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聋校学习心得体会
青岛学习心得体会
朔州市xx学校xxx
XX年4月18日,我们几个老师在任主任的带领下,有幸去青岛中心聋校学习。时间虽短,只有5天,但是收获很大,受益匪浅。不仅从中发现了我的不足,还为我今后的努力指明了方向。现在,我将这
次学习的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一、聆听教学能手讲课,提高业务素质
我听的第一节课是数学课。内容是一年级数学第二册的“应用题”。这是一节总结课,给我印象最深的,也是最值得我学习的是:老师在整个课堂中始终面带微笑。这样营造了一个宽松和谐,兴趣盎然的学习氛围。对于我这个旁听者而言,都感到和蔼可亲,感到温暖。所以整节课学生们不觉得时间长,跟的老师非常紧,生怕走神,忘了老师讲的每一个细节。这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是不容易的。还有一点值得我学习的是:老师把图画应用题的意思表述完以后,让班里的每一位学生都上黑板去表述一遍,遇到有困难的学生再提示、指点一下。让每一位学生都扮演老师,这样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并能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不愧是教学能手,值得我学习。
二、尊重爱护学生,做到爱岗敬业
在听语文课时,老师不局限于老一套,什么分
析段落大意,总结中心思想,而是让学生读课文,理解意思,包括每一个字,每一个词,每一句话。谁不懂举手提出来,然后分别让学生回答,并且是站在讲台旁,面向学生。这样既能让学生看的清楚,又能锻炼学生的自信心。整节课都交给了学生,让学生思考、提问题,让学生自主的解决问题,让学生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有动手动脑的机会。这样避免了聋生说话颠三倒四,词不达意,乱七八糟的现象。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差异,使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这是我们教育的最终目的。
三、自学理论知识,不断充实自我作为一名教师,必须有一定的文化水平,吃透教材,珍惜每一次出去学习的机会,不断给自己充电,经常搜集更多的特殊教育书籍资料,加强修养,才能胜任这项工作。
总之,这次学习,让我在思想上深刻的意识到,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特殊教育教师,必须做到爱岗敬业、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将爱心洒向学生,给孩子们一个美好的将来!
第二篇:聋校数学教案
一、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应用题
(一)教学要求
1、使学生初步掌握整数、小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整、小数混合运算式题。
2、使学生初步理解连乘和连除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学会用两种方法解答。
3、使学生初步学会用线段图表示应用题的书籍条件和问题,学会列综合算式解答一般的两步计算应用题。
(二)教学重点
1、掌握两种方法解题的思路,并掌握解题方法。
2、理解并掌握连乘、连除两步计算应用题的结构和解题的思考方法。
(三)教学难点
1、寻找两种解法的中间问题。
2、学会用两种方法列综合算式进行解答。
(四)课时安排 25教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复习含有两级运算的混合运算,第56页例1,完成“做一做”中的题目和练习十一的第1~4题。
教学要求
掌握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式题。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掌握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难点:提高学生计算正确率。教具和学具 教具:口算卡片。教学过程(一)复习
1、口算:
12+0.12= 7.2-0.2= 5-0.6= 2.8÷0.14=
4×1.72= 3.74+6.26= 2÷4= 20×0.2= 3.5÷0.35= 2.95+0.05= 8÷12.5= 1.2+2.8-3.99=
(二)新授
1、学习例1:
(1)24×3+16×7 师: 什么是第一级运算、第二级运算?
这条算式里有几级运算? 上面算式里有哪些运算? 运算顺序怎样? 学生试算后订正。
小结:应先算乘法,同时加号两边的乘法可同时脱式计算。(2)25+12×4÷6 师: 含有两级运算的式题,计算顺序是怎样的?
(先算乘除法,后算加(或减)法。)上面算式里有哪些运算? 运算顺序怎样? 学生试算后订正。
小结:在一个算式里,如果含有两级运算,要先算第二级运算(乘除),再算第一级运算(加、减)。
(3)12.4-6.5÷1.3×0.5 师: 上面算式里有哪些运算? 运算顺序怎样? 学生试算后订正。
强调:在一个算式里,如果含有两级运算,要先算第二级运算(乘除),再算第一级运算(加、减)。
(三)巩固
完成“做一做”中的习题。要求学生先说出运算顺序,再算出得数。
(四)作业
练习十一的第1~4题。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教学带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第57页例2,完成“做一做”中的题目和练习十一的第5~8题。
教学要求
掌握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使用小括号,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式题。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掌握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难点:提高学生计算正确率。教具和学具 教具:口算卡片。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计算
35.6-5×1.73 6.75+2.52÷1.2 3.6÷1.2+0.5×5 1.8×2.58+2.4×1.42
(二)新授
1、学习例2:
(1)2.4×(4-0.5)-3.7 师:这条算式里有几级运算?
含有哪些符号?
在有小括号的式题里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学生试算后订正。
小结:先算小括号里的算式,再按照两级运算的顺序,先算乘除,最后算加减。
(2)(4.3+2.7)×5.2-12.8 师: 上面算式里有哪些运算? 运算顺序怎样? 学生试算后订正。
强调:先算小括号里的算式,再按照两级运算的顺序,先算乘除,最后算加减。
(三)巩固 完成“做一做”中的习题。要求学生先说出运算顺序,再算出得数。
(四)作业 练习十一的第5~8题。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教学含有两级运算的四步混合运算式题,第57~58页例3,完成“做一做”中的题目和练习十一的第9~12题。
教学要求
掌握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式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计算
(1)0.72×(1.26+2.34)÷1.2;(2)(4.29+3.31)×8.8÷4
(二)新授
1、学习例3:
(1)56×2.8×0.38-1.9×4 师:这条算式里有几级运算?
运算顺序怎样?
“56×2.8×0.38”为同一级运算?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学生试算后订正。
小结: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2)20.9+10.5×(5.2-4.5)×0.5 师:这条算式里有几级运算?
含有哪些符号?
在有小括号的式题里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学生试算后订正。
小结:先算小括号里的算式,再按照两级运算的顺序,先算乘除,最后算加减。
(三)巩固
完成“做一做”中的习题。要求学生先说出运算顺序,再算出得数。
(四)作业 练习十一的第9~12题。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进行巩固练习,完成练习十一第13~18题。教学要求
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整数、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出示下列各式,要求学生用“√”、“×”进行判断:
4.8+4=5.2 0.8+1.3=2.1 0.87-0.3=0.84 9-0.5=8.5 1.5×6=8 0.5×1.2=0.6 5.4÷1.8=0.3 0.42÷0.06=7
2、计算
3.2×0.9+0.32; 9.5×8.8+0.02×95;
二、指导练习
1、第13、14、15题的要求是看谁算得对又快。可以让全班学生同时计算,比一比谁的运算顺序掌握得好,谁的计算灵活,结果又准确。
2、第16题为列综合算式解答两步计算的文字题。更综合算式时,要求学生先认真审题,弄清题意。弄清计算步骤,尤其是如何在综合算式中使用小括号。两数的和(或差)与一个数相乘(或除),求积(或商)时,这两数的和(或差)则须添加小括号,以不改变运算顺序。列式时,还要让学生多比较和分析,以提高学生列综合算式解答文字题的能力。
3、第17、18题是列综合算式解答两步计算应用题。有些题在列综合算式时,学生往往把小括号弄丢了。教学时要帮助学生分析和理解题意。
三、作业
练习十一第13~18题。
第五课时
教学内容
进行混合练习,完成练习十一第19~23题。教学要求 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整数、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5.35+2.1= 8.4-1.6= 2.4-0.48= 1.92×5= 15.4÷4= 5.6+1.3= 5.35+2.15=
2、口头列式:
(1)637加上86与19的积,再减去1.375,差是多少?
(2)从7.2与64的积里,减去40.12除以59的商,差是多少?(3)53.2减3.79的差,加上19.2除以4的商,和是多少?
二、指导练习
1、第20、22题的要求是看谁算得对又快。可以让全班学生同时计算,比一比谁的运算顺序掌握得好,谁的计算灵活,结果又准确。
2、第21题为列综合算式解答两步计算的文字题。更综合算式时,要求学生先认真审题,弄清题意。弄清计算步骤,尤其是如何在综合算式中使用小括号。两数的和(或差)与一个数相乘(或除),求积(或商)时,这两数的和(或差)则须添加小括号,以不改变运算顺序。列式时,还要让学生多比较和分析,以提高学生列综合算式解答文字题的能力。
3、第23题是列综合算式解答两步计算应用题。在列综合算式时,学生往往把小括号弄丢了。教学时要帮助学生分析和理解题意。
三、作业
练习十一第19~23题。
第六课时
教学内容
教学连乘应用题的第一种解法,第63页例1,完成“做一做”中的题目和练习十二的第1~5题。
教学要求
(一)知识教学点
1.使学生理解连乘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二)能力训练点:
1.培养学生尝试列综合算式解答连乘应用题的能力。教学重点:掌握解题的思路,并掌握解题方法。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一)提问题,再列出算式。
1.一个商店有5箱热水瓶,每箱12个,________? 2.每箱热水瓶有12个,每个卖11元,________? 教师:引导学生明确为什么以上各题都用乘法计算?(因为都是求几个几是多少,所以用乘法计算)
二、探究新知
(一)导入新课 投影出示例1 一个商店运进5箱热水瓶,每箱12个,每个热水瓶卖11元,一共可以卖多少元?
引导学生读题,理解题意,启发学生说出例1和复习题之间的联系,教师指出这就是本节课所要学习的新知识——连乘应用题(板书)
教学例1 1.分析已知条件和问题.
提问:题中已经知道了哪些条件,要求什么问题?
引导学生明确已知条件:5箱热水瓶,每箱12个,每个11元,所求问题是:一共可以卖多少元?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及时划出线段图(板书)
2.理清解题思路(1)引导学生观察线段图,说出三个已知条件在线段图里是怎样表示的?问题是怎样表示的?
(2)教师启发学生,要求一共可以卖多少元?怎样解答,互相订正. 引导学生回答:
根据每箱12个和每个卖11元,可以先求出“一箱卖多少元?” 板书:每箱卖多少元? 11×12=132(元)
有了一箱的价钱,就可以求5箱用多少钱. 板书:一共可以卖多少元? 132×5=660(元)
3.想一想:怎样列综合算式? 11×12×5 =132×5 =660(元)
三、巩固发展
练习:做教科书第63页做一做
学生读题,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并用两种方法进行解答。教师巡视时,注意帮助较差学生,并给予适当提示。订正时,要求学生说明先算什么?后算什么?要说明理由和两种方法的结果是否相同。
四、布置作业
练习十二的第1~5题。
第七课时
教学内容
教学连乘应用题的两种解法,第64页例2,完成“做一做”中的题目和练习十二的第6~9题。
教学要求
(一)知识教学点
1.使学生理解连乘应用题的数量关系。2.理解两种解法的思路,掌握两种解题方法。
(二)能力训练点:
1.培养学生尝试列综合算式解答连乘应用题的能力。
2.知道用一种解法检查另一种解法的正确性,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灵活解题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引导学生探索新旧知识的联系,寻找规律,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掌握两种方法解题的思路,并掌握解题方法。教学难点:寻找两种解法的中间问题。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一)提问题,再列出算式。
1.百货商店运来25包袜子,每包10双,________? 2.每包有10双袜子,每双卖6.5元,________? 教师:引导学生明确为什么以上各题都用乘法计算?(因为都是求几个几是多少,所以用乘法计算)
二、探究新知
(一)导入新课 投影出示例2 百货商店运来25包袜子,每包10双,每双袜子卖6.5元。这些袜子一共可以卖多少元?
引导学生读题,理解题意,启发学生说出例2和复习题之间的联系,教师指出这就是本节课所要学习的新知识——连乘应用题(板书)教学例2 1.分析已知条件和问题.
提问:题中已经知道了哪些条件,要求什么问题?
引导学生明确已知条件:25包袜子,每包10双,每包袜子卖6.5元,所求问题是:一共可以卖多少元?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及时划出线段图(板书)2.理清解题思路
(1)引导学生观察线段图,说出三个已知条件在线段图里是怎样表示的?问题是怎样表示的?
(2)教师启发学生,要求一共可以卖多少元?怎样解答,互相订正. 引导学生回答:
根据每包10双和每双卖6.5元,可以先求出“每包卖多少元?” 板书:每包卖多少元? 6.5×10=65(元)
有了每包的价钱,就可以求25包用多少钱. 板书:一共可以卖多少元? 65×25=1625(元)
根据共有25包和每包10双,可以先求出“一共有多少双袜子” 板书:25包有多少双? 10×25=250(双)
知道了一共有多少双,再根据每双袜子卖6.5元,可以求一共卖多少元? 板书:一共可以卖多少元? 6.5×250=1625(元)答:一共可以卖1625元。3.明确解题方法
第一种解法:要求一共可以卖多少元?需要知道两个条件:每包多少双?有几包?有几包题中已知,每包多少元,没有直接给出,根据每双6.5元,每包几双可以求出每包多少元。
第二种解法:要求一共可以卖多少元?需要知道两个条件:每双多少元?有多少双,每双多少元题中已知,有多少双没有直接给出,根据每包几双,有25包可以求出。
指名学生列出综合算式. 6.5×10×25 =65×25 =1625(元)
6.5×(10×25)=6.5×250 =1625(元)
引导学生明确在6.5×10×25中 6.5×10表示什么? 6.5×10×25表示什么? 明确在6.5×(10×25)中 10×25表示什么?
6.5×(10×25)表示什么? 为什么第二种方法要加小括号?
(在理解思路的基础上,确定解题方法和步骤,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两种方法解答连乘应用题的理解)
三、巩固发展
做教科书第64页做一做。
学生读题,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并用两种方法进行解答教师巡视时,注意帮助较差学生,并给予适当提示订正时,要求学生说明先算什么?后算什么?要说明理由和两种方法的结果是否相同
四、布置作业
练习十二中的第6~9题。
第八课时 教学内容
进行巩固练习,完成练习十二第10~14题。教学要求
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两种解法的思路,掌握两种解题方法。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列式计算。
1.一间教室有6扇窗子,9间教室有多少窗子?(54扇)2.一扇窗子安8块玻璃,54扇窗子,安多少块玻璃?(432块)3.一扇窗子安8块玻璃,一间教室有6扇窗子,安多少玻璃?(48块)4.一间教室安48块玻璃,9间教室安多少块玻璃?(432块)
2、选择正确的算式并说明理由
(1)我校四年级有3个班,每班有40人,每人向“希望工程”捐款5元,四年级学生一共捐款多少元?
A.3×5×40 B.5×40×3 C.5×(40×3)
(2)水果店卖出8箱苹果,每箱10千克,卖出的香蕉是苹果的3倍,卖出香蕉多少千克?
