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构建“学案导学、自主合作探究”课堂教学模式,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研究与实践
构建“学案导学、自主合作探究”课堂教学模式,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研究与实践 者:孙锦芳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166 更新时间:2010-6-24 16:17:01
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思想的束缚,我国中小学教学大都采取“唯书”、“见成绩而不见人”的教育方式,学生一直处在知识被动接受者的地位,抑制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扼杀了学生的独立探究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使得学生成为单纯的知识“容器”,教育成了“丢失了一半”的教育。在这种教育背景之下,中学地理教育同样陷于困境之中。同时,地理学科教学中还存在着重文轻图、重课本描述轻社会现实、重理论轻实践等现象,从而使地理学科的教与学和现实生活中的做与用严重脱节。在教学过程中,只是把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作为主要目标,因而导致以下几个突出的问题。
1.从上课走进教室到下课走出教室,整堂课教师都在滔滔不绝地讲,既做导演又做演员。从课本到课本,讲得头头是道。学生只是听众、观众,从黑板到笔记本,记的昏昏欲睡。教育模式陈旧、呆板。教学过程只有一个单向的机械的教,而没有令人愉悦的主动的学。课堂气氛沉闷,教学效益低下。
2.教师讲解针对性不强。从课本到课本,从概念到概念,完全按照教材内容,忽略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学习感受,脱离五彩缤纷的生活世界和学生丰富的内心情感。教学手段落后、贫乏,使整个课堂成为一潭死水。学生的主体作用无处发挥,能力无处培养。
科学的教学方法,应是既包括一个相对固定,兼顾教、学的模式,又能够容纳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并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使学生的智慧得到充分地发展,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学习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使学生由“学会”最终走入“会学”。因此,改进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我们研究的重点。于是,我参加了《在地理教学中运用学案自主合作探究的研究》的课题研究,经过一年来的潜心研究与实践,我初步探索
出了一条适合我校学生实际的通过“学案导学”构建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课堂教学模式,促进了学生的主动学习与发展。
“学案导学”教学法以学案为依托,极力倡导主体(学生)先行,并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性,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开发学生智能,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提高了学习效率。
本学年我们的课题研究分成两部分,上学期以新授课为主,下学期以复习课为主。采取的形式多种多样,比如写读书笔记、进行校本培训、教材疏通、学案编写、进行观摩课和听评课,通过多次“磨课”、来提高自己的授课水平。
取得成就:授课水平大大提高,编写学案的水平大大提高,学生良好习惯养成,(一)编制学案的基本思路与要求
(1)紧扣新课标
遵循“新课标”所倡导的基本理念、对每章内容的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从三个维度进行分解和细化,旨在使教师教和学生学时既有针对性,又有整体性。对各章节的知识与方法的学习和探索,紧紧围绕双基,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与基本技能的形成为重点,与教材紧密相连,体现教材中的基本知识、基本思想、基本方法,使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设计基本问题时,可把一个重要知识点放在不同的情景中,反复考查,使学生能深刻认识,举一反三,灵活运用;同时,要注意总结方法、规律,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问题设置有层次,有梯度,有适当的比例,这样可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要。
(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依据初中学生认识发展规律和心理特征,学案设计既以双基为主、层层推进、清晰自然、目标明确,又渗透新课标理念,创设基本知识自主学习及新颖问题的情景,以探究方式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探究知识、方法,快速掌握本节知识、方法要点,提高学生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倡导学生从问题开始,在对问题探究的过程中主动学习、互动学习、合作学习,提倡创造性学习。
(二)学案导学、合作探究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
1.创设情境: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给思维以方向;同时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给思维以动力。
2.独立学习:就是让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地、开放地去探究、去发现,去再创造有关知识的过程。独立学习的目的,不仅在于获得知识,更在于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主意识,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造能力。
3、合作交流:在学生个体独立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师生、生生间的交流互动解决学习中的疑难问题并让学生在小组内或班级范围内,充分展示自己的思考方法及过程,相互讨论分析,揭示知识规律和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在合作交流中学会相互帮助,实现学习互补,增强合作意识,提高交往能力。
4.实践运用:是把所学知识运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中。学生解决问题是一个探索的过程,不是一个简单地用现成的模式解决问题的过程,实践运用不仅要有利于帮助学生巩固、掌握知识,更要有利于学生应用知识及实践能力的培养。
5.反馈矫正:学生展示交流过程中,教师要通过巡视发现学生学习中的问题,及时引导学生相互答疑解难,并与学生一起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及时纠正。
6.总结提升:在上述教学环节完成后师生一道总结、梳理当堂所学知识,归纳方法、揭示规律、总结提升。
三、课题研究取得的成绩
(一)课题研究使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方式发生转变,促进了学生的主动发展。
“学案导学”教学方法有效调动了广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学习过程中多数学生能够主动探索和积极思考,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增强。学案导学增强了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了学生研究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和发展。学生在自主探究活动中通过独立学习、梳理知识结构,使学生能够明确新旧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从而促进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进行知识体系的主动建构,促使学生深刻认识到所学知识作用与价值。学生课堂学习效率大大提高,解答问题的规范性、准确性及语言表达能力明显增强,学习方式由原来的“学会”变为“会学”。通过这一年的课题研究与实践,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而且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了学生的探究精神与合作意识,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
