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历史课堂教学设疑策略研究(精选五篇)

时间:2019-05-15 13:29:2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学历史课堂教学设疑策略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学历史课堂教学设疑策略研究》。

第一篇:中学历史课堂教学设疑策略研究

中学历史课堂教学设疑策略研究

2004-02-27来源:吴爱民

【内容提要】 从多方位、多角度培养学生自主性学习,是当今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个方向,历史课堂设疑教学是贯彻这一精神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试对历史课堂设疑的理论依据、途径和原则进行分析研究,结合教学实践,探讨历史课堂设疑的科学策略。

【关键词】 课堂教学 设疑 理论依据 原则 途径

一、中学历史课堂教学设疑的理论依据

历史课堂教学设疑的基本目的,就是通过设疑对学生进行知识整合,从而培养学

生的灵活思维、创新思维、批判思维,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认识、理解和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一直以来,课堂设疑在教学实践中被广泛运用,是一种比较传统的教学手段之一;在教学改革的今天,课堂设疑仍然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教学手段。科学的课堂设疑,固然来源于课堂教学实践并经受其检验,但又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指导。课堂教学设疑,有其深刻的理论依据。

首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建构主义者认为,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知识建构的主动者,而不是知识的被动接收者和被填灌的对象。教师与学生、教与学构成课堂教学矛盾的辩证统一体。课堂教学设疑,正是解决这一矛盾,促使其达到辩证统一的良好手段。教师对问题恰当设疑,充分调动学生主动、积极、自觉思维的内部因素,恰当调节教学节奏,活跃教学气氛,丰富教学内容,生动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因此,相关的教育学理论,是课堂设疑的重要理论依据。

其次,教师的重要责任是要让学生无疑而生疑,有疑而思疑,思疑而解疑,解疑而心悦。亚里士多德说过:“思维由惊奇和问题开始。”设疑是激发学习动机、启迪求知欲望、点燃智慧火花、追求真知灼识的重要教学手段,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疑为思之始”,有疑才会有思考,才会有探究,才会有钻研,才会有对真理追求孜孜不倦的意志和毅力。因此,相关的心理学理论,又为课堂设疑提供了理论依据。

再次,是中学历史教学对能力培养的要求。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在集中、求同思维的基础上进行发散和求异思维,启发鼓励学生从静态历史时空到动态历史时空的历史时空结构体系方面去把握;从历史的哲学思考,如人与自然、意识与物质、人的自身发展、社会历史发展及其规律等方面深入思考,提出疑难问题和不同见解,可以使他们视野扩大,思维开阔,学得更积极主动和富有成效。

二、中学历史课堂教学设疑的有效途径

1、课堂伊始设疑,引导学生进入课堂情景

课堂伊始设疑,是最佳的新课导入方法之一。一节课的头几分种,是学生注意力

最容易集中、求知欲和好奇心最强烈的时段。授课伊始,教师如果能抓住契机,创造疑境,设置悬念,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由疑到思,尽快使学生融入课堂。这样,既节省了时间,又提高了课堂实效。

讲述“唐朝衰落”一节时,教师先请学生阅读清代史学家赵翼的一段话:“开元之始,几于家给人足,而一杨贵妃足以败之。”然后引导学生理解材料的意思,由此设疑:这一观点正确吗?我们应该用哪些史实为杨贵妃洗清这历史不白之冤?唐朝衰落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这种设疑无疑起到投石激浪的作用,使学生求知欲徒然而生,学习的积极性被轻而易举调动起来,为教师讲述新课创造了有利的教学情景。又如,上中国古代史选修“元代统一”时,引用罗贯中《三国演义》的开场白——“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此句一出,学生沸腾!罗贯中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文学家,他的《三国演义》几乎家喻户晓,他提出的“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理论又与中国历代分裂与统一貌似,因此在对罗贯中这段话的认识上,分歧很大。但同学们大多停留在“对”或“错”的浅层次判断上,对在哪里?为什么错?说

不出所以然。但因为有了罗贯中的这段话,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了,学生的求知欲被撩拨起来了。然后提问学生: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看,这段话最大的错误在哪里?接着,依次引导学生思考以下三个问题:1)到元代统一,历史上哪些时期是分裂的、哪些朝代实现了统一?

2)历史上的分裂与统一,整体哪个时期更长?3)历史上每后一次统一与前几次统一之间相对比,有何内在联系?通过提问1)、2),搞清统一是中国历史的主流、趋势;通过问题3),弄清历史发展的螺旋式上升和波浪式渐进的趋势和规律。

导入设疑要力求设疑方式有新颖性,教师要尽量打破传统的“是什么”“为什么”等设疑方式。新颖的设问能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促使其积极投入、自觉参与到课堂的全程活动中,如饥似渴地汲取新知识。相反,授课伊始如果教师不游刃有余地把握好课堂或设疑不当,不仅浪费新课伊始这段黄金时间,其负面影响还会波及、漫延到整节课。

例如讲述“英国率先开始工业革命的原因”这一知识点有两种设疑:一是“英国率先开始工业革命的背景和条件是什么?”二是“欧洲的资本主义萌芽首先在意大利产生,但为什么工业革命却最早从英国开始呢?”前一种提问式的设疑往往使学生感到厌烦,而后一种提问则使学生好奇心油然而生,主动投入思考。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我们也可以利用对联等中国民间喜闻乐见形式导入新课,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集体好奇,集中学生注意力。我在上佛教文化时,用现代教育设备给学生展示“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笑口常开笑天下可笑之人”的一幅对联。这是一幅江南寺院常见的描写弥勒佛的对联,反映了我国古代佛教文化现象,从一个侧面体现了我国古代佛教文化的发展历史。以此为切入口,开门见山地通过几个提问作过渡,导入新课:“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那么它何时传入中国?怎样兴盛发展?它对我国古代的封建统治和思想文化有何影响?”