A.10×8×3 B.8×10×3 C.10×(8×3)
二、指导练习
1、第10题是复习和巩固整、小数混合运算的计算题。要求学生看清题目再计算。
2、做11、12题是应用题,也都是连乘应用题。要求学生用两种方法进行解答。如个别学生有困难,教师要注意加以辅导。
3、做13题是列综合算式解答文字题的练习,教师对差生要加以辅导。
4、第14题课本上没有要求用两种方法解答,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思维习惯选择其中一种方法进行解答。当然,学生能用两种方法解答则更好。
三、作业
练习十二第10~14题。
第九课时
教学内容
进行混合练习,完成练习十二第15~20题。教学要求
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两种解法的思路,掌握两种解题方法。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把条件补充完整再解答
建筑工地运来两车水泥,________,每袋50千克,一共运来水泥多少千克?(启发学生要想求“一共运来多少千克水泥”,除已知每袋50千克,还必须知道什么条件?)
3.思考题:学校买了4盒乒乓球,每盒5袋,________?(补充一个条件和问题,再解答出来。)
运用多层次变式练习进行强化训练,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增强学生的解题能力。
二、指导练习
1、第15题是复习和巩固整、小数混合运算的计算题。要求学生看清题目再计算。
2、做17~20题是应用题,也都是连乘应用题。课本上没有要求用两种方法解答,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思维习惯选择其中一种方法进行解答。当然,学生能用两种方法解答则更好。
三、作业
练习十二第15~20题。
第十课时
教学内容
教学连除应用题的第一种解法,第68页例3,完成“做一做”中的题目和练习十三的第1~6题。教学要求
(一)知识教学点
1.使学生理解连除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二)能力训练点:
1.培养学生尝试列综合算式解答连除应用题的能力。教学重点:掌握解题的思路,并掌握解题方法。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激疑诱趣
1、三年级同学去参观农业展览.他们平均分成2队,每队分成3组,每组15人,一共有多少人?(用两种方法列综合算式解答)
15×3×2 15×(3×2)
=45×2
=15×6
=90(人)
=90(人)
答:一共90人。
2、改变复习题的一个条件和问题后,出示例3。
例3:三年级同学去参观农业展览。把90人平均分成2队,每队平均分成3组,每组有多少人?
教师提问:例题与复习题在条件和问题上有什么变化?
教师导入:已知条件和问题发生了变化,还能用原来的方法解答吗?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共同研究的新知识.(板书:应用题)
(二)师生共同参与探索
1、学习两种分析、解答应用题的方法。
出示例3:三年级同学去参观农业展览。把90人平均分成2队,每队平均分成3组,每组有多少人?
(1)自由提问,思考讨论。
教师提问:看到这道题,你想到了什么?有哪些问题?
学生可能提出如下问题,教师可以进行简记:
①这道题已知什么条件,要求什么问题?用线段图如何表示?
②要求每组多少人?必须先求出什么?
③分步列式如何解答?
(2)汇报结果,共同探索。
①教师提问:谁能回答第①个问题?
根据学生回答,出示线段图。
②教师提法问:谁能解决第②个问题?
结合学生讨论,教学两种解法,并列出综合算式。
90÷2÷3
=45÷3
=15(人)
(三)巩固
完成“做一做”中的题目。
(四)全课小结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的是什么知识?(板书:连除应用题)
教师:对,今天我们学习了连除应用题的不同解答方法及验算,与上两节学习的连乘应用题是有一定联系的.同学们今后解答应用题时,要特别注意分清题目中的数量关系,运用合适的方法正确解答.
(五)作业 练习十三的第1~6题。
第十一课时
教学内容
教学两种解法,第69页例4,完成“做一做”中的题目和练习十三的第7~12题。
教学要求
1.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连除应用题的基本结构和数量关系,学会列综合算式用两种方法解答连乘应用题.
2.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和灵活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学会有条理地叙述思维过程.
3.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学习热情,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认识连除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初步学会两种解答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连除应用题的两种解题思路.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图书馆买来新书240本,平均放在3个书架上,每个书架上放4层,平均每层放多少本?
(二)师生共同参与探索
1、学习例4
出示例4:自然教育里有24只昆虫标本,摆在两个架子上,每架6盒,平均每盒放几只?
(1)自由提问,思考讨论.
教师提问:看到这道题,你想到了什么?有哪些问题?
学生可能提出如下问题,教师可以进行简记:
①这道题已知什么条件,要求什么问题?用线段图如何表示?
②要求平均每盒放几只?必须先求出什么?
③分步列式如何解答?
(2)汇报结果,共同探索.
①教师提问:谁能回答第①个问题?
根据学生回答,出示线段图
②教师提法问:谁能解决第②个问题?
结合学生讨论,教学两种解法,并列出综合算式.
第一种解法:要求平均每盒放几只?必须先平均每个架子放几只?已知条件中告诉我们有24只昆虫标本要放在两个架子上,要求平均每个架子放几只,也就是把24只昆虫标本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知道每个架子上放12只,又知道每架摆6盒,就能求出平均每盒放几只了。
板书:
平均每个架子放几只?
综合算式:24÷2÷6
24÷2=12(只)
=12÷6
平均每盒放几只?
=2(只)
12÷6=2(只)
第二种解法:已知平均摆在两个架子上,每架摆6盒,要求每盒有多少只,可以先算出一共摆几盒,再算每盒有多少只。
板书:
一共摆几盒?
综合算式: 24÷(6×2)
6×2=12(盒)
=24÷12
平均每盒放几只?
=2(只)
24÷12=2(只)
2.观察比较,归纳概括.
教师提问:观察两种解法在思路上有什么异同?
引导学生说出:相同点是所求的问题一样.不同点是先求的不一样,第一种解法先求的是每组多少人,第二种解法先求一共多少组,所以第一步的解法也就不一样.
(三)巩固
完成“做一做”。
(四)作业
练习十三的第7~12题。
第十二课时
教学内容
进行巩固练习,完成练习十三第13~19题。教学要求
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两种解法的思路,掌握两种解题方法。教学过程
一、复习
1、独立用两种方法解答,口头检验。
(1)图书馆买来新书240本,平均放在3个书架上,每个书架上放4层,平均每层放多少本?
订正:
每个书架放多少本?
一共多少层?
240÷3=80(本)4×3=12(层)
平均每层放多少本?
平均每层放多少本?
80÷4=20(本)240 ÷12=20(本)
240÷3÷4 240÷(4×3)
=80÷4
=240÷12
=20(本)
=20(本)
答:平均每层放20本.
(2)商店卖出7箱保温杯,每箱12个,一共收入336元,每个保温杯多少元?
二、指导练习
1、第13题,复习整、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2、做14、15、19题是应用题,也都是连除应用题。要求学生用两种方法进行解答。如个别学生有困难,教师要注意加以辅导。
3、第16~18题课本上没有要求用两种方法解答,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思维习惯选择其中一种方法进行解答。当然,学生能用两种方法解答则更好。
三、作业
练习十三第13~19题。
第十三课时
教学内容
进行混合练习,完成练习十三第20~27题。教学要求
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两种解法的思路,掌握两种解题方法。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说出分析过程,列综合算式不计算。
⑴三年级有2个班,每个班有43个学生,一共做纸花258朵,平均每个学生做纸花多少朵?
⑵奶牛场有5个牛棚,每个牛棚里有12头奶牛,一天喂1200千克饲料,平均每头每天喂多少千克饲料?
2、连乘应用题与连除应用题对比练习。
⑴百货商店卖出3箱西裤,每箱20条,每条21元,一共卖了多少元?
⑵百货商店卖出3箱西裤,每箱20条,一共卖了1260元,每条多少元?
(引导学生发现:连除应用题与连乘应用题的条件与问题正好相反。)
二、指导练习
1、第20题是口算题,要求学生要有一定的速度。
2、做21~27题是应用题,有连乘、也有连除应用题。课本上没有要求用两种方法解答,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思维习惯选择其中一种方法进行解答。当然,学生能用两种方法解答则更好。
三、作业
练习十三第20~27题。
第十四课时
教学内容
教学归一应用题,第74页例5,完成“做一做”中的题目和练习十四的第1~4题。
教学要求
1.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认识归一应用题的结构特点,能正确地分析归一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掌握这类应用题的解答规律;学会列综合算式解答归一应用题。
2.培养学生学会有条理有根据的进行思考,提高分析、解答实际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兴趣;训练学生养成认真审题、动脑分析、仔细检验的好习惯。教学重点
使学生了解归一应用题的基本结构和数量关系,会解答此类应用题。教学难点
线段图的画法及检验方法。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激趣引入。
(课前,可以布置任务:让学生调查各自所用的学习用品的价钱)
(1)教师:我想买些学习用品做奖品,但是不知道哪种好,价钱又合适.正好同学们做了调查,谁愿意介绍一下.
学生介绍,如:这种钢笔很好用,每支8元.师问:我要卖6支,需要多少钱?用到了我们学过的哪一数量关系?
列式:8×6=48(元)单价×数量=总价
(2)教师:刚才我看到××的铅笔很好看,他告诉我买这3支铅笔共花了4元5角,我想买这样的10支,要花多少钱呢?
此时,学生可能会答出也可能答不出.如果有答对的,请他说说是怎样算的;如果没有,教师则问:要想知道10支这样的铅笔要花多少钱,就要先求出什么?(单价)
根据哪一数量关系求单价?(总价 ÷ 数量 = 单价)
(3)教师导入:生活中这样的问题还有很多,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样的问题.
(二)尝试讨论,学习新知。
1.出示例5:学校买3个书架,一共用75元.照这样计算,买5个要用多少元?
(1)请学生自由读题,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
(2)小组讨论:尝试用线段图表示题目的条件和问题并分析题里的数量关系.
(3)教师提问:“照这样计算”是什么意思?按照题目的意思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4)各组汇报,全班重点围绕“线段图的画法”、“照这样计算”的含义展开讨论:
“照这样计算”即按照3个书架是75元这样的单价去计算5个书架的价钱。每个书架就是75÷3=25(元),(5)按照刚才的思路解题。
a.每个书架多少元?
÷ 3 = 25(元)
b.买5个要用多少元?× 5 = 125(元)
教师让学生独立列出综合算式并订正:75÷3×5
教师提问:这道题怎样检验?请回头检验这道题。
教师指名完整地说说这道题的解题思路。
(三)巩固
完成“做一做”中的题目。
(四)作业 练习十四的第1~4题。
第十五、十六课时
教学内容
进行巩固练习,完成练习十四第5~14题。教学要求
通过练习进一步掌握归一应用题的解题方法。教学过程
一、复习
1、一辆汽车2小时行70千米.照这样计算,7小时行多少千米?
2、小明5分钟走300米,照这样的速度,他从家到学校要走 15分钟,他家离学校有多少米?
二、指导练习
1、第5题是口算题,要求学生要有一定的速度。
2、第6、11题是列综合算式解答文字题的练习,教师对差生要加以辅导。
3、第7~9、12、13题课本上没有要求用两种方法解答,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思维习惯选择其中一种方法进行解答。当然,学生能用两种方法解答则更好。
4、第10题是巩固整、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知识。
5、第14题是应用题,要求学生用两种方法进行解答。如个别学生有困难,教师要注意加以辅导。
三、作业
练习十四第5~14题。
第十七课时
教学内容
教学第75页例6,完成“做一做”中的题目和练习十四的第10~14题。教学要求
1.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认识归一应用题的结构特点,能正确地分析归一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掌握这类应用题的解答规律;学会列综合算式解答归一应用题。
2.培养学生学会有条理有根据的进行思考,提高分析、解答实际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兴趣;训练学生养成认真审题、动脑分析、仔细检验的好习惯。教学重点
使学生了解归一应用题的基本结构和数量关系,会解答此类应用题。教学难点
线段图的画法及检验方法。教学过程
(一)复习
三年级同学在校办工厂劳动,5个同学糊了35个纸盒。照这样计算,12个同学一共可以糊多少个纸盒?
(二)新授
1、学习例6
出示例6:学校买了3个书架,一共用75元。照这样计算,200元可以买多少个书架?
① 让学生独立画线段图,理解题意。
②
重点讨论:线段图应该怎样改?这道题要先求什么?
③学生独立解题。
a.每个书架多少元?
÷ 3 = 25(元)
b.200元可以买多少个书架?
200 ÷ 25 = 8(个)
④共同讨论:怎样列综合算式?为什么要给75+3加上小括号?
200 ÷(75 ÷ 3)
⑤教师提问:这道题怎样检验?
2、教师提问:比较例
5、例6,两道题之间的相同地方是什么?不同地方是什么?解题思路上有什么相同地方?
使学生明确:从应用题的结构上看,前两个条件相同(给出了总数量和份数),都有“照这样计算”的语句,第三个条件和问题不同.从解题思路上看,第一步都要求出单位数量(即每份数是多少、单价、速度等),教师点题,出示课题:归一应用题。
(三)巩固 完成“做一做”。
(四)小结
这节课学习的是什么?应用题的结构有什么特点?(先求出一份数是多少)解题的思路是什么?解题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同学们还有不明白的问题吗?
(五)作业 练习十四的第15~18题。
第十八、十九课时
教学内容
进行混合练习,完成练习十四第19~29题。教学要求
通过练习进一步掌握归一应用题的解题方法。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在正确的算式后面画“√”,并说出为什么?
①小明5分钟走300米,照这样的速度,他家离学校720米,要走多少分钟?
A.300 ÷ 5 × 720 B.720 ÷(300 ÷ 5)
C.720 ÷ 5 ÷ 300 D.720 ÷ 300 ÷ 5
②小明5分钟走300米,照这样的速度,他从家到学校要走 15分钟,他家离学校有多少米?
A.300 × 5 × 15 B.300 ×(15 ÷ 5)C.300 ÷ 5 × 15
2、请同学们自己试做下面两道题。
①一辆汽车2小时行70千米.照这样计算,7小时行多少千米?
②一台磨面机5小时磨小麦250千克.照这样计算,磨1750千克小麦,需要几小时?
订正:
①a.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 2 = 35(千米)
b.7小时行多少千米?
× 7 = 245(千米)70 ÷ 2 × 7
②a.每小时磨小麦多少千克?
250 ÷ 5 = 50(千克)
b.磨1750千克小麦需要几小时?
1750 ÷ 50 = 35(时)
1750 ÷(250 ÷ 5)
请学生分别说说各题的解题思路是什么?
3、独立分析题目的条件和问题,找出先求什么,再列综合算式。
①小林看一本故事书,3天看了24页。照这样计算,7天可以看多少页?
②小林看一本故事书,3天看了24页。照这样计算,全书128页,多少天可以看完?