(二)课题实践使教师编写学案的能力大大提高,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发生改变,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伴随着课题研究和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教师编写学案的能力大大提高,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发生了很大转变,课堂教学方式悄然发生着变化。教师由传统的“满堂灌”即教师由重知识传授和以教师讲授为主教学方式向启发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互动交流、重学法指导和实践应用为主,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够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关注学生个
体差异,教学设计尽可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需要,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主动和谐的发展。同时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方式也在发生变化,由原来的一把尺子量学生向过程多元评价激励转变。通过课题研究促进了老师们的学习、实践与反思,转变了教师的教育思想,课堂教学质量不断提高,课题实验班与非实验班相比较,实验班师生精神状态饱满、学生主动学习热情高、解题能力强、思维敏捷、考试成绩高于非实验班近13个百分点;通过地理学科的构建“学案导学、合作探究”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还辐射到其他学科的教学,吸引了一批其他学科优秀教师参与到课题研究中来,扩大了研究力量。
四、课题研究存在的不足
在相当多的课堂上,小组合作学习只有其"形",而无其"实"。主要有以下的误区:
(一)小组活动重形式,缺乏实质性合作
为了体现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理念(特别是公开课教学时),不顾问题是否具有探究性,把所有的问题都拿来小组合作,导致问题过于简单(课本直接能找到答案),小组合作只是作为形式表现出来。
(二)放任自由缺乏监控
有些教师上课开始便布置合作学习任务。在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时,有的教师则退至教室的一侧耐心或者如蜻蜓点水般在各学习小组间游走。到了教师课前教学设计的时间,教师开始依次听取各组的汇报,汇报完毕,课堂教学活动便宣告结束。这样的课堂,教师是可有可无的,小组合作学习也是处于一种缺乏监控的自由放任的状态。
(三)学生的参与度不均衡
其表现形式是少数人学习,多数人游离。小组合作学习时,学习好或者性格外向的学生频频发言,其他人则成为"多余人",坐在那里静听;小组汇报时,真正发言的仍是那一两个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上,参与合作学习的只是少数几名学生,大多数学生则游离于学习过程之外,达不到共同发展的要求,因此也是失败的小组合作学习。
(四)学生间的合作不够主动
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间应形成良好的互助、互动的关系。但在小组活动中经常会出现不友好、不倾听、不分享的现象,这会影响合作学习的顺利开展。学困生由于还没有养成预习新课的习惯,独立思考能力较差,在新知识的探讨中,往往没有主动地参与合作学习;而学优生由于基础较好,反应快,为了小组得分,往往不顾学困生是否已经明白,就匆匆结束小组合作学习。因此达不到共同进步的目标。
五、今后研究的设想
在课题研究具体操作中,虽然我们力求使所有学生都能得到尽可能的发展,但总感觉能力强的学生发展得更好,而一些学习能力低的学生的发展总是不尽如人意。针对存在的不足,我们要不断加以改进和完善,因此教师如何处理好“放”与“导”的关系,如何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最有力的帮助,如何使所有的人都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是下阶段要研究的重要内容
第二篇:高效构建“学案导学、合作探究”课堂教学模式,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研究与
构建“学案导学、合作探究”课堂教学模式,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研究与实践
一、研究背景
昊天学校于2004年9月建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地属良乡东南片,生源主要来自良乡东八村及周边小区。建校之初,由于学校地理位置偏僻,周边环境恶略,交通不便,致使大量优秀生源外流,领导和教师焦急万分,如何改变现状,留住生源,并通过我们自身的努力,为当地百姓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面对新的课程改革,我校的干部、教师深刻认识到:教育必须着眼于学生潜能的唤醒、开掘与提升,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必须着眼于学生的全面成长,促进学生认知、情感、态度与技能等方面的和谐发展;必须关注学生的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的形成,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在知识经济和信息化时代,教育突破了传统的模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正在发生着新的变化,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垄断者和发布者,学生也不再是知识的“容器”,知识获取的多元化使得学生可以通过各种渠道获取知识和信息。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教学目标、教学设计、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已经严重不适应信息时代对人才培养的要求,现代教育观念强调:教育要以学生为本,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由培养具有一定知识技能的人转向培养具有多种能力特别是“学会学习”的人。只有学会自主、合作学习,才能成为具有终身学习能力的学习者。
因此,改进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我们研究的重点。于是,在05年9月我校数学教研组在教研组长王铁英老师的带领下,参加了房山进校教科室王兆凤老师负责的课题《新课程背景下农村中小学生学习分化问题的研究与实践》,经过两年多的潜心研究与实践,我们初步探索出了一条适合我校学生实际的通过“学案导学”构建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课堂教学模式,促进了学生的主动学习与发展。
二、“学案导学、合作探究”课堂教学模式的操作过程
《初中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初中数学课程应提倡学生自主探究、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师生互动、合作、交流、对话式的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活动”。在教学中,我们应当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相信学生的创造力。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只有学生才能让课堂充满活力,充满生机。
“学案导学、合作探究”即利用适合具体学情的教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以促使学生主动知识建构的课堂教学模式。学案是体现教师教学思想、方法、知识体系和学生能力培养的载体,它不仅有着“导学”的作用,还有“导教”的功能。这样,学案的作用不仅成为沟通教与学之间的桥梁与纽带,还承担着引导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作用。
