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探究民办高校艺术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G40-01文献标识码:A
探究民办高校艺术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作者;张洪军杨敏
该课题是2012年度辽宁省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作者简介: 张洪军(项目主持人)性别:男职称:讲师研究方向:教育管理摘要: 目前高校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方面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会不会学,能不能自主学习,是当今时代衡量一个学生综合素质和发展能力的重要方面。基于此,本文重点结合民办高校艺术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来研究,通过一年的具体教学实践得出,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和单一讲授模式,才能提升学生课堂听课效率、专研精神、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艺术类学生和民办高校是典型,通过典型的探究和培养成功后可推广到其他类学生和高校,进而促进教育教学改革,推动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关键字:自主学习能力民办高校艺术类学生教育教学改革
一、民办高校艺术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现状分析:
(一)国内民办高校属于自筹资金,在资金来源上比较单一,这就是导致在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条件上远不如公办院校,那么在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上会受到教师知识水平,教学环境和设施的制约难以发挥到淋漓尽致。
(二)民办高校艺术类学生大部分家庭都比较富裕,艺术类学生成分和状态比较复杂,很多是由于高中阶段文化基础原因转向改学艺术,他们专业兴趣不浓,艺术志向尚待形成,在面临择业上家里也早有规划,这就造成了民办高校艺术学生难管、难教的局面,课堂上学生学习的心态和积极性明显不足,通过走访调查发现,传统教学进行中,班级上有1/3学生听着很认真,1/3学生学习别的内容,1/3学生玩手机趴桌子睡觉;提问时学生回答浅显,联系学习生活中实际例子特别少,课后上网购物、打游戏、逛街而不去图书馆学习,更别说自主学习能力培养。通过民办高校和艺术类学生自身特点,我们不难看出民办高校艺术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困难,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民办高校自身发展的巨大潜力,国家在十八大以及十八届三中全会上加大对民办高校扶持力度以及今后要享受和公办同等待遇,面对良好的发展势头,民办高校必须提前采取教育教学改革措施,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创新实践能力,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文明进步服务。
二、探究民办高校艺术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一)引进高水平师资队伍,改善教学环境和设施,为自主学习提供必要条件民办高校师资力量是招牌,所以要引进优秀的教育人才或外聘专家学者教授等,来提高教学水平,适应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在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中我院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针对艺术类学生两个班级做了详细的教育实践计划,来探索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并安排刘教授和王老师两位具有多年教学经验的老师运用两种教育教学方法和多媒体设备历时一年教育教学实践,通过教学对比和任课教师评价最终得出本次提出的探究民办高校艺术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方案进行推广试行。
(二)改变传统教师主体地位为主导地位,课堂教学采取双向互动,分组讨论传统的教学方法束缚学生个性发挥,能力培养,变教师教占主体地位为主导地位。课堂教学是双向互动的活动,需要教师和学生互相配合,教师教与学生学在教学过程中同等重要,不可片面强调教师教或学生学,教学过程中要有计划、组织、引导、启发、鼓励和总结等环节,充分让学生参与互动,分组讨论,自主发现问题并想办法解决问题,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能力,在实际教学中
教师要开展研究性思考并将自己的教学思想落实到教学实践中检验。
(三)创设活跃课堂氛围,鼓励学生质疑、激发兴趣、探究艺术类学生想象力课堂是教和学的主要场所,要打破传统的严课堂气氛和改变教师在讲台上居高临下的位置。课堂氛围对整个教学质量的影响至关重要,创设轻松、和谐、愉悦的课堂学习氛围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特别是艺术类学生更需要这种轻松愉悦的环境,教师要和学生充分接触,要走到学生当中去,给学生创设问题,让学生动脑思考,互动去解决,打破教师灌输知识理论,学生死记硬背的课堂行为。“有疑则有思,无疑则无思”教师要鼓励学生勇于质疑,不轻易苟同他人意见,大胆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
(四)灵活的课堂设计,借助多媒体的作用
教师要改变为完成教学进度和任务采取满堂灌的教学方法,设计灵活的课堂教学模式,采取双向交流互动启发式教学或兴趣教学法针对教学提出问题,让学生动脑筋去思考解决,举一反三,实现教学手段多样化。多媒体教学具有直观、形象、生动的特点更能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想象。教师在采用多媒体教学时要把握好人的注意力时间和心里需要等特点灵活有效地设计课堂,以便收到更好的听课效果。
总之,教师要大胆放手,让其独立自学,在自学前一定有必要的计划、进度和引导,要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循序渐进地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层次不同的学生可以自发组织分组,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作品。学生各有所长,在自主学习互动中,通过相互间的探讨、观摩、操作,互相弥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最好在入学就开始分阶段培养,抛弃圈养式、保姆式的教学模式,采取设问式、引导式、鼓励式、质疑分组探讨式、直到总结提高,这个过程也就是培养民办高校艺
术类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历时一年实践操作验证收到良好效果,今后进行推广。参考文献:
[1]庞维国.“自主学习”学与教的原理和策略.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戚志枫.浅析如何提高民办高校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
[3]庞维国.论学生的自主学习.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1,(2).
