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书活动工作小结
教师读书活动工作小结
读书,让教师更加丰富;读书让教师更具魅力;读书可以使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少走弯路,使我们更透彻地领悟教育真谛,从而更加成熟。“多读方知书中味,勤写始觉笔有神。”本学年我给自己制定了自己的阅读计划,通过读《给教师的建议》、《语文新课程标准》、《教师成长》等书受益匪浅。刘良华教授在《教师成长》第二章“教师的教学智慧”中谈到:“教师引起学生主动学习,这是一堂好课的最高境界或终极使命。”的确如此,新课程提倡把课堂还给学生,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化,学生作为学习者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日益凸现,教师也能够使尽量多的学生有主动、积极、愉快的情绪来参与教学,提高学习效率。但是部分学生“不参与”的情况依然存在,且随着年级的升高而愈加严重。这就需要我们反思如何才能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
一、当好“传道者”角色,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参与。
刘教授的“传道”指的是让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上受到激励、唤醒和鼓舞。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重要阵地,在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教师不失时机地加以点拨启发,学生便能从单纯的知识学习中升华出有益的情感体验,进而从情感上愿意参与课堂学习。这就要求教师做到:
1、尊重学生,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新课程提倡建立“民主、平等、对话”新型师生。民主是现代课程的重要理念,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充分尊重学生,摒弃师道尊严,与学生平
等相待,这样才能形成良好的学生参与的氛围。同时,教师对待每一个学生也应该同样平等。特别是在对待班级学优生和学困生等不同类型学生时,也应该一同平等对待,才能使学生在参与过程中,具有安全感。
2、巧设问题,激发学生参与热情。
一节课要引发学生主动参与,应该重视问题的设计。成功的课,离不开成功的问题。问题设计是一种智慧,这种智慧在课堂环节应用的好,即可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前不久,一位老师在上新课前,他是这样导入问题的:今天我有一个简单的问题要考考大家,问题先不告诉你们,哪位同学愿意举手回答?话一出口,问题神秘感就引来学生参与的兴趣,课堂就活起来了。
3、创设平台,力促学生参与交流。
要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师要给学生创设交流的机会与空间平台引发学生参与。如开展合作学习、学科竞赛、动手实践等活动,让课堂的参与走向开放性和多向性,满足学生的求知兴趣,增添参与的活跃度。多向的交流形式包含师生之间的交流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师生间的交流,可以通过师生互相质疑等课堂互动来实现,学生间的交流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等形式来实现。
4、面向全体,增加学生课堂主体参与。
新《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新课程理念还强调要面向全体,有效的课堂教学不论是学生的自主学习还是小组合作学习,都必须做到面向全体,让全体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这种参与能让学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和高昂的热情,在课堂中能够独立思考,参与发言讨论,教师能够关注全体学生,关注个体智力及性格等方面的差异,给学生充分表现的机会。
二、当好“授业者”角色,培养学生有效参与。
刘教授认为“授业”是教师引导学生在学业上应掌握的水平。教师是否能够引起学生的有效学习,关键还在于当好“授业者”角色,引导学生的方法与思维,让更多学生有效参与。
1、把自由支配的时间还给学生。
教师的课堂教学不单单是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能力,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会学习。因此,教师必须在课堂提供给学生参与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寻找、发现、利用学习资源,开展有效学习。