在教学实践中,课堂伊始设疑,要严格注意下列问题:(1)设问要明了,开门见山。要让学生在新课一开始就有一个十分明确的思考问题的方向,避免因设问冗长而分散学生注意力,影响新课的导入;(2)设问要新颖、奇特,出乎意料。新颖、奇特的设疑,很自然地吸引住了学生的目光,利用学生的好奇心,轻松自如地诱导学生进入教师精心设下的问题情景之中;(3)要对设疑和课前复习作严格区分。设疑,实质上是指教学过程中遇到的新问题或对旧知识的新认识,如果把课前复习理解为课堂伊始的设疑,甚至用旧知识复习代替课前设疑,显然是不合适的。

2、重点、难点处设疑,突破认知矛盾的焦点

教学实践证明,平铺直叙式的讲解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但设疑过频又会使学

生过分紧张。因此,课堂设疑不宜过滥,应在学生认识矛盾的焦点上设疑。教材的重点、难点往往是教学的重心和焦点所在,此处设疑,不仅使学生拓宽思路,也有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同时层层设疑还很自然地降低和化解了重点、难点的难度。

学习“中国资本主义产生”一节,设疑:什么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它与古代资本主义萌芽有何区别?它与洋务运动中的企业有何不同?为什么会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产生?为什么分布在沿海地区而不是内地?中华民族资产阶级的来源为何是官僚、地主、商人而不是农民?为什么民族资产阶级既有革命性又有妥协性?这样的设疑,使学生就象一支军队,在教师这个指挥官的带领下,振奋精神,一鼓足气,去攻克一个个知识堡垒。

在重点难点处设疑,教师一定要善于诱导,张驰有度,恰如其分。过于浅白的设疑毫无意义,过难也不利于调动学生的思维,要让学生“跳一跳摘桃子”,一步一个台阶,循序渐进,一边把学生带入探究性的学习领域,一边从旁点拔,通过启发、精讲、分析,打开学生思维,逐层深入,水到渠成。

分析中国维新变法失败的原因时,事先精心设计好以下设疑:

1、维新变法法令颁布后,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有什么反应?

2、光绪为什么要支持变法?他有左右局势的能力

吗?

3、袁世凯在其中扮演了什么角色?如果没有袁世凯的出卖,变法会失败吗?

4、你以为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和主要因素有哪些?这样的分层次递进式的设疑无疑把学生从思路阻塞转向恍然大悟,以收到一石冲开水底天的效果。同样,在分析、评价洋务运动的影响时,教师不应简单地把课本的结论——“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强塞给学生,而应充分利用课文内容以及相关政治学知识穷追不舍,作深层次的挖掘:邓小平说什么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有没有国界、有无阶级性?洋务运动,引进了科技、培养了人才,为什么洋务派引进的这些科技最终没能转变成生产力?然后提示学生:百日维新有没有触动封建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西方先进的科技与中国腐朽落后的封建生产关系、上层建筑能否相适应?这样,很自然地把问题引向政治经济学中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对生产力、经济基础的反作用上:由于腐朽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没有受丝毫触动,西方先进的科技当然不可能转化为生产力。

重点、难点处设疑,教师力求把握如下方针:(1)循序渐进方针。设问要有梯度,由浅入深,层层递进;(2)有的放矢方针。设疑要紧扣重点、难点,不要树敌过多以免造成喧宾夺主,影响对重点难点的把握;(3)两点论与重点论统一的方针。教学内容千变万化,重点、难点有时是合而为一的,而在许多章节中又是分离的。我们在做好两点论、把握好“有的放矢原则”的同时,是否在难点上多下功夫,通过层层设疑,帮助学生轻松自如地降低和化解难点的难度。

3、各知识点的衔接处设疑,形成知识链

教材中各章节间、段落间往往体现了知识的内在联系,如果不揭示这种内在、本

质的联系,就可能使学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知识体系难以形成。因此,教师应善于在各知识点的衔接处设疑。

在中国古代史和中国近代史衔接时可作如下设疑:“康乾盛世”是如何形成的?从当时国际国内形势分析,这种“盛势”是否还意味着世界领先?其背后隐藏着什么危机?结果导致了什么严重后果?这样使学生通过对已学知识的认知,自然地过渡到新知识的探索中,给教师讲授新课架桥铺路。再如,在讲述美国冷战政策时,针对以往学生对冷战的含义、目的缺乏深层次的了解,对冷战的具体表现难以完整把握和巩固的实际,巧设如下问题,通过问题把有关知识构建成体系:二战对战后欧洲的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起了怎样的作用?对西欧资本主义各国以及美国各产生怎样影响?战后是否存在与美国抗衡的国家?对于战后欧洲,美国在政治、经济方面各有什么强烈的愿望和要求?学生搞清楚上述问题后,对冷战有关完整的知识体系自然形成了:由于意识形态的对立(政治),由于美国确保战后控制欧洲市场的需要(经济),美国实施冷战;由于苏联这个唯一能与美国抗衡国家的存在,因此采用非战争的冷战形式;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建立北约是美国政治、经济目的以及寻求相应保障的反映。