(一)编制学案的基本思路、要求及框架
1.学案设计基本思路与要求
(1)紧扣新课标
遵循“新课标”所倡导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设计思路、课程结构、教学建议、评价建议。对每章内容的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从三个维度进行分解和细化,旨在使教师教和学生学时既有针对性,又有整体性。对各章节的知识与方法的学习和探索,要紧紧围绕双基,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与基本技能的形成为重点,与教材紧密相连,体现教材中的基本知识、基本思想、基本方法,使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设计基本问题时,可把一个重要知识点放在不同的情景中,反复考查,使学生能深刻认识,举一反三,灵活运用;同时,要注意总结方法、规律,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问题设置有层次,有梯度,有适当的比例,这样可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要。
(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依据初中学生认识发展规律和心理特征,学案设计既要以双基为主、层层推进、清晰自然、目标明确,又要渗透新课标理念,创设基本知识自主学习及新颖问题的情景,以探究方式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探究数学知识、方法,快速掌握本节知识、方法要点,提高学生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倡导学生从问题开始,在对问题探究的过程中主动学习、互动学习、合作学习,提倡创造性学习。
2.学案设计基本框架
【复习导入】通过复习旧知识、承上启下进入新知结构;或利用有意义的问题导出新课;或采用类比、推广等手段自然进入新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
【明确目标】指明新课程标准对此部分内容的要求,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探究新知】教师设计问题要科学合理,体现层次性、趣味性,具有启发性。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用“转化思想”把新的数学问题转化为用已有的数学知识、思想方法去解决,对相关公式、性质、定理进行推导。此处是学生自主探究基本知识、基本方法、追根溯源的重要内容。
【例题分析】设计1-2个典型例题进行分析、讲解与点评(基本题目可不给出解答过程,留空白,先让学生分析、解答。每个题后都要有“归纳点评”)
【双基练习】设计3--5个紧教材的基本题目让学生解答,教师巡视学生掌握基本知识的情况;
【能力拓展】设计2--3个综合题供有余力的学生进行训练,提高综合能力。
【总结反思】对基本知识、思想方法、规律进行总结梳理,对教法、学法及易错知识点进行反思。
【分层测试】设计一组层次得当的题目测试学生,了解学生对本课题内容的学习、掌握情况,找出问题,不断完善。
(二)学案导学、合作探究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
1.创设情境: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给思维以方向;同时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给思维以动力。
2.独立学习:就是让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地、开放地去探究、去发现,去再创造有关知识的过程。独立学习的目的,不仅在于获得知识,更在于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主意识,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造能力。
3、合作交流:在学生个体独立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师生、生生间的交流互动解决学习中的疑难问题并让学生在小组内或班级范围内,充分展示自己的思考方法及过程,相互讨论分析,揭示知识规律和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在合作交流中学会相互帮助,实现学习互补,增强合作意识,提高交往能力。
4.实践运用:是把所学知识运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中。学生解决问题是一个探索的过程,不是一个简单地用现成的模式解决问题的过程,实践运用不仅要有利于帮助学生巩固、掌握知识,更要有利于学生应用知识及实践能力的培养。
5.反馈矫正:学生展示交流过程中,教师要通过巡视发现学生学习中的问
题,及时引导学生相互答疑解难,并与学生一起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及时纠正。
6.总结提升:在上述教学环节完成后师生一道总结、梳理当堂所学知识,归纳方法、揭示规律、总结提升。
三、课题研究取得的成绩
(一)课题研究使学生学习方式发生转变,促进了学生的主动发展
“学案导学”教学方法使学生学习目标更加明确,重点更加突出,问题设计更加具有针对性,有效调动了广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学习过程中多数学生能够主动探索和积极思考,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增强。学案导学增强了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了学生研究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和发展。学生在自主探究活动中通过独立学习、梳理知识结构,使学生能够明确新旧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从而促进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进行知识体系的主动建构,促使学生深刻认识到所学知识作用与价值。学生课堂学习效率大大提高,解答问题的规范性、准确性及语言表达能力明显增强,学习方式由原来的“学会”变为“会学”。通过两年多的课题研究与实践,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了学生的探究精神与合作意识,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
(二)课题实践使教师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发生改变,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伴随着课题研究和新课改的不断深入,课题实验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发生了很大转变,课堂教学方式悄然发生着变化。教师由传统的“满堂灌” 即教师由重知识传授和以教师讲授为主教学方式向启发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互动交流、重学法指导和实践应用为主,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够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教学设计尽可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需要,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主动和谐的发展。同时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方式也在发生变化,由原来的一把尺子量学生向过程多元评价激励转变。通过课题研究促进了老师们的学习、实践与反思,转变了教师的教育思想,课堂教学质量不断提高,课题实验教师职业幸福感明显增强。课题实验班与非实验班相比较,实验班师生精神状态饱满、学生主动学习热情高、解题能力强、思维敏捷、考试成绩高于非实验班近13个百分点;数学学科教学与其他学科相比成绩明显突出,近年来中考数学成绩逐年提升,位居同类校前列。通过数学学科的构建“学案导学、合作探究”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辐射到其他学科的教学,吸引了一批其他学科优秀教师参与到课题研究中来,扩大了研究力量。我校的生源也逐年提高,初中教学班有原来的18个增至现在22个教学班。成绩的取得得益于:
1.课题研究的引领。两年来我校数学组全体教师在进修学校王兆凤老师的科研课题《新课程背景下农村中小学生学习分化问题的研究与实践》引领下,从课题研究内容、研究目标、研究方法方面得到了王老师大力支持与热心指导课题研究进展成效明显。
