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初三半期考试质量分析
初三半期考试质量分析
一、整体情况分析
本班有学生67人,其中男生30人,女生37人,开学以来,各学科教师通力配合,教学工作认真负责,特别是陈菲老师,余洪老师,余晓峰老师,杨强老师等不惜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争分夺秒,经常抽时间为学生补习,在此表示感谢。
开学以来,班上学生紧绷学习之旋,自我加压,上课专心听讲,学习热情高涨,自习课能做到有老师在无老师在一个样,让我感动的是高温假期间很多学生因为没有带齐课本,冒高温到学校拿课本,在家能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家长能明显感觉孩子在学习上抓得紧。
半期考试比第一学月考试感觉总体成绩有所上升。本次考试汇总有10个数据,其中有6个数据高于6、7班,它们是语文的平均分103.63、均差6.29,优秀率1.49,及格率94.03;数学平均分97.60、均差1.76,优秀率10.45,及格率64.18;英语平均分95.99、均差0.81,优秀率11.94,及格率65.67;政治平均分34.58、均差0.53,优秀率7.46,及格率89.55;历史平均分38.73、均差1.41,优秀率7.46,及格率86.57;人均总分+10.09,高6班16.78,高7班13.49。语文优势明显。
物理和化学与6、7班相比还有一定差距,物理平均分67.75、均差-0.60,优秀率85.07,及格率97.01;化学平均分56.28、均差-0.82,优秀率58.21,及格率95.52;
几个学科看来,与第一学月相比,有5个学科单项成绩有所提高,它们是语文增加5分,英语4分,物理2分政治1分,历史4分,化学持平,数学-20.7分。
班级和年级排名情况:有32名班级排名上升,5名保持;38名年级排名上升,上升20名以上的有....。
年级排名下降幅度较大的:黄..。
从总分来看,560分以上三个班有16人,我班7人:陈....;
500—560分67人,我班24人:李...。
前100名37人:加上前面30,另7人是:阳...。
二、存在问题
1、校内相比,班级发展不平衡,部分学科在总分、优生率和及格率上还存在差距。
2、尖子学生不占优势。
3、学生成绩波动较大,尤其是优等生成绩不稳定。
4、学生因学习压力大而出现焦躁,情绪波动大,如李冰雪(现已有很大好转,家长每天都要和她通话,了解情况)半期考试后出现邹新(该生一度认为自己已经无望,怕下学期会被刷到中班里面去)
5、半期过后,明显感到部分学生学习上出现松懈怠惰的情况,成绩下降幅度较大。
6、自习课还有待加强,部分学生自觉性差,应培养学生自学的习惯和能力。
三、今后措施
1、要以此次考试为契机,加大班风,学风的整治力度,从严要求,营造毕业年级良好的学习氛围。
2、要增强大局意识,哪一门学科,都应齐心协力,整体作战。
3、每位教师每堂课应精心设计,要有明确的教学目的,具体的教学内容,启发学生积极思考的教法,合适的练习,课后要及时反思本课教学的成功和失误,不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改进教法。
总之,我希望各位老师在下一阶段的教学中“胜不骄,败不馁”,踏踏实实,兢兢业业地抓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力争使我班在中考时取得一个可喜的成绩。
第二篇:初三半期考试质量分析会发言稿
初三半期考试质量分析会发言稿
护国中学----唐光明
领导们、老师们,大家好:
非常感谢大家给我提供了一个学习交流的机会,说经验没有,只能说说自己对教学的一些看法。我认为教师之间教学的不同核心在于方法的不同。有这样一个故事:太阳和风看见坝子里站着一个美女,风就和太阳打赌,看谁能把她的衣服脱掉。于是,风就呼呼地吹,非常拼命,非常卖力,美女却紧紧按住自己的衣服,嘴里还念念有词,按紧点别吹脱了。过一会儿,太阳出来了,火辣辣的,美女心甘情愿的迅速地脱掉了衣服。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是我们讲了多少、对学生付出了多少,而是我们采取的教学方式是否让学生心甘情愿地接受,学生自己学到了多少。
我认为教学应由教为主学为辅转化为学为主教为辅。本期我出去开了两次教研会,一次是泸县二中外国语学校的学术报告会,一次是市教研室送教下乡,我感触很深,感触最深的是泸县二中外国语学校的一节框架式教学的汇报课,听了以后我非常悲伤,为什么?因为我终于找到了我患上这么严重的咽喉炎的根源。这节课的上课老师整节课只说了30多句话,而我每节课都要说上几百句,甚至几千句,拼命地讲,有时还把音量开得最高。深怕自己讲少了,学生没有懂,结果效果还不好。有些老师可能会问,泸县二中的老师为什么一节课讲这么少的话?我观察了,因为每个学生手里都有一份学案,上边有学生需要课前完成的预习,上课的各个环节,及其复习巩固,完全是脱开教材结合泸州实际编写的很好。我问在我旁边听课的老师,她刚好是泸二外的,我问了她两个问题,一、每节课都有学案吗?她回答说有。
二、学案是上课老师一个人编写的吗?她回答说,是全校的数学老师共同编写的。如果我把他们的比作大规模整体作战,而我们目前的方式就是在打游击战。