现行中学历史教材中,不同的章节间、不同的历史事件间是有紧密的内在本质联系的,许多联系往往是隐性的,学生不易发现。教师不应该在最后复习阶段才组织学生挖掘这些隐蔽的知识链,而应在章节授课时,通过课堂设疑的方式把相关章节重要知识链的串接工作初步做好,这样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果站到一定的高度,近代化进程确实是中国近现代史一条脉络清晰的主线,但初学历史的高一学生达不到这样的高度。教师在讲授中国资本主义产生及发展和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三个板块内容时,分别从经济、政治、文化三个不同角度启发、引导学生:中国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洋务运动是中国社会近代化在什么领域的表现?(——经济),实质是什么?(——工业化);维新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是中国社会近代化在什么领域的体现?(——政治),实质是什么?(——资产阶级政治民主化);新文化运动体现了什么领域的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思想文化),实质如何?(——文明、科学)。

通过上述铺垫,有利于学生对中国近代化这一概念的完整、准确地把握,也有利于新旧知识的联系,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

知识点的衔接处设疑,应坚持以下几个原则:(1)难易适度的原则。教师在采集组成知识链的知识点组织设疑时,要充分考虑到所设疑问的难易度,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要确保使绝大多数同学都能解答。否则,就很难起到预期的效果。因此教师对学生们的学习情况要有比较全面、准确、真实的了解;(2)有选择性原则。历史教学中,能衔接的知识点是很多的,是不是凡所有知识点的衔接处都要设疑?显然不是。我们要选择在这些类型知识点的衔接处设疑:重点难点的,或比较容易混淆的,或时间、空间隔跨度比较大、学生不易把握的。

4、在教材内容与现实生活联系处设疑,渗透思想教育

历史学借古知今、以古鉴今的本质目的以及人类社会古今相联的客观规律,使貌

似距现实太遥远的历史,实质上与现代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利用这些联系点设疑,往往成为课堂教学中的热点。在探究古代黄河流域洪水经常泛滥成灾的原因时,设疑:“为什么古代黄河流域水灾频繁,长江却很少呢?”接着让学生谈谈对九八长江特大洪灾的看法,很多学生会发出“决不让长江成为第二条黄河”的呼声。这些设疑不仅充分体现了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也提高和培养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方法。

教学过程中联系实际的设疑要有针对性,教师设疑不能牵强附会,不仅要紧扣教材,更要合乎学生实际,使学生不仅准确高效地掌握课本知识,而且能使学生放开思想的野马,在历史与现实间往返运动,多角度多层次地运用知识思考问题。

两年前,塔利班极端分子不顾全人类的谴责公然毁佛,这是破坏人类文明成果的恐怖主义行为。这是每一个学生极为关心的热点问题,教师应及时引导,设计如下问题:无论是佛教还是世界史上任何一个宗教,在它初创期都是受压迫者的宗教,最后发展结果,都成为统治阶级的精神工具,宗教在阶级社会的上层建筑中扮演了一个重要角色。宗教文化随宗教产生而产生、宗教发展而发展。宗教文化它究竞是谁创造的?是统治阶级还是被统治阶级?如何看待宗教文化在古代文化成就中的地位和作用?宗教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在产生时有没有阶级性?今天,作为昔日宗教文化的沉淀如宗教建筑、雕刻、绘画、音乐、歌舞等,是否还具有阶级性?塔利班毁佛是极端的恐怖主义行为,怎样看待我国历史上多次兴佛、毁佛事件?是不同时期统治阶级在是否利用宗教问题上持截然相反的观点,还是不同时期统治者在利用什么宗教统治人民的问题上持不同主张?经历多次大规模毁佛,佛教在我国仍广为流传至今,除了历代统治者大肆推崇以及佛教本身具有的欺骗性之外,还有哪些因素?科学与迷信是有明显界限的,迷信与文化遗产也是有明显界限的,佛教中哪些是精华、哪些是糟粕?……这样的设疑,具有相对的开放性,给学生思考的空间较广、回旋余地较大。不仅可以充分发挥历史学科的教育(德育)功能,而且对相关历史知识的融会贯通、人文素养的提高、良好思维品质的培养都是十分有益的。

在教材内容与现实生活联系处设疑,必须考虑以下问题:(1)“时效性”问题。凡当今热点问题,学生们普遍比较感兴趣,教师要特别重视这些与现实生活联系最密切的教材内容,利用学生的探究心理,从当今热点问题入手设疑;(2)教育性问题。历史课堂教学要渗透德育。历史学科的任务之一,就是要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国际主义和革命传统等思想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较高的人文素养。课堂设疑,要充分体现历史学科的这些德育要求和目标;(3)针对性问题。既要针对现实的需要,更要针对学生年龄阶段和认知水平,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出与学生知识水平、认识能力、思维发展等相适应的疑问。

5、于无疑处设疑,激发创造性思维

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历史教

学中,有些历史概念、理论貌似简单,但蕴含着丰富的智力发展因素。教师如善于从平

淡无奇中挖掘学生看来不成问题的问题,不仅使学生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而且渐渐给学生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探究,逐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讲述西安事变的影响时,我们可以这样设疑:教材中指出西安事变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中起了促进作用,为什么不说是“决定性作用”?如果没有西安事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会最终形成吗?什么因素最终促成统一战线的建立?这样的设疑,无疑在学生平静的心湖中投石激浪,使学生去探求史料中蕴含的理论因素,明白事物发展必然性与偶然性的辩证关系。