2.王玉茹校长对我校教科研工作的具体指导及科研思想、方法的引领,创设了良好的研究氛围,倡导每位教师都成为研究型教师。
3.数学组有一支善于学习、善于思考、勇于实践、大胆创新的教师队伍。
四、今后研究的设想
在课题研究具体操作中,虽然我们力求使所有学生都能得到尽可能的发展,但总感觉能力强的学生发展得更好,而一些学习能力低的学生的发展总是不尽如人意。因此教师如何处理好“放”与“导”的关系,如何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最有力的帮助,如何使所有的人都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是下阶段要研究的重要内容。
构建“学案导学、合作探究”课堂教学模式,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研究与实践
昊 天 学 校
2008年4月30日
第三篇:“自主探究 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与探索
“自主探究 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与探索
本课题作为海盐县《自然科学》第二期骨干班教师教学、科研实践项目,将在县教研室自然组教研员的积极参与,认真指导下进行,计划两年。结题后也作为本期骨干班教学实践成果之一。
[课题的提出]
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重点,也是21世纪教育改革的根本任务之一。毋庸讳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传统的教学模式仍然占据统治地位,具体表现在重教法轻学法,重提问轻思维,重结果轻过程,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发展。即教师花大量时间进行知识灌输,学生没有积极思考、发问、质疑的时间和空间,教师只是让学生背知识、做题目。这是长期存在的问题,它不仅造成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学习负担加重,泯灭学生创新精神,而且极大地妨碍了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影响了跨世纪人才的培养。这种教学模式,既忽视作为独立个体的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多种需要和潜能,又忽视师生群体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多边多重、多种形式的交互作用和创造力,也是忽视课堂教学过程中人的因素的突出表现,其结果是学生学习能力较低,各种能力发展缓慢。即使有点成绩,也是高耗低效急功近利的做法。
未来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不仅是有知识和技能发展的人,而且是具有参与意识、合作意识、竞争意识和勇于进取的人,具有科学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较强的创新实践能力的人。迎接知识经济挑战,培养适应未来知识经济时代需要的人才,必须改变我们的传统模式,变“接受性教育”为“创新性教育”;必须改变我们传统的学习方式,变“接受性学习”为“创新性学习”。在深入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的基础上,我们注重广泛学习,吸收中外先进教学方法之精华,密切结合我县各校实际情况,构建了创新性“自主探究,学案导学”的教学模式,探索出一条具有各校特色的课堂教学改革的新途径。
“自主探究,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总体思路为:突出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主体参与意识和自主发展的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新,加强能力培养,增加课堂教学的科技含量。“自主探究,学案导学”教学模式打破只用教案教学的常规做法,以学案为载体实施对学生自主探究、主动学习的指导,将课下与课上相结合,学案与教案相结合,学生自主学习与教师讲解诱导相结合、课本知识与生活实践相结合,知识技能与能力素质的培养相结合,形成全方位、多渠道、多角度的“立交桥”,让学生自主探究主动学习,亲身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
[研究设计]
一、课题实验的实施目标
1、破除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观念,建立现代教育思想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学生自主探究主动学习和教师有效指导相结合的教学过程。传统权威式的师生关系让位于平等的、互相尊重、相互负责的交往方式,学生的人格和权利得到充分的尊重和保护。
2、变更以知识为本位的教育观念,树立以人的发展为目标的教育思想。重视学生的亲身经历和生活经验,在教学中广泛采用探究式学习、体验学习等多种活动方式,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从多方面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
3、改变以传授和灌输为主要方式的课堂教学模式,实现以学生主体实践活动为基础的课堂教学。使课堂成为师生共同的、生动的、真实的生活。让学生在自由自在、丰富多彩而又充满挑战性的活动中得到发展。
4、着眼于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使他们成为具有主体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创造性人格和创造性思维、合作精神和社会交往能力的,具有丰富的知识、健康的情感、独特的个性和良好行为习惯的一代新人,在未来社会中自尊、自信、自强,敢于迎接社会的挑战。
5、培养一批具有现代教育观念、掌握先进教学的基本方法、具备教育科研能力的新型自然教师。他们能够将教学作为创造性的事业,从教学过程中体会到教学生涯的快乐,在与学生的交往中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与学生同提高共发展。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任何一种课堂教学模式的确立,都必须依据正确的理论作先导。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习的实质是学生自主建构与知识结构相对应的认知结构的过程,教学过程就是把知识结构转化为学生的认知结构。“自主探究、学案导学”的主要理论依据有:
1、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内因是根本,外因是条件。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这说明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起着引导作用,学生整个人(包括情感和理智)的自我发起的学习,是最持久最深刻的个体行为,而学生的主动学习,自主探究是主体参与的最重要行为。老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提供适合学生积极主动、自主探究的学习条件,创设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环境氛围,并注重挖掘学生自身对学习的渴望和潜能,建立起一套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导学机制,体现主体参与意识,落实主体地位。
2、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Bruner)•的“发现学习”理论强调:学生的学习应是主动发现的过程,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创设问题情景,引发学生对知识本身发生兴趣,产生认知需要,产生一种需要学习的心理倾向,激发自主探究的学习动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积极的探究者,教师的作用是创设适合学生学习探究的情境,而不是提供现成的知识。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让学生“知其然(know-what)”,“知其所以然(know-why)”而且要让学生“知其所用(know-how)”,“知其谁用(know-who)”。
