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模块四答案
模块四: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2012.7.21-2012.7.23 测验时间2012.7.21-2012.7.23 单选题: 1.下面哪项是《标准》(修订稿)中对“口语交际”部分的要求目标?()④ ①注意表情和语气,使说话有感染力和说服力 ②在交流过程中,能根据需要调整自己的表达内容和方式 ③在交流过程中,不断提高应对能力 ④注意表情和语气,根据需要调整自己的表达内容和方式,不断提高应对能力,增强感染力和说服力 2.下面哪项表述符合“口语交际的较高目标”?()④ ①文明得体②讲好普通话③即席发言④增强说话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3.下面哪项不是初中教科书里所设计的“口语交际情境”?()④ ①诉说②辩论③演讲④表演 4.下面哪种方法不适于评价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④ ①情境测验法②现场评价法③事后反思评价④日常训练法 5.考察口语交际水平的基本项目不包括()。① ①调查报告 ②即席讲话③问题讨论④主题演讲 6.关于“综合性学习的意义与目的”,下面哪一项的描述不正确?()④ ①实现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 ②语文课程学习与其他课程学习的沟通 ③书本学习和生活实践学习的紧密结合 ④训练学生养成综合性学习的思维 7.下面哪项不属于“综合性学习的内容与目的”?()④ ①自主组织文学活动 ②关心学校、本地区和国内外大事 ③掌握查找资料、引用资料的基本方法 ④学习撰写论文 8.按照《标准》,综合性学习应强调()。④ ①学生的自主性②抵御风险和侵害的意识③应对能力④合作精神 9.下列哪项不属于综合性学习的评价方法?()④ ①随机评价②表现性评价③限制性评价④阶段性评价 10.如果要求学生完成一个扩展性任务,除了要求学生具备多种技能、独创性、主动精神外,还应该要求学生具备()。④ ①查找资料的能力②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③动手能力④合作意识
1.下面哪项是《标准》(修订稿)中对“口语交际”部分的要求目标?()④ ①注意表情和语气,使说话有感染力和说服力 ②在交流过程中,能根据需要调整自己的表达内容和方式 ③在交流过程中,不断提高应对能力 ④注意表情和语气,根据需要调整自己的表达内容和方式,不断提高应对能力,增强感染力和说服力
2.下面哪项表述符合“口语交际的较高目标”?()④ ①文明得体②讲好普通话③即席发言④增强说话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3.下面哪项不是初中教科书里所设计的“口语交际情境”?()④ ①诉说②辩论③演讲④表演
4.下面哪种方法不适于评价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④ ①情境测验法②现场评价法③事后反思评价④日常训练法
5.考察口语交际水平的基本项目不包括()。① ①调查报告 ②即席讲话③问题讨论④主题演讲
6.关于“综合性学习的意义与目的”,下面哪一项的描述不正确?()④ ①实现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 ②语文课程学习与其他课程学习的沟通 ③书本学习和生活实践学习的紧密结合 ④训练学生养成综合性学习的思维
7.下面哪项不属于“综合性学习的内容与目的”?()④ ①自主组织文学活动 ②关心学校、本地区和国内外大事 ③掌握查找资料、引用资料的基本方法 ④学习撰写论文
8.按照《标准》,综合性学习应强调()。④ ①学生的自主性②抵御风险和侵害的意识③应对能力④合作精神
9.下列哪项不属于综合性学习的评价方法?()④ ①随机评价②表现性评价③限制性评价④阶段性评价
10.如果要求学生完成一个扩展性任务,除了要求学生具备多种技能、独创性、主动精神外,还应该要求学生具备()。④ ①查找资料的能力②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③动手能力④合作意识
1.分析本地本校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基本状况,如进步或不足的具体表现。
在新课标中明确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是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从培养学生在现代社会中的生存能力和未来时代的交际发展能力的高度,对传统的听、说能力加以整合并超越其原有功能,直接关注学生的未来和祖国的明天。然而,直面现实,农村学生随着年龄的增大、年级的升高,越来越不敢说,越来越不想说,越来越不会说。刚入初中时高举着的小手消失了,抬头直视的目光不见了。究其原因,主要是口语表达能力差,表现为:
1、普通话水平低。农村学生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受周围环境因素的影响,平时生活中都用方言交流,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他们普通话水平的提高。
2、语言单薄,词汇积累少。评价一篇好作文,许多学生除了会说“很好”之外,就再也想不出其他词语来形容,至于“好在哪里”更是无从表达。
3、害羞胆小,不敢表达。农村学生见的世面较少,大多比较胆小。特别是在陌生人面前,容易出现拘谨不安,说话口吃等现象。有的学生在演讲朗诵时不敢投入感情,一是怕难为情,二也怕其他同学笑话自己做作。
4、与人交流不注重文明、得体。受生活环境的影响,有些学生与别人交流时不讲文明礼貌,不分场合对象,说话随便,土话脏话随口而出。
造成这些情况的因素主要有:
1、农村中学的学生,由于生活环境、家庭教育等因素影响,比城市的学生更缺少与人交流、当众讲话的机会,畏惧心理无法得到克服,所以也就无法拥有敏捷的思维,流利的表达。
2、口语表达与平时说话虽同属于表达,但思维表现有明显不同。在接七年级新生时,常会发现,一些学生课外说话时常“口若悬河”,但让他回答问题时,却说得支支吾吾,内容前言不搭后语。究其原因,平时讲话内容叫“散”,东拉西扯,前言后语缺少连贯;而口语表达恰是要回避这些,要求目的性强,不允许“散”,不允许跑题,必须话题集中,中心突出,结构完整,条理清楚,富有逻辑性。但农村中学的学生,特别是新生,很难做到这些。