于无疑处设疑,要求教师设疑时要有创造性。课堂教学中,教师能创造性地设置一些别出心裁的问题情境,不仅能最大可能地发挥学生的内在驱动力,也能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例如,学习“鸦片战争”时可这样设疑:“落后就要挨打”是共识,问:“落后一定要挨打吗?”“落后应该挨打吗?”“先进就不会挨打吗?”学生的思维被积极调动起来,各抒已见。这时再设疑:为什么鸦片战争中中国落后就挨打了呢?学生会领悟到,必须了解鸦片战争的时代背景,时间变了,即使同样的情况会有不同的结果。中国古代史《北宋东京城布图》,直观地反映了东京打破“坊”、“市”的限制,出现“夜市”、“瓦肆”等封建城市、商业繁荣情况。我们可以依次设计如下系列问题:(1)不分“坊”、“市”说明了什么?(2)“通晓不绝”的夜市出现,又说明什么?(3)根据所学知识概括北宋城市居民生活情况。(4)马克思说:“商业依赖城市的发展,城市的发展也要以商业为条件。”根据《北宋东京城布局》并结合所学知识论证马克思的观点。通过上述设疑,首先使学生对北宋商业、城市繁荣有了表面的认识;其次,在此基础上,学生认识到了北宋农业、手工业发展与北宋社会经济、商业经济繁荣之间的关系;再次,更进一步认识到商业发展与城市繁荣的辩证关系。

在平时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对于无疑处设疑,我们应当注意如下问题:(1)科学地寻找出设疑点。所谓“于无疑处”,往往是指那些平时被人们所忽视的、象真理一样被不假思索地接受的历史现象或历史结论。教师要启发学生找出这些历史现象、历史问题,从而揭示这此现象、问题背后的本质、规律性;(2)教师设疑一定要有创造性。有创造性的设疑,是透过历史现象揭示历史本质的需要,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需要,也是历史教师不断提高业务水平、挑战自我的需要。

三、中学历史课堂教学设疑应遵循的原则

科学的课堂设疑,从疑入手,能激活学生潜在的历史学习需求,在有疑、追疑、思疑、释疑的过程中,激发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索、主动创造的能力。历史课堂教学设疑的切入点是多方位多角度的,每个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具体、灵活、谨慎操作。那么,历史教学课堂设疑有无规律可循?应遵循怎样的原则呢?

1、针对性原则。针对性原则是指设疑的设计应遵循教与学的实际需要而定,针对 教学目的、教材内容和学生年龄特征而进行。从教学角度说,每节课都有一个中心内容,即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设疑要析估教学的重点内容层层设疑,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前后衔接,相互呼应。析估教学的难点设疑,平中出奇,浅中见深,理清头绪,化难为易。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掌握重点,突破难点,完成教学任务。从学生角度来说,针对性原则要求教学中的设疑要针对学生的学习心理特征来设计,关键在于是否启动了学生心理上新的需要,是否指向了学生的潜在水平到现实水平的最近发展区。设疑应根据教学对象的不同层次、不同的个性特征需要来进行,设疑的深度与难度要求应有所不同。

2、启发性原则。中学历史课堂教学设疑,重要的是善于设计促使学生积极思维并 且能更加深入地探究所研究现象的本质的各种问题。亦即设疑应具有一定的启发性,这是关系课堂教学成败的关键。启发性原则要求教师在设疑时要注意思路的诱导,必须使设计的问题具有思考的余地和思考的价值,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目的,引导学生到思维“王国”去探求,让他们跳起来摘果子。

3、民主性原则。设疑的目的在于激发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 意力,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培养学生素质。课堂设疑是否成功,学生是否积极、主动、涌跃参与十分关键。因此,必须面向全体学生,营造民主的教学气氛,让学生受到激励,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之积极思考,敢于提出言之有理的不同见解。对此,教师应给予足够的重视与鼓励,造成一种愿于思考、善于思考、敢于思考的课堂教学气氛,这才是发展学生智力的正途。

参考资料:

1、《非智力因素及其培养》 阴国恩 浙江人民出版社

2、《素质教育评价》 家瑞、孙孔懿

3、《教育探索》 2001第1、2期

4、《当代教学模式改革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陈建江、杨凤义 《现代中小学教育》(1999年第4期)

5、《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2002年第2期 陕西师大出版社

第二篇:课堂教学设疑提问的研究报告

课堂教学设疑提问的研究报告

一、课题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1、问题的提出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迫切需要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而课堂教学是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一环,激发学生兴趣、启迪学生思维是关键,而这些都离不开课堂中的设疑提问。

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朱熹曾说:“读书始读,未知有疑。过了一番之后,疑渐渐解,以致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非常清楚的道出了读书从“无疑”到“有疑”,再到“解疑”,最后达到“无疑”的过程。而现行教学中,很多同学只满足于解答老师预先设计好的问题——解疑,超越了“无疑”、“有疑”两个阶段,从而成为知识的接收器和存储器。这样就降低了思维训练度,以致降低了学习的主动性。其原因,一方面是教师的教学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搞“满堂灌”;另一方面是学生习惯于这种学习方式,不愿多想。而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巧设悬念,存疑设问,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粗简学生的求知欲、思维动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各种能力的培养创造条件,为提高教学效率提供保证。

因此,从学生自身出发,增强学生的参与度,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从学习中自己去发现问题,并通过亲身对探究问题过程的体验,找到答案,从有疑到无疑,是新教育理念所要求的——注重过程与方法的学习。基于以上的思考提出了本课题。