二、指导练习
1、第19题是口算题,要求学生要有一定的速度。
2、第20~22、24、25、28题课本上没有要求用两种方法解答,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思维习惯选择其中一种方法进行解答。当然,学生能用两种方法解答则更好。
3、第23题是列综合算式解答文字题的练习,教师对差生要加以辅导。
4、第26、27题是应用题,要求学生用两种方法进行解答。如个别学生有困难,教师要注意加以辅导。
5、第29题,填写表中的空格,要求根据宇宙飞船3秒航行36千米这两个条件来填。实际是例
5、例6的综合练习。填路程属于第一种,填时间属于第二种。学生填完后可问一问是根据什么填空的,再看一看他们的变化有什么规律。
三、作业
练习十四第19~29题。
第二十课时
教学内容
复习整数、小数混合运算,第80页第1~2题,完成练习十五第1~4题。教学要求
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先说说运算顺序,再计算。
100-4.24×6.5+15.4; 24.5+(12.5 +4.9÷7)-27.8
2、计算下面各题,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1)16.2除以3.5减去1.7的差,商是多少?(2)2.3加上4.8的和乘以1.4,积是多少?
二、指导练习
1、第1、4题是复习巩固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题目,要求看清题目,搞清运算顺序。
2、第2题是列综合算式解答文字题的练习,教师对差生要加以辅导。
3、第3题,左图是变化了形式的三步混合运算式题,右图是以框图形式出现的混合运算。这些练习形式以后将会多次出现,可以让学生写出算式,并进行对比,逐步弄懂这些练习形式的含义。
三、作业
练习十五第1~4题。
第二十一课时
教学内容
复习连乘、连除应用题,第80页第3题,完成练习十五第5~8题。教学要求
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连乘、连除应用题。教学过程
一、复习
1、鞋店里有5个货架,每个货架有4层,每层放6双鞋,一共放多少双鞋?(用两种方法解答。)
2、把120双鞋放在货架上,每层放6双,每个货架有4层,需要多少个货架?(用两种方法解答。)
二、指导练习
1、第5、6题课本上没有要求用两种方法解答,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思维习惯选择其中一种方法进行解答。当然,学生能用两种方法解答则更好。
2、第7题是列综合算式解答文字题的练习,教师对差生要加以辅导。
3、第8题有两个小题,为连乘、连除应用题,并都要求用两种方法解答。教师要帮助学生分析题意,弄清已知条件和问题。题中均告诉“
三、四年级各有3个班”,即有2个年级,各有3个班。学生可能在理解时有一定难度,教学时诮做适当指导。
三、作业
练习十五第5~8题。
第二十二课时
教学内容
进行混合练习,完成练习十五第9~14题。教学要求
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和连乘、连除应用题。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先说说运算顺序,再计算。
100-4.24×6.5+15.4; 24.5+(12.5 +4.9÷7)-27.8 2、4辆卡车5次运货50吨,平均每辆卡车每次运货多少吨?(用两种方法解答。)
二、指导练习
1、第9题是口算题,要求学生有一定的速度。
2、第10题是巩固整数、小数混合运算的题目,要求学生看清题目,搞清运算顺序。
3、第11题是列综合算式解答文字题的练习,教师对差生要加以辅导。
4、第12、13题课本上没有要求用两种方法解答,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思维习惯选择其中一种方法进行解答。当然,学生能用两种方法解答则更好。
5、第14题是应用题,要求学生用两种方法进行解答。如个别学生有困难,教师要注意加以辅导。
三、作业
练习十五第5~8题。
第二十三课时
教学内容
复习归一应用题,第80页第4题,完成练习十五第15~20题。教学要求
通过练习进一步归一应用题。教学过程
一、复习
1、独立分析题目的条件和问题,找出先求什么,再列综合算式。
①小林看一本故事书,3天看了24页。照这样计算,7天可以看多少页?
②小林看一本故事书,3天看了24页。照这样计算,全书128页,多少天可以看完?
二、指导练习
1、第15题是巩固整数、小数混合运算的题目,要求学生看清题目,搞清运算顺序。
2、第16~19题课本上没有要求用两种方法解答,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思维习惯选择其中一种方法进行解答。当然,学生能用两种方法解答则更好。
3、第20题也是应用题,要求学生先分步列式计算,再列出综合算式。
三、作业
练习十五第15~20题。
第二十四、二十五课时
教学内容
进行综合练习,完成练习十五第21~33题。教学要求
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本单元内容。教学过程
一、复习
1、独立分析题目的条件和问题,找出先求什么,再列综合算式。
①小明5分钟走300米,照这样的速度,他家离学校720米,要走多少分钟?
②小明5分钟走300米,照这样的速度,他从家到学校要走 15分钟,他家离学校有多少米?
二、指导练习
1、第21、27题是巩固整数、小数混合运算的题目,要求学生看清题目,搞清运算顺序。
2、第22题是列综合算式解答文字题的练习,教师对差生要加以辅导。
3、第23~26、28、29、31~33题课本上没有要求用两种方法解答,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思维习惯选择其中一种方法进行解答。当然,学生能用两种方法解答则更好。
3、第30要求用两种方法计算。如个别学生有困难,教师要注意加以辅导。
三、作业
练习十五第21~33题。
第三篇:聋校英语教学
聋校英语课堂教学探索
作者: 马慧念(秦皇岛市特殊教育学校)
摘要:听障学生由于自身的缺陷,失去了用听觉器官接受有声语言的能力。在教学生学习英语时,应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立足于学生学习的特殊性,充分利用学生的其他感官,扬长避短。教学中贯彻新课改精神,建立新的教学策略入手,培养听障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
关键词:模仿
词汇
直观
活动
随着对外经济文化交流也越来越频繁,英语的重要性也更为凸现,无论是在职场、社交、贸易、文化交流活动中英语已经成了一种必要的交流工具。在中国,在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都开设了英语课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学习英语,那么作为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听障学生如何才能学好英语呢?
一、克服障碍,口型模仿
听、说、读、写是学好英语的基本技能。听障学生由于听力的缺陷阻隔了其通过听—说途径学习有声语言的自然渠道,“聋人听不到声音,自然就难以学会说话。”听障学生习惯依靠手势与人进行交流,平日懒得尝试去说,泯灭了说的意识。他们担心自己发音不准怕被人笑话,认为单纯地依靠手势能够方便且有效地完成交际过程,没有使用语言的必要。教师不能因为听障学生的听力受限,而在英语教学中放弃对学生的口语训练。听障学生通过看教师的口型,触摸发音部位,感受发音器官的震动,模仿发音。在英语课堂上,教师可用简单的英
语组织教学,创造良好的学习英语的氛围。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做英语游戏,进行英语简单句子口语比赛等多种形式的英语活动,教师多鼓励学生,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回避怯懦,树立自信心,敢于开口讲英语,使学生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在活动中陶冶情操、提高兴趣。
爱心与耐心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每一个学生都期待得到别人的认可,关爱每个学生,为他们支起自信的拐杖,触摸他们纯真的世界,相信每个学生都是一朵娇艳的花朵。教师要用期待的心情去等待学生们的每一点进步,用欣赏的眼光去关注学生们的每个闪光点,用喜悦的笑容去赞许学生的每一点成功。教师认识到听障学生学习的特殊性,制定合理的教学方略,让学生在愉快地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在孕育情感的氛围中取得进步,体验收获,体验快乐。
二、掌握方法,突破词汇
英语是一种拼音文字,所以教师要告诉学生记单词一定要把读音规则和拼写规则结合起来。有的听障学生喜欢用手指语把每个单词字母都一一打出来,这样容易将单词肢解,影响了单词学习的完整性。简单的单词容易用手指语打出来,可复杂的单词如:phenomena(现象)generation(代,产生)再按字母一个一个打出,太浪费时间,极有可能将字母记漏。随着所学单词的增加,学生会发现记忆负担越来越重,单词难记。单词是学习、运用英语的基础。记忆单词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如果单词记不住,影响英语的更深入的学习,而且还会减弱学英语的兴趣。古语有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良好的学习
方法是学习成功的保证。教学生学会学习,是教师的首要任务。所以作为聋校老师,要对他们加强学法指导,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掌握一些有效的记忆法,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初学时,记单词最好的方法是把单词归类进行比较。随着学习的深入,知识的积累,指导学生掌握构词法,从词汇结构规律出发去学习单词,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英语词汇的能力,扩大词汇量。作为聋校老师,要对他们加强学法指导,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
三、直观教学,提高效率
教学、教学,离不开教和学,即教师和学生,而课堂是学生学习的基础阵地,教师能准确地传授知识,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开发学生的智力和培养学生的能力,都需要根据学生的情况选择教学方法,而组织教学是顺利进行英语教学课堂的保证,目的是让学生为新的学习做好充分的心里准备和知识准备。听障学生由于听觉障碍的影响,在感知和接受事物方面比较笼统,不够精确,注意力不够持久、稳定,自我控制能力较差,上课经常走神。听障学生的思维具有明显的直观性、形象性,而直观形象的视觉信息能相对补偿听障学生的听觉缺陷,开阔视野,帮助学生利用形象进行思维,提高学习效率。听障学生擅长形象思维,因此教师应利用实物、图片、简笔画、幻灯等直观教学手段来组织教学,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当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兴趣,学习才能成功。
语法是用词造句规则的综合。教学语法的目的,是使学生学习基本
语法,更好地听、说、读、写等语言实践活动。由于英语和汉语在语法方面差异很大,这就给听障学生在学习英语语法时增加了很大困难教师可以利用直观手段讲解语法,加深学生的理解。如教形容词的比较等级时,可以拿三个大小不相同的东西,一个比一个大。一边问,一边答。这种自问自答,可以让学生跟老师重复几遍,直到他们自己能够独立进行表演为止,然后把这些句子写在黑板上,以加深学生的理解。最后可以再举一些例子,通过反复练习,学生对比较等级会有一个比较深刻的了解。
教无定法,选有定则,发挥优势,形成特色。在英语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四、开展活动,激发兴趣
著名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任何兴趣,而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学习兴趣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多么大的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技巧,还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心理特点等,想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激趣导入,新颖自然,学生对其中的奥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自然地把学习新知转化成了一种内在需要,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听障学生注意力分散,自我控制能力较差,要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课堂上要不断强调纪律,提醒学生注意听讲。组织教学是顺利进行英语教学课堂的保证。英语毕竟对于他们来说很难,语言习惯和汉语不一样,更重要的是他们没有语言的输入,不爱口型模仿。他们更喜欢用笔来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在学习四季变化的话题时,学生找不出更多的词来形容四季,而在draw a tree and talk about the seasons活动中时,学生却用画笔描绘出树木的四季变化,每个人画的都很好。虽然聋生学习英语存在很多困难,但要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度过学习难关。教师设计了“Talk and draw”这个环节,让学生与美术联系起来,提高了审美观念;这个活动既巩固了对英语知识的掌握,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作为教师,只有不断总结反思,细心策划,从学生的发展角度出发,力求教学活动生动,学生兴趣浓厚,让学生能自觉主动、井然有序地投入到你的教学中来。学生只有参与实践活动才有可能将他们学到的语言知识转化为言语技能,最终发展成运用语言的能力。给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使课堂学习得到延伸,可以开展行各种各样的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设立英语园地、英语作文比赛、书法比赛等调动听障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英语交际能力得到锻炼。教室内创办英语园地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园地内容不限(一些简短的英语故事、英语小笑话等)主要是根据听障学生的兴趣爱好和英语掌握的实际水平而选择材料。开始,教师帮助学生一起办,逐渐的让学生自己动手去办。创办者为了选取大家喜欢的英语文章,则需查阅大量的资料,通过选材提高创办者的阅读水平。精心制作的英语园地,其他同学不仅从中学到了知识,还开拓了视野。英语园地可以使听障学生每天都接触到英语,培养他们持之以恒的学习英语的兴趣。学生有了兴趣,英语学习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乐此不疲的享受。
总之,聋校英语教学既是一门学问又是一门艺术,教师唯有不断总结、创新和反思,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循序渐进,坚持不懈,培养学生积极运用英语的能力,为他们将来走向社会、适应社会,实现自身价值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聋童心理学》 《英语课程标准》
第四篇:聋校说课稿
聋校说课稿
聋校说课稿1
一、教材分析
《年月日的认识》是人教版聋校实验教材数学第八册的年月日这一单元的内容之一。时间单位是较为抽象的计量单位,学生在此前已经学过与他们生活比较接近的时间单位时、分、秒。随着年龄增长,生活经验的增多,年、月、日的知识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他们的生活和学习中,有了形成较长的时间观念的基础,理解一年或者一个月的时间有多长,需借助一定的想像力。因而教材注意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初步了解年、月、日的有关知识。
二、本课的教学目标:
1、在观察年历卡的活动中,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一年有12个月,分为大月、小月和二月,大月有31天,小月有30天,能记住一年中哪几个月是大月,哪几个月是小月。知道一年有365天或366天。
2、在年历上查找、交流一些有纪念意义的日子,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接受思想教育。
3、进行观察、操作、计算等学习活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充分调动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
学习重点: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掌握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学习难点:发现并掌握闰年的判断方法。
三、设计理念
数学学习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所以有效的学习更应促进学生的发展。《认识年月日》一课的教学设计,主要从以下几方面体现了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1、积极了解学生的现有经验
2、重视数学活动的建设和开展
活动是数学学习的重要特征。新课标十分重视数学活动的建设和开展,指出:“教师应向儿童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揭示规律,建立概念,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四、教学过程:
一.找找圈圈,认识年历:
1.(出示20xx年年历卡)师:这是一张20xx年的年历,(教师在年历上用笔圈出自己的生日)老师刚才圈出的这个日子,对老师来说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大家来猜一猜,这一天可能是老师的什么日子?
2.生在年历卡上找到自己的生日,圈一圈。
你的生日是哪一天能告诉大家吗?指名说。
同桌互相说说自己的生日是哪一天?
你能在自己的年历卡上圈出自己的生日吗?在自己的日历表上试一试。
指名学生在屏幕上指出来,并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找的。
师:1到12这些大的数字表示什么意思?每个月里的数字呢?
3.师:知道祖**亲的生日是哪一天吗?(出示图片)学生在年历上圈10月1日。实物投影校对。
师:你还知道哪些节日?先说一说,再集体在年历上圈起来。
教师可适当进行思想教育。
4.小结:记录我们每个人的生日、值得纪念的重大事件的日子,都需要用到年、月、日等时间单位。(板书课题:认识年月日。)
三.探究发现,学习大、小月。
1.观察各年年历,获得年月日的知识。
师:每个同学手中都有一张年历卡,观察你们的年历卡,你发现些什么?