[4]郑玉琼.“论自主学习及能力的培养”.中小学外语教学,2002,(7).
第二篇:浅析如何提高民办高校艺术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浅析如何提高民办高校艺术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单位:辽宁财贸学院作者:
1、杨敏
2、张洪军
注:科研立项名称:民办高校艺术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摘要: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培养学生做到自主学习的能力是每个老师希望达到的最终目标,也是民办高校办学的初衷。本文分析了民办高校艺术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现状,结合民办高校灵活的教学模式等优势,阐述了在当前社会所需要的各种人才,如何培养民办高校艺术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探索适应培养学生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管理策略,研究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途径。
关键词:民办高校艺术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灵活的教学模式
一、民办普通高校艺术类学生自主学习的现状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一直是各大高校研究和探索的一种理想的教学模式,学生自主学习能够独立,确定自己的学习目的、目标以及学习内容和方法,并形成学习者自己的一套学习方法。作为民办普通高校在生源录取上与公办高校有一定的差距,艺术类学生普遍存在基础知识差、底子薄、起点低、自主学习能力相对差。
1、学习积极性不高、自律性不强、独立性差
艺术类学生从思想认识上有一种懈怠的观念,认为经过高中的苦读进入大学就应该好好“享受”大学生生活,不用再刻苦学习,自我管理意识不强,对大学授课方式不适应,都是很大部分学生
普遍存在的问题。
2、学习目标不明确,不能选择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策略
艺术类学生在中学时为了考上大学学习方式属于“冲刺型”,因专业特性养成了较散漫的学习方式,然后再次学习文化课程很难引导改正,课堂自我管理意识较淡薄,在学习文化课时课堂针对性强,专门针对高考的授课方式,教师知识引导展开不够,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发挥较差。上了大学后在课上与教师的互动较少,课堂成了教师的独角戏表演,课下也很少有学生找老师询问,这样就形成了习惯性的在课堂上被动接受和应付的学习方式。
二、民办高校艺术类学生教学模式的优势
为实现“学生满意、家长放心、社会赞誉、服务社会”的办学目标,部分民办高校做到了“敢为人先”的教学模式改革,没有了公办高校行政化制度的限制,多了一些大胆的创新。
1、重视专业实践教学环节
建设培养实践教育的师资队伍,提升教师实践教育的认识和实践教育的水平,为实践教育教学提供较完善的条件,同时对教师有严格要求,激励教师不断学习,提升教学能力,合理引导教育资源,聘请社会上专业能力强、素质高的行业顶级人才来校授课,让学生能接触到社会最前沿的专业知识,丰富实践学习。
2、教学改革的优势
在教学中教师和教务人员不断的探索最优的教学方法,通过不断的学习,实践、摸索和总结适合自己学生自己学校教学方式存
在问题就会马上研究并改进,同时研究出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制度灵活是民办高校的一大优势,目的就是服务学生的学习,培养出适合当前社会需要的人才。
3、管理辅助教学
学校各管理部门与任课教师经常深入沟通互相配合,多角度的了解学生学习和生活、课上和课下的学习方式,研究出一套适合民办高校艺术类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关注每位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生成绩和表现的提高和降低要时时记录,通过单独谈话方式鼓励学生,不让任何一位学生掉队,真正做到责任意识、服务意识、管理意识,教学行政一体化。
三、民办高校艺术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适应新形势需要,与时俱进深化教学改革培养创新型人才迫在眉睫。当前形势特点:信息化、大众化、传统化。在大众化、传统化的教育形势下,存在学生质量不高,但不要抱怨,同时国家在发展、教育也在发展应该有新的观念跟着信息化时代去改革,在学生质量不高的前提下营造多元化的宽松环境,适当降低教学基本要求,学生分层次教学,形成多层次多元化的教学模式。
1、教师教学方面
在上课前练好基本功,上课时关注每一名同学的眼神,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讲课思路要清晰、条理清楚、重点突出、吐词清楚、语言简练、板书清晰、布局合理、详略得当、恰当使用多媒体、善于诱引学生的思路,设计好每次师生互动。在表达讲述方面要
有激情对学生有很大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教师设计好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质疑,以思释疑,激发兴趣,让学生发挥想象力,提高思维空间,同时教师积极启发学生的思路,打破传统灌输知识理论,不在出现学生死记硬背的课堂行为,例如:“以所授课程的重点为前提设计好一个主题,让学生自己以团队的方式去研究或演练,其他学生说出自己不同的看法和观点”等等很多活跃课堂氛围的授课方式,采取这样的授课方式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以及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特别是艺术类课堂更需要这样的环境来发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创造性思维。
2、引导学生方面