2、本课题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本课题研究以建构主义为理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对知识的意义建构是整个教学过程的最终目的。传统的教学模式是“确定教学目标、分析学生特点、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顺序、制定教学策略、选择教学媒体、设计练习、进行教学评价”。本课题旨在教学实践中尝试以下教学步骤:分析教学目标、进行情境设计、信息资源设计、自主学习设计、协作学习环境设计、学习效果评价、强化练习,从而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合作精神。

二、研究的理论思考

(一)、课题的界定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设疑、即如何提出问题,怎样把握各种不同问题的功能,怎样根据不同情境提出问题,怎样设计这些问题;学生如何在教师的引导下发现问题、激发兴趣、发散思维、解决问题,从而无疑的整个过程,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本课题研究主要想解决的三个内容

1、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设疑

2、怎样根据不同情境提出问题,怎样设计这些问题

3、学生如何在教师的引导下发现问题、激发兴趣、发散思维、解决问题

(二)、研究目标

1.设计课堂设疑提问的提出:能从(1)教学目标(2)课文标题(3)关键词(4)教学内容的前后联系等方面提出问题的具体方法。

2.通过不同情境设计问题的方法。

3.精心设疑,达到学生参与意识、激发学生思维的目的。4.最后通过以上几个步骤的教学,形成教学方法与成果。

(三)、研究方法

以课堂为主阵地,利用现代教育教学手段进行研究。设疑提问时激发思维的有效手段,巧问善诱是创设良好思维情境的关键,在“巧”字和“善”字上下功夫,精心设计好何时问、何处问、怎样问、怎样导,时刻把握好学生的心理变化,因势利导。教学中把握好问题的难度和梯度,环环深入。

具体方法:行动研究法、调查法、数据统计分析法、综合实践法、比较研究法等。

三、研究保障

(1)完成本课题研究时间、精力的保证

韩晓燕自1999年师范毕业到2008年9年内,一直从事中学数学教学,对中学课堂教学轻车熟路。平时也学习了大量的教研书刊,在切实了解中学理科教学现状、掌握一定的教学理论的基础上,具备了一定的实践经验与理论水平,形成了一定的教研素养与能力。可以把理论和实践紧密的结合起来,从教学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收集资料进行本课题的研究,确保此课题不会流于形式。

其他都是一线中学骨干教师,有一定的教学实践经验,并且潜心于教学,善于反思,潜心于研究,同样具备研究素质。何井民是马圈子中学教学校长,有着多年的中学教学经验,组织领导了多年的教学工作及教研工作。高建全从事中学教学工作多年,是市级骨干教师,并参加省级骨干培训,参与了市级重点课题研究并以结题,现正参与国家级课题研究,并多次在教师技能大赛中获省、市、县级奖。李敏凤、王亚军、宁志伶、赵志娟老师多年从事初中毕业班工作,并在中

考中多次中考优秀。课题组成员不仅有丰富的教研能力、教学经验,而且能通过Internet查阅大量资料,并利用多媒体以及与学生日常生活联系紧密的资源为教具,有足够的时间和优越的条件进行本课题的研究。

(2)经费保证、图书资料、电教多媒体设备保证

课题组成员所在单位有先进的多媒体设施和相关的图书资料。他们本人也都 掌握了一定的电教技术,完全可以辅佐本课题的研究工作顺利进行。

(3)成立课题研究小组。为了使课题研究能顺利进行,我们成立了以教科研骨干教师韩晓燕、教学工作为中心的何井民副校长任组长的课题研究小组。组员为高建全、李敏凤、王亚军、宁志伶、赵志娟等教科研骨干教师。

(4)精心选择实验班和对照班,有利于实验与研究的正常进行。我们对八年级1-2班为实验班,3-4为对照班。

四、研究过程

我校的《 课堂教学设疑提问的研究》课题设计报告,于2008年3月被县教育局批准立项定为“青龙县十一五教育科研规划课题”。为了更好的进行课堂教学设疑提问的研究,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

1、营造平等、自信、鼓励的课堂氛围,使学生敢提问。

学生在课堂中时,我们就应该给学生树立一种积极提问的心态,并且引导学生肯定那些爱提问的同学,在课堂上建立平等、自信、鼓励的氛围,给学生敢想、敢问的自由的空间,并且在这个空间里充满了鼓励和肯定,成为学生喜欢的空间。因此,要使学生在课堂上敢于提问,首先教师要努力帮助学生消除心理障碍,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放心提问。比如对于在课堂上提问由于情绪紧张而说不清楚的学生,可以让其在课外继续补问;对于不敢在广众场合提问的学生,可以让其个别提问;对于口头表达能力差的学生,可以让其把问题写成文字后再提问。这样,学生将会在自信、鼓励的氛围中消除思想顾虑,大胆质疑和发问。

2、合理设计教学过程,留足学生思考、提问、表达交流的时间,提高学生提出问题的质量。

在教学过程中,因为教师一般采用直接自己提出问题,或刚出示情景就让学生立即举手提出问题,然后找学生回答,这样会直接影响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的发展。因此,在设计教学过程时,必须为学生留出充分思考、提问和表达的时间,留足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评价的时间,真正鼓励学生提问,逐步提高学生提出问题的质量。在以后为了节省时间可以安排在课前预习,让学生把想要提的问题写在课本上,在教学中让学生提出问题,但在课堂上要进行充足的交流。教师在提问前应给予指导,针对本课的课题、本课的重难点进行提示引导,明确提问的方向,让学生在观察操作中提问,在生活情景中提问,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再思考,当然教师应该进行一些观察情景、提出问题的具体方法的指导。