2、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语文教学中,教师最重要的是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要让学生从情感上的积极态度参与,转变到课堂有效参与,教师还要从学生中寻找判断学生的学习情况,注重学法指导,点拨学生如何学习,了解学习的方法。教师要做到不急于给学生结论,引导学生谈自己的学习体会,让学生敢于参与
交流,畅所欲言,在教师的指导下总结出学习的方法。通过有效参与突破解决学生会不会学习的问题,让学生做到开动脑筋,积极思考,深入探究,使能力能得到培养。让学生从情感上、心理上、行动上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让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一种生活经历,在经历中习得知识、获得能力,在经历中掌握方法、总结规律。学生掌握了方法,也就能利用方法更快乐,更有效地去获取知识。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教学成功的一半,因此,我常跟学生讲培养良好的自学习惯的好处,让他们明确要培养哪些好的自学习惯,把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纳入每节课的教学目标中,贯穿于平时听说读写训练之中,对学生进行严格训练,细心培养并持之以恒,直到学生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任何习惯的形成,都必须经过持久的强化训练。所以,我坚持引导学生在语文课堂中反复实践,使学生逐步做到习惯成自然。
总之,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语文教学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在新的课程、新的学习方式、新的教学氛围下,需要老师引领学生开辟出一片语文学习生活的新天地,在这片新天地里,教师和学生将共同成长,不断进步!在教学中,学生的一切活动只有指向教学内容才有效。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参与意识,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从而盘活教学,实现有效教学目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二篇:读书活动工作小结
继侨小学读书活动小结
为了帮助青少年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民族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上级部门关工委部署了 以“中华魂”为主题的读书教育活动。
在各级部门的关怀下,我校已多次成功举办“中华魂”读书教育活动。每次接到上级文件后,我校组织全校教师认真学习文件、深刻领会文件精神,鼓励学生、家长们积极参与。读本下发后,尽快发给孩子们,同时利用班会课等闲余时间和孩子们一起读书、学习。针对各年级识字能力的差别,我们采用了不同的方式进行导读。
一、二年级的孩子们由于识字较少,我们采用了浅意读本,以讲故事的形式讲解读本上面的励志故事,同时也要求家长们在孩子们回家后与他们一起阅读、交流;对于三年级以上的同学们,我们就以写读后感或者日记的方式要求同学们认真学习读本、提高自己的学识、修养。
为了增加同学们的读书学习兴趣,上级关工委还指派老师到学校给孩子们讲故事,同时学校也承办了夏坝镇“理想点亮人生”演讲比赛,邀请了家长们参加,共同鼓励并见证了同学们的成长,培养了他们良好的读书学习能力。在每次“理想点亮人生”比赛前,各班老师都耐心细致地对学生进行辅导。在同学们阅读完读本后,组织同学们一起交流,写心得、演讲稿、征文。对于同学们的作品,老师们都仔细的看、反复的修改。而有意于参加演讲的同学们,通过班级内初选选出后,老师们利用午休等空闲时间进行细致的辅导,一字一句的陪孩子们练习演讲,比较困难的地方亲自示范,直到同学们熟练的掌握了为止。为了提高同学们的演讲能力,校园广播在下午课前的20分钟里也会播放优秀的演讲作品,希望同学们多听、多学。在演讲比赛中,除了同学们的积极参加外,也有老师们的热情参与,与同学们共同学习、共同比赛。每次比赛都是学校的一次盛会,学校领导班子也积极组织、指导,遇到有比较好的选手、作品,校长甚至亲自指导,给了师生们巨大的鼓舞。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校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在镇级演讲比赛中,多名师生作品获得二、三等奖;特别地,在此次“中华美德颂”征文中,有一名教师作品获得了江津区一等奖、重庆市二等奖。
辉煌的成绩背后满含着大家辛勤的汗水,每一份奖状都得来不易。我们相信在以后的读书活动中我们将会越走越远,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取得更好的成绩,同时为祖国培育更多的栋梁。
第三篇:“中华魂”读书活动工作小结
永利小学“中华魂 ”民族团结主题教育小结 为积极响应市教体局党工委的学习精神,进一步加强学校民族团结教育工作,我校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积极开展“中华魂 ”民族团结主题系列活动,让广大师生在了解学习中增强民族的自豪感,提高民族团结意识。现就有关工作小结如下。