3、口语与平时的闲谈拉扯明显不同,它要求说话者拥有较丰富的各类知识。而农村中学的大部分学生,家庭较为清贫,应该说他们
学习课本知识能够吃苦,但也都属于“死读书”的那种,他们不愿意拿出一部分时间(有的家长也不许)去读经典文学作品、各类杂志,更没有时间去关注社会、国际大事。如让他们围绕某个话题讲一段话,往往无话可说,不要说引经据典了。针对这些原因,采取以下措施,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1、强化熟读背诵。现行语文教材中的课文,语言规范,文质兼美,读来朗朗上口,我们在教学中有意识通过朗读、背诵、复述等形式培养学生的语感,重视语言积累。平时的语文课堂,我们强调多读多悟,坚持以朗读训练为主线,努力做到以读代讲、以读促悟、读思结合、读说结合、读写结合,这样既提高了语文教学的实效,也帮助学生积累了规范的基础语言。
2、拓展课外阅读。鲁迅先生曾说过,读书如蜜蜂采蜜一样,采各种各样的花,酿出来的蜜才会香醇可口。学生学习语言(包括口头语言)也是这样,仅靠课内对课文的朗读和背诵还远远不够。为此,我们十分重视引导学生课外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
3、设置情境,指导交际。口语交际是在特定的环境里产生的言语活动。这种言语交际活动,离开了“特定的环境”就无法进行。因此,我们在教学时,注意精心创设符合生活实际的交际情境,使学生产生一种身临其境似曾相识的感受,从而激发了学生交际的主动性。我们一般采用生动的语言描述、看情境表演、陈设相关的实物、绘制有关情景的图画、制作必要的道具、播放录音等形式,为学生创设一个接近生活的情境,指导学生带着情感走进“交际情景”。
2.教师的口语交际能力直接影响于学生。您也不妨试着作个口语交际的自我评价,并借此改进上面的“自我评价表”。
现代语言学认为:口语交际就是交际双方为了特定的目的,运用口头语言和适当的表达方式进行信息传递和思想情感交流的一种言语活动。口语交际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中学生通过学习形成一定的口语交际能力是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学提出的明确要求.根据笔者了解,不善言谈使许多中学生尤其是农村学生毕业走向社会后甚感苦恼的问题。他们在三五个熟人间还能够自如交谈,遇到人多的场合或上课老师提问便面红耳赤、期期艾艾、词不达意,在大庭广众中讲话更是拘谨。在农村中学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教师在课堂上讲得口若悬河,学生们正襟危坐。一旦教师提问,学生们脸上就现出惊恐的神色,仿佛大难临头。好不容易站起来回答问题,不是面红耳赤、哑口无言,就是结结巴巴、含含糊糊,能够做到态度自然,表达流畅的可谓凤毛麟角;组织学生讨论问题,当忠实听众的居多,毫无讨论的气氛。在日常生活中也会发现,学生难于向教师请教问题,同学间交流不够文明得体等问题。不善言谈不但妨碍了学生参加社交活动,而且也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提高农村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对策。1.消除方言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影响.2 农村中学应为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平台。3.挖掘教材,采用多种方法,培养口语交际能力。
有求必应
第二篇:09年专四答案
2009英语专业四级考试真题答案:
听力
1-5 BCACA6-10 DBCAD11-15 CADBD16-20ACCDA
21-25 BCABD26-30 ABCAB
完型
31-35 ABBDC36-40 CCDBC41-45 BADCB46-50ADCBC
语法和词汇
51-55 CBDAB56-60 ACBDD61-65 ACBCD66-70 ACBAD71-75 BDCAA76-80BDACC
阅读
81-85 BADDC86-90 ADBDB91-95 CBDAC96-100 CADBA
听写
For many people in the west, New Year’s Eve is the biggest party of the year.It’s time to get togethor with friends or family and welcome in the coming year.New Yea’s parties can take place in different places.Some people hold a house party;others attend street parties, while some just go for a few drinks with their friends.Big cities have large and spectacular fireworks displays.There is one thing that all New Year’s Eve parties have in common, the countdownto midnight.When the clock strikes 12, people give a loud cheer and sing songs.It’s also popular to make a promise in the New Year.This is called a New Year’s resolution.Typical resolutions include giving up smoking and keeping fit.However the promise is often broken quite quickly and people are back into their bad habits within weeks or days.作文(注意:一定要自己写,不能照抄以免出现雷同)
Section A
Will Tourism Bring Harm to the Environment?