学生回答12个月时,师引导:你的年历卡是哪一年的?一年有几个月?每年都有12个月。(板书:一年有12个月。)
学生回答每月的天数时,师引导:每个月的天数都一样吗?(板书:31天、30天、28天、29天。)
师:你们观察得真仔细,老师也非常喜欢爱动脑筋的你们。
2.整理每月天数,认识大小月。
师:我们把每个月的天数来整理一下吧。
生依照年历卡填写表格。集体交流,师把表格填完整。
师:谁再来看着表格说一说一年有多少个月?
师:观察表格,每个月最多有多少天?31天的有哪几个月?30天呢?还有呢?
板书完整:1、3、5、7、8、10、12(月)
4、6、9、11(月)
2月
师:有31天的月份是大月(板书:大月)。有30天的月份是小月(板书:小月)
指名说说哪些月是大月,哪些月是小月。
给表格里的大月涂上黄色,小月涂上蓝色。
校对时数一数大、小月各有多少个。
师:2月为什么不涂?
一年中有多少个大月,多少个小月?还有一个月是平月。合起来是12个月。
3.记忆大、小月。
(1)拳头记忆法:结合课件介绍拳头记忆法,拳头鼓起来的地方是大月,凹进去的地方是小月,2月也在凹进去的地方,但不叫小月。
师引导学生用拳头记忆;生自己练习一遍。可以结合以前学过的儿歌边做边念:一月大,二月平,三月大,四月小,五月大,六月小,七月大,八月大,九月小,十月大,十一月小,十二月大。
(2)记忆歌诀;
聋校说课稿2
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老师们,大家上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聋校数学教科书第七册第五单元《用两步计算解决问题》一课。
一、教学指导思想
聋校《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也就是经历一个丰富、生动的思维过程,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将以学生发展为立足点,以自主探究为主线,以求异创新为宗旨,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全面、全程、全心地参与到每一个教学环节中。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使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以培养。
二、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聋校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用两步计算解决问题是小学数学教材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是聋生初步接触到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再利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一个开端。与前一节的教学内容相比,本节课解决问题时,需要学生自己发现要解决的中间问题,对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要求提高了。教材呈现的所有习题的问题都是现存的,这样的习题无法实现培养和发展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学时,我首先引导学生在现实情境中获取信息,再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这是我根据新课程理念对这一教材内容的二度开发。
(二)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解答一步计算的数学问题。尤其是对常规一步计算数学问题的结构(条件、问题)能分析得比较透彻。然而在聋校,对于大多数聋生来说,由于抽象思维的发展不完善,使得解决问题的学习都是一个比较困难的环节。前面说到,当学习内容和聋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越贴近,聋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所以,我设计的时候尽量让聋生从生活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提出问题从而解决问题。
(三)目标分析
根据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从现实情境中获取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
2.使学生初步掌握用两步计算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学会找中间问题。
3.使学生在解决现实问题过程中,认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学习的价值。
(四)教学重、难点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使学生初步掌握用两步计算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教学难点是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
三、教法分析
聋生认识事物是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聋生虽然在前面的学习中拥有一定的一步计算数学问题的解答基础,但要使聋生掌握用两步计算解决问题,必须遵循他们的认知规律。因此,本课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让聋生从生活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多角度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深入剖析教材,分析学生的基础上,全课以 “情景引入,初步感知;结合情境,探求新知;运用新知,解决问题;全课总结。”四步。设计了如下一节课:
四、教学过程分析
第一环节是:情景引入,初步感知
为了培养学生从现实情境中获取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首先,结合现实情景,我请学生介绍一下自己班有男生几人,女生几人。问:知道了男生、女生的人数,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怎样解答呢?接着又问:你们知道四(1)班有几位同学吗?现在你们又能提出什么问题?怎么解答呢?根据解答的结果,请学生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呢?从而初步感知用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第二环节是:结合情境,探求新知
首先,我出示一张班级里开联欢会布置教室的情境图,问:从这幅图上你看懂了什么?让学生自己发现,左边有10个气球,右边有12个气球。接着,老师提议挂得太多了!那么应该怎么办呢?让学生自己想办法,通过思考,学生建议拿掉几个。老师又问:这时你又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最后,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还剩多少个?请学生自己列式解答、反馈。反馈的时候请学生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使学生初步掌握用两步计算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学会找中间问题。明确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接着请学生自主填数,列式计算,强化了思维灵活性、发散性的训练。最后教师小结:在解决这两个问题的时候都是先求什么,再求什么。从而揭示课题,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用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第三环节是: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这里我首先安排了两个练习题,两题都放手让学生自己来解答,在反馈时重点让学生来说说,在解答这道题时,你是怎样想的?在请学生说的时候,我也注重采用不同的形式,让学生学会不仅要知道自己为什么这样解答,还能解读别人为什么要这样解答。接着,再简单的概括一下,这两题有什么共同点,从而强化解题的方法——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接下来,我又安排了一道拓展题,出示一张看戏的情境图,让学生自己尝试读懂图的意思,自己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使学生在解决现实问题过程中,认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学习的价值。
第四环节是:全课总结。
我以“今天我们不但学了怎样提出问题?还学了怎样解决问题?以后同学们在生活中就是要学会自己发现,自己解决 。”作为全课的总结,使学生对于这节课的学习收获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五、课后反思:
这节课上下来,总体上感觉还是不错的。在教学过程中,我着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并鼓励和引导学生自主解决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生解决问题后,我注重及时引导学生进行比较,提炼用两步计算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较好地完成预期的教学目标。整个教学过程教师所起到的作用就是引导、点拨。实现了先进教育思想与现代教育技术的有机融合。
当然课的呈现不如设计那般完美,课上完了之后留下了不少遗憾。比如:
1、在教学重点——掌握用两步计算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上还有所欠缺,在新授部分,让学生感受先“求什么?再求什么?”这个思维过程的时候,应多让学生说一说,这样学生知识可能学得更牢固,掌握的更扎实!
2、教学语言还不够精炼。
以上就是我本节课的说课内容。欢迎各位领导专家批评指正!谢谢!
聋校说课稿3
[说教材]
《两只小狮子》全日制聋校实验教材第九册第一课。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童话,重点在于通过童话中人物的对话,揭示做人的道理。《两只小狮子》是本单元的一篇看图学文,课文图文并茂,语言浅显易懂,蕴涵了做人应该自食其力的道理。
[说学生]
1、本课时的教育对象是五年级的12名聋生。他们能够借助图片和手语的辅助,了解课文大意。他们普遍存在学习语文的困难,具体表现在语言贫乏,语序混乱,语言表达困难,需要加强口语交际的模拟练习和书面语的训练。
2、就群体而言,视觉是他们的优势感官,具体形象思维是他们主要的思维形式。他们自尊心非常强,但是在面对学习困难时,很容易产生挫败心理和畏难情绪。我准备采用动画或色彩鲜艳的图片来帮助他们学习,并多种方式进行激励,提高学习语文的信心和兴趣。
3、就个体而言,他们在年龄、听力、学习能力、学习习惯等方面具有显著的个体差异。我准备兼顾各个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教学目标及要求,提供多样化的方法建议和课外实践活动的内容,给学生自由选择的机会。
[说学习目标]
在本课的教学中,着眼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联系学生和教材的特点,我确定了以下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图文对照,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习分角色对话和不同的表达方法。情感与态度目标:知道人应该自食其力,勤奋刻苦,克服依赖心理。
[说教学重难点]
1、狮子妈妈的话阐明了做人的道理,联系课文和自身实际,理解这句话的深刻含义,既是本文学习的重点,也是难点。
2、由于听力损失和口语应用范围狭窄,口语交际是聋生学习语文的难点,因此,正确理解小树、懒狮子和狮子妈妈的对话,并进行分角色对话也是聋生学习本文难点。
[说教学法]
国家教委《在聋校开展分类教学》的通知中强调,要“根据聋生的听力、语言状况和其他方面的差异,采取相应的教学形式、方法和手段,有效地补偿缺陷,充分地利用和发挥其潜能,使其受到适合自身发展所需要的教育”。因此,我准备采用差异教学法和情景教学法,学生置身于学习情景之中,采用读、划、演、说、写等方法学习,随着教学过程的推进,体验到学习的成功和快乐。
[说教学准备]
本课时准备以FLASH制作的多媒体
[说教学活动的安排和设计意图]
心理学家布鲁诺认为:“学习最好的刺激,是对所学的材料感兴趣。”因此,我利用,把本课时的七个教学活动,用“积金币看动画”的游戏连缀起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首先从两只小狮子想到积金币到森林小屋看动画片,设置游戏情境;接着,引导学生按照松鼠、刺猬、小鸟等动物的要求进行学习,实现目标而努力。最后获得了成功,和小狮子一起欣赏到有趣的动画片《狮子王》。学生在接受挑战、完成任务、受到嘉奖的活动过程中,充分动手、动口、动眼、动脑,能动地学习知识,掌握方法,形成能力,同时体验到学习的成功和快乐。
活动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教师神秘地说:“同学们,老师看见两只小狮子在说悄悄话呢,我们看看他们在说什么呢?”出示两只小狮子关于想要积累15枚金币,去森林小屋看动画片的对话。激发学生:“我们也跟着两只小狮子去取金币吧!”由此导入新课。这个活动只需3分钟。
(设计意图:营造充满美感和智慧的情境,与学生的情感、心理发生共鸣。它所关注的是儿童内心的自由、愉悦、释放、本真,追求的是儿童在课堂中的快乐生活。它像一只蜻蜓在水上轻轻一点,或是像一阵微风悄悄地掠过水面,让儿童情感的小河漾起涟漪,泛起微波,学生的学习情绪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
活动二、松鼠送金币
模拟跟随两只小狮子出发,寻求金币的情境。松鼠从树林中走出来,说:“同学们,先认真地看老师读,再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课文《两只小狮子》,就奖励你们一枚金币。”教师先引导学生结合文字看教师的示范手语,听力好的同学更要注意听语音。然后,指导学生用多种方式读课文,可以默读、手语读、小组读,和自己的好朋友一起读等等。学生参与完这一环节的活动后,松鼠会夸奖“读得真认真”,并奖励一枚金币。
(设计意图:使聋生既能娴熟准确地运用中国手语,又能借助手语顺利地辅助学习第二语言:书面语或口语,提高聋人整体的文化素质,使他们和健听人具有等同的知识底蕴,并能和健听人群体进行无障碍交流。让学生多种方式读课文,丰富了学习方法,提高他们学习和积累语言的积极性。)
活动三:小鹿送金币
师生一起回到“积金币看动画的场景中”,小鹿从树林中走出来,说:“学好第一自然段,奖两枚金币哦!”出示需要探究的问题:1、两只小狮子有什么不同?谁做得对?2、小狮子为什么要练习滚、扑、撕、咬?教师出示课文第一自然段的图片和文字,让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选择其中的以个问题进行思考,通过读、想、划、问、演等方式进行探究。这时,教师主要指导思考第二个问题的学生。学完后集体交流补充。出示小鹿送金币的图片,激发学生带着更大的热情投入到下一个学习活动中。
(设计意图: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开阔的、更活跃的探究平台,充分体现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我让学生自由选择感兴趣的问题,通过读、勾、画、填等活动开展探究,他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活动四:小刺猬送金币
小刺猬要求同学们认真学好第二自然段。教师出示第二自然断的问题和图片,先集体朗读。再引导学生思考:1、懒狮子为什么不练功?让学生用波浪线在书上划出懒狮子说的话。接下来,用词语替换法,集体研究“我才不去吃那苦头呢。”“那苦头”是什么意思?学生说出“练功、滚扑撕咬”等答案,教师都予以充分肯定。最后,同桌组合,分别扮演小树和小懒狮子,进行对话练习!学完这个环节,同学们可以获得三枚金币的奖励。教师再用语言、延伸或亲切的拥抱对学生进行激励,使学生保持亢奋的学习状态。
(设计意图:让每一个孩子都体会到成功,我鼓励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用自己的脑袋思考,用自己的嘴巴表达,获得自我满足。表演和对话活动使学生的潜能得以生发。学生有活动的时空、有选择的权利、有展示的舞台、就有了更多感知、观察、思考和探索的机遇,就有了更多表达情感的平台。)
活动五:小兔子送金币
这次是小兔子带领大家学习第三自然段。首先,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学习第二自然段的方法:读、划、讨论。教师提出问题:1、狮子妈妈听到懒狮子说的话,她是怎么说的.?2、狮子的生活本领指什么?让学生自主学习,这时教师主要辅导学习困难的学生掌握学习方法。然后,教师提问:“同学们生活的本领”又是什么?你准备怎样获得“生活本领”呢?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一说。教师针对不同学生的情况进行点拨和激励。在学生又获得四枚金币之后,教师和学生一起数一数金币,体验接近目标的喜悦,并更加积极地投入下以阶段的学习活动中。
(设计意图:以生活的理念构建起语文教学大课堂,所以我将课堂的语言训练和课外的生活实践结合起来,力求使学生从单一的语文课堂步入广泛的社会语文空间。)
活动六:小鸟送金币
出示小鸟的图片,教师故意做出为难的样子:“小鸟要求我们做什么呀?老师看不懂?”引导学生读懂小鸟的要求并告诉老师,在同学的交流和补充中,学生明白了这个活动是要求我们思考:假如懒狮子听了妈妈的话后,改掉了“懒”的毛病,它会怎样?假如它继续懒下去,离开爸爸妈妈以后,会怎么样呢?然后提醒学生小鸟的表达方法的建议:可以演一演、可以说一说、可以画一画、可以写一写,也可以选择其它方式。让学生先选择喜欢的表达方式,再按照表达方式自由组合,开展讨论后进行汇报。
(设计意图:关注聋生的生命发展,提供多种选择,帮助他们发挥优势素质进行表达和沟通,有效地补偿身体缺陷。学生在亲身参与想象、表演等活动中,语言得到内化,人文精神得到培养,同时提高了社会适应能力。)
活动七:获得成功,体验乐趣。
出示“你已经有足够的金币了,快来看动画片吧!”同学们先一起欢呼积币活动的胜利。跟随两只小狮子一起来到森林小屋中,欣赏动画片《狮子王》。新课结束。
(设计意图:用不通的方式进行激励,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是件快乐的事情。)
[说作业设计]
我为学生准备了三份套餐,让学生自由选择:五星级套餐:1、读课文,背诵课文。2、先说说自己明白了什么,再写下来。3、和好朋友说说自己准备学习哪些生活的本领?怎么学?四星级套餐:1、读课文,背诵课文二、三自然段。2、完成课后练习第一、二题。3、你认为懒狮子会听妈妈的话吗?为什么?三星级套餐:1、用手语流利地、有表情地读课文;2、工整地抄写课文。3、和同学一起表演课文内容,可以加上自己的想象。
(设计意图:兼顾聋生的个体差异,设计不通的课外实践活动给学生自由选择,同时不通的星级奖励又激发学生为更高的目标而奋斗。)
[说板书设计]
本课时,我设计的板书如下:(出示)
1. 两只小狮子
刻苦练功--幸福
依赖懒惰――不幸
(设计意图:随机抓住学生汇报过程中出现的“闪亮点”进行板书,使整节课乱中有序,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文本的重点,起到引领作用。同时,随机板书也作为一种肯定学生探究成果的形式,促进学生进一步探索的热情。)
[说总体特色]
1、快乐学习,重视激励性。通过创设趣味性强的游戏情境,多种方式的激励,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快乐。
2、过程开放,体现探究性。设计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亲身参与读、对话、表演等活动,对文本产生独特的理解。
3、挖掘内涵,注重人文性。通过挖掘课文中的人文精神,在课堂交流、作业设计中陶冶塑造学生的心灵。
4、感悟运用,突出个性化。让学生在个性化的体味语言,多样化地表达,自主选择学习方式的过程中,使课堂成为学生张扬个性的舞台。
聋校说课稿4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全日制聋校语文实验教材第十八册第二单元第三课《生命的意义》,我将从说教材,说学生,说目标,说重点难点,说教法和教学流程这六个方面进行今天的说课。
一、说教材
这篇课文是第二单元的第三课,是选自著名作品《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经典片段,本单元以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为重点训练目的,从抒发对老师热爱感激之情,到表达台湾人民的爱国激情,再到表达对生命价值的理解,而本课正是主人公保尔保尔已经单目失明,退伍后,参加筑路,得了场重病,几乎丧生。病愈后的保尔来公墓看已经逝去的童年伙伴,思考生命的意义。
二、说学生
本文学生学习起来能够感受到当时的凝重氛围,在此前的学习基础上,能基本够领悟本文的`主旨。通过反复的阅读经典语段,还能拉近学生与名著之间的关系,从而喜欢名著,热爱名著。
二、说目标
根据以上我对教材的理解和对学生学情的分析,我将本文的教学目标拟定如下:
1、掌握本课重点字词,背诵重点段。
2、学习本文环境描写对揭示主题、表现人物情感的作用。
3、理解保尔的人生态度,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生命的意义。
四、说重点难点
1、学习本文环境描写对揭示主题、表现人物情感的作用。
2、熟读背诵“人最宝贵的是生命……”。
五、说教法
根据本文的特点,我主要采取的教学方法是朗读法和多媒体运用。
六、说教学
下面是我为这节课设计的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多媒体课件展示身残志坚,与命运抗争的英雄人物:海伦.凯勒、贝多芬......