一、利用国旗下讲话、班会时间,对全校师生进行深入宣传“中华魂 ”民族团结教育,在全校形成了一股民族团结的浓郁教育氛围。
1、利用国旗下讲话和宣传板报向全校师生宣传民族团结教育的实例,引导全体师生进一步增强稳定压倒一切意识、民族团结意识、遵纪守法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自觉成为民族团结的维护者和促进者。
2、各班主任通过每周的班会课向学生们宣传改革开放30年来各项工作取得的丰硕成果,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宣传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以来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伟大成就,学习宣传我市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典型,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二、在教师中深入开展民族团结教育。
1、在周三下午的政治学习上,组织全体老师们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学习有关民族政策和民族英雄事迹,了解掌握民族团结教育的目标和任务。
2、组织相关学科教学科任老师,学习有关民族团结教育所包含的内容、学习原则,丰富相关业务知识,使之具备课堂教学能力,并能够在课堂教学中做到有机渗透。
三、在学生中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系列活动。
1、组织观看民族团结光盘资料,组织学生回家收看有关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片,了解宁夏回族自治区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2、组织开展了“中华魂 ”民族团结主题教育班队会。各中队围绕主题精心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民族团结教育活动,让学生从中感受到中华大家庭的繁荣昌盛、团结和睦。此次活动寓教于乐,使学生形成了民族团结的基本意识,增强广大学生的爱国情怀。
3、各学科老师有机渗透民族团结教育。例如:艺术课上,老师就组织学生学唱民族歌曲,学跳民族舞蹈,积极学唱、传唱民族团结歌曲,以次来充分展现各族人民团结统一、共创和谐的精神面貌。
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是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是关系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让我国各民族大团结的优良传统代代相传,让尊重民族、团结民族意识在少处儿童的心底扎下根成为学校的艰巨任务,我校在以后的工作中,将不断总结工作经验,认真组织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让56个民族的灿烂文化在他们的心灵中播下“中华民族是一家”的种子。
永 利 小 学
二0一0年八月三十日
第四篇:读书活动小结
书香飘逸染墨香
——132班读书活动小结
132班通过开展读书活动,初步培养了班里学生良好的读书阅读习惯、提升了修养,促进了和谐班级文化建设,班风、学风进一步转变,在学生中形成了爱读书、读好书的浓厚氛围。学生的阅读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得到极大改善,学生的思想得到了净化,形成了积极向上的学风、班风。
与书相伴的人生,一定有质量,有生机;书香飘溢的班级,一定有内涵,有发展。读书活动的开展,将对每个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深远的意义。今后,我们要在全班进一步深入开展读书学习活动,倡导读书明理、读书求知、读书成才的新风尚。
读书小明星:
姜怡静,今年9岁,爱好读书,唱歌,跳舞。读过《爱的教育》、《十万个为什么》、《成语故事》、《安徒生童话》等书籍。最喜欢的书是《爱的教育》,“因为这本书教育我们帮助家人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刘璐,9岁,爱好爱书,跳舞。读过《儿童文学》、《人鸦》、《爱的教育》等书籍。最喜欢的一本书是《儿童文学》,“因为书里有很多给人以启发的故事。” 宋紫杨,9岁,爱好看书,画画。读过《昆虫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书籍。最喜欢的一本书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因为这本书让我懂得了不能屈服。”
刘睿,9岁,爱好读书,运动。读过的书有《108个地球之谜》、《我是90后》、《经典成语故事》等。最喜欢的书是《经典成语故事》,“因为能让我学习许多成语。”
蒋文珂,9岁,爱好读书,美术和唱歌。读过的书有《鲁迅散文集》、《名人成长故事》等。最喜欢《鲁迅散文集》,“因为书里有许多感动我的地方。”