In recent years, tourism has developed rapidly in China.Many people believe that tourism produce positive effects on economic growth and we should try our best to promote tourism.But what these people fail to see is that tourism may bring about a disastrous impact on our environment.As for me, I'm firmly convinced that too much tourists bring harm to the environment.The bad impact of tourism on the environment has mainly expressed itself in various ways.One way is the process of exploiting a new scenic spot.In order to attract tourists, a lot of artificial facilities have been built, which have certain unfavorable effects on the environment.This process usually breaks the ecological balance of the area.In some mountainous places, trees are being cut down to build hotels for others to see and explore the beauty of the mountains.Then land slides and mud-rock flows come up.Another way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has damaged the environment occurs when tourists go to scenic spots.Some tourists don't have the awareness to protect the environment, and ignorantly throw their garbage here and there.Some people even kill the local wildlife to eat, which badly damages the balance of the natural environment.It is wrong to sacrifice the environment for the growth of tourism.We must keep in mind that too much tourists bring harm to the environment.We need to find a balance between satisfying the needs of tourists and reducing to a minimum the pollution they cause.Section B
Dear Lily,I know you’re looking for a part-time job in the coming summer vacation.And I have just seen an ad for a private English tutor for a schoolboy on the campus.Since you’re good at English and like teaching, I think this job is very suitable for you.It will help you both earn some money and practice yourself.So please think about it.
第三篇:现代文阅读四 答案
现代文阅读
(四)答案参考
《春天是改革家》
17.在北方,春天的脚步快,来去匆匆;一般人看不懂春天从事的工作;春天常在幕后做工作。18.通过对比,突出北方春天不易觉察的特点,为后文揭示其默默工作、功成即身退的可贵品质作铺垫。19.(1)改革本身带来的“泥泞和肮脏”问题;在改革中,出现了一些反对的意见。(2)写这两个问题说明春天能正视改革自身存在的问题,不畏阻力,表现了其坚持改革的决心。
20.一寸高,强调小草的矮小柔弱;一米厚,突出白雪的厚实强大,两者形成强烈对比,形象地写出春天与冬天的酷烈较量,鲜明有力地体现了春天不畏阻力、厉行改革的精神。
21.(1)具有全局性、战略性的思想意识;(2)具有说干就干、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3)具有不怕困难、坚持改革的决心;(4)具有坚信改革成功的乐观精神;(5)具有朴实无华、默默工作的品格;(6)具有不贪功劳、功成即身退的豁达胸怀。
《与植物一同生长》