艺术类大专业前提下按照真实专业案例进行引导讲解,案例剖析吸引学生,培养兴趣。应该在大的专业方向下鼓励他们发展自己的专业个性,从入学就开始分阶段培养,抛弃圈养式、保姆式的教学方式,研究使用引导式、鼓励式、牵羊式直到放养式,年级越高越要鼓励学生发挥自主性,并强调引导培养团队精神。最终达到培养出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和独立自主学习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竟可能的通过实验性实例传授培养科学思维方法和揭示事物本质的能力,发现问题、剖析问题、提炼问题、分析问题最后解决问题,从注重结果的学习教学模式转变为注重过程的学习教学模式。
综上所述,民办高校需要不断创新紧跟社会这所大学,以研究
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人才培养方案为目标,只有去接触学生研究学生,才能知道学生想要什么,社会需要什么人才,最终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最后将学生的兴趣与专业相结合讲给学生。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是做为民办高校搞好教学的一部分,最终实现“学生满意、家长放心、社会赞誉、服务社会”的办学目标。
参考文献:
【1】戚志枫.浅析如何提高民办高校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
【2】庞维国.自主学习学与教的原理和策略[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何莲珍.自主学习及其能力的培养[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3
第三篇: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的培养
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的培养
要想在课堂上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老师在课堂上授课时多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生物学科,跟现实生活联系得比较密切。老师在课堂上,尽量将知识点与现实生活中的现象联系起来。这样学生更容易理解,也更好地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或者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真正做到学以致用。这样,就会大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他们就会不断地去探索生活中的问题。在探索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很多问题和难题,他们都会不断地问为什么。这时,老师应当给予适当的引导,使他们的思维沿着正确的方向进行。例如,2008年政府出台了“限塑令”之后,有些商家就研究了一种新型的塑料袋,并称它们是合格的产品,是符合环保要求的。当我们学习了八年级的生物之后,我们也可以作为一个小“法官”,来验证商家所说的话是否真实。在讲授这个课题时,我会按照以下的思路来进行:首先,我们要了解政府为什么要出台“限塑令”?是因为现行的塑料袋无法被分解,使垃圾成堆,从而影响了环境。那商家称其新型塑料袋符合环保要求,也就是说它是能够被分解的。那么,我们能不能够验证他的塑料袋能够被分解呢?我们知道,在生态系统中,有一个很重要的成分是分解者-----细菌和真菌。那么,我们就看新型塑料袋能否被细菌和真菌分解。第二,设计实验方案。为了更好地得出结论,做实验一般要设置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的变量是新型的塑料袋,对照组的变量是现行的塑料袋。第三,明确了变量后,那么我们就要控制两组实验除变量外其他条件都要完全相同。例如,要在同一地点采等量的肥沃土壤,要浇等量的蒸馏水,并且两组的塑料袋要同样大小,同样重量,做观察记录的时候要同时间等等。最后,对照两组的实验结果。如果新型塑料袋被分解,那么,说明商家的说法是真实的;如果新型塑料袋没有被分解,说明商家的说法是假的。在讲授的过程中,老师要不断地提问,激发学生的思考热情。因为这个实验在课堂上很难做到,那么就要求学生课后自己亲自动手操作。实验完成后,还要要求学生写心得体会。
上课的时候多列举一些具体的,跟生活实际紧密联系的事例,并要求学生自己利用所学的生物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真切地认识到学习生物是多么的重要,多么的有趣,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如果老师上课时能够尽量做到多联系生活实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那么,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肯定会大大地提高。
第四篇: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合作探究能力
自主学习,顾名思义,就是指不听命、不依赖于别人的独立自主的学习。自主学习可以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体现,对培养创新精神来说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而且也是更好的贯彻自然教学的“指导学生自行探究、应用知识”的教学原则所必需的。自主学习能力则是指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综合能力。具备这种能力的人具有强烈的求知欲,能够合理地安排自己的学习活动,具有刻苦钻研精神,并且能够对自己的学习效果进行科学的评价。有了一定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就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机器,而是能用科学的方法主动探求知识、敢于质疑问难、个性充分发展的学习的主人。
