在提出的建设和谐社会,从根本上来讲就是要解决自由与公平的问题。这个问题的解决,目前已显得尤为迫切。30年改革开放成就巨大,但积累的各种社会问题和茅盾到今天已显得十分尖锐和突出。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作者认为要优先发展教育,认为‚教育就是打开自由与公平大门的一把金钥匙‛,我觉得,这是从长远的角度来考虑的,因为教育培养人才,人才才可以解决问题,这其实是一个十分简单的逻辑。但从目前来看,我们在抓教育的同时,还必须积极改革和完善各种体制,在制度的层面上‚解放思想‛。否则远水救不了近渴。各种积压的问题与茅盾也许会给你们的改革造成巨大的损失。⑧从奥运金牌到诺贝尔奖。从东亚病夫到奥运主办国,我们走了一百年,我们是体育大国,但还不是体育强国,从千疮百孔,一穷二白到神舟飞天嫦娥奔月,我们终于迈开了创新的步伐。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作者充分肯定了我们的创新之路,乐观地预测到了一个创新大国正在慢慢成长起来。在欣慰之余,我们还是应该看到不足,破解‚钱学森之问‛,我们还任重而道远。

三是本书引用资料真实,作者立场较为客观,其结论具有较高的可信度。查资料显示,为了完成本书,2006年,作者在天津财经大学成立了奈斯比特中国研究院,精选了28名大学生作为他的助手,从中国100个城市的日报中搜寻新闻事件和故事,制成报摘、译成英文,供自己阅读,并且每天都精读中国日报。另外,奈斯比特还邀请了三位中国的研究者和自己的夫人一道组成助手班子,来研讨自己的读书笔记。历经三年,始成立《中国大趋势》一书。书中大量引用了来自中国本土的信息资料,作为改革开放的亲历者和见证者,我对作者书中引用的资料的真实情给予充分的肯定。显然,比起西方现在那些带着有色眼镜,仅凭道听途说和捕风捉影就主观臆测断地大谈特谈中国问题的专家学者,本书作者及其书中的观点犹其值得我们尊重和信任。

读完此书,我们该用一种什么样的心态来对待我们的现在和末来呢?

我想,作为一个有着几千年悠久历史和文化的民族,无论作者对我们的过去作了如何充分的、高度的肯定,对我们的末来作了如何乐观的、美好的预测,我们都我们应该保持一种比较平和的心态和清醒的头脑。要有面对各种困难和挫折的心理准备和解决措施。趋势还不是定势,只是表明了一种发展的方向和可能的结局,所以我们不能盲目乐观。

套用一句老话: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第四篇:《幸福了吗》读后随笔

暂且无题

有位禅师说:“一个人需要隐藏多少秘密,才能巧妙地度过一生,这佛光闪闪的高原,三步两步便是天堂,却仍有那么多人,因心事过重而走不动。”幸福与悲伤只有一墙之隔,可要迈出,却要一个人有怎样的心境。跨越不过,是因为心里想得太多,杂念太多,如何驱除,如何获得幸福?如何得到心灵的慰藉?我常常路过佛教饰品的小摊或柜台,总想给自己戴上一个手串,说不清是给自己和家人祈福还是给自己心灵找寄托,人生在世,总是需要面对三三问题:一是人与物之间的;二是人与人之间的;三是人与自己内心的。一个人总在这三个问题之间徘徊,到头来发现,我自己也是这问题的制造者,更是这问题的承受者。

如今人的目标都很“物化”,每个个体都把幸福寄托到物化未来身上,都想着如果以后得到心中所想的物之后,我就会更加幸福了,可到头来,每个个体还是发现,幸福并没有伴随物质如约而来,并且人类道德的底线正在不断地突破,只要于己有利,别人,只是可供踩踏的梯子,理想,是一个让别人嘲笑的词汇。即使物化目标实现了,各种问题又滋生蔓延了,另一个压力又开始轮回了。是“德”上配位,还是因为走得太快,忘记了当初为什么出发?还是因为走得太快,思想没有跟上灵魂的脚步?