17.感恩、亲近、热爱、敬畏、尊重等 解析:此题考查对文章作者情感的把握根据题干提示:“流露”完成时,应在文中找到相应的能反映作者态度的语句比如,第④段中的“感恩”,第⑤段中的“亲近”从第⑧段中可以看出作者对大自然的敬畏、尊重当然,阅读完本文后,还可以感知到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 18.与大自然赋予自己的独到感受形成对比,使作者表达的回归自然的情感更加强烈,为下文表达自己亲近自然、享受自然的感情作铺垫 解析:此题考查对表现手法的把握一篇文章要表现A,但是又写到B,往往是运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从而突出A完成此题时,可用“作者把A和B进行对比,从而突出了A的„„特点,表达了作者„„的情感”这一句式回答
19.通过想象,使用比喻、拟人等修辞,生动形象地呈现了作者陶醉于自然的情状
解析:此题考查语句赏析完成时,可从修辞、表现手法、动词、环境描写、人物描写等角度进行赏析就画线句而言,“听着”有了想象的手法,“合唱”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羽毛”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就内容而言,此句主要是突出“我”当时陶醉的状态
20.我们是大地上的一株植物,在大地的滋养中生长;我们应该感恩自然、敬畏自然 解析:此题考查对文章语句含义的理解完成时,可把此句分成若干短语,然后进行解释
21.儿童的特质是纯真、友善、敬畏、不自私、不贪婪;我们只有恢复孩子般的好奇与纯真,只有像儿童一样精神明亮,目光清澈,如稚童般地对待自然地,敬重自然,才能对这世界有所发现,才能比平晶看到更多,才能享受自然,从最平凡的事物中发现神奇与美丽
解析:此题考查对文中语句含义的理解完成此题,要弄清楚为什么要像“稚童一样守望着大自然的风景”
《秋光里的黄金树》
1.与对待落叶冷漠而又高傲的人进行对比。表明人类要爱护自然,珍惜自然豪华慷慨的赠予,或突出天真的孩子和睿智的老人能与自然和谐相处。
2.作者运用拟人、比喻、对比等修辞手法,从形、声、色等角度描写了秋光里的“黄金树”在告别仪式上端庄的表情、高雅的姿势,辉煌灿烂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秋光里的“黄金树”由衷的赞美,为文意的转折作铺垫。
3.(1)喻指拥有众多鸟兽的茂密而美丽的森林,表达了作者对森林变成荒原的忧虑。(2)对想象中的情景发出感慨;人类滥伐森林又复制树木的行为是极其荒唐可笑的。
4.由秋天的表情,写到落叶及孩子和老人对落叶的态度,接着写树的成熟完美和作者对树的赞美,然后写树木被人类摧残的命运及作者的忧虑、谴责,最后写到作者的呼吁,从而揭示了文章的主旨。
《树林》
17.树林、天光、落叶、泥土、蕨类植物、枯藤、鸟呜。解析:此题孝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把握。仔细阅读文章,即可找到答案。比较简单。
18.A运用比喻的修辞,具体刻画出了树林里的树的形状及情态。B运用拟人的修辞,将蕨类植物的小心翼翼、羞怯的情态描写得生动形象。解析:此题考查对文章语言的赏析。根据要求,作答时,需从“描写角度”和“修辞手法”两个方面进行赏析。
19.以马路落叶的憔悴病态、令人怜悯与伤感反衬出树林中落叶的纯粹干净、老成淡定。解析:此题考查对写作手法的把握。为突出某种事物或某人,而描写另一种事物和另一种人,其目的是形成对比,从而反衬出某种事物或某人。此文是表现树林的,所以在第③段中描写马路落叶是为了突出树林中的落叶。
20.被树林的乖顺和安静所诱惑,树林中的落叶、泥土、蕨类植物让作者赞叹、折服,树林中的枯树与枯藤让作者惊心动魄,忧伤叹息,树林边缘的鸟鸣、树林中的寂静幽暗让作者担心、惊惧、胆怯,继而离开树林。(意思对即可)解析:此题考查对作者情感的把握。完成时,要仔细阅读文章。比如,从第②段“因此树林是简单的,朴素的„„那种空旷和恬静给人带来内心的安宁”可知作者被树林的简单、朴素、安宁、恬静吸引了。从第③段“这种褐色非常纯粹,非常干净,非常老成,仿佛它历尽沧桑,早已看透命运。这些落叶带给我们一种超凡脱俗的淡定”可知作者被森林的纯粹、老成、淡定所折服。从第①段第一句可知枯树让作者感到惊心动魄。从第④段“寂静的树林里像风一样吹过几缕忧伤和叹息”可以感知到作者的忧伤和叹息。从最后一段可以感知作者的担心、胆怯。
《远去的乡村
》
16.(3分)内容上,和第②段儿时摔跤被虫子逗乐形成对比(1分)。突出了儿
时乡村生活的情趣,现在生活的了无意趣(1分);结构上,与第⑥段田亩被购、变成永恒 荒芜相呼应(1分)17.(4分)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1分),生动形象的描绘了豆荚在阳 光暴晒下,接连不断炸开发出声音的情景(1分),表现了作者内心的喜悦与幸福,表达了 作者对富有情趣与生命力的乡村生活的热爱与留恋(2分)。18.(4分)①对充满诗情画意 的乡村生活的怀念;②对乡村受到城市化建设冲击的无奈;③对农民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地和 精神家园的担忧;④对城市化建设以失去乡村为代价的迷茫。(每点2分,答对两点即可)19.示例:①摔跤时被昆虫逗笑——静观蚕儿咀嚼桑叶,突然明白了“蚕食”一词的意思。②感受葱行(在不同的时间、季节)的诗意——闲看四季花开花落;③聆听豆荚炸裂的声音 ——欣赏麦地里昆虫的演奏;④父亲在田亩上劳作——余晖中看过往的人群走进又走远。