2、提问学生通过学习这些人的事迹,你有什么想法?学生回答后,引出保尔。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生命的意义》这一课,看看我们应该如何度过自己的一生。板书:7生命的意义
二、介绍作者及作品
三、初读课文,了解文意。
1、学生边听边思考问题:保尔在什么环境中思考了什么?
2、再次自由朗读课文,划出自己最喜欢的部分,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
四、三读课文,赏析文章。
课堂交流:说说喜欢的句子是什么?为什么喜欢这些句子?
2、学生也可能说出环境描写的句子,教师适当点拨:本文最有特色的是地方就是将景与情巧妙的结合在一起,主要写了没有生命力和有生命力两种不同的环境,体现两种不同的气氛:
一种是肃杀的气氛,具体表现在哪些地方?作用是什么?
一种是欣欣向荣,充满生机的。具体表现在哪里,作用是什么?
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进行交流。
五、四读课文,读出启示
1、课文内容比较简短,主人公保尔在去公墓的路上以及在公墓前内心发生了巨大的涟漪,试从课文中找出能表现保尔内心活动的句子,体会保尔的心理变化。
学生找出,并回答。
2、让学生再次朗读文章第七段,能够背诵,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六、领悟性诵读
1.理解:“人,应当赶快生活”这句话。
2.引用俄国思想家别尔嘉耶夫的名言,指出死对生的意义。
“只有死亡的事实才能深刻的提出生命的意义问题。这个世界上,生命之所以有意义,只是因为有死亡。假如在我们的世界里没有死亡,那么生命就会丧失意义。”
3.教师讲述一个关于潘子洁的父母面对生与死考验故事。
七、总结
板书设计生命的意义
人活着为什么人生目标
人应该怎样活着生活方式
聋校说课稿5
教学目标:
1、正确的观察课文插图,能看图找出课文中的语句。
2、理解句子意思,概括出句子主要意思。
3、会用“谁怎么样,把什么轻轻地怎么样”的句式说、写句子。
4、能正确的朗读课文,读出词语之间、句子之间的停顿。
教学重点:理解句子意思。
教学难点:第六句,正确的朗读课文。
教学方法:直观教学法、读书指导法、讲读法、练习法
教具:挂图打字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词语
1、看(听)话写词语。
曹红蹲下去辫子绸带绑踩实
2、用词语说句子。
轻轻地
二、读句子
流畅地朗读,读出词语之间、分句之间的停顿。
1、慢慢读
2、提速读
3、常速读
4、流畅地读
三、讲句子
1、图解句意。看图读句子,把写图意的句子画出来。
(1)看图1、一、二句
(2)看图2、三、四、五句
(3)看图3、六句
想象第七句
2、讲解句意。概括出句子的'主要意思。
(1)、一天,曹红戴着红领巾,背着书包,高高兴兴地上学去。
概括成“四素句”——一天,曹红高高兴兴地上去。
概括成“三素句”——曹红高高兴兴地上学去。
或一天,曹红上学去。
概括成“两素句”——曹红上学去。
(2)、曹红走过玉米地,看见一棵玉米倒在地上。
概括成“五素句”——曹红看见一棵玉米倒在地上。
概括成“四素句”——曹红看见玉米倒在地上。
(3)、她蹲下去,把玉米轻轻地扶起来。
试着概括成“三素句”:
(4)、一松手,玉米又倒下去了。
试着说说句子的主要意思——
(5)、怎么办呢?
(6)她想起辫子上的蝴蝶结,就很快地解下绸带,再扶起玉米,用绸带把它和别的玉米绑在一起,还把玉米根上的土踩结实。
a.看图3,写出写图意的句子:她用绸带把它和别的玉米绑在一起。
b.补充分句(根据图画和句子中带点的词推想):
,
用绸带把它和别的玉米绑在一起,
()。
c.理解每一分句的意思:
她想起辫子上的蝴蝶结。——她想起蝴蝶结。她很快地解下绸带。——她解下绸带。
她扶起玉米。——她扶起玉米。
她用绸带把它和别的玉米绑在一起。——她把玉米绑好。
她把玉米根上的土踩结实。——她把土踩实。
d.理解这句话的意思:
·用下面的连贯动做演示句意。
想起解下扶起用绑踩
·用关联词和动词按先后顺序组成一句话。
关联词动词
想起
↓
就解下
↓
再扶起
↓
用、绑↓
还踩
e.概括出这句话的主要意思:
她把玉米绑好。
(7)、曹红看了看绑好的玉米,理了理辫子,飞快地向学校跑去。概括成四素句:曹红()()()。
概括出每一句话的主要意思。概括成三素句:曹红()(
四、说句子
五、写句子
1、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语。
(1)、曹红上学去。
曹红上学去。
(),曹红()上学去。
(2)、曹红看见玉米倒在地上。
曹红看见()玉米倒在地上。
曹红走过(),看见()玉米倒在地上。
(3)、曹红向学校跑去。
曹红()向学校跑去。
曹红(),()向学校跑去。
2、照样子写句子。
(她)(蹲下去),把(玉米)轻轻地(扶起来)。
()(),把()轻轻地()。
()(),把()轻轻地()。
五、板书
8、上学路上
看见??
扶起来
曹红上学去倒下去向学校跑去
聋校说课稿6
一、说教材。
《火烧云》是全日制聋校实验教材第十四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课文。本组训练重点是“注意积累作文材料”,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作文能力。这篇课文正是落实本组训练项目的典型教材。它描写了晚饭后火烧云从上来到下去的过程中颜色和形状的变化。这情景的描绘,形象生动、语言优美。紧抓这一特点,为达到大纲“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要求,体现语文科“渗透思想教育”的特点,我确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
能力目标:学习仔细观察、运用丰富的想象描写景物变化的写作方法。
思想目标:使学生感受到晚霞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兴趣。
了解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是本课的教学重点。我把课文的重点段(第2-7自然段)作为第二课时的教学内容,在教学中做到以观察训练为重点,培养学生观察力、想象力为主线,切实做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为此,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程序:
二、说程序。
为了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我设计了如下的练习“火烧云上来啦,在霞光的映照下,什么变成了什么?”让学生复述性的说。这个巩固性的练习既不难做,又有点趣味性,无论是优等生还是差生,都有一股跃跃欲试的热情。这样,成功的喜悦便激发起他们继续学下去的欲望,为上课开了一个好头。
接下来,就是学习课文的重点部分:火烧云的颜色和形状。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借助多媒体课件来辅助教学。通过欣赏火烧云的色彩美,不仅可以从中体会出火烧云的色彩“极多”,而且也可以体会出色彩变化“极快”这一特点,从而就可以更加深切的地感受火烧云色彩的变化美。此时,让学生用词语形容火烧云颜色变化的`特点,就能培养学生积累词语的能力。
在引导学生学习火烧云形状的变化时,我通过课件,让学生欣赏马的变化,怎样出现,怎样变化,最后怎样消失,这样,就能形象直观地展示给学生一个变化的画面,从中体会火烧云形状变化上的特点:快。在接下来的狗、狮子的变化中,我让学生来自学,尽可能地让学生自己观察、思考、提问、解疑,从而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最后通过课件的展示,使学生了解到狗、狮子的形态变化,自然而然地找出其中的特点:多。这样,通过直观、形象的多媒体课件,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学生就了熟于心,印象特别深刻。
新授之后,学生必然意犹未尽,我就趁机发问:“《火烧云》学完了,此刻你最想干什么?”待学生说出“想看火烧云”时,我再次利用课件,向学生展示一幅幅绚丽多彩的火烧云图片,使学生再次从图片中体会出火烧云的美,大自然的美,以此激发他们观察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兴趣,为随后的课堂练笔埋下伏笔。
最后的作文练笔题目为《多变的云》,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观察力、想象力,对天空中的云进行描写,这既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也提高了作文水平。
总之,在这一节课的教学中,在深究教材特点的基础上,我千方百计紧扣单元重点训练项目,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和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全程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使教与学达到统一、协调的发展。
聋校说课稿7
说课稿
一、课标解读:
《聋校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聋生的语文学习应提倡在实践、在生活中学习。中高年级,要特别关注借助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意思,提高与他人沟通、交流的能力。《一封信》正是基于此基础而设计的,让学生在与他人进行笔谈交流的过程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笔谈能力、沟通交往能力,体现生活化语文的理念。
聋校语文还要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拓宽聋生的学习和实践空间,逐步提高聋生对语言的感受、理解、积累、运用能力,使聋生能够适应社会生活。 本节课的拓展性资源里,设计了发电子邮件的内容,将信息技术学科与语文学科进行有机整合;给同辈人、给父母、给老师等写信,让学生举一反三,拓展学生笔谈实践的空间,锻炼他们的书面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材分析:
书信是最常用的应用文之一,本节课所用教材包括三部分:
第一部分是一封书信的实例:八年级的亚楠同学在六一儿童节到游乐场游玩之后给妈妈写的一封信。信的内容来自于学生的亲身实践经验,信的组织语言是聋生自己写的,这样的例信内容易于学生理解。
同时对耳聋学生来说,先出示实例,再联系例信学习写信的有关知识,符合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规律,易于接受。
第二部分是有关写信格式的知识以及信封的写法。并附有预习提示,课前印发给学生,人手一份,便于相关知识的学习掌握。
第三部分是习作:教材只是一个依据,一个例子。如何提高聋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笔谈能力、沟通交往能力是我们探索的目标。
学校实行双周休息制,学生平时寄宿在学校,不能及时和父母进行交流;同时受耳聋缺陷的限制,即使是回到家里,他们与父母的交流也存在很大的障碍,不能进行深层次的交流。这次习作正好给他们提供了表达自己心声、和父母交流的机会。
写好信以后,要求学生要把信寄出去,体现了习作训练的实用性;老师以电话的形式和家长取得联系,要求家长给学生回信,让家长、学生以书信的形式进行交流,以提高学生的笔谈水平,增进他们之间的感情交流;家中有电脑的同学给父母发一封电子邮件,让学生将微机课上学到的信息技术操作进行应用,调动学生积极性,进行学科间的有效整合。
三、学情分析:
1.六年级的听障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言交流能力,但由于听力障碍,写作时仍易出现语句不通、意思表达不清的'现象。
2.学生学习本课时主要的障碍点在于掌握书信和信封的书写格式,学会以书信的形式与他人进行沟通交流。
四、教学目标:
1、了解书信的用途,激发学生写信的兴趣。
2、掌握书信和信封的书写格式。
3、学会给父母等亲人、朋友写信,以笔谈的形式与他人进行沟通交流。
教学重点、难点
1、掌握书信和信封的书写格式,
2、学会给父母等亲人、朋友写信。
四、教学设计
环节一:谈话导入
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入手,说说自己平时和异地的亲友交流时采用什么方式,引导学生通过对各种交流方式的比较,让学生明确书信这种交流方式的优势,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环节二:检查预习
结合预习提示,对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检查,通过动手调节卡片顺序,理解书信各部分之间的顺序不可颠倒。
环节三:例信引路,了解格式
1、出示本校高年级的亚楠同学在六一儿童节到游乐场游玩之后给妈妈写的一封信实例,引导学生将例信、课文相对照,分组学习、讨论:1)找出例信中相对应的这五部分的内容
2)结合例信,说说各部分的具体要求是什么?