我们要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除了改变我们的教学方式外,还要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我们当地有句俗话:“抱鸡婆不抱、劈断脚干都不抱”我就不断地反思,他们为什么不抱,我终于找到了答案,一部分认为老是自己抱不好,没有自信,所以不愿抱。有一部分对抱不喜欢,所以不愿抱。于是我就从小事着手,不断地关注他们、关心他们、关爱他们。我很忙时叫他们帮我改改作业、改改卷子、关注他们每一次作业、每一次考试。他们一但有做得好的地方,我就把他们和班上的学习明星相提并论,使他们不讨厌我,逐渐喜欢我,并且爱上我所教的数学。
其次是习惯,习惯的外延很广,在这里我想谈一谈学习习惯的培养。学生要学好离不开三个环节,预习、上课、复习。有一部分教师上课是实实在在的,其余环节却没有,有一部分教师叫学生预习、复习,但没落到实处。我个人认为别人编写的上课学案,把预习、复习都落到实处。如果这种方式从学生初一进校抓起,逐渐内化成一种习惯,不但能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而且能培养学生自觉的学习习惯。
总之,教学方式的改革迫在眉睫,哪个学校先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采取现在先进的教学方式,就能取得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第三篇:半期总结及考试质量分析
半期总结及考试质量分析
九年级组 谭朝仁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一晃半个学期已匆匆而过。在这半个学期以来,我们九年级组的工作因为有学校领导的正确引领,有各处室的大力支持,有各考研组的有力配合,特别是有全体九年级组全体教师的团结协作和共同努力,在各学科都取得比较满意的成效。到半期考试为止九年级组各班的教育教学秩序都很正常,不仅有良好的班风,而且已经开始形成良好的学风,教师方面大家齐心协力,和谐发展的年级团队基本形成。现将半期以来取得的成绩作初步的分析如下。
一、现状分析
教学是学校工作的核心,成绩是学校的生命线,对于九年级来说尤其如此。
九年级是初中阶段的最关键的一个年级,是对学生进行良好的行为养成教育的又一个关键时期,因此要求各班充分利用这一时机对学生进行学习教育和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二、思想教育
在8月16日九年级开学典礼的那天,雷校长作了“学习与理想”的开学动员讲话,教育学生要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去实现自己的远大理想。还对学生进行了情感教育,要学生学会感恩,学会感谢父母,要懂得学校和老师为学生创造了这么好的学习环境,自己没有理由不好好读书。雷校长的讲话对学生进行了良好的思想教育,对建设良好的班风学风起到了积极作用。
三、班风学风
好的班风学风能为学生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为此九年级组以要求各班以抓好纪律为突破口,整顿班风、强化学风,要求各任课教师发现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处理,并把相关信息反馈给班主任,对学风不太好的班级如九(2)班、九(5)班、九(8)班、九(16)班提出了整改建议。要求各班充分发挥学生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如九(1)班、九(10)班、九(15)班,真正达到了学生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教育。班级管理既注重了学生成绩的提高,还注重了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所以开学至今各班成绩初见成效,半期的成绩对比分析如下表:
四、教学安全
安全是学校教育的重头戏,为此各班展开了多次安全教育活动,使学生树立了一定的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确保了学生在校一天安全一日。
五、能力培养
新课程在对学生进行必要的科学文化知识学习的同时,也注重对学生的特长和能力的培养。本学期九年级组率先进行了教学改革,带头在全校使用“导学案”进行新的教学实验,结果发现效果不错,于是在九月份正式开学初,学校就提出了班班使用、科科使用、教师人人使用,使一些班级的教学成绩整体明显的提高。现对半期考试取得的成效分析如下表:
六、培优补差
抓好优秀生的辅导与后进生的转化工作,要求各班班主任定期与他们谈话,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和学习情况,当取得进步时,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成绩。半期考试成绩出来后,学校在九年级组命名了七位“校级学习标兵”,每班又命名了一位“班级学习标兵”,以此对九年级学生进行激励。这些“校级学习标兵”是:
七、教学反思
九年级组要求每位教师都要在课前精心备好了每一节课,用心上好每一节课,做到备课全面,讲解精炼,训练得法,指导到位。在课堂上要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教学设想和“导学案”整编,充分利用“导学案”的优势作用,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45分钟的教学质量。在课后要求结合新课程的教学理论,回顾课堂教学的实际,在“导学案”上相应的栏目处写出教学反思,这项工作不仅使年轻教师加快了成长的步伐,也使很多老教师获益匪浅,教学效果有了显著的进步:
八、教学教研
九年级组拥有多高级教师和很多年轻教师,他们对教学工作都充满着激情,今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九年级组教师们也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俗话说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所以这次新课程改革也给我们一个提升教学质量,打造一支和谐、活泼、充满战斗力的团队的契机。
开学初,学校专门组织九年级任课教师进行座谈。为了此充分发挥年级组作用,要求每周进行一次教研组活动,研讨教学方法,相互听课,共同研究试题,缺少经验的教师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形成良好的帮带氛围,提高了各学科的竞争力,形成了和谐的教学竞争机制,有效的促进了教师的成长。每月进行一次月考活动,各学科一律统一教学进度,此次半期就安排在11月7日至9日进行,教师的教学成效进步比较明显。
九、问题反思
面对成绩,反思过去,我们感到在半期来也存在一些问题,值得我们认真总结和反思。比如:学生的各种习惯养成教育的效果有待加强;不少教师任课量大,难有时间坐下来仔细研究新课程教学;班级量化考核工作有待加强。
总之,通过半期以来的工作,九年级组在各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不可避免的存在不少问题,但我们相信下半学期,在学校领导的引领下,在九年级全体教师的支持、配合和共同努力下,九年
级组的工作一定会再上新台阶。
第四篇:第二学期半期考试质量分析
第二学期半期考试质量分析
一、试题分析
本次考试的考察范围为第一、第二单元,分为选择题(50分)和非选择题(50分)两部分,试题难易程度较之上学期两次考试简单,属偏易,突出对学生基本知识落实情况和基本能力的考察,注重考察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和答题技巧。试题难易程度与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符。
在选择题方面:提问方式比较直接,多以“这表明、这说明、这体现、是…”方式出现,分析和理解难度都不太,容易上手,不用分析,直接选出答案(识记)的占五分之一,没有难题怪题偏题。
在非选择题方面:材料也不难理解,提问方式也比较直接。26题12分,考察民主监督的方式及要求,第一问4分,考方式较为直接,容易上手,第二问属于启示类题目,需要学生在识记理解的基础之上加以结合材料。27题14分,考察对人民负责的要求和政府行为的依据,第一问6分,比较直接,第二问属于原因、依据类题目,需要学生结合一二单元有关知识进行综合才能全面作答,是本试题最难的一题。28题12分,考察参与政治生活遵循的基本原则,较为直接,需要结合材料。29题12分,考察政府的职能,提问直接,但需要结合材料。
二、答题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本次应考1724人,实考1681人,缺考43人,由于人数较多,又缺乏相关的统计设备,各题的得分率和失分率难易准确得出。选择题情况分析:从选择题的得分率来看,全年级选择题平均得分应在30分要上,选择题的难度并不大,但得分率并不高。从学生的答题情况可以看出,①前6个题学生出错的较多,说明学生对国家及我国的国家性质的相关知识的理解依然存在问题。②13、18、22、23题的失分率较高。说明学生对相关的知识点的理解容易混淆。③学生对一二单元的基础知识的掌握不够熟悉,审题不够仔细、不够深入,做题时没有形成选项与题目相结合的好习惯,看到对的随手就选失误较多。主观题情况分析:26第(1)问的第一小问,大部分学生能够作答,第二小问就容易把民主监督的方式与民主决策的方式相混淆,失分率较高;第(2)问,问的是启示,大多数学生把意义当成启示来作答,或者照抄材料,十分较高。27题第(1)问,问法直接,只要熟悉知识,就能作答,多数学生不能作答,做能作答的也没有与材料相结合;第(2)问难度较高,需要进行一定的综合,学生要么不能作答,要么照抄材料,要么只能答到专家咨询制度的意义。
28、29题的原理在选择题上有简单的论述,部分学生能够巧妙运用,但是缺少与材料的结合,部分学生照抄材料。从主观题的答题情况来看:①学生对基本的主干知识缺少记忆,知识的迁移能力不足,理解和运用能力有待加强,如26题第一问要求答民主监督的方式,学生对民主决策和监督相混淆,所以导致试题简单,但得分不高的问题。②学生缺考达43人,不重视,不在乎,无所谓,部分学生考试态度不认真,一进考场就埋头大睡,主观题留空白。③审题不清楚,答非所问,搞不清楚题目所问,如26题第二问,题目所问的是启示,而学生所答的是意义。29题要求运用政府的职能就如何实现材料要求的目的,而学生没有运用职能,只答如何实现。④答题技巧有待提高,学生对主观题的作答,缺乏逻辑性,显得生硬和牵强,答案的生成显得突然,有的只抄材料,有的只写原理观点,理论与材料联系的能力有待提高。⑤教师对学情认识不到位,基础知识的夯实不到位,过高的估计学生,方法指导不足。
三、解决问题的措施