3、美国心理学家奥苏伯尔(D、P、Ausubel)在其“有意义学习理论”(hetheory of meaningful learning)的框架下深入研究了教材的意义性及其学习条件问题,并提出了著名的处理教材内容的先行组织者策略。他进而认为,学生接受学习的过程不应是一个被动的过程,而应是一个新旧知识相互作用的过程。学生对学习新知识有三分生、七分熟的基础,学生既有原有的知识结构,又有对新知识的顺应和同化的思维属性,所以学生能自主探究、自主学习。这一自主探究并不是盲目的随意学习,而是在教师指导下,有意义、有目的的自主探究学习。现行《自然科学》教材是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编排的,学生在知识迁移的作用下,具备自主探究尝试成功的条件。在此基础上,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学习潜能,创造出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学生学习理解新知识,使原有“认知——知识结构”得以改造或重组。
4、心理学研究表明,中学生有一定的观察能力,他们能根据教学目标有计划、有选择地观察现象、动手实践、思考问题。从初中到高中,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越来越强,他们喜欢讨论、探究问题发生的来龙去脉,搞明白事物发展的前因后果。同时,心理学研究还表明,尽管中学生思维有较大的发展,但分析判断能力还不完全成熟,不能放任自流,因此还需要教师的有力指导。一般年级越低,教师的导学作用越强,年级越高,教师的导学作用越弱。这为我们实施“自主探究、学案导学”的教学模式提供了可靠的实践依据。“自主探究、学案导学”的实质内涵是培养学生自学探究能力。依据学生自学存在的疑难问题和提供的反馈信息,确定教学目标和师生教学过程、活动设计,针对性的展开问题讨论,依据问题讨论效果,教师随机备课,精讲点拨,指导学生解决重点、难点、疑点和三易点(易错、易漏、易混的知识点)。师生共同总结,梳理知识结构,形成网络,理出规律,最后强化训练(如巩固性练习、分层练习、拓展练习等),当堂完成教学目标。
三、研究方法与策略
(一)“导学学案”的编写原则
现代课堂教学要求,要树立以能力为核心的现代课堂教学的质量观;要树立以活动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的发展观;要树立以主体地位落实为核心的课堂教学的学生观。即让活动成为课堂教学的中心;让创新成为课堂教学的灵魂;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因此,“导学学案”的编写应体现如下几个特点:
①基础性——面向全体学生,让其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以知识为载体,明确为素质教育服务的目标;
②开放性——教学过程体现多维互动,教师不搞一言堂、灌输式。学生主动学习,自主探究,主动发展;
③主体性——学生的学习是主动的。师生人格平等,自尊自爱,情感交流融为一体,展示个性特点;
④差异性——面向全体学生的个性。如课堂提问、习题设置等思维训练要体现针对性、层次性、梯度性。关注每一个学生,给每一个学生提供表现成功的机会。
⑤生成性——树立生命的观念。教育即生活,有不可重复的智慧生成和不可重复的情感体验。因此,学案的编写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主体性原则
学案导学就是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动起来,从而构建多维互动的教学模式。学生在学习活动的过程中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做到主动参与、全员参与和全程参与,真正做学习的主人。“学为主体”就是确认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是认识的主体,是发展的主体。因此,教师不是奉送真理给学生,而是要把“发现真理”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从而使学生得到智力、情感、意志、性格等方面的全面发展;“教为主导”不是以教师为中心,它是以确认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前提的“主导”;“学为主体”也不是以单一的“学生为中心”,它是以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为前提的“主体”,所以要处理好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要以学案为载体,全方位的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在动脑思、动口说、动耳听、动手做的活动中增长智慧,提高思维水平,其中创新思维的培养和训练是核心。只有思维“训练”到位,才能把学生由“学会”到“会学”落到实处,才能实现“导”与“学”的最佳结合。
2、创新性原则。
创新性原则就是在教育教学中,教师要创新的教,学生要创新的学,营建一个有利于创新能力培养的良好的、民主的、和谐的环境。坚持创新性原则,在教学方面,教师就要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竞赛式、辩论式、调研式等优化教法,不仅传授知识,还要交给学生知识创造的规律,交给学生发现、获取知识的能力在精神方面就要形成一种宽松的、民主的、和谐的气氛。
3、指导性原则
学法指导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核心因素,学习方法的知识是学生知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能力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视学法指导是“教会学生学习”的前提和保证,第多斯惠曾深刻的提出:“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因此在学案编写中,学法线贯穿始终,如学案中的学习目标设计、疑难问题提示、解题思路、方法、技巧等指导性内容和要素,构成一条明晰的学法线。随着知识网络的形成,学法指导也构成科学完整的体系,为学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提供和创造必要的条件。
4、层次性原则
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规律,学案编写应注意它的层次性和梯度性。体现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但是无论在哪个层面上,都要让学生在“最近发展区”内去自主探究,获取知识。设疑应首先考虑其知识的层次性和个性的差异性,导学导练要有适当的梯度。梯度导学包括基础知识导学、基本技能导学和思维创新导学;梯度导练包括基础知识导练、基本技能导练和思维创新导练。因此,“导学学案”在研究学情和知识内容的基础上,要注意问题设计的梯度与层次,从学生好奇、好问、好动的心理特点出发,巧妙设置问题情境,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向未知领域探究,使对学生提出的新的学习要求、任务与现有的知识水平之间的矛盾不断得到解决,又不断出现,从而使学生在循环往复的学习中不断增长知识、提高探索自学的能力。
5、探究性原则
布鲁纳说:“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语言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得过程的积极参与者。”“导学学案”编写离不开对问题的探究。应当看到,在教学活动中,如果没有对问题的探究,就不可能有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不可能有学生的独立思考与相互之间思维的激烈碰撞而迸发出智慧的火花,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就得不到真正的磨砺与提高。而学案的“问题教学”就是使学生在自行的探究过程中,在积极的思维中,进入思考和创造的王国。教学不应是简单的灌输,单一的传授,更重要的是教师的诱导,学生的自我探究,自我感悟。因此,探究性原则应当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索,提出独到的见解,不唯书、不唯师,只唯实,敢于大胆质疑,敢于向权威挑战。同时,注重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不仅扩充个人的知识视野,而且形成探究的兴趣、创新性思考和自主探究学习的良好习惯。
6、开放性原则
课堂教学不应是封闭的系统,教学设计也不应当是固定不变的框框。模式是相对的模式。一个好的教学模式应具有开放博容的教学思想、科学新颖的教学设计、灵活创新的教学内容和务实高效的教学效果。为防止把千姿百态、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形式化,学案的编写一定要有开放的思路,宏观的视野,不断更新、完善,以有利于创造性人才的培养。