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
2、集体交流汇学习成果,老师适当予以点拨,引导学生在交流、评价中,理解掌握书信的书写格式以及具体要求。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组织语言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同时在每部分的交流中,都让学生动手调整卡片位置、补充完成板书,同步进行相应的格式练习,让学生对照例信弄懂格式和要求之后,及时动笔练一练相关内容,有助于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接受;讲练结合,便于学生及时巩固,突破难点。
环节四、学习信封的写法
让学生分组讨论,并仿照亚楠的信封,把自己手中的信封填写好。
环节五、总结
对书信的格式、具体要求以及信封的的写法以歌诀的形式进行简单小结,帮助学生梳理学习内容,巩固所学知识。
环节六、巩固练习
习题一是一封不完整的书信,让学生进行补充;
习题二是一封格式有错误的书信,让学生改错,目的是让学生在实际应用中进一步强化对书信格式的掌握。
环节七:拓展应用
结合我校开展的“感恩父母”系列教育活动,让学生给父母写一封信。
要求学生写完后邮寄出去,同时通过电话的形式进行家校联系,让家长收到信后要给孩子写一封回信。让家长、学生以书信的形式进行交流,提高学生的笔谈水平,增进他们之间的感情交流;家中有电脑的同学,给父母发一封电子邮件。让学生将微机课上学到的信息技术操作进行应用,调动学生积极性,进行学科间的有效整合。
聋校说课稿8
技巧:后滚翻
游戏:播种与收获
(一)说教材:
本教材是聋校实验教材五年级的内容,技巧:后滚翻是在学习了前滚翻及后倒翻掌贴肩的基础上学习的,它能提高学生的协调性、柔韧性及空间定向能力,是小学生比较喜欢的内容,也是聋校教学中的考核内容。游戏:播种与收获能发展学生协调、灵敏和准确能力,培养聋生热爱劳动的良好品格。本节课我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为目标,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我注重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给学生提供一个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使他们在练习中,表现出良好的合作精神和较高的学习热情。同时还注重师生的双向交流,发挥体育骨干和小群体的作用,培养他们的合作、创新、实践能力,从而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这两项内容搭配合理,开展起来较容易。
根据教材的特点和《新课标》对本年级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我拟定了下列目标:
1、在技巧后滚翻的学习中,能做到团身紧、滚动圆滑、两手推垫及时有力。
2、游戏中能在快速跑动中准确地进行播种与收获,能深刻体会劳动的辛苦,从而懂得珍惜劳动成果。
3、学生积极参与、情绪饱满能在活动中努力展现自我,并在集体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4、在学习中与他人合作探究来共同完成学习任务,能大胆尝试,并在自主探索学练中获得乐趣。
根据以上的教学目标,我认为本节课的重点是:
1、后滚翻时团身紧、滚动圆滑、两手推垫及时有力。
2、游戏时能在快速跑动中完成收放物品。
(二)说教法学法:
为了实现本课的教学目标,突出重点、分散难点,我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多媒体教学法、演示法、练习法、启发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比赛法等。运用电脑、投影等现代化教学手段,使音、形、景紧密结合,补偿了手语不深不透的缺点,还能将耳聋学生带进直观、生动、多姿的世界,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为了解决长期以来因重认识忽视情感而带来的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不能协同发展的问题,我在教学中注重启发诱导,采用“启发式教学、情境教学法”有效的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
为了学生个性的培养,本节课我采用了收、放结合的方法,“寓教与乐”“寓练与思”,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题作用,给学生自我练习、自我体验、自我评价、自我创造发挥的机会。
在教学中我坚持以学生的心理活动为导线,本节课我以新、奇、多变的内容和具有启发性和鼓励性的语言激发学生想象,开拓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产生一种想一想、试一试、创一创的愿望,因而具有强烈的诱发力。
为了圆满的完成本节课的任务,达到预定目标我准备的场地器材是:电脑、录音机各一台、磁带两盒、挂图1张、小垫子16块、沙包8只、卡片若干张。
(三)说教学程序:
根据以上分析,我打算采用下列教学环节:
1、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2、学习新知,提高兴趣
3、运用游戏,巩固兴趣
4、舞蹈练习,升华兴趣
一、在课的开始部分 ,我巧妙的创设秋游这一舞台情境和富有情趣的游戏情境,我运用情境中的发散情趣、学生出现的情态和内含的情理做诱发物激发学生内在的情趣,引导学生入理的情思,促进学生主动的学练。所以我安排了一场课舞台剧,学生在美丽的小树林里自由的扮演着自己的角色。表演着鸭子走、鸟儿飞、马儿跑、兔儿跳等小动物。通过表演使学生对本节课产生了兴趣。为下面的主要内容作好了铺垫。
二、技巧:后滚翻是本节课的主教材,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我采取了几个小环节
第一步,为了更好的.作好准备活动,我准备了一套节律操,主要是一些辅助性动作。
第二步,出示挂图讲解示范,并强调本节课重点:滚动圆滑,翻掌推垫及时有力。为了补偿手语不深不透的缺点,我又通过多媒体演示及学生的定性分解示范
这样学生又进一步加深了对动作全过程的认识,当他们再次接受指令时,就能够迅速在大脑中形成动作表象。
第三步,学生尝试,在试一试、想一想、练一练中去发现问题,从而想法子来解决问题。
第四步,组织学生学习,层层推进,我根据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采用了程序教学法,从复习后倒团身滚动---在帮助下练习----独立完成后滚翻。在组织指导学生练习时,我启发学生采用各种方法来提高自己的动作质量。
第五步,快乐园,就是给学生一定的空间,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在学生的互相配合进行各种创造性练习,使有差异的学生在学练中也能主动参与,学生都能在快乐园里体验到成功与快乐。为将来走上社会、适应社会打好了心理基础。
三、游戏:播种与收获
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就是说学生要有掌握技能的主观愿望,认知冲突是学练情趣和动机的源泉,也是学生积极参与学练活动的内在心理需求。在游戏教学前,我首先带领同学观察正在收割小麦的田间场景,让学生想象劳动的辛苦,从而教育学生要热爱劳动,爱惜劳动成果。游戏时,教师适时点拨,组织游戏比赛,优美的音乐,天真的笑声,顿时操场上呈现了你播我收的丰收场景。通过形真、情切、意远、理蕴的特点也巧妙的把学生的认知活动与情感活动结合起来,强化了课堂中的主体地位。
四、放松舞蹈:奉献歌
一曲感人的歌,这是心的呼唤、这是爱的奉献、这是人间的春风,在手语歌伴舞的优美乐曲中,使学生高昂的情绪紧张的肌肉得到放松。
以上,就是我对这节课的设计思路敬请各位指教。
谢谢
聋校说课稿9
说课内容:全日制聋校实验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分米、毫米的认识 》
说教材:
1、教材分析:
《分米、毫米的认识》是全日制聋校实验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内容。分米和毫米是通过厘米和米的认识过渡过来的,所以比较容易接受。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认识分米和毫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的观察,探究的学习活动,使学生能认识1毫米和1分米,通过实物测量过程让学生加深对1毫米和1分米的记忆。知道1毫米和1分米有多长。
3、教学重难点:
认识1毫米和1分米。知道有多长。
能准确测量物体的长度。
4、说教法:
A、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和应用的过程
本节课是学生在观察长度的过程中更好的理解有分米和毫米的知识,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树立学生学好数学的愿望和
信心。
B、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
教师引导学生测量实物精确到毫米,从而使学生形成自己对数学知识的应用。
5、教具准备:
三角板、直尺、铅笔、钢笔、带子、钉子
6、说学法:
在学法上,通过学生观察——验证——质疑——解答等手段调动学生积极和主动性,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探究能力和判断能力,从而提高学习兴趣。
7、教学环节:
好的`开始时成功的一半,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新课导入上我利用直接进入主题的方法,问学生:我们学习过那些长度单位?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比厘米更小的单位“毫米”。通过这种方法,学生一目了然。记住了今天的学习内容,并为学习新的知识打开基础。
在探究新知识的环节,先让学生观察1米和1厘米的长度,让学生用手比划出1米和1厘米大约有多长。然后让生数1厘米中有几个小格子,告诉学生着中间的每一个小格子就是1毫米。告诉生
1厘米=10毫米
接着在黑板上画出10厘米的长度,让生把1米分成10份,每一份就是1分米。告诉生
1米=10分米
通过观察、交流、实际操作,很好的突出了教学的重点,突破难点。让学生很好的理解认识1分米和1毫米。
说板书:
好的板书是课堂教学过程的精华,是有关知识要点的“结晶”,围绕本课的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聋校说课稿10
一、教材分析:
《小猴子下山》是全日制聋校实验教材第六册第四单元中的一篇看图学文。写的是小猴子下山看见许多可爱的东西,它扔了这个要那个,结果什么也没有得到故事。这是一篇饶有情趣,发人深省的童话。告诉了学生如果做事没有明确的目的,三心二意,将一事无成的道理。本篇课文配有五幅插图。这五幅插图生 动形象,能根据聋生的生理特点充分发挥插图帮助聋生理解句意,读懂课文内容的作用,把视觉形象与语言文字联系起来,从而利于发展聋生的语言思维和语文能力。
二、学生分析:
1、从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能力体系来分析,三年级的学生有了一定的语言积累和手(口)语表达能力,具有初步的思维理解能力和学习图文结合课文的方法。
2、从年龄结构和心理特点来分析,三年级的学生还处于一个好动的阶段,他们的有意注意维持时间短,只有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师生民主、协作、自主的实践活动激起学生的兴趣,发挥其主动性,学习效率才会提高。
三、教学目标:
依据对教材的分析及新课程标准提出的:“知识与能力、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以及聋生语言发展实际,并结合本班学生已有的基础和认知能力,围绕训练重点,我确立了以下几
个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课文内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能力目标:培养观察能力、自主探究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懂得小猴子见新扔旧的行为是不好的,明白做什么事都要专一才能有所收获的道理。
四、教学重、难点:
本课的关键是必须处理好形象的图和抽象的文字之间的关系,因为只有图文紧密结合了,才能使学生了解小猴子活动的顺序和事物之间的`联系,从而有效的发展学生的语言和思维。
五、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六、说教法、学法
1、教法:结合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依据本课故事性强,画面丰富,结构类似的特点,我主要采取了:(1)图文结合情景教学法。(2)以扶为主扶放教学法。(3)读思结合品读感悟法。
2、学法:与教法相适应,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质疑、探究、感悟、朗读四结合,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发展性和创造性,学会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七、教学活动过程
(一)、激发情趣 导入课文。
这个活动的目的是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以引入下一个环节的活动。首先出示课件,出现一个可爱的小猴子下山的情景,一下子吸
引了学生们的注意 力,然后问:这是谁?你们喜欢吗?谁来描述一下?最后教师小结:你们观察得很仔细,描述得好,可是你们知道吗?这只小猴子今天已经是第二次下山了,它在前 不久的一次下山中,发生了一件非常有趣的故事!你们想知道吗?引出课题,并板书。
(二)、师生协作,自主学习。
这个活动的目的是运用学生已学的方法,根据学习课文的体会,开展讨论,培养学生的独立见解和语言表达能力。具体活动过程中: 首先教师范读课文,让学生找出有几个段,并找出与之相关的图画。再让学生借助拼音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思考(老师出示课件)①、小猴子下山干什么?②、它下山到过哪些地方?看到了什么?心情怎样?它是怎么做的?
然后师生交流,学生分小组讨论第②个问题。最后请各组代表一边看课件,一边回答第②个问题。老师总结同学们的发言,启迪思考:课文二、三、四段与第一段的写法是一样的吗?让学生通过认真读课文归纳出第二、三、四段在写法上与第一段一样,都用了一个 “小猴子( ),走到( ),看见( ),就( )。”的句式来写的。 这时再让学生自主学习第二、三、四段。
最后教师小结:课文的前四段写法一样,所以我们学起来比较轻松,一下子就理解了。又提问:这只小猴子追到兔子了吗? 最后的结果是怎么样的呢?引入学习最后一段。这一段的学习中要让学生通过反复朗读,图文结合明白小猴子最终是一无所获,并让学生找出说明小猴子此时心情难受,却没有办法的一个词?(“只好”)学生找对
后,再启迪思考:小猴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尽量让学生畅所欲言,发表出自己独立的见解,最后再由老师点评、鼓励。
(三)、创设情境,表演课文:
这个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首先教师发言:刚才我们较好地学习了课文,你们谁愿意扮演这 只小猴子,来表演小猴子下山的过程吗?挑选一个学生扮演小猴子,另外的学生可以戴上头饰扮玉米、桃子、西瓜和兔子参与表演。提示学生要注意“高兴”“掰 ”、“扛”、“扔”、“抱”、“追”、“蹦蹦跳跳”、“只好”这些词的动作及表情.学生表演完毕,教师及时总结学生表演情况。
(四)、展开联想,延伸课文:
这个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具体活动过程是:老师问:小猴子空着手回家,在路上它会想些什么呢?也 可以提出“假如你是小猴子会怎么办?”的问题,鼓励学生踊跃发言。另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续编课文,编一个《小猴子第二次下山》的故事,不仅照应了新课开头的引入,还给学生留下了一个很有想像力的作业。这样的作业设计富有弹性,有利于开创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有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
八、板书设计:
板书是教师精心构思的艺术结晶,是学生感知信息的视觉渠道。我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运用了往复式的设计方式,从板书中,学生可以了解到小猴子下山到回家一无所获的全过程,能进一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小猴子下山
小猴子(高兴的)
玉米
桃 做事有始有终,
西瓜
小兔子
小猴子(垂头丧气的) 才有收获!