但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需要教师经常地启发、点拨、和引导,需要长期地、有计划地进行培养。这与教师的主导作用密切相关,这就要求教师提高自己的整体素质,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一、培养学生的兴趣,增强主体意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数学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探究的积极性,要让学生像一个小“数学家”一样自己去研究、去学习。为了让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我们可以创设一些悬念,启发学生把生活中的现象与问题变为数学的对象,把生活的实际问题和数学紧密联系起来,从数学的角度,并运用数学知识对其进行思考,对之进行解释、阐述,让学生认识到平时学习的数学知识对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很有帮助,唤起学生的有意注意,引起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好奇心,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只有当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时,才能使学生从“要我学”转化为“我想学”、“我要学”。例如:在“ 三年级下册应用题的学习中,为了让同学们更了解题意,老师在讲述例题时加入与生活实际相关的内容,如:在教学96页例5时,可以先以学生、老师的年龄为例出一题(学生的年龄是十岁,老师的年龄是学生的二倍,老师多少岁?校长的年龄比学生和老师年龄的总和还大十三岁,校长多少岁?)让学生思考。然后再进行例题的学习。学生们的兴趣被调动起来了,学习热情很高涨,他们以积极主动的态度投入到新知识的学习中。这样学生的思维在教师提供信息的撞击和引导下得以活跃,使双方都沉浸在一种轻松愉快的研讨气氛中。
二、改变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达尔文有一句格言:“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必须在教学中改进教法,指导学习方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要学生主动地学习知识,关键是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和策略, 使学生逐步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培养学生的归纳、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数学能力,逐步掌握学习方法,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1、增加学生的操作机会。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的思维的发展是外部活动转化为内部活动的过程。因此,教师应尽量给学生提供可进行自主学习的感性材料,加强直观操作,指导学生初步学习抽象概括的思维方法。使学生通过具体操作进行大量的感知,建立表像,以此作为抽象数学知识的支柱。例如在教学一年级“1000以内数的认识”,教师课前准备几种种子各1000粒,课上时分给每个小组各一份,看哪个小组数的又快又准。在学生数的过程中,老师尽量不要干涉学生的活动。让学生独立自主的把任务完成。
2、提供学生质疑空间。
爱因斯坦也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学须有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不疑则不进。一个明智的老师不但要把“释疑”作为天职,在学生质疑的过程中发挥好主导作用,更要鼓励学生大胆就学习上不懂的问题提问,以求最后弄懂。如何激发学生质疑的兴趣、质疑的信心和培养学生质疑的能力至关重要。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方式,启发学生开阔思路,多思善想,质疑问难。通过这样的教育,不仅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而且能使学生在解题时,学会运用转化的思想,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开展教学活动中的小组合作学习。
21世纪的数学教学活动已不仅仅是为了传授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自主探究、主动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小组合作学习是时代赋予数学教学活动的要求。
4、指导学生运用旧知识学习新知识,培养独立思考、独立获取知识能力。
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获取新知识,这是最高的学习技巧。数学知识一环扣一环,根据学生认知特点,教材内容是螺旋式上升编排,它们纵有联系,横有发展,形成知识网络。所以学习新知识时,找准新旧知识过渡的“桥”,让学生主动地发现规律,掌握规律,有利于能力培养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主动的学习,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和使用性,使学生发现数学、喜欢数学,并让学生置身于问题情景之中,积极主动地参与,发现并主动获取知识,才能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最大程度地提高学生素质。我相信,只要我们深钻细挖教材,坚持改革,在教学中给与学生足够的重视,并不断地进行培养和训练,久而久之,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一定会得到发展。做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将来,我们大家都会让自己的天空常蓝,让学生的心灵温暖。
第五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能力的实验与研究研究报告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能力的实验与研究研究报告
邹城市匡庄中学 课题组
本课题在实验研究过程中,以新课程理论为指导,探索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改革,变革学生的学习方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在自主中求知,在合作中交流,在探索中发展,达到了预定的研究目标。