“导学学案”编写的开放性体现在:编写的主体,不只是教师个人,也有集体的智慧;不只是教师一方的精心设计,也有学生的积极参与,它是一种合力。“导学学案”的设计要体现多种能力的综合训练。包括动眼观察、动耳倾听、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动笔书写,它突出的是实践能力。“导学学案”的开放性还体现在把自由发展的时空还给学生,使他们的能力得到提高,个性和特长得到充分发展,学生得以自由和谐的、生动活泼地成长。框内,而是努力去引导学生探索发散思维和辐射思维。自然科学的题目设计,力求务真求实的严密性、逻辑性。同时,放开思路,以原有知识作铺垫,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不唯一,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唯一,思维的途径不唯一,答案上不求唯一,贵在言之有理有据,不唯答题结果的对错,重在思维过程。
7、民主性原则
心理学实验证明:在宽松自由的时空内,一个人的思维更活跃。同时,人的创新性思维活动也体现的更为突出。坚持落实学生主体地位,尊重学生、信任学生,让学生生动活泼的发展。创新性“自主探究,学案导学”要求学生在自主探究主动学习的过程中,感到宽松、融洽、愉快、和谐、自由、坦然,没有任何形式的压抑和强制,在自由的学习环境中让思维驰骋,提出疑难假设,毫无顾忌地在小组讨论、集体研讨中发表个人见解。也就是说,教学在于创设一种氛围,提供一种条件。另一方面,民主性不仅体现在师生之间的民主,而且更重要的是在自主探究学习过程中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民主和谐。打破单一的班级授课学习模式,使个别学习、小组讨论、集体研讨成为教学组织形式的必要组成部分。在培养自主、多样、探究、创新为特征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的基础上更学会进一步合作。合作性学习是学生自我探究学习过程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民主性是“自主探究,学案导学”不可缺少的内在特征。
8、实践性原则。
实践性原则就是坚持实践第一,教、学、做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创新。坚持实践性原则,就要走出课本、走出课堂、走出学校,贴近生活、贴近自然、贴近生产、贴近高科技。结合现实、结合实际教学做。既要学到真实创新本领,又必须服务于社会;坚持实践性原则,就要开展丰富多彩的创造性的活动。让学生自己设计、亲自体验、自我评价,体味创造的滋味,如开展调查活动、观察活动,开展科技小制作活动等等。从中培养学生的观察与想象能力,培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手创造的能力。
(二)“导学学案”的编写
众所周知,教师备课要写教案,这是上课的前提,但是教案只是教师个人用以施教的方案。教案中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堂教学步骤、作业布置等内容环节,教师自己是清楚的,但是学生却不甚明了,他只能跟着教师走,缺少应有主动权,这样就难以落实“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主体参与,自主学习的主体地位问题。
学案,是教师精心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创新的材料依据,它主要包括学习目标、学习重点难点、自学疑难信息反馈、学习探索过程的学法指导、学能尝试测试、自我矫正反馈等环节,由师生共同完善。教师在一定的教育教学思想的指导下,在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学情的调查把握,与学生一起进行“导学学案”的编写工作。好的“导学学案”,实际上就是教学内容的深化与延伸,它源于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并可超越教材构成知识网络,使知识的网络构成体系,它体现的是师生共同探索知识、方法、规律和被优化了的过程。学案的编写可由教师完成一部分(导),再由学生完成一部分(探),可以一节课一个学案(预习),也可以一个单元、一类问题、一本教材编写一个学案。一个学案可以在新授前写(尝试),也可以学习完写(小结),形式灵活。教案则是依据学生自学信息反馈,确定课堂教学目标,设计以师生活动为载体,以问题设计为主线,以训练达标为方向,以培养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的的教学方案。学案和教案要相辅相成,学案是为助导和体现学为主体设计的。
学案导学,是以学案教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训能达标的教学活动。是培养学生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突出学生自学能力,注重学法指导的教学策略体系。其突出优点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突出学生的自学行为,注重学法指导,强化能力培养,把学生由观众席彻底推向表演舞台。其操作要领主要表现为先学后教、问题教学、导学导练、当堂达标。
(三)“自主探究,学案导学”的课堂操作模式
“自主探究、学案导学”的教学精髓是学生在老师指导下进行自主学习,不仅着眼于当前知识掌握和技能的训练,而且注重于能力的开发和未来的发展,其教学策略主要包括: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学习的基础;培养创新思维是学习的核心;教师的导学是学习的前提;讨论质疑是学习的方法;更新教学手段,开展多媒体教学是学习的有力保证。教学形式应是多样化的,如讲授、启发、自学辅导、实验探索、问题讨论等,教学中应尽可能创设问题情景,以问题和解决问题激发求知欲、探究心和主动性,让学生提出问题,模拟情景,发表不同见解,引起争论,进行批判性思考,培养学生主动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创造与主体性品质。
学案的组成部分应包括学习目标、学习重点难点疑点、读书思考题、疑难信息反馈、学习活动的设计、梯度导学导练、知识拓展等部分。设计“导学学案”时,着力点应放在“学案的设计”上,它包括学习内容和学法指导,如观察、记忆、联想、对比、推理、归纳、思考、讨论等,还要拟定培养学生何种思维方法,训练何种学科能力,指导何种解题方法等,使静态的学习内容动态化。
“自主探究,学案导学”的操作模式在不同年级、不同的内容可以有不同特点,但可具有以下基本环节:示案自学→以案导学→信息反馈→组织讨论→精讲点拨→当堂达标→扣标整合→拓展创新。
自主性学习阶段 发展性学习阶段 创造性学习阶段 学生活动 预习基础知识 收集知识信息 提出问题 交流讨论 质疑释疑 积极思维 寻求结论 力求突破 教师活动 指导性教学阶段 启发性教学阶段 合作性教学阶段 编发导学学案
设置问题情景 设疑引学 启导发现 辩疑解难 启迪思维 引导迁移 鼓励创新
1、依据示案自学情况,进行以案导学
课前下发“导学学案”后,学生据此进行预习自学,课上老师可根据学生自主探究的信息反馈,准确把握教学目标和学情,有目的的运用导语、演示实验、现代教育技术等手段,创设情境,把握学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培养学生优良的思维品质,指导学生在学会的过程中实现会学。学生以“导学学案”为依据,以学习目标、学习重点难点为主攻方向,主动查阅教材、工具书,做实验,思考问题,分析解决问题,在尝试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
2、依据疑难信息反馈,组织讨论,尝试解疑
“自主探究,学案导学”一开始就要求学生去试一试,并给了学生充分自由思考的时间。这样就把学生推到了主动地位,学生在尝试中遇到困难就会主动地去自学课本和接受教师的指导。于是,学习就变成了学生自身的需要,使他们产生了“我要学”的愿望,在这种动机支配下学生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了问题,又使他们产生了成功的喜悦,就促使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对于学生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学生个体发言、同位探讨、小组讨论、全班辩证等多种讨论方式,并充分调动优秀学生的带动作用,多角度、多层次的辨析,尽可能互相启发,消化个体疑点。引导学生讨论时,教师要创设民主、和谐、平等、自由的情境和氛围,要求学生大胆质疑、敢于争论并各抒己见,这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最佳的时机。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迅速准确地捕捉到具有普遍意义的疑点和难点。
3、教师精讲点拨,学生归纳总结