3、创设生动有趣的生活问题情景,激发学生提问的欲望。

教学中,教师认真设计教学过程,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景,让学生参与到其中,从而引发学生提问的欲望,促使他们积极的思维。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所以教师应给孩子一双充满探索欲望的眼睛,让他们以数学的眼光去观察这个世界,体验生活的乐趣。在学生学习的舞台上设置广阔的空间,使他们主动观察、提出问题、合作探索,成为舞台的主角,教师要用热情的微笑、耐心的等待、巧妙的指点、热烈的掌声,让学生们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五、研究效果

1、通过研究不仅使教师观念有所转变,而且促进教师课堂提问效率及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2、通过调查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探索出了有效数学课堂提问的策略,形成一套有效提问的设计方法技巧及策略。

3、通过教师各种途径的培养,提高了中学生的数学课堂提问能力。

六、总结与思考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我们深刻认识到了设疑提问在数学课堂中的重要作用,合理的设疑提问能够帮助学生分解问题的难度,轻松、有效的掌握教学内容,形成了如何进行课堂设疑提问的方法和策略,但在课题的研究过程中,由于受研究水平、研究能力和研究条件的限制,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化。

第三篇:语文课堂教学“设疑”的技巧

语文课堂教学“设疑”的技巧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学问。如何把“素质教育”贯穿在每一节课中,更是值得探讨的课题。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关键在于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主动发展。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呢?其实,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实际上是以“疑”为纽带的动态统一体系。以问题作为出发点,能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使学生产生迫切学习的心理,从而造成积极活动的课堂气氛。

青少年的本性就是好奇好胜,利用他们的这种心理特点,用“设疑”的方法去“钓”他们的学习“胃口”,使学生在学海中具有“海阔凭鱼跃”那样一种良好的“竞技状态”,使学生有信心、有毅力、有旺盛的学习热情和求战情绪,斗志昂扬地去攻克学习道路上的一座座难关。因此,当学生学到关键的地方时,我们就要“钓”学生的学习胃口,把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谈这方面的一些做法与体会做法。

一、有效把握“设疑”问题的特点

学生探索知识的思维过程,一般是从问题开始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拓展的。教师在“设疑”时对应深入研究教材,在把握教材重点、难点和知识点的基础上,还要注意新旧知识的变化,并结合学生的实际,做到有的放矢,精心设计问题。

(1)尝试设计具有挑战性、争辩性的问题

教师在设计此类问题时应不拘一格,打破常规,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设计一些富有挑战性和争辩性的问题,让学生在激烈的争辩中明辨是非。这样就培养了学生勤于思考、敢于争辩的能力,进而也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2)尝试设计具有横向比较性的问题

拓宽学生视野,借助知识的横向联系的比较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在语文教学中是很有必要的。有比较才有鉴别,有比较才会有知识的巩固和延伸。在《我的叔叔于勒》的教学中,不妨将此文和另一篇反映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小说《麦琪的礼物》放在一起设疑,通过对比让学生更清楚、更全面地去看待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而如果单纯从一个视角去观照这种关系就缺乏客观性,也就不全面、不科学了。

(3)尝试设计具有想象教师和联想空间的问题

设计此类问题有利于让学生在教师的正确领导下尽最大可能去展开联想和想象的翅膀,从个人思考的角度出发发表每人不同的见解,抒发个人的真情实感,并在联想和想象中有创造性地思考,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4)尝试设计具有阶梯性、层次性的问题

当今的语文教学要求教师备课时要凸显学生的主体位置。尤其是在“设疑”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的不同,精心设计具有阶梯性特点的问题,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回答问题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思维活跃起来,积极参与到对问题的思考和探究中去。教师在组织教学时,也可根据本班学生知识能力层次的不同,有针对性地进行提问。

(5)尝试设计具有较强目的性的问题

二、准确掌握“设疑”问题的切入点

明确了课堂“设疑”的思路,掌握了课堂“设疑”的技巧,那么运用到实际课堂中去,选择好“设疑”的切入点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1)新课导入处可“设疑”

常言道: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生动有趣、科学有方的新课导入语能够迅速将学生的思路引入课堂所需要的教学情境之中。如教师在说明文《死海不死》教学中,可设计这样的新课导入语进行“设疑”:一个不会游泳的人在没有任何救助工具的情况下,掉进海里不会淹死,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学生们依据常识感到不可思议,就自然萌发探究其原因的兴趣,学生的注意力在教师的引导下就会集中到课堂中,进入到教师“设疑”的问题中来。

(2)教学重点和难点处可“设疑”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求学生在课堂中敢于质疑、敢于探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于知识的重点和难点处“设疑”,往往会收到有事半功倍的效果。任何一篇课文的重点和难点处常是本篇文章所要揭示的全文主旨之所在,因此这种方法尤其适合“长课短教”的情况。

(3)教学内容无疑处可“设疑”

宋人朱熹曾说:“读书无疑者,须叫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教材中,有些文章的语言看似平淡,似乎无可疑之处,但如果我们去细细品味,有时也会让我们发现此处同样蕴涵着丰富的知识,恰是作者匠心妙笔之处。

总之,新一轮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教师巧妙“设疑”不仅能够丰富语文教学课堂内容,给教学带来无尽的教学趣味,同时也能给学生带来思考的快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使语文教学焕发蓬勃的生命力。

(作者单位:河南省淮阳第一高级中学)

第四篇:语文教学中有效设疑的策略之我见

语文教学中有效设疑的策略之我见

涡阳县宋大小学 宋俊美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怎样用疑问去叩开学生智慧的大门呢? 以下是我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常用的几种设疑策略。