1、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加强对教学目标的研究,吃透教材,把握重点,提高教学的针对性,使考试内容和能力要求落实到教学过程之中。
2、注重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主干知识,注重学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教学过程中,不能对学生有过高的估计,要把夯实基础知识,基本能力,放在突出地位。
3、加强对学生的理解,学情的把握,准确把握学生的能力状况,有针对性的训练学生的审题能力、答题技巧和应试能力。教学中注重校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特别是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练结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针对性的加强训练,及时评讲,不能就提讲题,要逐步培养学生学会审题,理解题目的意思和意图,有效组织答案并与材料相结合。
第五篇:半期考试分析
五年级数学半期考试分析
一、试卷分析
(一)考试内容:西师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四章(分数和方程)。
(二)试卷分析
1.试卷在总体上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评价理念,重视了对学生学习数学知识与技能的结果和过程的评价,也关注了对学生在数学思考能力、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发展状况的评价。突出了数学思想方法的理解与应用;注重了数学与现实的练系。
2.试卷难易适中,既重视双基的考查的全面性,也突出重点知识。考题也都是平时的常见题型,如分数意义、分数基本性质、通分、分数大小比较、解方程、解决问题等。
3、重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考查数学应用能力
试题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体现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在考查中引导学生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情感,考查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数学模型的能力,培养用数学、做数学的意识。
(三)考试成绩
两个班总的说来考试成绩都很不理想。首先体现在平均分上,跟年级平均分有较大距离。其次没有满分,高分人数也较少(上135的也只有几个)。最后,不及格人数较多,而且分数非常低。
(四)成绩分析
本次期中考试反应出许多问题,如两极分化较大,拔尖学生少,低差学生人数多等。通过对学生试卷的认真分析,发现以下问题:
1.有些题型平时强调得非常多(比如分数基本性质的应用),但仍然有一部分学生出错。
2.学生读题、审题的能力有待提高。
3.许多学生出现简单的计算错误,反映出大意粗心的坏毛病。
4.失分最多的是“解决问题”部分,从中可看出学生在列方程解应用题方面存在很大问题,或者不知道如何找等量关系,或者是用算术思想列方程。同时,也由此看出孩子们在解答稍微有难度的题型时逻辑混乱,无从下手。
5.通过与学生的交流,发现有些题目虽然有思路,却不知道该如何表达出来,如何写出来。
二、整改措施
(一)课前准备
课前准备不充分,导致课堂效率低是上半学期长期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此前在一班主任的配合下大力整顿课前准备。采取表扬、批评、相互监督等机制促进学生养成做好课前准备的良好习惯。
(二)作业整顿
1.课堂作业本全部换新,重述格式和书写要求。此后作业只有一个等级(A+),凡是得A+ 的,同时教师把A+有写在作业本扉页,凡是有错的就不打等级,责令学生全部重新做或者改在后面。重新做的若全对也可以得A+。
2.以前的课堂作业本作为草稿本,草稿本按照课堂作业本的格式书写。3.同桌或小班长督促完成每次作业,并在上交之前检查完成情况。
(三)激励机制
1.课堂上发言积极,表现良好的学生,给予加分,多次被老师表扬的孩子计入本周“心桥”的表扬行列,反之,计入批评行列。
2.针对以上每月得A+的情况每月一评,给予前几名学生一定的物质奖励,同时评出本月表现最好的小班,给予奖励。
三、下半学期工作计划
(一)11~12周: 方程巩固与深入
1.解方程的三种基本类型,加深难度再练,保证每个学生都能熟练掌握。2.“方程思想”的培养,主要让学生明白未知数在参与列式时与已知数的同等地位,摆脱算术思想对列方程的阻碍。
3.加大列方程解决问题训练。
(二)13~14周:分数加减法,渐渐过渡到分数乘法
(三)15周:折线统计图
(四)16周:长正方体表面积、体积相关问题再练
1.正方体展开图的进一步认识 2.解决表面积、体积的相关问题 3.空间思维培养
(五)17~18周:小升初提高培训(小升初复习指南)。
(六)19~21周:期末总复习。
2012-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