一、研究的主要结论及观点
1、构建了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提高了教学效率。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能力的实验与研究,是在新课程改革的大潮中进行的,通过课堂教学的实践,构建了“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教学基本模式,即:创设情境、激活思维——自主探究、构建新知——汇报评价、体验成功——分层练习、拓展创新。教师通过多种教学媒体的综合运用,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按照要求自主学习、课本知识构建知识网络,并标出自学中的疑难问题,不明白之处,在分小组合作交流中解决,通过小组内相互讨论、相互交流,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使学生互动。师生互动,在学生自主探索,小组交流的基础上,适时组织学生在全班范围内交流,并引导学生分析、比较各自得出的结论,最后抽象概括、揭示本质,使学生的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同是地,每个学生都不同程度地体会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起浓厚的学习兴趣,在分层练习时,不断设置思维障碍,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让学生通过深入思考,寻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从而解决问题“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学模式改变了以教师的教学为中心,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主动探究,使学生通过自学、合作交流探究新知识,培养学生的能力,教学效率得到大幅度提高。
2、学生学习效率显著提高,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明显增强。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能力”的教学模式,变革了学生的学习方式,由原来被动地学变为主动地学,增加了学生感性认识,激发了学生求知的主动性,使学生的学习活动与仔细观察、实验操作、积极探究、主动思考、互动交流融合在一起,有利于学生理解问题、分辨实质,启发思维、突破重难点,提高学习实效。同时,改变了学生以单一的书本为主要知识来源的狭窄渠道,构建出开放性课堂,使学生在宽松、民主的课堂教学环境中,在更加广阔的学习空间里,敢于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3、形成实验教师的改革意识,改变了教师行走方式。
在本课题实施过程中,坚持“以学定教、以改促研、教研并重”的原则,实验教师在充分挖掘教材的基础上,积极制作并应用各类教具、学具、课件,广泛使用多媒体,熟练地掌握了操作技能,提高了应用现代化教学媒体的能力。变革以“教师讲、学生听”的单向交流,为教师之间、学生之间的多向交流,改革了教师的行为方式,特别是实验教师行为的改变带动了广大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形成积极改革创新的意识,科研型、专家型、学者型教师不断涌现,在校内逐步培育出一支作风过硬、改革意识浓厚、钻研精神强烈的科研队伍。
4、学校成为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摇篮,为学生的发展创设了更广阔的平台。创新在于不断超越,进步依赖于实践和学习的互动,没有实践、没有学习活动的发展。就没有人类的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活动是学生得以协调发展的前提和基础,通过学生自主学习、自已动手制作学具、观察、构建新知、探究新知,能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持续提高。
二、实验研究方法的主要特色与创新
本实验主要采用调查法、比较分析法、研讨法、课堂实验、经验筛选、归纳总结等方法。
1、调查法:通过谈话、问卷等形式,摸清学生实际情况,收集存在的问题。
2、比较分析法:通过互听互评活动,比较分析,相互取长补短,实现教学相长。
3、研讨法:召开专题研讨会,及时沟通信息,展示成果。
4、课堂实验:选取实验班级和对比班级,获取实验数据资料,创新处理,从中发现新现象。找到新规律。
5、经验筛选:通过实验对比,来发现实验因素对不同水平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能力、学习成绩等方面的实验效果是否显著。
6、归纳总结:针对筛选的各实验阶段的初步经验,归纳总结出综合运用多种教学媒体的辅助教学的最佳模式。
上述方法的创新性表现为:
1、研究过程中,突破原有方法的局限性,不满足于现有解决问题的方式,不断拓展创新,归纳概括出新的理论、方法,能从新的角度、深度提出解决问题的新方法,2、针对新问题,能改变传统思维方式(静态思维、正向思维、抽象思维、逻辑思维等),运用新的思维方式(逆向思维、动态思维、形象思维、直觉思维等)分析处理新问题。
三、实验研究的突破性进展
在实验过程中,以学生自主构建新知,合作探究疑难问题,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综合活动的形象、生动、高效取代了传统口授的单调、抽象和低效,使教学形式、教学内容、课堂结构、教学手段、学习方式、师生关系都发生了质的变化。“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实验不仅促进了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提高了学习效率,而且也加速了教师课改和科研的步伐,更新了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切实提高了课堂实效。
四、学术价值应用价值的自我评价
1、本课题的研究适应了新课程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的要求