没有得到物,即便是逃离北上广也没有用,即使回到还算安静的老家也是没有出路,哪里不都是以“钱”论英雄。这样想来的时候,还是只有这里才能让自己的梦想安放。不去管房价降还是不降,汽油涨还是不涨,这些跟我一介凡人中的凡人统统没有关系,在市场经济,总理说了不算,总经理说了才算。平静如果是实现物化目标者们的奢侈品的话,那么我就成了拥有奢侈品的人,所以人的一生,一番加减乘除之后,大家得到的分都是一样多。这样想来,便释然了。

在通往物化目标的进程中,在这个过程里,遇到了形形色色的人,这些人或多或少影响着自己的幸福。身为一名教师,我相对来说是自由的,可以骄傲地说在那间教室里我是主人,但我更清醒地明白自己也是过客,永远不知道下一拨人会是谁?因为没有人是不可替代的,只有在眼界范围内,一时找不到可替代的。我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卒子,没有什么杀伤力。在散场的时候,我只是依稀记得在那个地方地方,有一个又一个活生生常给过我温暖的同行者,以及我曾告诉过我的学生:“我们不需要专业上完美无缺的联欢会,我们只需要一个真情流露、让童年绽放的舞台。”然后剩下一个人,独自泪潸潸,再换新生时,顿时,心生强烈的陌生感和距离感。然而,我知道这又即将是一个轮回,没有结束,因为结束就意味着另一个新的开始。

出门在外,流水人情的缘故,连助人为乐都不敢,做完好事心都略感不安。除此之外,内心唯唯诺诺,为了正确的事情,为了证明自己智力上的尊严,和领导拍桌子的场景根本看不到,鸡蛋碰石头被认为是不知变通,傻子的行为了。因为都明白了,如果顺从可以为自己减少麻烦,起码可以避免坏处,谁都会选择顺从和沉默。尤其是当争取和表达之后,本该定下来的事情突然更改,有所变故了,那这样谁敢开口说话?如果他人口口声声说:“你们有话就不妨直说”的时候,人们是不是真的直说,还是因为他人仅仅只想表达自己很民主、很开放、很大度呢?他人是否知道,真正意义上的民主是——即使不喜欢,不同意所说的内容,但照样允许别人说话的权利。

其实,我们都在一条船上,只不过这艘船应该需要一个瞭望员,将前方看到的,无论好的坏的信息都告诉船长,以及乘客。如果船长只有好消息,如何做到清醒呢?如果坏消息只有船长知道,却孰不知,有些事情不一定都是自己一肩膀挑的。如果各种灾难,只有政府工作人员知道,群众一无所知,这些灾难问题能解决好吗?但这些事情,却在上演着,影响这个人群中人的幸福感。

从此沉默了。沉默无声,没有什么真知灼见,就有可能慢慢出局,或者被人遗忘。“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死亡”,这句话到现在还是真理,所以,沉默不语没有关系,重要的是在关键时刻,一个人还能晒晒自己的真知灼见,并在适当的时机表达出来,才有可能峰回路转。他人说这是职场的智慧,实际上有强烈想维护自己智力尊严的人,早该去做的事情。如果现在,被别人视而不见,那么没有关系,只要我还能知道做好眼前自己的事情,重要的是如果某年某月某一天,众星捧月时,我还能认清自己,能够忘掉奖项,永远把自己当一个新人。

别猥琐了,现实中的很多东西都是纸老虎,之所以有时候好像很害怕,是因为你对他在意,你在“抬举”他,于是他变本加厉,而如果一旦你放松,幽默、机智地面对那些不和谐的音符和行为,实际上他们就会像抽掉了线的木偶摊在地上,而你,却会由此获得力量。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人生路,每条路上都有各自的风景,不论在哪条路上走,请善待自己人生路上的风景,足矣!外在的东西,其实与幸福并不能挂钩,与幸福挂钩的是——自己那颗善待自己人生道路上的风景的心。