聋校说课稿11
一、说教材学情
本课是全日制聋校实验教材思想品德第二册的第5课。本课以图片的形式,让学生了解日常生活中讲究卫生有哪些内容,应注意什么,该怎么做,最后点出主题“爱清洁,讲卫生”。课后有练习题,让学生观察图片比一比,看谁做得对,进行行为上的判断。
所教学的对象是一年级新生。由于缺陷的影响,聋生的语言发展相当缓慢,一年级聋生的语言能力相当于二三岁的幼儿的语言,正处于正常儿童的吚呀学语的起步阶段,手语也正学习中,掌握的词汇量有限,几乎没有对问题的分析力,但肢体语言丰富;具有日常生活中洗漱的经历。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我对教材的理解,将目标定为以下几点:
1、体会到讲究个人卫生对身体健康及在与人交往中的重要性。
2、知道表现个人卫生的各种良好习惯。
3、掌握刷牙、洗脸、洗手、洗脚的正确方法。(重点)
4、增强日常生活中讲究个人卫生的意识。(难点)
三、说教学教法
聋儿语言发展的'局限性,使课堂的交流难于互动,呈现出一面倒的现象,需要老师的大量引导。但聋生的肢体语言丰富,这是他们的优势。因此,本课在设计上,采用大量的演示,学生动,老师动,通过演示激发学生学习的乐趣,从中掌握所学的内容。同时,在课堂上充分发挥聋生的视觉优势,采用直观的图片观察,是聋生理解、学习的常用方法之一。
四、说教学过程及设计意图
第一部分:看一看,说一说
老师先引导学生观察图片(一个干净的小孩子,一个脏小孩子),并提出问题,喜欢和哪位小朋友一起玩?再让学生自我评价:今天自己整洁吗?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学生能体会到大家都不喜欢和脏小孩一起玩,喜欢和干净的孩子,让学生在心中产生讲究卫生的重要性。图片观察,适合低年级聋生学习的需要,有利于引入课文内容。自我评价,是让学生学会把目光放到自己身上,在平常中,学生的目光都放到别人的身上,极少关注自己的言行。聋儿的语言能力有限,只要学生做些简单的判断。
第二部分:想一想,做一做
老师逐一创设问题,让学生想想应做些什么,再从学生的回答中点出要学习的内容,并请学生上台演示自己平时是如何做,师生点评后,老师讲解正确的方法,最后全班演示。
设计意图:问题的设计以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让学生在实际生活的情境中去学会正确的方法,能运用到往后的生活中。采用问答的方法,是为了增强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启发思维。聋生的抽象思维差,经常做这样的练习有助于他们对语言的掌握。演示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乐趣,表现力强是这年龄阶段的特点之一,充分利用,不仅活跃课堂氛围,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第三部分:看一看,评一评
出示图片,让学生判断对错。
设计意图:检验学生对日常卫生表现的辨别能力,同时让学生明确明白哪些行为是对的,哪些是不对的。看图判断对错是聋教学常用手法之一,适合学生的特点。
第四部分:读一读,记一记
对全堂课内容进行简单的小结,出示课题并板写。
设计意图:让学生清楚地明白了“讲究卫生”是个什么样的概念,放在课后点题,是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及特点而定的。
五、说反思
这堂是根据学生的实际程度设计的一堂简单明了的课,学生大多掌握了本课的重点内容,能明白个人卫生的重要性。但在教学设计上还是有很多环节没考虑周详。本课堂用演示的方法让学生掌握知识,但毕竟不够真切,如能在洗手、洗脸环节,让学生真正操作,真正放盆水让他们洗,那学生获得的体验一定更真实,印象更深。再者,老师的手语语言有待斟酌,使用什么样的句子,如何打出这个句子的手语可以让学生更快更容易地明白,来减少课上老师重复的语言。课堂细节上处理不够恰当,如提问的方式,集体提问,个人提问要分清;对少数学生的关注不够,课堂节奏过急促,小结部分过于仓促等等。
通过这节课,我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处,日后需要学习的地方还有很多,尤其是教学方法设计,哪种方法更适合学生,哪种方法更能切中学习的内容,这些都要我再下功夫去学习,钻研。
聋校说课稿12
一、说教材
我说课的内容是聋校数学实验教材第二册88页的内容——图形应用题。图形应用题是学生今后学习应用题的基础,从整个知识体系来看,它是应用题教学的开始,是向文字应用题过渡的桥梁。由于一年级听障学生识字不多,阅读和书写都比较困难,教材在编排上将图形应用题自始至终贯穿在20以内加减法的学习中,以逐步渗透应用题的基本结构,为今后学习文字应用题打下基础。但我们使用的这套教材编写于19xx年,距今已有xx年,无论是编写理念与指导思想,还是编写模式等方面,已经根不上时代的步伐,与新课程目标不匹配,内容呈现陈旧。如果只是按照教参要求:“学生能够根据教师的叙述,列式计算”,100%的学生不存在问题。这样只能是完成了知识与技能的训练,根本谈不上知识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的统一,更谈不上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合作交往能力的发展。因此,本节课我根据学生的实际和内在需要出发,将教材进行组织、加工和处理,用情境反映、数学问题,将所学知识同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在生活中去发现数学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发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说学情
听障儿童由于听力受损,听觉功能差 ,使他们的语言能力失去了稳定发展的基础,导致他们语言发展迟缓,表达能力差,词汇贫乏。语言上的缺陷与障碍最终又影响了他们思维能力的发展,学习应用题对他们来说比较困难。根据学生数学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的情况,将本班学生分为三层:A类、B类()、C类()。根据已有的学习经验,在教材和老师为他们提供适合他们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的情境和生活实际中,A类学生具有初步的从数学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的意识,B类学生能在教师的引导下从数学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C类学生能够借助情境理解条件和问题完备的应用题并进行计算。
三、说目标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所以本节课的目标确定为:知识目标:A类学生能够在具体情景中捕捉数学信息,懂得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并能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B类学生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具体的情景中捕捉数学信息,懂得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并能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C类学生初步懂得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并能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能力目标:经历叙述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培养学生的数感和初步应用数学的意识。发展学生的语言,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态度以及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初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能从生活情境中发现数学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教学难点:能从生活情境中发现数学信息、提出问题。
四、说教学方法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主要采取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积极思考、主动表达的学习方式来教会他们学习。《数学课程标准》倡导:数学教学要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教师要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创设逼真的情境,化枯燥为生动,化抽象为具体,在动态的情境中,呈现一幅幅现实情境。采用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由“扶——半扶半放——放”的原则,让学生从信息中提出数学问题,解决问题,逐步感知解决一个问题应该具备的条件,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从而获得数学知识和广泛的活动经验。我主要采用情境教学法和交际法:让学生之间互相描述自己观察所得,并与同伴进行交流。
五、说教学流程
本节课的教学,我按照“谈话激趣,引入新课;创设情境,解决问题;课堂总结,拓展延伸”三个环节进行的。
(一)谈话激趣,引入新课。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这一环节我首先出示学生的数学日记和一些生活中用数学的生动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数学是有用的;然后通过亲切的谈话形式引入,通过生活中引人入胜的问题情境,自然过渡到本课学习的课题,为全课的教学创造良好的开端。本环节预计用时5分钟。
(二)创设情境,解决问题。这一环节是这节教学的核心部分,在这个过程中,以学生为教学的主体,通过三层教学突出教学重难点“自己获取信息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本环节预计用时25分钟。
1.第一层的教学:让学生根据已知信息和问题列出算式,理清解题思路,理解意义进行计算,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2.第二层的教学:在数学学习中,提出一个数学问题比什么都重要。
本层教学采取半扶半放的方式,教师适当点拨,让学生通过交流,根据题中的信息、数据提出问题,理解意义并解决问题。
3.第三层的教学:在学生已有前两题的学习经验的基础上,完全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用交流的方式,由学生自己收集背景材料中的数学信息,自己根据信息提出问题,并独立解决。为学生提供一个充分交流、尝试、解决问题的机会。这样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为学生提供更多展示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解决策略的机会,真正实现不同的人在数学学习中获得不同的发展。
(三)课堂总结,拓展延伸。其实生活中数学问题随处可见,学好了数学我们就能很好地解决一些问题了,(评价学习过程中学时的表现)课后希望同学们把你生活中观察到的数学问题写在日记本上。本环节预计用时3分钟。
六、说作业布置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将作业分成三层:
1.教材89页1、2、3(A、B、C类学生全做)
2.数学日记A类学生把你生活中观察到的数学问题写在日记本上。 B类学生写一个购物的数学问题。 C类学生把今天上课说过的句子写下来。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图形应用题——生活中的数学
知识目标:A类学生能够在具体情景中捕捉数学信息,懂得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并能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B类学生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具体的情景中捕捉数学信息,懂得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并能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C类学生初步懂得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并能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能力目标:经历叙述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培养学生的数感和初步应用数学的意识。发展学生的语言,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态度以及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初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能从生活情境中发现数学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能从生活情境中发现数学信息、提出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引入新课。
(一)出示学生日记:“昨天晚上,我看到天空中左边有5颗闪闪的星星,右边有7颗闪闪的星星,中间有6颗闪闪的星星。一共有5+7+6=18颗闪闪的星星。”谈话:这是魏同学的数学日记,他把生活中看到的用数学的形式记录下来。生活中有很多时候用到数学。
(二)出示一些生活中用数学的情境。谈话:今天我们一起用数学知识解决一些生活中的问题。
【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用自己书写的日记、生动的生活图片,亲切谈话形式引入,通过生活中引人入胜的问题情境,自然过渡到本课学习的课题,为全课的教学创造良好的开端。让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数学是有用的。】
二、创设情境,解决问题。
(一)课件出示情境图1
1.引导B类学生说出“5个同学跑步”、“7个同学玩游戏”,教师问:操场上一共有几个学生?
2.C类学生列出算式并计算。并说一说算式中的5表示什么?7表示什么?12表示什么?
3.A类学生说一说为什么用加法计算,教师根据学生说的出示图形。
【引导学生根据已知信息和问题列出算式,理清解题思路,理解意义进行计算,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教师实物演示
1.看教师演示,你知道了什么?你能提出什么样的问题?A类学生把看到的和想到问题写下来后三人互相交流。B类学生互相说一说。教师引导C类学生说出:“桌子上有7支铅笔,又放了4支”,并引导说出“一共有几支?”。
2.全班交流,C类学生说出算式,并说出算式中7表示什么?4表示什么?11表示什么?B类学生说一说为什么用加法;A类学生说一说还可以提出怎样的问题?
【在数学学习中,提出一个数学问题比什么都重要。采取半扶半放的方式,教师适当点拨,让学生通过交流,根据题中的信息、数据提出问题,理解意义并解决问题。】
(三)谈话:同学去过超市买过东西吗?课件出示情境图2,请你选择你要买的商品,然后编一道应用题。分组互相说一说,教师指导C类学生。然后全部交流,请A、B、C类学生各一生交流。
【在学生已有前两题的学习经验的基础上,完全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用交流的方式,自己收集背景材料中的数学信息,自己根据信息提出问题,并独立解决。为学生提供一个充分交流、尝试、解决问题的机会。这样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为学生提供更多展示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解决策略的机会,真正实现不同的人在数学学习中获得不同的发展。】
三、课堂总结,拓展延伸。
其实生活中数学问题随处可见,学好了数学我们就能很好地解决一些问题了,(评价学习过程中学时的表现)课后希望同学们把你生活中观察到的数学问题写在日记本上。
四、作业布置
1.教材89页1、2、3
2.数学日记A类学生把你生活中观察到的数学问题写在日记本上。 B类学生写一个购物的数学问题。 C类学生把今天上课说过的句子写下来。
聋校说课稿13
王晨 说课,对于这个名词界人士都不会陌生,十几年前在正常学校就已经展开,但近些年来说课才真正成为聋校教研活动中的一种形式,因为还很陌生,所以很多聋校的老师并不知道该如何说课,更多的时候是照搬正常学校的模式。的确从形式上模仿相对容易,比如说课的仪态、语言表达等,但说课的精髓在于陈述其设计及这样进行设计的理论依据。在聋校,面临的教育对象不同,盲目照搬,因而缺乏聋校的特色。笔者有幸参加了省、市特殊教育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在赛前培训中得到一些聋教育专家的指导,对于说课有了较深的理解。因为一直从事聋校语文教学,所以我主要从语文学科的角度来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了解说课的内涵
所谓说课,就是让教师根据教学大纲、教学理论,对教材内容、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过程等方面的内容进行全面的设计与阐述,不仅要层次清晰地说明这节课怎样教,而且要简练精辟地揭示这节课为什么要这样教,然后由评委评说,提出改进意见,再由授课教师修改,完善其教学设计的教研形式。对说课有了明确的认识,才能做好准备。对于聋校的语文教师,就要熟悉相关教材,钻研《全日制聋校语文教学大纲》、《全日制聋校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草稿)》、聋教育学、聋心理学以及与聋校语文学科教学相关的理论书籍。有了这样的铺垫,才能动手撰写说课稿。下面我将以全日制聋校实验教材第九册的第12课《不该粗心大意 》第二课时说课为例,谈谈自己设计的说课方案。
二、撰写说课的方案
1、导语
很多老师上来就开始说教材,虽然未尝不可,但总显得平淡。根据课文的主要内容,运用或蕴含哲理或优美动情或设置疑问的语句引入,拟定一个说课的题目,不仅能让听者耳目一新,也能让不熟悉教材的听者对说课内容有初步的了解,一举两得。 例如这节课的导语我是这样阐述的:“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在自己的人生旅途中都有可能会犯下大大小小的错误,面对这些错误,我们该如何对待呢?学习《不该粗心大意》一文,可以让学生从中受益。今天我说课的题目就是《正视错误 学会反思》
2、正文
(1)说教材
说明题目,课文是在哪个版本教材的第几册、第几课,本课的内容、体裁是什么,教材在编写上有什么意图和特点,特别要注意挖掘教材中隐含的思想感情。说教材内容时不必面面俱到,这是因教材而定的。
(2)说大纲
根据《全日制聋校语文教学大纲》及新课标对不同年段提出的要求,看看本篇课文处于哪个年段,从而确定聋生所要掌握的程度。 如这篇课文处于中年级段,因此可以这样说:
在聋校语文教学中,中年级语文教学担负着承上启下的任务。因此,根据《全日制聋校语文教学大纲》及新课标对本年段提出的要求,本节课强化段的训练、读写并举,让学生能正确、有表情地朗读课文,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3)说学生
聋生和正常的孩子一样,随着年龄的增长,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逐步增强。但是因为他们的生理缺陷,使得他们在感知、注意、记忆、想象等方面具有特殊性,所以要结合聋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来阐述。
如:本年段的聋生通过一定的语文阅读训练,已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但由于聋生的听力障碍,使他们在感知上缺乏完整性,有意注意时间短,抽象思维发展缓慢,概括分析的能力较差,为此结合聋生的生理及心理特点,因此课堂教学中需要尽可能调动聋生的多种感官,激发兴趣,将直观形象与语言有机的结合,关注学生的亲身体验。
(4)说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包括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说好教学目标,要科学地制定教学目标,使目标体现大纲的要求,反映教材特点,符合学情。例如本节课我制定的目标:
知识和能力:
1、正确、有表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本文运用多种描写手段来刻画人物的方法。
3、培养学生边读边思、边读边想,体验感悟的能力。
过程和方法:
让学生通过老师的引导,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经历学习过程,逐步提高朗读、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师生充分对话,将德育融入到课文的学习中去,让学生懂得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应该一丝不苟、认认真真,培养严谨的学习态度。
(5)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是从教材本身来说,需要学生掌握的要点;难点则是从学生的学习来说,可能是学生学习比较困难的地方。把握重点、突破难点,才能让学生有所得。
如本文运用了多种描写手段刻画人物的心理,因而本课的重点是引导学生找出文中对罗玲动作、语言、心理等描写朗读品味。
难点是通过理解重点语句“她再也没有心思去欣赏卷子上的分数,只是后悔自己太粗心大意了”,领悟学习应该一丝不苟的道理。
(6)说教法、学法
教法和学法可以分别叙述,也可以合在一起说明,教法还可以穿插在教学过程中说。因为在阐述教学流程的时候需要理论依据,所以这里可以简单介绍一下。
例如:本节课选用的教法——情境教学法、体验教学法、朗读感悟法、合作探究法 学法——新课标中提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老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本课注重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教师搀、扶、放结合,引导学生互相合作,让学生能够在学习课文,发展语文能力的同时,全面提升语文素养。
(7)说教学准备
比如课前准备了 ——图片、放大教材、多媒体等辅助教学。
(8)说教学流程
教学过程是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自然也是说课的.中心环节。在这个过程中,要说明教学过程的具体安排,其中包括新课的导入、展开,小组活动,作业如何布置,板书设计等。要说明这样安排和设计的理论依据;说明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和聋生的学如何安排和有机结合;说明本课教学过程中应如何体现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具的运用、聋生学习方法的指导,聋生思维活动的落实,如何采取各种措施,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手段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以及如何实现前面提出的各项教学目标等。
例如在这节课中我设计了六个环节: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以学生中的事例导入,采用谈话的方式揭题:
请在上次考试中获得98高分的某同学走到讲桌前,和他聊聊考试心得。根据谈话的深入来揭示不该粗心大意的课题。
设计理念: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以学生生活中的实例,贴近他们的生活,充分调动他们的生活积累,学生思维极为活跃,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教学也因为学生的积极参与,进入了积极的状态。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利用多媒体出示大字课文,领读课文,帮助正音,正确朗读课文
2、学生自读课文,张贴与课文内容相称的图片,边读边思考:
(1)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2)读了有什么样的感受?