提倡学生自学为教师的精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在课堂时解决学生反馈的疑难信息时,教师在有限的时间和有限的备课条件下进行随机备课,它需要教师有更丰富的知识,更高妙的教学机智,更精湛的业务水平。教师可采用两种方式处理学生的具有普遍意义的疑点。一是点拨:在学生相互讨论解决疑点的过程中教师参与其中,适时点拨;或是某个问题,某个组已经解决,其它组仍是疑点,教师可让已解决问题的小组做一次“教师”,面向全体学生讲解,教师补充点拨,这也可以说是讨论的继续。二是精讲,对于难度较大的倾向性问题,在学生渴望释疑的心理状态下,教师针对其疑点,快速确定讲的内容,抓住要害,讲清思路,明晰事理,并以问题为案例,由个别问题上升到一般规律,以起到触类旁通的教学效果,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归纳出新旧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从而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
4、扣标整合,形成网络
学生归纳总结本节课所学的重点内容、规律和解题思路、方法、技巧。把知识梳理成线,形成网络加深印象;要突出易错易混易漏的知识薄弱点,引起全体同学足够的重视;教师及时反馈,评价学生课堂表现,起导向作用。
5、当堂达标训练,知识迁移拓展
紧扣目标,当堂训练,限时限量,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搜集答题信息,出示参考答案,小组讨论,教师讲评,重点展示解题的思维过程。针对学生达标训练中出现的问题,待教师及时矫正之后,可即时补充补偿练习题,给学生内化整理的机会,面向全体教,挖掘每个学生的最大潜能,逐层分化,立足教材,超越教材,以开放的学习思路,拓展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从而把新知识纳入到个体的认知结构,进而形成个体的创新性能力。
总之,教而有法,但无定法;学而有法,贵在得法。以上环节不一定每个班每节课都机械照搬,应根据各自实际情况进行灵活取舍。
[实施步骤] 研究时间:本课题将从2003年7月开始研究,直到2005年7月结束。具体步骤如下: 1、2003年上半年,主要是课题组成员(第二期骨干班教师)的组成及课题的提出、论证、审报工作。2、2003年下半年9月开始,对本课题进行正式研究。骨干班每位教师利用所在学校所任教的班级作为实验班,开展“自主探究 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模式实践。每学期结合本课题进行课堂教学评价分析一次,研究本模式实验过程中的问题与优势,以修正教案、学案的设计和编制。同时每学期安排公开示范课,通过上课、说课、评课系列活动,以点带面推动我县自然课堂教学改革。3、2005年上半年,整理材料,汇编学案集,写出结题报告。[课题组人员]
(一)、课题组长:宋旻(中学自然教研员、中学高级教师)负责课题的计划制定,方案实施和工作组织等
(二)课题组副组长:韩耀强(县教研室副主任兼中学物理教研员,中学高级教师),韩余铭(中学化学教研员,中学高级教师)指导和参与课题计划制定,方案实施等。
(三)课题组成员:
(自然教师骨干研修班全体成员)参与课题的研究与实践 步学群(武原镇中学)黄中标(武原中学)马云华(实验中学)沈国明(澉浦中学)何明芬(实验中学)胡东伟(武原中学)张武泉(石泉中学)周 翔(武原中学)
第四篇:“学案导学 合作探究”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实施方案
“学案导学 合作探究” 高效课堂教学研究实施方案
负责人:王贵宾
单位:安丘市景芝镇浯河中学
2010.10
“学案导学 合作探究”高效课堂教学研究实施方案
安丘市景芝镇浯河中学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教学模式的创建和研究已经蔚然成风,“五三”优质高效课堂的创建是新课程下提高教学效率的关键,而实现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之间的和谐统一是教学研究的关键,如何实现学生的自主探究和有效学习则是我们打造高效课堂的前提和关键。传统教案教学普遍存在两种倾向,一是教学的单向性,即以教师和课本为中心,更多考虑如何把课本内容讲得精彩完美,而忽视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二是教案的封闭性,即教案是教师自备、自用,没让学生参与,缺少透明度和公开性,学生在课前对教师的教学意图无从了解,上课只能被动学习。在当今教学改革中,又出现另一种极端,过分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弱化教师的主导地位,只注重课堂的活跃场面,忽视教学的最终效果,一些课堂改革表面上搞得轰轰烈烈,却难以取得实效,其原因在于只看到学生的自主意识强,却忽视了学生的自主能力弱,而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和提高离不开教师的指导,为此我们尝试把传统的教案改革为“学案导学 合作探究”模式,以促进“五三”优质高效课堂的打造。
二、“学案导学 合作探究”课题的界定
学案导学是以学案为载体,学生依据学案在老师指导下进行自主探究的教学活动。它的功能是: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1
确保学生学习中主体地位的落实,实现学生学习的最大效益,最大限度地为师生“互动—探究”提供课堂时空。
“学案导学自主探究”教学模式打破只用教案教学的常规做法,以学案为载体实施对学生自主探究、主动学习的指导,•将课下与课上相结合,学案与教案相结合,学生自主学习与教师讲解诱导相结合、•课本知识与生活实践相结合,知识技能与能力素质的培养相结合,•形成全方位、多渠道、多角度的“立交桥”,让学生自主探究主动学习,亲身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
二、课题研究的原则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学习的基础,培养创新思维是学习的核心,教师的导学是学习的前提,讨论质疑是学习的方法,更新教学手段,借助多种媒体是教学改革的有力保证,教学形式应是多样化的,讲授、辅导、讨论等。教学中尽可能的创设问题情景,以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探究心和主动性,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模拟情景,发表不同见解,引起争论,进行批判性思考,培养学生主动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创造与主体性品质。设计和编制符合要求的学案是使用学案教学法的重要环节,也是本研究成败的一个关键。学案编制主要遵循三个统一的原则:(1)厘清教与学之间的关系,实现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原则,努力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自学、自问、自做、自练的方法和机会,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增强对学习的兴趣。(2)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实现掌握知识(学会)与发展能力(会学)的统一,体现启发性原则,使学案成为学生掌握学科知识体系和学科学习方式的载体、教师教学的基本依据。(3)实现个性发展与全面发展的
统一。学案的编写应该服从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实际需要,充分考虑和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能力和知识水平,使学案具有较大的弹性和适应性。
三、课题研究的策略
“学案导学•合作探究”高效课堂模式的一切都要体现:全面依靠学生,高度尊重学生。
倡导学生从问题开始,在对问题探究的过程中主动学习、互助学习、合作学习、全程创造性学习,张扬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有效避免学生课堂疲劳现象。
学案导学法就是借助学案引发学生的自主学习以促使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的教学模式。在这个定义中,我们不仅规定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就是自主学习,也指出了学生知识获得的一般规律,就是知识不能通过被动灌输和传递获得,而必须通过学生主动、积极的建构实现。教师的教学实际上就是保证和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知识体系的建构。因此,学案不仅有着导学的作用,还有“导教”的功能。近年来有关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研究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我们对学习过程的认识,对自主性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和价值也有了很好的理论依托。这也成为我们设计学案、进行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研究的重要理论基础。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