一、激发兴趣的设疑,调动学生学习文本的兴趣

学生一旦对语文学习有了兴趣,就会产生不可抑制的学习动力。因此在教学中,特别是课始,教师可设计相应的问题,积极地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带着疑问投入学习。这不仅能提高学生求知的积极性和愉悦性,而且为学生学习全文打下良好的基础。如在教学人教实验版的第三课时,向学生提出这样的一个问题:为什么种桃花心木的人来给桃花心木浇水,“有时隔三天来一次,有时隔五天来一次,有时十几天才来一次;浇的水量也不一定,有时浇得少,有时浇得多。”(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呢?为什么这人浇水会这样的?(2)读了课文之后,请你简单地说一说。由于学生在读课文时带着强烈的好奇心,因此读得非常认真、投入,并积极地思考,问题解决得不错,也理出了文章的思路。

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学习的情绪,让学生带着一颗求知心读书,那么其内心的活力将会源源不断地迸发出来。

二、紧扣题眼设疑,开辟学生探索文本的思路

许多教师重视对文本内容的设计,而往往对文本的题目视而不见。其实,题目是一篇文章的“眼睛”,内容是文章的“心灵”。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抓住文本的题眼,细细地剖析课题,探索作者的写作思路,揣摩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带着疑问、带着任务,有的放矢地阅读理解课文。如在教学《普罗米修斯盗火》一文时,上课伊始,我先在黑板上工工整整地写下题目,然后引导学生:“同学们,我们一看题目就知道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情?读了题目,你想问什么问题吗? ”学生在我的引导下,提出了许多问题:(1)普罗米修斯为谁去盗火呢? 为什么要去呢?最后成功了吗?(2)普罗米修斯是什么人? 他是自愿去的还是别人强迫的呢?(3)课文题目中为什么用“盗”字,他是个好人吗? 我把学生的主要问题一一写在黑板上,然后让学生通过自己朗读课文,从文本中找出相应的答案,并能根据黑板上的问题自学课文,理出课文的思路。

简单的题目,却包含着许多重要的内容。对于此类课文,教师可以充分利用“题眼”展开教学,并以此为点,发散到课文中去,为学生能更好地把握文章内容提供一条“南山捷径”。

三、抓难处设疑,激发学生攀缘文本的能力

学生在文本的学习过程中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这是不可避免的。对于困难,教师可以根据文本内容巧妙地给予一些提示,并且设置一些辅助性的问题,让学生自己能够攀缘文本,开拓思维,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答案。如教学《鲁滨孙漂流记》时向学生提出:鲁滨孙遇到哪些困难,他又是怎样想办法解决的?在他解决困难的过程中他最重要的是要战胜什么?你们要认真读课文,从中领悟,结合文本,找出相应的答案。学生经过认真地读书反复思考与讨论,终于从文本中挖掘出解决问题的答案。可见,教师要精心备课,对文本的方方面面要了然于心,并能循循善诱,逐步把学生带出困惑的沼泽,而不是简单地告诉答案。

四、挖内涵设疑,激发学生深化文本的思考

教材中的名家名篇往往是言中有言、言外有意,给读者留下宽广的遐想空间。而这个空间正好是培养学生围绕文本中心勤思考、多探索的一方良田。因此,教师每每遇到这样的文章时,可以适可而止地挖一挖文本的内涵,巧妙地设置一些疑问,让学生能够通过问题的解决而深化课文的主题,开拓他们因文想像、顺势探情的思维能力。《白鹭》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韵意无穷。在学生品味了课文的文字后,我引导学生:“这篇课文是郭沫若先生在1942 年50 岁的时候写的,当时的他经历了太多的沧桑和坎坷,在文中仅仅写的是白鹭吗?他还有什么弦外之音吗? ”一石激起千层浪,在重新阅读课文、细细思考后,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有的说是作者以白鹭暗喻自己;有的说是作者抒发自己与世无争、淡薄名利的感慨„„其实,这本来就是一个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学生在揣摩作者心思的过程中,对文中的白鹭形象又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也更加喜欢上这只常见但又不寻常的动物。

学生的想像是无限的,打开了这扇想像之门,得到的收获将是出乎意料的。在平时的备课时,教师不妨自己先品品文章、悟悟道理,这样在课堂教学中才胸有成竹、得心应手。

五、挑矛盾设疑,引爆学生争议文本的欲望

心理学研究发现,人们在争论中往往比单独地思考更能发挥创造性。根据课文内容,教师可以有意识地设计有一定难度、能引起学生争议的问题。这样的争论,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现在的语文课堂就应该是充满挑战、有个性的,甚至允许学生的观点与教师、与教参、与权威不同,只要合情合理,也未尝不可。教学《草船借箭》一文后,我向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更引起了学生们的强烈的争议。问题是这样的:“《草船借箭》一文明明是诸葛亮利用夜色和东南风作掩护用计谋骗取了曹操的十万支箭,为什么文章要用“借”来掩息不用“骗取”来作题目呢?这样一提出,学生们都各在所见地说出了自己的意见。有的说这样说是对的,不应该用“借”;要用“骗”字。但也有学生提出强烈的反对,这是对诸葛亮的不尊重,因为他是中国古代的英雄等等。争议得十分强烈。