我爱这世界,所以钉住这世界。

2013/01/24

第五篇:《全世界人民都知道》读后随笔

我们都是演员

中国是实干的国家,但缺乏总结,没有理论体系,尤其是管理和销售的理论体系,所以不知是哪路神仙瞄准了中国市场,成功学铺天盖地,成功学改变了数千万人,但永远是DM上的数字,从未见过实际的例子。初听成功学,就像被打了鸡血,特想有一番作为,能有这么好的思想转变,真得感谢某某大师。谁让我们是一群没有信仰的人呢?没有信仰的人,首先失去的不是信仰,而是逻辑判断。怎能有逻辑判断呢?你看,又是唱,又是跳,又是夸,又是全封闭修炼,哪能还有你的思维空间?否则就不是神龙教了!谁还能想这是有理,实则没有谱的精神盛宴,不对,是对我们神经刺激的鸿门宴!如果你还有逻辑判断力,你就会发现这些跳得,唱的,摇摆的,实则像是群众演员了。有的很入戏,有的半推半就,像是被强奸,——其实人家是坚强,别以为就你清醒!人家就喜欢当二奶,谁叫前面有大把大把的票子在招手呢?相信就能得到,所以要坚强挺过,积极配合!渐渐地,连有些民企也不分青红皂白,统统来学习照搬了。现在改为心灵的修行了,但学是有理,实则没谱的一类,到了现实生活中,还是一副灭绝师太式的沟通,你看,是不是有理,没有谱;有感动,不能行动。可就在刚才,还大谈特谈人性化,怎么一转身就变了呢?难怪《夜宴》有句台词说:“最高艺术不是带着面具,而是将脸变成面具”。原来这是一位表演艺术家!这类表演艺术家,可以把伤疤当成漂亮的纹身,我们当然知道他是在撒谎,他当然也知道我们知道他在撒谎,我们其实也知道他知道我们知道他在撒谎,他也知道我们是假装他没有在撒谎„„这是现状,大家不言而喻。这才是表演艺术家,我们只是群众演员,连露脸的机会都没有,镜头的焦点都在主演上!

走出那间屋子我们都开始真实的生活了,我们变得很生气:自摸其实不可耻,自摸达到高潮其实也不可耻,互相自摸也不可耻,互相自摸达到高潮也不可耻,可唯有互相自摸,才能够达到高潮,这是最最可耻的。你怎么可以用谈恋爱的名义,进行免费嫖娼呢?你怎么可以下迷药,对人进行强奸呢?让人把身和心都归属于你,你还好意思讲人性化,还好意思做人吗?连让人说话都不允许,只允许像神龙教一样,只有一种语言:仙福永享,寿与天齐。只要积极的,只要向上的,只要美好的,我们要相信,相信就能得到!所以要互相催眠,也许刚开始不信,但“谎话一千遍,就变成真的了。”到这里的时候,我们便是文工团的演员了,我们是训练有素的演员了!演出还有出场报酬呢——可给钱,也可给物,看教主心情呗!

我从未想过,有一天,我竟成了演员,成了文工团的专业演员。你们是演员吗?你们是专业演员吗?你们演出能得到出场报酬吗?如果没有或太少,抓紧喝“心灵鸡汤”,喝下这碗汤,演什么你都接受;喝下这碗汤,演什么你都轻松。

2013/01/22

下载《国富论》读后随笔word格式文档
下载《国富论》读后随笔.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谈《国富论》

    浅谈《国富论》 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原名应直译为《诸国民之富的性质及其原因之研究》。自一七七六年出版以来,全世界的学术界,都曾赫然为所惊动。甚至于各国的支配者们,都......

    红楼梦读后随笔(1 )赤道中人

    《红楼梦》读后随笔(一)赤道中人记得父亲在小乡镇开过一间杂货店,所谓的杂货店,真的是一间名副其实“百货商店”,店里除了出售油盐糖米外,还有其它日常用品:由穿着的如衣服、鞋子......

    《绿山墙的安妮》读后随笔

    《绿山墙的安妮》读后随笔 呜呜汽笛长鸣,火车在铁轨上飞快地驶过,留下一位大约十来岁的女孩。红头发,尖下巴,大眼睛,大嘴巴,苍白瘦小,脸上长满雀斑,充满朝气与活力,她便是文中的主人......

    《国富论》读书笔记

    《国富论》读书笔记 《国富论》---亚当斯密,这已经听了太多次了,作为专业的必读书目,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的老师都总是不断地提起这本名著,可惜我一直没有勇气去拜......

    国富论读书笔记范文

    读书笔记——亚当·斯密《国富论》 《国富论》的首次出版标志着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诞生,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方面起了重大的促进作用。此书在经济学界有近乎神的地位......

    国富论读书笔记

    《国富论》读书笔记 ————————连广顺 98年的时候,一次偶然的机会,使我在电视上看到了朱镕基就任总理后的第一次记者招待会。当时对总理所谈到的内容几乎不懂,只听懂他......

    《国富论》读书笔记

    第一篇 论劳动生产力增加的原因、劳动生产物自动分配给各阶级的顺序 【概述】 3月份下旬某天晚上与好友潘多拉讨论了一些问题,我问她:为什么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每个人的劳动量......

    国富论读后感

    《国富论》读书笔记 《国富论》是英国著名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著作,出版于1776年。那时,英国的资本主义制度已经确立,资本主义作为时代的新生事物也正在蓬勃发展,英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