《草堂·诗魂》
1.是杜甫艺术生命的凝结处,中国文学史的一个纠结点,一段历史的观象台(各1分)
2.①杜甫用诗歌真实再现了唐王朝由盛而衰的历史;②赋予了诗歌抑郁沉雄的内在生命力,展现了中国士人的用世之志与命运悲剧。(各2分)
3、①中国历史上有许多人才空有济世之才与用世之志,却仕途坎坷,命运凄凉,无用武之地。②略。(如屈原,满怀对楚国的赤胆忠心,却“信而见疑,忠而被谤”,最终抱石沉江。)(各2分)
第四篇:幼儿教育学四答案
幼儿教育学四82分的答案:
1B 2A 3D 4C 5C 6A 7C 8C 9B 10A 11D 12D 13B 14A 15B 16B 17C 18C 19A答:幼儿德育是指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二,1特点和实际情况,按照社会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幼儿施加教育影响,大致幼儿社会性,培养幼儿道德品质的教育活动。
2发展性原则是指教学活动要使每一个幼儿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3答:指教师不把教育内容直接讲给幼儿听,而是通过物质环境和人际环境利用适当的中介,让幼儿与它们相互作用,迂回地达到教育目的。
4答:它是在评价对象的集合之外,确定一个标准,评价时将评价对象与这个客观标准进行比较,评价其达到标准的程度,从而做出价值判断。
三1答:
1、游戏能促进幼儿身体的发展;
2、游戏能促进幼儿智力和语言的发展;
3、游戏能促进幼儿良好的情感发展;
4、游戏能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
答:
1、幼儿自我学习的法则;
2、重视教育环境的作用;
3、教师的作用;
4、幼儿的自由和作业的组织相结合的原则;
5、重视感觉教育。
3答:
1、幼儿自我学习的法则;
2、重视教育环境的作用;
3、教师的作用;
4、幼儿的自由和作业的组织相结合的原则;
5、重视感觉教育。
三,3'答:
1、事业心
2、具有健康的身心素质
3、具有较为扎实的教育和文化科学知识
4、具有多方面的能力素质
四答:幼儿体育首先做好卫生保健工作;
1、建立良好的生活环境,2、制订、执行合理的生活制度和卫生保健制度,3、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4、增强自我保护意识,5、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并且开展体育活动,1、体育游戏,2、基本动作练习,3、基本体操。
实施的同时注意:
1、锻炼与保护并重,注意幼儿门的体育活身体素质的提高;
2、重视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和态度,为样成幼儿终身锻炼的习惯打基础;
3、专动与日常生活活动相结合。
第五篇:高一寒假作业(四)答案
高一寒假作业
(四)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5CAAAA6—10CBBDB11—15CBBBA16—20DABBA
21—25DCAAC26—32ADCCDBD
二、材料题:
33、(1)三权分立,人民主权,责任内阁制原则(6分)
(2)1954年.(2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4分)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6分)
(4)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2分)
34、(1)演变;由以德行为标准,到以门第为标准,直至以考试成绩为标准。(6分)
(2)特点:自由报考,分科考试,按成绩取舍,一定程度上体现公平、公正原则。(任意三点2分)影响:有利于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加强了中央集权。(2分)
(3)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发展、完善,管理国家的水平不断提高。(2分)
35、(1)职能:中书决策草拟和颁发皇帝诏令;门下审核政令;尚书省执行命令。(6分)
目的:三省既相互合作,又相互牵制和监督,保证君权的独尊(2分)影响:难以形成统一的政治中心,不易建立领土广大的中央集权国家,更适宜建(2)地理特点:靠近海洋,山地众多,陆地小(2分); 立民主制度的国家。(2分)
(3)实行三权分立,互不统属,相互牵制,其中,总统掌行政权;国会掌立法权,最高法院掌司法权的制约;(3分)
(4)从形式上看,都实行分权以达到相互的制约与平衡(1分)
不同:美国是资产阶级代议制,是间接民主制,体现的是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特点;而雅典民主是原始的直接民主制,享受民主的只是雅典公民(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