随着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关注学生可持续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已成为课程改革的重点。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改革课堂教学方法,已成为大家的共识,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项亟待研究的现实任务。
我们确定以改革课堂教学方式作为课程改革的切入点,探索出“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模式,它能使学生的课堂学习与观察、操作、探究、交流等融合在一起,将系统的知识和技能的传授与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探索,开展分析、操作、实验、研究等学习活动结合起来,使学生不仅获得人类认识的丰富成果,也获得人类认识过程的思考方式和方法,使教学效率大大提高,从而使学生的合作意识、探究能力得到提高。
2、课题的研究促进了学生发展,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教育的根本在于促进人的发展,课程改革与构建都在关注学生可持续性的发展,因此,开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实验与研究,首先应视学生为学习的主体,是发展的主体,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内讨论、交流,发表自己独特见解等都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同时,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3、课题的实施达成了培养学生创造精神与实践能力这一终极目标
在实践活动中创新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特征和手段,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和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没有创新,没有人类的自我超越,就不会有人类社会各个领域的发展和进步。教育活动更要促使学生敢于思考,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出学生的创新热情,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从而造就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社会人才。在新课程改革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是教育活动的终极目标之一。开展这方面的探讨研究工作,能创设适合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学习环境,对于突破课堂教学经验层次和传统教学方法,建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现代教学理念,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也是值得探讨的热点。创新精神的培养必须在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中进行,教育改革的出路在于创新,为迎接未来社会的挑战,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是教育责无旁贷的义务,学校理应成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摇篮。
五、成果的社会和校际影响
1、本课题的研究,有利于推动学校全体教师教学方式的变革,有助于推动课堂教学活动丰富多彩,同时变革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促使学生主动、健康地发展。
2、课题的深入持续研究,使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提高,尤其是在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合作探究问题的能力等方面得到加强,实验为学生的发展构筑了广阔的平台。
3、通过课题研究,推动了教改科研之风,深化了校本研究,提升了教师素质,一批县级教学能手、优质课执教者涌现出来,各级各类论文发表或在评选活动中获奖,教师的理论水平大大提高。参加实验的班级学习成绩大幅度提升,2003年至2006年我校整体教学工作成绩一直保持在全市农村中学前3名。
六、实验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措施
1、教师的教学观念还没有完全转变到先进的教育理念上来,要加强引导、深入学习、确实将新课程改革深入持久进行下去,将新课程改革落实实处,让先进的理念作改革的先
导。
2、教学改革中放不开学生,不能够完全把问题放给学生去解决探究,因此要立足“自主”,特别关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式和情感态度,切实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自主获得知识的能力,积极调整“引探”策略,激活学生思维,努力达到学生在质疑中思考,在思考中合作交流,在合作交流中发现,在发现中成长发展的理想境界,构建出真正富有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学模式。
3、合作交流的形式单调——单纯以小组合作交流,应扩展交流形式,可适当调整了小组成员或打破小组界限进行交流,交流的形式要多样化,探究的广度、深度应不断拓展。
4、要再次完善评价标准,科学客观地计量学生在不同学段取得的成绩、获得的进步,以便有针对性对学生实施鼓励,取得更大的成功,全面推进课程改革,使课堂教学更加具有成效。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授课方式,给学生较大的施展空间,而教师对教材、授课方式的把握难度由此而增加,对教法的选择呈现出多样性,教师对课堂的操作显得不系统、不连贯,理想的课堂设计与实际操作效果有些差异。
6、新的授课方式可能由于学生潜质的差异造成学生的两极分化,今后应注重鼓励基础较差的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避免差生更差。
2006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