有争议才有比较,有比较才有收获。教师可以在一些适当的场合设置一些富有辩论的问题,或许在看似“混乱”的课堂秩序中,会使学生得到不寻常的能力。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把精心备课放在首位,恰如其分地设置与文本相关的疑问,并通过教师的引导最终使学生走出疑问。只有经历了这样的过程,那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能力才能得到锻炼,才能最终形成和谐、有效的语文课堂。

第五篇: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设疑的技巧

三疑三探交流材料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设疑的技巧

重阳镇下街小学

李学兴

2014/5/14

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设疑的技巧

课堂教学中恰当的设疑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和激情,能启迪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进行有效地进行创新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思维发展能力,全面提升和发展学生的素质。尤其是我县的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推广到如今,对课堂的如何设疑,更是对每一个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选择设疑的时机,直接关系着教学的效果,把握设疑的时机是发挥设疑功效的关键。

一、在导入处设疑,激起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新课导入时进行巧妙的设疑,能促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激活学生的思维,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师生的情感交流,有利于学生全面理解掌握所学的数学知识。如:教“圆的认识”时,教师先出示各种车的图片,导入设疑:同学们,我们所看到的车轮是什么形状的?为什么车轮总是圆的?车轴又装在什么位置上?根据本节课内容,教师提出三个问题,让学生观察、再分组讨论。这样,从课的一开始,学生就被巧妙的设问所吸引,纷纷开动脑筋,结合课本上的所讲的内容进行热烈而富有成效的讨论,使学生的思维具有极大的创造性,在解疑过程中,掌握所学知识。

二、在重点处设疑,强化重点

知识的重点是教学的核心,是落实完成教学目标的关键,在此处设疑能让学生抓住学习的重点,帮助学生掌握重点知识,使落实“双基”与培养能力有机结合,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如:教“比较分数大小”时,教师说: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同分母分数大小的比较,先学习了同分母分数大小的比较,先学习了同分子分数大小的比较,他们的比较方法是怎样的,带学生回答后,教师接着设疑:那么,要是分子分母都不同,这样的分数怎样比较呢?这时让学生进行讨论然后试做例题。这样,在教学的重点处设疑,诱导学生由联想产生新的问题,不断产生新的学习欲望,使思维的大门绐终开着,从而有效地保证教学目标的顺利完成。

三、在难点处设疑,突破难点

难点是学生学习掌握知识比较困难的地点,突破难点是教学追求的目标,在难点处设疑,能有效地引起学生的注意,使学生集中精力

克服难点,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如:教“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时,调商是教学的难点,出示例题:430÷62,提问:计算时我们可以把除数62看作几十来试商?应商几?学生试算,你发现了什么?这时设疑:为什么不能商7,而要改商6?让学生对学习的难点问题进行认真思考分析,让学生充分理解除法试商的原理和操作结构,使难点得到有效的突破。

四、在平谈处设疑,活跃思维

当教学处于平谈无味,产生枯燥感觉时进行设疑,能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奇效,使学生兴趣大增,思维活跃。如教“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时,学生探讨出了计算的方法,并进行练习,这时有些学生开始疲劳,情绪开始低落,便在此处提问: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我们是怎样来进行计算的?学生马上回答:是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为除数是整数的除法。接着设疑:除数、被除数同时扩大多少倍,要根据什么来决定?学生立刻精神振奋,顿时化解了学生对内容枯燥无味的感觉,个个开动脑 积极思维,兴趣盎然。

数学是问题垒成的思维之山,在数学中问题无处不在,疑问无处不在。注重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设疑,把握有效的设疑时机,采用合理的设疑方法,讲究设疑技巧,使教学形式活泼多样,课堂气氛活跃,学生乐学、会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开发学生的智力,必将为全面实施新课标,不断深化素质教育,开辟一条大面积提高数学创新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

重阳镇下街小学 李学兴

2014/5/14

下载中学历史课堂教学设疑策略研究(精选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学历史课堂教学设疑策略研究(精选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学历史课堂教学反思

    中学历史课堂教学反思 刘连娟 一、从历史教学的三大任务的完成情况看 第一、在知识传授方面,总体看较好,但也存在着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地方。具体来说,一是在贯彻整体知 识结构......

    《中学历史课堂教学典型案例研究》成果鉴定意见

    《中学历史课堂教学典型案例研究》成果鉴定意见 2014年11月7日,江苏省教育学会组织五位专家鉴定组对沭阳县修远中学张卫东、周守军两位同志共同主持的江苏省教育学会教育科研......

    地理课堂教学中的设疑置问(共5篇)

    地理课堂教学中巧设问题的艺术 宣威市五中高春红 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常见设问技巧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面面俱到设疑法(又叫“卷地毯”式设问) 这是根据教材中知识点的顺序逐个......

    谈设疑法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俗话说,有疑则有思,无疑则无思,“疑”乃学问之始,创新之本,而疑就是问题。问题是人思维的产物,也是人思维的原动力。创设问题情境是激起学生质疑的有效且常用的方法,创设内容产生疑......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诊断策略研究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诊断策略研究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诊断策略研究 1.引言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诊断是提高教学质量、改善教学方法的一种行为,是贯穿于整个教学中通过教师对课堂各......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 摘要:有效备课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基础有效备课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基础,教师只有在课前对教材认真钻研、思考,充分利用......

    《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课题(大全五篇)

    《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课题 一、课题提出 (一)提出背景 21世纪初,教育部印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了转变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方式的任务,目的......

    [数学精品论文]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实践总结---设疑的作用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实践总结---设疑的作用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根据课堂情况、学生的心理状态和教学内容的不同,适时地提出经过精心设计、目的明确的问题,这对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