本教学模式主要以导学案为载体,课前学生自主预习,课上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学生自我思考,分组讨论,积极竞争发言,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并及时总结、反思,课后
进行针对性的跟踪练习及合作拓展延伸。最终促成学生学习方式、学习行为的转变,从而达到提高学习效率的一种模式。旨在改变学生的依赖心理,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心理和人格得到健全,并获得人生的体验,培养勇于探索的精神。
本课题把教学的中心研究教师如何教转移到研究如何指导学生自学、会学、学会,用具有公开性和透明度的学案,来沟通师生之间的教学关系。根据学生的认知基础、自学能力和水平以及教学考试的要求,设计出指导学生自学的每一课时的学案,在课前一天发给学生,让学生在问题指导下,初步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概念、理清知识线索,并尝试用已有的知识解答学案中的问题,进行自我能力训练或者讨论交流,并在学案上做相关记录,学生能自主学习的内容,教师绝不包办,需要合作探究的内容主动探究交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学生在探索中发现问题,提出质疑,就学生的质疑点,教师做精讲点拨。具体来说,课题研究重点解决以下内容:
1、学案的最优编写内容。
2、应用学案指导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
3、评价学案的标准。
4、如何实现学案的导学和教师的导向作用的有效统一。
五、课题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
本课题研究的方法主要包括调查研究、比较研究、行动研究和理论研究。
研究对象:包括七至九年级的所有班级的学生。
六、课题研究的阶段划分
1、总体方法思路:
成立由王贵宾校长任组长,李晓红副校长、高守良主任任副组长的推动工作组和骨干教师管理团队。采用行动研究法在校内各学科进行全面试验,在实践中研究策略,在研究中策划实践,并在教育实施中进行评价、调整和完善,边研究、边总结、边反思、边完善。
组织教师学习行动研究的相关理论,制定方案,确立方向,撰写行动研究日志。学校全力提供资金支持,建设交流平台,确立专业引领机制和激励导向机制,定期组织骨干教师外出学习和交流。
2、实施步骤:
暂分四个阶段进行:
(1)宣传发动(2010年9——10月)
分层次召开教研组长会、备课组长会、各年级教师会、领导干部包组会,理解精神学习方案,学习生本教育理念的有关书籍,组织大面积参加学习活动。
(2)初步定模(2010年10月下旬——11月上旬)
利用教研组,备课组活动,充分研讨各学科课堂框架,结合以往成功做法形成各学科模式。
各班级彻底分组,完善组内建设,召开学生会家长会做通家长、学生等各方面工作。
各年级细化小组评价及在学生评优、综合素质评价中的应用,操作过程中不断进行充实完善。
(3)探索实践(2010年11月——2011年7月)
教师实践教学模式,不断反思、研讨、完善。
骨干教师执教示范课,进一步完善学科模式。
邀请专家指导,进一步改进,完善,优化。
全体教师学期末完成高效课堂案例反思。
(4)提升推广(2011年9月——2012年7月)
高效课堂学科模式定稿。
全体教师人人过关,组织量化评价。
组织“四优一先”评选。
适时举行开放课堂活动。
专家带领,全面推广。
七、课题研究领导小组和指导小组
(一)、领导小组 组
长:王贵宾 副组长:李晓红
高守良
成员:任志国
赵志超
李焕高
赵伟
李升福
周廷栋
(二)指导小组 组
长:李晓红 副组长:高守良
成员:苑衍丽
张学政 冯振华
葛晓燕
苑衍花
刘执进 课题负责人:王贵宾 课题主持人:李晓红 主要情况简介:
李晓红:36岁,大学本科学历,中学一级教师,潍坊市数学教学能手、安丘市首届学科带头人,潍坊市优秀教学成果奖获得者,“启导掌握”教学实验承担者,“自主探究——分层教学”实验承担者,国家十一五课题“发展性教学手段与课堂教学情景创设研究”实验主持者。多年来,一直在教学一线,多次承担对全市教师新教材教法的培训工作,是教师进修学校的兼职教师。2009年被推荐为安丘市名师培养人。
课题主要实验教师简介:
段建梅:40岁,一级教师,大学本科学历,潍坊市数学教学能手,安丘市数学学科带头人,省优质课获得者,曾承担“小组合作学习分层指导法”实验研究,和十一五课题“发展性教学手段与课堂教学情景创设研究”实验研究,2009年被推荐为安丘名师培养人。
冯振华:30岁,二级教师,大学本科学历,安丘市英语教学新秀,英语教研组长。
宋金玲:34岁,一级教师,大学本科学历,安丘市语文优质课获得者,多次举行安丘市公开课,曾承担语文“合作教学实验”研究和十一五课题“发展性教学手段与课堂教学情景创设研究”实验研究,2009年被推荐为安丘名师培养人。
苑衍花:40岁,大学本科学历,潍坊市历史教学能手,安丘市学科带头人,安丘市名师,综合文科教研组长。
王景云:38岁,大学本科学历,安丘市教学能手,潍坊市优质课获得者。多次获得安丘市优质课称号。曾承担化学“合作教学实验”研究和十一五课题“发展性教学手段与课堂教学情景创设研究”实验研究。
苑衍丽:34岁,大学本科学历,潍坊市市教学能手,语文教研组组长,学校校报编辑。学校语文主题实验教师。
第五篇:《“学案导学、自主探究”教学模式》学习体会
《“学案导学、自主探究”教学模式》学习体会
苏家屯区特殊教育学校叶洪久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主渠道,它是学生掌握知识、培养素质和能力、开发智力的主要途径。传统的教学方法的弱点是没能使学生成为教学主体,学生往往处于消极、被动、受压抑的状态,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不能充分发挥。既不利于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又不利于开发智力和培养创新能力。
陈惠娣老师讲的“学案导学、自主探究”教学模式正式在这个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快乐学习、学会学习、学会探究的能力。作为一名教育战线上的员工,充分体会到当今的学生急需这方面的锻炼,来提高学习效率和能力,去迎接未来的挑战。因此,改革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势在必行。
“学案导学、自主探究”即利用适合具体学情的教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以促使学生主动知识建构的课堂教学模式.学案是体现教师教学思想、方法、知识体系和学生能力培养的载体,它不仅有着“导学”的作用,还有“导教”的功能.这样,学案的作用不仅成为沟通教与学之间的桥梁与纽带,还承担着引导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作用.我认为 “学案导学、自主探究”课堂教学模式的优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学习目标更明确,并与教师的教学目标相对应,突出学习重点和难点,使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都有明确的目标;
2.能提供适当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指导,引导学生的主动探索和积极思考,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提高学生研究问题、分析问题、解决
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发展。
3.能更好地梳理知识结构体系,使学生能够明确意识到新旧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提供相关知识介绍和实践应用情况的介绍,促进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进行知识体系的主动建构,促使学生认识到所学知识本身的价值;或者通过创设一种特定的学习和问题情景,使学生懂得意识到所学知识在解决具体问题时的作用和价值。
4.能够提供检测学习效果的适当材料,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及时的反馈和评价,进一步明确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目的和要求,并使学生及时发现自身的不足,且能及时改进。
“学案导学、自主探究”教学法的探索仅仅是一个起步,要进一步的优化和提高,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并吸取更多先进经验加以改进,相信“学案导学、自主探究”教学改革会取得更好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