3、学生畅谈自己的感受(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理念: 由于听障孩子已错过了语言发展的关键期,要依文学语,文语并进,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进行语言训练,强化记忆,积累语言,培养语感,从而发展学生的思维。对于聋生来说,他们是靠视觉形象去认识世界的,因而我结合课文内容,制作大字的电子课文,图文并茂,给学生直观的感受。
(三)细读课文,促进感知
1、引导学生按照表格中的内容:划出文中有关罗玲的动作、语言、心理描写的语句 在这个环节中,考虑学生对题目理解能力欠缺,引导学生从“怎么做、怎么说、怎么想”,分四个小组来讨论完成。
理念:进行分组讨论,实践新课标所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从而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
2、每个小组派一个代表来展示讨论的成果。根据学生回答的内容及时朗读课文中相关的段落,结合图片和电子课文,明确关键词。
理念:活动中注重对学生朗读的训练,朗读是理解的基础,能使聋生具有理解语言文字的能力,从而将学生的情感移入课文描写的对象上,从而使已激起的情感深化。同时进行图文对应教学进行想象力的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朗读重点语句。
“她再也没有心思去欣赏卷子上的分数,只是后悔自己太粗心大意了。”
设疑:为什么她再也没有心思去欣赏呢?联系上下文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理念:立足文本,通过质疑,引导学生对课文的进一步挖掘,实践“依文学语”的指导思想。通过人物心理的转变,理解应该一丝不苟地学习。从而触动学生,培养他们严谨的求学态度。
(四)回归课文,朗读升华
再次有表情朗读课文,结合图片、课件,全面感受课文所要表达的主题。
理念:表情朗读可以表达出学生的情感,反复品读欣赏,图文对照。走进课文,仿佛罗玲就是自己,联系自己对学习的态度,体验感悟,从而加深了学生对课文语言文字的品味,而且促进了学生对词汇的积累和内化。
(五)巩固练习,积累语言
结合课文中的图片,让学生看图说话
理念: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在背诵相关段落的基础上,适当展开想象,灵活运用多种描写手法,锻炼口语或手语的语言表达能力
(六)拓展延伸 ,学以致用
想想自己是否有这样的经历,课后运用文中所用的描写手法写出自己的感受,完成一个片断。
理念:对于聋生要读写并举,学以致用,掌握文中所用的描写手法,提高他们的书面语表达能力。
最后对形成的板书简要介绍一下,使其说课条理清晰。
3、结语
对整个说课进行一个总结,注意语言的精练,首尾呼应,有始有终。
例如本节课的结语:
课堂是教师与学生互动的空间,激发学生的兴趣,挖掘他们内在的潜能,发现他们的存在的问题,教会他们如何正确面对错误,学会反思自己的行为,远比传授知识更重要。
总之,说好一节课并不容易,作为从事特殊教育的教师,只有提高专业技能水平,提升自身修养,才能无愧于这份光荣的事业。
参考书目:
1、《全日制聋校语文教学大纲》
2、《全日制聋校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草稿)》
3、《听觉障碍儿童的心理与教育》 张宁生
4、《聋校语文教学法》 季佩玉 黄昭鸣
通讯地址: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县振兴办事处杏林小区7号楼二单元502 邮编:25
电话:xxx
工作单位: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县特殊教育学校
聋校说课稿14
一、说教材
拼音教材《b、p、m、f》是汉语拼音第二单元。本单元包括四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声母《b、p、m、f》和呼读音。每个声母配有两幅图,一幅是发音器官图,一幅是指示图。第二部分是拼音练习。这部分包括三项内容:一是:b、p、m、f分别和单韵母相拼,用以教学拼音方法和音节的四声;二是学习拼读音节bǐ、pá、mǎ、fǔ,借助图画理解音节的意义;三是以射线的形式出现的b、p、m、f与单韵母的拼音练习。
第三部分是b、p、m、f的书写教材。
二、说教学目标
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1、学会声母b的发音部位及方法;
2、学会声母b的指式;
3、学会用两拼法拼读音节,理解音节配图;
4、掌握书写格式,会默写本课得声母;
三、说教学重点
1、本课重点是学会b的发音部位和方法、指式和写法,掌握书写格式;理解音节配图的意义。
四、说教学难点
本课的教学难点是掌握b的发音部位和方法。
五、说教具
本课教学准备:教学PPT,情境图,音节图, bpmf字母卡片,以及拼音动画,拼音描红本。
六、说教法、学法
1、直接导入: 低年级聋童由于不懂手语,积累少,理解能力弱,在教学中直接导入,能使学生更快更好的进入课堂,集中注意力。
2、练习发音及指式:聋童学习汉语拼音,大多数是从形象记忆中得来的,相对来说指式的.学习要比口型发音的学习简单的多。对于刚入学的儿童来说,汉语拼音字母标识的语音,其实是在儿童口语中也是经常出现的,儿童听不到,就从其他方面来间接教学,比如摸、看、模仿。因此,教学中,利用情境图,以及动画教学,教师在教读时可将学生的手放在教师的身体部位来感知学习。
3、多练多提问:利用拼音描红本,以及练习本,让学生多练习,加强形象记忆,在课堂中,利用图片加深对拼读音节的记忆。教师对学生多提问,逐个书写、拼读,做到每个学生都能进行个别教学。
七、说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二)、学习新内容。
1、学习声母b的发音和指式。
2、学习声母b及其他韵母的拼读,及四声。
3、学习声母b的书写。
(三)巩固练习。
1、认读拼音卡片。
2、拼读声母b与其他韵母的拼读。
(四)、布置作业。
八、说板书设计:
b
bō bó bǒ b?
这样的板书清楚、明了,学生一目了然,易懂。
聋校说课稿15
各位老师:大家好。
我说课的课题是《小碎步练习》
一、说教材
我首先对教材进行一些分析:本节教材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全日制聋校实验教材律动第一册舞蹈部分第四课的内容,它是在前面已经学习了正步、兰花指的基础上教学的,它将为后面的儿童舞蹈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说学生
参与本堂课学习的是本校的三年级学生,一共5名学生,其中有3名学生单耳佩戴助听器,能够基本听懂口语并进行较简单的口语表达;一名为未佩戴助听器的学生,残余听力很少,基本上依赖手语进行表达;一名听力正常的ruo智儿童,有基本表达意愿和听懂日常用语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
根据以上分析,考虑听障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心理年龄特征,我将教学目标制定为:
1、通过直观的图片、视频和教师的演示,熟练掌握小碎步的基本要领。
2、能完整流畅的完成小碎步练习配乐舞蹈的内容。
3、引导学生从现实体验,激发听障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会在舞蹈中的配合,培养学生肢体语言的美感和艺术表现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
根据以上目标,我确定本节课的重点是小碎步的基本要领;小碎步练习配乐舞蹈的内容。
难点是学会在舞蹈中的配合,加强身体协调能力和舞蹈动作、表情的美感。
五、教法、学法
为了讲清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这里再从教法、学法两方面谈一谈。
教法:我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动性的原则,根据听障儿童的'心理发展规律,采用观察、模仿、游戏这样参与度较高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模仿学习和共同游戏中巩固“小碎步练习”的知识,学会在舞蹈中互相配合。 学法:引导学生用动手实践、模仿学习、合作游戏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模仿过程中掌握本课知识,在参与游戏中强化本课知识,提高团队合作的能力。
六、教学过程
下面说一说本堂课的教学过程:
1、语训
语训是听障儿童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以发展儿童口语表达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为目的。这里进行“这节是什么课?我们在哪里
上课?律动课上我们学习什么?你们喜欢律动课吗?”四个问答句的训练,达到学生理解并会说的目的,同时加深了学生对律动课的认识。
2、准备活动
这儿是律动课的基础环节,主要是活动学生的基本部位,防止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拉伤。按教师喊拍的节奏进行头、肩、腕、腰、腿、脚部的基本活动,使听障学生对节奏的感知得到锻炼。
3、复习、导入
复习前面所学的正步和兰花指,为本堂课所学的内容埋下伏笔,用已经掌握的知识帮助新知识的学习。导入使学生明确本堂课的学习任务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的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
4、新授课
(1) 小碎步的基本要领
这部分的学习我采用教师讲解示范,学生观察图片和模仿教师的方法进行教学,在观察图片时有了初步印象,然后通过教师的讲解示范掌握小碎步的基本要领。“像不像小鸟在飞”让学生联想记忆,同时引出接下来的游戏活动。
(2) 小碎步练习
我采用配乐游戏的方法进行这部分的教学活动。“小鸟飞”这个生动有趣的律动组合游戏,不仅能对前面所学的小碎步进行强化练习,同时,能够在游戏中培养学生的集体合作能力、身体的协调能力及音乐的表现能力,在轻松、愉快的游戏中达成教学目标。
5、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引导学生说出并演示学到的舞蹈知识,还有情感体验。
这个环节使学生回想了本堂教学的主要内容,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记忆。
七、板书设计
最后是我的板书设计,我采用能使学生一目了然的动作分解图来呈现本堂课的主要内容“小碎步的基本要领”,简单直观便于学生理解和模仿学习。
小碎步练习
一、基本要领:正步站立,两脚脚跟抬起,用前脚掌着地,两脚快速小步均匀地交替向前(或向任意方向)移动,膝部放松。
二、动作分解:
三、游戏“小鸟飞”
第五篇:聋校初中数学课程标准学习感悟
聋校数学课程标准学习感悟
初中组
根据学校的要求与聋生发展的需要,我们组的数学教师认真的对聋校新课标进行了学习与讨论研究。结合课标我们想了很多办法,下了一翻苦心,经过努力,也有了一些收获。现在就我们的一些收获与想法以及存在的不足和老师们进行一个简单的交流。
一、重视创设问题情境教学
使用普校教材在教学中,教师更应该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生动有趣的数学问题、情境开展数学教学。因为我们的学生有耳不能听,有口不能说,所以创设适合聋生的情境来进行教学让学生更容易接受所学习的知识。
例如:在教学负数时,我们通过认识生活中常见的温度计刻度来认识负数,同学们轻松的掌握了负数及其性质(正数大于负数,0大于负数)。
二、提高课堂效率、教会学生学习方法。
在现在的教学中还有很多老师的讲课模式采用老方法,沿用满堂灌的形式,认为聋孩子抽象思维能力差,学习能力低,所以在平时讲课中就依教师讲为主,不管学生懂不懂反正我告诉你方法了,你就按这个做就行。从而忽视了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的培养,及概括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养成了没有老师讲课和指导,就不知如何去学习的效果。我们觉得这种教学的方法不是教学,这是一种复制。你给了学生一种模版学生就复制,不给学生模版学生就抓瞎。那么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我们也正在研究、摸索中。现分享研究过程中的一点小体会。学习的第一步就得学会思考,比如在解决数学问题时,读了教材上的问题后,学生形成了怎么的问题印象?他是将之做为怎么的问题来认识的?这些是决定性的。这种思考的能力恰恰是我们的学生所缺少。我们举个例子来说吧,(你读完题之后知道了哪些信息?要解决什么问题?这是属于哪一类的问题?这类问题用什么样的方法来解决呢?
1、一块布,做上衣用去7/10米,做裤子用去1/10米,做裤子比做上衣少用多少米?
2、两棵小树,第一棵高9/10米,第二棵高8/10米。哪一棵高?高出多少米?以上两题都是一类问题,都是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或少多少的问题,如果学生有了归类的意识,那么这个题无论怎样变,学生都能解决,就不会出现同样的题稍加变动就不会了)思考问题解决了,归纳概括能力也会随之形成。那么这种学习习惯的养成是需要贯穿我们教学的始终的。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引领和引导学生,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上课也不会感到很累。
三、让学生多做不同类型的练习题
因为聋孩子的自身缺陷,使他们的知识面较窄,与外界交流也有很大的障碍。所以造成他们学习数学知识有很大的局限性。因此平时应该让聋生多做练习,大量做不同类型的题,来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同时也扩大他们的知识面,我们常说:熟能生巧。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四、教学中要重视个体差异 我们每个孩子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与众不同,他们都是不同的个体,所以在教学中要进行个别化教育,制订适合其发展需要的学习目标,整合适合不同学生特点的教育资源,采取多元的有效的沟通手段和教学方式,积极实施个别化教育,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个体需要与发展。例如:我班李丽同学基础差,很难跟上教学进度。针对这种情况,只能让他掌握一些基础的内容。这就是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不同,有针对性的对他们进行教学,使他们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五、存在的困惑与问题
我们初中的数学,一直以来都是七年级和八年级学习聋校教材,学生到九年级所使用的教材则由聋校教材换成普校教材。聋校教材内容相对简单。而普校教材不仅容量大,而且难度大,灵活性强。所以教学难度大。
我们在研究新课标的时候发现,对于初中数学的很多教学内容进行了调整,主要有坐标、函数、方程与不等式、统计与概率,他们分别分布在原来的普校教材的七、八、九的教材上,如果全讲,一方面孩子的接授能力有限,另一方面课时又少,从而没有练习的时间,所学的知识得不到有效的巩固。
那么我们能否为了保证教学质量而对初中数学的教学内容进行压缩与调整呢。有句俗语,贪多嚼不烂。我们很多老师都有这样的体会,那就是每一个学生都有不同的性格与智力水平,怎样让我们的学生都能够喜欢数学,学会数学,用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是我们一直以来思索的问题,我们的教学也是按照这个标准来要求自己的,但是如果太过繁重的教学内容,会让学生疲惫,达不到好的学习效果,学生就会缺乏学习兴趣,拒数学与千里之外。所以,这种调整是建立在学校与学生的合理发展上的,也是为了更好的为学生服务,将学生的基础打好,培养他们的数学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的数学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