刘力源,9岁,爱好读书,画画。读过《动物世界》、《骆驼王子》、《365夜故事》等。最喜欢看《动物世界》,“因为这本书让我了解了许多动物的生活习性。”
第五篇:读书活动小结
杭西小学读书活动小结
为学生创建享受成长快乐的理想乐园,为教师搭建实现专业发展的理想舞台,为学校构建提升教育品质的理想平台,把我校打造成“学校家庭有书香气,老师有书卷气,学生有书生气”的和谐发展的学校。杭西小学以“让读书成为习惯,让书香溢满校园”为主题,让学生体验“我读书、我快乐”。现将我校读书活动作如下小结:
一、营造书香氛围
为了积极推动学生的课外阅读,学校首先从营造浓郁的校园阅读文化氛围做起:
1、在校园内的走廊、宣传橱窗等阵地张贴宣传标语、宣传画、名人名言等;利用走字屏,每两天更新一次有关读书的名言名句,营造出一种浓郁的读书氛围,让学生明白读书的益处。
2、各班春季以4月23日“世界读书节”、秋季以9月28日“祭孔日”为契机,在每年4、9月中旬,以“建设书香校园”为主题,上一节主题班会课,营造班级阅读氛围。
3、各班设计一个“书香园地”,由班级定期张贴“好书推荐”“名人名言”“好书大家读”“读书感悟”“读书心语”等文章,由同学们自己介绍自己看过的新书、好书,交流自己在读书活动中的心得体会,在班级中形成良好的读书氛围。
4、加强班级“图书角”建设,充分发动学生将家中藏书与人共享。班级实行专人管理,以便妥善保管、方便借阅。各班配备报架,将学校征订报刊供孩子阅读。
5、加强学校图书馆、阅览室建设,建设一个半开放性的阳光书吧(以图书管理员安排具体作息表),每天安排一至二节课向学生开放。
二、保障阅读时间
1、早会课为学生阅读时间,教师不得占用进行作业讲评;课前3分钟预备时间,为引导学生大声诵读经典——《杭西小学经典诵读本》时间;下午14:20——14:30为校园广播朗诵时间。
2、语文老师要想方设法每周挤出一节课,让学生自由选择班级图书角的图书进行阅读,且进行必要的指导点拨;一个月开展一次主题阅读,召开一次读书汇报、阅读成果展、好书推荐等读书活动。
三、开展师生读书
1、学生读书活动的具体要求:
(1)一条主线——熟读记忆经典诗词(各年级以《杭西小学经典诵读本》为准)。
(2)必读书目——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确定出推荐书目(见附),组织学生开展“大阅读”活动。一、二年级:每生每学期必读学校推荐书目2本(一年级上学期可通过讲故事形式开展); 三、四年级:每生每学期必读学校推荐书目4本; 五、六年级:每生每学期必读学校推荐书目6本;
(3)主题阅读——根据儿童特点和学生需求每个年级制定班级阅读计划,在计划中确定每月的一个的阅读主题(可以是一类作品或一种作品),围绕主题进行阅读。
(4)课前3分钟积累展示,老师自行确定积累内容,学校每月进行一次验收。
2、教师读书活动的做法是:
(1)每年每一位教师必须认真阅读2本教育专著和1本名著。(书目由老师自己确定,期初上报教导处,期末进行验收)
(2)教师制定个人读书计划,并按计划进行读书。学校按计划进行检查验收。
3、落实有力措施,积极开展丰富的读书活动
教师读书活动:(1)提供阅读条件,加强学校图书室建设,学校图书室全天向教师开放。教师每年应自购教育教学书籍一至五本。每位教师每月至少读一本好书。
(2)积极撰写读书笔记以及好书的摘记,每月在博客中发表读后感(至少一篇)。(3)积极向学生推荐好书,并及时指导学生良好的读书方法。(4)要求教师每月不少于1次进图书室进行借阅。
(5)办好读书沙龙,每学期组织教师读书交流会1次,同时开展相关读书征文活动。
(6)每学期举行一次“教师读书笔记”的评比,对获奖教师给予精神、物质上的奖励。同时,做好教师读书笔记向外推荐工作,并确保每年有一定数量的教育随笔、教学论文在省、市、县级年会上发表。
(7)要求教师读好四类书:读经典名著,增文化底蕴;读教学专著,强教学实践;读教育学,悟学生心理;读报纸杂志,解世事风情。
学生读书活动的开展:
1、班级采取“捐书”“图书室借阅”等形式,搞好班级书架的建设。
2、各班选好责任心强、有较强的组织能力的读书组织委员,组织学生阅读。
3、各班读书组织委员作好借书、分书等准备工作,阅读要求学生静心、投入,充分体现自主、自觉的学习风气。每班每月到图书室更换图书一次(50---100册)。
4、坚持“诵读”活动,指导学生在读书笔记中建“课外阅读表”,记载自己的阅读情况。
5、提倡并鼓励学生每天在家自觉读书不少于半小时。
6、积极组织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读书、写作等比赛,让学生在实际中得到锻炼。向学生刊物投稿,提倡语文教师在博客里开辟“学生作品园地”。
7、开办“好书介绍”、“读书心得”、读书故事、每周一诗(词)等栏目。
8、学校图书室每月定期做好各班借书登记工作。
9、充分利用家校通,进行家校联系,开展“我与家长同读一本书”、“陪孩子逛书店”、“向家长推荐图书”“请家长参与读书讨论和汇报”等活动形式,促进家庭读书的发展,用学生来带动家长,营造家庭书香氛围,努力创建“学习型家庭”。
四、活动取得成效:
在读书活动中,分阶段评比校书香班级、书香家庭、阅读之星,介绍先进经验活动。通过读书活动,激发师生,尤其是全体学生的阅读热情,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发展智力,陶冶情操,充实学生文化底蕴,提高学生综合素质;通过读书活动,大幅度提高学生的阅读量,使学生在阅读中提高兴趣,逐步养成阅读习惯;通过活动,师生一起体验生命的活力,提高生命境界,逐步形成了我校特有的书香校园特色,不断提升我校的办学品位。
光泽县杭西小学
2013.5.3